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

元大都位于金中都旧城东北。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形成新一代帝都。但是,由于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诏令规定,迁入大都新城必须以富有者和任官职者为先,结果大量平民百姓只得依旧留在中都旧城。在当时人的心目中旧城仍是重要的,通常把新、旧城并称为“南北二城”,二城分别设有居民坊七十五处及六十二处。

大都新城的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唐长安城面积的五分之三,接近宋东京的面积。元大都道路规划整齐、经纬分明。考古发掘证实,大都中轴线上的大街宽度为28米,其他主要街道宽度为25米,小街宽度为大街的一半,火巷(胡同)宽度大致是小街的一半。城墙用土夯筑而成,外表覆以苇帘。由于城市轮廓方整,街道砥直规则,使城市格局显得格外壮观。

元大都平面示意图

元大都西城桓土城遗址

元大都新城规划最有特色之处是以水面为中心来确定城市的格局,这可能和蒙古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传统习惯与深层意识有关。

由于宫室采取了环水布置的办法,而新城的南侧又受到旧城的限制,城区大部分面积不得不向北推移。元大都新城中的商市分散在皇城四周的城区和城门口居民结集地带。其中东城区是衙署、贵族住宅集中地,商市较多,有东市、角市、文籍市、纸札市、靴市等,商市性质明显反映官员的需求。北城区因郭守敬开通通惠河使海子(积水潭)成了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沿海子一带形成繁荣的商业区。海子北岸的斜街更是热闹,各种歌台酒馆和生活必需品的商市汇集于此,如米市、面市、帽市、缎子市、皮帽市、金银珠宝市、铁器市、鹅鸭市等一应俱全。稍北的钟楼大街也很热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鼓楼附近还有一处全城最大的“穷汉市”,应是城市贫民出卖劳力的市场。西城区则有骆驼市、羊市、牛市、马市、驴骡市,牲口买卖集中于此,居民层次低于东城区。南城区即金中都旧城区,有南城市、蒸饼市、穷汉市,以及新城前三门外关厢地带的车市、果市、菜市、草市、穷汉市等。由于前三门外是水陆交通的总汇,所以商市、居民麇集,形成城乡结合部和新旧二城交接处的繁华地区。由此可见,元大都的商市与居民区的分布,既有城市规划制约因素,也有城市生活及对外交通促成的自发因素。

元大都城市建设上的另一个创举是在市中心设置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为全城的报时机构。中国古代历来利用里门、市楼、谯楼或城楼击鼓报时,但在市中心单独建造钟楼、鼓楼,上设铜壶滴漏和鼓角报时则尚无先例。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北京地区,特别是城市生活面临的一个难题,金中都时期如此,元大都时期也是如此。大都城市用水有四种:一是居民饮用水,主要依靠井水;二是宫苑用水,由西郊引山泉经水渠导入太液池,因水从西方来,故称金水;三是城濠用水,也由西郊引泉水供给;四是漕渠用水,此渠即大都至通州的运粮河通惠河。由于地形落差较大,沿河设闸通船,所需水量很大。四者之中以漕渠用水最难解决,金朝曾引京西的卢沟水(即今永定河)入注漕渠未成,元朝水利专家郭守敬(1230~1310年)改用京北和京西众多泉水汇集于高梁河,再经海子而注入漕渠,曾一度使江南的粮食与物资直达大都城中,因而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嘉奖。但由于上游各支流被权势和寺观私决堤堰浇灌水田、园圃,使

水源日见减少,漕运不畅,朝廷虽然严申禁令,也未见效。纵观金元两朝百余年的治漕史实,从京城至通州的漕渠用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解决办法。

中国网 2004年1月

《元大都是今日北京城的前身》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元大都是今日北京城的前身。元世祖忽必烈在至元入年(1271年)建立元朝,决定将政治中 心南移,在金中都旧城东北,以琼华岛(北海)一带金代离宫为中心,另建新城。1272年新城基本建成,即为元大都。 大都坐落在华北平原北端称为“北京湾”的地方,西有太行山,北横燕山,往南直达河洛, 数千里内一望平川,交通无阻;向北可通过燕山长城关隘要道,连接辽东、朔北、漠北、西 北。北京实在是沟通南北交通的要地,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和东北文化在这里交汇,自古具 有多元的色彩。古人常用“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 之国”来称赞它。 元大都是严格按照预先的规划建设起来的,布局严整,规模宏伟。 大都东西6700米、南北7600米,基本方形,远大于辽南京和金中都,比起北宋汴梁来,也 有过之,约与唐东都洛阳相近。其东、西墙分别与以后明清北京内城的东、西墙大体在同一直线上,南墙较后者南墙往北近二里,北墙较后者北墙往北约五里,除北面二门外,其他三 面均开三门,正门称丽正门。 正对各门有大街,除被宫殿区阻隔和城内湖泊打断外,各大街皆纵横相通,基本上是九经九纬。在二门之间及沿城内一周也各有一条大街。城墙全为夯土,有马面,四角有角楼。元末,在每个城门外加设瓮城。皇城在城内南部,正门称棂星门。 皇城内在全城中轴线上有宫城,又称大内,正门称承天门。皇城之北鼓楼一带是最主要的市场。在皇城外左右都城东西城门------齐化门和平则门内分建太庙和社稷坛。 方正的城市外廉,以中轴线为对称轴的东西对称格局,位于全城中轴线上的皇宫,纵横正交的街道网格和以左“祖”、右“社”作为宫殿的陪衬都浸透了皇权至上、等级严格的宗法伦理政治观念。 大都十一个城门,每门都建城楼,城外有瓮城,它们和角楼、城墙一起,组成了城市外国丰 富的立体轮廓。在城内几何中心建中心台,台稍偏西建鼓楼,其北又有钟楼。由中心台向东 的大街,正对外城东面中门崇仁门,鼓楼和钟楼都颇高大,“层楼拱立夹通衢,鼓奏钟鸣壮 帝畿”。这些高大的建筑有规律地分设在各主要街道和关键部位,成为主要大街的对景和统 率各地段的构图中心,使整座城市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69.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元大都的? 70.阅读文段,请在下图中A、B、C三处填上合适的建筑名称。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北京的历史遗迹

北京的历史遗迹 圆明园 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的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北京的内城城墙周长24里,因城市建设三十年前已拆除,只留下东南角的角楼附近和东便门至崇文门二处明城垣遗址,是北京城历史发展的标志,北京市政府规划将把东便门至崇文门一段建成明城墙遗址公园。公园是一片沿200米长的城墙遗址方向设置的带状公共绿地。这片绿地又分为老北京南城根文化区、现代雕塑公园、东便门角楼市民休闲场所,城楼遗址公园纪念林、北京站南出口及广场等5个功能区。

皇城根遗址公园为展示皇城墙遗迹,体现古都历史风貌,专门在公园北端旧址处复建了一小段城墙,并选取东安门、中法大学、北大红楼、南端点、北端点等节点,挖掘、展示地下墙基遗存,建设自然景观并配以雕塑和浮雕,使北京古城的概括形象更加完整。据文献所记,东安门广为七间,宽约35米,进深约15米,相当雄伟、气派,现在还有历史照片可以窥见其原貌,北京著名的东安门大街和东安市场之得名,就都是因为这个门。修建公园时,在东安门原址处发现了该门的基址遗存,专门在地下开辟了露天的“博物馆”。复建皇城墙和开辟展览,为今人了解、研究中国封建都城的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唤起现代人对北京皇城的回忆,提供了丰富而详尽的实物见证。而在公园内兴建的“对弈”、“时空对话”、“露珠”、“掀开历史新的一页”等数十座雕塑、浮雕等景观,宛若一幅幅打开的北京历史民俗风情画。 长城,从东到西绵延万里;从古至今,其修筑延续二千多年。凭临登攀,偏要到悬崖绝壁人踪罕至处,方可见其建造的艰辛奇特。它那雄伟的风姿、美学的价值、防御的功能及所蕴含的军事谋略,都是世界文化遗留中少见的。它是世界的奇迹,深受各国人民的仰慕和赞叹。站在长城上,不论是春花秋月、夏云冬雪,还是看长城内外苍茫的还山、连天的衰草,都有一股浓重的思古幽情油然而生。也许,我们已经忘记当年这个古战场上飞扬的胡笳羯鼓,闪烁的刀光剑

元大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手法

元大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手法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在元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 来,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 东经马甸、祁家豁子。马甸附近士城墙高12.5米、宽31米。 德胜门外,有一处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建德门遗址。 元大都城是元太祖忽必烈用18年时间建成。大都城的 城墙共 2.8万余米,用土夯筑而成。元大都城的兴建,选 址在金中都城东北郊外,为今日北京城奠定了基础。它的规 划设计继承了我国历代都城建设的传统。元大都城垣的最北 部分,在明初北墙南移时,遗存城外,俗称土城。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淀段,以成功地解决文物保护、园 林绿化、污水截流等问题获得2003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称号。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全长4200米,宽100米至160米, 总面积47万平方米。 该改公园朝阳段还是北京新建应急避难场所的示范、教育基 地。设计人员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防灾避难手法,划定了市民应急避难疏散区,建立了应急简易所、应急供水装置、布设应急供电网,安装了应急通讯电话,设立了应急避难所标志。据说公园具有抗御地震强度达8级的功能,是北京第一个减震防灾、应急避难的城市公园。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公园分为海淀和朝阳两段,全长9公里。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集历史遗迹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休闲游览于一体。在黄亭子恢复了旧时"燕京八景"之一 "蓟门烟树"景区,并建元代武士雕像。沿墙有小月河,园内多植洋槐、松树,毛白杨和核桃树等树木。“龙泽鱼跃”景区湿地园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是城区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种有千屈菜、睡莲、菖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游人置身其中,可感受到郊野风光的自然情趣。 沿河岸可以步行浏览自然风光。的确是闹市中的一个好去处。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绿化覆盖率达73%,小月河将遗址公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河南侧为土城遗址保护区,北岸为绿化景点建设区。小月河为主体水景区。沿小月河还修建有五个木质游船码头和六座形态各异的跨河小桥,使两岸不同风格的美景相互连接,巧妙融合。公园改造后建成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三个一级景区,六个二级景区分别为“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角楼古韵”。 “蓟门烟树”是公园最西端的起点,城台保留清乾隆御制“蓟门烟树”题词,被称为燕京八景之一,象征着古城北京发展的早期阶段。 “大都建典”和“大都盛典”遥相呼应,再现了元大都建设场景和鼎盛景象。“大都盛典”用大型群雕表现了元大都建都盛典的主题。群雕以长80米、高60多米的忽必烈和元妃

国内遗址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国内遗址旅游开发模式总结 作为反映地方文化的重要留存,遗址的开发历来受到重视。大体上,遗址可归为城市类、自然类、事件类等。由于遗址的特殊性,遗址的旅游开发仍然以保护性开发为主。对案例的初步梳理后,遗址旅游开发针对可归纳出三种开发模式: (1)主题场馆开发模式。主要特点为依托建筑,通过文物保护与陈列来展示已遗址代表的文化,是当前我国最为常见的开发模式。场馆型模式又可分为建筑单体与建筑群两种子模式,前者如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即依托院落式建筑单体展示吴地文化,后者如成都金沙博物馆依托多幢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建筑进行文物展示、文化表演、休闲餐饮等功能。 (2)园区参观型开发模式。主要特点为依托留存的古建筑遗迹,通过原态保留或人工复建等建成开放式的观光园区,或在此基础上有存列文物的博物馆。如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中原态遗迹与人工复建皆有,意大利庞贝古城除以园区方式展示古代城市外,也建有专题陈列馆保护展示出土物品。(3)公共游憩空间开发模式。主要特点是对无实物承载的遗址以建设城市绿地公园的方式进行文化意义上的挖掘,向市民展示城市的历史记忆。如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安曲江池遗址公园皆为通过景观化打造成的城市公园。 上述模式仅针对遗址本身而言,考虑到遗址于所在城市文化建设乃至城市开发的重要意义,从遗址开发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上可归纳出如下模式: (1)带动型开发模式。将遗址作为展现城市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遗址的开发提升城市品质,带动城市建设。如西安通过对占地3.7平方公里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扩大化开发,带动了以其为核心的19.16平方公里的集历史文化展示、国际文化交流、居住、商贸、休闲服务为一体的城市新区建设。 (2)提升型开发模式。遗址的开发能很好的丰盈城市文化底蕴。如斯塔比伊考古公园、庞贝古城极大的浓郁了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文化氛围,三星堆的发现极大的提升了四川德阳的文化地位,并且由此建立了三星堆文化产业园,扩展了德阳的文化产业。

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三节地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德兴市海口镇中学白焕冬 一、教材分析: 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教材中《地图》一节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应用,三者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初步的地图知识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我对这三部分的内容做了一个次序调整,把地图的应用放在地图的基本要素前来讲,我发觉这样的安排会对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兴趣产生有明显激发作用,让很多曾经畏惧地图的学生重新认识到地图背后原来蕴含有如此众多有趣而实用的生活信息,从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深厚的学习兴趣,并主动去探索新的地图知识,同时也为下面两节内容的学习作了良好的知识铺垫。 二、教学设想: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初一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地图”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基于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考虑,我选择德兴铜矿、海口地形图、以及Google Earth软件提供的其它丰富多彩的卫星图,对于同学们生活的周边环境进行体验和重新认识,让学生找到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体验,由此引发的好奇和兴奋能激起学生探索地图知识的兴趣。本节课以知识的体验运用为主。通过视频欣赏、以及对Google Earth软件简易的使用操作指导,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体验与游戏中,不断强化、加深对地图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见下表)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城市设计特点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城市设计特点 北京是我国五大古都之一。作为古都,虽然它的历史不如西安、洛阳来得悠久,但是它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精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理论最完整的体现。 一、元·大都 ⒈历史背景 元朝是我国古代第一个 由少数民族(蒙古族)统一执 政的国家。元世祖忽必烈的开 疆拓土,奠定了我国版图的大 致轮廓。国家的强盛稳定同时 也促进了农业纺织业商业等 的发展,经济的繁荣。 ⒉设计特点 ①选址 自然条件:北边临水便 于漕运 人文条件:元朝为蒙古族 统治,发家在北方;历史上经 济发展不可避免的东移(河运 海运);北京在当时版图地理 位置上居中,便于交通和地理 控制。 ②布局(如图) 元大都是少见的与旧朝古都并存的都城。大都的新建都城在旧朝金都城以北。 建筑布局:遵守周王城制,充分体现儒家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的思想。如方城;分内外两城,内城外廓,内以卫君外以守民;内城居中靠南,是因为引入水系北部为泽地,不便建房;轴线对称,宫殿为主体,并且胡同的定制限定了房屋建筑空间。 交通布局:引入水系便于漕运;遵从《考工记》的城制,旁三门,棋盘路网;南北线长,东西线短;道路大,宽,规划整齐。 商业:国家稳定,经济繁荣,交通规划出现了三个市:北面积水潭斜街市及与以往不同的“朝前市”——靠城市西南、东南门 二、明清·北京 ⒈历史背景 明朝的建立恢复了汉人的地位,人没有官方等级划分,居住、交易没有严格限制。清朝同样也是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朝代。宗教

信仰浓厚,兴建寺庙、喇嘛庙。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宗教寺庙种类比较多,并且由于元朝的胡同制限定占用地块,新建寺庙没有严格规划限制,选址不限,随意插入 ⒉布局(如图) ①选址 明——在原元大都的旧都上改建。北部泽地太广,故南迁,加强外廓御敌,呈凸形。 清——原明都,改建部分很少。 ②布局 建筑布局:更加 严格遵从《考工记》。 轴线对称,内外方 城,居中内城宫殿为 主体,体现中央集权 皇权至上;住宅突破 胡同定制;左祖右 社,拓宽前方空间, 增设天坛等;缩短南 北线,便于防御。 交通布局:基本 是旁三门,棋盘路 网。道路宽阔,规划 整齐。 商业:有固定市 场。东南西北四面靠 门均有集市,便于贸 易。 三、总结 《周礼·考工记》是我国古代完整的规划理论。我国古代都城规划基本是遵循《考工记》的要求建造。元新建大都和明清改建的都城是对《考工记》最完整的体现,是我国古代规划理论的精髓。作为一个经济管理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和文化中心,它们的交通,居住,绿化,商业布局等等都继承了我国几千年规划的优秀传统,值得我们深究和学习。

#白岩松#的北京生活地图

#白岩松#的北京生活地图 #白岩松#。 尽管近年来屡见不鲜的“白话解说”和网络惊语,让白岩松早已不是那张“一看他脸就知道出大事了”的国脸。但即便是“中年即发少年狂”,“严肃先生”本色依然不改,这也包括他几乎不接受工作之外的采访。定好闹钟,抓紧直播前的紧张闲暇,他的城市、他的生活,还有他的工作,白岩松铺陈开来、却滴水不漏,如同他喜欢的巴赫,华丽而严谨,但再琢磨:一个个细节中,都是音符在欢快地跳跃。。 近日,白岩松在接受《Time Out》杂志专访时透露了自己常去的餐厅。。 #黄河水陕西小吃#:由三联书店的旁边搬到了对面,这里的面非常好吃,而且便宜。。 #四川仁火锅#:这家的火锅真的挺有意思的,我们老男人聚会也老去,这还是在《TimeOut 北京》上看到的。。 #Susu#:这是我最近在钱粮胡同里摸到的越南菜馆,那真是藏得很深,但挺不错。#最好的北京# #料理# #特色餐厅# #北京最佳特色餐厅大赏# #京城最火明星餐馆#。 #最好的北京# #明星生活地图# #料理# #特色餐厅# #北京最佳特色餐厅大赏# #京城最火明星餐馆#。 文章来源:《Time Out》。 全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e01424901.html,/UKva8C。 爱乐活美食热门标签特色餐厅。

Susu 最好的北京 白岩松的北京生活地图最好的北京

四川仁火锅最好的北京 黄河水陕西小吃最好的北京

爱乐活——有态度、正能量的品质生活社区。 热爱生活,乐于分享的各类达人聚在这里,分享消费攻略,激发生活灵感,发现城市最IN 的角落。在这里,有爱,有乐,有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爱乐活】 文章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e01424901.html,/post/38222ff78e930148f8361917?from=wenku/?from=wenku

绘制穷人生活的地图

关注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2020焦点简报 2007年10月 绘制穷人生活的地图 Todd Benson, Michael Epprecht, and Nicholas Minot 帮助穷人和饥饿的人们的行动需要着重考虑的是他们居住在什么地方,以及当地居民的一些特征。在过去10年中,世界银行、IFPRI以及其他一些组织的贫困研究者已经和当地的分析人员一起完成了30多个国家的详细贫困地图绘制工作。这些地图可用于估计一些相对较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例如在行政区以下甚至是社区层次上,使得使用者能够更好的理解穷人的空间分布,以及去调查贫困和其他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一些关于穷人和饥饿者居住地的知识以及这些居民是否与当地其他居民发生联系,对于洞察穷人和饥饿者的行动是很关键的。总之,在越南、马拉维和莫桑比克所制定的贫困图被用于证明,穷人和饥饿者对于自身在空间分布上的更好理解能够深化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危机意识,从而能够更全面的评估他们所遇到的机遇,寻求更健康、积极的生活,使其更充分的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潜力。 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对贫困的空间分布感兴趣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贫困地图把贫困空间分布的大量信息综合成一个模式,对于不具有这方面技术的读者而言也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贫困测量会隐藏一个国家个地区内福利水平的明显不同。详细的贫困地图提供了一个国家内贫困水平巨大差异的清晰画面。一段时间以来,由于许多国家发展了一系列小地区的贫困地图,用于不同年份之间的比较。一种地方等级贫困检测的趋势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减贫策略在什么地方是成功的,在什么地方是失败的。不断修正而提高,所以这种策略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实施。 第二,这些模式的知识更有利于瞄准项目设计的目标,至少是部分的减少贫困。很多国家利用地理瞄准模式,利用政府计划为穷人提供了一些服务,如贷款、食品资助、收入分配、医疗保健和教育。瞄准更多穷人居住地区的项目的效率和成本收益得到了提升。 第三,地图所显示的国家贫困分布模式提供了一个调查与贫困相关联的地理因素的起点。例如接触到市场或其他公共服务,气候或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当检查一份详细的贫困地图时,大多数读者会立即问为什么有的地区贫困率特别高而其他地区则相反。一系列的分析技术和贫困地图一起被用于调查贫困的空间决定因素。对与贫困相联系的地理因素的更好理解有利于推动发展减贫策略集中修正这些因素,从而使得那些贫困地区的居民能够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贫困地图如何产生 到目前为止,贫困发生率地图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住户调查资料。但是由这种方法所产生的贫困率只是对几个有限的省或者国家的估计。大约10年前,研究者开发了一种能够产生更详细贫困地图的方法,通过结合人口普查和住户调查资料(见表一),这种新的方法产生于对一个国家内存在几百个甚至上千个不平等的行政单元,允许产生一个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地图的假设。必须指出的是,贫困地图分析一般不包括所收集的新资料。但是它利用了已有的调查和人口统计资料,在很多国家,这些资料经常是没有被开发利用的信息资源。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介绍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呈狭长带状,全长9公里,跨朝阳、海淀两区。公园中“蓟门烟树”、“大都建典”、“古垣新韵”、“大都盛典”和“龙泽鱼跃”五大节点把朝阳段和海淀段连接起来,从西到东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发展脉络。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绿化覆盖率达73%,小月河将遗址公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河南侧为土城遗址保护区,北岸为绿化景点建设区。小月河为主体水景区。沿小月河还修建有五个木质游船码头和六座形态各异的跨河小桥,使两岸不同风格的美景相互连接,巧妙融合。公园改造后建成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三个一级景区,六个二级景区分别为“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角楼古韵”。其中“龙泽鱼跃”景区湿地园面积达17000多平方米,是城区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湿地。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在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多项便民措施,如修建市民休闲健身活动广场,增添健身器械,道路铺装曲缓有度并有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此外,灯光、喷灌、监控设备一应俱全,而且公园内还修建有7个星级厕所。

据介绍,元大都遗址作为北京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和实物遗存,对于北京市文化历史的探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公园于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为了真正保护好这段残存的土城遗址,朝阳区园林局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规划设计并筹建遗址公园。1988年3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园并命名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蓟门烟树”节点是元大都公园最西端起点。该景点在春季风景尤佳,而春季亦是一年的起点,“蓟门烟树”象征了古城北京发展的早期阶段,并以春天的蓬勃朝气寓意城市的美好未来。 “古垣新韵”节点位于北京中轴线上,也是新老城市中轴线的连接点,象征性地承接了北京的历史与现在。 “大都建典”与“大都盛典”遥相呼应,再现元大都的建设场景和鼎盛景象。其中“盛典”的巨型组雕是著名雕塑大师楼家本先生的作品。 “龙泽鱼跃”作为最后一个节点,以充满了自然野趣的设计体现了现代人渴望回归自然的精神需要,也体现了设计师对现代北京城市发展的憧憬。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规划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市 项目类别:城市公园与绿地 专业内容:景观设计 项目规模:6.6公顷 设计时间:2002年 委托单位:北京国际招标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该方案获国际竞标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设计说明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奥运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是以特色(主题)园林景观为基础,集历史遗迹保护、市民休闲游憩、改善生态环境于一体的大型带状城市公园,是一块难得的城市生态绿带。遗址公园位于北京朝阳区境内,公园用地形状基本为规则的长条型,中间有小月河贯穿整个公园。整个用地西高东低,地势略有起伏。河道南侧为土城遗址,大多坍塌为一些小山丘,需采取保护措施以免遭到破坏。现有植物已形成大片林带,但植物品种较少,不能保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植物景观。 元大都遗址公园的设计基于以下设计理念: 1.她是一条遗产廊道 土城的保护:在小月河南(即土城遗址这一侧)清理现有植被,减少灌木层次,在通透的乔木下将土城遗迹的风貌清晰的展示在人们面前。将现有的休闲活动场地及道路尽量移出土城,减少人为的破坏。 保留建筑:将此次规划所要求保护的泓盛花园等四个建筑周边环境及立面进行清理和修缮,深化原有功能,提升品位和格调。 水闸修饰:对水闸这一现在仍在使用的水利建筑,对其原有立面进行清理亮身,并用钢架和透明玻璃加以装饰,使游人能够清楚的看到里面的结构,形成一处景观。 解说系统:在整个公园中加入一个解说系统,对元大都城市规划特色,土城构造特点,元代治水成就进行说明。 方形树阵:通过方整的树阵体现元大都规划布局的特点。 2.她是一条生态廊道 生态驳岸:结合景观节点拓宽部分水面,采取不同的生态河岸处理,特别是恢复编笼装石的护岸技术,打破了生硬的混凝土驳岸,并沿河分层种植水生植物。 应用乡土植物:运用乡土植物营造原生植物景观。 3.她是一条休闲廊道 安静的空间:在北土城路与公园相接处布置成片密林,把整个公园围和成一个安静的绿色空间。 宜人的林下小广场:根据现状调查,公园的使用者多为小组群式的活动。因此,设计中将公园内的广场化整为零,方正的树阵所构成的林下空间,是人们停留,休息,活动的好场所。 亲水界面的营造:将小月河北面进行河道改造,设计成生态的亲水界面,供人面南背北,欣赏土城。 两套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相结合的直线形快速便捷道使人们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公园;

网络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案背景: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种语言,学会读图、识图是学好地理这门学科的必要条件。地图的种类有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其中,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测绘技术日新月异,地图的制作和更新越来越快。现在,利用卫星、飞机等运载工具,能够大范围、高质量、快速地记录和传输地理信息。根据航空照片和卫星图像等资料编制地图,可以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地表各种事物的变化。 现今的中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网路知识,学会在网路上搜索自己想要查找的内容。作为教师,要有意识把网络搜索引入地理课堂。在学习《地图》这一节内容时,要有意识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地图,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 教学课题:网络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分析:地图是人们认知世界的一种文化工具,地图也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源泉。因此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教学方法:谈话法

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有别于传统地理课堂的一节课,学生在计算机机房里上地理课,形式新颖。初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搜素知识,所以这节课授课比较顺利。学生对网络电子地图很感兴趣,特别是三维地图,让他们对地图的了解更深入。教学设计方面,特别是实践活动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发散性。学生收获很大,教师收获也很大,这节课让地理老师摆脱传统的地理八股式教学的教学方式。课堂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创

元大都敕建寺院概述

蒙古学信息2003年第1期 元大都敕建寺院概述 1日2中村淳(Nakamura Jun) 翻译宝力格(Bula C) 前言 元朝忽必烈即皇帝位的同时任命西藏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帝国宗教界首席国师(1260年),随后又将他任命为帝师(1270年),1264年设立的佛教最高官署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也由八思巴来管理。此后历代帝师均由萨迦派高僧来担任,从此佛教(尤其是西藏佛教)便成为蒙古皇室尊崇的对象。有元一代先后建立了大量寺院,并对寺院以及佛事、法事采取了役税优惠政策。 元朝在尊崇佛教的过程中,对西藏佛教以及全部佛教是怎样加以特殊保护的呢?并且在官制、法制、税制等方面又是怎样表现这一特殊政策的呢?本文主要以元朝大都地区敕建寺院为研究对象进而回答上述问题。对元朝佛教盛事,大薮氏和陈氏已有论述。1根据两氏的研究,忽必烈及以后的时期在元大都与郊外,人们依照历代皇帝之命建立了数座寺院,又在那里捐献了以土地为主的庞大财产,并且,在这些寺院里建立了的神御殿(原庙、御容殿、影堂等),收置以皇帝、皇后为首的蒙古皇族的御容(肖像)或者画像。本文把这些在大都地区建造的寺院均称为敕建神御殿。5神御殿一览表6(附后)的主要依据是5元史6卷七十五3祭祀志4神御殿条(中华书局本1875-1877页)和5元史6本纪的有关资料。o 本文明确了以前从未弄清的帝师在大都的居所是受忽必烈之命由皇后察必为第一代帝师八思巴建立的护国仁王寺。同时进一步指出了该寺院大致是西藏佛教式样的建筑物。?在这里重新查看一览表时,才知道作为神御殿的那座大护国仁王寺具有另一层意义,可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就其藏传佛教因素都未得到明确。其实,元代佛教最大的特征是西藏佛教。然而西藏佛教是怎样传播进来的,或者具体地说它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的,这些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清楚的解释。?因此,本稿在力求澄清事实的基础上,对有关元代神御殿的资料加以进一步整理疏正并做深入探讨。 一、大都地区的藏式寺院 首先应确认表中标明的神御殿的地址。大护国仁王寺在大都城西,位于高良(梁)河河畔;大都城内还有:大圣寿万安寺(平则门内街北);大兴教寺(顺城门里街西阜财房);

元中都遗址究竟在哪

元中都遗址究竟在哪?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主国掌权的大一统王朝。虽为少数民族,但从本源上,仍属中华民族、炎黄子孙。蒙古民族是室韦民族的别种—蒙兀室韦,室韦民族又是契丹民族的别类,契丹民族的祖先出自炎帝,故蒙古民族从广义上讲,是炎帝的后裔。 蒙古汗国,也称蒙古帝国,从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起,先后建立了三个都城,即元上都、元中都、元大都。元上都与元大都遗址,都很清楚,唯有元中都遗址,一直没有定论,直到现在,还在引起激烈的争论与探讨。中央电视台也曾制作专题片进行寻找,却一直没有结果。那么史学家一直在苦苦寻找的元中都遗址,究竟在哪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从元上都说起。 元宪宗·蒙哥九年(公元1259年),蒙哥战死在钓鱼山(今重庆市合川区东),由于“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皇位,诸王劝忽必烈即帝位,忽必烈三让后,始于辛卯日即帝位,时年四十六岁。忽必烈即位,以开平(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为都,建元“中统”,下诏说:“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柄焕皇猷,权舆治道,可自庚申年五月十九日为“中统”元年。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八月,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大兴区)为中都,同时加号开平为上都,元上都名号自此始。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听取刘秉忠、王磐、徒单公履等人的建议,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元朝的历史从此开启新纪元。 由于元朝最初的中都,是在辽中都与金中都的故址上建立的,其地座落在今北京市大兴区,因此,要弄清元中都最终的遗址究竟在哪?还必须先把辽中都与金中都的故址说清楚。 现在先来谈谈辽中都: 辽中都座落在今北京市的大兴区,此地为古冀州之地。高阳氏谓之“幽陵”,陶唐氏曰“幽都”,有虞析为“幽州”。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升为“南京”。辽圣宗·耶律隆绪·开泰元年(公元1012年),改为“燕京”。 辽史中说:“其城方圆三十六里,城墙高三丈,厚一丈五尺。敌楼、战船具全。城有八门:东门曰安东、迎春;南门曰开阳、丹凤;西门曰显西、清晋;北门曰通天、拱辰。大内在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二殿,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为元和;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左掖改为万春,右掖改为千秋。门有楼阁,球场在其南,东为永平馆。西门曰显西,设而不开。西城颠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坊市、廨舍、寺观,盖不胜书。中都之外,有居庸、松亭、榆林之关。古北之口,有桑乾河、高粱河、石子河、大安山、燕山,中有瑶屿。府曰“幽都”,军号“卢龙”。 现在再来谈谈金中都: 金中都是在辽中都的故址上建都的。金海陵王·完颜亮于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在此定都,因“燕”为列国之名,不便作为京师之号,遂改为“中都”。辖一府、三镇、九郡、四十九县。 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完颜亮命张浩等人扩建燕城规模,建有十三个城门,东门曰施仁、宣曜、阳春;南门曰景风、丰宜、端礼;西门曰丽泽、颢(hao)华、彰义;北门曰会城、通玄、崇智、光泰。张浩等人取真定府潭园的木材,营建宫室及凉亭十六处。应天门有十一楹,左右有楼,门内有左、右翔龙门,及日华、月华门,前殿曰大安,左右掖门,内殿东廊曰敷德门。大安殿之东北为东宫,正北排列三门,中门曰粹英,为寿康宫,母后所居也;西门曰会通门,门北曰承明门,又北曰昭庆门;东曰集禧门,尚书省在其外,其东西门左右是嘉会门,门有二楼,大安殿后门之后也。其北曰宣明门,为常朝后殿门也。北曰仁政门,旁为朵殿,朵殿上为两高楼,曰东、西上阁门,内有仁政殿,为常朝之所也。宫城之前廊,东西各有房二百余间。将至宫城,东西转各有廊百许间,驰道两旁种有柳树,廊脊覆盖碧瓦,宫阙殿门则纯用碧瓦。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五年(公元1165年),改“通天门”为“应天门”。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改“福寿殿”曰“寿安宫”。金章宗·完颜璟·泰和二年(公元1202年),“泰和殿”更名为“庆宁殿”。除此,还有横翠殿、瑶光台、琼华岛、瑶光楼等。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东段)国际竞赛获奖方案介绍 发表: 《中国园林》第11期 俞孔坚石颖吴利英 摘要: 提出景观设计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强调景观设计过程的一个基本模式: 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根据原则设计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分析,认为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需要解决: 保护古城、处理护城河、安排内外交通和内部联系、解决公园的安全隐患等4个问题。 并提出4条解决原则: 遗产廊道原则、生态廊道原则、休闲廊道原则和城市界面原则。基于这些原则,采取了14条措施。 关键词: 风景园林;元大都城垣;遗产廊道;北京奥林匹克公园 2002年9至11月,奥运景观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东段(以下简称“公园”)的规划方案举行了国际招投标活动。最后,本方案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我们通过现场踏勘、查阅历史资料,分析问题,最终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并用景观没汁的语言表达出来,作为对历史地段景观改造设计的尝试,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和经验,以供同行参考。 公园位于朝阳区内,北三环与四环之间,西起健德桥,东至惠新东街,南临北三环,北临亚运村,全长

4."8km,南北宽160m。元代城垣遗址及小月河位于公园范围内,起自天安门的中轴线经过故宫、景山、钟鼓楼延伸到这里。所以,元大都遗址公园是中轴线上的重要景观之 一。"同时,公园北侧与规划中的奥运公园仅一街之隔,是从奥运公园向南望去的一道绿色屏障。公园被南北向的6条道路划分为7块用地,它们自西向东分别为规划路、鼓楼外大街、建安东桥、安定路、樱花西街、惠新东街。我们将这7块用地依次命名为1至7号地块(见16页后彩插2-3:图 1、"2)本方案在形成过程中强调: 景观设计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为此强调景观设计过程的—个基本模式,这个模式分为如下3个步骤: (1)问题所设计的对象在功能和结构上有何不完善的地方,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使用目的,现有景现有何需要改进或重新设计的地方? (2)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景观功能需要,应该遵循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 (3)设计解决问题的措施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同时满足既定的价值标准,应设计怎样的具体措施?1元大都城垣遗址的问题 景观设计的根本在于解决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设计由分析问题入手,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和现场踏勘,总结出4个问题 1.1土城的保护 元大都城墙于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破土动工,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建成。明初北城墙南移时移出城外,俗称“土城”。城墙全部运用中国传统的板筑技术,以夯土筑成。基部宽24m,顶部宽8m。显然,从城顶到城基的倾斜度很大,在城墙表面不能用砖全部包砌的年代,这种坡度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在夯土过程中为了加固墙体,使用厂“永定柱”(竖柱)和“红木”(横木)。顶部没有半圆形瓦管,用于排水。并且用苇草排编,自下而上将整个土墙遮盖起来,称之“蓑城”,以防雨水浸泡。对这一段颇具特色但又残缺不全的土城,我们是任其发展,修葺装扮还是恢复仿造,成为设计中的基本问题。

元大都遗址公园植物调研

元大都遗址公园植物调研 摘要:通过对元大都遗址公园植物的调查,分析了植物与水景、岩石、建筑等的关系,乔木、灌木与草本地被的配植方式,以及园内的植物配植的特色等。 关键词:元大都遗址公园、植物配植、植物材料、植物造景 正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在注重城市人工绿化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兼顾自然生态体系,尽可能地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空间,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元大都遗址公园恰是在尊重历史、保护历史的同时,将人文、环境、生态融为一体,在原元大都遗址处重新规划设计,建成了具有现代气息又不失历史风味的遗址公园。 1、元大都遗址公园概况 1.1元大都遗址公园历史概况 元大都城墙于公元1267年破土动工,至公元1276年建成。大都城的中轴线,中心点和三组城垣,就是今日的北京中轴线及皇城故宫。今日的元大都城垣遗址,是大都的西北城和北城。明朝建都北京后,出于防守的考虑,将大都的城垣缩小,废弃北垣城,南缩五里,另筑新城墙,但元大都北垣依然留存至今。 1.2元大都遗址公园现状 元大都遗址公园是奥林匹克公园南部的绿色屏障,在“人文 奥运”文物保护规划中被规划为古城垣景区。全长4200米,宽 100至160米,总面积约47万平方米。元大都遗址公园是城市 带状绿地,其植物景观丰富,层次分明,仅西段便有宿根花卉、 彩叶植物、水生植物及岩生植物百余种,植物景观之丰富,在现 有的城市绿地中是罕见的。 2、元大都遗址公园植物配植 2.1模拟岩石园植物配植 岩石与植物结合,可以筑成花池或树池,种植花草树木;岩石还常用以点缀花草树木之间。结合地形选择适当的沼泽、水生植物,可以展示高山草甸、牧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岩石园依山叠石, 花中有石,石中有花,花石相夹 难分;沿坡起伏,垒垒石垛,丘 壑成趣,远眺可显出万紫千红、 花团锦簇,近视则怪石峥嵘,景 观别致,富有野趣。

北京的历史遗迹

北京得历史遗迹 圆明园 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与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万春(绮春)三园组成。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就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与经营得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圆明园,曾以其宏大得地域规模、杰出得营造技艺、精美得建筑景群、丰富得文化收藏与博大精深得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得典范”与“万园之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劫掠,17日-19日,园中得建筑被烧毁。至今奇迹与神话般得圆明园变成一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北京得内城城墙周长24里,因城市建设三十年前已拆除,只留下东南角得角楼附近与东便门至崇文门二处明城垣遗址,就是北京城历史发展得标志,北京市政府规划将把东便门至崇文门一段建成明城墙遗址公园。公园就是一片沿200米长得城墙遗址方向设置得带状公共绿地。这片绿地又分为老北京南城根文化区、现代雕塑公园、东便门角楼市民休闲场所,城楼遗址公园纪念林、北京站南出口及广场等5个功能区。 皇城根遗址公园为展示皇城墙遗迹,体现古都历史风貌,专门在公园北端旧址处复建了一小段城墙,并选取东安门、中法大学、北大红楼、南端点、北端点等节点,挖掘、展示地下墙基遗存,建设自然景观并配以雕塑与浮雕,使北京古城得概括形象更加完整。据文献所记,东安门广为七间,宽约35米,进深约15米,相当雄伟、气派,现在还有历史照片可以窥见其原貌,北京著名得东安门大街与东安市场之得名,就都就是因为这个门。修建公园时,在东安门原址处发现了该门得基址遗存,专门在地下开辟了露天得“博物馆”。复建皇城墙与开辟展览,为今人了解、研究中国封建都城得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情况,唤起现代人对北京皇城得回忆,提供了丰富而详尽得实物见证。而在公园内兴建得“对弈”、“时空对话”、“露珠”、“掀开历史新得一页”等数十座雕塑、浮雕等景观,宛若一幅幅打开得北京历史民俗风情画。 长城,从东到西绵延万里;从古至今,其修筑延续二千多年。凭临登攀,偏要到悬崖绝壁人踪罕至处,方可见其建造得艰辛奇特。它那雄伟得风姿、美学得价值、防御得功能及所蕴含得军事谋略,都就是世界文化遗留中少见

从古地图看北京城的变迁

从古地图看北京城的变迁 2008-02-20 14:27 古都北京的发展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从先秦时期的燕都到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直至明、清北京城,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自1153年金正式迁都北京(当时称中都)起,作为一代王朝的首都,北京至今已有853年的建都史,这期间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北京古旧地图。这些古旧地图承载了大量自然、社会和人文信息,对研究北京的历史、地理、文化、民俗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金中都】 在北京城市发展史上,金中都占有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它是在以莲花池为主要水源的古蓟城旧址上发展起来的,是北京作为全国性政治中心即首都的开端。将大定、贞祐年间(1160年—1215年)的金中都图与今天的北京地图作仔细对比可以看出,金中都的位置相当于今宣武区的西部及相邻的海淀区、丰台区的一部分。其西南角在今丰台区凤凰嘴村一带(现在此处辟有金中都城遗址公园),西北角在军事博物馆南的黄亭子,东南角在今北京南站西南的四路通,东北角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图上金中都城呈正方形,辟十三门,其中会城门这一地名一直沿用到现在。据载,当时金中都城墙周长37里余。图中清晰显示了都城、皇城与宫城嵌套的金中都平面格局。中都的中心位置是皇城,皇城分宫城和同乐园两个区域。宫城内有美丽的皇家御用花园鱼藻池,即今天宣武区的老游泳池所在地。今白纸坊桥往西的青年湖,乃皇家园林同乐园内的太液池遗址。如今的莲花池当时为中都城外一方圆不过三里的湖泊(金中都图因只绘至城墙范围而未表示该湖泊),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西湖。自西湖发源的一条小河叫洗马沟(今莲花河),不过数千米,但就是这样不起眼的一湖一河,却维持了金中都及其前身蓟城近2000年的生存。现在此建有莲花池遗址公园。 【元大都】

元大都规划建设浅析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读书报告 班级:城规091 姓名:刘明昊 学号:092835

《元代大都上都研究》读书报告 13世纪下半期,在我国华北平原上,出现了一座规模巨大的城市。它的宏伟壮丽,在当时世界上可以说首屈一指,许多诗人为它写下了动人的诗篇。不少前来访问游历的外国友人对它感到惊异,欢喜赞叹。这座城市,就是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一些兄弟民族人民和外国友人,则常常称之为“汗八里”。大都城在北京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书中对元大都的历史和城市面貌,做一些简略的初步的叙述。 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在元大,都建立以前,已经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北京城市的起源,离现在有三千多年。早在殷商时期,北京地区已经出现了居民聚落。周代,这里是诸侯国燕国的都城记得所在位置。在春秋战国时期,蓟城有众多的居民、不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还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被称为当时的“天下名都”之一。 秦灭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郡县制,其中广阳郡的治所,就在蓟城。自汉代起,设置幽州,以蓟城为幽州刺史治所。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都是如此。然而,在习惯上,也常把蓟城叫做幽州城。唐代的幽州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开十门,是当时的一座名城。城内的悯忠寺,是太宗李世民所见,规模壮丽,一直存在了还有好几百年。 后辽统治者在北京设置南京幽都府(后改析津府),用来适应统治这个多民族国家政权内不同经济类型地区的需要。后来,设置“五京”。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年),南京改称燕京。燕京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开始由地区性的行政首府向全国性的政治中心过渡。 燕京城大体上就是原来的幽州城,当然也有一些变动。城周长二十七里,城墙“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东、西、南、北各有两门。城墙外有“地堑三重”,城门上有吊桥。城址在今北京西南广安门一带,其东城墙应在金法源寺与琉璃厂之间。辽太宗会同三年,太宗第一次来到南京,在元和殿举行典礼,在昭庆殿举行宴会,这些宫殿都是前代藩镇留下来的。辽代前期,没有在南京另设修建宫殿。直到取得南京一个世纪以后,辽兴宗重熙五年(1036年),才决定“修复南京宫阙”。宫阙大概是在原有宫殿基础之上扩建的。扩展以后的皇城宫阙,在城市的西南隅,“皇城内有景宗、圣宗御容殿二,东曰宣和,南曰大内。内门曰宣教,改元和;外三门曰南端、左掖、右掖。……门有楼阁,球场在其南东为永平馆。皇城西门曰显西,舍而不开了;北曰子被。西城巓有凉殿,东北隅有燕角楼。整个皇城“幅员五里”。了之后,北宋使臣曾在这里住过,看到皇城,为其壮丽而惊叹。 元大都城以湖泊为核心的城市规划,在我国历代国都建设中实属创举元大都城的创建,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早在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任为蒙古大汗,即位于滦河上游的开平,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