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网络结构及经典例题解析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网络结构及经典例题解析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网络结构及经典例题解析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网络结构及经典例题解析

《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网络结构及经典例题解析

【考纲要求】

1.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

3.理解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4.知道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

5.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

6.了解望远镜、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透镜

1、凸透镜: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

(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如下图所示:透镜上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CC′叫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该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是光心。

4、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1)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要点诠释:

1、凡是透光性能优良的材料都能磨制成透镜,如冰、水晶、金刚石、高分子透明树脂、有机玻璃等。透镜是一种模型,常见的物体如近视镜、远视镜、放大镜,甚至一滴水都可以看做是一个透镜。

2、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并不是说光通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在一点或一定是一束会聚光束。会聚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3、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并不是说通过凹透镜后的光束一定是发散的或延长不相交。发散是相对于不发生折射时的光来说的。

考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蜡烛、光屏、火柴

3、实验步骤:

(1)共轴调节,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倒立的还是正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3)把蜡烛移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4)把蜡烛再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

亮、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倒正和大小。测量像距和物距。

(5)把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让蜡烛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移动光屏,看是否能够成像

(6)把蜡烛移动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还能看到烛焰的像吗?

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

(1)“一焦分虚实”: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

(2)“二焦分大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的像,(焦点除外);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的。(3)“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远离透镜,像逐渐变大。

(4)“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也靠近透镜,像逐渐变小。

要点诠释: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为了保证成像在光屏的中央。应该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在同一高度。

考点三、凸透镜的应用

1、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4、显微镜:物镜焦距较短,物体通过它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焦距较长,物镜成的像经过它成放大的虚像(像放大镜)。

5、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要点诠释:

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考点四、眼睛和眼镜

近视眼远视眼

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只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晶状体变得太厚,折射光的能力太强或由于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长,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来自远处的光

会聚在视网膜之前,视网膜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图:

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是眼球在前

后方向上太短,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发散程度

较大,光会聚到了视网膜之后。

2、眼镜的度数:

(1)焦度: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

(2)焦距以米为单位时,焦度的单位是屈光度。眼镜度数是屈光度数乘以100。如焦距为1/5m的凸透镜,焦度为5屈光度,用它做成的远视镜片为+500度。

(3)度数:远视镜的度数为正数,近视眼的度数为负数。

【典型例题】

类型一、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思路点拨】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且像距大于2倍焦距。掌握物距的概念,知道物距是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答案】A

【解析】由图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焦距为10cm,物体处于凸透镜的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举一反三:

【变式】医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汞柱,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我们用它能看到汞柱被放大后正立的像。

【答案】凸透镜虚像

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思路点拨】要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知道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

【答案】D

【解析】A、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16cm 时,所以f=8cm;A错误。B、当u=12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C、当u=20c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错误。D、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正确。

【总结升华】凸透镜成像的四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之间的关系,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熟练掌握。

举一反三:

【变式】小明拿着凸透镜在窗户和墙壁之间移动,发现墙壁上出现了一个窗户的清晰的像,此时窗、凸透镜、墙壁的位置如图所示(像没有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墙壁上出现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照相机是利用图中所示的成像规律工作的

C.用白纸挡住凸透镜上半部,墙壁上不能出现窗户完整的像

D.向左移动凸透镜,在墙壁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

【答案】B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

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

【思路点拨】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A

【解析】如图,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实像,要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所以在凸透镜不动时,蜡烛远离凸透镜,同时光屏靠近凸透镜。

【总结升华】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根据像距和焦距,都可以判断凸透镜成像情。

举一反三:

【变式】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A.正立、缩小虚像 B.正立、放大虚像

C.倒立、放大虚像 D.正立、放大实像

【答案】B

类型二、作图

4.根据图中入射光和出射光的情况在方框内填上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

【思路点拨】我们知道的光学元件一般有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五种,其中平面镜对光的作用是能够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凸透镜和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和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将图示的出射光与入射光的特点,与各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质相对应即可得到答案。

【答案】

【解析】将各图中的出射光与入射光进行比较:甲图中,入射光是会聚光,出射光变为平行光,相对于光学元件前的光线是发散了。所以里面的光学元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为凹透镜。乙图中平行光入射,两条入射光线出射时上下位置颠倒了,只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且出射光过焦点后位置才会发生颠倒,故为凸透镜。丙图中,出射光与入射光都是平行光,只是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故为平面镜。

【总结升华】这种题目一般被称为光学黑匣子问题。把握住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的特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特别是乙图中,给人的感觉是发散了,应该是凹透镜,更要注意到两条入射光线出射时上下位置颠倒了,所以这是两条出射光线在方框内会聚相交后又发散的,故应为凸透镜。

举一反三:

【变式】根据图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在图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前后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这个透镜。

【答案】

类型三、综合应用

5.用光学仪器观察物体,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甲所示,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

B.如图乙所示,用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

C.如图丙所示,用平面镜观察自己身后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像

D.如图丁所示,用潜望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正立缩小的像

【思路点拨】手指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没有物质反射,从侧面无法观察,但是会聚这个像的光线到像的位置不会停止,继续沿直线传播进入人的眼睛,眼睛会看到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原理工作的。

【答案】D

【解析】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手指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用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像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用平面镜观察自己身后远处的物体,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组成的。用潜望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看到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在实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能呈现实像,在实像的位置不放光屏,眼睛无法看到,但是这个实像确实是存在的。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要矫正近视眼的视力,应佩戴镜片是凹透镜的眼镜

B.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

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答案】C

类型四、实验探究

6.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测量焦距: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此现象说明了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并可得出此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这样做是为了。

(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依据此原理,人们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4)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

【思路点拨】(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判断凸透镜的焦距。(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照相机,根据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制成投影仪。(4)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呈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1)会聚 10(2)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缩小实照相机(4)蜡烛移到了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成的是虚像

【解析】(1)如图,平行光能会聚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2)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3)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光屏上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照相机。(4)当蜡烛位于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的焦点、焦距、成像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变化关系。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有一定的难度。

结构化面试真题加答案解析

结构化面试试题 导入语 你好,欢迎参加今天的面试。本次面试为20分钟,共4个题目,每题的阅读和答题时间,请控制在5分钟左右。回答每个问题前,你可以先考虑一下,不要紧张。回答问题时,语言尽可能简洁明了。 你的桌上有一张题纸,注意不要在题纸上做任何记号。请自己看题,逐题回答。每道试题看完后,请直接回答问题。 下面我们开始。请你先看第一题: 考官注意:1.除题本上设定的追问外,考官不读题。考官要引导考生按试题顺序,看一题,答一题。2,考官要注意控制考生每一题的答题时间,对看题时间较长的考生要予以提醒。) 一、社会感知与判断能力(参考时间5分钟) 今年初,有三位农民工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去年9月,XX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农民工日”的议案,将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定为该市农民工的节日。农民工的地位与权益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命题思路]通过考生对上述背景材料的深入思考和辩证

分析。考察考生的社会感知与判断能力。 [答题参考要点] (1)设立“农民工日”有助于全社会重视农民工地位和权益。 (2)目前社会上还存在歧视农民工、漠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 (3)对设立“农民工日”产生的效应能够辩证分析 (4)要根本改变农民工现状,关键是从法律、决策、相关措施等方面,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 [评分要求] 好:回答比较全面,观点正确,对第(4)点阐述较为充分。 中:回答涉及第(1)、(2)点,条理较为清楚。 差;回答过于简单;观点偏颇。 其他情况,考官酌情评分。 二、策划能力与创新意识(参考时间5分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地处长江沿岸的月亮城已打造成一座集国家卫生城、园林城、旅游城于一体的文化古城,受到世人瞩目。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古城的知名度,月亮市政府决定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古城添新颜”纪念活动。为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新颖别致,拟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活动方案”。 1.你作为应征者,请说出几种富有新意的活动。

电大历届网考英语题目之词汇与结构

89.A police officer claimed.A avoid 64. A sudden noise of C. hurry 66. A man should not A.by 39.As it was going to rain B anxious 34.As the busiest woman D it 82.Although he did not C easily enough 106.After the Minister of D to answer 19. B oth the kids and their parents C. are 103.“C an you speak French? C not much 113.-Can you come on Friday D neither 7.Charles regretted _______A buying 52.Chinese is spoken by C largest 55.Children under fifteen D as are 46.-D id the medicine B medicine I take;the worse 24. Did you notice the C. whose 29. Do you know the C. lying 9.Don’t _________your D worry about 61. Don’t worry. There B.a little. 8.—Don’t you feel surprised C would be 51.E quipped with modern A those of the past 78. Every year thousands D. are lost 31. Eggs, though rich i C a large amount 16._________fine weather it A What 77. ______his examination A. Having finished 2. _________is important that.B It 80. _________is the temperature A What 58. ________is the population D What 42. H ardly ________ C had he come/when 65. Had you come five B.would have caught 26. He asked the waiter C. for 47.He couldn’t buy the D little 1.He didn’t go to bed C until 92.He didn’t pass the C ought to have prepared 35.He is an old friend B mine 111.He is fond of play C the;/ 48.He is interested.B in 67. He is not a D. any more 34.He never does C as carefully as 18. -Hi,Jane.Would B. Not having prepared 43. His salary as a driver.C that of a porter 83.How can he _________ B hear;listening 96. How can he be _________B that 71. How often do you D. hear from 35.-How much did you D pay for 53. ________no need D There’s;turning 20. _________of them thinks C None 17. __________there any good?B. Is 10. _________you like some?C Would 53. ________no need D Ther e’s;turning 110.I am not used to speaking.A in 40. I can’t find the key A to 53.I forgot to return the B must do it 15.I have the complacent C that 100.I have been looking D hearing 15.I had my meals C brought 120.-I made the cake by C myself 50.I paid____ C one and a half pounds 109.I saw that she A service 51.I was satisfied B so were my classmates 39.I will count three A is to 44.I wish everybody B would attend 38.I won’t make the B same 85. I won’t be free B until 47.I would rather B you came here 25. If you_______ D. have finished 8.If you want to change.A another 72. If we could learn B. way 4.Important his C as 28. In_________, the northe C. general 25. -Is this your shoe? A the other one 33.—Is the library C open;closed 105.It is not until.D that 119.It is the best__A that 36.It is said that ______B quite a few 29.It’s a fine day.Let’ D shall we 81.It’s cold outside. C put on 41. It’s high time that B started 70. It’s time we ______ D. started 11.It’s to interrupt B rude 49.It was well known A invented 68. It was on the beach A that 69. It was getting____C.darker and darker 74. J ohn’s father__C. has taught 16. Jane’s cap is red. C. His 46.M any countries are increas A energy 87. Measles_________a long D takes 45. Mr.John was busy, ___B therefore 24. Mr.Smith_________me C asked 62. My parents are teachers C. both. 86. My wallet is B must have dropped it 30.N o matter__D how hard it was snowing 99.Never before_______D did I _peace 37.-Nancy was A didn’t k now;will go to 54.Neither John______A nor 2.Never get off the bus C until 7.O f all the students in B most carefull 28.Oh,your voice sounds B on 21. On formal________, D. occasions 40.One day while Mr.King B accident 12.P aper money was in______ C /;the 13.People at the party worried A of where 97.Please hurry up, _____ C or 88.Professor,would you.A keep up with

双代号网络图六个参数的两种简易计算方法及实例分析

双代号网络图计算方法是每年建造师考试中的必考题,小到选择题、大到案例分析题,笔者在此总结2种计算方法,并附实例,供大家参考学习,互相交流,考出好成绩。 双代号网络图计算方法一 一、要点: 任何一个工作总时差≥自由时差 自由时差等于各时间间隔的最小值(这点对六时参数的计算非常用用) 关键线路上相邻工作的时间间隔为零,且自由时差=总时差 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最小) 关键工作: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最小) 在网络计划中,计算工期是根据终点节点的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二、双代号网络图六时参数我总结的计算步骤(比书上简单得多) ①② t过程 做题次序: 1 4 5 ES LS TF 2 3 6 FS LF FF

步骤一: 1、A 上再做A 下 2 3、起点的A 上=0,下一个的A 上= A 上 4、A 下=A 上+t 过程(时间) 步骤二: 1、 B 下再做B 上 2、 做的方向从结束点往开始点 3、 结束点B 下=T (需要的总时间=结束工作节点中最大的A 下) 结束点B 上=T-t 过程(时间) 4、B 下=前一个的B 上(这里的前一个是从终点起算的) 遇到多指出去的时,取数值小的B 上 B 上=B 下—t 过程(时间) 步骤三: 总时差=B 上—A 上=B 下—A 下 如果不相等,你就是算错了 步骤四: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A 上(取最小的)—本工作A 下 =紧后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本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 (有多个紧后工作的取最小值) 例:

双代号网络图计算方法二 一、双代号网络图6个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图上计算法) 从左向右累加,多个紧前取大,计算最早开始结束; 从右到左累减,多个紧后取小,计算最迟结束开始。 紧后左上-自己右下=自由时差。 上方之差或下方之差是总时差。 计算某工作总时差的简单方法:①找出关键线路,计算总工期; ②找出经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求出最长的时间 ③该工作总时差=总工期-② 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是以时间坐标为尺度编制的网络计划,以实

结构化面试“沟通协调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

结构化面试“沟通协调类”答题思路及试题解析 (一)结构化面试“沟通协调类”样题 沟通协调类题目包含两大题型,第一类是单群体沟通,具体包括与家长、学生、领导、同事的沟通;第二类是多群体沟通,具体来说,指在同一个事件中需要沟通多个主体。样题如下: 1.单群体: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2.多群体:有家长到学校找到了校长投诉你,认为你教得不好,你怎么办?(二)结构化面试“沟通协 调类”答题思路教师作为一种特殊职业,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的对象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学生,这一对象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对象。对待学生应该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这一理念,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的要求。除此之外,在班级组织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尤其要关注特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多给予他们表现的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真正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类是家长,家长是教学工作过程中比较特殊的工作对象,不直接接触却可以评价教学的优劣。对待家长应该贯彻“尊重家长,及时沟通”的原则,在遇到矛盾时要能够冷静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多采用家长会等形式及时顺畅地与家长保持沟通。除此之外,在家长面前要多给予学生表扬,促进家长和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 第三类是同事,同事又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平级的教师,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老教师,多和他们进行沟通,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青年教师之间多开展学习交流会,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另一种是领导,要与领导的思想保持一致,认真完成领导布置的教学任务,随时汇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

议。 沟通协调类题不论是单群体还是多群体,答题思路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首先, 对待教学中的一些矛盾冲突事件或突发事件要保持头脑冷静,避免使矛盾激化。 其次,及时地进行反思,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自身存在的问题,如教学中的失误,教学管理有失公正等,也可能是由于沟通不到位,导致家长不明白事情真相,存在一些误会。再次,针对事情发生的原因,及时地进行沟通,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对方的心声,需要注意的是 主体要明确,事件中涉及的主体均要沟通到位。沟通完毕后要及时解决问题。 最后,自我反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出现类似的问题。 (三)“结构化面试沟通协调类”试题详解 1、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参考答案】与家长沟通,我认为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尊重家长是沟通的第一原则,也是教师基本素质的表现。第二,教师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第三,应重视沟通方式,通常情况下对学生的评价要先扬后抑,让家长在心理上有一个适应过程。 另外,家长的组成非常复杂,其知识结构、职业类别、性格气质、修养程度等都参差不齐,教师应当对学生家庭进行调查分析,对家长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年龄、家教思想、家庭关系等做到心中有数。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粗暴型家长,要多说学生优点,旁敲侧击缺点; 对于冷漠型家长,教师需要动之以情,强调学生的优秀表现,引起家长关注,转变其态度;对于热情自信型家长,应多提示其注意孩子存在的问题。

双代号网络图六个时间参数的简易计算

关于计算双代号网络图的题目 用图上计算法计算如图所示双代号网络图的各项时间参数(六时标注)确定关键路线、关键工作和总工期。

注:其中工作F的最迟完成时间为计算工期17 其自由时差为17-12=5(计算工期-F的最早完成时间,因F后没有紧后工作了;H后也没有紧后工作了) 双代号网络图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网络计划形式。它是以箭线及其两端节点的编号表示工作的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中的计算主要有六个时间参数: ES:最早开始时间,指各项工作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有可能开始的时刻; EF:最早完成时间,指各项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有可能完成的最早时刻 LF:最迟完成时间,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 LS:最迟开始时间,指不影响整个网络计划工期完成的前提下,本工作最迟开始时间; TF:总时差,指不影响计划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FF:自由时差,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双代号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一般采用图上计算法。下面用例题进行讲解。 例题:试计算下面双代号网络图中,求工作C的总时差? 早时间计算:ES,如果该工作与开始节点相连,最早开始时间为0,即A的最早开始时间ES=0; EF,最早结束时间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开始+持续时间,即A的最早结束EF为0+5=5; 如果工作有紧前工作的时候,最早开始等于紧前工作的最早结束取大值,即B的最早开始FS=5,同理最早结束EF为5+6=11,而E 工作的最早开始ES为B、C工作最早结束(11、8)取大值为11。 迟时间计算:LF,如果该工作与结束节点相连,最迟结束时间为计算工期23,即F的最迟结束时间LF=23; LS,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结束时间减去持续时间,即LS=LF-D; 如果工作有紧后工作,最迟结束时间等于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取小值。 时差计算: FF,自由时差=(紧后工作的ES-本工作的EF);

最新事业单位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及解析

事业单位考试结构化面试真题及解析 题本: 1.有个方案,你曾向科长反映,科长不采纳,后面发生巨大损失,上级部门找你了解情况,你会怎么办? 2.你是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一天一个妇女来上访,说他的女儿在一所中学上学,因为被老师侮辱,从2楼跳下,多处受伤,躺在医院里,你怎么处理? 3.你送一考察团去机场,路上有人说自己身份证落在宾馆了,回去取已来不及了,你如何处理? 4.某市一运行中电梯被困,有目击者称,电梯到达时,20多人蜂拥而入,电梯属于超载运行,结果上行一层就出现故障,谈看法。 参考答案: 1.有个方案,你曾向科长反映,科长不采纳,后面发生巨大损失,上级部门找你了解情况,你会怎么办? 【参考答案】 单位发生巨大损失,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很痛心,同时也都要对此负起责任,最要紧的事情是看看有没有什么措施能够挽回损失。 第一,我相信科长是一个负责任的人,他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个方案产生的后果向上级领导反映,并把事情的原委说清楚。 第二,我要积极和科长进行沟通,争取提出一个可行的补救方案,尽最大可能挽回损失。 第三,如果上级领导找到我向我了解情况的话,我就要如实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上级领导,包括方案的具体策划、执行过程以及效果预期,并对损失情况和关键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不能因为科长不采纳我的意见而把责任都推给科长,而应该主动承认自己的过失。因为一方面,自己的意见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意见;另一方面,即使我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然而我却不能把我的观点准确表达给科长,让他听取我的意见,这也是我作为下属的失误。要说明我已经在科长的指导下开始进行方案的修改,对造成的损失进行尽可能的补救。最后听取上级领导的指示意见,争取在上级领导的部署和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方案,顺利开展工作。

词汇与结构例题精讲

词汇与结构例题精讲 词汇与结构(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 考试要求: 【语法】考生应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并能在听、说、读、写、译中较正确地加以运用。Singing these songs, I could not help the good old days. A thinking over B thinking out C thinking of D thinking up 试题与难度:等级1 难度1 This train is going the tunnel quickly. A down B through C along D in 试题与难度:等级1 难度1 Peter worked so fast with the maths problems a lot of mistakes. A as to make B that made C to make D that he made this is an event of world historic significance is quite evident. A What B That C Because D Since 试题与难度:等级2 难度1 —In our English study read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peaking, I think. —I don’t agree with you. Speaking is reading. A as important as B so important as C the most important D the same as 试题与难度:等级2 难度1

经典数据结构面试题(含答案)

.栈通常采用的两种存储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链表表示线性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单链表中,增加头结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9.循环链表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树是结点的集合,它的根结点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深度为5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 15.具有3个结点的二叉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设一棵二叉树中有3个叶子结点,有8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结点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二叉树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它的前序遍历序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一棵二叉树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分别为ABDEGCFH和DBGEACHF,则该二叉树的后序遍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访问顺序是abdgcefh,中序遍历访问顺序是dgbaechf,则其后序遍历的结点访问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数据库保护分为: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和数据的恢复。 在计算机中,算法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算法分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汇与结构100道题

It is rather ______ that we still do not know how many species there are in the world today. A) misleading B) embarrassing

C) boring D) demanding B Don't ________ unkind thoughts. We should be kind and friendly to others. A) harbor B) cherish C) fill D) presume A ________, Shanghai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looking ahead, we still have far more to undertake. A) In retrospect B) Looking past C) In past D) Over the past A We came in this field late, so we must work hard to make ________ the lost time. A) out for B) up for C) up with D) off with B Over a third of the population was estimated to have no _________ to the health service. A) assessment B) assignment C) exception D) access D Mathematics, the study of numbers, shapes and space, is _______ many branch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such as astronomy and geology. A) applied to B) applied for C) applied at D) applied from A _________, glasses can correct most sight defects in healthy eyes. A) When well fitted B) When fitting well

结构化面试真题附答案解析

1.你升职了,你以前的三位同事,一个对你言听计从,一个冷若冰霜,一个不闻不问,请问你如何解决? 2.高校逐年扩招,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你怎么看? 3.现在有很多人钻法律的漏洞,不但不受处罚还挣大钱,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4.现在中央对安全生产很重视,但有的地方总会出现小煤窑倒塌、爆炸的事情,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5.针对你学的是理工科,而报考岗位是文员,你说说自己做这一工作的优势。 1.答:首先调整好心态,以前是同事,现在是领导,别人心里一时不平衡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要让别人的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其次对那位言听计从的同事要适当的拉开距离,因为他的想法和做法很有可能不一致;而对冷若冰霜的那位和不闻不问的那位,要和他们沟通,以使工作能顺利开展。最重要的是多多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在领导岗位上做出成绩,这时大家自然就心服口服了。 2.答:①毕业即失业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多么的发达,事实上,我国青年受高等教育率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②毕业即失业的原因有多方面:学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期望值太高,高不成低不就等。③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应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多培养社会确实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读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出校门就会有很高的起点,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往往先要从最基层做起。 3.答:①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以致有人钻了法律的空子,还赚了大钱,但我们应该相信这只是一时的现象,不要羡慕他们,更不要去效仿他们。②党中央已经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这些年我国的立法工作也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法律的空子会越来越少,法律会得到越来越严格的遵守。我们每个人应该做到执法守法,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4.答:①这几年新闻媒体对这方面的报道和曝光比较多,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我觉得要从源头上查找原因。中央部门对安全工作很重视,而且对煤炭资源开发企业的要求也是很高的。而出事的这些小煤窑很多都不具备开发资质,很多根本就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出现事故在所难免。我认为小煤窑的出现有以下一些原因:政策宣传和监管的力度还有待于加强,没能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上级对地方的情况不是很了解;一些地方的领导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置国家政策于不顾,公开支持小煤窑;地方官员存在腐败现象。②建议以下处理方案:加强政策宣传和监督的力度;对现有的小煤窑进行普查,登记在册,对不符合开发资质的坚决予以取缔,对符合开发条件的进行安全大检查,限期整改;提高地方干部的素质,坚决查处腐败。 5.答:①学理工的人一般思维比较严密,注重逻辑推理,而文员的工作需要整理各种资料,撰写公文,我想理工科培养的严密的思维会比较有利。②理工科的人一般都比较有耐心,不急躁,也很务实,我想这也是做文员的一个有利因素。 [NextPage]1. 调查发现,个别地方和单位的负责人,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群众意见比较大。你认为,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抓住中心,带动全盘。这是一种基本领导方法。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在工作中,作为领导者如何才能做到抓住中心? 3.现在社会上贷款买汽车、买房子的现象越来越多,人们对此褒贬不一。你如何看待? 4.在领导工作中,有的说,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也有的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5.中国古训有一句“仁者无敌”,还有一句“忍者无敌”。请你就自己的理解解释一下。 1.【答案示例】 (1)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工作的出发点。(2)深入调查,进一步掌握真实情况,并作好处理。(3)客观、全面、正确地看待干部的政绩。(4)对弄虚作假的主要责任人员,认真查处。 2.【答案示例】 (1)要从实际出发寻找和认识工作中心。(2)牢牢抓住中心。一方面,下决心砍去面上一些活动,把主要力量投入中心工作,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另一方面,组成两套工作班子,以大班子全力以赴抓中心,以小班子看家守舍对付正常性工作。 (3)抓中心也要顾及其他。抓中心不是单打一,而是要有先有后,有轻重,有缓急。(4)举一与

词汇与结构练习

词汇与结构专项练习 名词词义辨析 1. On average, a successful lawyer has to talk to several _______ a day. A. customers B. supporters C. guests D. clients 2. What is the train ______ to Birmingham? A. fee B. tip C. fare D. cost 3. Tom, what did you do with my documents? 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_____ and disorder! A. mass B. mess C. guess D. bus 4. It's bad ________ for you to smoke in the public places where smoking is not allowed. A. behavior B. action C. manner D. movement 5. Before the final examination, some students have shown _________ of tension. They even have trouble in sleeping. A. anxiety B. marks C. signs D. remarks 6. You'll find this map of great _______in helping you to get around Beijing. A. price B. cost C. value D. useful 7. Our manager will look into the matter as soon as possible. Just have a little _______. A. water B. time C. patience D. rest 8. If by any chance someone comes to see me, ask the person to leave a _______. A. message B. letter C. sentence D.notice 9. You can take as many as you like because these handouts are free of _______. A. fare B. charge C. money D. pay 10. The students were all entertained in a Mexican restaurant, at Professor Green's ______. A. money B. pay C. expense D. loss 11. That company doesn't take credit cards, so customers have to pay ______. A. dollars B. finance C. coins D. cash 12. Helen was seriously injured in a car ______. A. incident B. accident C. event D. matter 13. Many countries are increasing their use of natural gas, wind and other forms of _______. A. energy B. source C. power D. material

完整版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习题

双代号网络计划图 一、选择题 1.双代号网络图中分为实工作和虚工作,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 A.混凝土养护工作是实工作,用实箭线表示 B.虚工作不需要消耗时间,但需要消耗资源 C.虚工作的不需要消耗资源,但需要消耗时间 D.虚工作的作用是保证一张网络图只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2.已知下列双代号网络图,工作H的紧后工作有(C )。 A.工作G、C、D B.工作G、C C.工作G、B、C D.工作G、B、C、A、D 3.已知某工程项目分部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如下图,其关键线路为(A )。 A.①→②→③→⑤→⑦ B.①→②→③→⑤→⑦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⑥→⑦ 4.某工作M有A、B、C三项紧前工作,ES=5,D=3,ES=4,D=5,ES=6,CBBAA D=1,则ES为( B )。MC A.8 B.9 C.7 D.6 5.某工作N有A、B、C三项紧后工作,LF=10,D=3,LS=12,LF=15,D=1,CCABA则LF为(A )。N D.10 C.14 B.0 A.7 6.某工作K的LF=20,D=3,ES=10,则TF为(D )。KKKK A.20 B.10 C.17 D.7 7.某工作M的最早开始时间为第16天,持续时间为5天。该工作有三项紧后工作,它们的最早开始时间分别为第24天、第27天、第28天,则M工作的自由时差为(A )。 A.3 B.6 C.7 D.5 8.有M、N两项连续工作,ES=4,ES=14,D=4,LF=30,则(A )。MNMM A.TF=22,FF=6 B.TF=26,FF=6 MMMM C.TF=22,FF=10 D.TF=26,FF=10 MMMM9.某工作P,已知LF=15、D=2,有M、N、K三项紧前工作,ES=5、

部分事业单位结构化面试真题及解答分析

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您有什么缺点和不足?假如您被录用,您将怎么克服您的缺点和不足? 【参考答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也一样。我认为我的缺点是有时候有点追求完美,这样一来有可能会拖慢办事的效率,偶尔也会给合作伙伴带来压力。有缺点和不足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进行改正。 第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在遇到每一项工作的时候,我都应该准确地把握工作实质、明确目标,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偏离工作应有的方向和要求。 第二,制定工作计划表。在开始每一项工作的时候,我都要制定好详细的工作进度控制表,将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内容以及时间详细列好。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计划表进行,以免拖慢工作的进程。借此来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以提高办事效率。 第三,加强与同事合作。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自己独立一个人能够做好的,都是需要和同事一起合作才能将其做到真正的完美。这就要求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与同事交流,虚心向同事学习。 假如有幸我能够通过此次考试,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竭尽所能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任务,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2.您作为单位的新进工作人员,领导让您制定一份单位的规章制度,您对单位不熟悉,您将怎么办? 【参考答案】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章制度能够在保证单位良好工作秩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领导将这项任务交予我完成,我一定会努力做好,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此项工作。 首先,我要请示领导,明白领导制定此规章制度的宗旨和意图。鉴于我作为新进员工对工作单位还不熟悉,我会向同事进行询问,翻查单位档案,加深对单位的人员环境、工作环境的了解。另外,要广泛收集单位同事的意见。我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意见收集,可以使用相关软件来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切实了解员工的意见。此外我还要刻苦学习相关经管学知识,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制定一份合理的单位规章制度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其次,在书写规章制度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出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与此同时,我还要根据之前所整理的员工意见,兼顾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乎人情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雏形完成之后,还要让单位同事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充分了解意见之后对其进行反复修改。与此同时,规章制度还要做到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在修订好初稿之后交予领导审查,虚心接受领导的意见,对初稿进一步完善。 最后,在规章制度通过领导审批在单位实行之后,我仍需要向同事进行询问,以了解规章制度的实践状况。通过这件事情,我要进行认真地总结,对自己的长处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要弥补,为更好地完成下一项工作做好准备。 3.谈谈你对“爱一行,干一行”的看法。 我认为,对这句话应该辩证地看待,从不同的角度应有不同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从择业观上来说,这句话就有一定道理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发挥自身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择业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自己愿意去倾注热情的、适合自身条件的、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才能、实现自己价值工作。譬如对于我来说,我认为目前我所报考的公务员工作,高度符合我上述的择业规范……(简单论述)。 其次,我认为从对待工作的态度来说,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爱一行,干一行”,否则一旦眼前的工作不是完全符合自己的设想,就很容易导致懈怠。在当前,社会分工日趋细化,我们在择业的过程中,有着多样多样的机遇,但同时,职位竞争也日趋激烈,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能从事我们最理想的工作而是选择其他工作,这种时候,我们应该发扬“干一行,爱一行”的职业精神,怀着强烈的工作热情去投入工作,并在工作中培养自己对工作的热爱,继而发自内心地爱岗敬业,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在择业的时候要尽量选择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又要发扬爱岗敬业的精神把属于自己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4.单位准备组织员工去基层学习,领导把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处理,你将如何组织? 领导把工作交办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会尽心尽力地作好,保证圆满完成任务。对于这项工作,我准备这样开展: 首先,在计划阶段,我将这样去着手:进一步明确领导意图,把握活动精神,理解学习的的目的,确定参加学习的人员名单、基层对口单位、学习计划、行程和食宿安排、所需学习材料及其他物资、经费预算等,和对口单位联系,确定可行后,写一份详细的计划,报领导审批,领导审批后,照此执行;

数据结构上机例题及答案

习题二 ⒉1描述以下四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变量,头指针,头结点,首结点(第一个结点)。解:头指针变量和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头结点或首结点)的指针;在首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称为头结点;首结点是指链表中存储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的结点。若单链表中附设头结点,则不管线性表是否为空,头指针均不为空,否则表示空表的链表的头指针为空。 2.2简述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及各自使用的场合。 解:顺序存储是按索引直接存储数据元素,方便灵活,效率高,但插入、删除操作将引起元素移动,降低了效率;而链式存储的元素存储采用动态分配,利用率高,但须增设表示结点之间有序关系的指针域,存取数据元素不如顺序存储方便,但结点的插入和删除十分简单。顺序存储适用于线性表中元素数量基本稳定,且很少进行插入和删除,但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存取线性表中的元素的情况;而链式存储适用于频繁进行元素动态插入或删除操作的场合。 2.3 在头结点为h的单链表中,把值为b的结点s插入到值为a的结点之前,若不存在a,就把结点s插入到表尾。 Void insert(Lnode *h,int a,int b) {Lnode *p,*q,*s; s=(Lnode*)malloc(sizeof(Lnode)); s->data=b; p=h->next; while(p->data!=a&&p->next!=NULL) {q=p; p=p->next; } if (p->data==a) {q->next=s; s->next=p;} else

{p->next=s; s->next=NULL; } } 2.4 设计一个算法将一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分解成两个带头结点的单链表A和B,使A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奇数的元素,而B中含有原链表中序号为偶数的元素,并且保持元素原有的相对顺序。 Lnode *cf(Lnode *ha) {Lnode *p,*q,*s,*hb; int t; p=ha->next; q=ha; t=0; hb=(Lnode*)malloc(sizeof(Lnode)); s=hb; while(p->next!=NULL) {if (t==0) {q=p;p=p->next;t=1;} else {q->next=p->next; p->next=s->next; s->next=p; s=p; p=p->next; t=0; } } s->next=NULL; return (hb); }

大学英语统考B词汇与语法结构答题技巧

大学英语统考 B 词汇与语法结构答题技巧大学英语(B)大纲的要求第三部分试题为词汇与结构。总分为10 分,考试时间为10 分钟。 (一)词汇部分考试重点:名词,代词,介词,连词,形容词和副词,动词短语的搭配和用法。词汇试题的正确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词汇量的大小,以及运用词汇能力的强弱。但是了解一些解题技巧也会对考试有一定的帮助。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词汇测试题中常见的应试技巧。 1.利用表示增加与递进关系的词 这样的词包括:and, again, also,too, besides, moreover, furthermore, but, in addition to 等。2.利用表示比较与对比关系的词 这样的词包括:but, however, although, in contrast, instead of 等。3.利用表示因果关系的词 这样的词包括:because ,so, as a result, thus, consequently, therefore 等。 4.利用表示让步关系的词 这类词包括:if, although, in spite of, while, whereas 等。 5.根据词法常识判断选择有些词汇测试题,从词的意义去考虑,填入多个选择项都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助语法结构对题目进行分析,往往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6.排除法在做词汇题时,常会遇到一时难以判断哪一个是正确答案的情况。这时不妨从不符合题义的选项着手,将非正确答案逐一排除,剩下的多半就是正确答案。此方法同样适用阅读理解,语法及完形填空部分的试题,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二)语法重点语法部分主要涵盖以下重点:动词的时态、语态、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虚拟语气,以及各种从句等。 语法重点时态 1.一般现在时可以代替将来时,用于时间和条件状语从句中。 Return the book immediately to the library as soon as you it. A. finish B. are finished C. have finished D. are finishing 答案A。 2.在“ Thisi s the first time ?”结构中,后面的从句用现在完成时。句子开头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