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象考题()

气象考题()

气象考题()
气象考题()

1. 水汽充沛的温带气旋能产生降雨的区域是:Ⅰ.暖锋后;Ⅱ.暖锋前;Ⅲ.中心附近;Ⅳ.冷锋前;Ⅴ.暖区;Ⅵ.冷锋后

A.Ⅰ、Ⅱ、Ⅲ、Ⅳ、Ⅵ

B.Ⅰ~Ⅵ

C.Ⅱ~Ⅵ

D.Ⅱ、Ⅳ、Ⅴ、Ⅵ

2. 制作天气图的第一个环节是:

A.填图

B.分析

C.观测

D.收报

3. 在冬季世界大洋中主要狂风恶浪海域有:Ⅰ.北太平洋中高纬;Ⅱ.北印度洋;Ⅲ.百慕大海域;Ⅳ.北大西洋中高纬;Ⅴ.好望角;Ⅵ.合恩角。

A.Ⅰ、Ⅱ、Ⅲ、Ⅳ、Ⅴ、Ⅵ

B.Ⅰ、Ⅳ、Ⅴ、Ⅵ

C.Ⅱ、Ⅲ、Ⅳ、Ⅴ、Ⅵ

D.Ⅱ、Ⅳ、Ⅴ、Ⅵ

4. 在风浪的定常状态中,由于受风区尺度的限制,风浪:

A.迅速减小

B.迅速增大

C.趋于稳定

D.无法确定

5. 赤道逆流属于:

A.暖流

B.冷流

C.中性流

D.变性流

6. 锋是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它在空间呈:

A.水平状态

B.垂直状态

C.倾斜状态

D.圆弧状态

8. 北半球,绝对湿度的高值出现在_____月,低值出现在____月。

A.1-2,7-8

B.3-4,7-8

C.5-6,1-2

D.7-8,1-2

9. 地面图上雪的填图符号为:

A.,

B.·

C.▽

D.*

9. 表层风海流的大小:

A.与海面风速成正比

B.与海面风速成反比

C.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

D.与纬度的正弦平方根成正比

10 图上A点的风向为______。

A.N

B.NW

C.NE

D.S

11. 冷高压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和下垫面为:

A.夏季海洋上

B.冬季海洋上

C.冬季大陆上

D.夏季大陆上

12. 通常适合低纬度的天气图底图的投影方式为:

-A.墨卡托投影 B.兰勃特投影 C.极射赤面投影 D.正射投影

13. 在挪威和冰岛之间的洋面,哪个季节平流雾最频繁?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 在近地面大气层中,船用单位气压高度差的订正公式为:

A.每升高8米增加1hPa

B.每升高8米降低1hPa

C.每升高10米增加1hPa

D.每升高10米降低1hPa

15. 海洋表层水温的变化相位和气温的变化相位两者之间的关系:

A.前者超前于后者

B.前者滞后于后者

C.两者同相位

D.前者有时超前、有时滞后于后者

16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南海的表层海流具有季风漂流的性质

B.南海的表层海流以潮流为主

17 冬季中国近海主要浪向分布为: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多东北浪

B.渤海、黄海多西北浪,东海、南海多东北浪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多西北浪

D.渤海、黄海多北浪,东海、南海多东浪

18 气团内部______。

A.垂直湿度差异小

B.垂直湿度差异大

C.水平湿度差异小

D.水平湿度差异大

19. 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递减的快慢:Ⅰ.与空气密度有关;Ⅱ.密度大的气层,气压递减的慢;Ⅲ.密度小的气层,气压递减的慢;Ⅳ.低层大气递减的快;Ⅴ.高层大气递减的快;Ⅵ.暖湿空气中递减的快;Ⅶ.干冷空气中递减的快

A.Ⅰ、Ⅱ、Ⅲ、Ⅳ、Ⅴ、Ⅵ、Ⅶ

B.Ⅰ、Ⅱ、Ⅳ、Ⅵ

C.Ⅰ、Ⅲ、Ⅴ、Ⅶ

D.Ⅰ、Ⅲ、Ⅳ、Ⅶ

20. 热带气旋的温压场结构属于:

A.冷性深厚系统

B.暖性深厚系统

C.冷性浅薄系统

D.暖性浅薄系统

21. 在冬季中高纬度冷高压中部控制的沿海,出现一种范围较大、厚度薄的雾是:

A.平流雾

B.锋面雾

C.蒸汽雾

D.辐射雾

22.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世界上最强的暖流出现在大洋的东部

B.世界上最强的冷流出现在大洋的东部

C.大洋西边界流水温高,流速大,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向高纬度输送

D.大洋东边界流水温高,流速大,将大量的热量和水汽向高纬度输送

23. 观测时有霾,云状、云量无法辨明时,此时云状观测应记录:

A.云状栏记∞,总、低云量栏记-

B.云状栏记∞,总、低云量栏记10

C.云状栏记-,总、低云量栏记-

D.云状、云量栏均不作记录

24 在南半球洋面上,高压区中的风总是:

-A.逆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B.顺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C.逆时针方向向外辐散

D.顺时针方向向中心辐合

25. 通常,低压发展,其中心区域风力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6. 船舶在南半球锋面气旋南侧,从东向西航行,观测到风向的变化是:

C.SE-NE-N

D.NW-NE-SW

27. 在渤海海峡,冬季西北风和夏季东南风均比邻近海域强,其主要原因是:

A.岬角效应

B.海岸效应

C.波流效应

D.狭管效应

28. 利用空盒气压表,从读数到得到海平面气压需要的订正是:

A.经度订正、温度订正、高度订正、湿度订正

B.湿度订正、温度订正、高度订正、纬度订正

C.高度订正、温度订正、纬度订正、补充订正

D.温度订正、刻度订正、补充订正、高度订正

29. 下列哪些属于气象要素?Ⅰ.气压、气温;Ⅱ.雾、气团、锋面;Ⅲ.相对湿度、沙尘暴;Ⅳ.风、云、能见度;Ⅴ.湿度、高压、低压;Ⅵ.雨、雪、雷暴。

A.Ⅰ、Ⅲ、Ⅳ、Ⅵ

B.Ⅰ、Ⅱ、Ⅳ、Ⅴ、Ⅵ

C.Ⅱ、Ⅲ、Ⅳ、Ⅵ

D.Ⅱ、Ⅳ、Ⅴ、Ⅵ

30. 地中海与其它海洋的海流有何不同?

A.属于季风海流

B.独自形成一个逆时针环流

C.自东向西流

D.独自形成一个顺时针环流

31. 下列为世界著名的狂风恶浪海域的有:Ⅰ.好望角附近洋面;Ⅱ.比斯开湾;Ⅲ.夏季北印度洋;Ⅳ.百慕大附近洋面;Ⅴ.夏季北大西洋;Ⅵ.冬季北太平洋中高纬度洋面。

A.Ⅰ、Ⅱ、Ⅲ、Ⅳ、Ⅵ

B.Ⅰ、Ⅱ、Ⅳ、Ⅴ、Ⅵ

C.Ⅱ、Ⅲ、Ⅳ、Ⅵ

D.Ⅰ、Ⅱ、Ⅲ、Ⅵ

32. 下列哪种系统内最易诱发热带气旋形成?

A.东风波

B.西风带

C.热带辐合带

D.极锋区

33. 海上副热带高压属于______大气活动中心。

A.行星尺度的永久性

B.行星尺度的半永久性

C.中尺度的永久性

D.大尺度的半永久性

34. 下列哪一个符号表示的波高与一个有经验的观测者目测的显著波高基本一致?

A.H1/3

B.H1/10

C.H1/100

D.H1/6

35. 海洋上温带气旋强度最弱的季节为:

A.春季

D.冬季

36. 天气是指某一特定区域,______。

-A.在较短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B.在较长时间内各种气象要素的综合表现

C.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D.气象要素的一年平均特征(其中包括极值)

37. 如没有其它天气系统的影响,每天夜间气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先升后降再升

D.先降后升再降

38. 冷锋的移速规律为:

A.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移速大体一致

B.南北走向移速慢、东西走向移速快

C.南北走向移速快、东西走向移速慢

D.移速与冷锋走向无关

39.通常平流雾易产生在哪个区域?

A.水面温度梯度很小的水域

B.水面温度梯度很大的水域

C.水面温度比气温高的水域

D.海陆交界的区域

40. 通常地面天气图的分析项目有:

A.等压线、等温线、锋线、重要天气区等

B.等高线、槽线、脊线、切变线、等温线、温度平流等

C.等压线、锋线、重要天气区等

D.等压线、等高线、等温线、锋线、重要天气区等

41. 一般来说,我国沿海哪些海区雾出现较少?Ⅰ.渤海;Ⅱ.南海中部和南部;Ⅲ.台湾海峡东部;Ⅳ.北部湾;Ⅴ.黄海中部和南部;Ⅵ.台湾以东洋面。

A.Ⅰ、Ⅱ、Ⅲ、Ⅵ

B.Ⅱ、Ⅳ、Ⅴ、Ⅵ

C.Ⅱ~Ⅴ

D.Ⅱ、Ⅳ、Ⅴ

42. 产生锋面雾的蒸发过程是:

A.雨滴在暖气团中蒸发

B.雨滴在冷气团中蒸发

C.暖水面蒸发的水汽进入冷空气

D.冷水面蒸发的水汽进入暖空气

43. 地理分类方法分类的气团名称有:Ⅰ.赤道气团;Ⅱ.冷气团;Ⅲ.极地气团;Ⅳ.热带气团;Ⅴ.暖气团;Ⅵ.冰洋气团。

A.Ⅰ、Ⅱ、Ⅲ、Ⅳ、Ⅴ、Ⅵ

B.Ⅰ、Ⅲ、Ⅳ、Ⅵ

C.Ⅳ、Ⅴ

D.Ⅱ、Ⅳ、Ⅴ、Ⅵ

44. 我国发布台风预警信号强度最弱的为______。

A.紫色

B.黄色

C.橙色

A.山谷风在夏季较弱,冬季较强

B.山谷风强弱与季节无关

C.通常谷风比山风强些

D.一般山风比谷风强些

46. 为使百叶箱中湿球温度计的纱布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必须经常给水匣添加:

A.饮用水

B.溶冰水

C.海水

D.蒸馏水

47. 暖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的热量交换方式称为:

A.湍流

B.平流

C.辐射

D.对流

48.大气受热最主要的直接热源来自:

A.太阳短波辐射

B.下垫面辐射

C.太阳长波辐射

D.大气辐射

49.通过分析海平面平均风场,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A.冬季风多从海洋吹向陆地

B.冬季风多平行于海岸线吹

C.夏季风多从陆地吹向海洋

D.夏季风多从海洋吹向陆地

50. 夏季存在哪些大气活动中心?Ⅰ.亚速尔高压;Ⅱ.蒙古高压;Ⅲ.冰岛低压;Ⅳ.北美高压;Ⅴ.印度低压;Ⅵ.夏威夷高压。

A.Ⅰ~Ⅵ

B.Ⅰ、Ⅱ、Ⅳ、Ⅴ、Ⅵ

C.Ⅰ、Ⅲ、Ⅴ、Ⅵ

D.Ⅱ、Ⅳ、Ⅴ、Ⅵ

51. 热带气旋______生命期较长。

A.春夏季

B.夏秋季

C.秋冬季

D.冬春季

52. 三圈环流与单圈环流相比较,除了考虑太阳辐射以外,还考虑了_____。

A.地球自转和海陆分布

B.地球自转和地形起伏

C.地球自转

D.海陆分布和地形起伏

53. 典型的暖锋降水属于什么类型的降水?

A.间歇性降水

B.阵性降水

C.连续性降水

D.积雨云降水

54. 热带低压(TD)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国际规定是几级?

C.<7

D.≥7

55. 通常将两个低压之间狭长的区域称为:

A.低压带

B.低压槽

C.高压带

D.高压脊

56. 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补偿流只有水平方向的

B.补偿流只有垂直方向的

C.补偿流既有水平方向的,也有垂直方向的

D.出现上升流的海区常伴随高温

57. 通常反气旋的水平范围:

A.用中心最高气压表示

B.用最里面闭合等压线围成区域直径表示

C.用最外面闭合等压线围成区域表示

D.用最外面闭合等压线围成区域直径表示

58. 移向暖的下垫面气团具有的天气特征:Ⅰ.气层不稳定;Ⅱ.变性快;Ⅲ.变性慢;Ⅳ.气温日变化大;Ⅴ.气温日变化小;Ⅵ.气层稳定。

A.Ⅲ、Ⅴ、Ⅵ

B.Ⅰ、Ⅱ、Ⅴ

C.Ⅰ、Ⅱ、Ⅳ

D.Ⅲ、Ⅳ、Ⅵ

59. 当波浪由深水区传至浅水或近岸区域,其变化为:

A.波向不变

B.波高减小

C.波面变陡,卷倒和破碎

D.波长增大

60.北澳、印尼和伊里安一带夏季盛行_____,冬季盛行_____。

A.SW、NE

B.NW、SE

C.SE、NW

D.NE、SW

61. 影响能见度的直接因子为:

A.目标物和背景的亮度

B.大气透明度

C.人的视觉感应能力

D.天空的颜色

62. 中国气象预报和天气观测时使用的平均风速为______。

A.10分钟平均风速

B.5分钟平均风速

C.2分钟平均风速

D.1分钟平均风速

63. 根据气旋形成和活动的地理区域,将气旋分为:Ⅰ.锋面气旋;Ⅱ.暖性气旋;Ⅲ.温带气旋;Ⅳ.冷性气旋;Ⅴ.热带气旋;Ⅵ.无锋面气旋。

A.Ⅲ、Ⅴ

B.Ⅰ、Ⅳ、Ⅴ、Ⅵ

64. 某地气温由高变低,气压明显上升,由SW风转为NW风,天空阴但无降雨,这表明:

A.暖锋已过境

B.锢囚锋已过境

C.冷锋已过境

D.静止锋已过境

65. 统计表明,在严冬风速相同的条件下,气温比水温每低1℃波高约增大:

A.1%

B.10%

C.5%

D.0.5%

66. 对于特定的船舶,其实际航速主要受制于:

A.浪高和浪向

B.浪高和周期

C.周期和浪向

D.波长和浪高

67.北半球气温最低的月份在大陆和海洋上分别为:

A.7月、8月

B.1月、2月

C.7月、1月

D.1月、12月

68. 对流层的厚度随季节变化,最薄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9. 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影响运动物体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其方向为:

A.北半球指向运动物体左侧90°,南半球右侧90°

B.南、北半球均指向运动物体右侧90°

C.北半球指向运动物体右侧90°,南半球左侧90°

D.南、北半球均指向运动物体左侧90°

70. 南半球气旋的流场结构大体为:

A.低层顺时针辐散、上层辐合并伴有上升运动

B.低层顺时针辐合、上层辐散并伴有上升运动

C.低层逆时针辐合、上层辐散并伴有上升运动

D.低层顺时针辐散、上层辐合并伴有下沉运动

71. 台风的哪一个区域天气最恶劣?

A.外围区

B.涡旋区

C.眼区

D.任何区域

72. 极地东风带位于:

A.北半球极地高压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B.极地高压与副高之间

C.南半球副高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D.北半球副高与副极地低压带之间

73.根据反气旋形成和活动的地理区域,可将反气旋分为:Ⅰ.极地反气旋;Ⅱ.暖性反气旋;Ⅲ.温带反气旋;Ⅳ.冷性反气旋;Ⅴ.副热带反气旋;Ⅵ.冷高压;Ⅶ.副极地反气旋。

C.Ⅰ、Ⅲ、Ⅴ

D.Ⅱ、Ⅳ、Ⅴ

74. 长江口冬季季风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75. 海浪和海流的方向:

A.都是指来向

B.浪是指来向,流是指去向

C.都是指去向

D.浪是指去向,流是指来向

76. 夏半年影响我国的变性热带海洋气团主要的气候特点是:①,温暖②,干燥③,炎热④,多雷雨⑤,晴朗⑥,潮湿⑦,多偏南风

A.②,③,⑤,⑦

B.①,⑤,⑥,⑦

C.②,③,④,⑦

D.③,④,⑥,⑦

77. 一般来说,影响我国的寒潮,哪条路径强度最弱?

A.东北路

B.西北路

C.北路

D.西路

78. 若看见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间间隔为10s,则立刻可推算出测者与雷暴的距离约为:

A.300m

B.3000m

C.3300m

D.30000m

79. 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Ⅰ.海陆热力差异;Ⅱ.地面摩擦作用;Ⅲ.大地形作用;Ⅳ.行星风带移动;Ⅴ.太阳辐射均匀;Ⅵ.大气层结稳定。

A.Ⅰ、Ⅱ、Ⅲ、Ⅳ、Ⅴ、Ⅵ

B.Ⅰ、Ⅱ、Ⅳ、Ⅴ

C.Ⅱ、Ⅲ、Ⅴ

D.Ⅰ、Ⅲ、Ⅳ

80. 在亚洲及北太平洋地区,冬季发展强盛的气压系统是:

A.北太平洋副高和阿留申低压

B.蒙古高压和印度低压

C.北太平洋副高和印度低压

D.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

81. 空气相对于下垫面的_____运动称为风。

A.水平

B.垂直

C.水平或垂直

D.乱流

82. 南亚夏季风的盛行风向是:

A.S风

B.SE风

83. 若干球温度为18℃,湿球温度为8℃,则可断定相对湿度:

A.f=0%

B.f<100%

C.f=100%

D.f>100%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仅知识点

《气象学与气候学》要点及试题 *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论 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 2.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 ●气象(meteor): ●气象学(meteorology)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数学物理方法,研究发生于大气中一切物理性质、物理现 象和物理过程的大气学科。 ●气象学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大气一般的组成、范围、结构及各种要素等; ●(2)大气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能量来源; ●(3)探求大气现象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4)将大气现象中的规律应用于实践。 ● ●气候:某地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某时段内(一 般指30年以上)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 ●天气与气候简析。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 1.气候和天气关系密切,却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二个不同概念: ● a. 天气:一个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的具体状态。 ●例如:三亚市某日的最高气温30°C,最低气温20°C ,午后有雷阵雨 ● ● b.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例如:在中国,东部地区7月较为闷热;北方地区1月和2月多严寒天气;某市年平均气温为25°C, 昆明四季如春,这些都属于气候现象。 ● ●气候学研究任务: ●气候系统及其组成: ●大气的物质组成:(1)干洁空气、(2)水汽、(3)固态、液态颗粒

●什么是气溶胶(Aerosols),其分布特征和作用是什么? ●大气的圈层组成及各圈层特点 ●饱和水汽压(E)与温度(t)按指数规律变化。 ●绝对湿度: ●相对湿度: ●比湿(q) ●混合比(γ) ●露点(T d)当 ●风(wind) ●云: ●降水变率 ●空气状态方程: ●虚温:T v, ●思考题: 1.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 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 e、E、 f、t 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 臭氧层遭到破坏? 5.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 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么? 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 求该湿空气密度. 一、填空题: 1.气象学是研究发生于()中的一切()和()的科学,以()为研究对象。用()表示。 2.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或()内大气中的()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动力气象课后习题答案

1、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几个方程组成?那些是预报方程?哪些是诊断方程?答: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六个方程组成,分别是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若是湿空气还要加一个水汽方程。 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2、研究大气运动变化规律为什么选用旋转参考系?旋转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有什么不同? 答:地球以常值角速度Ω绕地轴旋转着,所以任何一个固定在地球上并与它一道运动的参考系,乃是一个旋转参考系。 为了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研究相对于旋转参考系的大气运动,不但要讨论作用于大气的真实力的性质,而且要讨论绝对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而言,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加入了视示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 3、惯性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有哪些异同点? 答:都是在旋转参考系中的视示力;惯性离心力恒存在,而大气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会产生科里奥利力。 4、重力位势与重力位能这两个概念有何差异? 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 Z 高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重力场中距海平面 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位能为Φ=gz,引进重力位势后, g等重力位势面(等Φ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力位势面,其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确定。所以,重力位势的空间分布完全刻划出了重力场的特征。 5、试阐述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有没有关系? 答: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因,故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没有关系。 8、计算 45° N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的空气微团的牵引速度。 答:由速度公式可知,牵引速度为: 大小为;方向为向东。 19、证明相对加速度可写成

航空气象-试题

惠州市求实职业技术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航空气象》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标准大气中,海平面上的气温和气压值是:() A.15℃.1000hPa B.0℃.760mmHg C.15℃.1013.25hPa 2.气压一定时,气温露点的高低可以表示:() A.空气的饱和程度 B.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空气含水汽的能力 3.当气温高于标准大气温度时,飞机的载重量要:() A.增加 B.减小 C.保持不变 4.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他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而实现,下列描述哪个正确?() A.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也成正比 B.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 C.空气密度与气压成反比,与气温成正比 5.飞机的飞行性能主要受大气密度的影响。当实际大气密度大于标准大气密度时:() A.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减小 B.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减小,发动机推力增大 C.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增大 6.在地表的风向稍微不同于地表之上几千英尺高度的风向的原因是:() A.当地地形影响气压 B.地面有较强的地转偏向力 C.风和地面之间的磨擦作用 7.使原来静止的空气产生垂直运动的作用力,称为:() A.对流冲击力 B.气动作用力 C.热力作用力 8.下列哪种属于动力对流冲击力:() A.山坡迎风面对空气的抬升 B.气流辐合辐散时造成的空气水平运动 C.气温变化造成的空气抬升或下降 9.在温暖的天气飞行在较低高度,有时会遇上湍流空气,这是由于:() A.很可能在在路面和荒地上空发生上升气流 B.在类似成片树林的广阔植被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C.在大片水体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空气总是寻找低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的区域流动 B.因为空气总是寻找高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低压区域向高压的区域流动 C.是风产生了压力,所以风的尽头压力高 11.地面风具有明显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的变化 B.摩擦力的变化 C.乱流强度的变化 12.夜间温度降低,低层常常出现逆温,会使得:() A.早晨天气晴朗 B.早晨有雾和烟幕 C.早晨有大风 13.在机翼上,驻点处是() A.空气与前缘相遇的地方 B.空气与后缘相遇的地方 C.都不正确 14.当速度增加而诱导阻力减少时() A.形阻减少了 B.蒙皮摩阻减少了 C.蒙皮摩阻增加了 15.下列哪一项不会超过临界迎角?() A.低速飞行 B.高速飞行 C.都会 16.当恒定角速度水平转弯时空速增加,转弯半径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1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裕度越大,稳定性就越强。 B.重心的移动不会改变静稳定裕度 C.配重的任何变化都将需要新的升降舵配平以维持水平飞行 1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滑翔状态,一个较大的下滑角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重力分量 B.在俯冲状态中,飞行轨迹可以达到完全垂直向下 C.在爬升状态中,要想爬升得更陡和更快就必须有强大的推力,机翼的作用是主要的 19.失速时机翼() A.升力的向上力和尾部向下的力降低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学习帮手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 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 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基础知识

大气科学概论知识梳理(大气的基本知识)一、地球大气成分由三个部分组成Clean Air【没有水汽和悬浮物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①干洁大气(即干空气)Moisture 水汽(滴)② Impurity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③ 二、低层大气的各种主要成分N2):氮气(①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氧气(O2②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臭氧(O3③ 时空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水 ,含量极少。~60km 垂直:55 ,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25km 20 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12 ~ 10km向上,逐渐增加;从 近地面,含量很少; 臭氧的作用: 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a. 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 b. 温作用。 CO2) 二氧化碳(④ 空间变化: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垂直:0~20km,含 量最高;20km 以上,含量显 著减少。 作用: a.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b.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三、水汽来源: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① ②时空变化: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③作用: a.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b.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四、大气中的杂质 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气溶胶的作用: ①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②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失去的热量; ③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 ④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五、气温、 ①定义: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反映一定条件下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 通常指距地面1.5m高处百叶箱中的空气温度。 ②单位:摄氏度(℃)温标;绝对温标,以K表示;华氏温标:℉,水的沸点为212℉ ③单位换算:

动力气象学作业题

动力气象学 一、单选题 1、1939年___引进β平面近似,创建了著名的长波理论。 A、A.V.皮耶克尼斯 B、B.恰尼 C、C.菲利普斯 D、D.罗斯贝 答案:D 2、大气是层结流体,大气的密度分布随高度变化,通常来说,___中容易产生积云对流。 A、A.不稳定层结 B、B.稳定层结 C、C.中性层结 D、D.分层层结 答案:A 2、罗斯贝数是一无量纲参数,有一定的物理意义,它代表水平惯性力相对科氏力的量级,当它的大小接近0.1时,代表中纬度的___。 A、A.小尺度运动 B、B.中尺度运动 C、C.大尺度运动 D、D.微尺度运动 答案:C 3、可用于判断对流或扰动发展的无量纲参数是___。 A、A.罗斯贝数 B、B.基别尔数 C、C.无量纲厚度参数 D、D.理查森数 答案:D 3、在北半球,满足风压定律的高压是下列___项。 A、A.高压在运动方向右侧,高压伴随有反气旋式环流 B、B.高压在运动方向左侧,高压伴随有反气旋式环流 C、C.高压在运动方向右侧,高压伴随有气旋式环流 D、D.高压在运动方向左侧,高压伴随有气旋式环流 答案:A 4、全位能是指内能和___之和。 A、A.动能 B、B.潜热能 C、C.位能 D、D.显热能 答案:C 4、在___条件下,全球大气的内能、位能、动能的总和是守恒的。 A、A.绝热 B、B.无摩擦

C、C.绝热无摩擦 D、D.定常 答案:C 5、取布西内斯克近似的优点是,滤去了大气中的___。 A、A.声波 B、B.兰姆波 C、C.重力外波 D、D.重力惯性外波 答案:A 6、重力内波产生的条件之一是___. A、A.不稳定层结 B、B.中性层结 C、C.稳定层结 D、D.对流层结 答案:C 1、大气相对运动方程是根据___定律得到。 A、A.牛顿第二定律 B、B.质量守恒定律 C、C.气体试验定律 D、D.热力学能量守恒定律 答案:A 2、分析流体运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___,一种是欧拉方法。 A、A.拉格朗日法 B、B.小尺度方法 C、C.尺度分析 D、D.气团方法 答案:A 3、按照水平尺度划分,龙卷属于___。 A、A.天气尺度 B、B.行星尺度 C、C.中尺度 D、D.小尺度 答案:D 6、按照水平尺度划分,长波属于___。 A、A.天气尺度 B、B.行星尺度 C、C.中尺度 D、D.小尺度 答案:B 7、描述运动系统是浅薄还是深厚系统的无量纲参数是___。 A、A.罗斯贝数 B、B.基别尔数 C、C.无量纲厚度参数 D、D.理查森数

最新航空气象-试题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惠州市求实职业技术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航空气象》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 9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标准大气中,海平面上的气温和气压值是: ( ) A.15℃.1000hPa B.0℃.760mmHg C.15℃.1013.25hPa 2. 气压一定时,气温露点的高低可以表示: ( ) A.空气的饱和程度 B.空气中的水汽含量 C.空气含水汽的能力 3. 当气温高于标准大气温度时,飞机的载重量要:( ) A.增加 B.减小 C.保持不变 4.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他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而实现,下列描述哪个正确? ( ) A.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也成正比 B.空气密度与气压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 C.空气密度与气压成反比,与气温成正比 5. 飞机的飞行性能主要受大气密度的影响。当实际大气密度大于标准大气密度时:( ) A.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减小 B.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减小,发动机推力增大 C.空气作用于飞机上的力要加大,发动机推力增大 6. 在地表的风向稍微不同于地表之上几千英尺高度的风向的原因是: ( ) A.当地地形影响气压 B.地面有较强的地转偏向力 C.风和地面之间的磨擦作用 7. 使原来静止的空气产生垂直运动的作用力,称为: ( ) A.对流冲击力 B.气动作用力 C.热力作用力 8. 下列哪种属于动力对流冲击力: ( ) A.山坡迎风面对空气的抬升 B.气流辐合辐散时造成的空气水平运动 C.气温变化造成的空气抬升或下降 9. 在温暖的天气飞行在较低高度,有时会遇上湍流空气,这是由于: ( ) A.很可能在在路面和荒地上空发生上升气流 B.在类似成片树林的广阔植被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C.在大片水体区域发生上升气流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因为空气总是寻找低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高压区域向低压的区域流动 B.因为空气总是寻找高压区域,所以气流会从低压区域向高压的区域流动 C.是风产生了压力,所以风的尽头压力高 11. 地面风具有明显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压的变化 B.摩擦力的变化 C.乱流强度的变化 12. 夜间温度降低,低层常常出现逆温,会使得: ( ) A.早晨天气晴朗 B.早晨有雾和烟幕 C.早晨有大风 13. 在机翼上,驻点处是 ( ) A.空气与前缘相遇的地方 B.空气与后缘相遇的地方 C.都不正确 14. 当速度增加而诱导阻力减少时 ( ) A.形阻减少了 B.蒙皮摩阻减少了 C.蒙皮摩阻增加了 15. 下列哪一项不会超过临界迎角? ( ) A.低速飞行 B.高速飞行 C.都会 16. 当恒定角速度水平转弯时空速增加,转弯半径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裕度越大,稳定性就越强。 B.重心的移动不会改变静稳定裕度 C.配重的任何变化都将需要新的升降舵配平以维持水平飞行 18.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滑翔状态,一个较大的下滑角会导致一个很大的重力分量 B.在俯冲状态中,飞行轨迹可以达到完全垂直向下 C.在爬升状态中,要想爬升得更陡和更快就必须有强大的推力,机翼的作用是主要的 19. 失速时机翼 ( )

气象学习题(有答案)

. 第一章 大气 一、名词解释题: 1. 干洁大气:除去了水汽和各种悬浮的固体与液体微粒的纯净大气,称为干洁大气。 2. 下垫面:指与大气底部相接触的地球表面,或垫在空气层之下的界面。如地表面、海面及其它各种水面、植被表面等。 3. 气象要素:构成和反映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称气象要素。主要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云、能见度、降水、辐射、日照和各种天气现象等。 二、填空题: (说明:在有底线的数字处填上适当内容) 1. 干洁大气中,按容积计算含量最多的四种气体是: (1) 、 (2) 、氩和 (3) 。 2. 大气中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4) 。 3. 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 (5) 辐射。 4. 近地气层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一般白天比晚上 (6) ,夏天比冬天 (7) 。 5. (8) 是大气中唯一能在自然条件下发生三相变化的成分,是天气演变的重要角色。 6. 根据大气中 (9) 的铅直分布,可以把大气在铅直方向上分为五个层次。 7. 在对流层中,温度一般随高度升高而 (10) 。 8. 大气中对流层之上的一层称为 (11) 层,这一层上部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12) 。 9. 根据大气中极光出现的最大高度作为判断大气上界的标准,大气顶约高 (13) 千米。 答案: (1)氮 (2)氧 (3)二氧化碳 (4)紫外线 (5)长波 (6)低 (7)低 (8)水汽 (9)温度 (10)降低 (11)平流 (12)升高 (13)1200 三、判断题: (说明: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 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 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 4.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一般来说是低纬多于高纬,下 层多于上层,夏季多于冬季。 5. 大气在铅直方向上按从下到上的顺序,分别为对流层、热成层、中间层、平流层和散逸层。 6. 平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7. 热成层中空气多被离解成离子,因此又称电离层。 答案:1.对,2.错,3.错,4.对,5.错,6.对,7.对。 四、问答题: 1. 为什么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有日变化和年变化? 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植物在太阳辐射的作用下,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碳水化合物,因此全球的植物要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生物的呼吸,有机物的分解以及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又要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样就存在着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的两种过程。一般来说,消耗二氧化碳的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其速度在大多数地区是夏半年大,冬半年小;而呼吸作用等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则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所以这两种过程速度的差异在一天之内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年中也随季节变化,从而引起二氧化碳浓度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在一天中,从日出开始,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植物光合速率不断增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随之不断降低,中午前后,植被上方的二氧化碳浓度达最低值;午后,随着空气温度下降,光合作用减慢,呼吸速率加快,使二氧化碳消耗减少;日落后,光合作用停止,而呼吸作用仍在进行,故近地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增大,到第二天日出时达一天的最大值。 在一年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主要受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一般来说,植物夏季生长最旺,光合作用最强,秋季最弱。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秋季最小,春季最大。 此外,由于人类燃烧大量的化石燃料,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2.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对流层是大气中最低的一层,是对生物和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气层。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 (1)对流层集中了80%以上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大气中的云、雾、雨、雪、雷电等天气现象,都集中在这一气层内; (2) 在对流层中, 气温一般随高度增高而下降, 平均每上升100米, 气温降低0.65℃,在对流层顶可降至-50℃至-85℃; (3) 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和乱流运动,促进了气层内的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4) 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在水平方向的分布很不均匀,这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和地表性质分布的

大学农业气象学知识点汇总

农业气象学 第一章地球大气 1、大气圈:大气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的空气层,整个空气圈层称为 大气圈。 2、大气组成: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粒子。 3、水汽的作用:(1)在天气、气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保温效 应 4、气溶胶粒子的作用:(1)保温;(2)削弱太阳辐射;(3)降低大气透明度 5、温室效应:是指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之后,也同时向宇宙和地面发射辐射,对地面起保暖增温作用。 6、气象要素:表征大气状态(温度、体积和压强等)和大气性质(风、云、雾、降水等)的物理量成为气象要素。 7、大气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1)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②空气具有强烈对流运动。 ③主要天气现象都发生于此。(天气层) ④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3)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4)热成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5)散逸层:温度随高度升高变化缓慢或基本不变。 第二章辐射 1、辐射:通过辐射传输的能量称为辐射能,也常简称为辐射。 辐射的波粒二相性:波动性,粒子性。 2、辐射的基本度量单位 (1)辐射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任意面积上的辐射能量,单位J/s 或W (2)辐射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J/(s ?^)或W/

m2 o (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3)光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任意面积上的光能,单位为流明(Im)。 (4)光通量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单位为(Im/ m2) 亦称为照 o 度,单位勒克斯(lx )。 3、辐射的基本定律: (1)基尔荷夫定律:在一定温度下,物体对某波长的吸收率等于该物体在同温度下对该波长的发射率。 (2)斯蒂芬一玻尔兹曼定律: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说明物体温度愈高,其放射能力愈强。 (3)维恩位移定律:绝对黑体的放射能力最大值对应的波长与其本 身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表明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的波长愈短。随温度增高,最大辐射波长由长波向短波方向位移。 4、太阳常数(S。):当日地距离为平均值,太阳光线垂直入射的天文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 5、太阳高度角(h):太阳平行光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6、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当地正午12时的太阳高度角)。 7、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季节的分布规律。 (1)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向两侧递减。 (2)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3)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各地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4)春分、秋分: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8可照时数(昼长):从日出至日落的时间长度,称为太阳可照时数。 9、日照百分率:实照时数与可照时数的百分比。 10、昼长岁纬度、季节的变化规律

航空气象复习题2培训讲学

一、填空 1.大气分层的依据气层气温的垂直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自由大气指________1.5____ (公里)以上的大气层。 3.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水平差异引起。4.气压场有__低压____、__低压槽 _____、__ 高压_____、__高压脊_____和__鞍型气压区_____ 等几种基本类型,统称为气压系统。 5.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决定于水平气压梯度和空气密度,其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__高压_____指向__低压_____。 6.在上部摩擦层中风速一般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风向随高度的增加逐渐_右__偏转(北半球)。 7.根据上升运动的不同,可将云分为低云、中云、高云三大类。8.连续性和阵性降水通常分别由层状云、积状云 (云)产生。 9.影响昼间能见度的因素有1目标物与其背景间原有的亮度对比2大气透明度3亮度对比视觉阈。 10.辐射雾的特点是1季节性和日变化明显2地方特点显著3范围小、厚度不大、分布不均。11.决定能见度的主要因素是大气透明度。 12.造成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除了云和降水之外,还有雾、风沙。 13.用天气图作短期天气形势预报的方法主要有1外推法2物理分析法3系统资料法4模式法。 14.地面天气图分析的项目有_1等压线和气压系统2三小时变压中心3天气区4锋线_ 。15.影响我国的气团主要有_西伯拉亚气团____,__热带太平洋气团_两个。 16.根据在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可将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四种。 17.雷暴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有强烈的阵风以及它后面紧跟着的降水。 18.山地背风波是指气流越山时,在一定条件下,会在山脊背风面上形成的波动气流。19.安全飞过雷暴区的一般方法有1从云上飞过2绕过或云隙穿过3从云下通过。 20.根据形成雷暴的冲击力分类,可将雷暴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统雷暴_。21.形成雷暴的条件是_1深厚而明显的不稳定气层2充沛的水汽3足够的冲击力。22.能够指示山地背风波存在的云有山帽云、滚轴云、荚状云。 23.近地面下击暴流的水平尺度为 4~40km ,微下击暴流的水平尺度为 0.4~4km 。 24.顺风切变造成的影响是使飞机空速减小、升力下降,飞机下沉,危害较大。 25.影响积冰强度的因子主要有 1云中过冷水含量和水滴的大小2飞行速度3机体积冰部位的曲率半径。 26.在飞行中出现颠簸可改变高度几百米或暂时偏离航线几十千米就可以脱离颠簸区。 27. 产生飞机颠簸的飞机乱流可分为以下四种_热力乱流、动力乱流、晴空乱流、航迹乱_。28.产生飞机积冰的基本条件是_气温低于0℃,飞机表面的温度低于0℃和有温度低于0℃的水滴存在。 29.影响飞机颠簸强度的因子有_1乱流强度2飞行速度3飞机的翼载荷。 30.飞机积冰的种类分为_1明冰2雾凇3毛冰4霜其中毛冰对飞行影响最大。 31.根据风切变与飞行方向的关系,把风切变分为 1顺风切变2逆风切变3侧风切变4垂直风切变 32.根据风场的空间结构不同,可将风切变分为_1水平风的垂直切变 2水平风的水平切变 3垂直风的切变。 33.容易产生飞机积冰的降水主要有 _冻雨、冻毛毛雨和雨夹雪。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动力气象课后习题答案

1、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几个方程组成那些是预报方程哪些是诊断方程 答:大气运动方程组一般由六个方程组成,分别是三个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状态方程;若是湿空气还要加一个水汽方程。 运动方程、连续方程、热力学能量方程是预报方程,状态方程是诊断方程。 2、研究大气运动变化规律为什么选用旋转参考系旋转参考系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有什么不同 答:地球以常值角速度Ω绕地轴旋转着,所以任何一个固定在地球上并与它一道运动的参考系,乃是一个旋转参考系。 为了将牛顿第二定律应用于研究相对于旋转参考系的大气运动,不但要讨论作用于大气的真实力的性质,而且要讨论绝对加速度与相对加速度之间的关系。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而言,旋转参考系中的运动方程加入了视示力(科里奥利力、惯性离心力)。 ! 3、惯性离心力与科里奥利力有哪些异同点 答:都是在旋转参考系中的视示力;惯性离心力恒存在,而大气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会产生科里奥利力。 4、重力位势与重力位能这两个概念有何差异 答:重力位势:重力位势表示移动单位质量空气微团从海平面(Z=0)到 Z 高度,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重力位能:重力位能可简称为位能。重力场中距海平面 z 高度上单位质量空气微团所具有的位能为Φ=gz,引进重力位势后, g等重力位势面(等Φ面)相垂直,方向为高值等重力位势面指向低等重力位势面,其大小由等重力位势面的疏密程度来确定。所以,重力位势的空间分布完全刻划出了重力场的特征。 5、试阐述速度散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有没有关系 - 答:速度散度代表物质体积元的体积在运动中的相对膨胀率。 因,故速度散度与运动的参考系没有关系。 8、计算 45° N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的空气微团的牵引速度。 答:由速度公式可知,牵引速度为:

气象知识试题

气象知识试题 篇一 单项选择题: 1、航空器升力的产生是由于( )。 A、机翼上、下表面压力相等 B、机翼上表面压力大、下表面压力小 C、机翼上表面压力小、下表面压力大 D、机翼上表面有压力、下表面无压力 答案(C) 2、航空气象中大雾(FG)是指能见度( )。 A、 1000 米 C、< 1000 米 答案(C) 3、航空气候资料一般至少有( )年时间观测为依据。 A、5 B、10 C、3 答案(A) 4、在新建机场或现有机场增设跑道之前,应尽早开始收集新机场位置和现有机场增设跑道的有关( )资料。 A、气象 B、气候 C、大气

答案(B) 5、UTC 表示( ),SFC 表示( )。 A、世界协调时;地面 B、世界协调时;近地面 C、北京时;近地面 答案(A) 6、配备气象自动观测系统或者自动气象站的机场气象台(站)应当每日( )连续发布例行机场天气报告。 A、24 小时 B、13 小时 答案(A) 7、温度越高,空气密度越小,飞机所获升力( ),结果最大允许起飞重量( )。温度越低,效果则相反。 A、减少;减少 B、增加;增加 C、减少;增加 答案(A) 8、国际航行气象服务的目的是对国际航行的( )、( )和效率做出贡献。 A、安全;正常 B、提前;安全 答案(A) 9、如果报告跑道入口处有雷暴活动,此时着陆可能会遇到( )。 A.低空风切变 B.大雾

C.云底高度很高的层云 D.锋面影响 答案(A) 10、某地点的海拔高度是指( )。 A、该点到机场平面的距离 B、该点到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C、该点到 1013 百帕气压面的垂直距离 D、该点上的气压高度表拨到 QFE 指针指示的高度 答案:(B) 11、对飞行影响最大的垂直运动是( )。 A.强对流 B.系统性缓慢抬升 C.乱流 D.大气波动 答案(A) 12、航空器起飞着陆时使用跑道主要取决于( )。 A、跑道的坡度 B、机型 C、进场航迹与跑道中心延长夹角大小 D、地面风向风速 (D) 13、气象事业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基础型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应当把( ) 放在首位。 A、行业气象服务 B、有偿气象服务

气象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1.名词解释:气温垂直递减率P12 ,饱和水汽压P16,相对湿度P16 ,露点(温度)P17,饱和差P17 2.气候与天气有哪些不同?P2 3.平流层和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P11-13 4.臭氧,二氧化碳,水汽和气溶胶的气候效应。P7-8 5.如何用饱和差(d)、露点温度(td)来判断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P17 饱和差当空气饱和时,d=0; 当未饱和时,d>0; 当过饱和时,d<0。 6.已知气温和相对湿度以后,如何得出饱和水汽压、水汽压、饱和差、露点温度。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P16 水面:a=7.45 b=235 冰面: a=9.5 b=265 露点温度 第二章第三章 1.名词解释 太阳常数P36 、大气透明系数(P)P40 、太阳高度P32 、太阳直接辐射P39 、总辐射P42 、大气逆辐射P47 、地面有效辐射P47、地面净辐射P48、逆温平流逆温辐射逆温P78、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 大气之窗(8~12um处大气对长波吸收率最小,透明度最大,因此称此波段为“大

气窗口”。这一波段内的辐射,正好位于地面辐射能力最强处,所以地面辐射有20%的能量透过这一窗口射向宇宙空间。)、 2.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中都包括哪些要素?P32 3.太阳辐射在大气中减弱的一般规律是什么?贝尔减弱定律的公式。P41 4. 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由哪两部分组成?试比较二者的异同及影响因子。P39-42 5. 地面有效辐射的公式。有哪些影响因子?P47 6. 地面净辐射公式和各项的意义。P48 7. 画图并说明土壤温度的铅直变化类型。P69 8. 写出地面(土壤)热量平衡方程和解释各项的意义。P67 9. 常见的逆温有哪几种?P78 辐射逆温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天气:晴朗而有微风的夜晚,无云或云层很薄很高。 地形:在山谷或凹地、干燥地区有利于辐射逆温的形成。 10. 什么叫土壤日较差P68、气温日较差P74?影响土壤日较差、气温日较差的因子有哪些?P68 P75 11. 如何计算活动积温、有效积温?P85积温在林业生产中有何意义?P87 第四章大气中的水分 1. 影响蒸发的气象因子有哪些?P89 道尔顿定律。 蒸散的概念是什么?P91 2. 大气中水气的凝结条件是什么?其达到凝结的途径有哪些?P92云P93、露P94、霜P94、雾P93分别是在哪些冷却方式下产生的? 3. 辐射雾、平流雾的定义和形成条件有哪些?P95 4. 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相对变率、降水绝对变率的定义。降水相对变率和绝对变率分别可用来表示什么?P103 5. 形成降水的原因和种类有哪四种?P104

气象科普知识集锦

气象科普知识集锦 1、什么气象条件使春雷响彻天际? 在惊蛰以后,明显增强的暖湿空气与负隅顽抗的冷空气激烈对峙,引发了强烈的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当潮湿的暖空气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就会形成高大的积雨云,云中强烈的电场使正负电荷发生碰撞而放电,从而使万钧雷霆骤然发生。可见此时雷电的发生不仅与近地面层气温回升有关,与冷空气活动有关,与此时空中的水汽明显增多更加有关。 所以,人们总结出:冬季大气干冷,则无雷;春季水汽渐起,则 初雷;夏季高温潮湿,则雷盛;秋季水汽渐去,则雷潜。春季到了,伴随着暖湿空气势力的增强,有了充沛的水汽,高耸的雷雨云系得以发展,春雷才得以响彻天际。 2、“春捂秋冻”有益健康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随着气温的回暖,人们也将脱下冬装,换 上春服。在此之际,年轻爱美的人们迫不及待的穿上裙装和西服衬衫,然而,年长的中老人们还要穿的多一些,暖一些。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捂秋冻”。那么,春季到了,天气转暖了,人们为何要“春捂”呢?大家都知道,春天和秋天都是过度季节,但它们却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一般以3—5月为春季,9—11月为秋季。根据多年气候资料统计,春季最高温度的平均值高于秋季,而春季的最低气温平均值却反而低于秋季。北京地区气候资料显示,春季的平均最高气温为18.9?,秋季则为18.2?,春季高于秋季0.7?;春季平均最低 气温为6.1?,秋季平均最低气温为6. 7?,春季比秋季反而低 0. 6?。这说明:虽然在春季白天温度高一些,但一早一晚温度还是

比较低的。屋里的温度有一定的保守性,春季是回暖期,屋里的温度回暖不如屋外,所以在屋外感觉很热,一进入屋里就感觉很凉;秋季则相反,是一个降温季节,屋外气温虽然下降了,但屋里却是温暖的。因此,如果春季不注意保暖,天一热就急忙脱衣服,就会不能完 全适应早晚与屋外的温度,稍不注意就会着凉感冒发烧。还有,虽然春季天气已回暖,但冷空气活动次数仍多于秋季,还时常有寒潮入侵,往往出现倒春寒天气,很容易让人们不适应。为此,春季一定不要轻易减少衣服,多注意保暖,多“捂一点”比较好,搞好春季保健才能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3、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4、春季养生重在防“肝火” 发表时间:2009年2月12日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热过渡时期,气候变化多端,时有风寒温湿交 替侵袭人体。这一季节以肝气为令,冬天蓄积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上外发,若藏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如果遇到阳气骤升,内外两阳碰撞,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继而诱发多种疾病,此时需调养

动力气象试题解答

一、名词解释 1.科里奥利力 科里奥利力是一种视示力,它只是在物体相对于地球有运动时才出现。 单位质量空气微 团所受的科里奥利力为 2 V 3。 2 V 3始终与 和V 3相垂直,而 与赤道平面垂直, 所以 2 V 3必通过运动微团所在的纬圈平面内。 在北半球,科里奥利力指向速度的右方, 科里奥利力对空气微团不作功, 它不能改变空气微团的运动速度大小, 只能改变其运动方向。 2 .尺度分析法 尺度分析法是一种对物理方程进行分析和简化的有效方法。 尺度分析法是依据表征某类运动 系统的运动状态和热力状态各物理量的特征值, 估计大气运动方程中各项量级大小的一种方 法。根据尺度分析的结果, 结合物理上考虑,略去方程中量级较小的项, 便可得到简化方程, 并可分析运动系统的某些基本性质。 3 .罗斯贝数 罗斯贝数的定义式为 R o U.「f °L ,它代表水平惯性力与水平科里奥利力的尺度之 比。罗斯贝数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运动的水平尺度。对于中纬大尺度运动, R 0 1,科里奥 利力不能忽略不计,对于小尺度运动, R 0 1,科里奥利力可忽略不计。 4. Richardson 数 与大气层结稳定度和风的铅直切变有关的动力学参数。层结愈不稳定, 则愈有利于湍流和对流运动的发展,所以 Ri 可用于判断对流或扰 动发展的条件。 5 .地转风 等压线为一族平行的直线(| R T | )时的平衡流场称为地转风场,或称为地转运动。在 地转运动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科里奥利力相平衡。 地转风的方向与等压线相平行, 在北半 球(f > 0),高压在速度方向右侧,低压在速度方向左侧;地转风大小与水平气压梯度成 正比,与密率和纬度的正弦成反比。地转风关系的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大尺度运动中风场和水 平气压场之间的基本关系。 6?梯度风 最一般的平衡流场称为梯度风场。在梯度风运动中,水平气压梯度力、 科里奥利力、惯 理查德孙(Richardson )数的定义式为Ri N 2D 2.U 2 , 它代表垂直惯性力与水平科 里奥利力的尺度之比。由于 g ln z N 2D 2 V z 2 N 2 Ri ,理查德孙数又是一个 风的铅直切变愈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