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综述-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综述-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综述-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综述-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

必备栏目1:博士后工作综述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综述

一、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概况

职责:持续不断地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政府提供 市场上购买不到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所训:求是创新,力臻卓越

理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1、发展历程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交通运输部直属的大型综合性公路交通科研机构,主要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汽车运用工程、道路运输与物流、公路生态与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及技术材料与装备开发。设有土木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两个国家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一批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国内外知名专家。

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以泥结碎石为主体路面结构形式与晴雨通车问题,解决以木桥为主体的桥梁结构与危桥改造问题,在公路所的主持下,将渣油路面、钻孔灌注桩和双曲拱桥三项技术上升为理论,该三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大会奖,在我国路网状况改善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对后来我国路面技术、桥梁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0年代,主持完成了冻土地区筑路技术研究课题,解决了青藏公路修筑中最关键的多年冻土、岛状冻土技术问题,在国际上也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带来了突破性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0年代,主持完成的《关于车辆购置附加费的建议》被国务院采纳,至此,我国公路建设有了固定的资金渠道,为后来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大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90年代,主持完成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技术、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沥青路面典型结构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研究、SMA技术研究、路基稳定技术和设备开发、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等重要课题,为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的形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80%以上的高等级公路使用了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技术。

上世纪末,在率先启动了我国公路运营管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主持开发了智能运输系统(ITS)关键技术,是我国ITS领域唯一具备一流综合开发和试验能力的国家级研究开发机构,在国际ITS开发和应用中确立了中国应有的地位。

新世纪头十年,我所瞄准公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养护技术需求,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要求,集中力量研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

果,废旧塑料改性沥青技术、橡胶沥青筑路技术、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等在公路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公路养护关键技术及系列装备的研究、公路通行能力研究的装备与技术、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等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建所以来共主持、参与完成标准规范项目1449项;2000年起,承担了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科研专项中20%的项目。

2、基本现状

组织机构:公路所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财务上实行减拨到位的差额预算管理,实行事、企混行的运行机制。所级领导班子由7人组成,所机关设职能部门9个,全所共有事业部门10个,全资和控股高新技术企业18个,参股企业2个。

人员规模:现有在职职工1957人,其中事业身份职工508人,企业身份职工1449人。在职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占64%,有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参事1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以上学历专业技术人员776人,占40%。

科技创新体系:由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行业重点实验室和9个研究中心为主体组成,即桥梁结构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公路养护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噪声道路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公路交通安全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智能交通关键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旧桥检测与加固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运输车辆运行安全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和公路交通环境保护技术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公路工程研究中心、桥梁技术研究中心、公路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公路交通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和公路养护管理研究中心。

检测服务体系:由1个国家级计量站、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和6个部级检测中心构成,即国家道路与桥梁工程检测设备计量站、国家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通州)、交通部公路工程检测中心、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交通部汽车运输行业能源利用监测中心、

交通部运输节能技术服务中心、交通部汽车保修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交通部汽车挂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产业开发体系:公路所产业开发体系由中路高科交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的18家高新技术企业构成,目前集团及各二级企业均已改造成独立法人有限公司。各公司以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主,主要从事设计、施工、监理、技术咨询与软硬件产品开发等业务,初步形成了我院面向市场的产业化体系。

一个平台:即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是一个可同时进行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智能运输系统工程)、道路安全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公路环境工程试验研究的大型综合性试验基地,占地2.4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总长28.6公里各类试验道路,建成了包括实车碰撞试验室、汽车整车排放试验室、发动机试验室、整车试验室、汽车保修设备试验室、智能运输系统试验室、路桥工程试验室、交通工程试验室、环境工程试验室在内的试验室群。

学会协会/博士后工作站: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委员会、中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委员会、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分会)、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13个标委会、学会(协会)秘书处,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智能交通技术委员会(ISO/TC204)中国秘书处设在我院。2002年,我所经人事部批准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科研成果:“十一五”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项目、国家院所科技开发项目、国家新产品项目和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共计420项;承担各省市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项目共5848项;承编国家与行业标准规范510项;取得科技成果83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38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五年内共获取专利及著作权495项、发表论文2145篇。

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和工作情况

2002年,经人事部批准,在我所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到目前为止,共招收49名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涉及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工作期满出站37名。在此期间,我所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

自2002年设站以来,在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我所主管领导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各位合作导师以及工作站、流动站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所博士后事业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我所博士后工作坚持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所训“求是创新,力臻卓越”为指导方针,积极开展工作,完善制度,稳步发展,注重提高质量,培养造就了一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跨学科、复合型博士后人才队伍,持续不断地为交通运输行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我所把博士后工作作为引进和造就学科学术带头人、人才强所的重要举措。所设专人负责对博士后人员进出站、博士后基金申请、日常工作进行统一管理。所相关部门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2010年,为加强我所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根据《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关于印发〈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的通知》(人发[2006]149号),结合我所的实际情况,制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规定,使我所博士后工作的开展更加规范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