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模拟试卷一

科学模拟试卷一

科学模拟试卷一
科学模拟试卷一

科学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科学家在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

2、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3、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4、金属里最善于传热的是银,其次是铜和钨。

5、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幅决定的。

6、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遗传、教育、环境和等方面。

7、古希腊苏格拉底把启发式谈话法称为“产婆术”,主张通过诘问和对话,激发诱导学生得出结论。

8、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9、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

10、对内的思维就是元认知,它的核心是自我调控。

11、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12、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的。

13、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

14、亲身经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5、内容标准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它是总目标和分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16、“帕斯卡裂桶实验”证明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重力无关。

17、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8、北京博物馆里保存的日晷是赤道日晷。

19、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调查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阐述了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磁极的概念。

20、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差别是是否能改变用力方向。

二、选择题(前十五题是单选题,共15分;后五题是多选题,共10分。)

1、最早证明空气有重量的科学家是( B )。

A 牛顿

B 伽利略C拉瓦锡

2、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 C )。

A 颜色

B 形状

C 粘稠度

3、人的视觉形成的部位是(C )。

A 视神经B大脑皮层 C 视网膜

4、著名的比萨斜塔是研究( C )的。

A 直线运动

B 圆周运动

C 自由落体D曲线运动

5、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B )。

A 由慢到快

B 由快到慢

6、“昙花一现”这一现象是指昙花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形成的(A )特性。A遗传B变异

7、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D )。

A 金星

B 地球

C 土星

D 水星

8、最早对长颈鹿的长颈作出解释的是(A )。

A 拉马克

B 林奈C达尔文

9、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 C )。

A麦哲伦 B 戈达德 C 魏格纳

10、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之称的是( D )。

A 蚂蚁

B 蜜蜂

C 蚕蛹

D 蜗牛

11、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C )。

A 奥尔德林

B 杨利伟

C 加加林

12、( B )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A 袁隆平

B 孟德尔

C 达尔文

13、( C )这个模式所表示的神经传递路线叫反射弧。

A 刺激→感受器→中枢→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B 刺激→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器→传出神经→效应器

C 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14、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 C )。

A 白云母

B 黑云母

C 石英

15、一张报纸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B )。

A 2 Pa

B 0.5 Pa

C 1.5Pa

16、力的三要素是(ABC)。

A 大小

B 方向

C 作用点

17、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A排斥B,C吸引A,D排斥C,若D带正电,则带负电的一定是(AC)。

A 、A

B 、C

C 、B

D 、D

18、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BC)有关。

A 铁钉粗细

B 电池数

C 线圈匝数

19、从脑发出的脑神经,分布在(BD)。

A 躯干

B 内脏

C 四肢D头部

20、摆的周期与(AC)无关。

A 质量

B 摆长

C 幅度

三、判断题(15分)∨×∨

∨×∨∨

∨×∨∨×

1、“一千河”泛指宇宙中许多的星河。(∨)

2、大肠是消化器官中最长的。(×)

3、铅笔上的B代表石墨,其中6B最软,字迹最黑。(∨)

4、“脓”是血红细胞和细菌的尸体。(×)

5、实践是检验人的心理意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6、移情体验是教学环境发挥作用的关键。(∨)

7、北极星位于大熊星座。(×)

8、金鱼来源于我国的野生鲫鱼,是中国的国鱼。(∨)

9、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晷,日景也。”此处,“日景”即“日影”。(∨)

10、动物的繁殖都是有性繁殖。(×)

11、果实和蔬菜收获后仍是有生命的活体。(∨)

12、矿物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是由各种矿物组成。

13、澄江动物化石的发现对达尔文的进化论提出了挑战。(∨)

14、“无心插柳柳成荫”是植物用茎繁殖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15、水烧开时冒出的白汽就是水蒸气。(×)“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水蒸气:指特定空间的水全部以气相形态的形式存在,无色,当然这必须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

水蒸汽:指特定空间的水存在形态是气-液二相,其中液相可以是“雾”状分散形式存在,也可以是大量液滴聚集形式存在,当然这也必须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在实际应用中,接触到的大多数指的是“水蒸汽

四、连线搭配题

1、草莓的茎匍匐茎直立茎

狗尾草的茎狗尾草的茎是直立茎。三叶草的茎是匍匐茎。由于三叶草可以通过它的匍匐茎进行无性繁殖,所以也被称作“走茎”。缠绕茎

牵牛花的茎像本身细长而柔软,不能直立只能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的那种茎叫做缠绕茎,如牵牛花、金银花的茎.攀缘茎

爬山虎的茎攀缘茎:瓜类、爬山虎、葡萄等。、攀缘茎:瓜类...4、匍匐茎:草莓、甘薯等。、匍匐茎:草莓、甘薯等。匍匐茎

2、第一支温度计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于1593年发明的。早期的温度计是

微生物学的开山祖—列文虎克

1673年有个名叫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的荷兰人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到了被他称为“小动物”的微生物世界。他在给英国皇家学会写了许多信,介绍他的观察结果,他发现了杆菌、球菌和原生动物,表明他实实在在看到并记录了一类从前没有人看到过的微小生命。因为这个伟大的发现,他当上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所以今天我们把列文虎克看成是微生物学的开山祖。迄今,国内学术界大都认为,英国学者罗伯特·虎克(Robert Hooke 1635~1702)在1665年发现了细胞,这似乎已成了定论。

第一支温度计摄尓休斯意大利科学家

摄氏温度计瑞典物理学家摄尔修斯

阿尔伯特瑞典科学家

体温计伽利略英国医生

3、英国列文虎克细胞

荷兰胡克青霉素

弗莱明揭开微生物的秘密亚历山大·弗莱明(公元1881-1955年),英国细菌学家。是他首先发现青霉素。

五、填图、画图题

1、将下列名称填写到相应的心脏部位。

主动脉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侧从上到下: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右侧从上到下: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2、请将下列名称填到相应的位置:

听神经耳蜗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

左侧:耳廓

下边:外耳道鼓膜耳蜗听神经

上边:听小骨

3、请在相应的位置注明:支点阻力点动力点

支点、动力点分别位于直径的左右两端,阻力点在圆心处。

4、用箭头标示出食物链。

青蛙蛇

蝗虫绿色植物

野兔

老鹰

六、实验题

1、如下图

(1)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当转到位置②时,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当转到位置③时,北半球阳光斜射,

是冬季;南半球阳光直射,是夏季。

(2)科学家要到南极考察,应选择

位置③时;要到北极考察,应

选择位置①时。

2、(1

(2)。

水槽中的水温可更高一些。

2、取一个橡皮塞,中间插上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在一只烧瓶中加入一些水,塞上这个橡皮塞,并让细玻璃管的下端浸入烧瓶的水里。把烧瓶放到盛有热水的水槽中,奇妙的“喷泉”就产生了。

(1)请你用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烧瓶放在热水的水槽中,

细玻璃管的尖嘴端会喷出水柱来。

)密闭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大于瓶外空气,从而

把瓶内水通过细玻璃管压出瓶外形成“喷泉”。

(2)要使这个“喷泉”喷出的水柱更高些,你有什么办法吗?

玻璃管可更细一些

七、现象分析

1、用砖铺设的地面容易返潮。

要点:毛细现象。

2、用鱼叉插鱼时,要叉在鱼的下面一点。

要点:因为鱼叉插鱼时,由于光从鱼身上射入空气中,出现折射现象,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所以要这样做。

3、秋天的树叶会变色。

(1)春夏时,叶绿素含量大。(2)秋天气温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3)天冷了,叶子输送葡萄糖的能力减弱。(4)花青素遇到酸变红。

4、海陆风的成因。

要点:(1)只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2)空气的对流。

八、简答题

1、科学用脑五要素。

(1)动静结合。(2)课程交替。(3)反复强化。(4)勤于思考。(5)适当休息。

2、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

(1)目标的双重性。(2)活动的过程性。(3)方法的针对性。(4)工具的有效性。(5)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7)结论的开放性。

1)目标的双重性。

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某类问题;二是指向科学的本质,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秘。

(2)活动的过程性。

任何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必定由若于个基本步骤所组成,每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具体目标是有差异的,但是各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步骤却是大致相同的。

(3)方法的针对性。

对于不同的问题必须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学分析的方法,社会调查的方法,等等。

(4)工具的有效性。

科学探究活动中往往需要恰当地使用工具来帮助我们了解感官所不及的事物或现象。比方拨动琴弦来演示声波的存在,用望远镜观察月球的表面,等等。

(5)证据的重要性。

科学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

(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

科学探究的结果必须通过一定方式与他人进行交流,一方面接受他人的重复验证,证明或证伪;另一方面可以在他人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构思方法和探究结果。

(7)结论的开放性。

科学探究活动的结论来自对探究结果的归纳整理和逻辑推理,代表了特定的人在特定时段的研究水平,对它的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可以带来科学发展的新成就。

3、“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所包含的内容。

(1)生物的生命周期。(2)生物的繁殖。(3)生物的构造和功能。(4)生物的基本需求。(5)遗传现象。

4、如何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3)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实现的目标。

九、论述题

1、联系科学教学实际,说说在科学课堂上如何实施直观性原则。

要点:(1)直观性原则的定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的表述,或组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力。(2)要求:第一,直观教具的选择和应用,要以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据。教具的出示要把握时机,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第二,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现场的观察,要与教师的言语指导相结合。包括引导观察的步骤和适当的提示等。第三,指导学生自制直观教具和学具。具体事例略。

2、联系科学教学实际,说说在科学课堂上如何运用观察策略。

2、要点:(1)了解观察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了解观察能力高低的几条标准: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3)每次观察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4)观察之前要学习有关观察对象的理论知识。(5)学生要学会观察的方法: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选择观察的方式、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6)对观察活动全程进行自我监控:让思维监控贯穿全过程、作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内容作好合理的解释。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控制其他因素不变

2、冷热程度摄氏度

3、细胞

4、银

5、振幅

6、遗传

7、启发式谈话法

8、神经元

9、染色体10、自我调控11、金刚石石墨12、子房13、北极星14、科学探究15、内容标准16、深度17、改变18、赤道日晷19、磁极20、用力方向

二、选择题

1 — 15 B C C C B A D A C D C B C C B

16—20 ABC AC BC BD AC

三、判断题

∨×∨×∨

∨×∨∨×

∨×∨∨×

四、连线搭配

五、填图画图题

1、左侧从上到下: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右侧从上到下: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

2、左侧:耳廓

下边:外耳道鼓膜耳蜗听神经

上边:听小骨

3、支点、动力点分别位于直径的左右两端,阻力点在圆心处。

4、略。

六、实验题

1、(1)、赤道斜冬直夏

(2)③①

2、(1)密闭烧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大于瓶外空气,从而

把瓶内水通过细玻璃管压出瓶外形成“喷泉”。

(2)玻璃管可更细一些。

水槽中的水温可更高一些。

七、现象分析

1、要点:毛细现象。

2、要点:因为鱼叉插鱼时,由于光从鱼身上射入空气中,出现折射现象,我们看到的鱼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所以要这样做。

3、要点:(1)春夏时,叶绿素含量大。(2)秋天气温下降,叶绿素合成受阻。(3)天冷了,叶子输送葡萄糖的能力减弱。(4)花青素遇到酸变红。

4、要点:(1)只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产生。(2)空气的对流。

八、简答题

1、(1)动静结合。(2)课程交替。(3)反复强化。(4)勤于思考。(5)适当休息。

2、(1)目标的双重性。(2)活动的过程性。(3)方法的针对性。(4)工具的有效性。(5)证据的重要性。(6)结果的可重复验证性。(7)结论的开放性。

3、(1)生物的生命周期。(2)生物的繁殖。(3)生物的构造和功能。(4)生物

的基本需求。(5)遗传现象。

4、(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2)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3)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实现的目标。

九、论述题

1、要点:(1)直观性原则的定义: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语言的表述,或组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力。(2)要求:第一,直观教具的选择和应用,要以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据。教具的出示要把握时机,以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第二,直观教具的演示和现场的观察,要与教师的言语指导相结合。包括引导观察的步骤和适当的提示等。第三,指导学生自制直观教具和学具。具体事例略。

2、要点:(1)了解观察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了解观察能力高低的几条标准: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3)每次观察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4)观察之前要学习有关观察对象的理论知识。(5)学生要学会观察的方法: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选择观察的方式、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6)对观察活动全程进行自我监控:让思维监控贯穿全过程、作好观察记录、对观察的内容作好合理的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