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诊每节重点及课后思考题

物诊每节重点及课后思考题

物诊每节重点及课后思考题
物诊每节重点及课后思考题

物诊每节重点及课后思考题

第一节绪论

1、体格检查的基本检查方法及其概念:视触叩听

2、深部触诊的几种方法:深部滑行、双手、深压、冲击触诊

3、临床常见的几种叩诊音

叩诊音音响音调持续正常可出现的部位异常所见

强度时间

清音强低长正常肺

浊音较强较高较短心、肝被肺边缘覆盖的部分肺炎

鼓音强高较长胃泡区及腹部肺内空洞、气胸、气腹

实音弱高短实质脏器如心或肝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

过清音更强更低更长正常儿童肺气肿

第二节一般检查

1.生命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发热:体温高于37.3℃,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发热分度

低度发热:37.3~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3.皮肤颜色与疾病:苍白:贫血、休克、肢体动脉痉挛;发绀: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异常血红蛋白血症;黄染:弹道阻塞、肝细胞损害或溶血性疾病

4.意识状态:1.嗜睡2.意识模糊3.昏睡4.昏迷①浅昏迷②中度昏迷③深昏迷5.谵妄:急性精神运动兴奋增高为主的症状;意识模糊、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5.局部淋巴结肿大及全身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6.蜘蛛痣与肝掌的定义、发生机制及意义。

蜘蛛痣的形成: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似蜘蛛

分布:上腔静脉分布区域,如面、颈项、前胸后背

意义:表明雌激素增多

正常:可见于妊娠期妇女

病理: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

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肝掌:手掌大、小鱼际处,加压后褪色。产生、临床意义与蜘蛛痣相同

第三节头颈部查体

1、甲亢眼症:上视无额纹(Joffroy征)下视睑迟落(Von Graefe征)突眼内聚难(mobius 征)瞬目减少(stellwag征)

2、扁桃体肿大的分度

I度:肿大的扁桃体不超过咽腭弓

II度:超出咽腭弓,未达咽后壁中线

III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

3、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I度:能触不能见

II度:能触又能见,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以内

III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后缘

第四节胸部体检

1.胸骨角(sternal angle):胸骨上切迹下约5CM处,由胸骨柄与胸骨体的连接处向前凸起而成。两侧分别与左右第二肋软骨连接,为计数肋骨和肋间隙顺序的主要标志。胸骨角还标志支气管分叉、心房上缘和上下纵膈交界及相当于第四或第五胸椎的水平。

2.剑突(xiphoid process):为胸骨体下端的突出部分,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

3.锁骨中线(Mid-clavicular line):为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的垂直线,即通过锁骨中点向下的垂直线。

4.胸骨上窝(suprasternal fossa):为胸骨柄上方的凹陷部,正常气管位于其后。

5.肩胛上区(suprascapular region):肩胛冈以上的区域,其外上界为斜方肌的上缘。相当于两肺上叶肺尖的下部。

6.桶状胸: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甚或超过左右径。

7.矛盾呼吸:

8.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9.Kronig峡:肺上界清音带的宽度,即肺尖的宽度,4~6CM。

第五节循环系统症状学

1.

2.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此时亦可伴有干咳及高调吸气性喉鸣。

3.心脏神经官能症: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年女性。

第六节腹部体检

1.怎样区别门脉高压与下腔静脉梗阻形成的腹壁静脉曲张?

判断血流方向:由脐周向四周—门静脉高压;由下向上—下腔静脉阻塞;由上向下—上腔静脉阻塞。

2.全腹膨隆见于哪些情况?

肥胖

腹腔积液:呈蛙腹(外形随体位而变)

腹内积气:呈球形(不随体位变化)

腹内巨大肿块: (足月妊娠、巨大卵巢囊肿、畸胎瘤)

3.肝脏触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①触诊时以右手食指尖桡侧触肝。②与病人的呼吸配合,当病人吸气时,手指上抬,上抬速度还要落后于吸气动作。③巨大肝脏者找不到肝下缘。应从中下腹开始逐渐向上。

4. 右下腹部麦氏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提示什么?

阑尾病变

5.腹部触诊的手法有哪些?腹部触诊应包括哪些内容?

浅部触诊法

(下压1cm)

深部触诊法:深部滑行、双手、深压、冲击触诊

(下压腹壁2cm以上)

钩指触诊方法

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与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包块、液波震颤、振水音

6.腹部正常情况下可触及哪些器官或组织?

7.肝脏、脾脏肿大常见于哪些疾病?

弥漫性肝肿大—肝炎,脂肪肝,肝淤血,肝硬化早期,肝癌,血液病

异常脾脏:

轻度肿大—急慢性肝炎,伤寒,疟疾后遗症。

中度肿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病,溶血性疾病,慢淋等血液肿瘤。

重度肿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粒,慢性疟疾等。

脾肿大合并触压痛—脾周围炎,脾不完全破裂,脾脓肿,脾梗塞。

8. Murphy征与Courvoisier征阳性如何区别?

因剧烈的胆囊触痛而致吸气中止称墨菲征。

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黄疸渐进加深,称库瓦西耶征(Courvoisier sign)阳性,见于胰头癌。

9. 肾脏疾病的压痛点有哪些?

季肋点—第十肋前端,与腹直肌外缘交界。

上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平脐。

中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平髂前上棘。

肋脊点—背部第十二肋与脊柱交角。

肋腰点—背部第十二肋与腰大肌外缘交角。

10. 触及腹部包块时应了解包块的哪些内容?

部位、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移动度

11.怎样进行腹水的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有何意义?

腹腔内有较多积液时,仰卧位,腹部两侧因腹水积聚,叩诊呈浊音,肠管漂浮在中间,故中间叩诊呈鼓音。病人换体位呈侧卧位时,浊音区也随之移动。从腹部中间向侧边叩到鼓音接近转浊音的分界时,板指固定,病人向对侧侧卧,此时叩诊音转鼓音,即为阳性。提示有120ml以上的腹水,或肠梗阻。

12.何谓肠鸣音活跃与亢进?有何意义?

肠鸣音活跃: 肠鸣音>10次/分,但音调不高亢,见于:饥饿状态、急性肠炎、胃肠出血、服用泻药后等。

肠鸣音亢进: 肠鸣音频率增加,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声.提示机械性肠梗阻。13.怎样检查振水音?振水音阳性有何临床意义?

患者仰卧,医师以一耳凑近上腹部,同时以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即可听到气、液撞击的声音,亦可将听诊器模型体件置于上腹进行听诊。幽门梗阻、胃扩张产生胃潴留

14.板状腹: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

15.胆囊点:右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界处

16.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

17.反跳痛:压痛后稍停片刻,迅速将手抬起,如此时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重,并常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反跳痛。

18.腹膜刺激征(腹膜炎三联征):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

第七节神经系统查体

1.肌力六级分级法: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可收缩, 但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 不能抵抗自身重力(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离开床面, 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肢体能作抗阻力动作, 但不完全

5级--正常肌力

2.共济运动:(1)观察日常活动;(2)指鼻试验;(3)误指试验;(4)跟-膝-胫试验;(5)快速轮替;(6)反跳试验;(7)平衡:闭目难立、卧-起试验

3.深反射反射中枢:(1)肱二头肌:C5~6;(2)肱三头肌:C6~7;(3)挠骨膜:C5~6;(4)膝:L2~4;(5)跟腱:S1~2

第八节呼吸系统症状学

1.热型分为几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的特点:热型为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

稽留热(continued fever)

特点:T>39~40℃,24h波动<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斑疹伤寒的发热极期

张弛热:

特点:T>39℃,24h波动>2℃>正常见于:各种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肝脓肿

间歇热:

特点:T骤升骤降,间歇期可>1天,间歇期T正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胆道感染

此外,还有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2.问诊牢记咳嗽的性质、时间、规律、音色、性状和量。

大量脓痰: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囊肿合并感染、支气管胸膜瘘

无痰或痰量少:急性呼吸道炎症

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性、浆液性、粘液脓性、脓性、血性等

急性呼吸道炎症时痰量较少

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时痰量较多,且排痰与体位有关

痰量多时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浆液脓性,底层为坏死组织碎屑3.咯血与呕血如何鉴别。

4.中心型紫绀与周围型紫绀的鉴别。

5.吸气性和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什么,临床意义是什么

6.心源性呼吸困难应如何鉴别。

7.发热的分度:低:37.3~38℃

中: 38.1~39℃

高: 39.1~41℃

超高: >41℃

8.大量咯血主要见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和慢性肺脓肿

9.发绀:毛细血管的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L)时,皮肤粘膜可出现发绀。

第九节心脏体检

1.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0.5~1.0cm 范围:

2.0~2.5cm,通常可见。

2.心脏增大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移位

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左右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心脏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3.(1)触诊时手掌感觉细小振动感,是心脏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2)如听到第四心音,是心脏器质性病变的体征;

(3)舒张早期奔马律,是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的重要体征之一;

(4)听到舒张期杂音都是器质性疾病:

Austin Flint 杂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致相对二尖瓣狭窄

Graham - Steell杂音:肺动脉扩张引起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

(5)连续性杂音都是器质性的

4.

第十节消化系统症状学

1、腹痛的发病机制?

(一)内脏性疼痛:因刺激植物神经,故常伴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广泛而弥散,定位模糊。

(二)躯体性疼痛:病变刺激壁层腹膜或肠系膜根部时,痛觉信号可通过脊神经传导引起痛感,痛觉敏锐,有牵扯痛、放射痛。

2、腹痛的诊断思路?

(一)是急性腹痛还是慢性腹痛;(二)是腹部病变还是腹外病变引起的腹痛;(三)是腹壁还是腹腔内病变引起的腹痛;(四)是腹腔内哪个器官病变引起的腹痛

3、急性右上腹痛可能由那些疾病引起?

胆石症、急性胆囊炎、胆囊扭转、胆囊穿孔、急性肝炎、肝脓肿、肝破裂、肝血管瘤破裂、膈下脓肿、结肠肝曲梗阻、右肺炎症和右侧膈胸膜炎、右侧肋间神经痛、右侧带状疱疹、右肾结石等

4、引起腹痛的腹外疾病有那些?

(1)胸部疾病:心肌梗死、肺炎、胸膜炎、心包炎等;(2)中毒、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酮中毒、铅中毒、铊中毒、尿毒症、卟啉病等;(3)变态反应和结缔组织病:腹型紫癜、腹型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大动脉炎等;(4)神经、精神性疾病:腹型癫痫、神经官能症等。

5、渗出性腹泻的定义?

由于肠粘膜出现炎症、溃疡等病变,引起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蛋白、血液渗出以及粘液分泌增多而出现腹泻。

6、渗透性腹泻的定义?

由于肠腔内大量水溶性物质吸收障碍,造成肠腔内渗透压增高,不仅影响肠腔内水分的吸收,而且使肠壁血管内的水分通过渗透压差而进入肠腔,从而引起高水分、低电解质性腹泻。7、引起慢性腹泻的病因一般有那些?

肠道感染: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肠道菌群失调等。

肠道肿瘤:消化系统内分泌肿瘤:胃泌素瘤、VIP瘤;大肠癌。

肠道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胶原性结肠炎等。

胃源性腹泻:胃手术后、胃酸分泌减少等。

胰源性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囊性纤维化、胰腺癌、胰腺部分切除术后等。

肝、胆源性腹泻:肝硬化门脉高压、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胆囊及胆管结石等。

全身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缔组织病、缺铁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

功能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官能症等。

第十一节泌尿系统症状学

1.Oliguria and Anuria的分类、常见疾病及鉴别思路。

Oliguria <400ml/d 或<17ml/h

Anuria <100ml/d 或0 ml/12h

常见疾病:肾前性:血容量不足

绝对不足:大出血、脱水

相对不足: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败血症、休克

心排出量减少:心力衰竭、心包填塞

肾血管阻塞

肾性:肾小球疾病( RPGN )

肾小管疾病( ATN )

肾间质疾病( AIN )

肾血管疾病

肾后性:尿路腔内阻塞:结石、血块

尿路管壁狭窄:肿瘤、瘢痕

尿路腔外压迫:前列腺病变、肿瘤

鉴别思路:肾前性:具有引起肾脏灌注不良的疾病

辅助检查:

尿常规比重高

肾小管功能良好

尿素氮(mg)/血肌酐(mg)≥ 20:1

证实:纠正原发病(或诱因)后尿量、肾功能正常

肾性:肾实质性疾病

水肿高血压少尿无尿

尿常规异常(蛋白尿血尿)

肾功能检查

肾小管功能异常

肾后性:突然完全无尿,可反复发作,尿常规可正常,尿路梗阻的形态学改变(B超、腹平片、IVP、CT等)

2.什么是尿路刺激征?它说明什么?

尿频、尿急、尿痛

病理性尿频分为总尿量增多和排尿量减少两种情况,总尿量增多见于尿崩症、糖尿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排尿量减少见于膀胱占位病变、膀胱外肿块压迫、侵润、激惹膀胱-反射性尿频、下尿路梗阻

尿急尿痛见于炎症、结石、肿瘤、神经源性膀胱(Nervous bladder)

3.血尿的诊断标准、临床特点及诊断思路。

镜下血尿microscopic hematuria: 尿中RBC增多: > 3/HP(10ml,1500/min,5min)

肉眼血尿(gross hematuria ):≥1ml血液/L

4.病理性蛋白尿的分类。

肾小球性蛋白尿: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孔径和(或)屏障电荷屏障损伤,而对血浆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

特点:蛋白量常较大,范围1~3g/d;成分以白蛋白及比其分子量更大的蛋白为主。

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损伤,对肾小球滤出蛋白质的回吸收障碍所致。

特点:尿蛋白总量较少,一般<2g/d;且仅含少量白蛋白,并以低分子量的溶菌酶、β2-微球蛋白、轻链蛋白、维生素A结合蛋白等为主。

见于各类肾小管间质疾病:如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等。

溢出性蛋白尿:血循环中某些较小分子量的蛋白质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极限而出现的。

特点:①有引起异常血浆蛋白血症的原发病;②尿蛋白定性分析可检出特殊蛋白质;

③早期肾小球功能正常。

见于多发性骨髓瘤时的轻链蛋白尿、横纹肌溶解的肌红蛋白尿等。

组织性蛋白尿:肾组织被破坏释放入尿或肾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蛋白尿

特点:一般尿蛋白<0.5g/d,很少> 1.0g/d

多见于肾盂肾炎、尿路肿瘤等

5.水肿的病因、形成机制及特点。

肾源性水肿: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特点:晨起有眼睑及面部水肿水肿部位与体位关系不大同时伴高血压、尿改变、肾功能损害心源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机体的下垂部位水肿可随体位的改变而改变基础心脏疾病

全身静脉淤血的表现:心脏增大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颈静脉回流征+

肝源性水肿腹水,门静脉高压表现水肿常见于踝部头部和上肢一般无水肿肝功能异常、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继发醛固酮↑肝淋巴液生成↑

营养不良性水肿消瘦体重下降水肿见于踝部及下肢严重时出现浆膜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维生

素B1缺乏组织松弛组织压低

粘液性水肿粘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临床特点水肿呈非凹陷性颜面及双下肢较明显伴甲状腺功能减退表现

药物性水肿水肿发生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停药水肿可逐渐消退各种激素、胰岛素、降压药

特发性水肿临床几乎仅见于妇女水肿常见于机体下垂部位月经期或劳累后加重常伴心悸、焦虑、失眠等

第十二节心电图

第十三节超声心动图

1.医学超声成像基础:

?超声波的反射和散射是超声成像的基础

?大界面反射回声构成人体不同组织的轮廓和形态,小界面散射回声构成组织内部复

杂而细微的组织结构

?循环系统中运动红细胞产生的多普勒频移构成心血管内血流成像

2

3

4

5. 超声心动检查声窗:胸骨旁、心尖、胸骨上窝、剑突下

6常用超声心动切面:

?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

?胸骨旁左室短轴切面、心底短轴切面

?心尖四腔切面、心尖五腔切面、心尖两腔切面、心尖三腔切面

7

第十四节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纤维支气管镜检适应症:

一,诊断方面

●不明原因咯血(hemoptysis)

●不明原因的持续咳嗽(cough)

●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

●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可能因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和咽喉部及纵隔内新生物等所

●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X线胸片和(或)CT检查异常,提示肺不张、肺部块影、阻塞性肺炎、肺炎不吸收、

肺部弥漫性病变、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气管支气管狭窄以及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等。

●临床已诊断肺癌,决定行手术的治疗前检查,对指导手术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

●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包括免疫抑制患者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因学诊断

●疑有食管气管瘘的确诊

●支气管镜引导下选择性支气管造影

二,治疗方面

●取出支气管异物

●清除气道内异常分泌物,包括痰液、脓栓、血块等

●在支气管镜检查中,明确了咯血患者出血部位后试行局部止血等

●经支气管镜对肺癌患者做局部放疗或局部注射化疗药物

●对插管困难者可通过支气管镜引导进行气管插管

●经支气管镜对气道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进行激光、微波、冷冻、高频电刀治疗

经支气管镜置入支架治疗气道狭窄

2.禁忌症:

●一般情况极度虚弱

●严重心肺疾患,严重心律失常

●惊厥或颅内高压

●出、凝血机制严重障碍,活动性大咯血

●麻醉剂过敏

3.TBL(支气管肺泡灌洗)利用支气管镜向相应支气管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并随即抽吸,以收集肺泡表面衬液,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物质的一种方法

●适应症

间质性肺病(如结节病、过敏性肺炎、

肺泡蛋白沉着症、尘肺)

免疫功能缺陷者肺部感染

肺部肿瘤的诊断

●临床意义

肺癌:可发现癌细胞

肺泡蛋白沉着症:

PAS染色阳性的磷脂物

卡氏肺囊虫

4. 一般细菌感染——防污染毛刷:防污染采样术(Protected specimen brush PSB):确定致病菌有价值,菌落>103CFU/ml

适应症

(1),免疫缺陷患者的肺部感染

(2),呼吸机相关肺炎的诊断

(3),肺炎经治疗效果不佳或肺炎延迟吸收

(4),怀疑有厌氧菌感染

(5),疑有阻塞因素存在者

(6),有下呼吸道感染而痰液引流不畅者

(7),非侵入性检查结果阴性或临床难以解释

(8),肺部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难以鉴别

5.并发症:

●喉、气管或支气管痉挛

局麻理想动作准确轻柔

利多卡因用量不超过400mg

●呼吸抑制

●低氧血症

●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

●麻醉药物过敏

●咯血

●气胸发生率1%~6%

●发热肺感染

发生率6%肺浸润,菌血症

第十五节胃肠道内镜检查

1.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食管镜+胃镜+十二指肠镜;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小肠镜+结肠镜

2. 内镜构造:内镜+光源系统+附件

3.胃镜适应症:

?消化不良:胸骨后疼痛、烧心、上腹疼痛、不适饱胀、食欲下降

?吞咽困难

?上消化道出血

?消瘦、贫血:疑有上消化道肿瘤

?钡餐检查不能确诊病变

?随访病变

?胃溃疡、萎缩性胃炎、术后胃、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

?药物治疗前后、手术后

?需要内镜治疗

?摘取异物、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及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与结

扎、食管狭窄的扩张治疗、上消化道息肉摘除

4.胃镜检查禁忌症:

?严重心肺疾患:严重心律失常、主动脉瘤、心力衰竭、心肌梗塞活动期;严重呼吸功能不全及哮喘发作期

?休克、昏迷

?神志不清、精神失常

?食管、胃、十二指肠穿孔急性期

?特殊病变:严重咽喉部疾患;腐蚀性食管炎和胃炎;巨大食管憩室;严重颈胸段脊柱畸形

?暂缓检查疾病:急性传染性肝炎或胃肠道传染病

?需特别消毒措施:慢性乙、丙型肝炎或抗原携带者AIDS

5.急诊胃镜(urgent endoscopy):上消化道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的胃镜检查为急诊胃镜检查。

6. 结肠镜检查适应症:

?下腹痛、腹泻、便血

?贫血、腹部肿块、消瘦

?钡灌肠检查有异常者

?随访观察:结肠癌前病变;结肠癌术后

?需肠镜下治疗者

?对比观察:药物或手术治疗前后

7.结肠镜检查禁忌症:

?肛门直肠严重狭窄畸形

?急性重度结肠炎:重症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及憩室炎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

?妊娠

?严重心肺功能衰竭

?精神失常及昏迷者

第十六节问诊和病历书写

1. 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2)主诉(3)现病史(4)既往史(5)系统回顾(6)个人史(7)婚姻史(8)月经史(9)家族史

2.现病史应询问哪些主要内容?(1)主要症状的特点: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2)病因及诱因;(3)病情的发展及演变;(4)伴随症状;(5)诊治经过;(6)病程中的一般情况:患病后精神、体力、饮食、睡眠、大小便

3.既往史包括哪几项?健康状况、疾病史、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史、输血史、食物药物过敏史

4.病历书写的时间性要求?

入院记录:24小时内完成

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内完成

病危: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每天至少1次。

病重: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稳定: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抢救记录: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交接班记录:交班记录应当在交班前由交班医师书写完成;接班记录应当由接班医师于接班后24小时内完成。

会诊记录:常规会诊:在会诊申请发出后48小时内完成。

急会诊:会诊医师应当在会诊申请发出后10分钟内到场,并在会诊结束后即刻

完成会诊记录。

急诊病历:记录就诊日期、时间(准确到分)

5.完整住院病历书写?

?入院记录(24小时内完成)

?病程记录: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内完成)

?手术记录(术前、术中、术后)

?转科记录

?会诊记录

?出院记录、死亡记录

?住院病案首页

?体温记录单

?长期和临时医嘱单

?知情同意书(手术、特殊检查/治疗)

?常规和生化化验单

?特殊检查报告单

(完整版)金属学及热处理习题参考答案(1-9章)

第一章金属及合金的晶体结构 一、名词解释: 1.晶体: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2.非晶体:指原子呈不规则排列的固态物质。 3.晶格:一个能反映原子排列规律的空间格架。 4.晶胞:构成晶格的最基本单元。 5.单晶体:只有一个晶粒组成的晶体。 6.多晶体:由许多取向不同,形状和大小甚至成分不同的单晶体(晶粒)通过晶界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 7.晶界:晶粒和晶粒之间的界面。 8.合金:是以一种金属为基础,加入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经过熔合而获得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9.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称为组元。 10.相:金属中具有同一化学成分、同一晶格形式并以界面分开的各个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11.组织:用肉眼观察到或借助于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相的形态及分布的图象统称为组织。 12.固溶体: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成分和性能均匀的、结构上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 二、填空题: 1.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集团)是否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 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三种。 3.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有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4.根据溶质原子在溶剂晶格中占据的位置不同,固溶体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两种。 5.置换固溶体按照溶解度不同,又分为无限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6.合金相的种类繁多,根据相的晶体结构特点可将其分为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两种。7.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8.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晶界和亚晶界。

《金属学及热处理》_崔忠圻编_机械工业出版社_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作图表示出立方晶系(1 2 3)、(0 -1 -2)、(4 2 1)等晶面和[-1 0 2]、[-2 1 1]、[3 4 6] 等晶向 3.某晶体的原子位于正方晶格的节点上,其晶格常数a=b≠c, c=2/3a。今有一晶面在X、Y、Z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是5个原子间距,2个原子间距和3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晶面参数。 解:设X方向的截距为5a,Y方向的截距为2a,则Z方向截距为3c=3X2a/3=2a,取截距的倒数,分别为 1/5a,1/2a,1/2a 化为最小简单整数分别为2,5,5 故该晶面的晶面指数为(2 5 5) 4.体心立方晶格的晶格常数为a,试求出(1 0 0)、(1 1 0)、(1 1 1)晶面的晶面间距,并指出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解:(1 0 0)面间距为a/2,(1 1 0)面间距为√2a/2,(1 1 1)面

间距为√3a/3 三个晶面晶面中面间距最大的晶面为(1 1 0) 7.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胞中的轴比c/a=1.633 证明:理想密排六方晶格配位数为12,即晶胞上底面中心原子与其下面的3个位于晶胞内的原子相切,成正四面体,如图所示 则OD=c/2,AB=BC=CA=CD=a 因△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有OC=2/3CE 由于(BC)2=(CE)2+(BE)2 则 有(CD)2=(OC)2+(1/2c)2,即 因此c/a=√8/3=1.633 8.试证明面心立方晶格的八面体间隙半径为r=0.414R 解: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半径r=a/2-√2a/4=0.146a 面心立方原子半径R=√2a/4,则a=4R/√2,代入上式有

近代史纲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天津条约》的签订 C .《北京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2 .清末“预备立宪”的根本目的在于() A .仿效欧美政体 B .发展资本主义 C .延续反动统治 D .缓和阶级矛盾 3.1903年6月,()在上海《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批驳康有为所谓“中国之可立宪,不可革命”的谬论 A.陈天华 B.邹容 C.章炳麟 D.梁启超 4.1903年邹容写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宣传革命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的着作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 ) 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6.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主张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7.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概括为()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C.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8.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的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是( )

A.浙皖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钦定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试训政纲领》 10.南京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和主体地位的派别是() A .资产阶级维新派 B .资产阶级保皇派 C .资产阶级立宪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11. 辛亥革命取得的最大成就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势力 12.清帝被迫退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 B、1912年1月1日 C、1912年2月12日 D、1912年4月1日 13.中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15年,()在云南率先举起反袁护国的旗帜,发动护国战争 A.黄兴 B.段祺瑞 C.蔡锷 D.孙中山 15.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护国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 ) A.袁世凯指使刺杀宋教仁 B.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袁世凯解散国会 D.袁世凯复辟帝制 16.袁世凯为复辟帝制不惜出卖主权,与日本签订了卖国的() A.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B.承认外蒙自治

热处理课后思考题答案资料

1、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 (5)同种钢材在同样的加热条件下,总是水冷的比油冷的淬透性好,小件的比大件的淬透性好。 2、马氏体组织有哪几种基本类型他们的形成条件、晶体结构、组织形态、性能有何特点?马氏体的硬度与含碳量关系如何? 3、说明共析碳钢C曲线各个区、各条线的物理意义并指出影响C曲线形状和位置的主要因素。 4、淬透性与淬硬层深度两者有何联系和区别影响钢淬透性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钢制零件淬硬层深度的因素有哪些? 5、用20钢进行表面淬火和用45钢进行渗碳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 6、一批45钢零件进行热处理时,不慎将淬火件和调质件弄混,如何区分开?为什么? 7、将两个T12钢小试样分别加热到780℃和860℃,保温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速度冷却至室温,试回答问题,并说明原因。 (1)哪个温度淬火后马氏体晶粒粗大? (2)哪个温度加热淬火后马氏体含碳量较多? (3)哪个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多? (4)哪个淬火后末溶碳化物量多? (5)哪个淬火适合?为什么? 8、分别用45钢和15钢制造机床齿轮,要求齿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具有良好的韧性.安排工艺路线,热处理工序目的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 5-3、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原因。 解:1.马氏体是硬而脆的相。错,马氏体是硬的相,渗碳体才是脆的相; 2.过冷奥氏体的冷却速度大于Vk时,则冷速越大,所得马氏体的硬度越高。错,马氏体硬度取决于含碳量,与冷却速度无关。 3.钢中的合金元素含碳量越高,其淬火后的硬度也越高。错,合金元素对淬透性的影响大,但对硬度影响小 4.本质细晶粒钢的晶粒总是比本质粗晶粒钢的晶粒细。错,晶粒的大小与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 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 (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 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 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思考题汇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考题汇总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3)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4)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 a.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钢的热处理》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板条状马氏体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及一定的塑性与韧性。 2.淬火钢低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M回(+碳化物+Ar),其目的是使钢具有高的强度和硬度;中温回火后的组织是 T回,一般用于高σ e 的结构件;高温回火后的组织是S回,用于要求足够高的强度、硬度及高的塑性、韧性的零件。 3.马氏体按其组织形态主要分为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两种。 4.珠光体按层片间距的大小又可分为珠光体、索氏体和托氏体。 5.钢的淬透性越高,则临界冷却却速度越低;其C曲线的位置越右移。 6.钢球化退火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和为淬火做组织准备;它主要适用于过共析(高碳钢)钢。 7.淬火钢进行回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稳定尺寸;改善塑性与韧性;使强度、硬度与塑性和韧性合理配合。 8.T8钢低温回火温度一般不超过 250℃,回火组织为 M回+碳化物+Ar ,其硬度大致不低于 58HRC 。(二)判断题 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小,板条状马氏增多。(×) 2.马氏体是碳在a-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间隙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收缩。(×) 3.高合金钢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又具有良好的淬硬性。(×) 4.低碳钢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正火代替退火工艺。(√) 5.淬火、低温回火后能保证钢件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并有很好韧性,它常应用于处理各类弹簧。(×) 6.经加工硬化了的金属材料,为了基本恢复材料的原有性能,常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 (三)选择题 1.钢经调质处理后所获得的组织的是 B 。 A.淬火马氏体 B.回火索氏体 C.回火屈氏体 D.索氏体 2.若钢中加入合金元素能使C曲线右移,则将使淬透性 A 。 A.提高 B.降低 C.不改变 D.对小试样提高,对大试样则降代 3.为消除碳素工具钢中的网状渗碳体而进行正火,其加热温度是 A 。 A.Accm+(30~50)℃ B.Accm-(30~50)℃ C.Ac1+(30~50)℃ D.Ac1-(30~50)℃ 4.钢丝在冷拉过程中必须经 B 退火。 A.扩散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重结晶退火 5.工件焊接后应进行 B 。A.重结晶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再结晶退火 D.扩散退火 6.某钢的淬透性为J,其含义是 C 。 A.15钢的硬度为40HRC B.40钢的硬度为15HRC C.该钢离试样末端15mm处硬度为40HRC D.该钢离试样末端40mm处硬度为15HRC (四)指出下列钢件的热处理工艺,说明获得的组织和大致的硬度: ① 45钢的小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好); 答: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回火索氏体;25~35HRC。 ② 60钢簧; 答:淬火+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35~45HRC。 ③ T12钢锉刀。答:淬火+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渗碳体+残余奥氏体;58~62HR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与答案

绪论 1.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结合我们的学习谈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在当代的适用性。 [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在19世纪40年代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从18世纪60年代起,一场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兴起了,这就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这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接着法国、德国等国也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胜利,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引起了生产方式上的重大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19世纪30—40年代,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洲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自由资本主义步入比较发达的阶段。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在矛盾,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合理性的怀疑,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绶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无产阶级队伍迅速地成长、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30至40年代,英国、法国、德国接连爆发了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1831年法国里昂发生了第一次工人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 1838年英国发生了第一次全国性的工人运动——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发生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起义,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工人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作为历史发展主要动力的无产阶级已经独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工人的几次起义均以失败而告终。它说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在早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自发性,特别是还没有形成与其历史任务相适应的理论。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 (3)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基础在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事业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之间的紧密联系。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争取工人阶级解放的阶级斗争,投入到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组织无产阶级队伍的活动中去,同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他们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4)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经验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法国思想家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列举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不能解决的十大祸害:失业,民主生活权利的大量剥夺,无情的经济战争,社会权益得不到保障,外债和相关机制的恶化,军火工业及其贸易,核武器的扩散,种族间的战争,幽灵般的国家(如黑手党、贩毒集团等等),国际法以及相关机构的非正义状态。他认为,面对这十大祸害,人们只有求助于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适用性。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于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现实社会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并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人民一举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1[6]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⑴经过人民解放军一年的作战,战争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由于战线延长,国民党大部分兵力用于守备,战略性的机动兵力大为减少,而且士气低落。为了彻底粉碎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迫使国民党处于被动地位。 ⑵土地制度改革的实施。中国最主要的人民群众——农民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自身利益的坚决维护者,自觉地在党的周围团结起来,为国民政府的崩溃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⑶国民党政府由于他的专制独裁统治和官员们的贪污腐败,大发国难财。抗战后期已经严重丧失人心。 ⑷国民党政府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国民党政府对人民征收苛重捐税,无限制发行纸币,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因而迫使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和国民政府斗争。 ⑸学生运动的高涨,不可避免地促进了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二、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答: 1. 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 ⑴中国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他们所联系和代表的不是单一阶级,而是这些阶级、阶层的人们在反帝爱国和争取民主的共同要求基础上的联合,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在它们的成员和领导骨干中,还有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少数共产党人。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⑵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比较活跃。尽管各自的纲领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战后进行国共谈判和召开政协会议时,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是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的。它们为政协会议的成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还为维护政协协议进行过不懈的努力。它们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在第二条战线的斗争中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⑶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采取了积极的争取和团结的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奋斗,并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是各民主党派在这个时期表现的主要方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对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的形成: ⑴1948年4月30号,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并得到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章伯钧等提出,政治协商会议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 ⑵1949年1月22号,民主党派领导人和著名无党派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自愿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热处理习题集

热处理习题集

————————————————————————————————作者: ————————————————————————————————日期: ?

一、填空题 1)铁素体是以体心立方结构的为溶剂,原子作为间隙式溶质溶于其中所组成的固溶 体。 答案:铁、碳 2)一般金属发生塑性形变后,进一步塑性形变需要更大的应力,这种现象称为。答案:加工硬化(冷作硬化) 3)将具有马氏体组织的钢加热到共析温度以下改善其性能的热处理操作叫做。 答案:回火 4)所谓固溶体是以一种元素作为,另一种或多种元素作为的。固溶体保持 的晶格。 答案:溶剂、溶质、溶剂 5)金属学中把奥氏体与Fe3C组成的两相共晶体称为。 答案:莱氏体 6)在拉伸实验中,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和。 答案: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7)某些高合金钢(如W18Cr4V)回火后会出现硬度的升高或停止下降,这种现象被称为 ________。 答案:二次硬化(或二次淬火) 8)通常把铁及其合金称为____金属,而把其它所有金属及其合金称为____金属。 答案:黑色、有色 9)为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物理、化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而特别添加到钢中的化学元素称 为_________ 。 答案:合金元素 10)由冶炼时所用原材料以及冶炼方法和工艺操作等所带入钢中的化学元素,则称为___。答案: 杂质 11)合金元素影响钢的________,杂质影响钢的____。 答案:组织性能、质量 12)__________是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答案:强度 13)钢的热处理工艺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组成。 答案:加热、保温、冷却 14)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________ 。 答案:结构钢 15)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_______性能、______性能、_______性能和_______性能。 答案:力学、物理、化学、工艺 16)原子规则排列的物质叫_________________,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___________。答案:晶体、晶体 17)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需要很大过冷度,其冷却速度应______,而且必须过冷到___ __温度以下。 答案:快、Ms 18)钢从固体变为液体的温度称为_____________。 答案:熔点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金属的结构与结晶 一、填空: 1、原子呈无序堆积状态的物体叫,原子呈有序、有规则排列的物体称为。一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2、在晶体中由一系列原子组成的平面,称为。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子中心的直线,可代表晶格空间排列的的直线,称为。 3、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和三种。铬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 4、金属晶体结构的缺陷主要有、、、、、和 等。晶体缺陷的存在都会造成,使增大,从而使金属的提高。 5、金属的结晶是指由原子排列的转变为原子排列的过程。 6、纯金属的冷却曲线是用法测定的。冷却曲线的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 7、与之差称为过冷度。过冷度的大小与有关, 越快,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也就越大。 8、金属的结晶过程是由和两个基本过程组成的。 9、细化晶粒的根本途径是控制结晶时的及。 10、金属在下,随温度的改变,由转变为的现象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二、判断: 1、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差异是由其内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 2、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3、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位于立方体的八个顶角及立方体六个平面的中心。() 4、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均低于理论结晶温度。() 5、金属结晶时过冷度越大,结晶后晶粒越粗。() 6、一般说,晶粒越细小,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 7、多晶体中各晶粒的位向是完全相同的。() 8、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9、在任何情况下,铁及其合金都是体心立方晶格。() 10、同素异构转变过程也遵循晶核形成与晶核长大的规律。() 11、金属发生同素异构转变时要放出热量,转变是在恒温下进行的。() 三、选择 1、α—Fe是具有()晶格的铁。 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2、纯铁在1450℃时为()晶格,在1000℃时为()晶格,在600℃时为 ()晶格。A、体心立方 B、面心立方 C、密排六方 3、纯铁在700℃时称为(),在1000℃时称为(),在1500℃时称为()。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全)详解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p11)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p16)、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p12)?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 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以及在地方性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两大历史任务:(p17) 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 相互关系: 前任务为后任务的实现扫清障碍,并创造必要的前提 后任务是前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西方列强的侵略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p18-27) (1)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仅仅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地工具”。 (2)消极作用: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所以,封闭守旧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只有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中国才能富强。 2 、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p29) 第二、振奋了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p34)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p31-32) 政治腐败 经济落后 教训: 中国人民必须进行反帝和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给中国革命带来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考题答案 绪论 1.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参考答案: (1)关于马克思。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

近代史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历史课,又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科学体系看,它是一门历史课,从其社会功能看,它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是科学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因为,历史本来就具备以史鉴今,明治乱、知兴替,资政育人的功能。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向来就高度重视中国近现代史的资政育人的功能。 2.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是什么?这一主题在中国近现代历史 的进程中又通过哪几条主要线索而得到展开?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归结到底,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主题在波澜壮阔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主要通过下述四条基本历史线索得到展开: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二)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 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应当怎么学习中国近现代 史纲要? 1、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科学体系看,是一门历史课,从其社会功能看,则是一门以对青年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学校开设中国近现代纲要课程,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捍卫民族独立、为争取民族复兴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 第二,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了解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规律,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在指导思想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让位于马克思主义,在领导力量上由资产阶级让位于工人阶级,在革命结局上由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历史的必由之路。 第三,通过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学习,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运用和发展的历史,从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马克思课后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1、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 答: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如何理解物质观: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评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4、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答: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就是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中国梦的实现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过程,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坚持正确的方向、道路和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只有我们人人从自己做起,又能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才能实现。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10年上)马基试卷AB及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1-12-31 浏览次数: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代码:__PTSS110054 _ 开课院系:___社会科学基础部____考试形式:开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1.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2. 人的活动的目的能否实现,取决于人的动机是否善良、意志是否坚强。

3.“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4.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5.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二、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段话蕴涵了哪些唯物史观道理?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实,能够引发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些怎样的思考和认识?

2. 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丰富多彩、差异很大甚至相互对立呢? 3. 简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两个途径。

4. 科学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性之区别何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当代大学生实际,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看法。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参考答案 (答案仅供参考,鼓励学生有所发挥、有所见解,特别是最后一道论述题,酌情给分。请各位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按教务处有关要求认真批改试卷和综合给分。) 一、辨析题(请先判断下列命题正确与否,再简单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共40分)

近代史纲要 上篇综述 习题及答案

上篇综述作业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2.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3.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望厦条约》B.《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4.《南京条约》中割让的中国领土是:() A.香港岛 B.九龙 C.新界 D.台湾 5.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美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黄埔条约》 B.《虎门条约》 C.《望厦条约》 D.《瑷珲条约》 6.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演变为:() A. 封建主义性质的国家 B. 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C. 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 D.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 8.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点的事件是() A.英国的鸦片走私 B. 林则徐的虎门禁烟 C.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9.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资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清朝统治和汉族的矛盾 10.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是:() A.商品经济B.封建经济C.半殖民地经济D.资本主义经济 11.近代中国的历史表明,要争取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首先进行:() A.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 D. 反对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12.在近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前提条件是:() A.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B. 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 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 D. 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14.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5.中国的资产阶级出现于:() A.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 B.十九世纪六十年代 C.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D.十九世纪七十年代 单项答案1. D 2.B 3. B 4. A 5. C 6. A 7.D 8. C 9. B 10. B 11.B 12. B 13. A 14. B 15.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