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题拔高题库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题拔高题库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题拔高题库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题拔高题库

3、社会关系构建认同和利益,认同构成利益。即主体间的社会互动形成共有观念,共有观念形成文化,文

化决定行为体的身份、利益和行为。4、世界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相互构成关系。建构主义的三个核

心概念是“规范”、“认同””和“文化”。建构主义理论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世界政治,为国际关系研究开辟

了一条新道路,重新设定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议程,把哲学和社会学问题引入了国际关系研究领域,开辟

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局面。

建构主义兴起的背景或原因

建构主义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领域中兴起的缘由,大体有以下相互关联的方面。

首先,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出现“第三次论战”,主要围绕国际关系“超理论”

层面上抽象而艰涩的哲学问题而展开,后现代主义思潮试图打破占主流饿理论范式,但难以形成自己的国

际政治理论。建构主义者在吸收他们成果的同时,谋求摆脱这种“超理论”之争,提出一套从经验上可以

解释冷战后国际政治现象的理论。

第二,冷战结束以及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现实的深刻变化,在相当程度上揭示出以新现实主义为主流的理论

范式在解释和预测国际政治方面所存在的缺陷,特别是对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忽略,这一情形促使学术界出

现和开拓新的研究视角;

第三,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一代崛起的建构主义者谋求在研究中更为贴近并抓住当代国际政治生活的

脉搏,强调国际体系变化的社会动因和不同方面,注重国际关系中的实体性问题和经验分析;第四,文化研究回归国际关系,出现了国际关系学的社会学和语言学转向。

建构主义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贡献

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概念“规范”、“认同”、“文化”。

“规范”属于一种社会约定,包括规则、标准、法律、习俗、习惯等。建构主义者把规范概念定义为“意

指对某个特定国家本体作出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建构主义认为,通过建构而产生出来的行为规范、原则

以及共同体分享的信仰,不仅影响和规定着国际政治中国家行为体的具体行为、利益、优先选

择以及实现

对外政策目标的工具,而且可以帮助行为体理解什么是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以及如何运用合法手段去获取

他们。因次,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们创造出行为模式。

“认同”这一概念来自社会心理学,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些形象是通过

与“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利益依赖于认同。温特提出两种认同类型“整体认同”和“社

会认同”。建构主义感兴趣的是行为体中间的“集体认同”,即自我和他者建立积极的认同关系,在认知上

把他者看做是自我的延伸。行为体之间存在移情联系是建立集体认同的基础。社会机构对行为体的认同和

利益施加深刻的影响。

“文化”,建构主义认为,文化不仅影响国家行为体的各种动机,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特征,即国家的

认同。国际政治的文化可以改变国际体系。温特提出了三种国际政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

文化。国家存在着战略文化。

建构主义批判性的吸收了国际关系解释性理论和构成性理论的研究成果,谋求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世界政治,

为国际关系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重新设定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议程。温特的建构主义理论贡献在于:1、

他以独特的角度显示了第三次论战的性质是理性主义与反思主义之争;2、他更明确的提出了建构主义的要

旨;3、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忽视了国际关系中的文化、认同和利益问题,温特所主张的批判的、反映

主义的建构主义理论则把文化、认同和利益因素及其结合带回了国际关系研究。

温特的三种无政府文化

温特对文化的定义是:“社会共有知识”,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场景中通过互动产生的共有观念,是社会成员

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国际体系文化就是国际社会中这些共有观念的分配。国际体系文化有三种理想类

型: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

(一)霍布斯文化,它由敌人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敌意”。国家间的敌对角色使他们表现出

以下行为取向:1、摧毁、消灭或改变对方;2、把对方的意图向最坏处考虑,任何事件都会与敌意联系在

一起;3、军事实力被视为至关重要的因素;4、无限制使用暴力,直至消灭对方或被对方消灭。因此,霍

布斯文化的逻辑是“所有人反对所有人”的战争状态,亦即霍布斯自然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丛林法则主

导一切,暴力是唯一的行为逻辑。

(二)洛克文化,它是由竞争对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竞争”。竞争与敌意有着本质的不同:

竞争的双方相互承认生存主权和财产权利。所以,洛克无政府文化中的国家相互承认主权,重视绝对收益

和未来效应。军事实力的比重减弱,暴力受到限制。一旦战争爆发,竞争对手会限制暴力的使用程度,不

以消灭对方为终极目的。洛克文化的逻辑是“生存和允许生存”,主权制度是洛克文化的标志性印记。

(三)康德文化,它是由朋友的角色结构确立的,其核心内容是“友善”。国家之间相互再现为朋友,并

与之遵守两天基本规则:非暴力规则和互助规则。这两条规则界定了康德无政府文化中国家的基本行为取

向:非暴力规则意味着不使用战争和战争威胁方式解决,互助规则意味着一方受到威胁的时候另一方将予

以帮助。这不是说朋友之间没有利益冲突,而是他们不使用暴力来解决利益问题。康德文化的逻辑是“一

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亦即集体安全或安全共同体体系。

英国学派

又称英国国际社会学派,是二战后在英国逐渐衍生发展起来的一支独具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它的生

长历程基本不受美国国际关系学界的影响。之所以称其为英国学派,是因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多在

英国的国际关系院系接受教育或担任教学研究职位。之所以称其为国际社会学派,是因为该学派的中心概

念是“国际社会”。代表人物有E。H。卡尔、查尔斯。曼宁、马丁。怀特、赫德利。布尔。布尔的《无政府

社会》被一致认为是英国学派最杰出的代表作。英国学派共同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概念是:接受“国际社会”

的概念和思想,在研究方法上承袭传统的历史、法律、哲学反思法,在世界观上截然区别于现实主义和自

由主义,研究对象上注重国际关系的秩序问题,在价值取向上赞同国家中心论。英国学派坚持“异质多元

主义”,研究的基点是怀特所界定的“3R”传统,基本理论出发点是怀特的理性主义。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

其特色在于多元主义;历史演进法是其主要研究方法。英国学派对丰富和发展国际关系理论作出了一定的

贡献,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建设有启示作用;其理论缺陷,以科学观来看,其难以提出明确的因果关系假

设,缺乏理论陈述的清晰度。

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

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 内容简介........ 国际关系理论:思想、范式与命题》由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骨干教师集多年教学、研究经验编写的一本适用于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教材,打破了国际关系理论教学多年来使用外国学者著作的局面。主要介绍国际关系研究的思想传统、理论范式和主要命题,着重于核心问题、基本概念、基本命题和基本理论的总结和梳理;并注重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书中。同时适用于广大国际关系理论爱好者。 目录........ 序言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在中国第1章导论 一、为什么学习国际关系? 二、国际关系研究什么? 三、规律、理论与范式 四、国际关系理论的作用 五、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演进 六、如何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第2章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什么是现实主义? 二、修昔底德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三、马基雅维利和《君主论》 四、霍布斯与《利维坦》 五、卢梭的宪政现实主义 第3章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格劳秀斯与《战争与和平法》 二、洛克与个人主义政治观 三、亚当斯密与自由资本主义理论 四、康德与世界和平理论 五、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体系的确立与发展第4章古典现实主义 一、现实主义基本原理 二、权力学说 三、地缘政治学 四、均势理论 第5章新现实主义 一、新现实主义理论的研究方法 二、新现实主义理论的前提假定 三、新现实主义的核心假设 四、新现实主义的评价

第6章新自由制度主义 一、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基本假定与核心概念 三、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基本理论主张 四、新自由制度主义的贡献与缺失 第7章建构主义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渊源 二、建构主义的兴起与内部派别 三、建构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评价 第8章英国学派 一、英国学派的缘起和发展 二、理性主义传统 三、国际社会理论的演进 四、国际社会的伦理维度 五、意义、局限与前景 第9章威慑理论 一、什么是威慑? 二、威慑的类别 三、威慑理论的发展 四、威慑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 五、核武器与核威慑理论 六、冷战之后威慑理论面临的新问题 第10章区域一体化理论 一、区域一体化的产生与概念解读 二、区域一体化的若干理论阐释 第11章霸权稳定论 一、政治逻辑与霸权稳定论的起源 二、作为学术命题的霸权稳定论 三、经验验证与霸权稳定论的进展 第12章民主和平论 一、民主和平论的思想渊源 二、民主和平论的兴起 三、民主和平论的主要观点 四、对民主和平论的评价 第13章文明冲突论 一、冷战后国际政治的特点与文明冲突论”的提岀 二、文明冲突论"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内容 三、文明冲突论"的评价 第14章冷战的结束与国际关系理论 一、冷战结束对国际关系理论的挑战 二、现实主义的新发展

全国国际关系专业排名备份

全国国际关系专业排名 1、复旦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4、中国人民大学 5、外交学院8、南开大学9、清华大学 全国硕士生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考取难易程度排名2007-06-11 17:09 以下排名为一位前辈经过多方面分析得出,分析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有: 1.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 2.专业课评卷松严程度; 3.招生单位所在省市公共科的评卷松严程度; 4.招生单位的公正程度; 5.招生单位的分数线; 6.参考书目的难易程度; 7.专业课出题的方式; 8.复试的严格程度; 9.学校名声的效应度;10.学校的地理位置效应。 (招生单位后括号内为2004年该单位复试分数线,顺序为政治、外语、业务一、业务二、总分。特别提醒本表为官方公布分数线许多单位实际复试线都可能会高于此分数线)(凡单位后面没有标注分数线的,其分数线均为:(54,54,81,81,330) 国际政治专业: 最难考取的单位是: 北京大学(60,60,90,90,340;或55,55,90,90,360)、 复旦大学(56,56,84,84,330)、 外交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53,51,105,105,330)、中国人民大学(60,60,90,90,350)、中共中央党校、吉林大学(52,52,90,90,330)。清华大学 考取难度二等的单位:武汉大学(52,52,90,90,330)、 南京大学(55,55,85,85,325)、 暨南大学、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50,50,75,75,320)。 考取难度三等的单位: 同济大学(50,50,80,80,305)、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47,52,90,90,330)、 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55,55,90,90,345)、 华中师范大学。 最容易考取的单位: 兰州大学(45,45,68,68,320)、 新疆大学(49,49,74,74,325)、 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延边大学、聊城大学。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考研难点分析

复合相互依存Complex Interdependence 相互依存论的基本理论假设,认为国际关系体系中存在着多种相互依存关系是其基本特征.代表作是美 国学者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合著的《权力与相互依存----转变中的世界政治》(1977)。基本观点:1、 国际社会存在着多渠道联系,包括国家之间、跨政府和跨国家的关系,任何一种联系都加强相互依存,每 一种行为体都起着相应的作用。2、国家间关系的议题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而且没有明确的先后次序排列, 军事安全问题不再始终居于国际关系议事日程的首位,世界问题不再有明显的高级政治、低级政治之分, 国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区别日益缩小。3、在复合依存占优势的领域,如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军事力量的作 用减弱,但是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和保护他国免受侵略和威胁中,武力仍是重要的政策工具。对于复合相互

依存的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对外交的影响,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富于理想主义的看法,认为相互依存的 水平将日益提高,终将导致世界共同体的出现、世界国家的形成。另一种是现实主义的看法,认为相互依 存不能改变各国追逐权力和国家利益的本质,相互依存越发展,带来的新问题越多,管理和控制手段跟不 上,可能增加利害关系冲突、摩擦,发生动荡,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国家 还是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体。复合相互依存模式的缺陷在于:1、复合相互依存在分析国际关系时仍未能提供 真知灼见。基欧汉和约瑟夫.奈对复合相互依存针对的是世界的总体剖析,而现实主义的权力与相互依存的 分析针对两个国家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应用氛围划分也不能成立。2、复合相互依存模式的三个特征不仅没有 介绍清楚复合相互依存与一般相互依存的经济、生态相互依存有何区别,而且三个特征之间的逻辑联系也 有问题。3、复合相互依存模式本身似乎超出了国际关系的研究范畴。 两枝世界政治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全球化问题引起了国际关系理论学者的极大兴趣.美 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罗斯诺教授认为,在冷战后时期,一体化与分散化、地区主义与全球主义、继承与变

外交学院外交学苏浩、夏莉萍当代中国外交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外交学院外交学苏浩、夏莉萍当代中国外交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外交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人,下设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 外交学专业下设2个方向,分别是苏浩、夏莉萍的当代中国外交;江国青的外交法。 二、招生专业及人数、考试的科目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导师招生数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030208外交学08当代中国外交 苏浩2(1)1001英语或1003日语 (2)2001政治学 (3)3008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 夏莉萍1 (1)1001英语或1003日语或1004法语 (2)2001政治学 (3)3008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三、导师介绍 苏浩,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外交学院教授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外交学院外交学系教授,国际问题专家,外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国外交学院战略与冲突管理中心主任,“韩中思想库”论坛中方召集人。曾任外交学院中国对外关系教研室主任、外交学系教学副主任和代理系主任、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夏莉萍:教授,安徽省黄山市人。1994年年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7年7月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97年8月起至今在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工作,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为系教学副主任。2000年3月至2002年6月在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领事部任三秘。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国际关系理论三大流派

(转自:庄周梦蝶)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安全。安全是塑造国际行为的核心变量,也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概念之一。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的保证在于所获权力的 多寡。自由主义提出国际制度理论,以此来淡化权力的影响,认为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可以确保 安全。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从社会学中借鉴新的概念,认为国家安全的存在和追求,离不开观 念和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因素。 一、三大主流国关学派的国际安全观简介 国际安全问题历来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引 起了国际安全局势的剧变,国际社会对国际安全问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 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国际安全问题的大辩论。[1]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界形成了三大 理论流派论战的局面。[2] (一)、现实主义学派的国际安全观 基于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现实主义对于国际政治的本质以及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 长久而深入的思考。在现实主义学派看来,国际安全在本质上是稀缺的,国际安全问题只可以缓解,却不能最终得到解决,而获得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权力。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就是围绕权力斗争的关系。无政府状态成为认识国际政治的基本起点,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则是每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3] 现实主义学派主要有以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以肯尼思沃尔兹和罗伯特吉尔平 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和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汉斯摩根索一生经历过两次 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痛经历使他一直坚持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存在于人自身罪恶的本性不可 能根本改变,因此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安全的国际社会。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经常会感到岌岌 可危,为了能够安全,人们必须自保,要自保就必须获得权力。而国家权力就是这种个人权力的 延伸和扩大。在他看来,权力,主要是军事权力,是国家行为的目标。[4]在国际社会里,国家对外 行为的动因就是出于对权力的追逐。而不断追逐权力的结果,则使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 相互怀疑和不信任,导致“安全困境”和“零和博弈”,其逻辑结果是国际冲突。[5]因而获得国家安全 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军事权力。肯尼思沃尔兹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条件 下国家的第一考虑就是生存。[6]他认为在这样的体系中,国家的目的不是获得和维持权力,而是 力图确保生存,两极均势有利于降低战争危险。[7] 新现实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罗伯特吉尔平认为,除了国际政治方面的因素,也应该考虑到国 际经济方面的因素,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中,国际经济方面的因素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国际安全 方面,他强调只有提升包括国家经济实力在内的整体实力才能更好的获得安全。进攻性现实主义 的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强调权力是大国政治的根本,大国为追逐权力而互相竞争,国际体系 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不公导致国际冲突,只有获得权力最大化才能尽可能地确保自身安全。 他还提出了5个基本假设: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2、大国拥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 权力。3、国家永远无法确认它国的意图。4、生存是第一目标。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可见,进 攻性现实主义是将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发挥到极至,国际安全极为稀缺,国际冲突不可避免,只 有掌握最大化的权力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现实主义学派关于国际安全的逻辑是“安全困境”。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间具有高度猜疑性, 使它们对对方行为总往最坏的方面估计。国际安全是稀缺的,为了获得安全,一国增加军备,必 然会使另一国感到威胁,从而引起另一国增加更多、更强大的军备,最终使军备竞赛无法避免。 (二)、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安全观 “强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难”仍然是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切实感受。自助、结盟、集体安 全等成为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可求途径。[8]理想主义学派认为:除了战争,国家还可以通过和平 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安全。以一战为界点,国际关系的理想主义传统开始转向现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与现实主义相比,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加注重集体安全和相互依赖。理想主义学派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内部题库

3、影响国家行为体的主要因素:国际体系结构 ①国际体系结构是自在、独立的政治学中的国际体系如同经济学中的市场;国际体系中的基本单位—国 家—则与市场中的个人相似。 诸多国家行为体的国际活动导致了国际体系的建立,但是,一旦国际体系建立起来,它变不受国家的 限制,像市场一样成为自在的、独立的,超越国家并凌驾于国家之上的东西。国际体系结构的这种自在的、 独立的性质使其具备了成为理论研究中核心变量的基本特征。 ②国际体系结构是自变量、原因;国际行为是变量、是结果。 国际体系结构影响了国家的国际行为,顺国际体系规律而动的国家会生存并发展,逆国际体系规律而 动的国家则衰退并死灭,即“结构选择”。解释和预测国家行为体的主要因素是国际体系的结构,只要国际 体系的结构不发生质变的话,体系中成员的国际行为也就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③国际结构的定义:国际体系结构是指国际体系中物质权力的分配格局,亦即体系单位依其相对实力在

体系中的相应位置的排列。国际体系结构的基础是国家实力,即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分配决定了国际体系的 结构。这种权力分配首先是大国之间权力的分配,并且首先是指国家的军事实力。 (三)对新现实主义的批判 1、对国家中心说的批判 ①忽略国家的阶级属性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其功能是通过阶级压迫和剥削实现资产阶级利益,通过其他权力手段调节对 立阶级之间的斗争,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延缓统治阶级的生产方式。 现实主义本身就是一种为资本主义制度解决问题的理论,目的在于维护现有的国内和国际社会中存在的 阶级关系。 ②把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分割开来 要比较准确的了解和预测国家的国际行为,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两个方面的制约作用都应得到重 视。 2、对“结构选择说”的批判 国际体系应该有着两个并存的方面,一是国际体系中的结构,二是体系中的进程。新现实主义强调 了国际体系结构,忽略了国际体系中的进程。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外交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人,下设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 国际关系专业下设6个方向,分别是王帆的国际安全与大国战略;周永生的经济外交;赵怀普的欧美研究;李海东的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卢静的全球问题研究;魏玲的当代国际关系。 二、招生专业及人数、考试的科目 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导师招生数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030207国际关系01国际安全与大国战略王帆2 (1)1001英语 (2)2001政治学 (3)3007大国安全战略 02经济外交周永生2 (1)1001英语或1003日语 (2)2001政治学 (3)3005经济外交 03欧美研究赵怀普2 (1)1001英语 (2)2001政治学 (3)3006欧盟政治与外交 04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李海东2 (1)1001英语 (2)2001政治学 (3)3003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10全球问题研究卢静1 (1)1001英语 (2)2001政治学 (3)3011全球治理与世界秩序11当代国际关系魏玲1 (1)1001英语 (2)2001政治学 (3)3001国际关系理论 三、导师介绍 王帆,男,1963年7月出生。外交学院副院长,法学博士,教授,硕士及博士生导师。2009年获北京市教学名师。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外交学会理事、对外友协美中关系委员会理事、中国裁军协会理事、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秘书长。在学术杂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在报纸杂志发表评论百余篇。 周永生:男,1963年4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系。1989年于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理论重点

防御性现实主义①国际体系中的安全是充足的 ②国家获取安全的最佳途径是采取防御性的战略,维持现状。历史上,枪打出头鸟。理性国家吸取教训,学会约束自己。无政府状态未必导致冲突,反而教会国家克制。 ③安全困境存在,但这个问题并不严重。产生也是为了对付特定威胁。 ---------------------------------------------------------------------- 新古典现实主义①国家对外行为首先由它的相对物质力量驱动 ②系统压力必须通过单位层次的干预变量加以转化体系和单位因素都对国家对外行为产生影响 ③国内层次重要性:领导人对相对权力的认识国家内部机制:国家与社会的相对力量以及国家社会结构。体系压力决定对外政策大方向,但非细节。 ---------------------------------------------------------------------- 进攻性现实主义①通过国家的相对力量和外部环境理解国家对外行为。国家功能性相同。 ②无政府状态决定安全稀缺国家自助 ③国家获取安全的最佳途径是扩大自身相对力量安全困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 集体安全①非排他性-建立在普遍性国际安全组织基础上 ②集体强制力为后盾 ③内向性没有特定假想敌,没有特定敌国和敌对集团 ④建立在国际法基础上。实践:国联联合国全球和地区层次上的集体安全。地区层次集体安全建立前提(略) ---------------------------------------------------------------------- 文明冲突论①文明差异性将是导致未来冲突根本原因,未来的冲突将在文明交界处爆发。(七八种主要文明) ②导致文明冲突的原因:文明差异是根本性;文明意识强化;文化特性差异不容易改变和协商解决 ③西方和非西方的对抗将成为冲突的焦点儒教和伊斯兰教国家VS 西方阵营 ④文明的冲突主要形式:一,地区或微观层次冲突,发生在文明不同的邻国或一国内两文明集团。二,全球层次上或宏观冲突。 ---------------------------------------------------------------------- 复合相互依存①各个社会之间存在多渠道联系,包括正是非正式(政府跨国集团等) ②世界政治中各个问题没有明确等级之分军事经济等都重要 ③武力变成一种无效的政策工具武力代价高昂而且难以预料 ---------------------------------------------------------------------- 依附论由①到③越来越温和①激进主义依附论:弗兰克‘不发达的发展理论’,主张外围地区脱离与中心地区的联系。阿明: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剥削性。矛盾存在于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中。 ②改良主义依附论:卡尔多索:发展和依附同时发生而非对立。利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真题1999-2010

外交学院 历年国际关系专业考研试题 (1999年~2010年) 说明: 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 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 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4.08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学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 2010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15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中导条约、伊朗门事件、勃兰特委员会、日美安全条约、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 二、简答(40分):1、评析欧洲一体化过程中的成果、2、评析普京的“务实外交 三、论述(80分): 1、论述二战后美国军事战略演变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论述冷战时期美国各位总统的均势战略以影响) 2、二战后初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原因和结果。 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民族主义 2.非政府组织 3.政治决策 4.政治信念 5.政治沟通 二、简答题(30分)1.简述政府与政党、政府与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区别 2.简述政治冲突发生的原因。 三、论述题(30分)从政治发展的内容上,论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发展的成果和不足。 国际关系理论部分(60分)| 一、名词解释(20分): 1. 托马斯.阿奎那 2. 国际社会说3. 霍布斯文化4. 无政府性 二、简答题(15分): 简述多边主义的定义与含义。 三、论述题(25分): 试论摩根索与沃尔兹的权力政治观的异同。 ---------------------------------------------------------------------------- 2009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2) (一)、名词解释(8分/个)--40分 1、诺维科夫报告 2、哈尔斯坦主义 3、《洛美协定》 4、中东“六五”战争 5、东盟 (二)、简答(20分/个)--40分 1、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背景、原因及意义 2、战后国际核裁军的重大成果 (三)、论述(40分+30分/个)--70分 1、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演变 2、戴高乐主义的表现及其意义 2009政治学部分(90分) 一、名词解释(30分) 1.政治关系 2.政治沟通 3.政治参与

2017年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语言学方向考博真题-育明考博

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国际政治语言学方向考博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一、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研究方向导师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 030206 国际政治06国际政治语言学孙吉胜2013年2人2014年2人2015年2人2016年2人(1)1001英语 (2)2001政治学(3)3002国际政治语言学 理论(1)外语口试(2)专业面试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左右(竞争较激烈) 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同等学力报考者通过初试后,须加试政治理论课及两门硕士阶段专业课。 4、全脱产博士生学制为三年,委托培养博士生学制为四年。每位导师录取在职委托培养博士生不超过一名,全院录取在职委托培养博士生数原则上不超过当年招生总人数的30%。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外交学院国际政治专业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张老师叩叩:7726-78-537) 二、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及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年份招生方式及人数公开招考报名人数报录比复试分数线2013年公开招考(23人) 75人5:1外语>=45政治学>=50专业课>=60 2014年公开招考(23人) 80人6:12015年公开招考(24人) 84人6:1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1、外交学院共有3个博士招生专业:030207国际关系030206国际政治030208外交学,各个专业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2、2016年外交学院计划招生人数为21人。 3、外交学院考博历年缺考率平均在20%左右。

2017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当代中国外交方向考博英语真题-育明考博

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当代中国外交方向考博考试内容--育明考博 一、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分析(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 研究方向 导师 招生人数 初试内容 复试内容 030208 外交学 08当代中国 外交 苏浩 2013年3人 2014年5人 2015年3人 2016年4人 (1)1001英语或1003日语 (2)2001政治学 (3)3008外交学与当代中国外交 (1)外语口试 (2)专业面试 夏莉萍 (1)1001英语或1003日语或1004法语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6:1左右(竞争较激烈) 2、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3、同等学力报考者通过初试后,须加试政治理论课及两门硕士阶段专业课。 4、全脱产博士生学制为三年,委托培养博士生学制为四年。每位导师录取在职委托培养博士生不超过一名,全院录取在职委托培养博士生数原则上不超过当年招生总人数的30%。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 (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张老师叩叩:7726-78-537) 二、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及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年份 招生方式及人数 公开招考报名人数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2013年 公开招考(23人) 75人 5:1 外语>=45 政治学>=50 专业课>=60 2014年 公开招考(23人) 80人 6:1 2015年 公开招考(24人) 84人 6:1 育明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外交学院共有3个博士招生专业:030207国际关系030206国际政治030208外交学,各个专业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2、2016年外交学院计划招生人数为21人。 3、外交学院考博历年缺考率平均在20%左右。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试题,朱峰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A1 1权力 2民族国家 3安全困境 4建钩主义 A 2 1 防御性现实主义 2 自由制度主义 3 国际道德 4 权力 A 3 1 国际体系 2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 3古典现实主义 4相互依存 A4 1 国家利益 2 国际规制 3 权力 4 建构主义 A5 1无政府状态 2国际制度 3民主和平论 4核威慑 A6 1 安全困境 2 国际制度 3 结构现实主义 4 国家实力 A7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权力 3 国际规制 4 国家利益 A8 1 国际关系理论 2 国际制度 3 软实力 4 均势 A9 1 建构主义

2 相互依存 3 国际制度 4 权力 A10 1 国际体系 2 国际制度 3 建构主义 4 软权力 A11 1 民族国家 2 权力 3 建构主义 4 核威慑 A12 1 强权政治 2 安全困境 3 建构主义 4 国际道义 A13 1 国际规范 2 民主和平论 3 国家利益 4 多边主义 A14 1 霸权和平论 2 建构主义 3 国家利益 4 权力 A15 1 民族国家 2 新自由主义 3 历史的终结 4 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B1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追求国家利益的合理手段有那些? 3 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的表现是什么?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结构现实主义?B2 1 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实力的决定要素? 3 如何理解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4 什么民族国家体系? B3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 什么是外交政策的决定要素? 3 建构主义?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 B4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主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3价值观与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4 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B5 1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利益? 3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B6 1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霸权稳定论? 3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军事同盟? B7 1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冷战后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4 什么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 B8 1 什么是建构主义理论? 2 什么是“民主和平论”? 3 人类能建立世界政府吗? 4 如何理解国际安全? B9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除了国家以外,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还有哪些? 3 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什么是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B10 1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增进国际合作应该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3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经济因素对国家间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B11 1 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理论认识? 2 外交政策治定的依据是什么?

国际政治学论“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

论“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 摘要:对外援助是主权国家实现战略目标、维护经济利益、营造道德形象的重要外交工具。从《马歇尔计划》开始,对外援助政策就在国际和地区性冲突的善后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涉及了其他许多领域,深入到了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社会乃至政治生活的层面。 关键词:对外援助国际关系国家力量对比国家利益国际地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援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2003年,中国接受的官方援助总额为1072亿美元。作为援助国,中国提倡平等互利、尊重主权、讲求实效等原则。无论是作为发展中的受援大国,还是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都需要比较完整而透彻地了解国际外援提供者的理论、机构、政策和方法,为中国的改革发展事业和外交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国外研究外援的现状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国外相关研究主要从“国家利益”理论,“超国家”理论,以及多层治理或国家内部因素外部化的理论出发,对外援实践展开研究。 1.传统的援助理论 “国家利益”理论是发达国家提供外援的最为常见的政治理论依据,其中尤以现实主义的理论最具代表性。在摩根索看来,无论什么形式的对外援助,本质都是政治性的,其主要目标都是促进和保护国家利益。其他现实主义者也强调外援作为国家外交政策工具的作用,如华尔兹认为在两极格局的体系中,对外援助政策是霸权工具;瑞德尔认为,欧洲援助国利用外援工具在后殖民时代延续前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各种老关系。 活跃在对外援助领域里的多边行为体主张“涓滴理论”和“工业发展替代理论”,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为典型模式,寻找发展的必要条件,并设法通过国际性的财政转移替代那些必要条件。例如,将外援资金投资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用以替代通过原始积累才能获得的必要资本;用外援资金购买必要的技术,用以替代技术革命的漫长过程;用外援资金投资于人力资源的发展,用以替代消耗时日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训等。总之,上述理论倾向于推广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忽视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逻辑。

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内部信息-考研状元笔记

(诚恳)二、印度挑起边界流血事件 1、根本分歧 中方(1)整个中印边界从未划定,两国之间不存在任何划定边界的协议、条约等文件;(2)两国之间存在着一条长约2000公里的传统习惯线;(3)这条线的西段沿着喀拉昆仑山山脉,中段沿着喜马拉雅山山脉,东段沿着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南麓。 印方(1)中印边界的大部分在英国统治印度时期就已经划定(2) 印度方面主张的这条习惯线,与中方主张的传统习惯线有着12.5万平方公里的差异。 2、三段争议地区 三段:1东段,印度以所谓《西姆拉条约》为依据,坚持麦克马洪线就是中印东段边界,这条线把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入了印度境内。2中段:不但包括英国过去占领后来印度继承的中国领土,1954年中印协定签署后,印度又占了7处地方。3西段:印度方面主张的西段分界线跨过了喀拉昆仑山,深入到中国境内,将属于中国新疆的阿克赛钦地区和西藏的阿里部分地区约3.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印度。印度的依据是1842年中国西藏地方当局曾与克什米尔地方当局换文三、印度的边界政策和中印边界流血冲突 1、印度的边界政策 印度方面先是悄悄蚕食中国的领土,同时尼赫鲁希望通过对中国采取一种比较亲善、同情、合作和友好的政策来使中国对印度的领土野心不提异议;后来又采取单方面的武力推进政策,企

图造成既成事实。 1951年2月1日,印度在联合国大会上反对美国提出的宣布中国是侵略者的决议。 1954年底主动提出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写进协定的正式文本。 2、边界流血冲突 1959年8月25日,印度政府派出武装部队越过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企图侵占朗久时,中印之间发生了第一次边界冲突。 11月7日,印度又派军队企图越过西段传统习惯线的空喀山口,发生了双方的第二次武装冲突。 3、印度实行单方面武力推进政策的原因 (1) 国际体系:印度处于有利的地位。 “根据不同的情报和外交报告,他(尼赫鲁)使自己相信,中国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紧张,国内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局面,这些因素使中国不能对印度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白鹤 at 2007-11-17 15:44:35 ——Harish Kapur, India’s Foreign Policy, 1947-92:Shadows and Substance, New Delhi: Saye Publication, 1994, pp.25-26 “尼赫鲁完全知道苏联在向中国施加压力,要中国按照印度的条件解决问题,并且相信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领袖,最终会使中国屈服,因为中国经不起与苏联彻底决裂。” ——王宏纬:《喜马拉雅山情节——中印关系研究》第281页 (2) 印度的国内情况:经济形势很糟糕,需要借边界问题来转移人们的视线。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土地改革和乡村发展计划未取得成效。1958年印度出现了经济危机。大规模的罢工斗争、土地斗争和抗税斗争屡屡发生,尼赫鲁政府的威信下降,尼赫鲁本人也受到议会中反对党和国大党内部反对派的指责。

国际关系理论

第一章国际关系理论 第二章讲师介绍:李铭义博士 ?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博士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席格中心访问学者 ?义守大学助理教授 ?电子邮件:mylee@https://www.doczj.com/doc/e05192223.html,.tw 目录 ?壹、前言 ?贰、国际关系理论的缘起 ?参、国际关系的研究途径 ?肆、国际关系理论脉络 ?伍、理论之架构 ?陆、结语 国际关系定义 ?一九九六年牛津出版之政治学辞典,对国际关系解释为研究国家间的互动与更广泛意义的国际体系(international system)的理论与运作之学科。这定义显然是采广义的解释国际关系之意涵,包括理论与实务层面的科际整合,均为其研究与应用领域。 ?然而国际关系之狭义内涵,仅为对国际政治行为体之政治互动关系与研究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国际关系又称作国际政治学。 学者看法 ?马基维利(Niccolo Machiavelli,1469~1527)提出「君主论」(The Prince)的论述,把政治学当作实践学科,认为国家管理与价值判断无关,必须采取科学方法,统治者使用一切可能的权术以达管理目标,使国家成为纯粹的权力组织?噽际间应该建立普遍永久和平计划,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观察到国家权利对人民的强制性,然基于哲学之调和与和谐理念,必须承认国家成立的人类理性过程,主权应属人民,国家则须保障人权,国家体制应采分权原则建立代议制共和国,希望藉由共和体制的人民理性作甈,形成联盟以防止战争,唯有如歠,才能消除道德与放治的矛盾,将使人瑻拥有永久和平。

学者看法 ?国家绝对主权论是布丹(Jean Bodin,1530~1596)的重要政治主张,唯有永久存在的主权,才能保障安定的社会秩序,促使国家合法化。此外,国际间应积极维护国家权力的主体性 ?尚有鲁索(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的政治思想,推论基础为国家建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们原本拥有自由平等的生活,国家基于民意而形成公意,以实施直接民主制度,政府在国际丛林中依靠均势维持秩序,甚或采取战争手段而非和平方式 学者看法 ?克劳塞维茨(Gottfried von Clausewitz,1780~1831) 的「战争论」,主张战争实是政治的工具,所采取的不同形式,因此军事必须服从政治的理念与企图,国际之间的政治关系,将不受限于战争的影响,军事战略必须受到国家政略的指导。 ?循由国内阶级斗争而国际相互剥削的理论体系,必须追溯到马克思(Karl Marx,1818~1883)以唯物哲学作为社会思维的分析起点,物质的具体而不可超越性,使其以经济为基础论证与社会斗争的必然趋势,衍生成为国际间的相互剥削关系,同时可以辅证成立其科学方法与理论系统 发展趋势 ?国际关系理论与实务的交互影响与发展,历经百余年的科学论述研究,可以大致区分为理想主义系络、现实主义系络与马克斯国际观等系络。 ?面临不断变动的国际局势,基于近代科技文明的动力,藉由信息的大量快速交流,形成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整合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代不可逆反的潮流,尤其当前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难民问题、人口问题、毒品、核武、国际恐怖主义、贸易保护、太空开发???等重大问题,都是需要依靠全球共同解决的议题 国际关系理论系统 ?举凡人类的政治意识型态,可以概略区分为资本主义、保守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不同取向,国际关系理论同样可以循其脉络区分为自由主义的哲学观、保守主义的历史论与马克斯主义(Marxism)的世界观,三者各自汇聚为不同的国际关系理论系统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李海东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李海东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外交学院每年招收博士生2人,下设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 国际关系专业下设6个方向,分别是王帆的国际安全与大国战略;周永生的经济外交;赵怀普的欧美研究;李海东的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卢静的全球问题研究;魏玲的当代国际关系。 二、招生专业及人数、考试的科目 专业代码及名称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导师招生数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030207国际关系04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李海东2(1)1001英语 (2)2001政治学 (3)3003美国外交与中美关系 三、导师介绍 李海东:男,1971年出生,山东省泰安人。1994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95-1996年在南京大学-约翰o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进修;2000年在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2002年在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学习。后任职于外交学院,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国外交、大国关系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四、参考书目(推荐) 专业课信息应当包括一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参考书和资料的使用。这一点考生可以咨询往届的博士学长,也可以和育明考博联系。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灵活运用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来答题,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另外,考博资料获取、复习经验可咨询叩叩:肆九叁叁,柒壹六,贰六,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

外交学院国际政治考研唐晓《政治科学基础》课件

政治科学基础唐晓 第二章政治心理 一.什么是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指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感性的心理反映,表现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二.政治心理包括哪些内容 1政治认识,即对政治活动和政治体系的认识,指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是其他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一般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判断三个过程。 2政治情感,即人们在政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政治兑现的爱憎、好恶、亲疏之感,可以分成政治情绪和政治感情。政治情绪是对政治生活产生的暂时性的主观体验;政治感情则是对政治关系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复杂而有稳定的心理体验。 3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人们去从事某种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内在力量,是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动机因人因时而有很大的差异性。 4政治态度,即人们对一定政治现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心理反应倾向,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的统一体,是人们政治行为某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可概括为支持、反对、不介入三种。 5政治性格,即人们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政治行为,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 6政治信念,即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学说,注意的仰慕和尊崇,是高级的心理,推动人们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奋斗。▲(10年名词解释) 三.政治心理的特征有哪些 1.自发性。政治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相互交往中根据经验和直观感受自然形成的一个自发过程,是一种不够深刻尚未上升到“自觉”程度和状态的政治意识,是以连串的“自在”的、简单的联想和条件反射,另外,政治心理自发性能够还表现在它是一种缺乏理性指导的心理现象,具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 2.差异性。政治心理因成员的个人条件、社会地位等不同为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1)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2)因环境的不同导致的政治心理不同;(3)社会差异,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政治心理根本不同;(4)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的人们,政治心理明显不同;(5)民族差异,不同国家或民族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和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 3.潜隐性。政治心理和其他社会心里一样,没有明显的表现和显著的反映形式,潜藏在主题的内心世界中,一旦条件成熟或遇到一定的导体就会爆发出来。 4.相对稳定性。政治心理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不稳定,易变化的一面,相对稳定就是它一经形成就难以改变,其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长期社会化的结果,是政治环境长期作用的产物;不稳定性指的是政治心理能极敏感地反映社会政治的细微变化,并随其发展而变化,另外,对个人或群体而言,国内外政治事件或政治更迭等都可以引起政治心理的变化。 四.政治心理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