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3)-中大网校

湖北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3)-中大网校

湖北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3)-中大网校
湖北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3)-中大网校

湖北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全真模拟试卷(3)

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最早提出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2)最早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思想的是()。

(3)美国学者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5)下列关于“网络教育”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6)我国当前妨碍教育目的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两种不良倾向是流生问题和()。

(7)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用性科学教育的教育家是()。

(8)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它是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9)古代教育的特征是()。

(10)下列哪些德育模式强调“学会关心”?()

(11)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

(12)直观教学的具体手段包括()。

(13)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14)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

(15)德育学家()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了德育的体谅模式。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德育

(2)电教教材

(3)教师的人格特征

(4)班级目标管理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各自的特点及缺点。

(2)简述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及其种类和基本要求。

(3)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按性质划分表现在哪些方面?应当怎样解决?

(4)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论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花园里,同学们都纷纷说了自己喜欢的花,这时全校闻名的“调皮大王’’李刚发话了:“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仙人掌,它虽然全身长满了刺,但它的生命力最旺盛,而且刺丛中还能开出美丽的花儿呢!”他的话立即遭到同学们的反驳。“你们就看到它的刺了!你仔细看看人家刺中也有花,也值得我们去喜欢呀!”平时从不受欢迎的调皮大王,见同学们都不赞同他,便据理力争。“刺中有花!刺中有花!”调皮大王的话如一股电流触动了我的神经,赏花与育人不也同样吗?我激动地走到李刚身边,搂着他的肩对同学们说:“李刚说得对。仙人掌虽然浑身是刺,但是他刺中也有美丽的花,我们不能只看到它的刺,就看不到它的花啦;更不能因为它刺多就不喜欢它的花。我们对待同学也应像赏花一样,特别是对缺点多一些的同学,更应该正确看待他身上的潜在的闪光点。‘花’有千万种,各有优缺点,你们说对不对?”说着我拍了拍李刚的肩,我的话赢得了一片掌声,李刚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问题:(1)读了《刺中有花》一文,你能否就“刺”与“花”进一步谈谈与之相关的教育观点?(2)你认为对个别学生的转化,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2)某中学对教师的年终考核进行改革,在考核时加上了“学生评估教师,”这栏目。成绩一出来,得了全校最低分的老师非常气愤,对学生痛骂了一顿,责备学生不通人情,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都低着头,满脸的恐惧。第三天,当她在改作业时,忽然看到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老师,请你别再生我们的气了,我们不是说你课上得不好,而是因为你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骂人,有时为一点小事大发雷霆甚至不上课。说真的,听你的课我们总有一种压抑感,生怕一不小心被你骂。老师,真没想到给你造成这么大的伤害。请原谅我们吧!”下面是10个学生的署名。问题:请你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如何转变学生观,如何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 :D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利托尔诺在他的著作《各人种的教育演化》中首先明确提出了教育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超越于人类社会的范围之外,甚至在人类产生以前教育就早已经在生物界存在的观点。

(2) :B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

(3) :A

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而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通过教育培训出来的高新人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 :D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

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而学校教育制度是狭义的教育制度。

(5) :D

“网络教育”的特点有:“平等的”开放式教育;兴趣选择;跨年龄段教育和跨时空教育。

(6) :A

从社会原因来看,流生问题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是日前妨碍教育目的实现和基础教育质量的两种不良倾向。

(7) :B

英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斯宾塞撰写的《教育论》系统地阐述了科学教育的实用价值。(8) :B

任何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甚至是巨大的潜能。潜能是人足以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9) :C

A和B两项是近代教育的特征,而D项是现代教育的特征,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即能不能受教育和受什么样的教育是区别社会地位的象征)是古代教育的特点。

(10) :B

体谅模式中的道德模式重在提高学生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并明确提出教育即学会关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关心的最佳办法,就是教师自己先学会关心。

(11) :A

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反映,是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现的。

(12) :A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实物直观(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和教学性参加等形式)、模象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口头和书面言语)。

(13) :A

内发论的定义是: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 :D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来的,即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这种模式要求施教者不应该受预期课程目标的影响,以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为依据,因时制宜地采用一定的具有弹性的评价准则,为评价者(教师)和被评价者(学生)指明教与学的方向。

(15) :D

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与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道德认知发展不同,体谅模式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

二、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 :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2) :

(3) :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4) :

三、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

(2) :

(3) :

(4) :

四、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 :

五、案例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2分,共24分。)

(1) :

(2) :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就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 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特征。(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力过程)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心理的实质主要包括三方面: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布洛卡区:运动性失语症,一种非流利型表达性失语症。患者说话时发音困难,语言不流利威尔尼克区:接受性(接受性或印入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 反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 一.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机能单位。主要作用:接受和传送信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构成。 神经系统 二.1.周围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通讯网络” 脊神经31对:肌肉,脏器 脑神经12对:头部器官 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机体兴奋)副交感神经:(机体抑制) 2.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高级中枢是指大脑两半球、低级中枢是指大脑皮层以下的 部分,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低级部位,“司令部” 脑:脑由延髓.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其功能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不对称性叫“单侧化”。大脑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与言语有关的方面如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也占优势。右半球的优势体现在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上,如音乐、美术、情绪表达、识别能力等。 额叶躯体运动(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顶叶躯体感觉(温、触、动感觉等)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枕叶视觉忱叶的枕极 颞叶听觉颐上回和额中回 边缘叶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的调节、情绪调节大脑底而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皮层 脊髓调节四肢活动、体内器官工作等先天性反应(如膝跳反射)神经系统的最低部位 脑干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 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B)。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 福禄培尔 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C)。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读书法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 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体制D.学校领导制度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D.1988年 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

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1、意识的基本特征是觉知性、能动性和(社会制约性)。 2、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周围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的意识叫做(自我意识)。 3、(脑干网状结构)使大脑皮层保持觉醒状态,使注意成为可能。 4、鲁里亚等人的研究表明:在调节高级有意注意中(额叶)起着重要作用。 5、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重要原因。 6、间接兴趣是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 7、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8、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知觉对象的特点)。 9、如果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 10、广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11、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12、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品质来看“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13、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4、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个体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原来注意的强度)。 15、意识活动中的核心因素是(语言、思维)。

1、动物没有意识。 2、意识是人特有的。 3、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4、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5、“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高度注意时的一种特殊表现。 6、“一目十行”是注意广度很大。 7、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能相互转化。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1、能够引起某种感觉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叫做(感觉阀限)。 2、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绝对感觉阀限)。 3、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感受性)。 4、把被试所感觉和觉察的阀上刺激强度和阀下刺激强度给予算术平均数,即使他的(感觉阀限)。 5、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值得大小来度量的。 6、当某一分析器刚刚能够察觉出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7、神经纤维束穿过视网膜进入脑内的地方叫做(盲点)。 8、大脑皮层上的(枕叶)区是产生视觉的中枢地位。 9、人的可见光谱范围是在(380nm-760nm)。 10、通俗的说,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根本标准是(色度)。它是由光线的波长所决定的,是彩色的最重要属性。 11、在某一种颜色中,决定其色调的光线与混合其中的白色光线的比例叫做(饱和度)。 12、彩色和非彩色所共同具有的属性是(明度),它是由物体的反射系数决定的。 13、色光混合是一种(加色法)。 14、互补律、间色律和代替律是应用于(色光混合)的三条规律。 15、在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做(后象)。

四川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

. Word 文档资料 绝密★启用前 严禁复印 2006年4月教师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教育学心理学A 试卷 (课程代码 6602)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 ( )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临床个案法 2、 社会测量法的提出者是 ( ) A 、史莫克 B 、莫雷若 C 、加涅 D 、奥苏贝尔 3、根据柯拉斯沃等的分类法,情感的教学目标有五个程序,即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 ( ) A 、价值的性格化 B 、非言语交流 C 、理解 D 、统合 4、研究发现,教师期望效应的大小要受学生年龄的影响,一般而言,更易受到期望效应影响的是 ( ) A 、年龄上无明显差异 B 、中等年龄的学生 C 、年龄较大的学生 D 、年纪较小的学生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十一至十五岁儿童的处于 ( ) A 、感觉运动阶段 B 、思维准备阶段 C 、思维阶段 D 、抽象思维阶段 6、学习的意义表现在 ( ) A 、促进心理的成熟与发展 B 、获得好的成绩 C 、适应社会发展 D 、个体生活的需要 7、新的材料属于原有的具有较高概括性的观念中,原有的观念得到扩张、精确化、限制或修饰,新的观念或命题获得意义,这种学习是 ( ) A 、派生类属学习 B 、相关类属学习 C 、上位学习 D 、并例结合学习 8、下列说法中不能反映学习迁移现象的是 ( ) A 、举一反三 B 、由表及里 C 、触类旁通 D 、由此及彼 9、短时间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来说,其容量的组块数是 ( ) A 、3----6 B 、4----7 C 、5-----9 D 、6-----10 10、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理解是 ( ) A 、字面的理解 B 、解释的理解 C 、批判性的理解 D 、创造性的理解 1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对待学习的比较稳定的反映倾向叫做 ( ) A 、学习目的 B 、学习动机 C 、学习态度 D 、学习兴趣 12、一般而言,要使学习效率较高,动机应维持在 ( ) A 、较高水平 B 、中等水平 C 、较低水平 D 、不一定 13、一般而言,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源于三种需要。下列选项,不属于...成就动机源泉的需要是 ( ) A 、认知的需要 B 、交往的需要 C 、自我提高的需要 D 、学习过程派生的附属需要 14、在教学设计工作中,中心是 ( ) A 、分析教学内容 B 、设计教学策略 C 、分析教学对象 D 、设计学习目标 15、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目的是了解教学结果,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以便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基 于这一目的进行的评定是 ( ) A 、配置性评定 B 、形成性评定 C 、总结性评定 D 、论文式评定 二、多项选选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主要特点有 ( ) A 、有固定的组织结构 B 、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C 、情感依赖性 D 、往往具有较突出的“领袖”人物 E 、凝聚力不强 17、在我国,一般习惯于根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把学习划分为以下几种 ( ) A 、知识的学习 B 、技能的学习 C 、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 D 、情意和人格的学习 E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18、斯金纳认为,“教学就是安排可能发生强化的事件促进学习”,所以他建议利用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安排程序教学, 以便更有效地呈现与学习教材,其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是 ( ) A 、小步子逻辑序列 B 、要求学生作出积极的反应 C 、及时反馈 D 、学生自定步调 E 、低的错误率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 填空、单选: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 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时期 多选: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 简答、论述: 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14——15 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17——18 第二章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填空、单选: 1、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组成。植物性神经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2、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3、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大脑皮层完成的条件反射活动。 4、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 5、大脑皮层可分为感觉区、运动区、联合区 6、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做出的规律性的回应,可分为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7、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 8、心理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发生与发展和个体心里发展 9、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选 1、人类心理发生与发展的条件:手的发展和直立行走;劳动;语言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 3、中学生心里发展的一般特征: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简答、论述: 1、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异同点35 相同:基本原理相同,以强化为基础,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都可以建立多级条件反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不同:反应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根本区别;操作水平不同(不随意与随意);学习模式不同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39 遗传因素:遗传,生理成熟;二、自然因素;空气质量,噪声,社会密度,自然灾害;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传统,拷贝世界,学校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表现:

教师资格证考试重点(两天必过):教育心理学

重点记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容的载体、教学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 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真题

2010年1月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抽样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2.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 B.布卢姆 C.加涅 D.奥苏伯尔 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常规思维 D.经验思维 4.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 5.对学习时间的管理属于下列哪种学习策略( ) A.元认知策略 B.组织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6.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7.技能的种类有( )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8.将猫、狗、鼠等概括为“动物”,是属于( ) A.辨别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或原理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9.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它的成熟时期始于(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0.马斯洛将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列入下列哪一种需要中( ) A.安全的需要 B.归属和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11.下列哪个不属于合作学习的特征( ) A.分工合作 B.密切配合 C.团体历程 D.最近发展区 12.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初中三年级 D.高中一年级 13.学生学习直角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 A.词汇学习 B.符号学习 C.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 14.一位儿童的智力年龄是l0岁,实际年龄是8岁,他的比率智商是( ) A.80 B.100 C.120 D.125 15.以下哪种不属于健康模式的心理评估( ) A.人的潜能 B.人的价值实现的程度 C.人的心理素质改善的程度D.有无心理疾病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全

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五要素、三过程) 要素: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载体/工具)、教学环境(物质/心理) 过程:学习过程(研究核心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二、作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①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 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④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发展概况 创建:夸美纽斯(遵循自然)、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卡普捷列夫(出版第一部 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世界最早的系统教育心理学专著) 发展—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走向成熟—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 完善(成果[4]) 我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教育实用心理学》。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概述 含义[5]: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基本特征[4]: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阶段特征:少年期(初中)、青年初期(高中) 初中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①抽象占主导,现反省思维;②独立批 判、片面主观并存;③随意性显著增长;④成人感;⑤内心世界、朋辈交往;⑥自控能力不强 高中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向成人接近;①经验型转向理论型,现辩证思维;②人生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深刻发展;③客观、敏感;④冲突矛盾 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2; 关键期: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二、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识论创始人—四阶段:感觉动作、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阶段)维果斯基(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最近发展区”) 认知过程发展特点(观察发展、记忆发展、思维发展) 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2]: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教学促进认知发展。 三、人格发展与教育 ⑴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8]阶段论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 A.骑马 B.投枪 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 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 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冯特:构造主义 詹姆士:机能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 韦特海默:格式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 7.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人格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9.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①理论任务: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具有丰富和充实教育理论的任务。 ②实践任务: a.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 b.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各种心理技术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想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c.心理学实践的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师范高校研究心理学的任务: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10.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 11.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章意识和注意 一、名词解释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关系的存在。 意识的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非意识: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但这些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处于非意识状态。(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 前意识:处于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取出来。(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 无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但它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指意识以外进行的心理活动,如睡眠时的梦,自动化的技能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试题模拟及答案3套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试题模拟答案一
一、 单选题: 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D) A. 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 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 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B)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3、奥斯本提出了(D)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 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B) A. 言语信息 B. 智力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认知策略 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 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B) b5E2RGbCAP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D)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8、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D) A.第一年 B.第 2-3 年 C.第 3-4 年 D.第五年以后 9、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B)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1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二、 多选题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对象 D.教学媒体 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 A.目标 B.策略 C.计划 D.评价 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动作技能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 B.录像 C.计算机 D.黑板 E.图片 5、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要考虑以下因素(A,B,C,D) A. 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的特点 C.教师的个性与特长 D.学生年龄特征 6、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步骤包括(A,B,C,D,E)

幼儿教师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9)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儿童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的是()。 A.睡眠不足 B.情绪低落 C.经常感冒 D.人际关系不良 2.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非智力因素 B.思维能力 C.记忆知识 D.掌握技能 3.幼小衔接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方面。 A.入学的适应性 B.幼儿身体素质 C.文化课学习 D.社会性培养 4.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培养幼儿主动与同伴、老师交往,友好相处,这属()方面的适应能力。 A.主动性 B.独立性 C.人际交往 D.规则意识 5.非智力品质主要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个性品质,不包括下列中的()。 A.兴趣 B.意志 C.自信心 D.创造力 6.研究结果证明,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有效保证是()。

A.幼儿教师的素质 B.园校的沟通 C.家庭的配合 D.社区的帮助 7.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质问题是()。 A.主体的适应性问题 B.幼儿园小学化问题 C.小学幼儿园化问题 D.幼儿的读、写、算问题 8.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的是()。 A.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 B.幼儿的兴趣 C.师资力量薄弱 D.办学条件差 二、名词解释 1.幼小衔接 2.过渡期 3.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判断题 1.幼儿园课程的开设就是为了幼儿能顺利地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 2.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是由幼儿园和小学来完成。 3.幼儿阶段也需要让儿童养成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 4.幼小衔接工作主要是在幼儿大班和小学一年级之间的事情。 5.儿童入学后如果不适应,容易发生睡眠不足、人际交往不良、学习兴趣下降等现象6.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的区别就是小学开始分科教学。

教师资格证心理学练习试题

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 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 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5、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两个重要特点。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 2、感觉阈限:刚刚引起某种感觉或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3、创造思维 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 4、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道德标准评价别人或自己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性格有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

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如果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激情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 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四、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A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脊髓的机能 3. 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 . 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完全版)

relationship, establi she d equivalent relati onship 14, and subje ct: a ppli cation problem (4)--score s and percentage a ppli cation problem review conte nt overview a nswer s scores, a nd perce ntage applicati on pr oblem of key is: accordi ng to meani ng, (1) determine sta ndar d vol ume (units "1") (2) find associate "volume rate corresponds to" relationship, T he n in-line sol ution. Category fracti on multi plicati on w ord pr oblem score Division applicati ons engi neeri ng problem problem XV, a subje ct: review of the measur ement of the am ount of capa city, measurement a nd units of measurement of com mon units of measureme nt and their sig nifica nce i n rate 1, currency, le ngth, area, v olume, unit si ze, vol ume, weight a nd rate. (Omitted) 2, commonly use d time unit s and t heir relationships. (Slightly) with a measureme nt units Zhijia n of of poly 1, and of method 2, a nd poly method 3, a nd of method and poly method of relationshi p measureme nt dista nce of method 1, and tool mea sureme nt 2, and estimates 16, and subject: ge ometry preliminary k nowle dge (1)--li ne and a ngle review conte nt line, a nd segment, and Ray, a nd vertical, and parallel, a nd a ngle angl e of classification (slightly) 17, and subje ct: geometry pr eliminary knowle dge (2)--plane gra phi cs review conte nt triangle, a nd e dges shape d, a nd round, and fan axisymmetric graphi cs perimeter and are a combinati on graphics of area subje ct : Preliminary knowledge (3)-review of soli d content categ ory 1-d shape s are divided int o: cylinder a nd cone 2, colum n is divi ded i nto: cuboi d, square 3, cone cone of the features of cuboids a nd cubes relati onship betwee n characteristi cs of cir cular cone is slig htly soli d surfa ce area and vol ume 1, size 2, table ...和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自身的(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 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 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 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 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 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 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分为P1①心理动力②心理过程③心理状态④心理特征 3.心理动力包括P1 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 4(判)P2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5. 判(P2)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①认知过程②情绪过程③意志过程 6.P2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 7.心理状态 P5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 * 8 心理特征P5是R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主要包括①能力②气质③性格 9 人格P5 气质和性格统称为人格 10 (判)P6通过行为的直接观察和科学分析,可以间接地推断人的心理活动的性质与水平。 行为指有机体的反映系统 11 P6 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根据表现出来的行为可推测人的心理活动 12 意识P7 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察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 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 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 13 P7 意识是人精神活 动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 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14 心理学产生背景 P8① 唯理论代表人是法国笛 卡儿最早用发射概念解 释行为②经验论英国人 洛克主张“白板说” * 15 心理学独立标志P8 德国冯特 1879年在德 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第 一所心理学实验室 16 西方心理学理论流派 P8 ①构造主义冯特铁 欣纳研究意识经验②机 能主义詹姆士杜威研 究心理作用③行为主义 华生④格式塔心理学韦 特海默考夫卡苛勒⑤精 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17 心理学现代学派(发展 趋势)P10 ①美国奈塞尔 《认知心理学》1967年发 表②人本主义心理学马 斯洛和罗杰斯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 1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包 括P11①明确教学目标② 任分析③确定学生原有水 平④设计教学课程⑤实施 教学⑥教学评价 *2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社 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 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 中间或综合学科)P13 *3 教育心理学P13 是研 究学校情景中学生的学和 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的科学 *4 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 心理学教材P13《教育心 理学》廖世承 1924年出 版 *5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 展经历了改革、繁荣、破 坏、新生四个阶段P13 * 6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 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 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 P15 *7 高等教学心理学的学 科特征P15①是心理学的 分支学科教育心理学的 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活 动②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 特色的教育心理学③研究 对象的主题是大学生④为 实现高校的社会职能和应 用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 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8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方法论原则①客观性原则 ②发展性原则③理论联系 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 9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 具体方法P20①观察法② 实验法③调查法④个案法 (追踪研究法)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 高校教师 1.角色P23 指个人在特 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 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 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 一定的权力来履行相应社 会职责行为 2 角色期望P24 社会按 照各类社会角色所规定的 行为模式要求每个社会成 员,这称为角色期望 3 角色意识P2 4 当一个 人认识到自己在某一条件 下所担负的社会角色和社 会对他相应的角色期望 时,便产生了角色意识 *4 教师的多重角色P24 ①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 者、组织者和评定者②父 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③ 榜样和模范公民④学生灵 魂的塑造者⑤教育科学研 究人员 5 教师的领导方式的种类 P25:①强硬专制型②慈善 专断性③放任自流型④民 主型(最理想) 6 教学风格P26 是指在 教学相同的教学目的的 前提下,教师根据自己的 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 方式方法特点 7 罗森塔尔效应P26 师 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 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 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 8 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 形成过程P27①角色认知 阶段②角色认同阶段③角 色信念阶段 9 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 要条件P27①正确认知教 师职业②树立学习榜样③ 积极参与教学实践 * 10 效能感P28 指人对 自己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 的主观判断。教师在进行 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 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 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 的教学效能感 11 自我效能感包括 P28①结果预期②效能预 期两个成分 12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 为P29一般教育效能感和 个人教学就感 13 教师效能感对教师行 为的影响P29①影响教师 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②影 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 结和进一步的学习③影响 教师在工作中的饿情绪 *14 教师反思的过程分四 个环节P31①具体经验② 观察分析③抽象的重新概 括④积极的验证 15 教学反思的成分P32 ①认知成分②批判成分③ 教师的陈述 *16 教学反思的方法P33 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

高校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试题(带答案)

心理学复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桑代克的联结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心理概论》第二卷()。 A.《学习心理学》B.《科学和人类行为》C.《学习的革命》D.《学与教的心理学》 2.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阶段有()个,并且在每个阶段分别有相应的危机和需要培养的品质。A.8 B.5 C.6 D.3 3.儿童心理学是以下哪一门科学的基础()。 A.教育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C.认知心理学D.心理咨询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由()提出的,它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A.颜渊B.孔子C.孟子D.朱熹 5.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存在于()。 A.意识中B.潜意识中C.前意识中D.有时存在于潜意识中,有时存在于前意识中 6.托尔曼提出的有关强化的公式是()。 A.S—O—R B.S—R C.R—R D.S—S 7.瑟斯顿的群因素智力理论也称为()。 A.基本能力学说B.组合理论C.因素理论D.共变理论 8.儿童的认知发展取决于()。 A.后天的教育水平B.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C.儿童的遗传素质D.成熟 9.下面哪种情况下最有可能出现社会抑制作用()。 A.一个热衷于表现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B.警察在值勤 C.一个新手在老工人的监督下学习复杂性操作D.一位领导在为本单位职工做报告 10.人的兴趣的发展一般要经过有趣、乐趣和()等三个阶段。 A.好奇B.中心兴趣C.志趣D.广泛兴趣 11.形式运算的特点是()。 A.表象性思维B.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C.出现了运算D.思维具有即时性 12.学业压力过大直接会造成()。 A.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考试焦虑等问题B.学生学习习惯不良和学习动力缺失等问题C.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等问题D.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等问题 13.情绪、情感开始内敛的是()。 A.婴儿期B.幼儿期C.小学阶段D.中学阶段 14.()是一种灵敏的测量无意识记忆痕迹的手段。 A.直接测量B.再认C.再现D.残词补缺 15.自下而上的加工保证了知觉的()。 A.准确性B.灵活性C.快速完成D.组织 16.弗里德曼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当双方的角色作用不同时,()因素对人际吸引重要作用。 A.相似性B.互补性C.熟悉性D.互惠性 17.“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一种()。 A.学科教学B.案例教学C.课外活动D.科技教学 18.“人比人,气死人”,过分强烈的攀比心理容易引起()。 A.自卑感问题B.人际关系问题C.非理性观念问题D.适应问题 19.迈克卡等人把学习策略分为三大部分,即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 A.元认知策略B.提取和利用策略C.领会和保持策略D.记忆策略 20.下列哪一种测验废弃了智龄的概念,只保留了智商的概念()。 A.威克斯勒智力测验B.比内测验C.Y—G测验D.卡特尔测验 21.用斯金纳箱实验得出的公式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