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2010

自然辩证法2010

2010年春年春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整理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整理

By 09遥感硕,2010年6月

写在前面写在前面::

非常感谢地空学院09级遥感硕张俊东同学课堂上辛苦记录的笔记,在这整篇文档中除了第二讲以外其他十三讲都是在他记录的笔记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没有他的笔记也就没有大家现在看到的这篇文档。此外还要感谢其他09遥感硕同学搜集的历年资料和考题,以及那些每节课坐在教室中间课上对着ppt 狂拍的同学们,综合了他们共享的资料才使得这篇文档纰漏大减。

本文档大部分以词条方式整理,这主要是为了适应期末考试单选题的形式,大部分章节只罗列出知识点,对于授课老师课上的一些过渡语句进行了过滤。在文档中需要注重的内容多以粗体形式粗体形式粗体形式或红色字体标出,程度上红色加粗>红色字体>加粗字体>普通字体。但只代表整理者的观点,请不要以此作为揣测老师出题用意的依据。

在阅读过程中您可能会发现文档中还有一些明显的错误,有一些是我在输入时手误造成的,另一部分则主要来自于对笔记字迹理解的偏差。前者在分辨起来应该还是很容易的,而后者当您对文档产生疑问时建议您从其他渠道再行确认,我们在此强调,这篇文档只作为参考使用考使用。

另外,由于每年辩证法授课老师和主题内容都不一样,所以只能保证对本年本班的课程适用,请不要以某年题库有某道题在这里面找不到答案为理由就对本文档进行否定,但近年来期末考试都是由60道选择题组成的,每道题只有一个最优答案,所以不管您用排除法或者最优法,对大部分内容浏览一遍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基本就够用了(当然,本文档已经包含了“大部分”课堂内容,不过仍不是课堂的完整再现),不过一些重要的历史时间和名称最好还是记得清楚一些——当然,致力于满分的同学可以绕过,出门右拐有KFC 可以通宵K 书,静园二院有哲学系可以蹲守。

最后,欢迎大家共享这篇文档,但也请尊重作者和其他同学的劳动成果,转载请注明出处,也请不要断章取义,欢迎全文转载。

最最最后,祝大家期末顺利,errr ……and good luck !

By Joe@GIS09 SESS PKU

第一讲 自然辩证法概论

朱效民 2010.3.4

1. 自然辩证法:又称科学史科学史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

a) 本课主要描述科学史的历史、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一些常识

b) 要求:对于自然科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思考科学的本性,推理、潜力和限度,理

解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如何与社会其他文化和谐相处,理解并遵

循科学伦理:避免不端行为、做负责的科学工作者(论文署名等事项)

2. 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当前,自然辩证法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等一起前进,

对科学技术进行二阶考察,对于中国科学技术、经济学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3. 自然辩证法的基地与重点学科:山西大学影响最大,清华、北师大、北大、浙大等校亦

有发展。

4.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定位基本定位基本定位::自然观自然观、、科学观科学观、、方法论

方法论。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沿

5. 《自然辩证法通讯》——1979年创刊

6. 逐渐形成三个研究群体:

a) 哲学群体

哲学群体: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自然哲学 b) 社会学群体

社会学群体: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与社会 c) 管理学群体

管理学群体:科学学、科技政策 7. 科学技术哲学,若干问题:历史与未来,意识形态功能转化,学术功能增强,关注社会

现实,同时作为一个“大口袋”应当如何规范?如何进行国际接轨?如何对话?学术化如何整合?

8. 走向: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综合性研究——Science & Technology Studies (STS) / Science

Studies ——国际学术界动向、走向新综合

9. 主干基础学科: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技的政策与管理

第二讲 科技政策与创新

朱效民 3月11日

1. 科技政策——定义定义定义:

a) 法国学者让·雅克·萨洛蒙:“政府采取的集中性的措施,一方面为了鼓励科学和技术研究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利用这些研究的结果实现所期望的一般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目标。”

b) 美国科技政策研究领军人物布鲁克斯(Harvey Brooks )科技政策议题分为两类:

i.

一是“为了科学发展的政策”,如支持和管理国家科学事业的政策、计划等 ii. 二是突出了“包含科学因素的政策”在科技政策方面的重要地位,从而揭示了

政治决策需要科学、科学能够改进决策

2. 科技政策的功能不仅涉及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而且涉及到科技的应用,从而势必覆盖非

常宽广的领域(科研机构、大学、工业等),需要一个开阔的视野。科技政策议题不仅包括传统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健康领域,而且包括环境保护、全球变化等

3. 科技政策含义:科技政策是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通过利用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通过利用为促进科学技术发展以及通过利用科学技术为国家目标科学技术为国家目标(国

防安全 经济增长 社会发展 环境健康等)服务而采取的集中性和协调性的政策 是科学技术与国家发展的有机整合 通常在国家层面上使用

a) 包括:对科技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法律法规、措施等

i. 举例:2003年:2266项科技政策文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法

制和政策专题研究组)

4. 科技政策两个互相补充的部分:为了科学的政策为了科学的政策为了科学的政策(policy for science ) 通过科学的政策

(policy through science )

5. 科技政策的核心问题:

a) 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 三个层面:国家战略层次,发展计划层次,管理实施层次 b) 科学技术资源的分配

科学技术资源的分配:科学技术资源及分配的基本原理和依据 c) 对科学技术的规范和控制

对科学技术的规范和控制:科学技术的奖励制度 6. 当前全球性科技政策议题:越来越多的科技政策议题包含科技与社会互动的内容,涉及

到广泛的公众利益(了解)

a) 国家安全领域:大规模杀伤武器 信息安全

b) 经济发展领域

c) 卫生健康领域 食品安全 流行疾病 动物实验

d) 环境生态领域 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等

7. 科技政策的起源: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科学与国家开始紧密联系起来——德国人工合成氨,化学家的战

i.

1915年英国建立科学与工业研究部,开始了公共支持基础研究工作 ii. 1936年法国政府设立负责科研事物的国务次长职位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科学技术与国家关系变化的分水岭:科技在国家发展中地位上升,

改变以往为了应急而动员科技资源的暂时行为,变成了国家目标的系统战略性行为。 c) 二战结束前后:美国需要的科技政策,主要争论议题有三:

i.

需要决定科学家在国家政策中的适当位置 ii.

需要发展关于基础研究的政策 iii. 需要解决与国家安全政策相关的难题,特别与核武器相关的难题。

8. 1945.7.5 万尼瓦尔·布什提交报告: 国家安全、人民健康、公共福利需要新的科学知识,

需要科学进步

9. 布什提出建立一种维护科学自由探索、保障长期稳定支持的新的机构——国家科学基金

会(1950NSF ,中国中国::NSFC1986)

10. 布什思想成功之处:其自由探索的思想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与自主性原则联系在一起

的,与研究活动的内在质量控制(同行评议),研究与教育和培训的结合联系在一起,这些原则不仅被NSF ,而且也被NIH 以及其他一些资助机构采用,成为科学健康发展的保证。缺点缺点缺点::线性发展模式线性发展模式((只管投钱 不知道钱怎么用不知道钱怎么用,,不适用于大科学时代不适用于大科学时代))

11. 科技体制发展(大部分浏览大部分浏览大部分浏览即可即可即可,,建议记住几个所写的含义和时间建议记住几个所写的含义和时间):

a) 1945-1947:科技政策体制化时期,标志是二战后所有工业化国家都接受了政府应

当积极介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的思想

b) 1950年NSF 1建立,经费不多,意义重大:科学研究相对独立、自由,政治、军事

干扰少:至今已经在170多项NSF 自主的研究项目开展。

c) 1957-1969:军事化模式的新阶段

d) 1957-10-4前苏联SPUTNIK (卫星)

e) 1958-1-31 美国卫星上天,1958年10月1日NASA 成立

成立,国防部成立高级研究计划署,1958-11,《国家防卫教育法案》通过,NSF 加强——多元化科技体制确立

f) 欧洲,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g) 196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发表首篇科技政策报告,《科学和政府的政策》,

第一次明确阐明了科学和技术政策的内容,还对资金流向的各种不同活动进行了分

类——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试验发展(简称发展),并且沿用至今。1962启动登月

计划(阿波罗)

h) 1970年代 社会反思时期:科技发展与核威胁、战争机器、环境污染等联系到一起,

科学技术受到各方面的指责和攻击——科学技术至高无上的信条开始消退

i) 1971 OECD 报告《科学、增长与社会:新的方向》,强调需要对科技进行社会控制,

把科技政策拓宽到整个政府政策部门。

j) 1971年美国癌症计划启动,1972年成立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

1 NSF (National Sanitation Foundation )美国国家卫生基金会——Joe 注

k) 1972,联合国首次人类环境会议,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l) 1980年代 经济竞争时代——科技发展最终要体现为经济发展

m) 1985年,欧洲尤里卡尤里卡((希腊语希腊语,,“我发现了我发现了””,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时所喊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时所喊))计

n) 1980年代末,国家创新系统NIS 提出

o) 1990年代 全球化与创新时代

p) 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理解科学((PU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代表:英国疯牛病事件)

,公众参与科学

12. 国家创新系统(NIS )的理论:揭示出科学、技术和创新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联系,说

明创新是许多不同的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学会等)相互作用的系统行为,创新不仅依赖于具体行为者的表现,而且依赖于他们与创新系统中其他行为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包括科学、技术、组织、商业、金融、法律等一系列活动。NIS 理论为科技政策提供新的视野和理论工具,如科技政策的传统理论依据是市场失效原理(村民放牛事件),即单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某些科技领域的最有资源配置,必须由政府进行调控和支持,在NIS 理论视野之下,单单“市场失效”就不够了,还有“系统失效”,即创新系统中各组织之间接触贫乏,一些组织缺乏或绩效不好,或法律规则等阻碍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

13. 三螺旋模型——政府 学术界(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产业界以经济发展需求为纽带而连

接起来形成三种交叉力量 螺旋上升。

14. 技术预见:出发点为社会需求——通过系统研究科学技术趋势和经济社会长远未来的需

求,选择和确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和社会回报的新兴通用技术和战略研究领域的活动。与单纯技术预测不同,技术预见不单单限于技术本身,而且需要考虑技术的社会经济需求和影响,因此技术预见活动常常要包括科学界产业界(1/3)科学界(1/3)和政府(1/3)等不同方面的人员参加、

15. 中国科技政策:建国以来 我国共制订了9次中长期科技规划:

a)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最成功的最成功的最成功的,,12年规划年规划,,中国科学年中国科学年::1956

提出百家争鸣 向科学进军 奠定了中国成为科技大国的地位)

b) 1963年-1972年

c) 1978-1985等

d)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

i.

总体目标围绕国家提出的向科学进军思路,提出“要迅速壮大我国的科技力量” ii. 主要内容:12个大领域(12个科学研究重点,原子能等,其中包括自然科学

中若干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基础科学的学科规划(57项任务)

iii. 四大紧急措施:为发展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半导体、计算技术四个现代科

学技术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的新科学领域,使其在短时期内改变状况 接近国

际水平。科学规划委员会提出《发展计算技术计算技术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无线电电子学、、

自动学和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远距离操纵技术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后来称为四大紧急措施后来称为四大紧急措施后来称为四大紧急措施)

iv.总体来说规划所涉及的内容全面:规划的编制以科学家和科技人员为主,规划设计的部门多,编制程序简单。

v.取得很大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基础,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科学技术体制,并由此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vi.在当时情况下,科技规划不仅要发展科学技术自身而且还有巩固政权、建立国民经济基础的功能,其规划的功利性是不言而喻的。

e)《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i.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地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见识小康社会提供

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

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科学

大国。

指导方向::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三个层面: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ii.指导方向

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16.科技政策与创新:

a)创新的含义:创新的基本含义是指技术创新

创新的基本含义是指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或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完整过程的一些列活动的综合

b)创新活动从本质上是一个经济的过程,技术发明仅仅是创新的一个环节

c)创新的落脚点是创造效益

创新的落脚点是创造效益(最重要的)

创新过程的五代模式:

17.创新过程的五代模式

a)基于R&D的技术推动过程(布什的模式)

b)市场需求拉动的过程(贝尔实验室)(越来越是市场主导,由市场需求产生倒退,

找出需要在哪儿做出创新)

c)整合了R&D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结合模式

d)基于较强用户-厂商联系的一体化、平行模式

e)系统一体化和网络化模式

18.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合理性

a)主要是因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市场失效问题、系统失效问题(要素不匹配、

信息不对称等)需要政府对技术创新方向规模以及速度进行干预

b)科技政策在创新中的角色:提高创新效率和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创新活动

19.中国建设国家创新体系——1998年以后

a)1998年,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b)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c)1999年《发展高科技技术创新产业化》

20.中国科技体制改革:集中四个方面:

a)经费拨款制度方面

b)研究所体制改革方面

c)人才制度

d)在应用研究的同时重视基础性研究

e)取得的主要成绩: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结合;科研组织结构出现了新的生长点;科

技产出大幅增加。

f)主要问题:各方面科技力量仍比较分散重复、自成体系;企业自主创新仍不能成为

主体

21.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趋向:在创新活动主体化背景下:参加、利用、修改、指定新的游戏

规则

a)加强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次创新

b)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c)重建国家创新体系——创新型国家

四大科技政策(《迎接风暴,振兴全国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建22.保持全国21世纪繁荣的四大科技政策

四大科技政策

设美好未来》——2006年2月):

a)提升基础科学教育水平

b)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

c)培养科学创新人才

d)改善创新投资环境

第三讲 科普的定位和职业化问题

朱效民 2010年3月18日

背景背景::

1. 弗朗西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的价值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

2. “科学太重要了,不能只让科学家来做主”——阿西莫夫;“科学普及太重要了,不能

单由科普作家来担当”——卞毓麟

3. 科普角色:培养人才,争取支持——公众理解、公众参与、协商——科普的定位

4. 英国:给理工科学生开设科学传播课程,科研项目增加“促进公众参与”部分;PUS 教

授席位

5. 我国:钱学森,科普培训——职业化

一、科学在中国普及的简要历程科学在中国普及的简要历程——————中国人眼中的科学中国人眼中的科学中国人眼中的科学

1. 利玛窦利玛窦((徐光启译徐光启译)《)《几何原理几何原理几何原理》》1582,中国人开始渐渐接触到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中国人开始渐渐接触到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中

国百姓真正对西方科学有切身感受并真正关注西方科学是在1840年以后

2. 洋务运动(1860s-1890s )“自强” “求富”,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 “科学”1897年康有为引自日语(革命、现代化、哲学)

4.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中国人开始逐步地、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

5. 三个变化:

a) 知识:四书五经 科学知识

b) 人:传统读书人 近代知识分子

c) 体制:科举制度 科学教育、研究制度(蔡元培:在北大读书不是为了做官)

6. 持续了1300年的科举:

a) 考试题:洋拿破仑

b) 严复回国后考举人

c) 留学生第一代与第二代的区别:孙中山等第一代出去后只能学人文社科,第二代出

去后已经可以学习数理科学甚至学得比洋人更好——杨振宁的感慨

7. 龚育之:船坚炮利技术层面 声光化电知识层面 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层面(新文化运

动)

8. 新文化运动:1915年《新青年》、1915年科学社——《科学》

9. 五四运动:德先生、赛先生,标签——赛菩萨

10. 1922年,梁启超:国人对科学认识之错误

11. 建国后:1949年《共同纲领》(临时宪法)第四条:“……,普及科学知识”

12. 1999年,修正宪法第二十条“……,普及科学和技术知识”

13. 1951年,科普局、全国科联、全国科普协会

14. 1958年,中国科协成立中国科协成立,具体任务6项,其中第三项:“大力普及科普知识”

15.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请科技人员下乡

16. 1980s :中国《养鸡500天》美国《宇宙》,赛先生角色标签转化为——赛财神

17. 樊洪业,“传统科普”四方向:

a) 科普理念,是从主流意识形态框架衍生出的

b) 科普对象定位工农兵

c) 科普方针: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

d) 科普体制:中央集权下一元组织结构

18. 90年代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国内伪科学泛滥,国外PUS 2兴起,美国2061计划提出

19. 94年、9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技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科学素质的提

出,7次科学素养调查

20. 99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49计划,对应美国2061计划)P4正面倒数第二

行)

21. 96-99.02 全国科普工作会议

22. 02年《科学技术普及法》(世界首部)

23. 03年,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首次将科普列入其中,科学普及大会第19专题

——“创新文化与科学普及”

24. 2008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5. 中国人眼中的科学:

a) 政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 公众:对科技信息感兴趣程度排第一位(83.1%的受调查群众)的是“致富信息”

(2003年)

二、 科普的定位科普的定位

1. 科普定义:指学校正规科学教育以外的学校正规科学教育以外的学校正规科学教育以外的,主要通过大众传媒以及各类宣传通过大众传媒以及各类宣传通过大众传媒以及各类宣传、、展览等方式

传播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

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社会教育活动。 2. 科普的角色:

a) 科普与学校教育的关系:学校科学教育是基础,科普是有益补充

3. 科学教育、科学普及——公众科学素质:初中开始学习自然科学各分支,初步建立科学

知识系统

4. 联合国《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98年中国公民中学净入学率仅50%(英美法等90%+)

5. 与科学教育相比,科普对象及需求更加参差不齐和多元化,并且变化复杂

6. 科学技术没有国界,但是科学普及却越来越需要和世界各国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以及

2 PU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公众理解科学,参前节

自身需求结合起来。

7. 对科学技术与公众关系的新认识:

a) 公众角色:被普及者(空瓶子)、纳税人

8. 技术的社会形成(SST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 )

a) 线性模式(基础 应用开发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不符合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 b) 技术在特定社会条件制约下形成定制,技术后果来自社会协商和解释而不是来自技

术自身的逻辑发展

9. 技术预见技术预见(TF :Technology Foresight )

a) Bon ·R ·Martin :技术预见是对科学、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有

步骤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战略、研究领域和

通用新技术

b) 日本(1920-2005)科技界、政府、企业、公众一起参与,公众作为科技预见利益

相关者参与到其中

c) 丹麦的共识会议:外行公众参与的共识发展会议

10. 技术的社会形成(SST ):

a) 公众作为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对技术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b) 公众:被动参与者(作为纳税人)

c) 公众的角色和身份都引入了新的性质——科学技术的使用者科学技术的使用者科学技术的使用者、、消费者消费者、、利益相关

者和决策参与者

11. 以公众科学需求为导向,提供公众需要的知识(针对性)

a) 如何方便公众找到相关知识而不是无休止的掌握科学知识

b) 积极、快速、高效的影响机制——以公众为中心

三、 科普的职业化科普的职业化

1. 传统观点:科学家——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

2. 学者观点:06年PCST-9研讨会主题:“如何培训科学家与普通大众对话”

3. 大众传播学理论:

a) 信息传播者 信息 传播渠道 信息接收者(四要素模型四要素模型四要素模型,,模型一模型一)

b) 科学家 科学知识 传播渠道 公众

4. 科普内容、方式的变化:

a) 大众传媒已成为社会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最主要渠道(电视、报纸)

b) 今日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也越来越离不开大众传媒

c) “媒体”“科学”成为文字游戏的对象,通俗性(可读性)、时效性、新闻性质都属

于科学性

d) 2000年通常认为科普创作者是主要的科学普及工作者,现在看来科学传播的主体

可能主要是媒体科学传播工作者

e) 2003年:科学共同体:政府、媒体、公众以及非政府组织

5. 模型二模型二::科学知识产生者 信息1 科学知识传播者 信息2 传播渠道 科

学知识接受者

a) 科学家不应是当今科普的职业主体,职业化队伍应有科技传媒、创作、展览、活动

策划、组织管理的专职人员来组成

b) 科普作品应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不应作为科学界的科研成果来评价

c) 科普不应当作为科学家的硬性职业要求

6. 当代科学家的科普责任:科学知识的生产者、第一发球员

a) 把“科学家”进一步区分为科学家个人和科学家组织

b) 就科学家个人而言,科普不应作职业工作要求

c) 就科学家组织而言,科普责任可以比较明确的进行量化规定和评估(从经费、人力、

设施充分性、资源、选择空间等方面)

本节小结本节小结::

1. 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的最初供给者,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主要阵地在于学校的科学教育,

社会公众科普的主要渠道在大众传媒 科普需协调科研、教育、大众传媒关系

2.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目标下,只谈科普是远远不够的,科普规划中只谈科学家责任和作用

也是远远不够的

3. 相对于科学教育,科普更应该以公众需求为导向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建立高效响应机制 4. 当前科普职业化应体现在两个方面:

a) 一是科学共同体外部科普职业队伍建设(主要部分)

b) 二是科学共同体内部科普职业队伍建设

c) 从科学传播角度看,二者相互独立又在传播链条上依存合作

5. 职业化“科学普及”——促进科学传播、科学社会发展全新局面:更需要科学家积极投

入配合而不是退出

6. 1897年,“科学科学””一词由康有为译自日语

7.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8. PUS :公众理解科学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

9.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方针方针方针::“政府推动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全民参与,,提升

素质素质,,促进和谐促进和谐””

10. 丹麦“共识会议”的全称:外行公众参与的共识会议

11. 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进乡村

12. 四进社区:“科教、问题、卫生、法律”进社区

第四讲世界科技体制的形成和中国科技体制的变革

朱效民2010年3月25日

世界科技体制的形成

一、世界科技体制的形成

1.古希腊:

a)毕达哥拉斯(570BC)“伦理-政治学园”

b)柏拉图:柏拉图学园(不懂科学者莫进)(387BC)

c)亚里士多德:吕克昂学园(335BC)

d)亚历山大时期(330-200BC):缪赛昂学院,有图书馆、植物园、天文台、解剖室、

博学院,阿基米德即是其学院成员

e)AKADEMIA ACADEMY,学院、研究会、学会

f)MESUEM museum,博物馆

g)总体而言,这一时期没有形成集体系统的研究、共同体、完整的体制

2.意大利——世俗大学:

a)8世纪:寺院学校,波任那法律学校,至12世纪,加上医学院、法学院组成波任

那大学3

b)15世纪:欧洲80所大学,意大利20所,基础教育7科:文法、修辞、逻辑、算

术、几何、天文学、音乐;世俗的教师出现

c)1400年波任那大学教席数目:11个

3.英国——皇家学会

a)前身——无形学院——非正式小组,“哲学学会”,1645年每周聚会讨论自然问题

b)1660年11月28日皇家学会成立,并确认其第一批会员——世界上首个有影响力

的科学家组织,宣布了科学价值和功能,规定科学活动的规范

c)学会宗旨是促进自然科学发展,是世界上历史最长而从未间断过的学会

会员定期缴纳会费,,每周有固定集会

d)没有正式拨款

没有正式拨款,,会员定期缴纳会费

e)1660年出版直属刊物《哲学会刊》

f)特点与局限

特点与局限:独立团体,自主性强,业余哲学家,博物学家,成员混杂

g)科学体制化的初步阶段,非职业化:培根——国务大臣,波义尔——贵族,哥白尼

——牧师,富兰克林——印刷工人,拉瓦锡——税收官

4.法国——科学院

a)私人资助,规模小,不稳定——科学考察、实验、仪器

b)科学家提议建立国家支持的专门机构——自然科学院,国王通过科学为皇室争光

3世界第一所大学是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1087年创建,这里的波任那大学不知道是否是音译偏差或什么情况……各方考证未果——Joe注

c) 1666年,法国科学院成立,曾历经中断恢复

d) 有院士、外国合作院士、通讯院士

e) 历史上第一个“官办”科学机构,成员薪俸和研究活动经费由国家支付

f) 科学家可专注于研究,同时为政府咨询

g) 特点与局限特点与局限:仅限于少数高级精英分子,不同于一般业余爱好,院士有薪水和助手

配备,有国家支持,承担行政和管理职能

h) 影响影响::开始了独立科学研究机构的先例,德、俄、中先后受其影响而建立了自己的

国家级科学院,对科学活动体制化和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5. 德国——研究型大学

a) 德国大学在19世纪首先演变为研究型大学,形成大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必须进行

科学研究的机制——培养研究生

b) 设立正教授教席正教授教席

正教授教席,一般一个大学科只有一个名额,行政当局决定名额增加 c) 年轻学者可以授课获得收入,晋升职称必须有独立的研究成果并且经正规考核成为

正教授,私人讲师成为教授的后备军,

d) 形成了高水平教授队伍,教学水平保持一流,能够授予博士学位,19世纪美国人

派出了大量研究生在德国留学

e) 形成了现代以科学研究为主体的大学,教学实验室的出现:完全用于精密科学的教

学与训练,成为大学科学实验研究的基地

f) Seminar 出现出现((Seminar 的含义的含义::研讨班研讨班、、讨论班讨论班))

g) 教学研究实验室直接附属于教授的教席,有教授指导,有助手和研究生形成的团队,

形成了讨论班,并形成研究所的前身

h) 科学研究与工业的结合:染料工业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化学家成为企业家等

i) 特点与局限特点与局限:

i. 大学没有系,只有教授教席只有教授教席,教授与助教、研究生的关系类似于企业主与雇佣

工人的关系。

ii. 助教和研究生难以开展自主研究,学科体系僵化,不利于科学发展 6. 美国——现代大学——研究生院——工业实验室

a) 美国大学美国大学——————系的建立系的建立系的建立,,系代表一个大学科系代表一个大学科,,容量远远大于教授教席

b) 没有教席限制,有利于调整和学科发展,以课题为中心

c) 美国大学——研究生院的出现4:

哈佛1890,耶鲁1892,斯坦福1900,康奈尔1909 d) 培养大批研究生,形成研究梯队,主要方式是seminar ,讨论与合作,把研究生直

接带到科研的前沿

e) 以财政资助的方式保证研究生在学习阶段进入“科学家角色”

f) 奖学金、助教TA 工资、助研RA 工资

g) 有研究生科研水平达到诺贝尔奖水平,如物理学家约瑟夫·森、默顿,大学研究生

院成为当代科学家活动的舞台和科学家的摇篮

4 最早的研究生院19世纪出现在美国,暂时没有查证到是具体哪一所学校,不过推测应该是哈佛——Joe

7. 美国工业实验室

a) 1876年爱迪生建立工业实验室;贝尔电话公司实验室等,科学研究成为企业发展

生命线

b) 加强了科学研究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形成工业-大学联合体,工业企业成为科

研的一个广阔新天地,企业科研也达到一流水平

c) 美国国家实验室:政府80多个部、局、委员会中有半数以上成立了自己的科学研

究机构,其中原子能委员会有5大研究基地

d) NASA :1958年成立

e) 科学家称为政府工作人员,科学家参与国家科学事业,政府研究机构与大学、企业

成三足鼎立三足鼎立三足鼎立((美国科研人员的分布情况美国科研人员的分布情况——————工业工业+大学+国家机构国家机构))

f) 1962年科学家的分布:工业40%,大学教育机构30%,国家机构20%

g) 大科学体制:

i.

科学——技术一体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i.

科学——工业一体化(企业) iii. 科学——军事一体化

8. 本部分小结:

a) 世界科技体制:两种模式

i. 分散型如英国分散型如英国、、美国

美国:科技体制相对分散,以社会团体化的科学组织为主导,多强调自由、独立的开展科学研究

ii. 集中型如俄罗斯集中型如俄罗斯::科技体制相对集中,以国家机构为主,科学家和高水平的科

研单位被相对集中于由国家拨款支持的国家综合科研中心,科研机构属于政府

机构,地位重要,影响力大

iii. 过去中国亦属于集中型,中科院具有法律地位,目前已相对分散了一些(中国

效仿俄罗斯效仿俄罗斯,,俄罗斯效仿法国)

二、 中国科技体制的历史演变中国科技体制的历史演变((19151915--19781978))

1. 国人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过程:1582年利玛窦《几何原理》(徐光启译),中国人开始渐渐

接触西方科技。徐光启评《几何原理》:逻辑严密,顺序不能前后倒置,与传统中国经验知识体系完全不同;李鸿章: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张之洞: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陈独秀,胡适:德先生、赛先生

2. 1956年,毛泽东:向科学进军

3. 1975年,周恩来:实现四个现代化

4. 1988年9月,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 1995年,江泽民:科技强国

6. 21世纪初,胡锦涛:自主创新

7. 科学团体自主发展阶段(1915-1928)

a) 1915年中国科学社成立

b) 1916年地质调查所成立

c) 这是中国科技体制的探索阶段,与西方相距250年(西方为1660-1666)

d) 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观念现代化:科学社早期核心人物,中国第一位数

学博士——胡明复

8. 国家科技体制初步确立阶段(1928-1949)

a) 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中央研究院成立((法国体制法国体制))

b) 1937年,成立评议会

c) 1948年,建立院士制

d) 1949年,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科技人员满打满算5万人

9. 旧中国科研机构的一元化改造(1949-1956)

a) 1949年11月1日中日中,,中国科学院成立

b) 1955年成立学部

c) 1950年8月,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联合学会,中科院代管

10. 新中国国家科技体制形成(1956-1978)与五大方面军

a) 五大方面军五大方面军::中科院中科院、、高等院校高等院校、、中央产业部门研究机构中央产业部门研究机构、、地方研究机构地方研究机构、、国防

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拳头、进行突破 b) 新中国科技体制简评

i. 特点:

1. 科技体制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R&D 机构基本为国有

2. 科技体制建立的基点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发展科技工业

3. 政府直接组织科技规划,计划制订先于实施,直接管理科研机构

4. 中央政府是国家科技体制中心

ii.

优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在某些时候工作效率较高,发展速度较快 iii. 缺点:

1. 自封闭的垂直结构体系,科研单位对上级领导部门负责而缺少与社会及独

立生产单位之间的横向联系,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形成“两张皮”

2. 缺少一种公平的科技成果有偿转让机制

3. 国家用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过多,科研缺乏独立性

4. 可研究自成体系,条块分割严重,科技资源分散重复,严重浪费

5. 同时,也导致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僵化,抑制了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力

三、 当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简述当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简述((19781978--)

背景:新技术革命浪潮涌动,以科技为核心到综合国力竞争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讲话——这一天被称为“科学的春天”,陈景润作报告,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探讨的不仅是科学和知识分子本身问题

1. 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阶段(1978-1985)

a) 1980年10月23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院陈春先建立中国首家民营科技实业机构,

北京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中关村“中国硅谷”起步

2.科技体制全面展开阶段(1985-1992)

a)改革拨款制度,放松科研机构管辖,鼓励“面向”“依靠”,堵死一头,网开一面

b)1985年《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专利法》

c)1985年深圳科技工业园创建,是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d)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成立

3.科技体制调整深化阶段(1992-1998)

a)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科技发展三个层次:

i.面向经济主战场

ii.发展高科技及产业,加强基础教育

iii.“面向”“依靠”+“攀高峰”

b)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

c)1998年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d)199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措施:

4.当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措施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措施

a)在经费拨款制度方面,对从事不同类型工作的研究机构实行不同的拨款方法和管理

办法,逐步减少事业经费拨款而加大对项目的资助

b)在研究所体制改革方面:

i.政研职责分开,转为间接管理,减少政府行政干预

ii.扩大研究所自主权,实行所长制

iii.鼓励与生产单位联系合作,鼓励技术发展型科技机构进入企业

iv.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

c)在人才制度方面:促使研究机构更加开放,加强科研机构同大学与企业之间人员和

信息的交流

d)在强调为经济服务同时,重视基础研究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5.当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a)一定成效,一定副作用,对原油体系的弊病没有彻底改革而一些新的结构性问题出

b)科技与经济联合取得一定成效,但并未根本解决

c)资源配置有改善,但未能最优化

d)科学产出增加,质量有待提高

e)在组织结构方面出现了新的生长点,但研究所作用被削弱

f)1980s,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

g)19990s,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

h)博士后流动站、企业研究院、跨国交流等

i)吴明瑜,中国科技经历三次飞跃

三次飞跃:

三次飞跃

i.第一次1956年制定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开始走上现代化轨迹

ii.

第二次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 iii.

第三次,自主创新 j) 中国20世纪中叶“自造之国”——近十几年“制造之国”——需向“智造之国”

改变

k) 国家主要科研机构

i.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1998.6.25) ii.

中科院中科院((1949.11.1) iii.

国家科学技术部(1958年) iv.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58年10月) v.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86.2.14) vi.

中国工程院(1994.6.3) vii.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为目的,1958年9月成立 l) 国家重大科技计划

i.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1982年) ii.

863计划(1986年3月) iii.

星火计划(1986年) iv.

火炬计划(1988年) v.

攀登计划(1991年) vi. 973计划(1997年6月5)

m) 国家科学技术奖

i.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资历老人奖……) ii.

国家自然科学奖 iii.

国家技术发明奖 iv.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四、 本节总结本节总结

1. 古希腊——ACADEMY 的来历

2. 英国法国代表的不同科学体制类型(英国个人筹款,法国国家支持拨款)

3. 德国,研究型大学的出现,SEMINAR ,科学实验室出现

4. 美国,大学中系、研究生院的建立,工业实验室的建立

5. 中国科技体制中国科技体制,,五大主力军五大主力军、、四大紧急措施6、优势和短处优势和短处、、改革的目标和主要措施改革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重大科技计划重大科技计划、、国家科学技术奖

5

注意,973计划的“973”并不是指1997年3月,而是1997年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通过——Joe 注

6四大紧急措施:1956年为了发展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具有关键作用的新学科领域,使其在短时期内改变现状,接近国际水平,科学规划委员会提出《发展计算技术、半导体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学和远距离操纵技术的紧急措施方案》。,参第二讲内容——Joe 注

第五讲中国类科学

刘华杰2010.4.1

2007年SCI收录中国科技论文94800篇,比上一年增长33.5%,占世界总量的7.5%,列美、英之后第三位,2007年中国EI论文总量首次世界第一,科技论文总量第二

1961年创办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根据科学社会学家Eugene Garfield于1953年关于引文的思想创办

中国类科学现象初步分析,分三种“理想类型”:

1.江湖型(从来就有)

2.学院型(值得同情)

3.权贵沙龙型(危害大,需要无情揭露)

识别伪科学的实用判据:

1.看声称的功能,科学的功能有限

2.看新论点与原有正规科学体系的兼容性

3.看是否受过专业训练

4.看现象和结果是否可重复

5.看对待批评的态度

6.看是否原则上可以证伪

7.看与神灵世界的关系——“心诚则灵”不是科学

8.看传播渠道,是否有违规操作

本节内容大多是娱乐性的,有一个大体的印象即可,考的可能性应该不大,知道一些如钱学森、方舟子的名字即可

第六讲混沌的发现与世界图景

刘华杰2010.4.8

洛伦兹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拍动翅膀,

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提出

1.“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1972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

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混沌出自非线性动力系统

2.蝴蝶效应是

非线性””的一个良好例子

的一个良好例子,,混沌是非线性的

蝴蝶效应是““非线性

3.在混沌之前已知的定态行为SSS=stable steady state

a)不动点——fixed point——平衡态,周期

b)极限环——limit cycle——周期

c)极限环面——limited torus,非周期

4.对混沌的定性刻画:

a)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产生:一种非周期的类似随机的运动

b)表面上随机混乱,实际上有规则、有结构

c)对初始条件极端敏感

d)几何上看,相空间某个方面压缩另一方面拉伸

e)轨迹为非周期的ca-period运动,但有界

5.庞加莱与三次科学革命的接触(量子论、相对论、混沌论)

6.1960年代混沌论的两个突破:

a)保守系统,KAM定理:Kotmogorov-Arnold-Moser7

b)耗散系统,洛伦兹:

7.分形(fractal):分形体具有自相似特点,有一种对称性,自相似是尺度变换下的一种不

变性,是一种对称性

本节内容也多是了解性的,我觉得可能考的也就是混沌、KAM和蝴蝶效应的出处等

7注意K、A、M各自代表哪个人,此题以前考过——Joe注

第七讲 博物学传统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

2010.4.15

1. 博物学:Natural History ,也译作自然史自然史自然史、、博物志博物志、、自然志

2. 胡塞尔论“科学危机”:《欧洲科学危机与超验现象学》,欧洲文明危机、社会危机、科

学危机

3. 对“危机”的表述要追溯到近代科学奠基人——伽利略那里

a) 伽利略对自然地数学化,使得自然本身在新的数学指导下被概念化

b) 胡塞尔的观点认为,自然地数学化引出许多“后果”,科学失去了主观性,而在胡

塞尔看来主观或者主体是非常重要的,由此才可以保证科学的人性

c) 自然科学遗忘了其基础:“生活世界”

d) 生活世界不是唯一真实的,而自然科学描述的世界虽然客观但不真实

e) 于是形成两个世界:数学化的科学世界M 和前科学的生活世界L

4. 所谓危机不是表现为M 世界对于L 世界的背离,更重要的是M 世界的方法、理论试图

在下行过程中再次应用于上行过程

a) 上行过程:指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理想化、抽象、建模过程

b) 下行过程:M 世界的成果翻译的经验世界的语言应用于分析现实问题

5. 近代自然科学是不自然的,科学危机实质上是指人的主体性被从知识领域中抽走,科学

的技术成功遗忘了其意义基础,脱离了人性的控制

6. 自然科学有两大传统自然科学有两大传统::博物与数理,危机在于数理

7. 博物学最擅长的是“分类”

8. 博物学的最高成就:进化论(达尔文+华莱士,1858年宣读关于物种起源的论文,后人

称他们的自然选择学说为达尔文·华莱士学说)

9. 进化论带来的问题:时常被误解,常见误解:“优胜劣汰”、“斗争哲学”等等

10. 博物学的问题,三个阶段:

a) 提倡“人文博物”形式,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怀特、卢梭、歌德、梭罗、法布尔、缪尔、巴

勒斯、梅特林克(均为20世纪前的人物)

b) 博物传统面对数理传统

c) 博物学解决生存问题:哈佛大学“分子大战”,表现为博物类研究与新兴的分子生

物学研究之间的对立,博物学在20世纪快速衰落,在关于地球年龄的论战等问题

中有个别胜出,在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方面应该还有用武之地

11. 胡塞尔的危机哲学很有启发性,启发我们思考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问题,数理科学

远离生活世界,但它最重要下行,要介入、影响我们的生活世界

12. 博物学传统内容丰富,距离生活关系更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