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dé yì zhì yì shí xínɡtài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我国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笔者以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

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

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

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

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 〕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

Die Deutsche Ideologie.Kritik der neuest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in ihren Repr sentanten,Feuerbach,B.Bauer und Stirner,und des deutschen Sozialismusin seinen verschie denen Propheten K.马克思和F.恩格斯批判L.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著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全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

对费尔巴哈、B.鲍威尔和M.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全书包括两卷,第 1 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第 1 章《费尔巴哈》,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这一章的写作从1845 年9月一直持续到1846年下半年,最后仍未完成。第2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这卷的第2、3章的手稿已遗失。这部著作在他们生前未能出版,1932年第一次在苏联用德文全文发表。

著作具体说明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第一次经典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初步阐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恩格斯生产,只在1847年《威斯特伐里亚汽船》杂志8月和9月号发表了第2卷第4章。全书以手稿形式保存下来,没有总标题。《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B.鲍威尔和M.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这一标题源于马克思在1847年4月6日发表的声明《驳卡尔?格律恩》中对这部著作的称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第43页)

我国理论界有一个公认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在1859年1 月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序言中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其实,这一观点是不准确的。笔者以为,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

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自我意识’和‘唯一者’的身份出现的哲学家们的反抗,但它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却丝毫也不因此而有所削弱。各代所面临的生活条件还决定着这样一些情况:历史上周期性地重演着的革命震荡是否强大到足以摧毁现存一切的基础: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末,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思想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一点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从上面抄引的表述中,我们不难理解,尽管在这段文字中有的用词借用了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术语,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则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

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形态》中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其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呢?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做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做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恩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才能够完整地描述其全部过程及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

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说明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在上述表述中,马、恩明确指出,人类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而这一切,都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转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唯物史观,在说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必然要论及社会革命。在这里,马、恩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方面阐明了社会革命发生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革命群众起着任何其他因素所无法取代的作用。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1888年单行本序言”中曾说,《形态》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解释,“表明当时我们在经济史方面的知识还多么不够”。〔2〕正是为了克服这一不足,马克思以后一直潜心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为此而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经过15年的研究,终于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表述。(这一表述也就是理论界称为的“经典性表述”)比较《形态》和《序言》中对唯物史观的两次表述,其差异还是存在的:前者的出

发点是批判旧哲学,清算以往的哲学信仰,后者则是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成果总结;前者侧重于对历史的现实基础的阐述,后者则侧重于对物质生产关系的解剖。但二者的共同性更是明显:都揭示出唯物史观的实质性内容,强调了人类全部历史的现实基础及发展的基本规律,得出了要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来认识历史及历史发展的结论;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革命发生的根源及物质因素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内容。从二者之间的联系而言,我们以为,《形态》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规定其基本内容,搭框架,而《序言》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作深刻剖析,为其提供充实的论据。因而,二者都可谓“经典”。二者的结合,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最准确,也是最完善的表述。

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列宁曾指出:“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或更确切地说,彻底发挥唯物主义,即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社会现象,就消除了以往的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第一,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摸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出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史的精确性去考察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3 〕从前面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4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08

〔3〕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6

〔作者简介:吴晓东,1956年生,上饶师专政法系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西方哲学概要》、副主编《毛泽东思想体系研究》。〕

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不应是一种孤立的学术行为,而应是完整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一个方面的工作。

■精深的文本研究绝不能面对一部现成的、经过别人编辑而成的著述就进行解读,而是必须对文本写作的原初背景和写作过程进行考察,对该文本的原始手稿的各种版本进行甄别。

■文本内容的具体解读要力求做到:解析疑难词句、准确概括思想、探索思考逻辑。应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着重从文本的真实情形出发把握作者的思维逻辑和真实意图。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需要对全书的思想进行贯通梳理和总体把握,辑录出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对其原始含义及其关涉到的重要思想一一进行讨论,并且从总体上重构了整部文本的思想视界和逻辑架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表征马克思哲学思想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但长期以来它并没有被归入“经典”之列,从而没有给予与其思想分量相匹配的关注和重视。迄今为止,这一文本的研究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甚至是盲点,因此,对其进行全面性解读及思想阐释、进而重估其思想史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就成为深化马克思主义文本研究的必然要求。文本学研究的两种思路分析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当代新的境遇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不应是一种孤立的学术行为,而应是完整的马克思文本研究中一个方面的工作。对于马克思卷帙浩繁的文本来说,要对其全部作品一一进行解读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从文本整体中进行过滤和选择,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有的精读,有的泛读;而对于那些最能表征马克思思想特质、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的篇章,则需要进行个案研究或微观透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就属于后一方面的情况。

我们注意到,在研究思路上,国内研究者普遍采用的不是从文本本身出发去勾勒问题,而是从问题出发去观照文本。

在这里,作为研究出发点的问题,并不自文本中来,而是在研究者介入文本之前就摆在那里了。

它们一般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当代社会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二是目前流行的社会思潮或哲学观念;三是研究者个人感兴趣的问题或者自己创设的观点。

我不否认文本研究中突出“问题意识”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然而,同时必须指出,这种研究方式也不能无限地扩展,成为文本研究的惟一方式。

实际上,它的局限性与合理性一样明显。

由于解读者研究文本的目的,不是为了或者不仅仅是为了弄清文本及其思想的原始状况,而首先在于寻找对现有问题的说明、解释和论证,以致于在解读时

往往会省略文本研究的许多必要步骤。

比如在选择文本时,一般不会对作者全部著述作通盘考虑,然后选择表征其重要思想发展环节的包括手稿、笔记、札记、书信等材料,而只会选择那些成型、定稿的作品;同时对这类作品也不会进行全面性解读,而是从中挑选那些表述明确、与自己所关注的问题相关的段落,即根据问题到文本中去寻章摘句、断章取义,这样的结果,常常会严重地肢解文本思想的完整性。这种思路实际上是把文本本身置于一种工具或者手段的地位。

正是基于这种分析,在我看来,现在需要采取另一种思路,就是说,要以文本本身为本位、从文本出发,先对其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渊流、文体结构、思想内容、理论体系、研究历史与最新动态等多个方面一一进行详实的梳理、考证、分析和阐发,在此基础上从文本中抽象、提炼出重要思想与问题;然后再把这些思想和问题放在思想史的演进过程和当代社会的变迁中,理性而客观地为其现实价值定位。

精深的文本研究绝不能面对一部现成的、经过别人编辑而成的著述就进行解读,而是必须对文本写作的原初背景和写作过程进行考察,对该文本的原始手稿的各种版本进行甄别,因为我们虽然把文本看成是作者思想的表达,然而同时又必须保持警觉,即文本与原始思想之间其实不可能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就是说作者的思想未必已经完全通过文本表达净尽了。而文本研究必须尽可能根据文本及其相关文献把文本与作者思想之间的一致或差池作出分析。这样,从文本本身出发虽然最初提炼和抽象的只是文本中的问题和思想,但上述各项细致的工作已经廓清了它们产生的文本语境、原初含义,以及相同问题的内涵演变与当代体征,这就使我们既看到历史延续和累积,也可以把握创新与重构,使文本中原始思想的当代价值真实地得以呈现出来。创作前史、实际过程和版本源流的甄别和梳理。

按照上述后一种思路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就首先应当对其创作前史、实际过程和版本源流等进行甄别和梳理。

这一文本的写作标志着马克思等人的思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平台,其要旨在于清算他们自己的“新哲学”与当时德国流行的哲学体系及其他社会学说之间的关系,这是他们多年思考、探索的结果,也是一个剥离和建构的过程。在几年以前,作者与后者还属于同一阵营,而再往前追溯,在大约10年左右的时间内,黑格尔哲学及作为其后继者之一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一直是马克思观照、把握和理解世界的背景和参照。从深受其影响到最后与之决裂,最终马克思的思想走上了独立化发展的道路。研究这一思想进程有助于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那些复杂思想的实际来源。

思想业已形成,但以什么样的方式表述出来,甚或是否需要专门进行表述,在作者那里起先并没有作认真考虑和通盘筹划,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心里搞清楚就可以了,马上需要做的工作应该是以这些思想所体征的方法去探究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结构、历史渊源和未来趋向,于是他们急迫地投入了另外新的理论创作。这些情况表明,《德意志意识形态》不是一部计划中的著述,它由多个事端引发,写作计划和框架结构几经变动、更改,是事态的发展使作者逐渐意识到,需要“共同钻研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体系的见解之间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从而形成了一部书的大致轮廓,但最终也没有全部完成并出版。

由于该书在当时没能出版,留下来的手稿、誊清稿和付印稿的保存、编码、整理逐渐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特别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手稿几经转移,有的散落,有的受到“老鼠的牙齿的批判”,有的字迹也变得模糊不清,尤其是经过不同保管者的手之后,他们不同程度的编号、整理,为后人理解原始情状增添了很多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按照线索把《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的保存、流传情况梳理清楚,把它从零散发表到全文刊布的过程再现出来。特别是其中的《费尔巴哈》一章迄今已有九种不同的编排方案,这些直接关乎对书中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解和叙述。文本具体章节的解读和作者逻辑思路的厘清

在过去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受到关注的只是《费尔巴哈》一章,但它的篇幅却只有原书的十分之一。是不是这一部分可以容纳或替代其余部分的具体思想?仔细地研究就会发现,绝对不行。因此现在需要特别对其他章节也进行认真的释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表明,马克思等人写作此书的直接动机是回击《维干德季刊》第3卷上鲍威尔、施蒂纳等文章所阐述的观点,只是在写作过程中,才感觉到同时需要甄别他们的思想与费尔巴哈思想的关系,并且进一步意识到正面阐述其思想的必要性,因此我们在解读这一文本时就不应该按照通行本的编排方式,即中文第1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的章节安排来进行,而应以作者写作的先后顺序,先解读他们对鲍威尔的批判(《圣布鲁诺》),然后是对施蒂纳思想的分析(《圣麦克斯》两章),之后才是通常被置于首位的《费尔巴哈》一章,最后则是第二卷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部分。而按照现有的编排,第二卷五章内容缺了两章,根据我的考证,刊登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中的《反克利益的通告》和《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就是其组成部分,因此也应该补充进去解读。此外,在得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不能出版的情况下,恩格斯鉴于“真正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最新发展而撰写了作为该书第二卷“直接继续”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一文,也是需要解读的材料。只有把上述材料统统纳入研究者视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才能有一个

完整的文本解读基础。惜乎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部这样全面解读其各个组成部分的书问世,这个研究空白亟待填补。

文本内容的具体解读要力求做到:解析疑难词句、准确概括思想、探索思考逻辑。应尽量避免先入为主的判断,着重从文本的真实情形出发把握作者的思维逻辑和真实意图。这一阅读历程将使我们理解马克思等人透过观念世界和意识形态的层层迷雾,“从现实出发”来观照和理解人、社会和历史的致思路向。重要观点的提炼、阐述以及思想的体系化“重构”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需要对全书的思想进行贯通梳理和总体把握,辑录出书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对其原始含义及其关涉到的重要思想一一进行讨论,并且从总体上重构了整部文本的思想视界和逻辑架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等人通过诸如“意识形态”、“实践”、“经验”、“哲学观”和“历史编纂学”等范畴把意识形态批判与理解世界的方式,通过“社会结构”、“物质生产”、“市民社会”、“国家”等范畴把其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构架的理解,通过“交往”、“分工”、“劳动”、“世界历史”和“共产主义”等范畴把交往关系与“世界历史”的演变,通过“现实的人”、“现实化”、“理性”、“异化”和“自由”等范畴把“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前景等问题的思考都展现了出来,构成他们的“新哲学”对世界图景和社会发展的独特理解。在对这些思想进行提炼和阐释时,要特别强调对文本的总体性把握,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时对具体细节、过渡阶段的重视应该让位于从马克思思想的整体上进行的考虑和抽象,必须剔除去偶然、枝节和非主旨的方面及其内容,概括出一个真实的马克思的形象;否则,前面所进行的细致工作就没有结果,没有归宿。

还必须指出,像《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样的著述,写作时特殊的布局谋篇方式(即选择批判对象的有关著作或文章来展开分析,进行批判,进而阐发他们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和写作过程的一波三折(在写作的同时必须思考它的刊发方式,是在杂志上发表还是出版单行本?这一问题能否很快落实直接影响这一著述的行文、选材和篇幅),使作者未必把自己的所有的思考,包括已经成熟的一些重要思想和观点,特别是其哲学构架和体系,都一一明确地表述出来。但从宏观上看,作者独特的思想、观点甚至体系或架构无疑是存在的,这就要求文本研究者根据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根据自己的概括和抽象,把这些分散的观点和思想通过“重构”的方式再现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系统。思想史进程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

文本研究的落脚点是对其思想的评价。评价需要有参照系,因此研究者不能仅仅囿于文本领域内思考问题,必须在比较的视野内,即将此前所获得的作者及其文本中的思想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图景中,通过与其他流派、人物、文本的比较,凸现其内涵与特点;放在历史变迁与当代社会的格局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比照,阐发其现实价值与意义。

具体说,一是回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发展状况。厘清什么是那个时代处于重要地位的社会问题,再将《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论述的问题与此相对照,以判别作者是否准确地把握住了自己时代的脉搏,是否客观地反映出问题的视域,是否考虑到问题的症结,有没有独特的解决思路,等等。

二是比较关涉相同哲学问题的不同理解。毫无疑问,《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题在当时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具体内涵,但论题本身却不一定只归属那个时代,一定程度上以前已经存在,而且很多睿智的思想家给予过不同形式的关注和探究;就是与作者处于同一时代,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也可能形形色色,作者的探索只是其中的一个角度和方式;这些情形的存在,提供了将作者与此前和同时代其他思想家就相关问题进行比较的可能,有比较才有鉴别,最终凸显的将是作者的论述是否科学、到位。

三是追踪该思想或问题在20世纪思想史上的传承与变迁。就《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域而言,后来的思想家一方面承续过其中的某些议题,但在新的时代境域下都作过不同程度的修正、深化和发展,赋予了不同的新意,更为重要的是对其思想内涵作了极大的拓展,并且增添了原来没有的很多内容。不理解这些传承和变迁,很容易把在马克思那里还处于19世纪特定时代诠释的思想,无界域地与20世纪所获得的新的内涵混同起来,把马克思的原始思想提升为当代的思想,实际上无助于确立马克思的真实地位。

四是甄别该思想或问题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表征或地位。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的时间距今已经整整160年了,社会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迁,但如果从资本所开辟的“世界历史”的运演看,在社会结构要素增多、社会现象空前复杂等程度和层次差异而外,尚有诸多相似性和同构点,马克思等人当年的言说至少仍能诠释当代的部分现实,他们的文本及其思想不是已走进博物馆的陈列物,不只是记录一段思想史的文献,尽管解决纷繁复杂的时代课题未必会从那里找到现成的答案,但迄今它仍然指导并且参与着对当代现实的“塑造”,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寻找当代社会与马克思当年的文论思考的内在关联,将会理性而客观地使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呈现”出来。

德意志意识形态

1、背景: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急需正确的思想武装,而某些社会思潮如思辨哲学和“真正的社会主义”用“天才人物”、“改良方式”“爱”来平息社会矛盾,产生有害影响。

2、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每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观念,无论是他的内容和性质,还是他的存在和发展,都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精神领域的东西只不过是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只不过是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只不过是一种被意识化了的或意识到了的社会存在。以惟一者、自我意识为核心的思辨哲学,排除了一切真实的现实内容,事实上是在资本主义侵袭下变的越来越保守的小资产阶级软弱性和耽于幻想的表现。

3、文艺创作应当确立正确的出发点:反对把作家主观动机和观念强加于人物自身的做法,这种做法会造成概念的人物化或人物的意识化,违反生活规律和艺术规律;反对夸张的拉斐尔式和概念化的席勒式,反对“席勒式的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不能为了观念的东西而忘了现实主义的东西,为了席勒而忘了莎士比亚。关于席勒式,“作者先从理论上研究某个时代,为自己总结出这个时代的某些原则,然后设计与此原则相适应的人物,并将他们当作这些原则的体现者。”马克思们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根本原理,始终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出发,反对从意识和观念出发,从作家臆想的意图和动机出发没,或图解理论原则,或注释政治条文,或用主观意念剪裁生活、改造人物。

4、从各阶级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中把握其规律性:社会存在主要指各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及其所处的社会地位是不同的,“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表现为思想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这里表现出阶级社会中各阶级的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往往又通过复杂性表现出来。例如:

(1)处于上升期的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俨然以社会全体群众的姿态反对唯一的统治阶级,机智的把自己的利益说成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并尽可能的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理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2)在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时期,由于种种深刻的社会原因,有可能使黑暗的政治势力内部发生分化,或许一部分人脱离旧营垒站到先进阶级一边,或许一部分人看到本阶级不配有更好的命运,而一定程度上这样那样的流露出同情人民、反映群众的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倾向。

(3)即使是和平时期,也有一些作品表现出一定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复杂性是对规律性的确证、丰富和补充,上述都掩盖不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一个基本规律和基本现实。

5、人的本质和性格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关系:“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指围绕着人们的一切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指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还包括自然条件)。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们通过社会实践变革旧现实、旧环境,并在变革旧现实、旧环境的过程中相应的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界和社会的面貌,同时开阔着艺术家们的视野,扩大着艺术认识和艺术表现的对象。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实践也改变着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主体,丰富、深化、提高人自身及其性格和种种能力。创造者赢得新环境,同时使自己成为“新人”。不同社会环境里的艺术典型都不可避免的打上历史的印记,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时代感。

德国市民性格的分析:德国闭塞、分散和落后,不具备政治集中所需要的一切经济条件,阻碍着“小孔小眼的利益”发展为一个阶级的共同的民族的利益,致使德国市民过于软弱,安于虚假的独立性,只能靠微小的盘剥和伟大的幻想过日子。

荷兰市民的性格则不同:由于它拥有比德国雄厚优裕的经济基础和物资条件,较之于德国市民坚强豁达,富有朝气和开拓精神。可见,不同的性格特征,归根结底,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人的本质作为一定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必然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表现为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不是想象中的抽象的神秘的人,人既然是具体的、现实的,必然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受制于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绘画艺术繁荣的社会条件:论证由于所处社会条件的同异制约着不同画派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各自特点。佛罗伦萨,意大利的经济中

心,优裕的物质生活;罗马的日趋繁荣,拉斐尔的作品带有浓郁的世俗色彩,表现着人本主义的理想,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辉;威尼斯,持续繁荣的手工业商业经济,带有民主色彩的贵族共和制的政体,独立自主的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比较自由的思想意识,赋予画家以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使得威尼斯绘画的题材和主题都温润着世俗风情,洋溢着乐观情绪。

艺术的繁荣和发展除社会物质生活的原因外,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条件,如以往艺术所达到的技术成就等,“完全取决于需要”。可见,艺术的发展既依赖于条件,又取决于需要。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除基于政治经济的内部条件外,同时也由于具备了种种外部条件,几个世纪以来的地域的交往、文化的沟通、被发现的古希腊作品的刺激、启迪和影响。此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对文艺的勃兴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转自:自考365网)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艰深晦涩的批判性著作是马克思和恩格斯1945年秋至1946年5月共同撰写完成的。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的社会主义”的假社会主义的本质。我现在手头的这本书是节选本,只有薄薄的137页。其中节选了全书最重要的部分,第一卷第1章《费尔巴哈》,共80页,这也是通行的4卷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节选部分。还从全书的其他部分节选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精彩的论述,共42页。注释和后记共15页。

以前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时候,对这一部分的节选内容从未能够读完,的确是比较难懂。这次带着写读后感的目的坚持一页一页地读了下来,收获不小。下面我就主要结合第一章《费尔巴哈》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马恩对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论述。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马恩的关于分工的论述。马恩认为,分工是和意思同时产生的,或者说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产生的。“当然,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处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之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马恩就认为性行为的分工先于物质和精神的分离,事实上这种分工是一种自然形成的分工,或

者说是本能的分工。] 下面的一段话值得注意:“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由此可见,在马恩看来,分工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发展的制度性动力。马恩进一步认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其实,这种相互脱离的形式在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已经被部分地修正了,也就是说,政府被认为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最后,马恩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马恩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解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们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我们就不会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的共同活动产生了一种社会力量,即扩大了的生产力。因为共同活动本身不是自愿地而使自然形成的,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看来就不是他们自身的联合力量,而是某种异己的、在他们之外的强制力量。”马恩指出,“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63]而“没有共同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63]“而共产主义革命则针对活动迄今具有的性质,消灭劳动,并消灭任何阶级的统治以及这些阶级本身”[35]

二、唯物主义史观视野中的民主与自由。“从上述一切可以看出,某一阶级的各个人所结成的、受他们的与另一阶级相对立的那种共同利益所制约的共同关系,总是这样一种共同体,这些个人只是作为一般化的个人隶属于这种共同体”[65]而在无产阶级的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这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而这些条件从前是受偶然性的支配的,并切实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同单个人相对立的。”[66]“这种在一定条件喜爱不受阻碍地利用偶然性的

权利,迄今一直称为个人自由。——这些生存条件当然只是现存的生产力和交往形式。”

三、马恩对共产主义必然性的论述及其局限性。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其一,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其二,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更为重要的是,马恩同时指出,“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马恩在论述这个前提的必要性时,提出了两点:其一,没有物质财富的巨大发展,人类会重新陷入必须品的争夺之中,同时“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其二,只有生产力普遍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可见马恩在设想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简略,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更没有比较具体的意见。]“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马恩在这里已经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72]“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人的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受到限制的。”[72]“市民社会”这一用语是在18世纪产生的,当时财产关系已经摆脱了古典古代的和中世纪的共同体。真正的市民社会只是随同资产阶级发展起来的;但是市民社会这一名称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上层建筑的基础。

四、对资本主义前途的思考。

五、谈谈和谐社会。

六、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s://www.doczj.com/doc/d818165931.html,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有感 摘要:本文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中的部分言论予以个人体悟式的生发,力图在经典原著的启发下深入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的精神,为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提供前人的视角和佐证。 关键词:交往人的解放历史活动国家异化世界历史性阶级斗争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与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因其理论内容具有独立的价值,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章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历史观为批判的标靶,以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为主线,涉及与历史发展和思想斗争相关的种种庞杂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里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根据新的历史观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本文仅对文章中的某些言论和观点作一二个人体悟式的生发。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任何历史阶段都无法以历史进程的幌子掩盖它给当下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所带来的真实境遇,任何大而不当的口号都是对身处其间铺砌历史道路的具体个人的人格侮辱和存在扭曲,任何为了抵达据说的目的地而抛弃同一车厢中曾经患难与共生死与同的战友的列车都将驶进人民早已为它挖好的大坑。 “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是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它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生产活动是一个人存在的最根本、最具决定性的活动,生产活动的吞噬性应该为每一个立志献身精神生产的人所警惕。即便是精神生产活动,其生产方式也能左右生产者真正的生命样态:服务于商业文明、听从于文化学术体制的精神生产与大工业生产一般无二;码字的匠人与码砖的匠人殊途同归。 “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Verkehr]为前提的。” ——“交往”概念的使用蕴含了比“生产关系”概念更丰厚的内涵,它涵盖了生产关系仅仅侧重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关系的内容,又体现出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在物质生产和交换、市民社会的交际、文化精神领域的交流等层面的关系,启发了哈贝马斯的以“交往行为”为核心概念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有尚未被充分认识和挖掘的理论意义。 “…人?的…解放?……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人”的“解放”的问题在一些历史人物的经历和选择中体现出从“现实”回到“精神” 的路径,比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滋华斯从激进地参与法国大革命退回到追求牧歌似的宗法制田园生活,德国“狂飙突进”时代的代表人物歌德、席勒后期转向古典主义精神的寻觅和寄托,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布洛赫、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也认为“人”的“解放”只有在精神领域的“希望”、“幻想”、“认识的批判”、“批判的认识”、“新感性”等方式下才能彻底实现。可以说以上这些人物的选择和认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在社会尚不能全面改变既往的对“人”而言是桎梏的形态以及尚未达到彻底革命的条件的状况下,当前的人所能借以部分“解放”的途径,而且这种途径主要是针对知识阶层而言。对广大的被物质生产方式所奴化的大多数人而言,“解放”的许诺在现实世界发生全面变革之前永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一吹即破的幻梦。阶级解放的问题仍然严峻地摆在所有无产者面前,它没有消失反而以全球化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讲解

幻灯片1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讲解 幻灯片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幻灯片3 一、写作、出版背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图 ● 1.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 3.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幻灯片4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这部著作,写于1845—1846年。共分两卷。 第一卷(序言、1-3章), 第二卷(序言、1-5章)。 他们生前仅发表第2卷第4章。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 幻灯片5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文本概况 ●第一卷第一章中心内容: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 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 幻灯片6 (四)写作背景: 《形态》写于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写作这部著作是为了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并清算他们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幻灯片7 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德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高举批判的大旗,在哲学上力图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革;但对反动势力的斗争仅停留在对宗教和基督教义的批判上,因此,青年黑格尔运动虽然在德国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哲学批判却严重脱离现实,将改造社会的事业等同于理论斗争,日益蜕化为革命运动的羁绊。 他们认为,思想、概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受观念的支配,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故而从观念、思想出发就可以理解物质世界。要改变现实只需进行思想上的革命即可。对于如何进行思想革命,费尔巴哈提出用抽象的人及人与人的相互需要代替现存的宗教观念,鲍威尔将理论家的批判视为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而施蒂纳则以为宣称某些思想观念为“怪影”并予以抛弃就可以摧毁现存的世界。 幻灯片8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本学期有幸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选读》这门课,在教员的悉心指导下,学习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许多著作,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基本了解了其中的重要思想。在这些传世名作中,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印象尤为深刻,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阅读时也有许多不懂之处,后在教员和同学们的讲解指导下,结合相关的解读材料,方才对这本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长期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共产主义的先驱和缔造者为全世界人民所敬仰。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积极实践,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改换天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相继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之所以伟大,究其原因,莫过于其思想之伟大——他在创立新哲学的过程中站在彻底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坚持了彻底的辩证法,从而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给“批判“以正确的规定,说明了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他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就拿起“批判”的武器,彻底同青年黑格尔派决裂,并且通过这本著作总结和厘清过去的哲学信仰,通过缜密的思维和严格的形式重新阐明他们在研究中新的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其最终是为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提供崭新的、科学的论证。这本著作一共分为两卷,第一卷批判了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第二卷批判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哲学观点。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历史”、“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第一卷第一章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还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同时还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他们还根据自己发现的历史规律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在阐述唯物史观时对前提的把握是很明确和成功的,它批判的就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因为这种唯心主义观在前提上避开了现实的个人,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准确地把握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即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而且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不仅是现实的个人,也包括了现实的个人所进行的活动和物质生产条件。现实的人如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的,就是那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马克思与恩格斯还认为现实的人与他们的活动以及物质生产并不是孤立的,相反,它们三者是统一的。因此,通过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相统一,笔者认为,这就为阐述唯物史观作好了铺垫,因为缺少这些要素将不会产生完整的唯物史观,因为缺少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将仅仅剩下抽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解

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详细分析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16传播刘冕飞3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当1845年春他(指格斯——编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从篇章结构上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一共有两章,第一章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其中包括:第一节:一.费尔巴哈;二.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国哲学,之后是第二节和第三节的内容,第二章,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从内容上来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证和阐述了很多我们学习和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原理。 一、提出从事物质生产的现实的个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 揭示了人类历史过程的主体,科学地规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人类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 第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第三,生产力决定分工,进而决定所有制和交往形式。 第四,人们的存在即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决定人们的意识。 第五,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二、强调从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 第一,实践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第二,人的生产表现为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关系,历史表现为物质决定性和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第三,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第四,分工是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以及人的实践活动发生异化的根源。第五,受生产力制约的交往形式即市民社会是历史的发源地和舞台。第六,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是一个经验事实。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历史背景 1836年10月—1841年3月马克思在柏林大学上学时接受了黑格尔哲学,那时,黑格尔哲学分成了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当时,马克思积极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随着思想的不断进步,马克思认识到了青年黑格尔派的缺陷,与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分歧,于是开始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观点,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是很快,马克思和同样转向费尔巴哈的恩格斯发现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局限性,他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超越了费尔巴哈,开始探索一种科学的世界观。 1845年一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把马克思逐出巴黎。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见面时,新的迫切斗争任务正摆在他们面前。19世纪40年代初,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西欧的工人运动由自发的斗争逐步转向有组织的政治斗争,尤其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工人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西欧的工人运动均告失败。因此,1845年春天,马克思格斯商定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同时他们认为有必要清算一下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阐明他们的唯物主义世界观。1845年,施蒂纳发表了《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这是一部宣扬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唯我主义的书。书中大量引用《圣经》中关于精神统治世界的无稽之谈,思想甚为怪诞。但是这一切都是在批评的外衣下进行的,因而曾迷惑许多人。因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必须写一部较大的著作,全面而系统地制定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便同鲍威尔,施蒂纳,“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划清界限,从而揭穿他们的骗局,否则共产主义就不能发展。 二.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重要著作,1845年秋,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写作,于1846年5月完成,该书共有两卷,主要内容是批评青年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错误观点,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这部著作相当完整地完成了马克思恩格斯自己提出的详细制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任务,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第一次经典地表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初步阐述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研究社会问题的出发点等。它是马克思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三.我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看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对新的历史观的基本原理的阐述。虽然这些观点有点难以理解,但多少还是加深了我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社会思想意识的阶级性;分工,异化”等概念的了解,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从这本书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交往方式即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有什么样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解读

摘要: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不仅完成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而且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深刻地指导意义。 一、阐释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主要从分工的角度以及私有制的产生角度来分析共产主义的。他们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工造成的,分工的出现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与扩大,与此同时,分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甚至人的本质的异化。如何消灭这种“异化”,首先,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高度发达。其次,由于异化造成了阶级出现了分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越演越烈,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最后,交往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异化”作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只有消除了“异化”现象才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铺平道路创造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消除“异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为了生存,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同盟,继而为实现共产主义,扫清障碍,创造有利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交往的力量本身来说是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某种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以下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普遍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只有从全世界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不能在一个国家首先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可能的。”这句话指明共产主义是不能也不可能由某个国家单独完成的。共产主义是一种联合的运动,只有通过几个先进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斗争才能够实现。否则,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经验上的可能”。 三、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 1.以彻底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指出:“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私有制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这些论述从某种角度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私有制,这在以前是完全没有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过去以往的社会革命不过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共产主义本质上是要消灭这种私有制。 2.共产主义运动是自由联合体的运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个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个体都是抱着为了完全消灭阶级的信念而组成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多次使用“联合起来的个人”“各个人之

读书报告《德意志意识形态》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论人的本质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根植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其人本主义的批判,全新的论述了人的本质的思想,批判其思想的资产阶级局限性,凸现了马克思恩格斯伦理思想的特色。在本书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来源和发展、人和动物的区别、人的活动、需要等问题的论述同历史唯物主义其它重要原理一样,第一次得以科学的阐述。本文着重讨论其关于人的本质方面观点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然社会结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最重要的文本之一,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个人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的本质是人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和原因,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历来都有很多.唯有马克思主义者给了人的本质以科学的规定,它认为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毛泽东对之进行了继承和发展,认为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离不开人的社会性与人的历史发展。人的本质与人的起源、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一、人的起源 马克思认为,人来源于类人猿。人也是由分化而产生的。不仅从个体方面来说是如此——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而且从历史方面来说也是如此。经过多少万年的搏斗,手脚的分化,直立行走得以最终确定下来,于是人和猿区别开来,于是奠定了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人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从此人和猿之间的鸿沟就成为不可逾越的了。并且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体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要素或子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人的内部联系,这种内部联系形成人体整体功能系统,这种人体整体功能系统产生一种不同于要素或子系统运动形式的新的运动形式——精神活动。“事物的质是诸要素相互联系而成的整体特征。”因而,人的内部联系形成人的内部本质,人的内部本质便是精神活动。人的内在精神本质的提出改变了人们以往关于人的通常观念。所谓内在精神本质也就是人的形体内部各个要素或子系统有机结合、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人体整体功能系统的质。它要求我们从形体与精神两个方面认识和理解人。我们认为人是形体系统与精神系统的辩证统一。精神系统与形体系统是系统整体与局部或要素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条件。

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以及著作在当时未能出版的缘故,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作过这样的概括:当1845年春他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 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两厚册八开本的原稿早已送到威斯特伐利亚的出版所,后来我才接到通知说,由于情况改变,不能付印。既然我们已经达到了我们的主要目的---自己弄清楚问题,我们就情愿让 原稿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了。” 从马克思的回顾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即已有我们的见解”,但还未对之作出全面的阐发,因此,在这部著作中,对论敌的批判被用作作者阐述自己见解的方式。此外,更为重 要的是,著作的的主题是要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这就是说,作者认为,他们的新见解与整个德国思想传统之间有一个明确的划界。由此可见,这部著作有其独特的价值:新思想是在同旧思想的批判关系中确立的,阐明这种批判关系本身,无论对于新思想的创立者来说,还是对于新思想的学习者来说,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令人遗憾的是,此书当时未能出版(除其中的第2卷第4章在1847年发表在一份杂志上以外),以致这部 对于世人正确理解了历史唯物主义来说最为重要的文献,要迟至20世纪30年代(1932 )年才以手稿的形 式全部面世。 此书就其作品形式来说是未完成的,其中的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是一份未写完的手稿。此 外,全书甚至没有一个总标题,现在的书名(《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后来在一篇声明中对这部著作所用的称呼。 以手稿的形式面世的作品会给读者的阅读带来困难,因此出版者在发表前必须对它进行编排、分节和加设 标题,这样就造成了不同的编排本。现在我们这里所用的中文版本,依据的是1985年的德文单行本,所以与1960年的全集中文版有所不同。 从手稿的表达方式来看,此著一方面具有论战的形式,另一方面也具有作者对自己的见解作进一步探讨的性质,所以并不具备确定的原理体系和深思熟虑的结构安排。但这与其说是它的缺点,倒不如说是它的优点,因为它促使读者自己运用理解力,去体会在一场哲学革命之后作者关于人类思想与知识的真正性质和任务的看法。 在这部著作之前,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是马克思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后者其实可以看作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基本思想的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解读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 蔡振磊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 361005) [摘要] 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的核心问题,自古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们。马克思借助唯物史观,在批判性地继承前人合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实现了人的本质思想的历史性变革。《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奠基之作,解读其中关于人的本质的阐述,无疑是我们当代正确理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并接下去进行研究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人的本质 作者简介:蔡振磊(1987—),男,福建石狮人,20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人的本质是什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是我们回答“斯芬克斯之谜”必须面对的。从人类拥有自我意识的那一刻起,对于自身尤其是自己本质是什么的追问和思考就没有停止过。卡西尔曾说“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阿基米德点,是一切思潮的牢固而不可动摇的中心。”[1](P3)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合理的研究成果,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人的本质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阐述。作为马恩唯物史观奠基之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书中论及人的本质的内容,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不可或缺的一环。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我认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现实的个人是研究人的本质的立足点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2](P66-67)这个前提不但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同时也是探寻人的本质的根本立足点。现实的个人,不同于费尔巴哈的“一般人”,那种仅仅只是感性直观的人,只是作为一种感性的对象。以现实的个人为研究的立足点,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从抽象的类的存在物转变为在现实之中、在具体的个人身上去真正地触及何为人的本质。在马克思之前的众多学者将理性、自由,抽象劳动等当成人的本质,以及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宗教的本质,实质上是没有认识到这些只是“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便不再保留对立性的外观了。”[2](P73) 那么,现实的个人是什么呢?现实的个人,首先必须是感性的存在,是自然万物当中的一份子。“全部人类的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P67)但倘若仅限于此,远不能说明人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2](P71-72)这意味着物质生产才是现实的个人最为重要的特质,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L.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系统阐发唯物史观的著作。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全名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B.鲍威尔和M.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全书包括两卷,第1 卷的主要内容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哲学观点。第 1 章《费尔巴哈》,详尽地阐述了唯物史观,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这一章的写作从1845 年9月一直持续到1846年下半年,最后仍未完成。第2卷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种“真正的社会主义”哲学观点的批判。这卷的第2、3章的手稿已遗失。这部著作在他们生前未能出版,1932年第一次在苏联用德文全文发表。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本书阐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总结如下: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 第四,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 从上述本文对《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恩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应该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是为了清算马、恩以前的哲学信仰,达到自己弄清问题的目的而概括出来的。还需指出,《形态》的上述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尽管没能把唯物史观的所有内容都概述出来,对一些基本原理、基本范畴也未作详尽的解释,但它仍不失为“经典”。 著作还对唯物主义历史观作了一个概括性的论述:“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这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前对唯物史观的最完整的表述。 理解了这些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后,引起了我对人的本质的一些思考,首先,“感性的活动”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得以存在的方式,马克思首先注意到,人的第一个存在对象是自然,因此人首先是自然的存在物;同样,自然只是在以人为存在对象时,它才从它的最高产物因而也是最新对象那里获得了“人的自然”的意义。其次,“有个性的个人”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通过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这篇文章,我了解到了这篇文章写于1845年秋—1846年夏,1924年用俄文发表。其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意识形态表现为具有理解性的想象(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多方面)。这篇文章写作的主旨在于通过批判地分析费尔巴哈等旧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从而确立自己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目的在于阐述自己的见解与德国意识形态见解是对立的。文章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对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黑格尔——绝对精神;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产;现实的人:处于一定生产关系中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人。现实的个人的物质生产:人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时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相一致,也和他们怎样生产相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其二,历史活动的四个方面。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生产;为满足新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其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阐释。费尔巴哈——人是感性的存在,主张从人的自身寻找人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人是由人的活动创造的存在;人的自然属性——指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理特征;人的社会属性——指人们基于社会实践结合中的依赖性,以及人与人,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生存和发展的相互制约性。其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意识对实现社会生活过程的反映;确立唯物史观的基本问题。其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历史冲突的根源。其六,分工的产生及其影响。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书报告 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读书报告 等到我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含有《德意志意识形态》全文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已经被借空了。有幸的是,包含《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还在,因而我没能看全这本书,只是看了选集中的那部分内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下面,是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的几点看法。 (一)关于历史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限制了人类对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是为了生活,人就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资料。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这时学会了生产的人们,也就将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

市民社会是在过去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受生产力的制约,又制约着生产力的一种交往形式。它包含着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各个个人的一切物质交往。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所以,可以这样说,市民社会是所有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和表演的舞台。历史是从市民社会中开始并在市民社会中不断发展的。因此,创造历史的不是什么英雄领袖、国家首脑,而是占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 (二)关于分工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到了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体力、需要、偶然性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但是,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的时候,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工。 对于某以民族而言,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引起了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如此一来,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的基础之上,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并由商业劳动来流通和交换,人们就很便利的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业、工业、商业的兴旺发达,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三)关于交往 某一个地方创造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周边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一些纯粹偶然的因素,比如说异族的入侵、战争的爆发,就足以使具有发达生产力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 “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那么,在城市中共同占有某种手艺而形成的联系、在公共场所出卖自己的商品的必要和与此相联的禁止外人进入公共场所的规定、各手工行业间利益的对立、保护辛苦学来的手艺的必要等,所有的这些使得各行各业的手艺人联合为行会。在每一个行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历史背景和内容结构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作的历史背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革命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同任何一部经典著作一样,《形态》一书是马克思恩格斯为了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写作的。 1845年1月,法国政府在德国反动政府的要求下。把马克思逐出巴黎。马克思被迫来到了布鲁塞尔,接 着恩格斯也来到了那里。当他们在布鲁塞尔再次会见时,新的迫切的斗争任务正摆在他们面前。欧洲的革 命形势已经成熟,各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组织起来,各种工人团体、共产主义组织相继出现。马克思主义奠 基人极力主张把这些分散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于是1846年初,根据马克思的倡议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收到了大量书信,通报了各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交 流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这一切表明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在不断增长。后来恩格斯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我们两人已经深深投入政治运动;我们已在知识分子中间,尤其在西德意志知识分子中间拥有信徒,并 且跟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有相当大的联系”。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选》,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版,第2卷,第342 页) 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同英国的宪章主义者的革命派、法国社会民主党“民主派兄弟协会”、特别是“正义者同盟”等组织建立了联系。“正义者同盟”主要是由德国的手工业工人联合组成的一个秘密组织,在 这一组织中占居统治地位的思想,’一部分是布朗基主义,一部分是魏特林主义。魏特林原是德国的裁缝 工人,他的早期著作和言论,无疑地曾经起了促进革命的作用,可是他很快地就变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绊 脚石。魏特林不懂得阶级斗争的意义,否定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企图把“正义者同盟”变成一个 俯首贴耳地追随他的宗派。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正义者伺盟”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力图使它成为真正革 命的、共产主义组织。 1846年5月初,马克思恩格斯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另一些成员发表了《反克利盖的通告》,这个通告对克利盖的冒牌共.产主义宣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克利盖原是德国的“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后 来侨居美国并在那里出版了《人民论坛报》。他在文章中把共产主义描绘成旨在使全人类走向团结友爱和 幸福生活的新的爱的宗教,千方百计地掩盖旨在消灭私有制关系的共产主义改造的革命实质。《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通告》中揭露了克利盖的充满伤感主义的和宗教观念的冒牌的共产主义。这个委员会的 大多数成员都在《公告》上签了字,而魏特林却加以拒绝,他把马克思恩格斯及其战友的这一行动看作是 旨在破坏他的学说的威信的“阴谋”,是“同室操戈”。 当然,在谈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当时的工人团体和共产主义组织中的影响时,必须看到,在这个时期马克 思的学说“不过是无数社会主义派别或思潮之一而已”,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基本上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级社会主义派别。他们的思想严重地腐蚀这些组织的机体。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任务靛在 于科学地论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方面要把它同自由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对立起来;另一方面又要把它 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必须使无产阶级确信,只有科学共产主义才是唯一正确的理论。 后来恩格斯写道:“我们负有义务要科学地论证我们的见解.但同时必须使欧洲无产阶级首先是德国无产 阶级确信我们的见解的正确”。①(《马克思愚格斯文选》,外国文书籍出版局莫斯科1955年版,第2卷,第342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抱着这一目的来撰写《形态》这部著作的。由此可见,这部著作的诞生, 是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工人运动的结果,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提出的新要求。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是时代的要求和理论斗争的需要 任何一个思想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自己的活动的。这种条件除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政治状 况外,还包括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传统。 1 / 43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有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有感 摘要:作为工科生,在高中的时候也没有过多接触到马克思,进入大学虽然上过关于马克思课程,但是没有考研的打算所以当时也没有认真的去学。懵懂的我直到选修了这门课程,虽然因为某些原因没能上全所以的课,但是为了写这篇论文浅谈也做了一些准备。主要写了一下我对马克思的认知以及我所参考资料的理解和根据我大学学的相关课程、大一的入党培训。有些观点是我借鉴别人的,还有些想法是个人拙见。 关键字:马克思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的重要概括,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其追求的重要目标,突出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关键。 二、德意志形态 全面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轮廓,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墓本的原理;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关系”巴想;第一次表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应该说,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也能说明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和《德意志形态》本身的思维逻辑这纵横两方面进行考察,这几种说法又都还没有真正落到最深层的范畴上,也没能揭示出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比如,说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轮廓,但它是从什么基础出发进行这种勾画的,其一系列原理的核心物在哪里,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能回答的。故其研究只是浅层的,而非根本性的。 个人认为《德意志形态》最核心的思想是科学的物质生产范畴的形成和发挥。它是的理论基石和核心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三、感受 据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3—1852年间,是有众所周知的革命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虽然书中是以唯物主义谴责了唯心主义并且阐述了法律、道德的观点以及其他宗教信仰。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内容方面的变化。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乏到丰富的过程,也就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也就是人类史和自然史。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意识形态的存在前提是人类的存在,而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满足衣食住行的需求。人类的发展阶段的本质是需求不断提高,从本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一切历史冲突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问题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理想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且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