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5)

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5)

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5)
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5)

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

2019.06.17

——材料计算

1、未来哪些职业或工作内容将首先被人工智能发展淘汰?你觉得人工智能将如何影响材料科学的研究?

答:在一项工作中,如果人可以在5秒钟以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也就是说,这些职业通常是低技能,可以“熟能生巧”的职业。根据这一理论,翻译、司机、保安、客服、家政、会计等职业在未来均存在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

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新材料,我们都知道发现一种新的材料是非常艰难的过程,通常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偶尔在机缘巧合之下取得成果,还要费劲功夫去检测这种新材料的性质。但是利用人工智能可以从数据库中筛选出值得合成的材料,再通过检索这些材料可能拥有的性质进行具体应用测试,来得到一种新材料。

2、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材料计算能否取代部分实验?

答: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材料计算可以取代部分实验。对于一些重复简单性的、偏理论性的实验,我们可以通过材料计算去完成,例如要计算某二元合金的弹性常数,我们可以通过材料的理论计算与模拟产生大量计算数据,计算出其弹性常数,而不需要大量重复的实验。

3、材料计算在你们课题组所从事的研究方向是否有帮助?具体哪些方面。

答:我们的课题组从事新能源方面的研究,材料计算在这研究方向帮助很大。其中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应用广泛。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个原子构成的体系看成是由多个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系统,并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对问题进行处理。

1

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嵌脱锂机理探索、扩散能垒计算、结构稳定性、嵌锂容量机理研究等。

例如,锂离子嵌入电压是锂离子电池的一个重要参数,而理想的材料是正极材料的电压平台足够高、负极材料的电压平台足够低,才能得到较高的工作电压,进而为锂离子电池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第一性原理可以通过计算材料基态的电子总能量计算出平均嵌锂电压;电极材料的容量是电极中非常重要的性能,在第一性原理计算中,可以通过电极材料对锂原子的吸附能来进行容量的分析;同时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可以通过计算材料缺陷的形成能和迁移能,来预测相稳定性。

2

《材料科学基础》总复习(完整版)

《材料科学基础》上半学期容重点 第一章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 键合类型(离子健、共价健、金属健、分子健力、混合健)及其特点;键合的本质及其与材料性能的关系,重点说明离子晶体的结合能的概念; 晶体的特性(5个); 晶体的结构特征(空间格子构造)、晶体的分类; 晶体的晶向和晶面指数(米勒指数)的确定和表示、十四种布拉维格子; 第二章晶体结构与缺陷 晶体化学基本原理:离子半径、球体最紧密堆积原理、配位数及配位多面体; 典型金属晶体结构; 离子晶体结构,鲍林规则(第一、第二);书上表2-3下的一段话;共价健晶体结构的特点;三个键的异同点(举例); 晶体结构缺陷的定义及其分类,晶体结构缺陷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举例); 第三章材料的相结构及相图 相的定义 相结构 合金的概念:

固溶体 置换固溶体 (1)晶体结构 无限互溶的必要条件—晶体结构相同 比较铁(体心立方,面心立方)与其它合金元素互溶情况(表3-1的说明) (2)原子尺寸:原子半径差及晶格畸变; (3)电负性定义:电负性与溶解度关系、元素的电负性及其规律;(4)原子价:电子浓度与溶解度关系、电子浓度与原子价关系;间隙固溶体 (一)间隙固溶体定义 (二)形成间隙固溶体的原子尺寸因素 (三)间隙固溶体的点阵畸变性 中间相 中间相的定义 中间相的基本类型: 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正常价化合物表示方法 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种类 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间隙相、间隙化合物 二元系相图: 杠杆规则的作用和应用; 匀晶型二元系、共晶(析)型二元系的共晶(析)反应、包晶(析)

型二元系的包晶(析)反应、有晶型转变的二元系相图的特征、异同点; 三元相图: 三元相图成分表示方法; 了解三元相图中的直线法则、杠杆定律、重心定律的定义; 第四章材料的相变 相变的基本概念:相变定义、相变的分类(按结构和热力学以及相变方式分类); 按结构分类:重构型相变和位移型相变的异同点; 马氏体型相变:马氏体相变定义和类型、马氏体相变的晶体学特点,金属、瓷中常见的马氏体相变(举例)(可以用许教授提的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金属、瓷马氏体相变性能的不同――作为题目) 有序-无序相变的定义 玻璃态转变:玻璃态转变、玻璃态转变温度、玻璃态转变点及其黏度按热力学分类:一级相变定义、特点,属于一级相变的相变;二级相变定义、特点,属于二级相变的相变; 按相变方式分类:形核长大型相变、连续型相变(spinodal相变)按原子迁动特征分类:扩散型相变、无扩散型相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和趋势 摘要:本文结合国内几所高校材料学科的具体实例,综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的历史进程,讨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趋势,同时展望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材料科学与工程,发展历程,趋势 Abstract In this paper,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 in several domestic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review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is discipline were discussed. Meanwhile, the prospect of this subject in the future were prospected. Keywords: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development process,trend 1 引言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把信息、材料和能源作为社会文明的支柱。80年代又把新材料、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对新材料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也促进了当代材料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材料学科及教育的重要性已被人们认识,国内外许多工科院校及综合性大学都相继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系)。 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 “材料科学”这个名词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首先提出。1957年,苏联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美国政府及科技界为之震惊,并认识到先进材料对于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一些大学相继成立了十余个材料科学研究中心,从此,“材料科学”这一名词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 材料学科的发展过程遵循了现代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从细分走向综合。各门材料学科通过相互交叉、渗透、移植,由细分最终走向具有共同理论和技术基础的全材料科学[1]。20世纪40年代以前,基础科学和工程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在20世纪20年代固体物理和材料工程两学科是分离的,到40年代两学科才有交叉。从6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材料科学,到了70年代,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的学科内涵大部分重叠,材料科学兼备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属性,故“材料科学与工程”(MSE)作为一个大学科逐步为科技界和教育界所接受[2]。 2.1 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历程 美国西北大学M.E.Fine教授等人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了材料科学与 工程(MSE)这一概念。在上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外高校均没有明确完整的MSE教育。此时,材料科学与技术人才的培养分属冶金、化工或机械等专业。从60年代初起,欧美等国家高校中冶金、机械或化工等与材料有关的系或相关的专业及学科开始改设“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系”、“材料工学系”。至80年代中后期,欧美等国大部分高校已完成此项工作。这种教育符合材料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美国与欧洲在材料教育方面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把材料科学与工程看作是一门学科。在大学不再需要专门的材料主题。这些材料不再是冶金、陶瓷或电子材料学,而统称为材料,材料教育涉及的范围包括金属、陶瓷、高分子、

材料科学进展

石墨烯制备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领域 摘要: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存在的二维自由态原子晶体,是构筑零维富勒烯、一维碳纳米管、三维体相石墨等sp2杂化碳的基本结构单元。石墨烯因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吸引了不同领域科学家的关注,极具应用前景。近来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关于石墨烯制备的新工艺。大量引用近几年的参考文献,综述了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能并介绍了一些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并对未来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墨烯; 制备方法; 发展 ABSTRCT: Graphene is the only two-dimensional free atomic crystal found at present, which is the basic structure unit of the sp2 hybrid carbon, such as zero-verfullerene, one-dimensional carbon nanotube, and three-dimensional phase graphite. Because of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graphen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cientists from different fields. Recent research on the preparation of graphen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and many new process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graphene preparation. Refer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references in recent years, 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graphene and introduces some preparation methods, mainly including the mechanical stripping metho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oxidation - reduction method etc.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uture applications is prospected Keywords: graphene; Preparation method; Development

材料科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金属学与热处理总结 一、金属的晶体结构 重点内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八面体、四面体间隙个数;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标定;柏氏矢量具的特性、晶界具的特性。 基本内容:密排六方金属晶体结构的配位数、致密度、原子半径,密排面上原子的堆垛顺序、晶胞、晶格、金属键的概念。晶体的特征、晶体中的空间点阵。 晶胞:在晶格中选取一个能够完全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的几何单元,用来分析原子排列的规律性,这个最小的几何单元称为晶胞。 金属键:失去外层价电子的正离子与弥漫其间的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而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方式称为金属键。 位错:晶体中原子的排列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有规律错动的一种特殊结构组态。 位错的柏氏矢量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用位错的柏氏矢量可以判断位错的类型;②柏氏矢量的守恒性,即柏氏矢量与回路起点及回路途径无关;③位错的柏氏矢量个部分均相同。 刃型位错的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螺型平行;混合型呈任意角度。 晶界具有的一些特性: ①晶界的能量较高,具有自发长大和使界面平直化,以减少晶界总面积的趋势;②原子在晶界上的扩散速度高于晶内,熔点较低;③相变时新相优先在晶界出形核;④晶界处易于发生杂质或溶质原子的富集或偏聚;⑤晶界易于腐蚀和氧化;⑥常温下晶界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材料的强度。 二、纯金属的结晶 重点内容:均匀形核时过冷度与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之间的关系;细化晶粒的方法,铸锭三晶区的形成机制。 基本内容:结晶过程、阻力、动力,过冷度、变质处理的概念。铸锭的缺陷;结晶的热力学条件和结构条件,非均匀形核的临界晶核半径、临界形核功。 相起伏:液态金属中,时聚时散,起伏不定,不断变化着的近程规则排列的原子集团。 过冷度: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称为过冷度。 变质处理:在浇铸前往液态金属中加入形核剂,促使形成大量的非均匀晶核,以细化晶粒的方法。 过冷度与液态金属结晶的关系:液态金属结晶的过程是形核与晶核的长大过程。从热力学的角度上看,

材料科学的发展史

材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可以这样说,自从人类一出现就开始了使用材料。材料的历史与人类史一样久远。从考古学的角度,人类文明曾被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由此可见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材料也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任何工程技术都离不开材料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必将支持和促进当时文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从人类的出现到20世纪的今天,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材料及材料科学也在不断发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材料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 1.使用纯天然材料的初级阶段 在原古时代,人类只能使用天然材料(如兽皮、甲骨、羽毛、树木、草叶、石块、泥土等),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人类所能利用的材料都是纯天然的,在这一阶段的后期,虽然人类文明的程度有了很大进步,在制造器物方面有了种种技巧,但是都只是纯天然材料的简单加工。 2.人类单纯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 这一阶段横跨人们通常所说的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也就是距今约10000年前到20世纪初的一个漫长的时期,并且延续至今,它们分别以人类的三大人造材料为象征,即陶、铜和铁。这一阶段主要是人类利用火来对天然材料进行煅烧、冶炼和加工的时代。例如人类用天然的矿土烧制陶器、砖瓦和陶瓷,以后又制出玻璃、水泥,以及从各种天然矿石中提炼铜、铁等金属材料,等等。 3.利用物理与化学原理合成材料的阶段 20世纪初,随着物理学和化学等科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检测技术的出现,人类一方面从化学角度出发,开始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化学键、结构及合成方法,另一方面从物理学角度出发开始研究材料的物性,就是以凝聚态物理、晶体物理和固体物理等作为基础来说明材料组成、结构及性能间的关系,并研究材料制备和使用材料的有关工艺性问题。由于物理和化学等科学理论在材料技术中的应用,从而出现了材料科学。在此基础上,人类开始了人工合成材料的新阶段。这一阶段以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现为开端,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仍将继续下去。人工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加上已有的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了现代材料的三大支柱。除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外,人类也合成了一系列的合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纤等材料都是这一阶段的杰出代表。 从这一阶段开始,人们不再是单纯地采用天然矿石和原料,经过简单的煅烧或冶炼来制造材料,而且能利用一系列物理与化学原理及现象来创造新的材料。并且根据需要,人们可以在对以往材料组成、结构及性能间关系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材料设计。使用的原料本身有可能是天然原料,也有可能是合成原料。而材料合成及制造方法更是多种多样。 4.材料的复合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金属陶瓷的出现标志着复合材料时代的到来。随后又出现了玻璃钢、铝塑薄膜、梯度功能材料以及最近出现的抗菌材料的热潮,都是复合材料的典型实例。它们都是为了适应高新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产生的。到这时,人类已经可以利用新的物理、化学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独特性能的材料。 现代复合材料最根本的思想不只是要使两种材料的性能变成3加3等于6,而是要想办法使他们变成3乘以3等于9,乃至更大。 严格来说,复合材料并不只限于两类材料的复合。只要是由两种不同的相组成的材料都可以称为复合材料。 5.材料的智能化阶段 自然界中的材料都具有自适应、自诊断合资修复的功能。如所有的动物或植物都能在没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1.固相烧结:固态粉末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气氛和时间条件下,通过物质与气孔之间的传质,变为坚硬、致密烧结体的过程。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 2.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3.离子键:金属原子自己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自己成为带正电的正离子,而非金属得到价电子后使自己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靠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氢键:由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比一般次价键大的键力。 弗兰克缺陷:间隙空位对缺陷 肖脱基缺陷:正负离子空位对的 奥氏体: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布拉菲点阵:除考虑晶胞外形外,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玻璃化转变温度:过冷液体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过冷液体的黏度迅速增大,原子间的相互运动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当温度降至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即固化成玻璃。这个临界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g。 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升高,高出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半共格相界:若两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则在相界面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于是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位错,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这时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这样的界面称为半共格界面或部分共格界面。 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内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柏氏矢量物理意义: ①从位错的存在使得晶体中局部区域产生点阵畸变来说:一个反映位错性质以及由位错引起的晶格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②从位错运动引起晶体宏观变形来说:表示该位错运动后能够在晶体中引起的相对位移。 部分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 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包析反应:由两个固相反应得到一个固相的过程为包析反应。 包析转变:两个一定成分的固相在恒温(T)下转变为一个新的固相的恒温反应。包析转变与包晶转变的相图特征类似,只是包析转变中没有液相,只有固相。 粗糙界面:界面的平衡结构约有一半的原子被固相原子占据而另一半位置空着,这时界面称为微观粗糙界面。 重合位置点阵:当两个相邻晶粒的位相差为某一值时,若设想两晶粒的点阵彼此通过晶界向对方延伸,则其中一些原子将出现有规律的相互重合。由这些原子重合位置所组成的比原来晶体点阵大的新点阵,称为重合位置点阵。 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

材料科学基础_名词解释

金属键: 金属键(metallic bond)是化学键的一种,主要在金属中存在。由自由电子及排列成晶格状的金属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组合而成. 晶体: 是由许多质点(包括原子、离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作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而构成的固体 同素异晶转变(并举例): 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变化,由一种晶格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液态纯铁冷却到1538℃时,结晶成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δ-Fe;继续冷到1394℃时发生同素异晶的转变,转变为面心立方晶格γ-Fe;再继续冷却到912℃时,γ-Fe又转变为体心立方晶格的α-Fe。 晶胞: 在空间点阵中,能代表空间点阵结构特点的小平行六面体,反映晶格特征的最小几何单元。 点阵常数: 晶胞三条棱边的边长a、b、c及晶轴之间的夹角α、β、γ称为晶胞参数 晶面指数: 晶体中原子所构成的平面。 晶面族: 晶体中具有等同条件(这些晶面的原子排列情况和面间距完全相同),而只是空间位向不同的各组晶面称为晶面族 晶向指数: 晶体中的某些方向,涉及到晶体中原子的位置,原子列方向,表示的是一组相互平行、方向一致的直线的指向。

晶向族(举例); 晶体结构中那些原子密度相同的等同晶向称为晶向族。<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晶带和晶带轴: 所有相交于某一晶向直线或平行于此直线的晶面构成一个晶带,此直线称为晶带轴。 配位数: 在晶体中,与某一原子最邻近且等距离的原子数称为配位数 致密度: 晶胞内原子球所占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值 晶面间距: 两近邻平行晶面间的垂直距离 对称:通过某种几何操作后物体空间性质完全还原为原始状态 空间点阵:将构成物质结构的粒子抽象为质点后,质点在三维空间的排列情况 布拉菲点阵:考虑点阵上的阵点的具体排列而得到的点阵具体排列形式,而不是强调是布拉菲数学计算得到的十四种排列 固溶体:溶质原子在固态的溶剂中的晶格或间隙位置存在,晶体结构保持溶剂的物质 中间相:两种或以上元素原子形成与其组元的晶体结构均不相同的化合物 准晶:有独特结构和对称性的物质,原子排列在晶体的有序

《材料科学进展》课程学习心得

《材料科学进展》课程学习心得 在大学里我们自由,轻松,我们活的很自得,完全摆脱了高考时的压力。但在这种环境中我们也会对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毕业后干什么而惆怅,对所学专业不甚了解,大有不知路在何方的迷茫。但在几个月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我的心境豁然开朗了,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许大一对我来说就是一个过渡的过程,我们现在的专业课不再是高中的那种应试了,大学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质的提升,我们需要学会自己去学习、去专研。 虽然这学期的专业课是各位老师从大体上介绍相关知识的,但这却让我受益匪浅。**老师给我们详细的讲了一些基础知识,主要有有以下内容:材料的定义、材料的分类、材料的结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与材料相关的仪器与设备、金属与塑料的加工方法、以及四种热处理工艺等,最后一节课他还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复合材料的知识。 **老师的课让我明确了今后专业需要学习的内容,对材料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谢炜老师的课上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让我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他每节课都会留一至两个问题,让我们自己去找相关资料从而找到答案。在自己去找答案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其它一些新知识以及老师没有讲到的知识,这也让我知道了要学好专业课光靠课堂上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讲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从课后去查找一些资料来补充,这样才能把它学好、学精。

***老师的课主要给我们讲了有关金属合金方面的知识。主要内容是镁、铝、铜等金属合金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延展性等。他还给我们详细的讲了一些与我们专业有关的制图软件,如CAD、Prole、UG,其中prole是倾向于塑料模具三维制图的软件,而UG更适合金属材料的制图。在他的课上我最大的收获是明确了我以后从事工作,那就是模具设计。而作为一个模具设计者必须掌握一些制图软件,因此我打算在大一把CAD学好,大二把Prole、UG学好,多掌握一门技术多一份知识,这样对我以后的工作将有很大的帮助。 ***老师的课给我们讲了有关电磷光的一些知识,其中主要是讲红光。她给我们介绍了液晶、等离子显示屏的原理以及其优点与不足,据此她还介绍了当今更先进的可折叠显示屏。她上课的PPT几乎全部是英文,虽然其中许多都是专业术语,但经过她耐心解释我们基本上都能听懂。她的课让我对电磷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材料竟然如此神奇,同时也让我扩展了知识面,以后学习中我会更加注意这方面的学习,增加自身的学习水平。还有让我体会到了学习英语对专业的重要性,只有学好了英语才能阅读外国的一些资料,才能了解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学科前沿和最新进展,为今后进一步深造、材料的研究开发以及相关投资决策等打下基础。 **老师的课主要给我们讲述了他在国外的所见所闻以及结合自 己的研究讲解了相关知识。他上课认真负责并且授课幻灯片条理非常清晰简明,同时具体的实例和图片让我们有了更形象的了解。他的课让我知道原来材料还有这么多可研究的方向,并不像我以前所想的那

VO2材料研究进展

VO2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陈宗德201121220007 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摘要:VO2是一种具有特殊相变性能的功能材料。随着温度的变化,该晶型会发生半导体态与金属态的可逆变化,同时,电阻和红外透射率等物理性质也发生突变,其相变点在68"C附近。这些优异的特性使得VO2材料在新型热敏器件、光敏器件、光电开关和红外探测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VO2 相变特性热敏电阻辐射探测 Abstract:VO2 is a kind of functional phase changing material.With the change in temperature, its structure will appear the irreversible semiconductor-metal state transition, at the same time,the mutations of resistance,infrared transmission, and other physical natures will occur, the phase transition point is in the vicinity of 68℃.Moreover, it is discovered that VO2 phase transition can also be induced by changing applied electric field. The excellent transition feature brings series of valuable applications to VO2 in new thermal and photosensitive devices, photoelectric switches and infrared detector areas. Key words: VO2phase changing the mutations of resistance infrared detector 1. 引言 1958年,科学家F.J.MorinⅢ在贝尔实验室发现钒和钛的氧化物具有一种特殊的现象:随着温度的降低,在一定的温区内材料会发生从金属性质到非金属性质的突然转变,同时还伴随着晶体向对称程度较低的结构转化。接着,其它一些过渡元素金属如钨、铌、铁、镍、铬的化合物也被相继发现具有这种性质[1]。这些化合物包括:Ti2O3,Ti3O5,Ti5O9,Fe203,Fe304,V509,FeSi2,CrS,NbO2,NiS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低价钒氧化物,它们的临界相变温度如表1所示。

材料工程进展课程论文(智能高分子)

智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智能高分子材料又称机敏材料,也被称为刺激-响应型聚合物或环境敏感聚合物,是智能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功能高分子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智能高分子材料在各个领域的研究及应用进展作了简单的综述,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目前,具有各种智能的高分子材料在信息、电子、宇宙、海洋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应用。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孕育着新一代的技术革命。它将是21世纪使用的重要材料之一,并将促进新理论的产生和新产品的开发。 关键词:智能高分子;智能材料;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智能高分子材料概述 智能高分子材料是指能够感知环境变化,通过自我判断和结论,实现指令和执行的新材料。它在模仿生命系统中同时具有感知和驱动双重功能的材料,即不仅能够感知外界环境或内部状态所发生的变化,而且能够通过材料自身的或外界的某种反馈机制,实时地将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性质改变,做出所期望的具有某种响应的材料,又称机敏材料。其中环境刺激因素很多,如温度、PH值、离子、电场、磁场、溶剂、反应物、光或紫外光、应力和识别等,对这些刺激产生有效响应的智能聚合物自身性质会随之发生变化。由于它具有反馈功能,与仿生和信息密切相关,其先进的设计思想被誉为材料科学史上的一大飞跃,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多种学科科学家的高度重视[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田中丰一教授1975年提出了“灵巧凝胶”或“智能凝胶”,迄今已过去20余年。现在各先进国家的官、产、学对此高度刺激的响应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甚为关注。他们试图将生物体组织所具有的智能型刺激响应功能引入工业材料,利用智能材料节省能源并与环境协调。目前,有些开发中的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有待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宽,进一步改善智能高分子材料对刺激的响应特性,如响应速率、力度及可靠性等。智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日月异,有人预计21世纪可望向模糊高分子材料发展。所谓模糊材料,其刺激响应性不限于一一对应,材料本身能判断,依次发挥其调节功能,像动物的脑那样能记忆和判断。

材料科学进展的心得

材料科学进展的心得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材料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被列为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其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材料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奠定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通过材料科学进展这门课程,我们可以从材料的发展史、分类、重要性来充分了解材料 发展史:材料经历了使用纯天然材料的级阶段,人类单纯利用火来制造材料的阶段,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合成材料的阶段,材料的复合化阶段,材料的智能化阶段 分类:1.按材料晶体状态分:单晶体、多晶体、准晶体、非晶体。 2.按化学组成分类: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3.按材料功能用途分类:结构材料、功能材料 4.按物理性质分类: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绝缘材料、磁性材料等等。 5. 从用途来分:又分为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 重要性:材料是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坚实基础,是现代化革命的先导,是当代三大文明支柱之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把信息,能源,材料作为社会文明支柱,随着高技术的兴起,又把新材料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并新革命技术的重要标志,如今,材料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我对功能材料的认识: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材料。 功能材料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防建设的基础和先导。它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环保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功能材料不仅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还对我国相关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超导材料、微电子材料、光子材料、信息材料、能源转换及储能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都可称为功能材料。这些都是材料发展的主流。 尾声:通过对材料科学课程的认知,使我们懂得材料对社会的重要性,对人类发展的意义,也加深了我们对自己专业的认知,我们初步确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了我

纳米材料新进展及应用

纳米材料应用的新进展 来源:全球电源网 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四种贮氢合金材料:即稀土镧镍系、铁一钛系、镁系以及钒、铌、锆等多元素系合金材料。但它们全都是非纳米材料。最近几年世界各国在大力开发纳米贮氢电极材料,一系列纳米贮氢材料不断问世。它们的进展为更好利用氢能带来了福音。目前开发的主要材料系列有镁镍合金、碳纳米管和纳米铁钛合金。三种纳米材料的开发已经形成热潮。美洲和欧洲国家开发工作最集中的是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用的镁镍合金和碳纳米管,其次是燃料电池用的铁钛合金及碳纳米管。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开发纳米镁镍合金主要是针对镍金属氢化物电池的应用,开发纳米铁钛合金及碳纳米管主要是针对燃料电池的应用。在开发金属氢化物储氢方面,过去的主要问题是贮氢量低,成本高及释氢温度高。现在在开发纳米储氢材料过程中这些问题仍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介绍目前科研人员针对上述问题开发纳米储氢材料方面的进展。1 镁镍合金开发继续升温镁系贮氢合金是最具开发前途的贮氢材料之一,所以目前开发最热的是镁镍合金。镁镍合金成本低,其贮氢质量高,若以CD ( H )代表合金贮氢的质量分数, 理论上纯镁的质量分数为7.6% ,而稀土LaNi5 的只有1.4% ,钛系TiFe 只为1.9%。这就是形成镁系合金开发热潮的原因。以前主要使用熔铸法和快速凝固法生产镁合金。能够体现出高技术的发展水平是现在的机械研磨技术。也就是先在600 C以上使镁与镍形成合金,经过检测确定是Mg2Ni合金以后,然后进行机械研磨。目前普遍用机械研磨法生产多元纳米贮氢合金、纳米复合贮氢合金。新型纳米镁镍合金同稀土系、钛系和锆系贮氢材料相比具有许多优点。镁系合金中最典型的是Mg2Ni 合金。其氢化物Mg2NiH4 合金贮氢量为3.6%。1.1 代换镁的金属呈增加趋势国内外制备传统镁系合金采取的措施是添加铝、铁、钴、铬、钒、锰、铜、钛及镧等元素来替换镁,使其形成多元镁镍合金。第二种是将 纯镁粉与低稳定性的贮氢合金复合。第三种是把镁系合金与别的合金混合制成复 合贮氢材料。最后就是将负极浸入铜、镍-硼或镍-磷等镀液里,使镀上一层金属膜,镀

计算材料学进展与趋势

计算材料学进展与趋势 计算材料学是近20年来,随着计算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材料科学与物理、化学、数学、工程力学诸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材料学的内涵可以粗略概括为:根据材料科学和相关科学基本原理,通过模型化与计算实现对材料制备、加工、结构、性能和服役表现等参量或过程的定量描述,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和功能之间的关系,引导材料发现发明,缩短材料研制周期,降低材料过程成本。 根据研究对象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不同,材料计算的方法也有很大差别:研究材料的电子结构的方法有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常见的有计算固体材料的周期性体系的能带计算方法和孤立体系如分子簇方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求解体系的基态电子结构和性质,近年来也发展了一些用以研究含时间的或激发态的电子结构方法。第一性原理方法由于直接基于基本的物理原理而不依赖于经验参数,因而具有很强的预测性,在未来合成材料之前先预测其可能的性质,因而对材料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年其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如金属中合金化效应的预测、金属间化合物中合金原子占据位置的预测、缺陷复合体的电子结构与性质的预测等,但由于其计算中考虑了电子的自由度,其运算量极大,所能研究的体系的尺度很小;在原子层次上研究材料行为常常采用原子力学或分子动力学方法,这些方法考虑原子间以一定的势函数相互作用,忽略了电子的自由度,可对更大的体系进行计算模拟,并可对静态或动态的原子机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介观层次上对体系的模拟近年来有较快的发展,如合金中的相变微观组织演化过程可采用相场动力学或原胞自动化方法,这些方法使人们能够定量地描述不同过程中的组织变化的动力学规律,探索不同因素对微观组织形成的作用;宏观层次上的计算模拟常常采用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方法,这些方法已经被广泛用语解决材料工程的实际问题,可为实际工艺的设计提供定量化的指导。对于不同的过程其发生的时间尺度也是迥然不同的,相应需要采用不同的模拟方法。对于许多材料的性质,常常由几个层次的结构来决定,因而近年来将不同方法结合起来的多尺度方法受到广泛的重视。关于近年来材料模拟的全面发展和具体研究方法可参考文献(YIP S(editor). Handbook of Materials ,New York: Springer,2005)。计算材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新材料设计和材料制备与加工相关工艺的优化。 进展 美国 在关键材料集成设计基础研究方面,美国21世纪初启动了著名的“材料加速熟化”计划,组织了数十家产学研机构,选定喷气发动机用高温金属材料和飞机用先进复合材料两大目标,针对共性基础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展计算模拟与实验验证密切结合的集成设计与研制,其总目标是加速材料熟化,使新材料从启动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周期缩短1/2,总成本降低1/3。该计划列出了需重点研究的材料集成设计相关基础问题,如1跨尺度计算模拟的关联方法;2金属—金属界面结构与物理性质及环境影响;3复杂合金体系中微观组织演化动力学4多晶体塑性与应力状态的动力学描述。 美国西北大学G.B.Olson等人采用多层次计算模拟方法,发展了由纳米晶粒计算直至结构性能预测的自下而上耦合程序,先后设计出性能优异的航天飞机轴承用耐热碳钢和新型高强度飞机起落架(OLSON G https://www.doczj.com/doc/df9359768.html,putational design of

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季益萍1, 杨云辉2 1天津工业大学先进纺织复合材料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2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300160) thymeping@https://www.doczj.com/doc/df9359768.html,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情况,主要集中在复合材料的增强纤维、加工技术、智能材料和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等方面。希望能抛砖引玉,激发研究人员更有价值的创意。 关键词:复合材料,最新进展 1. 引言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需求,如矿物能源、资源的枯竭、环境问题、信息技术以及生活质量等,这推动了复合材料的发展,也促进了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但目前人们已不仅仅局限于新材料的创造、发现和应用上,科学研究已进入一个各种材料综合使用的新阶段,即向着按预定的性能或功能设计新材料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复合材料性能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性能持续优化,加工工艺不断改善,成本不断降低。 复合材料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可提供单一材料难以拥有的性能,其最大的优势是赋予材料可剪切性,从而优化设计每个特定技术要求的产品,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近年以来,复合材料在加工领域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进展,由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的介入和先进加工技术的开发,使复合材料的市场竞争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大,除用于结构复合材料外,还大量的进入了功能材料市场。我们观察到,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是[1]: (1)进一步提高结构型先进复合材料的性能; (2)深入了解和控制复合材料的界面问题; (3)建立健全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力学; (4)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智能化; (5)加强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 近年来,复合材料在增强纤维、加工技术、智能材料和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等方面研究较多,并且不断有新的市场应用,能够代表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方向。 2. 增强纤维环保化[2] 目前,增强纤维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强度、模量和断裂伸长的提高。但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风行,复合材料产品也逐渐受到环保方面要求的压力,尤其欧洲地区已有相关规定,热固性复材产品由于无法回收再利用而不易销往欧洲。在树脂之外,复材产品中的增强纤维迄今绝大部分都是无法回收再利用的,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等,全都是如此。 最近有一种新型增强纤维-玄武岩纤维(Basalt Filament),是由火山岩石所提炼而成的,堪称100% 天然且环保,预期在不久的未来,将会取代相当比例的各种纤维,而加入复合 - 1 -

材料科学基础最全名词解释

固相烧结:固态粉末在适当的温度,压力,气氛和时间条件下,通过物质与气孔之间的传质,变为坚硬、致密烧结体的过程。 液相烧结:有液相参加的烧结过程。 金属键:自由电子与原子核之间静电作用产生的键合力。 离子键:金属原子自己最外层的价电子给予非金属原子,使自己成为带正电的正离子,而非金属得到价电子后使自己成为带负电的负离子,这样正负离子靠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 共价键:由两个或多个电负性相差不大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 氢键:由氢原子同时与两个电负性相差很大而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O,F,N等)相结合而产生的具有比一般次价键大的键力。 弗兰克缺陷:间隙空位对缺陷 肖脱基缺陷:正负离子空位对的 奥氏体:γ铁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布拉菲点阵:除考虑晶胞外形外,还考虑阵点位置所构成的点阵。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玻璃化转变温度:过冷液体随着温度的继续下降,过冷液体的黏度迅速增大,原子间的相互运动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当温度降至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即固化成玻璃。这个临界温度称为玻璃化温度Tg。 表面能:表面原子处于不均匀的力场之中,所以其能量大大升高,高出的能量称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半共格相界:若两相邻晶体在相界面处的晶面间距相差较大,则在相界面上不可能做到完全的一一对应,于是在界面上将产生一些位错,以降低界面的弹性应变能,这时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地保持匹配,这样的界面称为半共格界面或部分共格界面。 柏氏矢量:描述位错特征的一个重要矢量,它集中反映了位错区域畸变总量的大小和方向,也使位错扫过后晶体相对滑动的量。 柏氏矢量物理意义: ①从位错的存在使得晶体中局部区域产生点阵畸变来说:一个反映位错性质以及由位错引起的晶格畸变大小的物理量。 ②从位错运动引起晶体宏观变形来说:表示该位错运动后能够在晶体中引起的相对位移。部分位错: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 包晶转变:在二元相图中,包晶转变就是已结晶的固相与剩余液相反应形成另一固相的恒温转变。 包析反应:由两个固相反应得到一个固相的过程为包析反应。 包析转变:两个一定成分的固相在恒温(T)下转变为一个新的固相的恒温反应。包析转变与包晶转变的相图特征类似,只是包析转变中没有液相,只有固相。 粗糙界面:界面的平衡结构约有一半的原子被固相原子占据而另一半位置空着,这时界面称为微观粗糙界面。 重合位置点阵:当两个相邻晶粒的位相差为某一值时,若设想两晶粒的点阵彼此通过晶界向对方延伸,则其中一些原子将出现有规律的相互重合。由这些原子重合位置所组成的比原来晶体点阵大的新点阵,称为重合位置点阵。 成分过冷;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超塑性:某些材料在特定变形条件下呈现的特别大的延伸率。 超结构(超点阵,有序固溶体):对某些成分接近于一定的原子比(如AB或AB3)的无序固溶体中,当它从高温缓冷到某一临界温度以下时,溶质原子会从统计随机分布状态过渡到占

材料科学发展的历史

材料科学发展的历史: 材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人类文明曾被划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由此可见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没有材料就是没有发展。 人类诞生以前其实就有了材料,材料的历史与人类史一样久远,可能还要比之久远呢!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材料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他们是 1.使用纯天然材料的初级阶段:旧石器时代,人类只能使用天然材料(如兽皮、甲骨、羽毛、树木、草叶、石块、泥土等),之后也都只是纯天然材料的简单加工而已。 2.人类单纯利用火制造材料的阶段: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人类利用火来对天然材料进行煅烧、冶炼和加工的时代,主要材料有:陶、铜和铁。 3.利用物理与化学原理合成材料的阶段:20世纪初,由于物理和化学等科学理论在材料技术中的应用,从而出现了材料科学。在此基础上,人类开始了人工合成材料的新阶段,主要材料:人工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及合成橡胶等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出现,加上已有的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了现代材料(除合成高分子材料以外,人类也合成了一系列的合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光纤等材料都是这一阶段的杰出代表)。 4.材料的复合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金属陶瓷的出现标志着复合材料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可以利用新的物理、化学方法,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独特性能的复合材料(只要是由两种不同的相组成的材料都可以称为复合材料)。 5.材料的智能化阶段:如形状记忆合金、光致变色玻璃等等都是近年研发的智能材料(自然界中的材料都具有自适应、自诊断合资修复的功能,而目前研制成功的智能材料还只是一种智能结构)

材料科学基础

空位:如果晶体中,某结点上的原子空缺了,则称为空位 刃型位错:晶体中多了一部分半原子面,它终止于晶体中部,好像插入的刀刃,这列原子及周围区域就是刃型位错晶体中的位错,属于线性缺陷,称为刃型位错。 螺型位错:局部滑移是沿着与位错线平行的方向移动一个原子间距,在滑移区与未滑移区的边界上形成位错,原子平面在位错线周围已经扭曲为螺旋面,所以在位错线周围原子呈螺旋状分布,故称为螺型位错。 柏氏矢量:在实际晶体中,作一柏氏回路,在完整晶体中按其相同的路线和步伐作回路,自路线终点向起点的矢量即为柏氏矢量。 位错滑移:在一定的切应力作用下,位错在滑移面上受到垂直于位错线的作用力,当此力足够大,足以克服位错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时。位错便可以沿着滑移面移动,这种沿着滑移面移动的位错运动称为滑移。 位错攀移:刃型位错的半原子面向上或向下的运动。 扭折:在滑移面上的折线。 位错反应:由一根位错分解成两根以上的位错,或由两根以上的位错合并为一根位错,统称为位错反应。 线张力:表示增加一个单位长度位错线所需要的能量,在数值上等于位错应变能——T位错线增加一个单位长度是,引起的晶体的能量的增加。 全位错(单位位错):通常把柏氏矢量等于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全位错或单位位错 不全位错:把柏氏矢量小于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分位错或不全位错晶界:同一种相得晶粒于晶粒的边界称为晶界 相界:不同相之间的边界称为相界 大,小角度晶界:根据晶界两侧晶粒位向差(Q)角的不同可把晶界分为:小角度晶界(角度小于10°)大角度晶界(角度>10°) 割阶:垂直滑移面得折线攀移时位错线上带有很多台阶,称为割阶派纳力:位错移动受到的阻力,点阵阻力,又叫派纳力 层错:在“↓”处堆垛顺序发生局部错乱,形成了晶面错排的面缺陷称为堆垛层错 位错线: 晶界偏聚: 成分过冷:由于液体中成分差别和温度梯度所引起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固溶体:以和静中某一组元作为溶剂,其他组元为溶质,所形成的与溶剂油相同晶体结构,晶格常数稍有变化的固相,的固溶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