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案全册1-8单元附教后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教案全册1-8单元附教后记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习作1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1.教材简析
这是给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的一次“放胆作文”训练。教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了习作包括的内容和习作的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有两篇例文。第三部分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唤起学生初步习作的兴趣和信心,然后揭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教学目标
①读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笔》,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知习作所包含的丰富的生活内容。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初步的兴趣,知道写作并不难。
②初步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把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
③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写清楚生活中或想象中的事。
3.教学重难点
重点:1.领会习作的基本要求、方法、习作格式。
2. 学习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就要说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一件事情还要说得有头有尾,让人知道这件事情先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最后是怎么结束的。
难点:
帮助学生寻找创作素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明白作文即是写我所闻、我所见、我所做、我所想。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留心观察,搜集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
教师准备:
例文《好阿姨》的录像 “金笔杆、银笔杆、铜笔杆奖”的卡通贴图
利用课前谈话或聊天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让学生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讲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是谁做的事,怎样做的或事情的经过怎样,结果怎样。在聊天时不和写作文挂钩,就单单是让学生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事。
(设计简析:目的是在这种轻松的聊天方式中让学生知道讲述一件事的基本方法,为学生在习作课堂上的交流减小难度,为下笔写作消除心理上的畏惧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前指导
(一)揭示话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已经升入三年级了。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写作文了。与写话一样,写作文并不难,只要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实,有好多同学上学期的写话,就已经是作文了。
(设计简析:在轻松的谈话中,让学生感受到其实作文并不难,从上学期自己就已经会写作文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树立习作信心)
(二)借助例文,领悟写法
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简短的录像。(一个小同学去买牙膏,售货员阿姨热情地接待)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1.这是多小的一件

事情啊,事
情虽小却可以从中看出阿姨待顾客如亲人。这个同学就把这件事写下来了,请大家看语文书21页上的一段话,题目是___________。
2.自由读一读《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笔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3.小组交流、讨论。
好阿姨是怎样给小作者留下“热情”的“好”印象的呢?再仔细的读一读,与同桌讨论讨论。
小结:小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有序的写下了自己去商店买牙膏时的见闻和感受,动作、语言的描写反映了阿姨热情待客的特点。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小事情,只要你留心观察,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人看明白,就是一篇作文了。
由此可见,作文是十分简单的,只要留心周围的事物,就能写出作文来。
4. 阅读《假如我有一支神笔》。
A: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想,小作者有了神笔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小结:小作者展开了想像的翅膀,写出了这篇生动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间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见,作文可以写自己想象的世界,只要大胆想象,也能写出精彩的作文来。板书:内容丰富
B:畅谈感受:《好阿姨》《假如我有一只神笔》后,你对作文有了什么感受呢?是不是也愿意来尝试一下?
(设计简析:通过对例文的阅读、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习作的内容可以写经历过的、有深切体验的事,或是有趣的,难忘的事,也可以写出自己的心事和愿望,想象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
(三)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确定内容
要求:今天我们就来试着写一篇作文。写什么呢:起床啦,刷牙啦,打电脑啦,和小朋友一起玩做游戏啦、在家接待客人啦、钢笔的使用啦……什么都可以写。你准备写什么,仔细想一想。
2、交流构想: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写作内容,拓展思路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各种感兴趣的事情随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
指导重点:怎样说好一件事情:要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就要说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一件事情还要说得有头有尾,让人知道这件事情先是怎么发生的,最后是怎么结束的。
板书: 事情:时间 地点 人物 怎么做? 结果怎样?
3、指名学生汇报自己选择的内容,尽量保证各种内容都有。并请1-3名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来当堂讲述,教师重点引导把一件事情说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就要说清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一件事情还要说得有头有尾,让人知道这件事情先是怎么发生的,最后是怎么

结束的。以便使其他学生受到启发,起到引领的
作用。(暑假趣事、打电脑、接待客人、钢笔的使用、我喜欢的游戏、我的新同桌、我学会了……等)
4、其他要求:本次习作除了对作文内容的要求外,还有什么要求?(开头空两格,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先打草稿,再朗读修改,最后誊写)
(设计简析:激活学生已有经历,打开生活。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使学生肯讲、敢讲。让每个孩子都感到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二、下笔成文
1、师:我很想听完所有同学的故事,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多时间。怎么办呢?请大家帮我出点子。对,就像同学们刚才说的那样,你们只要把刚刚说的内容写下来,就能满足老师的心愿,也能让大家共同分享,好吗?
2、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写出精彩的文章,我们班将举行作文大赛,评出“金笔杆、银笔杆、铜笔杆奖”。获得“金笔杆奖”同学的文章,将刊登在班级“小作家乐园报”上。
3、师:请大家静下心来。在脑海中构思好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开始动笔,一气呵成,时间为40分钟。遇到不会写的字先空下或注上拼音,写完后再查字典补充修改。
4、学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悄悄小声指导,保持教室的安静。(重点辅导学生是否能将要表达的事情说明白;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遇到写不下去的学生,帮助疏导一下,以起到扶的作用。发现学生使用的巧妙的词语及精彩的语句,及时用红笔标注下来,并写上简短的鼓励性的语言。)
(设计简析:利用评奖的办法,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静心习作的习惯,理清思路,当堂完成。教师发挥帮扶的作用,使学生第一次习作能感受到习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品尝到习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教师的适时点评、圈画、标注,为学生习作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课时
二、下笔成文
1、学生继续习作
2、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发现亮点及时标出鼓励。
三、作后评改
1、学生自已修改
师: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下自己的文章,主要看一下文章是否有错别字,不会的字查字典;语句是否通顺,标点符号是否正确使用;有没有将要说的事情说清楚、明白,并用上修改符号。由于是第一次习作,老师有必要教几个基本的修改符号:副板书:删除号: 改正号: 增添号:
2、同桌互评
要求:①先通读同桌的文章,找到他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用波浪线和三角号标注下来,写上表扬的话。②找到文章中错别字及不通顺的句子,提出修改意见。③对本篇文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并与同桌交换意见。
3、集体共评
由同学自由推荐文章写的比较优秀的三名同学站起来朗
读,全班共评。要求:①认真倾听同学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及时发现文章的闪光点及问题所在,快速举手发言叫停,发表自己的看法。先肯定优点再提建议。②整篇文章读完以后,谈谈自己是否听懂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对文章做总评。要求不高,三言两语即可。(教师适时点拨,及时肯定文章的优点及同学点评的恰当之处。尽量把发言的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习作的主人)
4、学生再次审视自己的文章,最后完成定稿。下课前上交作文本,养成不拖拉,及时完成习作的好习惯。
(设计简析: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评改,使学生逐步深化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并学会了作后修改的方法。同桌互批加强学习与交流,互相找到文章的闪光点,增强习作的信心,提高了写作的兴趣。当堂上交习作,养成写文章一气呵成的好习惯。)
【习作批改】
一、教师批改评奖
本次习作教师重点批阅学生文章是否将事情说清楚、明白,是否有错别字,语句是否通顺。对学生运用的优美词句大加赞赏,并有针对性的眉批。将文章分成三类:1、文章意思表达明白,文通字顺,语言优美。数量占五分之一。2、意思表达基本清楚,有个别语句不通顺现象、个别错别字现象。数量占五分之三。3、内容较少、错字病句较多,不太会写。数量占五分之一。
二、点评文章,公布结果,成果展出。
按评出的结果,在学生的作文题目右方分别贴上“金笔杆、银笔杆、铜笔杆奖”的彩色图片。获得“金笔杆”奖的同学将成为班级“小作家乐园报”的第一期编辑,文章刊登在班报上。被评为全班最优秀的文章的同学将成为班报的主编,并颁发胸牌。以后每次习作将根据评比结果及时更换主编及编辑部成员。班报规定三天时间办好,并张贴于教室墙壁“习作专栏”,以供同学阅读学习交流,互相借鉴。
(设计简析:本次习作是学生的第一次写作,也是一次放胆文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习作的基本方法,并为孩子树立习作的信心,培养习作的兴趣。因此,文章的批改,重点围绕训练的基本要求,并以鼓励学生为主,找到每个孩子文章中的闪光点。不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为孩子在习作的航线上,推上一把,让他们顺利启程。习作展示活动也是为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设计的,每一期更换主编和编辑部成员,也是为后进的学生鼓足勇气和力量向前赶、向前冲的。使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来跳一跳就能尝到枣子

的美味。)
习作一下水文



游红荷湿地有感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月18日,百
万滕州人民迎来了每年一度的中国(滕州)第七届微山湖湿地红荷节。这是我市围绕打造生态旅游文化品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举办的一次集文化旅游、经济贸易、对外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经济文化盛会。 

为了庆祝红荷节,我去了微山湖红荷湿地,那里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红荷湿地是江北最大的湿地公园,我看到红荷遍地,非常美丽。观赏荷花的人们人头攒动、载歌载舞,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我们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观赏着美丽的荷花,心情格外舒畅。

随着经济的发展,滕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低矮的平房不见了,幢幢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城市比以前更加繁华,宽阔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大街上的人们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衷心地祝愿滕州更富强,人民生活更幸福!


优点 多数同学能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内容真实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缺点 有些同学内容不真实;有些同学错别字多;有些同学不能正确使用标点.

改进措施 多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写身边的人和事;教给学生不会写的字查字典;教给学生标点的正确用法。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习作2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1.教材简析:
这是一次图文结合自画像的习作训练。教材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部分《我的自画像》的文与图。小作者抓住特点,为自己画了一张像,描述了图画中的自己,还有条理地写了自己的身材、长相、表情、性格和爱好。例文语言通顺,用词准确,富有情趣,很适合学生模仿。第二部分点明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给自己画一张像,画好后写一篇习作。
三年级学生习作训练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强调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知道与人用笔交流的必要性,愿意与人用笔交流,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所以本次习作训练的训练点除了要关注本次习作的具体目标,还要着眼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激起书面表达的欲望,鼓励自由表达。保护好学生书面表达的积极性,让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所以不论在写前指导阶段还是评改阶段、老师批改阶段,只表扬肯定,不批评打击,老师要密切关注学情,注意捕捉学生反馈信息时亮点,及时给以表扬鼓励,让学生充分体验书面表达带来的愉悦和自信,逐步养成书面表达的习惯,解决习作时提笔难的问题,培养良好的习作心态,为以后的习作训练

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 )读懂例文《我的自画像》,了解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初步感知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2)
画好自画像,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介绍。
(3)文字配图画,图文结合,抓住特点,突出个性,向大家介绍自己。
3.教学重点:
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介绍。
4.教学难点:
抓住特点、突出个性,向大家介绍自己。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1)收集描写小学生长相、身材、神态、性格等方面的词句,抄写在读书笔记上,然后利用一定的时间师生互相交流,让学生读出这些词句并说明是描写人物的哪一方面的。
(2)利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身材、衣着打扮等,测一测自己的身高、体重,向家长、同学了解自己的性格及大家对自己的看法等,教师要及时询问了解学生的准备情况。
(课前给每个同学发一张32开的白纸,画自画像用,全班统一,贴在自己习作后面。)
2.学生准备:
(1)收集描写小学生长相、身材、神态、性格等方面的词句,抄写在读书笔记上;(2)利用镜子观察自己的长相、身材、衣着打扮等,测一测自己的身高、体重,向家长、同学了解自己的性格及大家对自己的看法等。
(设计简析:三年级习作以“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乏会观察的眼睛,缺乏观察的敏感度。虽与自己形影不离,但对自己的观察了解并不充分。对有些孩子来说,说说自己,几乎说不出什么,原因就是没去关注自己,不会观察自己,根本不了解自己。有些孩子虽能对自己有些了解,但不会表达,介绍自己表述不明白,不准确,这就是语言积累太少的缘故。所以,设计这两个准备活动:第一个,就是让学生积累语言,知道应该用哪些语言介绍自己,能准确地用词句表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第二个准备,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关注自己,会观察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往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让学生不仅自己对着镜子观察了解自己的外形特征,而且向家长、同学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还有就是让学生知道获取写作材料不仅仅靠观察,还可以通过询问、调查了解的方式获得,这是对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一个学习方法上的渗透。教师的检查是对学生观察意识的督促与强化,引导学生确有观

察、观察确有收获,确保准备活动的实效性。)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师:老师有个谜语,“猜猜我是谁”:我个头不
高,浑身长毛,火眼金睛,七十二变打妖魔,保护师傅去取经。
师:从哪些方面判断出“我”是孙悟空?
师:是呀,孙悟空抓住了自己几个最突出的特点介绍自己,让我们准确地说出了谜底。有个叫杜小虎的同学也很会介绍自己,今天我们就向他们学习怎样介绍自己。 板书:2.我的自画像
(设计简析:孙悟空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人物形象,猜谜语又是学生很积极参与的一种游戏方式,所以编用这个谜语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接受习作这种学习方式,而且能初步感知一下介绍自己的方法,让学生从心理上感觉到这次习作并不难。)
(二)作前指导:
1.引导学生读懂图文结合的《我的自画像》
<1>看图,感知杜小虎的外貌形象
师:请同学们先看看杜小虎的自画像,能说说他的外貌特点吗?
学生同位交流,然后教师指学生汇报。
<2>读懂例文,初步感知介绍自己的方法
师:仅仅看他的长相和衣着等外貌特点我们还不能充分了解杜小虎,下面我们来读读他的习作详细地了解了解他。请大家读读例文,看杜小虎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
学生自由读例文,然后师生交流。
师:杜小虎看着自己的画像,向我们介绍了自己。他写了自己的哪些方面?请同学们按例文的写作顺序来说说看。
师生交流,引导学生明白杜小虎是按整体形象、年龄、体重、身高、性格、爱好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自己,并且知道介绍要按一定顺序。
2.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本次习作要点
师:请同学们读读例文后面的习作要求,小组内讨论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向别人介绍自己?
学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归纳要点。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1.年龄、性别、身材(身高、体重、胖瘦、手)、长相(脸盘、眼睛、鼻子、嘴、牙齿、耳朵、发型)、性格、爱好等
2.抓住特点
3.按一定顺序
4.图文一致
(设计简析:首先看图,感知杜小虎的外貌形象,其次引导学生从介绍人物的角度研读例文,明白例文是从图入手,从整体形象、外貌、性格、兴趣等方面按顺序介绍自己。然后将图文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到图的描绘与文的描述紧密地融为一体,两者是统一的。最后在研读例文和习作要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本次习作的要点:1.介绍一个人可以年龄、性别、身材<身高、体重、胖瘦、手>、长相<脸盘、眼睛、鼻

子、嘴、牙齿、耳朵、发型>、性格、爱好等几方面来介绍。2.必须抓住以上各方面的特点----与别人不同的地方。3.介绍时必须按一定的顺序。4.图中的形象最好与文字的介绍保持一致,以增强图文结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个环
节,让学生了解例文的主要内容,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初步感知了图文结合介绍自己的方法。)
(三)下笔成文
1.完成自画像
师:这几天同学们没少在镜子前观察自己,请你把自己的形象画在老师发给你的纸上。画完后给你左右的同学看看,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看那些地方画的最像,不像的地方修改一下。
(设计简析:自画像一定在课堂上完成,画的过程实际是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自我形象的过程,是自我审视、更加明确自己外貌形象特征的过程,明确了自己外貌形象特征,为下一环节的习作减小了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绘画能力差些的孩子,只要能突出自己的特点即可,图的布局、结构、大小不能像美术课那样要求。)
2.下笔成文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画像作品摆在桌面上,自己审视一下,确定没问题了,然后拿出作文本,以《我的自画像》为题,把自己介绍下来,语句要通顺,用词要准确,注意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师板书:语句通顺 用词准确 标点正确)老师提醒大家一下:看着自画像,参考黑板上的介绍方法写,同时可以参考你积累的一些词句。
学生习作,师巡视辅导。
第二课时
2.下笔成文
师:请同学们继续写作。
学生继续习作,师巡视辅导。
(师辅导时,要从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和黑板上的几个习作要点方面加以辅导)
(设计简析:在学生习作之前明确本次习作要求:以《我的自画像》为题,把自己介绍下来,语句要通顺,用词要准确,注意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引导学生按要求写,提高习作质量;对教师巡视辅导明确辅导内容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所做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本次习作学会自我介绍,提高习作能力。)
(四)作后评改
1.自己评改
师:把自己的习作大声地读给自己听听,看自己的介绍是否让自己满意?有不合适的地方,自己修改一下,用上老师教给的一些修改符号修改。
2.同位互评
师:自己满意还不行,读给同位听听,让他听听你的自我介绍哪些方面符合你的特点?有不符合的地方再改一下。
3.师生交流,全班同学参与评改
老师选三位同学的习作,读给大家听,请同学们猜猜作者是谁?如果大家一听就猜出来

作者,那就说明这位同学抓住了自己的特点,写出了个性,应给以表扬与肯定。鼓励其他参与学生评议。
(老师在读学生习作时,要边读边引导其他学生评议修改,还要在语句通顺,用词准确,不写错别字、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和黑板上的几个习作要点方面加以评改
。)
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师:听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评议是不是又看出自己习作的问题了,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自己的习作,继续修改,修改后,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写得不错给自己的习作写上一些评语。
(设计简析:评改环节设计了这四个层次----自评、互评、师生共评、再自评写评语,因为修改过程就是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训练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思维更敏捷,尤其是获取了更多的作文知识,这需采用多种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可见自主修改是习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成为修改习作的主人,其中老师的评改就是给学生做个修改的范例,让学生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修改,怎样改。引导学生自主修改并给自己写批语,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在修改中不断提高书面表达、品评文章的能力。)
(五)完成习作。
师:通过两节课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习作,现在把你的自画像贴在习作后面,把作文本交给语文课代表。
板书设计 2.我的自画像

1.年龄、性别、身材、长相、性格、爱好等 语句通顺
2.抓住特点 用词准确
3.按一定顺序 标点正确
4.图文一致

五.教师批改
习作课后,老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批改学生习作,批改要充分考虑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和习作的一些基本要求,所以批改本次习作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语句是否通顺2.用词是否准确3.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地用上标点符号,以上这三点是关注了习作的基本要求;4.介绍是否抓住了自己各方面的特点,突出了个性。5.介绍时是否按一定的顺序。6.图中的形象与文字的介绍是否能紧密地融为一体。后面这三点是关注了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还有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习作的初学者,所以老师的批语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习作的热情,激发习作兴趣,引导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学会书面表达,从而提高习作能力。
需要强调的是老师批改学生习作时,修改符号一定要规范,因为作文本发下去学生首先看的就是老师的批改情况,所以老师要给学

生做示范,长期下去,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这种影响中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
在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的好词佳句,精彩的片段,在讲评作文时,展示给全班同学,建议同学们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作为写作的资料积累下来








教师收集描写小学生外貌、神态、
性格等方面的词句,写在小黑板上或做成课件以供学生参考或是对学生收集材料的补充。)
2.读懂习作要求,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并配上自己创作的自画像。3.按习作要求,依照例文的方法,图文结合抓住主要特点向大家介绍自己。4.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习作3教学设计
滕【教材解析】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是指导学生简单地描写景物,具体写一写动物。教材分了三个部分:一是一幅画有天空、树林、小河的景物图是黑白色的;二是提供了一位同学描写小鱼的例文,由三年级的小朋友誊写在方格稿纸上;三是习作的要求。(7点要求:①仔细观察一幅黑白色的风景画;②在图中画上或贴上几种动物;③给整幅图涂上颜色;④看图激发习作的愿望;⑤指导学生读例文;⑥简单地写一写图中的景物,再仿照例文写一种或几种贴(或画)上去的动物;⑦题目自拟。)
本次习作内容的安排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心理,较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心理为我们本次的作文教学奠定了较为扎实的情感基础。教学中要注意“活动”和“作文”之间的关系,合理设定活动情景,丰富画面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作文教学不露痕迹地渗透在整个活动中。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仔细观察图画,按照一定的是顺序说说图上的景物。
2.在图中添上几种动物,或者画或者贴。
3.根据自己的经验给整幅图涂上颜色。
过程与方法
1.能掌握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描述图中的景物,做到言之有序。
2.仿照例文,能用拟人手法描述动物,突出动物的可爱。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习作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内容描写出来。
难点:有选择地进行描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本插图的

黑板画。(或实物投影)
2、准备几篇描写小动物的片段。
3.好词语表。




学生准备:学生观察书中插图,(或其它自己感兴趣的图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景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作前指导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喜欢郊游吗?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是呀,走进大自然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我们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小草野花,能够瞧见苍翠挺拔的大树,能够和大山、白云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有一位小朋友郊游回来,画下了一幅简笔画。
2、观察插图练说
说说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自由练说)
(1)指名说。(根据学生所说随机板书景物名称:高山、白云、小溪、树林……)
如有学生在发言中说到“郁郁葱葱的树林”这样的短语,这时要适当给予评价并引导学生“谁也能像他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看到的景物”
(2)这么多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要是把它用语言说出来,那该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啊。可是这么多的景物,先说哪一个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呢?(根据学生发言评议:我们可以按照从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来说。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每句话间的衔接,并及时纠正用得不恰当的词语及不通顺的句子。)
3、想象作画,补画小动物。
(1)听了大家的描述,这幅画不再是黑白两种颜色,成了五彩的世界,现在就让我们为这幅画涂上漂亮的颜色吧。(给学生2-3分钟涂色)
(2)你们觉得这幅图上还少了点什么?你把耳朵贴过去听一听,除了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小河里淙淙的流水声,再没有其他声音了,一切都是静谧的,安静得有点寂寞。小朋友,拿起我们的画笔,再画点什么呢?
学生自由作画。
(设计简析:教师运用儿童化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活动情景中,在画画中体会小动物的可爱,为下一步的说话、写话奠定基础。)
(3)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动物。
4、学习例文,学说话。
(1)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有位小朋友先简单地写了天空、树林、小河等景物,然后写了他画在河里小鱼。他是怎样写小鱼的,请小朋友读一读。
(2)你感觉这段话写得有趣吗?(让学生说说例文中哪些地方写得特别有趣,由此引导学生可以把这些小动物当作人来写,写出小动物的可爱。)
(3)你能模仿这样的说法也来说说自己所画小动物的可爱吗?
a学生自由练说。
b指名学生说,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评议。
c教师朗读三段写小动物的精彩片断。
片断一:
忽然,传来几声清

脆的鸣叫,原来是一群不知名的鸟儿。它们拍打着翅膀,在空中盘旋,好像在寻找什么。不一会儿,它们放下“起落架”,慢慢降落在地面上。哦,它们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片断二:
一群小虾时而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时而来几下立定跳远。它们摆动着长长的胡须,挥舞着两只大钳子,好像在说:“别看我们小,但也不是好欺负的。”
片断三:
小乌龟呀,真是个胆
小鬼!你瞧它,走一步,东瞧瞧西望望,就怕遇上危险。哈,前面漂来几棵水草,小乌龟以为遇上了敌人,赶忙把头、脚、尾巴一下子缩进了硬壳里。
d模仿练说,要求学着例文,可以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让人听了觉得很舒服、美好、有生气。
(设计简析:几段例文用的是孩子的口气,说的是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抒发的是孩子们自己的感情。学生看了例文便一目了然,心领神会。)
e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师生评议。
二、下笔成文
1、我们已经把我们自己画的小动物介绍给大家了,如果我们要把这幅图的景色写下来。是不是仅写一下小动物就够了呢?我们还要把天上的云呀、地上的树呀、草呀、花儿呀简单地写一写。这样这幅画在你的笔下就变活了,老师这里有一些词语,你可以有选择的运用到你的文章里。
出示词语:
天高云淡 白云悠悠 五彩缤纷 生机勃勃
 一碧如洗 生机盎然 点缀 涟漪
2、学生有选择地引用上面的词语再进行写作。教师巡视提供帮助。
(设计简析:学生写作时,教师可以在行间巡视,了解学生写作情况,为“二次指导”搜集反馈信息,也可对确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第二课时
二、下笔成文
学生继续写作,教师巡视
(多数学生写完后)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结合自己所写内容想想加个什么题目最吸引人。
指名说所定题目,师生评议。
三、作后评改
1、对照要求,修改习作
让我们再来看看本次作文要求:(出示:①按一定的观察顺序来描述图中的景物,做到言之有序;②仿照例文,能用拟人手法描述动物,突出动物的可爱。)
对照要求读读自己的习作,边读边想那些地方还需要修改,修改时注意使用修改符号。
2、交流习作
①哪些同学愿意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指3-4名同学读习作)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照要求看看写得怎样。②谁愿意对这篇习作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可围绕作文要求来谈看法)
(设计简析: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作为一种内驱力,还来源于在

写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产生的成就感。努力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③请同学们根据大家的合理建议,再来读读自己的习作,觉得不好的地方可以再修改修改,待会咱们比一比谁修改的有价值。
(设计简析:此时教师要巡视,注意发现修改得比较好的习作,这样便于下一个环节的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修改前后的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到修改对习作的重要
性,进而养成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④展示修改后的习作。说说修改后好在那里。
3、通过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或是有什么困惑?
(设计简析:此环节要鼓励学生充分发言,教师要对学生谈到的收获和困惑给以正确的引导,总结出写景、写动物的方法。)
4、作后延伸,展示精彩片断。
小组合作,把习作或习作的精彩片段(可以是写景部分,也可以是描写小动物部分)摘抄下来张贴在班级展示栏里,,也可以象课文中那样配上好看的简笔画
(设计简析:在班级展示栏里展览学生图文并茂的习作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习作的快乐,又使学生在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有更多的收获。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习作批改】
作文批改要紧扣本次作文要求,看学生能否按一定顺序描述图中景物,每个景物间能否衔接自然,能不能从例文中学习运用拟人手法描述动物,突出动物的可爱。要重视过程的批改,在眉批上多下功夫。评语要亲切,中肯,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需努力的地方。要注重进行纵向比较,让学生从自己的习作里,从整个习作过程中,看到成绩,认识不足,明确如何改进与提高,真正发挥批改的作用。
如果时间允许,尽可能的进行面批,(也可以抽部分学生的习作面批)因为尽管教师在作文指导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作文批改时,还会发现作前指导的不足和疏漏。如果教师面批作文的话,就可以及时的补救。另外面批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合作的过程,师生共同商量、共同研究。通过语言交流,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写作时的思想动态,及其出现错误的原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对教师之所以这样修改的原因及其好处,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附:教师下水作文
小河边的发现
我走在小河边,突然发现地上有一只小蚂蚁,正在向嫩绿的小草边走去。 于是,我便怀着好奇的心情悄悄

地跟着小蚂蚁向前走。不久,小蚂蚁走进了小草丛中,我拨开小草,看见了一群蚂蚁正在造新家,洞口旁有一堆新土。在离小草不远的地方,我又发现了另一群小蚂蚁正在搬动一块豆粒大小的面包屑。突然,一只西瓜虫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我用手碰一下它,那只西瓜虫一下子变成一个小球球。可是,不一会儿,西瓜虫就又伸展开身体,慢慢向前爬去。我站起身来,这时才发现路旁已经长满了金灿灿的迎春花,那些美丽的迎春花引来了一群可爱的小蜜蜂,那群
小蜜蜂马上开始选择自己喜欢的花朵开始采蜜。看完了迎春花,我又沿着小河向前走,突然,我看见有几只黑乎乎的小蝌蚪,他们在河里游来游去,想必是在找他们的妈妈吧。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习作4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内容是描写秋景,写好本次写作的关键在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有所发现,并采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的感受。教材提供了冯长柱同学的习作。这是一篇描写秋景的习作,作者漫步在山坡上,看见各色的花草,还有花草丛中的蚂蚱和蝴蝶,有动有静,写得饶有情趣,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之情。
本次习作成功与否,一是看学生课前是否积累了本次习作的写作素材,所以让学生课前去观察真实的秋景非常重要,这是学生“写真话,抒真情”的基础;二是在引导学生说秋景的过程中,鼓励从不同角度去说,说出自己对秋天的独特的感受。这样就会避免“千篇一律”现象的出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视察插图,读懂例文《山坡上》,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明白写好一处景物的要领:留心观察景物的特点,有动有静地写。
2. 初步感知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会留心观察,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或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按照一定顺序,写出景物的特点。
难点: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与例文所描写景色相符合的课件(或图画)。
学生准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顺序地观察田野或公园里的秋景,对自己感兴趣的景物多留心,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可拍摄下来)。
(设计简析:在此环节安排课前观察,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增强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进而积累习作素材,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难题。又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

的热爱。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前指导
(一)谈话导入,唤醒回忆
小朋友,在这个凉快宜人天高云淡的秋天,我们走出了校园,跟爸爸妈妈一块郊游,那份舒服的感觉至今是不是还令你们回味呢?今天我们就用手中的笔把美景写下来,作为永久纪念,乐意吗?
( 设计简析: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对作前准备情况的检查.又自然地过渡到习作指导的下一个步骤 ——读懂例文。同时,富有感染力的导语,让孩子们一下子进入了习作的情境,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回忆”,大大激
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
(二)读懂例文
1、有个叫冯长柱的学生也到郊外游玩,回来后把自己看到的美景写成了一篇习作,想不想读一读?出示例文《山坡上》自读,思考:例文中写了什么景物?用“___”画出来。
2、交流以上问题。 板书:草、花、蚂蚱、蝴蝶
(三)再读例文,讨论写法
1、请大家轻声读例文,结合画面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草的?又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花的?课件出示(或贴图)
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草——高矮 色彩
花——颜色 名字
2、刚才我们欣赏的花草这些都是静的景物,(板书:静)小作者还写了什么?怎样写的?
看图读文,讨论交流。
(1) 指读出现“我”、蚂蚱、蝴蝶的句子。
(2) 作者当时有什么独特的感受?你读了这一部分有什么感受?
(3)小结:是呀,蚂蚱蝴蝶这些动的景物的出现给文章增添了许多生气,看来动静结合才能使习作更生动。(板书:动)
4、再次看图或演示课件,揭示观察顺序。
(师指板书)这位小作者抓住了这些主要景物的特点,(师指图或课件)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由远及近、先静后动的顺序观察,这样就把山坡上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看来我们在习作时也要象冯长柱同学这样既要抓住景物特点。又要按照一定顺序来写。(板书:整体到部分、由远及近)
5、出示习作要求,明确写法。
(1) 抓住主要景物。
(2) 写出景物的主要特点。
(3) 按照景物的方位远近和观察顺序,把要写的景物恰当地连接在一起。
( 设计简析:这一环节设计之所以这么详细意在指导学生从例文学习中明白什么是动静结合,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写作,充分发挥范文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教师引导下,在学生尽情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使学生从 “ 有话想说 ” 到“有话会说” ,从“想”写到“会”写。)
(四)迁移模仿
1、 明确习作要求
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写一写我们秋游时看到的美丽景色。
2、 习作指


(1) 说说你在秋游时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鼓励学生充分发言(有条件可交流学生拍摄的照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予以展示。)
(2)自由练说。(注意提醒学生想想自己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看到的景物的。)
(3)指名说。其他同学认真听,看谁能发现别人观察中与众不同的地方。
集体评议。(要求学生围绕习作要求来谈)
(设计简析:在此环节中,要尽力引导学生将思路打开,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多层次、多渠道地拓宽选材思路,使写作内容走向开放.其次要把握学生的发言,教师要给以恰当的评价
。)
二、下笔成文
听了大家所说的自己眼里的秋天,老师仿佛就置身于秋天的世界里,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把这美丽的景色写下来,作为纪念吧。老师相信大家不但说得好,写得一定同样精彩 ! 遇到写不通顺的句子、选不准的词语或不会写的字,可以先忽略过去,不要影响全文的思路。有问题的同学可举手示意,小声交流。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设计简析:教师在巡视中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写得好的地方,可以用红笔标出来,写上简短的评价。此时还要关注习作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指导。)
第二课时
接环节二(下笔成文)请大家顺着刚才的思路接着写下去。(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三、作后评改
1.自我修改。
“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 ,请大家出声读自己的作文,在读时,听听是否顺口,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注意考虑自己读起来感觉是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即自己的独特感受.想想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内容。
2.指导修改。
选取一名中上等习作水平的学生的作文,鼓励他读给大家听。教师针对 “ 按照一定的描写方法,有静有动,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 的习作要求,引导修改,并对该生有创意的表达予以表扬。
3.同桌互读评改
4.再次自我修改。
( 评改赏析作文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情感的沟通。自改之后。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别人听,可以征询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既增进了了解。又加强了合作,使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共同的提高。自评自改、同学互评、师生共评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让活动中有对话,对话中有活动,有利于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习作成功的快乐,令作文评改充盈新的活力,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
5、作后延伸
回家后,把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一起再次回顾郊游的快乐,并请爸爸妈妈对你的习作提出建议,再次修改。

板书

设计:
草 高矮 色彩 静
花 颜色 名字 整体到部分
蚂蚱 动
蝴蝶 由远及近

【习作批改】
批改本次作文首先要考查学生是否做到了“留心观察”,他想写的内容是否真实。其次,看有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有没有自己对秋天的独特感受。最后,还要关注学生修改自己文章的情况,对其认真的态度和文章修改后的提高给予评价。这样做,比只给一个评价结果要麻烦得多,但学生会“受益匪浅”,因为他们每次习作自始至终都得到了评价的激励和引导,每一篇习作的过程将
真正成为写作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被人欣赏的渴望。”可见得到别人的赞许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而儿童的这种心理需求尤为强烈。因此我们在撰写习作评语时,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尽可能让批语蕴含老师真诚的赞许,让学生爱读、乐读,并从中受到鼓舞,增强自信。
认真观察。
秋天的校园
秋天走进了我们的校园。你看,她把我们的校园打扮地格外美丽。
树上的叶子变了颜色,有的是金色的,有的是翠绿的,还有的是黄绿相间的。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像一群五彩缤纷的蝴蝶在空中飞舞着。风吹过草坪,三叶草不住的向我们点头。校园里的洋芋头花在秋风里竞相开放。花瓣层层叠叠的红的似火黄的似金。几只小蝴蝶在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下课了同学们一个个生机勃勃,在校园里拼命的奔跑,有的人在观察小动物,有的人在欣赏美丽的景色,还有的人在大树下乘凉。同学们可开心了。
我爱秋天的校园!
习作优点:多数同学能用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写出真情实感。他们能抓住树叶|花草天空等景物来写语句通,顺介绍详细写出自己的独特发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习作优点:但是部分同学没有抓住景物细致描写,有的写景部分过少,只是蜻蜓点水。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观察,没写出自己的发现内容不真实。
改进措施: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有所发现,并指导采用一定的描写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感受。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上)习作5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一、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内容采用一种新颖的形式——设计动物名片,这种新颖的习作形式,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进行加工、处理,扩展学生的习作练习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所给的例文

是为两种海洋动物设计的名片,都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而且突出了动物的主要特点。生动简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例文的阅读,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且从中受到启示。
二、教学目标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了解动物的趣闻,确定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设计名片。
2、通过组织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要获得新知识,写好作文,必须学会收集各种资料,学会在生活中认真观察。
3、能在收集资料、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创新求异,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动物名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真实地了解动物,按习作要求设计名片,写出动物的主要
特点。
2、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无错字。
难点:
1、能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名片的设计与众不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准备】
方案一:1、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2、可以去动物园调查询问有关人士,增加对动物的了解,获取更多关于动物的新知识。
方案二:1、课前认真观察身边真实的动物(如家禽、家畜等),询问有经验的长者,了解关于动物的趣闻。
2、提前一周安排学生关注动物类电视节目,阅读书刊、收集资料,获取更多相关动物的信息。
(设计简析:鉴于城乡之间学情的差异,孩子收集信息的途径会存在差别,城区学生远离了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生活体验,缺少的往往是真实的感知,许多习作素材不是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而是来自于书本、网络等一些间接的渠道。方案一针对这种不足,让学生走近动物,近距离地接触、观察,弥补他们在“无字书”方面的欠缺。乡村孩子有着真实而丰富的生活体验,但是资料获得的途径受限,知识面过窄,方案二安排学生有选择性地观看动物类节目,阅读书刊,以便拓宽学生视野,指导学生学会积累习作素材,丰富知识面,利于习作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是习作课,请同学们看几组图片。
1、展示动物图片,教师鼓励学生说说观后感受。
2、点题。
师:看来,同学们对动物很感兴趣,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动物、写写它们。
板书:动物
(设计简析:由熟知的动物图片切入,鼓励学生畅谈感受,简单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起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具体的语言材料。)
(二)、作前指导
1、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师:动物是我

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它们有的飞翔在空中,有的漫游在水里,有的独行于沙漠,还有的漫步于草丛,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地球才如此绚丽,充满了勃勃生机。同学们,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
师:最近,省城动物园开展了一项活动,征集作文高手,给那里的动物设计名片,这节课,我们就给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张名片去参赛吧。
(设计简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特定的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自己喜欢的动物切入,带有趣味倾向性,从而消除学生懒动笔、怕写作的心理,让学生觉得作文
是有趣的。)
3、自主阅读、学习例文。
师:给动物设计名片很有意思,我们来读读课本89页的两张名片,一位叫薛爱华的同学设计的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相信读了以后,一定会受到一些启发。
(1)学生自由读例文,读后班内交流:薛爱华是怎样给她喜欢的海洋动物设计名片的?
(2)总结交流结果。
a: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
b: 要写出动物的主要特点;
c: 可以配上“我”的照片。
(设计简析: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例文,自主感悟,在老师指导交流的基础上,领会习作方法。)
4、运用资料、加深了解,设计名片。
师:课前,老师已让大家收集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的资料,现在可以拿出来。大家交流一下。
(1)指导、班内交流、略作评议。
(2)说一说自己的名片设计思路。
(3)画一画:给自己喜欢的动物配图。
(4)写一写:完成名片上的文字介绍。
师:同学们对自己喜欢的动物已经相当了解,名片的构思也很好,但是,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一流的名片不仅要有美观的外形,更要具备一流的内容介绍,现在,我们就开始写一写。
(三)下笔成文
学生开始写作。
(设计简析:在此环节中,教师是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交流并简评学生收集的资料,让学生明白学会收集资料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师只是给予学生学法及写法的指导,减少了对学生的写作束缚,尊重了学生个体自由表达的愿望。)
第二课时
(一)下笔成文
(1)写一写:完成名片上文字介绍。
(2)学生静心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习作过程中,教师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a、指出学生习作中明显的错字病句,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自己修改。;b、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引号、冒号及感叹号。c、用自己想说的话写出动物的主要特点。
(设计简析: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的习

作做到语句通顺,已属难得,
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起步作文的基本要求,结合本次习作教学较贴近学生心理的特点,指导学生在做到习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作后评改
1、师生共同评议、修改。
师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评议时应引导其他学生更多的看到别人习作中的优点,教师本人更要注意多以激励、赞赏的语言肯定孩子习作中的点滴优点。
(设计简析:此环节的设计,先由教师组织班内评议,意在给学生指明习作修改的意图、方向,为学生的自己修改、同桌互相修改打下基础,同时,更利于学生修改习作习惯的养成。)
2、学生自己
修改习作。
师:刚才修改作文时,我发现你们能很快地找到别人的不足,那么,面对自己的作品,我们还能保持一双慧眼吗?再读读自己的作文,若不满意,试着修改,用上修改符号。
3、同位互相修改。
4、学生自评设计。
师:一个人最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的作文也一样,同位互相交换,读一读同桌的作文,是否语句通顺,无错字,再说说对方的优点。
(设计简析:学生由于年龄相仿,在认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同位之间,更有利于彼此接受中肯的建议,学生在自我修改、同位互相修改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习作能力。学生自评,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名片设计,进行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习作批改】
新《课标》在设定习作起步阶段的目标时,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增强习作自信心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面对作文刚起步的三年级学生,在对启蒙作文批改时,不仅仅只是考虑到本次习作的目标及习作基本要求是否达成的问题,应兼顾《课标》理念,切实改变习作批改观念,改变作文批改的行为方式。教师应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习作给予不同层次的批改,使每个孩子都能从批改评价中有所收获。就本次习作而言,面对这种差异,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批改。1、对于优秀习作的批改,评价及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等习作的基本要求,在欣赏这些习作的同时,应提高批改要求,习作语句是否准确而生动;是否写出了动物的主要特点。2、对于中等水平习作的批改,教师应在评赏优点的前提下,以期待性的语言就不足之处提出作者应努力的方向。3、水平较低的习作,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对于此类习作的批改,切不可拔高要求,即使孩子的习作达不到习作的一些基本要求,只要能读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