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论选读》作业参考资料

《资本论选读》作业参考资料

《资本论选读》作业参考资料
《资本论选读》作业参考资料

第五专题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必做题】

1、剩余价值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的剩余价值率是怎样转化为利润率的(参见教材

P46-47 和《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P121-122)

答:(1)剩余价值本来是由可变资本生产出来的,它所反映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但是一旦“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这个问题可以从下述两个方面来说明:

①由于成本价格的形成,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完全消失了,从而使商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剩余价值,完全表现为资本家全部所费资本或生产费用的一个价值增殖额,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由此而被掩盖了。

②由于在成本价格形式上,剩余价值已经变成了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的一个增加额,因此剩余价值不仅成了所费资本的一个增加额,而且也成了所用资本的一个增加额。因为从现象上看,不仅构成成本价格的预付资本本身是形成商品价值的要素,而且全部预付资本对于商品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都是不可缺少的。这样,“剩余价值既由预付资本中那个加入商品成本价格的部分产生,也由预付资本中那个不加入商品成本价格的部分产生;总之,同样由所使用的资本的固定组成部分和流动组成部分产生。总资本在物质上是产品的形成要素,不管它作为劳动资料,还是作为生产材料和劳动都是如此。总资本虽然只有一部分进入价值增殖过程,但在物质上总是全部进入现实的劳动过程。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虽然只是部分地参加成本价格的形成,但会全部参加剩余价值的形成。不管怎样,结论总是:剩余价值是同时由所使用的资本的一切部分产生的。”正是通过上述形式,剩余价值才转化为利润。

利润和剩余价值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所不同的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而利润则是对全部垫付资本而言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则是剩余价值的现象形态。正因为利润本质上是剩余价值,只是在外观上表现为整个垫付资本的产物,所以马克思把利润称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如果我们以p 表示利润,则商品价值的公式W = c + v + m = k + m ,便进一步变成了W = k + p 。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一个必然结果,就象价值必然要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来一样,

剩余价值必然要通过利润表现出来。这是因为:第一,在成本价格这个转化形式上,c和v 的区别消失了,剩余价值的来源就由可变资本转移到垫支总资本上来了。第二,由于劳动力的价值表现为工资,因而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好象都是给了报酬。这样剩余价值似乎不是由劳动创造的,而倒像是由资本本身所产生的。马克思指出:“因为成本价格的形成具有一种假象,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看不出来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必然变成不是由可变资本部分引起,而是由总资本引起。因为在一极上,劳动力的价格表现为工资这个转化形式,所以在另一极上,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这个转化形式。”由于上述两个原因的客观存在,剩余价值必然会转化为利润。

(2)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是同一个剩余价值量的不同比率关系。马克思说:“用可变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剩余价值率;用总资本来计算的剩余价值的比率,叫作利润率。这是同一个量的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由于计算的标准不同,它们表示同一个量的不同的比率或关系。”剩余价值率(m')= m / v ;利润率(p')= m / ( c + v )= m / C 。剩余价值率向利润率的转化,是资本在运动中形成的。

在现实的资本运动中或在资本家的心目中,剩余价值率向利润率的转化,表现得更为明显。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预付一定数额的价值,并期待着价值的所有部分都有同样的增殖。“资本家预付总资本时并没有考虑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上所起的不同作用。”在他的心目中,把两部分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完全混在一起了。而他考虑的是,只要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结合就能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就会有利润。所以他精心地组织生产和流通,同样努力和尽心地调配工人和购买生产资料,更紧张地关心市场和留心自己的竞争者。在资本家看来,利润是他的预付资本带来的。他不承认剩余价值,更否认剩余价值是被他占有的工人无酬劳动创造的这一事实。他认为,他一旦把资本投下去,就会给他带来一个余额。他总是拿这个余额和他预付的总资本相比,来计算他盈利的程度。这样,利润率就形成了,用公式表示,即p' = m / C 。剩余价值率也由此而转化为利润率。

利润率比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由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虽然二者在质上不同,但是量上还是相等的。在利润上面,还可以隐约看到利润与劳动的关系。但由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转化,二者的量已不相等,m' > p '。而且质的差别更大,随着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获得了完成的形态。在利润率和利润形态

上,剩余价值的来源看不到了。剩余价值率表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

润率表示的却是资本家盈利的程度。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在质上是根本不同的。在利润率、利润形态上,把本来是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变成了物创造的,关系完全颠倒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也进一步被掩盖了。

2、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见教材P374-397 和《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P122-123)

答:资本家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利润,在资本量一定的条件下,利润的多少就取决于利润率的高低,因而资本家总是力图追求最高的利润率。但是利润率的高低,不是由资本家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许多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越高,剩余价值量就越多,利润率也就越高。凡是能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也能提高利润率。

②资本有机构成。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同量资本用在可变资本的数量就越少,在资本周转速度为一定的情况下,所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少,因此利润率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呈反方向变化。

③资本周转速度。在剩余价值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为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年中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就越多,从而年利润率就越高,因此年利润率与资本周转速度成正比。

④不变资本的节省。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旧价值,并不创造新价值。但是不变资本的节省却与利润率的高低有关系:一方面,不变资本的节省可以使资本价值构成降低,从而使用同量资本能够使用更多的劳动力,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不变资本的节省还可以减少商品价值中由生产资料转移过来的部分,从而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这两者都会使利润率提高。

⑤原料价格的变动也影响利润率。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预付总资本增加,利润率下降;原料价格下跌,生产成本降低,预付总资本减少,利润率提高,所以原料价格的变动与利润率成反方向变化。

3、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它与商品价值有何区别(参见教材P405-406 和《资本论与

中国经济理论热点》P124-126)

答:(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进而转化为平均利润后,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等于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可见在平均利润的前提下,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实际上,生产价格和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同一过程的两个层次。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的过程,也就是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只不过平均利润的形成是前提,生产价格的形成是结果。对此,马克思指出:“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①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的形成为前提,是利润平均化的结果。②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两部分构成,即生产价格= 成本价格+ 平均利润。③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生产价格与商品价值有以下区别:①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②生产价格与价值形成的前提条件不同,生产价格的形成直接是以平均利润的形成为前提的,价值的形成直接是以耗费劳动为前提的;③生产价格由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两部分构成,而价值则是由c、v、m 三部分构成;④生产价格的形成要求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高度,而价值则是随着商品生产的产生而形成的,它要求的社会发展程度要低的多;⑤个别商品的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量的差别,即有的低于价值,有的高于价值,但社会总量是一致的。

4、平均利润形成以后是否排除超额利润(参见教材P48 和《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P124)

答: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并不排除超额利润的存在,因为独自抢先采用了最新的先进科学技术的个别部门或其企业,能够获得超过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如果某个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市场生产价格(或社会生产价格),该企业就会获得超额利润。个别生产价格= 个别成本+ 平均利润,市场生产价格= 社会成本+ 平均利润,这个超额利润实质上是个别成本低于社会成本所形成的差额。当然就一个企业来说获得上述意义上的超额利润是暂时的,它将在竞争中消失。人为垄断或自然垄断也会产生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具有稳定性,这在地租上表现的更为明显。

研讨题】

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参见教材P46-49 和《资本论与中国经

济理论热点》P120-126)

答:(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主要包括: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平均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市场经济,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基本原理,对社会主义经济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这一理论指导我们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开展市场竞争,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它表明投入生产经营的资本都要求一种社会权力,即平等分享与其资本相应的利润。为此,投资者都要在部门之间的平等竞争中选择利润率高的行业。各个投资者都竞相向利润率高的行业积极投资的这种导向,体现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趋势。这就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必须开展部门之间的竞争,使利润率高、效益好的行业,通过竞争多吸收投资,使利润率低、效益不好的行业减少投资,从而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并调节行业或部门之间的利润率。

第二,这一理论指导我们把生产经营的投资当做资本来经营,在生产经营中发挥资本的两种趋势的作用。资本在优化组合中的两种趋势,表现为既节省劳动力又节省生产资料的作用。这就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中,要认定追求效益或利润的投资就是资本,资本的一般性质就在于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在生产经营中优化资本结构,把厉行节约落实在资本的两种趋势上,既节约活劳动,又节约物化劳动,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这一理论指导我们为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条件。利润率平均化所体现的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发挥,有两个条件:一是资本有更大的活动性,容易在不同部门之间自由转移;二是劳动力能够迅速地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转移。这就启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为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上述两个条件。一要在金融信贷和融资上增强资本自由转移的流动性;二要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实行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双向选择。

金蝶k3-最全的操作使用手册图文(最新版本)

K3 wise 12 版本系统概述 关于本系统 总账系统是财务会计系统中最核心的系统,以凭证处理为中心,进行账簿报表的管理。可与各个业务系统无缝联接,实现数据共享。企业所有的核算最终在总账中体现。 本系统主要功能有: ?多重辅助核算 ?科目计息控制 ?科目预算控制 ?凭证分账制核算流程 ?强大的账簿报表查询 ?多币别核算的处理 ?现金流量表的制作 ?往来业务的核算处理,精确计算账龄 ?与其他业务系统无缝链接 ?对业务系统生成的凭证提供明细管理功能 ?自动转账设置 ?期末调汇的处理 ?期末损益结转 ?结账日的控制可以进行月份的选择 ?集团内部往来协同 1.1.1多重辅助核算: 在总账系统中,可对科目设置任意多的核算项目进行多重辅助核算。并且提供丰富的核算项目账簿和报表,满足企业对多种辅助核算信息的项目管理。 1.1.2提供科目计息控制: 在未使用结算中心系统时,可以对科目进行利息计算,提供资金管理,计算科目积数与利息,计算各种资金机会成本。 1.1.3提供科目预算控制: 可进行科目预算,科目预算也可从预算管理系统中引入,从而在凭证录入时可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控制。而与预算管理系统集成使用,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预算管理与控制。

1.1.4提供凭证分账制核算流程: 系统在提供对外币通常的核算要求——统账制的基础上,同时提供了分账制核算要求下的从凭证处理到业务报表的完整核算流程。 1.1.5强大的账簿报表查询: 查询账簿报表时,可追查至明细账直至凭证,同时可查询到核算项目信息。有跨期查询功能,可以在本期未结账的情况下查询以后期间的数据。提供多种核算项目报表的查询,可进行多核算项目类别的组合查询。具体提供的账簿包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数量金额总账、数量金额明细账、多栏账、核算项目分类总账、核算项目明细账等;具体提供的报表包括:科目余额表、试算平衡表、日报表、摘要汇总表、核算项目余额表、核算项目明细表、核算项目汇总表、核算项目组合表、核算项目与科目组合表、科目利息计算表、调汇历史信息表等。 1.1.6多币别核算的处理: 期末自动进行调汇的处理。而通过调汇历史信息表可方便查询到各种币别的变动过程。 1.1.7实现现金流量表的制作: 在凭证录入时即可指定现金流量项目,也可通过T形账户,批量指定现金流量项目,生成现金流量表的主表与附表。同时现金流量表可进行多级次多币别的查询。 1.1.8实现往来业务的核算处理,精确计算账龄: 提供基于凭证的往来业务核销,可按数量与金额两种核销方式,准确计算数量金额的往来业务计算。分段准确计算账龄,利于资金控制以及账款催收,加强财务管理。 1.1.9与其他业务系统无缝链接: 各业务系统可直接自动生成凭证到总账中,在总账可直接查询到各系统生成的凭证。其他业务系统可以直接从总账中进行取数。业务单据与凭证间可相互联查。 1.1.10对业务系统生成的凭证提供明细管理功能: 在系统参数中提供“不允许修改/删除业务系统凭证”的参数选项,当选择了该参数,则不允许修改或删除物流系统及应收、应付系统等业系统机制凭证,反之则可以修改和删除。

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精心编制)

《岭南民间文化》 形考作业参考答案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 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

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 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 A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 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 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 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 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 A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 化交融变异。

毕业大作业格式要求及封面

4、毕业大作业(论文)的撰写 (1)毕业大作业(论文)的框架与要求: a、题目: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可分为主标题和副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 摘要 b、目录:两级目录。 c、引言:应说明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的评述,本课题欲解决的主要问题,采用的手段、方法,所需条件,成果及意义等。 d、正文:对设计或研究做详细表述(计量单位统一用国际标准制,引用的数据或重要论断要注明出处)。 引言、正文均另起一页。 e、主要参考文献:按正文引用的先后顺序列出,包括文献编号和文献出处。 对于书籍和专著应按下列顺序注明:作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内容所在页码; 对于论文应按下列顺序注明:作者、论文篇目、刊物名,年、月、卷(期),论文在刊物中的页码; f、附录:附录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数据表格、公式推导、设计图纸、外文文献译文等。 g、结束语:以简短文字对工作中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 (2)篇幅:专科生为6000-8000字。 (3)毕业大作业(论文)上交时,必须按统一格式打印:用A4纸、仿宋小4号字打印,其中题目用仿宋加粗3号字打印,每页44行,每行34字即68字符,每页需加页眉、页脚[页眉:北京科技大学管庄校区毕业设计(论文)、(仿宋5号字),页脚:第X页共X 页(居中排、仿宋5号字)],并用封面装订成册。上述内容同时需制成软盘,装入论文封底专用袋内。 装订次序:毕业大作业封面、摘要、目录、引言、正文、主要参考文献、附录、结束语、封底。 毕业大作业(论文)一式两份并要求交电子版,教研室存。优秀毕业大作业(论文)需再交一份存校区图书馆。

金蝶K3操作流程详解

K/3系统项目实施文档 K/3系统操作流程图 金蝶软件 (中国)有限公司 实施部 二零零五年元月

K/3系统项目实施文档 目录 一、流程图符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二、K/3系统基础操作流程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A、“中间层—账套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B:系统基础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C:系统初始化资料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D:系统期末结账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三、各模块日常业务处理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A、总账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1、总账总体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总账初始化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3、新增凭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4、凭证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5、单张凭证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6、多张凭证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7、单张凭证反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8、成批凭证反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9、单张凭证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10、成批凭证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1、单张凭证反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2、成批凭证反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13、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B、现金管理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1、初始化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2、复核记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3、登现金日记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4、库存现金盘点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5、现金对账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6、登银行存款日记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7、登银行对账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8、银行存款对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9、新开账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地域文化(岭南文化)形成性考核册完整版(1)

作业1 一、填空题 1、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 2、广府、古越人 3、四 4、茶楼 5、客家 6、两晋 7、福佬 8、五指山区 9、西瓯、骆越 10、四月八 二、选择题BACAB DADBB 三、论述题 1、岭南的三大民系是如何形成的?其各有什么特点?答: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福佬民系。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中原人陆续南迁入粤,其中有将领、士卒、商贾、赘婿、和谪徙罪人及平民百姓。西汉初,真定人赵佗乘中原战乱,自立为南越武王,守卫岭南。由于中原人与越人杂居其间,乃稍知言语,渐见礼化。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之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仪。(见《后汉书南蛮传》)这说明中原文化自秦汉开始,全面浸润五岭地区百越族群的原始文化,以双向交融并经历自身发展与嬗变过程,在这一嬗变过程中,部分越人外迁,或融入另一个族体,或蜕化为另一个新的族群,而由北方迁入的中原人与岭南越人相交融逐渐形成了广府、客家、福佬三个民系,这三个民系都是属于汉民族的分支。广府民系的特点主要是不怀旧,不拘泥于历史,富于冒险,勇于开拓,容易接受外来的新事物,又善于融合,消化,吸取,商品意识浓,价值观念强。精明能干,善变兼容,淡薄政治,讲求经济实效。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客家民系的特点是宗族观念强,富团结心。喜爱唱山歌。有刻苦耐劳性格和一定的“山地意识”,念念不忘祖宗盛德。他们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中原文化“书香门第”的特质。他们一向以读书为荣,以读书识字为“一技之长”。梅县被称为“文化之乡”。福老民系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商品意识,富于冒险开拓的精神,博采众长。但有急功近利,行为短期化的弱点。潮州人喜爱喝工夫茶,听典雅富丽的潮剧。潮绣绣工精美传神,工艺品、潮州小食等表现潮州人精巧的手工。 2、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还充满洋味,形成这种奇异特色的原因是什么?答:岭南古为百越之地,是百越族居住的地方,长期以来,南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方人称为“蛮夷之地”。所以这个区域相对独立地发展了百越独特的文化。唐代开元年间,张九龄主持扩建大庾岭新道,使其成为连同岭南岭北的主要通道。“兹路既开,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教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历史上历次汉人的大举南迁,不仅加快了岭南的开发,并以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影响了越族人。同时,历代流人贬官的流放,对提高岭南各地文化素质与文化水平,或多或少出过力,唐代流贬广东有史可考者,流人将近300,降官近200。其中名人士大夫更起到促进的作用,如刘禹锡、寇准、秦观、汤显祖、柳宗元、韩愈等。因此,中原文化对岭南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早开放的港口,海上对外贸易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商品经济和商品意识。明代至清中期,是古代岭南最繁荣的时期,广州长时间成为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也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清代时珠江商贸航运更加繁忙。康熙帝二十四年,在广州建立粤海关和在十三行建立洋行制度,乾隆帝年间开始,准许外国人在十三行一带开设“夷馆”,方便经商和生活居住。所以,岭南是最早接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 综上,岭南民俗中既有中原传统的东西,也有百越古族的遗风,而且某些开放较早的地区洋味较重。 四、理解题 1、你对岭南发展史上的哪位“名人”最有兴趣?请简述其生平及奉献。答:赵佗。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在香港、澳门以及广大岭南地区确立政权的秦朝主将之一,也是秦朝统一以来最早成功地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亲和政策的杰出政治家,是最早把中原文化和先进生产力传播到岭南的伟大先驱。【赵佗生平】约公元前218年,赵佗随任嚣率军征伐百越;公元前214年,被秦始皇诏令为首任龙川县令;公元前208年,接替任嚣任南海郡尉;公元前204年,吞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封南越武王;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封赵佗为南越王,公元前

金蝶K3操作说明文档

.K3金蝶财务软件如何怎样使用安装维护设置操作流程 2008-11-28 13:09 K3系统结构组成 数据库(SQL) 中间层(数据存储端) 客户端(操作终端) 注:数据库、中间层的安装环境2000/NT SERVER端 K3中间层 帐套管理 一、新建帐套 操作流程:服务器电脑--开始--程序--K3中间层--帐套管理—新建按钮(白纸按钮) 注意点:帐套号、帐套名不能重复但可修改,但帐套类型不可更改 二、设置参数和启用帐套 操作流程:服务器电脑--开始--程序--K3中间层--帐套管理—设置按钮 注意点:公司名称可改,其他参数在帐套启用后即不可更改(包括总账启用期间) 易引发的错误:如果帐套未启用就使用,系统会报错"数据库尚未完成建账初始化,系统不能使用" 三、备份与恢复 1、备份 操作流程:服务器电脑--开始--程序--K3中间层--帐套管理—备份按钮 注意点:a、备份路径的选择(建议可建立容易识别的路径) b、备份时电脑硬盘及外部设备应同时备份 c、备份文件不能直接打开使用 解释:外部设备(光盘刻录机、磁带机) 2、恢复 解释:当源帐套受到损坏,需打开备份文件来使用时用恢复,恢复与备份是对应的过程。操作流程:服务器电脑--开始--程序--K3中间层--帐套管理—恢复按钮 注意点:恢复时“帐套号、帐套名”不允许重复 四、用户管理(即可在中间层处理,亦可在客户端处理) 操作流程:(中间层)服务器电脑--开始--程序--K3中间层--帐套管理—用户按钮 (客户端)K3主控台—进入相应帐套—系统设置—用户管理 1、用户组:注意系统管理员组与一般用户组的区别 2、新建用户 操作流程:(中间层)服务器电脑--开始--程序--K3中间层--帐套管理—用户按钮—用 户菜单—新建用户 (客户端)K3主控台—进入相应帐套—系统设置—用户管理—用户按钮 —用户菜单—新建用户 注意点:a、只能是系统管理员才可以增加人名 b、注意系统管理员的新增(即用户组的选择) 3、用户授权 操作流程:(中间层)服务器电脑--开始--程序--K3中间层--帐套管理—用户按钮—用 户菜单—权限 (客户端)K3主控台—进入相应帐套—系统设置—用户管理—用户按钮 —用户菜单—权限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综合练习-答案答案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综合练习答案答案 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4孕育奠基生成展期拓展反思;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6、阶级社会;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1 4、分层抽样整群抽样 1 5、观察法。 三、选择题: 1、C 2、A 3、C 4、B 5、B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 (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观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活力所在,使这些学科的工作者比之于他们的前辈,更能在研究中取得有价值的突破。它们的关系是:对特定对象的认识往往是从初步的定性研究开始的,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定量研究则是对定性研究的深化和细化。两者循环交替,不断把主体对对象的认识引向深入。(4)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观在方法上对人类智能的两极给予了同样的重视。科学家常常能凭借卓越的直觉能力,在混乱复杂的事实材料面前,敏锐地觉察到某一类现象和思想可能具有重大意义,预见到将来在这方面可以产生重大的科学发现或科学成果。这样由直觉作出的大胆预言,常常决定了某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战略。同时,如能加以一定的、科学的分析技术进行预测和研究,该研究领域的成果就更可靠。 2、参考观点: (1)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RFID大作业参考格式

学 生 研 究 报 告 课 题 名 称 利用RFID 实现对图书的管理 院 部 名 称 龙蟠学院 专 业 M11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M11电子信息工程 学 生 姓 名 李梦茹 学 号 1121119031 任 课 教 师 姚 健 东

目录 摘要 (3) 第1章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4) 1.1 课题背景 (4) 1.2 课题内容 (4) 1.3 研究意义 (4) 第2章系统方案设计 (6) 2.1 RFID技术的定义及其组成 (6) 2.2 RFID技术的原理 (6) 2.2.1 射频识别的基本流程 (6) 2.2.2 RFID的工作原理 (6) 2.2.3 RFID工作的物理学原理 (7) 2.3 RFID技术的特点 (8) 第3章硬件设计 (9) 3.1 登记 (10) 3.2 入库 (10) 3.3 借阅 (11) 第4章软件设计 (13) 第5章总结 (15)

利用RFID技术实现对图书的管理 摘要 本系统实现对图书的管理。文章第一部分阐述了RFID技术的研究领域及其现状。第二部分详细介绍RFID技术及其原理,在此通过对它的定义和结构组成及其特点来介绍RFID技术,RFID技术的原理主要包括它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的物理学原理。第三部分运用RFID技术依次来实现对图书的登记、入库、借阅等流程监控,构建基于RFID的图书管理系统,在这部分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RFID 技术来实现图书的登记、入库、借阅等,并且与传统系统比较得之RFID技术的优越性。第四部分进行总结,RFID技术对图书的管理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很多国家的图书馆都采用该技术进行图书的管理,随着技术的发达,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会更广阔,将会给图书馆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 关键字: RFID;自动识别技术;图书;登记;入库;借阅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1.(仿照示例书写工整即可) 2.(1)(gōng)(gòng ) (2)(yī)(yún)(zhì) 3.(1)(×)(2)(√)(3)(√) 4.(1)(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小牧童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没有固定声腔的曲子)。 (3)(天真可爱)(对乡村孩子们的) 5.(1)(2)景色宜人的乡下,有大大小小的村庄,村庄里住着勤劳的人儿和天真的孩童。 天刚蒙蒙亮,田里,农民已经开始赶着黄牛犁田了。一块块,一排排的泥土被翻过来,泥土的气息沁人心脾。太阳渐渐升起,金黄的田野里,劳作的农夫早已满头大汗,不时拿粗布擦拭着额头。家里的妇女们也早早起床,烧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懂事的孩子小心翼翼地给田里辛勤劳作的大人送去了饭菜和热水。 傍晚,孩子们聚在桑树下,认真学着大人的样子,把碧绿的瓜苗种在挖好的坑里。脸上、手上、衣服上到处是泥巴,他们却顾不上清理,忙着栽种瓜苗。 夜晚,村庄里传出一阵阵搓麻的声音,烛光下,纺织机匀速的撞着麻绳。麻绳团越搓越大。一家人坐在一起,聊着一天的所见所闻,不时传出一阵阵爽朗的笑声和孩子们稚嫩的声音。 多么和谐,多么美好的田家人啊,田园生活也有它的独特之美哦!

2.祖父的园子 1.(仿照示例书写工整即可) 2.(圆滚滚)(蝴蝶)(蚂蚱)(蜻蜓)(瓢虫) 3.(1)(,)(;)(,)(;)(,) (2)(,)(,)(,)(:“)(”) 4.园中趣事观察小昆虫、大榆树栽花拔草 铲地吃黄瓜,追蜻蜓浇菜 5.(1)读一读,填一填。 “我”看到“我”想到 花开了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在说话似的 蝴蝶飞了在跳舞似的 蟋蟀叫了在弹琴似的 园子里还有许多景物,作者还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自由自在)“一切都活了” (3)(②) 6.(迎春花、栀子花、菊花、梅花)我愿意摘花就摘花,我愿意除草就除草,我愿意浇水就浇水, 3.月是故乡明 1.(1)(yǐ)(nǐ)(yān)(qǐng)

金蝶K3操作流程图详解

金蝶K3操作流程图详解

目录 一、流程图符号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二、K/3系统基础操作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 8 A、“中间层—账套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B:系统基础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C:系统初始化资料录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D:系统期末结账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三、各模块日常业务处理流程:________________ 22 A、总账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总账总体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 22 2、总账初始化处理:__________________ 24 3、新增凭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4、凭证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5、单张凭证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30 6、多张凭证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32 7、单张凭证反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34 8、成批凭证反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36 9、单张凭证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 38 10、成批凭证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 40 11、单张凭证反过账:_________________ 42 12、成批凭证反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岭南文化作业答案

作业1 一、填空题 1、岭南三大民系是指(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和(福佬民系)。 2、最能代表岭南文化特征的是(广府)民系,它是岭南三大民系中最早形成的居民共同体,是由(古越)和南迁的中原移民融合而成的。 3、历史上中原人入越较大规模的有(四)次。 4、最能体现广府民系市井风情的是广州的(茶楼)和除夕花市。 5、最能反应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的是(客家)民系的风俗。 6、现在居住在广东的客家人,大多是(西晋)时期中原地带的“衣冠望族和朝廷命官”。 7、喝功夫茶是(福佬)民系的风情。 8、原广东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黎族,主要居住在现海南省(五指山区)即古百越族的一个支系——,(骆越)族人聚居之所。 9、壮族是两广地区主要的土著民族,是由古代百越族中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10、壮族较有特色的节日是(四月初八)的“牛王诞”。 二、选择题 1、年初一“行大运”是(B)A广州人的习俗B阳江人的习俗C客家人的习俗D中山人的习俗 2、三月三是(A)人的节日A黎族B壮族C瑶族D苗族 3、广府民系是由古越人和(C)融合而成的。A北方移民B西方移民C中原移民D高原移民 4、汉语粤方言是一种以(A)为主,融会了中原古汉语成分的方言。A 古越族语B古黎族语C古壮族语D古畲族语 5、客家人尊师重教,崇尚诗书,秉承了(B)的特质。A黄土文化B中原文化C汉唐文化D西域文化 6、壮族四月八的节日给(D)披红挂彩,反映了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习俗。A小伙子B大姑娘C猪D牛 7、畲族同胞自认是(A)后代。A盘瓠B盘石C赵佗D刘三妹 8、古代外国文化通过(D)传入岭南地区,促进了岭南文化与外国文化的交融。A 朝廷官员流放B中原人口迁移C塞北丝绸之路D海上丝绸之路 9、(B)的风俗,最能反映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变异。A广府民系B客家民系C福佬民系D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10、瑶族的盘古王诞要举行隆重的(B)活动。A耍花灯B耍歌堂C迎新娘D满月酒 三、论述题

大作业(论文)书写说明及格式要求

论文书写说明及格式要求 一、书写说明 (一)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任务书的内容:根据本课程论述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理论,自拟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进行阐述。正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 2、开题报告(由学生本人填写) 由学生本人论述选择这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对所著课题的研究方案及计划进度的安排。(100字左右) 3、中文摘要的书写说明:(由学生本人填写) 摘要是用中文来对论文的高度概括,是全文的缩影。是对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概括性,即不用阅读论文(设计)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主要是结果和结论。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的,用以表达全文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每篇论文(设计)一般选取3-8个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的书写说明:(由学生填写) 论文要有目录,以反映出论文的纲要。列出目录,可以从中看出论文的内容梗概,论点的安排,整体的布局,各章节的联系,给人以清楚的轮廓。因此,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附录、图版、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码,以便读者查找。 5、参考文献的书写说明:(由学生填写) 参考文献置于正文的末尾。对那些重要的学术性强的,在论证中所引用过的文献,一般都应列出来。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3]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4)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5)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大学语文》在线作业参考资料

[南开大学]20秋学期《大学语文》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述哪一组人员都属于创造社成员?( ) [A题].郭沫若、鲁迅、周作人 [B题].周作人、郁达夫、林语堂 [C题].沈雁冰、成仿吾、许地山 [D题].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D 2.古代小说的艺术巅峰之作指的是 [A题].《红楼梦 [B题].《水浒传》 [C题].《三国演义》 [D题].《西游记》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A 3.主旨是“尊王灭寇”,维护封建统治的《水浒》续书是 [A题].《续水浒传》 [B题].《水浒后传》 [C题].《后水浒传》 [D题].《结水浒传》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D 4.《世说新语》是()组织门人编纂的一部笔记体小说 [A题].葛洪 [B题].刘义庆 [C题].陶渊明 [D题].吕不韦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B 5.抗战初期散文最有战绩的是 [A题].抒情散文 [B题].报告文学 [C题].杂文 [D题].小品文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B

6.关于清代散文与骈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题].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清代散文与骈文的争奇斗艳。 [B题].制约二者之间消长变化的内在杠杆则是文以载道的传统文学观念和强调文学独立价值和抒情功能的进步文学观念之间的交锋和对峙 [C题].从时间上看,清初散文的走向主要是正统文学观念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扭转晚明的鲜活文风,同时骈文则在酝酿中兴。 [D题].清代散文从质量上看明显已经超过了唐宋散文的水平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D 7.《花间集》产生的时代是() [A题].南北朝时期 [B题].唐代 [C题].五代十国 [D题]..宋初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A 8.明代最早以传奇样式反映忠奸斗争这一主题的作品是() [A题].《宝剑记》 [B题].《浣纱记》 [C题].《鸣凤记》 [D题].《香囊记》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C 9.下列诗人不属于宋代白体诗人的是 [A题].李昉 [B题].林逋 [C题].徐铉 [D题].王禹偁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B 10.与楚辞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源头的诗歌总集是() [A题].《诗经》 [B题].《文选》 [C题].《离骚》 [D题].《乐府诗集》 难点分析:此题难度中等,完成本学期课程后,回答上述题目 [参考答案是]:A 11.清代的讽刺小说主题不包括 [A题].借神魔题材讽刺现实,如刘璋的《斩鬼传》和张南庄的《何典》

2017年电大年最新电大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2年最新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间断的优秀文化。 2.“文化”是___中国_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化”一词在我国的出现,至迟可追溯到_西汉。“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_纹理__。“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__《_易._贲卦._象传》。 3.所谓“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_物质文明_____与__精神文明__的总和。 4.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5.远古至夏朝建立(公元前21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阶段, _______夏商西周时期_______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雏形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型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与融合期,隋唐五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宋元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发展时期,明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暮总结期。 6.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 7.以黄河中下游两大文化区为主干的中华新石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渊源。 8.中国传统文化雏形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一,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字, 其二,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其三,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其四,在意识形态领域,天命神权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产生。 9.儒家发展了“周礼”的伦理道德思想。孔子提出以“仁”为核心的政治思想,认为体现“仁”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是“礼”,主张“克己复礼”,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道德。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一步发挥和完善,提出五伦说说以及“仁义礼智”四德说。 10.董仲舒提出“新儒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框架,以“君权神授”为基本理论,将阴阳五行学说提到神学的体系上来,把儒家伦理思想的父权、神权和君权三位一体化,从而建立起“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以及“天不变,道也不变”的宇宙观,以论证“王道之三纲”的永恒性。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人为”“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精神。 12.中国气候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二是大陆性气候强,三是气候类型丰富多样。 13. 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我国文化史的一大主题。不仅是农耕与游牧长期对垒的界标,也是二者之间通过战争、迁徙、和亲、互市等中介形式,实行经济互补和民族融合的纽带。 14.中国自然经济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这一特点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15.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专制主义严密是其典型的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 16.中国传统哲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17.现在一般把中国传统哲学划分为七个阶段,即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 18.早期法家分为重法、重术和重势三派,分别以商鞅、申不害、慎到为代表。战国末

3 金蝶K3操作流程图详解

目录 一、流程图符号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二、K/3系统基础操作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A、“中间层—账套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B:系统基础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C:系统初始化资料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D:系统期末结账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三、各模块日常业务处理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A、总账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1、总账总体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2、总账初始化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3、新增凭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凭证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5、单张凭证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6、多张凭证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7、单张凭证反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8、成批凭证反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9、单张凭证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10、成批凭证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11、单张凭证反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2、成批凭证反过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3、总账系统的期末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B、现金管理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初始化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2、复核记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3、登现金日记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4、库存现金盘点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5、现金对账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6、登银行存款日记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7、登银行对账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8、银行存款对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9、新开账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C、固定资产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固定资产初始化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2、新增卡片类别资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3、日常新增固定资产卡片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4、单张固定资产变动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