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影响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9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影响

考点规范练——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影响

考点规范练第18页

赤道附近南、北纬5°之间的地带,气温的水平分布比较均匀,水平气压梯度很小,气流以辐合上升为主,风速微弱,故称为赤道无风带。读南美洲东北部简图,完成第1~2题。

1.关于赤道无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置相对固定

B.南美大陆分布最广

C.天气状况单一

D.气温年较差大

2.图中K地盛行(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赤道无风带实际为赤道低气压带,该地区终年高温多雨,天气状况日变化不大,较为单一;气压带有季节移动规律;赤道无风带在非洲的分布范围比南美大陆广;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温年较差小。第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使风向向左偏,结合图中等压线可得风向。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上述“某月”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该月份( )

A.甲地盛行东北风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乙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D.乙地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各气压带、风带明显向北移动,说明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故选C项。第4题,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为7月,甲地位于南半球,处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此时盛行东南风;乙地为地中海气候,此时炎热干燥。故选C项。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乙两地风力大小相比( )

A.甲地冬季风力大于乙地

B.甲地夏季风力小于乙地

C.甲、乙两地夏季风力相等

D.甲地夏季风力大于乙地

6.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已知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其( )

A.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

C.受暖流时间长

D.位于山地迎风坡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甲、乙两地都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甲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乙地位于山地迎风坡,故甲地的冬季风力较弱,A项错;甲地纬度较高,乙地纬度较低,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短,可以受到西风带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故夏季甲地风力比乙地大,B、C两项错,D项正确。第6题,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乙地冬雨率高于甲地,主要是因为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夏季降水少,年降水总量小,主要集中在冬季,B项对。

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指通常盘踞在极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涡旋,其位置、强度、移动对极地及高纬地区的天气影响明显。2015年12月底,一个位于冰岛的强大风暴将北大西洋热量带向北极,迫使北极“极涡”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南下,造成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中下旬爆发极其罕见的超强寒潮。下图是2016年1月23日北极“极涡”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第7~9题。

7.极地涡旋的形成原因是( )

A.冷锋附近,气流上升

B.海域广阔,气流上升

C.空气聚积,气流下沉

D.地球冷极,气流下沉

8.图示时刻,甲地高空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9.此次“极涡”南下( )

A.说明了全球气候变暖减缓

B.带来了华南地区的极端天气

C.扩大了北半球寒带的范围

D.对我国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

答案:7.D 8.D 9.B

解析:第7题,根据题意判断,极地涡旋发源于北极,属于地球的高寒地区,故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选D项。第8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且平行等压线。根据甲地等压线的分布和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判断,甲地的风向为西南方向。第9题,极地涡旋造成寒潮,冷空气南下,使得北半球大部分气温下降,包括中国,选B项;极端天气的出现不会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排除A项;寒带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产生,排除C项;气象灾害——寒潮主要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排除D项。

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北进过程中120°E~130°E 近地面气压多年平均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0~12题。

10.据图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沿经线气压梯度最大的时间是( )

A.5月15日

B.6月15日

C.7月1日

D.8月1日

11.据图分析,江淮地区开始进入梅雨期的时间是( )

A.5月15日

B.6月1日

C.6月15日

D.7月1日

12.图示区域在图示时间段内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答案:10.A 11.C 12.B

解析:第10题,我国南北方以秦岭—淮河为界,该线纬度大致为北纬34°E。结合图中气压值变化线,可以看出5月15日,沿经线方向穿过8条等压线,所以气压梯度最大。第11题,锋面

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由图可知,6月15日,西太

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3°N附近,雨带大致在28°N~31°N,所以长江下游开始进入梅雨

期。第12题,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半年以东南季风为主。

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给7只来自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燕鸥装上GPS定位器,根据定位器

的飞行轨迹,绘制出了北极燕鸥的完整飞行路线。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北极燕鸥如图的迁徙路径,迁徙过程中可以( )

A.利用洋流顺行

B.利用盛行风顺行

C.获得充足的日照

D.获得淡水补充

14.北极燕鸥越冬期间,与甲地相比,其繁殖地的( )

A.昼夜温差较大

B.白昼时间更长

C.太阳辐射更强

D.平均风速更大?导学号38380040?答案:13.B 14.D

解析:第13题,鸟类飞翔,受空气流动影响较大。图中候鸟的迁徙路径大部分与盛行风向吻

合,B项正确。第14题,北极燕鸥越冬期间应为12月至次年3月。其他条件相当时,低纬较

高纬昼夜温差大;越冬期间,繁殖地为冬季,白昼时间短,太阳辐射弱;此时段,繁殖地受极地

东风带控制,而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图1)和首都比绍气候统计图(图2)。

图1

图2

材料二大约从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几内亚比绍会从东北刮来一种被称为“非洲魔鬼”的哈马丹风,每当它来临,人们就会奔走相告“不好,哈马丹风来了!”

(1)判断哈马丹风的成因,简述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即带来的不利影响)。

(2)分析比绍气温最高的几个月与雨季的关系,并说明其雨季的形成原因。

答案:(1)成因: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干燥炎热的热带大陆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是哈马丹风。

被称为魔鬼的原因: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

(2)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受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影响,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解析:第(1)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每年10、11月到次年3、4月期间,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在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形成高压,图示区域受东北信风带影响。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来自炎热干燥的热带大陆的气流,从撒哈拉沙漠向几内亚比绍运动,就形成哈马丹风。哈马丹风来自撒哈拉沙漠的热带大陆气团,会使当地气候从湿润变得干热,甚至形成旱灾,影响生物和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哈马丹风风力强劲,带来大量干燥尘埃,使能见度变差,影响交通。尘埃堆积后会影响地表环境。所以被称为“魔鬼”。第(2)题,读图分析可知,在雨季来临之前的3—5月,云量少、太阳高度大,气温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雨季到来。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非地图。

材料二上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统计资料。

城市气温/℃降水量/mm

(1)简述南非地形特征。

(2)比较甲、乙两城市气候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3)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丙地渔场不同季节捕鱼量的差异。

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向西倾斜,起伏小;海岸陡峭,海岸线平直。

(2)甲城位于迎风坡,夏季(1月)受迎岸风和沿岸暖流影响,降水多;冬季(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乙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沿岸有寒流流经,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燥。

(3)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上升流减弱,捕鱼量少;夏季受信风带控制,形成离岸风,上升流增强,捕鱼量大。

(1)题,从地形类型和地势起伏、海岸线等角度描述南非的地形特征。第(2)题,根据两城市的位置及气候资料判断两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第(3)题,根据丙地位置判断渔场的成因,进而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不同季节捕鱼量的差异。

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第9讲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三圈环流与气压带和风带形成

例1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2010年3月以来,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图l为火山喷发图片。回答⑴~⑵题。 ⑴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⑵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命题意图:本题灵活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各圈层的关系,让学生明确考查的方向。 解析:⑴关键在于熟悉冰岛所在的纬度位置,题干中的“北太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已经有了明确的暗示,但需要说明的是冰岛位于北极圈以南,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容易得到答案B。 ⑵该题已经说明是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而不是从火山灰的来源开始,很显然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沉积下来。 答案:⑴B ⑵A 【变式训练】(2011·太原模拟)下图是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⑴图中气压带 A.7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B.1月份被陆地高压切断 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D.由热力因素形成 ⑵下列判断和推论正确的是 A.在气压带②影响下,亚欧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B.受风带③的移动影响,1月份澳大利亚西北部降水较多 C.在风带①的影响下,我国西南地区夏季湿润 D.非洲西南端开普敦受气压带②和风带③交替控制 命题意图:本题进一步考查了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⑴根据图中风带的风向,可判断出图中气压带应为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⑵风带为东北信风带,③风带为西风带。 答案:⑴C ⑵B

高考地理试题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试题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试题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试题9月中旬,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 ℃,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长沙9月中下旬的天气状况图,回答7~8题。 7.9月15日~23日,长沙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8.与往年相比,长沙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夏季风强劲,晴热少雨 B.副高异常强大并控制该地 C.直射点北移,太阳辐射加强 D.亚洲高压异常强盛 (2019湛江模拟)右图为某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据图回答下题。 9.影响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2019潍坊检测)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分析回答10~11题。 10.该月份,①②两地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地的较大 B.②地的较大 C.两地相当 D.上半月①地的较大 11.③地以南到赤道以北地区,此时的盛行风向为()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东南风 (2019南昌检测)读几种气候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A.①是热带沙漠气候 B.②是热带雨林气候 C.③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④是热带草原气候 13.图中②代表的气候类型最大的分布区在() A.亚马孙平原地区 B.撒哈拉沙漠地区 C.西西伯利亚地区 D.西欧地区 甲、乙两地纬度相同,相距500千米。两地气温、降水资料如下表所示。完成14~15题。 14.两地的纬度约在() A.15S~20S之间 B.15N~20N之间 C.25S~30S之间 D.25N~30N之间 15.两地之间的地形可能是() A.平原 B.盆地

气压带与风带导学案

热 冷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与风带(第一课时:气压带与风带的形成) 【课标要求】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学习目标】 1、 通过回顾热力环流知识,结合太阳辐射纬度分布不均,理解单圈环流的前提条件,绘制出单圈环流示意图 2、 通过回顾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理解地球自转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因,并能够绘制出三圈环流示意图、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3、 通过读图,理解风带气压带随季节移动的原因和规律 4、 通过案例探究,学会应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学习重点】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 【学习难点】理解太阳辐射、地转偏向力、直射点移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入:撒哈拉沙尘挽救了亚马孙地区 在一般人眼里,漂浮在空气中的沙尘除了给人带来烦恼外实在没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然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家就惊奇地发现,在巴西亚马孙地区,暴雨每年都从土壤中冲走大量矿物质。然而,正是从5000千米外世界最大沙漠——撒哈拉沙漠刮起的沙尘,不断跨越大西洋,将携带的矿物质补充到亚马孙地区,才保持住了该地区丰富的自然生态。 1、 热力环流回顾 请完成右图, I) 用箭头标上气流运动方向, II) 在圆圈中填入近地面气压状况 III) 在方格中填入高空气压状况 由于地面 不均,导致气流的 (垂直/水平)运动,从而形成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而这一气压差异导致气流的 (垂直/水平)运动,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 大气环流 概念: 的、 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 的 状态 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 不同,造成高低纬度之间产生 差异,从而引起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教案

《气压带和风带》教案设计 【课题】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三圈环流形成原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解析北半球冬,夏季风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应用典型气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例的分析掌握气候的五大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从而掌握对某一区域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进而能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的运动规律,分析典型的 气候,对比分析,简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读图分析季风,了解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2.利用假设和成因分析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学会抽象的空间图形分析 2.培养辨证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培养学生执着追求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的影响 3.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和理解。特别是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中纬度处的 运动规律,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 2.季风对大陆东岸的影响 3.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方法】 读图法,绘图法,讨论法,共同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和学生回顾热力环流、近地面大气的方向受那几种力的影响和高空大气受两种力的影响下风向和等压线平行。

新课讲授: 1、大气环流:由热力环流到风,然后引出大气环流。理解大气环流的定义和 意义。利用身边的生活情境形象解说大气环流的意义。例如:在夏天,屋内开着空调,当你打开门的时候,外面热的空气被风吹进屋内,这样你就会切肤的感觉到了屋内的温度就有了一定的变化。 2、绘图(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图) 提出第一个假设地球不自传,地表均一的情况下,地球的大气环流会呈现什么样子的环流形式? 引导学生共同思考,并且提问几个学生不同的思考结果。追问为什么这样想?提问:…… 学生回答…… 分析和评价…… 绘出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的热力环流的方向 3、过渡:生活如果像这样的单圈环流这样简单,我们的生活就过于乏味了,而 我们的自然环境事实上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下面我们一起继续探讨大气的到底有什么规律。 提出第二个假设:地球自传,地表均一,地球自传,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请同学回忆前面的知识,例如:空气流动的时候,因为地球自传,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提问…… 学生回答…… 分析…… 4、以北半球为例,和学生一起分析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过程:先讲低纬环流圈,然后讲高纬环流圈(这些都是热力动因,学生更能容易理解接受,再讲中纬环流圈。首先说这些环流圈的时候,由此先得出气压带,然后再由气压带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得出风带的形成。 在黑板板书画图逐步详细的分析低纬环流圈中高空气流在300的纬度处的运动规律和极地东风与盛行西风相遇时气流运动规律(这些是难点,在分析之后再重点分析,借几何绘图帮助学生理解)。 (1)低纬环流(板书) 近地面,副热带高气压带一部分气流向赤道低压带流去。另一部分气流向北流,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由南风逐渐向右偏形成西南风,也叫盛行西风(画箭头⑤)。与此同时,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的气流,逐渐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又叫极地东风(画箭头⑥)。盛行西风与极地东风这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在60°N 附近相遇,形成上升气流,在低空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上升气流到高空,一部分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上空(画箭头⑦)为补充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的来源(画箭头⑧)。这样在30°N与60°N之间形成一个中纬环流圈。 (2)中纬环流(板书) 北纬60°附近的上升气流,另一部分流向极地上空(画箭头⑨),补充极地高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检测:第8讲-气压带和风带(Word版,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 一、选择题 (2019·武汉高三起点考试)下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表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 B.Ⅰ纬度降水总体上多于Ⅲ纬度 C.Ⅱ纬度附近锋面和气旋活动频繁 D.Ⅳ纬度台风活动频繁 2.下列关于气压带与风带的表述,错误的是( ) A.Ⅰ气压带与a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B.Ⅳ气压带与c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 C.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D.终年受Ⅲ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近地面风向向左偏转,可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故A项错误;Ⅰ纬度和Ⅲ纬度均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均偏少,B项错误;Ⅰ纬度为下沉气流,应处于极地高气压带,则Ⅱ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且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天气,故C项正确;Ⅳ纬度位于赤道附近,无地转偏向力,无台风形成,故D 项错误。第2题,Ⅰ气压带为极地高气压带,a风带为极地东风带,二者交替影响的地区降水稀少,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气候一年中分为干湿两季,B项表述正确;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项表述正确;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地区一般为热带沙漠气候,D项表述正确。 答案:1.C 2.A (2019·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回答3~5题。

3.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B.①③⑤ C.①⑤⑥D.④⑤⑥ 4.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 )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5.能够正确表示气流②运动模式的是( ) 答案:3.C 4.B 5.C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可用来表示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强指数年夏季风偏强,弱指数年反之。下面图1示意东亚1960-1999年陆表和海表温度的距平变化,图2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据此回答6~7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09讲《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导学及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解读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解释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运动的原因。 3.掌握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成因。 知识清单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三圈环流的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由于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气压带、风带随着季节有移动现象,规律是与________________一致,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冬季_____。 4.由于________________,以亚欧大陆为例,1月份________________被大陆上的_____高压——________________切断,保留在海洋上(_____________)。7月份________________被大陆上的_____低压——________________切断,保留在海洋上(______________)。南半球由于_______占绝对优势,地表性质均一,气压带______分布明显。 5.季风成因: (1)东亚季风:________________; (2)南亚季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高低纬间冷热不均 2.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差异 地转偏向力 地表均匀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 概念:________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特性:________、有规律性、长时期平均状态 意义;调整全球________分布,影响天气和气候 大气环流 低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 →信风 ________低气压带(热力环流) 中纬环流:副热带高气压带???→西风 ________低气压带(动力环流) 高纬环流:________高气压带??? →东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热力环流) 三圈环流 气 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

一、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b)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1月份在北纬60°附近,亚欧大陆形成______高压(又称______________高压),____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使其只保留在海洋上。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等影响,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________季风,在南亚季风区表现为________季风。 7月份,在北纬30°附近,近地面形成___________ (又称 ___________),使分布在此处的___________气压带被大陆热低压切断,使___________气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这时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影响,在东亚季风区表现为___________季风。 对于南亚地区来说,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移,位于赤道以南的__________风跨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形成__________季风。 例1:读“大陆空气柱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向。 1).关于a、b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冬季、高气压 B.b图表示冬季、低气压 C.a图表示夏季、低气压 D.b图表示夏季、高气压 2).a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副极地高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季风环流的形成(b) 东亚南亚 风向 冬季 成因 风向 夏季 成因 例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表示的是(1或7)_____月季风图。 E的风向为_______ ,F的风向为______ (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 (3)此时我国地区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 。 (4)E季风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 , F季风的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 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例3:下图所示季节,上海和孟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南季风、西北季风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东南季风D.西北季风、东北季风 【小结】 ①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分布特点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图片哥伦布 为什么在地球上会有定向风带和无风带呢?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课题: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2、复习旧课: 在黑板上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甲、乙两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叫学生在黑板上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归纳:受热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 遇冷 风:同一水平面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3、探究:学生在黑板上完成了甲、乙两点的热力环流简图后,接着总结,如果上面说的甲地是极地,乙地是赤道,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假设的条件“地球不自转,地球表面均匀”,也就是只考虑赤道与极区间的冷热差异。把甲地改为北半球的极地,乙地改为赤道,再叫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北半球单圈环流形成的示意”图。 4、图示讲解:在考虑到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会产生三圈环流。 5、提问:在气流上升和下沉的情况下会形成什么气压带? 6、比较: 同是低压,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有什么不同? 同为高压,极地高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有什么不同? 7、提问画图:各气压带之间的风向。 绘图:赤道低压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之间的风向 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向 极地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向 8补充图示:北半球的风带和气压带 9进一步探究:依照“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再结合上面所提到的“南半球风向向左偏转”,画出“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图。系。 10探究:哥伦布航海路线与风带的关 11图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 总结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相间分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等。 12、提问:地球上气温高的纬度地带是不是总是赤道? 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分析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13对比分析地图: 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和“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示意”图分析得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公转运动,直接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北半球夏季北移,南半球夏季南移。 14小结: 填写表格总结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气压带风带导学案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影响 班级 学号 小组 [学习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 2.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影响。 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4.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突破】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及其移动规律。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海陆气压中心季节性变化的影响;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学法指导】 课前预习:阅读课本,根据导学案梳理基础知识和探究题目。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容,进行基础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 2.用15分钟独立完成【教材基础知识梳理】,并尝试对【探究点】进行研究。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1. 形成 因素?? ???热力因素:形成①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和②副极地低气 压带 2.三圈环流 a .低纬环流:位于赤道与③ 之间,形成北半球的④ 带和南半球的⑤ 带。 b .中纬环流:位于副热带与副极地之间,形成⑥ 。

c .高纬环流:位于极地与副极地之间,形成⑦ 。 3.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也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⑧ 移,冬季⑨ 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1)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⑩ 分布。夏季,大陆上形成? ;冬季,大陆上形成? 。 a .北半球?????7月份,?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切断 1月份,?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切断 b .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 分布比北半球明显,呈? 分布。 (2)大气活动中心的? 和强度一旦异常,就会造成世界各地天气、? 的异常。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1)季风:是大围地区盛行风随○ 21 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是大气环流的重要表现形式,亚洲○ 22 和○23 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 (2)季风的形成:受○ 24 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的影响而形成 合作探究 1.读“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A 、B 、C 、D 分别代表的气压带名称,并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赤道吹向两极的高空气流为什么只能到30°纬度附近? (3)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较高纬形成的风和极地高压带流出的气流性质有何差异?这两股气流在60°纬度附近汇聚后导致什么后果?

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1课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导学案 编制:朱玉敏(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审核:郭长山班级:学号:姓名:小组: 【学习目标】 1、说出大气环流的概念、意义和成因; 2、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3、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4、理解气压带、风带与天气的关系。 【自主梳理】 阅读教材33-35页图文,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一、大气环流 1、概念:的大气运动,它反映了大气运动的平均状态。 2、成因:不同纬度地区得到的不同,造成高低纬度间产生差异,驱使大气不断运动、输送和交换热量。 二、单圈环流(教材33页活动题) 三、三圈环流 1、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 2、三圈环流类型:低纬环流、、。 近地面表现: 个气压带,个风带。 赤道附近(0°): 3、气压带分布南北纬30°附近: 南北纬60°附近: 南北极地(90°)附近: 风带分布:低纬带,中纬带,高纬带。 三、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1、原因:随季节变化而南北 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作周期性 的季节移动。 2、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 季偏,冬季偏。 3、重要节气:A为;B 为 或;C为。

【重点提炼】 一、单圈环流 完成教材33页活动题。 1、形成前提(3个):(1)不考虑 力; (2)假设地球表面是 均匀 的; (3)太阳直射在 赤道 上。 2、画图完成赤道与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地面冷热、气流运动、气压对比) 高空 近地面 90°S 0° 90°N 二、三圈环流 1、形成前提(3个): (1)考虑 力; (2)假设地球表面是 的; (3)太阳直射在 赤道 上。 2、请在下图线段上用箭头标注气流运动方向,完成南北半球三圈环流图。 要求:①标出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 ②相应位置写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③标注各地点气压状况。 高空 近地面 90°S 60° 30° 0° 30° 60° 90°N 三、气压带和风带 1、请在下图上画出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总结分布规律。 画图要求:①标出赤道、南北纬30°、南北纬60°、南北纬90°; ②相应位置写出76个风带的名称; ③画出各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分布规律: 高低气压带 分布;南北 对称 。 风带分布规律: 。 2、各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有何差异? (①热力原因:因地面受热不均引起气压变化②动力原因:因气流被迫上升和下降引起气压变化) 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 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 、 。 3、风带的风向如何判断? 四、气压带和风带与天气、气候的关系 1、形成降水的条件: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 地东风 带

高一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高一地理周末作业 1.有关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低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是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C.赤道低气压带北邻东南信风 D.南半球的盛行西风是西南风 2.地球上的风带、气压带与降水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信风一定是干燥的风 B.西风一定是湿润的风 C.副热带高压带地区降水不一定很少 D.西风和信风之间的地区降水一定很多 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示意图”(图2-2-1),完成3—4题。 图2-2-1 3.有关甲、乙的位置,正确的是() A.甲位于30°N B.乙位于30°N C.甲位于90°N D.无法确定 4.有关①②气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冷性气流 B.②是暖性气流 C.①是西风带 D.②是西南风 5.如果图2-2-2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则正确的叙述为…() 图2-2-2 A.丙为极地高压带 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 C.气压带丁和风带①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6.如果此图表示的是东亚冬季的季风环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丁两地中,丁是陆地 B.丙、丁两地中,丙地气温高于丁地 C.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①气流温暖湿润 7.如果气球在英国伦敦施放,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刚刚施放时其水平运动的方向为() A.向西北方向 B.向东北方向 C.向西南方向 D.向东南方向

8.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图2-2-3),完成下列问题。 图2-2-3 (1)在图中注出各风带的风向箭头,并把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填在下面: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 (2)从大气运动与降水的关系来看,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下沉则不易形成降水,由此判断上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有规律移动,在气压带和风带的过渡地带,可以形成特殊的气候类型,如C和D 交替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9.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副热带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暖高压 B.副极地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C.极地高压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D.赤道低压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10.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图2-2-4),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2-4 A.甲点位于30°N附近 B.乙点位于30°N附近 C.①是冷性气流 D.②盛行西南风 11.在气压带、风带图上,由于冷暖气流相遇后形成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2.在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形成图中,如果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低纬度的风向与现在正好相反 B.高纬度与中纬度的风带和风向不会改变 C.各气压带的气压高低与现在相反 D.三圈环流依然存在 13.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 A.极地地区 B.副极地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赤道地区 14.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都是() A.向东飘扬 B.向西飘扬 C.向西北飘扬 D.向东北飘扬 15.当亚洲大陆气压为992百帕、北太平洋中心气压为1 036百帕时,正确的叙述为()

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课时作业

第7讲气压带和风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7·上海十二校联考)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1~2题。 1.地中海气候的形成主要与下列哪个气压带和风带有关( ) A.①与⑤B.②与⑥ C.③与⑦D.②与⑤ 2.当图中②地气压分裂成海洋上的高压和陆地上的低压时( ) A.上海可能出现伏旱B.孟买此时吹东北风 C.洛杉矶出现阴雨D.北京可能出现寒潮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纬度分布可以判断气压带、风带名称,根据图中风向(风向右偏)可以判断南、北半球(位于北半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数字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为: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东北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地中海气候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交替控制形成,所以B选项正确。第2题,②地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分裂成海洋上的高压和陆地上的低压时,北半球是夏季。此时上海受副高影响,可能出现伏旱现象,A对。孟买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季风,B错。洛杉矶位于美国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C错。北京夏季没有寒潮,D错。 答案:1.B 2.A (2017·天津五校联考)图1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2为图1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3~4题。 3.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B.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北印度洋自东向西的船只顺风顺水 4.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 C.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夏季多雨 解析:第3题,由图2中风带、风向可知甲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图1中其北移了,说明为北半球夏季,A正确。第4题,图中乙、丙、丁分别为西风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受乙风带的影响,西欧全年温和湿润;丙气压带影响下的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

气压带和风带 【考点及能级要求】 1.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 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掌握全球气压带及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高效预习】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概念:具有 的大气运动。 2、大气环流意义:促使 之间, 之间的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3、单圈环流 假设条件:①地表均一(即全是均一的陆地或者全是均一的海洋);②地球不自转(即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③地球不公转(即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单圈环流 三圈环流 4、三圈环流 ⑴假设条件:①地表均一(即全是均一的陆地或者全是均一的海洋);②地球不公转(即太阳永远直射赤道)。 ⑵形成原因:高低纬之间的冷热不均,水平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 ⑶分布:① 环流(0度到30度之间);② 环流(30度到60度之间); ③ 环流(60度到90度之间) ⑷气压带: G.极地 带:热力型冷高压;E.副极地 带:动力型冷低压 C.副热带 带:动力型热高压;A.赤道 带:热力型热低压 ⑸风带: 900 600 300 00 G F C E D B A ① ② ③ 900

F.高纬东风带:从带吹向带;北半球风,南半球风 D.中纬西风带:从带吹向带;北半球风,南半球风 B.低纬信风带:从带吹向带;北半球风,南半球风 5、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⑴假设条件:地表均一(即全是均一的陆地或者全是均一的海洋)。 ⑵移动原因:。 ⑶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冬季 【课堂训练】 1.在下列气压带、风带中,同时参与低纬环流和中纬环的是() A.极地东风带 B.西风带 C.信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2.读下图,四幅表示极地东风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有() 读“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根据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分布规律,图示所反映的时间是() A.夏至日 B.冬至日 C.春分日 D.不好确定 4.有关②气压带的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气压 B.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气压 C.空气堆积下沉形成高气压 D.空气堆积上升形成高气压 5.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知识解析与训练7---气压带和风带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知识解析与训练 第7讲 气压带和风带 [考纲呈现 ]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 考纲解读] 1.综合思维:联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从 时空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空间分 布、随季节的移动规律,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2.区域认知:通过对比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差异、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差异,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明确区域之间存在差异。 [思维导图] 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 (1)气压带、风带的名称: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北信风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盛行西风带, E 副极地低气压带,F 极地东风带,G 极地高气压带。 (2)三圈环流的名称: ①低纬环流,②中纬环流,③高纬环流。 (3)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夏 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冬季位置偏南。位置如图所示:

综合思维 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高低纬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3)极地东风和信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中纬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单一气压带、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冰原气候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压带、风带形成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高温多雨 信风带干季高温少雨 西风带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炎热干燥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整理

高一地理必修一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整理大气运动对风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以下是气压带和风带知识点,请大家认真掌握。 1.形成: ●单圈环流:理想环流圈 ●三圈环流:低纬、中纬、高纬环流。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注意:记住名称、位置以及风带的风向。气压带和风带关于赤道对称。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的时候,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大陆降温快,形成高压,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夏季大陆升温快,形成低压,把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冷高压,热低压) ●气压中心(北半球): 亚洲 北太平洋 北大西洋 冬季 亚洲高压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夏季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季风: 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来自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带),南亚是西南季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夏季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逐渐偏成西南风)。 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南亚是东北季风。 3.气候类型: ●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要把降水和气温描述清楚。 ●(1)在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在两种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之下: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比较重要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于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

(2)温带海洋气候:一般温度高于0o,降水不多也不少;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温带大陆西岸;以西欧最典型,其余分布在北美洲西北岸、智利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端及新西兰等地。 (3)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类型。分布于南、北纬30~40间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其余分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太平洋沿岸,智利中部,澳大利亚南部沿海地区和非洲南部的开普敦地区。 (4)我国的气候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南方)、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温带大陆性气候(西北) 高原气候(青藏高原)

(完整word版)气压带风带学案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了解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及原因。 3、通过合作互动,提升逻辑推理能力与互助、协作能力。 〖学习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与季节移动 〖温故知新〗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完成下面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标出高低气压) B A C 冷热冷 〖互动课堂〗 【画一画】 假设地表均匀,太阳终年直射赤道,画出南半球的大气环流:

【合作探究1】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1)在下图中填注各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并用箭头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用弯曲的箭头表示偏转后的风向。 (2)三圈环流——近地面的表现为:______个气压带,______个风带 (3)气压带和风带在分布上有规律? 【合作探究2】 上图为哪个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俯视图?说出你的判断理由?说出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的气压带和风带?

【巩固练习】 1.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 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地球自转偏向力 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度的加热不均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2.下列全球的气压带中,气流是上升的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3.由于受热不均而形成的气压带有() ①赤道低气压带②副热带高气压带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④极地高气压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4.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在()A.赤道附近 B.极地附近 C.南北纬60°附近 D.南北纬30°附近 5.关于气压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全球7个气压带,3个低压带,4个高压带 B.气压带具有高低相间分布规律 C.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D.低气压带气流上升多云雨,高气压带气流下沉多晴天 6.下列图中,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 C. D.

高中地理气压带和风带练习题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 (1)形成因素:_______ 和_______(动力因素或者热力因素) (2)请用图示意三圈环流,并注出七压六风的名称,并画出风向。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原因: ②规律: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特点: (1)南半球基本上呈_____状分布,因为南半球______面积占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_____状分布,因为北半球______面积大,海陆分布____。 2.表现

三、季风环流 (1)季风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了季风的形成。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 一、单项选择 1.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的最主要原因是()A.台风的影响 B.反气旋的影响 C.海陆热力差异 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2.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节移动是由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造成的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就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 D.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必然导致风向季节变化 3.关于地球上各气压带、风带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气压带均盛行上升气流 B.高气压带均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形成 C.信风带气流沿途不断增温有利于成云致雨 D.中纬西风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容易成云致雨

二、综合题 1.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 (2)A气压形成的原因是,被切断的气压带是。(3)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风,D点盛行风,我国的天气以为主要特征。 (4) D地7月盛行风,其形成原因是,由此可见,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除外,还有 2.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月份是月。图中A处是 (高、低)气压,名称 是。 (2)图中B处盛行季风,C处盛行季风。 (3)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 是。 (4)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是原因

(完整word版)气压带和风带导学案(含答案)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和对气候的影响导学案(二课时) 学习目标: ●分析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的关系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分析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运用海陆分布示意图,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分析东亚、南亚季风环流与成因及相关的气候类型。 自主学习: 1、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两个。全球共有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2、由于热力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气压带有1个赤道低气压带和2个极地高气压带。 3、由于动力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气压带有2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2个副 4、结合课本50页图2-32北半球三圈环流 和风带示意,画出全球气压带、风带。 并说明理由。 合作探究: 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做有规律的运动,气压带和风带是否也随之做相应 的移动呢?如果随之移动,请说明其规律。 气压带和风带也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季节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2、根据50页图2-32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理想模式下的,如果我们考虑了海陆分布等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隔成一系列的高、低压中心。 3、结合世界地图及全球气压带风带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在海陆分布的影响下,北半球的冬季和夏季气压带会如何变化? 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亚洲低压(又称印度低压)所切断,

仅在大洋中存在着高压区域。 冬季,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为强大,控制范围最广,这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也保留在海洋上。 4、读53页图2-34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请回答: (1)什么是季风? 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著改变的现象,成为季风。 (2)形成季风的原因是什么? 海陆分布导致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季风环流形成的重要原因。 (3)东亚和南亚的季风有什么区别?并填下表4“东亚、南亚季风的对比”。 表4东亚、南亚季风的对比 (4)为什么说东亚的季风最典型? 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所以东亚的季风最典型。 自主检测: 必做题 1.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中纬度大陆上等温线的分布是( C) A.1月份、7月份都向北凸出B.1月份、7月份都向低纬凸出C.1月份向南凸出,7月份向北凸出D.1月份向高纬凸出,7月份向低纬凸出 2.7月份,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 A.被阿留申低压切断 B.被冰岛低压切断 C.被印度低压切断D.高压仅保留在陆地上 3.对我国天气、气候影响最为直接的是(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