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4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4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4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4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2004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宏观经济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交易方程: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于本世纪初提出,也被称之为费雪方程式。这一方程式在货币需求理论研究的发展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

费雪认为,假设M是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T为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则有:MV=PT或。从这个方程看,P 的取值取决于M、V、T这三个变量的相互作用。不过费雪分析,在这三个经济变量中,M 是一个由模型之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外生变量;V由于制度性因素在短期内不变,因而可视为常数;交易数量T对产出量通常保持固定的比例,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只有P和M 的关系最重要。所以P的值特别取决于M数量的变化。费雪虽然更多地注意了M对P的影响,但是反过来,从这一方程式中也能导出一定价格水平之下的名义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说,由于MV=PT,则。这说明,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考察,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是。费雪方程式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是一个缺陷。

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的对称。消费—与收入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即消费支出取决于收入水平。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消费函数的一般形式是:C=f(Y)消费函数这一概念是凯恩斯最先提出来的,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战后的研究表明,这—假说可以解释短期消费行为,而不能解释长期消费行为。因此,以后在对消费函数的研究中文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与生命周期假说,并对收入之外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3.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中的一个概念。又称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水平极低时,人们对货币需求趋于无限大,货币当局即使增加货币供给也不能降低利率,从而不能增加投资引诱的经济状态。当利率极低时,有价证券的价格会达到很高,人们为了避免因有价证券价格跌落而遭受损失,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这意味着货币需求会变得完全有弹性,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趋于无限大,表现为流动偏好曲线或货币需求曲线的右端会变成水平线。在此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不会使利率下降,从而也就不会增加投资引诱和有效需求,当经济出现上述状态时,就称之为流动性陷阱。但实际上,以经验为根据的论据从未证实过流动性陷阱的存在,而且流动性陷阱也未能被精确地说明是如何形成的。

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普遍的、持续性上涨。首先,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物价总水平普遍性的上涨。经济生活中,一些商品价格上升,一些商品价格不变,还有的商品价格下降,这是常见的现象,只有物价水平普遍上升的情况才可以说是通货膨胀。其次,通货膨胀是物价水平持续性上涨。这就是说,不能将偶然因素引起的短期物价上升成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通货膨胀率被定义为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分类:

(1)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

①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物价上升的比例在10%以内。

②奔腾的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

③超级通货膨胀。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

(2)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

①平衡的通货膨胀。即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率上升。

②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

(3)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

①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

②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具有自我维持的特点,又称为惯性的通货膨胀。

(4)按照起因分类

①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②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这里的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

③结构性通货膨胀。指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称为结构性通货膨胀。

二、简答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什么是国民生产总值,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国民生产总值(GNP)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各种最终产品的价值都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产品市场价值就是用这些最终产品的单位价格乘以产量获得的。

(2)国民生产总值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不计入GDP,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3)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4)国民生产总值是计算期内(如2004年)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5)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本国常住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总和,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而与此相联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从而一个地域概念。

例如,一个在中国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要计入美国的GNP中,但不计入美国的GDP 中,而计入中国的GDP。反之,一个在美国制造业中开设公司的中国老板取得的利润是中国GNP的一部分,不是美国GNP的一部分,但它是美国GDP的一部分。因此,若某国的GNP超过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超过了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而GDP 超过GNP时,说明的情况则正相反。

(6)国民生产总值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非市场活动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2.试述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意义。

答:(1)二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均衡收入指与计划总支出相等的收入。计划支出由消费和投资构成,即。在收入决定的简单模型中,总是先假定计划净投资是一个固定的量,不随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而变化,即投资()是一个常数。根据这一假定,只要把收入恒等式和消费函数结合就可求得均衡收入:

解联立方程,就得到均衡收入:

可见,如果知道了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就可得均衡的国民收入。

(2)意义

两部门的国民收入决定实际上是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的一个缩影。凯恩斯认为,在两部门经济中,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当计划指出和实际收入相等时,市场就处于产品市场均衡的状态。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共同决定了经济的平衡,从而拉开了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序幕。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表明,国民收入的决定和支出需求具有很大的关系,供给

并不能自动创造需求。在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理论,都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总供给总是和总需求保持均衡的。

第二,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表明,储蓄和投资并不会自动调整。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认为,储蓄和投资自然会有相等的趋势。因为储蓄形成资本供给,投资形成资本的需求,当储蓄大于投资即当资本供给超过需求时,利率下降,从而抑制储蓄,刺激投资,使储蓄大于投资的局面得到改变;反之,当投资大于储蓄即资本供不应求时,利率会上升,从而刺激储蓄,抑制投资,使投资大于储蓄的局面得到改变。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表明,储蓄和投资只有在产品市场均衡时才会相等。投资和储蓄之间并无管道相连。投资未必经常等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的储蓄,总供给未必经常等于总需求。消费函数中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律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消费部分越来越少,储蓄越来越多,造成总需求不足。

3.在劳动市场上,工资是如何调节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并使两者相等的?

答:(1)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要素的供求双方人数都很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以及要素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

如果劳动市场是竞争性的,而企业只能接受既定的市场工资和其产品的市场价格,则企业将会选择一个就业水平,使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因为,只有在这一就业水平,利润才能最大化。这里,实际工资等于货币工资W除以价格水平P,即。如果企业的就业低于这一水平,劳动的边际产品就将超过实际工资,因而存在着增加利润的机会。企业可以以工资W雇用一个工人,该工人按劳动的边际产品所给定的量生产更多的产品。企业将这些产品以价格P出售,便可从中获利。企业将不断利用这一获利的机会,直到增雇的工人将劳动的边际产品降低到和实际工资相等时为止。图2显示了利润最大化点。

由于劳动的边际产品随劳动投入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劳动的需求函数是实际工资的减函数。宏观经济学认为,上述微观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的关系,对于总量意义上的劳动市场也是成立的。

如果用表示劳动需求量,则劳动需求函数可表示为:(1)式中,为实际工资;与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实际工资低时,劳动的需求量大;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需求量小。换句话说,劳动需求函数(1)式具有负斜率。这样,劳动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即劳动需求曲线可以表示为图3中的形状。

从图中可以看到,当实际工资为时,劳动需求量为,当实际工资从下降到,时,劳动需求量就由上升到。

同劳动的需求类似,总量意义上的劳动的供给也被认为是实际工资的函数,劳动供给函数可表示为:NS=NS()式中,NS为劳动供给总量。进一步地,劳动供给是实际工资的增函数。实际工资低时,劳动的供给量小;实际工资高时,劳动的供给量大。劳动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即劳动供给曲线如图4所示。

从图中可知,当实际工资为()时,劳动供给量为N,当实际工资从()。上升到()时,劳动供给量就从N上升到N。

如果工资W和价格P两者都是可以调整的,那么实际工资也是可以调整的。劳动市场的均衡就由劳动的需求曲线和劳动的供给曲线的交点来决定。如图5所示。

在实际工资()的水平上,企业所选择的劳动数量恰好等于公众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即就业水平为N。如果实际工资太高,例如为图中的()则劳动的供给量为N3,而劳动的需求量只为N1,这意味着劳动供过于求,表明经济不能为所有愿意工作者提供足够的职位,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情况下,实际工资就会降低,从而刺激企业的劳动需求,抑制劳动者的劳动供给。随着实际工资的不断调整,劳动的供求数量也不断进行调整,直到使劳动市场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时为止。

总之,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的完全竞争的经济中,劳动市场的均衡条件是:

劳动市场的均衡一方面决定了均衡的实际工资,另一方面决定了均衡的就业量。用图5来说就是()和N0。

4.试述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和主张。

答:货币学派是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于70年代蓬勃兴起,是当代自由主义阵营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它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所领导和创立,并以芝加哥大学为主要阵地,因此又称为芝加哥学派。在西方经济学界,这个学派可以说是反对凯恩斯主义最有力的,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沃尔特斯、莱德勒、帕金和弗里希等。

根据新货币数量论和自然率假说,货币学派的主要观点如下:

(1)货币供给对名义收入变动具有决定性作用。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完全取决于货币当局的决策及银行制度。而货币需求函数则表明,货币供给与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完全无关。在货币供求相均衡时,有新货币数量论的方程式,由于货币流通速度V在短期仅仅可以作出轻微的变动,而在长期中又是不变的数量,于是货币供给量M便是影响名义收入Y的决定性因素,即货币数量是货币收入波动的主要原因。

(2)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价格以及其他用货币表示的量(如货币工资等),而不能影响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根据自然率假说,就业量(从而实际国民收入)是技术水平,风俗习惯,资源数量等非货币因素所决定的,因此新货币数量论方程式中的y与M无关。按照弗里德曼的看法,V在长期中又是一个不变的常数,因此,货币数量M能影响的只能是价格P以及由货币所表示的变量。换句话说,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3)在短期中,货币供给量可以影响实际变量,如就业量和实际国民收入。根据新货币数量论,货币流通速度y在短期可以具有轻微变动的解释以及货币主义从自然率假说出发,对货币政策在短期中的效应的考察都支持了货币主义的这一观点。

(4)私人经济具有自身内在的稳定性,国家的经济政策会使它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自然率假说是货币主义的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按照自然率假说,资本主义经济有趋向于自然率(即充分就业)的自行调节的机制。因此,市场机制仍然是调节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合理配置的有效工具。虽然各种随机扰动将使经济出现短期波动,但经济本身仍具有长期均衡的趋势。因此,如果国家干预干扰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反而会导致宏观经济的严重失衡。;

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者根据其理论和对经验资料所作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主要包括三点:

(1)反对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在弗里德曼看来,以需求管理为宗旨的财政政策最终都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张和收缩来实现其经济调节作用的,而由于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私人投资会随着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减少,其后果往往为用非生产性的投资去代替生产性的投资,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改善。此外,过度的政府开支也会带来通货膨胀。因此,财政政策不但无效,反而对经济有害。

(2)反对“斟酌使用”(即根据情况变化而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坚持这一主张的理由在于经济政策的滞后性质。

(3)力主单一政策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政策能够胜任两项任务:能够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一个主要根源;能够给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根据这一认识,货币主义提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再加上人口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增长率,是货币政策惟一的最佳选择。货币主义的这一以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控制指标,而排除利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的政

策建议被称为单一的政策规则。

三、论述题(50分)

3.试用宏观经济学理论说明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及其手段。

答:(1)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和自由经济制度的缺陷有关。在凯恩斯之前,宏观经济学的假设是萨伊定理和充分就业假设,认为利息率调整能使储蓄永远等于投资,社会需求永远是合适的。但1929年的经济危机表明,在宏观经济纬度上,市场并不能自由地使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有效需求不足是社会的常态。凯恩斯认为,增加货币供给在非充分就业条件下,增加货币供给会通过降低利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产量,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可以降低经济波动程度,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凯恩斯以后,无论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政府对宏观经济的作用都无法回避了。具体来说,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调节经济周期。市场基础上的经济运行决定了经济的增长不是平稳的经济增长,而是具有一定的波动性,这些波动性表现出来就是经济周期。在完全市场化条件下,经济繁荣、衰退、复苏的阶段,经济周期的阶段经历的时间也完全由市场决定。经济周期波动对宏观经济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往往巨大,其社会损失就更加无法预计。但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宏观经济运行,达到缩短经济周期,减轻经济剧烈波动带来损失的效果。比如在经济低迷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社会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以使经济快速从低迷的经济中回升上来。而在经济高涨时期,政府通过紧缩性需求政策,以防止经济过热造成的通货膨胀危险。

第二,政府对经济干预可以保证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市场化条件下,企业投资的标准在于投资的回报率,一个行业投资的回报率高,则资源向该行业倾斜,通过价格机制达到了资源的配置。但在有些关键性的行业中,比如基础设施行业、对国家的技术进步有重大推动作用的高新技术行业等,要么投资回报率较低,要么行业处于启蒙成长阶段,未来的经济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个理性的企业都不会投资于这些行业,而是将资源投向目前回报率较高的行业。这样就造成经济结构无法及时升级以及基础行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但在政府的干预下,政府可以通过政府投资,税收优惠等手段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从而消除经济发展中的瓶颈,保证经济结构的升级。

第三,政府干预经济可以保证收入相对公平。市场经济要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即通过资源配置达到经济效率的最大化。但一个经济社会中,除了要具有效率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公平,这种公平不仅包括效率高的要素获得更多报酬的要素公平,还包括绝对资源差距不能过大的绝对公平。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可以在保证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础上,保证经济的公平。从而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

(2)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有三种:

①经济手段。

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

施,其重点在于国家对经济的引导。常见的经济手段有指定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投资政策、价格政策等。运用经济手段对市场经济进行调控,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②法律手段。

指国家指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方法,侧重于国家对经济的规范。内容包括经济立法、经济执法、法律监督等。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作。

③行政手段。

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侧重于国家对经济的干涉,包括行政命令、行政制度、行政法规和条例等,其特点是直接、迅速。但应注意行政手段必须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也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地使用,否则,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的后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