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韩健

【摘要】:2001年,我国成功的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根据入世规定和承诺,我国在五年后,也就是2006年将进一步开放我国国内的金融市场,允许外国商业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到时,中国银行业将形成四大阵营,即大型中资股份制国际商业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国内商业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而我国商业银行现状不容乐观,面对复杂的格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须加快进行。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现状与股份制改革的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外资银行财务投资者

前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金融改革也随之不断推进。自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银行业的改革经历了两次大的突破。其一为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从人民银行中分离出来,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与专业银行的职能相分离;其二为1992年与新一轮经济改革相呼应的以“强化中央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为目标的金融改革热潮为第二次大突破。但回顾这20多年,改革对产权这一问题始终回避而不涉及国有银行产权的外围性改革以陷入停滞,国家决策层已认识到,不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产权改革而只是外围性的修修补补,是不可能转变成为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

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了WTO,根据WTO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要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再次被提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议程。2002年2月,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是整个金融业改革的重点。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维系着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无论是充分发挥银行的重要作用,还是从根本上防范金融危险,都必须下大决心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具备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此后,国家必须对股份制改造后股份制商业银行控股也成为了国家决策层对学术界讨论的两个热门问题的回答之一。

一、中国银行业改革历程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在整个经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银行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20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大一统”到二元银行体制的改革,从专业银行到商

业银行的改革,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的改革。

(一)、从“大一统”到二元银行体制的改革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的是“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在那时中国人民银行是惟一的银行机构,集金融管理、工商贷款、储蓄和货币发行为一体。197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自此,国家第四次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即承担统一管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的专业银行。1984年从人民银行分设出中国工商银行,专门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储蓄业务,加上专营外汇业务的中国银行和原行使财政职能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至此形成了人民银行与四家专业银行各司其职的二元银行体制。这是中国国有银行业的第一次改革。

(二)、从专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改革

1994年以来,中国成立了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3家政策性银行,专门承担四家专业银行过去承担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创造了条件。1995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从而明确了四家专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这是中国银行业的第二次改革。

(三)、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国家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的改革

1998年国家向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人民币补充资本金。1999年和2000年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共13939亿元人民币的不良贷款,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改革创造了条件。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2003年底,国务院决定首先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向两家银行注资450亿美元,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将两家银行改造成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而开始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伟大实践。随着中建两行改革的顺利进行,其他国有银行的改革也将提上日程。这是中国银行业的第三次改革。

这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在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等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进行的,改革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为此,中国银监会制定并颁布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具体包括“十条标准”和“七项考核”指标。“

十条标准”即: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对高级管理层授权经营的目标和问责制度;精心选择、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改变单一股权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准;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实行机制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管理;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施审慎的会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加强信息科技建设,全面提升综合管理与服务功能;实施金融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和员工培训;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稳步推进重组上市进程。“七项指标”即:总资产净回报率、股本净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资产比率、资本充足率、风险集中度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与此同时,银监会还制定了改革的时间表,对改革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和目标管理,并对各项工作进行了严密部署。目前银监会已向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派驻了监管组。

二、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

1、机构布局不合理,运行效率低

(1).总体布局不合理。从总体布局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按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使一个区域内国有商业银行机构齐全,在业务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四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只能在某一个平衡点上均分既有的业务量。业务总量较大的区域,大家可以分得多一点;业务总量较小的区域,大家都分得少一点。

(2)个体布局不合理。从个体布局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原来有业务范围的界定,尤其是农业银行的业务范围界定是比较明显的,农行在所有的县(市)设立分支机构是比较合理的。但工行、中行、建行,尤其中行和建行在所有的县(市)设立分支机构就很不合理,业务量不足,效益较差。

2.银企关系不顺畅,经营包袱大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国民储蓄的70%以上,并通过低贷款利率将其中的80%投向国有企业,以维持众多低效国有企业的继续运转,使国有企业已发生的亏损向国有商业银行转移,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潜在资产损失。国有企业总认为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的,国有企业也是国家的,把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据为己有,只不过是将国家的一个口袋的钱往另一个口袋里放,没有多大关系。这不仅形成潜在的货币信用危机,更使国有商业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业务经营难以轻装上阵。

3、政企不分,所有制难以界定

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唯一的产权主体是国家,且非人格化,也就是说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主体只是抽象的、法律意义上的产权主体,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的行使实际上是通过政府来实现的,而国有商业银行只是在政府授权下从事相应的经营活动,因此导致所有者虚位,造成了较高的“内部人交易”的道德风险,从而使得财产界定不清,利益约束主体软化,责任不明等,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位置。

4、所有者“缺位”与“越位”并存

首先,以全民所有制为特征的国有制产权虽然形式上表现为人人所有,但从实际上看.这是一种抽象的制度假定,这种所有既不是全体人民按份所有,也不是全体人民共同共有。国家的多目标正是国有商业银行缺乏真实主体的所有权关系的客观反映。其次,国有商业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通过国家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来实现的,在这一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者(国家)主体缺位,其代表 (实质也是受托者)政府在履行所有权时,往往对国有商业银行过度干预,所有者“越位”行为时有发生,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发生偏离。政府的各个部门也都从本部门的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干涉。这种权责不对称的产权安排必然导致“搭便车”和“寻租”等行为的发生,严重危害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

5、产权主体缺位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还不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营者,客观上缺乏具体的人格代表,因而无法对企业实施规范有效的管理。这种缺乏产权主体,缺乏真正意义上法人代表的制度,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平衡机制和激励机制,忽略了内部机制的建立和生产经营的管理。而这种产权缺位使得政府对银行的经营活动干预太多,使得不少银行成为当地政府落实政策的工具,从而导致大量的银行不良贷款产生。

6、产权责任不落实,权责利不对称

由于产权不明晰,一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意识和风险意识淡薄,注重量的增加,忽视质的管理,业务发展主要靠资产规模和机构扩张来实现;二是内部控制制度无力,管理不规范,风险管理落不到实处;三是内部机制严重不健全,一些经营者的权利在内部缺乏有效制衡,内部稽核权小、力弱,缺乏独立性;四

是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对风险进行分散的机制。

7、激励约束机制效率低下

由于所有者的“缺位”,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模糊,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一级法人总行对分行、分行对支行等实行(有限度的)授权与转授权经营,从而形成了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总行到分行到支行的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从产权经济的角度看,由于委托人与受托人都不是所有者,不是人格化的资本,因而都不可能产生利润最大化的激励,也都不可能自觉地、忠实地维护所有者的利益。进一步的情况是,委托者和代理者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形成“合谋”,即远离了初始委托人追求资产盈利和增值的要求而谋取“集团”利益。在这种缺乏有效激励——约束机制的银行产权制度下,由于各级政府的过分介入,又为各级代理者对盈利水平的下降找到了合理的解释,最终中央政府将不得不对由此造成的金融代理成本全部负责。

可见,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产权方面还不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营者,客观上缺乏具体的人格代表,这种缺乏产权主体,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法人代表的制度,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不可能有一套健全合理、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平衡机制和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机制。[1]因此,要适应市场经济,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势在必行。

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

1、便于筹集资本运营

股份制使商业银行由完全依赖国家增拨资本转为面向社会筹集资本,而社会丰富的资金则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巨大的资本募集潜力,支持着商业银行的股份制筹资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的可转让性及市场价格反映机制都将便利随之而来的商业银行资本运营。

2、消除国家资金供给制

股份制改造后,银行的自有资本只要来自不同股东,不再由国家无偿增拨,各行在资金上必须自求平衡。中央银行不再承担必须供给资金的责任,任何商业银行也没有必须为陷入困境的其他银行承担提供资金的义务。这样,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制以及各商业银行间违背市场原则相互供应资金的问题也可以解决;

3、有利于形成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机制

股份制企业形式之所以成为现代企业资本组织形式,还在于可以形成一整套有激励、有约束、高效率的企业经营机制。产权的多元化比产权的单一化更有利于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更有利于发挥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各自优势;由于有多个股东参与,更有利于建立起经营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即使是在国家控股的条件下,由于其他股东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中对企业经营影响的存在,特别是有权转让股份,这对企业的控股者(国家)也是一种制约。

4、实现产权多元化,消除政企不分

股份制后,商业银行不再是直接归国家所有的国家银行,而是归全体股东所有的股份银行,因而不再具有行政机关的性质,而是成为真正的金融企业。政府作为出资人之一,同其他出资人一样,根据其股份的多少,行使应有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从而在制度上降低政府干预的可能性,实现政企分开;同时,实践证明: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尽管它们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也都是由地方政府或国有金融机构、国有大型企业持有,但由于采取股份制形式,实现了产权多元化,产权关系清晰,具有明确的、独立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它们可以打破行政区划设置分支机构,其经营活动也较少受到分支机构所在地政府行政干预;也能较好地处理国家与银行、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国家不再直接调配商业银行资金,企业也不再把商业银行作为转嫁风险、套取资金的场所。[2]

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

方案一:著名外资银行参股:

1、选择外资银行的原因:

(1)通过外资银行的引进,有利于增加外汇贷款,拓展融资渠道,扩大吸引外资的规模,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2)外资银行进入国有银行后,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一定会派出董事参与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促进银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他们在享有国有银行客户及机构网络,取得理想投资回报的同时,也会贡献其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和技术。并且引进境外资本,可以改善国有银行的财务状况,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当双方成为合作伙伴后,国有银行可以享有

外资银行的创新成果与经验,同时还能提高国有银行国际化水平。

(3)首先,外资银行又存在一些短时间内无法克服的劣势。比如:在客户群体和机构网络方面与国有银行相比,差距甚大;在人文环境上,外资银行更无法与国内银行相抗衡。中国的银行多年来实际上享有国家信誉,中国老百姓要真正接受外资银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随着2006年的临近,中国的金融市场即将向全世界开放。而对于外资银行来说:当下最迫切的需要就是如何在这快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上先行圈占地盘。而实现圈占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与国有银行合作,利用国有银行的机构网络以及国家信誉宣传、推广自己。

2、外资银行进入的制约因素:

(1)、持有股份的上限规定: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单一外资股东在中资银行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0%,同一家中资银行的外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25%。这一规定对于:外资银行持有国有银行股份,是一样适用的。

这就意味着:银行的绝对控制权仍然掌握在国家手中,外资银行不可能取得国有银行的控制权。而外资银行在入股国有银行的同时,还必须付出其先进的管理经验、交易手段和系统的风险防控体系。

试想在外资银行的帮助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交易手段和风险防控体系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再加上现有的客户群体、机构网络和国家信誉的优势;国有银行的实力将完全超越外资银行。如此以来,外资银行不仅没有绝对控制权,反而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外资银行会做这种赔本的生意吗?

某德资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就曾这样告诉过《南方周末》的记者:“对我们来讲,长期持股就意味着风险的长期持有,因此我们压力很大,要更谨慎地更全面地考虑问题。”他还举例说他亲历的与几家中资银行的战略合作谈判莫不经历激烈的谈判。“除非你仅仅是做财务投资,而不搞银行业务,否则你会发现任何方面的合作都埋藏着争议和冲突,并且这种合作迟早都会变成竞争。比如,我们的一项外汇业务,利润丰厚,在谈判中,中方要求转让,可是如果转让了技术,我们等于给自己制造竞争对手。”

并且,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金融集团也隐然呈现两种不同的路径:

一种是像美洲银行、苏格兰银行那样,入股建行、中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美洲银行就已经支付了25亿美元持有建行9.0%的股份;而苏格兰皇家银行则出资31亿美元购入中行10%的股权,淡马锡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也投资了中国银行31亿美元购买10%股份,瑞银集团和亚洲开发银行则获得中国银行约5%的股份。

另一种则是花旗、汇丰的选择。汇丰则从一开始就表示自己对入股四大国有银行“不感兴趣”。这家控制欲望极强的世界银行巨头喜欢个头小的中资银行。尽管从整体上仍然无法超越20%的红线,但在对交通银行的战略安排上,则可以在这个红线下尽力控制住这家中国第五大国有银行未来利润最丰厚的业务和发展最关键的部门,完成对交通银行的战略控制。目前汇丰在交行已派出一个包括内控、财务等业务部门在内的团队。据接近交行管理层的人士透露,信用卡业务的合作已渗透到管理细节。倘若信用卡业务开展顺利,汇丰将会把这种合作模式推广到其他业务上。

花旗入股浦发后的合作则更加直接,双方成立了信用卡中心,首席执行官及下属主要部门的正职均由花旗派员担任。

可见,由于现行政策的规定,使得外资银行无法取得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权,这也降低了他们入股国有商业银行和提供技术支持的积极性,在向国有银行提供援助时也更加谨慎了。同时,国内的其他股份制和城市银行,同国有银行相比,对外资银行的吸引力则更大,不少著名的外资银行也转而向他们投资。[3]

(2)、其他股份制和城市银行的抢夺:

前面,已经提到过,其他股份制和城市银行也纷纷加入到这场股份制改革的活动中,同国有商业银行抢夺外资银行。

这是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国有银行,帐目清楚,经营、管理体制较完善,无需进行大型的改造,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这些银行股权都比较分散,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不高;虽然外资银行仍不能突破20%或25%这个上限,但却可以在银行中获得较大的发言权。这对于那些希望在中国这个全球银行业增长最迅速的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的外资银行而言非常关键。并且这些银行总资产不大,外资银行只需要少量费用即可拥有;真可谓“低投入、高产出”。

并且,这些银行所处的经济环境优越,都是地处经济发达地区,那里有我国最好的一批金融客户资源,而这些银行在当地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有力竞争对手。外资银行只要控制了这些银行,就意味着他们轻而易举地夺取了中国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市场,而且外资银行可以很轻易地获得较大的发言权。

目前汇丰控股已经持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和上海银行的部分股权,而通过子公司恒生银行汇丰控股同时持有另一家中国国内银行兴业银行的股份;荷兰国际集团以大约人民币17亿元的价格收购北京银行19.9%的股份;澳洲联邦银行继2004年以1,700万美元收购济南市商业银行11%的股份之后,该银行

再度收购中国城市银行股权,以7,800万美元收购杭州市商业银行19.9%的股份,这是其在中国银行业的第二笔投资。而这还不是开始。

外资银行实际早已开始投资入股的活动,从90年代开始,外资行就不断地绕过政策壁垒投资于国有股份制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表现出对国内银行业极强的投资需求。从1996年亚洲开发银行入股光大银行,首开中资银行吸收国际资本、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先河开始,大宗交易活动不断。2001年12月底,汇丰参股上海银行11%,世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将股份由5%增持至7%,汇丰持股60%的恒生银行以17.26亿元人民币为代价得到兴业银行16%股权;2003年1月初,花旗集团宣布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取得上海浦东发展银行5%的股份,并保留增持股份的权利。除了汇丰入股交通银行,更“执着”的是世界银行旗下国际金融公司(IFC),自1999年起,IFC就以每年一个的速度先后参股上海银行、南京市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等6家商业银行。

可见,国有商业银行想要引进外资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形势依然是十分严峻的。

(3)、本土化: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风俗等方面还是有许多差异。因此,他们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思想未必能全方面的适应中国的现状,它会有一个吸收消化的过程,一旦吸收消化不好,反而会留下新的隐患。

3 、外资银行进入的不利影响:

(1)外资银行的过快进入,将使中资银行的金融服务市场份额进一步丧失。如:加速中资银行储蓄存款的转移和信贷市场份额的减少,赢利能力进一步下降等。

(2)中资银行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将进一步大量流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服务市场,在办理人民币业务时,必须熟悉我国的市场,因此广招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将成为外资银行首要任务。

(3)外资银行的引进有可能带来新的金融风险。我国引进外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由于跨国银行总行或设在他国的分行经营失误而负的连带清偿责任所形成的风险;二是跨国银行在我国分行违规经营导致的金融风险。[4]

4、结论:

这条看似“前景辉煌”的改革路线,其实是一条死胡同。顶多只能说:有一定的可行度。

由于想要引入的投资者,都是世界著名的银行,是同业经营,而对方是不会放弃中国市场的。因此双方的关系其实是竞争关系,并且它将一直存在。而中国政府不愿放弃国有银行的绝对控制权,不仅加剧了这种竞争,还使其变得更具有可预见性。

虽然,目前国有银行实力较弱,不会威胁到外资银行。他们会给予一些内部管理、业务经营以及风险防控体系的援助。但是,他们的援助是有限的:外方只愿意中方在其全球战略的安排计划内成长和发展。

同时我们也要认清现实:这些参股机构,与我们期待的战略投资者形象差距较大。比如出手最阔绰的不是银行,而是一家政府型投资公司——淡马锡全资子公司亚洲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即便是皇家苏格兰银行掏出的31亿美元,其中一半还是财务投资高手香港富豪李嘉诚和投资银行美林共同出资。而皇家苏格兰银行在欧洲出名的不是它的银行业务,而是投资策略;其出资的16亿美元,主要来自于投资于西班牙国际银行的股权转让。而在这种“想请来的没来”的背后,也暗示了中国银行改革设计和操作者期望与现实的距离。

因此我们不能将希望完全放在著名外资银行身上。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这有限的“输血式扶贫”,变革成“造血式扶贫”。

方案二:其他投资者参股:

这里所说的其他投资者,是排除了前面那些著名的外资银行后所剩余的投资者,如一些世界闻名的财务投资者,像皇家苏格兰银行等。进行股份制改革我们必须明白“改革目标”这个问题,即: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者改革后应该是什么样的局面。

1、选择他们的原因:

竞争因素被极大的消除了。他们和国有商业银行并不是同业经营,因此双方不存在竞争关系,合作也能更加彻底的展开,无论是在业务经营、公司治理还是在制定战略方面。这明显优于第一个方案。

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改革方案,外资银行害怕国有银行变得更强,无论在公司治理,还是业务经营都会有很多的保留;在公司战略上,外资银行会为了回避竞争,可能会做出不利于整个国有银行发展的战略决定。而

他所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几十亿的股票,换取的却是广阔的中国金融市场。

这个方案虽然为我们提供的技术、业务经营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援助是很少的。但是,却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加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实现产权多元化、产权责任明晰以及政企分离,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根本问题得到更加彻底的解决。

同方案一相比,我们失去了技术、业务经营以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援助。就有人可能会说:那又能这样?等你改革好了,中国恐怕早已是外资银行的天下了。

这种担心显得有点杞人忧天。因为,国有银行还具有外资银行不具有的优势。

外资银行无论投入多少资金和物力,近期内在网点规模上仍无法与国有银行分庭抗礼;同时我国《管理条例》还规定外资银行、合资银行固定资产不得超过其实收资本和储备金之和的40%;因而在零售银行业务方面没有优势。在人文环境上,外资银行更无法与国内银行相抗衡。国有银行多年来实际上拥有国家信誉,中国老百姓要真正接受外资银行,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外资银行的扩展速度。

并且,国有银行一旦建立了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其内在创新、激励机制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国有银行的经营状况将迅速改观。如果外资银行在中国开展了什么新业务,国有银行也可以进行模仿,与之抗衡。而许多世界闻名的财务投资者也是精通银行业务的。

2、制约因素:

(1)、投资者建设公司治理机制的能力:

不排除会有一些投资者只是擅长财务投资,在建设公司治理机制方面的能力不强,经验不多。这就需要政府机关加强信息收集,能事先全面的了解投资方。(2)、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仅仅是短期行为:

由于许多学者及业内人士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股票上市。加上政府不断向输入大量资金,剥离债务;再加上国外财务投资者的进入;这些都是所谓的“利好消息”,一旦股票上市,必然上涨。上述这些,任何国外投资者都是能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并且,现在不断的有人提出:国有银行再被贱卖。那么上涨的可能更是增加了。

因此,不排除有这样的短期投资者。所以,我们必须事先了解投资者的投资意图;这一点对于其他的投资者都是适用的。并且可在合同中附加条款,限制其流动性。

(3)、时间因素:

本方案是从国有商业银行的根源问题开始着手改革,通过根源问题的解决再带动其他问题的解决,因此耗时很长,成效不会马上显现出来,需要一个长时间安稳的外部环境。2006年即将要来临,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这也许是这个方案未被主管部门采用的主要原因。

3、补充:

除了世界闻名的财务投资者以外,我们也可以考虑一些实力有限的好银行,主动出击,将他们请来。这些银行的标准就是:有良好的业绩、经营管理能力,但由于资本、名声等一些原因,很难在中国市场立足。如美国一些州立银行等,就可以提出“利益共享。”

请他们入股,有这些优势:

他们也想进入中国市场,但实力有限,难以立足。因此他们一般不会成为国有银行的潜在对手,既然竞争因素被很大消除了,双方合作的开展就能更彻底。

而他们自身也有良好的技术、业务经营以及风险防控能力。因此他们有能力向我们提供援助。

当然,我们也可在合同中约定:双方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利益分享;所有活动以国有银行的称呼进行,当然可以适当提高对方的分红,并约束双方的行为——最大限度的消除竞争因素。

方案三:股票上市:

首先,要澄清一个误区:不少人只认为股份制改革的目的是股票上市,它仅仅是一个结果,是在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才会发生的结果,而不能作为一个改革手段。因为,公司为了能成功上市,必然要达到这样或那样的要求,才能进入或留在股票市场上,如:财务会计制度、消息披露制度等等。而当我们为了上市,就必须满足这些要求,这无形之中就促使我们建立了比较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而上市后,也使产权主体多元了,产权主题清晰了,作到了产权责任明晰。同时也引进了社会监督,形成了更有效的制约机制。

当然,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并不适合在国内上市。因为目前证券市场极不景气,规模也不大;短期内大规模上市,不仅对资本证券市场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且对货币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为了防备不利的影响,就必须限制大银行的股份上市。

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比较-2019年精选文档

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比较 企业核心竞争力可定义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核心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种是外在的、已显露出来的竞争优势。可称之为表层竞争力;另一种是未来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称之为深层竞争力。“表层竞争力”以“深层竞争力”作为支撑,后者的实质就是一个企业所具有的持续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石。如果企业只有“表层竞争力”而缺乏“深层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不可持续。 一、评价指标体系 1、表层竞争力评价指标。将商业银行表层竞争力实力进行分解,将其描述为“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成长性”四维指标的最终表现。用以评价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力表现,即表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层竞争力=(盈利性指标,流动性指标,安全性指标,成长性指标) (1)盈利性指标。经调整的资产利润率=(税后盈利+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资本利润率=税后利润,资本总额x100%=净收益,股东权益×100% 资产费用率=财务损益表中“营业费用本年累计数”,全年资产平均余额

非利息收入占比=(营业收入一利息收入)/营业收入 ×100% (2)流动性指标。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存款总额×100%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贷存比= 贷款余额,存款余额×100% 中长期贷款比例=逾期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贷款期末余额,逾期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期)中长期存款期末余额 ×100% (3)安全性指标。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x100%核心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一核心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贷款不良率:不良贷款占总贷款余额的比重。按贷款“五级分类法”,将贷款按实际偿还可能性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者称为“不良贷款”。 拨备覆盖率=呆账准备余额,不良资产余额x100% (4)成长性指标。 利润增长率=(本期利润总额一上期利润总额),上期利润总额x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存款增长率=本年存款增长额,年初存款总额x100% 贷款增长率=本年存款增长额,年初存款总额×100% 这四维16个指标囊括了客户、员工、监管者、股东、经营者不同利益方对银行经营绩效的要求。 2、深层竞争力评价指标。仅仅从财务指标数据对比分析商

浅析中国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

浅析中国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 [摘要]文化对人类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企业文化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然后对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现状进行了介绍,通过对中国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构成要素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系统分析,将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对它发展的作用并带给银行业的启示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关键词]民生银行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 一、前言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现代企业文化理念,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对于银行企业文化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大量外资银行涌入中国,中国银行业面临全所未有的挑战。外资银行不仅历史悠久,资金充足,实力雄厚,更拥有着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而相比之下,中国银行业刚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控制下解放出来,还尚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银行文化。如今,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我国银行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培养特色的银行文化,对银行形象进行科学的管理,已经成为银行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塑造优秀的银行文化有利于提高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民生银行作为一家成立不过12年的非国有商业银行,却在短短几年里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树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形象。基于此,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对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从两个层面做了分析,即核心价值观念和包括企业制度文化、组织结构等在内的有形外在表现,从而找出中国非国有商业银行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独到之处以及不足之出,为早日成为世界性的知名银行提供一面借鉴的镜子。 二、民生银行的企业文化分析 民生银行的行长董文标曾这样评价企业文化文化很有力量,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造奇迹的内在因素。民生银行正是凭借着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迅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出低风险、高效益、快增长的发展模式,带给中国银行业很多启迪。 民生银行的组织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层(如图),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决定了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起着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连接作用,物质文化则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 1.物质文化(表层) 物质文化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它从一个角度对民生银行的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风气、企业道德做了具体的展示,使人对这个企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民生银行自成立以来,就按照“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培育人才;严格管理,规范行为,敬业守法;讲究质量,提高效益,健康发展”的经营发展方针,在改革发展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先后推出了“大集中”科技平台、“两率”考核机制、“三卡”工程、独立评审制度、八大基础管理系统、集中处理商业模式及事业部改革等制度创新,实现了低风险、快增长、高效益的战略目标,树立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崭新的商业银行形象。 2.制度文化(中司层) 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的核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将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有利于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民生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凭借完善的制度对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层之司的责、权、利进行了明确界定,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化运作。 民生银行从成立之初产权就是清晰的,公司上市以后,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民生银行董事会于2001~E1月通过了《中国民生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框架》,进一步保证了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史回顾与展望 摘要:在中国经济的发展史上,毫无置疑的不得不提到银行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当我们回眸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探寻中国商业银行业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改革;发展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176-01 1国有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的回顾 ①第一阶段(1979年~1983年):起步阶段。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回想商业银行的起步,将政策性及经营性融为一体,接连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纷纷恢复和建立,打破了只有中国银行一家独大的局面。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停止办理工商信贷和城镇居民储蓄两大业务,由国务院得中心思想领导,开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这样有效地对金融业实施监督及合理化管理,成为了真正的“中央银行”。②第二阶段(1984年~1993年):确立二元银行体制阶段。198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开始进行分开设置,从这时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行使其中央银行职能,然而随即发生的是中国工商银行正式恢复。这样就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业务,1987年4月1日中国交通银行在中国上海首家竖起“商旗”后,许多实业银行,新型商业银行纷纷加入。③第三阶段(1993年~1997年):建立国有商业银行阶段。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把中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接着国家开发银行及中国进出口银行相继成立,根据国家政策的导向性,我国的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开始出现分离。《中国人民银行法》于1995年3月18日正式颁布实施,1995年是中国金融业的立法年。从1996年开始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完成了,由多级法人向总行一级法人转变的管理体制改革。④第四阶段(1998年~2003年):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阶段。在1998年,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及企业改制中人量逃废银行债务,过于注重数量和机构扩张的我国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娩现其经营风险,于是,政府在强调风险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商业银行。1998年8月,国家财政部定向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补充四大银行的资本金。从1999年4月开始,先后组建四人资产管理公约,剥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籍此,在监管当局的积极推动下,各商业银行纷纷强化本银行的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又向着更加规范化、商业化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⑤第五阶段(2004年~现在):以股份制改造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政府在2004年元月动用4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注资,并同时要求两家银行进行股份制改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 雨兰家纺2010-01-30 在成熟的企业里流淌着一条河,这条河就是企业文化,每个员工就是水滴,每个团队就汇流成小溪,每个部门就汇聚成了小河,整个企业组织便形成了拥有一致目标和方向的河流,新走进企业的人,便会被这条浩浩荡荡的河水同化,而成为河流的一分子,这就是企业文化的魅力,下面我就谈谈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当然是大厦面前抛砖,不对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一、企业文化重在用心领会 庄子曰“乘物以游心”,在企业里面能不能乘业以游心,这就需要企业文化,在我看来,文,就是记录,化,就是不断发展,那么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不断发展的记录,那么你们想企业留下什么的记录你们就要向那个方向努力,当然这记录包括企业过去的现在的,和规划今后的记录,包括物质的精神的财富,这种记录有文字的也有非文字的,就像一个人有外在的美也有那种气质的美,纯是人们感觉的韵味。 1、企业的社会责任 谈企业的社会责任也许你们不太理解,谈企业文化怎么谈起社会责任来了,但我觉得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是鱼水关系,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企业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是企业利益的来源,任何企业不管是提供产品还是提供服务都是为了社会的人们,都是在对社会作出贡献,当然在履行社会责任,所以我觉得企业文化首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不管是企业的领导者还是职工,都要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思想。像松下的自来水哲学、强生的减少病人痛苦的信念、杜邦公司安全炸药理论、迪斯尼公司给游客以欢乐的理念、日本九州电力公司要与社会携手共进,创造出丰富多彩美好的社会的理想都是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为社会的人们忠心服务的目标。 松下幸之助认为:一般都认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诚然,利润不可少,但它不是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事业经营谋求提高人类共同生活,我觉得是特别有道理的,我想像松下、迪斯尼等这样的国际公司全球化操作、本地化运作贡献社会的思维来给企业文化定位是比较好的,企业文化只有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并获得合法的利润才是正确的,如把利润放在第一位,就可能出现非法人头传销诈取利益等此类恶性事件,这样的企业是不能生存的,也是为人们所痛恨的。 我觉得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诚信经营的自律意识和机制,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竞争秩序的责任;建起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绿色环保体系,努力节约社会资源的责任;承担职工所有的后顾之忧和顾客的所有需求,为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而努力的责任;在可能的情况下挖渠放水救济社会弱势群体等各个方面。 2、企业文化是一种氛围 企业文化的真谛是什么呢?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我认为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如何来体现平等、尊重、信任、合作、分享、快乐和爱,靠制度来保障同时我觉得氛围也很重要,相同的事相同的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一)

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一)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的银行业在五年之后将要全面开放。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制定21世纪的现代发展战略,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奋力加快发展,努力把国有商业银行建成现代化的商业银行。笔者认为,21世纪国有商业银行的现代化战略应包括下述"十化"的内容。 一、产权股份化 21世纪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会逐渐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改革,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真正的商业银行不是执行政府经济政策的工具,而是在合法经营基础上追求利润的金融企业;然而目前的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繁重的政策性任务。真正商业银行是责任有限的股份公司,而不是特殊类型的政府独资企业;独资企业不可能真正做到政企职能分开。中国加入WTO之后,国有商业银行必须转变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其根本出路在于实行股份化改造。鉴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尚不健全,为了保持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化履行必须采取国家资本控制的形式。国家资本可以采取二种不同的控股形式:l、绝对控股,国有股占整个商业银行股本的50%以上。2、相对控股,国有股在整个商业银行总股本中虽然不足50%,由于股权分散,国有股仍然处于控股地位。股份化改造之后的商业银行必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监事会、行长(总经理)之间相互制衡的职责。董事会的职责是制定银行的目标和政策,

挑选和聘任高级管理人员,设立各种委员会或附属机构,监督银行业务经营活动等。监事会的职责是代表股东大会对银行全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行长(总经理)的职责是执行董事会的决定,负责组织、实施、管理、协调银行的业务经营活动。 二、员工知识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商业银行的员工必须是知识化的员工。当前的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队伍的素质与商业银行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本"的观念,将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的机制,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努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懂国内业务、又懂国际业务,具有丰富知识、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级、高级管理人才。 必须切实抓好员工教育包括素质教育、技能教育和终生教育,改进教育方式,坚持多层次和多样性的原则,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注重实效。鼓励员工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员获得多个专业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鼓励员工在实践中提高技能、创造经验。 三、市场营销特色化 21世纪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是特色营销,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其内部条

企业文化的目的

企业文化培训的目的阐述 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日益成熟和丰满,她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始终,是需要持续贯彻和宣导的内容,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业务逐渐的成熟,工作流程逐渐完善,团队由初级汇聚到高级凝聚转型,这时企业文化的培训与宣导必须提上日程以辅助公司的发展,给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企业文化培训的最佳时期 1. 企业组织发生变革,而员工对于目前的变革比较模糊,需要企业给指明方向以更好的开展工作,这时公司高层需要结合变革制定相关的稳定措施,以保证员工的稳定性,并将这些措施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给员工指明方向的同时并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 2. 企业发生业务重组,公司收购调整等重大变革时,需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培训,这时候重点强调融合文化,让不同的公司文化汇聚并形成新的文化以加强稳定并促进企业发展。 创欣集团目前正处于第一种情况,公司组织发生变革,业务重心有所微调,人事行政制度逐渐出台并有待落实,员工对于公司的发展方向模糊,工作方向感不明确,内心挣扎彷徨,亟待通过企业文化的培训以慰藉员工现状。 所以企业文化的培训势在必行,培训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有:1. 告知员工企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及调整后的发展方向,其实就是战略发展的三个问题,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我们如何保证达到那里?包括3年规划和5年规划。这些是必须要明确的内容,绝

不可模糊对待。 2,多数员工流失甚至某些骨干流失,这严重说明了一个问题,员工没有安全感和方向感,只能跳槽另寻他路,这时候集团高层务必要拿出相关的改善措施,并且这些措施不能是模棱两可的,把这些改善后的措施形成书面文字柔和到企业文化的宣导当中,稳定员工心态。 3,通过企业文化理念的宣导,让员工明确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4,员工明确发展方向后知道自己的工作如何开展并且对公司重拾信心,对自己也更有信心,这时候再通过企业文化的宣导给员工提出工作要求,从行为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改善。 企业文化是公司的灵魂,是核心,不是能朝令夕改的东西,更不能模糊对待和所谓的“灵活”对待,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诚信立足,知行合一,共筑和谐。对自己的员工都模糊对待,这如何体现诚信,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让所有员工信服,这样的培训过后无非两种结果,一是,员工方向感更模糊,终日浑浑噩噩,最终另谋出路,二是,员工一片愤慨,瞬间引发动荡,后果不堪设想。 培训企业文化固然没错,并且必须要培训,但绝对不是模糊对待,对员工的模糊就是对企业的模糊,更是对企业的不诚信。培训是一件持续的工作,不是有问题一培训就能解决的,更不是救火队员。“培训不是治病”,培训是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有效保健和预防! 目前,公司组织结构有所调整,员工方向模糊,犹豫徘徊,甚至

年度中国最大的家商业银行排名

2007年度中国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排 名 《中国金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课题组 依据2007年年末的所有者权益数据,我们对中国159家商业银行进行了排名,列出其中最大的50家银行,同时列出了这些银行的总资产排名,以及相应的税前利润、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资本资产比等指标。159家商业银行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24家城市商业银行和17家农村商业银行。此次排名首次纳入国家开发银行,并首次从资产规模的角度对50家大银行进行了分组比较。 总体数据分析 2007年,中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与实体经济的增长同步,中国金融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银行业资产总额达到52.6万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10.8%,比年初增长19.7%。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3万亿元,增长15.2%;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7.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9万亿元,增长16.4%。 2007年,我国50家最大商业银行依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所有者权益、总资产年增长率分别达到51.46%和31.49%,是6年来增长

最快的一年;税前利润总额上升85.18%,达到5321.22亿元。2007年,我国50家大银行的税前平均资本利润率(ROE)和平均资产利润率(ROA)分别为24.59%和1.37%,均为6年来最高。 2007年所有者权益排名前三的银行依次是:中国 (4.18,-0.02,-0.48%)、(3.22,-0.02,-0.62%)和中国 (4.62,-0.04,-0.86%),与2006年相比并无变动;总资产前三名也与2006年一致,依次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连续6年居总资产排名榜首,也是连续两年所有者权益和总资产均列首位。国家开发银行首次被纳入排名,位列所有者权益第四位,总资产第五位。报告期内,国家开发银行获得汇金公司200亿美元的注资,(5.10,-0.05,-0.97%)和(26.05,-0.67,-2.51%)成功上市,(4.97,-0.02,-0.40%)定向增发股份充实核心资本,这四家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均增长一倍以上。2007年所有者权益增长率前10位的银行均进行了增资扩股或通过上市补充资本金。 所有者权益持续增长 2002年首次排名时,入围50家银行的所有者权益合计为7825.21亿元。6年后,入围银行的所有者权益达到了242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0.78%。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中国银行业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增长也随之加快。与2006年相比,2007年入围

交通银行与建设银行企业文化比较

交通银行始建于1908年,重新组建于1987年,是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2004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体方案。根据方案要求,交通银行完成了财务重组,成功引进了汇丰银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央汇金公司等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并着力推进体制机制的良性转变。2005年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国内地商业银行。2007年5月15日,交通银行又成功登陆A股市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交通银行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发展战略明确、公司治理完善、机构网络健全、经营管理先进、金融服务优质、财务状况良好”的具有百年民族品牌的现代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拥有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机构体系和业务网络。截至2007年末,交通银行共有境内省分行29家、直属分行7家、营业网点2,610个,分布在境内156个城市。在香港、纽约、东京、新加坡、首尔、法兰克福、澳门设有分行,在伦敦设有代表处。截至2007年末,全行员工6.80万余人。 、建设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建设银行从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进行的。 2、建设银行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建设以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为核心的“家园文化”的要求,标志着建行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的新时期。 3、建设“家园文化”是根据建设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根本任务,在总结以往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银行同业竞争加剧的新形势,针对自身的改革和发展遇到的机制、观念、心理上的多种深层次矛盾提出的。 4、“家园文化”有深刻的历史继承性。它有三个主要来源:一是来源于建设银行群体的创业观念。二是来源于建设银行历史的学习作风。三是来源于建设银行员工牺牲精神。“家园文化”根植建设银行。 5、以人为本的“家园文化”概括了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科学内涵。 6、“家园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体现了建设银行企业文化的本质性、全面性和丰富性。 7、建设“家园文化”的重点是:坚持一个核心,抓好两个基础,遵循三项原则,着重四个过程,突出八项主题。 8、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计划-组织-实施-评价)循环理论,推进“家园文化”建设。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分析82661

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理论 分析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一同构成我国金融系统中外银行间的竞争将更加直接、激烈而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指标与欧美银行间相差悬殊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悖论制度选择瓶颈、产权归属缺陷、激励机制扭曲是抑制其市场竞争能力提升的根本原因一、规模经济悖论徐传谌、郑贵廷和齐树天(2002)运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分析了1994—2000年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几乎都存在着规模不经济而其他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但其幅度越来越小;于良春、高波(2003)利用生存竞争法和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中国银行业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规模经济在中国银行业中的确存在但国有商业银行呈现一种规模不经济状态张健华(2003)利用DEA方法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并不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现象四大国有银行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间因此从国内学者对中国金融业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与其集中度是不相匹配的即中国金融市场银行业的集中度、市场份额与绩效联

系不紧密(甚至可以被认为是负相关)或者说事实上存在着规模不经济而根据Smirlock(1985)、Evanoff和Fortier (1988)等人的研究美国银行业市场份额与赢利性之间一般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欧洲银行业研究也显示市场集中度对银行赢利具有正效应但是国内学者对于中国金融业分析所得结论则不尽相同一是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讲集中率很高但利润指标却很低;二是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来讲则是集中度较高利润率也较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渊源和体制所致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银行成立时已经拥有相当大的规模和近乎100%的市场份额国有商业银行按照所服务的行业进行专业分工、业务条块分割几乎不存在竞争很容易扩散规模长期以来资金是我国最为短缺的生产要素国有商业银行有责任尽可能多地吸收储蓄资金投入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以促进经济增长加之中央银行制定的利率和信贷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银行规模的扩张使得国有商业银行走上了一条重数量扩张、轻经济效益的发展道路因此我国银行业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并不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而是具有很强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的巨大规模也并非由规模收益长期积累转化而来这样大的银行规模也就不意味着更高的利润指标回报更为严峻的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扶持亏损企业、维持社会安定等许多一经放贷就会成为呆账、坏账的政

企业文化试题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晋职晋级企业文化试题 1、大利是指仁义、道德。 B、错 2A、儒家 B、墨家、道家 3、“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此语出自舜。 B、错 4、周朝立国的重要思想的中心是“善人是富”。这句话的意思是: B、只有富的人才愿充当好人 C、善于用人是国家富强的基 础 5、 孔子 B、老子 C、孟子 6、《海航同仁共勉十条》中第一条“________ A、团队 B、团结 D、事业 7、根据2001______ A、四 B、五 C、六 8、“学问”: A、文章好。、知识渊博。 C、 会讲话。 9、海航集团是以为主业的企业集团。 B、酒店旅游 C、金融证券 D、基建开发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字的意思是:A、自我反思。 B、.D、奋发图强。 11、你对“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如何理解? B、忠孝自古不两全。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是错误的。 C、求忠臣不能在孝子之门,因为忠臣往往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孝子信奉“父母在,不远游”。所以不能在千里之外的朝廷、公司里尽忠。 D、封建学说。 A、12、孔子认为:一个人的意志,如果会被物质的环境引诱、转移的话,就无法和他谈道、谈学问。 这个“道”是指: 事物的客观规律。 B、修炼、出家。 D、方法。 13 B、错 ;二个是如何“修匿”:三 个是如何“辩惑”。“崇德”的“德”是指 B、德业 C、美德 D、德行15、 始终保持人文的礼貌。人之所以不同于生物世界中其他的动物,就是这一点人类文化的精神。 B、错 ,人生修养的道理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孔子说出了恕道。恕道是指A 不替别人着想。 B、别人想要的,我得到了,一点也不分给别人。 C、觉得别人不对,永远不原谅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7、孔子曰:“益者三友。”这三友包括友直、友谅、友多闻。 B、错 18、A、 B、张三说对,王五说不对, 李四说对与不对没关系。、绥靖之道。 19、畏大人是指: B、怕妻子 C、怕领导 20、我司对员工着装、外表有什么要求?A B、上班时不能穿 着奇装异服。 C、男员工不能留长发。 21、金鹏航空销售有限公司属于:、酒店旅游板块 C、金融证券板块 D、相关产业板块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不需要温习过去,只需要知道现在的,便可以做别人 的老师了。 B、认识老朋友,结识新朋友。 D、不需要知道自己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只要知道现在社会的新学问。 23、“知者不惑”的“知”指的是A、知识 B、书读得好,知识渊博 D、聪明 24、对“忿思难”应怎样理解:A 的。 B C、凡是种种利益,在可以拿到手的 时候,就应该考虑是否合理,应不应该拿。 不会很难处。 25、中国扬子江快运公司主要从事航空_____业务。A、客运 B、机票代理 货运 D、保险 26、对“从心所欲”应怎样理解:A、绝对自由 B、随心所欲 间的范围 D、孔子到60岁的时候才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国有商业银行待遇对比分析

2007年国有商业银行待遇对比分析(上海地区) 2007上海地区国有商业银行招聘概况 第一章国有银行职位概述 首先,我想很多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进了银行是干什么的,所以我先介绍一下银行招聘的主要职位。先从支行层面说起,一般如果没有背景的同学进国有银行都会在被分配在支行,有的银行比较大的还会分一级支行二级支行,像工行还有三级支行,不过都算作支行,另外加上分行营业部,这些都属于第一线工作人员。所谓第一线工作人员就是直接接触客户,跟客户打交道的工作人员。在第一线的岗位可以分为对私柜台,对公柜台,零售客户经理,公司客户经理。 对私柜台就是所谓的储蓄柜台,大家平时接触得最多,抱怨的也最多的,其实做过储蓄柜台后你会了解到,其实做储蓄柜台的柜员是很辛苦的,每天都在摄像头下工作,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还要承受着被投诉的压力和收到假钞的风险,晚上经常要轧帐到很晚,有的银行还制定了非常严厉的监管惩罚措施,比如少敲一个私章50元。现在比较大的银行储蓄柜台一般都安排大专生和外包,不过还是有很多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还是让本科生甚至研究生做储蓄柜台,包括我们2007年毕业的很多校友。 对公柜台就是银行里我们能见到的那些比较大的敞开式窗口,专门做公司业务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开和接收支票、本票、贷记凭证等,还有公司保证金入账,转账等工作,不接触现金,一般操作的金额数字比较大,多拍一个零就是上千万甚至上亿。 对私客户经理有的银行叫做零售客户经理,零售市场营销岗位等。工作内容主要是推销理财产品,做个人贷款(包括房贷,消费贷款,出国留学贷款等),做第三方存管,推销信用卡等个人业务。现在很多银行让本科生进去都做这个,其实就是做市场营销的,只不过商品是money而已。 对公客户经理岗位又叫公司信贷,就是做推销公司业务,拉存款贷款,还有其他公司融资业务。其实是银行最赚钱的岗位,压力很大,做得好钱也最多。所以说如果你老爸是中国移动财务总监的话,你到任意一个银行去做公司客户经理不上班都不要紧,行长都要捧着你。一般刚进去就做公司信贷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不是很多,其一是你手上没有资源,其二怕你跳槽了影响银行的正常业务。 另外有的银行有一个叫信用卡中心的部门,就是专门做信用卡推广的,每个银行不一样,不过总的来说,做信用卡一线的比在支行里做零售市场营销的赚得多,就是不太稳定,信用卡做二线的楼主就不太了解了。其二说说分行层面的,就是所谓的第二线。一般国内银行分行层面没有背景的本科生进的比较少,就算进了也是做那些比较基层的工作,有背景的就直接做到行长秘书,或是人事部,行政管理这种了。分行层面本人也不是了解很多,就把道听途说的讲一点吧。一般在支行一线人员做好一笔贷款的资料收集和撰写报告后,就要交到分行去审批,分行审批一般需要经过风险管理部门和资金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看看你的贷款有没有风险,然后提供批多少贷款的建议,然后资金管理部再放款。然后还有做国际结算的部门,顾名思义,我不展开了。另外还有些杂七杂八的部门,比如财务部,会计部等,不是银行赚钱的主要部门就不讲了。国有银行分行的资金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还有国际结算部门一般刚毕业的本科生进的比较少,有的银行为了区别研究生和本科生或是海龟和土鳖就让研究生或是海龟到分行做这些部门的工作。有的外资银行由于柜台多为外包,市场营销岗位又多为到国有银行挖墙脚的,所以大学毕业生就到这些部门去做数据工作了。各个银行对于以上这些岗位的各种叫法可能不同,不过做的事情是差不多的。另外有些银行会有些特殊的业务,比如中国银行的外币业务、上海银行的养老金、中信银行的美领馆签证业务等,由于不具代表性,就不展开了。 浦发、上行、交行、农商行的总行都设在上海,由于本人和在总行工作的校友差了不只一个次元,了解到的信息也比较少,而且一毕业就能进总行的毕竟凤毛麟角,所以这里就不介绍。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企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文/大睿智业杨旭 都说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很重要,所以近日笔者在工作之余也读一些关于企业文化方面著作,从中受益匪浅,就想把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企业文化之所以在近年越来越受到更多企业重视,主要是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的确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成了企业经营中重要环节。那么企业文化是什么,我们怎么来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呢? 关于企业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观点: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工作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很多企业老板认为企业文化很有用,能提高企业执行力、竞争力什么的,于是就请个策划人或老板自己整一些所谓企业文化,其实就是几个标语和口号,就告诉员工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企业领导者和策划者设定和策划的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一种凝聚人心来实现员工自我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无形力量。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宗旨、道德风尚以及企业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系统管理工程,绝不是一个标

语,或一个口号,也不是谁想导入谁就就能导入的,她一定要有一个实践和认同过程。成功的企业文化对外具有一定的引力作用,对内要具有一定凝聚力,总体而言,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备以下六大特点: 1、能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的价值观。 员工认同企业文化才是真正的文化。在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很多企业老板或负责人在自己都不认同的东西,还要员工去执行,例如笔者曾服务河北的一家食品企业,这家老板口口声声讲民主决策,事实求实,要员工讲实话,可事实上老板在民主决策之前自己早已专断,民主只是走走形式,所以后来导致老板不发话就是民主决策了事情,哪怕屁大的事要他作决定,否则大小事都干不成。你说老板的这种主张能得到认同吗?答案是肯定的,最后得到认同是在老板面前员都学会了说一套作一套的工作行为。 2、能在价值观指导下成功的实践与验证。 有一家企业价值观是这样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但在这个企业和员工做的时候就完全变啦。企业经常是不按时发工资,对员工的承诺不兑现,于是老板忽悠员工,员工骗老板,骗客户,他们做法与他们的“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却大相径庭。 3、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使企业产生积极的因素。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使员工产生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且能激励员工积极的工作,使员工对未来充满憧憬,反之,会使员工产生消极,悲观厌世,甚至自杀。象最近富士康公司的接二连三的跳楼事件,就证明了这一点。造成富士康的员工跳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个人职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培训讲学

现代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前进的民族,必然有一种生机勃勃、昂扬向上的精神;一个改革的时代,必然有一种积极健康、开拓奋进的推动力;一个发展的企业,必然有一种团结拼搏、不断创新的文化。作为一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创建于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的企业文化学,被全球的现代企业发挥的淋漓尽致,从而愈加丰满、完善。关于企业增长的研究报告指出,“世界500强企业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这是对“企业百年发展靠文化”的最好诠释。 老子有言:“天生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指有形的东西受无形的东西支配。作为企业,“无”就是企业文化。而孟子也一再强调“文治”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作用。商业银行面临着众多挑战,比如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信贷经营带来一些新的影响;环境和能耗问题给信贷风险防控带来新的考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为转型与创新带来重要机遇;流动性过剩对盈利持续增长带来较大压力;国际化竞争加剧对经营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挑战。因此,构建商业银行自己的企业文化迫在眉睫。 在现代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中,银行的企业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凝聚作用。银行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就像粘合剂,把银行干部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银行的共同目标而奋斗,推动银行向前发展。银行企业文化的目标是通过精神的力量,如共同的价值观,把银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有效率的团体,让每一名员工对这个团体有安全感和归宿感。银行的企业文

化让员工对企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钻研业务,不断增强银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激励与自律作用。银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激励与自律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激励作用就像活力的加压泵,调动起银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员工进行自我完善和创新。同时,银行企业文化对员工也有自律作用,即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商业银行的行纪、行规和行貌都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员工自觉地按照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种自律倾向,从而规范银行群体行为,形成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气。 第三,辐射作用。银行企业文化不但对内部员工有凝聚、激励和自律作用,而且还向社会辐射银行的各种信息,使人们了解商业银行的社会地位及经营状况。同时,其他的商业银行也会仿效,有利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业共同发展。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产品也蕴含着自身的企业文化,人们通过对金融产品的购买而加深对该银行企业文化的印象,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社会形象。 面对激烈的竞争,商业银行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企业文化,推动自身规范、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商行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前商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物质层文化,既包括商行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金融服务所依赖的物质载体,如办公大楼、营业设施、门前装饰和内部装修等,也包括其为客户提供金融活动的具体过程,如业务操作流程和业务操作的具体环节等。制度层文化主要指对商行和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体现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银行和员工的要求。精神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比较

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很多,其中数国有商业银行的实力最为雄厚,在我国的经营历史也最为长久,对市场的垄断力虽然随着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有所减弱,但依靠其庞大的规模和国有的信用保障仍然使其保持着强势地位;与起步较早的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虽仅经历2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在企业制度、经营管理、业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不少突出的后发优势。 一.银行具体业务(以工商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为例) A.工商银行的主要业务: B.深证发展银行的主要业务:

▲深证发展银行的特色业务: 二.总体业务形势分析 结合上述两家银行的具体业务以及自身发展历史和中国金融业大环境,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发展状况以及业务的差别: A.国有商业银行: 总体来看,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配置金融资源的主渠道,在我国的金融总量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与普通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其在存贷 款业务、资金清算及托管业务等方面业务种类较多,占据绝对市场份额; 此外,国有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积累往往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与经验,在传统 的银行业务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B.股份制商业银行: 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无历史包袱、经营机制灵活、经营效益相对较好,以及在风险控制能力强。从业务上看,股份制商业银 行在业务创新上有独特的治理结构优势,它的业务反应快,业务创新多, 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多,在争取中小企业中的较大客户方面显然有更充 分的优势;从治理结构上看,凡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能够从事的中间业务,

股份制商业银行都能够开展;但其资信相对较差,在信用信息业务的竞争中也就处于劣势。另外,受规模、信誉及销售网点布局等各种因素影响,其发展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总体而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还是健康的、良好的,如深圳发展银行等,既具有相当的资实力,也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形象。 三.具体业务发展形势比较 1. 传统的银行业务比较 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和内部压力,国有商业银行由于发展历史悠久、资本丰厚、地位特殊性等,使其存贷款业务等传统业务方面仍保持优越地位,并预计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继续保持。 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受规模、信誉及销售网点布局方面的限制,其传统银行业务虽然今年来已快速发展,但却很难赶上国有商业银行,且受国家政策影响,对于其部分业务的开展仍存在一定限制。 2. 资产业务比较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与经营的能力应该说相对较弱,特别在信贷资产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导致形成了大量的不良资产。其主要原因是,是资产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经营途径单一。比如银行资产的绝大部分表现为信贷资产形态,而同业存放、票据贴现等的比例相对低。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经营管理方面具有以下优势:一是由于成立时间短,行政干预小,在资产经营方面基本是自主决策,因此没有历史包袱。二是资产经营具有灵活性与多样化的特点,如在资产经营中票据贴现与证券投资的比重相对较高。 3. 中间业务比较 在中间业务领域,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大优势。一是起步早。国有商业银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精选多篇)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看法(精选多篇) 第一篇: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文化。说到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人都懂,但也没有人能说得很清楚,目前的解释有1700多种。培训学院选用了英国的解释:文 化是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文化其实就是对生存而做的调整。现在,许多的企业都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与企业再造,要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培训,因为这是企业生存环境的要求,不能适应就会被淘汰,这就是文化。 文化其实存在于工作与生活中的每个时刻每个部分,在公司中不管你是从事管理工作还是其他的工作,受文化的影响非常大。 现代的社会文化是由企业文化做载体的,是一个群体概念。许多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员工文化。而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老员工文化就是老板文化。如果一个企业家不能把自己的一些文化转化成企业文化,那这是企业就是没有文化的。 既然文化是人群为了生存而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方式,企业文化也应是企业对生存环境作出的适应与调整。所以说,企业文化应该是常新常变的。从这一点上来看,老板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来调整自己,从而调整企业文化。 当前,企业文化面临的三个生存条件:竞争、变化和全球化。 (一)竞争 随着人们生存意识和和谐发展意识的提高,企业间的竞争目的也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企业更多的是逃离“红海”而选择“蓝海”,是为了离开竞争而竞争。从性质上来看,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为了输赢,也不是双赢,而是为了发展。为此公司提出的“带领经销商、供应商一起成长”的战略,培训学院设置了对经销商、代理商的系列培训。比如2014年12月出召开的“工程业务拓展培训班”,就是出于让经销商跳出只做零售或批发的竞争,强化对工程业务的拓展。从而为经销商创造更多的价值。于此同时,加强了对供应商的培训力度。 (二)变化 变化是由技术的创新与知识的发展而产生的,从近十年的变化规律来看,将会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企业时代结束,顾客时代开始;个人时代结束,团队时代开始;价值转移时代开始。 (三)全球化 全球化的变化带来的就是资源全球化和规则的全球化。 鉴于以上对企业文化的理解,我们确定了企业文化的载体必须通过产品和员工。那么培训学院对基于企业文化培训的出发点也是产品和员工。通过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来实现公司在变化中的发展。 第二篇:我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发展史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发展史 中国国有四大银行是: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 银行 新中国的银行,一直是国家的一个行政机关,和国家财政一样,行使为国家理财的基本职能,改革开放后发生了质的变化。1983年9月7日颁布的《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分设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专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主要办理工商信贷业务,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以基本建设投资为主要业务,中国银行以涉外信贷为主,中国农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农业开发和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 尔后的十几年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专业银行的业务界限逐步被打破,几家专业银行均在“专业”业务的基础上,开设了其它各种金融业务,逐渐形成了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又相互交叉的局面。 1993年12月《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银行体系的构架基本形成。其主要包括: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和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 参考资料:周平的《网上银行》 中国有哪几家银行是私人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 银行算不算私人银行? 一般的招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都是股份制银行,但都是国有银行,因为是国家控股或是全股. 银行目前仅有三家可以算是民营银行,因为在他们其中民营资本占控股地位,他们是:民生银行\徽商银行\浙商银行. 2005年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主要包括: 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投资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渤海银行), 115家城市商业银行, 626家城市信用社, 30438家农村信用社, 57家农村合作(商业)银行, 238家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 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