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年会

2012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年会

2012年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年会

论文摘要:专题发言

Abstracts: Featured Talk

A1-1

青岛高校大学英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双语互动现状调研

胡安琪青岛农业大学

本调研设计由三部分组成:首先对青岛地区三所高等院校共244人(非英语专业学生194人,英语教师5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其次对三所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进行了调研分析;最后对三所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教材内容采取了定量定性分析。调研结果显示,青岛地区高校部分英语教师和绝大部分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和英文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尤其在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方面还不具备向外输出、宣传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而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只注重了目的语及其文化的输入,教学管理并没有严格贯彻教育部提出的外语教学应兼顾中西文化的平衡互动;对教材内容的统计结果表明:上外、北外和高教社等知名出版社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大多强调的是西方文化及其影响,而对于中国文化及其影响的涉及可谓凤毛麟角。文章指出,上述三方面的原因是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的主要根源,针对问题的根源所在,本文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建议。

A2-1

中国英语教育的人文化改革与人文精神培养

查明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随着中国英语教育的普及化,英语学习条件的极大改善,大学生入学英语水平已普遍提高。过去以培养英语技能专才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以语言技能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中国对英语专业高端人

才的需求。英语专业属于人文学科,而非实用型、工具型学科,英语专业不是学英语的专业,而是通过英语来学习人文社科知识,进行人文通识教育和全人教育,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开阔其人文视野,提高其人文修养,培养其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本文从英语教育的人文性质和人文内涵出发,结合1930—40年代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外文系外语人才培养的成功范例,提出,英语教育要从过去的以语言技能培训为中心,转向以人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培养为目标,进行以人文通识教育为核心的人文化改革,提升英语教学的专业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人文内涵,以培养人文知识结构扎实、人文视野广阔、批判思维能力强、具有较高人文修养和人文品格的通识型、通用型的英语专业卓越人才。

A3-1

批判性阅读之最新发展及对中国英语教育的启示

原雪德州学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在社会、文化教育理论方面也引发一些期待解决的问题。在以英语为主要交流工具的当今,对语篇做出批判性反应就成为必要和趋势,因为社会文化形态之间隐藏的权势和不平等关系除了以书面语篇形式,还以各种其他媒体形式传播,让受众拥有批判性资源和能力去甄别和破解隐藏于各种语篇和文化教育总的权势运作也就成为必要。本篇文章主要以笔者在2006 – 2009年期间以批判性阅读为研究框架,在中国西部甘肃省陇南县某高中、上海某中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所做调查和研究为蓝本,试图探讨读写、权力、文化形态和英语教育变化之间的微妙关系。在甘肃陇南县进行的调查针对中国高中学生对读写(literacy)的概念及英语相关文化的认识、看法;对上海某小学进行的对动漫书籍等流行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及其相关影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的调查,针对大学生在两种完全不同的语境下对同一篇阅读文章的不同反应,通过以上研究和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读写(literacy)在后现代语境下绝不仅仅只意味着读写能力,而且更主要的涉及到文本与作者、学生与教师、课堂与社会、物质分配与平等权利之间的动态关系。(2)动漫书籍读者和考试参加者的研究说明在人际、物质等关系平等合理的语境下学习者阅读和参与到活动中的积极性更高、可信度更强;而关系不平等的语境会让学习者的阅读活动和活动参与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通常他们只会将学习或者活动看做是不得不做的仪式。(3)对中国西部(甘肃陇南县)的研究得出结论物质资源对于读写学习和对权力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总之,批判性阅读(critical literacy)需要在平等的语境下进行,包括物质、经济发展、权力等等的平等。以上研究和调查所得结果和启示对当今国内批判性阅读研究及英语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B1-1

从认知诊断(CDA)视角验证和确立大学英语视听理解诊断试题模型

孟亚茹马晓梅何慧勤刘睿康晓薇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认知诊断作为新一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的核心逐步被外语界发现和利用,并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它能挖掘学习者认知加工过程中潜在的特性,发现视听属性掌握模式,有助于针对性地提供补救措施和策略指导。根据认知诊断理论(Rupp& el,2010;戴海崎,2010),构建认知诊断测验模式首先需要构建相关学科任务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编制认知诊断测验试题,这需要确定认知诊断属性及属性间的级层关系,即诊断学科知识结构和认知技能间的逻辑关系,进而编制试题生成诊断报告。著名语言测试学家Buck(2011)把听力能力定位为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的结合。视听语言能力包括听者具有的语法知识(语音语调、词汇、句法)、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以及社会语言学等知识。视听策略能力指听者在听的过程中运用上述语言知识的行动能力,包括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听力的要求都为本研究听力认知结构提供了指导,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学习者视听理解学习过程的认知结构construct,确定属性和诊断试题模式的框架。Leighton 等人(2007)认为只要学科知识结构的属性层级关系AHM 是正确的,就可以根据属性与题项的二维矩阵蓝图(Q 矩阵)来编制测验题项,通过运用相关认知诊断模型获得学生在作答题项时是否掌握相关属性的反应模式。通过对测试题的项目反应分析,结合项目特征曲线和项目信息函数的曲线图形展现了更加清晰的项目属性特征,更能辨别一个项目的优劣。基于此,本研究首先确定英语视听过程中所具备的任务知识结构,确定视听学习的诊断属性及之间的层级关系;之后构建诊断试题结构框架,并编制诊断试题,据此构建诊断Q 矩阵模型,对前期研究的诊断属性及试题模式进行验证,依据验证后的结果调整试题,最后构建所需诊断试题库。

1. 首先依据视听理解constructs 构建视听试题的属性和结构框架,然后按

照框架编制视听试题(完成十套试题),

2. 通过试用从认知诊断角度对属性及试题进行验证和修订,具体如下(见

下图1):

1)对试题进行因子分析(EFA 和CFA)及项目分析(IRT 的Bilog)

2)非课题专家对试题属性重新标注后,再次进行属性层级分析

3)从有声思维角度验证属性

3. 诊断试题模型确定

4. 建立视听诊断题库

通过诊断模型,学习者能够迅速看到个人视听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语言知识结构和听力技能使用的优劣特点诊断评估结果。教师可通过该系统了解学生学习的优劣情况,根据学生的优劣特点和个性需求,调整和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个体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B2-1

跨文化交流的立体性与互文性在外语学科建设中的意义

王庆奖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本文通过对英语学科在教学的研究中的危机分析,提出跨文化交流三个层次即物流、语流和“脑”流层次及其互文性问题,并强调英语学科建设应该考虑到跨文化交流中的立体性和互文性。跨文化交流的这两个特点对英语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以及未来的学科发展均具有重大作用和意义。

B3-1

英语专业人文学科教育与课程体系构建:

以北外2012年培养方案为例

金利民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自本世纪初,随着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专家学者开始反思英语专业的专业内涵和发展道路,胡壮麟(2002)、张中载(2003)、何兆熊(2004)、胡文仲、孙有中(2006)、李基安(2008)、蓝仁哲(2009)等建议,与其在外语专业外部寻求治病良药,不如挖掘英语专业人文教育的学科内涵,在外语技能训练之外注重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促进思辨能力的发展。但是,专家的建议多为指导性意见。如何在有

限的课时内既保证外语技能训练的质量又加强人文教育之根本,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2006年以来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图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以北外英语专业2012年培养方案的修订为例,阐述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背景、理念和原则,并通过部分技能和专业课改革实例展示如何使外语技能的提高与学科教育和思辨能力发展并行。

C1-1

事实性/理解性观察与教师反思

——新手英语教师课堂观察能力发展的个案研究

徐浩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课堂观察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课堂观察为教师反思提供素材,是有效反思的基础。本文汇报一项时长为三年的个案研究,探讨中小学新手英语教师课堂观察能力的发展及其对教师反思的影响。本研究所指课堂观察既包括教师对其他教师课堂的观察,也包括对自己课堂的观察。本研究共有四位研究对象,三位为中学英语教师,一位为小学英语教师,均从入职时开始参加本研究。研究资料来源为访谈、观察和研究对象撰写的日志等。使用Miles和Huberman(1994)的资料分析方法,获得如下发现:(1)刚入职时,新手教师的课堂观察以事实性为主要特征,即所观察的内容以事实为主,而从入职后的第二年开始,有的新手教师则在事实性观察的同时,开始进行理解性观察,即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即时的意义建构;(2)事实性观察为教师反思提供事实基础,但此时反思多限于对事实进行重构,而理解性观察则为教师在反思中对事实进行二次意义建构(第一次意义建构发生在观察中)提供了可能,即教师反思会促发更多的疑惑、自我修正、概念化等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认知过程。

C2-1

Identifying the pedagogical, linguistic and content features of popular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websites in China: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Margaret Kettle and Huizhong Shen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his paper reports on a study of the pedagogical, linguistic and content features of 25 Chines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ELL) websites ranked on their value and importance to user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features that differentiate popular ELL websites from less popular sites for the purpose of generating a descriptive framework and heuristic device for future websit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The 25 websites were analysed using criteria derived from literature on onlin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e.g. Gikandi, Morrow & Davisa, 2011; Levy, 2009; Liu, Liu & Hwang, 2011; Yang & Chan, 2008). Pedagogical analysis examined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to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curriculum objectives including macroskill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learner types; and orientations to language test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or general English. Linguistic analysis focused on the role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first language (Chinese)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English). Content analysis investigated topic and text choices; levels of authenticity; and the range of cultures, languages, and peoples. The websites were ranked in their importance and value using the PageRank (PR) system which assigns a numerical weighting to a hyperlinked set of documents. PR levels of 7-10 indicate that a website is very important or popular with users. Our analysis found three of the 25 Chinese websites recorded PR levels of 7, with the other websites distributed across levels 6-4 with level 4 ranked as ?good‘ importance and value. The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a pedagogical focus i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website popularity. The focus manifested in a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explicitly instructional material directing the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lexicogrammatical features, macroskills and functions for diverse learners from children to beginners and intermediate learners. Extensive practice of numerous high stakes 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s was also available, with interactive possibilities for questions and feedback. Notable was the bilingual use of Chinese and an

intermediate level English, with Chinese largely used for translations and directives, and English reserved for modified, derivative texts about topics from both Western and Eastern contexts, including China. Overall,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e popular websites were those that mediated and supported access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The paper summarises the findings into a framework for Chinese ELL website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C3-1

Research on the practice of audio-/video production software

in English Creative Writings

关于多媒体创作软件在英语创意写作中的运用及效果研究

钟永平汕头大学英语语言中心

Multimedia is a significant feature in modern communications, which naturally leads to the notable feature of modern writings: Multimodality. It‘s widely accepted that in the digitalized era, different modals contribute equally to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or, most often,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s is conducted in the multi-modal environments, while language plays its part, the most effective part. Traditional writing, though an important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narrows the modals down to only one. This, at the same time, adds difficulty the language learners and throws boredom to their practic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quick and curious learners, and they feel most willing to explore the novelty. Thus, we have experimented the new approach in our creative writings. In class, we encouraged/required students to use some popular audio/video production software (such as ―ieBook‖, ―pocomaker‖, ―flashMaker‖, ―moviemaker‖), to create their English Writing assignments. Students showed great interest in such English writings and produced many quality writings. This paper is the partial result of this experiment.

论文摘要:分组论文宣读

Abstracts: Parallel Sessions

A1-2

医学院校英语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必要性、可行性与作操性

陈社胜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大学外语部

大学英语教育是人文教育一部分,与大学阶段的其他专业学科教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围绕大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展开,即为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的各类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医学院校的英语教育,应围绕医学教育的总目标,体现出医学教育面向时代,面向未来的要求。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对医学卫生专业人员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英语教育与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相融合,体现了大学英语教育的根本目的,也使大学英语教育面向时代、面向未来有了新的内涵。

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发起、全国46家医学院校参与的一项医学人文教育问卷调查表明:目前国内医学人文教育开展才“刚刚起步”;88.7%的院校没有“专门承担医学人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机构”;有73%的受访者表示本单位没有“编著或者引进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教材”。由此可见,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在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方面是必要的,而且是大有可为的,既切合大学教育的目标,又符合时代发展对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育的要求。

在开设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中,医学生通过英语主题阅读、英语影像阅读、英语报告与讨论等学习活动,用英语来了解医学人文知识和学习医学人文精神。在使用英语中既受到医学人文教育,又提升英语技能。把

医学人文精神培养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为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A2-1

文化传播视角下的我国地方高校翻译教学国情化实践路径探讨

李银芳河南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我国是文明古国,我国的文化精髓是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是我国不同时期政治国情、社会国情、语言国情、文学国情的写照和镜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宣传祖国的文化,传播祖国文化是打造和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形势要求。文化传播离不开翻译,翻译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和媒介。因此,着力培养一批国情化翻译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的翻译教学在我国国情化的大背景下,有着特殊的地方高校校情,教情及学情,本文拟从翻译教材文化入手,强化翻译教学文化意识,积极探索翻译教学国情化路径,使翻译教学活动朝着科学、理性、适合我国教学国情的方向发展。

A2-2

NBA语言中的词汇语义场研究

王幼明首都体育学院外语教研室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传播信息的媒介;而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词汇就无法达到语言交流,语言也就失去了作为交流工具的意义。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与国际接轨,各行各业都出现了自己的专业术语和词汇,比如:计算机英语,法律英语、体育英语、商务英语等。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NBA以其独特的体育艺术魅力赢得了全世界的青睐。NBA作为特殊的体育活动,在全世界备受推崇,但其词汇与常规的释义差别较大,随之带来了理解记忆方面的偏差。因而研究NBA 词汇能够方便观众更轻松地欣赏比赛,且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①。本文试图通过德国学者Jost Trier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语义场理论研究:NBA语言系统中的词汇在语义上相互关系,以及由此构成的完整的NBA篮球词汇系统,从而达到有效地欣赏与使用的目的。

方法:根据语义场理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具有上下位关系,同义词关系,反义词关系等,这种关系是相互依存不断调整变化的。本研究通过分析、比较217个NBA篮球专业术语②中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NBA英语语言的教学与记忆策略。本研究假设: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下,提出假设:1)NBA语言词汇中的某些词可以在一个共同概念的支配下形成一个语义场,并且在语义上相互依存和制约的。2)NBA语言词汇中某些词由意义相近的词构成语义聚合类。3)NBA语言词汇中的某些词可以由意义矛盾而形成互为反义的语义场。

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多数NBA 单词都有对应的语义场,每种义场都有相互依存和联系的功能,每种功能反映与之相应的涵义。NBA语言词汇是一个完整的词汇系统,但它是不断变化的、不稳定的。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词汇是变化最快最大,其次语音,最后是语法。

结论:1)任何词汇不是孤立地存在,都具有一定的词汇语义场,并由此扩充,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记忆途径。2)语义场理论有助于学生的心理中NBA词汇的构建与强化。

A2-3

外语教育与当代国人国际形象

袁友芹程宝乐陈欣亿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

全球化步伐使中国人有些不适应,随着世界交往的机会增多,却出了一些怪现象,如,在中国以外的景区内,越来越多的地方出现了用简体中文书写的“文明提示”:“请保持安静”、“请便后冲水”、“请不要

乱丢杂物”等等(搜狐网)。国内如佛山小悦悦事件,上海转基因毒馒头,瘦肉精、毒牛奶、腐败等有损国

人形象的事件近俩年频频发生。本文从这些怪现象分析入手,分析这些怪现象是不是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提出外语教育是促进青年中西文化价值取向互补对接的切入点,要树立国人良好国际形象,应从青年求

异价值观形成的教育“练内功”开始。

A2-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蒲婧新温金海南京财经大学外语学院

当今大学生的整体人文素质的失落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以及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低下的主要原因,并给出在外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

途径、方法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社会意义。

A3-2

通识教育视阈下理工科院校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余红顺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

高校理工科大学生是未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力军。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高校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必然影响学生后天的全面健康发展。高等教育能否将理工科大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它是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高等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道德、情感、理智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现代通识教育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目标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备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又具有丰富高雅情趣的合格的“人”。它强调使受教育者知行合一,知趣高雅,人格高尚,注重对受教育者的人文主义熏陶,凸显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英语教育是理工科学生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对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和价值的探讨,理性地分析当前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精神素质的现状,力求详尽阐述对高校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意义,以及以高校英语教育为平台,对理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途径。

A3-3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的策略研究

李丽萍禇玉襄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密切的: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它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学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跨文化教育。英语不仅要作为知识来掌握,更要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交流工具来使用。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有益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想学好一门语言,就必须掌握其目标语所附载的文化。英语教学中,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本文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文化意识的若干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语言学习。

A3-4

A Discussion of Teaching of Culture for Postgraduates in English Classroom

孙云波昆明理工大学

Recently great emphasis has been placed on teaching of cultur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ome scholars have don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But how it is conducted in English classroom is seldom reported. The paper reports a study intended to investigate the picture of teaching of culture in English teaching for non-English major postgraduates.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 were employ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eaching of culture and teaching of language are almost separated, even worse, teaching of culture is sometimes completely ignored. Consequently the students have difficulty in understanding the target language thoroughly and i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Besides, the content of culture is mainly cultural knowledge, that is culture with a capital C. And the method of teaching is single-sided, teachers passing on their knowledge to the students who remain passive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e learning.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knowledge of English teachers about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 content of culture an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ulture in an effort of 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of culture into language teaching. Since many English teachers only have a rough, vague knowledg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hey tend to regard culture as fixed ―facts‖, which is supplemented when necessary, and the teaching of culture as the introduction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culture. If we have a deeper analysis of culture, we will find that culture is the core of a language (Nunan). It is dynamic, vague and complex.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impart cultural knowledge to students, more important, guide them through the learning and experiencing of culture so as to help them form a right attitude and belief about culture. Some suggestions concerning the teaching of culture are made.

A3-5

Cultural Awareness’s Cultiva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Activities

--A Case Study of the Business English Students fro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张效赤Zhang Xiaoch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Cultural awareness is defined, in the new standards for English, as cultural knowledge, cultural comprehension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However,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awareness in English teaching is an issue that earns hot discussion in the both fields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English teaching is to help students develop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which includes both linguistic competence

and cultural awareness. Well designed and full-conducted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activities will be an efficient way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y to experience authentic situations, and raise their awareness of the sensibility of communicative routines in the target culture, so as to make the students obtain the awareness of specific communicative rules and routines that exist in the target culture and the ability to apply them accordingl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make an effort to be different from others and attempts to offer a new way to this question by putting forward a proposition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in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activities. Firstly, the paper goes back the basic development history of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activities from literature review and the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and advantages of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activities for th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Furthermor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ir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all kinds of extracurricular English activities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of view, combined with business skills‘ practice such as English Bar, English Club, Business English Cultural festival, English International Trade Negotiation Room and et al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usiness English students from Higher V ocational Colleg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innovate a new way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cultural awareness beyond general English teaching.

B1-2

大学英语课堂里的尴尬

—以昆明理工大学部分大学英语课堂为案例

王丽华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通过观察8位教师的英语课堂,研究300名学生期末对一个学期的英语课堂学习的匿名反思记录,以及对两个年级69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对英语课堂上存在的尴尬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除了师生之间课堂互动的问题(这一问题已经被国内外的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还存在一些很少被研究者讨论的教师所面临的尴尬问题,如,学生对应对各类英语考试的教育需求与国家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的矛盾、舶来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之间的矛盾、课堂所要求的实践活动与现实社会情境中的行为之间的矛盾、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不统一的标准以及一刀切地使用国家标准教材等。于是采用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以及社会互动理论(Social interactionist theory)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建议将舶来的外语教学理念及方法与中国古代教育家们的思想融汇,提炼出有益于教师和学生及国家发展的、适合中国文化传统的教学理论。

B2-2

一种提升翻译单位的翻译法

谢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汉语以意合法(parataxis)为主、无论词素组成词、词构成词组、词组组成句,联结手段主要不靠语法制约,而靠语义,语义的决定作用较大,语符表层服从于语义深层和语用修辞层的调动,语符的自足性较小。相反,英语以形合法(hypotaxis)为主,语义的决定作用比汉语要小些,语符虽服从于语义、语用的调动,但其自足性较大。这种差异要求在两种语言转换中必须运用熔铸法。熔铸(Founding )是“一种提升翻译单位的翻译法”。英汉两种语言的词组构成有其共性一面,亦有个性一面,其个性一面要求使用熔铸。词组中词与词的修饰关系会产生内涵意义(connotation),在翻译转换中,这种内涵意义也要求适当运用熔铸。

B2-3

基于文学阅读的英语写作教学: 意义、问题与对策

梁颖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课程有许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之一是把英语文学阅读与英语写作教学衔接起来. 以笔者曾经教授的英语写作课程为例, 本文首先总结这种教学途径的意义,尤其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加强学生对写作过程中读者、写作目的、写作环境的认识两方面. 其次,本文探讨这种教学途径遇到的问题.问题集中在三方面: 1, 英语文学阅读与英语写作的定位,是把写作看作英语

文学阅读的延伸, 还是独立的产出过程;把阅读与写作看作各自独立的认知过程还是英语二语习得的手段? 2.选择写作文体的局限性,一般不可避免地以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为主; 3.选择文学阅读材料的局限性, 一般地说, 虚构性强的文本,受众面不广的文本,语言艰深的文本,和英美文化色彩过强的文本就被排除在外.对上述每一方面的问题, 本文通过笔者的教案和学生习作的实例给出建议的应对策略, 并对这种教学途径的未来进行了肯定和展望. 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 包括教案实例分析,学生习作分析, 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 和课堂观察.

B2-4

《中国人文景观审美》双语公选课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黄金葵首都体育学院

本文以针对首都体育学院本科生的人文学科通识教育双语公选课——《中国人文景观审美》为例,(教材为叶朗、朱良志主编的《中国文化读本》外研社2008年出版)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从语言教学课程设计、教材设计与评估、文化人类学、以及美学教育四个角度探讨了该课程在大纲编制、教材遴选、整体内容编排、学习任务设计上的主要理论依据。

随后通过案例分析法逐个剖析该课程的四个主题单元,即“中国人文景观概览”、“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中华文明代表作与文化传播”、“民俗体育与休闲养生”的整体编排思路、分项教学目标、每单元的课程结构与流程、创新型学习任务与考核方案设计思路。

在深入讨论部分,本文特别指出了《中国人文景观审美》双语公选课在教学培养目标上应尽可能地体现通识性和工具性两大功能,并通过贴近真实生活场景的学习任务将二者有机地结合,以满足学习者在人格塑造与功利效用层次的不同需求。具体而言,即指一方面学生

借助双语学习模式对中国人文景观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认知力,另一方面能够为今后实际的体育、文化旅游类产品开发中的概念创意工作训练扎实的语言表述基本功。

在问题与反思部分,本文着重探讨从如何通过双语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和考核方案的设计将对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建设要求充分而有效地融入具体地语言阅读、写作和笔译的技能训练与测试中。具体地问题和反思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即关于个体学习任务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反思,关于个体测试与小组测试形式、一次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反思,关于双语课程测试效度问题的反思。

结论指出,语言是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和载体;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建设集中反映在学

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上;以英、汉双语为教学工作语言的通识人文教育公共选修课程是提升大学本

科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首都体育学院本科生层次的《中国人文景观审美》双语公选课不

失为一项积极的尝试。

B2-5

元认知框架下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探索

刘芳四川外语学院

近十年来国内对元认知与二语习得者英语写作能力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下面从英语写作元认知的构成成分来逐一了解当今的研究成果。文秋芳,黄滢进行了元认知主体认识相关研究,指出通过模仿范文写作可以促使写作者认识到自身语言的不足。唐芳认为元认知缺乏导致学生无法了解自己在写作的进步,而研究也发现学生对自己英语写作能力的不足之处比较清楚,而对自己的长处却知之甚少。杜晓新,刘亚宁,谭晓瑛,王俊菊的研究结论都支持主体对写作策略的运用能力和元认知能力有直接关系。在学生对写作任务的认识方面,姜英杰,吴红云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的的结论是写作的主要目的应是以清晰流畅的方式传递自己的观点和信息,而不是语法的正确,强调语法的正确性会阻碍学生写作的进步。纪康丽文中探讨了“经验式学习”,姜吴二人指出写作任务的设计要与学习者生活经历有关,这些都强调了学生对写作任务的熟悉。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自评与反思能力,一些方式如运用有声思维,合作写作,同伴互评和模仿范文写作也有研究涉及。在元认知体验方面,吴红云认为设计适合学生的写作任务有助于学生体验到用书面语传情达意的乐趣,姜英杰认为元认知缺乏让学生没有成就感,因此在写作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本篇论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这些原则在教学中的有效性。我们对英语专业大三的四个班级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在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中,教师将以上因素定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进行反复强调和训练。在学期初和学期末我们分别对约100名学生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并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过程做了心理记录,调查分析的结果证明了以上因素的重要性,我们因此得出结论写作教师在教学中应将这五个因素作为教学的重点。

B3-2

全球化时代外语学院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外国语言文学转向外国语言文化

胡银萍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1.引言根据笔者对中国外语类高校和高校外语类系部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解放后至九十年代,中国的外语类院系的教学和学术研究绝大部分以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为主。九十年代以来,外语系纷纷升格成为外语学院,外语学院升格为外国语大学。在升格的同时,一些院系悄然将原有的“外语系”改为“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或者用“Foreign Studies”(外国研究)或“International Studies”(国际研究)代替原有英语校名中的“Foreign Languages”(外国语)。这种转变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揭示其成因可以初步预测,外语学院和系部未来发展方向将是从外国语言文学转向外国语言文化。

2. 外语学院在九十年代前偏重外国语言文学外内成因

2.1 西方高等教育中的精英主义传统影响

2.2 中国高等教育的政治化倾向影响

2.3 中国高等教育重人文轻科学传统的影响

2.4 中国高校师资知识结构的局限性

3. 外语学院从外国语言文学走向外国语言文化外内成因

3.1 满足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需求

3.2 满足全球化发展需求

3.3 满足大众化高等教育需求

3.4 高校师资知识结构发生转变

4. 外语类院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从外国语言文学转向外国语言文化

外语院系未来发展应走“立足外国语言、向外渗透结合”的道路,与其它专业结合,走跨学科发展的道路,培养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顾、外语和专业兼修的复合型人才。

4.1 外国语言学

外国理论语言学:生成语言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培养语言学家。

外国应用语言学:与词典编纂、语言测试学、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翻译、传播学、外交、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培养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4.2外国文化研究

外国文学研究与创作,培养外国文学研究学者和能用外语创作的文学家。

外国国家与地区研究,培养关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研究的专家。

4.3 外国语言教育学

与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法、人体生理解剖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

育管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评价方法、教育统计学等学科结合,进行跨学科教学与研究,培养外国语教师。

5. 结语

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文学只是人类运用语言的领域之一,而文化可以涵盖人类运用语言的几乎所有领域。用外国语言文化代替外国语言文学还原了语言的本质,同时也将奠定中国外语类高校和外语类系部广阔而稳定的发展方向。

B3-3

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

张焕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及语言学科资源平台的建设,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有机整合是必然趋势,而整合的关键因素是外语教师,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信息素养是识别、获取、加工处理信息以及有效地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在信息时代,信息素养除了越来越紧密地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外,也更加强调以创造性思维将信息能力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我们认为,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和课程整合能力这四个方面。

为了了解目前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状况,我们围绕信息素养的四个方面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北京六所高等院校(其中理工类院校、外语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各2所)120名外语教师中展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无论是认识层面上还是技术层面上,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影响到信息技术在外语课程中的有效使用。

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环境中, 外语教师有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论文从外语教师自身学习、外语资源建设、利用信息资源备课、课堂教学实施以及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监管(包括信息发布、作业发布、学习效果评价等方面)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B3-4

NGO与中国农村英语教师的培训:以香港“苗圃行动”临沧项目为例

王革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侯云洁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世界80年代以来,各种形式的非政府组织(NGO),积极参与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建设,从援建校舍,提供图书资料,慢慢发展到与当地政府和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师资培训。作为香港的一个非政府公益组织,“苗圃行动”已经在中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长达20年的助学行动。从资助贫困学生到援建、改建校舍。自2009年以来“苗圃行动”又开始尝试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老少边穷地区的师资培训项目,目前已涵盖了特教,幼教和英语教育等领域。本文着重介绍“苗圃行动”在云南临沧地区的英语培训情况,重点探讨以一下几个问题:海外NGO参与农村地区外语教师培训的可行性、形式和意义;NGO和当地师范类高校合作进行农村英语教师培训的模式和效果;NGO和当地高校合作伙伴关系面临的前景、困难和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海外NGO的培训项目是对中国官方各级各类农村师资培训的有益补充和完善,是与高校合作进行智力扶贫的最佳伙伴。NGO的教师培训项目,不仅可以推动农村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也为参与授课相关高校教师提供了科学研究的平台,不但可以锻炼队伍,也可以找到在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上存在的问题。最终使高校教师走出“象牙塔”以自身的专业知识回报和服务社会。“十二五”期间中国面临着继续推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重任,而新颁布的《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更明确了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本研究不但有现实性也具备前瞻性,可为以后NGO在中国西部的教师培训项目的策划、实施,以及同内地高校的合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B3-5

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初学者对英语教师期待的异同及对外语学习影响研究

李穆李雪哈尔滨工业大学

近20年来,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对学习者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影响成为心理学、语言学和教学法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与其对外语教师的期待和他们与外语教师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尤其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大多研究都是围绕课堂教学或是针对某一专业的学生(数学、理科等)(Khine & Fisher,2004)进行的。也有学者研究来自同一文化背景的外语学习者对英语教师的认知期待和与外语教师之间的关系(Larisa,2008)。本项目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初学者对英语教师的认知期待、这些期待的共同和不同之处、这些期待从强烈到微弱的排列顺序,及如果他们的期待不能满足会对他们与外语教师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

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外语学习者的交流能力。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语言和非语言等诸多因素。非语言因素对语言学习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项研究参考和借鉴了相关领域最新研究成果,采用Gardner(1985)问卷调查问卷表本项研究的基本研究工具,针对初学英语的在华留学生(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韩国、日本、越南、泰国等国的研究生)和中国研究生开展研究。我们根据本项研究的具体情况,对Gardner问卷调查表的个别项目进行了调整,对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获得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英语初学者对英语教师期待的异同,以及这些期待满足程度对其外语学习效果影响的关联性。

C1-2

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研究述评

任宝贵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目前所进行的一些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的研究给中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然而这些研究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目标的设计没有基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表述不规范以及教学目标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对中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些问题,相关人员应加强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研究,并以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引领英语教学目标设计研究,强调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基于背景分析,并应规范英语教学目标的表述,使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之间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

C2-2

DP记忆模型的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

陈芙蓉1,陈峥嵘2,张高远1,王怡1

1.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2.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近年来记忆研究发展较快,出现了多重记忆系统理论。上世纪80年代新兴的认知科学提出了D/P (Declarative/Procedural)记忆模式,不仅丰富了原有的记忆类型,更是给记忆研究注入了新的范式,从而进一步扩大并完善记忆及其应用领域。本文着重介绍D/P记忆模式衍生和发展历程,并对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给予多方位的阐述,以期给广大外语教育者和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启发,促进我国外语教学朝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传统的记忆模型为三重存储记忆模型,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非传统的记忆模型主要包括:(1)加工水平模型;(2)工作记忆模型;(3)多重记忆系统模型。

D/P记忆模式的起源于语言哲学家Ryle在1949年区分的两种知识类型:陈述性知识(knowing-that,即某种事实或事物是什么的知识)和程序性知识(knowing-how,即关于如何做的知识)。Anderson(1983) 根据材料组织的性质在其思维适应性控制模型--- ACT*理论模型中将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和工作记忆。根据主要来自对脑损伤患者的研究,Squire(1993)把长时记忆区分为陈述性记忆(外显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内隐记忆)。而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Ullman,(2001)对长时记忆采用了两分法,提出D/P记忆模式。

程序性记忆与陈述性记忆是长时记忆中相对立的两种记忆,前者是关于技能、习惯、模式和程序的记忆,后者是关于事实和事件的记忆。语言中的程序性记忆不但存在于语言技能之中,也存在于语言规则、语用规则、一般知识和心理辞典的记忆之中。它既可以独立存在,又可以寄生于陈述性记忆之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