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频器实训教学大纲

变频器实训教学大纲

变频器实训教学大纲
变频器实训教学大纲

《变频器技术》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变频器技术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实验学时:28学时。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和机电设备技术

一、课程的目的、性质和任务

变频器实训教学大纲是《变频器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变频器的理解,掌握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技术。本实训主要介绍变频器的结构、原理、参数设置方法、变频器的本地控制和远程控制技术。通过这个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和调试变频器,学会利用变频器进行一般交流调速系统的设计,为毕业后直接走向生产第一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通用变频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掌握通用变频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和外部端子控制方法;掌握变频器的基本参数及预置方法

了解通用变频器的网络控制方式,掌握变频器-plc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实训一变频器的基本认识、基本参数及预置

教学目的:认识变频器的外形结构,掌握操作面板各按键的功能,了解变频器基本参数和意义,熟练掌握变频器参数的设置方法教学手段:实际操作

2.实训二外端子控制正转电路安装与调试

教学目的:掌握外部端子的接线、控制功能以及在外部控制运行模式下变频器的操作方法。

教学手段:实际操作

3.实训三变频器正、反转运行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目的:掌握外部端子的接线、控制功能以及在外部控制运行模式下变频器的操作方法。

教学手段:实际操作

4.实训四变频——工频切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目的:掌握变频——工频切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学习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手段:实际操作

5.实训五变频器常用参数的功能验证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题的学习,让学生验证各种常见的功能,掌握各种参数之间的配合和使用技巧。了解多档转速的操作步骤,掌握多档转速的控制方法。

教学手段:实际操作

6.实训六变频器-PLC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目的:掌握变频器与plc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教学手段:实际操作

四、学时分配安排表

2

五、教材、参考书、指导书:

[1]翁飞兵主编.电子技术实践教程[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石秋洁主编.变频器应用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六、其他需说明的

大纲修订人:修订日期:

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

3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编写日期:2015.10 执本科笔:刘世安适用对象: 审54 学时数:核: 一、课程教学目标 1、任务和地位: 本课程是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从学科性质上看,它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综合了无线通信的系统原理及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通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并对移动通信原理、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移动通信技术与工程、个人通信有较深刻的理解。2、知识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了解移动通信的概念,移动通信系统控制方式;掌握移动通信无线设备的原理及结构;掌握移动通信各种类型网络的组成及原理,以及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方向,使学生能成为具有较深厚理论基础的移动通信的高级人材。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领会,应能应用移动通信的原理与技术分析阐释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传输的发送与接收原理,应能分析设计一些简单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研究和开发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不仅包括过去的,还包括现在的)。 2、掌握为什么要发展数字蜂窝系统的原因。 3、了解典型移动通信系统。 4、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 1、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发展趋势。 2、移动通信的概念、主要特点及其分类。 3、典型移动通信系统。 4、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5、了解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 [重点难点] 1 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基本技术。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第二章调制解调 [目的要求] 1、掌握MSK、GMSK、GFSK的调制原理和差别。 2、掌握MSK的相位轨迹和同相分量、正交分量的输出。 3、掌握QPSK、OQPSK、π/4-DQPSK和QAM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差别。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电工电子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 (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实验 Experimet of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2、课程编号:132000771 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4、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5、课程总学时: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80学时,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122学时 6、实验学时: 32学时, 7、实验学分:1学分 8、先修或同修课程: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电子学 9、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轮机工程,热能与动力专业 10、大纲执笔:应用电子教研室王艳红职称:副教授 11、大纲审批: 12、制定时间:2006年3月19日 二、实验教学目的和任务 《电工与电子学》是非电类专业一门很强的技术基础课程,其实验是课程的重要部分,是非电类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理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电路与电子学方面的基本理论,而且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及一定的科研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电路与电子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及创新能力,其中以培养学生实践基础和实践理论为主,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注意培养

学生实事、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今后工作和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根据非电类专业的特点及要求。它把测量方法、仪器仪表的原理及使用融在相应的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课程的实践与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机、继电接触控制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设计电路的能力。 2、掌握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掌握测试方法和测试技能。 3、能独立撰写实验报告书,准确地分析实验结果,正确地绘制实验曲线和实验电路。 4、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容和实验目的。 四、实验项目表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试验共安排47学时,其中23学时为必选实验,24学时为可选实验,按教学计划要求不同专业学生分别完成实验学时数为32学时和12学时(少学时专业的实验在必做中选定实验).。

D700变频器实验指导书 (2)

实验三变频器功能参数设置与操作实训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变频器主回路接线; 2.掌握三菱D700型交流变频器的参数设置方法; 3.掌握利用变频器控制电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利用D700操作面板设置变频器参数,实现变频器的参数恢复出厂值设置。 2、再设置变频器参数,实现通过操作面板操作交流变频器,从而控制电机的起动/停止、正/反方向运转、调速; 3、重新设置变频器参数,实现通过外接端子操作交流变频器,从而控制电机的起动/停止、正/反方向运转以及通过电位器调速。 三、仪器设备 1、三菱的D700型交流变频器一台; 2、电动机一台。

首先,仔细认真的阅读关于D700 变频器的相关资料,了解变频器参数设置的方法,控制端子的定义,各参数的意义,尤其是上表中参数的意义。确定下面各实验步骤中应设置的参数及参数值。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必须填写好上表中后两列。 实验中依次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1、恢复出厂值设置 为了本次实验的需要,首先恢复出厂设置,方法是:设置Pr.CL(参数清除)、ALLC(参数全部清除)=“1”,可使参数恢复为出厂设置的初始值。 注意:初始化结束后,系统设定为“显示简单模式的参数”状态(Pr.160=“9999”(初始值)),为了下面的实验必须设置Pr.160=“0”,将系统改为“显示所有参数”状态。 2、在V/F控制模式下(变频器的初始设定模式)的工作 (1)面板操作方式工作 1)设置变频器参数(Pr.79=“1”),将变频器设置成操作面板操作方式; 2)根据实验用异步电动机的名牌数据修改电机额定参数; 3)通过面板操作实现交流变频器的起动/停止、正/反方向运转、调速(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应设置的参数及参数值,操作的方法)。 4)修改电机的加速时间与减速时间来控制电动机起动与停车时间;体会加减速时间对电机起停过程的影响。 5)观察频率最大为多少Hz时,能用手将异步电动机堵转(即握住电机轴,电机不再能转动)?(思考:按照基频以下为恒转矩工作的性质,无论频率高低,电机输出转矩应该不变,但为什么在较低频率时却能够将电机堵转?在实验报告中加以说明。) (2)外部端子操作方式工作 1)按下面接线示意图所示接线(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图中用到的端子的意义及接线的意义)。2)设置变频器参数(Pr.79=“2”),将变频器设置成外接端子操作方式; 3)通过外接端子操作和外部电位器控制频率,实现交流变频器的起动/停止、正/反方向运转以及电位器调速(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应设置的参数及参数值,操作的方法)。 4)观察当外部电位器调至最大时,运行频率是否为变频器基准频率50Hz?如果不是调整参数使之成为基准频率50Hz。(预习报告中要写出应设置的参数,操作的方法)。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大纲通信工程

《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程编码:58083004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开课学期:3-3 课程学时:总学时: 64学时;其中理论 48 学时,实验 16 学时。 课程学分:4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 并修课程: 课程简介:《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是高等学校通信工程等电子科学与技术类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电磁场与电磁波是通信技术的理论基础,是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知识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包括电磁场与电磁波两大部分。电磁场部分是在《电磁学》课程的基础上,运用矢量分析的方法,描述静电场和恒定磁场的基本物理概念,在总结基本实验定律的基础上给出电磁场的基本规律,研究静态场的解题方法。电磁波部分主要是介绍有关电磁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及天线的基本理论。 二、课程教育目标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电磁场的有关定理、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等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使学生熟悉一些重要的电磁场问题的数学模型(如波动方程、拉氏方程等)的建立过程以及分析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场"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计算一些简单、典型的场的问题。其教育目标主要表在以下三方面: 1、内容方面,应使学生牢固掌握矢量运算,梯度、散度和旋度概念,高斯公式和斯托克司公式;掌握恒定和时变电磁场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泊松方程、电磁波的波动方程等;掌握分离变量法、镜像法、有有界空间中电磁波的求解方法等;理解电磁场的矢势¦和标势、规范变换、规范不变性、库仑规范、洛仑兹规范、时谐平面电磁波、推迟势、电磁辐射、截止频率和谐振频率等概念。 2、能力方面,应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如何通过数学方法求解一些基本和实际问题,对结果给予物理解释的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运算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方面受到初步而又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学风。 3、方法方面,着重物理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问题的解释和阐述,注意本课程与大学物理电磁学的衔接,以及与后继课程联系,注重解决常见基本问题和实际问题。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基础的

电子电工-实训教学大纲

第二篇电子电工 第一章电工基础实训 实训项目一:低压电工常识与基本操作 实训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用电的基本常识,知道如何安全用电; 2.通过电工实训掌握一些基本电工工具,仪器仪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与电工基本操作常识; 3.熟悉一些电器符号,学会用电器符号代替电路图画图;能用万用表正确的检测电路,改装电路。 实训内容: 1.了解安全知识,熟悉安全用电基本知识。了解导线、验电器、螺丝刀、钢丝钳、剥线钳、电烙铁、万用表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2.树立牢固的安全知识;掌握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与剥线接线配线、导线选用、导线的检查与保存等基本操作。 实训器材: 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验电器(各一个)。 实训项目二:照明线路安装 实训目的与要求: 1.掌握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掌握电阻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 2.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测量注意事项。 实训内容: 1.了解一般照明线路的安装、故障的检查和处理,安装简单照明电路,理解串联、并联、混联的意义; 2.掌握日光灯工作原理、工作组成元件、电路与安装。 实训器材: 灯泡、开关、直流电源、导线若干。 实训项目三: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 实训目的与要求: 1.学习和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性能、用途方法; 2.提高电气设备的装配质量与可靠性将起重要的保证作用,对以后进 一步的专业学习也有很大好处。而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三极管等都是电子电路常用的器件。 实训内容: 1.了解电阻器、电容器等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种类与使用场合;

2.能识别、选用、检测常见电子元器件。 实训器材: 电阻器、电容器、三极管、二极管(各一个)。 实训项目四:电动机的检修 实训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训使学员从电工、电路基础了解认识起,逐步达到学会使用 电动机拆装、绕组、仪表检测工具; 3.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的排除、修理直至完成定子绕组的 重绕以与检验等维修步骤,达到培训学员能独立完成修理三相异步电动机维修过程的目的。 实训内容: 1.了解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组成。 2.熟悉电动机绕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故障现象、产生原因、检查 方法等。 实训器材: 电动机、验电器、万用表压接钳(各一个)。 实训项目五:熟悉PLC编程练习 实训目的与要求: 1、熟悉西门子PLC实验装置,掌握S7-200型PLC的输入输出置与外围 设备的连接方法; 2、练习掌握STEP7 Micro WIN V4.0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梯 形图、指令表等编程语言的转换,掌握与、或、非基本逻辑指令与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 实训内容: 1.熟练PLC基本指令与简单程序; 2.熟悉PLC实验装置,S7-200系列编程控制器的外部接线方法,了解 编程软件STEP7的编程环境,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与、或、非逻 辑功能的编程方法。 实训器材: 微机室

实训指导书(西门子MM440变频器)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变频器实训指导书(西门子MM440)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任务1 变频器的面板操作与运行 任务目的: 1. 熟悉变频器的面板操作方法。 2. 熟练变频器的功能参数设置。 3. 熟练掌握变频器的正反转、点动、频率调节方法。 任务引入: 变频器MM440系列(MicroMaster440)是德国西门子公司广泛应用与工业场合的多功能标准变频器。它采用高性能的矢量控制技术,提供低速高转矩输出和良好的动态特性,同时具备超强的过载能力,以满足广泛的应用场合。对于变频器的应用,必须首先熟练对变频器的面板操作,以及根据实际应用,对变频器的各种功能参数进行设置。 相关知识点: 一.变频器面板的操作 利用变频器的操作面板和相关参数设置,即可实现对变频器的某些基本操作如正反转、点动等运行。变频器面板的介绍及按键功能说明详见本书任务1.4变频器的调试,具体参数号和相应功能参照系统手册。 二.基本操作面板修改设置参数的方法 MM440在缺省设置时,用BOP控制电动机的功能是被禁止的。如果要用BOP 进行控制,参数P0700应设置为1,参数P1000 也应设置为1。用基本操作面板(BOP)可以修改任何一个参数。修改参数的数值时,BOP有时会显示“busy”,表明变频器正忙于处理优先级更高的任务。下面就以设置P1000=1的过程为例,来介绍通过基本操作面板(BOP)修改设置参数的流程,见表2-1。 表2-1 基本操作面板(BOP)修改设置参数流程 键,访问参数 键,直到显示 键,直到显示

键,显示当前值 键,达到所要求的值 键,存储当前设置 键,显示 键,显示频率 任务训练 : 一、训练内容 通过变频器操作面板对电动机的启动、正反转、点动、调速控制。 二、训练工具、材料和设备 西门子MM440变频器、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柜、电工工具(1套)、连接导线若干等。 三、操作方法和步骤 1.按要求接线 系统接线如图2-1所示,检查电路正确无误后, 合上主电源开关QS 。 图2-1 变频调速系统电气图 2.参数设置 (1)设定P0010=30和P0970=1,按下P 键,开始复位,复位过程大约3min ,这样就可保证变频器的参数回复到工厂默认值。 (2)设置电动机参数,为了使电动机与变频器相匹配,需要设置电动机参数。电动机参数设置见表2-2。电动机参数设定完成后,设P0010=0,变频器当前处于准备状态,可正常运行。 表2-2 电动机参数设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教学大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教学文案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18.6)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1.实验课程号: B453L07500 2.课程属性:(限选) 3.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 4.学时学分:总学时36,实验学时10 5.实验应开学期:秋季 6.先修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实课程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配套实验课,要求通过实验课的练习与实践使 学生加深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典型通信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技术,以适应信息社会对移动通信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 需求。 二、实验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比较抽象的移动通信理论内容产生一个具体的感性认 识,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达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 实验成绩评分办法:实验成绩占课程成绩的15%。 四、实验项目一览表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实验项目实验实验适用学 号名称类型要求专业时 1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2 扩频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3 抗衰落技术验证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4 GSM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5 CDMA通信系统实验综合性必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2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实验了解QPSK, OQPSK,MSK,GMSK调制原理及特性、解调原理及载波在相干及非相干时的解调特性。将它们的原理及特性进行对比,掌握它们的差别。掌握星座图的概念、星座图的产生原理及方法。 2.实验内容 1)观察I、Q两路基带信号的特征及与输入NRZ码的关系。 2)观察IQ调制解调过程中各信号变化。 3)观察解调载波相干时和非相干时各信号的区别。 4)观察各调制信号的区别。 5)观察QPSK、OQPSK、MSK、GMSK基带信号的星座图,并比较各星 座图的不同及他们的意义。 3.需用的仪器 移动通信原理实验箱(主控&信号源模块、软件无线电调制模块10号模块、软件无线电解调模块11号模块),示波器。 4.实验步骤 1)准备:阅读实验教程,了解QPSK, OQPSK,MSK,GMSK的调制解调原 理; 2)QPSK调制及解调实验 (1)按实验要求完成所有连线,形成调制解调电路。 (2)QPSK调制。设置主控菜单,选择QPSK调制及解调;用示波器观测10号模块的TP8(NRZ-I)和TP9(NRZ-Q)测试点,观测基带信号经过串并变换后输出的两路波形,与输入信号对比;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 TH9(Q-Out),调节示波器为XY模式,观察QPSK星座图;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7(I-Out)和TP3(I),对比观测I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号模块TH9(Q-Out)和TP4(Q),对比观测Q路成形波形的载波调制前后的波形;示波器探头接10模块的TP1,观测I路和Q路加载频后的叠加信号,即QPSK调制信号。

施耐德ATV630变频器模拟实验指导书

ATV630模拟调试指导书 QCS-Helpdesk 2016年1月22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步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接线概述 (6) 2.上电完成如下实验 (7) (1)预设速度实验 (7) (2)加减速实验 (9) (3)速度切换实验 (10) (4)PI调节实验 (11) (5)Modbus通讯实验 (13)

一、实验目的 1、掌握ATV630变频器预设速度的功能 2、掌握ATV630变频器加减速的功能 3、掌握ATV630变频器速度给定切换的功能 4、掌握ATV630变频器PI调节的功能 5、掌握ATV630变频器与PLC通讯应用的功能 二、实验设备 变频器ATV630U07M3一台、小电机一台、电位计R分别接到VIA、10V,COM,DI1,DI2到DI6端子为逻辑输入端子,R2,R3灯接在变频器的R2,R3上。AO1电流表接AQ1和COM 上。 三、实验步骤 1.控制端子布局及功能介绍 ATV630控制端子的布局图如下: ATV630控制端子的功能表如下: ATV630的接线图: 2.实验操作 (1)预设速度实验 1.能够正转,并有七级速度:10Hz,15HZ,20Hz,25Hz,30Hz,35HZ,40HZ。端子采用 DI3,DI5,DI6三个端子;

2. 加减速斜坡时间分别10S,10S; 实验解答:在完整设置菜单中找到通用功能,按OK键进去找到预设速度,再按OK键进去,2预设速度设为DI3,4预设速度设为DI5,8预设速度设为DI6。预设速度2设为 10HZ,预设速度3设为15HZ,预设速度4设为20HZ,预设速度5设为25HZ,预设速度6设为30HZ,预设速度7设为35HZ,预设速度8设为40HZ。找到5完整设置按OK键进去,找到通用功能,按OK键进去找到斜坡,把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分别改为10S。 (2)加减速实验 1.用端子DI1为正转功能; 2.用端子DI5,做加速功能;端子DI6做减速功能; 3.当断电时,有存储原给定值; 实验解答:找到5完整设置菜单,进去找到命令和参考值,按OK键进去找到频率切换分配菜单改为参考频率通道2,给定频率2配置改为通过DI的参考频率,找到通用功能进去找到加减速菜单,把加速分配改为DI5,把减速分配改为DI6,给定频率存储改为保存至EEPROM。 (3)速度切换实验 1.单向正转运行; 2.本地用变频器的面板调速,远方用电位计R调速 实验解答:找到5完整设置菜单,找到命令和参考值,按OK键进去,把参考频率1配置设为AI1,控制模式改为隔离通道,频率切换分配改为DI5,给定频率2分配改为安装流量。

医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学大纲 (供高职专科、中职医学各专业用) 一、课程任务 《医学信息计算机应用技术》是高等、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各专业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医学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医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与临床有关的病人、医生、疾病、药物、诊断、治疗、护理、检验等信息的管理与应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医学信息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尤其是医学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常用的医学信息技术基本理论。 2.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常识。 3.熟悉计算机技术在医学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4.掌握计算机操作基本方法。 5.熟悉医学信息技术各系统的操作流程。 6.掌握医学信息技术各系统的操作方法。 7.熟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和流程 8.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9.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细致的专业学风。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构成,熟悉计算机系统中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和用法,能熟练地进行英文和汉字录入;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了解操作系统的类型和理解其作用,重点掌握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任务管理操作;重点掌握使用Word字处理软件;掌握Excel中工作表、数据库、图表的应用;掌握Powerpoint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的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提供的主要服务、基本概念,能使用网络传递、查找资料,了解信息安全的基础知识。掌握病毒的检测与防治的基本方法,掌握计算机使用的安全防护,网络安全防护和隐私保护。掌握医学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理论。掌握计算机在医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熟悉医院信息系统,掌握临床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熟悉社区卫生系统、区域、远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了解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卫生行政办公信息系统、卫生行业管理信息系统、财会管理信息系统、政策与法规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方法。

《通信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通信工程导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通信工程导论这门课是从系统总体的角度去介绍整个通信工程专业,引导新生正确理解专业相关问题的一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性质、特点以及所学技术的作用和地位,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习观,为今后在校学习,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打下良好的思想和方法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道通信工程导论这门课的性质、重要性和该课程与通信专业其它学科的关系,知道这门课在整个通信专业的地位,知道这门课研究的对象、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范围,知道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情况、培养目标和所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知道通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通信的应用范围和特点,知道通信发展的方向。 理解各种通信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术,重点理解各种通信系统的构成、特征,理解各种通信系统的应用条件和范围。 掌握通信的一些基本原理,各种通信系统的通信的能力。 培养出学生学习通信专业的热情,养成专业学习的良好习惯。 养成学生使用所学的通信基础知识从系统的高度去研究、分析和改进现代通信的意识。并为日后从事通信专业工作和通信研究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信工程导论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电工实习教学大纲

XXXXXX职业技术学院 电工实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电工实习(集中实践环节) 面向专业: 课程编号: 学时数: 学分数: 适用对象: 一、电工实习目的、任务 在学习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等主要课程的基础上,开展的电工、电子技能训练。通过实训,让学生全面掌握电工的基本知识、常用工具的使用、基本操作、线路的布线与布局和工艺,常用电气设备的使用、安装、检测与维护,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处理,印刷电路板和接触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材料的生产实际,了解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掌握最基本的焊接、组装产品的技能,同时使学生通过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注意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工艺规程,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电工、电子实习是电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课程,是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它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集实验、实习、技能训练为一体,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操动手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电工实习能力培养目标及实习质量标准: 【实习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实习使学生掌握低压电工常识与基本操作能力。 2、掌握低压电器安装,照明线路安装等操作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了解手工焊接技能,常用电子器件的识别及质量评价。 4、为从事超外差半导体收音机的组装及调试方面的工作建立一定的实践基础,熟悉三相电动机控制电路及机床电器控制。 5、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强化经济、效率、质量观,贯彻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实习质量标准】 1、遵守劳动纪律。 2、敬业敬岗,提升动手能力 3、了解对本专业技术要求及岗位要求。 4、掌握本专业课程及技能设置要求。 5、职业素质的培养和锻炼。 【电工实习中岗位及岗位群能力培养目标及分解】: 三、实习内容与要求: (一)电工部分 1、低压电工常识与基本操作(时间1天) 基本知识:了解安全知识,熟悉安全规程有关条例。了解导线、验电器、螺丝刀、钢丝钳、剥线钳、尖嘴钳、电烙铁、万用表等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基本技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掌握常用电工工具、仪表的使用及剥线、接线、配线、导线选用、导线的检查与保存等基本操作技术。 2、低压电器安装(电自、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时间1天

变频器实训指导书(终稿)

《电力电子与变频器实训》实训指导书 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系 2018.6

目录 导入新课 (3) 一、教学内容 (3) 二、实训目的和要求 (4) 三、三菱FR-D700变频器主回路接线 (4) 四、变频器的操作面板及使用 (4) 五、实训任务 (6) 六、结束指导 (9)

导入新课 变压器变频器的发展及应用范围 变频技术诞生背景是交流电机无级调速的广泛需求。传统的直流调速技术因体积大故障率高而应用受限。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力电子器件普遍应用了晶闸管及其升级产品。但其调速性能远远无法满足需要。 20世纪70年代开始,脉宽调制变压变频(PWM-VVVF)调速的研究得到突破,20世纪80年代以后微处理器技术的完善使得各种优化算法得以容易的实现。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日、德、英等发达国家的VVVF变频器技术实用化,商品投入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步入21世纪后,国产变频器逐步崛起,现已逐渐抢占高端市场。 讲授新课: 一、教学内容 1、变频器的概念 变频器是一种将固定频率的交流电变换成频率、电压连续可调的交流电,以供给电动机运转的电源装置。 2、变频器分类 (1)交-交变频器 它是将频率固定的交流电源直接变换成频率连续可调的交流电源,其主要优点是没有中间环节,变换效率高。但其连续可调的频率范围较窄,故主要用于容量较大的低速拖动系统中。又称直接式变频器。 (2)交-直-交变频器 先将频率固定的交流电整流后变成直流,再经过逆变电路,把直流电逆变成频率连续可调的三相交流电,又称为间接型变频器。由于把直流电逆变成交流电

较易控制,因此在频率的调节范围,以及变频后电动机特性的改善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使用最多的变频器均属于交-直-交变频器。 二、实训目的和要求 1.熟悉变频器主回路接线; 2.熟悉操作面板显示及各按键操作; 3.正确设置变频器参数。 4.设置各参数,控制变频器运行,变频器驱动交流电动机无级调速。 三、三菱FR-D700变频器主回路接线 FR-D700/3φ400V变频器主回路接线: ●L1、L2、L3端子接三相交流工频电源(市电380v/220v); 不能接单相交流电源; ●U、V、W输出端子接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电动机接成三 角形△或星型Y。 四、变频器的操作面板及使用 1、变频器操作面板如下图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物流信息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范围:2016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代码:09140041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必修课 学分:2.5学分 学时:40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8学时) 先修课程:管理学、物流学、计算机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等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教材:《物流信息技术》第二版,王道平,张大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 开课单位:经济贸易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同时也是理论性应用性与操作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分析运用各物流环节当中的信息技术,根据物流的功能和特点,阐述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条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正确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了解现有的物流信息技术以及掌握物流信息系统规划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对物流信息技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物流管理人员的要求。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1.课程教学内容 (1)信息与信息技术 (2)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技术 (3)我国物流信息化的任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2.课程重点难点 重点: 物流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难点:信息技术相关概念 3.课程教学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及构成要素; (2)掌握物流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3)了解物流信息化的任务、现状与发展趋势。 (二)物流条码技术

移动通信工程教学大纲

移动通信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信息管理 总学时:70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本课程是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工程性很强的课程。它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GSM/CDMA/GPRS/UMTS系统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了解移动通信的历史及发展趋势。为今后从事通信,全球组网,全球个人通信和多媒体通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组成、调制方法、工作方式、传播特性、噪声与干扰的产生和抑制、组网技术; 理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通信技术,特别是GSM系统的FDMA和TDMA技术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UMTS; 了解最新的无线通信的发展方向和全球个人通信方面的技术。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移动通信基本概念 本章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的定义、主要特点、分类方法、基本技术、工作方式及移动通信系统示意框图、移动通信标准化的建立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重点:移动通信的定义、分类方法、工作方式和基本技术。 难点:移动通信的调制技术、抗衰落技术及组网技术。 第二章移动通信的调制方法 本章的主要包括:利用频道间隔、频偏、码率等参数求取带宽和传输效率;调频特性、抗干扰和解调门限值及门限扩展方法;移频键控的产生及高斯滤波特性;高斯滤波特性及使用在GSM系统中的GMSK信号的产生、频谱特性。

重点:移频键控的产生及高斯滤波特性。 难点:高斯滤波特性及使用在GSM系统中的GMSK信号的产生、频谱特性。 第三章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分集接收 本章主要介绍移动通信电波的传播方式,自由空间传播衰耗的计算;视线传播极限距离,菲涅尔效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反射波加入后的合成场强计算。 重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方式,菲涅尔效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难点:反射波加入后的合成场强计算,任意场强的地形场强计算。 第四章噪声和干扰的影响与消除 本章主要介绍噪声的来源和分类、等效噪声系数和人为噪声功率的求取;如何借助贝塞尔函数表求取落入邻道边带功率;同频干扰与射频防护比的关系及再用距离的求取;互调干扰的产生效率及收发系统互调干扰强度的计算。 重点:互调干扰的产生效率及收发系统互调干扰强度的计算。 难点:借助贝塞尔函数表求取落入邻道边带功率。 第五章组网技术 本章主要包括:宽、窄带调频概念和频率利用率的计算;蜂窝组网的优点;话务量、呼损率和用户数的计算方法以及信道选取方式;数字信令格式、音频信令的结构及音锁功能;移动电话编号的基本规律。 重点:宽、窄带调频概念和频率利用率的计算,话务量、呼损率等的计算方法。 难点:数字信令格式、音频信令的结构及音锁功能。 第六章移动通信系统 本章主要介绍大区制移动电话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工作过程;无绳电话系统的工作原理;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其通信技术,特别是GSM系统的FDMA和TDMA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初级电工教学大纲与教 学计划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初级维修电工教学计划 一、培训目标 1.总体目标 培养具有以下条件的人员:掌握电工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电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电气元件及电气设备维修及安装等工作。 2.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电工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电器元件的应用及工具的基本使用;熟知行业规范等相关知识。 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初级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掌握初级维修电工的基本能力以及使用相关仪表测量的能力并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 二、教学要求 1、理论知识要求 (1)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 (2)遵章守纪、安全生产。 (3)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4)勤俭节约、关心企业。 (5)钻研技术、勇于创新。 2.电工基础知识 (1)职业道德与安全技术 (2)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 (3)电机及其控制线路 (4)仪表、照明、工具、材料(5)安全防护技术与电气设备安装3.操作技能要求 (1)动力部分 (2)照明及仪表部分 (3)工具部分 (4)安全部分 三、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168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复习80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练习88课时 工初级工技能培训 教学课时分配表

时数仅适用于农民 工培训班使用。 2、实操时 可据学员人数及设 备工位数分别采用 大班教学或分组教学。 四、教材: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维修电工》(初级技能)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维修电工初级工技能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为贯彻落实银川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 神,广泛开展对农民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此,在本工种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 学员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教学大纲。 本大纲制订的主要依据是参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并参照国家劳动和 社会保障部关于职业技能培训理论课程的有关要求,结合银川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中心关 于特种作业人员考证培训的有关要求而制订。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训学员获 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 练。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拓宽学员的知识面,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以适 应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为学员将来的就业和学习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

变频器实训教案

维修电工变频器实训教案 朱峰刚 新疆机电技师培训学院实训中心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变频器的操作实训》教案

新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变频器的操作实训》教案

变频器实训五变频器常用参数的功能验证 一、实训目的 1、验证各种常见的功能。掌握各种参数之间的配合和使用技巧。 2、了解多功能端子的含义和使用。 3、了解多档转速的操作步骤,掌握多档转速的控制方法。 二、思想教育: 1、强调实训纪律(迟到、旷课、睡觉、打闹、记笔记等)。 2、强调变频器常用参数功能的含义。 3、强调实训过程中的设备及自身的安全。 三、教学过程及组织教学: 1、检查卫生、点名。 2、明确实训目的要求及实训纪律。 3、实训内容中知识要点与操作技术要点教学。 4、入门指导、操作示范、学生实训与教师巡回指导。 5、考核、总结与作业。 四、实训知识要点与操作技术要点: 复习引入: (1)变频器的操作模式有几种? (2)变频器的参数不能被修改为什么? 基本功能参数及操作 (一)运行准备有关的参数 1、参数的读出 Pr.160 Pr 160规定了0,1,10,11,9999五种参数供设定,常用的是9999和0两种。 Pr.160为9999时(简写:Pr.160=9999),只显示基本的常用的常数如表2。 Pr.160为0(简写为Pr.160=0),则可以显示全部参数(如表1) Pr.160出厂设置为9999,显示出厂设置值。 使用者可使Pr.160=0,这样就可读出任意参数。 Pr.79共有8种设定选择,常用和较常用为下列5种 Pr.79=0 PU操作(面板操作)和外部操作(端子操作)可用操作面板△/▽按钮切换Pr.79=1 PU操作 Pr.79=2 外部操作 Pr.79=3 并用操作,外部操作:起、停 PU操作:频率设定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 纲要(试行)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小学阶段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

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初中阶段 1、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 3、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资源来支持其他课程的学习,能够与他人协作或独立解决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完成各种任务。 4、在他人帮助下学会评价和识别电子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树立正确的知识产权意识,能够遵照法律和道德行为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高中阶段 1、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较深入地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社会的影响。 2、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网络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使用网上信息资源,学会获取、传输、处理、应用信息的基本方法。 3、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其他课程的方法。 4、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