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5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指导

2005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指导

2005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指导
2005年高考全国1卷作文指导

全国Ⅰ卷

[作文题目]

有一次,人们问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教授:“你创建了一个第一流的物理学派,有什么秘诀?”不料玻尔却回答说:“因为我不怕在学生面前显露我的愚蠢。”听到这个回答,大家都感到十分的诧异和不解。

玻尔的回答确实出人意料,但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之内。

[思路点拨]

写全国Ⅰ卷的作文,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玻尔教授的话的内容即成功的秘诀大谈体会。其实,话题前引用玻尔教授的话,不是取其讲话的内容,而是取其讲话的形式——初一听觉得不可思议(出人意料),细一想又合情合理(情理之中)。也就是说,它只是给我们举出“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一个例子而

已。要写好这篇话题作文,还需要我们联系“生活中”“类似的情况”加以发挥。

确实,像这种“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时有发生。一位模拟考试成绩很不稳定的考生,在高考前夕,希望得到朋友的鼓励和祝福。朋友却给他发来了“祝您失败”的短信。这不仅出乎那位考生的意料,也大大出乎我们大家的意料。然而,当他接到朋友的电话,听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时,他才如梦初醒。我们听来也觉得它在情理之中。当然,如果只是这么一点内容,准确地说只是两句话,是凑不成800的字数的。这就需要对此进行必要的铺垫和衬托。从哪个方面进行铺垫和衬托呢?最好是就这位考生考前“心里没底”这一点来进行发挥。(见例文1)

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蹒跚学步的孩子摔倒了,做母亲的不去搀扶,而要孩子自己站起来。这看似“无情”,有点“出人意料”。但是只要我们想到母亲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要借此机会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也就不再觉得她“无情”,而是觉得她

“有情”,此举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实,在家长与孩子之间,刑这种看似“无情”却“有情”,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是经常发生的。比如让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自己洗衣服,拒绝孩子生活上的额外要求,在孩子考试失利后大骂孩子,等等。(见例文2)

如果你觉得生活中没有碰到类似的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的事,那么你还可以到我们的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中去寻找这方面的灵感。大家想必都学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在小说的结尾,当佛来思节夫人告诉玛蒂尔德,当年她借给对方的项链是假的时,我们深感出人意料。然而只要我们仔细去阅读,还是可以发现,在这个结尾之前,小说曾多次暗示项链是假的。只要找出这些暗示的文句加以理解,小说的结尾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只要你把阅读《项链》时的这些感受具体记载下来,同样能写好这篇话题作文。(见例文3)

[范文引路]

例文1 “祝您失败”

高考之前的复习已进入了紧张的冲刺阶段。从一模、二模和三模的成绩来看,我的成绩上下波动很大。发挥好的话,上重点线都不成问题;发挥不好的话,上二本线都有点困难。我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我的成绩会这么不稳定。

“去烧个香许个愿吧,它会带给你好运气的。”经不住人家几次三番的劝说,我于是去一家寺庙抽了个签。签上的内容不记得了,却记得那是一支“上上”的签。听解签诗的老头说,这是一支百里挑一的好签。抽到这支签的人不能考中状元,也得考中榜眼,再不济也能考中探花。我没有被老头的话冲昏头脑,又到另一家寺庙去抽了签。这次抽到的却是一支“下下”的签。一看到那签上歪歪扭扭的“下下”两个字,我连让老头解签诗的兴致也没有了。将签条揉成一团,丢在门口的香炉里,携着一脸的沮丧回到了学校。

越是没有把握的事,越是想弄明白它。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庇佑和签诗的暗示上,我知道那是不可靠的,因为它们都是没有生命的泥塑木雕和竹制纸造。我于是想找一个有生命的物体,准

确地说使找一个人来交流交流。于是我给在异地上学的x发去了手机短信:“你说我今年能考上重点大学吗?给我点鼓励的话吧,因为我心中一点没有底。”

我之所以选择x作为交流的对象,是因为他也参加今年的高考,而且据说成绩很稳定,三次模拟考的成绩都在往年的重点线以上。没准他会对我的前途有个比较准确的预测,或给我一些建议和祝福。凭着初中时我们是铁哥们这一点,我估计他会给我来电或写信,因为短信发起来太慢,不如口头上说或书面上写来得痛快。

我的短信发出不久,就收到了一条短信。根据号码我知道是x发来的。马上打开来看。不看倒也罢了,一看差点将我气死。手机上除了对方的号码外,只有四个字——“祝您失败”。

这也太不够哥们了吧!我于是马上拨通了x的手机,责问他为什么这么绝情。他的回电一如他的短信那样简单:你难道不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吗?

原来如此!我释然了。

今天我已坐进了高考考场。我相信高考之后,我一定会走进我理想中的大学校园,因为我经历了太多的失败。

例文2 道是无情却有情

那是我蹒跚学步的时候。

有一次,我摔倒了。尽管摔得一点也不痛,但我哭的声音很大,也很伤心。一边哭着,一边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妈妈,希望她过来搀扶我一下。

妈妈好象没有看见我似地,只是扔过来一句让人听起来冷冰冰的话——

“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于是我从摔倒的地方爬了起来。

于是在跌跌撞撞、磕磕碰碰之中,我学会了走路。

那是我刚上小学的时候。

妈妈不知安得什么心,把我送到离家百里以外的一所寄宿制学校。去学校报到的那一天,我先是不肯去。后来还是顶不住,就缠着妈妈送我去学校。报到完毕,妈妈一拍屁股就要走人,我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放。因为我才八岁,生活还不会自理呀!妈妈一狠心,将我的手分开,坐上车子走了。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我身上的衣服发出汗臭味,穿在身上别提有多难受了。我给妈妈打了电话,叫她星期天来接我回去,可妈妈说要加班。我说衣服脏了,妈妈说让我自己学着洗。

第一次洗衣服,那动作可真够笨的。肥皂也像不听话的孩子,老想从我手中溜走。尽管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洗得也不算干净,但洗过之后,却有一种成就感。

于是我学会了自己洗衣服。

于是我有了生活自理能力。

那是我上初中的时候。

还是在那所寄宿制学校。人长大了,用度也跟着长大。小学

时妈妈给的每月三百块生活费也花不完,初中时就显得不够用了。这也难怪,人长大了,就要交朋友,要交朋友就得买个礼物送个祝贺什么的。现在市场上的东西特贵,花四五十块钱买的东西,送给朋友,人家未必看得上。

但我的生活费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还是维持在每月三百块的低水平上。同学们都说我抠门,室友们都说我小气。我于是给妈妈打电话,要求提高生活待遇。尽管我口水都快说干了,还是没说动妈妈。

于是只好委屈自己。

于是我养成了不乱花钱的习惯。

那是我上高中的时候。

一向成绩不错的我,有一次考试时居然有一门不及格。于是我给妈妈打了电话。原本希望她能帮助我分析一下失误的原因,给我一点鼓励,以重振我的雄风。

没想到妈妈在电话那头,却将我臭骂了一顿。还威胁说,要是下次考试成绩不赶上去,就不认我这个儿子了。

于是我心一横,成绩真的上去了。

于是我以优异的成绩从高中毕了业。

我要感谢我那“无情”的妈妈。

例文3 从小说《项链》的阅读感受谈起阅读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精心安排的故事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在小说中,路瓦栽夫人玛蒂尔德为了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舞会,到她的好友佛莱思节夫人那里借来了一条钻石项链。当舞会结束,玛蒂尔德还沉浸在被人艳羡的喜悦中时,却发现项链不见了。多方寻找仍不见踪影,只好赔人家。为此他们夫妇付出了十几年的艰辛。当他们把因为赔项链而欠下的债务全部还清时,玛蒂尔德在公园与佛莱思节夫人相遇,说起当年借项链、失项链尤其是赔项链的事情,佛莱思节夫人却告诉玛蒂尔德,她借给对方的项链是假的。这实在大出我的意料。

于是我又回过头去将小说重新阅读了一遍,这才看出了门道。尽管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它又是合情合理即在情理之中的,这就是作者在这个意料之外的结尾之前,已经进行了多方的暗示。这种暗示起码有以下四处:

一是当玛蒂尔德去借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干脆拿出首饰盒让她自己挑选。如果这条项链是很贵重的钻石项链,她绝对不会这么随便地让人去挑。万一人家乘她不注意,拿一条假的项链换走钻石项链,自己这亏不就吃大了?反正是假的,你要换就换去吧。这就暗示读者:项链是假的。

二是当玛蒂尔德没有及时归还项链时,佛莱思节夫人也不来催一催。在她看来,反正只是一条假项链,不归还也就算了。这是第二次暗示读者:项链是假的。

三是当玛蒂尔德和丈夫按照装项链的盒子上的地址找到那家首饰店时,老板告诉他们只卖出这只盒子而没有卖出这种项链。可见项链和盒子不是原配。这就暗示读者:项链是假的。

四是当玛蒂尔德买来了钻石项链来归还时,佛莱思节夫人只说了一句埋怨她不早一点归还的话,对项链连看也不看一下就收下了。如果她借给人家的项链是真的,她绝对不会这么轻易地就收下了。这就暗示读者:项链是假的。

由此,我深深地折服于莫泊桑了。

2017年高考全国1卷英语试题(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本试题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现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shirt?

A.£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Having a birthday party. B.Doing some exercise. C.Getting Lydia a gift. 2.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 A.Help the man. B.Take a bus. C.Get a camera. 3.What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do? A.Tell Kate to stop. B.Call Kate’s friends. C.Stay away from Kate. 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In a wine shop B.In a supermarket C.In a restaurant. 5.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Keep the windows closed. B.Go out for fresh air. C.Turn on the fan.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1卷及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Ⅰ卷 )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 、 B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 C。 1. 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A. Watch a TV program B. Give a talk. C. Write a report. 2. 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woman? A. She’s generous. B. She’s curious C. She’s helpful. 3. 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A. At 6:30. B. At 8:30. C. At 10:30. 4. How does the woman go to work? A. By car. B. On foot. C. By bike. 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22.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 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6、7 题。 6. W hat does the woman regret? A. Giving up her research. B. Dropping out of college. C. Changing her major. 7. W hat is the woman interested in studying now? A. Ecology. B. Education. C. Chemistry. 听第 7 段材料,回答第8、9 题。 8. W hat is the man? A. A hotel manager. B. A tour guide. C. A taxi driver. 9.What is the man doing for the woman? A. Looking for some local foods. B. Showing her around the seaside. C. Offering information about a hotel. 听第 8 段材料,回答第10 至 12 题。 10.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n office. B. At home. C. At a restaurant. 11.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morrow evening? A. Go to a concert. B. Visit a friend. C. Work extra hours. 12. Who is Alice going to call? A. Mike. B. Joan. C. Catherine. 听第 9 段材料,回答第13 至 16 题。 13. Why does the woman meet the man? A. To look at an apartment. B. To deliver some furniture. C. To have a meal together. 14. What does the woman like about the carpet? A. Its color. B. Its design. C. Its quality. 15. 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the kitchen? A. It ’s a good size. B. It ’s newly painted. C.It ’s equately equipped. 16.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Go downtown. B. Talk with her friend. C. Make payment. 听第 10 段材料,回答第17 至 20 题。 17. Who is the speaker probably talking to? A. Movie fans. B. News reporters. C. College students. 18. When did the speaker take English classes? A. Before he left his hometown. BAter he came to America C. When he was 15 years old. 19. How does the speaker feel about his teacher? A. He ’s proud. B. He’s sympathetic. C. He’s grateful. 20.What doe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 about? A. How education shaped his life. B. How his language skills improved. C. How he managed his business well.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 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 A 、B、 C 和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ashington, D.C. Bicycle Tours Cherry Blossom Bike Tour in Washington, D.C. Duration: 3 hours This small group bike tour is a fantastic way to see the world-famous cherry trees with beautiful flowers of Washington, D.C. Your guide will provide a history lesson about the trees and the famous monuments where they blossom. Reserve your spot before availability –and the cherry blossoms –disappear! Washington Capital Monuments Bicycle Tour Duration: 3 hours (4 miles) Join a guided bike tour and view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monuments in Washington, D.C. Explore the monuments and memorials on the National Mall as your guide shares unique facts and history at each stop. Guided tour includes bike, helmet, cookies and bottled water. Capital City Bike Tour in Washington, D.C. Duration: 3 hours Morning or Afternoon, this bike tour is the perfect tour for D.C. newcomers and locals looking to experience Washington, D.C. in a healthy way with minimum effort. Knowledgeable guides will entertain you with the most interesting stories about Presidents, Congress, memorials, and parks. Comfortable bikes and a smooth tour route (路线) make cycling between the sites fun and relaxing. Washington Capital Sites at Night Bicycle Tour Duration: 3 hours (7 miles) Join a small group bike tour for an evening of exploration in the heart of Washington, D.C. Get up close to the monuments and memorials as you bike the sites of Capitol Hill and the National Mall. Frequent stops are made for photo taking as your guide offers unique facts and history. Tour includes bike, helmet, and bottled water. All riders are equipped with reflective vests and safety lights. 21.Which tour do you need to book in advance? A.Cherry Blossom Bike Tour in Washington, D.C. B.Washington Capital Monuments Bicycle Tour. C.Capital City Bike Tour in Washington, D.C. D.Washington Capital Sites at Night Bicycle Tour. 22.What will you do on the Capital City Bike Tour? A. Meet famous people. B. Go to a national park. C. Visit well-known museums. D. Enjoy interesting stories. 2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oes the bicycle tour at night provide? A. City maps. B. Cameras C. Meals. D. Safety lights. B Good Morning Britain ’ Susanna Reid is used to morning, but she is cooking up a storm in her latest role delicious and nutritious meals on a tight budget. In Save Money: Good Food , she visits a different h chef Matt Tebbutt offers top tips on how to reduce food w under£5per family a day. And the Good Morning Brit put a lot of what she’ s learnt into practice in her Finn, 13, and Jack, 11. “ Welove Mexican churros, so I buy them on m takeaway restaurant,” she explains.“ I payo 26p a portion, because they are flour, water, sugar and but sometimes we’ re not aware how cheaply we ca The eight-part series ( 系列节目 ), Save Money: Go ITV ’ sSave Money: Good Health , which gave viewers vast range of health products on the market. With food our biggest weekly household expense, S different family each week. In tonight’ s Easte of some delicious inspiration on a budget. The team tran celebration with less expensive but still tasty recipes. 24. What do we know about Susanna Reid? A. She enjoys embarrassing her guests. C. She dislikes working early in the morning. D. She 25. How does Matt Tebbutt help Susanna? A. He buys cooking materials for her. C. He assists her in cooking matters. 26. 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do in paragraph 4? A. Summarize the previous paragraphs.B C. Add som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D. 27. What can be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 A. Keeping Fit by Eating Smart C. Making Yourself a Perfect Chef C Languages have been coming and going for thous has been less coming and a lot more going. When th gatherers, small, tightly knit ( 联系) groups dev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Some language experts be world had just five to ten million people, they spoke perh Soon afterwards, many of those people started set languages too became more settled and fewer in numbe industrialis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state and education, especially globalisation and better communic have caused many languages to disappear, and domina and Chinese are increasingly taking over. At present, the world has about 6,800 languages. T hugely uneven. The general rule is that mild zones have many people, while hot, wet zones have lots, often spok around 200 languages; the Americas about 1,000; Africa 3,200, of which Papua New Guinea alone accounts for w 数 ) of speakers is a mere 6,000, which means that half fewer people than that. Already well over 400 of the total of 6,800 language only a few elderly speakers left. Pick, at random, Busuu speakers), Chiapaneco in Mexico (150), Lipan Apache i Wadjigu in Australia (one, with a question-mark): none o survival. 28.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languages in hunter-gather A. They developed very fast.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面授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设计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页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2018年高考英语真题(新课标全国一卷)有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I卷) 英语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 19. 15. B. £ 9. 18. C. £ 9. 15. 答案是C。 1.what will James do tomorrow ? A.Watch a TV program. B.Give a talk. C.Write a report. 2.What can we say about the woman? A.She's generour. B.She's curious. C.She's helpful. 3.When does the traif leave?https://www.doczj.com/doc/de12330790.html, A.At 6:30. B.At8:30. C.At 10:30. 4.How does the wonar sRwr?m A.By car. B.On foot. C.By bike 5.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Classmates. B.Teacher and student. C.Doctor and patien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at does the woman regret? A.Giving up her research. B.Dropping out of college. C.Changiny her major.

2019全国1卷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英语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B. £9.18. C. C. £9.15. 答案是C。 1.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classroom. B. In a hospital. C.In a museum. 2.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Take fitness classes. B. Buy a pair of gym shoes. C. Change his work schedule. 3.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What to drink.

2017高考语文全国三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 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 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 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 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 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 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 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 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 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 “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 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 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 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1卷

2020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 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 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 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B.£. C.£. 答案是C.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supermarket. B. In the post office. C. In the street 2. What did Carl do A. He designed a medal. B. He fixed a TV set. C. He took a test. 3. What does the man do A. He’s a tailor. B. He’s a waiter. C. He’s a shop assistant. 4. When will the flight arrive A. At18:20. B. At 18:35. C. At 18:50. 5. How can the man improve his article A. By deleting unnecessary words. B. By adding a couple of points. C. By correcting grammar mistake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移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Bill often do on Friday night his parents. B. Go to the movies. C. Walk along Broadway. 7. Who watches musical plays most often . B. Sarah. C. Bill’s parent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y does David want to speak to Mike A. To invite him to a party. B. To discuss a schedule. C. To call off a meeting.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peakers A. They are colleagues.

2017高考语文全国2卷解析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的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但是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12分) 以外林徽因

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19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全国1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2.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于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 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来有关小题和 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5 C. £9.18. 答案是B。 1. 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

A.The story. B.The ending. C.The actor. 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 A.A hotel. B.A bank. C.A restaurant. 3.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5:20 B. 5:10 C.4:40 4.what will the man do ? A.Change the plan B.Wait for a phone call C.Sort things out 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 A.See a film with the man. 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 C.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出 的A、B、C三个选项种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 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 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Where is Ben? A. In the kitchen. B. At school. C. In the park. 7.What will the children in the afternoon? A. Help set the table. B. Have a party. C. Do their homework.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1卷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017年高考英语全国1卷真题与答案(1)

绝密★启封前试卷类型A 2017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 1 卷)

英语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 30 分)略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共两节,满分 40 分 ) 第一节(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 A 、 B、 C 和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Pacific Science Center Guide ◆Visit Pacific Science Center ’s Store Don’ t forget to stop by Pacific Science Center’ s Store while you are here to pick up a wonderful science activity or remember your visit. The store is located(位于 ) upstairs in Building 3 right next to the Laster Dome. ◆Hungry Our exhibits will feed your mind but what about your body? Our caf offers aécomplete menu of lunch and snack options, in addition to seasonal specials. The caf is located upstairs in Building 1 and is open daily until one hour before Pacific Science Center closes. ◆Rental Information Lockers are available to store any belongings during your visit. The lockers are located in Building 1 near the Information Desk and in Building 3. Pushchairs and wheelchairs are available to rent at the Information Desk and Denny Way entrance. ID required. ◆S upport Pacific Science Center Since 1962 Pacific Science Center has been inspiring a passion(热情) for discovery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science, math and technology. Today Pacific Science Center serves more than 1.3 million people a year and beings inquiry-based science education to classrooms and community events all over Washington State. It an amazing accomplishment and one we connot achieve without generous suppor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