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已解析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已解析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已解析
上海市嘉定区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调研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已解析

嘉定区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地理试卷 2015.1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满分60分)

(一)德国在每年的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到10月最后一个星期日实行夏令时制。夏时制是一种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家住上海的高同学利用暑假期间去德国自助游,这是她在德国汉莎航空的网站预定的机票信息。

1.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至法兰克福(夏令时使用东二区区时)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A.5小时55分钟

B.7小时5分钟

C.11小时55分

D.12小时55分

【解析】本题考查区时计算,法兰克福使用东二区区时,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6小时,上海起飞时间是北京时间13:15,法兰克福正好7:15,飞机到达时,法兰克福的时间是19:10,所以飞行时间是7:15到19:10的时间差,为11小时55分。

2.在实施“夏令时制”期间,德国()

A.境内由昼渐长逐渐变为昼渐短

B.境内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C.境内有太阳直射现象

D.境内有极昼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德国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其境内不会有太阳直射现象和极昼现象;德国夏令时制从3月到10月,在6月22日之前,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德国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渐大,到6月22日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6月22日之后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3.德国实施“夏令时制”的目的主要是()

A.延长工作时间,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B.改变民众晚睡晚起的生活习惯

C.节约能源

D.延长农作物的日照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区时的使用,夏令时制是一种人为规定地方时间的制度,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为将时间提前一小时,可以使人早起早睡,减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节约照明用电。

(二)馕不只是新疆人的传统食物,当我们把视线扩展时,从“簿馕饮食带示意图”可以

发现相似的簿馕食俗。

4.簿馕饮食带的自然地理特征有()

A.高原为主,地势较为平坦

B.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C.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旱

D.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

【解析】本题考查饮食习惯与自然地理环

境的关系,从图中可知,馕带主要分布在

我国新疆、巴基斯坦、印度西北部、西亚和埃及等地,从地形看,分布于我国的三山夹两盆地区、印度河平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等地形区;从气候类型看,馕带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区;以上分布地区,干旱少雨,非常便于携带和储存馕,故D正确。

5.该饮食带所属的世界农业地域类型有()

①地中海型农业②游牧畜牧业

③牧场畜牧业④旱作农业

⑤热带种植园农业⑥水田农业

A.①③④B.①②⑥C.①②④D.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根据第4题分析可知,馕带主要分布在干旱少雨的地区,适合发展旱作农业;植被为荒漠、草原,适合发展游牧畜牧业;部分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可发展地中海型农业。故选择①②④。

6.该饮食带所属的世界文化圈有()

①非洲文化圈②东亚文化圈

③南亚文化圈④伊斯兰文化圈

⑤东欧文化圈⑥东南亚文化圈

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③④D.③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分区,根据第4题分析得到的馕带的分布地区,该饮食带属于东亚、南亚、伊斯兰文化圈。

7.该饮食带居民主要信奉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佛教C.伊斯兰教D.犹太教

(三)科隆群岛由19个岛屿组成,是地球上赤道附近最干旱的地区。其最东部的岛屿距离南美洲700km。

8.该群岛成为赤道附近气候最干旱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下沉的气流控制

B.气温高,蒸发量很大

C.受寒流影响水汽较少

D.水汽受安第斯山阻挡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的成因,该群岛在赤道附近,终年受上升气流控制,气候湿润;该群岛附近有洋流经过,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为秘鲁寒流,对该岛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该群岛在海洋上,距离南美洲较远,不受安第斯山影响。

9.该群岛的地质年代很年轻,大概不超过500万年的历史。可以推测该群岛()A.地处海沟附近地壳活动剧烈B.为板块交界处的火山喷发而成

C.为洋流携带的陆地泥沙沉积而成D.地处大陆架区域地表多沉积岩

【解析】本题考查岛屿的成因,从形成原因上看,岛屿的类型有大陆岛、冲积岛、珊瑚岛和火山岛,科隆群岛距离南美洲较远,单个岛屿的面积很小,应位于深海区,且不受陆地河流的影响,可排除大陆岛和冲积岛;珊瑚岛的形成与珊瑚虫有关,珊瑚适宜生长在25~30℃的水温、27~48的盐度以及20米水深以内的热带、亚热带浅海地区,因而排除珊瑚岛;从六大板块的分布图可知,该群岛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带,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此可知该群岛是火山岛。

10.下图“岩石物质循环图”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能反映该群岛所属岩石类型的数字序号是()

A.1 B.2 C.3 D.4

【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物质循环,解题关键在沉积物,沉积物箭头指向4,因固结成岩作用

而形成沉积岩,4为沉积岩;1、3、4指向2,说明1、3、4经重熔再生而成为岩浆,2为岩浆;2指向1,说明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1为岩浆岩;1、4指向3,说明1、4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3为变质岩。由第9题可知,该群岛是火山喷发而形成,是岩浆岩,故A正确。

(四)2013年6月13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据地面约370公里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右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

1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

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A.金星、木星

B.水星、金星

C.火星、木星

D.金星、火星

【解析】本题考查八大行星的排序,凌日是指地内行星(运

行轨道在地球轨道和太阳之间的行星)在绕日运行时恰好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日面上有一个小黑点缓慢移动。只有水星、金星的绕日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

1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A.温度较低

B.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讯

C.出现在太阳内部

D.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特征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的大气层的大规模运动,照片中的黑点是太阳黑子,其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显得暗一些。一般认为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当其爆发时,会影响地球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中断。13.“天神组合体”所处空间的大部分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该空间()

A.是最佳航空飞行层

B.天气变化显著

C.气温随海拔增加而降低

D.是极光多发区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垂直分层及其特征,根据题目“大气以离子态气体存在”可知,“天神组合体”处于高层大气中,该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增加而增加;航空飞行的最佳层是平流层;天气变化显著的是对流层;极光是由于太阳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高层大气相互碰撞而产生的现象。

(五)2014年8月我国“高分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对地观测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

米。

14.该卫星对地观察采用的核心地理信息技术属于()

A.GIS

B.GPS

C.RS

D.BDS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及其作用,地理信息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地位系统(GPS):RS用于获取地理信息;GIS是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应用和评价;GPS具有定位和导航的功能,BDS就是我国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题中说“该卫星对地观测”,就是说通过卫星获取地表的信息,故C正确。

15.较以往卫星照片,用该卫星提供的照片在同一图幅上制作地图,其地图()

A.展现的范围扩大

B.展现的细节增加

C.所用比例尺变小

D.便于市级土地规划

【解析】本题考查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根据题目信息“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米”,说明在照片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该卫星的照片比以往的更清晰,但展现的范围更小,也就是比例尺更大,更适合制作小范围的地图,比如学校、小区的地图等,故B正确。

(六)全球水循环包括大循环和小循环,下图是全球水循环模式图。

16.甲的含义是()

A. 大气水

B.海洋水

C.冰川水

D.地下水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和水体类型的判断,根据箭头走向,可知图中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是⑤-①-③-④,⑤表示海水蒸发,①表示水汽输送输送到陆地上空,③表示降水,④表示流向海洋的地表径流,②表示陆地蒸发和蒸腾,⑥表示海洋降水。所以甲、乙是大气水,丙是陆地水,丁是海洋水。故A正确。

17.图中既属于大循环又属于小循环的环节是()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⑤

D.⑤⑥

【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环节及类型,由第16题可知③、⑤既是海陆间大循环的环节,也分别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环节,故C正确。

18.实践证明,干旱的内流区大面积造林最终可能导致干旱加剧,原因是()

A.降水总量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大气水体总量减少

B.地表水下渗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地表水体总量减少

C.向区域外输送的大气水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

D.向区域外输送的地表径流增加,最终导致区域内水体总量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人为因素对水循环的影响,干旱区大面积造林,树叶和树根会增加水分蒸发面积,造成蒸发到空气中的水分增加,最终该地区水体总量减少;干旱区蒸发旺盛,地表径流少,造林不足以使该区更湿润,因此降水量、地表径流不会增加。

19.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图中各环节水体运行量发生变化,其中与海平面上升直接相关的是()

A. ①减少

B.④增加

C.⑤减少

D.⑥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变暖与水循环的关系,从水循环的角度看,全球变暖会增加陆地冰川融化的量,再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海洋的量就增加了。

(七)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变化,读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变化周期示意图,回答问题。

20.如果图示潮汐变化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测()

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

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

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

【解析】本题考查潮汐的日变化周期,如果只考虑月球,则图表示潮汐的日变化周期,时间为24小时50分钟。一般日变化为两涨两落,图中A、B、C、D均表示高潮,则A至B、B至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

21.如果图示潮汐变化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测()

A.产生B、D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

B.产生A、C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

C.产生A、C现象时,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是完全一致的

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

【解析】本题考查潮汐的月变化与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关系,如果考虑日月地三者,则图中曲线表示潮汐的月变化周期。每逢朔、望,日月地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产生大潮,如A、C;每逢上弦、下弦,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削弱月球的引潮力,产生小潮,如B、D,故D正确。

(八)右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据图分析回答。

22.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南北两侧向中部汇流

D.自中部向南北奔流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流向的判断,注意图中等值线是等压线而不是等高线,在没有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河流流向,可从水系特征看,图中河流支流较多处,应为上游,因此河流从中部分别流向南、北两个方向。D正确。23.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解析】本题考查山脉走向,根据第23题分析,河流自中部分别流向北和南两个方向,其源地之间就是地势最高的山脉所在位置。注意图中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山脉的延伸方向亦即山脉的走向。所以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

24.在图示天气系统影响下()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C.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解析】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天气系统的判断及风向等知识点,根据图中等压线向气压高的方向弯曲,可判断弯曲部位为低压槽,图示地区是我国,所以该槽部可能形成冷锋,

甲乙处于冷气团一侧,在锋后,气温较低,降水概率较大;丙丁处在暖气团一侧,在锋前,降水概率较小;根据丁地附近的等压线分析,吹西南风。故选D。

(九)这里群山环抱,峰峦绵延,云雾缭绕,年平均气温15—18度,无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相对湿度78%以上。土质大部分为酸性红壤,PH值4.5—5.6,土层深厚。

25.这里最可能是高品质的()

A.苹果产区B.水稻产区C.茶叶产区D.甜菜产区

【解析】本题考查农作物分区,从材料“年平均气温15—18度,无霜期260—324天,年降雨量1700—1900毫米”等信息,可知这里是我国南方山区,酸性红壤适合种植茶叶,故C 正确;该区群山环抱,不适合种植水稻,B错误;苹果多分布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A错误;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D错误。

26.这里最可能位于()

A.山东丘陵B.浙闽丘陵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分区,从材料可知这里是我国南方地区,符合选项的只有B。27.这里的地域文化特征可能是()

A.盛行妈祖文化B.中华民族的发源地

C.秦腔和信天游D.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文化,妈祖文化流传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秦腔和信天游主要分布在我国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在我国西南。

(十)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

时期(年)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 49 5. 72 6. 22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 77 4. 28 3. 79

28.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D.逐渐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特征,从表中可知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大于城市人口平均增长率,说明我国城市用地年均增长比城市人口年均增长快,所以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

势为不断增加,故C正确。

29.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特征,城市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增加,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乡村人口数量减少,城市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城市年均用地增加,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故D正确。

30.城市用地与城市人口的变化导致的结果可能是()

①促进城郊农业的发展②出现逆城市化③大城市周围出现卫星城

④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⑤城市交通拥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的影响,从表中可知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都较高,说明我国城市化正处于快速推进阶段,②错误;城市化的过程会缩小城乡差别,④错误;城市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因而促进城郊农业的发展,①正确;大量人口集中在城市,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⑤正确;城市用地不断扩大,在大城市周围会出现卫星城,③正确。故C正确。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十一)锋面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在中纬度地区最为常见。读图表资料完成相关问题。(14分)

31.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2.根据图示信息,从天气系统名称、锋面雨

带位置、锋面雨带范围等方面比较LX和L Y所

示锋面系统的差异。并通过绘制出两者沿AB

一线的锋面示意图来表现其差异性(8分)

33.如果12小时后,该天气系统中心L移动

至B地东部,分析在此期间B地的天气状况发

生了哪些变化。(2分)

【答案】31.北半球,四周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水平方向气流向右偏转)

32.(8分)

(正确绘制冷锋1分,暖锋1分)

33.气压变化: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气压先降低后又升高。

气温变化:从暖锋锋前移动到冷锋锋后,气温先升高后又降低。

降水变化:降水先增多后又减少。

风向变化:从低压中心的东部移动到西部,风向从东南风转变为西北风。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锋面天气系统的判断、特征及其对天气的影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31题,根据水平方向的气流总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并与等压线垂直的规律,可以读出图中箭头向右偏转,结合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规律,判断是北半球。第32题,图示为北半球锋面气旋,以LX-L Y 为界,该线以上为冷气团,以下为暖气团,因此LX 为冷锋,L Y 为暖锋;冷锋的降水区域主要在锋后,雨带较小;暖锋的降水区域主要在锋前,雨带较大。第33题,该锋面气旋的中心L 从B 的西部移动到B 的东部,说明B 地先经历暖锋过境,之后受暖气团控制,再经历冷锋过境,所以回答B 地天气状况的变化,要先分析暖锋过境带来的天气变化,再分析冷锋过境带来的天气变化。

(十二)2014年5月4日至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出访非洲:从“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亚,到西非几内亚湾的“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再到静卧西南非洲大西洋边的“石油之国”安哥拉,最后折返东濒印度洋的“动物天堂”肯尼亚。(14分) LX LY 天气系统名称 冷锋 暖锋

锋面雨带位置

锋后 锋前 锋面雨带范围

较小 较大

34.相比罗安达,内罗毕年平均气温较低,且一年有两次雨季,长雨季大约是3月到5月,短雨季大约在10月到12月,解释内罗毕这种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5分)

35.分析埃塞俄比亚被称为非洲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3分)

36.肯尼亚境内大大小小的湖泊,多是东非大裂谷的作品。分析这些湖泊的主要成因。(2分)

37.中国与尼日利亚的友好交往和经贸往来源远流长,尼日利亚是非洲目前第一大经济体,作为非洲最大的产油国,石油系其支柱产业,其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制造业发展水平低,多数工业制品仍依赖进口,粮食不能自给,基础设施落后。分析中尼经贸往来对我国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答案】34.内罗毕位于东非高原,地势较高,平均气温较低。内罗毕地处赤道附近,3月到5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来自印度洋的东南信风带来湿润空气,遇东非高原的阻挡抬升,多地形雨,形成长雨季。10月到12月,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形成短雨季。

35.埃塞俄比亚大部分国土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势高。青尼罗河等多条河流发源于此。有降水、湖泊水作为这些大河主要补给来源。

36.东非大裂谷为张裂地带,由南向北纵贯肯尼亚,沿张裂带易形成构造湖。

37. 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

增加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加工工业、机械工业等的发展;

促进能源、加工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区域气候的成因、区域地理特征及其影响、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湖泊的成因,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解析】第34题,区域气候的形成原因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因素综合分析。第35题,要理解埃塞俄比亚关被称为非洲水塔的意思,是说非洲的水多来源于此,那么就可以从河流、湖泊等方面分析。第36题,湖泊的成因有很多,根据东非大裂谷是断裂带来判断肯尼亚的湖泊成因是构造湖。第37题,根据材料中“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最大产油国”、“石油是支柱产业”、“制造业发展水平低”等信息,可知我国可通过进口石油,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相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可对尼日利亚出口工业制成品,带动加工工业、机械等制造业的发展。

(十三)图中A、B海域均是世界优良渔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38.分析A、B海域成为世界优良渔场的优越条件。(6分)

39.从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析比较A、B两渔场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的异同。(5分)40.根据工业部门按主导区位因素的分类,指出渔产品加工业所属的类型,并分析在B海域沿岸国家发展该工业的区位优势。(4分)

【答案】38.A海域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北冰洋南下寒流)交汇,B海域沿海出现涌升流,为A、B海域沿海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生长,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吸引大批鱼群。

39.相同点:冬半年A渔场和B渔场都盛行西风,阴雨天气多,海面风浪大;

不同点:夏半年A渔场仍盛行西风,海面风浪大;

而B渔场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晴朗高温天气,海面风浪小。

40.原料主导型工业

区位优势:B海域世界优良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其沿岸国家属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裕(或工资水平低);

邻近欧洲,渔业加工产品消费市场广阔;

西濒大西洋,海运交通便利。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洋流对渔场分布的影响、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条件的分析,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38题,渔场的形成多和洋流有关,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流处多形成渔场。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就知道A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寒流的影响,B海域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第39题,根据纬度信息,可知A海域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B海域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第40题,鱼类不便于运输,渔产品加工业就应接近原料产地。B海域沿岸国家发展渔产品加工业的区位优势应从它拥有的资源、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

(十四)读关于浙江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3分)

由于经济增长结构、外来人口变动等多方面原因,沿海各省份人口总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根据第五和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2000——2010年十年来浙江人口发展和变动态势与沿海经济发达的一些省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了浙江省有别于其他省市人口变动的一些显著特点。

材料一部分沿海省市2000年到2010年人口年均增长率(单位%)

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外来人口

上海 3.3 0.7 11.1

江苏0.6 0.5 11.3

浙江 1.5 0.5 12.4

材料二部分沿海省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及部分沿海省市外来人口(6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表

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年)2010年平均受

教育年限(年)

2010年外来人口平均

受教育年限(年)

全国7.62 8.76 9.61 上海9.30 10.50 9.81 江苏7.85 9.08 9.37

浙江7.46 8.57 8.59

材料三2010年全国和部分沿海省市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构成图(左图)2010年全国和部分沿海省市制造业部门就业人口的构成图(右图)

(注:加工制造业包括纺织化纤、服装鞋帽、轻工食品。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述浙江省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7分)

42.分析浙江省的人口发展特征对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正负效应。(4分)

43.针对浙江省人口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分析其可以采取的主要对策。(2分)

【答案】41.人口年均增长率:与沿海部分省区相比,浙江省户籍人口增长慢,而外来人口增长最快;

受教育年限:浙江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提高,但受教育程度提高缓慢,外来人口受教育程度最低,外来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就业人口比重:浙江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最高;

浙江制造业就业人口比重特别高,但就业人口以低端制造业为主,高新技

术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较低。

42.正效应: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为浙江省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速度;

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

负效应: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给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构成巨大压力;

外来人口文化素质低,工作技能低,从事的大多是简单劳动、低端制造和一般服

务,影响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43.浙江省应近一步发展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容量;大力发展各类教育,加

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人口的素质;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引进国内外各类高科技人才。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人口增长的问题、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问题的应对措施,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41题,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从人口年均增长率、受教育年限、就业人口比重三方面分析。第42题,要结合第41题浙江的人口发展特征来分析对浙江经济可持续翻转的正反两面的影响。第43题,从提高人口容量和人口素质上分析。

(十五)江苏省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的差异,以及区位与交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明显,最集中表现在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根据图文资料回答。(20分)

图1江苏省2012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分异图2 江苏省2000年和2012年各县市产业结构分异44.根据图1资料归纳2012年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4分)45.从产业结构分异的角度,说明苏北、苏中、苏南三个地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推测江苏省内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6分)

46.说明2012年苏州市和东海县的农村经济发展特征及形成原因,并针对其主导产业指明今后发展的方向。(10分)

【答案】44.苏北地区大部分县以经济不发达和经济欠发达型为主,

苏中地区大部分县以经济中度发达型和经济较发达型为主,

苏南地区大部分县以经济发达型和经济较发达型为主。

苏南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其次苏中地区,苏北地区最低。

45.变化:

苏北地区2000年至2012年农业主导型的县数量减少,均衡发展型的县数量增多;

苏中地区2000年以均衡发展型为主,至2012年该地区仍以均衡发展型为主;

苏南地区2000年,农村产业结构以工业主导型和均衡发展型为主,至2012年第三产业主导型的县数量增多,工业主导型的县数量减少。(言之有理就给分)

基本特征:苏北农业比重下降,产业结构升级;

苏中产业结构较稳定,变化不大;

苏南工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产业结构升级。

46.经济发展特征:苏州市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导;

东海县经济不发达,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导。

原因:苏州市紧邻上海,有利于引进上海的先进技术;交通运输便利,更为方便地利用上海的消费市场;劳动力和土地价格相对较低,有利于吸引外资;因此产业结构多样,服务业较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省前列。

东海县位于苏北地区,城市经济基础和工业基础落后于苏南和苏中地区;科技水平较低;农业为其基础产业,市场较小。因此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对策:苏州市——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城郊发展商贸物流业,形成区域性物资集散中心;建设大型批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打造城市休闲产业,促

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东海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步伐。继续加强对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利用科技,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质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开发农产品的交易市场。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区域经济特征、差异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获取和解读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第44题,根据图1苏北、苏中、苏南的轮廓及其区域内数字分析。注意分点回答。第45题,根据图2阐述苏北、苏中、苏南产业结构在2000年和2012年的差异,再分析各区的特征。注意分点回答。第46题,读图2可知苏州市和东海县的经济发展特征,形成原因可从地理位置、交通、市场分析,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即是实现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去分析。

(十六)黄土高原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交错,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读图,回答问题。(14分)

47.阐述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土流失的影响。(14分)【答案】地处我国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从沿海向内陆过渡,气候类型自东向西由温带季风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降水自西向东逐渐减少;处于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过渡,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黄土高原地处太行山脉以西,为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区,地表形成独特的塬、梁、峁形态,沟壑纵横;黄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持水性好,富含矿物。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气候:由于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冬春季受冬季风影响,风力侵蚀作用强。

地貌:由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坡陡谷深,促使水土流失加剧。

土壤: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具有湿陷性,易被暴雨冲刷。

植被:由于植被覆盖率较低,大大削弱了植被截蓄雨水、保护土壤免遭雨滴冲击的作用。【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读图提取地理信息能力

【解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水源等方面分析。

上海新城介绍之嘉定新城

主标题:上海新城介绍之嘉定新城 副标题:旧貌换新颜的汽车之城 引言:上海,作为大陆第一大城市,也是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的中心城市,从未停下发展的脚步,着力打造由多个新型城镇所支撑,便捷交通所串联的国际性大都市。嘉定新城正是上海近期重点打造的三座新城之一,建成上海西北翼的核心城市,现代服务业、世界级体育休闲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对于这个有着800年历史的嘉定来说,无疑是一次腾飞。 正文: 嘉定位于上海西北部,离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广场约30公里。和其它新区不同的是,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素来有着“江南明珠”的美誉。一直以来以它美丽的江南古镇风情,吸引着各方来客。2004年投资建成F1国际赛车场后,一些列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又使嘉定成为现代时尚人士关注的重点。随着上海的发展,作为上海西北门户的嘉定也正在原有景观的基础之上,打造以汽车文化为特色的嘉定新城。 嘉定新城从2005年开始规划建设,2012年初步建成,总面积达200平方公里,将融合历史文化古迹和现代时尚都市风貌,形成由嘉定新城主城区、安亭辅城和南翔辅城组成的综合性城市中心,届时总人口约80万。 嘉定新城主城区呈现极富水乡特色的“荷花”造型,是以运动休闲、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和高档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型城市中心,即“荷花”的“花瓣”和“荷叶”部分。主要分为F1体育休闲区、生态文化园区、绕城森林等六个分区。说到嘉定,就不能不说它特有的汽车文化,目前,拥有全球最大、最豪华的赛车场的F1体育休闲区,每年迎接着大量的观众和各个等级的赛事,单圈5.41千米的“上”字形赛道是世界一级方程式比赛赛道之一。

作为嘉定汽车文化的一部分,安亭辅城已建成以汽车贸易、研发、制造为主要功能的上海国际汽车城核心区域,德国大众等国际著名汽车品牌已入驻安亭。国际汽车城以汽车研发和贸易作为经济增长点,延伸汽车产业链,最终将成为全国最为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而南翔辅城则发挥其距离上海较近的区位优势,完善城市配套,合理居住布局,完美融合传统古镇风貌和现代景观。 从上海市中心直达嘉定新城的地铁11号线已经运营,沪宁高速、沪嘉高速、宝安公路等城市交通网络覆盖全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嘉定不是一座独立的孤城,而是以汽车文化为产业支柱,承接上海中心区域的经济和人流,与全国经济无缝接轨的新兴区域。 正是凭借着嘉定相对于上海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加之汽车业的飞速蓬勃发展,宛如水墨画的江南风情和现代化产业中心遥相呼应,嘉定新城的房地产行业也步步登高,绿地集团、保利地产、中信泰富等一线开发商纷纷抢滩入驻,嘉定地区城市与自然和谐的规划造就了一个水墨画与高楼广厦完美融合的景象,汽车文化的兴起与传承使这个区域更有生机。近年来嘉定区域总体需求稳步增加,成交均价明显提高,截止至7月,嘉定地区总体均价已达到14731元/平米,比2005年初上涨了153%,去除各年度通货膨胀因素,实际价格上涨104%。

2015江苏高考地理试卷及答案高清版

2015江苏省高考地理试题(高清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 图1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时18日12A.2月时日20月B.218 时日4C.2月19 12时日D.2月19 4.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D. 题。3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5.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C. 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D.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C.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4 图题。7 ~8 景观图。读图回 答. 7.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8.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图5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题目)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带一路”(如下图所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起海上 丝之路”的简称,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 我国H集团是金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创造企业,已在欧洲西部立研发、销售中心。我国一些著名轮胎厂也在东南亚投资建厂。 (1)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比,指出“海上丝绸之路”运输方式 的主要优缺点。 (2)说明H集团在欧洲西部建立研发、销售中心的原因。 (3)简述我国轮胎厂在东南亚投资建厂的主要有利条件。 (4)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 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请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 出口的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 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 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 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 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 其成因过程。 (2)冬季夜晚,图b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柑橘加工工业,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说出理由。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棕属木本油料植物,喜高温、湿润和强光照环境,每天日照 5小时以上的地区最为理想。油棕在种植后3年里就可产果榨油, 经济寿命为25-30年。油棕果含油量高达50%以上,油棕亩产油量 是大豆的近10倍,有“世界油王”之称。棕油价格相对豆油十分低廉,是目前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

高二地理考试卷分析

高二文科地理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1、反映教材内容的全面性。 这次考试考察的内容比较全面,《世界地理》每节内容都有涉及。 2、重视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这次考试共31题,选择题28道。地理高考尤其关注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和区域特征。区域地理试题突显地理学科特点,利用区域地图作为载体可以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述能力等 3、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图表的应用。 综合题考试共3题,每道题都有图,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地图和统计图表才能找到答案,同时问题也涉及课本上的简单概念和语句考查。 二、阅卷报告 (一)成绩分析 (二)主要失分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全面把握不够,二是对

知识的理解不够,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的失分。说明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2.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对一些区域图有效信息的提取较差,说明运用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 3.答题不规范。地理术语运用上不够精确,书写不认真。 5.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表现在选择题其他题目和综合题的简单问答上。试卷上很多平时多次强调的重点知识点,有部分学生没有记忆落实,更不用说理解和迁移。 6.学生对区域地图的判认以及定位,仍然是难点。地图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欠缺,表现在综合题读图识图、地理事物空间定位上,模糊不清或者空白。 (二)改进教学建议 1.重视基础。对学生应以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为主,狠抓课堂内容的落实,新课、习题课同等对待,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背诵。定期把学生的学道和练习册收起来检查,看看落实情况。并定期抽查学生的背书情况,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注重能力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是后天练习得来的,因此要今后剩下时间的复习中加强对练习的训练,特别是图表题的练习,尽可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 注重规范。老师上课用语规范,对学生强调答题的规范性,特别是作业的规范书写。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城乡规划 (?天津卷)图4、图5表示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6-7题。 6.结合图4中的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A.其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7.结合图5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答案】6. B 7. D 【解析】 试题分析: 6.从图示中人口密度的图例分析,该市东部人口密度增加较大,人口增加较快;增加数量的多少还取决于面积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各方向人口增加数量的多少;而全市的人口密度都增加。故选B。

(?四川卷)图3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A、行政区 B、商务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推断,该城市位于() A、丘陵地区 B、平原地区 C、山地地区 D、沟谷地区 【答案】5、C 6、B

(?江苏卷)“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骑单车出行 B.经营手工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2018年高考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组教师袁会彩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今年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整体延续了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卷的特色,选取了新颖的材料和设问角度,注重培养和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践,体现了全国1卷稳中求新、综合全面的特色,突出了高考育人和选拔的功能。2018年高考地 理试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能力考查为重点,将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科素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试题情境设计联系实际,贴近考生认知水平,反映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具体来说,今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本次地理试题题型和结构稳定,考题基于高考地理大纲,注重考查学生的图像判读能力和对题目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如,第4题、第5题通过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图”,引导学生将人口和城市地理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快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根据人口数量变化趋势,结合四大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和迁移规律和现实情况,由表及里地引导学生深化对于人口和城市的认识。 二是创设新颖的材料情境和设问角度,启发思考。本次地理试卷材料来源稳定多变,材料内容丰富新颖,在延续上年整体出题风格的同时,也对试题的设问思路和设问方式有所设计和创新,启发学生开放性思考。如试卷第37题以嫩江支流乌裕尔河下游扎龙湿地”为切入点,将堰塞湖和沼泽湿地进行比较,鼓励学生思考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情况及其影响,体现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其中第(4)问提问学生是否同意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考生若能结合地理认知给出相应的证据,同意和反对皆可,将考生从标准化作答模式中解放出来,鼓励考生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从新颖的角度去看待地理问题,充分体现了创新思维。 三是内容选取富含生活气息,注重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全国1卷的地理试题一直以来强 调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鼓励学生结合地理原理和学科思想方法进行思考,解答日常实践中的问题。如第10题从乘长途客车从重庆经遵义至毕节旅游”出发,展现了形象生动的地理情景,通过长途客车选座”来讨论日出方位问题,引导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来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体现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学科理念。 四是坚持改革方向,弘扬核心价值观。十九大召开以来,全国卷I地理命题紧跟改革脚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注重考查学生整合地理知识、探求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扩展视野、放眼世界,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体现了

上海市嘉定新城主城区总体规划20192020公示11页word

《上海市嘉定新城主城区总体规划(2019~ 2020)》公示(图) 2019-11-5 一、本规划的目标和法律性质 嘉定新城是上海郊区近期重点发展建设的新城之一。主城区是嘉定新城的主体与核心,编制主城区总体规划旨在确定城市功能定位、规模、发展方向等重要内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规范和指导城市发展和各项建设。 本规划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将成为指导城市建设的法规性文件,在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执行本规划。非经法定程序,任何部门与个人都无权擅自变更总体规划。 二、主城区规划期限、范围、城市发展规模 (一)规划期限 2019年至2020年,近期至2019年。 (二)规划范围 北至规划森林大道、南至蕰藻浜、东至浏翔公路、西至嘉松北路,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2平方公里。 (三)主城区发展规模 至2020年,主城区实际居住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约66.8平方公里。 三、主城区功能定位和布局: (一)功能定位 以现代服务业、世界级体育休闲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核心,具有独特人文魅力和城市特色、强大的集聚力和持续的创新力的上海都市圈区域性核心城市。上海郊区发展战略的重点示范新城,嘉定组合式新城的主体与核心。

(二)发展目标 1、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生活居住和都市工业三大功能。提升和完善主城区的整体功能,使之成为组合新城的核心,并逐步建成为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特色活动中心。 2、结合“F1”建设嘉定新城的核心区,构建上海郊区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将嘉定打造为文化之都、时尚之城,培育“动静相宜”、“古老与现代交融”的城市气质。 3、形成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环境,营造生态化的生产、生活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空间布局 以北部老城区为基础,以南部区域公共活动中心为核心,近期重点推进南部区域公共活动中心以及北部菊园地区的建设;同时加强老城区改造,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体系,形成以重点地区建设为主、全面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实现整体均衡发展。 在空间上依托F1赛车场和城市交通骨架形成北部城区、南部城区、F1体育休闲区、生态文化公园、都市产业区和绕城森林六大分区。 四、公共活动中心体系规划 (一)城市功能活动轴线 1、嘉定市级工业区(北区)—主城区—南翔 2、安亭—主城区—宝山 3、延伸并丰富现有“十字加环”空间格局中的“十字”型轴线。 (二)公共活动中心 在新城核心区建设区域公共活动中心,作为整个嘉定新城的城市中心,并辐射周边地区;在嘉定现有城区内形成地区级公共活动中心;新建若干社区级公共活动中心。 (三)专业中心 1、嘉定南门行政体育专业中心。 2、嘉定菊园商贸服务专业中心。 3、F1赛车场体育休闲专业中心。 五、主城区分区发展对策 (一)北部城区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2019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2019?安徽卷)下图为25°N-32°N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完成下列问题。 23、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 A.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C.热带雨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4、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A.北美东岸与西欧 B.东亚与南亚 C.北美东岸与西岸 D.西欧与南亚 【答案】23.A 24.D 考点: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地理特征。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空间定位,根据该区域的纬度范围25°N-32°N和轮廓,判断该区域为埃及,从而确定图示地区主要的陆地自然带是热点荒漠带;第2问,该地区作为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便捷地连接两个区域的判断,也是根据空间定位后,就能准确判断连接了西欧与南亚,其它三个选项都不符合条件。总体上,此难度不大,但对空间定位要求较

高,这样也就要求学生平时复习过程中,对世界区域的空间定位加强训练。 (2019?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中北纬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3、下图为北纬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相对应的是()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答案】3、D 4、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不同气候类型特征差异,影响陆地自然景观的主要因素。 (2019?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3767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太白山() A、北麓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北坡山中腰降水量比山麓少 C、又密又高的树木在针叶林带 D、树木大稀大矮处为稀树草原 2.如果过度猎狼,将会() ①、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③、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④、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C 2.D 考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名师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出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

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第一学期地理试卷分析 高三地理备课组张莉一、试题分析 地理试题较为常规,但材料新意不足,总体难度适中。学生答卷中,选择题得分较低,最高40分,最低4分,大部分在16-24分居多。选择题中对于我校学生来说,自然地理题难度稍大,从试题的命题方式上来看依然是注重重难点知识的考查。综合题36题为常规题,第(1)小题考察了地形地势特点对植物(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难度稍大。第(2)小题主要考察丰沙里建设最大的原生态咖啡基地可能对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难度适中。第(3)小题概括出合作项目对丰沙里的重要意义,较为容易。37题主要考查了我国重要的引水工程(引黄入冀工程), 第(1)小题推测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第(2)小题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第(3)对地下水禁采区设定的目的, 第(4)小题引水工程实施对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选修中43题旅游地理,考查圣诞期间普吉岛吸引大量北欧游客的原因,难度不大。44题环境保护,通过分析京津冀区域公路客运交通排放量变化的特征,提出控制区域二氧化碳排放量应采取的措施,难度也较小。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学生平均分为较低,低于文综的政治和历史,,从成绩来看较不理想。 从答题情况来看,失分较高的主要是选择题: 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第一代创业企业初始发展的显著优势是随着旧国有部门的衰退,利用原国有企业的技术和人才的释放,而兴起的,故选B。

失误率较低。 第2题由材料可知,缝隙市场指被市场中的统治者或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在第二阶段,集群核心区成形,形成了合作分工的网络,为了避免企业间生产经营模式趋同发展,减少互相之间的恶性竞争,所以开辟缝隙市场,故选C。学生误选为A,材料分析不到位。 第3-5题,主要对区域特征的把握,只要把握拉日铁路经过的区域,较容易选择选项,但学生不去结合区域导致误选。 第6-8题,对难点——地质构造的考察,失误率较高,要结合图中的信息做题,但我们的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心里胆怯,不去分析,导致出错较多,这部分内容联系课本,我们的学生图文转化能力较弱。 第9-11题,没能仔细阅读题干,导致部分同学误选错误选项,同时对于原理的知识,学生较为模糊,对“高原季风”的理解不到位,灵活运用区域特征与课本基础知识的相结合能力不足。失分率较高。 从综合题的答题情况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 36题为常规题,第(1)小题考察了地形地势特点对植物(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难度稍大,学生对于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答题不全面,结合材料找突破。第(2)小题主要考察丰沙里建设最大的原生态咖啡基地可能得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第(3)小题概括合作项目对丰沙里的重要意义,较为容易。学生得分率较高。37题主要考察了我国重要的引水工程(引黄入冀工程), 第(1)小题推测白洋淀多次干淀的自然原因,但做题中分析不到位,审题不清是失误的最大原因。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第(2)小题白洋淀面积萎缩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答题较好。第(3)对地下水禁采区设定

高考全国卷地理试题附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C.粤剧 D.越剧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 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学#科网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答案)

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集锦参考答案第1题 (1)优点:运量大、运费低。缺点: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 (2)欧洲西部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拓展欧洲市场(市场广阔)。 (3)当地盛产橡胶,原料丰富;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产品靠海运,运输成本低。 (4)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森林资源等。 【归纳】技术导向型工业产业分散原因 1.研发中心——科技发达;高素质人才多 2.销售中心——拓展市场 3.生产装配中心——降低成本 4.交通(快) 原料导向型工业产业分散原因,围绕中心:成本 1.原料 2.劳动力 3.地价(部交易成本) 4.交通(实惠) 政策支持(社会主义优越性) 第2题 (1)耕地变林地(桔园)后,下渗(和植物截留)增强,地表径流减小;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变慢,流水侵蚀(或冲

刷)作用减弱,因此水土流失减小;耕地变林地(桔园)后,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而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因此旱涝灾害减少。 (2)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②地(河谷),使②地(河谷)气温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导致②地(河谷)冷而①地(山坡)暖,因此,②地(河谷)的柑橘树比①地(山坡)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3)合理。理由:该地原料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等。 或答:不合理。理由:可能会加大果树与粮食争地的矛盾;需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资金投入高;劳动力素质较低等。 第3题 (1)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赤道地区多对流雨,强度大,但历时短,能保证每天光照时间充足(2)油棕生长在热带,经济寿命长,产果量大;油棕果含油量高,单位面积产油高;马来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丰富,棕油加工成本低 (3)中国热带面积小,油棕适宜种植区少,棕油消费量大,需要大量进口;印尼地处热带地区,油棕种植面积大,棕油自产量大(4)①周边油棕种植广,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港口,便于产品运输;园区占地面积大,小镇地价更便宜。(②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于产业集聚化,形成规模效应;方便产业之间生产联系,降低生产成本。 第4题

上海嘉定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

上海市嘉定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 2004年9月公示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部署,嘉定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新一轮《上海市嘉定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让全体嘉定市民了解嘉定未来的发展蓝图,特将规划成果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 一、区域性质 嘉定区是以汽车文化为品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具有独特人文魅力、持续创新力、高科技水准和综合辐射功能的现代化新城,是上海市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是上海市近期重点推进发展的新城之一。 二、区域发展目标 1、优化城市各功能板块之间功能空间联系,形成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把嘉定建设成功能布局合理,运行高效的组合型城市。 2、以大型基础设施及公共活动中心体系的建设为依托,形成完善的城市功能结构,适应区域性公共活动中心的功能要求。 3、形成以汽车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工业制造业体系、面向区域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和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4、结合以F1赛事为主体的体育休闲产业、现代城市商业服务业,挖掘嘉定的历史文化资源,依托现代城市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发展富有特色的旅游产业。 5、结合快速道路、轨道交通、BRT快速公交系统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实施,形成区域和城市内部便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 6、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潮流和符合产业科技创新要求的现代教育和科研体系。 7、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游憩休闲的城市景观环境。 三、区域发展规模 1、人口规模 至2020年,嘉定区总人口为125万,其中城镇人口115万,城市化水平92%。其中外环线(A20)以外地区总人口为11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05万人,城市化水平91.3%。 2、用地规模 至2020年,嘉定区城市建设总用地约210平方公里。其中地方城市建设用地190平方公里。 四、城镇体系 规划形成“新城——新市镇——居住社区”三级城镇体系。规划至2020年,嘉定区将建成“一城、五镇、六居住社区”的格局(参见《嘉定区城镇体系规划图》)。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及答 案全国卷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47题,共300分,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 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成1~3题。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着 2.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互相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3.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图2)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4~5题。 4. 推测该地轮胎测试场供轮胎测试的路面是 A. 冰雪路面 B. 湿滑路面 C. 松软路面 D. 干燥路面 5.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A. 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 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 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 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 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6~8题。 6.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7.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

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高考地理真题汇编 -----------------------作者:

-----------------------日期:

?更多资料请访问.(.....) ?更多资料请访问.(.....)

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汇编08—农业 (2011全国新课标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3~5题。 3.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答案】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解题时要根据材料,结合巴西、美国、中国的国情进行比较分析。本组题也是热点问题(转基因大豆)切入,着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是最大的优势,C正确。4.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答案】 D 【解析】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正确。 5.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答案】 A 【解析】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正确。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2011全国卷大纲卷) 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分析】本题主要考察考生阅读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和判读图像能力以及对描述气候特征的正确思路和表达。某种气候的特征描述思路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气温从年均温高低、年较差大小、日较差大小三个方向描述,降水从年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三个方面描述。结合所有季风气候共同特征,将图像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看图说话就好。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答案】(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倾斜(或者自内陆向沿海渐低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等高线图区域图的判读以及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方法的掌握程度,属于容易题,区分度不高。地形特征描述一般思路:根据等高线的数值特征、弯曲和延伸方向、疏密程度、河流的流向、海陆分布特点描述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海拔高度地势特征(某方向高、相反方向低)、起伏大小、可能的地质灾害等。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可判断出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应该为平原,再根据图中河流(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可得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小,主要地形为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 【答案】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的命题范围主要考查了人教版必修1的相关知识,试卷从面向学生的测试角度命题,覆盖的知识面较为合理,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总体难度不大,但是比较灵活多变,区分度较好。充满新课程的气息。减少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比例、突出能力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应为一份令人较为满意的试题。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次地理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为25、26、27、28四大题共50分。1.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

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综合来看,不及格人数较少,但90分以上的优秀学生也不多,多说学生处于70-80分数段,这一分数段的学生是很有潜力培养成优秀生的,所以今后的工作要在稳定及格率的同时,提高优秀率。表一: 题型 选择题(1--25题)50分 非选择题(26--29题)50分 平均得分 得分率 平均得分 得分率 41.5 83% 28.64 71.59% 根据表一情况分析说明:由于本试卷的选择题比较容易,以书中的重点知识和基础知识为主,所以得分率高于非选择题,由此看出,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较薄弱,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还需培养。通过学生的试卷我们可以看出,得分率高的试题绝大多数是设问较简单,牵涉知识点少的问题,属于常规性的试题。而得分率很低的试题大都属于理解、运用性的知识,或是选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或是属于阅读分析的试题,要求学生必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 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地理 工业革命是现代明的起点,是人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进入21世纪,互联网、新能、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下图示意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四次工业革命对应的生产特征的叙述,正确 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一- 规模化生产 B.第二次工业革命一- 智能化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自动化生产 D.第四次工业革命一- 机械化生产 2.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是 A.电能的大规模使用 B.电话通讯技术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D.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3.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工业结构与布局可能 ①由分散布局趋向集中布局②由集中布局趋向分散布局 ③由批量生产转向定制生产④由定制生产转向批量生产 A. ①② B.②③.③④D.①④ 广东为我国人口大省,尽管每年净流入人口领先全国!但也面临劳动人口总量不足和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的双重压力,这些将持续影响广东的创新动力和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图为广东省原计划生育政策下不同年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可知广东省最近一次的人口生育咼峰可能是 A.1970 年 B.1980 年.1990 年 D.2000 年 5.据图中信息判断,广东省未人口数量一直增加的年龄段是 A.0-20 岁 B.20-40 岁.40-60 岁 D.60 岁以上 6.下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上题中人口问题的是 A.坚持原计划生育政策 B.鼓励广东省人口向外迁移 .推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D.引进吸纳大量的国际移民 难言岛(74.9 ° S,163.8 ° E)位于南极洲罗斯海西岸的维多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2020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01 宇宙中的地球 (2015?新课标II卷)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把此完成下列问题。 8、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 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时时间的()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答案】8.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我国和葡萄牙的海洋渔业发展合作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商业区位条件分析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区时计算,首先根据经度确定摩洛哥采用零时区时间,就可以知道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然后计算四个时段对应的北京时间即可完成。 (2015?重庆卷)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3.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15° B.105° C.195° D.285° 【答案】3.C 考点: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特点。 【名师点睛】该组试题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将天气系统、农业活动、地球运动等主干知识放到同一题组,凸显了近年来高考地理注重主干知识考查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题干中所提供信息(“露气寒冷,将凝结”、“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等),结合所学知识对地理事物(寒露)成因、地理现象(农业活动)分布等做出准确推断,注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地理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二)(2015?上海卷)下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 26、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7、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的天数是() A、3天 B、8天 C、12天 D、16天 【答案】26、B 27、C 考点:月球公转运动。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一、高考地理试题分析 新课标卷1试卷充分体现了高考的命题思路,遵循能力立意即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的总原则,题目设置常规而又不缺乏新意。突出呈现出几大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较往年略有提高,但总体来看难度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地球运动、大气环境等难度较高的内容未出现,地理原理、规律的应用,地理图象的判读,区域条件、特征的分析等成为地理考核的核心。 2、单纯考自然、人文地理知识的试题较少。取材自然,服务人文,自然与人文的统一趋势明显。 选择题11道题有8道涉及自然地理内容;36题的(1)题、37题与自然地理内容有关。人文地理:选择题有3道,36(2)、(3)题,37(2)题。选修10分。每一个题组都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综合,体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考查。 3、具有突出的“地理”特色——区域性和综合性 本套试题共涉及6个区域,中国3个——青藏高原、黄河三角洲和渤海湾,世界3个——纽芬兰岛、美国大盐湖和东南亚。这些区域在试题中通过区域图、等值线图、经纬线图和文字材料呈现出来,以这些区域为背景考查区域内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征、分布、成因等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突出体现了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如37题以青藏铁路高原环境为背景考查冻土形成条件、铁路路基稳定的影响因素和工程建设的原理分析,涉及众多的地理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综合性非常强,这道题也是本套试题难度最高的题。4、突出地理的工具——地图的考查。1-3题模式图的阅读与分析;4-6题带经纬网的区域图,6题经纬线地图的距离计算;7-9题带海冰等值线和经纬线的渤海区域图;10-11题黄河三角洲动态剖面图;36题带经纬网的美国大盐湖区域图;37题带等温线的青藏铁路一段模拟题和景观模式图;42等高线区域图;43题中南半岛区域图和气候统计图。 5、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自然地理事物相互关系形成过程及原因考查比例较大。重大工程(交通)成为考查的重点,如4—6题组考查航空点、37题的青藏铁路;1—3题组的水循环,10-11题组的黄河三角洲等。 6、试卷充分渗透“考察生活中的地理”理念。如1—3题的雨水花园、4—6题的甘德国际机场 的变化、7—9题的渤海海冰、36题美国大盐湖的卤虫生产、37题的青藏铁路、42题的徒步旅行、43题的曼谷水患、44题的土壤保护,每一题组无不体现生活。 二、复习策略 在学校与年级组的领导下,结合一年的教育教学我认为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精细规划,不打无准备之仗。 自进入复习,在每一阶段复习之前,都做详细的计划,依据考纲、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