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深大圆基坑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深大圆基坑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深大圆基坑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
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深大圆基坑施工风险及应对措施

地铁站深基坑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1.1危大工程概况及特点 (1) 1.2施工环境概况 (6) 1.3工程重点及应对措施 (11) 1.4施工场地布置 (13) 1.5施工要求 (16) 1.6技术保证条件 (16) 2.编制依据 (17) 2.1编制依据 (17) 2.2编制范围 (19) 3.施工计划及资源投入计划 (19) 3.1施工进度计划 (19) 3.2资源投入计划 (20) 4.施工工艺技术 (23) 4.1技术参数 (23) 4.2钻孔灌注桩(立柱桩、抗拔桩)施工方案 (24) 4.3SMW工法桩施工方案 (32) 4.4基坑降水 (38) 4.5基坑开挖及支撑施工方案 (41) 4.6钢支撑施工 (50) 4.7检查要求 (57) 4.8监控测量 (58) 4.9混凝土支撑拆除施工方案 (68) 5.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69)

5.1组织体系 (69) 5.2施工任务划分 (73) 5.3作业人员配备及分工 (74) 6.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75) 6.1安全管理目标及责任制 (75) 6.2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76) 6.3安全管理措施 (76) 7.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85) 7.1质量管理体系 (85) 7.2质量保证措施 (88) 8.环水保及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 (94) 8.1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目标 (94) 8.2环保与文明施工管理保护体系 (94) 8.3环水保及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95) 9.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97) 9.1雨季的施工措施 (97) 9.2冬季的施工措施 (99) 9.3夏季的施工措施 (100) 10.应急预案 (101) 10.1应急组织体系 (101) 10.2指挥机构及职责 (102) 10.3应急救援流程 (107) 10.4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109) 10.5应急救援物资与设备 (110) 10.6医疗保证措施 (112)

超级工程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解读

超级工程---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解读 一,工程简介: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一座集商业、办公、酒店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摩天大楼。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30370㎡,总建筑面积574058㎡,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410139㎡,建筑高度:632米。地下5层,基坑深度,31.4 m。 主楼为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体系。竖向结构包括核心筒和巨型柱,水平结构包括楼层钢梁、楼面桁架、环状桁架、伸臂桁架及组合楼板。 二,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及措施: 1,主楼基坑工程: 主楼区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法先行施工。塔楼围护结构采用121 m直 径的环形地下连续墙(厚1.20 m)加6道环形圈梁支撑体系。土方 开挖后形成内部无遮蔽的“井筒”,便于结构顺作。 随后逆作法施工裙房区结构。 1.1,降水方案: ○1、基坑内每25m设置25 m深真空管井井点疏干降水井42口,25m 深的观察井4口; ○2.、主楼坑内设置55 m深的减压降水井12口,45 m深的观察井3口;○3、基坑外设置65 m深的减压降水井28口;

○4.、裙房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45 m深的观察井4口、外侧设置45 m深的观察井3口。 1.2,土方工程: 总土方量约38万m3。采用先开挖中部土方,再挖环边土方的顺 序, 分6层开挖。流程如下: 第一、二层土方(-10.37m)→第三层土方、第二道围檩(-16.42m) →第四层土方、第三道围檩(-21.42m)→第五层土方、第四道 围檩(-25.42m)→第六层土方、第五道围檩(-29.30m)→第 七层土方、第六道围檩(-31.60m) 2,桩基工程: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撑体系施工技术 摘要:以广西大学地铁车站为依托,分析深基坑开挖范围地质与周边环境情况下,确定深基坑支撑体系施工方案,论述支撑体系施工的重点和注意的问题,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通过理论验算和对监测数据分析,阐述本工程深基坑支撑体系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深基坑连续墙钢支撑钢围囹支撑体系监测施工技术 0 前言 随着人口和汽车不断增加,为城市发展的需要,解决部分交通拥堵问题,全国各大城市大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虽然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已经经历了几十年了,总结了不少施工技术经验,但是南宁尚无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经验,同时南宁的地质条件与其它城市不同,给南宁轨道交通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南宁轨道交通工程的第一个试验段——广西大学站的各种施工技术的研究,特别是在南宁特有的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的研究,为今后南宁轨道交通工程设计、施工积累经验,提供数据,具有非常好的意义 1 工程概况 1.1车站设计概况 广西大学站是南宁市轨道交通工程一号线近期工程的第九个站,位于大学路和明秀路交叉的十字路口。车站设计总长465m,车站设置11个出入口,2个风亭。车站标准断面宽度为20.7m,为地下两

层岛式车站。一号线有效站台中心线轨面埋深为14.955m(相对地面),中心轨面标高62.315m。底板埋深为15.535m(相对地面),顶板覆土厚度大于3m。基坑开挖深度为16.24m~19.16m,基坑开挖宽度20.7m~27.7m。广西大学站分为车站主体、两端盾构始发井、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车站总建筑面积26941.29m2,主体建筑面积21163.6m2,主要结构形式为双柱三跨(7.45+5+7.45m)和(9.95+9.95m)框架结构,车站负一层为站厅,负二层为站台层,有效站台长120m,宽12m。 1.2地质地貌情况 大学路为南宁市东西向的主要交通枢纽,车流量大,人口密集。地面条件复杂,地表两侧的建筑物密集,是集商业民用建筑的一条街。拟建车站构筑物左侧沿线埋藏有旧地下防空洞,东西走向。防空洞顶板埋深一般为6m左右,深度范围一般为4~10m。车站及附属工程用地范围内,主要为道路及绿化带,地形起伏小,平坦,地面高程75.86~77.89米,相对高差2.03米;地貌属邕江北岸ⅱ级阶,第四系沉积物为邕江河流冲积砂砾层及土层,下伏基岩为下第三系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1.3 基坑情况分析 工程范围内地质条件复杂,多为透水性地层,施工中可能出现泥浆流失、钻孔坍塌、基坑失稳、周边建筑结构地基失稳、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渗水漏水严重等情况。因此在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施工中,要注意各道工序的施工要点,安全施工,保证支撑体系的质量。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概况(修订版)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第一高楼,高度632米 工程投资额:148亿元 工程期限:2008年—2014年 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将构成上海陆家嘴天际线的塔尖。 20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宣布正式启用。与此同时,毗邻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准备开工建设一幢更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根据规划,上海中心大厦的主楼为124层,总高度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65.5米(原公布为580米),这两个高度均超过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厦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5,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5.88万平方米——远远超过毗邻的环球金融中心(38万m2)。不过,在总建筑面积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7.9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达到约17.9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0个停车位)。另外,上海中心大厦规划有5层的裙房,高度约35米。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曾经公布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580米,此次,报告中提及其主楼高127层,结构高度约为565.6米,而建筑高度将达到惊人的632米。 上海中心大厦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于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它将超过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也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摩天大楼。

2010年7月19日,上海黄浦江两岸风景。 项目地块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坐落在小陆家嘴的黄浦江沿岸,地块的正式名称是E14单元Z3-1、Z3-2地块,其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北对金茂大厦,东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陆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标志性功能建筑。根据制定于1993年的《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陆家嘴Z3-2地块,将建设3幢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其中,陆家嘴Z3-2地块是“上海中心”所在地,Z3-2地块座落在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东泰路、银城南路和花园石桥路交界处。地块北侧是金茂大厦,东侧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侧是滔滔黄浦江。 项目所在地块曾被称作“小陆家嘴核心区域最后一块待建地块”,被用作陆家嘴高尔夫练习场,目前租期已满的土地早已被收回,土地收回等准备工作也都完成,只待“上海中心”方案确定、择日动工的消息。

工程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解读

超级工程---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解读一,工程简介: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一座集商业、办公、酒店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摩天大楼。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30370㎡,总建筑面积574058㎡,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410139㎡,建筑高度:632米。地下5层,基坑深度,。 主楼为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体系。竖向结构包括核心筒和巨型柱,水平结构包括楼层钢梁、楼面桁架、环状桁架、伸臂桁架及组合楼板。 二,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及措施: 1,主楼基坑工程: 主楼区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法先行施工。塔楼围护结构采用121m直径的环 形地下连续墙(厚)加6道环形圈梁支撑体系。土方开挖后形成内部无 遮蔽的“井筒”,便于结构顺作。 随后逆作法施工裙房区结构。 ,降水方案: 、基坑内每25m设置25m深真空管井井点疏干降水井42口,25m深的观察井4口; 、主楼坑内设置55m深的减压降水井12口,45m深的观察井3口; 、基坑外设置65m深的减压降水井28口; 、裙房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45m深的观察井4口、外侧设置45m深的观察井3口。 ,土方工程: 总土方量约38万m3。采用先开挖中部土方,再挖环边土方的顺序, 分6层开挖。流程如下: 第一、二层土方()→第三层土方、第二道围檩()→第四层土方、 第三道围檩()→第五层土方、第四道围檩()→第六层土方、第五 道围檩()→第七层土方、第六道围檩() 2,桩基工程: ,基桩采用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C50,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0000KN。桩径1m分A、B两种;A桩长86m有效长度56m,247根桩位于核心筒区; B桩长82m有效长度52m,708根桩位于扩展区; ,桩端后注浆施工,每根桩预设3个灌浆管,桩端水泥用量每根4000kg,桩端注浆终止标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制,以注浆量为主;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成孔方式: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清孔; 、泥浆制备:采用专用膨润土和外加剂人工拌制; 泥浆除砂:ZX-250型泥浆净化装置(除砂机)除砂; 、钻头形式:三翼双腰钻加钻具配重;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监理控制要(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监理控 制要(新版)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监理控制要(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地铁施工是个高风险行业,如何确保安全施工是监理的重要职责。实践说明,通过监理企业的强化管理和施工企业实施各种安全管理措施,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现将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安全监理控制过程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奉上,供各位同仁探讨。 我单位共监理三个车站,主体均为明挖二层岛式车站,双柱三跨箱型框架结构,设计埋深均为16m左右。进场后监理人员首先熟悉图纸,分析危险源,针对危险源编制了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并组织实施。截止目前车站均已顺利封顶,无安全事故发生。回顾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其中开挖、降水、支撑是决定基坑施工成败的关键工序,是深基坑工程的主要危险源,现场监理人员应高度关注,具体如下: 1基坑开挖过程的控制要点: (1)基坑开挖必须按设计要求分段开挖。每段开挖完成后尽快支撑。

上海中心大厦土方施工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土方施工方案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地段,为陆家嘴金融区最重要的标志性功能性建筑区,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成“品”字型分布。 上海中心大厦地下室5层,由1 幢121层主楼和1栋5 层商业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约为573000m2,主楼建筑高度为632m。 主楼地下工程施工方案 主楼区顺作先行施工、裙房区逆做延后施工,先施工的主楼区以平面圆形的地下连续墙结合六道环撑共同组成支撑“围堰”,土方开挖后,围堰内将形成内部空阔无遮蔽的“井筒”,便于地下室结构施工,且平面空间利用率很高。 主楼地下室为五层混凝土结构,层高4.0~6.0m不等,与裙房区开敞相容,之间无分区、分界的结构墙体。基础底板设计为厚达6.0m的筏板,八根劲性“超级柱”、四根劲性“角柱”及核心筒剪力墙共同构成主楼主体的抗测力体系,为进一步增强核心筒剪力墙的延性,全五层暗柱通体内埋H 型钢、墙体采用“钢板剪力墙”设计。 1.1.1主楼地下工程施工流程

垫层施工及桩头处理 土方开挖与环撑施工 1)概况 主楼基坑土方开挖面积约 1.15万m2,开挖深度约31.1m,总土方量约357600m3;基坑四周均匀设置四个二级挖土平台;环形支撑支撑共设置了六道。 2)主楼基坑土方开挖总平面图

3)

主楼基坑土方开挖总平面图 a.1#、3#、4#大门为施工人员及车辆进出大门;2#大门为贵宾通道,为行人专用;临时大门1、2为临时使用大门,不考虑为土方外运出口; b.图中标高均为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600,标高单位一致; c.施工道路延用地下连续墙施工时的道路; d.土方开挖区域主要分成中央盆式土方F、中间岛式土方E和靠近连续墙的土方A-1,A-2,B-1,B-2,C-1; e.场地西北角预留弃土堆场,土方开挖至一定深度时,为保证出土量,可堆置2000m3以上土方于弃土堆场,弃土堆场距基坑坡顶边

地铁车站明挖深基坑施工方案计划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1编制依据 1.2编制范围 1.3编制原则 2、工程概况 2.1基本概况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2.2.1工程地质 2.2.2水文地质 2.3本工程特征分析 2.3.1工程特点 2.3.2工程重点、难点 2.4主要地下管线情况 2.5施工现场周围环境 3、施工总体安排 3.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3.2施工管理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3.3施工进度计划 3.4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材料及人员 4、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4.1开挖原则 4.2车站基坑土方开挖

4.2.1 开挖顺序 4.2.2基坑开挖方法 4.2.3 基坑开挖应急措施 4.3钢支撑安装 4.3.1钢支撑制作 4.3.2支撑安装工艺流程 4.3.3钢支撑体系安装施工要点 4.3.4 钢支撑拆除 4.4钢支撑保护及防脱落措施 4.5开挖、支撑施工必要的措施 4.5.1充分备好排除基坑积水的排水设备 4.5.2坑顶防护措施 4.5.3预应力复加 4.5.4施工间隔期间变形控制 4.5.5其它保证措施 4.6桩间土护壁施工 4.6.1 桩间土护壁形式 4.6.2 喷射混凝土施工要点 5、基坑开挖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 5.2质量体系要素职责分配 5.3组织措施 5.4技术保证措施 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安全生产目标及保证体系 6.1.1安全生产目标 6.1.2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监控网络 6.1.3 建立健全项目部安全保证体系6.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6.3安全技术交底 6.4安全教育

6.5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6.6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 6.7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安全的奖惩办法 6.8建立健全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 6.9安全保证措施 6.10安全管理目标和安全防范要点 6.11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6.12重大危险源防控措施 7、基坑开挖施工的应急措施 7.1基坑开挖及降水施工的应急措施 7.2编制应急预案 7.2.1项目部应急领导机构与职责 7.2.2应急保障 7.2.3应急预案 7.2.4施工安全风险预警报警标准 7.2.5预警后相应及事务处理 7.2.6监督管理 7.3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7.3.1 发生基坑坍塌事故的应急预案 7.3.2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7.3.3 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预案 7.3.4 发生烧伤事故的应急预案 7.3.5 发生食物中毒的应急预案 7.3.6 发生传染病的应急预案 7.3.7 火灾事故的应急预案 7.3.8 施工过程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8.1文明施工组织保证与责任分工 8.2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8.3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8.3.1 减少噪声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管理大纲.docx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 总承包管理大纲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总承包项目经理部 2010年6月

目录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总承包管理大纲 (1) 1、批准页 (3) 2、工程概况 (4) 3、项目总承包管理目标 (9) 4、参建单位的组成及工作内容 (9) 5、建工集团指挥部 (11) 6、总承包项目经理部组织体系构架 (14) 7、总承包项目经理部部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18) 7.1 综合管理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18) 7.2 商务资金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22) 7.3 安全保卫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28) 7.4 材料品质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31) 7.5 设计协调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36) 7.6 技术管理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40) 7.7 工程协调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47) 7.8 钢结构工程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54) 7.9 机电管理部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57) 7.10 BIM 工作室组织结构和管理职责 (57) 8、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各专业条线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61) 8..1 综合管理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61) 8.2 商务资金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63) 8.3 工程协调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81) 8.4 设计协调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90) 8.5 技术管理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104) 8.6 安全保卫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 (121) 8.7 材料品质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123) 8.8 钢结构工程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134) 8.9 机电管理部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140) 8.10 BIM 工作室主要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14) 9、总承包项目经理部会议制度 (141) 10、总承包项目经理部文件资料管理 (145) 附件:总承包项目经理部、各部门文函样表 (150)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分析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效果图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占地3万多平方米,所处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其建筑设计方案由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完成,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高度632米,是目前中国国内规划中的第二高楼。“上海中心”总投入将达148亿元,预计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时地下部分封顶,2012年结构封顶且部分投入运营,2014年竣工交付使用。 一: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Shanghai Tower。 上海中心 建设地点: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2地块。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竣工时间:2014年。占地面积:30368平方米。建筑面积:574058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约410139平方米。建筑总高度:670多米。建筑层数:地下结构5层,地上部分包括124层塔楼和7层东西裙房。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外框架结构。用钢量:约100000吨。建筑造价:148亿元。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M.Arthur Gensler Jr.&Associat -es,Inc. 同济大学建 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管理顾问单位: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机 电咨询顾问单位:柏诚工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投资监理单位及招标代理单位:利比有限公司上海申元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工程监理单位:上海建 科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承包[2]绿 色建筑顾问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集团)有限公司LEED认证顾问单位:德国誉德(KOOPX)建筑设计集团投资单位:陆家嘴集团,公司拟与上海市城 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上海城投)、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建工)合作。总承包单位: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建设用途:国际标准的二十四小时甲级办公、超五星 级酒店和配套设施、主题精品商业、观光和文化休闲娱乐、特色会议设施五大功能。[3] 兴建中的上海中心大厦(2012年7月15日) 二:基础信息 区县:浦东 商圈:陆家嘴地区 地址:位于浦东的陆家嘴功能区 交通: 上海中心地下通道向东延伸至东泰路,向北延伸至花园石桥路,建成后将连 接起国际金融中心、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的地下空间,同时与轨交2号线、 14号线相连通,形成整体地下空间。届时,现在小陆家嘴地区的大批人流可 迅速分流至地下,大大加强该区域的交通疏导能力。 投资商: 陆家嘴集团,公司拟与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上海城投)、上海建 工集团(上海建工)合作。 建筑数据 开工时间:2008年11月29日

上海中心大厦从开工到封顶全记录(土木)知识分享

上海中心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其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高的摩天大楼。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2013年8月3日,上海中心大厦580米主体结构封顶。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地址和建设单位 (1)本项目名称为“上海中心大厦”。 (2)项目地址:本工程选址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功能区,具体建设地点为陆家嘴金融中心区黄浦江 沿岸E14单元Z3-1、Z3-2地块,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 (3)建设单位: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和规模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工程占地面积30370m2,建筑高度为632m,结构高度565.6m。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为558806m2。 方案和效果图:

陆家嘴集团曾安排该项目进行过三次招标,其中一次招标吸引了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于最后一次招标,两个设计方案获得入围资格, 分别为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尖顶型”方案。经过评选,“龙型” 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将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 在经过多番投标及筛选后,上海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最终被确定为“龙型”方案,该方案由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从外观上看,“上海中心”像一条盘旋上升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580米的“身高”将成为上海新高度。 三维模型图:

上海地铁车站工程深基坑土方滑坡事故

上海地铁车站工程深基坑土方滑坡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1年8月20日,上海某建筑公司土建主承包、某土方公司分包的上海某地铁车站工程工地上(监理单位为某工程咨询公司),正在进行深基坑土方挖掘施工作业。下午18点30分,土方分包项目经理陈某将11名普工交予领班褚某,19点左右,褚某向11名工人交代了生产任务,11人就下基坑开始在14轴至15轴处平台上施工(褚某未下去,电工贺某后上基坑未下去)。大约20点左右,16轴处土方突然开始发生滑坡,当即有2人被土方所掩埋,另有2人埋至腰部以上,其它6人迅速逃离至基坑上。现场项目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准备组织抢险营救。20时10分,16轴至18轴处,发生第二次大面积土方滑坡。滑坡土方由18轴开始冲至12轴,将另外2人也掩没,并冲断了基坑内钢支撑16根。事故发生后,虽经项目部极力抢救,但被土方掩埋的四人终因窒息时间过长而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该工程所处地基软弱,开挖范围内基本上均为淤泥质土,其中淤泥质粘土平均厚度达9.65米,土体坑剪强度低,灵敏度高达5.9这种饱和软土受扰动后,极易发生触变现象。且施工期间遭百年一遇特大暴雨影响,造成长达171米基坑纵向留坡困难。而在执行小坡处置方案时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造成小坡坡度过陡,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

接原因。 2、间接原因 目前,在狭长形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对纵向挖土和边坡留置的动态控制过程,尚无比较成熟的量化控制标准。设计、施工单位对复杂地质地层情况和类似基坑情况估计不足,对地铁施工的风险意识不强和施工经验不足,尤其对采用纵向开挖横向支撑的施工方法,纵向留坡与支撑安装到位之间合理匹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该工程分包土方施工的项目部技术管理力量薄弱,在基坑施工中,采取分层开挖横向支撑及时安装到位的同时,对处置纵向小坡的留设方法和措施不力。监理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上海五建对基坑施工中的动态管理不严,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主要原因 地基软弱,开挖范围内淤泥质粘土平均厚度厚,土体坑剪强度低,灵敏度高受扰动后,极易发生触变。施工期间遭百年一遇特大暴雨,造成长达171米基坑纵向留坡困难。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造成小坡坡度过陡,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事故预防及控制措施: 土方施工单位 l、在公司范围内,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制度执行情况的大检查,在内容上重点突出各生产安全责任制到人、权限和奖惩分明,在范围上重点为工程一部、工程二部和各项目部。

地铁站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1编制依据 (1) 1.2、编制范围 (1) 二、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述 (1) 2.2、周围环境情况及管线 (2) 2.3、基坑支护设计概述 (4) 2.4、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10) 2.4.1、工程地质条件 (10) 2.4.2、水文地质条件 (12) 2.5、基坑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13) 2.5.1、本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3) 2.5.2、针对本工程重点、难点采取的措施 (13) 三、施工总体安排 (14) 3.1、开挖顺序安排 (14) 3.2、现场平面布置图 (15) 3.3、资源配置计划 (15) 3.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人员配置 (15) 3.3.2、施工队伍安排 (16) 3.3.3、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16) 3.3.4、材料计划 (17) 3.4、工期安排 (17) 四、开挖方案 (18) 4.1、土方开挖 (18) 4.1.1、施工准备 (18) 4.1.2、挖土方法 (20) 4.1.3、基坑开挖技术措施 (26) 4.1.4、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 (27) 4.2、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 (28) 4.3、钢支撑施工 (28)

4.3.1、支撑体系的准备 (28) 4.3.2、基坑支撑施工 (31) 4.3.3、钢支撑架设的技术措施: (34) 4.3.4、钢支撑架设安全措施 (35) 五、降水方案 (36) 5.1、降水设计情况 (36) 5.2、降水系统的布置 (36) 5.2.1、疏干井 (37) 5.2.2、减压备用井 (38) 5.2.3、观测井 (39) 5.3、降水井施工工艺 (40) 5.3.1、准备工作 (42) 5.3.2、钻机定位、埋设护孔管 (42) 5.3.4、钻进清孔 (42) 5.3.5、下井管 (42) 5.3.6、填料 (42) 5.3.7、止水 (42) 5.3.8、洗井 (43) 5.3.9、试抽水 (43) 5.3.10、降水井质量验收标准: (43) 5.4、降水运行管理 (44) 5.4.1、降水运行中水位和水量的控制 (44) 5.4.2、降水运行的信息化管理 (45) 5.5、降水安全运行的保障措施 (46) 5.5.1、双电源保证 (46) 5.5.2、降水设备保证 (46) 5.5.3、排水保证 (46) 5.5.4、井管保护 (47) 5.6、降水井的封闭 (47) 六、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的保护方案 (48) 6.1、周边建筑物情况 (48) 6.2、周边管线情况 (48) 七、基坑监测 (49) 7.1、监测工作内容 (49) 7.1.1、监测内容设计原则 (49) 7.1.2、监测内容 (49)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丁洁民,巢斯,赵昕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目录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1) 摘要 (2) 1 工程概况 (3) 2 结构体系 (4) 3 主要分析结果 (6) 3.1 结构动力特性 (6) 3.2 地震作用分析结果 (6) 3.3 风荷载分析结果 (7) 4 关键设计问题 (8) 4.1 巨柱受力性态分析及设计 (8) 4.2 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 (11) 4.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12) 4.4 风工程研究 (13) 4.5 结构控制 (13) 4.6 弹塑性动力分析 (14) 4.7 考虑施工过程的非荷载效应分析 (15) 4.8 抗连续倒塌分析 (16) 5 结论 (17) 6 参考文献 (18)

摘要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为632m,位于台风影响区和7度抗震设防地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由于高度超高、建筑形态复杂、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显著,为实现其高效和安全的结构设计,需解决众多的技术难题。本文对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定位及功能、设计团队构成、建筑形态特征以及采用的基础形式。其次对结构体系构成和主要的结构分析结果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采用的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地震和风荷载分析结果。最后对项目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巨柱受力性态分析、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风工程研究、结构控制、弹塑性动力分析、非荷载效应分析以及抗连续倒塌分析等。 关键词: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体系、混合结构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措施实用版

YF-ED-J814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 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措施实 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深基坑施工时仔细研究下列资料: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图。 3)场地内和邻近地区地下管线图和有关资 料,如位置、深度、直径、构造及埋设年份 等。 4)邻近的原有建筑、构筑物的结构、基础 情况,如有裂缝、倾斜等情况,需作标记、拍 片或绘图,形成原始资料文件。 5)深基坑施工组织设计。

(3)深基坑工程在施工全过程中,对降水、围护结构等位移,要定期观察测试,并作好记录。对于较重要和较危险的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也要定期观察记录。 (4)深基坑施工,由于降水、土方开挖等因素,影响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的使用安全时,应事先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固、改迁等,特别是各种压力管道要有防裂措施,以确保安全。 (5)深基坑开挖,必须布置地面和坑内排水系统,防止雨水淋土坡、坑壁冲刷而造成坍方。 (6)坑边不得堆放重物,如坑边确须堆放重物,坑边的施工荷载严禁超过设计规定的荷载值。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 ——中国第一高楼,高度632米 工程投资额:148亿元 工程期限:2008年—2014年 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将构成上海陆家嘴天际线的塔尖。 20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宣布正式启用。与此同时,毗邻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准备开工建设一幢更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根据规划,上海中心大厦的主楼为124层,总高度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65.5米(原公布为580米),这两个高度均超过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厦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5,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5.88万平方米——远远超过毗邻的环球金融中心(38万m2)。不过,在总建筑面积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7.9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达到约17.9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0个停车位)。另外,上海中心大厦规划有5层的裙房,高度约35米。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曾经公布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580米,此次,报告中提及其主楼高127层,结构高度约为565.6米,而建筑高度将达到惊人的632米。 上海中心大厦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于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它将超过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也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摩天大楼。

2010年7月19日,上海黄浦江两岸风景。 项目地块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坐落在小陆家嘴的黄浦江沿岸,地块的正式名称是E14单元Z3-1、Z3-2地块,其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北对金茂大厦,东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陆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标志性功能建筑。根据制定于1993年的《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陆家嘴Z3-2地块,将建设3幢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其中,陆家嘴Z3-2地块是“上海中心”所在地,Z3-2地块座落在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东泰路、银城南路和花园石桥路交界处。地块北侧是金茂大厦,东侧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侧是滔滔黄浦江。 项目所在地块曾被称作“小陆家嘴核心区域最后一块待建地块”,被用作陆家嘴高尔夫练习场,目前租期已满的土地早已被收回,土地收回等准备工作也都完成,只待“上海中心”方案确定、择日动工的消息。

《超级工程》之《上海中心大厦》观后感

《上海中心大厦》纪录片观后感 徐老师组织观看《超级工程》之《上海中心大厦》纪录片后,让我感触颇深。平日里我们总是因为各种困难而给自己编造各种理由去推脱。在超级工程中,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实实的。 其次是对“工程”特别是大型工程、超级工程的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而在计划后,工程又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问题需要你去解决。就拿纪录片里的例子来说,上海中心大厦---设计者在测试玻璃对雨水风暴耐受力时偶然发现了排水系统的缺陷,也就是说,在一个综合性的大项目中,很多时候你会做着做着就发现以前想都没想到过的问题,即使那些设计师、建筑师盖过那么多的楼,但是超级工程里,问题还是会一个接一个出现,你需要不停的被迫发现然后解决。 在影片中,吊装工人、焊接工人、检验工人等平日里我们司空见惯的平凡人,他们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工程里不仅仅是各种大型、超大型的吊装机械、焊接车间等,里面更多的是像他们一样的平凡的参与者。枯燥、繁复等工作,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工作,这是影片中最常见的镜头。 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专业共同合作吧,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的检测、科研机构来完成。其中不难看出国家的财力雄厚、更重要的一点是各方为保证完成同一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身的工作。这份通力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合同约束那么简单。更是为了完成一项目所聚集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只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在规定工作内,保质、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参见工程。 高耸入云的上海中心大厦,这项融汇尖端科技的重大工程,让我觉得骄傲。上海新地标的壮丽,不仅是体量上能够称的上超大规模,从科技含量上要走在世界前列,从建造水平上能代表中国当下最佳。带给我们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是对我以后工作态度上的一种震

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考察总结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施工技术介绍 (考察总结) 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2013年4月13日

前言 上海中心大厦已经是目前国内最高的摩天大厦,与我们集团承揽的广西九洲国际工程特点大为不同,其结构典型,造型奇特,工艺复杂,技术先进,是行业关注最高的超高层建筑,是世界瞩目的超级工程。为丰富超高层施工经验,储备超高层施工技术,筹备集团公司承揽的济南恒大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是济南分公司超高层小组考察的重点对象。2013年4月2日,经过和各方联系,获许进入上海中心大厦实地考察,上海建工集团一公司副总工程师徐磊博士带领参观讲解。虽然参观前对本工程已经有所了解并编写了考察大纲,但还是被其恢弘的气势所震撼,现场施工专业分包众多,施工人数多达1300人;现场施工组织井然有序,多种大型机械同时运转,垂直运输畅通无阻,施工人员可直达500米顶模钢平台;平台安全稳固,视野开阔,堆载了大量材料和设备,各专业可同时作业,施工方便。平台之上可俯视492米的上海金融中心和上海外滩,蔚为壮观。我们想将来我们施工的济南恒大金融中心工程也必须呈现出这种恢弘气势,把济南恒大金融中心建造成为超高层中的标杆工程,为集团公司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对此我们充满了信心,并一直在努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了丰富超高层施工经验,承揽到“高、大、精、尖、难、特”具有时代和标志性意义的工程,建设我们自己的摩天大厦,我们一直在行动! 上海建工集团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强,该工程技术资料只能通过网络和现场简要介绍获取,虽然该项综合技术总结困难重重,但我们有必要进行考察总结,形成我们自己的专业技术储备,让每一位超高层小组成员熟悉和了解。由于未从施工单位获取任何资料,该报告通过参照网络资料并根据个人经验得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请公司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 【摘要】为了更好地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本文通过对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进而从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问题、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的分析,以及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的控制措施这三个方面对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地铁车站;深基坑;周边建筑;影响 一、前言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公交及出租车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程快速出行的需求,城市开始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即地铁。在进行地铁施工时,其周边的建筑物大都早已建成,深基坑施工会造成建筑物地面土层松动,致使建筑物发生侧移或者沉降。为了保护建筑物安全,我们需要对深基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二、工程实例 三桥站位于西安西郊三桥镇中心附近,三桥路与双拥路交界处,沿三桥路北侧东西向布置。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双柱三跨框架结构(局部单柱双跨),为宽岛式站台车站。车站主体为明挖顺做法施工,基坑深度约为17.3m左右,两端接盾构区间,为盾构过站。勘察期间地下水潜水位埋深约31.3~32.4m,含水层主要为第四季全新统及上更新统冲积中粗砂(局部含砾砂卵石),局部地段存在上层滞水,水位埋深11.0~13.0m。 项目部进场后,首先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分析危险源,针对危险源编制了危险源控制手册,并编制了深基坑施工专项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了论证。根据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分析,其中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是决定基坑施工的关键工序,是深基坑工程的主要危险源。 三、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安全问题 (一)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设计单位资质、等级、专业等不符合要求。有些外省市设计单位对当地的地方标准和地质情况不够了解,从而影响到基坑围护结构的选型和设计。有些单位对周边环境没有进行全面了解,设计人员未进行现场踏勘,仅凭书面资料进行设计。若提供资料不全或者交接资料不清楚,则会导致忽视周边环境中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 2.支护方案的选择缺乏多方案比较和技术论证,支护结构设计不合理。围护的选型、支撑的布置形式及工艺等,没有与施工工艺、作业环境紧密结合,导致设计的理想状态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无法通过施工较好地实现设计意图,使设计效果大打折扣。

地铁站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 - 1 - 1.1编制依据.................................................... - 1 - 1.2编制原则.................................................... - 1 - 1.3适用范围.................................................... - 2 - 2.工程概况 ......................................................... - 2 - 2.1设计概况.................................................... - 2 - 2.2自然条件.................................................... - 4 - 2.2.1地形地貌................................................ - 4 - 2.2.2工程地质................................................ - 4 - 2.2.3水文情况................................................ - 5 - 2.2.4气候现象情况............................................ - 6 - 2.3周边环境.................................................... - 6 - 2.3.1现状道路情况............................................ - 6 - 2.3.2邻近建筑物情况.......................................... - 6 - 2.3.3地下管线情况............................................ - 7 - 2.4主要工程数量................................................ - 8 - 2.5工程重难点及对策措施........................................ - 8 - 2.5.1工程重点分析及对策...................................... - 8 - 2.5.2工程难点分析及对策..................................... - 10 - 3.总体施工部署 .................................................... - 10 - 3.1施工总体目标............................................... - 10 - 3.1.1工期目标............................................... - 10 - 3.1.2质量目标............................................... - 10 - 3.1.3安全目标............................................... - 10 - 3.1.4文明施工目标........................................... - 10 - 3.1.5环保、水保目标......................................... - 11 - 3.1.6职业健康目标........................................... - 11 - 3.2总体施工方案............................................... - 11 - 3.3基坑施工流程和顺序......................................... - 11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