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1.纸片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纸片、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观察微生物在测试片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采用快速测试片检测具有显著的优点:可测定少量检品,不需要配制试剂,不需要大量的玻璃器皿,操作简便迅速;易于消毒保存,便于运输携带方便,价格低廉;除纸片外无其他任何废液废物,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可以在取样时同时接种,结果更能反映当时样本中真实细菌数,防止延长接种时间时细菌繁殖造成的污染。

技术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繁琐的操作。

技术缺点:用时间比较长,无法准确定性及计数。

此方法现在应用于快速检测领域,美国3M公司Petrifilm为载体的测试片应用最为广泛。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Petrifilm测试片上覆盖了一层薄膜,当样品粘液过多时会出现菌落的扩散和融合,影响计数;Petrifilm测试片面积较小,当菌量大于250cfu时,准确计数较困难;待测样品中含有的某些有机物可能使显色减缓。使目视效果下降,导致计数偏低。

2.免疫学方法

各种免疫学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的抗原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在免疫检测中,可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抗原,也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检测体内产生的特异抗体,两种方法均能判断机体的感染状况。目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主要进行了肠毒素的测定,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为主,有胶体金方法,也有用亲和素一生物素乳胶凝集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免疫学方法包括下面两个部分:

(1)抗原抗体技术分析:抗原抗体技术是免疫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全菌免疫筛选抗体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目前市场有的大多都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类进行免疫得到的抗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有12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A、B、C的抗体。毒素抗体优势在于敏感度高,易于检查,缺点毒素种类多,检测其中几种不具有普遍性。毒素分离工艺复杂,要得到纯毒素成本比较高。

(2)免疫学方法技术分析:上述免疫学技术应用最多的是酶联免疫技术和胶体金侧向层析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检测,由于一次可以检测多个样本,此技术多用于体外诊断,目前也广泛用于食品安全。胶体金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检测适度快等优势,在食品安全领域广泛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基于免疫学方法的技术主要分为:酶联免疫技术、胶体金侧向层析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沉淀技术、乳胶凝集技术、免疫磁珠技术。

3.分子生物学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肠毒素、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体克综合重量毒素I等。而这些致病因子基因的鉴定(包括耐药性相关基因、毒素基因、酶基因及多种特异性鉴别基因)使得分子生物学检测成为近年来应用于食品中致病微生物快速检测的方法。

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技术主要分为: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实时荧光

定量PCR(rt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测序技术。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检测技术的未来,从DNA、RNA角度深度检测。但是由于检测方法复杂,需要仪器设备及专业人员操作,对实验室环境有要求,检测成本高等因素,目前该技术没有广泛应用。

针对市场上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大批量的检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真正好的产品能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快速检测。首先要求检测速度快,目前的方法大部分需要培养,至少24~48小时,不利于现场检测,48小时以上商家才能拿到检测结果,才能进行市场销售,熟食就没有了新鲜度可言,所以检测速度成了菌类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关键影响因素。其次是目前中国食品安全的重视度不够,一般市场没有相应的检测实验室和检测设备。上述需要仪器设备的检测方法完全行不通。熟食和冷藏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很少,在10个以内,为快速检测增加了难度。而且人员素质低,专业人员比例少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可能进行如分子生物学检测之类的实验,检测成本问题也不可忽视,百姓不希望在买菜的同时附加上一大笔检测费用。

解决关键性问题可以提高检测速度,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快速增殖的环境和条件,在增菌液中进行扩增,使菌数达到胶体金的检测下限,用胶体金方法检测,此方法检测时间为4~10个小时(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扩增时间为4~10小时,检测时间为3分钟),操作简单,不用任何实验室仪器设备,检测试剂盒价格低廉,比较适合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初筛。

检测胶体金试剂卡分两种,一种是检测金葡菌肠毒素ABC,另一种选取特异性菌壁蛋白,用基因工程方法合成抗原,对鼠进行免疫制出两株单克隆抗体,用双抗夹心法制成胶体金检测卡,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检测率为96%。特异性实验证明与副溶血弧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小川型、O139型及569B型等菌无交叉反应;假阳性率在5%以下、假阴性率在1%以下;同一批次的试纸条10次重复试验结果一致。

检测方法:将待检测食品取10g食物样品在10%NaCl溶液中涮洗5次,加入增菌液增菌(配合37℃手持小仪器使用可缩短增菌时间),加入菌裂解液摇匀,取3滴点板。结果判断如下图示:

金黄色葡萄球菌仍然是食品安全的隐患,检测依然重要。人们吃上放心的食品是食品安全工作者的责任。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开发出更好的金葡菌快速检测方法和检测试剂盒

4直接平板计数法

(FDA BAM &ISO)

1.检样(50g+450mL稀释液)

2. 适当十倍稀释样品

3.选择2~3个连续适宜稀释度

4.吸取1ml菌液按照0.3mL、0.3mL、0.4mL分别涂布于

3块90mmBaird-Parker平板上(做平行试验)

35℃,45~48 h

5.确证试验

报告

FDA BAM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MPN法

1.检样(50g+450mL稀释液)

2.适当十倍稀释样品

3.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10% NaCl TSB肉汤,

每管接种1mL

35℃,48 ±2 h

4.从生长的管中接种1环划线于 Baird-Parker平板上

35℃,48 h

5.确证试验

6.报告

FDA BAM 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证试验

1.凝固酶试验

方法:从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移种到TSB/BHI肉汤中,置35℃培养18-24h。取肉汤培养物0.3mL同0.5mL凝固酶试验兔血浆充分混合,置35℃培养,定时观察是否有凝块形成,至少观察6h。试验中需同时做已知阳性和阴性对照。λ

结果判定:以内容物完全凝固,使试管倒置或倾斜时不流动为阳性。部分凝固(2+和3+)的必须进行生化鉴定加以证实。λ

FDA BAM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证试验

2.革兰氏染色

对所有的可疑培养物都要进行革兰氏染色。λ

3.生化鉴定

λ过氧化氢酶试验

葡萄糖厌氧利用试验λ

甘露醇厌氧利用试验λ

金葡溶菌酶敏感性试验λ

λ耐热核酸酶试验(辅助)

ISO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MPN法

1.检样(xg+9xmL稀释液)

2.适当十倍稀释样品

3.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

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modified Giolitti and Cantoni broth,

37℃,24~48 h

4.从变黑或出现黑色沉淀的管中

接种1环培养物于 Baird-Parker平板上

37℃,48 h

5.确证试验

6.报告

简介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其肽聚糖的网状结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染色时结晶紫附着后不被酒精脱色故而呈现紫色,相反,阴性菌没有细胞壁结构,所以紫色被酒精冲掉然后附着了沙黄的红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的发现有很大的渊源。当年弗莱明就是在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有些球菌被杀死了,于是发现了青霉素。而研究也表明青霉素只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作用明显。这也是由肽聚糖层的厚度和结构造成的。新出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被称作超级细菌,几乎能抵抗人类现在所有的药物,但是万古霉素可以对付它。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

显微图像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7.4,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碱性染料敏感,十万分之一的龙胆紫液即可抑制其生长。

耐药性(resistance)是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相对抗性,是微生物进化过程的自然界规律,

也是微生物耐药基因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由于抗菌药物杀死了敏感菌群,而对耐药菌的存活和繁殖无效,所以耐药性是过度使用和滥用抗菌药的必然后果。当前,耐药菌的产生和蔓延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如肺炎、结核病和疟疾等,由于其微生物对许多现有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变得越来越难以治疗。耐药性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何遏制这一威胁?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 耐药性的类型耐药性分为:天然耐药性、获得耐药性、多重耐药性以及交叉耐药性[1]。

天然耐药性,又称原发性耐药性,遗传性耐药性,内源性耐药性,它决定抗菌谱。如全部

肠杆菌科细菌对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利萘唑酮、奎奴普丁和莫匹罗星;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和第一代头孢菌素;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萘啶酸和甲氧嘧啶;肺炎链球菌对甲氧嘧啶和氨基糖苷类;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对亚胺培南;沙雷菌属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和多黏菌素E均属天然耐药。天然耐药性是某种细菌固有的特点,其原因可能是此类细菌具有天然屏障,药物无法进入细菌体内或由于细菌缺少对药物敏感的靶位所至。

获得性耐药性是在微生物接触抗菌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生存代谢途径的改变

而产生的耐药性。获得性耐药性可分为相对耐药性(又称中间耐药性)和绝对耐药性(又称高度耐药性),前者是在一定时间内MIC逐渐升高,后者即使高浓度也没有抗菌活性,如耐庆大霉素的铜绿假单胞菌[2,3]。获得性耐药性又有社会获得性耐药性和医院获得性耐药性之分。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菌有克雷伯杆菌属、肠杆菌属以及假单孢菌。常见的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有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属、耐阿莫西林的卡他莫拉菌,耐药肺炎球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弯曲菌属以及耐青霉素淋病奈瑟菌属。医院获得性感染,仅在美国一年就有40,000病例死亡,几乎都是由耐药菌所致;国内对2000~2001年从13家医院分离的805株革兰阳性菌进行耐药监测。结果,MRSA检出率为37.4%,其中医院获得性耐药菌株的检出率为89.2%,社会获得性耐药菌株为30.2%;MRSE为33.8%,耐青霉素肺炎球菌(PRSP)为26.6%,屎肠球菌(AREF)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率为73.8%。大肠杆菌对各种喹诺酮类呈交叉耐药,耐药率高达60%。

多重耐药性是指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发生的耐药性。是外排膜泵基因突变和外膜渗透性

的改变及产生超广谱酶所致[4,5 ]。最多见的是耐多药结核杆菌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以及在ICU中出现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仅对青霉烯类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几乎对复方新诺明以外的全部抗菌药耐药。

交叉耐药性是指药物间的耐药性互相传递,主要发生在结构相似的抗菌药物之间。如目前

大肠杆菌对喹诺酮类的交叉耐药率已超过60%。

2 耐药性的产生及蔓延细菌耐药性可通过在某一核苷酸碱基对发生突变,导致抗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或通过细菌DNA 的全部重排,包括倒位、复制、插入、中间缺失或细菌染色体DNA的大段序列的“转座子”或插入顺序来完成,也可由质粒或其他遗传片段所携带的外来DNA 片段,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4]。质粒是一种染色体外的DNA,耐药质粒广泛存在于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中,几乎所有致病菌都有耐药质粒。因此通过耐药质粒传递的耐药现象最为主要,也最常见。耐药质粒有两种主要类型,即接合型质粒和非接合型质粒。接合型质粒的耐药因子包括具有一个至数个耐药基因,通过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或阻断抗菌药到达作用靶位等作用,使细菌对抗菌药产生耐药的决定因子,以及负责耐药因子转移时所需物质的制备和合成的耐药转移因子。非接合型质粒的耐药因子仅有耐药决定因子而无耐药转移因子,故不能通过细菌接合转移。抗菌药有多种类型,但细菌在抵抗各个药物的作用时,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对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产生耐药性。主要有:

(1)产生药物失活酶或钝化酶。如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使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

酰胺键断裂而失去抗菌活性[4,6]。目前最重要的β内酰胺酶是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染色体异型酶(AmpC)和OXA。ESBLs主要由质粒介导, 大约有160余种,分为TEM、SHV、OXA等类型。TEM 型由广谱酶TEM-1 和TEM-2 的基因发生突变,造成1~4 个氨基酸改变形成的一系列酶蛋白,目前大约有70余种。SHV 型有30余种,由广谱酶SHV-1 的基因发生突变,造成1~4 个氨基酸改变而形成。OXA 型有13 种,主要的水解底物是苯唑西林,故又命名为OXA,是来源于OXA-1、OXA-2和OXA-10三种基因发生突变所至。ESBLs 主要在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中发现,在肠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等其他肠杆菌科及铜绿假单胞菌中也多有发现。ESBLs导致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及第四代头孢菌素耐药。AmpC既可由染色体介导,也可由质粒介导,因对头孢菌素水解率高于青霉素类,故又称为头孢菌素酶,迄今已达30余种,已报道[7~9]的质粒介导AmpC 型酶有MIR-1、ACT-1、CMY-2、LAT-1、LAT-2 等;OXA是ESBLs酶的一种,又称金属β内酰胺酶或碳青霉烯水解酶,能灭活青霉素、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甚至能灭活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等。氨基苷类钝化酶是细菌对氨基苷类产生耐药性的最常见也是重要的机制。许多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和肠球菌属等均可产生钝化酶,对氨基苷类分子结构中的氨基糖分子的活性基因进行修饰而使之失去抗菌作用。目前已知有乙酰转移酶(AAC)、磷酸转移酶(APH)和核苷转移酶(AAD 或ANT)3类钝化酶。不同的氨基苷类可为同一种酶所钝化,而同一抗菌药又可为多种钝化酶所钝化。这是因为一种抗菌药的分子结构中可能存在多个结合点所致。例如妥布霉素可为6 种酶所钝化,庆大霉素可为5 种酶所钝化,而阿米卡星则主要为一种AAC所钝化。

(2)靶部位发生改变。细菌可改变抗菌药与核糖体的结合部位而导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氨基苷类等药物不能与其作用靶位结合,也可阻断抗菌药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的能力。细菌对大环内酯类的耐药主要是因为核糖体50S的腺嘌呤残基转录后甲基化,使药物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而抑制了蛋白质的合成。细菌核糖体30S 亚单位的S12 蛋白可发生突变,使链霉素不能与核糖体结合而导致耐药。革兰阳性菌可由于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改变,使其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的亲和力降低,导致细菌耐药。例如肺炎链球菌可以从耐青霉素链球菌属中获得耐药基因片段与自身基因组合成镶嵌式耐药基因,使之成为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金葡菌与屎肠球菌中的一些菌株可诱导产生新的PBPs,与β内酰胺类的亲和力明显降低,造成细菌耐药。在淋病奈瑟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的某些菌株中也存在与β内酰胺类亲和力降低的PBPs 而导致细菌耐药[3]。

(3)膜泵外排。细菌普遍存在着主动外排系统,它们能将进入细胞内的多种抗菌药物主动泵出细胞外,导致细菌耐药。目前已知有5个家族、20多种外排泵。主动外排系统首先是在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的耐药机制研究中发现的。细菌中的主动外排系统可分为4类:MF 类、RND 类、Smr 类和ABC 类。在铜绿假单胞菌、淋病奈瑟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包皮垢分支杆菌、金葡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等细菌以及白念珠菌中均存在主动外排系统。氯霉素、红霉素、氟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菌药物均可由一种或数种主动外排系统泵出细胞外。

(4)其他。如建立靶旁路系统,使金葡菌产生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a,取代了固有的青霉素结合https://www.doczj.com/doc/e19341982.html, 蛋白PBPs,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亲和力减低,致甲氧西林对金葡菌耐药;改变代谢途径, 使抗菌药物与细菌生长所必须物质如叶酸结合,影响其生长繁殖;降低细胞膜(或壁)的通透性,导致细菌膜蛋白变性、膜孔蛋白缺损或形成生物膜,使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孢菌耐药等[9]。通常情况下,由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耐药基因

是由染色体编码介导,即DNA或RNA突变所致,耐药菌往往有一定缺陷,其特点是发生率较低(1/105)。但质粒(又称R-质粒)介导产生的耐药菌则与敏感菌一样,特点是通过转化、转导、结合及易位等方式,其发生率高,通常表现在产生失活酶或修饰酶而耐药。可迅速生长繁殖,并可在正常人和体弱者中引起感染。无论质粒或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一般只发生于少数细菌中,难于与占压倒优势的敏感菌竞争,故其危害性不大。只有当敏感菌因抗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而被大量杀灭后,耐药菌才得以大量繁殖而成为优势菌,并导致各种感染的发生。因此,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和发展是抗菌药物广泛应用,特别是无指征的过度使用和滥用的后果。耐药基因和耐药菌株在人与人或人与畜之间均能够传播与蔓延。当一个病人感染耐药菌株,就可以成为重要的传播源。在医院,一个感染了MRSA的病人,往往成为其他许多人感染或带菌的来源。因此,在采取行动遏制耐药性时,除了应该考虑耐药性的出现,也必须考虑耐药菌株的传播。单一微生物细胞能够携带耐药基因对付整个系列的、完全不相关的抗菌药物。例如引起痢疾的志贺菌,它的基因链的每一个耐药性编码都能对抗一种不同的抗菌药,所以它对任何一种抗菌药可产生耐药性。而且这一基因链能够从一个细菌细胞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因此,一种以往敏感的志贺菌,在一次攻击过程中,就可以获取5个或6个耐药基因。一个细菌在24h内可将耐药基因留下1,677,722个后代,还横向传给其他细菌[3,9]。抗菌药物本身并不产生耐药性,只是在抗菌药物被不合理使用时才加剧这一过程。当抗菌药物自然选择有利于产生耐药性基因的细菌生存时,耐药性便产生了。所有抗菌药物的使用,无论适宜与否,都对细菌群有一种选择性的压力,而且抗菌药物使用越多,压力越大。所以,不适当地使用,包括药品的错误选择、剂量不正确或不良的治疗顺应性等都能造成耐药菌的产生。如肺炎,及时用青霉素治疗,肺炎链球菌就会被杀死,感染在耐药性出现之前得到治愈。然而,若药物剂量或给药间隔时间不准确,青霉素对肺炎链球菌的耐受突变株就有时间产生、繁殖、并替代对青霉素易感的菌群,不仅治疗结果不好,而且使急性感染中的肺炎链球菌也就成了许多第一线药品的耐药菌。据WHO最新估计,发达国家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0%,美国是20%、英国是22%。而我国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60%~70%,过度使用和滥用的情况已很突出,细菌耐药问题也十分突出[10,11]。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已占金葡萄菌株的64%,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77%。这些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红霉素、庆大霉素等常用抗菌药多数耐药。在我国目前用于MRSA治疗的药物主要用糖肽类、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链阳霉素和利奈唑烷。肠球菌的主要耐药问题是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和高耐氨基糖苷类的高耐药菌株(HLAR)。全国26家医院,HLAR占耐庆大霉素菌株的60%~80%,粪肠球菌与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耐药率分别为2.95%、0.83%,屎肠球菌则为5%和3%。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主要菌株[9]https://www.doczj.com/doc/e19341982.html,/medicaltechnology/2008/0205/lw200802051157237960-2.html,在我国1994年ESBLs分别为10%和12%,2000年分别为25%和30%,2001年分别为35.3%和32.7%。由于产ESBLs菌常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酰胺类药物治疗不佳,使病死率升高。另据国家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2002年的报告(60余家医院)[12,13]。MRSA的平均耐药率,1988年为34.8%,1999年为33.8%,2000年为29.7%。MRSA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65.7%,氯霉素为44%,环丙沙星为73.7%,红霉素为89.1%,复方新诺明为67%,四环素为61%。我国结核病人耐药率已达到28.1%~41.1%,其中一部分病人对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已无效,成为长期细菌的感染源和结核控制中的一大难题。 3 耐药性的预防和遏制抗菌药耐药性是一种自然的生物学现象,是细菌等微生物受到抗菌物药使用的选择性压力的反应。最主要的办法是预防感染,其后才是遏制问题。自从抗菌药使用以来,它就促使了耐药性的产生,因此,任何遏制战略都应该归结于尽量减少抗菌药物不必要、不适当或者不合理的使用。对于药耐药性的产生,医院是一重要环节,因为高度易感染

病人常常需要延长抗菌药治疗,并出现交叉感染的问题。每家医院都应该遏制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高发比例,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具体的做法是:(1)建立良好的微生物实验室,并发挥其诊断服务的重要作用。(2)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管理,限制抗菌药临床适应证范围。(3)预防多重耐药菌在院内的传播,加强院内感染的控制。(4)提高患者正确使用抗菌药的认识,即抗菌药不能随便用。用抗菌药来对付感冒,基本上是没有用的。(5)抗菌药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几种联合用。(6)一般情况下,不要为了预防而使用抗菌药,特别是广谱抗菌药。还要避免外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要把这些抗菌药配成液体冲洗伤口,避免诱发耐药细菌的产生。(7)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和非医疗中农、林、牧、副、渔以及饲料的抗生素使用。(8)采取限用策略,如轮作制,即将某些抗菌药停用一段时期后再用,以恢复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9)根据药效学/药动学(PK/PD)特征制订方案等[14~16]。抗菌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二种类型,所以在根据PK/PD参数制订给药方案时,也有较大的不同。浓度依赖型抗菌药,浓度越高杀菌力越强,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两性霉素B和甲硝唑等。其药效学参数是:24h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MIC,即AUIC>125~250时不但起效快,且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和抑制耐药菌株产生,临床有效率可达>90%,故应该大剂量每日1次给药。以及血清药物峰浓度(Cmax)/MIC的比值>8~12。如氨基糖苷类为每日1次,喹诺酮类为每日1~2次为宜。研究表明,如果喹诺酮类的AUIC>100时,细菌即使未被清除,其对药物的敏感率仍维持在90%以上;倘若AUIC<100,则耐药菌会逐日增加,最终细菌几乎全部耐药。时间依赖型抗菌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的多数品种。其Cmax相对不重要,而药物浓度维持在MIC以上的时间对预测杀菌力更为重要[8,15]。时间依赖型抗菌药要求血清药物浓度大于最低抑菌浓度(T>MIC),其持续时间应超过给药间期的40%~50%。不同菌种要求给药间隔时间的百分比不同。头孢菌素类的最佳疗效为T>MIC 60%~70%,青霉素为50%。所以,时间依赖型抗菌药需要每日多次给药,或持续滴注,以维持MIC在间隔时间的50%~60%内,避免诱发耐药细菌的产生。根据药物的PK/PD参数制定给药方案,以MIC为依据的抗菌治疗策略,除了有效地消除感染外,对阻止耐药突变菌株被选择而导致耐药率上升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结核杆菌等的研究中,提出了防“突变浓度”(MPC)、关闭或缩小“突变选择窗”(MSW),最大限度的延长MSW的新概念。所谓MSW 就是MPC与MIC之间的范围,即以MPC为上限,以MIC为下限的浓度范围。MPC是防止耐药突变菌株被选择所需的最低抗菌药物浓度,或是抗菌药物的阈值浓度,即耐药菌株突变折点[15,17]。MSW为可产生耐药菌株的范围,MSW越宽越可能筛选出耐药菌株,MSW越窄,产生耐药菌株的可能性就越小。如药物浓度仅仅大于MIC,容易选择耐药菌株。为此,欲防止耐药菌株产生,在选择药物时,应选择药物浓度既高于MIC,又高于MPC的药物,这样就可关闭MSW,既能杀灭细菌,又能防止细菌耐药。研究证实,氟喹诺酮类的MPC一般保持在MIC的7倍以上,就可避免选择出耐药菌。如莫西沙星的AUC/MIC之比是加替沙星的2倍,是左氧氟沙星的6倍。所以治疗药物浓度高于MPC,不仅可以获得成功的治疗,而且不会出现耐药突变。凡是MPC低、MSW窄的药物是最理想的抗菌药物,或者药物在MSW 以上的时间越长越好,如莫西沙星在MSW以上的时间长达24h,吉米沙星为14h,加替沙星为6h,左氧氟沙星只有3h[10,12]。细菌耐药性是细菌进化过程的自然界规律,也是病原微生物与抗菌药物之间永恒的矛盾。人类要想减少病原微生物对自身健康的威胁,必须制定和采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严格措施,包括研究开发新药、制定管理法规和提高用药水平等。避免人类被迫回到抗菌药物前的年代。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实用抗菌药物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42.

2 Global consensus conference on infection control issues related to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final recommend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Infection Control, 1999,27:503-513.

3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2003, 22(1):M100-S13

4 Finch R, Greenwood D, Norrby SR, et al. Antibiotic and chemotherapy, anti-infective agents and their use in therapy.8th https://www.doczj.com/doc/e19341982.html,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03,48-58.

5 Gilbert DN, Moelering RC, Sande MA,et al. The sanford guide to antimicrobial therapy. 33 rd.antimicrobial therapy Inc, USA 2003, 57-59.

6 Domenech-Sanchez A ,Pascual A ,Suarez AI, et al. Activity of nine antimicrobial agentsa gainst clinical isolates of klebsiella paeumoniae producing 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 and deficient or not in porins.J Antimicrob Chemother,2000,46,858- 8593.

7 Dagan R, Klugman KP, Craig W A, et al. Evidence to support the rationale that bacterial eradication in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s an important aim of antimicrobial therapy.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1,47:129-140.

8 黄长武,李兴禄,黄坤容,等.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6):356.

9 Bryskier A. Anti-anaerobic activity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Expert Opin Investig Drugs, 2001, 10(2):239-267.

10 赵香兰. 临床药代动力学-基础与应用. 郑州:郑州大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 法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1.纸片法 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用纸片、膜、胶片等作为培养基载体,将特定的培养基和显色物质附着在上面,通过观察微生物在测试片上面的生长、显色来测定食品中微生物。采用快速测试片检测具有显着的优点:可测定少量检品,不需要配制试剂,不需要大量的玻璃器皿,操作简便迅速;易于消毒保存,便于运输携带方便,价格低廉;除纸片外无其他任何废液废物,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可以在取样时同时接种,结果更能反映当时样本中真实细菌数,防止延长接种时间时细菌繁殖造成的污染。 技术优点: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避免了繁琐的操作。 技术缺点:用时间比较长,无法准确定性及计数。 此方法现在应用于快速检测领域,美国3M公司Petrifilm为载体的测试片应用最为广泛。但其也存在一些问题:Petrifilm测试片上覆盖了一层薄膜,当样品粘液过多时会出现菌落的扩散和融合,影响计数;Petrifilm测试片面积较小,当菌量大于250cfu时,准确计数较困难;待测样品中含有的某些有机物可能使显色减缓。使目视效果下降,导致计数偏低。 2.免疫学方法 各种免疫学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的抗原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在免疫检测中,可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特异抗原,也可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抗原检测体内产生的特异抗体,两种方法均能判断机体的感染状况。目前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主要进行了肠毒素的测定,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为主,有胶体金方法,也有用亲和素一生物素乳胶凝集实验和免疫荧光实验,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免疫学方法包括下面两个部分: (1)抗原抗体技术分析:抗原抗体技术是免疫技术中的核心部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全菌免疫筛选抗体是很困难的事情,现在目前市场有的大多都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类进行免疫得到的抗体,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有12种,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毒素A、B、C的抗体。毒素抗体优势在于敏感度高,易于检查,缺点毒素种类多,检测其中几种不具有普遍性。毒素分离工艺复杂,要得到纯毒素成本比较高。 (2)免疫学方法技术分析:上述免疫学技术应用最多的是酶联免疫技术和胶体金侧向层析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检测,由于一次可以检测多个样本,此技术多用于体外诊断,目前也广泛用于食品安全。胶体金技术由于操作简单,检测适度快等优势,在食品安全领域广泛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基于免疫学方法的技术主要分为:酶联免疫技术、胶体金侧向层析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沉淀技术、乳胶凝集技术、免疫磁珠技术。 3.分子生物学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肠毒素、血浆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表皮溶解毒素、毒性体克综合重量毒素I 等。而这些致病因子基因的鉴定(包括耐药性相关基因、毒素基因、酶基因及多

金色葡萄菌培养

由于病原性球菌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故又称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化脓性球菌分为G+球菌和G-球菌。前者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后者有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等。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至少包括有20个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引起许多严重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是人体正常菌群。 三种葡萄球菌的主要性状区别 ————————————————————————————————— 主要性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性葡萄球菌—————————————————————————————————色素金黄色白色白色或柠檬色 血浆凝固酶+(-) - - 甘露醇发酵+ - - 溶血+ - - 耐热核酸酶活性+ - - 磷壁酸核糖醇型+ - + 磷壁酸甘油型- + + 蛋白A(SPA)+ - - 致病性强弱或无无—————————————————————————————————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葡萄球菌直径约0.8~1.0μm,呈葡萄串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 (二)培养和生化反应 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呈金黄色。表皮葡萄球菌呈白色。腐生性葡萄球菌呈白色或柠檬色。于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可形成完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在液体培养基中呈混浊生长。葡萄球菌分解甘露醇产酸在鉴定葡萄球菌致病性方面有一定意义。 (三)抗原构造 1.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SPA):SPA是存在于90%以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一种蛋白质,为完全抗原,能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IgG1、IgG2和IgG4分子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而结合后的IgG分子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测定 1 卫生学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增菌培养法):适用于检查含有受损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加工食品。 2 检验方法 2.1 术语与定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球形细菌。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孢、鞭毛,大多数无荚膜。是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常见于皮肤表面及上呼吸道黏膜。 2.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恒温培养箱:36℃±1℃。 (2)冰箱:2℃~5℃。 (3)恒温水浴箱:37℃~65℃。 (4)天平:感量0.1g。 (5)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6)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500mL。 (7)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8)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3 培养基和试剂 (1)7.5%氯化钠肉汤 1)成分:蛋白胨:10.0g;牛肉膏:5.0g;氯化钠:75g;蒸馏水:1000mL;pH:7.4; 2)制法:将上述成分加热溶解,调节pH,分装,每瓶225mL,121℃高压灭菌15min。 (2)B-P琼脂平板 1)成分:胰蛋白胨:10.0g;牛肉膏:5.0 g;酵母膏:1.0g;丙酮酸钠:10.0g;甘氨酸:12.0g;氯化锂(LiCl·6H2O):5.0g;琼脂:20.0g;蒸馏水:950mL;pH:7.0±0.2 2)增菌剂的配法:30%卵黄盐水50mL与经过除菌过滤的1%亚碲酸钾溶液10mL 混合,保存于冰箱内。 3)制法:将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调节pH。分装每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显微照片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cocus aureus Rosenbach) 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有“嗜肉菌"的别称,是革兰氏阳性菌的代表,可引起许多严重感染。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速冻食品中的存在量,卫生部于2011年11月24日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速冻面米制品》,允许金葡菌限量存在。 目录 简介 流行病学 引发病症 球菌检验 球菌控制 感染处理 限量存在 简介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其肽聚糖的网状结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染色时结晶紫附着后不被酒精脱色故而呈现紫色,相反,阴性菌没有细胞壁结构,所以紫色被酒精冲掉然后附着了沙黄的红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的发现有很大的渊源。当年弗莱明就是在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皿中发现有些球菌被杀死了,于是发现了青霉素。而研究也表明青霉素只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作用明显。这也是由肽聚糖层的厚度和结构造成的。新出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被称作超级细菌,几乎能抵抗人类现在所有的药物,但是万古霉素可以对付它。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 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

显微图像 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7.4,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对碱性染料敏感,十万分之一的龙胆紫液即可抑制其生长。 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难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到45%,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一般有如下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一般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密封,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实验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七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了解食品的质量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意义。 2、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 3、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生化试验的操作方法和结果的判断。 4、掌握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方法和技术。 二、原理 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空气、土壤、水、饲料、食品(剩饭、糕点、牛奶、肉品等)以及人和动物的体表粘膜等处均有存在,大部分是不致病,也有一些致病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葡萄球菌属一个种。可引起皮肤组织炎症,还能产生肠毒素。如果在食品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人误食了含有毒素的食品,就会发生食物中毒,故食品中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人的健康是一种潜在危险,检查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数量具有实际意义。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凝固酶,使血浆凝固,多数致病菌株能产生溶血毒素,使血琼脂平板菌落周围出现溶血环,在试管中出现溶血反应。这些是鉴定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重要指标。 三、试剂和仪器 (一)最先准备的器材 规格名称数量用途 1、500ml广口瓶1个稀释样品 2、500ml三角瓶1个制生理盐水 3、250ml三角瓶3个制培养基等 4、10×100mm试管6支血浆凝固酶试验 5、1ml移液管2支 6、10ml移液管 2 支 7、直径为90 mm平皿12套制血平板B-P平板 8、250ml量筒1支 (二)应灭菌的其它器材 剪刀1把不锈钢汤匙1把称量纸适量 (三)应制备的培养基 培养基总量所用容器 1.无菌水50ml/瓶1瓶250ml三角瓶(全班共用) 2.0.85%生理盐水70ml/瓶1瓶250ml三角瓶(全班共用) 3.0.85%生理盐225ml/瓶1瓶500ml三角瓶 4.7.5%NaCl肉汤50ml/瓶1瓶250ml三角瓶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抑制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与抑制姓名:梁小丽学号:20142033 班级:食质201403 摘要 为了发展和研究微生物群体的生长和生长抑制,我们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作为研究对象,映射关于微生物的生长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因此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及抑制有着重大的作用,稀土离子、甜菜碱、黄连与黄芩、甘草配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群体葡萄球菌甜菜碱生长与抑制 前言 微生物生产与动植物生产并列为生物产业的三大支柱。 在工业中许多产品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如各种生物活性物质(抗生素等)、化工原料(酒精等)。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有广泛用途,发酵食品和许多调味品都离不开微生物。微生物是消除污染、净化环境的重要手段。 因此,对微生物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在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研究,在人、畜传染病和植物病害的防治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进行微生物生态学和数量遗传学研究的基础。将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 微生物生长的概念 微生物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不断地吸收营养物质,并按自身代谢方式进行新陈代谢,如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其结果是原生质的总量(包括重量、体积、大小)不断地增加,称为微生物的生长现象。 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的生长,往往伴随着细胞数目的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就以二分裂方式,形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子细胞又重复上述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加。当细胞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称为繁殖。在多细胞微生物中,例如某些霉菌,细胞数目的增加如不伴随着个体数目的增加,只能叫生长,不能叫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检验

我们以SN标准中的最近似值(MPN)测定法来进行讲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认为带有大量竞争菌的食品及其原料和未经处理的食品中的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 1、样品制备: 固体或半固体食品: 以无菌操作称取25g样品,放入装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均质杯内,于8000r/min均质1~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 液体食品: 用灭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放入装有225mL灭菌生理盐水的灭菌玻璃瓶内 (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经充分振摇制成1:10样品匀液。 供计数检验时,可按十进位递增稀释法将样品匀液再进行适当稀释。 2、选三个连续稀释度,从每个稀释度分别取1 mL稀释样品液,接种3管含10%氯化钠why?还记得么?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因此,这事实上是一种选择性的增菌。胰蛋白胨大豆肉汤。样品的最高稀释度必须达到能获得阴性终点,置36±1℃培养48 h。 3、用3 mm接种环,从有细菌生长的各管中移取1 环,划线接种于表面干燥的Baird- Parker琼脂平板,置36±1℃培养45~48h。 4、从有细菌生长的每一平板上至少挑取1个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移种到肉汤培养基中,置36±1℃培养20~24 h。 5、取肉汤培养物0.3mL同0.5mL凝固酶试验兔血浆于8mm×100mm试管内充分混合,置36±1℃培养,定时观察是否有凝块形成,至少观察6 h,以内容物完全凝固,使试管倒置或倾斜时不流动者为阳性。试验中需同时做巳知阳性和阴性对照。对可疑结果,应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和其他辅助试验{如耐热核酸酶试验等} 加以证实。 6、报告结果:根据凝固酶试验结果查最近似值(MPN)表,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PN/g (mL)。 附:怎样在平板上进行细菌的划线分离。 1.斜线法 2.曲线法 3.方格法 4.放射法 5.四格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借鉴材料)

金黄色葡萄球菌 简介:金黄色葡萄球菌,也称“金葡菌”,细胞壁含90%的肽聚糖和10%的磷壁酸。其肽聚糖的网状结构比革兰氏阴性菌致密,染色时结晶紫附着后不被酒精脱色故而呈现紫色,相反,阴性菌的细胞壁肽聚糖层薄、交联度差,脂类含量高,所以紫色复合物被酒精冲掉然后附着了沙黄的红色。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青霉素的发现有很大的渊源。研究表明青霉素只对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氏阳性菌作用明显。这也是由肽聚糖层的厚度和结构造成的。 新出现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被称作超级细菌,几乎能抵抗人类所有的药物,但是万古霉素可以对付它。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μ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7.4,干燥环境下可存活数周。平板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0.5~1.0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NaCl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 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

青霉素、红霉素、土霉素、新霉素等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原因是由于这些菌株产生青霉素酶等。对碱性染料敏感,十万分之一的龙胆紫液即可抑制生长。 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一般有如下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强弱主要取决于其产生的毒素和侵袭性酶: a.溶血毒素:外毒素,分α、β、γ、δ四种,能损伤血小板,破坏溶酶体,引起肌体局部缺血和坏死 b.杀死白细胞素:可破坏人的白细胞和巨噬细胞

实验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实验5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 1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验方法 (2)了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检验步骤的依据及原理 2 基本原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人体内,可引起局部的痈疾和蜂窝组织炎,还可以引起肺炎、心肌炎、骨骼炎、肾盂肾炎等系统化脓性感染,甚至可发展成败血症。此外,食品中生长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食品卫生中的一种潜在危险,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是中会产生肠毒素,食用后将引起食物中毒,这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中,仅次于沙门氏菌和副溶血弧菌。因此,检验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实际意义。绝大多数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产生金黄色色素,菌落周围有透明的溶血圈,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甘露醇产酸,产生血浆凝固酶和耐热的DNA酶。 3 实验材料 3.1 检样乳与乳制品(如奶粉、消毒乳)、肉制品、饮料 3.2 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斜面培养物。 3.3 培养基7.5%氯化钠肉汤、肉浸液肉汤、血琼脂平板、Baird-Parker氏培养基 3.4 试剂与染色剂无菌生理盐水、兔血浆、革兰氏染色液等。 3.5 仪器与其他用具无菌吸管(1mL、5、10)、无菌试管、载玻片、接种环、酒精灯、显微镜、均质器、恒温箱等。 4 检样程序 5 操作步骤 5.1 5.1.1样品的处理

称取25 g 样品至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若样品为液态,吸取25 mL 样品至盛有225 mL 7.5 %氯化钠肉汤或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预臵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 5.1.2 增菌和分离培养 5.1.2.1 将上述样品匀液于36 ℃±1 ℃培养18 h~24 h。金黄色葡萄球菌在7.5%氯化钠肉汤中呈混浊生长,污染严重时在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内呈混浊生长。 5.1.2.2 将上述培养物,分别划线接种到Baird-Parker 平板和血平板,血平板36 ℃±1 ℃培养18 h~24 h。Baird-Parker 平板36 ℃±1 ℃培养18 h~24 h 或45 h~48 h。 5.1.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Baird-Parker 平板上,菌落直径为2 mm~3 mm,颜色呈灰色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混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用接种针接触菌落有似奶油至树胶样的硬度,偶然会遇到非脂肪溶解的类似菌落;但无混浊带及透明圈。长期保存的冷冻或干燥食品中所分离的菌落比典型菌落所产生的黑色较淡些,外观可能粗糙并干燥。在血平板上,形成菌落较大,圆形、光滑凸起、湿润、金黄色(有时为白色),菌落周围可见完全透明溶血圈。挑取上述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及血浆凝固酶试验。 5.1.3 鉴定 5.1.3.1 染色镜检: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排列呈葡萄球状,无芽胞,无荚膜,直径约为0.5 μm~1 μm。 5.1.3.2 血浆凝固酶试验:挑取、Baird-Parker平板或血平板上可疑菌落1个或以上,分别接种到5 mL BHI和营养琼脂小斜面,36 ℃±1℃培养18 h~24 h。 取新鲜配臵兔血浆0.5 mL,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BHI 培养物0.2 mL~0.3 mL,振荡摇匀,臵36℃±1℃温箱或水浴箱内,每半小时观察一次,观察 6 h,如呈现凝固(即将试管倾斜或倒臵时,呈现凝块)或凝固体积大于原体积的一半,被判定为阳性结果。同时以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和阴性葡萄球菌菌株的肉汤培养物作为对照。也可用商品化的试剂,按说明书操作,进行血浆凝固酶试验。 结果如可疑,挑取营养琼脂小斜面的菌落到 5 mL BHI,36 ℃±1℃培养18 h~48 h,重复试验。 病原性葡萄球菌多数产生血浆凝固酶,非病原性的一般不产生。因此,该法是判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5.2 金黄色葡萄球菌Baird-Parker平板计数 5.2.1 样品的稀释 5.2.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样品臵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 r/min均质1 min~2 min,或臵盛有225 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 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5.2.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样品臵盛有225 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臵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5.2.1.3 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 1 支1 mL 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5.2.1.4 按5.2.1.3 操作程序,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5.2.2 样品的接种

葡萄球菌属检验

精心整理1.概述 葡萄球菌属是一类触酶试验阳性的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等35个种,17个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葡萄球菌。 2.标本类型 血液、尿液、脑脊液、穿刺液、脓液等标本。 3.鉴定 3.1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球菌,成单、双、短链或不规则葡萄状排列。 3.2培养特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典型菌落为金黄色,周围有明显的 溶血环,部分菌落也可呈灰白色或柠檬色。在高盐甘露醇平板上呈淡橙黄色菌落。表皮葡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菌 O/F试 ”为3.5.1涂片、染色观察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3.5.2触酶试验参见《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3凝固酶试验参见《凝固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4鉴定从血琼脂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 参见《质量管理程序》。 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6.1由于葡萄球菌分布广泛,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金黄色葡萄球菌时,将其定为致病菌时应慎重。

精心整理 应根据凝固酶试验进一步确认。对可疑菌株的鉴定,最好利用商品化的鉴定系统根据生化图谱进行确定。表皮葡萄球菌分离自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通常视为致病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从泌尿感染病人分离得到时,尤其是细菌量较大或作为优势菌时,通常被视为致病菌。 6.2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广谱强效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性。如果检测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菌株则报告耐所有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和?-内酰胺药/?-内酰胺酶抑制剂类抗生素,对氨基糖苷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协同耐药。若葡萄球菌属对四环素敏感,则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敏感。某些菌对四环素中介或耐药,而对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敏感。临床感染葡萄球菌的病人用喹诺酮类治疗3-4日后,原来敏感的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所以对这类葡萄球菌需多次反复进行药敏试验。大环内酯类耐药葡萄球菌包括固有耐药和诱导耐药。所以临床试验室须进行“D”试验以检测克林霉素诱导性耐药,根据“D”试验结果来报告克林霉素的耐药性。 7.临床意义 金黄等, 等。 MRSA 物。 8. [1] [2] [3]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概况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概况 摘要:本文旨在讲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目前现状,以及其主要检测方法,代谢物肠毒素检测方法,耐药检测和幼儿园发病原因,这些对金葡菌的检测、治疗和预防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肠毒素;耐药;发病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的常见食物中毒致病菌,是食品卫生微生物常规检测项目之一[1]。SA是葡萄球菌属,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状排列。当衰老、死亡、被吞噬后常转为阴性。无鞭毛、无芽胞、体外培养一般不形成荚膜。在浓汁及液体培养基中常单个、成对、或短链状排列。在普通培养基上即可生长,当加入血液或其他营养物质生长的更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pH7.4,最适温度28-38℃,致病菌在37℃生长最好。某些菌株耐盐性特强,在100-150g/L氯化钠培养基中都能生长。在某些影响细胞壁形成物质的作用下可形成L型。触酶试验阳性。多数菌株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产酸不产气,致病菌株可分解甘露醇。SA能产生大量核酸酶,该酶可耐受100℃30min不破坏,降解DNA和RNA的能力较强。此酶对检测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与血浆凝固酶具有同等价值。 由于致病金黄葡萄球菌能分泌肠毒素,因此一旦细菌污染食品,并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细菌可以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从而引起消费者食物中毒[2]。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能引起食物中毒的重要细菌。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一些报告,由SA引起的食物中毒居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的比例为33%。加拿大的发生率更高,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45%[3]。中国每年发生SA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因此造成每年的经济损失相当惨重,目前世界各国都把SA定为重要的食品卫生法定检测项目。在1960年,人们将一种半合成的青霉素-甲氧西林第一次应用于临床,而且仅仅一年之后,在英国就发现了首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ce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再后来,在世界范围内MRSA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开去,继而发展成为医院内最最常见的微生物病原菌,与乙型肝炎、艾滋病同为当今世界三大感染顽疾[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院内重要感染的致病菌,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各地均很高,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在2003年做了大量工作,根据统计了解,每年因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大约有数十万人住院接受治疗,在医院内由SA引起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其分离程度已经高达80%以上,而且呈向社区扩散的趋势[5]。1996年,日本报告了第一例对万古霉素敏感性下降的金葡菌[6] ,人们把万古霉素认为是治疗SA的最后防线,最为经济有效的药物,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SA,开始表现为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vancomycin intermediate-susceptible staphylococcus aureus ,VISA),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韩国等相继报道检出了VISA[7],;1997年美国分离了2例VISA[8]同期,在欧洲与亚洲多个国家均有类似报到[9]。 国内外对SA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显色培养基鉴定、酶联免疫(ELISA)、PCR、美国3M公司的petrifilm培养片等方法。现行国标检测食品中的SA主要是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之后进行生化鉴定,整个检测过程获得最终结果需时5天左右。而且免疫学的ELISA法所用的抗体基本上全部依赖国外进口,试剂也相对昂贵;但传统的PCR法却需要提取DNA,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成本提高。对于SA的检测,很多研究者都来检测致使其食物中毒的肠毒素基因[10],尤其是用于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所以对于研发一种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的当务之急。 SA的常规检验检验程序:检样处理→增菌→分离→分纯→溶血试验→革兰染色镜检→血浆凝固酶试验→肠毒素检验[11]。常规检验具有操作简便,所需设备简单,成本相对较低的优点,但其操作繁琐,检测时间较长,且灵敏度较低[12]。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检测;第二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第三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计数。 2.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恒温培养箱:36℃±1℃。 2.2冰箱:2℃~5℃。 2.3恒温水浴箱:37℃~65℃。 2.4天平:感量0.1g。 2.5均质器。 2.6振荡器。 2.7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 2.8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500mL。 2.9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2.10注射器:0.5mL。 2.11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12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BD Crystal或Phoenix)。 2.13比浊仪。(BD Phoenix比浊仪,货号440910)。 2.14比浊仪定标盒。(BD Phoenix定标盒,货号440911)。 3.培养基和试剂 3.110 %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

3.27.5 %氯化钠肉汤。 3.3血琼脂平板。(BD 货号脑心浸液琼脂241830胰蛋白大豆琼脂236950作为基 础加兔血浆) 3.4Baird-Parker 琼脂平板。(BD 货号 276840) 3.5脑心浸出液肉汤(BHI)。(BD 货号 237400) 3.6稀释液:磷酸盐缓冲液。(BD 货号211544) 3.7营养琼脂小斜面。(BD 货号212000) 3.8革兰氏染色液。(BD 货号212539) 3.9无菌生理盐水。 第一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性检验 4.检验程序 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程序见图1: 图1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程序 5.操作步骤 5.1样品的处理 称取25g样品至盛有225mL7.5%氯化钠肉汤或10%氯化钠胰酪胨大豆肉汤的无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 1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1.1 恒温培养箱:36℃±1℃。 1.2 冰箱:2℃~5℃。 1.3 恒温水浴箱:37℃~65℃。 1.4 天平:感量0.1g。 1.5 均质器。 1.6 振荡器。 1.7 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 无菌锥形瓶:容量100ml、500ml。 1.9 无菌培养皿:直径90mm。 1.10 注射器:0.5ml。 1.11 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2 培养基和试剂 2.1 Baird-Parker 琼脂平板:见附录中1。 2.2 脑心浸出液肉汤(BHI) :见附录中2。 2.3 兔血浆:见附录中3。 2.4 营养琼脂小斜面:见附录中4。 2.5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中5。 3 操作步骤 3.1 样品的稀释

3.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g样品置盛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均质1min~2min,或置盛有225ml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1.2 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3.1.3 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ml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3.1.4 按3.1.3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一次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3.2 样品的接种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倍递增稀释时,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ml样品匀液以0.3ml、0.3ml、0.4ml接种量分别加入三块Baird-Parker平板,然后用无菌L棒涂布整个平板,注意不要触及平板边缘。使用前,如Baird-Parker平板表面有水珠,可放在25℃~50℃的培养箱里干燥,直到平板表面的水珠消失。 3.3 培养 在通常情况下,涂布后,将平板静置10min,如样液不易吸收,可将平板放在培养箱36℃±1℃培养1h;等样品匀液吸收后翻转平皿,倒置于培养箱,36℃±1℃培养,45h~48h。

金黄色葡萄球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金黄色葡萄球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一、生物学特性 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0.8 ^m左右,显微镜下排列成葡萄串状。金黄色 葡萄球菌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要求不高, 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7。C,最适生长pH7.4。平板 上菌落厚、有光泽、圆形凸起,直径1-2mm。血平板菌落周围形成透明的溶血环。金黄色 葡萄球菌有高度的耐盐性,可在10-15% NaCI肉汤中生长。可分解葡萄糖、麦芽糖、乳糖、蔗糖,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阳性,VP反应弱阳性。许多菌株可分解精氨酸,水解尿素, 还原硝酸盐,液化明胶。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 二?流行病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近年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问题,在美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占整个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3%,加拿大则更多,占4 5% ,我国每年发生的此类中毒事件也非常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一般有如下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 , 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一般说,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以下途径污染食品: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 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 肠毒素形成条件: 存放温度,在37°C内,温度越高,产毒时间越短; 存放地点,通风不良氧分压低易形成肠毒素; 食物种类,含蛋白质丰富,水分多,同时含一定量淀粉的食物,肠毒素易生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①培养基:7.5%NaCl肉汤培养基,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按常规方法制作) ②试剂:7.5%NaCl肉汤培养基,革兰氏染色,血琼脂平板,Baird-Parker琼脂平板,生理盐水,兔血浆(1:4), ③器材:温箱,显微镜,天平,均质器,载玻片,L型涂片棒,三角瓶,刻度吸管,平皿,试管及试管架,研磨,1ml注射器, ④实验动物:健康的小白鼠 2、方法 待检样品25g+225ml灭菌生理盐水 │ ┌─────┴─────┐ 直接计数法增菌培养方法 ↓↓ Baird-Parker琼脂平板7.5%NaCl肉汤培养基 ↓↓ 血平板血平板 └─────┰─────┘ ↓ ┌─────┰─────┰──────┐ ↓↓↓↓ 涂片染色镜溶血观察动物接种试验血浆凝固试验 └─────┴──┯──┴──────┘ ↓ 报告 1、样品的采集 称取25g火腿肠,切碎搅匀(用灭菌研钵研磨),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10样品混悬液,混匀后作用20分钟,随机取10ml离心。 2、增菌及分离培养 ①增菌培养方法:吸取5ml上清液,接种于7.5%NaCl肉汤培养基内,置于(37±1℃)恒温箱中培养24h,划线接种入血平板,(37±1℃)恒温箱中培养24h。 ②直接计数方法:吸取上述悬液,进行10倍递增稀释,根据样品污染情况,选择不同浓度的

稀释液各1ml,分别加入3个Baird-Parker琼脂平板,每个平板的接种量分别为0.3ml、0.3ml、0.4ml。用灭菌L型涂布棒涂布整个平板,置于(37±1℃)恒温箱中培养24h。之后分别对3个平板上生长的周围有浑浊带的黑色菌落进行计数。转接入血平板,(37±1℃)恒温箱中培养24h。 3、涂片、染色与镜检 将纯培养的未知菌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 4、生化实验 ①触酶试验 在载玻片上滴1滴3%的过氧化氢,调取纯化的细菌放在过氧化氢中观察变化。30s内产生大量气泡者为阳性,不产生气泡者为阴性。 ②血浆凝固酶试验 吸取1:4新鲜兔血浆0.5ml,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培养24h的2①中的肉汤培养液0.5ml,摇荡均匀,放入(37±1℃)恒温箱中培养,每0.5h观察一次,观察6h,检查是否出现凝固。将试管倾斜或倒置时,呈现凝块状,可判定为阳性,同时以已知阳性葡糖球菌和阴性肉汤作为对照。 5、动物感染实验 用无菌生理盐水将2①中血琼脂板上纯化的菌落洗下后,以0.5ml/只腹腔注射入小白鼠体内,同时用灭菌生理盐水注射入另外的小白鼠体内,以做对照,分别在相同条件饲养,观察其症状。对感染试验出现症状或死亡的小白鼠进行剖检,并采集病料,进行分离。 二.结果与分析 1、培养特性及形态特征 ①培养特性 在37℃条件下,需氧与厌氧培养的血液营养琼脂平板均长出光滑、湿润、隆起,约1mm大小的金黄色菌落,并且有β溶血现象。 ②镜检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球菌,排列成葡萄串状,也有个别2个或3个球菌相连。根据菌落形态、镜检结果怀疑该菌为葡萄球菌。 2、菌落计数报告 将直接计数法试验中的3个平板中疑似黑色葡萄球菌的金黄色菌落数相加,乘以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数,除以5,在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 3、动物感染试验 只注生理盐水的小白鼠没有任何变化:接种分离菌的小白鼠在9h内死亡。将死亡的小白鼠剖检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生化试验,得到与原分离菌。

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一、【实验步骤】 1.样品的采集和送检 采取10包小型包装的奶粉,注意要采取整件包装及包装的完整性。 2.检样处理 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袋口后,手戴消毒手套,以无菌刀打开袋口,无菌杓对10个包装进行取样,注意每取一个样品时更换新的无菌刀,杓。在铺有等大无菌硫酸纸的精度为0.1g的分析天平上分别秤取10个样品各25g并放入10个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内,每秤取一个新样品时更换新的无菌硫酸纸,用记号笔在烧瓶底部分别编号为1~10,用1个200ml 的灭菌量筒和1个50ml灭菌的量筒分别量取200ml和25ml已用电炉温热的灭菌生理盐水共225ml徐徐加入1号三角烧瓶内(先加少许使奶粉调成糊状,再全部加入,以免奶粉结块),振摇均匀,使充分溶解后即为1:10稀释液。 2~10号烧瓶操作与1号相同。 小结:这一过程需要的仪器试剂有75%酒精棉球一包,消毒手套一双,无菌刀十个,无菌杓十个,无菌硫酸纸20张,精度0.1g的分析天平一台,300ml装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十个,记号笔一支,200ml灭菌量筒一个,50ml灭菌量筒一个,灭菌生理盐水 10L,1L大烧杯2个。 3.增菌培养 用电炉将7.5%NaCl肉汤培养基加热至融化,取10个直径9cm的无菌平皿用记号笔在平皿底部分别编号为1~10,用一个 50ml的灭菌量筒量取45ml融化的培养基倒入1号平皿中,用一支5ml的无菌吸管吸取一号烧瓶中的稀释液5ml加入1号平皿中,2~10号样品按同法制成相应的2~10号平皿,注意每吸取一个样品需要更换一支新的5ml灭菌吸管。将这十个平皿置于37℃温箱培养24h。看到样品在肉汤中呈浑浊生长。 小结:这一过程需要的仪器试剂有电炉一台,37℃温箱一台,直径9cm的无菌平皿10个,记号笔一支,50ml的灭菌量筒量一个,5ml的无菌吸管十支,锥形瓶一个,2L烧杯一个。 4.分离培养 用一支用酒精灯火焰充分消毒并凉至室温的接种针取一个平皿的增菌培养物划线接种至血平板和Baird-Parker平板(注意接种下一个平皿中的增菌培养物时要用酒精灯火焰消毒接种针)在平板底部用记号笔标记其所来自样本的编号,将其置于37℃温箱培养24h取可疑菌落(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菌落为金黄色,有时也为白色,大而突起、圆形、不透明、表面光滑,周围有溶血圈。在Baird- Parker平板上的菌落较小,圆形、光滑突起、湿润,直径2~3mm,灰黑到黑色,边缘为淡色,周围为一圈浑浊带,在其外层有一透明圈。用接种针接触菌落似有奶油树胶的硬度,偶然会遇到非脂肪溶解的类似菌落,但无浑浊带和透明圈)作革兰染色镜检,金葡菌为革兰阳性球菌,葡萄状排列,无芽孢,无荚膜,根据此特性,将可疑菌落同法接种于琼脂斜面及普通肉汤中,分别相应标记为1~10号,37℃培养24h,作进一步鉴定。 小结:这一过程需要的仪器试剂有酒精灯一个,火柴一盒,接种针一支,37℃温箱一台,血平板和Baird-Parker平板各十个,显微镜一台,琼脂斜面及普通肉汤管各10个,1L烧杯2个。 5.血浆凝固酶试验 (1)玻片法:取干净玻片一块,用记号笔将玻片划成两格,背面标记为1,用两支吸管分别滴加新鲜兔血浆及生理盐水各一滴,用两支用酒精灯火焰充分消毒并凉至室温的接种针挑取步骤4中1号琼脂斜面的待检菌落分别于血浆和生理盐水混合,立即观察结果,同法处理其余九个样品。每挑取一次待检菌后均需要对接种针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并凉至室温。如血浆中有明显颗粒出现,而生理盐水中无自凝现象即为阳性。 小结:这一过程需要的仪器试剂有干净玻片十块,记号笔一支,新鲜兔血浆15ml,生理盐水100ml,100ml、200ml烧杯各一个,酒精灯一个,接种针一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