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市宝山区2013学年初三物理二模试卷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2013学年初三物理二模试卷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2013学年初三物理二模试卷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上海市宝山区2013学年初三物理二模试卷试卷官方版(含答案)

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九年级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 理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

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 在太阳系中,地球属于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彗星。 2.一块冰化成水时,不变的是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比热容。 3.风力发电机是将下列哪种新能源转化为电能

A 核能。

B 地热能。

C 风能。

D 太阳能。

4.小明一听就知道电话是爸爸打来的,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 能量。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 5.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的景物,俗称“倒影”。此“倒影”是

A 缩小的实像。

B 放大的虚像。

C 等大的虚像。

D 等大的实像。 6.重力相同的甲、乙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同时沿竖直向上的方向运动,它们的s-t 图像如图1(a )、(b )所示,则

A 甲与乙的速度一样大。

B 运动6秒,甲通过的路程长。

C 甲受到钢索的拉力比乙的小。

D 甲、乙各自受到的合力相等。

图2

(a ) (b ) 图1

t /秒

1 2 3 4 5 t /秒 12 4 6 8 10

7.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右移动时,变大的是

A 电表A 示数与电表A 1 示数的差值。

B 电表V 示数与电表A 示数的比值。

C 电表V 示数与电表A 示数的乘积。

D 电表V 示数与电表A 1 示数的比值。

8.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柱形物体A 、B 高度相等,A 对地面的压强大于B 对地面的压强。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A ’、p B ’的关系是

A p A ’ > p

B ’ B p A ’ < p B ’

C p A ’ ﹦ p B ’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共26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我国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为_____

伏,今年本市某小区居民在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时,自觉地将总功率为200千瓦的照明灯具停止工作一小时,节约用电______度。

10.腊梅盛开时清香四溢,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

运动造成的。冬天取暖用热水袋,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_____的缘故。人们从滑梯上部滑下,臀部会感到热,这是通过________

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1.如图4所示的跳绳游戏中,细绳被抡的上下翻飞 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中间小朋友 在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惯性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如图5所示,滑轮重和摩擦均不计,用10牛的 水平拉力F 拉着物体A 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物体A 与水平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牛,若 物体A 在4秒内移动0.2米,此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为 ______焦,功率为______瓦。

13.实心铜球的一半浸入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为0.5牛,此时铜球受到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

牛;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静止不动时,它受到水向上的压力为2牛,则水对它向下的压力为_____

牛;当它在水中所处的深度继续增加时,它所受的浮力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伏,通过它的电流为0.2安,5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

的电荷量为______

库,其电阻为______欧,这段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⑴ ⑵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图3

4

图5 ⑶

15.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L 1、L 2可能出现了断路故障,闭合电键S 后,两灯均不发光:

①若只有一个电表示数为零, 则可能发生断路的是________。 ②若三个电表示数均为零, 则一定发生断路的是________

。 16.学了连通器知识后,某同学在研究U 形管压强计内两管液面高度差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她先在U 形管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将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浸入甲液体中A 、B 两处,观察到U 形管内两管水面高度差的情况如图7(a )、(b )所示;然后她又在U 形管内注入相同体积的酒精,重新将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浸入甲液体中A 、B 两处,观察到U 形管内两管酒精液面高度差的情况如图7(c )、(d )所示。请仔细观察比较图中所示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和U 形管内两管液面高度差,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已知:ρ水>ρ

酒精

(1)比较图7中(a )、(b )[或 (c )、 (d )],可得出初步结论:在U 形管内注入相同体

积的

______液体(选填“相同”或“不同”)时,金属盒浸在甲液体中的深度越大,U 形管内两管液面高度差______。

(2)比较图7中(a )、(c )[或 (b )、 (d )],可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图题(共6分)

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题必须使用2B 铅笔。

17.在图8中,重为6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图中用力的图示法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G 。

18.根据图9中通电螺线管的S 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 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⒅ (20) (21) ⒆ 图

7

(a ) (b ) (c ) (d )

图8

图9

((图6

(22)

四、计算题(共24分)

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19.质量为2千克的煤油,温度升高5℃。求煤油吸收的热量Q 吸。 [c 煤油=2.1×103

焦/(千克·℃)]

20.某杠杆的阻力臂是动力臂的3倍,阻力是60牛,求杠杆平衡时动力为多大?

21.如图10所示,高H =0.2米、底面积S =4×10-3

米2

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盛有h =0.18米高的水。

⑴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⑵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⑶若将一个体积为1×10-4

米3

的均匀实心立方体物块轻轻浸入 容器中的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至少为____________时,水对容器 底部的压强达到最大值;(本空格不需要写解答过程)

求出:最大压强值为多少?

22.在图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 ”字样。闭合电键S 后,电压表V 的示数如图12所示。

⑴ 求通过电阻R 1的电流I 1。

⑵ 求此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 2及它消耗的电功率P 2。

⑶ 现有 规格为“0.3安 500欧”和“2安 50欧”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 请选择其中一个变阻器替换图11中的R 2,要求:在移动变阻器滑片P 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最大。

选择:规格是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 求出:电压表示数的最大变化量ΔU 。

图11

图12

图10

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图13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_______,利用它进行测量时,必须将它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待测电路中。在用托盘天平称量前,指针出现了如图14所示的现象,此时应将左端螺母向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直至指针指在____________处,使横梁平衡。

24.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如图15所示),先要将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要调整______

和______的高度,使它们三者的中心位置调节到等高;再将蜡烛、凸透镜分别固定在A 、B 位置处后,在_____

(选填“C 、D”或“D 、E ”)范围内移动光屏,同时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

上的像,直到出现最清晰的像为止。 25.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的电压为4.5伏。小灯泡L 标有“3.8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1Α 20Ω”字样。

①小王设计的电路如图16所示,其中还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16中正确连接。____________(用2B 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连线)

②小张同学按图16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时,观察到灯泡L 闪亮一下后立即熄灭,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徐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操作规范。闭合电键后移动滑片,发现小灯亮度增加、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的现象。经教师检测发现该电压表的“15V ”一档量程已损坏,“3V ”一档量程完好。经小组同学讨论后,大家认为只要在测量过程中稍作调整,利用这些器材和这个电路,也能测出小灯的额定功率等。你认为他们调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吴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操作规范。闭合电键后,记录的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如上表所示。由上表可知,灯泡L 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

瓦。 ⑴ ⑵ 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 ⑾ ⑿

14

13

D

E

图16

S

26.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和浮力等知识后,依据“体积相同泡沫和木块扔入水中总浮在水面,但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不同”,因此进行“探究物体露出液面的体积占总体积的比例跟什么因素有关”的活动。他们选用材料不同物块,先后漂浮在不同的液体表面上,测出物块的体积和它露出液面的体积,记录的数据如下列各表所示,已知在同一表格中,实验所用漂浮物的材料相同。

表一:材料甲(ρ甲﹦0.5克/厘米3) 表二:材料乙(ρ乙﹦0.8克/厘米3)

①分析实验序号(1和2和3)或(4和5和6)或(13和14和15)等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同种材料制成的体积不同的物体漂浮在同种液体表面时,物体体积越大,露出液面的体积___________; ②分析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等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漂浮在同种液体表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不同;

③进一步综合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a )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可得出初步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物理化学模拟测试

物 理 部 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⒁ ⒂ ⒃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2017届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2017届崇明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盈盈一水间,。(《迢迢牵牛星》) 2.,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 4.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捕蛇者说》) 5.,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请用一个四字成语概括首联诗的内容。(2分) 7.对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怅然若失之感 B.岁月沧桑之慨 C.忘我陶醉之情 D.思乡念家之意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线的句子(3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0.不能表现桃花源人长期“与外人间隔”的一项是(4分) A.见到渔人非常惊讶。 B.为躲避秦时的战乱来到桃花源后没再出去过。 C.对汉朝、魏朝和晋朝一无所知。 D.不希望渔人把桃花源的存在告知世人。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管仲弃酒 齐桓公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后至,桓公举觞以饮之,管仲半弃酒。桓公曰:“期而后至,饮而弃酒,于理可乎?”管仲对曰:“臣闻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言失者身弃,臣计弃身不如弃酒。”桓公笑曰:“仲父起,就坐。”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计弃身不如弃酒()(2)就坐() 12.“管仲半弃酒”是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13.对结尾句中“笑”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对管仲言语的认同。 B.对管仲做法的理解。 C.对管仲用意的赞许。 D.对管仲胆小的嘲笑。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情”是幸福之本 乐黛云 ①人们常常试图找出幸福的量化指标和客观状况,如统计“幸福指数”之类。其实,在我看来,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一簟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孔子认为他虽然穷苦,却是幸福的。古希腊的狄奥根尼无家无室,常年居住在一个木桶中。当亚历山大大帝去见他,问他需要什么帮助时,他唯一的回答是:“请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们都在享受自己的幸福。 ②幸福需要各种条件,如和平、温饱、健康等,这些都是幸福的基本条件,但拥有了这些条件的人,不一定都感到幸福。别人可以认为他们“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不是真正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幸福的家庭又何尝一样呢?农民家庭“阖家团圆瓜棚坐,闲对风月笑呵呵”应是幸福的吧;今天的一些“空巢家庭”,儿女东零西散,父母独守“空巢”,但想到孩子学有所成,都有可期许的未来,安知父母心中不感到幸福呢! ③回顾我自己曾有过的一些难忘的幸福时刻,也不尽是产生于所谓“金榜题名”之类的时节,倒反而是更多地出现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年月。 ④当然,幸福的源泉并不止此。中国古人尝言:“乐莫乐兮新相知”,又说:“知音其难哉”。如果真有一个忠心耿耿、始终相信你的品质、懂得你的弱点、蔑视任何谣言、传闻、曲解和误导,随时向你进忠言的朋友,那无疑是难得的幸福。 ⑤幸福确实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但它的根本是情,是对人、对周围一切的热爱!很难想象一个对事冷漠,对人无情的人会有真正的幸福。 14.下列观点属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分) A.幸福属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每一个人感受的幸福都不相同。

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物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等信息准确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 2.每题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的无效.选择题单独使用答题卡的学校,将选择题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正确) 1.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下面是分别使用一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 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不省力的是 2.以下实例所涉及的力中,对物体做功的是 A.当杠铃被成功举起保持静止后,举重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 B.当工人推箱子而没有推动时,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C.当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走时,书包所受的重力 D.当桌上的回形针受到上方磁铁吸引向上运动时,磁铁对回形针的吸引力 3.如图所示,小明在做“蹦极”的模拟小实验,他用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球,另一 端固定在铁架台的A点,B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关于小 球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 C.小球的动能一直增大 D.小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B.热传递时,能量从内能高的物体转移到内能低的物体 C.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2020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中考物理二模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 ) A. 0℃ B. 10℃ C. 40℃ D. 100℃ 2.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 A. 电子 B. 质子 C. 中子 D. 核子 3.人们能分辨出钢琴和二胡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 响度 B. 音色 C. 振幅 D. 音调 4.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5.苹果从树上下落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不变的是( ) A. 动能 B. 势能 C. 质量 D. 速度 6.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后,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中点向右端移动时 ,变大的是( ) A. 电流表A的示数 B. 电流表A1的示数 C.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D. 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 7.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 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距2米。P、Q间的距离为( ) A. 一定是8米 B. 一定是18米 C. 可能是14米 D. 可能是6米 8.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比乙大,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甲、p乙,质量分别为m甲、m乙,则( ) A. p甲<p乙,m甲<m乙 B. p甲<p乙,m甲>m乙 C. p甲=p乙,m甲>m乙 D. p甲=p乙,m甲=m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9.0分) 9.当标有“220V1W”字样的节能灯正常工作时,将____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此时它两端的电压为______伏,通过的电流为______安。 10.运动员踢球时,球向上飞出,此现象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以______ 为参照物,球是运动的。在______力的作用下,球最终会落向地面。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贾青华 一、命题原则及试卷特色 这次考试卷以教材为基础,以新物理课标为指导,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强化观念理解;联系生活,注重知识运用;探究实验,突出过程方法; 二、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基本概念不清一些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物理规律弄不清,相似的概念或规律不能辨析。 2、生活知识贫乏也不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常识缺乏,在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3、实验技能薄弱主要表现在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混淆不清,不关注实验过程,不明确实验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应用,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不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答不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4、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对实验中一些结论说不清楚或答不到关键点上,实验题得出的结论不合逻辑,思维较乱。 5、灵活应用不够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背概念、代公式,对题意的理解、方法的选择不灵活,或不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计算能力差许多学生在计算中能把公式写好,但算不出结果。 三、教学建议在下阶段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备课时应该以教材、课标本,,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复习效益。有关下阶段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调整复习计划,提高复习实效,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物理知识复习的进度等因素,及时调整复习计划,采取有效的教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讨论问题,让每节课或每阶段的复习有重点或有目的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紧扣课本内容,关注双基部分要以物理教材和课标要求为本,以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课本中的物理量的引入、插图与图像、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简答题、假想题等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复习,及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一些解题方法。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难题和大型计算题上。 3、重视实验复习,培养探究能力以力学和电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主线带动实验的复习,要在实验原理(目的)、实验器材的选择、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弄清各实验步骤的设计理由,注意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尤其是重视对实验器材的使用理解和拓展,对实验步骤的叙述、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联系热点实际,加强语言表达现在教材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神州五号飞船、、地铁通车、秦淮河的水污染和治理、南京地区用电分时计费、天然气的使用成本问题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加强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丰台区2012年初三统一练习(二) 语文试卷2012.5 一、选择题。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共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订正(dīng)氛围(fēn)强人所难(qiǎng) B.干涸(hé)巢穴(xué)断壁残垣(huán) C.暂时(zàn)恣意(zì)茅塞顿开(sè) D.赈灾(zhèn)惘然(wǎng)锐不可当(dǎng) 2.对横线处选填汉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临(频,濒) 判断:“濒”有“接近”的意思,而“频”有“屡次”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频”。 B.完归赵(壁,璧) 判断:“壁”有“墙”的意思,而“璧”是“美玉的通称”,所以横线处应填“璧”。 C. 诀(密,秘) 判断:“密”有“关系近”的意思,而“秘”有“不公开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密”。 D.明秋毫(查,察) 判断:“查”有“检查”的意思,而“察”有“仔细看”的意思,所以横线处应填“查”。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今年入春以来,国内各大景区竞相“抬门槛”,5A级景区门票集体跨入百元时代。门票价格过高,抑制了百姓消费,打压了旅游业的发展,影响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要发挥景区的综合效益,单靠涨价恐怕是不行的。 A.不仅而且因此 B.既又但是 C.不仅而且但是 D.既又因此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他担任校刊主编的时候,对所有稿件,都要仔细审核校对。 B.世间万物永远在发展、运动、变化,语言也是这样。 C.能否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是我们取得好成绩的保证。 D.布鲁诺宁愿被教会处以火刑,也不改捍卫科学真理的执着。 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回到古镇,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虽然我们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拨弄乱,又在我干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有时它还带来果实醇厚的芳香,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 最令人迷醉的还是走在烟雨迷蒙的古镇上,那就如同漫步于唐诗宋词意境的画廊。那淡淡雨雾轻笼下的小桥流水,像一幅水墨晕润的国画小品,又像一首空灵飘逸的美丽小诗,更像一曲神秘幽远的江南丝竹。流水静静地流淌,那不是故乡的血脉么? A.选段中,将风拟人化,写出风的调皮可爱,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 B.选段中,把“古镇”比作“画廊”,写出了古朴的小镇在烟雨轻笼下的诗意之美。 C.选段中,用“国画小品”“美丽小诗”“江南丝竹”构成排比,写出了小桥如诗如画的美。 D.选段中最后一句,运用比喻、反问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面对“流水”而引发的思考。 6.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雁有合群性,喜集体行动,并且很守纪律,往往排成了行列,在空中一行行地飞过,诗人好事,真如俗语所谓挖空心思了。 ①苏东坡所谓“雁字一行书降霄”,而明代唐时升竟有咏雁字诗二十四首之多。 ②好像是军队列阵形一般,因有雁阵之称。 ③而他们的阵形,又像是写出来的字,所以又称雁字。 ④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曾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之句。

【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精选测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精选测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三物理电流和电路易错压轴题(难) 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小明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小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没示数,检查发现各连线接触良好. (1)于是小明提出用导线两端依次连接ab、ac、ad两点的设计方案,其中用导线连接哪两点间不合适?答:________ (选填“ab”、“ac”或“ad”). (2)当小明用导线连接ab时,两灯泡不发光;连接ac时,小灯泡1L不发光,小灯泡2L 很亮,然后又熄灭.那么,原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____,小灯泡2L又熄灭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 (3)此时,同组的小红提出用电压表检查电路,你认为小红的方案可行吗?答: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ad L1断路电路中电流太大,灯丝被烧断可行 【解析】 【分析】 【详解】 (1)于是小明提出用导线两端依次连接ab、ac、ad两点的设计方案,连接ab两点可以检查电流表有没有故障,再连接ac两点,就可以检查L1、L2有没有故障,连接ad两点,电路短路,可能会损坏电源,所以连接ad两点不合适; (2)当小明用导线连接ab时,两灯泡不发光,说明电流表完好;连接ac时,小灯泡1L 不发光,小灯泡2L很亮,然后又熄灭.那么,原电路中的故障是L1断路,小灯泡2L又熄灭的原因可能是电路中电流太大,灯丝被烧断. (3)此时,同组的小红提出用电压表检查电路,小红的方案可行,可以分别把电压表接在ab之间、ac之间,看电压表的示数即可. 2.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各一个,若干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和足够多的导线。小华想用实验桌上的器材证明:“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大,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为此他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请写出他的实验步骤; (2)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初三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题型分析 这是宣汉县2010年秋季期末九年级物理检测的试卷分析,考试班级为初三(8)班,总参与人数68人。 题型结构:选择题20道40分,填空题12道23分,作图题3道11分,实验探究题2道10分,计算题2道16分。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作图题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及灵活应用能力。 三、试题错题分析 选择题大多考查基础知识。其中错误比较多的有第13、15、、17、18题,第13题是磁学综合应用题,15题是滑动变猪戚的使用规律,17题是是串联计算,18题是电阻的串并联特点应用; 填空题也是考查基础知识。其中错误比较多的有23、26题,第23题是用电能表测量功率的计算,26题是电学综合计算题的应用; 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作图动手能力。由于这两道题目比较简单,大部分都对了,但第34题仍有少许同学联结错误; 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2个实验都讲过,当学生失误较多,36题的电表读数,有少部分同学错误,37题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方法,一半同学没有记住; 计算题38题(热学)错误较多,主要是涉及初二的机械功部分知识几公式,学生不能灵活应用。 四、原因分析

1、从学生来看,平行班的特点是学生的层次不同,一半学优生和中等生,少部分学差生。个别学生在初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目标不明确,志向不远大。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惰性强,不及时进行复习和预习。还有部分没有良好或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做题如喝水,流过无滋无味。整张试卷没有一个没见过。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看到应有的结果,有些同学做这些题只是似曾相识,而没有下笔如有神的快感。充分说明部分同学,对做过的题目的漠然,对就对了,错就错了,而没有好好的反思总结一下,对是怎么做对的,错又是如何思考错误的,如此泛泛的做了一道题又一道题,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审题不清楚,计算出错误。有些同学计审题不清楚,不清楚解题角度,如实验题选择仪器理解为选择量程,仪表读数错误,读正确了。又没看到额定电压。不能计算额定功率 五、本期补救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争取做到人人过关,每个基础知识点都到位!选择贴近初中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掌握基本概念。 2.加强学生在物理中的各种规范要求,必须加以明确,严格要求,比如实验规范、作图规范;书写规范等。目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3.多灌输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培养会从题目的文字、图像、表格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会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4、应加强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细化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过程,提高物理基本知识的教学效率,提高答题正确率,重视对学生实验模仿,操作及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激发学习的动机,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法指导,开发学生潜能;优化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施展的空间,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培养学习物理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闵行区初三二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闵行区201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雨前初见花间蕊,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晴》)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____________________,饥渴而顿踣……(《捕蛇者说》) 5.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元曲,完成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曲题是___________。(2分)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 A.此首小令描写了两人难舍难分之情。 B.作者以与爱人分离的女子的口吻来写。 C.“杨花雪”一词语出苏轼《少年游》。 D.“人去也”一声长叹,包含离别伤痛。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橘逾淮为枳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8.“过王而行”中的“过”与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过.故人庄 C.过.目成诵 D.以.其境过清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10.《说文解字》中,“辞”:从“舌”,从“辛”,诉讼辩词。晏婴在辩论中提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他“习辞”的特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朱冲,字巨容,南安人也。少有至行.,好学而贫,常以耕艺为事。邻人失犊,认冲犊以 归,后得犊于林下,大惭,以犊还冲,冲竟不受。有牛犯其禾稼,冲屡持刍①送牛而无恨色。主愧之,乃不复为暴。 咸宁四年,诏补博士,冲称疾不应。寻.又诏曰:“以冲为太子右庶子。”冲每闻征书至,

2019初三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 .伏特(V ) B .安培(A ) C .欧姆( ) D .焦耳(J ) 2.图1是电位器的外形及内部构造图,在其各组成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金属滑片 B .塑料外壳 C .电阻丝 D .接线柱 3 A .电荷的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B C 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图2所示的四种家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5.下列家用电器中,额定功率最接近1kW 的是 图3 图2 电视机 C 电风扇 B 抽油烟机 A 电热水壶 D 图1

8.在图4所示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减少的是 9.在图5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模拟滑动变阻器原理的是 10.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B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11.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汽机的效率高于汽油机的效率 B .热机所做有用功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 C .内燃机的效率越高,它消耗的燃料就越少 D .热机效率越高,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越大 12.小丽想用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电动机、两个开关等器材,模拟电冰箱内的照明灯L 和压 缩机用的电动机M 之间的连接。图6所示是她设计的四个电路图,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13.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 1为定值电阻。 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 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图4 铁丝.. 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用充电暖手宝给手.取暖 可乐..中加入冰块后变凉 烧水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 A B C D 图5 A B D C 图 2 A

(上海)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汇总

(上海)2021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汇总 故障电路 杨浦:18. 在如图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前后,电压表指针的位置不变,灯L始终不亮。已知故 障只发生在电阻R、灯L上,现用一个完好的灯L’替换灯L,请 根据灯L’的发光情况进行判断: ①如果灯L’发光,则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灯L’不发光,则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奉贤:15.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闭合时,发现电路中至少有一个电表示数不发生变化(不发生电源短路),已知故障发生在电阻R或灯L上,其他元件仍保持完好。 ①断开电键S,用一个完好的小灯替换L后,小灯(19)(选 填“一定发光”、“一定不发光”或“可能发光”)。 ②在原故障电路中,断开电键S,将灯L与R位置互换后,电压 表V的示数发生变化,电路中可能存在的故障是(20)。 答案: 宝山、嘉定:14. 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已知电路中故障只发生在电阻R1、R2上,电键 S 闭合前后,电流表指针的位置不变。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电流表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答案:

崇明:14.在图 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发现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且只可能发生在灯泡 L1、L2 上. (1)若将灯泡 L1 与闭合的电键 S位置互换,则互换前后电 流表A 的示数(16),电压表 V 的示数(17).(均 选 填 “ 一 定 不 “可能不变”或“一定改变”) (2)若电流表 A 与电压表 V 位置互换后,如只有一个电表 有示数,则故障是(18);如两个电表均无示数,则故障是 (19). 答案: 黄浦:14.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已知电阻R1、R2中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发生断路故障,且其他元件均保持完好。 现将一个完好的电流表接入电路,利用电键S的开闭排查出所有可能的故障情况,电流表应接入电路中(16)处(选填“a”、“b”或“c”),写出现象及其对应的故障 (17)。答案: 金山:14.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小灯不亮,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灯L上。 ①若闭合电键前后,发现两电表指针均有偏转,则故障可能是: (16)。 ②若闭合电键前后,发现其中一个电表示数发生了变化。请根 S L R A V

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于都二中朱仕文2011-201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试题分析 本次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共四个大题:填空题(16分)、选择题(20分)、作图、简答或计算题(32分)、实验或探究题(32分)。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及有较大难度题比例合理。整份试卷共设置了26个小题,题量适中,保证试题有一定的信度,又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考试负担,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 本试题的内容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也符合近年来中考要求,而且能结合实际生活、生产和科技应用出题,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体现了重点考查知识点和一般考查知识点的结合。试题的设计上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改的动向,整份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考察,且灵活多变。 2.体现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3.体现了对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4.体现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5.知识覆盖面较全,重点突出。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 1、填空题: 第1、2、5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学生答题大都较好,但第3题答的不好,我想是老师平时教学中忽视了这方面知识的讲授所至。第8题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做的较好的有第1、2、5、8题,第4题答的不好,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电路分析能力较差,运用知识不灵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引导,采取适当的方法多多辅导。(填空题当中,计算的分量稍重了一些) 2、选择题: 这一大题出错学生最多,学生得分率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比如第10、14题)14题对电路分析要求较高,同时对用电器功率分析也有较高的要求。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比如第11、12、13题),选择题看似简单,拿高分却是不易,甚至有些学生得0分,教师在考前指导中要多加强选择题的考试方法方面的指导,力求学生少失分。(11题,在本题特定的条件下,似乎D选项也是对的) 3、简答或计算题: 这一大题总的答题情况要比选择题好得多,但也暴露了学生的一些问题。比如第17题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的本质的理解,以及对分子运动的相关因素的理解,很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差错。第15、16题属于基础题,18题属开放题,学生思路不开阔,无法根据图形的含义进行发散性思考,19、20当属常规题,答题情况正常,做得最差是21题,学生无法在大量信息中找出有用信息来解题,题目也确实难了点。 4、实验或探究题: 22、24、25、26题,题目比较常规,学生答题情况较好,23题学生答题较差,主要是没能正确理解“电压一定”这句话的含义,很多同学都把它与课本中“焦耳定律”实验混淆在了一起。 以上只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的问题所做的试卷分析,通过分析这张考试卷,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6—7题(4分) 6.《山居秋暝》写的是雨后傍晚的景色,《题破山寺后禅院》则写的是________的景色。(2分)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都描写了幽深宁静的山间风光。 B.两首诗都表达了追求清净隐逸的思想。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展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C.两首诗都以有声衬无声表现山林之静。 D.两首诗都在尾联含蓄委婉点明了题旨。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授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點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上文选自《___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_(人名)。(2分) 9.翻译文中画线句。(3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上文中对屠户的心理描写体现了他的机智与勇敢。 B.对狼的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狼的凶残和狡猾。

2018-2019年度九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2018—2019 学年度上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题 物理 (满分100 分,90 分钟完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 表中,每小题 2 分,共32 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A.N02 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抽掉玻璃板后由于分子热运动两瓶气体依然会混合在一起 B.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火箭外壳与大气摩擦后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我国近年汽车数量大幅增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 D.利用温度传感器得到的实验结果表明水和色拉油的吸热没有差异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B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B.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主要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内能减少 D.夏天在河岸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河水却不怎么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4.如图1 是某内燃机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 ) A.25% B.35% C.40% D.75% 5. 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某段金属导体,对于其电阻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当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 B.当导体被均匀拉长至原来的二倍时,它的电阻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及答案

虹口区2017年度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初三理化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物理部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下列粒子中,带负电的是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核子 2.我们能分辨男高音、男低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有不同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3.上海冬天的早晨,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 A.5℃ B.20℃ C.30℃ D.40℃ 4.光射到平面镜上,若反射角为40°,则入射角为 A.30° B.40° C.50° D.60° 5.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6.甲、乙两物体运动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1(a)、(b)所示,则 A.甲通过的路程一定大于乙通过的路B.甲通过的路程一定等于乙通过的路程C.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D.甲的速度一定等于乙的速度 图1t /秒12 24866248 100 甲 s /米6 12351281644乙 s /米 t /秒 (a ) (b )

7.将重为G 的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下,使它们先以大小为v 1的速度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以大小为v 2的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 1>v 2。若前后两次物体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 1、 F 2(不计空气阻力),则 A.F 1一定大于G ,F 2可能等于G B.F 1一定等于G ,F 2可能小于G C.F 1、F 2均一定大于G D.F 1、F 2均一定小于G 8.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 1、S 2,电路正常工作。下列操作中,只能使一个电表示数变小的是 A.断开电键S 1B.断开电键S 2 C.向右移动R 1的滑片D.向左移动R 1的滑片 二、填空题(共23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标有“220V 220W”的电视机正常工作时,其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_伏,通过的电流为_______安,此时它将_______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10.元宵节吃汤圆是我国的民俗之一。揉捏面团能搓出汤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选填“运动状态”或“形状”);质量为0.2千克的一包汤圆受到的重力为______牛;用沸水煮汤圆时汤圆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改变其内能的。 11.如图3所示,滑轮________可以看作省力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受到的重力均为2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 1的大小为________牛;物体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2.通过某导体的电流为0.3安,10秒内通过其横截面的电荷量为________库;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则这段时间内电流做的功为________焦,其电阻为________欧。 13.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________的,因此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同纬度的沿海地区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10℃,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焦。[c 水=4.2×103焦/(千克·℃)] 图3 图2 R 1P S 2R 2 A 1 A V S 1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涅阳三中 本次考试知识点全面,综合应用性强,注重对物理学科的观察、分析、理解、综合各种能力的考察.对我校物理教学提供了依据,指引了方向。 一答题分析: 现对九(3)、(4)班进行详细统计,情况如下:(以下百分数均为本小题得分率) (1)选择题:共计12小题,从得分情况显示,学生完成很不理想,其中2(70%)、3(65%)、7(80%)、8(74%)、、小题得分情况最好; 4(50%)、5(58%)、12(72%)小题得分情况较差;1(26%)、6(49%)、9(30%)、10(23%)、11(23%)小题得分情况最差,从以上答题情况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存在不足,思维不够灵活。 (2)填空题:共计10小题,本题注重实用性,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从得分情况显示,学生完成不太理想,其中1(79%)、2(75%)、6(50%)、9(90%)、10(83%)小题得分情况最好;4(21%)、7(56%)、10(28%)小题得分情况最差。尤其是第7小题最为显著,通过本题显示学生对常识性知识和计算还存在很大问题。 (3)识图、1(89%)、2(86%)小题得分情况较好,3(40%)、4(45%)、5(20%)、小题得分很不理想。 (6)简答计算题:第一小题5人答错,得分情况最好;第二小题有

12人答错;第三小题有20人做对,第四小题(1)有30人做对,(2)有10人做对.本题反应出,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思维死板,不能灵活变通. 二试卷中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计算能力差。课堂教学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从统计情况来看,基础知识得分较低,这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较差,在今后有待进一步改进。 (2)学生两极分化问题严重。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改进。从及格成绩统计来看,过差率29%,反映出教学中学生分化问题较为严重。 (3)学生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中得知,部分学生明明会做这道题,却做错了,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一现象也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 (4)从试题分析看出,有些题在教学过程作为重点,反复讲过,但仍有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的得出结论,这说明学生书本知识、要点知识掌握不够深刻,这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导致考试时“似曾相识”但又不知从何作起。 三、在今后物理教学工作中的策略。 (1)继续作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达到使其“乐于学习”,产生学习动力。这项工作比较重要,在短期内无法达到交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思想教育贯穿与课堂之中,课外采取个别谈心,从而转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达到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初三物理试题期末考试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以下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四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标号填写在第一题后面的表格里.答题可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按各题要求答在试卷上,做图题可以用铅笔.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第Ⅱ卷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29分) 一、选择题(1—10小题为单选题,11-13小题为多选题,单选每小题2分,多选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共29分) 1.下列情况,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 B.匀速上坡的汽车 C.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D.扔出去的手榴弹 2.如图1所示的鞋底、轮胎上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主要是为了 A.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压强 B.减少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D.增强产品的美观 图1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受重力和运动员踢它的力作用 B.游泳时,人划水身体就能往前游,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静止在水平公路上的汽车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4.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当两球静止时,液面相平,球所处的位置如图2所示.甲、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 图2

B.P甲<P乙,F 甲P乙 D.P甲>P乙,F 甲=F 乙 5.图3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 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 C.钩鱼者手中的鱼杆 D.撬钉子的钉锤 6.在图4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提着桶在水平地上行走 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用力搬石头但没有搬动 推着小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 A B C D 7.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使用机械 A.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B.可以省力同时也可以省功 C.可以省距离,同时也可以省功 D.只有在费力情况时才能省功 8.关于牛顿第一定律,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正确的 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概括的方法而得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图4 图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