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习题及答案

第6章习题及答案

第6章习题及答案
第6章习题及答案

第6章过程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Sub过程与Function过程最根本的区别是:

(A) 前者可以使用Call或直接使用过程名调用,后者不可以

(B) 后者可以有参数,前者不可以

(C) 两种过程参数的传递方式不同

(D) 前者无返回值,但后者有返回值

答案:D

知识点:Sub过程、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2.在定义函数过程时,不可能用到的关键字是:

(A) Exit

(B) As

(C) Sub

(D) End

答案:C

知识点: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3.在定义通用过程时,下列关键字中不能用来修饰形参的是:

(A) ByVal

(B) ByRef

(C) Optional

(D) Static

答案:D

知识点:Sub过程、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4.在同一模块中定义了两个同名的过程,以下哪一项可以让它们实现重载:

(A) 返回值类型不同

(B) 参数类型不同

(C) 参数名称

(D) 参数传递方式不同

答案:B

知识点:过程重载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5.以下关于递归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 递归有直接递归和间接递归

(B) 递归过程可以无限次调用自己

(C) 递归过程的形参必须是按地址传递

(D) 递归过程必须有返回值

答案:A

知识点:递归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6.下列定义一个Function过程的首部,语法正确的是()。

(A)Function MyFunc(ByVal i As Integer) As Integer

(B)Function MyFunc(var i :Integer):Integer

(C)Function MyFunc(Dim i As Integer) As Integer

(D)Function Integer MyFunc()

答案:A

知识点: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A)End Sub

(B)End MySub

(C)Exit Sub

(D)Exit MySub

答案:C

知识点:Sub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8.Function过程MyFunc返回整型值,过程中不等到执行结束就将控制权立即返回调用者的语句为()。

(A)End

(B)Return

(C)Exit

(D)MyFunc

答案:B

知识点: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9.对于通用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的定义不能嵌套,但过程调用可以嵌套

(B)过程的定义可以嵌套,但过程调用不能嵌套

(C)过程的定义和调用都不能嵌套

(D)过程的定义和调用都可以嵌套

答案:A

知识点:调用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10.有过程定义如下:

Private Sub Fun(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z As Integer)

则下列调用语句不正确的是()。

(A)Call Fun(a,b,c)

(C)Fun a,,5

(D)Fun(a,b,c)

答案:C

知识点: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11.在过程中定义的变量,如果希望在离开该过程后,还能保存过程中局部变量的值就应该使用()关键字在过程中定义变量。

(A)Dim

(B)Private

(C)Public

(D)Static

答案:D

知识点:定义变量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12.在过程内定义的变量(不在控制结构语句块中)也称为()。

(A)全局变量

(B)模块级变量

(C)局部变量

(D)静态变量

答案:C

知识点:定义变量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13.在过程定义中用_____________关键字表示形参是按地址传递的。

(A)Var

(B)ByDef

(C)ByVal

(D)ByRef

答案:D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7.下面过程运行后显示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

Sub Main()

Dim x, y As Integer

x = 12 : y = 34

Call f(x, y)

Console.WriteLine(x & "," & y)

Console.Read()

End Sub

Public Sub f(ByRef n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n = n Mod 10

m = m \ 10

End Sub

(A)2,34

(B)12,34

(C)2,3

(D)12,3

答案:A

知识点:参数传递方式

难度:2

提示:无

题解:无

二、判断题

1.如果过程的一个形参使用了ByRef关键字修饰,且调用时相应的实参是一个变量,则实参变量的数据类型必须与形参相同。

答案:√

知识点:参数传递方式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2.因为函数过程有返回值,所以只能用在表达式中,不能使用Call语句调用。

知识点:调用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3.事件过程只能在事件发生时由系统调用,不能在程序中使用代码直接调用。答案:×

知识点:调用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4.可以使用Static关键字修饰过程的形式参数,使之可以用作静态过程级变量。答案:×

知识点:形式参数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5.在窗体模块中,不能定义全局通用过程。

答案:×

知识点:Sub过程、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6.对于函数过程,如果不给函数名赋值,则函数不返回任何值。

答案:×

知识点: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7*.定义通用过程时有几个形参,则调用该过程时必须提供几个实参。

答案:×

知识点:可选参数

难度:1

提示:无

8.过程参数的默认传递方式是按值传递。

答案:√

知识点:参数传递方式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9.因为Sub过程没有返回值,所以Return语句不能用在Sub过程中。

答案:×

知识点:Sub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10*.使用命名参数调用通用过程时,实参的顺序可以不与相应的形参相同。答案:√

知识点:命名参数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三、读程序题

1. 运行下面控制台程序,输出的内容是()。

1 Sub Main()

2 Console.WriteLine(f(3.0, 7))

3 Console.Read()

4 End Sub

5 Public Function f(x As Single, n As Integer) As Single

6 If n = 0 Then

7 f = 1

8 Else

9 If n Mod 2 = 1 Then

10 f = x * f(x, n \ 2)

11 Else

12 f = f(x, n \ 2) \ x

14 End If

15 End Function

答案:27

知识点:递归

难度:4

提示:无

题解:无

2*.以下是一个按钮的Click事件过程与一个函数过程,当单击此按钮时,文本框中显示的是。

1 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 Handles Button1.Click

2 Dim i As Integer

3 i = 8

4 TextBox1.Text = f1(i, 11) + i

5 End Sub

6 Private Function f1(intVar1 As Integer, Optional intVar2 As _

7 Integer = 10) As Integer

8 If intVar2 > 10 Then intVar1 = intVar2

9 f1 = intVar1 + intVar2

10 End Function

答案:30

知识点:可选参数

难度:2

提示:无

题解:无

3.阅读下面控制台程序,当Value过程形参前有ByVal关键字时,运行程序,在窗口中显示的第一行内容是(1),第二行内容是(2)。若将形参表中的ByVal关键字改为ByRef,再执行本程序,窗口中显示的第一行内容是(3),第二行内容是(4)。

1 Sub Main()

2 Dim x, y As Integer

3 x = 10 : y = 15

4 Call Value(x, y)

5 Console.WriteLine(x & " " & y)

6 Console.Read()

7 End Sub

8 Private Sub Value(ByVal m As Integer, ByVal n As Integer)

9 m = m * 2 : n = n - 5

10 Console.WriteLine(m & " " & n)

11 End Sub

答案:(1)20 10;(2)10 15;(3)20 10;(4)20 10

难度:3

提示:无

题解:无

4.下面是一个控制台程序,窗口中输出的结果第一行是(1),第五行是(2)。

1 Sub Main()

2 Dim x, y As Integer

3 Dim n, z As Integer

4 x = 1 : y = 1

5 For n = 1 To 6

6 z = f1(x, y)

7 Console.WriteLine(n & " " & z)

8 Next

9 Console.Read()

10 End Sub

11 Private Function f1(ByRef x As Integer, ByRef y As Integer) As Integer

12 Dim n As Integer

13 Do While n <= 4

14 x = x + y

15 n = n + 1

16 Loop

17 Return x

18 End Function

答案:(1)1 6;(2)5 26

知识点:参数传递方式

难度:3

提示:无

题解:无

5.窗体上有一个按钮Button1和两个文本框TextBox1、TextBox2。下面是这个窗体模块的全部代码。运行程序,第一次单击按钮时,两个文本框中的内容分别是(1)和(2);第二次单击按钮,两个文本框中的内容又分别是(3)和(4)。

1 Dim y As Integer ' 模块级变量

2 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 Handles Button1.Click

3 Dim x As Integer

4 x = 2

5 TextBox1.Text = f2(f1(x), y)

6 TextBox2.Text = f1(x)

7 End Sub

8

9 Private Function f1(ByRef x As Integer) As Integer

11 f1 = x + y

12 End Function

13

14 Private Function f2(ByRef x As Integer,ByRef y As Integer) As Integer

15 f2 = 2 * x + y

16 End Function

答案:(1)10;(2)10;(3)58;(13)58

知识点:参数传递方式

难度:4

提示:无

题解:无

6.运行如下程序,控制台窗口中显示内容的第一行是(1);第二行是(2)。

1 Sub Main()

2 Call Test(2)

3 Console.Read()

4 End Sub

5

6 Private Sub Test(ByRef x As Integer)

7 x = x * 2 + 1

8 If x < 6 Then

9 Call Test(x)

10 End If

11 x = x * 2 + 1

12 Console.WriteLine(x)

13 End Sub

答案:(1)23;(2)47

知识点:递归

难度:4

提示:无

题解:无

7.下面控制台程序在窗口中显示的两行内容分别是(1)与(2)。如果将sub1过程的第二个形参y前的ByRef删除,则在窗体上显示的内容是(3)与(4)。

1 Sub Main()

2 Dim 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z As Integer

3 x = 1 : y = 2 : z = 3

4 Call sub1(x, x, z)

5 Call sub1(x, y, y)

6 Console.Read()

8 Private Sub sub1(ByRef x As Integer, ByRef y As Integer, ByRef z As Integer)

9 x = 3 * z

10 y = 2 * z

11 z = x + y

12 Console.WriteLine(x & " " & y & " " & z)

13 End Sub

答案:(1)6 6 12;(2)6 10 10;(3)9 6 15;(4)6 4 10

知识点:参数传递方式

难度:5

提示:无

题解:无

8.假设下面控制台程序中的4条语句:语句①~语句④,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条语句。当使用语句①时,输出的内容是(1);当使用语句②时,输出的内容是(2);当使用语句③时,输出的内容是(3);当使用语句④时,输出的内容是(4 。

1 Public Sub Main()

2 Dim x As Integer

3 Console.WriteLine(a(x) * 2) ' 语句①

4 Console.WriteLine(x + a(x) * 2) ' 语句②

5 Console.WriteLine(x + a(x) + a(x)) ' 语句③

6 Console.WriteLine(x + a(a(x))) ' 语句④

7 Console.Read()

8 End Sub

9 Private Function a(ByRef y As Integer) As Integer

10 y = y + 1

11 a = y + 1

12 End Function

答案:(1)4;(2)4;(3)5;(4)4

知识点:参数传递方式

难度:4

提示:无

题解:无

9.下面程序段运行的输出结果是():

1 Dim i, j, x As Integer

2 For i = 1 To 6 Step 2

3 For j = i To 4

4 x = i * j

5 Console.Write(x & ",")

7 Next

答案:1,2,3,4,9,12, 知识点:循环嵌套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无

10.运行下面控制台程序,在窗口中输出的内容是( )。

1 Sub Main()

2 Console.WriteLine(f(24, 18))

3 Console.ReadKey()

4 End Sub 5

6 Public Function f(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7 Do While m <> n

8 If m > n Then

9 m = m - n 10 Else

11 n = n - m 12 End If 13 Loop 14 f = m

15 End Function

答案:6

知识点:Function 过程、调用过程 难度:2 提示:无 题解:无

四、完善程序题

1.弦截法求方程x -2sin x =0的根。如图所示,弦截法的原理为:对于方程0)(=x f ,找一个单调有根区间[x 1,x 2],连接))1(,1(x f x 和))2(,2(x f x 两点,连线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为:

)

1()2()

1(2)2(1x f x f x f x x f x r -?-?=

反复使用r 取代x 1或x 2来缩小有根区间。当e r f <)(或e x x <-21时(e 为给定的精度),即认为r 是方程的数值解。请完善下面程序。

1 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 Handles Button1.Click

2 Dim x1, x2 As Single

3 Dim e As Single : Dim r As Single

4 e = 0.000001

5 x1 = Val(TextBox1.Text)

6 x2 = Val(TextBox2.Text)

7 If f(x1) * f(x2) > 0 Then

8 TextBox3.Text = "请重新选取两点" 9 Exit Sub 10 End If 11 Do

12 r = (1)

13 If Math.Abs(f(r)) < e Or Math.Abs(x2 - x1) < e Then 14 (2)

15 ElseIf f(r) * f(x1) < 0 Then 16 (3)

17 ElseIf f(r) * f(x2) < 0 Then 18 (4) 19 End If 20 Loop

21 TextBox3.Text = r 22 End Sub

23 Private Function f(x As Single) As Single 24 f = (5) 25 End Function

答案:(1)(x1*f(x2) - x2*f(x1)) / (f(x2) - f(x1));(2)Exit Do ;(3)x2 = r ;(4)x1 = r

;(5)x - 2*sin(x) 知识点:Function 过程 难度:4 提示:无 图 弦截法解方程

1

2. 求1000~9999之间的零巧数。

如果一个百位数字为0的四位数,去掉这个0得到的三位数乘以9倍等于原数,则原四位数为“零巧数”。例如,2025的百位数是0,去掉这个0,得到225;因为225 * 9 =2025,所以2025是零巧数。

函数s的功能是判断是否为零巧数,如果是零巧数,则返回三位数;否则返回-1。

图中显示的是运行结果。请完善程序。

1 Sub Main()

2 Dim i, n As Integer

3 For i = 1000 To 9999

4 n = (1)

5 If n > 0 Then '若是零巧数,则显示

6 Console.Write(i & " ")

7 Console.WriteLine(n)

8 End If

9 Next

10 Console.Read()

11 End Sub

12 Function s(n As Integer) As Integer

13 Dim k, m As Integer

14 k = (n \ 100) Mod 10 '获取百位数

15 If k = 0 Then

16 m = (2) + n Mod 100

17 If m * 9 = n Then

18 Return m

19 Else

20 (3)

21 End If

22 Else

24 End If

25End Function

答案:(1)s(i);(2)(n \ 1000) * 100;(3)Return -1

知识点:参数传递方式

难度:3

提示:无

题解:无

3.本程序判断一个四位数的各位数逆向排列形成的新的四位数是否是原四位的整数倍(2倍以上),并输出满足条件的四位数,如8712=2187×4。请完善本程序。

1 Sub Main()

2 Dim t As Boolean, i, k As Integer

3 For i = 1000 To 9999

4 Call f( (1) )

5 If t Then

6 Console.Write(i & ":")

7 Console.WriteLine(k & "=" & i & "*" & k \ i)

8 End If

9 Next

10 Console.Read()

11 End Sub

12 Sub f(n As Integer, ByRef m As Integer, ByRef flg As Boolean)

13 Dim i As Integer

14 flg = False

15 m = 0

16 i = n

17 Do While i > 0

18 m = (2)

19 i = i \ 10

20 Loop

21 If m Mod n = 0 And m \ n > 1 Then

22 flg = (3)

23 End If

24 End Sub

答案:(1)i , k , t;(2)m*10+i Mod 10;(3)True

知识点:Sub过程

难度:4

提示:无

题解:无

五、编程题

1.编写递归函数求1+2+3+……+n的值。

答案:见题解。

知识点:Function过程

难度:2

提示:无

题解:以下函数Add返回1+2+3+……+n的值。

1 Private Function Add(n As Integer) As Integer

2 If n = 1 Then

3 Return 1

4 Exit Function

5 End If

6 Return n + Add(n - 1)

7 End Function

2.编写判断某年是否为闰年的函数。该函数有一个整型参数表示年份,返回值为逻辑型,当该年份是闰年时,函数返回值为True,否则返回False。

答案:见题解。

知识点: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闰年是指能被4整除的年份,不包括去掉后面两个零之后不能被4整除的世纪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题解:

解法一:

1 Private Function Leapyear(year As Integer) As Boolean

2 If (year Mod 4 = 0 And year Mod 100 <> 0) Or year Mod 400 = 0 Then

3 Return True

4 Else

5 Return False

6 End If

7 End Function

解法二,更简洁的写法:

1 Private Function Leapyear(year As Integer) As Boolean

2 Return year Mod 4 = 0 And year Mod 100 <> 0 Or year Mod 400 = 0

3 End Function

3.编写程序调用例6.4中的函数过程Fib,计算Fibonacci数列中从第几项开始起数列项的值超过10000。

知识点:调用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以下是控制台程序的Main 过程,调用教材中的Fib 函数。

1 Sub Main()

2 Dim n As Integer

3 n = 1

4 Do

5 If Fib(n) > 10000 Then Exit Do

6 n = n + 1

7 Loop

8 Console.WriteLine(n) 9 Console.Read() 10 End Sub

4.编写一个首部为C(m As Integer,n As Integer)As Integer 的函数,函数的返回值为:

()!

!!

n m n m C C n

m -=

= (其中n ≥ 0,m ≥ n ,m > 0,设0!=1)

答案:见题解。

知识点:Function 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

1 Private Function c(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As Integer

2 Return f(m) / f(n) / f(m - n)

3 End Function

4 Private Function f(i As Integer) As Long

5 If i = 1 Or i = 0 Then

6 Return 1

7 Else

8 Return i * f(i - 1) 9 End If 10 End Function

5.编写函数S(m As Integer,n As Integer) As Long ,此函数返回m+mm+mmm+…+m…m (n 个m )的值。比如S(2,5)的返回值为2+22+222+2222+22222的值。 答案:见题解。

知识点:Function 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解法一:

1 Private Function s(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As Long

2 Dim i As Integer

3 Dim s1 As String

4 For i = 1 To n

5 s1 = s1 & m

6 s = s + s1

7 Next

8 End Function

解法二:

1 Private Function s(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As Long

2 Dim i As Integer

3 Dim lng1 As Long

4 For i = 1 To n

5 lng1 = lng1 * 10 + m

6 s = s + lng1

7 Next

8 End Function

6.一小球从100米高处自由落下,落到水平面上后又反弹,每次反弹的高度是前一次高度的一半。编写函数T(n As Integer) As Single ,返回值为第n 次反弹到最高点时所经过的总路程(n ≥1)。 答案:见题解。

知识点:Function 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

1 Private Function t(n As Integer) As Single

2 Dim g As Single

3 Dim a As Integer

4 g = 100

5 For int1 = 1 To n

6 t = t + g * 1.5

7 g = g * 0.5

8 Next

9 End Function

7.已知下式成立:

()+∞<<∞++++++=x n x x x x e n

x

- ...!

...!3!2132

返回x e 的值。当通项的值小于6

10-时,认为达到精度。 答案:见题解。

知识点:Function 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

1 Private Function MyExp(x As Single) As Single

2 Dim sngTemp As Single

3 Dim i As Integer

4 sngTemp = 1

5 MyExp = 1

6 i = 1

7 Do

8 sngTemp = sngTemp * x / i 9 MyExp = MyExp + sngTemp 10 i = i + 1

11 Loop Until Math.Abs(sngTemp) < 0.000001 12 End Function

8.已知函数 (8)

77sin 642531655sin 4231433sin 2121sin )(+??????+????+??+?=

x

x x x x f π≤≤+++?-+=∑∞=x n n x

n n n x n 0 )22)(12()12sin(!)!2(!)!12(2sin 1

其中:

n

n n n 2...108642!)!2()12(...1197531!)!12(??????=-???????=-

编制一个名为f 的函数,能够计算上述f(x)。

并建立如图所示的窗体界面,当在上面的文本框中输入一个介于0~π之间的值x 时,单击按钮后结果f(x)显示在第二个文本框中(精度为10-6)。

程序中可以调用系统内部函数Math.Sin()。

答案:见题解。

知识点:Function 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

图 编程题

3 Dim sngTemp1 As Single

4 Dim sngTemp2 As Single

5 f = Math.Sin(x) / 2

6 sngTemp1 = 1

7 n = 1

8 Do

9 sngTemp1 = sngTemp1 * (2 * n - 1) / (2 * n)

10 sngTemp2 = sngTemp1 * Math.Sin((2 * n + 1) * x) / _

11 (2 * n + 1) / (2 * n + 2)

12 f = f + sngTemp2

13 n = n + 1

14 Loop While sngTemp2 > 0.000001

15 End Function

16 Private Sub Button1_Click() Handles Button1.Click

17 Dim sng1 As Single

18 sng1 = TextBox1.Text

19 If sng1 < 0 Or sng1 > 3.1415926 Then

20 TextBox2.Text = "请输入0和Pi之间的值"

21 Else

22 TextBox2.Text = f(sng1)

23 End If

24 End Sub

9.编程一个函数,可以返回任意一个十进制整数的各个位数之和,例如,8563:8+5+6+3=22 答案:见题解。

知识点:Function过程

难度:1

提示:无

题解:

1 Function f(n As Long) As Integer

2 Do Until n = 0

3 f += n Mod 10

4 n = n \ 10

5 Loop

6 End Function

微观第六章习题及答案汇编

第六章习题 一、名词解释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行业短期均衡收支相抵点停止营业点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成本不变行业 二、选择题 1、最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是以下哪个市场( ) A、农产品市场 B、轻工业品市场 C、重工业品市场 D、旅遊产品市场 2、假定完全竞争行业内某厂商在目前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平均收益均等于1,则这家厂商(A ) A.肯定只得到正常利润 B.肯定没得到最大利润 C.是否得到了最大利润还不确定 D.肯定得到了最少利润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4、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关系是( )。 A、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B、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 C、平均收益小于边际收益 D、以上都不对 5、假如某厂商的收益只能弥补厂商所花掉的平均可变成本,这表明该厂商( ) 。 A、如果继续生产亏损一定更大 B、如果停止生产则不会发生亏损 C、无论生产与否亏损是一样的 D、如果继续生产,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 6、假如某厂商的收益不足以弥补厂商所花掉的平均可变成本,为了损失最小化,他应该( )。 A、减少产量 B、增加产量 C、停止生产 D、扩大生产 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 A、他获得了最大经济利润; B、他没有获得最大经利润; C、他是否获得了最大经济利润还无法确定; D、他的经济利润为零。

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 。 A、MR=MC B、AR=AC C、MR=MC=AR=AC D、MR=MC=P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S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B、S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C、LA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D、LMC曲线最低点的轨迹。 10、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成本不变的行业中,产量的增加量()。 A、完全来自新企业; B、完全来自原有企业; C、部分来自新企业,部分来自原有企业; D、无法确定。 11、长期行业供给曲线()。 A、总是比短期行业供给曲线富有弹性; B、总是比短期行业供给曲线缺乏弹性; C、与短期行业供给曲线有相同的弹性 D、总是完全有弹性的。 12、如果一种物品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完全有弹性的,在长期中,该物品需求增加将引起()。 A、该物品价格上升和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 B、该物品价格上升,但行业内企业数量不增加; C、行业内企业数量增加,但该物品价格不上升; D、对物品价格和行业内企业数量都没有影响。 13、下列关于生产者剩余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 A.生产者剩余一定不小于利润 B.在长期中生产者剩余等于利润 C.生产者剩余的变化量等于利润的变化量 D.利润一定小于生产者剩余 三、判断题 1、对于一个完全竞争厂商,边际收益等于物品的销售价格。 2、若完全竞争企业现实短期利润最大化时,出现短期边际成本小于短期平均成本的现象,则其他厂商会进入该行业。 3、某完全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SAC曲线可能处于下降的阶段。 4、在短期中,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是每个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水平加总。 5、行业中每个厂商都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则整个行业也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知识梳理及典型练习题(含答案)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经过不等式的同解变形后,都可以化为ax>b(a≠0)的形式. 当a>0时,解集为;当a<0时,解集为. 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1)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__________不等式. (2)使某个一元二次不等式成立的x的值叫做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________. (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1)化分式不等式为标准型.方法:移项,通分,右边化为0,左边化为 f(x) g(x) 的形式. (2)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求解,如: f(x) g(x) >0?f(x)g(x)>0; f(x) g(x) <0 ?f(x)g(x)<0; f(x) g(x) ≥0 ? ?? ? ??f(x)g(x)≥0, g(x)≠0; f(x) g(x) ≤0 ? ?? ? ??f(x)g(x)≤0, g(x)≠0. (2014·课标Ⅰ)已知集合A={x|x2-2x-3≥0},B={x|-2≤x<2},则A∩B=( ) A.[-2,-1] B.[-1,2) C.[-1,1] D.[1,2)

解:∵A ={x |x ≥3或x ≤-1},B ={x |-2≤x <2},∴A ∩B ={x |-2≤x ≤-1}=[-2,-1].故选A . 设f (x )=x 2 +bx +1且f (-1)=f (3),则f (x )>0的解集为( ) A.{x |x ∈R } B.{x |x ≠1,x ∈R } C.{x |x ≥1} D.{x |x ≤1} 解:f (-1)=1-b +1=2-b ,f (3)=9+3b +1=10+3b , 由f (-1)=f (3),得2-b =10+3b , 解出b =-2,代入原函数,f (x )>0即x 2 -2x +1>0,x 的取值围是x ≠1.故选B. 已知-12<1 x <2,则x 的取值围是( ) A.-22 D.x <-2或x >1 2 解:当x >0时,x >1 2;当x <0时,x <-2. 所以x 的取值围是x <-2或x >1 2,故选D. 不等式1-2x x +1>0的解集是 . 解:不等式1-2x x +1>0等价于(1-2x )(x +1)>0, 也就是? ?? ??x -12(x +1)<0,所以-1<x <12. 故填???? ??x |-1<x <1 2,x ∈R . (2014·武汉调研)若一元二次不等式2kx 2 +kx -38 <0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则k 的 取值围为________. 解:显然k ≠0.若k >0,则只须(2x 2+x )max <38k ,解得k ∈?;若k <0,则只须38k <(2x 2 +x )min ,解得k ∈(-3,0).故k 的取值围是(-3,0).故填(-3,0). 类型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 +b )x +2a -3b <0的解集为? ????-∞,-13,求关于x 的 不等式(a -3b )x +b -2a >0的解集. 解:由(a +b )x <3b -2a 的解集为? ????-∞,-13, 得a +b >0,且3b -2a a +b =-1 3 ,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D 3.A 4. C 5.D 6. C 7. A 8.D 9. A 10.C 11. A 12.C 13. B 14. C 15.D 16. B 17. A 18. C 19. C 20.B 21. B 22. D 23. A 2 4. C 25.A 26.C 2 7. D 28. A 29.C 30.B 31. B 32.D 33. C 34.A 35.D 36. B 37.D 38. A 39. C 40.D 41.A 42.A 43.B 44.C 45.D 46.A 47.D 48.C 49.B 50.A 51.C 52.A 53.D 54.C 55.A 56.B 57.C 58.D 59.B 60.C 61.B 62.D 63.A 64.C 65.D 66.A 67.B 68.C 69.B 70.C 二.多项选择题 71.AC 72.BD 73.AC 74.AB 75.CD 76.ABC 77.AB 78.ABCD 79.ABCD 80.ABD 81.BCD 82.ABCD 83.BC 84.AB 85BCD 86.AB 87.AB 88.ABCD 89.ABCD 90.ABCD 91.ACD 92.ABC 93.BCD 94.ABC 95.ABCD 96.ABD 97.ABCD 98.ABD 99.AB 100.CD 101.CD 102.ABC 103.ABCD 104.ABD 105.ABC 106.ABC 107.ABCD 108.ABCD 109.ABCD 110.ABCD 111.AB 112.BD 113.ABC 114.ABC 115.BCD 116.ABC 117.BC 118.AB 119.CD 120.ABCD 121.ABCD 122.ABD 123.BCD 124.AD 125.ABCD 126.ABCD 127.ABCD 128.ABD 129.AD 130.BC 131.ABCD 132.ABCD 133.ABCD 134.AB 135.BCD 136.ABCD 137.ABC 138.ABCD 139.ABCD 140.ABD

第六章课程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21.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2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含答案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求适合的x,y的值. 2.解下列方程组 . 6.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y=kx+b的解有和. (1)求k,b的值. (2)当x=2时,y的值. (3)当x为何值时,y=3? 7.解方程组: (1);(2).8.解方程组: 9.解方程组: 10.解下列方程组: 1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 15.解下列方程组: (1)(2). 16.解下列方程组:(1)(2)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练习题精选(含答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16小题) 1.求适合的x,y的值.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考 点: 分 先把两方程变形(去分母),得到一组新的方程,然后在用加减消元法消析: 去未知数x,求出y的值,继而求出x的值. 解 解:由题意得:, 答: 由(1)×2得:3x﹣2y=2(3), 由(2)×3得:6x+y=3(4), (3)×2得:6x﹣4y=4(5), (5)﹣(4)得:y=﹣, 把y的值代入(3)得:x=, ∴. 点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主要运用了加减消元法和代入法. 评: 2.解下列方程组 (1) (2) (3)

(4).考 点: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分析:(1)(2)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均可; (3)(4)应先去分母、去括号化简方程组,再进一步采用适宜的方法求解. 解答:解:(1)①﹣②得,﹣x=﹣2, 解得x=2, 把x=2代入①得,2+y=1, 解得y=﹣1.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2)①×3﹣②×2得,﹣13y=﹣39,解得,y=3, 把y=3代入①得,2x﹣3×3=﹣5, 解得x=2. 故原方程组的解为. (3)原方程组可化为, ①+②得,6x=36, x=6, ①﹣②得,8y=﹣4, y=﹣.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4)原方程组可化为:,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 B.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 C.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 D.文艺复兴运动 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 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4.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坚持() A.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共产党的领导 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方向 5.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B.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 GAGGAGAGGAFFFFAFAF

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6.“民主社会主义”实质上是() A.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改良的资本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中的一种D.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 7.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集中制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集体领导 8.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的最终目的是() A.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B.实现共产主义 C.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彻底打碎资产阶级国家的机器 9.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 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 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 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 10.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 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GAGGAGAGGAFFFFAFAF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1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 《幼儿园课程》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将课程看作是学习者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斯宾赛 C.克伯屈 D.杜威 ( A )2.从计划的维度来定义课程的学者有。 A.塔巴 B.博比特 C.弗洛伊德 D.坎贝尔 ( C )3.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和课程的本质联系起来。 A.学科知识 B.活动过程 C.儿童经验 D.教学计划 ( B )4. 与课程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的观念同一渊源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 B.经验课程观 C.活动课程观 D.目标课程观 (A)5.强调知识学习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A)6.强调儿童经验的丰富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 A )7.强调课程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 A.适宜性 B.活动性 C.基础性 D.文化性 ( B)8.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这是其。 A.游戏性 B.非义务性 C.基础性 D.文化性 ( A )9.在研究幼儿时将幼儿当做一个人分析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 B )10. 研究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兴趣,研究儿童学习能力上的年龄特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 D )11.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 A.智力 B.动作 C.艺术 D.感知觉 ( C )12.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课程的主要特征。 A.知识学习 B.动作训练 C.方案教学 D.感知觉训练 ( A )13.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家先生提倡在幼儿园实施“单元教学”。 A.陈鹤琴 B.张雪门 C.张宗麟 D.戴自俺 ( C )14.美国课程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编制的核心,被叫做“行为目标之父”。 A.杜威 B.斯宾赛 C.泰勒 D.坎贝尔 ( C)15.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A.总体目标 B.中期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预成性目标 ( B )16. 是指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形成的内容顺序。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内容顺序 D.学科顺序 ( C )17.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由决定的。 A.文化 B.经济发展 C.幼儿的身心特征 D.环境 ( A )18. 早期教育方案强调“整个儿童”的培养。 A.认知学派 B.蒙台梭利 C.结构主义 D.班克街(Bank street) ( C )19.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A.杜威 B.蒙台梭利 C.马拉古兹 D.维果斯基 ( B )20.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在年。 .1932 C (C )21.首先将“学前教学”引进教育学的人是。 A.杜威 B.张雪门 C.乌索娃 D.维果斯基 ( B )22.英国课程学者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A.艾宾浩斯 B.特纳 C.斯坦豪斯 D.斯波代克 ( D )23. 是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预设的教育目标。

统计学原理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抽样调查 1.当研究目的一旦确定,全及总体也就相应确定,而从全及总体中抽取的抽样 总体则是不确定的。(V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 本。( X )3.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X )4.我们可以任取某一次抽样所得的抽样误差,来作为衡量抽样指标对于全及指 标的代表性程度。(X ) 5.由于没有遵守随机原则而造成的误差,通常称为随机误差。(X ) 6.抽样平均误差是表明抽样估计的准确度,抽样极限误差则是表明抽样估计准 确程度的范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V ) 7.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V ) 8.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V ) 9.按有关标志排队,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可能产生系统性误差。( V ) 10.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X )11.重复抽样时,其他条件不变,允许误差扩大一倍,则抽样数目为原来的2倍。 (X) 12.扩大或缩小抽样误差范围的倍数叫概率度,其代表符号是V。(V) 13.重复抽样时若其它条件一定,而抽样单位数目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原来的2倍。(X) 14.由于抽样调查存在抽样误差,所以抽样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要比全面调查资料 的准确性差。(X) 15.在保证概率度和总体方差一定的条件下允许误差大小与抽样数目多少成正 比。(X) 16.扩大或缩小了以后的抽样误差范围叫抽样极限误差。(X) 17.如果总体平均数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45,则抽样平均误 差等于30。(X) 18.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 率保证程度。(V )19.扩大抽样误差的范围,会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但会提高推断的准确度。(X)

不等式的解法·典型例题及详细答案

不等式的解法·典型例题 【例1】?(x+4)(x+5)2(2-x)3<0. 【例2】?解下列不等式: 【例3】?解下列不等式 【例4】?解下列不等式: 【例5】?|x 2-4|<x+2. 【例6】?解不等式1)123(log 2122<-+-x x x . 不等式·典型例题参考答案 【例1】?(x+4)(x+5)2(2-x)3<0. 【分析】?如果多项式f(x)可分解为n 个一次式的积,则一元高次不等式f(x)>0(或f(x)<0)可用“区间法”求解,但要注意处理好有重根的情况. 原不等式等价于(x+4)(x+5)2(x-2)3>0 ∴原不等式解集为{x|x <-5或-5<x <-4或x >2}. 【说明】?用“穿针引线法”解不等式时应注意: ①各一次项中x 的系数必为正; ②但注意“奇穿偶不穿”.其法如图(5-2). 【例2】?解下列不等式: 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 用“穿针引线法” ∴原不等式解集为(-∞,-2)∪〔-1,2)∪〔6,+∞). (2) 【例3】?解下列不等式 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 ∴原不等式解集为{x|x ≥5}. (2)原不等式等价于 【说明】?解无理不等式需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使根式有意义,即偶次根号下被开数大于或等于零;二是要注意只有两边都是非负时,两边同时平方后不等号方向才不变. 【例4】?解下列不等式: 解:(1)原不等式等价于 令2x =t(t >0),则原不等式可化为 (2)原不等式等价于 ∴原不等式解集为(-1,2〕∪〔3,6). 【例5】?|x 2-4|<x+2.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x+2)<x 2-4<x+2. 故原不等式解集为(1,3). 这是解含绝对值不等式常用方法. 【例6】?解不等式1)123(log 2122<-+-x x x .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 (1)当a >1时,①式等价于 ② (2)当0<a <1时,②等价于 ③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4. C 6. C 7. A 9. A 11. A 13. B 14. C 16. B 17. A 18. C 19. C 21. B 22. D 23. A 2 4. C 2 7. D 28. A 31. B 33. C 36. B 38. A 39. C 二.多项选择题 85BCD 三、名词解释 14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14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

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143. 分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的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而形成的课程。 144.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有多种称谓,如“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等等。它与分科课程相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逻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145.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和“合成课程”。它是指以特定的方式将若干门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融合、组织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课程。 146.核心课程——是指一种独特的课程类型,即以儿童的某一重要的生活问题,或者是人类社会的某种基本活动为核心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课程。这种核心课程也被称作“问题中心课程”。 147.国家课程——国家课程也称为“国家统一课程”,是指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8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9.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150.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15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15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53.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154.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

党课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25分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__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A.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B.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和科学发展观 你的答案为:A,正确 2. __是科学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A.人民群众 B.领导干部 C.知识分子 你的答案为:A,正确 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__的发展观。 A.全面、开放、协调 B.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C.全面、协调、可持续 你的答案为:C,正确 4. 下列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基本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__。A.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 B.正面教育为主、突出实践特色 C.坚持群众特色、解决突出问题 你的答案为:A,正确 5.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__。 A.科学性 B.实践性 C.可持续性

你的答案为:B,正确 6. __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A.发展 B.自主创新能力 C.科学技术 你的答案为:B,正确 7. 形成更具省活力更加开放的__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A.稳定环境 B.社会民主 C.体制环境 你的答案为:B,错误 8.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__。 A.全面协调可持续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你的答案为:B,错误 9. 深入贯彻落实__,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 你的答案为:B,正确 10. __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A.社会和谐 B.社会民主 C.社会风气 你的答案为:C,正确

你的答案为:A,正确 17. 必须坚持__,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A.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B.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C.科学执政、依法执政、立党为公 你的答案为:B,正确 18. __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A.和平 B.改革 C.稳定 你的答案为:B,正确 19. 建设社会主义__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A.新风气 B.新生活 C.新农村 你的答案为:C,正确 20.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__更好的结合起来。A.引过来和走出去 B.引进来

演绎推理解题技巧和例题答案

演绎推理解题技巧和例题答案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部分组成。例如: 所有的昆虫都是6 条腿,(大前提)竹节虫是昆虫,(小前提)所以竹节虫一定是6 条腿。(结论)凡是长羽毛的动物都是鸟,(大前提)企鹅是长有羽毛的动物,(小前提)所以企鹅是鸟。(结论)凡是容易导电的物体都是导体,(大前提)棉线不容易导电,(小前提)所以棉线不是导体。(结论)演绎推理的大前提是一般性的规律,小前提是具体事物的性状。由于一般包括了个别,凡是一类事物共有的属性,其中每一个别事物必然具有。所以当前提正确、推理形式合乎逻辑的时候,推出的结论必然是正确的。演绎推理是一种重要的认识方法,可以使人从一般性的原理推导出某种个别事物有无某种性状或属于哪类物体演绎推理是逻辑证明的工具,人们可以选取确实可靠的命题作为前提,经过推理证明或反驳某个命题. 演绎推理是作出科学预见的一种手段。把一般原理运用于具体场合,作出正确的推论,就是科学预见。 演绎推理是设计实验、发展假说的一个必要环节。科学假说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检验的方法就是:以假设的理论为大前提,根据不同的条件,推导出可以相比的结论,从而设计对比实验,加以证明. 公务员考试中演绎推理演绎推理主要考察应试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题型中,每道试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为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题后的四个备选答案是与这段陈述有关的四个推理,其中有一个是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或说明就可以从陈述直接推导出来的,要求应试者选出这个正确答案。 从做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演绎推理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演绎推理题目中比 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稿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 解答演绎推理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根据你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实例讲解例题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姚欣是一位数学家。其实,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识,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A:彭平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性大学所培养的。C:姚欣并不是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解答:这是一道考察逻辑推理能力的典型试题,观察A、B、C、D 四个选项,似乎都有一定道 理,但并不都对。毫无疑问,题中的四个陈述被认为是完全正确的,可各陈述的逆命题并非一定成立,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陈述1、彭平是一个计算机编程专家;陈述2 、姚欣是一 位数学家;陈述3、所有的计算机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陈述4、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性大学 都在培养着计算机编程专家。陈述4 中表示时间和范围的词“今天”、“国内”、“大多数”说明计算机编专家可以在其他时间、地点、学校内培养出来,因此选项A 是错的。另外,陈述4 中的“大多数”是说明“大学”的,并非说明“计算机编程专家”,因此,结论B 也是不对的。陈述4 并不能说明综合性大学不培养数学家,况且“今天国内大多数”以外的综合性大学是否可培养数学家不能排除,所以选项C 是毫无根据的。从陈述3 可知,数学家的人数要比计算机编程专家多,数学家中有部分人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同时这也意味数学家中有部分人不是计算机编程专家,因此结论D 是由陈述3 直接推出来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D 是正确答案。 例题售价2 元一市斤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除臭剂,另一种没有除臭剂。尽管两种洗洁精效果相同,但没有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久时间方面明显不如有除臭剂的洗洁精。因为后者: A 味道更好些 B 具有添加剂 C 从长远来看更便宜 D 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果好 解答:答案为A。先浏览一遍四个选项,带着问题去看陈述。从陈述来看,文中没有提到各公司产品比较问题,售价都是 2 元一斤,所以 C、D 两项可以排除。文中也没有提到两种洗洁精没有放添加剂的问题。故选项 B 也应排除。因此,A 正确。 例题: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过大的鞋子好。不过,在寒冷的天气,尺寸稍大点别并不大。这 意味着: 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的差 A:不合脚的鞋不能在冷天穿。 B:毛衣的大小只不过是式样的问题,与其功能无关。 C:不合身的衣服有时仍然有穿用价值。 D:在买礼物时,尺寸不如用途那样重要。 解答:题干中有两个陈述。陈述1 、对于穿鞋来说,正合脚的鞋子比过大的鞋子好。陈 述、在寒冷的天气,尺寸稍大点的毛衣与一件正合身的毛衣的差别并不大。这两个陈述都没2 有 提到冷天穿鞋方面的问题,也没提到买礼物问题,所以A 和D 都不对;题中也没提到毛衣的功 能问题,所以选项B 是推不出来的;只有选项C 是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是不需要附加任何假设和补充而得出的结论,故正确答案是 C。演绎推理题型讲解(2 )例题3:若风大,就放飞风筝。若气温高,就不放飞风筝。若天空不晴朗,就不放飞风筝。假设以上说法正确,若放飞风筝,则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Ⅰ风大Ⅱ天空晴朗Ⅲ气温高 A、Ⅰ B、Ⅱ C 、Ⅲ D、Ⅰ和Ⅲ 解析:此题看起来很简单,许多人可能会选择答案A,但是正确答案是B 。 思路一:我们分析一下三个前提:第一个,风大,放飞风筝,第二个,气温高,就不放飞风筝第一个前提被第二个前提限定,也就是说风大,但气温高,不能放飞风筝,答案D 是不成立的。有些人只考虑第一个前提,而没有考虑第二个前提,就会选择A。 第二个前提,气温高,不放飞风筝;但气温不高的时候,是否放飞风筝不确定。第三个前提,若天空不晴朗,就不放飞风筝;可以推出,天空晴朗,就放飞风筝。而且,第三个条件不受第一和第二个条件的限制。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来观察一下A、B、C、D 四个答案,A、C、D 是错误的,答案是B。上述解法是一个正常的推理过

工程力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力对点之矩与矩心位置有关,而力偶矩则与矩心位置无关。 [ ] 2.轴向拉压时无论杆件产生多大的变形,正应力与正应变成正比。 [ ] 3.纯弯曲的梁,横截面上只有剪力,没有弯矩。 [ ] 4.弯曲正应力在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 ] 5.集中力所在截面上,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且突变的大小等于该集中力。 [ ] 6.构件只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就可以安全、可靠的工作。 [ ] 7.施加载荷使低碳钢试件超过屈服阶段后再卸载,材料的比例极限将会提高。 [ ] 8.在集中力偶所在截面上,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 ] 9.小柔度杆应按强度问题处理。 [ ] 10.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二矩式方程解平衡问题时,两矩心位置均可任意选择,无任何限制。 [ ] 1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既有正应力也有剪应力。 [ ] 12.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无正应力。 [ ] 13.平面平行力系有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 14.低碳钢试件在拉断时的应力为其强度极限。 [ ] 15.若在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该段梁的弯矩图为倾斜直线。 [ ] 16.仅靠静力学平衡方程,无法求得静不定问题中的全部未知量。 [ ] 17.无论杆件产生多大的变形,胡克定律都成立。 [ ] 18.在集中力所在截面上,弯矩图将出现突变。 [ ] 二、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杆件受力,1-1、2-2、3-3截面上轴力分别是 [ ] 图1 ,4F,3F B.-4F,4F,3F,F,0 ,4F,3F

2.图2所示板和铆钉为同一材料,已知bs []2[]στ=。为充分提高材料利用率,则铆钉的直径应该是 [ ] 图2 A.2d δ= B.4d δ= C.4d δ π= D.8d δ π= 3.光滑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于接触点,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 [ ] A.指向受力物体,为压力 B.指向受力物体,为拉力 C.背离受力物体,为压力 D.背离受力物体,为拉力 4.一等直拉杆在两端承受轴向拉力作用,若其一半为钢,另一半为铝,则两段的 [ ] A.应力相同,变形相同 B.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C.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D.应力不同,变形不同 5.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螺旋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螺旋面剪断 6.图2跨度为l 的简支梁,整个梁承受均布载荷q 时,梁中点挠度是45384C ql w EI =,图示简支梁跨中 挠度是 [ ] 图2 A.45768ql EI B.45192ql EI C.451536ql EI D.4 5384ql EI 7.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的是 [ ] A.比例极限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C.比例极限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比例极限不变,塑性不变 8.铸铁试件轴向拉伸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斜截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斜截面剪断 9.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 ] A.外力 B.变形 C.位移 D.力学性质 10.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扭矩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 和相对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 B.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C.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 D.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11.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螺旋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螺旋面剪断 12.整根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在跨度中间处 [ ] A.剪力最大,弯矩等于零 B.剪力等于零,弯矩也等于零 C.剪力等于零,弯矩为最大 D.剪力最大,弯矩也最大

第六章复习题-附答案

第六章相平衡 一、填空题 1.蒸馏时,组分和温度均不发生变化的溶液叫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恒沸溶液 2.将一定量的NH4Cl(s)置于真空容器中, 加热分解达平衡, 系统的组分数为 _____ , 相数为______ , 自由度数为________ 。 答案:1;2;1 3.如果完全互溶的二组分液体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有较大的正偏差, 在T - x 相图中就有 一个, 此点组成的混合物称为, 具有相等和恒定的特征。 答案:最低恒沸点;恒沸混合物;气液两相组成;沸腾温度。 4.FeCl3和 H2O形成四种水合物: FeCl3?6H2O; 2FeCl3?3H2O; 2FeCl3?5H2O; FeCl3?2H2O, 该系 统的独立组分数为 _______, 在恒压下最多能有______相共存. 答案:2;3 F= C-P+1 5.在80℃下,将过量的NH4HCO3(s)放入真空密闭容器内,NH4HCO3(s)发生下列分解反应 NH4HCO3(s) =NH3(g)+ H2O(g)+ C2O(g)达平衡后,系统的C= 、 P= 、F= 。 答案:(1;2;0)。该系统中物质数S =4,化学反应数R =1,独立的浓度关系式数R’=2,因为p(NH3)=p(H2O)=p(CO2)。故组分数C =4-1-2=1,相数P =2,温度一定,所以自由度数 F =1-2+1=0。 6.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并到达平衡(温度在900K~1200K范围内) CaCO3(s)?CaO(s)+ CO2(g) CO2(g)+ H2(g)? CO(g)+ H2O(g) H2O(g)+ CO(g)+ CaO(s)= CaCO3(s)+ H2(g) 该系统的自由度F为。 答案:S=6、R=2、R`=0,∴C=S-R-R`= 4,F= C-P+2 = 4-3+2=3 7. CaCO3(s)、BaCO3(s)、BaO(s)和CO2(g)构成的多相平衡系统的组分数为、 相数为、自由度数为。 答案:S=4、R=1、R`=0,∴组分数C=S-R-R`= 3,相数P= 4,自由度数F = C-P+2 = 3-4+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