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题库2

《普通心理学》题库2

《普通心理学》题库2
《普通心理学》题库2

《普通心理学》题库----继续整理中!

《普通心理学》题库

(尚在继续建设过程中)

一、概念辨析

1. 心理过程与心理特征

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3. 生理机制与心理机制

4. 动机与价值观

5. 意识与无意识

6. 前意识与潜意识

7. 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8. 舆论与风俗

9. 感应性与感受性

10. 错觉与幻觉

11. 需要与动机

12. 注意分配与注意转移

13. 注意起伏与注意分散

14. 感觉与知觉

15. 语言与言语

16. 情绪与情感

17. 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18. 智商与情商

19. 气质与性格

20. 能力与智力

21. 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22. 液态智力与晶态智力

23. 场依存性与场独立性

24. 个性与人格

25. 性格与人格

二、单项选择

从反映水平看,用以标志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一词是:

(A)心理(B)意识(C)自我意识(D)环境意识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自变量显然是指:(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时距信息的加工机制及其通道效应的实验研究”一文标题显示,作为自变量的是:(A)时距信息(B)加工机制(C)通道(D)实验

为了解释行为,心理学家可以:

(A) 探究行为的生物原因(B) 假设心理机制或状态

(C) 探究引起行为的环境事件(D) 以上都对

明确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科学论断的是:

(A) 汉代王充(B) 南北朝范缜(C) 明代李时珍(D) 清代王清任

《灵魂论》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其作者是:(A) 得谟克利特(B) 柏拉图(C) 亚里士多德(D)笛卡尔

冯特(W.Wundt)对心理学的最深远贡献是:

(A) 对感觉元素的描述(B) 建立了作为实验科学的心理学

(C)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D) 发展了最小可觉差的方法

下列各领域中,被看着心理学的应用领域的是:

(A) 实验心理学(B) 组织心理学(C) 比较心理学(D) 认知心理学

下列问题中,临床心理学家最可能研究的是:

(A) 调适问题(B) 老鼠走迷津(C) 儿童数学问题解决(D) 种属行为

结构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

(A) 心理学是研究意识行为的(B) 意识应通过分析其元素加以研究

(C) 心理学是研究无意识过程的(D) 内省是深入行为的唯一可接受的方法

行为主义认为:

(A) 要研究行为必须研究神经系统

(B) 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

(C) 复杂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更为简单的过程

(D) 所有的行为都可描述为先天预成的

力图对心理经验作客观研究的是:

(A)巴甫洛夫(B)心理动力理论(C)认知心理学(D)行为主义

根据格式塔的观点,人们知觉的是____而不是个别的网点?

(A) 图形的特征(B) 封闭性(C) 刺激间的关系(D) 以上都对

形状知觉:

(A) 涉及到无意识推理(B) 受到眼睛运动的妨碍

(C) 涉及知觉者的主观构造(D) (A)和(C)

心理旋转的证据之一来自对____的分析?

(A) 反应时(B) 表象评定(C) 错误率(D) 以上都不对

心理反映形式的发生标志是:

(A) 对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刺激作出反应

(B) 对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

(C) 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

(D) 以上都对

动物大脑两半球完全分开始于:

(A) 鱼类(B)两栖类(C) 爬行类(D)哺乳动物

动物出现大脑皮层始于:

(A) 鱼类(B)两栖类(C) 爬行类(D)哺乳动物

动物大脑皮层出现沟回始于:

(A) 鱼类(B)两栖类(C) 爬行类(D)哺乳动物

在心理学中,“意识”这个概念通常都是在下列意识的哪一个特征上加以使用的:(A) 客观反映性(B)主观能动性(C) 言语觉知性(D) 社会历史制约性

在当前瞬间未被意识到,但却很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处于:

(A) 非意识水平(B) 前意识水平

(C) 无意识水平(D) 潜意识水平

条件性抑制主要有:

(A) 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B) 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C) 消退抑制和外抑制(D) 分化抑制和超限抑制

莱维特(H. J. Leavitt)的研究发现,下列沟通网络中,沟通速度最慢的是:

(A) 圆形(B) 链型(C) 轮型(D) Y型

按照艾里克森(E. H. Erikson)的观点,青少年期发展的关键问题是:

(A) 依恋(B) 伙伴交往(C)角色学习(D) 自我同一性

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基本上处在:

(A) 感觉阶段(B) 知觉阶段

(C) 思维萌芽阶段(D) 抽象思维阶段

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费希纳(Fechner)定律对韦伯(Weber )定律的发展是基于____的假设?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 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 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D) 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

(A)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B) 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C)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D) 视锥细胞的视紫红质合成增多

要求被试表象红色或绿色去分别衬垫交替出现的非彩色的垂直和水平栅条,结果:

(A) 可产生完全的麦考洛(McCollough)效应(B) 可产生弱的麦考洛效应

(C) 只产生水平或垂直方向的麦考洛效应(D) 不能产生麦考洛效应

信息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移被称为:

(A) 置换(B) 复原(C) 失语(症)(D) 整合

有关系列位置曲线的实验表明,单词呈现速度:

(A) 既影响首位效应,也影响近因效应

(B) 只影响首位效应,不影响近因

(C) 不影响首位效应,只影响近因效应

(D) 既不影响首位效应,也不影响近因效应

有关系列位置曲线的实验表明,只影响近因而不影响首位效应的因素是:

(A) 呈现速度(B) 单词频率(C) 单词关联性(D) 回忆前的插入作业

实验(莫雷,1986)表明,汉字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

(A) 声音编码(B) 形状编码(C) 语义编码(D) 以上都对

一种常用于抑郁症,且引起逆行健忘的治疗是:

(A)置换疗法(B)精致复述(C)电击疗法(D)整合疗法

当我们用已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合并新的信息,我们就是在使用:

(A)一种置换技术(B)一种记忆术

(C)一种图象记忆(D)表面结构加工

研究(K. Nelson, 1973)表明,儿童最初出现的词主要是:

(A) 父母经常使用的(B) 描述自身状态的

(C) 儿童直接经验的(D) 儿童间接获得的

儿童言语获得的双词句阶段出现在:

(A) 6个月左右(B)1岁左右(C) 18个月左右(D) 3岁左右

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的观点改变了我们看待人类行为的一般途径,并刺激了很多研究,因此被看着是:(A) 一种假设(B) 一种理论(C) 有效的(D) 可靠的

下列心理学陈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A) 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

(B) 攻击是对另一个体的失控的敌意

(C) 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

(D) 以上都不是

叶克斯-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

(A) 较强(B) 中等(C) 较弱(D) 无规律可循

弗罗姆(V. H. Vroom)动机强度公式表明,最可能导致高强度行为动机的主观期望概率:

(A) 趋于0 (B) 在0.5左右(C) 趋于1 (D) 无规律可循

按照卡特尔(R.B.Cattell)的观点,下列属经验习得的智力是:

(A) 晶态智力(B) 内容智力(C) 泛文化智力(D) 液态智力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A) 单眼线索(B) 视轴辐合(C) 双眼视差(D) 晶体调节

弗雷斯(Fraisse)总结了有关研究,认为所谓“知觉到的现在”可以持续:

(A) 3、4秒(B) 7、8秒(C) 1分钟左右(D) 无上限

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的影响称为:

(A) Tau效应(B) Kappa效应(C) PHI现象(D) 瀑布效应

我们几乎意识不到的记忆是:

(A) 语义记忆(B) 短时记忆(C) 情节记忆(D) 感觉记忆

斯柏林(G.Sperling)对图象记忆的研究表明图象表征:

(A) 一次约4或5个项目(B) 约7 2个项目

(C) 黑白信息(D) 呈现的所有视觉信息

研究表明,很多逆行健忘只影响:

(A) 语义记忆(B) 情节记忆(C) 运算成绩(D) 运动成绩

失控反应一般有:

(A) 对困境反应加剧(B) 寻求更多的信息

(C) 抗争或消沉(D) 以上都对

儿童平均智力的心理年龄应等于其:

(A) IQ分数(B) 生理年龄(C) 学龄(D) 偏差数

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A) 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 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 偏差数之于常模(D) 常模之于偏差数

埃克曼和弗雷森(Ekman & Friesen, 1975)有关表情的跨文化研究表明:

(A) 面部表情通常是天生的(B) 面部表情通常是习得的

(C) 哭泣是习得的(D) 手势是天生的

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 Singer, 1962)有关情绪的实验表明,情绪的产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A) 生理因素(B) 环境因素(C) 认知因素(D) 以上都对

蚯蚓爬T形迷津的实验证明蚯蚓已能对信号刺激形成稳定反应。这里的信号刺激是指:

(A)迷津入口(B)迷津左右方向(C)电击(D)迷津出口

从动物发展的阶段性看,有许多复杂的本能行为的昆虫属:

(A)感觉阶段(B)知觉阶段(C)思维萌芽阶段(D)思维阶段

关于类人猿的语言学习能力,最初尝试的是教黑猩猩学习:

(A)口语(B)手势语(C)符号语(D)文字

在当前瞬间未能意识到,但却很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处于:

(A)非意识水平(B)前意识水平(C)潜意识水平(D)无意识水平

按照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谈梅生津”是一种:

(A) 纯生理现象(B)无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活动(D)第二信号系统活动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学科,主要涉及:

(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物理环境(D)心理环境

对大多数人而言,大脑右半球受损很可能影响

(A) 信息分析(B) 信息综合(C) 言语(D) 体温调节

人多的场合会降低个人努力的现象被称为

(A) 虚假共识(B) 习得性无助(C) 社会性懈怠(D) 归因错误

叶克斯-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

(A) 较强(B) 较弱(C) 中等(D) 无规律可循

有意后注意的显著特点是

(A) 有目的指向并需意志努力(B) 有目的指向但无需意志努力

(C) 无目的指向而需意志努力(D) 无目的指向且无需意志努力

信息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移被称为

(A) 置换(B) 复原(C) 失语(D) 整合

用已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以合并新的信息,就是在使用

(A) 置换技术(B) 记忆术(C) 图象记忆(D) 表面加工

个体的下列心理现象中可能持续最长的是

(A) 心境(B) 情绪(C) 气质(D) 动机

由于效价与期望成反比,导致最强动机的主观期望概率是:

(A)0.25 (B)0.5 (C)0.75 (D)1

根据双重记忆理论的解释,系列位置曲线尾端部分的成绩源于: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实验(Sternberg,1969)表明,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是:

(A)平行扫描(B)系列自中断扫描(C)系列全扫描(D)线索扫描

实验(Krueger,1929)表明,记忆效率最高的过度学习在:

(A)25%左右(B)50%左右(C)75%左右(D)100%左右

从表象兼具直观性和概括性看,它是:

(A) 从感知觉过渡到记忆的桥梁(B) 从记忆过渡到思维的桥梁

(C)从感知觉过渡到思维的桥梁(D)从具体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

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

(A) 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 一定时期的放弃

(C) 不同的环境(D) 功能固着

对令自己生气的人微笑,愤怒的情绪实际上也就消失了,会持这种看法的理论家是:(A) 詹姆士-兰格(James-Lange) (B) 坎农(Cannon)

(C) 埃克曼(Ekman) (D) 冯特(Wundt)

按照卡特尔(Cattell)的观点,属经验习得的智力是:

(A) 晶态智力(B) 内容智力(C) 泛文化智力(D) 液态智力

个体的下列心理现象中可能持续最长的是:

(A) 心境(B) 情绪(C) 气质(D) 动机

儿童平均智力的心理年龄应等于其:

(A) IQ分数(B) 生理年龄(C) 学龄(D) 偏差数

在计分时,韦氏离差智商的标准差定为:

(A) 10 (B) 15 (C) 16 (D) 100

信度之于效度正如:

(A) 准确性之于一致性(B) 一致性之于准确性

(C) 偏差数之于常模(D) 常模之于偏差数

埃克曼和弗雷森(Ekman & Friesen, 1975)有关表情的跨文化研究表明:

(A) 面部表情通常是天生的(B) 面部表情通常是习得的

(C) 哭泣是习得的(D) 手势是天生的

根据归因理论,若把失败归究于运气不好,其归因方式是:

(A) 内在可控的(B) 外在可控的(C) 内在不可控的(D) 外在不可控的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属:

(A) 投射测验(B) 推理测验(C) 客观测验(D) 智力测验

“咿呀学语”出现在:

(A)从前言语到言语阶段(B)单词句阶段

(C)双词句阶段(D)从句子到会话阶段

儿童言语获得的单词句阶段出现在:

(A) 6个月左右(B)1岁左右(C) 18个月左右(D) 3岁左右

研究(Ekmen & Friesen,1975)表明,下列表情中最难识别的是:

(A)愉快(B)厌恶(C)惊奇(D)悲伤

最先使用离差智商概念的智力量表是:

(A)比-西量表(B)斯-比量表(C)韦氏量表(D)瑞文推理测验

鉴定智能不足的智商标准是:

(A)<100 (B)<70 (C)<50 (D)<25

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看,兴奋型相当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最先把内、外倾概念引入人格研究的是:

(A)弗洛伊德(B)弗罗姆(C)荣格(D)格罗斯

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不属于相关法的是:

(A) 观察法(B) 调查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

在“超常与常态儿童的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研究”一文中,自变量显然是指:(A) 超常儿童(B) 常态儿童

(C) 超常与常态儿童(D) 兴趣、动机与创造性思维

弗罗姆动机强度公式认定主观期望概率为0.5时最强的理论设定是:

(A) 效价与期望成反比(B) 效价与期望成正比

(C) 效价与期望无关(D) 效价与期望相同

费希纳定律演进韦伯定律的理论设定是: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 韦伯分数是一个变数

(C) 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D) 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不等

叶克斯-道德森定律表明,较难课题的动机适宜强度:

(A) 较强(B) 较弱(C) 中等(D) 无规律可循

有意后注意:

(A) 没有目的性,也不需作意志努力(B) 有目的性,但不需作意志努力

(C) 没有目的性,但需作意志努力(D) 有目的性,也需作意志努力

能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注意理论是:

(A) 早期选择模型(B) 中期选择模型(C) 晚期选择模型(D) 单通道模型

弗罗姆动机强度公式认定主观期望概率为0.5时最强的理论设定是:

(A) 效价与期望成反比(B) 效价与期望成正比

(C) 效价与期望无关(D) 效价与期望相同

费希纳定律演进韦伯定律的理论设定是: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B) 韦伯分数是一个变数

(C) 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D) 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不等在计分时,韦氏离差智商的标准差定为:

(A) 10 (B) 15 (C) 16 (D) 100

轻度智能不足的智商范围是:

(A)90-70 (B)70-50 (C) 50-25 (D) 25以下

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看,活泼型相当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

下列情况下更易产生社会干扰而非社会促进作用:

(A) 较简单的工作(B) 较复杂的工作(C) 较熟练的工作(D) 较生疏的工作能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注意理论是:

(A) 早期选择模型(B) 中期选择模型(C) 晚期选择模型(D) 单通道模型

三、不定项选择

从心理的起源和发展看,心理产生的标志是:

(A) 对外界刺激表现出独立的、积极的反映能力

(B) 对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产生反应的能力

(C) 对原先是中性的,但具有信号意义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D) 建立起较为稳固的条件反射的能力。

行为主义认为:

(A) 为了认识行为,必须研究神经系统

(B) 学习是动物行为最重要的方面

(C) 复杂的行为可以分解为更为简单、基本的过程

(D) 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描述为先天预成的

弗洛伊德认为,许多人类行为的明显的非理性症状是由于:

(A) 精神错乱(B) 严重歇斯底里(C) 无意识冲突(D) 欲望实现

本世纪60年代后期兴起的认知心理学:

(A) 冲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制约

(B) 诞生了一个新的心理学派别

(C) 掀起了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潮流

(D) 终于使心理学成为一门范式科学

下列心理学研究方法中,属于相关法的是:

(A) 观察法(B) 调查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

适应现象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

(A) 视觉比听觉明显(B) 听觉比视觉明显

(C) 痛觉比温觉明显(D) 温觉比痛觉明显

费希纳定律演进韦伯定律的理论设定是:

(A) 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B) 韦伯分数是一个变数

(C) 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

(D) 每一个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不等

对双关图,可以用知觉的下列特性作出解释:

(A) 对象性(B) 整体性(C) 理解性(D) 恒常性

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

(A) 晶体调节(B) 视轴辐合(C) 重叠遮挡(D) 结构级差

根据音笼实验的结果,容易混淆的声音来自:

(A) 左右两侧(B) 头部正中矢状面

(C) 以两耳联线中点为顶点的圆锥锥面(D) 头部水平面

时间知觉的研究表明:

(A) 对长时间倾于低估,对短时间倾于高估

(B) 对长时间倾于高估,对短时间倾于低估

(C) 对空虚时间倾于短估,对充实时间倾于长估

(D) 对空虚时间倾于长估,对充实时间倾于短估

有时,人们看到夜空中的月亮在云中穿行,这是:

(A) 似动现象(B) 自动现象

(C) 诱动现象(D) PHI现象

弗罗姆动机强度公式认定主观期望概率为0.5时最强的理论设定是:

(A) 效价与期望成反比(B) 效价与期望成正比

(C) 效价与期望无关(D) 效价与期望相同

可作为注意的生理指标的是:

(A) 肾上腺素分泌量的变化(B) 呼吸节律的变化

(C) 瞳孔直径的变化(D) 诱发电位的变化

能很好地解释注意分配现象的注意理论是:

(A) 早期选择模型(B) 中期选择模型

(C) 晚期选择模型(D) 单通道模型

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但比知觉更:

(A) 具体(B) 清晰(C) 形象(D) 概括

短时记忆又称:

(A) 感觉登记(B) 工作记忆(C) 程序记忆(D) 活动记忆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区别是:

(A) 感觉记忆忆不使用声音编码(B) 短时记忆无需意识参与

(C) 感觉记忆对信息的储存具有全息性(D)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区别是:

(A) 短时记忆无需意识参与(B)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受干扰

(C) 短时记忆不采用意义编码(D) 长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易消退

研究表明,梦主要出现在:

(A) 快动眼睡眠(B) 非快动眼睡眠(C) 快波睡眠(D) 慢波睡眠

四、现象分析

1.选择性繁殖

2.双生子研究

3.从众

4.时尚

5.注意分配

6.注意起伏

7.空虚视野

8.知觉恒常性

9.遗觉象

10.前提气氛效应

11.Kappa效应

12.日月错觉

13.面容失认症

14.叶克斯-多德森定律

15.系列位置曲线

16.记忆回涨(恢复)现象

17.酝酿效应

18.失控

19.情调

20.心境

21.应激

22.情操

23.双趋冲突

24.双避冲突

25.趋避冲突

26.社会促进

27.社会干扰

28.气质的血型说

五、简答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2.心理学研究通常涉及的三类变量。

3.注意的生理指标。

4.沙赫特(Schachter)的激活归因情绪理论。5.性格评定的常用方法。

6.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

7.语言在人的心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8.人的心理反映的特点。

9.价值观的特征。

10.创造者的思维特点。

11.影响抱负水平的因素。

12.举例说明心理学研究经常涉及的几类变量。13.简述失控状态下的行为反应及其原因。14.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间的关系。

15.阿诺德(Arnold)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16.概念结构原型说及其例证。

17.短时记忆的编码、容量及加工特征。18.影响教学条件下学生概念形成(掌握)的因素。19.吉尔福特(J.P.Guilford)智力三维结构理论。20.简述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特点。

21.情绪体验的基本维度。

22.巴甫洛夫(I.P.Pavlov)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与气质的关系。

23.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

24.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25.失控状态下的行为反应。

26.类人猿的智能行为表现。

27.从表象的特征谈表象的作用。

28.影响教学条件下学生概念掌握的因素。

六、论述

1.试述不同心理学流派对心理动力问题的看法。

2.阐述现代心理学主要派别关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的不同观点。

3.结合艾里克森“人生八段”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谈个体社会化历程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

4.评述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理论。

5.构造心理学之后现代西方心理学三大派别及其理论要点。

6.结合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谈对遗忘的新认识。

7.结合情绪理论,谈情绪调控的策略。

8.结合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谈性格塑造的模式。

9.试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10.述评智力结构理论。

11.述评人格及其评估方法。

12.从情绪的适应功能,并结合情绪理论,谈人类表情的先天遗传性与社会制约性。

13.结合动机理论,谈动机调整的策略。

14.结合概念结构理论,谈概念掌握的策略。

15.试析沙赫特和辛格(Schachter & Singer,1962)关于认知因素和生理唤醒对情绪的影响的著名实验及其理论推想。

16.述评问题解决的几种重要的启发式策略。

1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要点及评价。

18.智源限制理论的基本要点及评价。

19.系列位置曲线及其对双重记忆理论的支持。

20.比较人格的特质说和类型说。

21.试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其对遗忘原因衰退说与干扰说之争的启示。

22.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角度论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23.从艾宾浩斯(Ebbinghaus)遗忘曲线的遗留问题,谈记忆研究的走向。

24.从智力测验的利弊,谈智力理论的走向。

25.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兴衰史,谈心理学的走向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五.名词解释 1.求异思维:发散思维,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思考出多样性的答案的思维。 2.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保持相对稳定不变。 3.心境: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又具有渲染性的情绪体验状态。 4.感觉后象: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创造想象: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4、思维: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5、道德感:个体根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产生 的一种情感体验。 6、能力: 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六.简答题 1.为什么说注意不是心理过程? 注意是依附并伴随心理过程的一种状态,它本身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其属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独立进行着的注意,心理过程既可以在注意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不注意的状态下进行,因为它们有独立的反映对象。 2.简述情绪、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区别. 情绪情感具有喜怒哀乐等主观体验形式,又有千姿百态的表情行为,并且伴随着身体的生理方面的显著变化,此外,情绪情感还在多维度层面上表现出两极性。情绪情感虽然也是脑的机能,但它并不反映客观事物本身,它是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的一种反映。 3.简答色光混合的三条定律. 1854年,格拉斯曼把颜色混合现象归纳出3条定律:补色律、中间色律和代替律。补色律:每一种色光都有另一种色光同它相混合而产生非彩色,即白色或灰色。中间色律:两个非补色的光混合,可产生一个新的混合色,介乎两色之间的中间色。代替律: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彼此可以相互代替。 4.什么是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二者的关系如何? 差别感受性:是觉察出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二者关系成反比,阈限低表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 1、心理学研究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2、简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及其应用。遗忘先快后慢,不均衡,所以要经常复习,先密后疏。 3、简述阿诺德的情绪认知评价理论。情绪刺激必须通过认知评价才能引起一定的情绪;强调大脑皮层兴奋对情绪产生的重要作用 4、感觉和知觉的有什么异同? 同:感觉是对个别属性反映,知觉是对整体属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础,知觉是对感觉的深入和发展。 异:感觉介于心理生理之间,知觉是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感觉是个别属性,知觉是整体属性;感觉是单一分析器,知觉是多种分析器。 5、能力与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力知识技能分别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不断积累,能力会产生发展停滞和衰退的阶段能力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能力,离开学习和训练任何能力不可能发展;掌握知识又是以能力为前提的,能力史掌握知识的内在条件和可能性,能力既是掌握知识的结果又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彼此互促进相互系。 七.论述题 1.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及联系. 感觉与知觉的区别: (1、从反映内容上看,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它提供有关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的反映,其目的在于解释作用于感官的事物是什么,赋予它一定的意义,能叫出它的名称,并用词把它标示出来。 (2、从所包含的成分看,感觉是单一感觉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既有由一种主要分析器产生的单纯知觉映象,又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所产生的、包含多种感觉成分的综合知觉映象。 (3、从制约感知觉的因素来看,感觉的性质更多的是由刺激物的性质决定的,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公有差别。

普通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过程——指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识记、想象和思维)、情绪和情感过程及意志过程。 3、观察法——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4、自然实验法——在自然的正常的情况下,根据预定的计划,有意识地引起或创造所要研究的现象 5、反射——是有机体借助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实现的对体内外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 6、反射弧——是实现反射的生理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反馈和效应器。 7、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不需要学习就会的反射. 8、条件反射——是后天的,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经过学习而形成的反射. 9、兴奋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相对休息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10、抑制过程——是指有关大脑皮层区及相应器官的机能由活动状态转向相对休息状态 11、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当大脑皮层的某部位产生兴奋或抑制时,并不是停留在原发点不动,而是向周围的神经细胞传布开来,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限度后,又向原发点聚集,这就是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12、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是指一种神经过程能引起与它相反的神经过程的增强. 13、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4、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15、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 16、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7、无意注意——是一种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 18、有意后注意——是指既有目的性,又不需作较大意志努力的注意。 19、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特征。 20、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需要,主动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特性。 2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2、知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3、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的不同叫感受性。 24、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 25、分析器——是一种复杂的神经装置,由感觉器官、传导神经(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和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三部分组成. 26、适应——由于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变化叫做适应。 27、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28、记忆表象——被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它的形象仍能在头脑中呈现出来,这个现象叫记忆表象。 29、识记——就是通过反复感知从而识别、记住某种事物,并在头脑中留下映象的过程。 30、保持——是识记过的材料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人脑的保持量是相当大的。 3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32、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普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期末考试 普通心理学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号.姓名等项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 ) A. 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B.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C. 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2.心理是( )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C. 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 脊髓的机能 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 A.视觉 B.知觉 C.感觉 D.记忆 4.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D.形象记忆 5.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 ) 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 情感 7. 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__________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 . 冯特 D. 马斯洛 8.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 ) A.记忆力 B.节奏感 C.曲调感 D.色彩鉴别能力 9. 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 ) A.持久性 B.效果性 C.倾向性 D. 广阔性 10.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 )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 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 线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2心理学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24%) 1、有意注意 2、知觉 3、创造想象 4、思维 5、道德感 6、能力 二、填空题(18%) 1、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其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 2、注意有复杂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功能、_____________功能和_____________功能。 3、人的外部感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定律提出心理感觉量与物理刺激量的对数值成正比。 5人的心理发展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似动知觉包括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__运动。 7在心理研究中揭示的错觉多数是_____________错觉,例如_____________。 8情绪记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达到150%时保持效果最佳 10数学家擅长_____________思维。 11概念的形成过程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2情绪在激动水平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二者相权取其一属于_____________冲突。 14与_____________相反的是人意志的冲动性。 15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练习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 称为高原期。 16一般研究者把智商130成为划分_____________的最低临界线。 17_____________年,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 _____________的诞生。 三、判断并在错的题目改错(14%) 1、社会环境对人的心里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普通心理学试题带答案

普通心理学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该题型已取消)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B )P18 A.1864年B.1879年C.1903年D.1920年 2.人的习惯和自动化行为的生理机制是(B )P48 A.定势B.动力定型C.无条件反射D.反馈 3.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C )P59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 4.色盲一般是隔代遗传,多为先天性,男性色盲是由(B )P100 A.祖父通过父亲传给孙子B.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C.外祖父和父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D.祖父和母亲均为色盲者,第三代男性必是色盲 5.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D )P121 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 6.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C )P170 A.整体报告法B.重学法C.部分报告法D.节省法 7.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 )P196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 8.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 C )P229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 9.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无法相比)P310 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 10.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 C )P340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普通心理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把冯特誉为心理学独立的旗手。 2.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为代表的心理学流派是人本主义学派。 3.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4.工具性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 5.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6.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7.感受性用感觉阈限来量度。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 8.知觉的基本特性有_选择性__、_理解性__、_整体性_、_恒常性_。9.用红笔划出书中的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特性 10.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1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12.想象具有预见、补充、代替等功能。13.思维的特点是___间接性 ___、__ 概括性 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A )的代表人物华生指出:“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析刺激和反应”。 A.行为主义学派 B.人本主义学派 C.认知学派 D.格式塔学派 2.( C )是用心理测量的工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A.试验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法 3.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 A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4.有明确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C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持续性注意5.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注意的是( A )A.不随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6.“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C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7.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的关系是( B )。 A.正比关系 B.反比关系 C.对数关系 D.常数值 8.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B )。 A.动觉 B.痛觉 C.平衡觉 D.内脏感觉 9.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就是( B )。 A.差别感受性 B.最小可觉差 C.绝对感觉阀限 D.绝对感受性10.知觉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与( A )有关。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稳定性 C.背景的绝对强度 D.对象的绝对强度 11.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A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整体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2.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的( B )。

普通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代表作业中出现过的题 数字为红色的代表多次出现的题 简答题(请每题 5 分,共20 分) 1. 简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思维是人的重要的认知活动,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其特征是: (1)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2. 简述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广度又称注意范围,是指个体在一瞬间内能觉察或知觉到的对象数量。 二、注意稳定性是指人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三、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和活动。 注意分配又称“时间共享”,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即通常所说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四、注意转移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一种活动转移另一种活动上去的 过程。 3.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知觉以感觉信息为基础,但又不同于感觉,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1)感觉和知觉反映的内容不同; (2)感觉和知觉产生的性质不同; (3)感觉和知觉的生理机制不同。 二、感觉和知觉之间的联系 没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前提和基础。知觉则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人对某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越丰富、越精确,由此形成的知觉就越完 整、越正确,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4.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个体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基本的生理需要位于下层,抽象的精神需要位于上层, (1)生理的需要。( 2 )安全的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种需要是以一种渐进的层次表达出来,即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外一些需要,也就是个体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较高层次的需要。 5. 简述知情意三者的关系。 答: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

普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1.个体的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艾宾浩斯B.弗洛伊德C.马斯洛D.詹姆斯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现象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个性心理 4.年,德国心理学家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个心理实验室,正式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 5.心理是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对的主观能动地反映。 6.名词解释:心理学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手碰到火就缩回()。 A、无条件反射 B、条件反射 C、兴奋过程 D、抑制过 程 2.司机看到“减速慢行”的标志后马上放慢车 速,这涉及()。 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兴奋过程D.抑制过程 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A、望梅止渴 B 、乐极生悲C、见风流 泪D、谈虎色变 4.神经细胞又称为(),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 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胶质细胞 B、神经元 C 、中 枢 D 、突触 5.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和;高级神经活动的两 大基本规律为神经过程的和。 名词解释:神经元 神经元: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 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简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 要点: (1)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大脑皮层两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基本过程; (2)基本规律是兴奋和抑制的扩散和集中、相互诱导; 第三章意识与注意1.听手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这种心理现象是 ()。 A.注意起伏 B.注意分散 C.注 意转移D.注意分配 2.以下关于睡眠或梦的说法错误的是?()A.睡 眠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B.睡眠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C.梦多出现在深度睡眠阶段 D. 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3.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从注意的品质来 看“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 C.无条件的 D.有条件 的 4.注意的品质包括、、和。 (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5.注意的功能是、和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用。(选 择功能、保持功能) 6.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把注 意分为、和。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7.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 (指向性,集中性) 8.名词解释:注意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9.简述注意的基本特征。 (1)注意的广度:指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 握的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 所保持时间的长短。 (3)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 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主动 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10论 述题: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要点: (1)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2) 善于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善于运用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总之,一堂课就是这样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 后注意有节奏的相互交替,从而使学生的注意有张 有弛始终保持稳定集中。 第四章感觉 1.蓝色、青色、绿色会使人感觉寒冷,这种现象 属于()。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联觉D.想象 2.当你晚上在强烈的车前灯面前要一段时间的

普通心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至第十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优柔寡断、草率决定,这是()品质不好。 A、意志的自觉性 B、意志的果断性 C、意志的坚持性 D、意志的自制性 2、看照片时认出了某个熟人,这种现象叫()。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再现 3、一个人在解决问题之后所产生的喜悦、快慰之感叫()。 A、道德感 B、幸福感 C、理智感 D、成就感 4、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叫()。 A、表象 B、想象 C、知觉 D、幻想 5、“一题多解”属于()。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6、听了一首乐曲,头脑里浮现出乐曲表现的现实世界,这种想象称之为()。 A、幻想 B、理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使其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本质特征的方法叫()。 A、下定义 B、变式 C、类化 D、辨别 8、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叫做()。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9、()是一种自问自答以及自己思考时的言语活动。 A、独白言语 B、外部言语 C、语言 D、内部言语 10、最佳的学习程度是()。 A、50% B、100% C、150% D、200%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工作记忆的容量是()。 A、有限的 B、无限的 C、7个组块 D、7士2个组块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普通心理学 1. 心理现象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气质和性格。 2. 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心理学就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些心理 现象及其规律。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领域 第三节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第四节心理科学的发展 1.心理学发展中的主要流派:(1)行为主义学派(2)精神分析学派(3)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4)认知心理学学派 第五节科学的心理观 1.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心理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反映形式心理是一种反映,而人的心理是物质 世界中最高级的反映形式。 2)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人类具有高度 发达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异常丰富,物质基础。心理现 象与脑的结构与机能分不开。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灵活,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 第一节心理的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元和神经系 统1) 2)3)4)神经元: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脑内的神经元数目大约有1011~1012 个,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是神经元数量的10 倍,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与外周神经系统内,起支持,营养,形成髓鞘,绝缘,修复等多种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构筑,信息传递功能的发挥以及内环境的稳定和可塑性有重要影响,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 神经回路:神经元通过化学突触和电学突触相互连接在一起,组成了极端复杂的信息传递与加工的神经元回路或神经通路。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它们的活动是机体行为的基础。 周围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和性活动等。 脑干:脑干的下界与脊髓相连,上界以视束与间脑毗邻,自下而上有延脑,中脑和桥脑三部分组成。 大脑皮层各叶与不同的心理活动有关,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顶叶为躯体感觉的高级中枢,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前额叶皮层和颞,顶,枕皮层之间的联络区则与复杂知觉,注意和思维过程有关。 5)

普通心理学教案(全)

普通心理学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章感觉 第四章知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六章记忆 第七章思维 第八章语言 第九章动机 第十章情绪和情感 第十一章能力 第十二章人格 第一章: 心理学研究什么和如何进行研究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如何研究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1.本章重点:(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心理科学的形成与发展状况 2.本章难点:(1)心理学的研究类型(2)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第一节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一、个体心理 (一) 认知: 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二)情绪与动机: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不仅受情绪和情感的影响,而且是在动机的支配下进行的。 (三)能力和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有些是暂时.偶然出现的;有些是稳固.经常出现的。这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有时也叫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ability )和人格(personality)两个方面。 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是个体心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前二个方面称心理过程,后一方面又称个性心理特点或个性其关系可用下表表示: ??????? ??????????? ????? —能力、气质、性格 —个性心理特征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需要、动机、兴趣、—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心境、信心、犹豫等。—注意、灵感、激情、—心理状态—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情感过程想象等 —感知、记忆、思维、—认识过程心理过程 二、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 (一)引起行为的剌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二)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 1.意识 有时也叫觉察。人的意识还表现在人能够觉察到外部事物的存在和自已的内部心理活动,能够把“自我”与“非我” 。“主体”和“客体”区别开来。注意和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2.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普通心理学

+判断改错5﹡2′) ①人的心理现象,就是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其表现虽然复杂多样,但可以概括为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个性倾向:内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两个方面。②个性心理以心理过程为基础,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反过来制约每个人的心理过程,并在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③心理学要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性,研究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研究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相互关系的规律性。 心理学家采用多种研究途径来研究心理现象,现代的心理学研究越来越强调所谓的三角印证原则,即多种方法下得出的相同结论才是可靠的。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文化研究法、档案研究法,等等。 观察法:优点在于不需要被观察者合作;被观察的行为是自然的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又直接意义。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优点在于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可以迅速、省时、省力地获取精确的资料。可以检验、便于对比。缺点在于实验过程复杂,干扰因素难以完全控制,人为的实验室环境中得出的结果往往难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测验法:优点在于能够对心理现象进行方便的、迅速的、全面的、量化的分析,可以方便地 所谓注意,就是意识的选择性活动,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对心理活动对象与范围的选定)和集中性(心理活动对一定范围对象的反映强度)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按照注意指向和集中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付出与否的差异: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根据刺激是来自机体外部还是内部: (一)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皮肤觉 (一)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 (一)根据记忆的内容进行: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二)根据信息加工处理的方式不同: (1)陈述性记忆(事实记忆):知识、可言传、学得快忘得快、易修正 (2)程序性记忆(技能记忆):不可言传、学得快忘得慢、不易修正 (三)根据再认或回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四)根据记忆时对信息的编码方式及信息保持时间: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总结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总结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 神经系统的发展。P40 神经系统和脑的出现为心理现象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基础。(一)单细胞动物(如变形虫) 由一个细胞执行着各种机能,但可以看到起结构的初步分化,即有内浆和外景之分。外浆和内浆分化是神经系统产生的前奏。 (二)多细胞动物(如水螅) 动物身体各个部分为适应生活环境变化而逐渐分化。形成了专门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同时出现了协调身体各部分的神经系统。 水螅拥有的细胞可以分为三类:1.感觉细胞2.运动细胞3. 神经细胞(组成网状神经系统) (三)无脊椎动物 环节动物(如蚯蚓) 节肢动物1.发头现象(为脑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2.初步具有了各种感觉能力 3.链状神经系统 1.界桩神经系统(头部神经节为脑雏形,并 形成三大神经节) 2.可分辨声音,颜色,形状,气味 3.不能利用感觉器官协同来反应外界影响

(四) 脊椎动物(体内背侧有一条脊椎骨,脊椎骨内有一条 神经管) 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 管状神经系统的出现为脑的形成准备了条件 神经管前端膨大部分首先形成脑泡 脑泡发展成为五个相对独立的脑泡两栖动物时前脑分为两个半球 的能力 注:大脑皮层的出现是神经系统演化过程的新阶段,它使脑真正成为有机体的一切活动的最高调节着和指挥者。 (五) 高等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的大脑半球开始出现了沟回。脑的各部位机能也 日趋分化,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是动物全部心理活动的最高器官,是动物各种复杂行为的最高指1. 灌装神经系统位于动物体内背侧(无脊椎动物的链状,节状神经节在腹侧 2. 脊椎动物神经组织是空心的(无脊椎动物的为实心的) 1. 可以用感知来控制行为 2. 在某些复杂的活动中加入了表象的成分 3. 有了最简单的概括能力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能认识事物之间的关系,具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得成分有(A)能力 2、人得听觉主要受(D)得控制。(D)颞叶 3、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得基本过程就是(C)兴奋与抑制 4、“谈虎色变”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得表现,它属于(B)第二信号系统得活动 5、感受性就是(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得感觉能力 6、听觉得适宜刺激就是(A)空气振动 7、下列关于听觉特性得描述不正确得就是(B)声波得频率越低,音调就越高 8、下列关于平衡觉得说法不正确得就是(C)人平躺得时候,平衡觉较弱 9、两可图形反映出人对事物知觉得(B)选择性 10、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得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得一幕这属于B)情景记忆 11、下面可以体现思维得概括性得有(C)从一类事物中抽取出共同属性,形成抽象地认识 12、根据(A)可以把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三类。(A)思维得形态 13、下面哪一种对梦得态度就是正确得A)梦就是一种正常得生理与心理现象。 14、需要就是指(A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得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得欲求。 15、获得性需要就就是(B社会需要 16、根据马斯洛得需要层次理论,(D)在最高层。D)自我实现 17、动机就就是D激发个体朝着一定得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得一种内在得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18、定势得作用其实就就是(D)无意识动机 19、内驱力其实就就是(A)生理性动机 20、身段表情可以分成(B)手势与身体得姿势 21、情绪有(A)几种功能A)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2、“人就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就是情绪得(A)理论得观点。 A)情绪得外周理论 23、根据伊扎德得观点敌意就是(D)三种基本情绪组合成得复合情绪。(D)愤怒、厌恶、轻蔑 24、(C)就是一种心理特征,就是有效完成某种活动得心理条件。(C)能力 25、一个人胆大好胜,自信、意志坚强,情绪易激动,这就是在描述她得(C)气质 26、以下说法只有一个就是错误得,请指出就是哪一个(D)华生就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得代表。 27、脑神经有(C)对。(C)12 28、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得(C)方向、速度、巩固程度、能达到得水平 29、以下哪一概念不就是由巴甫洛夫提出得?(A)操作性条件性反射 30、以下对知觉特征理解正确得就是A)知觉就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得客观事物得整体在人脑中得反映 1、对于以往感知过而当前又不在眼前得事物得心理浮现称为( C表象 2、人得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就是(A记忆得作用 3、主体对一定活动有了某种预先得准备状态,它决定着后续同类心理活动得趋势,这种现象称为B定势 4、对裂脑人进行精细实验研究从而成功地揭示了大脑两半球功能得不对称性,为此获得诺贝尔奖得学者就是( B罗杰、斯佩里 5、反射活动效应器活动得结果又作为一种新刺激传入中枢,并进一步影响中枢得活动,使之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得活动,这一过程称为( B反馈 6、多血质得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得基本特征就是 C强、平衡、灵活 7.编制世界上最早得一个智力测量表得就是 C比奈-西蒙 8、衡量感受性高低可用( D感觉阈限 9、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得需要理论叫 B需要层次理论 10、对延续与发展有机体生命所必需得客观条件得反应叫(A需要 1、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得就是(A)能力 2、“谈虎色变”就是一种条件反射得表现,它属于(A)第一信号系统得活动 3、以下说法只有一个就是错误得,请指出就是哪一个( D)华生就是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得代表。 4、脑神经有( C)对。(C)12 5、(D)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得科学 D、1879 6、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B.德国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需要: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2、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3、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4、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 5、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6、知觉: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7、人格:个体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8、心理测验法: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 9、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10、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105分类 二、 1、心理学各流派人物及成就 主义代表研究对象观点 ①构造主义学派冯特意识经验(内省法)可分成感觉、意象等基本心理要素 ②机能主义学派詹姆斯个体适应环境机能心理活动是持续意识流、反对冯特 ③行为主义学派毕生可观察测量行为主张用刺激-反应(S-R)客观方法 ④格式塔心理学派韦特海默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是有特殊内在规律的完整历程 ⑤精神分析主义学派弗洛伊德意识、潜意识中心课题是研究潜意识活动 ⑥人本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⑦认知奈瑟计算机科学的模拟法研究认知过程 2、知觉的基本特征(举例说明) ①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②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 ③理解性:受一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 ④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性 3、睡眠的意义:消除疲劳、补充能量、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物、保持心理健康 4、艾宾浩斯保持曲线:也可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过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即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5、思维和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①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个特点。 ②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而语言同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③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 ④不同民族的语法结构不完全相同,但思维的规律都是相同的。 联系:人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他们之间的联系确定和巩固下来。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

普通心理学试题大全 2002年 一、名词解释:3分/题 1、反射, 2、错觉, 3、模式识别, 4、图形掩蔽, 5、暗适应, 6、发散思维, 7、心境与应激, 8、诱因理论,9、素质,10、特质 二、简答题:5分/题 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简述冯特对心理学发展所做的贡献。 4、简述图式及其作用。 5、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6、简述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 三、论述题:10分/题 1、试评述有关颜色知觉的理论。 2、试述问题解决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 3、试述坎农—巴德学说。 4、试述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2001年 一、填充题:1分/题 1、心理测验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及测验的信度与效度,效度即指_____。 2、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_。 3、特瑞斯曼与布罗德班特的理论对过滤装置的不同看法在于 ___________。 4、自上而下的加工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性格与气质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 6、定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功能固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心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吉尔福特认为智力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 10、粘液质气质类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经类型相对应。 二、判断题:1分/题 1、注意是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于某一对象的过程。 2、感觉是人脑对客观刺激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3、不同的人感受性不同;但每个人的感受性是恒定不变的。 4、乔姆斯基认为句子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5、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的三个重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 6、遇到紧急情况不盲目冲动,沉着冷静的情感体验是理智感。 7、智商的公式是:IQ=MA/CA×100% 8、艾森克的人格二维模型中二个维度是强弱程度和稳定程度。 三、名词解释:4分/题 1、感觉阈限, 2、知觉恒常性, 3、内隐记忆, 4、算法式与启发式, 5、再造想象, 6、生物反馈, 7、液态智力, 8、奥尔伯特的特质说。 四、回答问题:10分/题,任选5题,共计50分。 1、试述如何调动活动参加者的注意力。 2、试述如何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记忆效率。 3、试述实验室问题研究中人们常用的策略。 4、试述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观点。 5、试述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 6、试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52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52 (总分:7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单项选择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不属于外部感觉的是 (分数:2.00) A.视觉 B.嗅觉 C.触觉 D.机体觉√ 解析:解析: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因此本题选D。 3.人的感官觉察微弱刺激的能力是 (分数:2.00)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受性 D.差别感觉阈限 解析: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人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因此本题选B。 4.在水里放15克糖,要使水的甜味尝起来刚好有差异,需要增加3克糖。根据韦伯定律,如果最初放20克糖,要使水的甜味刚好有变化,则需要加糖 (分数:2.00) A.4克√ B.5克 C.6克 D.9克 解析:解析:韦伯公式是K=△I/I,其中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K为一个常数即韦伯分数。因此本题选A。 5.感受性不易发生变化的感觉适应现象是 (分数:2.00) A.痛觉适应√ B.嗅觉适应 C.暗适应 D.明适应 解析:解析:痛觉适应不易发生,即痛觉的感受性不易发生变化。在嗅觉适应和明适应发生的过程中,感受性都会降低。暗适应的过程中感受性提高。各种感觉适应都有其生物学意义。痛觉难于适应,因为痛觉具有保护性的作用。因此本题选A。 6.小丹说当他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是 (分数:2.0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