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选择

一、单选题

1.常温下用0.1mol/L NaOH 溶液滴定40mL 0.1mol/LH 2 SO3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a2(H2SO3)的数量级为10-8

B.若滴定到第一反应终点,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C.图中Y 点对应的溶液中:3c(SO32-)=c(Na+)+c(H+)-c(OH -)

D.图中Z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SO32-)>c(HSO3-)>c(OH -)

2.常温下,分别用0.01mol/L 的NaOH 溶液滴定与之等浓度的体积均为25.00mL 的

HA 、H3B(三元酸)溶液,溶液的pH 随V(NaO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K(HA) 数量级约为10-5

B .常温下0.01mol/L 的NaH2B 溶液的pH 大于7

C.NaOH 溶液滴定HA 溶液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D .当横坐标为37.50时,溶液中存在:2c(H+)+c(H2B-)+3c(H3B)=2c(OH-)+3c(B3-)+c(HB2-)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含甲基橙的氢氧化钠溶液,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B.将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C.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静置后上层溶液呈红色D.海水提取溴

1

1

4.已知:将10mL0.1mol L 1Na2CO3溶液用0.1mol L 1盐酸滴定时,若用酚酞做指示剂,终点时消耗盐酸10mL ;若用甲基橙做指示剂,终点时消耗盐酸20mL 。现有一份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HCO 3的一种或两种。现取一定量的该粉未配成适当浓度的稀溶液并分成两等份,分别用0.1mol L 1盐酸滴定。一份用酚酞做指示剂,消耗盐酸amL ;另一份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消耗盐酸b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若a=0 ,则固体中只含有NaHCO 3

②若a=b ,则固体中只含NaOH

③若2a>b>a ,则固体中含有NaOH 、Na2CO 3

④若2a

A .①②③④

B .③④C.①② D .①③④

5.实验室现有两种酸碱指示剂,其pH 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 3.1~ 4.4;酚酞:8.2~10.0。用0.1000mol/L 的稀硫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HCO 3 溶液,当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C.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D.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橙色变为红色

6.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 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酚酞:8.2~10.0,用0.1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7.某学生用滴定的方法测定含有少量NaCl 的小苏打固体中NaHCO 3的质量分数,所用标准盐酸的浓度为0.1000mol/L 。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烧杯准确配制100mL 待测小苏打的溶液

B.用酚酞为指示剂

C.当滴至待测液变色并能将该颜色保持半分钟即为滴定终点

D.盛盐酸的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会造成实验结果偏低

图所示。己知H3A的pK a1、pK a2、pK a3分别为2、7和12( pK a=-lgK a),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滴定前溶液pH 值约为3

B.计量点 1 时,可以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到达计量点2时,溶液中存在c(Na+)=c(H2A-)+2c(HA 2-)+3c(A3-)

3-

cA

D.到达计量点 3 时,微热溶液,-会增大c H2A-

9.室温下,分别用0.1000mol?L -1的NaOH 标准液滴定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酸HX、HY、和HZ ,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三种酸的酸性强弱:HX>HY>HZ

B .等浓度、等体积的HY 溶液和NaY 溶液混合,混合液显酸性

C.用NaOH 标准液滴定HZ 溶液时,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D.滴定HX 的曲线中,当中和百分数为50%时,溶液中存在c(X-)

二、多选题

M1 10.滴定度是指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定物质的克数,通常用T (M1)

表示,T

M2

HCl

()=0. 04g/mL ,表示每毫升标准盐酸溶液恰好与0. 04克NaOH 完全反应。现NaOH

有含Na2CO3 的混合物样品,用上述标准盐酸滴定,若以酚酞为指示剂测得该样品的滴定度为0. 073g/mL 。则该样品中可能还含有的物质是(

三、综合题 11.电解质溶液是中学化学中的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请根据要求填空。 ( 1)向NaHSO 3溶液滴加石蕊溶液后变红, 则HSO 3-的电离程度 ___其水解程度 (填“>” 或“=”或“<”)。该物质能 ___(填“促进 ”或“抑制”)水的电离。

( 2)酸碱中和滴定时, 不宜用 ___(填“酚酞”“石蕊”或“甲基橙” )用作指示剂。 用标准的 NaOH 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 能是 ___(填字母) 。

A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B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C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

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D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 3)醋酸( CH 3COOH )是一种弱电解质, 25℃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K a =

___ 。

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

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___(填 “酸性 ”,

“中

性”或“碱性 ”,下同),溶液中 c (Na +)___c (CH 3COO -

)(填 “ >或”“= ”或“ <)”。 ②

pH =3 的醋酸和 pH = 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___。若物质的量浓度相

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 c (Na +

)=c (CH 3COO -

),则混合后溶液呈 ___。 (4)现有 a.醋酸、 b.盐酸、 c.硫酸三种溶液,根据要求答题。 ①若它们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它们的 pH 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___(用 abc 表示,下同)。 ②若它们的 pH 相等,它们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___。

③ 若它们的 pH 相等,均加水稀释 100倍后,其 pH 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___。

12.(1)① 25℃时, NaHCO 3溶液呈碱性,原因是 ___________ 水解引起的(填“ Na +

或“ HCO 3-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 0. 0100mol / L 盐酸的 p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用 0. 0100mol/ L 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 液的颜色由浅红色变为 _______________ (填“蓝色”或“无色”) ,且半分钟内保持不变。

A . NaOH 、 KOH C .Na 2SO 4、KHCO 3

B .K 2CO 3、NaHCO 3 D .KOH 、Ba (OH )2

(2)①已知H2与O2反应生成1mol H2O(g)时放出241. 8kJ 的热量,请完成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H2( g) + O2(g)=2H2O(g)△H = __________ kJ/ mol;

②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稳定性:石墨 __________ 金刚

石 (填“>”、“<”或“

( 3)在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FeO( s)+ CO( g) Fe( s)+ CO2( g) △H>0,平

衡常数表达式为K = c c(C(C O O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CO,化学平衡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移动 (填“正反应”

或“逆反应”)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1100℃时K=0. 263。某时刻测得容器中c( CO2)= 0. 025 mol/L,c( CO)= 0. 10 mol / L,此时刻反应平衡状态(填“达到”或“未达到”) 。

( 4)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过程和效率的科学。①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Ag +( aq)+ Cu( s) =2Ag ( s)+ Cu2+( aq) ,设计的原电池如图一所示,

X 溶液时_________ 溶液(填“ CuSO4”或“ AgNO 3”);

②图二装置在铁件上镀铜,铁作阴极,则铜极上的电极反应是

1.D

【解析】 【分析】 【详解】

c SO 32- c H +

A .据图可知 c(SO 32-)=c(HSO 3-

)时 pH=7.19,K a2(H 2SO 3)= 3

- = c(H +)=10-7.19,则

c HSO 3-

K a2(H 2SO 3)的数量级为 10-8

,故 A 正确;

B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 3.1-4.4,滴定第一反应终点 pH 在 4.25,所以可以选取甲基橙作指 示

剂,溶液由红色变为橙色,故 B 正确;

C .Y 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Na +

)+c(H +

)=2c(SO 32-)+c(HSO 3-)+c(OH -),且该点 c(SO 32-

)=c(HSO

3

-) ,所以存在 3c(SO 32-)=c(Na +)+c(H +)-c(OH -

),故 C 正确;

D .Z 点溶质为 Na 2SO 3,SO 32-水解生成 HSO 3-,SO 32-水解和水电离都生成 OH -,所以 c(HSO 3-

)

H 2SO 3 为二元弱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先发生

H 2SO 3+NaOH=NaHSO 3+H 2O ,再发生

NaHSO 3+NaOH=Na 2SO 3+H 2O ,所以第一反应终点溶液溶质为 NaHSO 3,此时溶液呈酸性, 说 明亚硫酸

氢根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第二反应终点溶液溶质为

N a 2SO 3。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

c(HA)=c(A -

) 时,

K(HA)

c(A )c(H )

c(H +

) =10

-4.75

,常温下 K(HA) 数量级约为 10-5, c(HA)

故 A 正确;

B .当 c (H 2B -

)=c (H 3B )时, Ka 1=c (H +

)=10-2.5

,c (H 2B -)=c (HB 2-

)时, Ka 2=c (H

的水解程度小于电离程度,常温下 0.01mol/L 的 NaH 2B 溶液的 pH

参考答案

)=10-7.2,HB 2-

的电离程度更小,则

Ka 3<10-7.2,H 2B -

的水解平衡常数

10 14 10

2.5

=10-11.5

小于7,故 B 错误;

C.滴定终点溶液呈碱性,NaOH 溶液滴定HA 溶液应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故 C 正确;D.当横坐标为37.50时,溶液为Na2HB、NaH2B 等物质的量混合物,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①c(H+)+c(Na+)=3c(B3-)+2c(HB 2-)+c(H2B-)+c(OH-),物料守恒:

②2c(Na+)=3c(H3B)+3c(H2B-)+3c(HB2-)+3c(B3-),将① ×2-②,得

2c(H+)+c(H2B-)+3c(H3B)=2c(OH-)+3c(B3-)+c(HB2-),故 D 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及弱电解质的电离,侧重考查图象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明确酸性强弱判断方法、电离平衡常数与水解平衡常数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C 为解答易错点,注意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D 为难点,注意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的应用。

3.A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 3.1~4.4,所以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含甲基橙的氢氧化钠溶液,终点时溶液由黄色变成橙色, A 正确;

B. SO2和氯化钡不反应,选项 B 不正确;

C. 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不正确;

D. 海水提取溴的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 不正确;答案选 A 。

4.A

【解析】

【分析】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反应后溶液颜色变色范围为 3.1~ 4.4,溶液呈酸性,可发生Na2CO3+2HCl=2NaCl+H 2O,用酚酞作指示剂,变色范围是8.2~10,溶液呈碱性,发生

Na2CO3+HCl=NaHCO 3+NaCl ,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反应后溶液颜色变色范围为 3.1~ 4.4,溶液呈酸性,可发生Na2CO3+2HCl=2NaCl+H 2O,用酚酞作指示剂,变色范围是8.2~10,溶液呈碱性,发生

Na2CO3+HCl=NaHCO 3+NaCl 。分别用0.1mol/LHCl 滴定。一份用酚酞做指示剂,消耗盐酸amL ;另一份用甲基橙做指示剂,消耗盐酸bmL ,如b=2a,则只含有Na2CO3;

如只有NaOH ,则只发生NaOH+HCl=NaCl+H 2O,a=b;①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溶液呈弱碱性,若a=0,说明不含Na2CO3,只含NaHCO3,

故①正确;

②若a=b,则固体中只含NaOH ,说明不存在Na2CO3或NaHCO 3的反应,故②正确;

③若b> a,如说明一定含有Na2CO3,而2a>b,则一定含有NaOH ,所以固体中含有NaOH、Na2CO3,故③正确;

④如b=2a,则只含有Na2CO3,如只含有NaHCO 3,a=0,若2a

故选 A 。

5.C

【解析】

【分析】先根据盐类水解考虑溶液的酸碱度,再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酸碱中和后的越接近越好,且变色明显,溶液颜色由浅入深容易观察,反之现象不明显。碳酸氢钠为强碱弱酸盐,溶液为碱性,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溶液偏酸性,据此回答问题。【详解】若选用酚酞做指示剂,碳酸氢钠显碱性,溶液最初为红色,与硫酸滴定后产生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故反应完全后,溶液处于中性或偏酸性,酚酞的变色最低值为8.2 ,无法表现最终状态,即酚酞不合适。

若选用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为橙色,过程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颜色易观察。综上所述,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答案为C。

【点睛】本题注意指示剂的选取,酸性滴定碱性溶液时,要选用酸性指示剂区分,且变色明显为宜。

6.A

【解析】

【分析】

根据盐类的水解分析溶液的酸碱性,再根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进行判断,要求变色明显(终

点为红色),且溶液的颜色由浅变深容易观察。

【详解】 用 0.1000mol/L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 CH 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 CH 3COONa ,CH 3COONa 水解溶液呈碱性, 因此滴定时选择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答案选 A 。 【点睛】 解答本题时要注意,在选择指示剂时要选择灵敏度度高、颜色变化明显、无毒,且指示剂的 变色范围因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

7.C

【解析】 【分析】

用标准盐酸滴定含有少量 NaCl 的小苏打固体中 NaHCO 3的质量分数,需先将固体溶于水配 制溶液,由于反应生成的 CO 2 有一部分溶解在溶液中,从而使溶液显酸性。 【详解】

A .准确配制 100mL 待测小苏打溶液时,需使用 100mL 的容量瓶, A 不正确;

B .滴定终点时

由于 CO 2的溶解而使溶液呈酸性,应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 不正确;

C .滴定终点时,待测液变色并能保持半分钟不变色, C 正确;

D .盛盐酸的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所用体积偏大,实验结果偏高, D 不正确;

故选 C 。

8.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已知 pK a1=2,则 lgK a1=-2,K a1=10-2

,由 H 3A 噲

垐 ?

? H 2A -+H +可知,未滴定前, K a1=

c H2A c H

,则 c(H +)=(10

-1×10

-2)=10

-1.5

,故 A 错误; c H 3A

=10-10< 10-7,则 H 2A -的电离程度大于 H 2A -

的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则不能使用酚酞作指

B .第一个计量点好完全反应生成 NaH 2A ,此时溶液中 H 2A -的水解常数 K h = K w 1 10 14

K a1= 10

2

示剂,而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故 B 正确;

K 14

C.到达计量点2时,恰好生成Na2HA ,此时溶液中的HA 2-的水解常数K h2= w =107=10-7 K a2 10

7

>10-12,所以,HA 2-的电离程度小于HA 2-的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Na +)+c(H+)=c(H2A-)+2c(HA2-)+3c(A3-)+ c(OH -),所以,溶液中存在c(Na+)>c(H2A-)+2c(HA2-)+3c(A3-),故C错误;

D.到达计量点 3 时,恰好生成Na 3A ,此时溶液中存在A3-的三级水解,且加热促进水解,c(A

3

即加热过程中c(A 3-)减小,c(H2A-)增大,则-会减小,故 D 错误。

c(H2A-)答案选B。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酸越弱,酸的电离程度越小,等浓度的酸的pH 越大,由图可知,三种酸的酸性强弱:

HX>HY>HZ ,选项 A 正确;

B. 由图可知,NaOH 标准液滴定HY 溶液中和百分数达50%时得等浓度、等体积的HY 溶液和NaY 溶液混合,混合液显酸性,选项 B 正确;

C. 用NaOH 标准液滴定HZ 溶液时,完全中和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选项 C 正确;

D. 滴定HX 的曲线中,当中和百分数为50%时,得到等浓度、等体积的HX 溶液和NaX 溶液混合,溶液呈酸性,根据电荷守恒c(X-)+ c(OH-)=c(Na+)+ c(H+),则存在c(X -)>c(Na+),选项 D 错误。

答案选D。

10.AD

【解析】

【分析】

HCl

T()=0.04g/mL ,所以1mL 标准盐酸滴定NaOH 0.04gNaOH ,也就是

0.04g

40g / mol

=0.001mol ,

所以1mLHCl 溶液含0.001molHCl ,以0.001molHCl 为基础进行滴定分析;

酚酞作的变色范围8.2~10.0,所以HCl滴定Na2 CO3的终点为生成NaHCO 3,HCl滴定K2CO3的终点为生成KHCO 3,本题中HCl 和NaHCO3、KHCO 3 均不反应,据此计算回答。

【详解】

HCl 滴定纯Na2CO3有:

HCl ? Na2CO3? NaCl ? NaHCO 3 0.001mol 0.106g ,

A.HCl 滴定纯KOH 有:

HCl ~? KOH

,HCl 滴定纯NaOH 有:0.001mol 0.056g

HCl ~? NaOH,实际滴定结果是0.073g,介于0.004g 和0.106g 之间,符合题

意;

0.001mol 0.004g

HCl B.HCl滴定纯K2CO3有:0.001mol K 2CO3 ? KCl ?

0.138g

KHCO 3

,以酚酞为

指示剂HCl 和NaHCO3不反应,所以0.001molHCl 可滴定NaHCO 3,K 2CO3、Na2CO3混合物

的质量大于0.106g>0.073g ,不符合题

意;

C.HCl和Na2SO4不反应,以酚酞为指示剂HCl和KHCO 3不反应,所以0.001molHCl 可滴定Na2SO4、KHCO 3、Na2CO3混合物的质量大于0.106g>0.073g , C 不符合题意;

2HCl D.HCl滴定纯Ba(OH) 2有:0.001mol

Ba(OH) 2

2,所以0.001molHCl 可滴定KOH 、0.0855g

Ba(OH)2、Na2CO3混合物的质量介于0.056g~0.106g之间,实际滴定结果是0.073g,D 符合题意;

答案选AD 。

点睛】

解本题的关键点:(1)酚酞的变色范围8.2~10.0,本题中HCl 滴定碳酸盐时终点为碳酸氢

盐,HCl 和碳酸氢盐不反应;(2)滴定度,理解成1mLHCl 能反应一定质量的某物质即可;

3)滴定混合物的滴定度应介于分别滴定混合物组分中各种纯物质的滴定度之

间。

11.> 抑制石蕊

c CH3COO-c H+

A 、C Ka=

c CH3COOH

碱性 > 酸性

中性a> b> c a> b> c b=c> a

解析】

【分析】

(1)NaHSO 3溶液中存在HSO3-的电离和水解平衡,向NaHSO 3 溶液滴加石蕊溶液后变红,溶

液显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2)

酸碱中和滴定时,由于石蕊的变色不明显,不宜用作指

示剂。用标准的 NaOH 滴定未知 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根据 c (待测)=c (

标准) V (标准)

断误差;

V (待测 )

(3)

①醋酸为弱酸,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恰好生成醋酸

钠,为强碱弱酸盐, 溶液呈碱性, 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②常温下, pH=3 的醋酸浓度大于

pH=11 的 NaOH 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有剩余,溶液呈酸性,根据电荷守恒判断; (4)

①浓度相同,溶液

pH 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成反比;② pH 相同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 同,醋酸是一元弱酸,硫酸

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酸,据此判断;③

pH 相等时, c (H

+

相等,醋酸在稀释过程中,会促进电离,盐酸和硫酸稀释时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分 析判断。 【详解】

(1)NaHSO 3溶液中存在 HSO 3-

的电离和水解平衡,向 NaHSO 3 溶液滴加石蕊溶液后变红,溶 液显

酸性,说明 HSO 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NaHSO 3 溶液显酸性,以电离为主,电 离出的氢离子能够抑制水的电离,故答案为:>;抑制;

(2)

酸碱中和滴定时,由于石蕊的变色不明显,不宜

用作指示剂。用标准的 NaOH 滴定未知 浓度的盐酸, 选用酚酞为指示剂。 A. 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使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浓 度偏小,滴定消耗的氢氧化钠体积偏大,根据 c (待测)

=

c (标准) V (标准)

, c (待测)偏大,

V (待测 )

故 A 正确; B. 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不影响盐酸的物质的 量

钠溶液的体积偏小, 根据 c (待测)=c (标

V

准()待V 测()

标准) , c (待测)偏小,故 D 错误;故选

AC ,

故答案为:石蕊; AC ;

(3)醋酸为弱电解质,存在 CH 3COOH

CH 3COO -+H +,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 K a =

c CH 3COO c H ,故答案为: c CH 3COO c H ;

c CH 3COOH

c CH 3COOH

①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恰好生成 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 c (OH -)>c (H +),溶液中存在

CH 3COONa ,为强

和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 对结果无影响, 故 B 错误; C.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 导致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大, 根据 c (待测 )=

c (标准) V (标准 )

,c (待

测 )

V (待测 )

D.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导致氢氧化 c(CH 3COO -)+c(OH -)=c(Na +

)+c(H +

),则 c(Na +

)>c(CH 3COO -),故答案为:碱性;>; ②常温下, pH=3 的醋酸浓度大于 pH=11 的 NaOH 溶液,二者等体积混合后醋酸有剩余,溶 液呈酸性;若物

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 溶液中 c(Na +)=c(CH 3COO -

),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Na +)+c(H +)=c(OH -)+c(CH 3COO -),则 c(H +)=c(OH -),溶液为中性,故 答案为:酸性;中性;

(4) ①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假设都是 1mol/L ,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小于 1mol/L 、硫

酸中氢离子浓度是 2mol/L 、盐酸中氢离子浓度是 1mol/L ,氢离子浓度越大, pH 越小,所以

pH 由大到小排列是 a > b > c ,故答案为: a >b >c ;

② pH 相同时,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相同,醋酸是一元弱酸,硫酸是二元强酸、盐酸是一元强 酸,假设氢离子浓度为 1mol/L ,则醋酸浓度大于 1mol/L 、盐酸浓度是 1mol/L 、硫酸浓度是

0.5mol/L ,所以物质的量浓度的由大到小排列是 a > b > c ,故答案为: a > b > c ;

③ pH 相等时, c(H +)相等,醋酸在稀释过程中,会促进电离,所以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增加, 氢离子的浓度减小的程度小, 硫酸和盐酸溶液中氢离子物质的量不变且相等, 氢离子的浓度 减小的程度大, 所以 c(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 b=c ,pH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b=c > a ,故答 案为: b=c > a 。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 (4) ③,要注意醋酸为弱酸,且 c(H +)越大, pH 越小。

12.HCO 3-

2 无色 -483. 6 > 正反应 增大 未达到 AgNO 3

Cu - 2e = Cu 2

【解析】 【分析】

(1)根据盐类水解原理分析解答;根据

pH 计算表达式进行计算;根据滴定原理及指示剂

的变色范围分析解答; (2)根据反应热与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关系分析解答; ( 3)根据平衡常 数表达式及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 (4)根据原电池原理及电解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

( 1)①在溶液中,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弱碱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

处悬挂一滴溶液,

偏大,故 C 正确;

H+与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叫做盐类水解,所以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HCO3-,故答案为:HCO

-;

3

②盐酸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c( H+)= c( HCl )=0. 0100mol/ L,pH =- lgc( H+)=- lg10-2=2,故答案为:2;

③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为中性,所以溶液变为无色,故答案为:无色;

(2)①反应热和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物质的量成正比,则H2与O2 反应生成2mol H2O(g)时

放出的热量为241. 8kJ×2=483. 6kJ,则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 + O2(g)=2H2O(g)△H=-483. 6kJ kJ/ mol,故答案为:-483. 6;

②由C(石墨,s)=C(金刚石,s)△H>0 知,反应吸热,反应物石墨能量低,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则稳定性:石墨>金刚石,故答案为:>;

(3)①增大反应物浓度,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正反应;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K 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c CO2 0.025 mol/L

③Qc= 2= =0.25 < 0. 263,则未达到平衡,故答案为:未达到;

c CO 0.10 mol/L

(4)①右侧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Ag++e-=Ag,则X 溶液为AgNO 3,故答案为:

AgNO 3 ;

②图二装置为电解池,在铁件上镀铜,铁作阴极,则铜作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Cu-2e-=Cu2+,故答案为:Cu-2e-=Cu2+。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高中化学基础知识整理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同温同压下,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 CN-、C17H35COO-、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高考化学知识点讲解考点34酸碱中和滴定

考点34酸碱中和滴定 1.复习重点 1、 理解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滴定的正确步骤,了解所用仪器的结构(两种滴定管)。 3、 理解指示剂的选用原则和终点颜色变化判定。 4、 学会误差分析及成因 2.难点聚焦 一、中和反应及中和滴定原理 1、中和反应:酸+碱 正盐+水 如:①Hcl+NaOH===NaCl+H 2O ②H 2SO 4+2NaOH====Na 2SO 4+2H 2O ③N 3PO 4+3NaOH====Na 3PO 4+3H 2O 注意:①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不一定呈中性,由生成的盐性质而定。 ②由于所用指示剂变色范围的限制,滴定至终点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但 应尽量减少误差。 2、中和滴定原理 由于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时,反应物间按一定的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基于此,可用滴定的方法确定未知酸或碱的浓度。 对于反应: HA + BOH====BA+H 2O 1mol 1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即可得 C (HA).V (HA)=== C (BOH).V (BOH) ) HA () BOH ()BOH ()HA (V V .C C = 若取一定量的HA 溶液(V 足),用标准液BOH[已知准确浓度C (标)]来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可读出(V 读)代入上式即可计算得C (HA ) 定 读标V V .C C )HA (= 若酸滴定碱,与此同理 若酸为多元酸, HnA + nBOH===BnA+nH 2O 1mol nmol C (HA).V (HA) C (BOH).V (BOH) 则有关系:) HB () HA ()BOH ()HA (V .n V .C C = 3、滴定方法的关键 (1)准确测定两种反应物的溶液体积 (2)确保标准液、待测液浓度的准确 (3)滴定终点的准确判定(包括指示剂的合理选用) 4、滴定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操作要点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带铁架台)、锥形瓶(或烧杯+玻棒)、

酸碱中和滴定中的计算

专题3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教案) 丽水学院附中杨帆 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目标:1.能够从水的电离角度理解溶液酸碱性的本质 2.知道PH的大小与氢离子溶液、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3.通过练习掌握pH的简单计算 4.能够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初步学习pH计的使用 教学重点难点:溶液酸碱性的本质溶液的pH的简单计算 教学方法:自学讨论 教学用具:CAI课件PH试纸稀盐酸食盐溶液碳酸钠溶液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问题情景]前不久,农夫山泉在上海一些大卖场进行派发PH值试 纸、测试水的酸碱性活动,并在广告中宣称:“健康的生命需要天然 的弱碱性水,喝着这样的水,能在不知不觉间将身体的酸碱平衡调节 到完美”。此广告遭到了广大网友的质疑,一是碱性水能否调节人体 的酸碱平衡,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颐认为,人体胃酸 的PH值通常在3左右,酸性很强,但由于人体内的酸碱缓冲体系,喝下PH值为5~8的水后,其实几乎是没有差异的。另一名网友更对其产品本身提出质疑,该饮用水产品的包装上标注着:PH值为7.3(±0.5),说明该产品并不一定是碱性水。还有网友质疑将pH试纸全部放入玻璃杯中,进行“pH试纸测水”的方法是否正确? 问题:1.你认为农夫山泉打出碱性水广告依据是什么? 2.你对网友的质疑怎么看? [温故知新] 1.请写出水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的离子积表达式:K w= 在25℃时其值是_____________ 3.往水中分别加入0.1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K w会不会变?将水加热到100℃时K w会不会变? [交流讨论]水的电离平衡的移动 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 H-)之间有什么关系? 1.溶液中性的本质是C(H+) =1×10-7mol/L,还是C(H+)=C(O H-)? [归纳小结]

(超详)高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汇总

高考化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 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电子,称甲基或甲基游离基,也包括单原子的游离基(·Cl)。

酸碱中和滴定习题

酸碱中和滴定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2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目标要求] 1.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3.掌握有关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酸碱中和滴定 1.酸碱中和滴定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的原理:n 元酸与n ′元碱恰好完全中和时:nc 酸V 酸=n ′c 碱V 碱。如果用A 代表一元酸,用B 代表一元碱,可以利用下列关系式来计算未知碱 (或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 B =c A V A V B 。 2.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以及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3.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实验仪器:pH 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滴定管夹、量筒、铁架台。 实验药品: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实验步骤: (1)查:检查两滴定管是否漏水和堵塞; (2)洗:先用蒸馏水洗涤两滴定管,然后用所要盛装的酸碱润洗2~3遍; (3)盛、调:分别将酸、碱溶液注入酸、碱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厘米处,并将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夹上,然后赶走滴定管内部气泡,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处于某一刻度,并记下读数。 (4)取: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 mL 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5)滴定: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右手拿住锥形瓶瓶颈,边滴入盐酸,边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意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6)记: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定,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7)算:整理数据进行计算。 根据c B =c A V A V B 计算。 二、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中和滴定实验中,产生误差的途径主要有操作不当,读数不准等,分析误差要根据计算 式分析,c 待测=c 标准·V 标准V 待测 ,当用标准酸溶液滴定待测碱溶液时,c 标准、V 待测均为定值,c 待测的大小取决于V 标准的大小。 下列为不正确操作导致的实验结果偏差: (1)仪器洗涤 ①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偏高);②酸式滴定管水洗后,误用待测液润洗(偏高);③碱式滴定管水洗后,未润洗(偏低);④锥形瓶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偏高)。 (2)量器读数 ①滴定前俯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平视(偏高); ② 滴定前仰视酸式滴定管,滴定后俯视(偏低)如图所示; ③滴定完毕后,立即读数,半分钟后颜色又褪去(偏低)。 (3)操作不当 ①酸式滴定管漏液(偏高);②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变小(偏高);③滴定过程中,振荡锥形瓶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偏低);④滴定过程中,锥形瓶内加少量蒸馏水(无影响); ⑤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时,溶液由橙色变红色时停止滴定(偏高);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溶液由黄色变橙色,5 s 后又褪去(偏低)。 知识点一 酸碱中和滴定

物质含量的测定---酸碱中和滴定第三课时滴定终点的判断教学课件

酸碱中和滴定 教学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基本操作、终点判断等,学会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定量分析方法; 2.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分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初步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滴定过程中pH、温度变化等的曲线探讨滴定终点判断的方法,查明曲线变化的原因,培养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 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终点判断、数据处理和滴定曲线。 教学难点: 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 基础知识—以微课为基础的翻转课堂教学,基本操作—以学生实验为基础的体验式教学,曲线分析—以数字化实验为依托的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观看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基本原理的微课。) 一、微课回顾: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 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的内容——酸碱中和滴定之滴定终点的判断,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学习:中和滴定的实验原理、常规操作、曲线绘制和应用练习。 师:通过课前微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原理,知道了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是终点的判断,抽一位幸运同学帮我们回顾一下终点判断的方法,完成下列空白: 生:中和滴定的关键是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时刻),其方法是在待测液中加2~3滴指示剂,观察滴定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常选用的指示剂是酚酞或甲基橙,不用石蕊试液的原因是石蕊试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 师:再抽一位幸运同学帮我们梳理一下甲基橙、酚酞、石蕊这几个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以及对应的颜色。 生:甲基橙3.1-4.4 红橙黄,酚酞8.2-10无色-浅红-红,石蕊5-8 红紫蓝。 师:在用氢氧化钠滴定盐酸的过程中,如果用甲基橙判断终点,终点时溶液从什么颜色变成什么颜色?如果酚酞做指示剂,终点时溶液从什么颜色变成什么颜色? 生:甲基橙橙色变为黄色,酚酞无色变为粉红色 二、学生实验: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师:接下来同学们要小组合作亲自动手来完成中和滴定实验。同学们今天要做的是用已知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取15.00mL盐酸于锥形瓶中,加入3滴指示剂,用NaOH标准液进行滴定。注意两点:1滴定时先快后慢,接近终点(盐酸浓度约为0.1mol/L)时逐滴加入,加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中溶液恰好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复原。同学们所测得盐酸的浓度约为0.1mol/L。 2.注意一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一手摇动锥形瓶(像图片这样)。注意边做边记录数据。 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相信大家在高一的时候已经选好文科和理科,而理科的化学是理科生最烦恼的。以下是我整理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把知识点归纳好。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

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 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和练习

实验——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①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反应实质。 ②学会酸碱中和滴的操作方法步骤和指示剂的选择。所使用的仪器名称和特点、对仪器洗涤的要求。 ③能正确分析实验操作中的误差 【知识回顾】 【知识点1】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1.概念: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2.实质:中和反应。 3.关键:①准确测定标准液和待测溶液的体积; ②准确判断:反应的终点。 【知识点2】滴定管 ①酸式滴定管——酸性或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碱式滴定管——碱性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②精确度——0.01ml ③洗涤——滴定管在使用前经检查后要进行洗涤,须先用蒸馏水,然后再用待盛液润洗2~3次。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再用待盛液润洗,否则将会引起误差。 【知识点3】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药品 1.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 2.试剂:标准液、待测液、指示剂; 【知识点4】指示剂的选择: 变色要灵敏、明显, 一般强酸滴定强碱用指示剂选用酚酞。 中和滴定,肯定不用石蕊 【知识点4】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aOH为例) 1.准备:①洗涤②查漏③润洗④装液体⑤排气泡 ⑥调整液面⑦读数 2.滴定:①量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②滴定至终点并读数 ③重复操作三次④计算 【注意】 ①滴定时在瓶底垫一张白纸; ②滴定时左手控制旋钮、右手振荡锥形瓶、目光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③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④先快后慢,当接近终点时,应一滴一摇 ⑤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cm处,将液面调节到“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 【知识点5】滴定终点判断 当最后一滴刚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而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为滴定终点。 【知识点6】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 1原理:c(待)=, c(待)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V(标)大,则c(待)大,V(标)小,则c(待)小。 【练习】 1.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洗涤 A.⑤①②③④ B.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2.现用0.10 mol·L-1的盐酸滴定10 mL 0.05 mol·L-1的NaOH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 A.10 mL B.5 mL C.大于5 mL D.小于5 mL 3.某稀NaOH溶液的浓度大约在0.07—0.08 mol·L-1之间,实验室现有①0.1 mol·L-1②1.0 mol·L-1③5.0 mol·L-1的三种标准盐酸,若要通过中和滴定法确定氢氧化钠的准确浓度,则应选用的标准盐酸是() A.① B.② C.③ D.①②③均可 4.实验室用标准盐酸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可能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在装酸液前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2—3次 B.开始实验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在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 C.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由黄色变橙色时,立即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D.盛NaOH溶液的锥形瓶滴定前用NaOH溶液润洗2—3次 5.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某Na2CO3溶液的浓度时,若配制Na2CO3溶液时所用Na2CO3中分别含有:①NaOH ②NaCl ③NaHCO3④K2CO3杂质,所测结果偏低的是() A.仅① B.仅② C.②③ D.②③④ 6.有①②③三瓶体积相等、浓度都是1 mol·L-1的HCl溶液,将①加热蒸发至体积减少一半,在②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加入后溶液仍呈强酸性),③不作改变,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上述三种溶液,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是( )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②>① D.①=②=③ 7.右图是滴定前后液面所处的刻度,则消耗溶液的体积为A.V1 mL B.V2mL C.(V2-V1)mL D.(V1- V2) mL 8.图10-2为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示,依图示推出x和y的物质的 量浓度正确的是( 向其中加入足量草酸铵(NH4)2C2O4晶体,反应生成CaC2O4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处理得H2C2O4后,再用KMnO4某酸性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CO2,还原产物为Mn2+,若终点时用去20.0 mL 1.0×10-4mol· L-1的KMnO4溶液。 (1)写出用KMnO4滴定H2C2O4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⑺定容⑻摇匀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 7 阿伏加德罗定律(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最完整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总结(20210101204422)(精华版)

高中化学有机知识点总结 1.需水浴加热的反应有: (1)、银镜反应(2)、乙酸乙酯的水解(3)苯的硝化( 4 )糖的水解 凡是在不高于100℃的条件下反应,均可用水浴加热,其优点:温度变化平稳,不会大起大 落,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2.需用温度计的实验有: (1)、实验室制乙烯 170℃)(2)、蒸馏( 3 )、乙酸乙酯的水解(70-80℃)(4)(制硝基苯(50- 〔说明〕:(1)凡需要准确控制温度者均需用温度计。(2)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3.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醇、酚、羧酸等——凡含羟基的化合物。 4.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凡含醛基的物质。 5.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 (1)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 (2)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类物质 (3)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具有还原性的无机物(如SO2 、FeSO4 、KI 、HCl、H2O2、HI 、H2S、H2 SO3 等)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有:烷烃、环烷烃、苯、乙酸等 6.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 含醛基物质(氧化) 【1】遇溴水褪色苯酚等酚类物质(取代) 碱性物质(如NaOH、Na2 CO3)(氧化还原――歧化反应) 较强的无机还原剂(如SO2、KI 、FeSO4、H2S、H2SO3 等) 【2】只萃取不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卤代烃、酯类(有 机溶剂) 7.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有: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9.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卤代烃、酯(油脂)、二糖、多糖、蛋白质(肽)、盐。 10.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有: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 1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有: 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 4 的烃(新戊烷例外)、一氯甲烷、甲醛。 12.浓硫酸(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有: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硝化、磺化、醇的脱水反应、酯化反应、水解反应。 13.能被氧化的物质有: 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不饱和化合物(KMnO)4、苯的同系物、酚 大多数有机物都可以燃烧,燃烧都是被氧气氧化。 醇(还原)(氧化)醛(氧化)羧酸。 14.显酸性的有机物有:含有酚羟基和羧基的化合物。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知识点

高二化学第二册第三章酸碱中和滴定知识 点 原理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 人们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有机染料在不同的酸碱性溶液中能显示不同的颜色。于是,人们就利用它们来确定溶液的pH。这种借助其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pH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一般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它们的变色原理是由于其分子和电离出来的离子的结构不同,因此分子和离子的颜色也不同。在不同pH的溶液里,由于其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的比值不同,因此显示出来的颜色也不同。例如,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它是由各种地衣制得的一种蓝色色素。 HIn在水中发生电离 如果用HIn代表石蕊分子,HIn在水中发生下列电离:HIn═In-+H+ 如果在酸性溶液中,由于c(H+)增大,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c(HIn)增大,因此主要呈现红色(酸色)。如果在碱性溶液中,由于c(OH-)增大,

OH-与HIn电离生成的H+结合生成更难电离的H2O:使石蕊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于是c(In-)增大,因此主要呈现蓝色(碱色)。如果c(HIn)和c(In-)相等,则呈现紫色。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都是在一定的pH范围内发生的,我们把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pH范围叫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各种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由实验测得的。 注意:强酸滴定弱碱时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时用酚酞。其他情况可用紫色石蕊试剂。 酸碱指示剂选择编辑 指示剂变色范围 指示剂颜色变化变色范围(pH) 石蕊(一般不用) 红-蓝 5.0~8.0 lt;5.0呈红色 5.0~8.0呈紫色 gt;8.0呈蓝色 甲基橙(一般用于酸式滴定) 红-黄 3.1~4.4 lt;3.1呈红色 3.1~ 4.4呈橙色 gt;4.4呈黄色 酚酞无-红 8.2~10.0(注意:酚酞遇浓硫酸变橙色,一般用于碱性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酸碱指示剂可在中和反应终点时出现颜色变化,因此终点判断须选择合适指示剂。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酚酞和甲基橙是中和滴定时常用的指示剂,其变色范围分别是:甲基橙的pH在3.1~4.4之间,酚酞的pH在8.2~10.0之间。如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去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的盐酸溶液,理论上应用去NaOH溶液20.00 mL,这时溶液的pH=7。但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在它所指示的滴定终点时,pH≠7,而是在8.2~10.0之间。实际计算表明,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pH并不一定等于7,而是存在误差的。这是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所导致的,所造成的误差是在许可范围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减小误差,强酸强碱之间的互滴,可选择甲基橙或酚酞。若酸与碱中有一方是弱的,则要根据中和后所得的盐溶液的pH来确定选择哪一种指示剂。一般说来: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之间,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 之间,生成的强碱弱酸盐显碱性)。由于石蕊试液的变色范围较大,且变色不明显,在中和滴定时一般不用其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一、选择指示剂 【例题1】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适宜选择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A. 石蕊,由蓝变红 B. 甲基橙,由橙变黄 C. 酚酞,红色褪去 D. 甲基橙,由黄变橙 解析: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是: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滴定终点时pH=3.9,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显酸性,指示剂选用甲基橙(3.1~4.4),滴定终点时溶液pH降低到3.9,颜色由黄变橙。 答案:D 【例题2】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 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 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 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解析: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CH3COONa 是强碱弱酸盐,因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故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误差最小。若选用甲基橙,在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内,NaOH的量不足,导致测定出的CH3COOH浓度偏小。石蕊变色范围太宽,误差大,且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作酸碱中和反应的指示剂。因此,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知识点

知识点一 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一、水的电离 1.电离平衡和电离程度 ①水是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电离: H 2O+H 2O H 3O ++OH -,通常简写为H 2O H ++OH -;ΔH >0 ② 实验测得:室温下1LH2O (即55.6mol )中只有1×10-7mol 发生电离,故25℃时,纯水中c(H + )=c(OH -)=1×10-7 mol/L ,平衡常数O) c(H ) c(OH )c(H K 2-?= +电离 2.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1)促进水电离的因素: ①升高温度:因为水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 电离越大。 c(H +)和c(OH -)同时增大,K W 增大,但c(H +)和c(OH -)始终保持相等,仍显中性。 纯水由25℃升到100℃,c(H +)和c(OH -)从1×10-7mol/L 增大到1×10-6mol/L(pH 变为6)。 ②加入活泼金属 向纯水中加入活泼金属,如金属钠,由于活泼金属可与水电离产生的H + 直接发生置换反应,产生H 2,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 ③加入易水解的盐 由于盐的离子结合H +或OH -而促进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温度不变时,K W 不变。 ④电解 如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 溶液、CuSO 4溶液等。 (2)抑制水电离的因素: ①降低温度。 ②加入酸、碱、强酸酸式盐。 向纯水中加酸和强酸酸式盐(NaHSO4)能电离出H+、碱能电离出OH-,平衡向左移动,水的电离程度变小,但K W 不变。 练习: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可归纳如下: 1. 水的离子积 (1)概念:因为水的电离极其微弱,在室温下电离前后n(H2O)几乎不变,因此c (H2O )可视为常数,则在一定温度时,c(H +)与c(OH -)=K 电离c(H2O)的乘积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25℃时,K W =1×10-14(无单位)。 注意: ①K W 只受温度影响,水的电离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K W 增大。与c(H+)、c(OH-)无关. 25℃时K W =1×10-14,100℃时K W 约为1×10-12。 ②水的离子积不仅适用于纯水,也适用于其他稀溶液。不论是纯水还是稀酸、碱、盐溶液,只要温度不变,K W

《酸碱中和滴定》的几点心得

《酸碱中和滴定》的几点心得 摘要:多年的工作中,发现学生经常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几个知识点犯错误,笔者根据《酸碱中和滴定》的两大知识块: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实验浅谈了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酸碱中和滴定;心理;原理;实验 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经常在《酸碱中和滴定》的几个知识点犯错误,我不断探索,力求找到如何把这几个知识点讲清楚,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完善。下面谈谈我对《酸碱中和滴定》的几点心得。 《酸碱中和滴定》主要有两大知识块: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和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 1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1酸碱中和滴定原理的知识点 (1)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H+和碱电离出的OH-反应生成H2O,即H++ OH-=H2O。同学有这样的疑问:醋酸溶液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H3COOH+NH3•H2O =NH4++ CH3COO-+H2O。它的实质也是H++ OH-=H2O吗?回答:确实也是。离子方程式中醋酸和一水合氨不改写成离子形式只是因为它们是弱电解质,大部分以分子形式存在,但实际上是电离出的离子之间的反应,由于: CH3COOH CH3COO-+ H+(1) NH3•H2O NH4+ + OH-(2) 其中(1)电离出的H+和(2)电离出的OH-发生反应H++OH-=H2O,使(1)中c(H+)减小,平衡右移,同时(2)中c(OH-)减小,平衡也右移,即在同一溶液中两电离平衡相互促进。 (2)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可以得出:不论什么样的酸和什么样的碱发生反应,参加反应的n(H+)和n(OH-)必相等。 (3)酸和碱什么时候恰好中和?回答是:当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之比恰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恰好中和,即这时提供的酸和碱恰好都消耗了,就成了生成盐的水溶液了。 (4)酸和碱恰好中和时,溶液一定呈中性?结论是:不一定。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超全总结--新版

高一化学必修-知识全点 第一章从科学实验中学习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 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②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的火焰呈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用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5)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6)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7)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8)Fe3+能与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Fe(SCN)3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9)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二、常见事故的处理 三、化学计量 ①物质的量 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约为6.02x1023 N 公式:n= NA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 m 公式:n= M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 V 公式:n= Vm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