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实验讲义

生理实验讲义

生理实验讲义
生理实验讲义

绪言

一、生理学实验课的目的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其研究的基本方法即是实验。生理学实验课的基本目的在于:⑴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态度;⑵在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⑶了解获得生理学知识的科学方法;⑷验证和巩固生理学的基本理论。

二、生理学实验的特点及基本方法

生理学实验的特点在于主要以活的动物为实验材料,因此要求做到:⑴爱护动物,尽量减少动物在实验中的痛苦,并充分利用每只动物以获得尽可能多的观察结果和实验数据;⑵严格按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和出血使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生理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分为急性实验方法和慢性实验方法两大类。

㈠急性实验方法实验过程不能持久,实验后动物不能存活,实验观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实验方法。一般又可分为两种:

⒈离体器官实验方法把要研究的器官或组织从活的或刚死去的动物身上取下来,放在一个适宜于正常生理活动的人工环境中以观察和研究其生理功能。

⒉活体(在体)实验方法在动物麻醉或大脑毁损的状态下,解剖暴露动物的某一器官组织以进行实验研究。

㈡慢性实验方法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连续地反复观察和记录清醒动物的生理机能,需要较长时间才有结果的实验方法。有时要先做无菌的外科手术,待动物恢复健康后再进行实验研究。此法在基础实验课教学中较少应用,主要广泛应用于研究工作中。

三、生理学实验课要求

⒈认真预习本次实验的原理、目的、要求、实验步骤和操作程序。

⒉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在需要互相合作的实验中应互相配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⒊注意保护实验动物和标本,尽量节省实验器材和药品。

⒋实验后将仪器整理整齐,所用器械清洗干净并擦干,做好本组卫生。

⒌遵守实验器械管理规定,爱护实验器械。

⒍及时整理实验记录,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按时将报告交负责老师评阅。

四、实验报告写作要求

⒈写明姓名、日期、学号、组别及同组人员

⒉实验号和实验题目

⒊实验目的

⒌实验对象

⒍实验器材和药品

⒎实验方法和步骤:可作扼要描述

⒏实验结果:详细记录所观察的实验结果,以及获得这些结果所需的各种实验条件,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处理。

⒐实验讨论和结论: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并指出其生理意义。也可对实验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

实验一蛙或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

实验原理两栖类动物的一些基本生理活动规律与哺乳类动物类似,其离体器官可以在室温下的任氏液中于一定时间内保持其生理机能,所以常用作生理学研究中的实验材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就是从两栖类动物后肢分离坐骨神经及其支配的腓肠肌所制成,常用于研究神经冲动的传导和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特性,以及肌肉的收缩机能,是研究神经、肌肉生理的最基本的实

验材料之一。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方法,为今后的神经肌肉实验打下有利的基础。

实验对象 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 蛙类手术器械(蛙板、玻璃板、大头针、探针、普通剪刀、单面刀片、玻璃针、镊子、手术剪、滴管、线、烧杯、培养皿、锌铜弓、棉花);任氏液。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 取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握住蟾蜍,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其前肢,无名指和小指夹住其后肢,拇指按压其头部前端。右手持探针从相当于枕骨大孔处垂直刺入,然后向前通过枕骨大孔刺入颅腔,左右充分搅动捣毁脑组织。再将探针抽回至进针处,向后刺入脊椎管,反复抽插捣毁脊髓。此时如果蟾蜍四肢松软、呼吸停止、角膜反射消失,表明脑和脊髓已完全被破坏,否则应重复上述步骤直至蟾蜍出现如此现象为止。

二、左手捏住蟾蜍的腰部,右手持普通剪刀在其肩关节稍下方处剪断脊柱,然后提起脊柱,沿两侧剪开皮肤,蟾蜍头部与内脏自然下垂,剪去头部及所有内脏(注意切勿损伤沿脊柱两侧下行的坐骨神经)。

三、左手捏紧脊柱残端(注意不要碰到坐骨神经),右手捏紧其上的皮肤边缘,用力向下剥掉全部后肢的皮肤,然后把标本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将手及全部用过的手术器械冲洗干净,因为皮肤的分泌物对神经和肌肉是有害的。

四、用镊子夹住脊柱将标本提起,然后用普通剪刀沿正中将脊柱分为两半,并从耻骨联合中央剪开两侧大腿,使之完全分离;或用单面刀片沿正中将脊柱和耻骨联合处切开(注意勿伤坐骨神经)。把标本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五、取一条腿放置于蛙板上的玻璃板上,脊柱端取腹面向上,大腿端取背面向上,用大头针固定。用玻璃针沿脊柱分离坐骨神经,再沿神经走向剪去梨状肌及其附近的结缔组织,顺坐骨神经沟(股二头肌与半膜肌之间的肌间沟)找出坐骨神经的大腿段,用玻璃针仔细分离。在近脊柱处结扎坐骨神经,从结扎处近脊柱端将坐骨神经剪断,然后将结扎神经的线轻轻提起,剪断坐骨神经的所有分支,将神经游离。

六、将游离的坐骨神经搭于腓肠肌上,在

膝关节周围剪去全部的大腿肌肉,用刀片将股骨

刮干净,然后在距膝关节约1cm 处剪断股骨。 七、将游离的坐骨神经置于股骨端,在腓肠肌的跟腱下穿线结扎,并于结扎处远端剪断跟腱。提起腓肠肌将其游离至膝关节下,然后从膝关节囊将小腿其余部分剪去,这样就制成了一个附着于股骨上并带有坐骨神经的腓肠肌标本(如图1-1)。 八、检验标本活性:

用经任氏液润湿的锌铜弓两极轻轻接触一下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迅

速而明显的收缩,则表明标本的活性良好,可将标本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备用。

注意事项:

⒈在暴露坐骨神经和腿部肌肉后不能用自来水冲洗。

⒉分离坐骨神经时应沿神经走向进行,尽量少用金属器械接触神经干,不要过分牵拉和压迫标本组织以免产生损伤。

⒊在制备过程中经常给神经和肌肉滴上任氏液,防止表面干燥,以保持标本的正常活性。思考题

⒈你在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过程中有哪些操作体会?

⒉锌铜弓检验标本活性的原理是什么?

实验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

实验原理神经是可兴奋组织,其兴奋的客观标志就是神经动作电位,神经动作电位也叫神经冲动。神经在安静状态下其静息膜电位为胞内负胞外正(内负外正,极化),当产生动作电位时膜电位变成内正外负(去极化),因而在神经兴奋区与非兴奋区之间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所产生的局部电流又引起邻近的非兴奋区发生去极化并产生动作电位,使兴奋沿细胞膜传向整个细胞,同时原来的兴奋区又恢复为内负外正的静息膜电位(复极化)。在完整的神经纤维膜外记录动作电位时,由于兴奋依次通过两个引导电极,会在这两个引导电极间产生方向不同的电位差变化,因而记录到的是双向动作电位,其波形与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如果在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用损伤法或药物阻断动作电位的传导,则只能记录到一次电位差变化,即单向动作电位。

坐骨神经内包含许多阈值、传导速度和去极幅度都不同的神经纤维,每根神经纤维都按“全或无”的特点产生动作电位,刺激坐骨神经所记录到的复合动作电位即是这些单个动作电位的总和。这种复合动作电位的波形与刺激强度有关。当刺激强度较小时,只有一部分的神经纤维发生兴奋,复合动作电位比较小;当刺激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所有的神经纤维都发生兴奋,复合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值,此时再增大刺激强度也不能记录到更大的复合动作电位。

实验目的

⒈掌握记录神经的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的方法。

⒉观察刺激强度、引导电极之间距离的变化对坐骨神经动作电位波形的影响。

实验对象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计算机、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系统、神经标本屏蔽盒、蛙类手术器械、滤纸;任氏液。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方法同实验一)。

二、游离坐骨神经至大腿段(方法同实验一)。

三、分离腓神经或胫神经坐骨神经在小腿段分为胫神经和腓神经两支。在分支下方剪断内侧的胫神经,沿腓神经的走向(腓神经在腓肠肌沟内下行,直到足部)仔细分离腓神经,将坐骨神经轻轻提起,剪断腓神经的所有细小分支,游离腓神经,在踝关节水平穿线结扎,于结扎处远端将腓神经剪断。这样就制成了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也可以剪断腓神经分支,分离胫神经,制成坐骨神经─胫神经标本。将制备好的标本放入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

图2-1

神经动作电位引导装置示意图

s1、s2:刺激电极,r1、r2、r3:引导电极

四、按图2-1连接仪器,注意接好地线,检查各部分是否接通,先打开计算机电源,打开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系统电源(以下简称实验系统),再运行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系统软件,输入学号。选择所做实验,进入实验界面。

五、参数的设置

打开参数详细设置,参数设置分三个部分:

1.刺激器

单脉冲,波宽<0.2ms,频率:15~30Hz,强度:微调从0V开始

2.放大器

首先根据实验选择通道,如图2-1信号输入接入1,通道选1,通道只能选择一个;放大倍数几百倍(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时间常数DC,滤波:10KHz。

3.采集卡

迭加模式,采样点数:200,间隔:50us.

六、将神经标本用镊子夹其结扎线从培养皿中取出,放入屏蔽盒,近心端置于刺激用电极上,远心端置于引导用电极上,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将一片滤纸浸些任氏液贴在屏蔽盒盖内表面,使盒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标本干燥。

七、进行以下步骤并观察:

⒈点击按钮,开始采样,首先出现刺激伪迹,增大刺激强度刺激伪迹增大。继续增加刺激强度至出现动作电位为止。记录此时的刺激参数。

⒉进一步增大刺激强度,可见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刺激伪迹和动作电位的幅度都在不断地增大,同时由于不同传导速度的神经纤维发生兴奋,总和后的动作电位波形也不断变化,直至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增大为止。记录此时的刺激参数。如果再增大刺激强度,则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增大而刺激伪迹的幅度仍在增大。以此可区别动作电位和刺激伪迹。

⒊调节刺激强度,选择比较典型的双相动作电位波形,分别测出其各相的幅度及时程,按比例绘制出图形,并记录其刺激参数。同时,记录下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值。

⒋调节两个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分别以上一步骤中所记录的刺激参数进行刺激,引导动作电位,测出其各相的幅度及时程,按比例绘制出图形。记录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值及对应的刺激参数。

⒌用镊子夹伤引导电极间的神经,再以同样的刺激参数进行刺激,动作电位由双相变为单相,测出其幅度及时程,按比例绘制出图形。记录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值及对应的刺激参数。

八、对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注意事项

⒈制备标本时应尽量留长。

⒉在制备标本及记录过程中应经常保持神经湿润。

⒊屏蔽盒内不应有过多的液体,以防止造成短路。

⒋当刺激神经时,刺激电流弥散而通过引导电极记录下来就成刺激伪迹。刺激电极与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及刺激脉冲的波宽应合适,否则刺激伪迹会与动作电位的上升相重合而造成波形畸变。

⒌刺激的强度和波宽都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刺激器的损坏。

⒍各仪器地线应接好。

思考题

⒈双相动作电位和单相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⒉你记录的双相动作电位的两个相是否对称?为什么?

⒊怎样理解实验中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⒋为什么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波形与刺激强度及引导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

实验三神经兴奋传导速度的测定

实验原理神经兴奋后,动作电位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但其传导速度远比电传导慢。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粗细、有无髓鞘及神经本身的状态有关。我们可以通过测出动作电位在神经上传导一段距离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出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坐骨神经包含有不同传导速度的神经纤维,我们用以上方法测出的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实际上是许多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平均值。

实验目的了解神经兴奋传导速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测定坐骨神经兴奋的平均传导速度。

实验对象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计算机、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系统、神经标本屏蔽盒、蛙类手术器械、滤纸;任氏液。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或坐骨神经─胫神经标本(方法同实验二)。

二、按图2-1连接仪器,注意接好地线,检查各部分是否接通,先打开计算机电源,打开实验系统电源,再运行实验系统软件,输入学号。选择所做实验,进入实验界面。

三、参数的设置

打开参数详细设置,参数设置分三个部分:

1.刺激器单脉冲,波宽<0.2ms,频率:15~30Hz,强度:微调从0V开始

2.放大器首先根据实验选择通道,如图2-1信号输入接入1,通道选1,通道只能选择一个;放大倍数几百倍(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时间常数DC,滤波:10KHz。

3.采集卡迭加模式,采样点数:200,间隔:50us。

四、将神经标本用镊子夹其结扎线从培养皿中取出,放入屏蔽盒,近心端置于刺激用电极上,远心端置于引导用电极上,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将一片滤纸浸些任氏液贴在屏蔽盒盖内表面,使盒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标本干燥。

五、调节刺激强度,选择比较典型的双相动作电位波形。

六、可以选用如下几种方法测定传导速度:

㈠如图3-1将刺激电极s1、s2与引导电极r1、r2的距离尽量拉开,如果引导的动作电位的起始处与刺激伪迹能够分开,则可测出从刺激伪迹到动作电位起始处的时程(t)及刺激电极负极与r1之间的距离(S),即可算出平均传导速度V:V=S/t。

s 1s 2r 1r 2

t

B 图3-1:两个引导电极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

A:引导装置示意图 B:动作电位 ㈡如果动作电位的上升相与刺激伪迹重合,则如图3-2使用三个引导电极r1、r2和r

3。从r1和r3引导动作电位,测出从刺激伪迹到动作电位峰间的时程t1;然后从r2和r3引导动作电位,测出从刺激伪迹到动作电位峰间的时程t2;测出r1和r2之间的距离S,即可算出平均传导速度V:V=S/(t1-t2)。 s 1s 2r 1r 2ABr 3

t 1

t 2

图3-2:三个引导电极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的方法

A:引导装置示意图 B:动作电位

注意事项 同实验二。

思考题

⒈你测出的传导速度与其他同学测出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⒉用上面所介绍的三种方法测出的传导速度是否相同?那一种测出的数据更准确?为什么 实验四 神经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实验原理 神经在产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要经历一个规律性的时相变化,即依次经历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和低常期,而后再恢复到正常的兴奋性水平。如果我们用双刺激法引导动作电位,以第一个刺激作为条件刺激兴奋神经,第二个刺激作为测试刺激。当两个刺

激之间的延迟较大时,可记录到两个独立的动作电位;当刺激之间的延迟逐渐减小,可观察到第二个动作电位逐渐靠近第一个动作电位,越靠近其幅值越低,直至消失。这表明第一个刺激引起动作电位后,第二个刺激处于此次兴奋后不同的兴奋性时相中。记录两个刺激之间的延迟即可得到不应期的近似值。

实验目的观察神经在一次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学习测定不应期的方法。

实验对象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计算机、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系统、神经标本屏蔽盒、蛙类手术器械、滤纸;任氏液。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制备坐骨神经─腓神经或坐骨神经─胫神经标本(方法同实验二)。

二、按图2-1连接仪器,注意接好地线,检查各部分是否接通,先打开计算机电源,打开实验系统电源,再运行实验系统软件,输入学号。选择所做实验,进入实验界面。

三、参数的设置

打开参数详细设置,参数设置分三个部分:

1.刺激器单脉冲,波宽<0.2ms,频率:15~30Hz,强度:微调从0V开始

2.放大器首先根据实验选择通道,如图2-1信号输入接入1,通道选1,通道只能选择一个;放大倍数几百倍(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时间常数DC,滤波:10KHz。

3.采集卡迭加模式,采样点数:200,间隔:50us.

四、将神经标本用镊子夹其结扎线从培养皿中取出,放入屏蔽盒,近心端置于刺激用电极上,远心端置于引导用电极上,用滤纸吸去多余的液体。将一片滤纸浸些任氏液贴在屏蔽盒盖内表面,使盒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标本干燥。

五、调节刺激强度,选择比较典型的双相动作电位波形。引导单相动作电位。

六、可选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㈠改变刺激参数,选择双脉冲输出,脉冲之间的延时为最大。

⒈调节刺激强度从最小开始增加,直至引导的动作电位幅度不再增大。

⒉逐渐减小双脉冲之间的延时,使两个动作电位逐渐靠拢。当延时较大时,两个动作电位的波形和幅度相同;当延时减小到某一值时,第二个动作电位的幅度开始变小;当延时进一步减小,第二个动作电位的幅度也进一步降低,直至消失。按表4-1记录两刺激间隔的时间及两动作电位的幅值,并按比例绘制动作电位的波形。

⒊重复以上实验。当第二个动作电位幅度减小时,增大刺激强度可以使之恢复到原来的幅值,表明此时测试刺激落在第一个动作电位的相对不应期;当第二个动作电位消失时,则再增大刺激强度也不能引起第二个动作电位,表明测试刺激已经落在第一个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

㈡采用两个刺激器,选择单脉冲输出。

⒈调节条件刺激强度从最小开始增加,直至引导的动作电位幅度不再增大。将测试刺激的延时调至最大处,其它参数与条件刺激相同。

⒉逐渐减小两个刺激脉冲之间的延时,使两个动作电位逐渐靠拢。当延时较大时,两个动作电位的波形和幅度相同;当延时减小到某一值时,第二个动作电位的幅度开始变小;当延时进一步减小,第二个动作电位的幅度也进一步降低,直至消失。按表4-1记录两刺激间隔的时间及两动作电位的幅值,并按比例绘制动作电位的波形。

⒊重复以上实验。当第二个动作电位幅度减小时,增大测试刺激强度可以使之恢复到原来的幅值,表明此时测试刺激落在第一个动作电位的相对不应期;当第二个动作电位消失时,则再增大测试刺激强度也不能引起第二个动作电位,表明测试刺激已经落在第一个动作电位的绝对不应期。

七、对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注意事项同实验二。

思考题

⒈绝对不应期是等于前后两刺激的间隔时间,还是第一个动作电位的起始处到第二个刺激之间的间隔时间?为什么?

实验五骨骼肌的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

实验原理肌肉兴奋表现为收缩。肌肉的收缩有两种形式: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骨骼肌受到一个短暂的有效刺激后会发生一次迅速的收缩反应,称为单收缩。单收缩的全过程可分为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三个时相,其时间值与动物种类、肌肉类型及肌肉本身的状态有关。如果给肌肉连续两个有效的刺激,当刺激间隔大于单收缩总时程时,肌肉发生两个单收缩;当刺激间隔小于单收缩总时程时,第二个收缩与第一个收缩总和起来,发生复合收缩。如果给肌肉一连续的刺激,则肌肉的收缩反应随刺激频率的变化而改变。当刺激频率较小时,相继两个刺激的间隔大于肌肉单收缩的总时程,则肌肉发生连续的单收缩;当刺激频率逐渐增大,相继两个刺激的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总时程,但大于收缩期,则肌肉发生复合收缩,且收缩波形呈锯齿状,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当刺激频率增大到一定值时,相继两个刺激的间隔小于单收缩的收缩期,则肌肉一直处于收缩状态,其收缩波形呈现为一个平台,称为完全强直收缩。强直收缩的幅度大于单收缩的幅度,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当刺激的强度和作用时间都不变时,肌肉的收缩幅度随刺激频率的增加而增大。

骨骼肌的收缩活动受支配它的神经所控制。当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纤维只有一部分兴奋时,则它们所支配的那一部分肌纤维发生收缩,肌肉单收缩的幅度较小;当支配骨骼肌的所有神经纤维都兴奋时,则所有肌纤维发生收缩,肌肉单收缩的幅度最大。神经纤维兴奋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有关。因此,在一定范围内骨骼肌单收缩的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实验目的

⒈观察骨骼肌单收缩幅度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⒉了解骨骼肌单收缩过程的时相变化。

⒊观察骨骼肌收缩的复合现象。

⒋观察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与刺激频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对象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计算机、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系统、机械换能器、蛙类手术器械、支架、双凹夹、肌槽;任氏液。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同实验一)。

二、将标本固定在肌槽上,按图5-1连接装置,并使肌肉处于自然拉长状态。注意接好地线,因市电干扰如果加在标本上会造成标本损伤。

图5-1:

记录骨骼肌收缩曲线的实验装置

三、参数的设置

打开参数详细设置,参数设置分三个部分:

1.刺激器

单脉冲,波宽<0.2ms,频率:1Hz,强度:0.1V开始

2.放大器

首先根据实验选择通道,如图2-1信号输入接入3,通道选3,通道只能选择一个;放大倍数几百倍(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时间常数DC,滤波:1KHz。

3.采集卡

用连续模式,采样间隔为12500us。

四、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⒈点击按钮,开始采样,点击刺激控制按钮,开始刺激,如无信号停止刺激,停止采

样,逐渐增大刺激强度,记录刚能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强度。随后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肌肉收缩幅度也不断增加,直至产生最大单收缩。记录此时的刺激强度,固定此刺激强度进行以下实验。

⒉改变采样间隔,记录单收缩波形,分辨其三个时相。

⒊改变刺激参数用双脉冲刺激,调节脉冲之间的延时,记录两个收缩分别在舒张期及收缩期的复合收缩曲线。

⒋用复刺激方式,刺激频率从小到大,观察肌肉收缩从连续的单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直到完全强直收缩。

五、对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注意事项

⒈所有仪器应接地良好。

⒉保持标本湿润,但也要防止刺激电极短路。

⒊刺激肌肉的时间不应过长,在每次刺激之后必须让标本有相同的休息时间,以防肌肉疲劳。

思考题

⒈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骨骼肌的单收缩幅度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⒉为什么骨骼肌会发生复合收缩?

⒊同一块肌肉,其单收缩、复合收缩和强直收缩的高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⒋不同的骨骼肌,引起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频率是否相同?为什么?

⒌动作电位会不会有总和现象?为什么?

实验六 人体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

实验原理 血型就是红细胞上特异抗性原(凝集原)的类型。在ABO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上是否含有A、B凝集原而分为A、B、AB和O型。血清中含有凝集素,且A凝集原只能与抗A凝集素结合,B凝集原只能与抗B凝集素结合。血型鉴定即是将受试者的红细胞加入标准A型血清(抗B血清)及标准B型血清(抗A血清)中,观察有无凝集现象,从而测知受试者红细胞上凝集原的类型。 交叉配血实验是将供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清分别和受血者的血清和红细胞混合,观察有无凝集现象。其目的,一是鉴定所测血型是否正确;二是观察是否还有其它不能输血的因素存在,以确保安全输血。

实验目的 学习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的方法

实验对象 人

实验器材和药品 显微镜、离心机、采血针、双凹载玻片、滴管、1ml 吸管、小试管、试管架、牙签、消毒注射器及针头;标准A、B型血清、生理盐水、75%酒精、碘酒、棉球、消毒棉签。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表6-1 标准A型(抗B)血清

标准B型(抗A)血清被检者血型

液被检者凝 集 现 象

----++++O 型A 型B 型AB型

注:+代表凝集,-代表未凝集。

一、血型鉴定:

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端,用消毒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吸管吸1滴血于盛有1ml 生理盐水的小试管中,混匀制成红细胞悬液。

⒉取一双凹载玻片,在左上角写A字,右上角写B字,将1滴标准A型(抗B)血清滴在右侧凹内,1滴标准B型(抗A)血清滴在左侧凹内。滴管切勿混用。

⒊用滴管吸取红细胞悬液,分别滴1滴于载玻片两侧的血清上,注意不要使滴管尖端与血清

接触,用牙签两端分别混匀。

⒋10~30分钟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象。根据表6-1报告鉴定结果

二、交叉配血:

⒈以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后,用消毒的干燥注射器抽取供血者静脉血2ml,取1滴加入盛有生理盐水1ml的小试管中,制成红细胞悬液;其余血液装入另一小试管中,待其凝固后离心分离血清;在试管上分别注明“供红”和“供清”。

⒉同法制成受血者的红细胞悬液及血清,分别注明“受红”和“受清”。

⒊取一双凹载玻片,在左上角写“供红受清”,右上角写“供清受红”。分别用滴管吸取“供红”、“受清”各1滴于左侧凹内,再分别用滴管吸取“供清”、“受红”各1滴于右侧凹内,用牙签两端分别混匀。

⒋10~30分钟后观察结果。如两侧均无凝集现象,表示血型配合,可以输血。

注意事项

⒈操作时各滴管不能混用。

⒉肉眼看不清凝集现象时,应在显微镜下观察。

⒊红细胞悬液不能太浓或太淡,否则可能出现假阴性反应。

⒋必须注意区分红细胞叠连现象与凝集现象。前者经混匀或摇晃,串状的红细胞即可分开,而后者决不会因此而有所变化。

⒌静脉采血必须严格按临床化验要求进行操作。如本实验室不具备条件,可免做交叉配血实验。

思考题

⒈如果有标准A型红细胞和标准B型红细胞,但无标准血清时,能否进行血型鉴定?

⒉为什么血型相同的人之间输血仍要做交叉配血实验?

实验七心脏起搏点

实验原理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具有自动节律性,并且其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正常情

况下整个心脏的活动受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所控制,此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由它发出的兴奋依次传到心房和心室,引起心脏跳动。如果正常起搏点的兴奋传导被阻断,则由当时自律性最高的部位担当异位起搏点,它发出兴奋引起心脏以较慢的节律跳动。由于正常起搏点对异位起搏点具有抑制作用,通常在正常起搏点的兴奋传导被阻断后要经过一段时间异位起搏点才能起搏。在哺乳类,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其次是心房,再次是心室,窦房结是正常起搏点。两栖类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

实验目的观察心脏起搏点及心脏各部分自动节律性的高低。

实验对象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任氏液。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毁蟾蜍脑和脊髓,仰卧固定在蛙板上。用镊子夹起胸部皮肤,沿纵向及横向作十字型剪开,纵向上下到颈、腹部,横向到左、右肋部,并将皮肤掀开。用镊子提起胸骨后端,将腹肌沿胸骨剪开,除去胸骨后端,提起胸骨,将普通剪刀紧贴胸壁伸入胸腔内,剪开胸骨及上喙骨(注意将刀尖上挑,以免损伤下面的心脏和血管),然后将断骨拉向两侧,或剪去一部分断骨,可见心包膜下的心脏。用眼科镊小心提起心包膜,并用眼科剪将心包膜沿心轴方向剪开,暴露心脏。

二、识别心脏的各个部位。从心脏的腹面可看到心室、左右心房、动脉圆锥、主动脉干及左、右主动脉分支,房、室之间有一房室沟。用玻璃针将心室翻向头侧,可看到两心房下端相连的静脉窦,及心房和静脉窦之间的窦房沟(半月形白色条纹)。静脉窦与前、后腔静脉相连。观察静脉窦、心房、心室跳动的次序,记录它们跳动的频率。

三、用小镊子在主动脉干下穿一线备用,用玻璃针将心尖翻向头端,暴露心脏背面,然后将主动脉干下的那一条线在窦房沟处绕一结,当线正确地落到半月形白色条纹上时,迅速扎紧,以阻断静脉窦和心房之间的传导,此为斯氏第一结扎。记录结扎时间。此时心房、心室立即停止跳动,而静脉窦仍继续跳动。记录静脉窦的跳动频率。

四、经过一段时间后,如心房和心室又开始跳动,记录恢复跳动时的时间及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比较它们的跳动频率是否一致。然后在房室沟做第二结扎,即斯氏第二结扎,记录结扎时间。此时心室立即停止跳动,心房仍继续跳动。记录静脉窦和心房的跳动频率。

跳动频率(次/分)

静脉窦心 房心 室斯氏第一结扎恢复跳动时间 ( 分 )

斯氏第二结扎

正 常

表7-1:

五、如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心室能恢复跳动,记录恢复跳动时的时间及静脉窦、心房和心室的跳动频率,比较它们的跳动频率是否一致。

六、将所记录的数据填入表7-1,并对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注意事项

⒈经常用任氏液湿润心脏,以防干燥。

⒉作斯氏结扎时位置应该准确,否则观察不到应有的实验现象。

思考题

⒈你在作斯氏结扎后心房、心室能否恢复跳动?如果不能恢复跳动,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⒉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

实验八心脏的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实验原理心肌产生一次兴奋收缩后,其兴奋性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首先出现有效不应期,其特征之一就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包括整个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在此期中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产生动作电位和收缩。接着是相对不应期,在此期给心肌一个较强的刺激能使其产生动作电位和收缩。随后是超常期,给心肌一个较弱的刺激也能引起兴奋。这两期均位于舒张期内。如果在心肌收缩的舒张期(不包括舒张早期)施加一个有效的刺激,可引起心肌发生一次额外的收缩,此次收缩发生在正常起搏点发出的节律性兴奋到来之前,故称为期前收缩或早搏。期前收缩也有有效不应期,因此当正常节律性兴奋到来之时,正好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不能引起心肌产生兴奋和收缩,直到下一个节律性兴奋到达时,才恢复正常的节律性收缩。这个在期前收缩后出现的一个较长时间的舒张间歇期,称为代偿间歇。

实验目的学习蟾蜍(或蛙)在体心搏曲线的描记方法,观察心肌对额外刺激的反应,了解心肌在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特点。

实验对象蛙或蟾蜍

实验器材和药品计算机、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系统、机械换能器、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普通电极、支架、双凹夹;任氏液。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毁蟾蜍脑和脊髓,仰卧固定于蛙板上。打开胸腔,暴露心脏(方法同实验七)。在心舒期用蛙心夹夹住心室尖约1毫米。

二、如图8-1连接装置,注意接好地线。

图8-1:记录在体蛙心收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打开参数详细设置,参数设置分三个部分:

1.刺激器单脉冲,波宽<0.2ms,频率:几Hz,强度:2V

2.放大器首先根据实验选择通道,如图2-1信号输入接入3,通道选3,通道只能选择一个;放大倍数几百倍(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时间常数DC,滤波1KHz。

3.采集卡采用连续模式,采样间隔12500us。

三、将蛙心夹上的连线连接到机械换能器的弹簧片上,调整机械换能器的高度使连线保持合适的张力。把普通电极固定于支架上,调整电极的位置以保证在整个心搏过程中电极都能与心室壁相接触。也可用细铜丝与蛙心夹连接作为刺激电极,无关电极置于蟾蜍的腹部或口内。还可选择复刺激方式,在需要刺激时手持电极轻轻接触心室壁(注意不能影响心室的搏动)。

四、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⒈点击按钮,开始采样,记录正常的心搏曲线。观察心房波和心室波,确定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其中,曲线的幅度代表收缩强度,曲线的疏密代表心率,曲线的规律性代表心律,曲线的顶部水平代表收缩程度,曲线的基线代表舒张程度。

⒉点击刺激控制按钮(点击后刺激输出端才有信号输出),在心室舒张的早、中、晚期用刺激电极分别刺激心室,观察心搏曲线有何变化。

⒊在心室收缩期刺激心室,观察心搏曲线有无变化。增大刺激强度,同样在心室收缩期刺激心室,观察心搏曲线有无变化。

五、对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注意事项

⒈经常用任氏液湿润心脏,以防干燥。

⒉安放于心室壁上的刺激电极应避免短路。

⒊每次刺激后,必须等待心搏恢复正常再给予下一次刺激。

思考题

⒈心脏发生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时,心脏的收缩强度有何变化?为什么?

⒉心肌的有效不应期长有什么生理意义?

⒊当心率过速或过缓时,期前收缩后是否会出现代偿间歇?为什么?

实验九心脏的神经支配

实验原理心脏的活动受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迷走神经兴奋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交感神经兴奋则引起心率加快、收缩力加强。蟾蜍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混合在同一个神经干内,组成迷走交感干。通常情况下,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较高,需要的刺激阈值较低,并对心脏的影响占优势,因此电刺激混合神经干时,先出现明显的迷走效应。交感神经兴奋性较低,只有当刺激强度较大时,才出现交感效应,而且往往在刺激停止后才显现出来。因此,在刺激强度较小时主要出现的是迷走效应,当刺激强度较大时出现的是迷走交感混合效应。

支配心脏的两侧交感神经其效应是不同的。右侧心交感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对心率的作用为主;左侧的心交感神经主要支配房室交界,对心收缩力影响较大。两侧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也有不同。右侧的心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影响占优势,左侧的心迷走神经对房室交界的作用占优势。

心迷走神经末稍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属胆碱能神经纤维。心交感神经末稍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属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阿托品能阻断胆碱能神经纤维的作用。如果在静脉窦及心房处滴加阿托品,可以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的影响而不会对交感神经的效应产生作用。此时再刺激迷走交感干,迷走效应不会出现,而表现为单纯的交感效应。

实验目的了解蟾蜍心脏的神经支配,观察刺激迷走交感神经干对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

实验对象蟾蜍或蛙

实验器材和药品计算机、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实验系统、机械换能器、蛙类手术器械、蛙心夹、保护电极、支架、双凹夹;任氏液、1%阿托品。

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一、毁蟾蜍脑和脊髓,仰卧固定于蛙板上。

二、在一侧下颌角与前肢之间剪开皮肤,分离下面的结缔组织,可看到一条长形肌肉──提肩胛肌,它起自软骨环后缘,止于肩胛骨前缘凹陷处。剪断此肌,可看到一血管神经束,其中就有迷走交感神经干。用玻璃针沿神经走向分离神经干,穿线备用。同法分离另一侧的迷走交感干,穿线备用。

三、打开胸腔,暴露心脏(方法同实验七)。在心舒期用蛙心夹夹住心室尖约1毫米。

四、如图8-1连接装置,注意接好地线。将蛙心夹上的连线连接到机械换能器的弹簧片上,调整机械换能器的高度使连线保持合适的张力。然后小心将保护电极放在一侧的迷走交感神经干上。

打开参数详细设置,参数设置分三个部分:

1.刺激器单脉冲,波宽<0.2ms,频率:10~15Hz,强度:0V

2.放大器首先根据实验选择通道,如图2-1信号输入接入3,通道选3,通道只能选择一个;放大倍数几百倍(根据实验要求选择),时间常数DC,滤波1KHz。

3.采集卡采用连续模式,采样间隔12500us。

五、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观察:

⒈记录正常的心搏曲线。

⒉然后点击刺激控制按钮,刺激一侧的迷走交感神经干5~8秒,刺激强度由0V逐渐增大,在两次刺激之间应让心脏休息一段时间以恢复正常,并观察停止刺激后的反应(先点击刺激控制按钮停止刺激,而采样继续,观察一段后再停止记录)。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

⒊将保护电极小心取下,放于另一侧的迷走交感神经干上。重复步骤2,注意保证左右两侧神经干的刺激参数相同。

⒋于静脉窦和心房部位滴加1%阿托品溶液2~3滴,5分钟后,再用原刺激强度重复步骤2、3,观察并记录心搏曲线的变化。

六、对所观察的实验现象进行讨论。

注意事项

⒈经常用任氏液湿润心脏、神经,以防干燥。

⒉神经周围的组织液必须用棉球吸干,以防短路或电流弥散。

⒊尽量避免电流弥散刺激周围组织而影响记录。

⒋一次刺激的时间不能过长,每次刺激后,必须等待心搏恢复正常再给予下一次刺激。

思考题

⒈当刺激强度逐渐增大时,如何判断是否出现了交感效应?

⒉结合记录的结果比较两侧迷走效应和交感效应的不同。

植物生理学实验笔试试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说明:(试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本试题仅供内部交流使用 1 当植物细胞水势小于外界溶液水势时,植物细胞 A 外液浓度变 D A 吸水 B 失水 C 小 D 大 2 用红菜苔做植物组织原生质透性的观察时,学生20分钟后观察到有红色色素出现,下面那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A A 清水浸泡 B 清水煮沸1min C 30%的醋酸 D 70%酒精 3 希尔反应实验常用植物材料为新鲜菠菜,选用菠菜叶出于 B 方面考虑 A 叶绿素含量高 B 易于碾磨 C 营养丰富 D 颜色漂亮 4 植物生理实验时,在碾磨植物材料时经常会用的石英砂,其主要作用为A A 增加粗糙度 B 保护叶绿体或营养物质 C 易于过滤 D 使溶液分层 5 植物组织中的水分主要有自由水和束缚水两种形式存在,有同学通过实验测定某一植物的自由水和束缚水的比值比较大,可推断该植物处于A A 旺盛生长时期 B 衰退状态 C 病虫危害状态 D 干旱状态 6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考马斯蓝G-250”方法,其主要原理:考马斯蓝G-250燃料在游离状态下称红色,当它与蛋白质结合后呈青色。其结合物在光波 B 下吸光值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故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 A 668nm B 595nm C 250nm D 320nm 7 在绿豆芽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实验时,实验仪器用到了离心机,其作用主要为 B A 使蛋白质与水分离 B 使残渣与浸出液分离 C 使色素与水分离 D 使蛋白质与水混合 8 叶绿素不能溶液以下哪种溶液 B A 乙醇 B 水 C 丙酮 D 氯仿 9 环形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各色素,色素种类从里向外的顺序为 B A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B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 C 叶绿素b、叶绿素a、胡萝卜素、叶黄素 D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b、叶绿素a 10 红外线CO 2分析仪测环境中CO 2 的含量具有易操作、高效率等优点。当用同一台仪器对武 生院不同地点进行CO 2测定时,发现林下与餐厅CO 2 浓度相差不太明显,据推测主要原因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中文):植物生理学实验 (英文):Plant Physiology Experiments 课程编号:18241054 课程学分:0.8 课程总学时:24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前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 二、课程内容简介 植物生理学是农林院校各相关专业的重要学科基础课,是学习相关后续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进行农业科学研究和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依据。本实验课程紧密结合理论课学习内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实验技术、基本原理以及研究过程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本大纲体现了植物生理学最实用的技术方法。实验内容上和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服务三农的能力。实验手段和方法上,注重传统、经典技术理论与现代新兴技术的结合,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目标与要求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目标旨在培养各专业、各层次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能,包括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建立。开设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科研能力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指导和有关理论,明确实验目的、原理、预期结果,操作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实验时要严肃认真专心操作,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及时将实验结果如实记录下来;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四、学时分配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注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及定量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的溶液培养及缺素症状观察3学时验证性 植物呼吸强度的测定3学时设计性 红外CO2分析仪法测定植物呼吸速率3学时设计性选修 植物生长物质生理效应的测定3学时验证性 植物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3学时验证性

(完整word版)《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8版(精心整理)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人卫第 8 版(精心整理) 普通高等 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E.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b ) 3. 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 断 E.形态学观察二、问答题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 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病理生理学第 8 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 1.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 c)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 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 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 ) A. 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 疾病的 原因与条件 C. 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 疾病中各种 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 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什么是循证医学?【答】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 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 须遵循该原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究手段,获取、分析 和综合从社会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 1/ 20

生理学实验设计

生 理 实 验 设 计 实验课题:筒箭毒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得兴奋传递得影响 实验成员:星期五下午第四实验室第二组 筒箭毒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得影响 实验假设 筒箭毒能与乙酰胆碱竞争神经肌接头处得nm受体,使肌肉松弛。 实验原理与目得 神经肌肉接头处得兴奋传递过程有三个重要得环节: 一就是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得囊泡膜与接头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 二就是囊泡中得乙酰胆碱释放到神经肌肉接头间隙; 三就是乙酰胆碱与接头后膜上得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就是一种重要得神经递质,就是连接每个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得信使。如果ACh得传递受阻,肌肉就不能收缩。箭毒就是美印第安人在猎箭头部涂抹得一种毒药,它能够占用并阻塞ACh 受体得位置,能竞争性阻断ACh得去极化作用致使神经递质不能影响肌肉、能与ACh 竞争神经肌接头处得nm胆碱能受体,但不激动受体,因而使骨骼肌松弛、抗胆碱酯酶药可拮抗其肌肉松弛作用,新斯得明就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胆碱酯酶增减乙酰胆碱在肌接头间隙得浓度。故筒箭毒过量可用适量新斯得明解救。筒箭毒与乙酰胆碱竞争性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注射新斯得明后使突触间隙内得乙酰胆碱浓度升高

而使竞争性增强,故乙酰胆碱与受体接触增多,从而使肌无力症状减弱。 本实验得目得就是探索筒箭毒对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得影响极其相关机制;观察筒箭 毒得肌松作用,分析其作用点;了解新斯得明对抗筒箭毒得作用。 实验对象 大白鼠,体重250g以上 实验器材与药品 Powerlab一套(主机,刺激器,张力换能器),手术器械一套,小动物人工呼吸机,气管插管,棉线,大头针,铁架台,注射器0.001g%筒箭毒碱,0。005g%新斯得明,25%乌拉坦,1。5%普鲁卡因,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1、大鼠称重,麻醉;25%乌拉坦腹腔注射0。5ml/100g麻醉。然后仰卧固定于鼠手术床上,分离气管及颈外静脉,分别插入气管插管与静脉插管,准备好人工呼吸机。数分钟后翻正反射消失,即可进行实验; 2、分离坐骨神经;在髋关节后,坐骨结节内凹陷处切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暴露一段坐骨神经,用浸有1、5%普鲁卡因得棉线围绕坐骨神经打一个结,在坐骨神经干上做传导阻滞麻醉,排除下行干扰; 3、分离腓神经;在外侧剪开皮肤,钝性分离肌肉组织,分离腓神经,神经穿线备用; 4、分离胫前肌;将大鼠两前肢固定在手术台(仰卧),从后置踝关节正前方向剪开小腿皮肤,剪断踝关节前部韧带,分离胫前肌肌腱,沿胫骨分离胫前肌(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在踝部得胫前肌肌腱处扎线,与结扎线远端切断肌腱; 5、安装并设定powerlab记录肌张力得chart设定文件;调定刺肉毒碱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处兴奋传递得影响 6、连接仪器;手术操作完成后,将胫前肌与powerlab得张力换能器向连接,腓神经处安放刺激电极。最适负荷设定为10g左右。稳定一段时间后,于给药前记录一段正常得肌肉收缩曲线; 7. 缓慢静脉注射0。001%筒箭毒碱0.1ml/100g,从仪器上观察肌肉收缩曲线得变化情况; 8。待肌肉收缩曲线再次稳定或完全消失后,停止刺激,同时缓慢静脉注射0。005%新斯得明0、15ml/100g,观察肌肉收缩曲线得变化情况、 预期结果 注射筒箭毒后肌肉收缩曲线幅度变小甚至消失,即肌肉处于肌无力状态,注射新斯得明后肌肉收缩曲线又基本恢复正常,即肌肉恢复正常收缩状态; 结果分析 从神经传来得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给肌纤维膜,就是以化学递质乙酰胆碱为中介进行得,其全过程可分为:(1)接头前过程、(2)神经递质在间隙得扩散。(3)接头后过程、 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前膜,即不能释放乙酰胆碱,那么无论就是否有新斯得明,后膜中均无乙酰胆碱,所以在注射新斯得明后仍然就是肌无力状态,即不会出现预期结果; 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间隙,即与突触前膜释放得乙酰胆碱结合,抑制其发挥作用,那么无论就是否有新斯得明,后膜中均无可发挥肉毒碱对神经肌肉接头处处兴奋传递得影响作用得乙酰胆碱,所以在注射新斯得明后仍然就是肌无力状态,即不会出现预期结果; 而如果就是筒箭毒作用于突触后膜,即与乙酰胆碱竞争性结合乙酰胆碱受体,注射新斯得明后使突触间隙内得乙酰胆碱浓度升高而使其竞争性增强,使乙酰胆碱与受体接触增多,从而使肌无力症状减弱,使肌肉收缩曲线幅度增强,即会出现预期结果; 综上所述,假设成立。 注意事项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动物生理学实验设计 班级:09级生物技术本一班 小组成员:李水琴姚燕兵罗泉清龙伟雄 实验设计内容 一、课题名称:静脉注射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对小白鼠尿量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通过对小白鼠注射和口服等量生理盐水,了解尿液生 成过程,进一步熟悉掌握肾小管的功能。 三、基本原理: 生理盐水对尿液的影响:加大了血液中水的含量,冲淡了血 液,增加人体的排尿量.肾脏为了维持体内水的平衡,通过生 成尿液来实现.尿的生成来源于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肾 小管的吸收,肾小管的徘汇和分泌这三个过程来完成.在这 三个过程中,除了生成尿液外,肾脏同时根据体内水分的多 少对尿量进行调节,而保持水的平衡,维持人的正常生活.

四、材料与用品:小白鼠数只、生理盐水200ml、25%氨基甲酸乙酯 溶液、纱布、棉线、注射器、试管、试管夹等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给小白鼠多喂些食物,或用导尿管向小白鼠胃中灌入40—50ml 清水,以增加其基础尿流量; 2.实验中需多次进行耳缘静脉注射,注射时应从耳缘静脉远端开始,逐步移近耳根。手术的创口不宜过大,防止动物的体温下 降,影响实验; 3.输尿管手术的难度较大,应注意防止导管被血凝块堵塞,或被扭曲而阻断尿液的流通。 六、方法与步骤: 1、小白鼠抓取、称重、麻醉:抓取3只体型相近、健康指数大致 一致的小白鼠称重,然后用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按1g/kg 或4ml/kg用量),从耳缘静脉注入,小白鼠麻醉成功后,使其仰卧并用绳固定在兔台上备用,并标号、记录数据; 2、分别对上述上三只小白鼠进行注射、口服30ml等量生理盐水 和空白对照处理;

3、在胱底部找到并分离两侧输尿管,在输尿管靠近膀胱处用细线 结扎,另穿一细线打松结备用,略等片刻,待输尿管充盈后,提起结扎细线,在管壁上用眼科剪剪一小斜口,从斜口向肾脏方向插入口径适当的预先充满生理盐水的输尿管插管,结扎固定,用试管收集尿液。 4、三小时后,每隔半小时,观察小白鼠尿量变化(滴/分),做 好记录,并绘制成曲线图观察。

2016植物生理学复习题(问答)

二、问答题 生物膜在结构上的特点与其功能有什么联系?逆境会对生物膜造成哪些破坏?植物如何来响应逆境? 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有哪些功能? 温度为什么会影响根系吸水? 试述将鲜的蒜头浸入蔗糖与食醋配制的浓溶液中制成糖醋蒜的原理。 试用苹果酸代谢学说解释气孔开闭的机制。 一组织细胞的Ψs为-0.8MPa,Ψp为0.1MPa,在27℃时,将该组织放入0.3mol·L-1的蔗糖溶液中,该组织的重量增加还是减小?(R=0.0083 L·MPa·mol-1·k-1) 若室温为27℃,将洋葱鳞叶表皮放在0.4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发生细胞质壁分离;放在0.35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有胀大的趋势;放在0.4 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基本上不发生变化,试计算细胞的水势?(R=0.0083 L·MPa·mol-1·k-1) 有A、B两细胞,A细胞的Ψπ=-106Pa,Ψp=4×105Pa,B细胞的Ψπ=-6×105Pa,Ψp =3×105Pa。请问:(1) A、B两细胞接触时,水流方向如何?(2) 在28℃时,将A细胞放入0.12 mol·L -1蔗糖溶液中,B细胞放入0.2 mol·L-1蔗糖溶液中。假设平衡时两个细胞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平衡后A、B两细胞的Ψw、Ψπ和Ψp各为多少?如果这时它们相互接触,其水流方向如何? 3个相邻细胞A、B、C的Ψs、Ψp如下图,三细胞的水势各为多少?用箭头表示出三细胞之间的水分流动方向。 A Ψs=-1Mpa Ψp=0.4Mpa B Ψs=-0.9Mpa Ψp=0.6Mpa C Ψs=-0.8Mpa Ψp=0.4Mpa 为什么不能大量施用单一肥料? 选择10种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说明其在光合作用中的生理作用。 根外施肥主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各有哪些? 试分析植物失绿的可能原因。 为什么在叶菜类植物的栽培中常多施用氮肥,而栽培马铃薯和甘薯则较多地施用钾肥? 为什么水稻秧苗在栽插后有一个叶色先落黄后返青的过程? 植物根系吸收矿质有哪些特点? 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 什么是光呼吸?为什么说光呼吸与光合作用总是伴随发生的? C3途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作用是什么?C4植物与C3植物在碳代谢途径上有何

生理学设计性实验

不同pH值对牛蛙离体心脏收缩活动的影响 2008231144 赖泽红生科一班 摘要:本实验主要是采用斯氏蛙心插管法,在保持灌流液高度恒定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pH值的溶液对牛蛙离体心脏进行灌流,经张力换能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处理系统记录心肌的活动过程,探讨不同pH对离体心脏活动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 关键词:pH值;离体心脏;收缩活动 生理状态下,血液pH值保持在7.35—7.45,这是保证细胞惊醒正常代谢和机能活动的基本条件。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体内不断生成酸性或碱性产物,机体通过多方面的调解活动,使血液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内。然而,一旦机体酸碱调节失衡,会导致体内酸中毒或碱中毒,对机体造成影响。心脏直接与血液接触,心肌细胞的收缩活动容易受血液pH值的影响。本实验通过用不同PH值的灌流液灌流牛蛙离体心脏,观察其对心脏某些功能的影响,以揭示酸碱度与心脏收缩活动的关系,用离体牛蛙心脏,排除了在体时的神经体液干扰,故实验结果更为可靠。 一、实验材料: 1、实验仪器:RM6240D型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pH酸度计。 2、常用器械:蛙板或蜡盘,蛙心夹、蛙心套管,滴管,培养皿或小烧杯,玻璃板、容量瓶,移液管、量筒、污物缸,纱布,棉线,

常用手术器械。 3、药品:任氏液, HCL溶液,NaOH溶液。 4、实验动物:牛蛙2-4只(雌雄不限)。 二、实验步骤与方法 1、药品配制 (1)任氏液配制 母液及容量成分 NaCl、 KCl 、CaCl2 、NaH2PO4 、NaHCO3 、葡萄糖、蒸馏水,注: 表内各成分除葡萄糖以 g 为单位外,均以 ml 为单位. 任氏液的配制方法:一般先将各成分分别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而后按所要的容量混合。需要注意的是:CaCl2 应在其他母液混合并加入蒸馏水后,再边搅拌边加入,以防钙盐生成。另外,葡萄糖应在用前临时加入,否则不宜久置。两栖类的为PH6.5-7.0 (2)不同PH浓度的任氏液配制。 不同PH值灌流液的配制。首先,校整酸度计。先将酸度计“PH-mv”开关拨到位置。打开电源开关,指示灯亮,预热30分钟。取下放蒸馏水的小烧杯,并用滤纸轻轻地吸去玻璃电极上多余水珠,在小烧杯内放入选择好的已知的PH值准确的缓冲溶液。将电极浸入。根据标准缓冲液的PH,将量程开关拧到 0~7 或 7~14 处。调节控温钮指示的温度与室温相同,调节零点,使指针在PH为7.0处。轻轻按下或稍许转动读数开关使开关卡住。调节定位旋钮,使指针恰好指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处。放开读数开关,重复操作,直到数

植物生理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名词 1 渗透势:由于溶质作用使细胞水势降低的值。 2 呼吸商:植物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CO2与吸收O2的比值。 3 荧光现象: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从第一单线态以红光的形式散失,回到基态的现象。 4 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以下,使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放出的CO2相等的光强。 5 代谢库:是能够消耗或贮藏同化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6 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与激素功能类似,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活性物质。 7 生长:由于细胞分裂和扩大引起的植物体积和重量的不可逆增加。 8 光周期现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的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 9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称。 10自由水:在植物体内不被吸附,可以自由移动的水。 一、填空(每空0.5分,20分) 1、缺水时,根冠比(上升)N肥施用过多,根冠比(下降)温度降低,根冠比(上升)。 2、肉质果实成熟时,甜味增加是因为(淀粉)水解为(糖)。 3、种子萌发可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三个阶段。 4、光敏色素由(生色团)和(蛋白团(或脱辅基蛋白))两部分组成,其两种存在形式是(Pr)和(Pfr)。 5、根部吸收的矿质元素主要通过(导管)向上运输。 6、植物细胞吸水有两种方式,即(渗透吸水)和(吸胀吸水)。 7、光电子传递的最初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 )。 8、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大类。 9、种子成熟时,累积磷的化合物主要是(植酸或非丁)。 三.选择(每题1分,10分)ABCCB ACBCB 1、植物生病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 A、上升; B、下降; C、维持一定水平 2、对短日植物大豆来说,北种南引,要引 ( )。 A、早熟品种; B、晚熟品种; C、中熟品种 3、一般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是()。A、10℃; B、35℃; C.25℃ 4、属于代谢源的器官是()。 A、幼叶; B.果实; C、成熟叶 5、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 A、光周期差异; B、温周期差异; C、土质差异 6、交替氧化酶途径的P/O比值为()。A、1; B、2; C、3 7、IAA在植物体内运输方式是( )。 A、只有极性运输; B、只有非极性运输; C、既有极性运输又有非极性运输 8、()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割; B、蚜虫吻针; C、伤流 9、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A、低温; B、缺水; C、短日照 10、用红光间断暗期,对短日植物的影响是( )。 A、促进开花; B、抑制开花; C、无影响 四、判断正误(每题1分,10分)×√√×√××√×× 1. 对同一植株而言,叶片总是代谢源,花、果实总是代谢库。()

生理学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因素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生理活动规律与温血动物相似,而维持其离体组织正常活动所需的理化条件较简单,易于建立和控制。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是可兴奋组织,将其置于人工配置的任氏液中,兴奋性在几小时内可保持不变。因此在实验中常用蛙类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来观察和研究兴奋、兴奋性、刺激与肌肉收缩等基本的生理现象和过程。 神经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先产生一次动作电位,通过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引起受支配的骨骼肌产生动作电位,然后通过兴奋-收缩耦联机制引起骨骼肌收缩。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骨骼肌的收缩强度也随着增加。 整块骨骼肌或单个肌细胞受到一次短暂而有效的刺激时,可产生一次机械收缩,称为单收缩。若给肌肉相继两个有效刺激,且使两个刺激的间隔时间小于该肌肉单收缩的总时程。则引起肌肉的收缩可以总和起来,出现一连续的收缩,称为复合收缩。当骨骼肌受一串有效刺激时,若刺激频率较低,则肌肉的反应表现为一连串单收缩,若刺激频率逐渐增加,肌肉收缩反应可表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 [实验对象] 蟾蜍或蛙。 [实验药品与器材] 青蛙或蟾蜍、常用手术器械(包括粗剪刀、手术剪、手术镊、眼科剪、眼科镊、金属探针、玻璃分针)、固定针、锌铜弓、蜡盘、培养皿、污物缸、棉线、纱布、滴管、任氏液 RM6240计算机采集系统、JZ100型张力换能器(50 g)、支架、一维位移微调器、肌槽、双针型露丝电极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制备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1) 毁脑和脊髓 取青蛙一只,用纱布包裹青蛙的四肢和躯干,露出头部。用左手握住青蛙,并用食指压其头部前端使其尽量前俯,拇指按压背部,使头部前俯;右手持金属探针由头前端沿中线向尾方划触,触及凹陷处即枕骨大孔处转向头方,向前探入颅腔内,然后向各个方向搅动探针,以捣毁脑组织。如探针确实在颅腔内,可感觉出针在四面皆壁的腔内。脑组织捣毁后,将探针退出,再由枕骨大孔刺入,并转向尾方,与脊髓平行刺入椎管,以确坏脊髓,要确定脑和脊髓是否完全破坏,可检查动物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是否完全消失。 2) 剥制后肢标本 自青蛙的两侧腋部以下完全剥离皮肤(注意:可事先剪去尾椎末端及汇殖腔附近的皮肤,使剥离更容易)。而后倒提蛙腿,使其头部向下,用手术剪横向剪开腹部肌肉,看清脊神经后,用粗剪刀剪断脊柱(注意铁损伤坐骨神经)。把标本浸泡于盛有任氏液的培养皿中,将手及用过的剪刀、镊子等全部手术器械洗净,再继续下面的步骤。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 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植物生理学实验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标准曲线:用标准溶液制成的曲线。先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在溶液吸收最大波长下, 逐一测定吸光度,然后用坐标纸以溶液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 若被测物质对光的吸收符合光的吸收定律, 必然得到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 即标准曲线。 4、氮素代谢:氮素及含氮的活体物质的同化异化和排泄,总称为氮素代谢。 5、淀粉酶:是水解淀粉和糖原的酶类总称。 6、真空渗入:指将叶片打孔放入注射器中,加水浸没,排出空气后用手指堵住前端小孔,同时把活塞向外抽拉,即可造成减压而排出组织中的空气,轻放活塞,水液即进入组织的方法。 7、离心技术:是根据物质颗粒在一个离心场中的沉降行为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分子大分子物质必备的手段之一,也是测定某些纯品物质的部分性质的一种方法。 8、电泳:各种生物大分子在一定 pH 条件下,可以解离成带电荷的颗粒,这种带电颗粒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电极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9、同工酶:凡能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和带电性质不同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0、迁移率:指带电颗粒在单位电场强度下的泳动速度。 11、聚丙烯酰胺凝胶:是一种人工合成凝胶,是以丙烯酰胺为单位,由甲叉双丙烯酰胺交联成的,经干燥粉碎或加工成形制成粒状,控制交联剂的用量可制成各种型号的凝胶。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普遍存在动植物体内的一种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的酶。 21、硝酸还原还原酶: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它催化植物体内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 22、诱导酶:又称适应酶,指植物体内本来不含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诱导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可为 NO3-所诱导生成。 二、填空: 1、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时,绘制标准曲线是标准蛋白质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值为纵坐标。 2、常用的测定植物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有:Folin-酚试剂法(Lowry 法) 、双缩脲法、考马斯亮蓝法和紫外吸收法。 4、用滴定法测 Vc 含量时,若样品本身带有颜色,则需先将样品用草酸处理。 5、测定淀粉酶活性时,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DNS)的作用是与还原糖显色生成棕红色的 3-氨基-5-硝基水杨酸和终止酶活性。 6、在测定淀粉酶的活性时:α-淀粉酶不耐_酸_,β-淀粉酶不耐_热_。

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

病理生理学实验指导汪思应郑红邓松华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目录 一,概论┈┈┈┈┈┈┈┈┈┈┈┈┈┈┈┈┈┈┈┈┈┈┈┈┈┈1 二,病理生理实验基本操作方法┈┈┈┈┈┈┈┈┈┈┈┈┈┈┈┈2 三,实验性肺水肿┈┈┈┈┈┈┈┈┈┈┈┈┈┈┈┈┈┈┈┈┈┈3 四,兔小肠灌溉的水肿模型复制┈┈┈┈┈┈┈┈┈┈┈┈┈┈┈┈3 五,缺氧┈┈┈┈┈┈┈┈┈┈┈┈┈┈┈┈┈┈┈┈┈┈┈┈┈┈4 六,再吸入式缺氧┈┈┈┈┈┈┈┈┈┈┈┈┈┈┈┈┈┈┈┈┈┈5 七,钾代谢障碍┈┈┈┈┈┈┈┈┈┈┈┈┈┈┈┈┈┈┈┈┈┈┈5 八,失血性休克┈┈┈┈┈┈┈┈┈┈┈┈┈┈┈┈┈┈┈┈┈┈┈5 九,喜树碱诱导细胞凋亡┈┈┈┈┈┈┈┈┈┈┈┈┈┈┈┈┈┈┈6 十,急性左心衰竭┈┈┈┈┈┈┈┈┈┈┈┈┈┈┈┈┈┈┈┈┈┈7 十一,急性右心衰┈┈┈┈┈┈┈┈┈┈┈┈┈┈┈┈┈┈┈┈┈┈┈8 十二,病例讨论—肝性脑病┈┈┈┈┈┈┈┈┈┈┈┈┈┈┈┈┈┈┈8 十三,病例讨论—急性肾功能不全┈┈┈┈┈┈┈┈┈┈┈┈┈┈┈┈9 十四,病例讨论—MODS┈┈┈┈┈┈┈┈┈┈┈┈┈┈┈┈┈┈┈┈┈10 十五,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11 十六,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12

概论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之一。它在理论课程中主要介绍了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的机能代谢:①发生何种改变(即临床症状及体征);②为何发生改变(即临床症状及体征出现的机制);③这些改变的规律性及与疾病的关系;④预防和处理这些改变的机理(即疾病防治措施的原理)。因此,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科学。同时它又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病理生理学的实验方法有两种,即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的结果虽能直接应用于患者,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病理生理学主要采取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在动物身上复制各种疾病或病理过程,作为人类相应疾病的模型。实验者可控制或改变实验条件,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环节、发病机制等。还可用于疾病的实验性预防、治疗及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的开发研究等。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有很多方法。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①从自然界中选择发病动物(如选择生长有肿瘤的鼠、狗等)作为疾病动物模型。但该动物模型个体间差异很大,且发病条件及病程等不易控制,已很少被直接采用。现主要用经人工选择培育的不同品系的发病动物如由Okamoto和Aoki选育成功的SHR 大鼠,其成年后100%发生高血压,常用作自发性高血压的动物模型。我国天津医学院培育成功的津白-Ⅱ小鼠,成年后易发生乳腺癌等;②根据疾病发生原因来复制疾病的动物模型。如用二乙基亚硝胺、二甲基偶氮苯来复制大鼠肝癌动物模型;我室张载福教授用盲肠结扎穿孔法造成小鼠腹腔感染来复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的动物模型;③根据疾病发生机制复制动物模型。如本指导中用大剂量快速输液提高家兔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以复制的实验性肺水肿模型,动脉控制性放血造成的失血性休克模型。④根据疾病的发生环节复制疾病的动物模

植物生理学1、2章试题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代谢 二、填空 1、在干旱条件下,植物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一方面要求根系发达,使之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蒸腾,避免失水过多导致萎蔫。 2、水分沿着导管或管胞上升的下端动力是根压,上端动力蒸腾拉力。 由于水分子内聚力大于水柱张力的存在,保证水柱的连续性而使水分不断上升。这一学说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内聚力学说。 3、依据 K+泵学说,从能量的角度考察,气孔张开是一个主动过程;其 H+ /K+泵的开启需要光合磷酸化提供能量来源。 4、一般认为,植物细胞吸水时起到半透膜作用的是: 细胞质膜、细胞质(中质)和液泡膜三个部分。 5、水分经小孔扩散的速度大小与小孔(周长)成正比,而不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这种现象在植物生理学上被称为(小孔扩散边缘效应)。 6、当细胞巴时, =4 巴时,把它置于以下不同溶液中,细胞是吸水或是失水。(1)纯水中(吸水);(2) =-6 巴溶液中(不吸水也不失水);(3)=-8 巴溶液中(排水),(4) =-10 巴溶液中(排水); (5)=-4 巴溶液中(吸水)。 7、伤流和吐水现象可以证明根质的存在。 8、水分在植物细胞内以自由水和束缚水状态存在;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大时,代谢旺盛。反之,代谢降低。 9、在相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个系统中一偏摩尔容积的水与一偏摩尔容积纯水之间的自由能差数,叫做水势。 10、已形成液泡的细胞水势是由(渗透势)和(压力势)组成,在细胞初始质壁分离时(相对体积=1.0),压力势为零,细胞水势导于-。当细胞吸水达到饱和时(相对体积=1.5),渗透势导于,水势为零,这时细胞不吸水。 11、细胞中自由水越多,原生质粘性越小,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弱。 12、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吸胀作用)吸水,当液泡形成以后,主要靠(渗透性)吸水。 三、问答题 1、土壤里的水从植物的哪部分进入植物,双从哪部分离开植物,其间的通道如何?动力如何? 水分进入植物主要是从根毛——皮层——中柱——根的导管或管胞——茎的导管或管胞——叶的导管或管胞——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然后到大气中去。 在导管、管胞中水分运输的动力是蒸腾拉力和根压,其中蒸腾拉力占主导地位。在活细胞间的水分运输主要靠渗透。 2、植物受涝后,叶片为何会萎蔫或变黄? 植物受涝后,叶子反而表现出缺水现象,如萎蔫或变黄,是由于土壤中充满着水,短时期内可使细胞呼吸减弱,根压的产生受到影响,因而阻碍吸水;长时间受涝,就会导致根部形成无氧呼吸,产生和累积较多的乙醇,致使根系中毒受害,吸水更少,叶片萎蔫变质,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3、低温抑制根系吸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理学实验

实验三:影响神经冲动传导的因素观察 实验目的: 1.继续学习蟾蜍坐骨神经-腓神经标本制备方法,掌握坐骨神经标本的制备方法。 2.引导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并观察其基本波形(包括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 3.学习和掌握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4.设计改变细胞外液的某些因素会对动作电位在神经干上传导的速度产生何种影响? 实验原理: 蛙类的一些基本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与恒温动物相似,若将蛙的神经-肌肉标本放在任氏液中,其兴奋性在几个小时内可保持不变。若给神经或肌肉一次适宜刺激,可在神经和肌肉上产生一个动作电位,肉眼可看到肌肉收缩和舒张一次,表明神经和肌肉产生了一次兴奋。在生理学实验中常利用 如果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正常完整的神经干表面,当神经干的一端兴奋之后,兴奋波会先后通过两个引导电极(r1r1’,图5坐骨神经干包括多种类型的神经纤维成分,因此记录到的动作电位是它们电位变化的总和,因此神经干动作电位是一种复合动作电位。由于各类神经纤维的兴奋阈值各不相同,所以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幅值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刺激强度的变化而改变,这一点不同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一定的速度。不同类型的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各不相同。蛙类坐骨神经干中以Aα类纤维为主,传导速度(V)大约为35~40 m/s。测-腓肠肌标本的制备,但无需保留股骨和腓肠肌。坐骨神经干要求尽可能长些。在脊椎附近将神经主干结扎,剪断。提起线头剪去神经干的所有分支和结缔组织,到达腘窝后,可继续分离出腓神经或胫神经,在靠近趾部剪断神经。将制备好的神经标本浸泡在任氏液中数分钟,待其兴奋性稳定后开始实验。 3.仪器及标本的连结 (1)用浸有任氏液的棉球擦拭神经标本屏蔽盒上的电极,标本盒内放置一块湿润的滤纸片,以防标本干燥。用滤纸片吸去标本上过多的任氏液,将其平搭在屏蔽盒的刺激电极、接地电极和引导电极上,并且使其近中端置于刺激电极上,远中,频率8~16 Hz,波宽0.1~0.2 ms,强度根据标本兴奋性而定,由小增大(一般可选2V)。示波器灵敏度0.1~0.5 V/cm,扫描速度1~2 ms/cm。外触发输入接刺激器的触发输出端。触发选择置于外触发同步。开启电子刺激器时,调节触发电平旋钮,使示波器扫描与刺激输出同步。将扫描线调至荧光屏中间。 (3)若使用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实验则参照图5.5-2连接仪器。两对记录电极分别连接到CH1、CH2通道,刺激电极连接到刺激输出。打开计算机,启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入“神经干动作电位”模拟实验菜单。 4.观测和测定双相值时的阈刺激。 (2)增大刺激强度的过程中,伪迹和动作电位均随之加大,但当强度加大到某一程度后(此刺激强度称为最大刺激),动作电位就不再增大,而伪迹仍随之加大。这是区别刺激伪迹与动作电位的可靠方法之一。

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实验部分) 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病理生理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验学科。通过临床研究尤其是动物实验,使病理生理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和发展。同时病理生理的实验教学不仅初步指导学生初步了解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的基本方法,锻炼了操作技能、验证和复习理论知识;还通过实验与课堂讨论的具体环节,使学生初步具有进行医学研究与临床思维所必备的“严肃的科学态度、严密的科学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等。因此实验课是病理生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社会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研究手段的进步,病理生理学在近年也有飞速的发展。为配合规范教材第五版的使用,我们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对病理生理实验进行了部分调整。为此特修订《病理生理实验教学大纲》。使其更适合我们教学需要。 概论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病理生理实验课的要求,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2,熟悉病理生理实验目的; 3,了解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的方法。 主要内容: 1,病理生理理论与实验课的特点,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复制的大致方法; 2,病理生理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3,病理生理实验报告的书写规范。 实验一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训练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小鼠的捉拿、腹腔注射技术; 2,掌握家兔的固定,耳缘静脉注射,颈部、腹股沟手术操作规程及气管、动脉、静脉插管技术; 3,熟悉实验室常规器件、仪器的使用,大鼠的捉拿及腹腔注射技术; 4,了解实验动物的特点。 主要内容: 1,介绍了病理生理动物实验的主要对象——家兔、大鼠、小鼠的大致生理特点; 2,重点进行家兔的称重、固定,术前皮肤准备,麻醉,颈部及腹股沟手术; 3,颈部手术主要分离气管、颈外静脉、颈动脉并做相应的插管,进行呼吸描记,静脉输液及血压测量; 4,腹股沟手术主要分离股动脉并插管以进行股动脉放血; 5,大、小鼠的捉拿及腹腔注射等技术。 实验二实验性肺水肿 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用大剂量快速输液法复制实验性肺水肿的家兔模型; 2,复习水肿理论知识,解释家兔肺水肿时症状、体征的发生机制; 3,讨论本水肿发生的可能机制及肾上腺素的应用意义。 主要内容: 1,家兔称重、固定及颈部手术进行气管、颈外静脉插管后,由静脉大剂量

最新植物生理学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理学2015年研究生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海芋植物的佛焰花序比一般植物的呼吸放出的热量比一般植物高,是因 为存在抗氧呼吸的缘故。 2、与植物耐旱性有重要相关性的氨基酸是,它能增强细胞 的。 3、植物叶绿体的丙酮提取液透射光下呈,反射光下 呈。 4、根据种子的吸水量,可将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吸水阶段、停止吸水阶段,重 新吸水阶段。 5、GA和ABA生物合成的前体是甲瓦龙酸,在短光照下形成ABA。 6、膜脂的组成与膜脂的抗冷性有关,不饱和程度,固化温度 高,不利发生膜变相,植物的抗冷性越小。 7、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体部分叫外植 体。 8、保卫细胞质的膜上存在着 H+ATP 酶,在光照下,将H+分泌到保卫细胞外, 使保卫细胞 HP升高,驱动 H+ 进入保卫细胞,导致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9、跨膜信号传导主要是通过和完成。 10、土壤缺氮时,根冠比高,水分过多时,根冠比低。 11、具有远红光和红光逆转效应的是,它的生色团与叶绿体 的 结构相似。 12、成熟的水果变甜,是因为淀粉转化成糖,未成熟的水果有涩味是因为 含有单宁。 13、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细胞全能性,用来培养的植物的部分叫外 植体。 二、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计20分) 略!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次级共运转(次级主动运输):以质子动力作为驱动力的跨膜离子运转,使质 膜两边的渗透能增加,该渗透能是离子或者中性分子跨膜转运的动力。 2、细胞信号传导:偶联各种胞外刺激信号与其相应的生理反应之间的一系列分 子反应。 3、希尔反应:离体叶绿体在光下所进行的分解水并放出氧气的反应。 4、渗透调节:植物细胞通过主动增加溶质降低渗透势,增强吸水和保水能力, 以维持正常细胞膨压的作用。 5、交叉适应: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之后,能提高对另一逆境的抵抗能力,对不 同逆境间的相互适应作用。 6、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光合速率 不再继续增加是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7、光的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细胞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 和器官的建成,就称为光形态建成。 8、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不能反之。 9、单盐毒害:植物培养在单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作用. 10、水孔蛋白:存在于生物膜上的一类具有选择性、高效转运水分功能的内 在蛋白。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计42分) 1、生物膜结构成分与抗寒性有何关系。 生物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镶嵌而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生物膜对低温敏感,其结构成分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低温下,质膜会发生相变,质膜相变温度随脂肪酸链的加长而增加,随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所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不饱和脂肪酸越多,越耐低温。在缓慢降温时,由于膜脂的固化使得膜结构紧缩,降低了膜对水和溶质的透性;温度突然降低时,由于膜脂的不对称性,膜体紧缩不均而出现断裂,造成膜是破损渗漏,透性加大,胞内溶质外流。生物膜对结冰更为敏感,发生冻害时膜的结构被破坏,与膜结合的酶游离而失去活性。此外,低温也会使膜蛋白质大分子解体为亚基,并在分子间形成二硫键,产生不可逆的凝聚变性,使膜受到伤害。经抗寒锻炼后,由于膜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增多,膜变相的温度降低,膜透性稳定,从而可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同时,细胞内的NADPH/NADP的比值增高,ATP

生理学期末设计性实验终稿

研究不同因子对肠道平滑肌生 理特性的影响实验 一实验原理 取离体兔肠段置于台氏液中,用计算机采集 系统扫描其收缩曲线,假如滴加不同的因子,观 察他们对于离体肠段平滑肌收缩的影响。通过这 种观察,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的实验方法,分析 酸和碱环境下以及不同中药试剂下消化管的收 缩作用。 二、试剂配制 1000ml 台氏液:NaCl 8.0g 、 KCl 0.2g 、 10% MgCl 2 0.1g NaH 2PO 2 0.05g 、NaHCO 3 1.0g 、 CaCL 2 0.2g 、葡萄 糖 1.0g 。蒸馏水加至1000ml 。 配制Ph 分别为6.0,7.0,8.0的试剂,以盐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 并且分别准备好10ml 的王老吉,菊花茶,凉茶王,藿香正气水。 三、材料与器材 家兔两只 计算机BL-310生物机能系统、HU-I 型力换能器、麦氏浴皿、恒温水浴锅、温度计、手术器械、注射器、缝针、大小烧杯、滴管、丝线。 四、实验步骤 1.如右图装好实验装置,麦氏浴槽外的水浴温度为37℃,浴槽内调温至37±0.5℃.

2.制备离体兔肠段 兔耳缘静脉注射乌拉坦,致其昏迷后立即剖开腹腔,找到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在十二指肠起始端扎一线,剪取十二指肠、空肠,放入冷台氏液内。先用20m1注射器冲洗肠内容物,冲洗干净后剪成若干约1.5cm长的小肠段(每一实验小组一段)。在其两端结扎,一端做一短线环固定在通气的L管下方或浴皿内,另一端扎线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将肠段完全浸浴在调好温度的麦氏浴槽中,并调整好台氏液充气量(小气泡接连不断)。游离及取出肠段时,动作要快,取兔肠及兔肠穿线时,尽可能不用金属及手指触及。为保持离体肠段的活性,可先预冷充氧的营养液,游离肠段及穿线在预冷的营养液中进行。 3.开启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固定L管并调节扎线与张力传感器,使肠段运动自如又能牵动传感器(注意:扎线不可贴壁或过紧过松)。实验项目-消化实验-肠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不同影响因素。调节增益与扫描速度,使肠段的运动曲线清晰地显示在显示器上并记录肠段活动曲线。

设计性实验生理学论文

设计性实验生理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对象 1.1确定设计性实验方案建立研究小组,制定课题计划,多方面查 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初步了解课题内容。进行实 验设计,安排实验方案,落实人员分工。第15周安排课堂讨论,每 研究小组派1名学生汇报研究题目和初步实验设想方案,教师引导其 他研究组成员对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证,提出 合理的修改意见。小组成员根据意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修改并完善 实验设计,最终明确实验方案。结果发现设计较好的课题不仅能够将 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等多门医学学科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 有利于学生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 实验参考依据。 12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该阶段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 的实验方案开展具体实验。由实验室提供各研究小组所需的实验动物、器材以及药物等相关物品。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保证实验能够按 照既定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研究成员需要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实验 误差,并及时制定预防误差的解决方法。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需在 关键步骤上严控把关,以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 1..3设计性实验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实验结束后,学生需及时整理 实验资料,统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符合实际的研究 结果并且撰写出论文。该阶段工作主要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设计实验 论文的撰写需严格参照医学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来完成。主要包括:题目、摘要与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论文力求简短,要用最少文字,最短篇幅,精确地表述研究成果。同时,文字要流畅,要使用学术或专业用语来规范。教学20周组织 学生进行论文答辩,要求学生以PPT为辅助形式进行口头汇报并及 时递交纸质材料。指导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相关提问。最后,指导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