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B32 721-2004 建筑物电气防火检测规程

DB32 721-2004 建筑物电气防火检测规程

DB32 721-2004 建筑物电气防火检测规程
DB32 721-2004 建筑物电气防火检测规程

建筑物电气防火检测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气防火检测的一般技术、直观检查、仪器检测以及电气火灾隐患判断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建筑物电气用户的电气火灾预防性检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军事设施、核电站、放射性场所及地下、水上、运输平台的电气火灾预防性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96-1999 住宅设计规范

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50156-2002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68-1992 电气装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0-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方式及验收规范

GB50171-1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4-199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54-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19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149-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防火:fire prevention

在火灾发生之前所有减少或杜绝火灾发生的措施。

3.2

电气设备:electrical equipment

发电、变电、输电、配电或用电的任何物件。

3.3

用电设备:current-using equipment

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设备。

3.4

电气装置:electrical installation

为实现一个或几个具体目的且特性相配合的电气设备的组合。

3.5

导管:conduit

在电气安装中用来保护导线或电缆的圆型或非圆型的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导管有足够的密封性,使电线电缆只能从纵向引入而不能从横向引入。

3.6

金属导管:metal conduit

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导管。

3.7

保护导体(PE):protective conductor

为防止发生电击危险而与下列部件进行电气连接的一种导体,

——裸露导电部件;

——外部导电部件;

——主接地端子;

——接地电极(接地装置);

——电源的接地点或人为的中性接点。

3.8

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

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

3.9

厨房:kitchen

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

3.10

卫生间:bathroom

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盥洗等活动的空间。

3.11

加油站:automobile gasoline filling station

为汽车油箱充装汽油、柴油的专门场所。

3.12

站房:station house

用于加油、加气站管理和经营的建筑物。

3.13

加油加气站:automobile gasoline/gas fining station

加油站、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加油加气合建站的统称。

4 检测周期

4.1公共聚集场所,包括影剧院、录像厅、礼堂、电视电影摄制厅等演出、放映场所,舞厅、卡拉OK厅、多功能厅等娱乐场所,具有娱乐功能的夜总会、音乐茶座和餐饮场所,游艺、游乐场所,网吧、保龄球馆、旱冰场、桑拿浴室等营业性健身、休闲场所,商场、集贸市场、办公楼、宾馆、酒店以及医院、养老院、学校、幼儿园等检测周期为1年。

4.2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检测周期为1年。

4.3其它场所检测周期为2年。

4.4重大活动场所及新建(改扩建)工程,使用前检测。

4.5受用户委托或监督部门要求随时检测,不受检测周期限制。

5技术要求

5.1系统设备全部安装,处于使用状态。

5.2检测条件符合本标准

6.1中的规定。

5.3设备的检测数量必须大于设备总量的30%以上。

6检测方法和隐患判断

6.1检测的准备

检测时电气设备和线路的负载率应大于30%,并经1h以上时间的有效运行,进入热稳定状态。

6.2 过热型电气火灾隐患检测和判断

6.2.1使用红外热电视或热像仪对于一般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全面扫描普遍检测,发现其异常发热部位,然后,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异常发热部位进行测温。

6.2.2 使用红外热像仪,对重点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发热部位摄取热像图,并经计算机对热像图的温度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处理。(见附录A)

6.3 放电型电气火灾隐患

使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测电气装置打火放电现象,当出现放电的超声波时,可以判断该部位存在放电型电气火灾隐患。

6.4设备安装情况检测

利用电工工具对设备安装进行检测。

7 高压变配电装置

7.1 一般技术规定

7.1.1民用建筑与它所属的单独建造的终端变配电所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1规定。

7.1.2充油设备应符合GBJ148-1990中2.2.1的规定。

7.1.3电气装置的绝缘子、套管应符合GBJ148-1990中2.6.7的规定。

7.1.4交流高压电器中各触头、连接端子最高允许温度及温升值不应超过表2的数值。

7.1.5配电所内铜、铝导体连接时应符合GBJ149-1990中2.1.8的规定。

7.1.6油浸变压器室的室温不宜超过45℃,电力电容器室、蓄电池室及配电室的室温不宜超过40℃。

7.1.7电流、电压表等各种指示仪表及信号装置的指示应正常,电压偏差应在下列规定的范围内:

10KV及以下三相供电的动力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5%~-7%。

220V单相供电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值的+5%~-10%。

7.1.8变压器室、电容器室的通风窗及其通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7.1.9控制室和配电室内的采暖装置,应采用钢管焊接,不应有法兰、螺纹接头和阀门等。

7.1.10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力电容器室、控制室内,不应有无关的管道和明敷线路通过。

7.1.11在配电室内裸导体正上方不应布置灯具和明敷线路,当在配电室内裸导体上方布置灯具时,灯具与裸导体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1.0m,灯具不得采用吊链和软线吊装。

7.1.12变配电所房间应符合GB50054-1995中3.3的规定。

7.1.13高低压配电装置、变压器周围不应堆放可燃物和其他杂物。

表1 变配电所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7.1.14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应一致,硬导体的各相应涂色,色别应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绞线可只标明相别。

7.1.15电压、电流表、信号装置应符合GB50303-2002中10.2.1的规定。

7.1.16电气设备(含母线)的各部位连接点应无过热、锈蚀、烧伤、熔接等痕迹。

7.1.17电气设备运行时,应无异常气味和声响。

7.2 变压器

7.2.1 可燃油浸式变压器

7.2.1.1 直观检查

7.2.1.1.1变配电所内安装可燃油浸式变压器,应符合下列防火规定:

a)80KVA及以上的可燃油浸式三相变压器应安装在单独的变压器室内,变压器室应满足一级防火等级的要求。

b)可燃油浸式变压器下面应设置事故储油或挡油设施。

c)变压器室环境应符合GB50054-1995中3.1.1的规定。

d)变压器室、配电装置室、电力电容器室等应设置防止雨、雪和蛇、鼠类小动物从采光窗、通

风窗、门、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设施。

e)可燃油浸变压器室必须设置在下列场所且又必须开门时,应安装甲级防火门:1)变压器室位于车间内;

2)变压器室位于易沉积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的场所;

3)变压器室附近有粮、棉及其他易燃物大量集中的露天场所;

4)变压器室位于建筑物内;

5)变压器室位于地下室上面。

7.2.1.1.2露天或半露天变电所安装可燃油浸式变压器,应符合下列防火规定:

a)变压器底部距地面不应小于0.3m,相邻变压器外廓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5m。

b)当变压器供给一级负荷用电时,相邻的可燃油浸式变压器的防火净距不应小于 5.0m,若小于5.0m时,应设置防火墙,防火墙应高出油枕顶部,且墙两端大于挡油设施各0.5m。

c)变压器外廓与建筑物外墙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5.0m。当小于5.0m时,建筑物外墙在下列范围内不应有门、窗或通风孔:

1)变压器油量大于1000kg时,其总高度加3.0m,外廊两侧各加3.0m;

2)变压器油量在1000kg及以下时,其总高度加3.0m,外廊两侧各加1.5m。

d)变压器容量在1000KVA及以上时,应设置事故贮油设施。

7.2.1.1.3变压器总额定容量不超过1260KVA、单台额定容量不超过630KVA的可燃油浸式变压器以及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力电容器等,在贴邻民用建筑(除观众厅、教室等人员密集的房间和病房外)布置时,必须采用防火墙隔离。

7.2.1.1.4高层民用主体建筑内设置在地上各层的变压器严禁选用可燃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和油浸式高压电力电容器。

7.2.1.1.5储油柜的油位应与温度相对应,各部位应无渗、漏油现象。

7.2.1.1.6变压器声响应正常。

7.2.1.1.7变压器的外部表面应无严重积污现象。

7.2.1.1.8吸湿器完好,吸附剂干燥无变色现象。

7.2.1.1.9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现象。

7.2.1.1.10套管、绝缘子外部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

7.2.1.1.11防爆膜和安全气道应完好无损。

7.2.1.1.12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

7.2.1.2 仪器检测

7.2.1.2.1各电气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头、电缆终端头温度不应超过表2中的数值,电缆温度不应超过表12中的数值。

表2 交流高压电器触头及导体连接端子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温度及允许温升值

7.2.1.2.2变压器的顶层油温不应超过85℃,油、水冷却或风冷的变压器顶层油温不应超过75℃。

7.2.1.2.3各种电气连接点、绝缘子、套管、电缆终端头、箱体等处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不能有异常声音。

7.2.1.2.4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负载不平衡度应少于10%,在TN、TT系统中,

接线时,其中性线电流不得超过低压绕组额定电流的25%。

当选用Yy

NO

7.2.2 干式变压器

7.2.2.1 直观检查

7.2.2.1.1干式变压器应有不低于IP2X防护外壳。

7.2.2.1.2套管、绝缘子外部应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

7.2.2.1.3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迹象。

7.2.2.1.4测温装置应齐全,完好。

7.2.2.1.5风冷装置运行应正常。

7.2.2.1.6变压器的线圈浇注体应无裂纹和附着脏物,铁芯、套管表面应无严重积污现象。

7.2.2.1.7变压器吸湿剂应干燥。

7.2.2.1.8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无损。

7.2.2.2 仪器检测

7.2.2.2.1干式电力变压器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表3中的数值。表中绕组热点温度额定值为正常寿命温度,绕组热点温度最高允许值为安全温度。

7.2.2.2.2各部位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高压部分不应超过表2中的数值,

低压部分不应超过表5中的数值。

7.2.2.2.3分接切换开关接点、螺栓螺钉与外部导体联接的端子、电缆终端头的温度不应超过90℃。

表3 干式电力变压器最高允许温度值

7.2.2.2.4各种电气连接点、绝缘子、套管、电缆终端头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不能有异常声音。

7.2.2.2.5变压器低压侧各相负载电流和中性线电流,负载不平衡度应小于10%。

7.3 互感器

7.3.1 直观检查

7.3.1.1互感器的各部位接点应无异常。

7.3.1.2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应开路,必要时必须采用短路片或专用短路线,严禁用熔体或导线缠绕。

7.3.1.3电压互感器接地应符合GBJ148-1990中3.3.9的规定。

7.3.2 仪器检测

7.3.2.1设备的绝缘子、套管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7.3.2.2设备的导电体对地(外壳)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7.3.2.3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绕组出头和连接端子温度不应超过表2中的数值。

7.3.2.4测量油浸式或干式电压互感器的绕组和油顶温度,不应超过表4中的数值。

表4 油浸式或干式电压互感器的允许温度

7.4 高压电容器

7.4.1 直观检查

7.4.1.1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力电容器应安装在室外半露天式场所,并应设有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室内的高压电力电容器应装设在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单独房间内。低压电容器室耐火等级为三级。

7.4.1.2装置电容器组的结构物(台架及柜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7.4.1.3装设在室内的低压电容器应采用干式塑膜型电容器。

7.4.1.4高压电容器的油箱应无渗、漏油痕迹,电容器应无膨胀变形现象。

7.4.1.5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熔断器的接线和放电回路(放电变压器、电压互感器、放电电阻等)及其引线应完好。

7.4.1.6低压电容器组控制系统(包括补偿控制器、接触器等控制回路)工作应正常。

7.4.2 仪器检测

电容器组在运行时,应无打火花放电现象。

7.5 高压开关

7.5.1 少油断路器

7.5.1.1 直观检查

少油断路器的连接铜片无断裂,外观无损伤。

7.5.1.2 仪器检测

各连接点、接线端子温度不应超过表2中的数值。

7.5.2 真空断路器

7.5.2.1 直观检查

7.5.2.1.1真空灭弧室应完好无损,外观无损伤。

7.5.2.2 仪器检测

同本标准7.5.1.2

7.5.3 高压熔断器

7.5.3.1 直观检查

熔断器的熔体管应完好、无损伤、变形、开裂现象。

7.5.3.2 仪器检测

同本标准7.5.1.2

8 低压配电装置

8.1 一般技术规定

8.1.1各种显示、测量表计应工作正常。

8.1.2设备(含母线)的各部位连接点应无过热、锈蚀、烧伤、熔接等痕迹。

8.1.3各种设备的套管、瓷件外部无破损、裂纹、放电痕迹。

8.1.4低压电气设备的灭弧装置,如灭弧栅、灭弧触头、灭弧罩、灭弧用绝缘板应完好无损。

8.1.5连接到发热元件(如管形电阻)上的绝缘导线,应采取隔热措施。

8.1.6绝缘导线穿越金属构件时应有保护措施。

8.1.7敷设于隔离用的挡板或隔板应无破损。

8.1.8电缆终端头应无过热和放电现象。

8.1.9接地应符合GB50303-2002中6.2.5的规定。

8.1.10低压电器的检查项目应符合本标准8.3的有关规定。

8.1.11母线的连接点、分支接点、接线端子的温度不应超过表5中的数值,低压电器同相(路)上

下接线端子温差应少于10℃。

表5 交流低压母线装置各部位的允许温升值

8.1.12刀开关触头、负荷开关、熔断器触头、电缆终端头、隔离开关动静触头温度不应超过表5中的数值,不应有异常声响。

8.1.13柜内应无打火放电现象。

8.1.14低压供电网络始端的三相负荷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20%。

8.1.15成套配电(控制)柜台、箱、盘的运行电压、电流应正常,各种仪器指示正常。

8.2 插座与开关

8.2.1 插座

8.2.1.1直观检查

8.2.1.1.1插座及其配套的插头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1.1的规定。

8.2.1.1.2落地插座面板应牢固可靠、密封良好。

8.2.1.1.3在潮湿场所插座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1.3.2的规定。

8.2.1.1.4插座靠近高温、可燃物或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保护措施。暗装插座应采用专用接线盒,接线盒周围不应有空隙。

8.2.1.1.5导线与插座连接处应牢固可靠,螺丝应压紧无松动,插座应完好无损,安装牢固,面板无松动。

8.2.1.1.6在使用“I”类家用电器的场所,必须设置带有保护线触头的电源插座,并将该触头与保护地线(PE线)连成电气通路。

注:“I”类电器,系指该类电器的防触电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需要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其方法是将电器外露导电部分与已安装在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连接起来。

8.2.1.1.7民用插座的保护接地线应选用与相线截面、绝缘等级相同的铜芯导线。

8.2.1.1.8备用照明、疏散指示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

8.2.1.1.9移动式插座使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源线采用铜芯电缆或护套软线。

b)具有保护接地线(PE线)。

c)禁止放置在可燃物上。

d)禁止串接使用。

e)严禁超容量使用。

8.2.1.1.10 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插座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2.1的规定。

8.2.1.1.11车间及试(实)验室的插座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2.1的规定。

8.2.1.2 仪器检测

8.2.1.2.1插座接线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1.2的规定。

8.2.1.2.2有插头的工作插座,其触头处应无过热和打火放电现象。

8.2.2 开关

8.2.2.1直观检查

8.2.2.1.1开关靠近高温物体、可燃物或安装在可燃结构上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8.2.2.1.2 卫生间的跷板式开关,应装在卫生间门外,否则应采用防潮防水型面板或采用绝缘绳操作的拉线开关。

8.2.2.1.3暗装开关应用专用盒,盖板应端正,紧贴墙面。

8.2.2.2仪器检测

开关使用时不应有过热和打火放电现象。

8.3 低压电器

8.3.1 一般技术规定

8.3.1.1 低压电器的固定,应符合GB50254-1996中2.0.3的规定. 8.3.1.2低压电器的外部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接线应排列整齐,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

b)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应符合GB50303-2002中6.1.9.1的规定。

c)电器的接线应采用铜质或有电镀金属层防锈的螺栓和螺钉连接,连接应牢固,要有防松装

置。

d)电器的外露导电部分、框架的接地,应牢固可靠,完好无损。

8.3.1.3低压电器接线端子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表6中的数值。

表6 低压电器与外部连接的接线端子的允许温升值

8.3.1.4低压电器接线端子,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8.3.2 直观检查

8.3.2.1 低压断路器

a)低压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使用时,熔断器应安装在电源侧。

b)低压断路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线端子及载流部分应清洁,要接触良好。

2)裸露在箱体外部易被触及的导线端子,应有绝缘保护。

8.3.2.2 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a)隔离开关与刀开关的安装,应符合GB50254-1996中4.0.1的规定.

b)带熔断器或灭弧装置的负荷开关熔断器应无损伤,灭弧栅应完好,且固定可靠。

8.3.2.3 防火用漏电保护器

a)防火用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电源进线端,应采用低灵敏度延时型警报式或自动切断式的漏电保护装置,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选用300mA或500mA。

b)漏电保护器的接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漏电保护器的接线应与低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型式相对应;

2)漏电保护器负载侧的中性线不得与其他回路共用;

3)漏电保护器标有负载侧和电源侧的接线端子,应按规定接线,不可接反;

4)严禁PEN线穿过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漏电保护器及其与之配套使用的短路保

护电器,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单独切断N线;

5)漏电保护器所保护的线路及设备外露导电部分应接地。

c)漏电保护器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漏电保护器每月需在通电的情况下按动按钮一次,雷雨季节应增加试验次数,应保证漏电保护器动作可靠,应有漏电保护器的运行记录(包括试验情况和动作情况)。

2)严禁把漏电保护器电源测和负载侧直接跨接。

8.3.2.4 配电箱(盘、板)和开关箱

a)配电箱(盘、板)和开关箱周围0.3m内不应堆放杂物。

b)配电箱(盘、板)和开关箱内的导线应绝缘良好,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端头应用螺栓压接,并应有防松动装置。

c)配电箱(盘、板)和开关箱内安装的接触器、刀开关等电气设备,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可靠,触头没有烧蚀痕迹。

d)熔断器不应随意用金属丝代替熔丝。熔体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更换熔体时,不应采用不合规格的熔体代替。

e)熔体应有保护罩,管型熔断器不应无管使用,有填充材料的熔断器不应改装使用。

f)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GB50222-1995中3.1.10的规定。

g)照明配电箱(盘)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6.1.9和6.2.8的规定. h)导线进出箱(盘、板)孔处,进出线孔应光滑无刺,并应装设绝缘护线套。

8.3.2.5配电柜(屏、台、箱、盘)的接地应符合中GB50303-2002中6.1.1的规定。

8.3.3 仪器检测

8.3.3.1 低压断路器、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防火用漏电保护器等各接线端子的最

高允许温度应不超过表6中的数值.

8.3.3.2低压电器设备同相(路)上下接线端子温差应少于10℃。

8.3.3.3低压断路器、低压隔离开关、刀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防火用漏电保护器等各接线端子,

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8.3.3.4各接线端子连接线上的相线电流、中性线电流和PE线异常电流,电流不平衡度应小于

10%。

9低压用电设备

9.1 电动机

9.1.1 一般技术规定

9.1.1.1电动机应安装在牢固的机座上,机座周围应有适当的通道,与其它低压带电体、可燃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并应保持干燥清洁。

9.1.1.2电动机各部分的最高允许温度和允许温升不应超过制造商的规定。如制造商无规定时可参照表7的规定。

9.1.1.3电动机应装设短路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装设过载保护、断相保护和低电压保护。

表7 电动机最高允许温度(t)与温升(K)(环境温度Te=35℃)

9.1.1.4电动机控制设备与线路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气元器件外观应整洁,外壳应无破裂,零部件齐全,各接线端子及紧固件应无缺损、锈蚀等现象。

b)电气元器件的触头应无熔焊粘连变形和严重氧化锈蚀等痕迹。

c)端子上的所有接线应压接牢固,接触应良好,不应有松动、脱落现象。

d)电气元器件的触头,接线端子等的温度,不应超过表6中的数值。

9.1.2 直观检查

9.1.2.1轴承应润滑,对使用滑动轴承的设施,油环应滑动,油腔内的油面应到油面计所指示的位置。

9.1.2.2电动机空气冷却装置运转应正常。

9.1.2.3电动机运行时电刷应无打火放电现象。

9.1.2.4电动机运行时应无异常声响和气味。

9.1.2.5电动机和附属设备应清洁,附近不应堆放可燃物和其他杂物。

9.1.2.6电动机外壳接地应牢固可靠,完好无损。

9.1.3 仪器检测

9.1.3.1电动机定子绕组滑环的温度,应不超过表8中的数值。

9.1.3.2 滑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80℃,滚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95℃。

9.1.3.3 电动机电气连接点、壳体等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9.1.3.4电动机绝缘应符合GB50303-2002中7.1.1的规定。

9.1.3.5电动机的工作电流,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额定值,三相电流应平衡,任意两相间的电流差值应小于额定电流的10%。

9.1.3.6电动机应在额定电压90%(频繁启动)~85%(不频繁启动)范围内运行。相间电压不平衡度应小于5%。

注:此处电动机主要是指100KW及以下异步电动机。

9.2 稳压整流设备

9.2.1 直观检查

9.2.1.1输入整流器的交流电压应在额定电压的±10%内运行,整流器工作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即不应过负荷运行。

9.2.1.2 柜体内螺栓连接的导线应无松动,专用端子压接应牢固无开裂,焊接连接的导线应无脱焊、虚焊、碰壳及短路。

9.2.1.3 快速熔断器的型号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规定,不得任意调换或代用。

9.2.1.4整流器的冷却系统应运转正常。

9.2.2 仪器检测

9.2.2.1整流变压器的线圈温升应少于60K。

9.2.2.2各种导线、母线的连接点和接线端子温度,不应超过表3和表4中的数值。

9.2.2.3电气设备连接点、壳体等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9.2.2.4 中性线电流谐波含量及电流真有效值。

9.3 其他小型用电设备

9.3.1 直观检查

9.3.1.1电烘箱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烘箱应采用单独回路供电,电源线应装设隔离电器和短路、过载及接地故障保护电器。导线和热元件的接线处应紧固,电烘箱引入线处应采用耐高温的绝缘材料予以保护。

b)电烘箱周围0.3m以内不应放置可燃物。

9.3.1.2小型电炉(3kw以下电炉)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炉应放在不燃材料制作的工作台上,与周围可燃物应保持0.3m以上的距离。

b)禁止在任何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使用电炉(有专门防爆设计的电炉除外)。

c)电炉应采用专用插座和单独回路供电,电炉的引出线应采用石棉、瓷管等耐高温绝缘套管保护。

d)电炉的电源线,应装设刀开关和短路保护电器,其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PE线)或接零(PEN线)。

9.3.1.3空调器的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a)空调器应单独供电,空调电源线应设置短路、过载保护,其电源插座触头与配电线路TT或TN系统中的PE线连成通路。

b)空调器不应安装在可燃结构上,其设备与周围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0.1m。

c)分体式空调穿墙管路应有套管保护,出口周边修饰规矩,室内机体接线端子板处接线牢固、整齐、正确。

9.3.1.4吊扇的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1.5的规定。

9.3.1.5 壁扇的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2.1.6的规定。

9.3.2 仪器检测

9.3.2.1各连接点(含端子)温度,不应超过表6中的数值。

9.3.2.2各种电气设备应无打火放电现象。

10 照明装置

10.1 一般技术规定

10.1.1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等照明灯具(含镇流器)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材料或可燃构件上,聚光灯的聚光点不应落在可燃物上。当灯具的高温部位靠近除不燃性(A级)以外的装修材料时,应采取隔热(如用玻璃丝、石膏板、石棉板等加以隔热防护)、散热(如在灯具上增加散热空隙或加强顶棚内通风降温,与可燃物保持一定距离)等防火保护措施。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难燃性(B1级)等级。

10.1.2嵌入顶棚内的灯具,灯头引线应用柔性金属管保护,其保护长度不宜超过1米。嵌入式灯具、贴顶灯具以及光檐(槽灯)照明,当采用卤钨灯以及单灯功率超过100W的白炽灯时,灯具(或灯)引入线应选用105-250℃耐高温绝缘电线,或采用瓷管、石棉等非燃材料作隔热保护。

10.1.3库房内照明灯具下方不应堆放可燃物品,其垂直下方与储存物品水平间距不应小于0.5m,不应设置移动式照明灯具。

10.1.4聚光灯、回光灯、炭精灯不应安装在可燃基座上,灯头的尾线应用高温线或瓷套管保护,配线接点必须设在金属接线盒内。

10.1.5照明灯具及其附件应无异常高温和火花放电现象。

10.1.6碘钨灯、卤钨灯、60W以上的白炽灯等高温照明灯具不应在库房内装设;人防工程内潮湿场所、厨房、开水间、洗衣间、卫生间应采用防潮灯具;蓄电池室等场所应采用密闭形灯具。

10.1.7住宅公寓卫生间的灯具位置应避免安装在座便器或浴缸的上面及其背后。

10.1.8重要场所的大型灯具的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19.2.5的规定。

10.1.9当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应符合GB50303-2002中19.1.6的规定。

10.2 直观检查

10.2.1照明灯具上所装的灯泡,不应超过灯具的额定功率。

10.2.2灯具的外型,灯头及接线应符合GB50303-2002中19.2.2的规定。

10.2.3照明灯具与可燃物之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a)普通灯具不应小于0.3m;

b)高温灯具(聚光灯、碘钨灯等)不应小于0.5m;

c)影剧院、礼堂用的面光灯、耳光灯不应小于0.5m;

d)容量为100-5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5m;

e)容量为500-2000W的灯具不应小于0.7m;

f)容量为2000W以上的灯具不应小于1.2m。

当安全距离不够时,应采取隔热、散热措施。

10.2.4霓虹灯的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1.1.2的规定。

10.2.5节日彩灯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安装在建筑物轮廓线上的彩灯应符合GB50303-2002中21.1.1的规定。

b)彩灯线路应采用绝缘铜导线,导线截面积除应满足载流量要求外,不应小于2.5 mm2,灯头线不应小于1.0 mm2。

c)悬挂式彩灯应采用防水吊线灯头,灯头线与干线的连接应牢固绝缘包扎紧密。彩灯电源导线应采用橡胶多股铜芯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4.0mm2,灯头线截面不小于0.5mm2,垂直敷设时,对地面的距离不小于3.0m 。

d)彩灯的电源除统一控制外,每个支路应有单独控制开关和熔断器保护,导线的支持物应安装牢固。

10.2.6 建筑物景观照明灯具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1.1.3的规定。

10.2.7庭院灯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1.1.5的规定。

10.2.8航空障碍标志灯安装应符合GB50303-2002中21.1.4的规定。

10.3 仪器检测

10.3.1日光灯镇流器线圈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给定T

W值,如没有标注T

值时,其最高允许温

度不应超过(内有衬纸)95℃和(内无衬纸)85℃,电容器外壳的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T

值,如没

有标注T

值时,其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40℃。

10.3.2 霓虹灯专用变压器外壳温度,当环境温度为40℃时,其最高允许温升为40K。

10.3.3带电体对地(外壳)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11 低压配电线路

11.1 一般技术规定

11.1.1 室内配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0.45/0.75kv的绝缘导线,室内电缆配线应采用额定电压不低于0.6/1.0kv的电力电缆。

11.1.2 每个分支路绝缘导线相线间及相线对地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Ω。

11.1.3根据绝缘导线敷设方式和机械强度的要求,绝缘导线芯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8的规定。

表8 绝缘导线芯线最小截面

11.1.4在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配电线路中,N线或PEN线截面应符合以下规定:

a)当用电负荷大部分为单相负荷或三相电流严重不平衡时,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宜小于相线截面。

b)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回路中,其N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

c)供可控硅调光或计算机供电的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配电线路,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应小于

相线截面的两倍。

11.1.5线路水平敷设时,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2.5m,垂直敷设时不应低于1.8m,个别垂直段落低于1.8m时,应穿管或采取其它保护措施。

11.1.6各种配线与管道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9 各种配线与管道间最小距离单位为毫米

11.1.7 一般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不应超过表10中的数值。

表10 导线芯线长期工作最高允许温度

11.1.8腐蚀性场所配线,应采用耐腐蚀性全塑制品,所有接头应密封。

11.1.9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导线接点、接线端子不应有打火放电现象。

11.1.10电气线路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11.1.11建筑物的电源进线处,应装设防火用漏电保护器,当漏电电流超过额定动作电流值时,能发出声光信号报警或自动切断电源。

11.1.12在导线配线的分支连接处,干线不应受到支线的横向拉力,穿过墙壁或隔墙时应采用阻燃管保护。

11.1.13在TN-S、TN-C-S系统中,金属电线保护管,金属盒(箱),塑料电线保护管,塑料盒(箱)不宜混合使用。

11.1.14闷顶内严禁采用聚氯乙烯绝缘护套铜芯线、聚氯乙烯绝缘平型铜芯软线和聚氯乙烯绝缘绞型铜芯软线明敷。

11.1.15闷顶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不得将护套绝缘电线直接埋入墙壁、闷顶的抹灰层内。

某机场电气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方案(经典)

检 测 工 程 方 案 二OO九年三月二十日

检测仪器设备表 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 型号 规格 数量国别产地 使用 状况 备 注 1 红外热电视DL-500E 2台浙江大立科技有限公司良好 2 红外热像仪DL-700A 2台浙江大立科技有限公司良好 3 红外测温仪ST80 6台美国良好 4 超声波侦测器PCU700-AT 2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 5 接地电阻测试仪C.A.6412 2台法国CHAUVIN ARNOUX 良好 6 谐波分析仪41B 2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 7 数字式交、直流钳形表DM6056 12台台湾良好 8 真有效值钳形电流表F318 2台美国福禄克公司良好 9 接地电阻摇测仪EC2P13 2台杭州良好 10 漏电保护器测试仪M900 4台杭州良好 11 可燃气体检测仪SP-112 2台北京科力恒良好 12 数码摄像机DCR-TRVDE 2台日本索尼良好 13 数码照像机S602Z 6台日本富士良好 14 照度计LX-101 2台台湾路昌电子公司良好 15 电子温湿度表DWS508C10 2台北京市严光仪器有限公司良好 16 风速仪AM-4201 2台台湾路昌电子公司良好 17 微压机DP1000-111B 2台上海贵谷仪表设备有限公司良好 18 火灾模拟发生装置 加烟测试仪 CAY-03 5台 北京国安火灾探测器专业 清洗厂 良好 19 火灾模拟发生装置 加温测试仪 CAY-04 3台 北京国安火灾探测器专业 清洗厂 良好 20 消火栓系统试水检测 装置 SSG-1 4个 天津安科电器消防安全检测 有限公司 良好 21 对讲机VX-160U 15台株式会社威泰克斯良好 组织机构框图

浅析建筑电气防火及安全设计

浅析建筑电气防火及安全设计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用电量在不断的上升,电器火灾的隐患也在不断的增加。由于建筑结构以及功能复杂性的上升,建筑内部的用电设备数量在不断的上升,对于电气防火设计的需要也在不断的上升。所以开展电气防火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是针对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的问题进行的研究工作论文。 标签:高层建筑;电气;防火设计 由于高层建筑数量在不断的增加,火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特别是进入到新时代之后,建筑的外形以及结构也存在不同,用电设备及装置在不断的增加,对于电气防火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导致火灾的原因比较多,设计不够合理的话就会产生火灾,在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电气事故,对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1、一般电气线路防火设计 1.1电线电缆截面的选择 在相关的建筑电气设计标准中,要在选择电线电缆的时候导体搭载流量要高于负荷的电流量,在对电缆的截面选择的时候,要了解电缆的铺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因为电缆铺设的方式不一样,所以不同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载流量。电力电缆可以承受的故障电流,特别是短路电流的作用。所以选择一种低压配电线,要考虑到用电量增加的可能性。因为人们的说话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建筑内出现了一些新的用电设备,导致了建筑用电的负荷量不断的上升,这可能会导致线路截然以及出现火灾,所以电线电缆选择的时候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而且要考虑到电线电缆的经济性。 1.2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 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对于各种铺设方法的规定,主要是以防火角度为立场出发的,线路一般使用了暗铺的方法,如果需要用到明铺的时候,要注意到电线电缆的铺设方法,这样才能避免防火区域被破坏;在穿过防火墙的时候,用到了防火隔离措施,而且在楼层间的预埋钢管要做好密封隔离措施。对于吊顶内部的线路铺设来说,需要通过金属管以及塑料管保护,才能够和灯具保持一定的水平和距离。 1.3电线、电缆的选型 在电线以及电脑选择的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要充分的注意:首先要选择铜线,不能够使用铝线;二是要根据电气防火的要求,选择一种耐火型以及矿物绝缘型的电线。第三,要保证经济运行。

最新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

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

ICS 13.220 P 16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655—2011 建筑电气防火技术检测评定规程 Buil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electrical fire detection 2011 - 11 - 22 发布2011 - 12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 655—2011 I 目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1) 2 术语和定义 (1) 3 检测一般要求 (1) 4 变配电设备 (2) 5 低压配电柜(箱) (4) 6 低压配电线路 (5) 7 低压用电设备 (8) 8 照明装置 (10) 9 插座与开关 (11) 10 等电位联结 (12) 11 系统判定 (12) 附录 A(规范性附录)主要测量用检测仪器最低配置表 (1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常用材料发射率的参考值 (1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防火用漏电保护器的接线方法 (1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相关条款火灾危险性分类表 (1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常用的检测方法 (18)

DB37/ 65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对DB37/T655-2006《建筑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进行修订。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a) 修改了标准名称; b) 将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 c) 增加了变配电设备的检测要求; d) 修订了不符合工程实际的条款; e) 调整了特殊场所的检测要求。 本标准由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山东省广安消防技术服务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亓延军、张元祥、王忠、周升光、房传斌、万修梁、王谦、陈兵、李智勇、孙 厚杰、冯翔、谢丽娟。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为:DB37/T655-2006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编号:AQ-JS-08182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 析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electrical fire safety detection technology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从而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自1993年—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火灾总数近30%,电气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数字也是惊人的,仅2000—2002年,就造成3215人的伤亡。特别是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更大。 日本1978年在其《内线规程》(JEAC8001—1978)第190条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此规程为日本电气火灾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电气火灾只占火灾的2%~3%(其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8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200—531994—10中594.4条明确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评定规则BJXF

TB 北京消防团体标准 BJXF·TB002-2015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评定规则 Electrical fire detection evaluation rules in building 2015-10-20发布2015-12-01实施 北京消防协会发布

目次 前言 (2)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火灾危险等级确定 (3) 5电气火灾危险性评定规则 (4)

前言 本标准贯彻了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北京消防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消防协会行业指导部、电气防火检测行业分会组织起草。 本标准参编单位:北京海安博大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有限公司、北京中德启锐安全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臧桂丛、李国华、敖日塔、张田莉、钟利智、周家胜、潘建斌、王庆礼、马达伟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李宏文、崔荣华、刘宝辉、刘学军、韩忠、张志强、沈炎明、尹守海

建筑电气防火检测评定规则 1范围 为了规范建筑电气设施防火的检测,防止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作为《DB11/065-2010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的补充,特制定本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力用户的电气防火检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爆炸危险场所以及防静电、防雷和消防设施的电气防火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B11/065-2010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3.1子项 subassembly of fire protection system 组成涉及电气火灾安全的项目,如变压器、低压配电装置、低压配电线路、室内线路、导线、照明及开关等。 3.2单项 individual system of building fire protection installation 由若干使用性质或功能相近的子项组成的涉及电气火灾安全的项目。如变配电装置;低压配电线路;照明装置和一般低压用电设备;接地和等电位联结等 4火灾危险等级确定 4.1火灾危险等级划分 根据标准规定条款检测结果对引发火灾的危险程度,将其火灾危险划分为A、B、C三级。火灾危险等级划分如下: a)A级:指该电气设备或线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可能随时导致火灾的发生; b)B级:指该电气设备和线路存在较严重的火灾隐患,经一段时间蕴育和发展过程, 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c)C级:指该电气设备或线路存在一般火灾隐患,不能直接引发火灾,但经较长时间 运行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4.2本标准定量检测条款危险等级按表1划分,定性检测条款危险等级按附录A划分

11sw_建筑电气防火

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七章建筑电气防火 学习要求: 了解电线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和常用的电气线路保护措施。 掌握照明器具、电气装置和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预防措施。 第一节电气线路防火 知识点:电线电缆的选择 (一)电线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 根据使用场所的湿度、化学腐蚀性、温度等环境因素及额定电压要求,选择适宜的电线电缆。同时根据系统的载荷情况,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面积,在经计算所需导线截面面积基础上留出适当增加负荷的裕量 (二)电线电缆导体材料的选择 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电线电缆;重要电源、重要的操作回路及二次回路、电机的励磁回路等需要确保长期运行在连接可靠的回路,移动设备的线路及振动场所的线路,对铝有腐蚀的环境,高温环境、潮湿环境、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应选择铜芯电线电缆。 非熟练人员容易接触的线路(如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线芯截面面积为6mm2及以下电线电缆不宜选用铝芯电线电缆;工业及市政工程等场所不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电线电缆。 (三)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及护套的选择 1.普通电线电缆 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的适用温度范围为-15℃~60℃,使用场所的环境温度超出该范围时,应采用特种聚氯乙烯电线电缆;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散发有毒烟气,不适用于地下客运设施、地下商业区、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 交联聚氯乙烯电线电缆不具备阻燃性能,但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适用于有“清洁”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橡胶电线电缆的弯曲性能较好,能够在严寒气候下敷设,适用于水平高差大和垂直敷设的场所,橡胶电线电缆适用于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线路。 2.阻燃电线电缆 阻燃电缆是指在规定试验条件下被燃烧,能使火焰仅在限定范围内蔓延,撤去火源后,残焰和残灼能在限定时间内自行熄灭的电缆阻燃电缆按燃烧性能分为阻燃1级电缆和阻燃2级电缆两大类。电线电缆成束敷设时,应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当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应考虑在将来增加电缆时,也能符合阻燃等级,宜按近期敷设电缆的非金属材料体积预留20%裕量。 电线在槽盒内敷设时,也宜按此原则来选择阻燃等级。在同一通道中敷设的电缆应选用同一阻燃等级的电缆。阻燃和非阻燃电缆也不宜在同一通道内敷设。非同一设备的电力与控制电缆若在同一通道敷设时,宜互相隔离直埋地电缆、直埋入建筑孔洞或砌体的电缆及穿管敷设的电线电缆,可选用普通型电线电缆。敷设在有盖槽盒、有盖板的电缆沟中的电缆若已采取封堵、阻水、隔离等防止延燃的措施,可降低一级阻燃要求。 3.耐火电线电缆 耐火电线电缆是指规定试验条件下,在火焰中被燃烧一定时间内能保持正常运行特性的电缆。 耐火电缆按绝缘材质可分为有机型和无机型两种。有机型主要是采用耐800℃高温的云母带以50%的重叠搭盖率包覆两层作为耐火层;外部采用聚氯乙烯或交联聚乙烯为绝缘,若同时要求阻燃,只要绝缘材料选用阻燃型材料即可。 有机型耐火电缆加入隔氧层后,可以耐受950℃高温。无机型是矿物绝缘电缆。它是采用氧化镁作为绝缘材料,铜管作为护套的电缆,国际上称为Ml电缆。 耐火电缆主要适用于在火灾时仍需要保持正常运行的线路,如工业及民用建筑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救生系统,报警及重要的监测回路等。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从而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自1993年—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火灾总数近30%,电气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数字也是惊人的,仅2000—2002年,就造成3215人的伤亡。特别是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更大。 日本1978年在其《内线规程》(JEAC8001—1978)第190条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此规程为日本电气火灾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电气火灾只占火灾的2%-3%(其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8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200-53 1994-10中594.4条明确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电气规范中对接地故障火灾作出防范规定。例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 以2005年为例,十大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两起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汕头华南宾馆特大火灾,均为电气火灾,有关专家积极呼吁尽快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制订或修改了有关标准规范,要

求在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局部修订条文9.5.1条、强制性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都强调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火灾监控系统。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齐全(还有有关的其他规范正在报批中),今后有关场所设计、应用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将越来越多。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属于新型报警设备,根据2005年11月发布的“高规”修订条文要求,并结合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有关产品标准和安装使用标准的升级,针对目前,工程中设计、安装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尚无统一规定,这一新型电气防火装置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统一规范。 一、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功能定义 (一)应具有检测过电流、漏电电流、过电压、欠电压等信号,发出声光报警,准确显示其故障状态,并动作切断电源。 (二)可监视各故障点的变化,各故障点应能自动记录当前状态。 (三)储存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信号存储时间不应少于12个月。 (四)显示系统电源状态。 (五)应采用总线制方式,实现“遥调、遥测、遥控、遥讯”,通信距离1.2km以上、总线可采用1平方毫米铜芯导线。 (六)各故障点应具有可现场地址编码功能

XJJ—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完整

DB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J12835—2014 XJJ068—2014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规程 Code for fireproofing design of electric in civil buildings 2014-10-13 发布2014-11-1 实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1 总则 1.0.1 为使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并确保火灾时消防设备可靠运行,从而保护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 1.0.3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应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消防联动控制器centralizing equipment for fire automatic control 能够接收火灾报警控制器或其他触发器件发出的火灾报警信号,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关系发出信号,控制各类消防设备实现相应功能的控制器。 2.0.2 应急配电(控制)箱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 box for fire protection 通过自动或手动方式对消防水泵、防排烟设备、电动防火门(窗)、防火卷帘、电动防火阀、

消防电梯、应急照明等各类消防设备配电或控制的配电箱。 2.0.3 应急电源(安全设施电源)electric source for safety services 用作应急供电系统组成部分的电源。 2.0.4 备用电源stand-by electric source 当正常电源断电时,由于非安全原因用来维持电气装置或其某些部分所需的电源。 2.0.5 空气采样烟雾报警系统air sampling smoke detection system 由空气采样管网、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及显示控制单元组成, 通过分布在探测区域空气采样管网上的采样孔, 将空气样品抽吸到探测报警器内进行烟雾分析, 并显示出所保护区域烟雾浓度、报警和故障状态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采样管sampling pipe 安装于探测区域内, 用于传送空气样品的管道。 2 采样点sampling point 在采样管上的开孔,用于对探测区域内的空气进行采样, 也称采样孔。 3 毛细管采样点capillary sampling point 在采样孔位置加装毛细软管以进行空气采样并输送到探测器的延伸采样点。 4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aspirating smoke detector 即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管道式烟雾探测报警器,探测灵敏度较高。 5 (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灵敏度sensitivity 探测报警器对烟雾浓度变化的有效反应灵敏程度,其测量单位为遮光度/米(obs/m)。 6 回风采样探测return air detection 将采样点布置在回风口气流集中处的探测方式。 7 天花板采样探测ceiling detection 采样点的设计和布置等同于常规点型感烟探测器的探测方式。 2.0.6 图像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video-based fire detection system 采用双波段探测器、光截面探测器、可视烟雾图像探测器等图像采集设备,基于高度集成的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火灾探测、分析、判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 双波段探测器double wave band fire detector(简称为DWB) 采用红外CCD和彩色CCD传感器作为探测器件,获取监控现场的红外图像和彩色图像,通过对序列图像的亮度、颜色、纹理和运动等特性进行分析而确认火灾的感光型火灾探测器。 2 光截面探测器light beam image fire detector(简称为LBI) 采用高强度红外发光点阵作为发射器,以高分辨率红外CCD作为接收器,通过分析发射器光斑图像的强度、形状、纹理等特征的变化来探测火灾烟雾的感烟火灾探测器。 3 可视烟雾图像探测器video fire detector(简称为VFD) 采用高清摄像机作为探测器件,获取监控现场的彩色或者灰度图像,利用图像处理单元对获取图像序列的颜色、灰度、纹理、边界和运动特性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火灾的早期(阴燃期)探测,并按预设逻辑输出方式和图形界面方式进行报警。 2.0.7 线型光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line fiber detection fire alarm system 采用分布式感温光纤或光纤光栅感温传感器等可恢复使用的温度感知设备,根据探测点环境温度变化而进行火灾探测、分析和判断并确认火灾位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根据温度与光纤纤芯折射率之间的内在规律,采用光纤光栅作为感温敏感元件探测环境温度并进行报警的感温探测器。 1 分布式感温光纤火灾探测器optical fiber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detector 将感温光纤封装在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密封性能的热敏感材料中,作为热敏元件探测环境温度并可多点、并行、网络化进行报警的感温探测器。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建筑消防设施 检 测 方 案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方案 1 范围 本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是指: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要求及方法、检验类别和判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同样适用委托检验和定期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15—200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B4716—2005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4717—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 GB5135.1—2003~GB5135.13—200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GB14561—2003 消火栓箱 GB14102—2005 防火卷帘 GB14287—2005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GB15322—2003 可燃气体探测器 GB1680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17429—1998 火灾显示盘 GB179459—2000 消防应急灯具 GB19880—2005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50016—200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2001(2005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8—98(2001版)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51—92(2001版)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3—93(1999版)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6—93(2002版)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19—95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1—200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3—200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200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38—2003 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370—2005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A30.1—2002~GA30.3—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A61—2002 固定灭火系统驱动、控制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A386—2002 防火卷帘控制器 GA400—2002 气体灭火系统及零部件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消防设施检测方法、标准详解

消防设施检测方法/标准 一、探测器 1、测试频率:烟感、温感探头每年1次,手报按钮每季度1次; 2、测试内容:探测器报警能力,探测器地址,探测器物理位置; 3、测试方法/标准: a、烟感探头采用加烟测试,温感探头采用加温测试,手报按钮采用现场报警进 行测试; b、各种探头测试时应该有红色报警指示灯亮,消控主机能接收来自该探测器的 火警信息; c、消控主机接收到的火警信息应和现场探测器的信息一致,包括地址码和物理 地址; d、如不能正常报警应进行维修,如报警信息不一致应对主机或探测器进行修改。 二、消防栓按钮 1、测试频率:至少每半年进行1次; 2、测试内容:消防栓按钮报警能力,消防栓按钮地址码和物理位置以及起泵能力; 3、测试方法/标准: a、消防栓按钮采用现场报警进行测试; b、测试时应该有红色报警指示灯亮,起泵后绿色反馈指示灯亮,消控主机能接 收来自该探测器的火警信息; c、消控主机接收到的消防栓报警信息应和现场消防栓按钮的信息一致,包括地 址码和物理地址; d、如不能正常报警应进行维修,如报警信息不一致应对主机或探测器属性进行 修改。 三、排烟阀、送风阀、防火阀 1、测试频率:至少每季度进行1次; 2、测试内容:各种风阀地址码和物理位置,远程启动,反馈信息,复位能力; 3、测试方法/标准: a、排烟、送风阀采用消控主机远程启动进行测试; b、测试时控制模块应该有红色启动指示灯亮,风阀打开后有红色反馈指示灯亮, 消控主机能接收来自该风阀的反馈信息,停止后能正常复位; c、消控主机远程启动的风阀和现场动作的风阀地址信息应该一致;

d、如不能正常启动风阀(控制模块有或无启动信号)应进行维修,如反馈信息 和现场不一致应对主机或风阀属性进行修改; e、防火阀采用现场关闭方式进行测试,测试时防火阀监视模块应该有红色报警 指示灯亮,消防报警主机能接收到该防火阀的火警信息,且地址码和物理地 址应和现场一致,如不能接收报警信息或反馈的设备信息和现场不一致应进 行维修。 四、电源强切 1、测试频率:每月进行1次; 2、测试内容:非消防用电,门禁控制用电,地址信息,远程断电,主机反馈信息; 3、测试方法/标准: a、采用消防报警主机远程启动断电; b、启动强切控制模块时启动指示灯亮,断电后反馈指示灯亮,消控主机能接受 来自该强切控制模块动作的反馈信息; c、如不能正常断电应进行维修,如消控主机接收到的设备信息和现场不一致, 应对设备属性进行修改。 五、防火卷帘 1、测试频率:每月进行1次; 2、测试内容:远程迫降,卷帘迫降情况,设备地址信息,主机反馈信息; 3、测试方法/标准: a、采用消防报警主机远程迫降; b、启动卷帘控制模块时,启动指示灯亮,迫降到底后反馈指示灯亮,消控主机 能接受来自该卷帘控制模块动作的反馈信息; c、卷帘能迫降到底部正常位置,无卡槽现象; d、如不能正常迫降、迫降停止位置异常或卡槽应进行维修,如消控主机接收到 的设备信息和现场不一致,应对设备属性进行修改。 六、常开式防火门 1、测试频率:每月进行1次; 2、测试内容:远程关门,闭门器或脱扣器关门情况,设备地址信息,主机反馈信息; 3、测试方法/标准: a、采用消防报警主机远程关门; b、启动防火门控制模块时,启动指示灯亮,电动闭门器或脱扣器动作后反馈指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 析(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应用分析(最新版)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不断增加,但电气火灾也随之剧增,从而也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中国火灾统计年鉴》统计,自1993年—2002年全国范围内共发生电气火灾203780起,占火灾总数近30%,电气火灾造成人身伤亡的数字也是惊人的,仅2000—2002年,就造成3215人的伤亡。特别是在重、特大火灾中,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更大。 日本1978年在其《内线规程》(JEAC8001—1978)第190条明确要求建筑面积在150㎡以上的旅馆、饭店、公寓、集体宿舍、家庭公寓、公共住宅、公共浴室等地必须安装能自动报警的漏电火灾报警器。此规程为日本电气火灾的控制起了重要作用,电气火灾只占火灾的2%~3%(其人均用电量为我国的8倍)。IEC国际电工委员会1200—531994—10中594.4条明确要求采用二级或三级剩余电流

保护装置,防止由于漏电引起的电气火灾和人身触电事故。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电气规范中对接地故障火灾作出防范规定。例如《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T/T16)。 以2005年为例,十大火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两起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特大火灾、汕头华南宾馆特大火灾,均为电气火灾,有关专家积极呼吁尽快采取有效的技术防范措施,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制订或修改了有关标准规范,要求在建筑中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局部修订条文9.5.1条、强制性国标《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都强调了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在防止因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气火灾的防护作用,要求在建筑物内安装剩余电流动作火灾监控系统。预防建筑电气火灾,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已经基本齐全(还有有关的其他规范正在报批中),今后有关场所设计、应用漏电火灾报

建筑电气防火规范

电气 第一节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第10.1.1条建筑物、储罐、堆场的消防用电设备,其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库房,其消防用电设备应按一级负荷供电; 二、下列建筑物、储罐和堆场的消防用电,应按二级负荷供电: 1.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0L/s的工厂、仓库; 2.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35L/s的易燃材料堆场、甲类和乙类液体储罐或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或储罐区; 3.超过1500个座位的影剧院、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每层面积超过3000m2的百货楼、展览楼和室外消防用水量超过25L/s的其他公共建筑。 三、按一级负荷供电的建筑物,当供电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自备发电设备; 四、除一、二款外的民用建筑物、储罐(区)和露天堆场等的消防用电设备,可采用三级负荷供电。 第10.1.2条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但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 第10.1.3条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当发生火灾切断生产、生活用电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其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第10.1.4条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当暗敷时应敷设在非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cm,明敷时必须穿金属管,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用绝缘和护套为 非延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采取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沟内。 v 第二节输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 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第10.2.1条甲类厂房、库房,易燃材料堆垛,甲、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1.2倍。但35kV以上的电力架空线与储量超过200m3的液化石油气单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 第10.2.2条电力电缆不应和输送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可燃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 配电线路不得穿越风管内腔或敷设在风管外壁上,穿金属管保护的配电线路可紧贴风管外壁敷设。 第10.2.3条闷顶内有可燃物时,其配电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保护。 第10.2.4条照明器表面的高温部位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为100W及100W以上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瓷管、石棉、玻璃丝等非燃烧材料作隔热保护。 第10.2.5条超过60W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高压汞灯(包括镇流器)等不应直接安装在可燃装修或可燃构件上。 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器。 第10.2.6条公共建筑和乙、丙类高层厂房的下列部位,应设火灾事故照明: 一、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 二、消防控制室、自动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 三、观众厅,每层面积超过1500m2的展览厅、营业厅,建筑面积超过200m2的演播室,人员密集且建筑面积超过300m2的地下室; 四、按规定应设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建筑的疏散走道。 第10.2.7条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的照明支线,应接在消防配电线路上。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项目.doc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项目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 系统布线中保护接地导线截面积、信号传输导线截面积、信号传输线路保护、控制通信警报线路保护;火灾探测器外观质量、安装牢固程度、设置位置、安装间距、设置状况、安装倾斜角、确认灯、报警功能;手动报警按钮安装牢固程度、外观质量、设置状况、报警功能确认、报警功能;集中报警控制器安装牢固程度及安装尺寸、区域报警控制器安装牢固程度及安装尺寸、柜内配线、导线编号、接线端接线根数、接线余量、导线的绑扎、工作接地保护接地的区分、控制器的保护接地及标志、控制器电源的连接及标志、主电源容量、备用电源容量、备电的欠压过压报警功能、主备电的转换、控制器电压稳定度、负载稳定度、控制器报警自检、故障报警、火灾报警优先、二次报警、消音复位、报警记忆功能;消防设备控制盘安装尺寸、柜内布线、备用电源、电压稳定度、负载稳定度、盘面控制及显示信号、手动直接控制装置;电梯迫降、消防电梯功能;切断非消防电源功能;着火层灯光显示装置功能;控制室与设备间通讯功能、电话插孔通话功能、控制室与“119”台通话功能;火灾应急广播音响功能、手动选层、自动广播功能;合用广播系统遥控开启扩音机及强行切换功能、备用扩音机;火灾警报装置;消防控制室位置及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的门及标志、双回路电源自动切换功能、送回风管穿墙处应设防火阀、严禁无关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火灾应急照明的设置、火灾应急照明的照度、应急照明转换时间;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疏散指示图形符号、疏散指示标志的照度。 消火栓系统检测

室内消火栓外观质量、组件材料及完整性、栓口安装尺寸、栓口出水方向、栓口口径、消火栓标志、消火栓箱安装质量;水枪、水带、消防卷盘;消火栓最大布置间距;屋顶消火栓;消火栓管网安装情况;最不利点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出水压力;首层消火栓栓口静水压力、出水压力;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室内消防出水量、减压措施;手动按钮设置及功能; 室外消火栓外观质量及组件、栓口口径、防冻措施;室外消火栓管道直径、消火栓及其管网布置、消火栓间距、保护半径;室外消火栓栓口压力、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室外消防用水量;消防箱、水枪、水带、消火栓标志。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检测 管道及附件安装情况、减压及节流措施、管路末端试水装置、预作用和干式系统末端排气阀、管道颜色;水流指示器安装情况及其功能、信号阀安装及功能;报警阀设置位置、安装及功能;延迟器、水力警铃、供水总控制阀门的安装及功能;干式报警阀及雨淋阀的安装及功能;报警阀控制喷头数量;喷头外观质量、喷头安装最大间距及其保护面积、喷头溅水盘与顶板距离、喷头与梁边及风道距离、喷头与邻近障碍物的距离、喷头与不至顶隔断墙、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局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相邻连通走道或开口的喷头设置;系统最不利点处喷头工作压力;边墙型喷头的最大保护跨度与间距;边墙型喷头溅水盘与障碍物、顶板及背墙的距离;报警阀功能、喷淋系统联动功能。 气体灭火系统检测

建筑电气防火-电气线路防火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电气防火-电气线路 防火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158-76 建筑电气防火-电气线路防火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电气线路是用于传输电能、传递信息和宏观电磁能量转换的载体,电气线路火灾除了由外部的火源或火种直接引燃外,主要是由于自身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以及漏电等故障产生电弧、电火花或电线、电缆过热,引燃电线、电缆及其周围的可燃物而引发的火灾。通过对电气线路火灾事故原因的统计分析,电气线路的防火措施主要应从电线电缆的选择、线路的敷设及连接、在线路上采取保护措施等方面入手。 一、电线电缆的选择 (一)电线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 根据使用场所的潮湿、化学腐蚀、高温等环境因素及额定电压要求,选择适宜的电线电缆。同时根据系统的载荷情况,合理地选择导线截面,在经计算所

需导线截面基础上留出适当增加负荷的余量。 (二)电线电缆导体材料的选择 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线缆。 重要电源、重要的操作回路及二次回路、电机的励磁回路等需要确保长期运行在连接可靠的回路;移动设备的线路及振动场所的线路;对铝有腐蚀的环境;高温环境、潮湿环境、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工业及市政工程等场所不应选用铝芯线缆。 非熟练人员容易接触的线路,如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线芯截面为6m㎡及以下的线缆不宜选用铝芯线缆。 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铝芯线缆。 (三)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及护套的选择 1.普通电线电缆 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适用温度范围为-15℃~60℃,使用场所的环境温度超出该范围时,应采用特种聚氯乙烯电线电缆;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在燃烧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标准及方法模板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标准及方法

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规程 陕西贵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检验评定规程1 范围

本标准建筑消防设施是指: 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设施的总称。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要求及方法、检验类别和判定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消防设施安装质量的检验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建筑消防设施的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同样适用委托检验和定期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4715 —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GB4716 —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 GB4717 —火灾报警控制器 GB5135.1 —?GB5135.1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GB14561 —消火栓箱 GB14102 —防火卷帘 GB14287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GB15322 —可燃气体探测器 GB168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17429 —1998火灾显示盘 GB179459 —消防应急灯具 GB19880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GB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84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98 —9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 —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51 —92( )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6 —9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 规范 GB50193 —93( 1999 版)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96 —93( )高倍数、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 计规范 GB50219 —95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26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81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技术方案范文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 技术方案

电气消防安全技术检测方案 为能切实保证检测质量,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我公 司采用现代化科技仪器设备进行即时性电气防火检测,提供检测 报告,指出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以及消除这些隐患的整改建议, 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 根据各场站所涉及的电气装置,我们依据国家有关电气防火 规范及检测规程,本着为甲方负责的态度,结合我公司多年工作 经验特制定本检测方案。 1.2.2.1检测依据 1.GB 50254-9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2.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3.GB 50054-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4.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5.GB 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6.GB 50055-1993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7.GB 5015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8.GB 50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9.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10.GB 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11.GB 50194-9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 12.GB/T 16895.15-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23节:布线系统载流量 13.GB 16895.6-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 第52章:布线系统

14.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5.JGJ 1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1.2.2.2检测规程 1.2.2.2.1变、配电装置 电力变压器: 技术要求:1)变压器室内不应堆放可燃物及杂物; 2)电压、电流指示值应正常; 3)引线接头、电缆、母线应无过热迹象; 4)测温装置应齐全、完好; 5)变压器声响应正常; 6)风冷装置运行应正常; 7)变压器的线圈浇注体应无裂纹和附着脏物,铁芯、套管表面应无严重积污现象; 8)各部位的接地应完好无损。 9)测量各部连接点(含端子)、引线接头、电缆终端头的温度; 10)检查变压器低压侧各相电流和测量中性线电流。检测方法:利用钳形电流表、数字测温仪及直观检查 检测依据:10 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动力照明箱(盘): 柜、屏、台、箱、盘接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