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页 糖尿病知识手册

17页 糖尿病知识手册

17页 糖尿病知识手册
17页 糖尿病知识手册

糖尿病知识手册

石家庄华新药业力高欣慢病管理

第一章糖尿病基础知识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作用缺陷单独或共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2)OGTT中,2小时血浆血糖≥11.1mmol/L;(3)典型症状(三多一少) + 随机血浆血糖≥11.1mmol/L。需再测一次,予以证实,才能确诊。

备注:OGTT,全称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空腹是指8-10h内无任何热量摄入。随机是指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摄入量。

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若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称为“空腹血糖受损”(IFG);与此类似,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称为“糖耐量减低”(IGT)。上述两种情况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很容易进展为糖尿病,称为糖尿病的“后备军”,应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三.胰岛与胰岛素

胰腺是人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内分泌腺体,重约65-75g,外观呈长条形,大约12-15cm,分头、体、尾三部分,位于胃的后下方,横卧于后腹壁,相当于第一腰椎的水平。胰头被铁蹄形的十二指肠所包绕,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腔内。在胰腺中散布着许许多多的细胞团,如同散布在大海中的岛屿一样,叫做“胰岛”,胰腺具有100-300万个胰岛,胰岛内包含多种内分泌细胞,其中的“胰岛β细胞”专门负责生产胰岛素。

胰岛素作为人体内唯一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如下:

一般情况下,当人体摄入食物后,食物中的糖分经过分解消化转化成葡萄糖,随后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就像煤炭只有投进炉膛里才能燃烧产热一样,葡萄糖只有从血液中进入细胞内才能被机体所用。而胰岛素就好比是一把控制血糖转运的“钥匙”,只有当胰岛素与细胞膜表面的“锁”(即“胰岛素受体”)结合后,膜通道被打开,血液中的葡萄糖才会顺利进入细胞内,细胞内的葡萄糖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产生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这是血糖代谢的主要途径;剩余的葡萄糖,一部分在肝细胞和肌肉细胞里转化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另一部分转变为脂肪储存起来,无论是“糖原”还是“脂肪”均可作为能源储备在空腹状态或激烈运动时为机体提供能量。胰岛素还参与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过程,在组织修复和创面愈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若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者胰岛素不能与人体组织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很好地结合(即存在“胰岛素抵抗”),血液中的葡萄糖就不能进入到组织细胞内被人体利用,只能滞留在血液当中,形成高血糖状态,一旦血糖超过“肾糖阈”,大量葡萄糖就会从尿液中流失,导致“多尿、多饮、消瘦、多食、乏力”等典型临床症状,这就是糖尿病。

四.血糖的来源去路

血糖的来源:主要有3个,分别是:①食物中的多糖、双糖,通过消化分解变成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的主要来源。②肝脏储存有肝糖原,空腹状态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供人体所需。③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可通过“糖异生”转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血糖的去路:主要有4个,分别是:①进入全身组织细胞中,分解产生能量,满足人体生命活动之需,是血糖的主要去路。②转化成肝糖原、肌糖原,储存于肝脏和肌肉中。③转变为脂肪、蛋白质,储存起来。④转化为细胞的组成部分。

五.机体对血糖的调节

血糖受饮食、运动、情绪、应激、肝糖原储备和内分泌激素等因素的影响,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

1.肝脏:正常生理状态下,血糖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肝细胞将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起来以备“饥荒”;一部分葡萄糖合成脂肪,使进入血循环的葡萄糖不致过量。饥饿状态、血糖偏低时,肝细胞可通过糖原分解及糖异生这两条途径,生成葡萄糖送入血液循环以提高血糖水平。

2.激素:调节血糖的激素分为“降糖激素”和“升糖激素”,共同构成一个糖代谢调节系统,维持着血糖的动态平衡。

①降糖激素:只有一种: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促进肝细胞和肌肉细胞将葡萄糖合成糖原,促进糖类转变为脂肪,抑制糖的异生。

②升糖激素:有很多种,包括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

3.神经系统:一方面,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兴奋交感神经系统,促进肾上腺素分泌,抑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升高;各种应激状态(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外伤、手术、麻醉、严重感染、疼痛、休克及紧张焦虑等)均可使糖皮质激素、胰高糖素分泌增多,引起暂时性血糖升高。

在空腹状态下,肝糖原会在升糖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升高血糖。当进餐后血糖升高时,胰岛β细胞会分泌胰岛素,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空腹血糖在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7.8mmol/L。

六.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糖尿病是一个长期存在的慢性病,一旦诊断明确,终身综合治疗。包括:

1.糖尿病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措施,无论病情轻重,无论使用何种药物治疗,均应长期坚持饮食控制。

2.糖尿病运动疗法:也是糖尿病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要求糖尿病患者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利于病情控制。

3.糖尿病药物疗法:是指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选用合适的降糖药物,使血糖维持在基本正常水平,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个体化处理。

4.糖尿病自我监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应长期进行监测,及时了解病情,早期发现和防治并发症。

5.糖尿病知识教育:目的是使糖尿病病人了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学会自我治疗所需的技能,并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以上五个方面的综合治疗,称为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

第二章口服降糖药物

一.六大类口服降糖药

1.磺脲类促泌剂。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体内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而发挥降糖作用,适用于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代表药物有:(第二代)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第三代)格列美脲。

磺脲类药物降糖作用强。大多数磺脲类药物所刺激出的胰岛素分泌需要经过1.5小时才能达峰,为使胰岛素分泌达峰时间与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同步,以有效地降低餐后血糖,二代磺脲类药物应该在餐前30分钟服用。格列美脲可以在餐前即刻服用。

2.格列奈类促泌剂。此类药物也是通过促进体内胰岛素分泌来发挥降糖作用,但其化学结构及作用位点与磺脲类药物明显不同,此类药物起效更快、达峰更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却极少引起下一餐前低血糖。因此服用简便,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不服药。适合老年人、轻度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饮食不规律者。注意:格列奈类药不能有效的降低基础血糖(主要指空腹血糖)。代表药物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3.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减少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降解,使GLP-1能更好的发挥作用而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食欲、减轻体重。代表药物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阿格列汀、利格列汀。

4.双胍类。此类药物不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主要是通过减轻胰岛素抵抗、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及糖异生、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减少食欲等途径降低血糖,同时兼有降脂、减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的首选药物,而且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用药。

代表药物有:二甲双胍。二甲双胍降低空腹血糖效果好,降餐后血糖力量稍弱。该药对血糖在正常范围者无降血糖作用,单独应用不会引起低血糖,与磺脲类合用可增强其降糖效果。该药虽不能单独用于1型糖尿病治疗,但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基础上,如血糖波动太大时可以加用该药,有助于平稳控糖。其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如口干、口苦、金属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此药主要从肾脏排泄,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心衰、严重贫血、慢性肺系疾病等存在缺氧状态者慎用。

5.α-糖苷酶抑制剂。大分子多糖/双糖,只有在消化酶(主要指的α-糖苷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单分子的单糖才能被肠道吸收,而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抑制肠道α-糖苷酶,延缓大分子多糖/双糖的分解和吸收,可降低餐后高血糖。可适用于绝大多数餐后血糖较高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该类药物降糖效果缓和,单用时不会引起低血糖,但与磺脲类或胰岛素合用时仍可发生。当低血糖发生时,进食淀粉类食物无效,应及时补充葡萄糖。代表药物有:(第一代)阿卡波糖、(第二代)伏格列波糖、(第三代)米格列醇。

由于该类药物的作用底物是食物中的多糖/双糖,所以,该药在服用时应与第一口饭一起服用,否则不能发挥作用。主要的副作用是腹胀、排气过多、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因此有消化道疾病以及疝气的患者忌用。需要注意,个别患者服用阿卡波糖会引起严重的肝损害,为慎重起见,有严重肝损害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最好不用阿卡波糖。

6.噻唑烷二酮类。也称为“胰岛素增敏剂”,增加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增加“高亲和力受体”数量,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适用于伴有明显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联用。单独服用该药不会引起低血糖。代表药物有:(第二代)罗格列酮、(第三代)吡格列酮。

该药起效较慢,需要2~3周才明显见效,但作用持久。该药不受饮食影响,故餐前、餐后服用均可。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水钠潴留所致的体重增加及水肿,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二.口服降糖药按作用机理分类

三.口服降糖药按作用持续时间分类

四.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第三章胰岛素

一.胰岛素概况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不仅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促进机体合成代谢的重要激素。胰岛素主要作用于肝脏、肌肉及脂肪组织,在调节机体糖、脂肪、蛋白质等能量物质代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生理作用如下:(l)对糖代谢的作用: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利用与糖原的合成,抑制“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即糖异生)”的过程;

(2)对脂肪代谢的作用:促进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分解;

(3)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正常情况下,人体可根据体内血糖的高低自动分泌数量不等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一旦胰岛素分泌数量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时,体内就会发生各种代谢紊乱,葡萄糖不能被很好地利用,就会产生糖尿病。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同时存在两种模式:

一种是“基础胰岛素分泌”,即胰岛β细胞24小时源源不断地释放小剂量胰岛素,以维持基础状态(即“非进餐状态”)下的血糖正常;

另一种是“餐时胰岛素分泌”,即进餐刺激后胰岛β细胞迅速大量地分泌胰岛素,以确保餐后血糖不至于突然升高。

正常人一天约分泌48~52单位的胰岛素,其中一半是“基础”胰岛素,另一半是“餐时”胰岛素。正是因为体内同时存在这两种胰岛素分泌模式,才使得机体全天血糖得以维持在正常范围。

葡萄糖刺激的“餐时胰岛素分泌”呈双相分泌模式:静脉注射葡萄糖之后,胰岛β细胞随即开始急速分泌,1-3min左右达到分泌高峰,10min左右回落至基础水平,此过程称为“第一时相”,其间分泌的胰岛素是β细胞早先储备的胰岛素;随后,胰岛素分泌再次从基线开始缓慢上升,在30-45min达到分泌高峰,一直持续到90-120min左右回落至基础水平,称为“第二时相”,此间分泌的胰岛素是胰岛β细胞新合成的胰岛素。

最合理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应尽可能模仿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在临床治疗中,通常是用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补充“基础胰岛素”之不足;用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补充“餐时胰岛素”之不足。一般说来,“基础胰岛素”的剂量通常是根据空腹血糖水平来调整;而“餐时胰岛素”的剂量主要是根据餐后2小时的血糖来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饮食及运动情况。

三.使用胰岛素的注意细节

1.如何确定胰岛素的初始剂量

根据血糖值计算胰岛素用量:全天胰岛素总量(U)=[空腹血糖(mmol/L)-5.6]×18×10÷1000×体重(kg)×60%÷2

注:18为mmol/L转为mg/dl的系数;×10是为了换算成每升体液中高出正常的血糖量;×0.6是由于体液量为体重的60%;÷1000是将血糖mg换算为克;÷2是按每2克葡萄糖给1U胰岛素计算。

根据口服降糖药的量来估算,一般以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为标准,一片药相当于5u胰岛素,假如病人一天服用6片格列本脲,则全天胰岛素用量大约在30u左右。2.如何分配全天胰岛素用量

(1)每天注射3次胰岛素:适用于初次用胰岛素的病人,按“日总量除以3,中减2加早”的方法分配(即: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如日用短效胰岛素30u,除以3等于10u,中午减2u,加在早上,即早上12u、中午8u、晚上10u。待血糖达标后,改用预混胰岛素,每天早餐前和晚餐前两次注射。

(2)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早餐前注射总量的3/5,晚餐前注射总量的2/5。

(3)每天注射1次胰岛素:白天3餐前口服降糖药,睡前按每公斤体重0.2u计算注射一次(中)长效胰岛素。

3.如何调整胰岛素的治疗剂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观察2-3天后,参照空腹、三餐后两小时、睡前、凌晨3点的血糖水平,每隔3-4天调整一次,每日调整幅度为2-4u,直至达到血糖控制目标为止。切忌调整速度过快或幅度过大,以防止出现严重低血糖或使血糖大幅波动。精细降糖,平稳达标。

4.特殊情况下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1)混合胰岛素用量如何调节?

早晚两次注射混合胰岛素,若早餐后血糖高或午餐前血糖高,表示早上注射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不足;若晚饭前血糖高,表示早上注射的中效胰岛素不足;若晚餐后血糖高或睡前血糖高,表示晚上注射的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不足;若清晨空腹血糖高,表示晚上注射的中效胰岛素不足,可按照这一原则调节。

(2)清晨高血糖胰岛素用量如何调节?

睡前用了中效胰岛素,而清晨空腹血糖仍然未能控制达标,可测一次凌晨3点血糖,若大于3.9mmol/L,则称“黎明现象”,表明胰岛素不足,需增加用量。若小于3.9mmol/L,称“苏木杰效应”,表明胰岛素过量,应减少用量。

5.胰岛素的注射方法

常规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左手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握笔按垂直快速进针(瘦人用5mm针头,胖人用6-8mm针头),右拇指按压注射键缓慢匀速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后针头在皮下停留6-10秒钟,再顺着进针方向快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针眼处10秒钟。盖上内针帽,注射结束。

6.胰岛素的注意事项

(1)预混胰岛素使用前必须摇匀。正确摇匀方法是应将胰岛素笔握在手中,上下颠倒十次左右,直到药液成为均匀白色混悬液时为止。

(2)注射前胰岛素的温度应达到室温。如果胰岛素被冷藏保存,最好提前半小时从冰箱取出,待药液温度接近室温时再注射。

备注:使用胰岛素的细节,在自学阶段,了解即可。现场培训时,将重点讲解。

第四章糖尿病饮食疗法

一.糖尿病的饮食原则

对于每天怎么吃,可以记住三大原则:

1.控制每天饮食总热量。糖类摄入量应占50%、油脂占30%、蛋白质占20%。

2.优先选择天然食物(蔬菜、水果、肉、蛋、奶等)。

3.一日三餐有规律,七八分饱保健康。

对于吃喝的细节,不妨记住这些数字:1234567。

蔬菜不少于1斤

新鲜蔬菜中含有大量纤维素,可增加饱腹感、增强肠蠕动、预防便秘、减少胆酸再吸收、预防胆结石形成;蔬菜中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满足生理需要。因此每天应至少使用1斤蔬菜。

每餐主食不超过2两

一日三餐,五谷杂粮都可以吃,每餐主食控制在二两(生大米、干面粉)。因糖代谢与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关系密切。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血糖居高不下,所以成人每天摄入主食量一般限制在5-6两,但从事重度体力劳动的糖尿病病友每餐主食可以达到3两。一般而言,每餐主食超过2两,血糖就很可能升高。如果重体力劳动确实需要增加食量,如前述的3两,比较好的方法是少食多餐,如每餐主食2两,两餐之间再加餐半两-1两。如此血糖可以相对平稳。

油不超过3匙

每天炒菜植物油用量每人不超过3汤匙(约30克)。避免食用动物油。因油脂类食物含有高热量,如不限制易引起肥胖。体重超标的糖尿病病友应优先选择低脂或脱脂的食物,不吃高脂食物(肥肉、奶油、鸡皮等)和高胆固醇食物(蛋黄、动物内脏等),少吃坚果(瓜子、花生、核桃、榛子等)、方便面、沙拉酱、辣椒油等食物。

水果遵循4点

当血糖控制达标时,每天可吃水果,但应遵循4项原则,即低糖(例如:草莓、西瓜、枇杷、樱桃、白梨、猕猴桃、李子、杏子、桔子、柚子、橙子、苹果)、适量(2两)、适时(白天两餐之间)、交换(例如吃一斤西瓜时就少吃1两米饭或半两馒头)。

蛋白质5份

每天吃5份蛋白质。即:鲜牛奶1袋(250g)、鸡蛋1个、瘦肉1两、鲜鱼1两、干豆腐1两(或水豆腐2两、豆腐脑1.2斤、豆浆8两)。一旦血糖控制不好,肝脏会把体内的蛋白质转化为血糖,从而增加蛋白质的消耗,适量补充蛋白质是必需的,但不宜过量补充;另外,肉类中除了蛋白质外,还含有一定量的脂肪和胆固醇,摄入过量加重血脂紊乱,诱发心脑血管并发症。患有糖尿病肾病时,应采取低蛋白饮食,同时提高蛋白质的质量,如减少植物蛋白质的摄入等。

盐不超过6克

食盐每天每人不超过6克(精盐约1平汤匙)。食物宜清淡,过咸会加重高血压。

水不少于7杯

每天喝水不少于7杯(一次性纸杯约可以盛水250毫升),您可以分别于起床后(6:00-6:30)、上班后(8:30)、下班前(11:00)、午饭后(12:50)、午晚餐间(15:00)、晚餐前(17:00)、睡觉前(21:00-22:00)各喝1杯白开水,一天总饮水量(含饭前喝汤在内)应达到2升。喝足够的水可以起到补充水份、清除毒素、稀释血液、维持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

二.糖尿病的主食搭配

主食即淀粉类食物,其主要成分是多糖,如米饭、面条、馒头、烧饼、面包、饼干等,另外,土豆、山药、莲藕、芋头等富含淀粉的根茎类食物,兼有谷类和蔬菜的双重作用,既可提供碳水化合物,又可提供矿物质和维生素,也可作为主食看待。主食进入人体后,经消化吸收转化为葡萄糖,再由血液运送到各脏器,为人体提供能量。

许多糖尿病人认为主食吃多了会升高血糖,于是就尽量少吃,如此以来,由于缺乏能量来源,身体必然要动用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脂肪分解会产生酮体,易导致酮症酸中毒。蛋白质分解会引起消瘦、乏力。抵抗力下降,会诱发各种感染。此外,人在饥饿状态下容易发生低血糖,而低血糖后又会产生反跳性高血糖,从而造成血糖大幅波动而使病情失去控制。

还有些病人干脆不吃主食,完全用副食来代替主食,其结果是蛋白质、脂肪吃得过多,而后者的热量更高,并且在体内也能转化为葡萄糖,结果非但不能控制糖尿病,反而使病情加重。由此可知,过度节食并不可取,因此,糖尿病病人一定要吃主食,并且不能吃得太少。三.糖尿病的蔬菜搭配

蔬菜含有多种营养素,人们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蔬菜。然而,并不是所有蔬菜对糖尿病人都有好处。含糖量低的蔬菜对糖尿病人最为适宜。

含糖量在1%~3%的蔬菜有大白菜、卷心菜、芹菜、菠菜、油菜、韭菜、苦瓜、黄瓜、冬瓜、丝瓜、西葫芦、西红柿、莴苣、茄子、菜花、绿豆芽、鲜蘑、笋等。对这些含糖量较低的蔬菜,每天的量不做严格限制,可以吃1斤到1斤半。含糖量在5%的蔬菜有白萝卜、柿子椒、南瓜等。含糖量在10%的蔬菜有胡萝卜、洋葱、蒜苔、蒜苗、扁豆等。含糖量高达20%的蔬菜主要有土豆、山药、芋头、莲藕、百合、红薯类。由于这些蔬菜糖分较高,故不宜多吃。当食用量较大时,必须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

特别强调:(1)苦瓜:味苦性寒,富含维生素C,不影响血糖,适宜糖尿病人食用。但需要强调的是:苦瓜没有降血糖的作用。(2)南瓜:富含多种膳食纤维,是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蔬菜。但是,许多糖尿病患者把“可以吃南瓜”变成了“应当多吃南瓜”,甚至衍变成“多吃南瓜可以治疗糖尿病”,这显然是错误的。多吃南瓜必将升高血糖。

四.糖尿病人要少喝粥

许多人平常都有喝粥的习惯,尤其是早餐更离不开粥。这对普通人来讲也许不算什么,但对糖尿病人就不太适合了,这是因为与吃米饭或馒头相比,喝粥可以显著升高餐后血糖。这是由于粥含水分多,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熬制,米粒中长链的淀粉分解为短链的糊精,后者比淀粉更容易被消化分解,变成葡萄糖被人体很快吸收,从而迅速升高餐后血糖。一般说来,粥熬的时间越长、越粘糊,人体吸收越快,升高餐后血糖越明显。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应的一项有效指标,“高GI食物”在胃肠道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进入血液,升血糖作用显著;“低GI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长,消化吸收慢,形成的餐后血糖峰值低,下降速度慢。大米粥血糖生成指数为69.4,而牛奶血糖生成指数仅为27.6,且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钙,口感并不比粥差,故早餐以低GI的牛奶、豆浆、酸奶代替粥更科学。

如何减少喝粥对血糖的影响?

1.粥不要熬的时间太长、太粘。因为时间过长,粥的糊化程度高,喝起来虽然口味好,但血糖控制就差了。

2.最好用粗粮熬粥,如高粱、玉米糁、燕麦片、绿豆、赤小豆、白扁豆、芸豆等等,这是因为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对餐后血糖影响小。

3.喝粥时应当慢慢地喝,延长时间,这样可以延缓血糖升高的幅度。

第五章糖尿病运动疗法

一.合理选择运动方式

运动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和“无氧”主要依据体内氧代谢状况而定。

有氧运动,是指肌肉在“有氧”状态下进行的运动,是指能增强体内氧气的吸入、运送及利用的耐力性运动,其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爬山、健身操、交谊舞、太极拳、游泳、划船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新陈代谢,辅助降低血糖及血脂。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其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例如短跑、举重等,此类运动能促进体内升血糖激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

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均应采取“有氧运动”方式。步行最安全简便、易于坚持,被认为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运动形式;而健身跑属于中等强度的运动,适合于体质较好、无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实际病情、体力状况、环境条件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例如,住高层建筑者,可进行爬楼梯运动,或跳绳、原地跑等方式。

每周不少于150分钟运动时间,每次运动时间大约30-60分钟。少于半小时,一般不能达到足够的运动量;也不能时间过长,防止运动过程中出现低血糖。

二.“金字塔”运动分类

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饮食“金字塔”,第一层是每天必需的谷物粮食类,再往上是需要搭配的一些必要副食,最上面则是少量油脂类。其实,糖尿病患者还有一个运动“金字塔”,这座“金字塔”按照糖尿病对身体的影响程度以及患者的体力状况设计为三层,底层有:散步、打太极拳、瑜伽等。中层有:打乒乓球、游泳等。顶层有:骑单车等。

老年患者:练底层

对于病情发展已经比较严重,体力较差,特别是老年患者,要练金字塔最底层的内容。强调的是适量运动,要限制运动强度。散步、打太极拳、瑜伽、慢跑都是很好的选择。

每天保证至少20分钟,锻炼后以身体轻松、舒服、不累为准。

中年患者:练中层

大多数中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身体超重,而体力状况一般,这些病人可以多参加一些有氧运动,有助控制病情的发展。比如做些球类的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网球等。还有中长距离的游泳、中速跑等。

至少一周三到四次,每次保证30分钟。另外,加入竞技的气氛,比如打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可增加运动兴趣,无意中强化运动效果。运动后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度。

年轻身体较胖:练顶层

对于糖尿病的早期患者,如年纪较轻,体力和精力旺盛,一般比较肥胖的,最好要加强锻炼,减轻体重。建议练金字塔最顶层的加强锻炼内容。如力量训练可使骨骼坚硬、肌肉强壮、代谢旺盛。强壮的肌肉还有助于消耗更多的热量,对控制病情也有益的。

骑单车、跳有氧操、中长跑等项目都可以选择进行。每周最好有两次以上的力量训练。同时,还要延长运动的时间,运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争取每天运动不少于一个小时。

特别提醒:糖尿病患者可见缝插针地运动。如起床后、工作的休息时间、沐浴后、睡觉前等;如每天进行5~10分钟的伸展运动,包括下蹲、转体、甩手等,可使过劳的肌肉放松,恢复生理功能;如在宽松的状态下,双臂向上伸展,徐徐地拉引10~30秒钟。

第六章血糖监测教育

一.血糖监测点的临床意义

常用的血糖监测点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餐前血糖、睡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随机血糖。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禁食(饮水除外)8~12小时之后于次日早餐前所测的血糖(通常不超过早晨8点),午餐前和晚餐前的血糖不在此列。空腹血糖主要代表在基础状态下(最后一次进食后8~12小时)、没有饮食负荷时的血糖水平。测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采血前不用降糖药、不吃早餐、不运动。

空腹血糖的意义:①可以反映患者在无糖负荷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及肝脏葡萄糖输出情况;②可以反映前一天晚间用药能否有效控制整个夜间乃至次日清晨的血糖,它受到黎明现象与苏木杰效应的干扰;③空腹血糖还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

为了解胰岛的基础功能(即病情轻重)以及前一天晚间的用药剂量是否合适,应监测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升高有三种常见情况:

①药量不足:特点是睡前血糖高于空腹或与空腹血糖相差无几。原因是晚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不足或进食过多;②黎明现象:正常人在夜间12:00以后,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这些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由于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产生的生长激素多少不同,故黎明现象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可在夜间12:00和早晨7:00各测1次血糖,早7:00血糖高于夜间12:00血糖1.0mmol/L以上者可诊断为黎明现象;③苏木杰(Somogyi)效应:是指低血糖后出现高血糖的现象,特点是凌晨3:00左右血糖低于3.9mmol/L,而空腹血糖较高。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多由于胰岛素过量后诱发低血糖,机体自身的负反馈调节,促使体内胰升糖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均显著分泌增加,故每次从而使血糖回升,以致出现高血糖。二者的主要鉴别是检查凌晨3-4点左右的血糖,若血糖小于3.9mmol/L,则诊断为苏木杰效应,应减少晚餐前的药物用量;若血糖大于3.9mmol/L则为黎明现象,应增加晚餐前的药物用量,或在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一次。

2.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得的血糖值。正在治疗的糖尿病人,查餐后2小时血糖时要和平时一样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

餐后2小时血糖的意义:①可以反映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即进食后食物刺激胰岛β细胞追加分泌胰岛素的能力);②可以反映进食与降糖药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不能反映的;③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因为许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升高。这是由于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尚可,而进餐所刺激的胰岛素大剂量分泌减低所致;

④餐后高血糖还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若检查目的是为了确定有无糖耐量异常,应给予标准糖负荷,喝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或吃100克淀粉做的馒头);如检查目的是为了观察糖尿病治疗效果,了解糖尿病控制程度,检查日应按平时进食和治疗用药,不要刻意改变进食量及治疗方案。

3.餐前血糖

指午餐和晚餐前的血糖,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餐前血糖可指导患者调整将要摄入的食物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有低血糖风险者应测定餐前血糖。正常人早餐后2小时血糖和午餐前血糖之差应大于1.0mmol/L,差值大,表示胰岛后续功能好;差值小,表示胰岛后续功能差或者药量不足。对餐前高血糖的治疗与餐后2小时高血糖相同,只是药量应大一些。

4.睡前血糖

反映胰岛β细胞对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监测睡前血糖主要是为了指导病人夜间合理掌握用药量(包括注射胰岛素)以及是否需要加餐,以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

5.凌晨3点血糖

监测凌晨3点血糖有助于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究竟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效应”,这两种情况的临床处理截然不同。对糖尿病人来说,凌晨3点的血糖不应<3.9mmol/L,若低于该值,表示夜间出现过低血糖。

6.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是指一天中任何时候测得的血糖。它可以了解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如进食量多少、饮酒、劳累、生病、手术、情绪变化、月经期等等)对血糖的影响,能够更好地反映血糖的波动性。在怀疑有低血糖或明显高血糖时要及时检测。正常人随机血糖不超过11.1mmol/L。

为了了解患者全天血糖的变化情况,我们往往还要做全天血糖谱的测定,具体是:五点法: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七点(或八点)法: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再加“凌晨3点”)。

理想的血糖监测应当是点(指“随机血糖”)、线(指“全天血糖谱”)、面(指“糖化血红蛋白”)三者结合,全天候监测,监测频率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

二.不可忽视的血糖监测细节问题

1.不要为了查空腹血糖而擅自停药,这样得出的检测结果既不能准确反映病情,又会造成血糖波动及加重病情。

2.不要为得到理想结果而在检查前一天过分节食。此时所测的血糖结果可能偏低一些,但却不能代表平常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为保证检查结果的真实可信,检查前一天进餐和用药应该跟平常一样,并保证夜间睡眠良好。另外,抽血化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抽烟和饮用刺激性饮料(如咖啡)。

3.不要在家注射完胰岛素后再去医院抽空腹血。由于去医院抽血,在时间上难以预料,如果不能在半小时内完成抽血,势必延迟进餐时间,这样可能会发生低血糖。

4.如果无法确定在医院抽空腹血的具体时间,不妨早晨在家正常治疗及进餐,然后去医院测餐后2小时血糖,这样不至于影响正常进餐及用药,不会引起血糖的波动。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检查餐后血糖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而且能更好地反映进餐量及服药量是否合适,这是空腹血糖所不能代替的。

5.对于自身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下、存在清晨高血糖的病人,最好用血糖仪事先在家中完成空腹血糖的测定,记下结果后,再去医院,尽量不要去医院化验空腹血糖,因为医院门诊采血时间太晚,这样会延误病人早晨的胰岛素治疗,对全天血糖产生不利影响。

6.对于早、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治疗的病人,若因上午到医院抽血化验使治疗延迟,可以在抽血之后查一下随机血糖,如果血糖高,可临时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然后进餐。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治疗延误造成的血糖升高,同时又避免了检查当天早、晚两次“预混胰岛素”注射间隔太近。

7.对于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者,化验空腹血糖时若采血时间太晚而使得早晨的药和中午的药相隔太近,应酌情减少中午的药量,以免因两餐的药物作用相互叠加而造成低血糖。

8.对于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的患者,其降糖作用可以维持到次日8~9点钟,因此,化验空腹血糖的采血时间允许稍晚一些。

第七章血糖异常分析

务必牢记[★]

*没有降不下去的血糖。

*降糖药物是不会升高血糖的。血糖升高了,一定有原因。

*不能根据1次血糖进行分析,必须综合考虑血糖谱。

*很多血糖升高与药物无关,需要综合分析。精细降糖、平稳达标。一.空腹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

二.餐后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健康知识

糖尿病健康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血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常伴有疲乏无力,有时尚可伴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长期血糖升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本病可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倍;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多17 倍;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总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糖尿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典型的糖尿病有以下临床症状: (1)多尿。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故糖尿病人尿量增加,每日可达3000~6000mL,甚至10000mL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加,每日排尿十余次或数十次。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从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 (2)多饮。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故出现多饮,糖尿病人喝水很多,饮不解渴。 (3)多食。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需从体外补充,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多食又致高血糖,高血糖又致多尿、尿糖增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4)消瘦。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结果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使体重减轻或出现形体消瘦。 (5)疲乏。主要为肌无力,与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及分解代谢增加有关。 (6)其他,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引起眼屈光改变而致视力模糊。 哪些人群需做糖尿病筛查? 应在下列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1、年龄≥40岁,特别是≥45岁伴超重或肥胖,以往有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者。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5mg/dl即0.91mmol/L)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250mg/dl,即2.75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巨大儿(出生体重≥4kg)者;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者。

糖尿病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1期 活动时间:2017年04 月05 日活动地点:松林村卫生所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主讲人:余贵华 组织者:松林村卫生所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松林湾头村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4 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水杯24个、糖尿病资料25本。 活动内容: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所有村民了解和掌握糖尿病的疾病预防,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相结合的原则,开展Ⅱ型糖尿病的预防知识,相信能取得一定成绩。 知晓率: 92% 满意率:90% 松林村卫生所 2017年04月05日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糖尿病环境因素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

2019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2019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11月14日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县卫生局组织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县疾病防治中心等医疗机构在县城五一广场和主要街道举办“联合国糖尿病日”主题宣传义诊活动。 一、宣传活动的准备工作 xx市健康教育所及各县市区疾控中心为活动制作了糖尿病防治知识宣传折页、展板等相关宣传品、以“糖尿病教育与预防”为主题的宣传横幅,并对宣传咨询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为本次宣传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活动开展的主要内容 xx市中心医院民主党派的专家学者和内分泌科联合举行大型义诊、讲座活动。农工党心血管专家田晓岚、皮肤科专家邓吉成、内分泌科专家宋xx,九三学社泌尿外科专家陈xx、内分泌科专家张xx、眼科专家周xx及民盟神经内科专家毕xx、无党派人士内分泌科专家步xx 早早来到了会议现场,参加现场会诊、咨询活动。宋xx、张xx、步xx 分别做了我国糖尿病治疗现状、糖尿病药物治疗进展、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诊治进展专题讲座,血液内分泌科护士长刘晨红带领护士免费为糖友测血糖200余次,并免费发放糖尿病健康宣传材料近200份,现场还进行了有奖问答互动活动,参加活动人数近200人,受到了广泛好评。xx区疾控中心根据上级有关通知要求,在辖区的六道西社区开展了现场

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咨询义诊、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社区居民宣传糖尿病防治知识,尤其注重加强饮食与糖尿病关系的宣传。免费为30多名社区居民测量了血压、血糖。同时,xx区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以“知识讲座”、“宣传义诊”、“利用宣传栏、滚动屏幕刊出有关糖尿病防治核心知识”等形式同步开展了宣传活动。xx市卫生局、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xx市中医院、xx市中心医院于11月14日在xx市中医院、xx市中心医院大厅开展了“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出动医务人员6人,设咨询台2处,标语1幅,同时利用大型电子屏幕反复播放主题标语和预防糖尿病的核心信息,现场解答咨询60余人次,出宣传展板4块,发放预防糖尿病小册子、小折页、66条小挂历、传单等5种以上共800余份,此次活动还结合糖尿病日积极开展了“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我们在行动”和慢病、控烟系列宣传活动,发放健康素养小折页、慢病知识手册、控烟资料100余份。受众人数共计1000余人。凤城市疾控中心利用宣传糖尿病危害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了以“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为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市直各卫生医疗单位在市工人文化宫广场,发放宣传材料,解答群众咨询,针对糖尿病预防的合理膳食、适宜锻炼、控制体重、早期发现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健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开展宣传。宣传活动现场悬挂了宣传横幅,向过往的行人发放各种有关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宣传单和小册子。对于一些路人提出的问题给予了细致的解答,同时也纠正了一些糖尿病患者错误的饮食习惯。各乡镇卫生院也在各自地区开展了宣传活动。xx县疾控中心于11月18日上午在五楼会议室,为xx镇居民上了一堂名为“高血压、糖

糖尿病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糖尿病基础知识考试答案 填空题(每空2分) 1.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 代谢性疾病。 2.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可分为胰岛素促分泌剂,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四大类 3.胰岛由4种细胞构成,分别是A细胞(α),B细胞(β),D细胞(δ),F细胞(PP) 4.生理胰岛素的分泌分为基础分泌和餐时分泌,其中基础分泌量为24 U,进餐刺激分 泌量为24 U 5.胰岛素由51个氨基酸组成,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素与人胰岛素分别有1和3个氨基酸不 同。 6.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切点126mg/dl( 7.0mmol/l)_,餐后2小时血 糖切点200mg/dl(11.1mmol/l)。 7.因92%经粪胆途径排出,无肾脏蓄积作用。瑞格列奈是目前唯一可以在“肾功能不全” 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安全使用口服降糖药。 8.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为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缺陷_ 9.从2型糖尿病发病时的并发症检出情况看,发病时已经有5-10年病史。 10.诺和龙(瑞格列奈)为苯甲酸衍生物,起效时间0.5小时,达峰时间与半衰期均为1 小时; 那格列奈为D-苯丙氨酸衍生物,通过肾脏排泄,且其中16%以原型排泄。 选择题(每题2分) 1.人体内降血糖激素是(C. 胰岛素) A.胰高糖素 B. 肾上腺素 C. 胰岛素 D. 胃泌素 2.下列哪一项符合ADA对糖尿病的分型(B. 2型糖尿病) A.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B. 2型糖尿病 C. 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D. 营养不 良相关糖尿病 3.下列哪项不是1型糖尿病的特点(C. 口服药治疗) A. 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B. 常在青少年发病 C. 口服药治疗 D. 自身抗体阳性 4.口服降糖药适应症为: (A) A: 2型糖尿病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B: 妊娠糖尿病 C: 酮症酸中毒 D: 高渗性非酮症性高血糖昏迷 5.下列哪一项属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A. 冠心病) A. 冠心病 B. 视网膜病变 C. 糖尿病肾病 D. 神经病变 6.1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研究是(D. DECODE) A. UKPDS B. DCCT C. Steno-2 D. DECODE

糖尿病宣传手册

糖尿病的宣传册 糖尿病(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加强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本宣传册介绍了关于糖尿病的内容及其防治,希望了可以帮助大家加深了解,提高防治意识

认识糖尿病 分型 1型糖尿病 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儿童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外周组织如肌肉、脂肪对胰岛素促进葡萄糖的吸收、转化、利用发生了抵抗。临床观察胰岛素抵抗普遍存在于2型糖尿病中,高达90%左右。 临床表现三多一少: 多食 多饮 多尿 消瘦

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5岁;体重指数(BMI)≥24者;以往有IGT或IFG者;或糖化血红蛋白Alc 位于5.7~6.5%之间。 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3、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0.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8mmol/L)者。 4、有高血压(成人血压≥140/90mmHg)和/或心脑血管病变者。 5、年龄≥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曾有分娩大婴儿(≥4kg);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妇女。 6、常年不参加体力活动。 7、使用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

糖尿病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与答案

糖尿病知识培训考核试题与答案 A.视网膜病变 B.大血管并发症 C.微血管并发症 D.糖尿病肾病 4. 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 ) A.I 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 D.以上均是 5.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 D ) A.体重增加 B.头痛、乏力 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 D.以上均是 6?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 的输出的药物是(B )。 A.磺脲类药物 B.双胍类药物 C. a 糖苷酶抑制剂 D.胰岛素增敏剂 7?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 血糖的药物是(C )。 A.磺脲类药物 B.双胍类药物 C. a 糖苷酶抑制剂 D.胰岛素增敏剂 8.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 B ) A v 140/90 mmHg B v 130/80 mmHg C v 135/90 mmHg D v 130/90 mmHg 9.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 A ) 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 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 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 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D.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10. 世界糖尿病日是(C ) A.11月12日 B.11月13日 C.11月14日 D. 11月15日 11. 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 ) A.短效(RI ) B.中效(NPH ) C.长效(PZI ) D.预混(RI+NPH ) 12. 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 D ) 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 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 C.2岁以下幼儿 D.以上均是 13.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指出,血糖控制的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的比例是( A ) A.小于等于6.5% B.大于等于6.5% C.小于等于7.5% D.大于等于7.5% 14.1型糖尿病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 A ) A.胰岛素缺乏 B.胰岛素缺乏与胰岛素抵抗共同存在 C.胰岛素抵抗 D.胰岛素分泌延迟 15. 影响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包括( D ) A.基础胰岛素 B.个体的反应差异 C.注射部位 D.以上均是 16. 反映近两三个月糖尿病控制情况最理想的指标为( D ) A ?空腹血糖 B ?餐后血糖 C .尿糖 D .糖化血红蛋白 17..用心率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量,运动时最合适的心率为( A ) A . 170-年龄 B . 130-年龄 C . 220-休息时的心率 D . 190-年龄 18?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依据: (D ) A.血肌酐水平升高 B ?伴有糖尿病眼底病变 C ?浮肿D ?尿中有微量白蛋白 站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 2分,共40 分) 1. 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 A.米格列奈 B.优降糖 C.美吡哒 2. 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A ) A.胰岛素增敏剂 B. a 糖苷酶抑制剂 3.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A ) D.亚莫利 C.双胍类药物 D.磺脲类药物 B )

糖尿病基本知识

糖尿病知识 1.遗传因素 1型或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1型糖尿病有多个DNA 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在2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2.环境因素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检查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毫克/分升)时尿糖阳性。肾糖阈增高时即使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可呈阴性。因此,尿糖测定不作为诊断标准。 3.尿酮体 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糖化血清蛋白 是血糖与血清白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反映取血前1~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6.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 反映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2型糖尿病早期或肥胖型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增高,随着病情的发展,胰岛功能逐渐减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 7.血脂 糖尿病患者常见血脂异常,在血糖控制不良时尤为明显。表现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8.免疫指标 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和谷氨酸脱羧酶(GAD)抗体是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中以GAD抗体阳性率高,持续时间长,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大。在1型糖尿病的一级亲属中也有一定的阳性率,有预测1型糖尿病的意义。9.尿白蛋白排泄量,放免或酶联方法

6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六期 2018年 6 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侯伟燕负责人(签字):闫建平 填表时间:2018年6月15日

通知 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和掌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明确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8年6 月15 日 地点:澄铭窑卫生院 讲座内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基本防治 授课人:侯伟燕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总数不超55人) 澄铭窑卫生院 2018年6月13日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资料 症状 糖尿病症状可总结为“三多一少”,所谓“三多”是指“多食、多饮、多尿”,“一少”指“体重减少”。 (1)多食:由于大量尿糖丢失,如每日失糖500克以上,机体处于半饥饿状 糖尿病环境因素 态,能量缺乏需要补充引起食欲亢进,食量增加。同时又因高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因而病人易产生饥饿感,食欲亢进,老有吃不饱的感觉,甚至每天吃五六次饭,主食达1~1.5公斤,副食也比正常人明显增多,还不能满足食欲。 (2)多饮:由于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出现烦渴多饮,饮水量和饮水次数都增多,以此补充水分。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3)多尿:尿量增多,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最高可达10000毫升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二个小时就可能小便1次,有的病人甚至每昼夜可达30余次。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高,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肾小球滤出而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出现多尿。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4)消瘦(体重减少):由于胰岛素不足,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来补充能量和热量。其结果使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被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病人体重减轻、形体消瘦,严重者体重可下降数十斤,以致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同样,病程时间越长,血糖越高;病情越重,消瘦也就越明显。 病理病因 常见病因 1、与1型糖尿病有关的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因为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种自身免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抗体)等。这些异常的自身抗体可以损

psbh宣传资料--糖尿病宣传手册

关注糖尿病 提高防治意识 汕头大学医学院PSBH项目小组

亲爱的受访者们: 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空阅读我们的宣传小册子。在小册子中我们将向你们宣传“关注糖尿病,提高防治意识”的理念。我们小组将向你介绍一些关于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希望您对糖尿病有所了解,有所警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许多所谓的富贵病,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将在本册中重点介绍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再一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学业进步、家庭幸福! 汕头大学医学院 PSBH项目小组 -2- 关注糖尿病,提高防治意识

-3- 关注糖尿病,提高防治意识 目录 什么是糖尿病 (4) 糖尿病分型 (4) 糖尿病高危人群 (5) 糖尿病诊断标准 (6) 糖尿病临床表现 (6) 糖尿病危害 (7) 糖尿病预防和治疗 (8) 糖尿病人低血糖时的自救 (12) 糖尿病并发症治疗 (13)

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胰岛素是人体胰腺β细胞分泌 的身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引起的全身广泛损伤的疾病。分为Ⅰ型糖尿病和Ⅱ型糖尿病。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呈逐渐增长的流行趋势,需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Ⅰ型糖尿病: 多发生于青少年,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过程。因胰岛细胞被破坏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儿童糖尿病也是Ⅰ型糖尿病常见发病对象。 Ⅱ型糖尿病: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成人多见,多在40岁后发病。多数发病慢,症状相对较轻。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是指体内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减少)。 糖 -4- 关注糖尿病,提高防治意识

糖尿病基本常识

糖尿病 血糖 一、定义: 血液中的糖份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英文简写Glu)。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在空腹血糖浓度为3.61~6.11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3.61mmol/L称为低血糖,我们拿到的血液生化检查报告中一般写着:葡萄糖,或者Glu。 二、正常血糖 1,空腹血糖正常值: 全血血糖为3.9~6.1 mmol/L, 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 2、餐后1小时:血糖6.7-9.4毫摩/升。最多也不超过 11.1mmol/L(200mg/dl);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 三、高血糖 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血糖>7.8mmol/L就称为高血糖;高血糖不是一个疾病诊断标准,而是一项检测结果的判定,高血糖不等同糖尿病 四、血糖指数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就是指一个食物能够引起人体血糖升高多少的能力;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也就是血糖升的高;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简单说就是血糖比较低。 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大有好处。只要一半的食物从高血糖生成指数替换成低血糖生成指数,就能获得显著改善血糖的效果。 五、糖尿病饮食疗法的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生成指数,是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指的是人体食用一定食物后会引起多大的血糖反应,是一个衡量各种食物对血糖可能产生多大影响的指标。糖尿病 一、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中医上称为“消渴症”。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基本公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知识讲义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 十 一 期 2013年11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20日活动地点:邓营村卫生室 活动形式: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组织者:红塔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接受健康教育人员类别:农村居民接受健康教育人数:23人 健康教育资料发放种类及数量:30份 活动内容: 1、糖尿病的饮食 2、糖尿病的运动 3、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活动总结评价: 参加讲座的居民了解了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基本掌握了高血压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知晓率: 95% 满意率:95% 存档材料请附后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印刷材料□影音材料□签到表 □其他材料 填表人(签字):孙清玉负责人(签字):况成贵 填表时间:2013年11月20日

通知 古桥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3年11月8日7:00-8:30 地点:古桥村村卫生室 讲座内容:糖尿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授课人:孙清玉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 红塔镇卫生院 2013.11.6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印度,中国,美国是糖尿病最多的三个国家。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那么患病率与咱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城市化倾向(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向城市),还有生活的西方化(在国外已被淘汰的垃圾食品,像肯德基,麦当劳在我国到处都是。在一些大城市,5分钟就能见到一个肯德基,而我们中国是每28秒钟出现一个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的危害;1经济负担的加重(长期用药)2生理上的危害(引起众多的 并发症)3心里危害。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它有着急慢性病发症。在

开展11.14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开展11.14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整理的开展11.14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开展11.14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按照《市卫生局关于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市各医疗机构开展了以“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为主题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活动以糖尿病防治知识为主要内容,利用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健康大讲堂、悬挂横幅、宣传展板、义诊咨询、免费测血压和血糖、发放支持性生活小工具等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播电视台、市和市健教所指导下,市防疫站分别与x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x镇卫生院联合在11月7日、10日、11日在社区居委会、中心城区及阳光社区对社区居民开展了以“健康饮食与糖尿病”、“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为主题的3次卫生健康大讲堂活动。健康大讲堂活动采用举行专题讲座、悬挂横幅、摆放展板、设置义诊台、发放宣传材料、进行问卷调查等形式。 各医疗机构在本单位、广场、村委会、敬老院等设置义诊咨询台,开展健康大讲堂,进行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防治知识义诊咨询,进一步普及疾病防控知识,使广大市民正确认识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控与健康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如何平衡膳食与适量运动。 此次宣传活动,组织参与单位23家,参与机构43家,出动车辆40余辆,参与工作人员累计282人次,横幅43条,展板75块,发放宣传册30种4070余份,宣传页44种11220余份,宣传画1种50余份,发放生活小工具等其他宣传资料13种1432余份,发放人数3173人,参与咨询人数2183余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1297余人,经费2万余元。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糖尿病对健康的危害,提高了人们的防病意识,通过义诊使很多人了解了自己的血糖,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二】开展11.14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将今年糖尿病日的主题定为:

糖尿病宣传日活动计划

关于举办2018年世界糖尿病宣传日的活动计划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2018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家庭与糖尿病”。紧密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统筹安排,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和糖尿病防治宣传工作长期、有效开展。为继续深入开展糖尿病预防宣传及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糖尿病知识水平,维护群众身体健康,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辖区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进一步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唤起全社会对糖尿病人群的重视,举全社会之力应对糖尿病。 二、宣传主题 家庭与糖尿病 三、目标人群 社区群众、糖尿病患者 四、活动时间 2018年11月14日 五、活动内容 围绕宣传主题主题,利用宣传手册(宣传画、宣传单)、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并在各宣传活动日当天开设一期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悬挂宣传横幅,以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形式,为城乡居民提供糖尿病知识宣传和开展个体化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疾病管理。 (1)免费为糖尿病患者体检建档及定期随访 (2)设立糖尿病咨询活动服务台及糖尿病健康知识讲座等

(3)组织辖区居民参加糖尿病免费测血压血糖活动。 六、活动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把相关宣传活动作为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将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加大工作力度,深入组织发动,切实把宣传活动落到实处,促进宣传工作常规化开展。 (二)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积极宣传糖尿病知识。 (三)活动结束后将宣传活动情况形成总结报告(包括书面总结、有关图像、制作的宣传材料等)报送上级部门。 西圩医院 2018.11.12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第 十 一 期

2013年11月 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 填表人(签字):孙清玉负责人(签字):况成贵

填表时间:2013年11月20日 通知 古桥村乡村医生: 为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让农村居民了解高血压的饮食、高血压的运动、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高血压的按时就医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现通知如下: 时间:2013年11月8日7:00-8:30 地点:古桥村村卫生室 讲座内容:糖尿病的健康生活方式 授课人:孙清玉 参加人员:你村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本人或家属。 红塔镇卫生院 2013.11.6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一、糖尿病的定义及危害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它是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升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血糖升高时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糖尿病的患病率非常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继心血管,肿瘤之后排在第三位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几乎每个人的周围都能接触到一些糖尿病患者有家人,同事,邻居等。印度,中国,美国是糖尿病最多的三个国家。在1995年的时候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1000万,到2003年的时候打到了2300多万,当时预测到2025年能达到4600万,可是在2007年的普查已经达到了4600万。2008年已经超过了6000万,可见中国的糖尿病是快速的增加。而糖耐量异常者,就是未到糖尿病标准而血糖较高者也接近6000万。相当于有一个糖尿病就伴随一个即将患上糖尿病的患者,这两个数量加起来达到一亿多。那么患病率与咱中国的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平均寿命的延长,城市化倾向(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人员涌向城市),还有生活的西方化(在国外已被淘汰的垃圾食品,像肯德基,麦当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血糖过高时可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减轻,常伴有疲乏无力,有时尚可伴有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状态等,且易合并多种感染。长期血糖升高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及心脏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本病可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寿命缩短,病死率增高,应积极防治。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发达国家已被列为继心血管疾病及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目前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是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因糖尿病引起失明者比一般人多10~25倍,目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之一;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糖尿病较非糖尿病者心血管病的死亡增加1.5~4.5倍;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多17 倍;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及心血管等症状与性功能障碍。总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糖尿病有哪些临床症状? 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仅于健康检查或因各种疾病就诊化验时发现高血糖。典型的糖尿病有以下临床症状: (1)多尿。糖尿病患者因血糖过高,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又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以致形成渗透性利尿。故糖尿病人尿量增加,每日可达3000~6000mL,甚至10000mL以上。排尿次数也增加,每日排尿十余次或数十次。一般血糖越高,尿量也越多,从尿中排出的糖也越多。 (2)多饮。由于多尿,使体内丢失大量水分,引起口渴,故出现多饮,糖尿病人喝水很多,饮不解渴。 (3)多食。由于尿中失去大量葡萄糖,需从体外补充,加上体内葡萄糖利用障碍,引起饥饿反应,故出现多食,多食又致高血糖,高血糖又致多尿、尿糖增加,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4)消瘦。由于体内胰岛素不足,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使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速,结果体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均大量消耗,使体重减轻或出现形体消瘦。 (5)疲乏。主要为肌无力,与代谢紊乱、葡萄糖利用减少及分解代谢增加有关。 (6)其他,可有皮肤瘙痒,尤其外阴瘙痒;血糖升高较快时可引起眼屈光改变而致视力模糊。 哪些人群需做糖尿病筛查? 应在下列重点人群中加强糖尿病筛查,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1、年龄≥40岁,特别是≥45岁伴超重或肥胖,以往有空腹或餐后血糖异常者。

糖尿病日活动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糖尿病日活动计划 篇一: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方案 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方案 20XX年11月14日是第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为有效争强群众对糖尿病的知识的认识,并且要健康饮食合理膳食,我院决定于20XX 年11月14日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安排如下:一.活动目的: 1.提高糖尿病的防范知识,要健康饮食,低糖饮食。 2.宣传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和早期症状,提高群众对糖尿病的认知能力。 3.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力度,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二.活动地点:苇河镇中心路。 三.活动时间:20XX年11月14日上午9点到11点 30分。 四.活动内容和形式

1现场咨询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健康饮食。 2.电子版横幅宣传。 3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 篇二:糖尿病日活动计划 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口号和主题信息糖尿病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与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为提高公众主动防控糖尿病的意识,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XX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也会积极响应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 糖尿病是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与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为提高公众主动防控糖尿病的意识,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根据省卫生厅《关于开展20XX 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糖尿病日活动计划)“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市卫生局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也会积极响应20XX年“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宣传时间 20XX年11月14日,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

糖尿病基础知识点

糖尿病(DM)基础知识 一、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中医称之为“消渴”,即消瘦烦渴之意。现代医学发现它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不足,引起的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升高,进而使糖大量从尿液中排出,并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头晕、乏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威胁身体健康。 俗语:血液里的葡萄糖升高了就叫做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分型 病因分型 ?1型糖尿病(5%)不能产生胰岛素(必须注射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90%)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同时伴胰岛素产生不足 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早期不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过去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造成的;2型糖尿病过去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是由于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和机体对胰岛素反应下降所致,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有90%属于2型糖尿病。 三、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在正常情况下,血糖升高时,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增 加,使血糖下降,然后始终保持在一种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胰腺是在人体胃的后方有一个长方形的器官,具有内外两种分泌功能。 ?胰岛素是由“胰岛”中的“β细胞”分泌产生,是一种蛋白质激素,不管遇到热还是酸都会变成 固体,所以胰岛素不能“吃”,只能注射。 四、什么是血糖,正常范围是多少? ?血糖就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食物中的其他各种糖类,如果糖、双糖、多糖都只有在转化为葡萄 糖进入血以后,才能称之为血糖,正常人体的血糖浓度是处于稳定和平衡之中的。 ?血糖的正常范围(血浆葡萄糖浓度): 1、空腹血糖:3.9-6.1mmol/L 2、餐后2小时血糖:3.9-7.8mmol/L 五、如何诊断糖尿病? ?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时,就被确诊为糖尿病(DM)。 ?当空腹血糖<7.0mmol/L,7.8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时,就被诊断为糖耐量减 低(IGF)。 ?当空腹血糖处于6.1-7.0mmol/L,而餐后2h血糖正常时,就被诊断为空腹血糖异常(IGF)。 六、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是什么? ?空腹血糖:指隔夜8-10小时没有进食(可以饮水)次日早餐前测得的血糖值。 ?餐后2h血糖:指从吃第一口食物开始计时,到2小时测量的血糖水平。 七、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常见的典型症状?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有(1)多尿,(2)多饮,(3)多食,(4)消瘦,即3多1少。 ?1型糖尿病发病时“3多1少”症状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症状不一定非常明显。 ?多尿:每昼夜尿量达3000-5000毫升,甚至更多,排尿次数也增多,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小便一次。 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就也多,尿量也越多。 ?多饮:由于多饮,水分丢失过多,出现多饮,排尿越多,饮水也越多,形成正比关系。 ?多食:由于大量排糖,身体处于半饥饿状态,需要补充能量,引起食欲大增。 ?消瘦:体重减轻。 八、糖尿病患者有哪些不典型的症状? ?经常感到疲乏、劳累 ?眼睛突然看东西模糊而且原因不明(眼花) ?皮肤瘙痒

糖尿病宣传手册

糖尿病宣传手册 糖尿病概述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不足(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代谢紊乱性疾病; 典型的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及消瘦乏力; 2型糖尿病患者在起病之初,都有或长或短的无症状期,偶然也会有乏力、倦怠、易怒等容易被忽略的症状出现。有时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可能也是严重问题的先兆:饭量增加了体重却下降,视力下降,手脚麻木或有针刺感,便秘,伤口愈合缓慢,易发感染,阳痿,外阴瘙痒; 糖尿病分型 1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或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重点筛查人群: ▲糖尿病家族史; ▲年龄≥45岁; ▲过去有糖耐量异常或空腹血糖受损史; ▲过去有妊娠糖尿病或生产过体重>4公斤的婴儿; ▲肥胖(体重指数≥25); ▲高血压(≥140/90mmHg); ▲血脂异常(HDL-C<0.9和/或Tg≥2.3mmol/L)。 糖尿病的诊断 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随机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空腹血浆葡萄糖水平≥7.0mmol/L(126mg/dl)或 ★OGTT试验中,2h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注:a.“随机”:一天中任意时间内,无论上次进餐的时间 b.“空腹”: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的摄入

c.“OGTT”:以75g脱水葡萄糖为负荷,溶于水后口服 d.在无急性代谢紊乱情况下有异常者应择日按三个标准之一重复检测 糖尿病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 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的其他病变,糖尿病足 最易发生的并发症—低血糖症 症状:当血糖降至3.3mmol/l以下时,可出现低血糖症状,临床表现为心悸、手抖、多汗、饥饿、恐惧感、震颤,以及头痛、疲乏、意识模糊、昏迷或癫痫样发作,可危及生命。 预防低血糖症的最好方法是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水平。 处理:此时应立即吃一块糖或50克馒头以缓解发作。 糖尿病治疗 1.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指导 1.每日三餐 2.每餐都含四大类食物 3.每餐都吃含淀粉的食物 4.减少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的摄入 5.避免高糖食物 6.两餐间隔4~6小时 7. 两餐间隔>6小时,应有小吃,量少、富含营养 8如何口渴,喝水 9.不空腹饮酒,啤酒<2杯次 10.合并高血压或肾脏病时,应限制盐的摄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