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word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word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word教案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word教案

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地位:本章是整个高中阶段较为详细、全面地学习和研究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章,是一个典型的非金属元素族,本章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同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是学习元素周期律、周期表知识的重要基础。

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分为

(1)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介绍食盐的提取,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盐酸、氢氧化钠的性质,氯化氢的溶解性及制法。

(2)氯气的性质及重要用途

(3)从海水中提取重要元素:学习镁、溴、碘的提取及溴、碘的溶解性、特性。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的相似形和递变性。

(4)进一步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为今后各章节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

教学中可增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将探究气体体积的规律内容放在物质的量的计算中学习。教法与学法:

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通过对氯气的性质、用途及实验室制法的学习,将其它卤素的性质与氯气的性质进行比较,从个别到一般逐步地、客观地展现这一族元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也为后面学习同族元素的性质提供了方法和研究思路。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问题、创设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学习的方法,领会知识的内涵及本质。因此在本章的内容的教学中知识的掌物和方法的形成同等重要。

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只要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就应该积极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动手做,不能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教师应该尽量演示。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含卤化合物的介绍,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氯碱工业等应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情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的素材。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也可围绕相关问题指导学生收集一些材料,研究一些问题,开展讨论或撰写小论文。

二、课时分配

第一节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3课时

第二节海水中的氯3课时

第三节从海水中提取的重要元素5课时

复习练习2课时

总课时13课时

三、具体教学设计

1、“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教学设计

(1)展示一幅大海图,引出海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表,得出海水是宝贵的化学资源。从而提出问题: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

(2)了解我国古代海水晒盐的情景,分析教材中的表2-1,理解实际生产中应控制卤水密度的道理。知道粗盐中含有难溶性和可溶性杂质,掌物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提高学

生动手操作能力。

(3)知道食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了解氯碱工业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复习盐酸、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介绍氯化氢的工业制法。通过氯化氢实

验室制法的实验探究形成制备气体实验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和

创新精神。

(4)学习电离概念,掌握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2、“海水中的氯”教学设计

“氯气”的化学性质应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在完成氯气与铁、铜、氢气、水、氢氧化钠及漂白性等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也可以不断设计问题,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如氯气与水的反应可采用探究式教学,由学生讨论设计出实验最后找出氯水中含有的微粒有哪些。从而进一步总结出次氯酸的性质。

结合实验讨论:氯水与液氯的区别,新制氯水与久制氯水的区别

结合性质讨论:自来水的消毒,游泳衣时间久了会发黄、褪色。

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漂白粉的成分、制作原理、保存方法、变质原因。

家庭小实验:自制褪色灵。

3、“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教学设计

(1)结合实验、生产实际分析讨论:如何从海水混合离子溶液中提取某物质?从经济角度思考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方法、有关反应方程式。

(2)展示单质溴、碘。总结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特性实验:溴的挥发,碘的升华及碘遇淀粉显蓝色

家庭小实验:化学密信

溶解性实验:在不同溶剂:水、苯、汽油、四氯化炭、酒精中的溶解性及溶液颜色。(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从海水中分离溴、碘。所采用的原理、方法、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4)从原子结构入手,预测卤族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再通过探究性实验找出氯、溴、碘化学活泼性及递变规律

(5)从电子得失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6)掌握Cl-、Br-、I-离子的检验方法,讨论在离子检验时如何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提高学生检验物质的实验技能。

(7)熟练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最新沪教版化学高一上复习资料

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论和实心球模型,都是错误的 汤姆孙: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 质子决定元素种类;质子和中子决定原子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 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电子式的书写 熟练背出1-18号元素 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 过滤的操作(p24页的思考题) Ca2+、Mg2+、SO 42-离子除杂顺序:Na 2 CO 3 在BaCl 2 之后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 2O→(通电)2NaOH+H 2 ↑+Cl 2 ↑ 阴极:H 2和NaOH(酚酞变红) 阳极:Cl 2 (检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Cl-的检验:加AgNO 3,产生不溶于稀HNO 3 的白色沉淀Ag++Cl-→AgCl↓ 氯化氢不使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盐酸使干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前者无H+) 制HCl和Cl 2 方程式及实验装置系列(注意:1微热方程式2除杂3尾气吸收)氯气的物理性质:黄绿色,与水不能喷泉,HCl可以(1:500) 氯气与铁反应方程式现象,条件;注意与Fe与HCl反应产物区别 氯气与钠,铜,氢气反应方程式,现象,条件 氯气与水反应方程式(注意可逆符号) 新制氯水成份:三分子四离子;久置氯水成份。 HClO a.强氧化性(氯水滴在紫色石蕊试纸的现象) b.不稳定性(HClO见光分解方程式) c.弱酸性Ca(ClO) 2+2CO 2 +2H 2 O→Ca(HCO 3 ) 2 +2HClO 氯气与NaOH,漂粉精(制法,使用,失效)方程式;漂粉精主要成份,有效成份 溴和碘的提取:2I-+Cl 2→I 2 +Cl-。 Br 2 深红棕色液体,密度>水,易挥发,有毒,水封。 I 2紫黑色固体,蒸气呈紫红色,易升华用于分离碘,I 2 的检验:淀粉。 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氯水,溴水,碘水。 Br 2和I 2 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用于萃取,仪器:分液漏斗

沪科版高一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提纲(全面!)

沪科版高一上册化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提纲第一章: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一、原子结构发现史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古典原子论-------道尔顿原子理论------约瑟夫·约翰·汤姆生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二、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元素的新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所以氕、氘、氚都是同一种元素——氢元素。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的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素)互称为同位素。氕、氘、氚互称同位素。 同位素性质性质:(1)同位素的不同原子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2)在天然存在的某周元素里,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般是不变的 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之间互为同素异形体 【归纳】: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种类; 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 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同位素),所以元素的种数远少于原子的种数。 三、原子的组成和三种微粒间的关系 A X的含义: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原子。 Z 质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中子不显电性。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核电荷数=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四、离子 定义: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称为离子。

注意: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 。 分类:阳离子—— 的离子;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阴离子—— 的离子;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电荷数 例1. 假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时11.2 LO 2的质量为32g B .16O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C .44gCO 2和28gCO 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 .标准状况时44gCO 2的体积是22.4L 【答案】D 例2.Se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 B .二者属于同一种元素 C .和的性质相同 D .和分别含有44和46个质子 【答案】B 例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索 C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D .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答案】D 例4. 伊朗核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所谓浓缩铀就是提取一定浓度的.下列有关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具有放射性 B .铀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C .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D .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43,核外电子数为92 【答案】D 例5. 金属钛代替钢铁广泛应用于宇宙火箭和导弹中,有“宇宙金属”之称。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中均含22个中子 B .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 C 12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34Se 7834Se 80 34U 23592U 23592U 23592U 23592U 23892U 235 92Ti Ti 502248 22和Ti Ti 50 224822和Ti Ti 502248 22和

高二化学酸碱滴定关于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二化学酸碱滴定关于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 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知识点5】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根据c(待测)=c(待测)V(标准) V(标准)因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及分析结果。 强酸滴定强碱误差分析:标准液体积偏大,实验结果就偏大,反之,实验结果偏小 2.常见误差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1、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大,滴定结果c偏高: ①滴定前未排除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或二者都发生; ③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仰视读数; ④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盛放标准液; ⑤锥形瓶用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⑥把移液管尖端部分的残留待测液也吹入锥形瓶中; ⑦滴定时,溶液快速成线流下,而使终点确定过迟;

⑧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外,或滴在靠瓶口处的内壁上而未用蒸馏水冲入瓶内: ⑨标准液配制好后,倒进未用此液清洗过的试剂瓶再取用。 2、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小,滴定结果c偏低: ①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了有气泡; 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③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俯视读数; ④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就直接量取待测液; ⑤移液管尖嘴处悬挂的一滴待测液未“靠”入锥形瓶中; ⑥待测液附着在锥形瓶口处未用水冲入瓶内; ⑦锥形瓶摇动时,有待测液溅出; ⑧待测物是固体,称量时,已吸潮; ⑨近终点时,就停止振荡锥形瓶;或确定终点过早; ⑩盛装过酸液的锥形瓶未经充分洗涤又用来盛装待测液。 3、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盛装待测液; ②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后,又用蒸馏水冲稀。 1、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沪科版_高一化学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硫、氮单质及化合物 (一) 硫单质S: 黑火药的使用:S+2KNO3+3C K2S+3CO2↑+N2↑ 1、硫的物理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硫的化学性质: (1) 氧化性(): ①加热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燃烧生成黑色难溶固体:Fe+S FeS ②将铜丝伸入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Cu+S Cu2S。由上可得:硫和变价金属反 应时,一般会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特例:硫与汞反应:Hg+S HgS(黑色)(该反应可 除地上散落的汞)。由Fe、Cu与Cl2的反应,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Cl2>S,所以硫是一 种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③硫和炭在高温时、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时也可发生反应: (2) 还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方程式都是:S+O2SO2 (二) 硫化氢H2S: 1、物理性质: 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密度比空气略大,能1∶2.6溶于水,得弱酸性的氢硫酸。2、化学性质: H2S中S显-2价,是硫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表现还原性。 (1)H2S的燃烧:在空气中点燃H2S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洁净小烧杯,可观察到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小烧杯内壁有水珠,且出现黄色固体,这是因为O2不充足;H2S若在充足的O2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 2H2S+O2(不足) 2S+2H2O 2H2S+3O2(充足) 2SO2+2H2O (2) 可被卤素单质氧化:H2S+X2→S↓+2HX (X2—指Cl2、Br2、I2)如:H2S+I2→2HI+S↓ (3) 将分别盛有H2S和SO2气体的两集气瓶口对口并抽去玻璃片使之混合,可观察到瓶壁上有

沪科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1.复习重点 1.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3.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 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5.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2.难点聚焦 1.对于气体摩尔体积这一概念的理解 物质的体积,指一定量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所占据空间的大小。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质的体积的大小决定因素有:(1)物质所含微粒数的多少。(2)物质微粒间距离的大小。(3)物质微粒本身的大小。在这三个因素中,我们先固定其一,比如我们取1mol物质,那么微粒数目固定为NA个,讨论其余两个因素对物质体积的影响。对于固体和液体来说,由于物质微粒本身大小比微粒间的距离要大得多,所以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1)、(3)两个因素,而又由于不同的固体、液体本身的大小有较大差异,所以即使物质的微粒数相同,体积相差也较大。对于气体体积来说,由于气体的体积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的影响较大。所以讨论气体体积之前必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进行比较。 而对于气体,由于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弱,使得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而且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气体分子本身大得多,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大约是气体分子本身大小的10倍。所以1mol气体的体积,内因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而不是分子本身体积的大小;同时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这一内因又和温度及压强这两个外因有关,所以在谈到气体的摩尔体积时必须讲到温度和压强,否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气

体体积在微粒数一定的情况下,主要是由微粒间距和微粒本身大小决定的,而对气体来说微粒间距远远大于微粒本身大小,所以气体体积主要是由微粒距离决定的,在外界条件一定时微粒间平均距离近似相等,所以外界条件一定时,微粒数相同的气体体积近似相等。 2.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阿伏加德罗定律。由此可见气体的体积比在同温同压下必等于分子数比。由此可以导出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间的关系: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2)同温同容下,气体的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摩尔质量比等于密度比。 (4)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质量比等于摩尔质量比。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摩尔质量的反比。 此外还在运用时要结合物理中的同物质的量的气体在同温时,其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气体体积与热力学温度在同压条件下成正比。 3.气体摩尔体积的常见应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为22.4L,即可导出其质量便是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据此可求出未知化学式的气体摩尔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也可求出1L气体的质量即气体密度。反之也可由气体密度求摩尔质量。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密度比叫气体的相对密度,可据以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如某气体对 的相对密度为15,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常见的有: (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沪科版

2021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沪科版 本卷卷面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 19世纪初,某科学家提出了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 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这个科学家是() A.汤姆孙 B.道尔顿 C.卢瑟福 D.玻尔 2.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 60,发现一种C 60 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 下可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则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14N 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B.是C 60 的同素异形体 C.与C 60 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D.与12C互为同位素 3.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 A B C D 4.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结构中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原子核 5. 美国科学家将两种元素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 的超重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 A.57 B.47 C.61 D.293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45分) 6.气体摩尔体积主要取决于( ) A.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B.气体分子微粒大小 C.气体分子数目的多少 D.气体分子式量的大小 7.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氯水 C.盐酸 D.漂白粉 8.下列离子或原子,并非“8电子结构”的是() A.Na+ B.Cl- C.H+ D.F- 9.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制的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 B.新制的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pH值变小,漂白能力变弱 10.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 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 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11.实验中需要2 mol·L-1的Na2CO3溶液 950 mL,配制时,你认为应该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碳酸钠质量分别是 ( ) A.1000 mL,212 g B.950 mL,201.4 g C.500 mL,286 g D.任意规格,572 g 12.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关于0.2mol·L-1Ba(NO3)2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 L溶液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8 N A B.500 mL溶液中NO3-浓度为0.4 mol·L-1 C.500 mL溶液中Ba2+浓度为0.2 mol·L-1 D.500 mL溶液中NO3-总数为0.2 N A 13.100 mL 0.3 mol·L-1Na2SO4溶液和50 mL 0.2 mol·L-1Al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0.20 mol·L-1 B.0.25 mol·L-1 C.0.40 mol·L-1 D.0.50 mol·L-1 14.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5.6g,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g,则合金的组成可能( ) A. Cu和Zn B.Al和Zn C.Al 和 Na D. Cu和Fe

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测试

晋元高级中学 2011学年第 一 学期 高_一年级_化学学科期__末_考试卷 日期:201201 命题:吴巧 玲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100分 审核:陈晶君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Mg-24、Al-27、K-39、N-14、 C-12、 H-1、O-16、Cl-35.5 Br-80、I-127、S-3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 32分)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漂白粉 B .液氯 C .氯水 D .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物 2、实验室中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不能直接得到的物质是 A .氯气 B .氢气 C .氢氧化钠 D .氯化氢 3、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数目在溶液中增多的是 A .Cl 2 B .HClO C .Cl - D .H 2O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CO 2的摩尔质量为44 g B .标准状况下, 1 mol CO 2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C .1 mol N 2的质量是14 g D .将40 g NaOH 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5、易与X 3919 反应,形成离子化合物的是 A .Y 21 10 B .Z 2311 C .L 2412 D .M 199 6、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 .摩尔可以把物质的宏观数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D .国际上规定,0.012kg 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 7、标准状况下:①5.4mlH 2O ②5.6LCH 4 ③3.01х1023个HBr 分子 ④19.6gH 2SO 4, 这些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8、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如果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A .气体的分子大小不同 B .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不同 C .气体的性质不同 D .气体的分子数不同 9、下列物质中,只有共价键的是 A .NaCl B .KOH C .H 2O D .NH 4Cl

沪科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沪科版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 【一】 【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的OH恰好完全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等物质的量反应)。 定量关系:n(H+)=n(OH-) 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n酸=n碱,C酸.V酸=C碱.V碱 【知识点2】酸碱中和滴定管 1、两种滴定管构造上的不同点:上端标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装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碱式滴定管---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溶液 2、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量 程有25mL、50mL等,注意与量筒(无0刻度)比较; 3、精确度:0.01ml,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23.38mL 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注意与量筒(0.1ml)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或待测 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 瓶约1cm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再次进行滴定时,一定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知识点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①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A、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pH B、颜色变化明显。 常用中和滴定指示剂:_______________ ③指示剂的用量:________滴 ④滴定终点确定: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知识点4】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1、基本仪器有:滴定管(酸式和碱式)、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可装待测液,也可装标准液)、烧杯(盛废液,不能装待测液) 2、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程序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活塞是否灵活. ②.洗涤仪器: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每次3—5ml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③.用滴定管分别装入标准液,先排出气泡让尖嘴充满溶液,然后调整溶液到零刻度或

沪科版高中化学 高一上第一章复习

1、第一章重点知识点复习点拨 2、典型题精讲精练 【教学建议】根据上节课的学生的反映来让学生进行讲解,并给予一定评分。 1、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A .Mg 2+、S 2-、Na +、F - B .Na +、F -、S 2-、Ar C .K +、Ca 2+、S 2-、Ba 2+ D .Mg 2+、O 2-、Na +、F - 2、三种元素的微粒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m>n>p ,则它们核内质 子数(依次用表示)的关系为( )。 A . B . C . D . 3、据测哈雷彗星上碳的两种同位素12C 和13C 的原子个数比为65:1,而地球上12C 和13C 的原子个数比为89:l 。地球上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1.那么哈雷彗星上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 .12.000 B .12.009 C .12.015 D .12.980 答案:C 。此题可以套公式直接计算。也可用估算法,首先因为哈雷彗星上的13C 的原子百分率更大,所以其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大于12.011,排除AB ;又因为13C 的所占比例很小,所以其元素相对原子量应更接近于12,而非13,排除D 。 4、某元素原子R 的质量数为A,的核外电子数为x,则Wg 离子所含中子的物质的量为( C ) 5、氯只有Cl 35和Cl 37两种稳定同位素,它们在氯气中的原子数之比3537 Cl Cl :为3:1。则分子量为70、72、74的氯气分子数之比可能是( ) A .5:2:1 B .5:2:2 C .9:3:1 D .9:3:2 【解析】可能形成的分子为352Cl 、37 2Cl 、37 37 Cl Cl 三种,式量分别为70、74、72,代入 四个选项进行计算,只要符合原子数之比3537 Cl Cl :为3:1即可。答案为AD 。此题应用试探法。

沪科版_高一化学_第五章.5.3_硫酸

第五章:评说硫、氮的“功”与“过” 第3讲 5.3“众酸之王”——硫酸 【教学目标】1.掌握稀硫酸与浓硫酸的异同。2.掌握浓硫酸的性质。 3.了解硫酸的用途。4.掌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课前自学 1.初中时我们就学习过稀硫酸,回忆稀硫酸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为什么具有这些性质? 2.酸的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因为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H+。 答:与碱中和、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和水、指示剂显色等。 3. 描述下图的实验现象,并说明稀H2SO4的性质。 请大家完成上述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如何稀释浓硫酸呢? 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强调]稀释浓硫酸时,若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硫酸的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不易散失,使水暴沸而骤然气化,结果就像水滴入灼热的油锅一样,带着酸液向四周飞溅,引起伤害事故。 5.浓硫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我们做实验时不慎沾上了浓硫酸怎么办? 回答:如皮肤不慎沾上时,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勿用手磨擦),然后在患处涂上3%~5%的NaHCO3。 课堂探究 知识点一、硫酸 [展示]两瓶密闭、体积相等的试剂瓶,分别装有浓硫酸和浓盐酸,不用化学方法如何加以鉴别? 答(1)拿起试剂瓶,感觉重的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2)摇动试剂瓶,呈油状、粘稠的是浓硫酸。(3)分别打开瓶盖,瓶口无酸雾的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难挥发。 1、硫酸的物理性质:纯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沸点高、难挥发,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2、发烟硫酸:当浓硫酸吸收了大量的三氧化硫后,就形成了发烟硫酸。发烟硫酸是三氧化硫的硫酸溶液, 其成分可表示为H2SO4·xSO3。 3、硫酸的酸性:H2SO4 2H++SO42- ,稀硫酸具有强酸的所有通性。 4、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浓硫酸能强烈地吸收湿存水(指样品表面及空隙中吸附的空气中的水分)、结晶水和空气中的水分,其原因是硫酸分子能与水分子形成一系列的水合物。

沪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知识点汇总

沪科版-高一化学下学期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要点 一、硫、氮单质及化合物 (一) 硫单质S: 黑火药的使用:S+2KNO3+3C K2S+3CO2↑+N2↑ 1、硫的物理性质:硫是淡黄色晶体,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2、硫的化学性质: (1) 氧化性(): ①加热硫粉和铁粉的混合物,燃烧生成黑色难溶固体:Fe+S FeS ②将铜丝伸入硫蒸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2Cu+S Cu2S。由上可得:硫和变价金属反 应时,一般会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特例:硫与汞反应:Hg+S HgS(黑色)(该反应可 除地上散落的汞)。由Fe、Cu与Cl2的反应,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Cl2>S,所以硫是一 种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③硫和炭在高温时、硫蒸气和氢气在加热时也可发生反应: (2) 还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纯氧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反应方程式都是:S+O2SO2 (二) 硫化氢H2S: 1、物理性质: 无色、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剧毒,密度比空气略大,能1∶2.6溶于水,得弱酸性的氢硫酸。2、化学性质: H2S中S显-2价,是硫元素的最低价,因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表现还原性。 (1)H2S的燃烧:在空气中点燃H2S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干燥的洁净小烧杯,可观察到燃烧 发出淡蓝色火焰,小烧杯内壁有水珠,且出现黄色固体,这是因为O2不充足;H2S若在充足的O2中燃烧,会发出淡蓝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方程式: 2H2S+O2(不足) 2S+2H2O 2H2S+3O2(充足) 2SO2+2H2O (2) 可被卤素单质氧化:H2S+X2→S↓+2HX (X2—指Cl2、Br2、I2)如:H2S+I2→2HI+S↓ (3) 将分别盛有H2S和SO2气体的两集气瓶口对口并抽去玻璃片使之混合,可观察到瓶壁上

关于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二化学酸碱滴定_关于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 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知识点5】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根据c(待测)=c(待测)V(标准)V(标准) 因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 V(标准)的变化,及分析结果。 强酸滴定强碱误差分析:标准液体积偏大,实验结果就偏大,反之,实验结果偏小 2.常见误差 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1、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大,滴定结果c偏高: ①滴定前未排除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或二者都发生; ③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仰视读数; ④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盛放标准液; ⑤锥形瓶用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⑥把移液管尖端部分的残留待测液也吹入锥形瓶中; ⑦滴定时,溶液快速成线流下,而使终点确定过迟;

⑧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外,或滴在靠瓶口处的内壁上而未用蒸馏水冲入瓶内: ⑨标准液配制好后,倒进未用此液清洗过的试剂瓶再取用。 2、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小,滴定结果c偏低: ①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了有气泡; 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③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俯视读数; ④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就直接量取待测液; ⑤移液管尖嘴处悬挂的一滴待测液未“靠”入锥形瓶中; ⑥待测液附着在锥形瓶口处未用水冲入瓶内; ⑦锥形瓶摇动时,有待测液溅出; ⑧待测物是固体,称量时,已吸潮; ⑨近终点时,就停止振荡锥形瓶;或确定终点过早; ⑩盛装过酸液的锥形瓶未经充分洗涤又用来盛装待测液。 3、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盛装待测液; ②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后,又用蒸馏水冲稀。 1、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2、酸和碱的中和能力是指一定物质的量的酸(或碱)完全中和所消耗的碱(或酸)的能力,而不是指酸碱中和后溶液的pH=7

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沪科版高二化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1、概念: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的方法称为酸碱中和滴定。 +-2、原理:酸提供的H和碱提供的OH恰好完全反应 +-3、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等物质的量反应)。 定量关系:n(H+)=n(OH-) 若是一元酸和一元碱反应,则有n酸=n碱,C酸.V酸=C碱.V碱 【知识点2】酸碱中和滴定管 1、两种滴定管构造上的不同点:上端标注有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酸式滴定管---玻璃活塞,用于装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碱式滴定管---带有玻璃球的橡胶管,用于装_______溶液 2、滴定管的读数方法:0刻度在上,从上往下读,量 程有25mL、50mL等,注意与量筒(无0刻度)比较; 3、精确度:0.01ml,取到小数点后两位,如:24.00mL、 23.38mL 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注意与量筒(0.1ml)比较)。 4、滴定管的洗涤: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或待测 液)来润洗。

5、滴定管的固定:垂直于桌面,高度以滴定管尖伸入锥形 瓶约1cm为宜。 6、滴定时,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液体的颜色变化。 7、滴定终点的判断:当最后一滴液体滴下后,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变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 8、再次进行滴定时,一定要将滴定管内液体重新注入至0刻度处,以免滴定时液体不足。 9、实际滴出的溶液体积=滴定后的读数-滴定前的读数 【知识点3】酸碱指示剂的选择 ①常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A、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尽可能接近中和时的pH B、颜色变化明显。 常用中和滴定指示剂:_______________ ③指示剂的用量:________滴 ④滴定终点确定: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知识点4】酸碱中和滴定操作 1、基本仪器有:滴定管(酸式和碱式)、铁架台(带滴定管夹)、锥形瓶(可装待测液,也可装标准液)、烧杯(盛废液,不能装待测液) 2、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程序

沪科版高一化学上册期末测试

上海市控江中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2010年1月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N —14 Na —23 Ag —108 Br —80 Mg —24 Mn —55 Ca —40 一、 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4分) 1.下列物质不能做还原剂的是 A .H 2S B .Fe 2+ C .Fe 3+ D .SO 2 2.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在下列情况下,物质不能导电的是 A .熔化的硝酸钾 B .硝酸钾晶体 C .硝酸钾水溶液 D .稀硝酸 4.人类探测月球发现,在月球的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质量数为3的氦,它可以作为未来核聚变的重要原料之一,而成为核能源的研究方向。氦的该种同位素应表示为 A .He 43 B .He 32 C .He 4 2 D .He 3 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只表现为热量变化 C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通常发生放热反应 D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通常发生吸热反应 6.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 .CuO →Cu B .Fe →FeCl 2 C .H 2SO 4 →CuSO 4 D .HNO 3→NO 2 7.在喷泉实验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 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 .Cl 2(饱和NaCl 溶液)无色喷泉 B .NH 3(H 2O 含酚酞)红色喷泉 C .HI(AgNO 3溶液)黄色喷泉 D .HCl(AgNO 3溶液)白色喷泉 8.根据反应 :2H 2S + O 2→2S ↓+ 2H 2O , 4NaI + O 2 + 2H 2SO 4→2I 2 +2Na 2SO 4+2H 2O , Na 2S+I 2→2NaI+S ↓,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O 2>I 2>S B .H 2S >NaI >H 2O C .S >I 2>O 2 D .H 2O >NaI >H 2S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 3COOH 与HCl 在相同条件下电离程度相等 B .NaCl 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Na + 和Cl - C .H 2SO 4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H + 和SO 42- D .检验Cl ― 的方法是取样,向溶液中滴入AgNO 3 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 有Cl ― 。 10.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在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 B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 C .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沪教版化学高一下复习资料

第五章评说硫、氮的“功”与“过” Fe+S→(加热)FeS硫化亚铁2Cu+S→(加热)Cu2S硫化亚铜 Hg+S→HgS硫化汞(实验室处理打翻的汞) H2S: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氢硫酸久置浑浊: 2H2S + O2→2S↓ + 2H2O 硫化氢在充足或者足量的氧气中燃烧两个方程 H2S制备:FeS + H2SO4→FeSO4 + H2S↑ 吸收或者检验:H2S + CuSO4→CuS↓(黑色) + H2SO4 检验SO2中CO2:先通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再通石灰水 SO2检验:品红褪色,再加热 氧化性:2H2S+SO2→3S↓+2H2O 还原性:SO2+X2+2H2O→H2SO4+2HX (X:Cl,Br,I)漂白失效 SO2制备:Na2SO3 + H2SO4→Na2SO4 + H2O + SO2↑ 浓硫酸制盐酸、硝酸是利用:高沸点,难挥发性 浓硫酸的特性:脱水性:即腐蚀性(黑面包实验: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吸水性:吸收水(干燥气体除了NH3,H2S,HBr,HI) 强氧化性:Cu+2H2SO4(浓)→(加热)CuSO4 + SO2↑+ 2H2O(一半酸性一半强氧化性) C + 2H2SO4(浓)→(加热)CO2↑+ 2SO2↑+ 2H2O(强氧化性) 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 SO42-的检验:先加HCl无现象再加BaCl2 重晶石BaSO4钡餐&白色颜料 (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胆矾CuSO4·5H2O

皓矾ZnSO4·7H2O 绿矾FeSO4·7H2O 明矾KAl(SO4)2·12H2O 湿润的石蕊试纸遇SO2变红,遇Cl2先红后白,遇浓硫酸先红后黑。 工业制硫酸:制SO2:沸腾炉: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制SO3:接触室:2SO2 +O2 (催化剂加热) 2SO3 制H2SO4:吸收塔:SO3 +H2O → H2SO4(用浓硫酸吸收)固氮:N2单质→氮的化合物(固氮三法) NH3与水:NH3+H2O NH3·H2O NH4++OH- NH3与酸反应:NH3+HCl→NH4Cl(白烟) 雷雨发庄稼:(1)N2+O2→2NO;(2)2NO+O2→2NO2; (3)3NO2+H2O→2HNO3+NO(硝酸酸酐:N2O5) 工业制硝酸:N2+3H2 (高温高压催化剂)2NH3 4NH3+5O2→(催化剂,加热)4NO+6H2O 2NO+O2→2NO23NO2+H2O→2HNO3+NO 铵盐都具有的性质是离子晶体;都能溶于水; 受热易分解(NH4Cl→(加热)NH3↑+HCl↑) 遇碱会放氨气(NH4Cl + NaOH→(加热)NaCl+NH3↑+H2O) NH4+检验: 1.加入NaOH加热; 2.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NH4++OH-→(加热)NH3↑+H2O 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加热)CaCl2+2NH3↑+2H2O 除杂:碱石灰(混合物NaOH,CaO) 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 反应速率:1.内因:参加反应物质的性质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下册

沪科版高中化学高二下册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因此本节课主要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可以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教学设计中,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2.学情分析: 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近一个半学期的高中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系统知识学习的能力,学会了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心理情况看,由于本单元知识十分贴近生活,都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学生的情绪与心理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会产生一种自然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将会大有帮助。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学会比较各种烃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也初步了解了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官能团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毕竟高一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是零乱而不系统的。 3.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会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 2.知道乙醇中—OH上的氢可以被金属置换,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知道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以及反应中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2.在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类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与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重点掌握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由此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乙醇的分子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钠反应、催化氧化、燃烧)。 在有机化学反应中,重点学习官能团的性质及断键的方式,本节课的难点是乙醇分子在反应中的断键方式。 5.教学过程 酒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从古至今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酒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也很常见。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的学习,认识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大家阅读课本及学习资料总结乙醇的性质。

沪科版化学高二上10.3《酸碱滴定法》(试题及答案)

P73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 1.写出下列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答:①NH 4Cl :[H +]=[NH 3﹒H 2O]+[OH -] ②NaHSO 4:[H +]=[SO 42-]+[OH -] ③Na 2HPO 4:[H +]+[H 2PO 4-]+2[H 3PO 4]=[PO 43-]+[OH -] 2.某酸碱指示剂HIn 的K HIn =10-4,则该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和变色范围的pH 为多少? 答:理论变色点pH=4,变色范围pH3~5 3. 下列0.1mol/L 一元酸碱水溶液能否准确进行酸碱滴定?对可行的滴定,各选择何种指示剂? 解:① NH 4Cl 10 a 105.6-?=K 故不能被准确滴定,811a a 10105.6--?=K c (mol/L)101.9101.410120.1][OH NaA 0.1mol/L 6414 b b ----?=???= =K c , 点时生成氢氧化钠溶液滴定, 用量计学化 pOH=5.72, ④HOCH 2CH 2NH 2 故能被准确滴定,86b b 10101.3-->?=K c

(mol/L)104.0210 3.110120.1/][H Cl NH CH HOCH 0.1mol/L 6514b w a a a 322---+?=???==K K c K c , 化学计量点时生成盐酸溶液滴定, 用 pH=5.4,故选择甲基红指示剂 4.试判断下列多元酸能否准确分布滴定?滴定到那一级?有几个滴定突跃? 解:①0.1 mol/L 草酸, 4 a22a1101.5,105.6--?=?=K K 有一个滴定突跃 同时被滴定, 两步离解的故不能分步滴定, +------??=>??=H 10103.73101.5105.610101.50.05, 10105.60.1424 2a2a18 4a2a 82a1a K K K c K c ②0.1 mol/L 氢硫酸 19 a28a1101.0,108.9--?=?=K K 有一个滴定突跃 可被准确滴定, 第一步离解的故能分步滴定,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