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铝、电解铝的基本原理doc

氧化铝、电解铝的基本原理doc

1.铝的生产

铝的生产是由铝土矿开采业、氧化铝工业、电解铝工业等构成。早在1746年,德国化学家J·H·波特(Pott)在实验室里从明矾中提取出了一种白色的物质。法国科学家A.L·拉瓦锡(Lavoisier)认为那是一种尚未被发现的金属氧化物。它与氧有极大的亲和力,结合牢固,不能用碳和那时已知的任一种还原剂使其还原,这种白色的物质即是现在的氧化铝。1809 年,英国化学家H·戴维(Davy)将这种想象的尚未命名的金属称为“alumium”,后又改为“alumin—ium”。1825年丹麦人H·C·奥斯忒(Oersted)用钾汞齐还原无水氯化铝,制得一些其颜色与锡白色相同的小颗粒,成为了当今的铝。虽然当时由于技术和工艺的限制,研究人员仅得到几毫克铝,但却宣告人类制得了在自然界中不以单质存在的铝。此后,德国人F·沃勒(Wohler)用钾还原无水AlC13,制得了铝粉。1845 年他又将A1C13,气体通过钾熔体表面制得了一些铝珠,其质量为10~15ms/颗,并用它们测得了铝的密度与塑性。尽管当时实验准确性不是很高,但却使人们了解了铝是一种熔点不高的金属,且有相当好的延展性。1845 年,法国科学家S·C·德维尔(Deville)用钠还原NaAlCl+络合盐制成了一定数量的金属铝。由于当时用这种方法生产的铝量少且成本高,其价格一度接近了黄金价格,人们只,能把铝加工成一些诸如餐具、摆设之类的工艺品供皇室和高宫贵人使用。

自从铝被人类发现之后,各国的科学家们一直都在苦苦探索铝的生产工艺及其工业化生产,使其为人类服务。1886 年美国奥伯林学

院化学系学生C·M·霍尔(Hall)发明冰晶石(Na3ALF6)一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几乎同时大洋彼岸法国巴黎矿业学院大学生P·L·T·埃鲁(Heroult)也发明生产铝的这种方法。从此,人们把此法称为霍尔一埃鲁法,直到100 多年后的今天,全世界的原铝生产还都是用此种方法。

100 多年来,世界铝工业生产从铝矿的采掘、材料的供应、氧化铝和电解铝的生产、技术的应用;进出口贸易等已形成了一个相当完整的体系,各国间也形成了一种分工明确、组织有序、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格局。

2.氧化铝的生产

铝的电解是以氧化铝为原料、冰晶石为熔剂的电解过程。所以,氧化铝是电解铝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主原料。由于铝土矿资源的特点不同,致使各氧化铝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不同。目前世界上氧化铝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拜耳法、碱石灰烧结法和拜耳-烧结联合法三种。通常高品位铝土矿采用拜耳法生产,中低品位铝土矿采用联合法或烧结法生产。

拜尔法由奥地利人拜耳(K·J·Bayer)于1888 年发明。拜尔法的生产原理是用苛性钠(NaOH)溶液加工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溶液与残渣分离后,通过降低温度,加入氢氧化铝作晶种,经长时间搅拌,铝酸钠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洗净并在950—1200℃温度下煅烧成氧化铝成品。由于铝矿石中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结晶构造不同,它们在苛性钠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有很大差

异,所以一般要根据不同的铝矿石采取不同的溶出条件,即不同的溶出温度。三水铝石型铝土矿通常在125-140℃下溶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则要在240—260℃下并添加石灰(3%-7%)的条件下溶出。拜尔法问世之后,由于共流程简单,能耗低,成为当前氧化铝生产中应用最为主要的一种方法。目前这种氧化铝的生产产量约占全球氧化铝生产总量的95%左右。

碱石灰烧结法通常处理拜尔法不能处理的低晶位铝矿石。其原理是将铝土矿、碳酸钠和石灰按一定比例混合配料,在回转窑内烧结成由铝酸钠、铁酸钠、原硅酸钙和钛酸钙组成的熟料,然后用稀碱溶液溶出熟料中的铝酸钠,此时铁酸钠水解得到的NaOH 也进入溶液。如果溶出条件控制得当,原硅酸钙就不会大量与铝酸钠溶液发生反应,而与钛酸钙等组成赤泥排出。溶出熟料得到的铝酸钠溶液经过专门的脱硅过程,SiO2 形成水合铝硅酸钠(称为钠硅渣)或水化石榴石沉淀,把C02 气体通入精制铝酸钠溶液,加入晶体搅拌,得到氢氧化铝沉淀物和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的母液,氢氧化铝经煅烧成为氧化铝。采用烧结法的氧化铝生产厂,由于其碱耗平均值约为拜耳法生产的1.5 倍左右。

3.电解铝生产原理

铝电解的原理是使直流电通过以氧化铝为原料、冰晶石为溶剂组成的电解质,在950~970℃下使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铝分解为铝和氧。可用下式表示:

2Al203+3C=4A1+3CO3

由于比重的差别在阴极上析出的铝液汇集于电解槽槽底,而在阳极上析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铝液从电解槽中吸出,经过净化去除氢气、非金属和金属杂质并澄清后,铸成各种铝锭。

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1)电解 本项目电解铝生产采用熔盐电解法:其主要生产设备为预焙阳极电解槽,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铝电解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氧化铝、氟化铝和冰晶石,原料按工艺配料比例加入350KA 预焙阳极电解槽中,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在945-955℃温度下,将一定量砂状氧化铝及吸附了电解烟气中氟化物的载氟氧化铝原料溶解于电解质中,通过炭素材料电极导入直流电,使熔融状态的电解质中呈离子状态的冰晶石和氧化铝在两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氧化铝不断分解还原出金属铝——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 电解槽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式如下: 2323497094032CO Al C O Al +?-+℃ ℃直流电 在阴极(电解槽的底部)析出液态的金属铝定期用真空抬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经混合炉除渣后由铸造机浇铸成铝锭。电解过程中析出的O 2同阳极炭素发生反应生成以CO 2为主的阳极气体,这些阳极气体与氟化盐水解产生的含氟废气、粉尘等含氟烟气经电解槽顶部的密闭集气罩收集后送到以Al 2O 3为吸附剂的干法净化系统处理,净化后烟气排入大气。被消耗的阳极定期进行更换,并将残极运回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处置。吸附了含氟气体的截氟氧化铝返回电解槽进行电解。 电解槽是在高温、强磁场条件下连续生产作业,项目设计采用大面六点进电SY350型预焙阳极电解槽,是目前我国较先进的生产设备。电解槽为6点下料,交叉工作,整个工艺过程均自动控制。电解槽阳极作业均由电解多功能机组完成。多功能机组的主要功能为更换阳极、吊运出铝抬包出铝、定期提升阳极母线、打壳加覆盖料等其它作业。 (2)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供料系统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外购到厂的氧化铝和氟化盐 ,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 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国务院2004年1月9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决定》明确指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生产工作标准,在全国所有的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3、在2010年国务院发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第七项工作中提出:全面开展安全达标。要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4、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5、2011年5月3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要求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此阶段有选择性的要求有重点危险性大,规模企业首先做推广示范标准化达标;之后陆续要去严格。 6、2011年5月16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8号),提出工贸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重点(非常好)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重点(总结很好) 第 1 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于就地取材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3)℃,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加压到破坏,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f cu,k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1.强度轴心抗压强度(f c):由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标准试件经标准养护后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f ck=0.67 f cu,k) 轴心抗拉强度(f t):相当于f cu,k的1/8~1/17, f cu,k越大,这个比值越低。 复合应力下的强度:三向受压时,可以使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受压变形能力都得到提高。 双向受力时,(双向受压: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拉: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单向受拉的基本一样; 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 受力变形:(弹性模量:通过曲线上的原点O引切线,此切线的斜率即为弹性模量。反映材料抵2.变形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体积变形(温度和干湿变化引起的):收缩和徐变等。 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1、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模型 2、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剪变模量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切线模量 3、(1)徐变:混凝土的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徐变的原因: 1、填充在结晶体间尚未水化的凝胶体具有粘性流动性质 2、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在载荷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增加的结果 线性徐变:当应力较小时,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比应力增长更快。影响因素:应力越大,徐变越大;初始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愈小,徐变愈大;混凝土组成成分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徐变大;骨料愈坚硬、弹性模量高,徐变小;温度愈高、湿度愈低,徐变愈大;尺寸大小,尺寸大的构件,徐变减小。养护和使用条件 对结构的影响:受弯构件的长期挠度为短期挠度的两倍或更多;长细比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侧向挠度增大,承载力下降;由于徐变产生预应力损失。(不利)截面应力重分布或结构内力重分布,使构件截面应力分布或结构内力分布趋于均匀。(有利) (2)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体积减小的现象,在水中体积膨胀。 影响因素:1、水泥的品种:水泥强度等级越高,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大; 2、水泥的用量:水泥越多,收缩越大;水灰比越大,收缩也越大; 3、骨料的性质:骨料的弹性模量大,则收缩小; 4、养护条件:在结硬过程中,周围的温、湿度越大,收缩越小; 5、混凝土制作方法:混凝土越密实,收缩越小; 6、使用环境:使用环境的温度、湿度大时,收缩小; 7、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比值大时,收缩小。 对结构的影响:会使构件产生表面的或内部的收缩裂缝,会导致预应力混凝土的预应力损失等。 措施:加强养护,减少水灰比,减少水泥用量,采用弹性模量大的骨料,加强振捣等。 混凝土的疲劳是荷载重复作用下产生的。(200万次及其以上) 二、钢筋 光圆钢筋:HPB235 表面形状 带肋钢筋:HRB335、HRB400、RRB400 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四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破坏阶段),屈服强度力学性能是主要的强度指标。 (软钢)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 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国务院2004年1月9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决定》明确指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生产工作标准,在全国所有的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3、在2010年国务院发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第七项工作中提出:全面开展安全达标。要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4、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5、2011年5月3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要求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此阶段有选择性的要求有重点危险性大,规模企业首先做推广示范标准化达标;之后陆续要去严格。 6、2011年5月16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8号),提出工贸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 7、2013年1月29日,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四〔2013〕8号)。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工贸行业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8、2017年4月1日开始实施《》GBT33000-2016(工矿商贸企业)。

包装机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钣金件工艺 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 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 (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打磨必须以

量角样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 (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练习题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承载能力(C )。 A.相同B、有所降低 C.提高很多 D.提高很少 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C)。 A.相同 B.有所降低 C.提高不多 D.提高很多 3.就混凝土的徐变而言,下列几种叙述中( D )不正确。 A.徐变是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的现象。 B.持续应力的大小对徐变有重要影响。 C.徐变对结构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是不利的。 D.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越大,徐变越小。 4.线性徐变是指(C )。 A.徐变与荷载持续时间为线性关系 B.徐变系数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C.徐变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D.瞬时变形与初应力为线性关系 5.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其强度取值的依据是( D )。 A.最大应变对应的应力 B.极限抗拉强度 C.0.9极限强度 D.条件屈服强度 6.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A) A.纵向受力钢筋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B.纵向受力钢筋形心到构件外表面的距离 C.箍筋外表面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D.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点到构件外表面的最小距离 7.超筋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A)。 A.混凝土强度有关 B.配筋强度f y A s有关 C.混凝土强度和配筋强度都有关 D.混凝土强度和配筋强度都无关 8.受弯构件正截面弯曲破坏形态的决定性因素是(C)。 A.荷载大小 B.混凝土强度等级 C.计算受压区高度 D.箍筋用量 9.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适筋梁,若截面尺寸给定,混凝土及钢筋强度给定,则配筋率ρ越大(A )。 A.破坏时受压区高度越大 B.破坏时的变形越大 C.破坏时受压区边缘的压应变越大 D.破坏时受拉钢筋的应变越大 10.提高梁的配箍率可以(D )。 A.显著提高斜裂缝开裂荷载 B.防止斜压破坏的出现 C.使斜压破坏转化为剪压破坏 D.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抗剪承载力 11.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设计时,当受压区x<2a s’时,表明(B )。 A.受拉钢筋不屈服 B.受压钢筋不屈服 C.受拉、受压钢筋均不屈服 D.应加大截面尺寸 12.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D)。 A.随外荷载增大而增大 B.随钢筋强度增加而增大 C.随钢筋埋入混凝土中的长度增加而增大 D.随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13.限制箍筋最大间距的目的主要是(B )。 A.控制箍筋的配筋率 B.保证箍筋和斜裂缝相交 C.防止出现斜压破坏 D.保证箍筋的直径不致太大 14.提高受弯构件抗弯刚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C )。 A.增加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B.采用高强钢筋 C.增大构件截面有效高度 D.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

电解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电解铝的生产工艺流程: 氧化铝氟化盐碳阳极直流电 阳极气体 气体净化 铝水轧制或铸造 回收氟化物 排放废气净化澄清 浇铸 铝锭(电解铝) 二、电解铝的生产成本 电解铝的生产成本构成主要分为: 氧化铝、电力、辅料(氟化盐及阳极碳等)、人工和折旧三部分。其中氧化铝、氟化盐及碳素材料是电解铝的原材料。平均一吨的电解铝需要消耗1.95吨的氧化铝,25KG氟化盐。 1.氧化铝成本 一般来讲,每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耗费2吨氧化铝,但目前大多数厂家生产一吨电解铝耗费氧化铝约在1.93吨—1.98吨之间,虽然这一比例随着各个厂家的努力还会有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很小,我们理解为常量。目前,氧化铝的市场价格基本维持在2200元/吨—2300元/吨,我们按照市场的基本稳定价格维持在2200元/吨上下,我们取每生产一吨电解铝所耗费1.95吨为常数,可以计算出目前一吨电解铝所耗氧化铝费用为4290元。 2.电费成本 由于目前国内河南的电解铝产量较大,因此以河南的电价作为计算,河南电解铝工业电价约为0.442元/kwh。根据国家政策,7月1日起,国家电价总体上调0.025元/kwh,由此估算目前平均电价为0.467元/kwh。 电解铝行业耗电量很大,由于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的差异,各生产企业每生产一吨电解铝所耗费的电量差异较大,目前国内大体在14000kwh—16000kwh之间,按照国家2008年的

耗电标准,每吨电解铝生产电解铝环节综合交流电耗为14400kwh,电价调整前与电价调整后的每吨电解铝的电费成本分别约为6365元和6725元,上涨幅度大概为360元。 3.辅料 (1)阳极碳成本 目前世界上的电解槽分为自焙槽和预焙槽。由于阳极碳要先经过焙烧,多了些工序,因此阳极碳块的价格相对较高。目前,自焙槽由于污染严重,逐渐被国家淘汰,所以以目前较为常用的预焙槽进行核算。一吨阳极碳的市场价格约为2000元,每生产一吨电解铝预焙槽耗碳0.6吨,据此得出一吨电解铝所耗费的阳极碳为1200元。 (2)氟化盐 目前,氟化盐的市场价约为2600元/吨,一般每生产一吨电解铝只耗用25KG。根据核算,大概一吨电解铝所耗费的氟化盐65元。 综上所述,国内每生产一吨电解铝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原材料成本为4290(氧化铝)+6725(电价)+1200(阳极碳)+65(氟化盐)=12280元。这仅仅是制造成本当中最基本的直接材料费用,而一个企业要维持简单的社会再生产必须得支付企业人员的工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摊销机器厂房折旧费用、银行贷款利息及税金等,这些都应该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根据易贸的数据统计,目前国内企业这方面的成本约占整个电解铝生产成本的13%,按近期电解铝市场价格为12280元/吨计算,这方面的成本为2029元左右,那么一吨电解铝的总成本为17637元左右。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 (1)

冶金等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法律法规要求 1、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国务院2004年1月9日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决定》明确指出:“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生产工作标准,在全国所有的工矿、商贸、交通、建筑施工等企业普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各环节、各岗位要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要求,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3、在2010年国务院发2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第七项工作中提出:全面开展安全达标。要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4、2010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标准编号为AQ/T9006—2010,自2010年6月1日起实施。 5、2011年5月3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要求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生产行为,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此阶段有选择性的要求有重点危险性大,规模企业首先做推广示范标准化达标;之后陆续要去严格。 6、2011年5月16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冶金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1〕18号),提出工贸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和操作过程标准化。2013年底前,规模以上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2015年底前,所有工贸企业实现安全达标。 7、2013年1月29日,国家安监总局等部门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全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安监总管四〔2013〕8号)。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工贸行业企业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8、2017年4月1日开始实施《》GBT33000-2016(工矿商贸企业)。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生产工艺流程图和工艺描述 香肠工艺流程图 辅料验收原料肉验收 原料暂存肥膘解冻 精肉解冻水切丁辅料暂存分割热水漂洗1 漂洗2 加水绞肉 肠衣验收、暂存(处理)灌装、结扎 (包括猪原肠衣和蛋白肠衣) 咸水草、麻绳验收、暂存浸泡漂洗3 冷却 内包装 装箱、入库 出货

香肠加工工艺说明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原料肉验收、暂存化验室、仓库 按照原料肉验收程序进行,并要求供应商 提供兽药残留达标保证函及兽医检疫检 验证明 辅料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肥膘验收、暂 存 化验室、仓库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肠衣验收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 肠衣处理腊味加工间天然猪肠衣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冲洗,人造肠衣灌装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润湿 咸水草、麻绳 验收 化验室按验收规程进行验收暂存仓库 浸泡腊味加工间咸水草、麻绳加工前需用洁净加工用水浸泡使之变软 解冻解冻间肉类解冻分 割间 ≤18℃、18~20h恒温解冻间空气解冻 分割分割台、刀具肉类解冻分 割间 将原料肉筋键、淋巴、脂肪剔除、并分割 成约3cm小肉块 加工步骤使用设备操作区域加工工艺的描述与说明 漂洗2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加工用水漂洗,将肉的污血冲洗干净 绞肉绞肉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12℃以下,采用Φ5mm孔板 肥膘切丁切丁机肉类解冻分 割间 切成0.5cm长的立方

漂洗1 水池肉类解冻分 割间 水温45-60℃,洗去表面游离油脂、碎肉 粒 灌装、结扎灌肠机香肠加工间按产品的不同规格调节肠体长度,处理量800~1200kg/h ,温度≦12℃ 漂洗3 水池香肠加工间水温45~60℃,清洗肠体表面油脂、肉碎 冷却挂肠杆预冷车间12℃下冷却0.5~1小时,中心温度≦25℃ 内包装真空机、电子 秤、热封口机 内包装间 将待包装腊肠去绳后按不同规格称重,装 塑料袋、真空包装封口 装箱、入库扣扎机、电子 秤 外包装间、成 品仓库 将真空包装的产品装彩袋封口,按不同规 格装箱、核重、扣扎放入成品库并挂牌标 识。

混凝土基本原理简答题

.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很不同的材料,它们为什么能结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答:(1)混凝土结硬后,能与钢筋牢固地粘结在一起,互相传递内力。粘结力是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够共同工作的基础。(2)钢筋的线膨胀系数1.2×10^(-5) ℃-1,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为1.0×10^(-5)~1.5×10^(-5) ℃-1,二者数值相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相对变形和温度应力而发生粘结破坏。 1-2.钢筋冷拉和冷拔的抗拉、抗压强度都能提高吗?为什么?答:冷拉能提高抗拉强度。冷拉是在常温条件下,以超过原来钢筋屈服点强度的拉应力,强行拉伸钢筋,使钢筋产生塑性变形达到提高钢筋屈服点强度和节约钢材的目的。冷拔能提高抗拉、抗压强度。冷拔是指钢筋同时经受张拉和挤压而发生塑性变形,截面变小而长度增加,从而同时提高抗拉、抗压强度。 1-7.简述混凝土在三向受压情况下强度和变形的特点。 答:在三向受压状态中,由于侧向压应力的存在,混凝土受压后的侧向变受到了约束,延迟和限制了沿轴线方向的内部微裂缝的发生和发展,因而极限抗压强度和极限压缩应变均有显著提高,并显示了较大的塑性。 1-8.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的因素有哪些? 答:(1)影响徐变的因素:混凝土的组成和配合比;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湿度;混凝土的应力条件。(2)影响收缩的因素:养护条件;使用环境的温湿度;水灰比;水泥用量;骨料的配级;弹性模量;构件的体积与表面积比值。 1-13.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越长,粘结强度是否越高?为什么?答:不是锚固长度越大,粘结力越大,粘结强度是和混凝土级配以及钢筋面有关系。 2-2.荷载按随时间的变异分为几类?荷载有哪些代表值?在结构设计中,如何应用荷载代表值?答:荷载按随时间的变异分为三类: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永久作用的代表值采用标准值;可变作用的代表值有标准值、准永久值和频遇值,其中标准值为基本代表值;偶然作用的代表值采用标准值。 2-5.什么是结构的预定功能?什么是结构的可靠度?可靠度如何度量和表达?答:预定功能:1.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2.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3.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4.在设计规定的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须的整体稳定性。结构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的概率度量。用失效概率度量结构可靠性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目前采用可靠指标β 来度量可靠性。 2-6.什么是结构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分几类?各有什么标志和限值?答:结构的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极限状态分为两类: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3-3..螺旋箍筋柱应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答:螺旋箍筋柱截面形式一般多做成圆形或多边形,仅在特殊情况下才采用矩形或方形。(1)螺旋箍筋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为了能抵抗偶然出现的弯矩,其配筋率ρ 应不小于箍筋圈内核心混凝土截面面积的0.5%,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应不小于构件整个截面面积的2/3.但配筋率ρ 也不宜大于3%,一般为核心面积的0.8%~1.2%之间。(2)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要求同普通箍筋柱,但为了构成圆形截面,纵筋至少要采用6 根,实用根数经常为6~8 根,并沿圆周作等距离布置。箍筋太细有可能引起混凝土承压时的局部损坏,箍筋太粗则又会增加钢筋弯制的困难,螺旋箍筋的常用直径为不应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4,且不小于8mm。螺旋箍筋或环形箍筋的螺距S(或间距)应不大于混凝土核心直径dcov 的1/5;且不大于80mm。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其间距也不宜小于40mm。 ★为什么螺旋箍筋柱能提高承载力?答:混凝土三向受压强度试验表明,由于侧向压应力

电解铝工艺流程-编写汇总

电解铝工艺流程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现代金属铝的生产主要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 铝电解工艺 直流电通入电解槽,电解槽温度控制在940-960℃,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炭素体作为阳极,铝液做为阴极,使溶解于电解质中的氧化铝在槽内的阴、阳两极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阴极电解析出金属铝,在阳极电解析出和气体。铝液定期用真空抬包析出,经过净化澄清后,浇铸成商品铝锭。阳极气体经净化后,废气排空,回收的氟化物等返回电解槽。 电解铝的主要设备是电解槽,现代铝工业主要有两种形式的槽式分别为自焙阳极电解槽和预焙阳极电解槽。以下为两种槽的比较:

图一:两种类型电解槽的比较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及生产企业都在使用大型预焙槽,槽的电流强度很大,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单槽产量高,而且满足了环保法规的要求。从铝电解槽的发展来看,目前电流强度达到17-22KA 的大型化各类阳极电解槽,产铝量为1200-1500Kg/d,电能消耗降低到13.5KW*H。下图为一种铝电解槽参数 图二:一种铝电解槽配置图 2. 电解烟气干法净化 2.1干法净化原理 干法净化就是以某种固体物质吸附另一种气体物质所完成的净化过程。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称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叫吸附质。铝电

解含氟烟气的干法净化使用电解铝生产用的氧化铝,作为吸附剂吸附烟气中的氟化氢等大气污染物来完成对烟气的净化。氧化铝对氟化氢的吸附过程分三个步骤: (1)氟化氢在气相中不断扩散,通过氧化铝表面气膜到达氧化铝表面。 (2)氟化氢受氧化铝离子极化的化学键力的作用,形成化学吸附。 (3)被吸附的氟化氢和氧化铝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表面化合物―氟化铝。氟化氢的吸附率可达98%~99%,沥青烟的吸附率在95%以上。载有氟和沥青烟的氧化铝由布袋除尘器分离后供电解使用。回收的氟返回电解槽可补充电解生产过程中损失的氟元素,沥青焦油返槽后可逐步被烧掉。 2.2干法净化工艺流程 图3干法净化工艺流程图 干法净化工艺流程包括电解槽集气、吸附反应、气固分离、氧化铝输送、机械排风等五个部分,如图3所示。 (1)电解槽集气。电解槽散发的烟气呈无组织扩散状态,为了有效地控制污染,必须对电解槽进行密封。收集的烟气通过电解槽的排烟支管汇到电解厂房外的排烟总管,然后送往净化系统集中处理。

第四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第四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及其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请在你认为正确陈述的各题干后的括号内打“√”,否则打“×”。每小题1分。)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尺寸越大,强度越高。( ) 2.混凝土在三向压力作用下的强度可以提高。( ) 3.普通热轧钢筋受压时的屈服强度与受拉时基本相同。( ) 4.钢筋经冷拉后,强度和塑性均可提高。( ) 5.冷拉钢筋不宜用作受压钢筋。( ) 6.C20表示f cu =20N/mm 。( ) 7.混凝土受压破坏是由于内部微裂缝扩展的结果。( ) 8.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而增大。( ) 9.混凝土在剪应力和法向应力双向作用下,抗剪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大而增大。( ) 10.混凝土受拉时的弹性模量与受压时相同。( ) 11.线性徐变是指压应力较小时,徐变与应力成正比,而非线性徐变是指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增长与应力不成正比。( ) 12.混凝土强度等级愈高,胶结力也愈大( ) 13.混凝土收缩、徐变与时间有关,且互相影响。( ) 第1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判断题答案 1. 错;对;对;错;对; 2. 错;对;对;错;对;对;对;对;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 1.轴心受压构件纵向受压钢筋配置越多越好。( ) 2.轴心受压构件中的箍筋应作成封闭式的。( ) 3.实际工程中没有真正的轴心受压构件。( ) 4.轴心受压构件的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高。( ) 5.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受压时纵筋容易压曲,所以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最大取为2/400mm N 。( ) 6.螺旋箍筋柱既能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又能提高柱的稳定性。( ) 第3章 轴心受力构件承载力判断题答案 1. 错;对;对;错;错;错; 第4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越大越好。( ) 2.对于' f h x 的T 形截面梁,因为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相当于宽度为' f b 的

电解铝车间标准化管理

电解铝车间标准化管理 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原点,推动车间标准化管理水平向纵深发展 (电解五车间管理成果材料) 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其根本就是科技的竞争及人才的竞争。电解五车间,作为中铝贵州分公司电解铝生产的主体车间,承担着一定的生产任务。车间现有职工156人,共设9个班组,共104台160KA预培阳极电解槽。车间从1992年正式投产至今,从中获得许多宝贵的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制约生产的因素。正因如此,如何提高车间的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降低成本,优化指标,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持生产的稳定性是车间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车间对班组的人员结构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为了让班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充分发挥好自己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能,将各项管理工作的基本点定位在班组的管理上,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原点,不断提高全员的业务素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推动车间标准化管理水平向纵深发展。 1. 产生的背景 1.1 是企业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铝贵州分公司的改革对生产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标准化管理是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前提。班组作为企业生产的基础单元,实现着生产过程控制的每一个环节。因此,要实现成本过程控制,需要提高每一位员工参与管理、控制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控制住各生产环节的消耗。因此以班组标准化管理为推动原点,实现车间整体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生产过程消耗控制,有力推动车间生产指标优化,实现成本降低。 1.2 是生产现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 生产现场管理是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一种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子系统。 生产现场是企业生产力的载体,是员工直接从事生产活动,创造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场所。员工的精神面貌、道德、作风要在生产现场培养和体现出来,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要在生产现场优化组合后才能转换为生产力;企业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必然会在生产现场得到反映,各项标准化管理工作也要在生产现场贯彻落实;作为基层环节的生产现场管理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关键环节。其首要任务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保证现场的各项生产活动能高效率地、有秩序地进行,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好坏、消耗与效益的高低,以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与竞争能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实现生产现场的规范化管理,需要提高每一个员工参与现场管理的积极性,保持现场作业的规范化,现场空间布置的合理化等等。由此可见,以班组标准化管理为推动原点,实现车间整体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车间的稳定生产,实现生产现场的规范化管理。 1.3 是提高效率的保障 成本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这就要求每一个岗位员工,都必须从点滴入手,汇流成河,创造性地完成本质工作。因此不断的强化班组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便成为每项工作完成效果好坏的核心问题。由于来自外部电力、原材料供应等的压力,车间的稳定生产对班组每个员工的工作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车间生产任务的完成对岗位员工的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的依赖性进一步增强。故此,车间结合自身的情况,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原点,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注重人员的开发、组织和利用,推动车间标准化管理水平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整体合力,才能有效推动生产管理上台阶,提高车间的生产率。 2 内涵和特点 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活动。“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原点,推动车间标准化向纵深发展”是以班组为基础,从班组管理着手改进车间的“管理体质”,为推动车间标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是能够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的良好氛围,为企业改善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指标,降低成本奠定坚实基础的保障。其主要特点有: 2.1 强化班组的标准化管理 班组是企业直接组织员工完成生产任务的基本单位,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第一线,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因此,要抓好各项管理工作,将车间的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实现出效率、出成果,首先必须抓好班组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全员参与班组建设的积极性,加强班组的标准化管理,才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2.2 推动车间管理水平的提高 车间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单元,车间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车间生产管理的基础。因此,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原点,不断提高班组的各项管理工作,才能推动车间标准化管理水平向纵 深发展,提高车间的管理水平。 2.3 推动车间的稳定生产 生产是一个企业的最终目的,但生产的稳定性以及产品质量的优劣等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生产的稳定性以及产品质量的优劣是在班组管理和车间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班组作为生产的基本单元,因此,只有不断的加强班组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车间管理水平,才能推动生产的稳定。3 运行原则

啤酒生产流程图及说明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制麦、糖化、发酵、包装四个工序。现代化的啤酒厂一般已经不再设立麦芽车间,因此制麦部分也将逐步从啤酒生产工艺流程中剥离。) 一个典型的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不包括制麦部分): 注:本图来源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管敦仪主编《啤酒工业手册》一书。 图中代号所表示的设备为: 1、原料贮仓 2、麦芽筛选机 3、提升机 4、麦芽粉碎机 5、糖化锅 6、大米筛选机 7、大米粉碎机 8、糊化锅 9、过滤槽 10、麦糟输送 11、麦糟贮罐 12、煮沸锅/回旋槽 13、外加热器 14、酒花添加罐 15、麦汁冷却器 16、空气过滤器 17、酵母培养及添加罐 18、发酵 罐 19、啤酒稳定剂添加罐 20、缓冲罐 21、硅藻土添加罐 22、硅藻土过滤机 23、啤酒精滤机 24、清酒罐 25、洗瓶机 26、灌装机 27、杀菌机 28、贴标机 29、装箱机 (一)制麦工序 大麦必须通过发芽过程将内含的难溶性淀料转变为用于酿造工序的可溶性糖类。大麦在收获后先贮存2-3月,才能进入麦芽车间开始制造麦芽。 为了得到干净、一致的优良麦芽,制麦前,大麦需先经风选或筛选除杂,永磁筒去铁,比重去石机除石,精选机分级。 制麦的主要过程为:大麦进入浸麦槽洗麦、吸水后,进入发芽箱发芽,成为绿麦芽。绿麦芽进入干燥塔/炉烘干,经除根机去根,制成成品麦芽。从大麦到制成麦芽需要10天左右时间。 制麦工序的主要生产设备为:筛(风)选机、分级机、永磁筒、去石机等除杂、分级设备;浸麦槽、发芽箱/翻麦机、空调机、干燥塔(炉)、除根机等制麦设备;斗式提升机、螺旋/刮板/皮带输送机、除尘器/风机、立仓等输送、储存设备。 (二)糖化工序 麦芽、大米等原料由投料口或立仓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输送到糖化楼顶部,经过去石、除铁、定量、粉碎后,进入糊化锅、糖化锅糖化分解成醪液,经过滤槽/压滤机过滤,然后加入酒花煮沸,去热凝固物,冷却分离 麦芽在送入酿造车间之前,先被送到粉碎塔。在这里,麦芽经过轻压粉碎制成酿造用麦芽。糊化处理即将粉碎的麦芽/谷粒与水在糊化锅中混合。糊化锅是一个巨大的回旋金属容器,装有热水与蒸汽入口,搅拌装置如搅拌棒、搅拌桨或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模拟题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模拟题(补) 一、单项选择题 1.当某剪力墙连梁刚度较小,墙肢刚度较大时(相当于α<10 的情况),说明该剪力墙为(C ) A.整体墙 B. 小开口剪力墙 C. 联肢墙 D. 壁式框架 2.在确定高层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设防烈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B. 结构抗侧移刚度越小,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C.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低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D. 相邻结构单元中较高单元屋面高度越高,最小缝宽取值越大 3.有4 个单质点弹性体系,其质量与刚度分别为mA =120t,K A =6 ×103 kN/m; mB =180t, KB =9 ×103kN/m. mC =240t, KC=12 ×103 kN/m;mD =300t, K D =15×103 kN/m 若它们的自振周期分别为TA 、TB 、TC 、TD ,则自振周期之间的关系是(D ) A. TA>TB>TC>TD B. TA

铝业工艺流程

F4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F4.1电解铝生产系统 F4.1.1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车间 氧化铝及氟化盐贮运系统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厂外运来的氧化铝和氟化盐,并按需要及时将其送到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上料箱内。包括:氧化铝及氟化盐仓库、氧化铝超浓相输送和天车加料。本工程所需的袋装氧化铝由汽车运至氧化铝仓库,由浓相输送系统输送至两栋电解车间之间的两座直径为18m,高度为33m的新鲜氧化铝日用贮槽中,新鲜氧化铝经过烟气净化系统生成载氟氧化铝,由气力提升机送入载氟氧化铝日用贮槽中,再由超浓相输送系统送至每台电解槽的料箱内。 (1)氧化铝及氟化盐仓库 氧化铝及氟化盐仓库的主要任务是贮存由厂外运来的氧化铝,并将其输送到新鲜氧化铝日用贮槽中。另外,氧化铝及氟化盐仓库内还要贮存由厂外运来的氟化盐,在仓库内将氟化盐通过拆袋平台装入氟化盐料斗,运往电解车间,再通过天车吊运料斗将氟化盐加入电解槽的氟化盐料箱内,供电解生产使用。 氧化铝仓库控制设两套氧化铝仓库(每套4个10m3压力罐。)控制室内各配置1套PLC控制系统。皆采用PLC+操作员面板的控制方式。完成对氧化铝贮仓的送料过程。控制室的操作站监控本工段的生产、运行过程。 主要检测和控制内容:压力罐高和低料位、压力罐压力、压力罐输送阀后压力、压缩空气总管压力及电磁阀的程序控制等。 (2)氧化铝超浓相输送 氧化铝超浓相输送系统任务是将载氟氧化铝(净化系统检修时为新鲜氧化铝)送入每台电解槽槽上氧化铝料箱中。按电解铝生产过程中氧化铝用量要求,由槽控箱控制打壳、加料,加入电解槽内的电解质中。 超浓相输送系统控制设2套超浓相输送系统信号均进入电解烟气净化控制室PLC系统中,与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共用一套PLC控制系统,完成向电解槽上料仓的送料过程。PLC柜和操作站安装在相应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 第3次 )

第3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我国规范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室内一般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允许值为:()。 A. 0.1mm B. 0.2mm C. 0.3mm D. 0.5mm 2. 下列哪种荷载不属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规定的结构荷载的范围()。 A. 永久荷载; B. 温度荷载; C. 可变荷载; D. 偶然荷载; 3. 《规范》规定验算的受弯构件裂缝宽度是指()。 A. 纵筋表面的裂缝宽度 B. 纵筋水平处构件侧表面的裂缝宽度 C. 构件底面的裂缝宽度 D. 钢筋合力作用点的裂缝宽度 4. 以下从N-M承载力试验相关曲线得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偏心受压破坏时,构件的受弯承载力随构件作用压力的提高而降低。 B. 小偏心受压破坏时,构件的受弯承载力随构件作用压力的提高而提高。 C. 大偏心受压破坏时,构件的受弯承载力随构件作用压力的提高而提高。 D. 小偏心受压破坏时,构件的受压承载力随构件作用弯矩的提高而提高。 5. 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A. 等于按弹性材料计算的开裂扭矩 B. 等于按理想塑性材料计算的开裂扭矩 C. 介于之间 D. 低于 6. 对无腹筋梁的三种破坏形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B. 只有斜拉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C. 只有剪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D. 三种破坏都属于脆性破坏 7. 钢材抗拉设计强度的取值依据对有明显流幅和没有明显流幅的钢材分别为:()。 A. 前者为屈服应力,后者为条件屈服点对应的应力 B. 均为条件屈服点对应的应力 C. 前者为条件屈服点对应的应力,后者为屈服应力 D. 均为屈服应力 8.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钢筋与混凝土表面的化学吸附作用对其粘结强度影响不大 B. 光面钢筋主要靠摩擦作用提供粘结强度 C. 变形钢筋主要靠机械咬合作用提供粘结强度 D. 箍筋对粘结作用的影响主要是提高钢筋与混凝土表面的抗剪切滑移能力 9. 一般来讲,提高混凝土梁极限承载力的最经济有效方法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