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 湖 镇 总 体 规 划

龙 湖 镇 总 体 规 划

龙 湖 镇 总 体 规 划
龙 湖 镇 总 体 规 划

龙湖镇总体规划

说明书

第七章职能与城镇性质

一、城镇职能

龙湖镇的城镇职能和特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一定区域地位的交通枢纽

现状境内有107国道和郑新公路两条过境道路通过,公路交通发达,素有“郑州南大门”之称。距郑州市区11公里,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18公里,从而又是多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便利之地。

2、区域物流、信息流集散地

龙湖凭借其交通和经济发展的优势,已经形成了以思达物流为代表的区域性市场,随着郑州市的城区建设的逐步扩大,龙湖镇将再一次处在成为区域物流、信息流集散地的临界点上。如果能够及时抓住机遇,尽快拓展流通集散影响的区域范围,龙湖完全可以充分发挥交通与物流信息流通枢纽的优势,成为郑州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城镇之一。

3、龙湖镇是中原地区名镇。

龙湖镇处于华北平原、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同时也是郑州市南向对外交往的交通门户。兼具中心区位与门户区位的地理位置,使得龙湖镇自然地成为镇域范围内的政治、金融、商贸、文化、科技、信息中心。

突出的经济发展水平、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近年来大学建设所取得长足进展,使得龙湖的区域影响已经不仅仅限于镇域单元范围之内。生产技术和产品的扩散、相关商品的集散、就业容纳能力的吸引、生产网络和链条的组织协作、文化交流等经济社会活动,已经开始逐步波及到跨越行政区范围的更大区域。

4、新郑市域北部的卫星城镇

新郑市总体规划明确指出:

1)、扶植重点城镇发展,特别是与郑州城区相交地区的城镇的发展。龙湖身在其列,是郑州城区的南向重要入口。龙湖区位条件很特别,发展潜力具大,她分担着郑州市的某些功能,所以应因势利导、发挥其所长、合理引导。

2)、明确城镇的职能分工,形成城镇特色。

3)、适当控制城镇数量,提高城镇规模;发展重点建制镇的数量不易过多,发展重点是扩大每个镇的城镇规模、提高城镇质量。

5、郑州郊外度假休闲的理想地。

龙湖环境优美,特色是沿镇区十七里河罗垌水库形成的龙湖度假村远近闻名,是一流的旅游休闲居住圣地。还有林锦店水库周围环境优美,也是未来开发建设的理想居住地。

二、城镇性质

城镇性质所体现的是城镇在区域中的作用,是城镇主要职能的概括和反映。综合考虑上述城镇职能的区域影响和发展趋势,确定龙湖镇的城镇性质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教育科研为支撑、工业仓储物流为支柱,大力发展旅游居住休闲的中原地区生态名镇。

1、以教育科研为支撑:

1992年9月,成立龙湖科技教育园区,优化软环境,建设硬环境,不断增强承载服务功能,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截止2003年,已建成面积达19平方公里,累计引进项目116个,总投资额达46亿元,其中投资超过千万元项目74个,初步建成了以升达大学、中原工学院、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河南职工医学院等为主的文化教育园区,以电子信息部二十七所、郑州机械研究所、河南航天压力电子原件有限公司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龙湖近年来教育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已经奠定了龙镇今后发展的基础,教育在全镇的经济中具有绝对优势。突出以纺织高专、职工医学院、检察官学院及浙江嘉宏教育集团经贸学院、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升达学院、中原工学学院、法官学院等提高龙湖在河南、全国的影响。

2、工业仓储物流为支柱:

龙湖已初步形成了集机械加工、化工、木器家俱、服装加工、钢铁冶炼、食品加工、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煤炭生产等行业齐全为一体的工业体系。目前,镇区内有工业企业65家,通过9000国际认证的企业6家,如莱克陶瓷生产的地板砖,获得中国名优、河南名牌,并通过ISO9000认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和地区,郑州二钢生产的螺纹钢、超薄钢带均销售全国各地,产品供不应求,其中超薄钢带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产品,郑州正力公司生产的油田用

聚丙烯酰胺,郑州捷士化工公司生产的香精香料、升达优美木器公司生产的高档家俱、里氏公司生产的冷冻食品、郑州卫华起重机公司生产的起重机、威龙公司、宏美彩印公司生产的各种纸制包装、郑州莱湾公司生产的洗化用品等等均销售国内市场一半以上,为龙湖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龙湖的工业主要集中于107国道两侧,这是有广泛影响的工业职能,也是龙湖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在未来发展中,不宜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工业模式,要逐步轻工业制造内容,巩固市场和拓展市场并重。发展商贸流通业是发挥龙湖便利的交通条件优势和交通枢纽功能的必然选择,也是龙湖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质、增强城镇实力、扩大区域影响的必要途径。

3、大力发展旅游居住休闲的中原地区生态名镇:

龙湖现有的生态环境在郑州近郊是远近闻名的,这种特有的生态环境不应该被埋没、摧毁,而且应该加强保护,扩大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面积。已经形成以龙湖度假村、泰昊陵生态农业观光园、万亩樱桃游览区为主的休闲度假园区等三大产业群区。

三、城镇规模

1、镇区人口规模

根据新郑市总体规划中城镇化水平预测及龙湖镇人口现状和发展趋势,人口规模确定如下:

1)、镇区现状常住人口20451人,流动人口4636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自然增长数为1950人。至规划期末,全镇将产生剩余劳动力13974人,剩余劳动力的70%进入集镇,机械增长数为9782人。预测工业、企业外来人口4073人。

2020年龙湖镇镇区常驻人口规模为:39725+5000人=40892人。

2)、参照河南省小城镇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3—5 %,郑州市城镇人口要高于其它小城镇。结合龙湖实际,现已由起步向稳定发展过渡,人口将有稳定较快的发展。因此,确定人口综合发展速度定为 3%,人口规模为:远期2020年39725+4073人=43798人。

以上两者取平均值为:4.2万人

3)、龙湖所在学校规划期末招生规模:

升达学院2.3万人——中原工学院2.5万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万人

——职工医学院1.5万人——经济贸易学校1.5万人——检察官学院2万人——纺织高等专科学校2万人,合计13.8万人。另预留教育用地,预测人口规模为2.5万人。

教职工:总计2万人。

根据三者综合比较,并结合新郑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镇区人口规模为: 2020年4.2万人+16.3万人+2万人=22.5万人。

规划到2010年和2020年,镇区人口分别为15万人和22.5万人。

2、城镇用地规模

1)人均建设用地综合指标选取的影响因素:

a.遵循国家关于节约用地、严格保护耕地的国策。

b.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及相关规范要求。

c.充分考虑现状用地指标的特点:规划区内村庄用地(四类居住用地)比重大、工业用地在现状城镇建设用地中的比重高、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标准高。

d.充分考虑镇区新增产业以及原有产业升级换代对土地利用的结构性调整。

2)根据上述要求,经过综合分析,确定龙湖镇镇区建设用地水平为人均117.3平方米左右,小于国家规定的中的最高限120平方米/人。

第四部分专业工程规划

第十六章给水、消防工程规划

一、给水工程规划

1、给水现状

目前龙湖镇现有水厂一座,日供水规模为8万立方米。供水管道28.4公里,主干道供水管网已全面敷设完毕,形成环状供水,能满足城镇居民和企业用水需求。镇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

2、需水量预测

(1)综合生活用水量

根据总体规划,龙湖镇镇区近期规划人口15万人,远期达22.5万人,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标准按现代化高质量生活水平,参照小城镇用水量标准并结合龙湖镇的实际情况来衡量确定,用水量标准近期采用160升/人.日,远期采用220升/人.日,则城镇综合生活用水量:近期为2.4万m3/日,远期4.95万m3/日。

(2)工业企业用水量

依据总体规划,龙湖镇镇区规划工业用地近期规模为398.56ha,远期规模为485.3ha。工业企业用水量采用单位面积指标法,考虑到龙湖镇镇区的工业现状及其发展情况,努力发展污染轻、不排水、少排水的工业,以及随着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万元产值耗水量的降低、城市污水的回用等,工业用水量将越来越低。所以本规划工业用水量单位面积指标近期采用1.5万m3/(Km2.d),远期采用2.0万m3/(Km2.d),则工业企业用水量近期为6.0万m3/日,远期为9.7万m3/日。

(3)其它用水量

其它用水量包括消防、市政、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用水量。其它用水量按生活用水量和生产用水中的20%计算,则近期为1.6万m3/日;远期为2.9万m3/日。

(4)龙湖镇镇区最高日总用水量为:近期10.0万m3/日;远期17.6万m3/日。

3、给水工程规划

(1)水源选择及水厂

规划龙湖镇近期仍采用地下水,现状水厂规模扩大为10.0万吨/日;由于龙湖镇离郑州比较近,远期可考虑接城市管网,沿107国道和郑新公路各引一条供水管道输送至龙湖镇,来满足镇区的供水需求。

(2)配水管网

镇区供水主干管采用环状管网,其余为枝状管网,主干管管径为DN450—DN200,支管为DN150—DN100。消防供水管网与生活配水管网合用,消火栓按照消防设计规范的要求布置,其间距不大于120米。

(3)加大管理力度,积极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

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组织企业开展创建节水型企业活动,大力推广闭路循环用水和一水多用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的产生量和排放量,降低取水量,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环境。

①实行计划用水,特别是工业用水大户实现定额用水的政策,严格控制自备井。

②制定合理水价机制,调节用水量的过度增长,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理顺供水价格体系,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的用水行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③积极推广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建设节水型镇区。

④防治污染,实现污水资源化。城市污水的再生回用具有集中、稳定、就近、便宜的优点,不仅是控制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需要,也是开发利用污水资源的基础,有利于节约用水。

(4)水源卫生防护措施

水源卫生防护应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等相关部门建立必要的卫生防护制度,水井周围50米半径范围内规划为水源地保护区,严格按水源保护区要求进行保护。

二、消防工程规划

1、规划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情况,按着《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要求,采取“预防

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逐步提高消防水平。

2、消防站规划

根据《城市消防规划建设管理规定》,消防站的布局就应以接到报警五分钟内消防车可达责任区边缘为原则,每个消防站责任区面积4—7KM2的规定,根据龙湖镇总体规划的发展及布局,规划设置标准消防站三处,西南区一处,位于107国道和商业路交叉口;北部一处,位于新英路和轩辕路交叉口,为消防指挥中心;东部一处,位于十七里河东、双湖大道路南,每处消防站用地面积4000平方米。

根据国家标准,消防警力5人/万人,2010年龙湖镇规划人口15万人,则消防警力应达到75人;2020年龙湖镇规划人口22.5万人,则消防警力应达到112人。

各消防站的车辆及通迅等器材应按《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标准》要求进行配置。

规划北部标准消防站为消防指挥中心,负责接受火警报告、人员和车辆调度、火场指挥和通讯联系等。

3、消防给水及消火栓配置

消防给水主要由镇区给水管供给,给水管网的管径要满足生产、生活和消防总用水量的要求,最小直径不小于100毫米。消防水源除水厂供给外,镇区的河流、水库如十七里河、十八里河、林锦店水库水、罗垌水库水等均可做为天然消防水源。

公用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大于150米,在中心区重点建筑物及高层建筑前应适当提高消火栓密度。

4、消防通道

镇区新区建设及旧区改造中,道路的修建应满足消防要求,合理设置消防通道,保证消防车快速通过,给消防扑救创造有利条件。规划要求新建各类建筑物充分考虑消防要求,保证一定的消防间距,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现有建筑不合消防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第十七章排水工程规划

一、镇区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镇区现状大部分道路有污水管、雨水管,现有的排水管网已初具规模,但镇区没有污水处理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经管网流向沟壑,造成地表水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制约着龙湖镇的经济发展。

二、排水体制

规划镇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河沟,污水采用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三、污水工程规划

1、污水量预测:

龙湖镇镇区污水规模按用水量的80%计算,则近期2010年污水量为8.0万吨/日,远期2020年污水量为14.1万吨/日

2、污水处理厂规模、位置及处理程度:

在龙湖镇镇区北部,十七里河下游,规划一处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15万吨/日,占地18公顷,分两期建设,近期建设规模为8.0万吨/日;远期建设规模为7.0万吨/日。污水达到二级处理程度,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十七里河,或者回用于工业和景观用水。

3、污水管道规划

龙湖镇镇区总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规划污水管结合现状污水管的分布情况来布置,污水通过干管向北排入污水处理厂,管径DN1000—DN300。

四、雨水工程规划:

龙湖镇镇区总体地势是西南高、东北低,但是镇区内部沟壑较多,十八里河、十七里河穿境而过,这种地势有利于雨水的顺畅排放。规划雨水依地势就近排入附近河沟,管经Φ1000—Φ600。

龙湖镇雨水量计算采用的公式为

q=[3073(1+0.892lgP)]/[(t+15.1)0.824]

(郑州市暴雨强度公式,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其中:

q—暴雨强度(升/秒·公顷);

P为重现期,取1年;

t=降雨历时,15分钟。

雨水暗沟设计流量公式按Q=ΨqF计算,Ψ—地面雨水径流系数,取0.5。

第十八章燃气工程规划

一、燃气工程现状

目前,龙湖镇镇区东部有天然气门站一座,仅几个学校等大型公建设施使用天然气,居民燃料结构仍以燃煤和液化石油气为主,仅中山路、双湖大道上和泰山路、轩辕路部分路段上等有燃气管道,作为镇主要基础设施工程之一的燃气工程滞后于其它基础设施工程,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生产等各项活动的开展。

二、燃气工程规划

1、规划原则

(1)燃气工程规划在龙湖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根据龙湖镇建设发展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考虑远近期结合,规划年限为2005~2020年。

(2)城镇燃气供应应优先供给镇内居民用户;尽可能发展公共建筑用户;合理发展生产工艺中必须使用燃气,且节能效果显着,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并能显著减轻大气污染的工业用户。

(3)规划实行多种气源并举的方针,以天然气为主导气源,液化石油气为辅助气源。

(4)城市管网以远期规划确定输气干管的输送能力。

2、用气量预测

居民耗热定额是确定居民用气量的一个重要数据,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了城市居民用气量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推荐的居民用户炊事及生活热水耗热量指标,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生活习惯、气候条件等因素,参考其它已有燃气供应的类似城镇的耗热定额数据,确定龙湖镇镇区的居民生活用气指标为0.16立方米/人·日,2010年气化率水平为60%,2020年气化率为90%。

考虑到镇区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所占比例较大,用气量按居民用气量的45%计算。

规划工业用户用气量按与居民用气量的1.2倍计算。

规划适当考虑小型采暖和空调的天然气用气量,并按居民用气量的8%,年工作日150天计算。

管网漏损及未预见量按总用气量的5%考虑。

龙湖镇镇区燃气负荷预测表

根据上述负荷预测,龙湖镇镇区近、远期供气规模分别为:

近期(2010年),供气规模4.1万立方米/日;

远期(2020年),供气规模9.3万立方米/日。

3、气源规划

天然气是城镇燃气最理想的气源,具有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热值高等优点。根据《河南省天然气利用管网规划图》,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主管线已定线,龙湖地区具备使用天然气的条件,故本规划将天然气作为龙湖镇的主要燃气气源,液化石油气则作为管道燃气的补充气源。规划仍使用镇区东部的现状天然气门站,规模为9.3万立方米/日,控制用地3公顷,天然气门站和储配站同址建设。

在天然气未完全进入居民用户前,燃气气源仍依靠液化石油气,并主要向居民生活和部分公共设施供气。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在全镇域内统一考虑,规划区内不安排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区内换瓶站结合居住区建设,布置在居住区附近。

4、燃气储配站规划

储配站将于天然气门站同址建设,储气容积按年平均日供气量的40%考虑,储气方式为高压球罐储气,站内设20000立方米高压球罐两个,近期建一个,远期2020年前建一个。

5、燃气调压站规划

龙湖镇镇区远期规划有居民燃气用户和公建用户近5.8万户,规划镇区设区域中-低压调压站16处,每站气化户数3-4千户。工业用户和大型公建用户设用户专用调压设施,可根据用户发展具体确定。

6、输配系统规划

镇区燃气输配管网系统采用中压(A)一级管网系统。采用中压输气、中压配气,箱式和柜式调压相结合的调压方式。

中压管网起点压力0.4MPa,末端压力不小于0.05MPa。

为提高管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中压干管沿道路成环状布置;在安全供气、合理布局的前提下,管网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尽量减少穿越河流和铁路等穿跨越工程,中压管径按远期供气能力估算。

第十九章供热工程规划

一、现状

目前龙湖镇镇区没有集中供热设施,现有工业生产用汽及企事业单位、机关、公共设施的采暖均为分散小锅炉自供。居民住宅和新建住宅小区大多尚未有采暖设施,居民住宅多以小煤炉采暖或装设热水锅炉供暖。这些工业锅炉及采暖锅炉蒸发量小,除尘设施不完善,除尘效率低,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为改善这种状况,促进镇区的经济发展,提高镇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应大力发展镇区集中供热。

二、集中供热规划

1、集中供热规划原则

(1)集中供热规划在龙湖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根据镇区建设发展的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

(2)根据供热现状及发展规模,合理选择集中供热的热源及供热管网参数。

(3)集中供热应优先发展居民用户,兼顾公建用户,大型工业用户的用热负荷可自行解决。保护大气环境,镇区用热要朝集中供热以及充分利用清洁能源为燃料的多种供热方式的方向发展。

(4)热源和热网按远期规模规划。

2、热负荷计算

镇区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根据其性质主要分为工业热负荷与民用热负荷两大类。本规划龙湖镇由于工业热负荷较少,因此暂不考虑工业热负荷,远期如需供热,可在工业热负荷较集中的区域,单独设置区域锅炉房解决。

规划热负荷均为民用热负荷,目前我国的民用负荷主要是采暖热负荷,生活热水和通风热负荷所占比例很小。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采暖热指标推荐值,结合龙湖镇生活水平、气候特点,同时考虑国家和地方关于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确定龙湖镇集中供热民用住宅供热指标取55W/m2,各类公建平均供热指标取65W/m2,其中包含采暖及部分生活热水热负荷。

经过对龙湖镇现状的调查,结合龙湖镇“十五”计划发展纲要,结合我国有关发展指标及当地经济状况,镇区远期人均居住建筑面积按22-25平方米计算,人均公共建筑面积按15-18平方米计算。规划到2010年,龙湖镇的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到2020年,普及率达到75%。

龙湖镇规划热负荷预测表

规划远期市区总热负荷需求量约409MW。

3、热源规划

由于龙湖镇离郑州比较近,本次规划龙湖镇不规划热源厂,而是利用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沿107国道和郑新公路各引一条供热管道输送至龙湖镇,来满

足镇区的供热需求。

4、供热管网

供热管网敷设首先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要求,主干管网应尽量避开交通主干道,以减少施工、维修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热水管道均采用直埋方式敷设,穿越河流时可架空或随桥敷设。

本规划的管网形式采用双管闭式热水系统,按枝状管网布置,只包括一次管网,二次热网主要在街坊和庭院内敷设,不再进行规划,高温热水通过热力站交换成低温热水后,由二次管网向用户供应。热力交换站有公用和专用两种,可结合小区规划及大型建筑设计安排布置。热力交换站供热面积控制在8-15万平方米之间为宜,以便于实施和管理。

第二十章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一、电力工程规划

(一)、现状

龙湖镇现有变电站两座:双湖110KV变电站,容量31500KVA,电压等级为110KV,主要配电电压为35KV—10KV,总用电量880万Kwh;小乔35KV变电站,容量18000KVA,电压等级为35KV,主要配电电压为10KV,总用电量260万Kwh。两变电站年总供电量达8000万千瓦时。

(二)、电力负荷预测

规划龙湖镇镇区用电根据远期规划用地采用分类负荷密度法进行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统计表

根据规划产业布局及规划用地结构,取负荷利用系数0.65,则规划远期用电负荷25.68万KW。

(三)、供电规划

1、电压等级

规划龙湖镇镇区电网电压等级为110 kV—35 kV—10 kV—0.38 kV—0.22 kV。

2、电源

电源规划仍采用镇区35kV和110KV架空输电线路。规划需更换或改造现有35kV架空输电线路,使之能满足远期负荷发展的要求。

3、供电设施规划

2020年,总用电负荷为260000kW,35 kV~110 kV电网容载比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为1.8~2.1,则主变压器容量共需要49.4万kVA(容载比取1.9)。

规划扩建小乔35KV变电站,主变规模达2×2.0万KVA;扩建双湖110KV变电站,主变规模达2×4.0万KVA;规划新建220KV变电站,主变规模达2×15万KVA,位于郑新公路和商业路交叉口;规划新建110KV变电站,主变规模达2×4.0万KVA,位于镇北绕城高速公路南、河西边。新建变电站应简化接线方式,向小型化,紧凑化及户内发展,经过上述项目的新建、扩建,龙湖城网主变容量可满足未来龙湖镇经济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需要。

4、10 kV电力线路规划

(1)镇区内原则上规划为10 kV电力电缆沿电缆沟敷设,近期规划允许临时采用10 kV架空线形式向用户供电,但远期必须改用电缆埋地敷设,以满足城镇建设对景观美化的要求。同时电缆线路从不同变电所出线或从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出线形成环网。

(2)镇区内应大力发展公用性开闭所(配电所)和小区变,并与城镇规划建设同步进行。

(3)镇区外围乡村等电力用户,规划采用10 kV架空线形式供电。

(4)电力电缆沟的位置原则上应布置在镇区道路的东侧、南侧,本规划结

合龙湖镇镇区电力、电信线路的实际情况布置在道路的西侧、南侧。

二、电信工程规划

(一)、现状

目前,龙湖镇现有邮政分局1处,电话实有装机容量15000门,现装机11046门,电话普及率为20.49%。

(二)、邮政设施规划

规划按1处邮政局所服务2-3万人的标准进行邮政网点的建设,规划期末龙湖镇镇区规划人口22.5万人,规划面积26.39平方公里,则人口密度为0.85万人/平方公里,根据邮电部《城市邮政服务网点设置参考标准》,确定邮政局所服务半径为0.9公里,同时考虑各区片用邮的实际需要,预计龙湖镇区需要规划设置邮政局所为10处,其中邮政支局3处(含现状1处),邮政所7处。

规划新建的邮政局所主要布局于居民区和工业区的公建中心内,结合公建设置。邮政局所应利用地区优势,大力发展商务信函业务和电子商务。同时在主要商业街、居住区、教育区和行政办公区设置邮筒邮箱、统一样式的报刊亭等,在主要居住区和繁华路段设置一定的IP电话。在小区建设时,统一规划安置信报箱的位置,做到实用、美观。

(三)、电信局所规划

龙湖镇镇区规划期末人口为22.5万人,常住人口的户均人口按3.5人计,共计1.2万户,固定电话按每户1.5号线,非常住人口按5人1号线计,其他电话按住宅电话数的1/3计,预测镇区电话总量为6.1万号线,设备容量占用率按85%计,则规划远期镇区程控交换机电话容量为7.2万门。按“大容量,少局所”的布局原则,镇区设电信支局1个,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位于双湖路与泰山路交叉口路南侧。

(四)、电信线路规划

1、以光纤接入网作为电信网的发展方向,实现光纤到大楼、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小区的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光纤到户。在镇区各干道上建设多孔电信管道,实现主干电信线路全面地下化、光缆化,以美化镇区内的城市景观。在镇区主干道敷设的管道管孔数为18—24孔,在次干道上敷设的管道管孔数为8—12孔。

2、有线电视传输规划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并与电信线路共路。

3、广播电视部门与电信部门应密切配合,开展图文信息电视传输等业务,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4、电信电缆沟的位置与电力线路分置在镇区道路的两侧。

第二十一章环境保护规划

龙湖镇已初步形成了集机械加工、化工、木器家俱、服装加工、钢铁冶炼、食品加工、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煤炭生产等行业齐全为一体的工业体系,龙湖镇镇区污染的主要问题是以机械加工、化工、钢铁冶炼、食品加工、耐材、建材等为主的工业排放的烟尘、工业废气、废水以及人民生活普遍存在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

一、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加强镇区大气环境综合整治,调整镇区产业布局,优化能源结构,加大政策措施和环境管理的力度。继续控制烟尘、粉尘污染使其污染有所减缓,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

(2)、水环境保护目标

加强水资源保护、饮用水水质全面达标,污水实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率2020年达到100%。在龙湖镇镇区内十八里河和十七里河河段近期应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Ⅲ类水质要求;远期达到Ⅱ类标准。境内水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1107-89)水质要求。

(3)、噪声环境保护目标

强化“区域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对重点噪声污染源进行治理,控制新增噪声源和社会生活噪声的增加,2020年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固体废弃物环境保护目标

加强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规划近期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远期达到10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以上,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二、环境功能区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为加强龙湖镇镇区内的污染控制,改善镇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满足环境管理工作的迫切需要,将规划建成区划分为居民文教区、商业中心区、工业集中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等四类环境功能区。主要分区情况如下:

①、居住文教区:指以居民区和文教区、机关区占绝对优势的区域。该区环境噪声控制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地下水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综合达到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

②、商业中心区:指以商业相对集中并有一定规模的繁华地区。该区环境噪声控制标准昼间≤60dB,夜间≤50dB,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地下水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综合达到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

③、工业集中区:指工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其中有部分的居住用地,该区域相对有一定污染。该区环境噪声控制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大气环境质量近期达到三级标准,远期达到二级标准,区内工业废气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标准,对区内的工业企业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地下水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理率达到95%以上,综合达到绿化、净化的标准。

④、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主要指镇区公园、休闲娱乐渡假区、河流两侧、水库及水源地保护区。该区环境噪声控制标准昼间≤50dB,夜间≤40dB,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在镇区内十八里河和十七里河河段近期应达到《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Ⅲ类水质要求;远期达到Ⅱ类标准,境内水库达到《渔业水质标准》(GB1107-89)水质要求,地下水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综合达到绿化、净化、美化的标准。

三、环保及生态措施

(1)、逐步提高镇区气化率和集中供热率,减少燃煤消耗,降低烟尘排放量;加强机动车尾气、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限期治理现有的大气污染源,在实现工业污染源废气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采取关、停、并、转、改等措施,对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进行强制陶汰,并在此

基础上重点培育一批高科技、低能耗、低污染的工业企业。

(2)、加强老污染源监管力度,通过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推行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量,确保工业污染源长期稳定达标排放。镇区工业改造和建设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禁止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重污染企业。

(3)、积极兴建污水处理厂,减少环境污染。限期治理现有水污染源,全面实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对各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城市污水排放统一体制,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打井审批制度,保护和合理开发城市地下水资源。

(4)、加强固体废弃物的的分类综合利用,合理设置规范化的垃圾分类处理场,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加强对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管理

对工业有害废物、医疗垃圾要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进行统一收集,送到医疗废物处理中心进行处理,严禁同生活垃圾混合处理。废旧电池也要单独进行回收处理。要建立危险废物申报登记管理体系,集中控制危险废物,推行废物交换,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6)、环卫及市政设施建设应与镇区建设同步进行。

(7)、高标准建设工业区和生活区的绿化防护林带,林带宽不小于20米。

(8)、充分利用河岸、自然冲沟植树造林,重视生态绿地建设,控制水土流失。

(9)、搞好园林绿化建设,营造镇区绿色空间,镇区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

(10)、加大宣传力度,深化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全民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的责任感。

第二十二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一、环境卫生现状及问题

现状:龙湖镇现有环卫职工80人,环卫车辆30辆,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处理场位于镇区西南部的小司村南,采用自然填埋法处理垃圾。

问题:

(1)缺乏环卫工人休息点;

(2)环卫专用车辆不足,机械化程度较低;

(3)环卫设施不足,垃圾处理场紧临镇区严重影响市容环境。

二、规划原则与依据

1、规划原则

按照“布局合理,美化环境,方便使用,整洁卫生和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的原则,结合镇区总体发展布局,充分考虑社会、环境及经济的综合效益,全面地、科学地搞好环境卫生设施的设置及废弃物的收集、运输,逐步实现环境卫生现代化,创造一个市容整洁,环境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城镇环境。

2、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50337)、《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

(4)《龙湖镇总体规划》

三、环境卫生规划布局

1、环卫职工

按规划人口规模的2.5‰配备,共需环卫职工近期375人,远期562人。

2、环卫车辆

按每1万人2辆环卫车计,共需45辆4吨环卫车辆。

3、公共厕所

依据规范,居住用地中公厕的设置密度为3~5座/km2,设置间距500~800米,用地面积60~100m2/座;公共设施用地中公厕的设置密度为4~11座/km2,设置间距300~500米,用地面积80~170m2/座;工业仓储用地中公厕的设置密度为1~2座/km2,设置间距800~1000米,用地面积60m2/座;其它用地的公共厕所设置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500~800米设置一处,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800~1000米设置一处。同时公厕的数量达到镇区常住人口每

村镇规划标准GB精编

书名:GB 50188-93-村镇规划标准 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1994年4月1日 出版社:中国建筑书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工业 ISBN号:15112.14298 开本:32开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93) 施行日期:1994年6月1日 一总则 1.0.1 为了科学地编制村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亦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村镇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二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

2.1 村镇规模分级 2.1.1 村庄、集镇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宜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四个层次。 2.2 村镇人口预测 2.2.1 村镇总人口应为村镇所辖地域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 Q——总人口现状数(人); K——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 2.2.2 集镇规划中,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应按其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 2.2.4 集镇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眷人数。 和农业剩余劳力的转移因素进行计算。 三村镇用地分类 3.1 用地分类 3.1.1 村镇用地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9大类、28小类。 3.1.2 村镇用地的类别应采用字母与数字结合的代号,适用于规划文件的编制和村镇用地的统计工作。

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镇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一、技术要求:增加“两线三区两体系”的内容 1、两线: 一是指规划建设用地线(包括已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和由区(市)县确定配置的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范围)。二是指远景发展用地范围线,即在县域内基于可流转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这一基数上,根据城镇村发展需求与潜力适当放大规模所确定的用地范围线。村的规划以点的形式表达。 XX镇用地指标统计表 表格说明: ●规划建设用地和远景发展用地为“两线”所围合的面积与镇域内公路等圈外选 址的项目用地面积之和。 ●扩大系数:县城不大于1.5,重点镇不大于1.2,重点镇以下层级无扩大系数。 远景发展区面积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量”为基础数据与扩大系数相乘的值。 新市镇和一般建制镇总体规划中不存在远景发展用地,其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加上县域总体规划所分配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指标。

2、三区划分 指划定的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乡、村规划区。 (1)城镇规划区:中心城、区县城区、建制镇镇区以及城镇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镇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2)风景名胜规划区: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区域。风景名胜规划区范围与城镇规划区重叠的,管理按城镇规划区制度执行。 (3)乡、村规划区:市域范围除城镇规划区风景名胜规划区以外部分。 3、两个体系 (1)两体系指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 (2)配置要求: ●一般建制镇按《镇规划标准》配置。 ●乡、村规划区中,非建制镇(乡政府所在集镇)、农村新型 社区、村按《成都市农村新型社区规划建设标准》配置各项设施。 (3)一般建制镇镇区和乡、村可参考的配置模式 “12+2、7+3”模式,规划中必配和选配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最新村镇规划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镇规划标准 GB 50188 — 2007 Standard for planning of town 1 总则 1.0.1为了科学地编制镇规划,加强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规划,乡规划可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镇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镇 town 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镇。 2.0.2镇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own 镇人民政府行政的地域。 2.0.3镇区 seat of government of town 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区。 2.0.4村庄 village 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2.0.5县域城镇体系 county seat town and township system of county 县级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有机联系的城、镇(乡)群体。 2.0.6镇域镇村体系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of town 镇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中有机联系的镇区和村庄群体。 2.0.7中心镇 key town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各分区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 2.0.8一般镇 common town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中心镇以外的镇。 2.0.9中心村 key village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设有兼为周围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村。 2.0.10基层村 basic-level village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村。 3 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 3.1 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 3.1.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进行制定。 3.1.2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2、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3、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4、确定镇域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3.1.3镇区和村庄的规划规模应按人口数量划分为特大、大、中、小型四级。 在进行镇区和村庄规划时,应以规划期末常住人口的数量按表3.1.3的分级确定级别。

《城镇燃气规划规范》GB/T51098-2015.pdf

《城镇燃气规划规范》GB/T 51098-2015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用气负荷 4.1 负荷分类 4.2 负荷预测 4.3 规划指标 5燃气气源 6燃气管网 6.1 压力级制 6.2 管网布置 6.3 水力计算 7调峰及应急储备 7.1 调峰 7.2 应急储备 8燃气厂站 8.1 一般规定 8.2 天然气厂站 8.3 液化石油气厂站 8.4 汽车加气站 8.5 人工煤气厂站 9运行调度系统 附录A 城镇燃气规划编制需调研收集的资料及规划编制内容 附录B 燃气设施用地指标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1总则 1 总则 1.0.1 为提高城镇燃气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贯彻节能减排政策,保障供气安 全,促进燃气行业技术进步,指导城镇燃气工程建设,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规划或镇规划中的燃气规划的编制。 1.0.3 城镇燃气规划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坚持安全稳定、节能环保、节 约用地的原则,以城市、镇的总体规划和能源规划为依据,因地制宜进行编制。

1.0.4 城镇燃气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 术语 2.0.1 集中负荷concentrated load 大型工业用户、燃气电厂、大型燃气锅炉房等对管网布局和稳定运行构成较大影响的负荷。 2.0.2 可中断用户interruptible customer 在系统事故、气源不足或供气高峰等特定时段内,可中断供气的用户。 2.0.3 不可中断用户uninterruptible customer 停止供气将严重影响生活秩序或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用户。 2.0.4 非高峰期用户off-peak customer 在低于城镇燃气管网年平均日供气量时才用气的用户。 2.0.5 负荷曲线load curve 在一定时间内,一类或多类用户负荷叠加后的用气量变化曲线,包括:年负荷曲线、周负荷曲线、日负荷曲线。年负荷曲线反映月负荷波动,周负荷曲线反映日负荷波动,日负荷曲线反映小时负荷波动。 2.0.6 小时负荷系数hourly load coefficient 年平均小时用气量与高峰小时用气量的比值。 2.0.7 日负荷系数daily load coefficient 年均日负荷与高峰日负荷的比值,表示负荷变化的程度。数值越接近于1,表明用气越均衡。 2.0.8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he maximum load utilization hours 年总用气量与高峰小时用气量的比值。 2.0.9 最大负荷利用日数the maximum load utilization days 年总用气量与高峰日用气量的比值。 2.0.10 用气结构structure of gas consumption 不同种类燃气用户年用气量占年总用气量的百分比。 2.0.11 年负荷增长率yearly load growth rate 当年用气增长量与上年用气量的比值。 2.0.12 负荷密度load density

村镇规划标准

村镇规划标准 来源:发布时间:2004-5-23 16:36:54 村镇规划标准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6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村镇规划标准》的通知 建标[1993]732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有关计委,各计划单列市建委: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7)2390号文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村镇规划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六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3年9月27日 1 总则 1.0.1 为了科学地编制村镇规划,加强村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环境,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的村庄和集镇的规划,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的规划亦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村镇规划,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 2村镇规模分级和人口预测 2.1 村镇规模分级 2.1.1 村庄、集镇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宜分为基层村、中心村、一般镇、中心镇四个层次。

2.1.2 村镇规划规模分级应按其不同层次及规划常住人口数量,分别划分为大、中、小型三级,并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村镇规划规模分级表2.1.2 2.2村镇人口预测 2.2.1村镇总人口应为村镇所辖地域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其发展预测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Q——总人口预测数(人); Q0——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n——规划期限(年)。 2.2.2集镇规划中,在进行人口的现状统计和规划预测时,应按其居住状况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性质进行分类。 2.2.3集镇规划期内的人口分类预测,应按表2.2.3的规定计算。 集镇规划期内人口分类预测表2.2.3

镇总体规划技术成果基本标准

镇总体规划技术成果基本标准 1 总则 1.0.1 为了统一镇总体规划编制成果的内容、深度及格式,规范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审批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和其它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次规划编制必须遵照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镇总体规划,除遵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 阶段成果 2.1 一般规定 2.1.1镇总体规划的成果由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两部分组成。法定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图纸,技术文件为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现状调研报告)。 2.1.2本标准将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现状调研阶段、方案阶段、评审成果阶段和正式成果阶段。 2.1.3所有阶段的成果文件应采用A3幅面装订(图纸大于A3幅面则折叠为A3幅面装订)。 2.1.4规划文本、图纸应装订为一册,附件(规划说明书、现状调研报告、基础资料汇编)装订为一册。 2.1.5所有阶段都必须提交相应成果的电子文档(CAD、PSD、WORD文

件)。 2.2现状调研阶段 2.2.1现状调研阶段必须提交下列内容。 (1)基础资料汇编。 (2)现状调研报告。 2.2.2现状调研阶段必须提交下列图纸。 (1)区域位置图。 (2)土地使用现状图。 (3)城镇建设用地评价图。 (4)城镇总体规划建设实施评析图 (5)重大基础设施现状图(主要为综合交通、电力、给水、环卫、防洪等)。 2.3方案阶段 2.3.1编制镇总体规划,研究确定镇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对镇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框架性意见。 2.3.2 镇总体规划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方案,预测镇域总人口; (2)分析城镇职能、提出城镇性质和发展目标; (3)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4)预测城镇人口规模; (5)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6)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镇规划标准_整理峨眉山市高桥镇总体规划20182035

峨眉山市高桥镇总体规划20182035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峨眉山市高桥镇总体规划(2018-2035)及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9年

总则 规划原则 景城统筹、城乡统筹、全域规划 风景区发展与镇域整体发展紧密衔接,镇域内各村整体进行统筹规划,综合考虑村镇之间在空间布局、产业互补、设施共享等方面的协调,达到整体效益最优,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奔向小康的奋斗目标。 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科学布局 以保护生态和保证安全为前提,在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的条件下,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受损生态资源,尊重客观自然基础,对生产力、人口和场镇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建设用地和人口。 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突出特色 要注重保护地方历史遗存,尊重和弘扬地方文化,强调地域文化特质,把地域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自然历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突出体现和发扬地方的特色。 规划期限 依据峨眉山市总体规划要求,确定本次高桥镇总体规划的期限与峨眉山市城总体规划一致。确定为:近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5年。 规划范围 本次镇总体规划分为两个层次:镇村体系规划和城镇规划。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即为镇域范围,面积共计约75平方公里,包括14个村,一个集镇(高桥镇)。 城镇规划范围 依据峨眉山市总体规划提出的市规划区范围,合理确定高桥镇城镇规划区范围。至远期2035年城镇规划范围约21.66平方公里(包括中兴社区、万槽村、福田村、张沟村、高桥村、余村村、高桥村),其中集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约3.45平方公里。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定位及目标 规划定位 整体定位:峨眉风景区新门户、人文生态旅游体验区

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建设部关于发布《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通知 (建村〔2000〕3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规范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现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情况认真执行。执行中的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告我部城乡规划司。 附件:《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建设部 二000年二月十四日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村镇规划的编制,提高村镇规划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村庄、集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可以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编制村镇规划一般分为村镇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两个阶段。 第四条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编制村镇规划任务的单位,应当具有国家规定的资格。 第六条编制村镇规划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确定的规划原则,符合《村镇规划标准》等有关技术规定。 第二章现状分析图的绘制 第七条现状分析图是用图的形式表示规划范围内村镇建设的现状,分为乡(镇)域、镇区和村庄现状分析图。 绘制现状分析图应当以适当比例的地形图为底图。 第八条规划人员在绘制现状分析图前,应当进行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支持规划编制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并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村镇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调查研究的范围应当包括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情况、用地和各类设施现状、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沿革等。 第九条乡(镇)域现状分析图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乡(镇)域行政辖区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农业、水利设施、工矿生产基地、仓储用地以及河湖水系、绿化等的分布; 2.行政区划,各居民点的位置及其用地范围和人口规模; 3.道路交通组织、给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的管线、走向,以及客货车站、码头、水源、水厂、变电所、邮政所等的位置; 4.主要公共建筑的位置、规模及其服务范围; 5.防洪设施、环保设施的现状情况; 6.其他需要在现状分析图上表示的内容。

《镇规划标准》

镇规划标准 GB 50188-2007 1 总则 1.0.1为了科学地编制镇规划,加强规划建设和组织管理,创造良好的劳动和生活条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县级人民政府驻地以外的镇规划,乡规划可按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镇规划,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镇 town 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镇。 2.0.2镇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town 镇人民政府行政的地域。 2.0.3镇区 seat of government of town 镇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区。 2.0.4村庄 village 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聚居点。 2.0.5县域城镇体系 county seat town and township system of county 县级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有机联系的城、镇(乡)群体。 2.0.6镇域镇村体系 town and village system of town 镇人民政府行政地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中有机联系的镇区和村庄群体。 2.0.7中心镇 key town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各分区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中发挥中心作用的镇。 2.0.8一般镇 common town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中心镇以外的镇。

2.0.9中心村 key village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设有兼为周围村服务的公共设施的村。 2.0.10基层村 basic-level village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中,中心村以外的村。 3 镇村体系和人口预测 3.1 镇村体系和规模分级 3.1.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的中心镇、一般镇的性质、职能和发展规模进行制定。 3.1.2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调查镇区和村庄的现状,分析其资源和环境等发展条件,预测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前景以及劳力和人口的流向趋势; 2、落实镇区规划人口规模,划定镇区用地规划发展的控制范围; 3、根据产业发展和生活提高的要求,确定中心村和基层村,结合村民意愿,提出村庄的建设调整设想; 4、确定镇域内主要道路交通,公用工程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历史文化保护、防灾减灾防疫系统。 3.1.3镇区和村庄的规划规模应按人口数量划分为特大、大、中、小型四级。 在进行镇区和村庄规划时,应以规划期末常住人口的数量按表3.1.3的分级确定级别。 表3.1.3 规划规模分级(人)

技术成果基本标准——乡镇总体规划

技术成果基本标准镇总体规划

1总则 1.0.1 为了统一镇总体规划编制成果的内容、深度及格式,规范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提高审批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村镇规划编制办法》、《镇规划标准》和其它有关法规、规范和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1.0.2 凡一般乡镇编制镇总体规划,必须遵照本标准执行。 1.0.3 编制镇总体规划,除遵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2 阶段成果 2.1 一般规定 2.1.1镇总体规划的成果由法定文件和技术文件两部分组成。法定文件包括规划文本和图纸,技术文件为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现状调研报告)。 2.1.2本标准将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现状调研阶段、方案阶段、评审成果阶段和正式成果阶段。 2.1.3所有阶段的成果文件应采用A3幅面装订(图纸大于A3幅面则折叠为A3幅面装订)。 2.1.4规划文本、图纸应装订为一册,附件(规划说明书、现状调研报告、基础资料汇编)装订为一册。 2.1.5所有阶段都必须提交相应成果的电子文档(CAD、PSD、WORD 文件)。 2.2现状调研阶段 2.2.1现状调研阶段必须提交下列内容。 (1)基础资料汇编。 (2)现状调研报告。 2.2.2现状调研阶段必须提交下列图纸。 (1)区域位置图。

(2)土地使用现状图。 (3)城镇建设用地评价图。 (4)城镇总体规划建设实施评析图 (5)重大基础设施现状图(主要为综合交通、电力、给水、环卫、防洪等)。 2.3方案阶段 2.3.1编制镇总体规划,研究确定镇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对镇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方向和内容提出框架性意见。 2.3.2 镇总体规划方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镇域镇村体系规划方案,预测镇域总人口; (2)分析城镇职能、提出城镇性质和发展目标; (3)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 (4)预测城镇人口规模; (5)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6)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2.3.3 编制镇总体规划方案时应作多方案比选。 2.3.4 镇总体规划方案的成果包括方案说明和图纸两部分。方案应简明扼要。 2.4 评审成果阶段 2.4.1 镇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应是:综合研究镇域镇村体系、合理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镇合理发展。 2.4.2 镇总体规划成果阶段工作可按下列程序进行: (1)在收集基础资料、进行观状调查基础上,进行分析预测,确定各专业规划的目标、标准和所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2)以土地利用规划和道路交通规划为基础,进行总体布局方案比选,听取各方意见,提出推荐方案; (3)在总体布局推荐方案基础上提出各专业规划方案;

成都市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成都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四川省镇总体规划编制办法》、《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等,从成都镇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本编制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适用于成都市域范围内除特大中心城市、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以外的特色镇的规划编制,乡总体规划编制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条一般情况下,成都市镇总体规划编制须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要求提出控制指标,可以不再单独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二章成都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第三条成都市镇总体规划编制重点是近期建设规划,编制期限至2020年。 近期建设规划应确定重点建设内容和空间布局,落实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及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环卫等设施的建设时序和具体安排。 第四条成都市镇总体规划分为两个层次: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 第五条成都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应突出生态优先、规模控制、区域统筹、产业支撑、文化传承及有机更新的原则,以促进小城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城乡转型升级,引导小城镇科学、协同发展。 第六条成都市镇总体规划编制要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下一层次规划服从上一层次规划、专业或专项规划服从总体规划,各规划之间协调一致的原则进行,并应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七条成都市镇总体规划编制,应包括以下保障城镇长期发展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区域协调发展、风景名胜资源管理、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等方面的强制性内容: (一)规划区范围; (二)镇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矿产资源开采区(点)、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 (三)建设用地。包括:规划期限内建设用地的发展规模;土地使用强度管制区划和相应的控制指标;各类绿地的具体布局;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包括:道路系统网络、交通枢纽布局;给排水、电力、通信、广电、燃气、消防、环卫等重大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

建筑规划各项标准完整版

建筑规划各项标准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一、建筑专业序号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废止号 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GBJl-86 2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GBJl03-87 3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GBJl04-87 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8GBJ2-73 5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50100-2001 6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l01-87 7厂房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6-86TJ6-74 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GB50098-98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l6-87(2001版) 1O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5(2001版) 1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版) 12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39-90GBJ39-79 13汽车库、停车厍、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GBJ67-84 1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l34-2001 1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JGJ26-86 1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ll8-88 18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Jl21-88 19建筑隔声测量规范GBJ75-84 2O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21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测量规范GBJl22-88 22驻法管法吸声系数与声阻抗率测量规范GBJ88-85 23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范GBJ76-84 24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Jl33-90 2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GB50033-91gbGB50033-91 2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TJ34-79 2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8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87 29住宅建筑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096-1999GBJ96-86 30住宅建筑技术经济评价标准JGJ47-88 31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