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三讲叠加定理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三讲叠加定理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三讲叠加定理
电工基础教案第十三讲叠加定理

第 1 页共2 页

第三章 复杂直流电路 ------叠加定理小练 一.填空 1.叠加定理的内容是:由线性电阻和多个电源组成的 电路中,任何一个支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此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 2. 叠加定理可以用在线性电路中的电压、电流,但不能用在_______的计算。 3. 各支路电流I1、I2、I3的方向如图1所示。已知 ①当E1单独作用时(如图2所示),流过各支路电流I1'= 4A,I2'=2A, I3'=2A; ②当E2单独作用时(如图3所示),流过各支路电流I1"=3A,I2"=5A, I3"=2A。 ③流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分别是I1= A,I2= A,I3= A。

图1 图2 图3 4.在电源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 极出发,经由外电路流向电源的 极 二.判断 1.叠加定理只实用于线性电路。( ) 2.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不一定是实际方向。( ) 3.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的计算。( ) 4.叠加定理可用于计算电路的电流、电压和功率。( ) 三.选择 1.用叠加原理计算复杂电路, 就是把一个复杂电路化为( )电路进行计算的。 A. 单电源 B. 较大 C. 较小 D. R、L

四.计算题 1.如图所示,E1=15V,E2=30V,R1= R2=R3=10Ω,用叠加原理求通过各支路的电流。 2.如图所示,已知E1=8V,E2=6V,R1= R2=R3=2Ω,用叠加原理求流经电阻R2的电流I2

3.电路如图2-50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16V,E2=24 V,电源内阻不计,电阻R1=8Ω,R2=2Ω,R3=6Ω。试用叠加定理求通过各电阻中的电流

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 1.1 库仑定律 一、电荷 1、自然界中只有正、负电荷,电荷间作用力为“同性 相斥,异性相吸”。 2、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1个电子电量e=1.6×10-19C。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量等于电子(或质子)电量或者是它们的整数倍,因此,把1.6×10-19C称为基元电荷。 二、库仑定律 1、库伦定律的内容 在真空中两个电荷间作用力跟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就是库仑定律。若两个点电荷q1,q2静止于真空中,距离为r,则q1受到q2的作用力F12为 式中F 12、q 1 、q 2 、r诸参数单位都已确定,分别为牛(N)、 库(C)、库(C)、米(m)由实验测得

k = 9×109 N ·m 2/C 2 q 2受到q 1的作用力F 21与F 12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统称静电力,又叫库仑力。 2、注意事项: (1)、库仑定律只适用于计算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作 用力,非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库仑定律不适用。 (2)、应用库仑定律求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时,不用 把表示正、负电荷的“+”、“-”符号带入公式中,计算过程中可用绝对值计算,其结果可根据电荷的正、负确定作用力为引力或斥力以及作用力的方向。 三、例题讲解, 【例题1】两个点电荷电荷量C q 61104-?-=, C q 62102.1-?-=,在真空中的距离m r 4.0=,求两个点电荷 间作用力的大小及方向。 解:根据库仑定律 N r q q k F 27.04 .0102.11041092 669 221=?????==-- 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点电荷的连线上。因为同带负电荷, 所以作用力为斥力。 【例题2】两个点电荷分别带电荷量A q 和B q ,当它们间的距

课题 5-1电流的磁效应 5-2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课型 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 场,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2.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 的概念及匀强磁场的性质。 教学重点 磁场的四个物理量以及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 关系。 教学难点 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性质无关。 学情分析 教学效果 教后记

新课 第一节电流的磁效应 一、磁场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磁力是通过磁场传递的。磁极在它周围的空间产生磁场,磁场对处在它里面的磁极有磁场力的作用。 二、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 1.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任一点,小磁针静止,N极所指的方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2.磁感线: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在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三、电流的磁场 1.直线电流的磁场 电流的方向与它的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2.环形电流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例: 3.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电流方向与磁感线方向之间的关系用安培定则判定。 第二节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一、磁感应强度B 1.它是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B = l I F (条件:导线垂直于磁场方向)

B 可用高斯计测量,用磁感线的疏密可形象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单位: F ——N (牛顿),I ——A (安培),L ——m (米),B ——T (特斯拉) 3.B 是矢量,方向:该点的磁场方向。 4.匀强磁场:在磁场的某一区域,若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这个区域叫匀强磁场。 二、磁通Φ 1.Φ = B S (条件:① B ⊥ S ;② 匀强磁场) 2.单位:韦伯(Wb ) 3.B = S Φ ;B 可看作单位面积的磁通,叫磁通密度。 三、磁导率 μ 1.表示媒介质导磁性能的物理量。真空中磁导率:μ0 = 4π ? 10-7 H / m 。相对磁导率: μr = μμ 2.μr < 1 反磁性物质;μr > 1 顺磁性物质;μr >> 1 铁磁性物质。前面两种为非铁磁性物质 μr ≈1,铁磁性物质 μ 不是常数。 四、磁场强度H 1.表示磁场的性质,与磁场内介质无关。 2.H = μ B 或 B = μ H = μ0 μr H 3.(1)磁场强度是矢量,方向和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一致。 (2)单位:安 / 米(A / m ) 练习 习题 (《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4)。 2.选择题(1)~(4)。 3.填充题(1)~(4)。 小结 1.磁场的方向。 2.电流的磁场、安培定则。 3.磁场的主要物理量。 布置作业 习题 (《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4.问答与计算题(1)~(5)。

第一章直流电路 第一节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负载、开关和导线等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的闭合回路,称为电路。 E 1、电源:在电路中提供电能的,如干电池,蓄电池,交直流发电机等。 2、负载(用电器):消耗能量的设备,如电灯、电炉和电动机等。 3、开关:用来实现对电路进行控制和保护作用等。如:刀闸开关、熔断器等。 4、导线;用来联接电路的,为电路提供通路的。在电路中起输送电能的作用。常用铜、铝等材料制作。 二、电流 1、电流:导体中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通常,我们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定为电流的方向,而电子移动的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正好相反。 3、电流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用符号I 表示

I = Q / t 式中I ——电流(A); Q ——电荷量(C); t ——时间(s)。 4、电流的测量:常用电流表。 注意:a、量称b、极性c、与被测电路串连。 例一、P4 如果3 s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2 C ,求通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3 A,那么3s 内将有多少电量通过导体截面? 解:公式I=Q / t 三、电位、电压、电动势 1、电位(V): 1)、电位:把正电荷在某点具有的能量,称为该点的电位。 正电荷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负电荷恰好相反2)、参考点:通常将大地作为参考点,且电位为零。 3)、电位的正负:正电位——某点电位高于参考点的电位。 负电位——与正电位相反。 4)、不同的参考点,电位不同,即电位的大小与参考点有关。 例:P6 求:V A,V B,V C A 3V B 6V C A 3V B 6v C

周 授课 教学 执行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学时 方式 课外作业及考核 次 情况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 1 绪论 安全用电常识 2 讲授 电有上千 v 的电压,为什么没有 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2 15、 16 级德育体验周, 17 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电教 练习急救措施 4 第一章 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二 物理量(电压、电流)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 2 讲授 课后习题三 1、 2、 3、 4 势、电能 )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讲授 练习册 1.3、 1.4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 2 讲授 练习册 1.5 一、填空题 电流定律 10 第二章 磁场及电磁感应 2 电教 练习册 2.1、 2.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测试 半期测试题 12 第三章 电容、 电感的概念、 参数 2 电教 课后习题一 、二、 标注及应用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 2 电教 练习册 4.1 念、相关物理量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讲授 课后习题 一、二、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 2 电教 课后习题 三、四 率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 2 讲授 练习册 4.2 4.5 的功率因数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 2 讲授 课后题一、二、三 用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 练习册 5.1 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 练习册 5.1 二、三 5.2 一、 二、 三

《电工基础》第二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只有正电荷、负电荷两种电荷。电荷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同 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2、电场强度是矢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的定向运 动方向与电流方向是相反的。 4、通过一个电阻的电流是5A,经过3min,通过这个电阻的横截面的电荷 量是1200C。 5、若3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则导体中的电流是。 6、432mA=;125μA=;=1250mA;=50μA。 7、. 8、=6800V;950mV=;=5600mV=。 9、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分别为V A、V B,则A、B两点的电压为U AB=VA- VB。 10、已知电路中A、B两点的电压为U AB=18V,A点电位为0V,则B点电位 V B=-18V。 11、把其他形式能转换为电能的设备叫电源。 12、电路主要由电源、负载、连接导线、控制和保护装置四部分构成。 13、电源电动势E=,内阻RO=Ω,负载电阻R=4Ω,则电路中电流I=1A,路 端电压U=4V。 14、电流在某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除了和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 电流成正比,还和时间成正比。 15、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电源电动势所供给的功率,等 于负载电阻和电源内阻所消耗的功率和。 16、# 17、额定值为“220V,40W”的白炽灯,灯丝电阻为1210Ω。如果把他接到 110V电源上,他实际消耗的功率为10W(白炽灯热电阻值不变)。 18、当负载电阻可变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R=RO,负载获得最大 功率为Pm=E2/4R。 19、有一台“220V,1000W”的电熨斗,接上220V的电源工作1小时,他将 消耗电能。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职《电工基础》教案电工基础教案 使用教师:xxx 教学重点及学时安排 第一章认识电路 1、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气设 备额定值的意义。 2、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电动势、电流、电压、 电位、电阻、电能、电功率。 3、掌握、欧姆定律、最大功率输出定理,了解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1、“理想电路模型”概念的建立。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

阻的概念。 3、理解、欧姆定律(全电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教学章节学时数 1.1 电路 1.2 电流 6 1.3 电阻 1.4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4 1. 5 电能和电功率 实训课 2 本章总学时 12 第二章简单的直流电路 1、掌握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 2、学会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掌握万用表的应用。

1、运用电阻串联分压关系和并联分流关系解决 电阻电路问题。 2、熟练分析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 3、应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教学章节学时数 2.1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2.2 电阻串联电路 8 2.3 电阻并联电路 2.4 电阻混联电路 习题课 1 2.5 万用表 2.6 电阻的测量 6 2.7 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习题课 1 本章总学时 16 第三章复杂的直流电路 1、掌握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

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只含两个网孔)。 2、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4、掌握叠加定理及其应用。 1、基尔霍夫定律及其运用,学会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计算简单的复杂电路。 2、电压源、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3、掌握戴维宁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章节学时数 3.1 基尔霍夫定律

周 授课章节及内容摘要 授课次学时 1 绪论安全用电常识 2 2 15、16 级德育体验周, 17 级军训 2 3 触电急救 2 4 第一章电路的结构和常用基本 2 物理量(电压、电流) 5 国庆、中秋放假 2 6 电路的相关物理量(电位、电动 2 势、电能) 7 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结构与作用 2 8 秋季田径运动会 2 9 电路相关名词及基尔霍夫电压、 2 电流定律 10 第二章磁场及电磁感应 2 11 半期复习与测试 2 12 第三章电容、电感的概念、参数 2 标注及应用 13 第四章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概 2 念、相关物理量 14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 2 15 纯电感、纯电容电路的结构及功 2 率 16 纯电阻电路的结构及功率、电路 2 教学执行 课外作业及考核 方式情况 思考: 1、冬季穿脱毛衣时,静 讲授电有上千v 的电压,为什么没有 出现电死人的情况? 电教练习急救措施 电教课后习题一、二 讲授课后习题三1、 2、 3、 4 讲授练习册1.3、 1.4 讲授练习册 1.5 一、填空题 电教练习册 2.1、 2.2 测试半期测试题 电教课后习题一、二、 电教练习册 4.1 讲授课后习题一、二、 电教课后习题三、四 讲授练习册 4.2 4.5

的功率因数 17 第五章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与应 2 讲授课后题一、二、三 用 18 三相负载的连接 2 电教练习册 5.1 一、 19 三相电功率 2 讲授练习册 5.1 二、三 5.2 一、二、 三 20 期末复习 2 讲授复习试题 第一章审核签字课题 第一节 授课时数 2 课时授课时间第1 周第 1 ~ 2 课时 知识1、了解电路的组成。 与 2、掌握电路中每部分的作用。 技能 教 学过程 目与讲授法与图示法相结合,便于学生回忆巩固。 标 方法 情感 态度 结合生活中常见的电器设备来进行讲解。 与价 值观 新学期开学,学生身心状态还未收回,切寒假后,此前所学知识部分已经遗忘或模糊,学情分析 需要通过复习收心和巩固知识,为新课内容做准备。 教学重点1、电路结构2、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1、讲电路图形符号和实物结合,识读简单电路图。

《电工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 共30分) 1、电路有通路、 和 三种状态,其中 时,电路中会有大电流,从而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2、单位换算:1.5×103V=_________KV 。 3、图1所示电路中,I= A。 4、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为____电位指向____ 电位 。 5、若电路中 Va=3V,Vb=-7V,则Uab=______ 。 6、已知两电容器C1=C2=40μF,则串联的总电容为___.μF ,并联总电容为__μF 。 7、我国电力工业的标准频率(简称工频)为______Hz 。 8、感抗与频率成______比,其值XL=______ ,单位是______。 9、三相电源作Y 接时,由各相首端向外引出的输电线俗称____线,由各相尾端 公共点向外引出的线俗称___线,这种供电方式称为 ____制供电。 10、换路定律指出:电路发生换路时 元件电流和 元件电压不能跃变。 二、选择题 (每小题4分 共20分) 1、图2所示电路中,电压U= 。 (A)RI U U S -=(B)RI U U S +=(C)RI U U S --=(D)RI U U S +-= 2、交流RL 串联电路中,U L =4V ,U R =3V ,则U= 。(A)7V (B) 1V (C) -1V (D )5V 3、图3中互感器绕组的同名端是____。 (A)1和3 (B) 1和4 (C)2和3 (D)以上都不对 4、三相交流电相序A-C-B 属____。 (A)正序 (B)负序 (C)零序 (D)以上都不对 5、一非正弦周期电流的基波频率为50Hz ,则其3次谐波的频率为____。 (A) 500 Hz (B)300 Hz (C)150 Hz (D)50 Hz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 共10分) 1、参考点用“⊥”表示,该点的电位是零。 ( )图1 图2 图3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 教 学 总 结 本节课内容较浅,再加上勤与学生互动,是可以达到教学目标的。 课堂练习 4个小组各选1名学生上黑板默画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作 业 1.名词解释(1) (P 36) 2.填空题(1) (P 36) 章 节 第1章 直流电路 1.1.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流 学 时 1学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 2、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流的计算公式。 难点:电流产生的原因、条件。 教 法 类比、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初中对电流是如何定义的? 引 入:在初中我们就知道:大量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就如同水流一般,在大量自由电荷(自由运动的水分子)的两端 加上电压(水压)就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水流)。 新课讲解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大量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强弱用电流强度表示。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

《电工基础》教案

《电工基础》教案 一、电能 1、设导体两端电压为U,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q,电场力所做 的功为:W = q U 而q = I t,所以 W = U I t 单位:W-焦耳(J);U-伏特(V);I-安培(A);t-秒(s)。 2、电场力所做的功即电路所消耗的电能W = UIt 3、电流做功的过程实际上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 二、电功率 1、定义:单位时间内,某段电路传送或转换的电能。 W P= t 或P= UI 单位:P-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电能的常用单位(kW ? h) 1度 =h k W 1?= 3.6?106J 2 、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1)定义:电气设备在给定的工作条件下,正常运行时所规定的最大允许值。 2)实际工作时,如果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会是使用寿命缩短获造成损伤;如果小于电气设备的额定值,电气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3)额定功率—P N 额定电压—U N :。 额定电流—I N 例:有一功率为60 W的电灯,每天使用它照明的时间为4小时,如果平均每月按30天计算,那么每月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度?合为多少

《电工基础》试题库 及答案

《电工基础》试题库 说明: 『1』本试题库使用专业: 机电系大专专业 『2』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定律 2、理解:(1)电位、电功率、电能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它们的参考方向。 (3)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欧姆定律。 (4)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 (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3、运用:(1)参考方向的应用;(2)应用KCL、KVL求未知电流和电压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1、识记:(1)电阻并、串联特性; (2)电阻星、三角连接的等效互换公式 (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 (4) 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 2、理解:(1)等效变换的概念。 (2)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 (3)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 (4)叠加定理的条件和内容 3、运用:(1)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的连接方式和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功率 的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2)支路电流法、网孔法、节点法求解电路的方法 (3)应用戴维宁定理确定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4)运用叠加定理分析含有两个直流电源的电路。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 1、识记:(1)正弦量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的关系; (2)正弦量有效值、最大值、平均值的关系; (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各种元件的复阻抗; (5)R、L、C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感抗、容抗,平均功率(有功功 率)、无功功率。 2、理解:(1)正弦交流电路量的特点; (2)R、L、C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各种关系; (3)串、并联谐振; 3、运用:(1)RL、R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2)RL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 (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 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1、识记:(1)对称三相正弦量 (2)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下线电压、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相电流、中性线电流的关系 (3)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 2、理解:(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 (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中线的作用 3、运用:(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五章磁路与变压器 1、识记:(1)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2)变压器的特性参数 2、理解:(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与磁化曲线和磁路的欧姆定律 (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磁通与外加电压的关系 (3)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特殊变压器的使用 第六章供电与安全用电

3电工基础第三章教 案

第三章电容器 §3-1、电容器 教学目的 1、知道电容器的概念,认识常见的电容器,理解电容器的概念及定义方法,掌握电容的定义公式、单位,并会应用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了解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知道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电容器的基本概念;电容的物理意义;影响平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掌握电容器的基本概念及其组成;理解电容的物理意义;记住平板电容器电容值的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类比法、讲授法,实验演示法,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授完。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Ⅰ、复习导入: 1、复习提问:叠加定理内容与应用条件。 2、导入新课:电容器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在电工和电子技术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电力系统中利用它可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在电子技术中,利用它可起到滤波、耦合、隔直、调谐、旁路和选频等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介绍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Ⅱ、讲授新课: 一、电容器和电容 1、电容器: (1)、电容器:指在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是由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体(又称电介质)所构成。 (2)、电容器最基本的特性:能够存储电荷。 (3)、用途:具有“隔直通交”的特点,在电子技术中,常用于滤波、移相、旁路、信号调谐等;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可用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 (4)、主要技术参数:电容量、允许误差、额定电压。 (5)、工作原理: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接到电源的正负极上,电容器的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 第一节电路和电路模型 学习目标:掌握电路的作用和构成及电路模型的概念。 1-1手电筒电路 电路和电路模型基本概念 1.电路特点: 电路设备通过各种连接所组成的系统,并提供了电流通过途径。 2. 电路的作用: 图 1-1 电路模型 (1) 实现能量转换和电能传输及分配。 (2) 信号处理和传递。 3.电路模型:理想电路元件:突出实际电路元件的主要电磁性能,忽略次要因素的元件;把实际电路的本质特征抽象出来所形成的理想化的电路。即为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例图 1-1 :最简单的电路——手电筒电路 4 .电路的构成:电路是由某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组成。(1)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及向电路提供能量的设备,如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把电能转换成为其它能的装置也就是用电器即各种用电设备,如电灯、电动机、电热器等。 (3)导线:把电源和负载连接成闭合回路,常用的是铜导线和铝导线。 (4)控制和保护装置: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保护电路的安全,使电路能够正常工作,如开关,熔断器、继电器等。 第二节、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学习目标:

掌握电路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定义及有关表达式,了解参考方向内涵及各物理量的度量及计算方法。 重点:各物理量定义的深刻了解和记忆。 一: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1.电流 (1) 定义:带电粒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定义为电流强度。 (2) 电流单位:安培 (A) , 1A = 103mA = 10^6μA , 1 kA = 103 A (3) 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为直流电,用I表示,方向和大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为交流电,用i表示。任意假设的电流流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4)标定:在连接导线上用箭头表示,或用双下标表示。 约定:当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时i >0,当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时i <0, (5)电流的测量:利用安培表,安培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直流安培表有正负端子。 2.电压 (1)定义: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A点移到B点所做的功,称其为A点到B点间的电压。用uAB表示。或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压。 (2)电压单位:伏特( V ), 1V = 103mV = 10^6 μ V , 1kV = 103 V (3)电压方向:规定把电位降低的方向作为电压的实际方向。电压的方向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为直流电压Uab ,方向和大小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为交流电压u ab 。任意假设的电压方向称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4)标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表示参考方向,可以用“+”高电位端、“-”低电位端来表示;可以用双下标表示;可以用一个箭头表示,当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时U> 0,当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时U <0。

电工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 1、功率因数是与的比值。 2、电路有三种状态,即、和。 3、三相电源绕组的连接方式有和联接。 4、电流经过的路径叫。 5、电流可分为和交流两大类。 6、参考点的电位是,低于参考点的电位是,高于参考点的电位是。 7、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时,电流为正值;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时,电流为负值。 8、电工测量中广泛应用的方法扩大电表测量电流的量程。 9、电容器具有储存的本领,其本领大小可用来表示,其表达式为。 10、磁体周围存在的磁力作用的空间称为。 11、流过电流的几个元件的串联组合称为一条支路。 12、在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与有关,而两点之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之间的。 13、纯电阻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为,电压与电流在相位上的关系为,有功功率为P=,无功功率为Q=。 14、纯电容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与电流有效值之间的关系为,

电压与电流在相位上的关系为 ,有功功率为P = ,无功功率为Q= 。 15、电容量的单位是 ,比他小的单位还有 和 ,换算关系为1法= 微法,1微法= 皮法。 16、在单电源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源的 极出发,经过外电路流向电源的 极。 17、叠加定理只适用于 电路,对 电路则不成立。 18、电源是提供能量的装置,它的功能是 。 19、理想电压源有称为恒压源,它的端电压是 ,流过它的电流由 来决定。 20、已知Ω=Ω=Ω=2,3,6321R R R ,把它们串联起来后的总电阻R= 。 21、如果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U 相电压,)30314sin(2220V t u U ?+=那么其余两相电 压分别为:V u = V ,=W u V 。 22、在并联电路中,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 。并联的的电阻越 多,等效电阻值越 。 23、已知一复数为A=4-j4,其指数形式为A= 、极坐标形式 为 、三角形式为 。 24、已知V U AB 10=,若选B 点为参考点,则A V = V ,B V = V 。 25、已知两个正弦交流电流A )90314sin(310A,)30314sin(100201+=-=t i t i ,则21i i 和的 相位差为 , 超前 。 26、在R-L-C 串联电路中,当X L >X C 时,电路呈 性;当X L

中职学校《电工基础》 教案

教 案 教学过程: 第1章 电路的基础知识 §1-1电路和电路图 一. 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路:电路是电流的流通路径, 它是由一些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而成的。复杂的电路呈网状, 又称网络。 电路和网络这两个术语是通用的。 2.电路的组成: 电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设备。 负载:电路中吸收电能或输出信号的器件 导线和开关:导线是用来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元件。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和断开的装置。 (a ) (b ) R

二、电路的基本功能 电路的功能有两大类: 一是电路的一种作用是实现能量的传输、分配和转换。 另一种作用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三、电路图 实际电路可以用一个或若干个理想电路元件经理想导体连接起来模拟, 这便构成了电路模型。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电源负载,帮助学生理解电源、负载的定义。 电路图: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画出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 1.电路原理图 用电路符号描述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电路原理图,简称电路图或原理图。 2.原理框图 原理框图也简称框图,它是一种用矩形框、箭头和直线等来表示电路工作原理和构成概况的电路图。 3.印制电路图 电路元件的安装图称为印制电路图 四、电路原理图常用图形符号 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简称为电路元件。电阻元件是一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能量的元件等。 记忆表1-1常用图形符号 安全教育,白露要到了,天气由热转凉,预防感冒。 作业,教材P5 2

课题1-1 电路1-2 电流 教学目标1.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要有自由电荷。 (2)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I = q t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练习习题(《电工基础》第2 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 ~ (3) 小结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3.形成电流的条件。 4.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5.直流电的概念。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 版周绍敏主编) 1.选择题(1)、(2)。 2.填空题(1) ~ (3)。

课题1-1电路1-2电流 教学目标1.路的组成及其作用,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 2.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1.电路各部分的作用及电路的三种状态。 2.电流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电路的三种状态的理解。 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 1.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闭合回路。 2.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画图讲解)。 (1) 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干电池、蓄电池等。 (2) 用电器: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装置,常称为电源负载。如电灯等。 (3) 导线:连接电源与用电器的金属线。作用:把电源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用电器。 (4) 开关:起到把用电器与电源接通或断开的作用。 二、电路的状态(画图说明) 1.通路(闭路):电路各部分连接成闭合回路,有电流通过。 2.开路(断路):电路断开,电路中无电流通过。 3.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短路时电流很大,会损坏电源和导线,应尽量避免。 三、电路图 1.电路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几种常用的标准图形符号。 第二节电流 一、电流的形成 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提问) 2.在导体中形成电流的条件 (1) 要有自由电荷。 (2) 必须使导体两端保持一定的电压(电位差)。 二、电流 1.电流的大小等于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与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q I = t 2.单位:1A = 1C/s;1mA = 10-3 A;1μA = 10-6A

3.电流的方向 实际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提问:金属导体、电解液中的电流方向如何? 参考方向:任意假定。 4.直流电:电流方向和强弱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电流。(画图说明练习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是非题(1) ~ (3) 小结1.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 2.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3.形成电流的条件。 4.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5.直流电的概念。 布置作业习题(《电工基础》第2版周绍敏主编) 1.选择题(1)、(2)。 2.填空题(1) ~ (3)。

1概论和安全用电常识 一、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及重要性 1)电力工业(能源、电力、电工制造) 2)基础工业(运输、铁路、冶金、化工、机械) 3)高新技术 (生物、光学、半导体、卫星、空间站、核弹、导弹等) 2.教学安排 1)时间 2)内容及主要参考书 3)考试方式及成绩评定 3.基本要求 1)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按时交作业 3)注意学习方法 预习——听课——作业——实验 4)重视实验 希望师生互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4.主要内容 二、安全用电 1.触电 人体因触及高电压的带电体而承受过大的电流,以致引起死亡或局部受伤的现象称为触电。触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流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以及触电者本人的情况有关。人体的电阻为800 至几万欧不等,36V以下的电压对人体安全不构成威胁。通常规定36V以下的电压为安全电压。

触电事故表明,频率为50~100Hz的电流最危险,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50mA(工频)时,就会产生呼吸困难、肌肉痉挛、中枢神经遭受损害从而使心脏停止跳动以至死亡;电流流过大脑或心脏时,最容易造成死亡事故。 2.安全措施 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除应注意开关必须安装在火线上以及合理选择导线与熔丝外,还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正确安装用电设备电气设备要根据说明和要求正确安装,不可马虎。带电部分必须有防护罩或放到不易接触到的高处,以防触电。 2)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导线和埋在地中的接地装置连接起来,叫做保护接地,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以后,即使外壳因绝缘不好而带电,这时工作人员碰到机壳就相当于人体和接地电阻并联,而人体的电阻远比接地电阻大,因此流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微小,保证了人身安全。 3)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就是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中,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中性线连接起来。这时,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碰壳,由于中性线的电阻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立即使电路中的熔丝烧断,切断电源,从而消除触电危险。 4)使用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主要是防止由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和单相触电事故;其次是防止由漏电引起火灾事故以及监视或切除一相接地故障。有的漏电保护装置还能切除三相电动机的断相运行故障。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第一节电路基本知识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路的概念 电路是电流流通的路径,也就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它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电路的作用是能够是实现电能的传输与变换,能够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2、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图1-1-1) 图1-1-1 电路的基本组成 (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将非电能(如化学能、光能、机械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如电池<化学能>、发电机<机械能>等)。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3) 控制元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起着接通、断开、保护、测量的作用。 (4) 联接导线: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导体,为电能提供通路并传输电能。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态 (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根据负载的情况,又分为满载、轻载、过载三种情况。(图1-1-2a) (2)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 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图1-1-2b) (3)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图1-1-2c) 图1-1-2 电路状态 二、电路模型(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也叫做实 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称为

精品文档 《电工电子技术》教案 授课教师:姚大杰 授课班级:14机制 14机制(对口) 2015—2016第二学期

教学内容注意点手写课前互动:试想如果没有电,会给同学们哪些不便? 由问题引出下面内容: 电工学是非电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电 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为升学以及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1、电工学课程研究的对象————“电” 2、电工学课程的发展 3、电能的优越性 (1)便于转换 (2)便于输送 (3)便于控制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电路:电流流通的路径。 直流电路:由直流电源供电的电路。 1.1电路作用与电路模型 一、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电路就是电流通过的闭合路径,它是由各种电气器件按一定方式用导 线连接组成的总体。电路的结构形式和所能完成的任务是多种多样的,从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设备到工、农业生产中用到的各种生产机械的电器 控制部分及计算机、各种测试仪表等,从广义说,都是电路。最简单的电 路如图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1、组成:电路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电源是供应电能的设备。在发电厂内将化学能或机械能等非 电能转换为电能,如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是使用电能的设备,又称用电器。作用是将电能转换成 其它形式的能量,如电灯、电炉、扬声器、电动机等。 (3)中间环节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起传输和分配电能或对电信 号进行传递和处理的作用,如变压器、输电线等。 电路三 部分组 成

教 学 内 容 注意点 手写 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也称为直流电流,用I 表示。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变电流,简称交流电流,用i 表示。 电流的单位为A (安[培]),还有kA (千安)、mA (毫安)、μA (微安)等。 31kA 10A = 361A 10mA 10A μ== 3、电流的方向 (1)实际方向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的方向或负电荷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2)参考方向:可以任意选取 在分析电路时,常常要知道电流的方向,但有时电路中电流的实际方向难于判断,此时常可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也称正方向)”。 所选的参考方向不一定与实际方向一致。 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一致时,则电流为正值;反之,当电流的实际方向与其参考方向相反时,则电流为负值,如图所示。 I I 实际方向实际方向 参考方向参考方向 a a b b a )0I > b )0I < 4、电流的表示方法 (1)箭头:→ (2)双下标:ab I 5、电流的测量——用电流表(安培表)来测量。测量时注意: (1)交、直流电流用不同表测量。 (2)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 参考方向选取

电工基础第一章直流电 路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 序号 内 容 学 时 1 绪论 0.5 2 第一节 电路 1 3 第二节 电流和电压 4 第三节 电阻 1 5 第四节 部分欧姆定理 6 第五节 电能和电功率 1.5 7 本章小结与习题 8 本章总学时 4 第一节 电 路 一、电路的基本组成 1.什么是电路 电路是由各种元器件(或电工设备)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的总体,为电流的流通提供了路径。 图1-1 简单的直流电路 1.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和额定电压、 电流、功率等概念。 2.掌握电流、电压、电功率、电能等基本概念。 1.了解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特点。 2.理解理想元件与电路模型、线性电阻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

图 1-2 手电筒的电路原理图 2.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电源(供能元件):为电路提供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电池、发电机等)。 (2)负载(耗能元件):使用(消耗)电能的设备和器件(如灯泡等用电器)。 (3) 控制器件:控制电路工作状态的器件或设备(如开关等)。 (4) 联接导线:将电器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如各种铜、铝电缆线等)。 3.电路的状态 (1) 通路(闭路):电源与负载接通,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或元器件获得一定的电压和电功率,进行能量转换。 (2) 开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又称为空载状态。 (3) 短路(捷路):电源两端的导线直接相连接,输出电流过大对电源来说属于严重过载,如没有保护措施,电源或电器会被烧毁或发生火灾,所以通常要在电路或电气设备中安装熔断器、保险丝等保险装置,以避免发生短路时出现不良后果。 二、电路模型(电路图) 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也叫做实际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简称为电路图。例如, 图1-2所示的手电筒电路。 理想元件:电路是由电特性相当复杂的元器件组成 的,为了便于使用数学方法对电路进行分析,可将电路 实体中的各种电器设备和元器件用一些能够表征它们主 要电磁特性的理想元件(模型)来代替,而对它的实际上 的结构、材料、形状等非电磁特性不予考虑。 表1-1常用理想元件及符号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