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解析

2019届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解析

2019届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解析

1.(全国Ⅰ卷“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26省9月联考1.)葛兆光说:“世界上唯有我们的祖先将一个国叫作‘国家’,国是公有的,家是私有的,原本应泾渭分明,但古人却将其混同。”对此影响最大的早期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B.礼乐制C.宗法制D.君主制

此题选择C。

因为题干中说的很明确,问的是对于将国和家混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那么其实就是问的就是什么制度保证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而宗法制作为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血缘亲疏为标准,通过明确统治集团和统治权力有序得到继承以保证统治集团和统治机构(国家)稳定和团结的继承制度,将家族的宗统和国、政府的君统合二为一,实现了政治上有序的隶属关系,因此选择C。

此题很多同学会错选A世袭制。世袭制通过取代禅让制将公权力变为私有,但是这只是变公有为私有,还不是家国一体。但是,家族内部的秩序和政治权力体系中的秩序并不明确。世袭制也是在不断地发展之中。从夏禹到夏启再到太康,完成了世袭制对于禅让制的取代。但是,夏王朝有武观之乱(相传为夏启其子武观和太康争夺王位,也有说法是夏启死后五个儿子争夺王位,因此也称五观之乱)、商王朝因为兄终弟及和

父死子继交替进行而有九世之乱,这都说明继承法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族和国家继承的秩序逐渐得到了完善并且在西周时期大致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继承法制度,也就是宗法制。

B礼乐制度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一种区别高低贵贱的制度,通过不同亲疏层级的贵族享用不同等级的舞蹈、音乐、饮食、祭祀而加以区分其等级。一般我们都会记住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但是实际上礼乐制度和分封制、宗法制作为西周三大基础政治制度是三位一体的。

2.(衡水一调2.)春秋初年,齐桓公、晋文公曾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北击戎狄,拥戴周王。这些行为

A. 加快了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

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

C. 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

D. 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

此题答案选择A。

首先我们要清楚古代的华夷的概念。所谓的夷,可能是在中国土地上生活的某一个少数民族部落,是一个政治实体,但是却肯定是不在周王朝的政治序列之内的。在周王朝的历史中,因此绝对不可以把夷人部落,甚至是夷族人建立起的国家和周王室的封国等同。因此排除B。

C,题干说了有战争,但是尊王攘夷的口号、打击戎狄和拥戴周王的行为都是在突出战争的正义性,在表现这些战争行为都是有限的战争。因此C偏差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因此排除。

D,此题所说拥戴周王,不论其是否就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总之是想要恢复西周的政治秩序的。同时也可以证明以周王室为中心的政治体制还是得人心的、有正义性的,这也就证明了作为周政治秩序组成部分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还是存在一定影响力的。故而排除。

A,一般能够选出A是因为尊王攘夷的口号。但是,事实上,即便没有这个口号,只是战争这种行为就会加强人类的联合。战争(尤其是全球化完成之前的战争)和殖民、贸易、传教等一样,会带来成规模的人口迁移和人种交换,虽然战争的迁徙可能伴随着征服、殖民、暴力统治、俘虏等残酷的行为。

最后来说一下尊王攘夷这个口号的内涵。尊王攘夷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是尊王,尊王就是尊重周王室。这种尊重不仅仅表现在对于周王本人的尊敬,还表现在对于以周王室为核心的政治秩序的尊重。例如,齐桓公带领诸侯朝见周王,体现了自己作为封臣对封君的义务,这是一种尊重。同时据说,齐桓公在率军援助北燕抗击孤竹之后,燕公相送入齐境。按照周礼,诸侯相送不入别国之境,齐桓公就依照周礼把这片土地送给了燕国,以表示对于周朝政治秩序的尊重,这也是尊王。尊王和攘夷往往是合二为一的,同样还是齐桓公的事例。他在称霸之前曾经迁邢救卫,帮助邢国和卫国重塑都城,抗击戎狄入侵,保持了分封秩序。齐国南下

伐楚,问罪于楚,其一是楚国应当进贡给周王的包茂没有到货,其二是昭王南征而不复(西周初年,周昭王南征楚国兵败,溺水而亡)都是以替周王室问罪的形式兴讨伐之举。

3.(衡水一调

4.)有学者批驳了“春秋战国时社会变革是经过奴隶起义完成”的观点,认为一种社会形态向另种社会形态过渡,是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是暴力结果。该学者的观点【本题有修改】

A. 充分肯定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 全盘否定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 正确分析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的动力

D. 夸大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形态变化中的作用

此题可能是本套卷子错误率最高的一道题,原因在于很多同学在学习、复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都没有甚至是拒绝正确地认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而是粗俗地将历史唯物主义片面地理解成为了经济决定论,也就是把经济因素看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决定因素的理论。

但是经济决定论本身就是对于历史唯物主义最尖锐的诘难和诽谤,在恩格斯晚年曾经就专门著述阐发历史合力论的相关理论,以此对将“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经济决定论”的认识进行反击。如果做了9月23日练习的同学应该就接触到了下面的这则材料:

清华大学2018年9月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德)恩格斯《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

一方面,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从来不否认经济因素之外的因素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并且坚持强调政治、文化、思想等因素对于历史的作用,将历史看做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发展是各方面因素综合的作用,只是突出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因素的最终决定力量地位。但是,政治、文化、思想、意识等领域并不是经济的附庸,它们虽然受到经济的决定性影响,但是自身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反作用。

社会发展,尤其是是社会形态的发展是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的发展。它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基础,也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的配合;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在某一个特定的地点,以某一种特定的方式,由某一群特定的人,以其具体的社会行为是发展发生。我们在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时候,其实也背诵过,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得到表现,就是这个含义。

因此,此题的题干中,该学者批判“春秋战国时社会变革是经过奴隶起义完成”的观点,认为一种社会形态向另种社会形态过渡,不是暴力结果,这些都是正确的。认为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过渡是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发展的作用,这就倒向了经济决定论,显得颇为片面了。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归根结底的决定性作用,此外应当承认暴力等因素的作用。

在2018年高考前,曾经得到过消息,在以后的历史考试阐述中,除了唯物史观,其余的所谓史观比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环境史观等,全部改称为史学观点或者历史分析方法。现在还不确定2019年的高考会不会更加突出史观的思维内涵,但是既然要凸出唯物史观,我们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认识,就要更加深刻一点。

4.(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2、)有学者指出:“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分封制()

A.有利于强化国家意识B.存在国家分裂的隐患

C.不利于维护宗族团结D.益于树立周王的权威

在分封制下,卿大夫的士、庶民凝聚于卿大夫身边而不是国君身边,就会成为家的私属。卿大夫家势力的逐渐扩大会让家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

实体,就会威胁到国君对于国内的统治。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就多次出现过卿大夫主持国政(鲁国三桓)、篡夺国政(田氏代齐)甚至是分裂诸侯国(三家分晋)的情况。而这是诸侯和卿大夫这一对大宗和小宗的关系,诸侯和天子同样结成类似的大宗和小宗关系。卿大夫效忠于国,也就不必效忠于周天子。久而久之,如果国君能够在与卿大夫的斗争中占据上风,将诸侯国的力量凝聚到诸侯身边,就也会形成独立于周天子之外的政治实体结构,造成以周王室为核心的邦国联盟的分裂。

分封制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考察中,多是强调了其作为周王室为核心的诸侯国联盟所表现出的统一的一面。但是,联盟有松散和紧密之分,有趋于瓦解和分裂的威胁。联盟毕竟不是大一统的帝国,这是需要谨慎认识到的。

5.(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7.)有学者认为,秦汉时“民之反,多农与士结合,易成;至宋、明民之反,农而已,士稍也,易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民阶层的发展B.监察制度的完善

C.封建统治基础的扩大D.阶级矛盾的消除

如果我们把材料所说的反理解为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反抗来看的话,就应该能够看出,秦汉的时候农、士都是被统治的反抗者,而明清时候只有农还是被统治的反抗者,而士已经退出了这个行列。说明其已经变成了统治者,成为了统治联盟的一员。因此选择C。

此题A选项,首先,市民阶层是一个超脱了中国传统士农工商四个职业集团的阶层。在城市之中有商人,也有从事手工业的工人,也有以经营商业、手工工场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而不仅仅以土地地租为经济支撑的士大夫。其次,市民阶层不是一个没有反抗意识的阶层。

此题B选项,监察制度监察的是官吏,是肃清政治秩序的体制,而不是监视人民的制度。

此题D选项,我认为只要做题走心的了的同学,都不会选。

6.(衡水二调14.)东晋时期,社会动荡,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门阀士族的势力得以发展甚至超越皇权,皇权政治从此演化为门阀政治。皇权与士族势力的均衡与共治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材料主要说明A.门阀政治取代皇权政治B.门阀政治是特殊条件下的一种变异

C.门阀政治确保政权稳固

D.门阀政治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这道题是一道非常鸡贼的题目。

正确的答案应当选择B,因为材料中说了“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皇权政治演化为门阀政治”,这就是证据。我们回顾中国历史的脉络,所谓门阀体制只出现在了东汉末年到隋唐年间,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脉络中,算是一小段特例,也符合特殊条件这一修饰。

说其鸡贼是因为C和D都很难直接排除。C,看上去很对。因为材料的第二句说了这种政治体制在社会动荡的局面下确保了统治秩序的平稳。

但是需要注意主语,材料说的是皇权和士族实力的均衡和共治,而非是门阀政治本身。D,则是错在对皇权有益这个地方上。门阀的势力超越皇权,显然是对皇权的集中和加强产生了威胁的,因此可以说门阀政治是对政治结构和政治秩序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7.(衡水一调8.)下列对图4、图5所示历史变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生产力发展影响王朝更替

B. 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延续性

C. 分裂割据在古代难以避免

D. 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根据材料我们知道这两幅地图的时间相隔八年的时间,从晚唐进入五代十国。这两幅地图首先告诉我们了晚唐虽然名义上还属于一个大一统王朝的时代,但是其实当时已经是军阀割据的情况。其次,两幅地图中主要的藩镇和割据政权的版图告诉我们,五代十国的割据政权大多继承于

唐代末年的藩镇。因此,我们应该从这两幅地图中看出历史的延续性,所以可以通过这种直观,直接选择B。

此题虽然不难,但是再向同学们提醒一件事情,那就是:历史是一个延绵的过程。我们的历史教学,或者讲历史事件的发展,或者讲一个时代的特征,其实都要先将历史在时间上分割出上限和下限。这就会让我们对历史有一个错误地感觉就是认为历史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历史中时间的流逝缺乏感觉。有些时候,我们背历史书,背历史事件,背时代特征,背经典史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是因为我们对于历史的延绵性缺乏认识,不能把社会历史的发展当做是一个过程来看待。这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

此题的A选项,会有人错选,原因如上面的第三题,也就是不假思索的经济决定论。

8.(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9月月考试题17、)清初,政府先后五次颁布禁海令,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违者立斩;禁止国内船只租赁、私卖给外国人,沿海50里内“尽夷其地,空其人”。从近代化的视角看,该政策的影响是()

A.打击了中外反清势力B.丧失了对外贸易主动权

C.巩固了清政权的统治D.违背了世界发展的潮流

此题的重点在于设问中的一句话,“从近代化的视角看”,也就是说问的是该政策对于近代化有什么推动或者阻碍的作用。因为此题四个选项都对:禁海令打击了台湾的郑明集团,促进了统一,也阻止了外国殖民势力侵入沿海,巩固了清政权的统治;放弃沿海的自由贸易,使得对外贸易局限于官营的广州十三行,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这三个选项都是从清政府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的。

那么,所谓近代化的视角,我们就要知道什么是近代化。简单地说,近代化≠工业化,而是人类从封闭隔绝的封建的农业文明走向开放交流的现代国家管理下的以城市为中心的文明。这种禁海令显然违背了当时世界范围内,以欧洲为主导的,从封闭隔绝走向开放交流的潮流,这是近代化的一部分。

9.(衡水二调43.)在明代,书生一旦中举即可授官食俸,退休后仍为缙绅,终身享有免税特权,并且可以泽及子孙。小户农民经常利用这一规则,携带财产投靠缙绅府下。这会导致

A.土地集中的现象愈演愈烈

B.科举取士的范围不断缩小

C.税收对象上移到缙绅阶层

D.分封贵族的现象层出不穷

此题选择A。

材料中所说的农民利用缙绅免税的特权携带财产投靠到缙绅府下,这称之为投献,目的是为了逃避赋税。其所携带的财产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动产,往往是把自家的土地献给缙绅。这是缙绅利用其政治优势变现为

经济优势。除却缙绅对于土地的兼并,明代中后期皇室、功臣、勋贵也都参与到了土地兼并之中。从明成祖朱棣设立皇庄开始,皇庄经济在明代中后期急剧扩张。到武宗时期,京畿皇庄就已经有几十处,共占地三万七千五百多顷。而皇帝对于诸王和勋贵的赏赐则超过皇庄之数,明神宗时期,曾经一次就赏赐福王四万顷,后来因为河南府无地才在大臣的劝解下削减到了两万。赏赐瑞王两万顷土地,汉中田地不足,只能跨省圈地。除却皇帝的赏赐,诸王贵族也和普通缙绅一样接受人民的投献,甚至是接受豪强的投献。这些情况导致了土地兼并逐渐剧烈起来,到明代后期,土地有一半甚至是大多数都属于各级地主,大多数农民都沦为地主的佃农,如顾炎武所说“有田者十一,为人佃作者十九”。

10.(四川省广安第二中学校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2.)著名史学家蒋廷黻说:“洪秀全得到南京以后,我们更能看出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太平天国运动中不能反映该论断的是()

A. 天京事变中自相残杀

B. 大量聚敛金银财富

C. 等级森严的官制规定

D. 颁行《资政新篇》

此题比较简单,选择D。

曾经有一种比较传统的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全部都是失败的。因为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下场无非有三:第一,被军事剿灭或者内斗瓦解;第二,投降被招安;第三,改朝换代,成为新的王朝统治者。其中

比较需要格外注意的是第三种失败的结局,起义集团获得胜利之后,无非是变成了新的地主阶级代言人。社会结构依旧没有得到发展,因此也被认定为失败了,这是把农民起义寄希望于一种社会革命来看待的,而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农民起义是否能够被看做革命,或者是否具有革命的性质是存在疑问的,因此,这个命题也是存在争议的。

但是,太平天国运动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征。洪仁轩所编写的《资政新篇》虽然没有得到落实和贯彻,但是其中的很多措施已经超出了传统农民起义战争的格局,提出了把中国从农业文明衍化到工业文明、资产阶级社会的设想,因而具备了社会革命的性质。

11.(衡水一调14.)学者们指出:“古代希腊人在联邦上向来没有取得任何成功。”这要是因为古代希腊

A. 小国寡民各自为政

B. 公民缺乏集体意识

C. 城邦实行集中管理

D. 出现寡头僭主政治

此题选择A。

此题的难度不大,重点在于要理解联邦这个词的含义。所谓联邦指的是两个以上政治实体,通过条约联合组成的复合型国家。世在现代世界,最为著名的联邦制国家就是美利坚合众国。在联邦制国家内,各个组成

单位优先存在于联邦本身。在联邦制国家内,联邦政府的权威来自于自下而上的自治权力的让渡。联邦制国家的国民具有双重的身份,他们既保留有自己所在地的身份,又保有联邦的国民身份。

因此我们说当理解到联邦的含义的时候,就应该清晰这道题论述的范围是以城邦本身为主语的。它既不是城邦的组成者,也不是城邦的管理体制,发展状态,而仅仅是城邦和城邦之间的关系,故而排除了B、C、D。古代希腊的城邦政治中,有一些是复合的政治体,但是都不能算是联邦。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以雅典和斯巴达结成的两大城邦集团,是一种联盟。城邦与城邦之间虽然联合,但是却没有形成一个联合的政府。虽然有些希腊城邦和自己的殖民子邦之间也有关系,但是这种关系是母邦--子邦的关系。

12.(全国Ⅰ卷“超级全能生”2019届高三26省9月联考19.)有学者认为:“没有初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商人们的扩张要求,就没有地理大发现;但若没有国王和政府的领导、支持及贵族的参与,同样也不会有地理大发现。”这说明地理大发现

A.是商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适应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C.是人类社会走向整体的推动力D.推动了人类文明交流与发展

这道题目传达给我们的一种史学的观念和第三题是一致的,历史是一个合力的结果,社会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这道题目的材料强调了地理大发现有资本主义和商人们的支持,

这是来自经济和商业的支持因素,也有国王、政府和贵族一方从政治上给予的支持和参与,很直白的强调了这种合力的作用,因此选择A。而B、C、D同样也都是正确的。B和D表明了地理大发现的结果。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资本的原始积累不仅仅指的是欧洲人通过殖民掠夺和远洋贸易使得大量的贵重金属流入欧洲,而是贵重金属以货币的形式流入了市场。而人类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不仅仅是精神文明的交流还有物质文明的交流。地理大发现之后形成了一次大规模的物种交换和人种交换。

在新航路开辟之前,世界各个人种基本是固定居住在一个区域的。黑人多数聚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白种人聚集在西亚欧洲和北非,黄种人在东亚。大航海时代之后,大批白人开始了殖民美洲、澳洲和东亚,掠夺黑人去往欧洲或者殖民地充当免费劳动力。各个大陆都有不同肤色的人民杂居共处,又衍生出一些因民族而起的问题。例如,奴隶问题,最终引起了美国的内战,南北战争。废奴运动中人权理论逐渐发展,也对20世纪政治运动有所影响。另一方面,伴随着人交流的不仅仅是人本身,还有人身上携带的病菌和疾病。欧洲人带着天花、流感、鼠疫等等疾病来到了根本没有这些玩意的美洲,使得当地大量的土著人因没有免疫力而死亡。根据统计,这些疾病造成的印第安人死亡率到达了97%,三百年来美洲和大洋洲总计死了一个亿,这是一场极其严重的灾难。

不过,虽然美洲和澳洲的土著遭受了惨重的灾难,可是全球的总人口数并未减少,而是增加了。这就得益于物种交换,尤其是农产品种类的交

换。欧洲人将生长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玉米、土豆、番茄等等逮到了东方,这些高产作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饥荒的问题。同时带回来的还有辣椒、花生、菠萝等等,丰富了东半球的食物供给,从而保障了东半球人口的生存,促进了东半球人口的繁衍。另一方面,欧洲人还把欧洲的马匹、猪等家畜以及饲养牛、羊、鸡的经验还有小麦等等传播到了美洲,使得美洲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而C说地理大发现是人类社会走向整体的推动力,确实如此,至少也是推动力之一,因此同样也是正确的。不过人类社会走向整体不仅仅是近代才开始的过程,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可以看做是一个走出封闭隔绝,走向开放统一的过程。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明交流区域,例如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区域、北印度洋--中东区域、欧洲--地中海区域等,有一定规模地进行着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交流。地理大发现打破了这种相对隔绝的情况,打通了几个文明区,形成了更加广泛的联系。

13.(衡水一调21.)1694年,英王威廉三世任命辉格党人组成第一个一党内阁时,议会中的多数派是托利党人及其支持者,直到次年大选时,辉格党才成为议会中较为多数的党派。不仅如此,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没有一届内阁是议会直接选举的结果。这表明英国当时

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 国王仍握有较大权力

C. 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D. 君主专制未根本改变

材料中所述,在威廉三世和安妮女王时期,哪一个政治派别行使行政权和哪一个派别掌握立法权没有直接关系,在国会中占据多数还不是行使政权和制订政策方针的前提条件,这直接表明了现在英国政治体制中那种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强大联盟关系还没有形成。而结合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在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并非是被剥夺的一干二净,而是已经掌握行政权。虽然这份权力受到议会的监督,但依旧是一份实权,国王并不被排除在政治日常运行之外,而是积极参与到其中。

关于英国的内阁制度发展的历史,教科书上讲的并不是非常详细,但是也需要有一定的掌握。所谓内阁,Cabinet,本意是密室,指的是国王和其亲密的顾问班底进行会议的场所。在公元1714年之前,内阁会议并不是一个法定的组织,而仅仅是一种会议行为。在会议中,也无所谓的首相称呼。内阁成员集体行使对国王的建议权,协助国王谋划政治事务的执行,协助其执行具体的行政命令。

在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虽然安妮女王亲自参加内阁会议,但是基本不对内阁会议作出讨论的结果予以实质性的干涉。到汉诺威王朝早期,在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1714-1760年)时期,来自汉诺威的国王对于英国的政治习惯、政务情况并没有什么了解,对于政治问题难以发表有见解的看法。同时,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的英语也不好,甚至和内阁成员们难以形成有效的交流,因此很多时候国王选择不出席内阁,

而任由内阁成员(尤其是辉格派,Whig)掌握政治决策权。从1714年开始,国王未曾否决过内阁会议作出的决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英国国王“保留了同意的权力”。此时,国王才实质上退出了对于行政方针制定的决策。

在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基础上,内阁需要有人主持和召集内阁会议,并且向国王汇报工作,于是就出现了首相的职位。在1714年之后,长期掌握内阁的是辉格党人,他们的政治领袖是沃波尔。此人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上被称之为沃波尔、沃尔波尔、华尔波尔、华波尔,但实际上就是一个人,Robert Walpole, 1st Earl of Orford。在沃波尔之前,首相一词(prime ministers)通常是需要加复数的,表示的是和国王亲近的、在政府内地位重要的大臣们,可以意指参加内阁的全部成员。但是在沃波尔时期,首相变成了一个单数的单词,特指为内各种某一个处于首要地位的成员。实际上,首相并不是正式的职位,其正式的职位应当被称作“第一财务大臣、首相”。

沃波尔在1730年,从乔治二世手中获得了皇室特权,可以代表国王行使人事任命权,自行选定内阁的成员后报备国王同意即可。从此,内阁阁员便依附于首相,虽然他们名义上依旧是国王任命的大臣,但是实际上是从属于首相的阁员。

1742年,在议会的斗争中沃波尔失去了议会的支持。虽然当年辉格党人依旧掌握着议会,但是这一届的议会并不信任沃波尔继续执掌内阁。在1742年的五月,沃波尔辞去了在政府内的任职,开创了当内阁首相不能

在失去下院支持的情况下继续行使行政权的先例。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1784年,当时任内阁首相小皮特失去下院支持的时候,他并没有提出辞职,而是向国王建议行使其解散国会的权力。在新一届国会的选举中,小皮特一派获得了胜利,重新赢得了下院的支持。因此自此之后,英国首相权力来自于下院,任命来自于国王,英国政治格局中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强大联盟正式形成了。

14.(衡水一调29.)德意志皇帝威廉一世在波茨坦有一座行宫,视线被一座磨坊挡住了,就派警卫人员把磨坊拆了,后来磨坊主一纸诉讼把皇帝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结果是威廉一世败诉。判决皇帝必须“恢复原状”,把那磨坊盖起来。威廉贵为一国之君,拿到判决书也只好遵照执行。由此说明

A. 德意志事实上承认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B. 德意志实行君主立宪制,帝无实权

C. 德意志政体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 德意志是欧洲民主政治最健全的国家

此题选择A。这则材料里所述的故事其实核心在于最后一句,也就是德意志皇帝执行了法院的判决,说明但是德国法院的判决,第一独立于皇帝,也就是行政权;第二,王在法下,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则,是一种普遍的规则。

这道题目中比较容易模糊的是D。民主和法制\法治是两个概念。民主需要法律制度来维护其作为政治制度的有序性,否则泛滥地民主和输不起地民主就会变成无政府社会。法律需要民主的程序以保障其广泛地被人民接受,并且确定其作为法律的合法性。民主、法律和政府共同支撑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代议制政治结构,但是他们不是一种东西,其独立的存在也不是政治现代化的表现。

15.(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19.)据记载,19世纪中后期产生的垄断组织并没有得到政府的支持,反而在工业发达的美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垄断组织的一种)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

A.干预了国家的经济生活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

C.阻碍了人们的科技创新D.不符合自由主义的原则

此题选择D。此题容易错选的答案是B,原因还是一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不彻底下的思维惯性。历史唯物主义中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垄断组织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关系,属于一种生产关系,其出现是在生产力发展下推动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相伴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因此B是不符合史实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时间上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致是吻合的,但是垄断资本主义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或者说是电气化的成果。而是应当将其放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来进行认识。资本主义的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