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综合英语2(修订版)课后答案与课文翻译

研究生综合英语2(修订版)课后答案与课文翻译

研究生综合英语2(修订版)课后答案与课文翻译
研究生综合英语2(修订版)课后答案与课文翻译

Unit One---Coping with the Compliment

III. Vocabulary

A.

1. came up with

2. The chances are

3. fell flat

4. bestowed upon

5. downright

6. put your mind

7. appalled

8. verdict

9. poise 10. blurted out

B.

1. inarticulate

2.insults

3. inept

4. glowingly

5. execrable

6. enhance

7.invite

8. sickly

9. adroit 10. charming

C.

1. A

2.C

3.C

4.B

5.A

6.C

7.D

8.A

9.C 10.A

IV. Cloze

1. hesitant 6. external 11. Given 16. achieved

2. playing 7. lurking 12. for 17. equal

3. contributes 8. whose 13. perspective 18. based

4. or 9. because 14. drawback 19. enters

5. confidence 10. withhold 15. competition 20. enhancing

V. Translation

A.

我想了片刻,觉得世界上讲西班牙语的人最善于辞令,也许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你对他们中的一个人赞叹道,“这是我曾经见到过的最漂亮的房子”,他立刻回应道,“您大驾光临,更使蓬荜生辉。”让你站在那儿,一脸尴尬。要想回敬他们是没有用的——不管说什么,最后他们总会占上风的。

有一点很清楚:所有得体的社交最根本的就在于保持镇定。Eliza. W. Farrar,写过一本美国最早的关于礼仪方面的书。她在书中讲述了在新英格兰举行的一次高雅的宴会上主人切鹅的故事,阐述了保持镇定的重要性。鹅不慎脱手,滑出了盘子,落在一位贵妇人的衣裙上。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感到极度地窘迫,恨不得悄悄地找根绳子去上吊。可是,这位主人却泰然自若。他极为平静而庄重地说,“夫人,如果您把那鹅还给我,我将感激不尽。”如果我们的行为举止都能保持这种风度,摆脱局促不安,那我们的社交生活就会有趣得多。

如果我们牢记这一点,我们就会显得更加镇定自如:每当有人恭维你时,他可能只是想和你说说话。唯一明智的回答就是由八个小小的字母构成的两个简洁的小词:Thank you !

B.

An important step in becoming an effective flatterer is to understand why flattery helps you establish better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The root cause of the power of flattery gets at a basic principle of human behavior: People crave being appreciated., The vast majority of people are of the similar idea despite different cultures. In Asian cultures the desire for group recognition is generally stronger than the desire for individual recognition. Nevertheless, the need for recognition is present.

Many people hold that the joy of work itself is more important than external recognition, including flattery. The joy of work may be a powerful motivator, but even those who get the biggest joy from their work--- such as scientists, artists, and photographers --- crave flattery and recognition. Otherwise they wouldn’t compete for Nobel Prizes or enter their work in important exhibitions.

Another reason flattery is so effective relates to the normal need to be recognized. Although some articles and books have been written and preached zealously about flattery, most people receive less recognition than they deserve. Many people hardly ever receive compliments either on the job or at home, thus intensifying their demand for flattery.

Translation of Text

如何应对恭维

尽管我确信蓄胡子会使我更加气度不凡,走在大街上会使女性发笑,但我从不留胡子,原因是我不敢冒

胡子最迷人,”我会无所适从,不知怎样回答才好。我可能会惊慌得脱口而出:“我也喜欢您的胡子。”

在社会交往中,应对恭维比对付辱骂要艰难得多,这话听起来有点矛盾,却有一定的道理。闲聊时来句恭维话,往往让我们大多数人不知所措。例如,有人对我们说上一句动听、赞美的话,我们就慌得说不出话来,膝盖开始瑟瑟发抖。

如果别人称赞不是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时,我根本无法欣然接受。我家住在一个小山上,俯瞰山下一片宽广的谷地。来访者惊叹道:“天哪!你这儿的景色太美了!”整个山谷原本就在那里,不是我造的,也不属于我。然而我傻乎乎地笑着说:“噢,没什么——无非是过去留下的一片土地而已。”

我在接受这种特定的恭维时,表示最能完全接受的说法就是“嗯,我们喜欢。”采用这种答话必须得小心谨慎。就某样东西说“我们喜欢”,言外之意就是,还有许多其他人都认为它很令人讨厌。不久前,我和一批人在一起时,其中有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地球物理学家在滔滔不绝地谈论宇宙中的奇观。“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他说道,“是个了不起的、生机勃勃的、旋转的行星,是由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观组合而成。”随后便是长时间的停顿。这时,一位被他的这种极度夸张的恭维话所吸引的妇女,禁不住说道,“嗯,我们喜欢这个地球。”

我认为,对待恭维采取否定和贬低的态度是错误的。“多漂亮的礼服啊!”你的朋友赞美道。“噢,这么破的旧衣服!”你回答道。这种情景,与我上述提出的观点非常相似。别人赞美你的礼服,你无权为此感到羞愧或恼怒——除非这件礼服恰好是你自己亲手缝制的。如果你这么说,“我是在麦茜商场的地下室和另一个妇女经过一番争抢才买下来的,”你可能会感觉更好些。或者说“是我丈夫特为我挑选的”,这样还要好。

我认识一个潜心研究这种问题的人,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来避开别人的表扬。他采取了一种不近情理的现实态度。一天夜里我无意中听到一位妇女对他说,“你的肩膀真有力啊!”他眼睛眨也没眨就回答道:“四分之三的水。我的身体有四分之三是水,所以我的肩膀有四分之三是水。任何有四分之三是水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可能有力的。”这位好心的妇女低声嘀咕着,皱着眉头走开了。我想这个家伙回答的方式有问题。

我们当中有许多人试图用俏皮话来应对恭维。例如,有人热情洋溢地说道,“久闻您的大名。”“我想,不是什么好名声吧,”这是标准的回答。这种俏皮机智的应答,应该置于政府的规定之中。它也许会让我惊骇不已,因为我本人很不善于说俏皮话。最近我听到一位年轻人赞美一个女孩,说她像明星格丽泰·嘉宝一样,美若天仙。“奉承让你走遍天下,”她回答道。我想,这个回答相当不错。但是,在千百次的应对中才会有一句真正巧妙的应答。只有像多萝西·帕克或乔治·考夫曼这样的人才能应对自如。

艺术家和作家面临着一个特殊的问题。当一辆新车下线时,负责人可以把外界人士请进来,指着车子,挺着胸脯说,“难道她不漂亮吗?”而绘画的人、写书的人或作曲的人却不能这样做。诗人普洛弗的朋友赞叹说,“普洛弗,你上次写的那首十四行诗,妙极了,非常押韵。”其实,普洛弗内心完全同意朋友的评价,但他嘴上却不能这样说。“噢,其实,”他反对道,“你很清楚,最后六行不大押韵。”

作为写了一摞书的作者,我有时也面临着这种情形。有人会说,“你的那本新书,我觉得很有趣。”我似乎应该可以回答,“啊,有人喜欢它,我很高兴

——我当时写得好苦啊。”或者这样回答,“我也认为这本书写得很好。”可是,我不能这样说。实际上,著书人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使我不得不这样说,“你这个人,文学鉴赏水平一定很差劲。”

为寻找应对恭维的技巧,我还求助过孩子们。太小的孩子根本帮不了忙。例如,对一个小男孩说,“啊,你好可爱噢!”他怎么反应?他会满屋子跑来跑去,舌头伸出嘴角,眼珠转来转去,显出一付吓唬人的样子。我也可以这样做,但是我想这在社交场合是不能被接受的。或者试着称赞一个小女孩,“你的裙子好漂亮啊!”你惊叹道。她马上掀起裙子,以示她的衬裙更好看,接着她又掀起衬裙给你看,以示她的内裤最好看。这种做法在成人社会里是行不通的。

我想了片刻,觉得世界上讲西班牙语的人最善于辞令,也许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你对他们中的一个人赞叹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房子”,他马上答道,“您大驾光临,更使蓬荜生辉。”让你站在那儿,一脸尴尬。要想回敬他们是没有用的——不管说什么,最后他们总会占上风。

有一点很清楚:在所有得体的社交场合,最根本的就是保持镇定。伊利莎·法勒写过一本美国最早的有关礼仪方面的书。她在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阐明保持镇定的重要性。那是在新英格兰举行的一次高雅的宴会上,主人切鹅时,鹅不慎脱手,滑出了盘子,落在一位贵妇人的衣裙上。要是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感到极为窘迫,恨不得悄悄地找根绳子去上吊。可是,这位主人却泰然自若。他极为平静而庄重地说,“夫人,您把那鹅给我,我将感激不尽。”要是我们的行为举止都能保持这种风度,摆脱局促不安,那我们的社交生活就会有趣得多。

如果我们牢记下面这一点,我们就会显得更加镇定自如:每当有人恭维你时,他可能只是想和你说说话。

Unit Two---The Gift of Gift-giving

III. Vocabulary

A.

1. pamper

2. perspicacious

3. philanthropic

4. precious

5. charisma

6. largess

7. betoken

8. tacky

9. grudgingly 10. proclivity

B.

1. observe

2. wicked

3. egoism

4. discomfort

5. abundance

6. imminent

7. ashamed

8. puritan

9. spontaneously 10. worthy

C.

1. B

2.D

3.A

4.C

5.D

6.B

7.A

8.D

9.C 10.B

IV. Cloze

1. chances

2. single

3. with

4. to

5. mutually

6. following

7. partially

8.bother

9. As 10. taboo

11. beginning 12. both 13. and 14. on 15. not

16. made 17. similar 18. worth 19. concerned 20. themselves

V. Translation

A.

有一段时间,我曾与一个女子约会——她是爱好文学的那一类、博览群书、其寓所藏书甚丰——我非常羡慕她。在一次圣诞节我决定赠送她一件非同寻常的好东西,当然,恐怕也是非同寻常地昂贵。我给她买了一套斯威夫特文集——不是一套一般性的集子,而是十八世纪早期的珍本;然后我将每卷皮装书单独包起来,每一卷附有一张书卡,卡上写有精心挑选的斯威夫特的语录。我觉得真是浪漫极了;我甚至想象到在圣诞节前夕,当我们坐在壁炉旁呷饮法国白兰地和欣赏着勃兰登堡协奏曲时,她把文集一卷卷地打开时的那种情景。

我有时是多么傻啊!她,一个我本应了解的讲究实惠的女人,给我买了两双袜子、一件衬衫外加一本阿曼斯小诗集。她翻开斯威夫特文集时哭了起来。我以为那是快乐的眼泪,但却不是。“我不能接受这个礼物,”她说。“这实在太不合适了。”她坚持让我把礼物收回,或者把它们卖了或者自己留着。当我对此表示异议时,她变得更加烦躁,最后她请我离开并把书一齐带走。我照她的话做了,但心灵受到了伤害而且感到迷惑不解。我花了几个星期才搞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布莱克默曾在某处这样写过,“在我们所有人身上都有一股傻劲——愚蠢而又固执。”

使我感到荣耀的是,在送礼方面我一般还是比较明智的,不是一个爱炫耀自己的人,但是炫耀在我身上依然存在,正如我以前的女友所说,我做事太没有分寸,如给人送超出自己财力的礼物,或馈赠象征着根本不存在的亲密关系的礼物,或赠送与受礼者的兴趣与心愿毫不相干的礼物。我对送礼的奥妙简直是麻木不仁,我经常因不了解这一点而痛责自己。

B.

Flowers are among the most frequently given gifts. There’s a traditional floral language, and a carefully selected bouquet or plant can convey a wide range of emotions and sentiments. Red roses symbolize love as well as the hopeful beginning of a new enterprise; violets beseech the recipient not to forget the donor; orchids and other exquisite blooms indicate that the recipient regards you as exotic, precious and rare.

A floral gift that evokes warm recollections will be prized more than one that is simply showy and extravagant.

A customer asked a florist to deliver a bouquet of a certain variety of rose—yellow tinged with red—to a hospital where her mother lay seriously ill. “They’ve been my mother’s favorite fl owers since she carried them at her wedding many years ago,” she said. The florist found the flowers she wanted after a week of searching. The customer’s mother was delighted at the sight of the flowers.

In addition, a floral gift can also strengthen the emotional ties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A doctor, on his 57th birthday, received an ambitious floral gift. When he returned home from work, much to his joyful surprise, he found his front lawn turned into a rose garden containing 57 bushes. “It was a wond erful, self-renewing gift from my wife—a constant reminder of her.” he said.

Translation of Text

送礼的艺术

有一段时间,我曾与一位女子约会——她属文学爱好者之类,涉猎广泛,其寓所藏书甚丰——我对她的仰慕之情有点太过分。在一次圣诞节,我决定送她一件非同一般的好东西,恐怕其价格之昂贵也非同一般。我给她买了一套《斯威夫特文集》——这可不是一套普通文集,而是十八世纪早期的珍藏版;随后,我将每卷皮装书单独包装,并分别制作了书签,上面写着精选的斯威夫特语录。我觉得这样很浪漫;我想象着这样的情景:圣诞之夜,我俩坐在壁炉旁,一边呷饮法国白兰地,一边欣赏勃兰登堡协奏曲,她把文集一卷卷地打开。

我有时真蠢!我早就应该知道她是个讲究实惠的女人才是。她曾给我买过两双袜子和一件衬衫,另外还买过一本阿曼斯小诗集。她打开斯威夫特文集时,哭了起来。我还以为那是快乐的泪水,但却不是。“我不能接受这个礼物,”她说,“这很不合适。”她硬要我把书拿走,要么卖掉,或者自己留着。见我不肯罢休,她越发不安。最后,她请我离开并把书一齐带走。我很伤心,也很困惑,但还是照她说的做了。从那以后,我们彼此再没有见面。我过了几个星期才明白自己所犯的错误。布莱克默曾在某处这样写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股傻劲——愚蠢而又固执。”

我的可贵之处在于:我通常送礼比较明智,不太张扬。但我却有个毛病,正如我的前任女友所说的那样,我送的东西经常让人明显觉得极不合适。比如说:送给人家的东西超出了自己的支付能力;把象征亲密关系的礼物送给与自己没有那层关系的人;送的礼物与所送之人的兴趣或需要毫不相干。我对送礼的奥妙感觉迟钝,我经常因缺乏这种悟性而痛责自己。

最重要的,当然是送礼要送得恰倒好处,而非幼稚的送礼之举(当然亦非送礼之念),才是至关重要的。在大多数文化群落中,由于其大多数比我们自己的文化群落更明白事理,送礼是非常崇尚仪式的——也就是说,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送礼受到严格的社会制约,也几乎明显成为一种交换。根本没有送礼不图回报之事;相反,你送给某人一个东西,希望得到某种回报——也许不是马上得到回报,而是不久以后。而且你希望这种回报几乎是等价的;你会相当肯定,没有人会胜你一筹,送你很奢侈的东西,比如一套斯威夫特珍藏本,或者贪图你的便宜,送你一分钱的小哨子,交换一条独木舟。送礼和受礼一旦形成规范,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礼俗,一种宴请和庆祝的场合。换句话说,你喝完白兰地后,可以去谈晚上的正经事。

因此,送礼涉及到对互惠的期待,但我们这些西方世界里的聪明人逃避这个事实:我们掩盖这个事实,花言巧语地大谈无私,说给予如何胜过接受。大约两千年前,塞内加曾写道:“可敬之施主决不以其善行而图报”。我们喜欢对自己说,光荣又崇高的行为,就是奉献后把它忘却,根本不图回报,甚至不求感恩。慷慨地、自发地去奉献,如同富饶的大自然。如同一个快乐的妓女,忘了收嫖客的钱。如同上帝亲手造的傻瓜。

我曾经想过自己在这方面的倾向并且得出结论这样的结论:即使我荒唐又自发地慷慨赠送,我也和别人一样,希望得到很多回报。我简直是试图收买:感情、或许爱情。别人的羡慕。或把自己所选择的身份确定为浪漫主义者,能故作豪爽之态。或使别人感到内疚:瞧,我绞尽脑汁,费了许多周折,买来你可能喜欢的东西,洞察你的心思,让你心满意足。你可曾为我做过同样的事情吗?我的女朋友立刻看穿了这一切。正如我所说过的那样,这花了我好几个星期的时间。

恰到好处。什么东西恰到好处呢?我曾以为,没有什么恰到好处的东西,心意才是最重要的。我大概是从母亲那里得到的这个启示。她每年圣诞节都花同样多的钱为我和弟弟买礼物——在这个家庭,她不偏心任何一个儿子——她设法确保我们明白这一点。母亲很少把礼物包装起来,即使包装的话,她总是尽可能用最便宜的手巾纸,而且不用彩带扎。我们过生日毫无矫饰之物,过圣诞节也毫无矫饰之物。有一次,我忘了她的生日,即使她多次暗示自己的生日即将来临。她使我感到十分惭愧。总的教训是,你记住了——也许你送了些可笑的东西,但你记住了——你要送得慷慨;总会有大量的礼物可送,但你用不着把它们包装起来,贺卡也没有必要。母亲具有清教徒的心态。饰物是用不着的。

我还没走向另一个极端,但是——十八世纪文学除外——我现在却觉得饰物是极其极端的。当我刚开始和妻子在一起生活,开始像恋人们习惯做的那样互赠礼物时,我渐渐地了解到,她以前的许多男朋友,可以说,在送礼物这方面缺乏想象力。其中有一位过圣诞节送她一个色拉搅拌器,过生日送她一根烤火腿。为什么不送她一把扫帚?为什么不送她够吃一个月的“奇异面包”?自从她上高中以来,除一个人之外,再没有人给她送过花,而且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我用不着让她告诉我两遍。复活节的那个星期日她收到了鲜花,那是我们在一起共同度过的第一个重大盛会。那些鲜花是我让别人送给她的,这种方式收到鲜花肯

我不是在自吹自擂:任何一个白痴都明白如何赢得这个女人的芳心。她告诉过我该如何去做;她对此直言不讳。问题不在于我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而在于那些鲜花。它们只不过是摆设而已。完全没有什么用途;我家人容易过敏,鲜花甚至会引起不适。但它们却是很理想的礼物。纯粹是象征性的。纯属老套。我们需要那些老套的东西。我们想要人人想要的东西:亘古不变的手势;仪式;漂亮的包装纸;丝带——而且只能是熨烫过的、被选中能与包装纸的颜色相配的丝带。我正在慢慢地学习这些艺术。作为一个习惯在最后时刻购物的人,我在学习提前做好计划,提前问清楚她究竟想要什么东西,然后再买给她;我渐渐地不再想使她感到惊奇,不再想寻找某种她从未想过,但一见便知最适合自己的绝妙东西。那是一种自我表现:我头脑灵活,考虑周到,想象力丰富,了解她的心思胜过她对自己的心思的了解。我对此不再抱有希望。我甚至在学着送给她一些我并不喜欢而她却需要的东西,一些在我看来俗不可耐或并不需要或不如我所希望的那样耐用的东西。为了真正重要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去购物,首饰她会保存着戴一辈子。请注意,首饰是一种饰物。我开始带她去珍本书店,这样她就会为过圣诞节而给我买我想要的书。那些东西还是饰物而矣。你不会去读珍本书的;你把它们摆上书架罢了。她觉得那些书很荒唐,但还是和我一起去。为什么不去呢?我们彼此纵容对方。我们却没有胆量纵容我们自己。

世界上很少有真正的利他主义行为。职业利他主义者的存在却是真的——如护士、社会工作者以及所有这些所谓的“救助性职业”——但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得到报酬;就政府的援助而言,这种给予是否慷慨,是否勉强,你可去询问任何一个接受福利救济的人。甚至制度化的给予也是一种交换:期待某种偿还。在和谢尔曼.费尔蔡尔德相处的岁月期间,我曾一度为他的慈善基金会工作;我的任务是寻找崇高的事业,费尔蔡尔德或许会捐赠出他几百万元资产中的一部分。那段经历使我在金钱的力量以及礼物的力量这方面增长了不少见识。我走遍全国,每到一处,可能受到捐助之人对我给予的尊敬都与我尚浅的资质极不相称。我可真是出尽了风头:医学院的院长征求我的建议和意见;大学校长邀请我去喝茶;国家健康研究所的主任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会见我。在一所大学,一位系主任甚至请我写一篇关于他们系的评论文章,然后把文章发给他的教师们阅读。我尽可能告诉所有这些人说,我只能提一些建议,并没有权利决定资助之事。但这不起作用;人人需要我。

然而,所有这一切都没有引起我的兴趣;恺撒.夏维兹对此却颇有兴趣。我是在他著名的禁食期的第九天见到他的,当时他正躺在加州德拉诺农民中心自己的陋室里观赏落日余辉。我以前从未见过如此神秘的个人魅力,这对我触动很深。但费尔查尔德却对此无动于衷。他会给他们的健康中心提供小数额的资助吗?绝对不会的。这太有争议性了。我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争取帮助夏维兹从其它基金会筹集资金。分文未获。基金会的资金都用来建造大学或医院楼房,而且楼房都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用来发放奖学金或奖励教授,同样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用来建造博物馆,并把主要捐赠人的名字精心刻在墙壁上。金钱可以买来声望。基金会的行政人员把他们所赠之物说成是“投资”,他们寻求某种回报,寻求项目或方案的成功,然后指明把这种成功说成是“我的成功”。他们有些人到头来觉得自己确实很了不起。

然而,足球运动员乔.德莱尼为救两名溺水的男孩献出了生命。父母为了我和弟弟能上康奈尔和普林斯顿放弃了许多物质享受。有些人经常献血;献血者姓名未详,他们赠送这种礼物得不到表扬,而且还会使身体暂时衰弱。人们一旦对利他主义的可能性冷嘲热讽,就会想到许多相反的事例。我们生活在利他主义的可能性和自我主义的现实性之间的紧张状态中。不管我们偏向哪一方,我们最终希望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我认为自己不是一个真正的愤世嫉俗者;妻子说我倒不如是个讽刺家。或许如此。我相信,如果你长期调查人类动机,你就不会接受表面价值。但这不会动摇你对人类本性的信念。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超越自私。我们愿意奉献;在恐惧、强迫、害怕、焦虑、欲望以及自怜的背后,我们藏匿着慷慨的冲动和自发的热情。人类有许多善良的品质。陀思妥也夫斯基曾经写到:“一般说来,人,即使是恶人,比我们所想象的更天真无邪。我们自己亦如此。”

惠特曼曾不带有任何讽刺之意地写道:“礼物本属赠者,多去之还来——其不会失之……”。惠特曼把自己奉献给世人,并且大胆地、毫不谦虚地臆断:礼物十分相称。这是一个神圣的理论:你把上帝赐予你的礼物传送下去,你付出的越多,得到的也越多。这种交易升到更高的级别;由于你不为自己留下任何东西,一切均属于你的。你成为一个慷慨解囊的渠道;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成为一体。

然而,谁会具有如此崇高的豪壮之举?我们许多人是不会有的。我们这些缺乏诗人气质的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紧张状态中;我们尽量让子女接受教育,在圣诞节或其它祭祀场合共享资源,且表现得落落大方——寻找悦人的风格,注意精妙之处——同时一只眼睛期盼着我们可能索要到的东西。不承认期待落空会造成失望,的确会使人变得愤世嫉俗;只要我们不欺骗自己,期待回报时,想象我们不“要”回报,就没有必

Unit Three---We Have No “Right to Happiness”

III. Vocabulary

A.

1. desert( throw away)

2. cherish

3. bargain for

4. in vain

5. avarice

6. ruthless

7. (magnates) tycoons

8. caste

9. norms 10. erotic

B.

1. barren

2. transient

3. preposterous

4. simple-minded

5. illusory

6. monogamous

7. deep-rooted

8. rabid

9. teetotaler 10. sanctity

C.

1. C

2.B

3.A

4. B

5.D

6.D

7.B

8.C

9.A 10.C

IV. Cloze

1. revelations

2. demand

3. traits

4. altruism

5. inflicting

6. exceptions

7. raised

8. hurt

9. spouse 10. extraordinary

11. decent 12. pain 13. overshadowed 14. experience 15. least

16. relationship 17. apparent 18. pleasure 19. humanity 20. obligation

V. Translation

A.

正是强烈情欲的力量使然。情欲与转瞬而逝的其他欲望如食欲等不同,它所带来的期待无比壮观,为任何其他情感所不及。毫无疑问,我们所有的欲望都带来期待,但无一能望其项背。坠入爱河便会萌发难以抗拒的信念:相爱一定会到终老,拥有心爱的人不仅常常让人心醉神迷,还会带来安定感、成就感和深入骨髓的相伴一生的幸福感。所以我们孤注一掷。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一生都将失去意义。只要一想到这样的厄运,便会深陷自怨自艾的无底深渊。

不幸的是,这些期待往往都是假象而已。任何一个有所经历的成人都知道所有的情欲不过如此,当然他如果正身陷其中则另当别论。朋友们天荒地老的故事我们并不当真,因为知道有的时候感情可以持续有时却难以为继。而真正能够持久的感情并不是因为在最初的时候曾经有过怎样的诺言。两个人能够白头偕老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伟大的恋人,而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品行:克制,忠诚,不偏激,可以相互适应。

B.

What is marriage? Marriage is like what Mr. Qian Zhongshu put in his novel Fortress Besieged,“Marriage is like a besieged fortress:those who are outside want to get into it, and those who are inside want to get out of it.”But the fact is that even those who have managed to rush out of the fortress still harbor good wishes for marriage and whenever possible, they still try their best to come back. And for those who stay inside, the majority of them still keep protecting the fortress carefully by fulfilling their duties whether they have got lost or puzzled in their marriage life.

Only after a person gets married, will he/she come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the marriage and treasure it as it is. In fact, getting married is not so difficult since boys and girls should be married upon reaching adulthood; however, keeping the marriage fresh and stable is a little bit tough because the couple have to take a long time to get used to each other. It is no wonder people claim that it is easy to be in love with each other, but it is hard to live with each other. Therefore, those married couples should learn to forget something unpleasant and recall those sweet memories because marriage happiness is what the couple feel about each other.

Translation of Text

我们没有"享受幸福的权利"

"毕竟," 克莱尔说,"他们拥有享受幸福的权利" 。

我们当时是在讨论邻里发生的一件事。甲先生抛弃甲太太,离了婚,准备迎娶乙太太,而乙太太也同样办好了离婚手续准备嫁给甲。毫无疑问,甲先生和乙太太非常欢喜对方。如果他们继续相爱,且健康和收入不出什么差池,他们接下来的日子应该会过的很开心。

中负伤,丢掉了工作,据说还已经失去了性能力。此后的生活已经不再是乙夫人当初所期待的。甲夫人也很凄惨。她容貌不再,也没有了生机活力。有人说她因为为他生儿育女,又为护理他度过漫长的疾病期而将自己的精力消耗殆尽,而先前的婚姻生活也因着疾病而黯然失色。

但是不要以为甲是那种将糟糠之妻弃之如敝履的一类人。我们都知道前妻的自杀让他非常震惊,他曾亲口对我们说,“我又能怎么样呢?每个人都有享受幸福的权利。我不能错过我的幸福机会。”

之后我就一直琢磨"享受幸福的权利"这句话。

起初这句话给我的感觉怪怪的,听起来就像是在说每个人都有走运的权利。无论会有哪个派别的道德学家如何评论,我们的幸福或痛苦很大程度上都非人力所能控制。在我看来,所谓享受幸福的权利并无依据,正如不能要求自己的身高要达到六英尺,应该有个百万富翁的老爸,或者说无论什么时候自己想去野餐了,天气就必须晴朗。

权利作为所在的社会的法律所保障的自由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我有权沿公共道路行驶,因为这是社会给赋予我的自由,也是“公共”道路意义之所在。我也能理解法律所保障的债权权益,和与之相应的他人的债务承担义务。如果我有权从你那里获取100英镑,也就等于说你有责任付我100英镑。如果法律允许甲先生抛弃发妻而去勾引邻人之妻,那么甲就有这项法律权利,我们也没有必要在此谈论所谓“幸福”的权利。

但是克莱尔意非如此。她是说甲的行为不但符合法律权利,还符合道义上的权利。换句话说,克莱尔是继托马斯·阿奎那,格劳修斯,胡克和洛克之后的有一个古典道德学派人物,或者说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或许会成为这样的人物。她认为国家法律之后还有“自然之法”。

我同意她的观点。我认为这种观念是所有文明的根本,没有它,现实国家法律变成了绝对准则。人们将无法评判法律,因为没有评判其的基准。

Clare的格言源自于,“他们有享受幸福的权利”这句令人肃然起敬的一句话。所有的文明人,尤其是美国人,都信奉这样一个信念,“追求幸福”是人的诸项权利之一。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们有享受幸福的权利”这句庄重宣言的本意何在?

其意义所不在之是可以肯定的。它并不意味着一个人可以不择手段地追求幸福,比如谋杀、强奸、抢劫、叛国和欺诈。没有一个社会可以以此为根本。

宣言的本意为“通过一切合法手段追求幸福”,即自然之法所永久许可且国家法律所应当允许之手段。

诚然,这样格言听起来似乎变成了一句同义反复,人在追求幸福的时候有权做他们有权做的事。但是同义反复如果放到其历史背景中便并非总是毫无意义的重复。宣言的初衷是否定长久统治欧洲的一系列政治条例,是对奥地利帝国、俄国帝国,和改革法案前的英国,法国的波旁王朝的挑战。宣言主张一切追求幸福的手段都是合法的,因为合法的事物是应该面向所有人的;所有“人”都享有使用这些手段的自由,而不是特定种姓,阶级,地位或宗教派别的人。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党派都不曾发出这样的声音时代,这样的宣言不能被称为同义反复。

但是什么样的方式是“合法的”这个问题却悬而未决,即什么样的追求幸福的手段即被自然之法在道义上允许,有被某国家立法机关所颁布法律所许可?在这个问题上,我不能苟同克莱尔的见解,她所称道的人们拥有无限的追求幸福的权力对我来说并非是无可厚非的道理。

有一点我可以确信,克莱尔所说的“幸福”指的是简单和纯粹的"性快乐"。原因之一是克莱尔这样的女人在用这个词的时候从来不会另有所指,还有就是我从来没有听她谈过其他方面的“权利”。她非常左倾。如果有人为一个心狠手辣,不择手段消灭竞争对手的大亨辩护,理由是他的幸福就在于赚钱,他不过在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已,她便会义愤填膺。克莱尔还是一个激进的禁酒主义者,我从来没有听说她会接受一个酗酒者把享受幸福作为喝醉的理由。

克莱尔的许多朋友,尤其女性朋友,经常觉得——我听她们这样讲过——如果克莱尔能够住嘴她们自己的幸福感将大大增加。因此我对克莱尔有关幸福一说能够站得住脚表示怀疑。

事实上克莱尔的观点与西方世界四十多年来的行径在我看来并不相悖。当我还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激进者就在讲,“何必如此假正经呢?我们应当像对待我们其他的冲动那样对待性冲动。”当时头脑简单的我便相信这就是他们的本意,后来却发现真正的意思刚好相反。他们是说性欲应该以文明人处理其他的本能冲动所从未有过的方式对待。不可否认其他所有冲动都是要控制的。我们视为自保而绝对服从本能为胆怯的表现,视贪得的冲动为贪念。如果是哨兵的话连睡觉的欲望都得抗拒。但是,只要想要的东西是“床上的四条裸腿”,一切的不近人情和背信弃义便都可得到赦赎。

这其中的道义就像是在说偷水果是错的,除非你偷的是油桃。

因对其有清教徒似的偏见而将其视为不光彩或可耻的事物。我不认可这样的指责。从海水泡沫中诞生的维纳斯。。。金色爱神阿佛洛狄忒。。。塞浦路斯诞生的爱神啊。。。我从未对你有过丝毫不敬。如果我讨厌偷我的油桃的家伙,难道我也要厌恶所有的油桃吗?或者憎恶所有的人吗?其实我反对的只是偷窃这种行为。

将甲先生抛弃妻子的“权利”的问题曲解为“性道德”的问题其实是在巧妙地隐蔽真正的现实矛盾。劫果园并非冒犯所谓的“水果道德”,而是与诚实相逆。甲的行为有悖于诚信(对郑重诺言的信守),有悖于知恩戴德(对他所亏欠的人应有的感激),还有悖于共通的人性。

我们的性冲动被赋予了荒唐的特权。本来从正常的其他视角看来都是残酷、奸诈、不正义的行为,一旦有了性的动机便统统被纵容起来。

虽然在我看来赋予性如此特权毫无道理可言,这一现象的起因却非常清楚:

正是强烈情欲的力量使然。情欲与转瞬而逝的其他欲望如食欲等不同,它所带来的期待无比壮观,为任何其他情感所不及。毫无疑问,我们所有的欲望都带来期待,但无一能望其项背。坠入爱河便会萌发难以抗拒的信念:相爱一定会到终老,拥有心爱的人不仅常常让人心醉神迷,还会带来安定感、成就感和深入骨髓的相伴一生的幸福感。所以我们孤注一掷。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一生都将失去意义。只要一想到这样的厄运,便会深陷自怨自艾的无底深渊。

不幸的是,这些期待往往都是假象而已。任何一个有所经历的成人都知道所有的情欲不过如此,当然他如果正身陷其中则另当别论。朋友们天荒地老的故事我们并不当真,因为知道有的时候感情可以持续有时却难以为继。而真正能够持久的感情并不是因为在最初的时候曾经有过怎样的诺言。两个人能够白头偕老并不是因为他们是伟大的恋人,而是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品行:克制,忠诚,不偏激,可以相互适应。

如果要建立一个凌驾于普通行为规范之上的“性福权利”,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自所经历感受的激情本身,而是自己一旦抓住便一厢情愿相信的东西。所以,当不良行为发生并导致惨遇和苦难时,行为本身所希冀的所谓幸福便一次次成为虚幻。除甲先生和乙太太之外所有人都明白一年或几年后甲先生可能以相同的理由将新欢抛弃。他会再次感到又是在冒险,而自己仍然是那个伟大的爱人,自怜地哀叹却容不下对那个可怜女人的半点同情。

另外还有两点。

第一,一个能够容忍婚姻不忠的社会长期来看是对女性不利的。也许有那么几篇歌曲文学专为男性叹吟,无论其内容如何,女人的天性是比男人更倾向于一夫一妻制的。生理特性使然。凡滥交盛行之社会,女性往往是受害者而不是制害者。同样,家庭幸福对她们来说也更为必要。她们所吸引男性的资本,容貌,在到了成熟年龄之后日渐凋谢。而男人的魅力所在,性格——女人对我们的外表其实是不在意的——却不受时光之侵蚀。因此在滥交这样的残酷战争中女性处于双重不利的地位,她们冒更大的风险,输的可能性更大。某些道德学家对于女性越来越露骨的挑逗行为表示鄙夷,我却不能苟同。那只是她们绝望厮杀的标志,我深感同情。

第二,虽然“幸福的权利”主要针对性冲动而言,但是问题绝不仅限于此。这种致命的原则一旦获准便迟早会渗入我们的整个生活。在我们将来的社会,不但所有的人都欲望横行,甚至每个人的每一个欲望都要无限满足。虽然科技发展可以使得人类苟延残喘的稍久一些,但是文明却会从根死掉,甚至会被一扫而空,此乃“幸”事或“不幸”却不敢定论。

Unit Four

Key to Exercises

III. V ocabulary:

A

1. deranged

2. sneaking

3. coerce

4. an appraisal

5. patently

6. thrashing

7. imminent

8. has a bearing on

9. cessation 10. endorsed

B

1. salvageable

2. humane

3. defect

4. alleviated

5. prolong

6. lethal

7. compassionate

8. theoretical

9. forbid 10. accidental

C

1. B

2.A

3.C

4. A

5. D

6. A

7. D

8. C

9. B 10. A

IV. Cloze

1. among

2. opposite

3. which

4. how

5. met

6. in

7. do

8. for

9. after 10. without

11. but 12. Instead 13. value 14. when 15. low

16. end 17. challenges 18. as 19. were 20. threatened

V. Translation

A

我从来没有施行过主动安乐死,这种行为在我国被认为是谋杀,会被判处死刑。但是我确信在临床医学实践中,主动安乐死应拥有明确的地位。而且我还认为我们不应该害怕讨论它在这一格局中所处的地位,也不应害怕探讨对患有绝症的病人使用这种方法的可能性。

我不能接受那种简单地认为医生无权剥夺他人生命的说法。此外,我认为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界定生命。我本人把生命定义为活着的快乐。如果生活缺少快乐,又无望康复,患者神智清醒、精神正常,又符合其他标准如护理者出于良好的意愿,而且法律手续也完备,那么在伦理方面就没有什么理由不能实施主动安乐死。

我确实经常感到奇怪,有一种人出于怜悯,会去结束一个遭受痛苦折磨的动物的生命,却不愿意将这种特权的范围扩大到自己的同胞身上。也许在我们所有人心中都潜藏着一种负罪感—有什么能比得上为他人的死亡承担责任更令人有负罪感呢?

B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morality of euthanasia has been heighten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that makes it possible for human beings to be kept alive almost indefinitely, even when severely impaired. As a man’s life span lengthens, more and more people will reach a high age when illness and disability create the possibility for euthanasia.

If a patient’s conditions are deteriorating, making him unable to make a rational choice, decisions to prolong or terminate life must be left to his family, doctors, and courts. But unfortunately the definition of “life” is still at issue.

A person may be declared “brain dead” while his vital organs still function. Some people regard the problems posed by euthanasia as essentially religious. They think that life is sacred, no matter how severely disabled the patient may be; nobody can make a decision whether he or she should stay alive or not. Some others insist that death may be preferable to a severely impaired life. Euthanasia thus becomes an act of charity.

Translation of Text

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

詹姆斯·雷切尔

一般认为,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之间的区别对于医学伦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有一种想法认为:至少在某些病例中,可以允许停止治疗,并让病人就此死去。但是,从来不会允许有人采取任何预先计划杀死病人的直接行为。这一规定似乎已经被大多数医生接受了,并且也被美国医学学会1973年12月4日的宣言所认可。

一个人的生命被另一个人用无痛苦致死方式而故意终止是与专业医学精神背道而驰的,并且不符合美国医学学会的政策。

当发现有毋庸置疑的迹象表明病人的生物性死亡正在步步逼近时,是否停止使用特别方式来延长躯体的生命是病人和/或他的直系亲属来决定的。医师的建议和判断应免费提供给病人和/或他的直系亲属。

然而,有另外一种观点可以强有力地反驳这一规定。以下我会提出一些相关论点,并强烈建议医生们重新考虑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首先,一种常见的情形,即一位患有喉癌的病人,病情严重无法医治,本人备受病痛折磨,而且病痛已无法减轻。即使继续实施目前的治疗,他也肯定在几天之内就会死去,但是由于病痛异常难熬,所以他不想为了延长仅仅几天的生命而继续忍受这种痛苦。所以他请医生为他结束这种煎熬,而他的家庭也希望可以满足他的要求。

假设医生答应停止治疗,而习惯上的那种规定也允许他这么做。认为这种做法有理的原因就是病人面对着极大的痛苦,既然他无论如何总是快要死了,那么没有必要再让他继续遭受无谓的折磨。但现在请注意:如果医生仅仅只是停止了治疗,那么很可能病人需要更长的时间才会死去,并且较之采取直接的措施、注射安乐死药剂而言,他可能因此遭受更多痛苦。这一事实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一旦决定不再让他遭受痛苦时,积极安乐死比消极安乐死更可取,而不是相反。否则,就变成了认可那些会导致更多痛苦的做法,而不是赞成减轻痛苦,这就与起先促使他们作出不要延长病人生命这一决定的人道主义推动力有所矛盾了。

我的一部分观点是:“允许死亡”的过程是相对漫长而痛苦的,而注射安乐死药剂则比较快,痛苦也比较少。让我据一个不同类型的例子。在美国,大概每600个孩子中有一个在出生时就患有唐氏综合症。而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在其他方面都是健康的,也就是说,只要有普通的儿科护理,他们就能进入基本正常的婴儿期了。然而其中有一些孩子会有先天的缺陷,比如肠梗阻,如果他们要活下去,就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安东尼·肖描述了随之产生的情况:

……如果不做手术,那么(医生)就必须在自然力带走婴儿的生命时努力使其少受些痛苦。作为一个医生,他的天性本是通过手术刀来打败死神,而站在一边眼看着一个本来可以挽救的小生命死去是我认为在感情上最难以忍受的经历。在会议上、在理论讨论中决定应该让这些孩子死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当你站在儿童病房,看着脱水和感染使一个小小的生命在几小时或几天之内凋零,那就是完全不同的了。这是对我和其他医护人员是一场可怕的折磨,其程度远大于从未踏足儿科病房的父母们所经历的。

我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一些人会反对任何形式的安乐死,并坚持必须让这些婴儿活下去。我想我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另一些人赞成快速而毫无痛苦地终结这些孩子的生命。但为什么会有人同意让“脱水和感染使一个小小的生命在几小时或几天之内凋零”?那条规定说可以让一个孩子遭受脱水而逐渐走向死亡,却不能给予注射而毫无痛苦地结束生命,看来实在太过残忍,以致毋须进一步辩驳。这话说得很严重,但并非试图冒犯任何人,而只是想要尽可能清楚地摆出观点。

我的第二条意见是:习惯上的那条规定导致在无关的理由基础上做出有关生死的决定。

请再想一想那些患唐氏综合症、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那些与综合症无关的先天缺陷才能存活的婴儿。有些时候,没有实行手术,婴儿死去了,但如果没有这些缺陷,孩子就会活下去。现在,像这样一项移除肠梗阻的手术也并不太过困难。在这些情况下没有实施手术的原因,很明显,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患有唐氏综合症,而他们的父母和医生由于这样一个事实便认为让他们这样死去更好。

但是请注意,无论看待生命以及这些婴儿潜力的态度如何,这种情况都是荒唐的。如果这样一个婴儿的生命值得保存,那么做一个简单的手术又有什么关系呢?或者,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孩子最好还是不要活下去,那么要是碰巧孩子没有肠梗阻,情况会有什么不同呢?无论哪一种情形,生存与死亡的问题都是建筑于无关的理由之上的。是唐氏综合症而不是肠梗阻成了事情的关键。假如必须要做这样的决定,那也必须建立在其基础之上,而不可以依赖于是否肠道有阻塞这样的无关问题。

当然,使这一情况成为可能的,是这样的一个想法:在有肠梗阻时,人们可以“让婴儿死去”,而当没有这些缺陷存在时,就不能够这样做了,因为人们不能够“杀死”他。这一想法导致根据无关的理由来决定生死的事实,是应该否定这一规定的另一重要理由。

从道德角度而言,杀死某个人比让某个人死更坏。但是的确如此吗?杀死某人这一行为本身比让某人死亡更坏吗?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应该考虑以下这样两个案例,它们其他方面完全一样,除了一个涉及杀死某个人而另一个涉及让某人死亡。然后,我就可以问,是否这一差别就会造成不同的道德评价。重要的一点是:除了这一差异之外,两个案例完全一样,否则我们就不能坚信是这一差异而不是其他对这两个案例在评估上的任何变化负有责任了。所以,让我们参考以下的这一组案例:

第一,如果史密斯六岁的表亲出了意外,他就可以获得一大笔遗产。一天晚上,当那个孩子在洗澡时,史密斯偷偷摸摸地潜入浴室,溺死了这个孩子,并且把现场布置妥当,以使其看起来像是一起意外。

第二,琼斯也可以在他六岁的表亲出意外的情况下获得一笔遗产。像史密斯一样,琼斯也偷偷摸摸潜入地打算在孩子洗澡时溺死他。然而,正当琼斯进入浴室时,他恰巧看到孩子滑倒了,并撞到了头,然后脸朝下倒在了水中。琼斯欣喜若狂;他站在一边,准备如果有需要就把孩子的头按下去,但并没有必要了。在仅仅几次挣扎之后,孩子就“意外地”完全自己溺死了,而琼斯看着,什么也没做。

现在,史密斯杀死了孩子,而琼斯则“只不过”让孩子死去。这是他们之间唯一的差别。那么从道德的观点而言,他们两人中有任何一个比另一个做得好些吗?如果“杀死”和“让他死去”之间的差别本身是个重要的道德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说琼斯的行为不象史密斯那样更值得谴责。但是有人真的想要这么说吗?我想不是的。首先,两个人都是出于同样的动机,即获得个人财富利益,两个人行动的过程中目标也完全一样。从史密斯的行为可以推断他是个坏人,虽然如果进一步了解他的某些事实,这一判断可能会被推翻或修改,比如他患有精神错乱。但是从琼斯的行为中就不能推出同样的判断吗?而同样进一步的考虑也不会与这一判断的任何更改有关吗?另外,假设琼斯在辩护中称:“毕竟,我除了站在那里看着孩子溺水以外,没有做任何事情。我没有杀死他;我只是让他死去而已。”所以再一次出现了这个问题:如果“让他死去”这一行为本质上稍好于“杀死他”,那么这一辩护应该至少是有些分量的。但它没有分量。这样的“辩护”只能被认为是对道德论证的奇怪误用。从道德上说,这等于是没有辩护。

现在可以十分适当地指出,医生所关心的安乐死问题是与此完全不同的。它们并不涉及个人利益或对正常孩子进行杀害。医生只关心那些生命对病人本身已毫无用处的情况,或者病人的生命已经成为或很快会变成可怕负担的情况。然而,这些情况的关键点是相同的:杀死某人和让某人死之间的差异本身并没有道德上的差异。如果一个医生出于人道的原因让他的病人死亡,和出于人道原因给这个病人注射了安乐死药剂在道德上的地位是相同的。如果他的决定是错误的,比如如果病人的疾病事实上是可以治愈的,那么无论这个决定是通过什么方式实施的,都同样令人后悔。如果医生的决定是正确的,那么使用何种方法本身就不重要了。AMA政策宣言已把这至关重要的问题分析得非常透彻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故意终止另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在辨明了这一问题、并禁止“无痛苦致死术”之后,此宣言接着否认了停止治疗也属于故意终止生命的行为。这就是错误出现的来源,因为在这些情况里,如果终止治疗不算是“一个人故意终止另一个人的生命”,那么它又算是什么呢?它当然确实就是,如果不是的话,它就毫无意义了。

许多人觉得很难接受这一看法。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很容易将是否杀害本身是否比让某人死亡更糟的问题,与是否大多数杀害的实际案例比让人死亡的案例更应该谴责这一完全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大多数涉及杀害的实际案例无疑是很可怕的(比如想一想所有报纸上报道的谋杀),我们每天都会听说这些事情。另一方面,我们几乎很少听说让人死亡的情况,除了医生被人道主义原因促使而做出的行动。所以我们学会了将杀害这一行为想得比让人死亡要坏许多。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杀害这一行为本身有某些东西使它比让人死亡更坏,因为并不是“杀害”和“让人死亡”之间赤裸裸的区别造会造成这个差异。相反,是其他的因素――比如出于个人利益的谋杀动机,相对于医生的人道主义动机――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反应负责。

我已经指出,杀害某人本身并不比让某人死亡更恶劣;如果我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说,积极安乐死就不是比消极安乐死更坏的行为。那么有什么观点可以支持吗相反的论点吗?我相信,最常见的就是以下的说法:

“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在消极安乐死中,医生并没有作出任何行为导致病人的死亡。医生什么也没做,而病人死于某种他已经患上的疾病。然而,在积极安乐死中,医生在导致病人的死亡上确实是有所为的:他杀死了病人。医生给患有癌症的病人注射安乐死药剂,直接引发了他的死亡;而如果他仅仅只是停止治疗,那么就是癌症,而不是医生的行为,导致了病人死亡。”

这里需要弄清楚许多问题。首先,说医生在消极安乐死中什么也没做是并非完全正确,因为他确实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他让病人死去。在某些方面,“让某人死去”当然是不一样的――主要因为这类行为是一个人通过不执行其他行为的方式来实现此行为。比如,一个人可以通过不给予病人药物治疗的方式而让病人一个

一种行为。对决定让一个病人死去的道德评定,可以参照评价杀死病人所用的同样的道德评定:无论评价它明智或不明智,有同情心或有虐待性,正确或错误。如果一名医生故意让一位通常来说可以治愈的病人死去,那么这名医生自然会因为他的行为而受到谴责,正如他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杀死一个病人会被谴责一样。对于他的控诉也就是完全应当的。如果这样的话,那坚持说自己“什么也没做”根本算不上是辩护。事实上他做了很严重的事情,因为他让他的病人死去了。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确定死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会决定是否需要对医生进行有罪控诉。但我并不认为可以用这一观点说明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之间的区别。为什么成为致死某人的原因被看作是不好的,其原因就在于死亡被认为是很坏一件事,它的确是。然而,如果认定安乐死——即使是消极安乐死——在给定情境中是值得实行的,那么也就决定了在这一情况下死亡相对于病人继续存活而言,并不能算作更坏。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通常不想成为某人死亡原因的理由也就不能简单适用了。

最后,医生也许会认为所有这些都只是有些学术上的兴趣――是那种哲学家们会担心的事情,而与他们自己的实际工作没有任何实际影响。毕竟,医生必须考虑到他们所做所为的法律后果,而积极安乐死很明显是法律所禁止的。但即使这样,也应该关心到这样一个事实,即法律强迫医生接受一种站不住脚的道德规定,并且这种规定对他们的实际工作有相当大的影响。当然,大多数医生如今在这个问题中并非处于被强制的立场,因为他们并不认为他们自己仅仅是附和法律的要求。或者说,在我所引用的AMA政策宣言这样的声明中,他们认可了这一规定作为医学伦理的中心。在那份宣言中,积极安乐死不但被判定是非法的,并且是“违背医学职业立场”,而消极安乐死则得到了认可。然而,前述的意见表明,两者本身并无真正的道德差异(可能在某些情况的某些结果下是有重要的道德差别,但是,就如我指出的,这些差别可以使积极安乐死,而非消极安乐死,成为在道德上更可取的行为)。所以,尽管医生们为了满足法律的要求可能必须明确区别积极安乐死与消极安乐死,但他们除此以外不应该再多做什么了。特别是,他们不应该通过将这一区别写入关于医德的官方声明而给其再增加任何附加的权威或份量。

(陈淇译)

key to Additional Work

I. Idiom Studies

1. on the side of the angels

2. bear her cross

3. give the devil his due

4. tin god

5. move heaven and earth

6. for the hell of it

7. sell his soul

8. talk of the devil

9.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10. out of spirits

II. V ocabulary Expansion

1. B

2.A

3.D

4.A

5.B

6. C

7.D

8.B

9. C 10.B

Translation of Further Reading

危急关头,她拒绝安乐死的请求

德里克·吉尔

1967年的初夏,伊丽莎白和曼力·罗丝夫妇第五次搬家。他们现在觉得在芝加哥安家很舒服。于是便买了一套房子,离他们原来租借的房子只相隔几个街区,打算以后长久的在那里工作生活下去了。

斯,和小女儿芭芭拉说可以带他们去瑞士过一个有雪橇、铃铛、热热闹闹的真正的圣诞节。

突然间,伊丽莎白分明没有任何的刺激,却突然无缘无故地为母亲的健康状况感到莫名的深深焦虑。她对曼力说她必须马上飞往瑞士,如果能定上飞机票的话,明天就走。她承认自己心血来潮的决定听起来很荒唐,虽然她自己目前也不知道到底为什么要尽快赶到母亲身边去,但这样做一定是有道理的。一周之后,她和两个孩子赶到了苏黎士,然后乘火车前往泽而玛特。库伯乐太太和伊丽莎白的其他家人都住在那里。

泽而玛特是度假休养的胜地,伊丽莎白称之为“度过从前的幸福时光”的胜地。库伯乐太太看起来身体状况极佳,她在罗丝一家到的那天,还和伊丽莎白的哥哥恩斯特,三胞胎兄弟伊瓦三人一起徒步旅行了八英里。伊丽莎白还有一个三胞胎的姐妹,名叫爱丽佳,当时没能一起去。

在这儿度假的最后一个晚上,当太阳落山的时候,库伯乐太太和伊丽莎白坐在卧室的阳台上,而凯纳斯和芭芭拉在外面玩了一天,累了,很快就睡着了。

母女俩坐在那里,久久不语。如手指般参差不齐的荫影在苍翠的深谷里移动。库伯乐太太转过身来面向伊丽莎白,说到,“我要你郑重发誓为我做一件事。我要你答应,如果我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如果我变成植物人,你要帮我快点死去”。她说话时语气很急迫,和平时很不一样。

伊丽莎白吃了一惊,母亲在这个时间,提出这个请求,让伊丽莎白作出的反应,既不像研究死亡的专家,也不想以为教育别人慎用象征性语言的教师,而是一个倍感震惊的女儿。她的回答非常迅速,“您在胡说什么呀!一个70多岁每天还能在山里徒步旅行几英里的女人,哪会那么容易说死就死了?妈妈,您不可能变成植物人的。”

库伯乐太太好像根本没有听见女儿说的话,再次恳求女儿能够答应她,当她生活不能自理时,一定要帮她快点死去。

伊丽莎白震惊的望着母亲,再次断言这个问题纯粹是凭空想出来的。她肯定地回答,如果母亲是在说安乐死的话,无论如何,她都会反对的。在她看来,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有权利给病人大剂量的药物来免除他的痛苦。她不能够答应母亲,也不会答应任何人,去加速他们的死亡。如果不可能的事情真的发生了,母亲真地失去生活能力,她能够保证的便是她会帮她支撑着生命的最后一刻。

库伯乐太太开始轻声的哭泣。这是伊丽莎白有生以来第二次见母亲掉眼泪。

库伯乐太太起身进了房间。伊丽莎白独自坐了一会,反复考虑母亲的请求,自己的回答和自己对于安乐死的态度。她情愿不去面对这个问题。她记得心理分析家、哲学家艾力奇·弗莱蒙的所说的几句话:“没有什么医学伦理可言。只有特定情况下的普遍的人类伦理。”

有些时候,她也被迫承认非要维持一个人的生命是错误的,但只有当病人的确是无药可救,而且身体器官只像机器那样机械的运作的时候,坚持维持生命才是错误。只要生命还有意义,只要病人还能够表达和接受感情,医生就不能够扮演上帝的角色,擅自决定病人的生死。当然,她绝对不是为了回答这个虚无的问题,才改变了计划举家来瑞士度假的。

第二天,库伯乐太太陪着伊丽莎白和孩子们去火车站,母女俩都感到紧张,不自在。当火车进站时,伊丽莎白转向母亲,拥抱了她,“我能向你保证的是我会像对待我所有的病人那样对待你。我保证我会尽力让你活到最后一刻。”

库伯乐太太似乎听懂了伊丽莎白的话,点点头,擦干眼睛,微笑着说,“谢谢。”

这是伊丽莎白听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他们刚赶回芝加哥就受到伊娃的电报:母亲严重中风。

三天后,伊丽莎白又回到瑞士。

在医院,伊丽莎白看到母亲不能说话,除了眼皮和左手能够微微活动以外,全身不能移动。但从眼神来看,库伯乐太太显然能听懂别人对她说的话。

她们设计了一种交流方式。母亲能够用眼皮和微微移动的左手回答“是”或“不是”。眼皮眨一下或手握一下代表“是”,眼皮眨两下或手握两下表示“不是”。

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库伯乐太太明白地表示自己不想呆在医院。伊丽莎白却明白地告诉母亲回家是不可能的,因为那样得需要有人二十四小时看护她。还是伊娃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她知道瑞恩有一家护理院,跟医院很不相同,更像是一个疗养的地方,就在巴塞尔几英里之外,地方很大,管理妥当,由一批尽职尽责的新教徒的修女照料着。

把母亲送去养老院后,伊丽莎白在卡洛巴斯特拉斯的公寓里独自度过了痛苦的几天。整理衣物,家俱和一些艺术品,将画取下来,窗帘放下,将每件东西贴上标签,以便日后按照母亲的意愿分发出去。

伊丽莎白现在觉得在关闭苏黎士的家的时候,她对生与死重新有了重大的领悟。在她看来,生命是一个遗失

对死亡认识经历了五个明显的阶段:否认,愤怒,交涉,沮丧,接受。

对于死亡本身而言,每一次“小小的死亡”都是有益的,或许还是必要的一次准备。这次是她所经历的。但是,每一个结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需要长时间解决的另一个难题现在集中在瑞恩的护理院。库伯乐太太全身瘫痪,不能说话,却还活着。她不会象伊丽莎白和她的姐妹料想的那样只活上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而是四年。她已经清楚预见到了自己会如何死去,对未来的日子充满恐惧,她请求伊丽莎白能让她安详地死去。

对伊丽莎白而言安乐死的问题已经不是一个虚无的问题了,也不再是一个智力辩论的焦点,而是一个有关良心的问题。有时她几乎要改变看法,她痛苦地考虑着是不是应该履行对母亲的承诺。但这些疑虑随着她来到瑞士便烟消云散了。

当她与母亲在一起时,她深信不疑无论是她还是任何别人都没有权利结束这个仍能表达情感和接受情感的人的生命。库伯乐太太不是一个植物人。她并不需要机器来维持心脏跳动或肺的呼吸。

今天,伊丽莎白·库伯乐·罗丝看到了自己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人们过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生活,而不因自己的“消极态度”背上包袱,她要帮人们在临终前处理“未竟之事”。

她认为,濒死的人能够看到自己灵魂的引路人或过世的亲人,这一事实坚定了她的信念:伴随着痛苦、压力、抗争和挑战的肉体的存在其实就是一个为永无止境的旅程做准备的“学习的经历与成长的阶段”。

她深信人在“传统”中所拥有的唯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他为公众事业做出多大贡献——他付出过多少的关怀,献出多少的爱。

Unit Five

Key to Exercises

III. V ocabulary

A.

1. ascertain

2. allegiance

3. indubitable

4. exterminate

5. of no avail

6. treachery

7. eluded

8. of little account /of little moment

9. preclude 10. with a view to

B.

1. diversity

2. retain

3. wholeheartedness

4. prosperity

5. tolerance

6. potent

7. acclaimed

8. orderly

9. folly 10. discord

C.

1. C

2. A

3. D

4. A

5. D

6. B

7. B

8. C

9. B 10. A

IV. Cloze

1. same

2. past

3. beyond

4. true

5. brought

6. historically

7. with

8. like

9. when 10. reason

11. what 12. as 13. problems 14. protects 15. help

16. about 17. to 18. own 19. number 20. provide

V. Translation

A.

自少年时代起,我的一生主要部分奉献给了两个不同的目标,它们长期以来彼此分隔,直至近年才合为一体。一方面我想探究能否做到知晓一切;另一方面我想尽己所能创造一个更为幸福的世界。在三十岁之前,我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前一项任务上。怀疑论令我苦恼不已,我被迫无奈得出如下结论:大部分所谓的知识都非定论,可以进行合理地怀疑。就像人们想获得宗教信仰一样,我想得到事物的确定性。我以为,与其他任何领域相比,在数学中更可能找到确定性。但我发现在老师期望我接受的许多数学演算中充满了谬误。我还发

的基础更加牢固。然而,随着工作的推进,不断地使我联想起那则关于大象和乌龟的寓言。我建造了一头支撑数学界的大象,之后发现大象摇摇欲坠,于是又建造了一只乌龟去支撑大象使之不倒。可是乌龟和大象一样靠不住,经过大约二十年的艰辛劳动,我渐渐得出结论:在使数学知识确切无疑方面我已无能为力。接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我的思想就集中到人类的悲惨遭遇和愚昧行为上去了。在我看来,无论是悲惨遭遇还是愚昧行为都不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命运。我深信,只要人类不去毁灭自己,那么智慧、耐心和雄辩迟早会引导人类走出作茧自缚的折磨。

B.

Psychologically there are two dangers to be guarded against in old age. One of these is undue absorption in the past. It does not do to live in memories, in regrets for the good old days, or in sadness about friends who are dead. One’s thoughts must be directed to the future, and to things about which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done. This is not always easy; one’s own past is a gradually increasing weight. It is easy to think to oneself that one’s emotions used to be more vivid than they are, and one’s mind more keen. If this is true it should be forgotten, and if it is forgotten it will probably not be true.

The other thing to be avoided is clinging to youth in the hope of sucking vigor from its vitality. When your children are grown up they want to live their own lives, and if you continue to be as interested in them as you were when they were young, you are likely to become a burden to them, unless they are unusually callous.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one should be without interest in them, but one’s interest should be contemplative and, if possible, philanthropic, but not unduly emotional. Animals become indifferent to their young as soon as their young can look after themselves, but human beings, owing to the length of infancy, find this difficult.

Translation of Text

八十岁生日有感

伯特兰·罗素

自童年时代起,我一生的重要阶段都致力于实现两个不同的目标。长期以来,这两个目标始终是分离的,直到近几年才合二为一。一方面,我想了解是否一切都是可知的;另一方面,我想尽可能去创造一个更加快乐的世界。直到38岁为止,我大部分精力都致力于第一项事业。我被怀疑主义所困扰,极不情愿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所传授的大部分知识都可以合理地公开质疑。人们需要宗教信仰,我同样需要确定性。我曾以为,确定性只有从数学中才更有可能发现。然而我却发现:老师希望我所接受的许多数学演算却充满了谬论;假如确定性果真能从数学中发现的话,那么它一定隐藏在一种新型的数学中,因为它的基本原理比迄今为止人们认为无懈可击的数学原理更为可靠。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我时时想起大象和乌龟的寓言故事。我构想了一个支撑数学界的大象之后,却发现这个大象踉踉跄跄,于是我接着构想了一个乌龟,以免大象摔到。但乌龟并不比大象更稳妥。经过大约20年的辛勤耕耘,我所得出的结论是:在使数学知识不容怀疑这个方面,我已尽了全力。后来,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注意力开始集中在人类的苦难和愚昧这个问题上。对我来说,苦难和愚昧似乎并不是人类不可避免的事情。我相信:只要人类不自我毁灭,智慧、忍耐和雄辩终究会指引人类走出自己强加于自己的苦难。

基于这个信念,我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很乐观,尽管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这种乐观主义变得越来越淡薄,幸福问题越来越遥远。但我仍然不能完全赞成宿命论者认为人类生于忧患的那种观点。过去和现在的不幸根源不难查明。由于人类无力征服自然,贫困、瘟疫和饥荒长期存在。由于人类敌视自己的同类,战争、压迫和苦难一直不断。悲观的信念滋生了病态的痛苦,致使人类内部极不和谐,从而造成外部的繁荣毫无成果。这一切都是不必要的。就这些问题而言,我们知道有办法解决。在现代世界,如果社会成员不幸的话,常常是因为无知、恶习、信仰和情感依然存在。对于他们而言,这些东西高于幸福,乃至生命。我发现:在这个危险时代,许多人似乎都喜欢痛苦和死亡;给他们指明希望之路的时候,他们却愤怒。他们认为:希望是缺乏理性的,而懒散绝望的端坐才是面对现实。我不能赞同这些人的观点。在我们所处的世界,心存希望需要智慧和力量。那些绝望之人往往缺少的就是力量。

我的后半生一直在人类历史的痛苦年代中度过,在此期间,世界越发令人讨厌,过去似乎已成定局的胜利结果只是短暂的。我年轻的时候,维多利亚时代的乐观主义被理所当然地接受。人们认为自由和繁荣会循序渐进地遍及世界。人们希望残忍、专制和不义会逐渐消亡。几乎没有任何人因担心大规模的战争而提心吊胆。

适应当今世界一直很难。不仅感情上难以适应,而且理智上也难以适应。曾被认为是周全的想法已证明不再周全。在某些方面,珍贵的自由已被证明很难维护。在其它方面,尤其是民族关系方面,一度曾被崇尚的自由已被证明是灾难的祸根。如果这个世界要从目前岌岌可危的状态中摆脱出来,那么,新的思想、新的希望、新的自由以及对自由主义的新的限制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我不敢说自己在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方面的贡献有多大。运用教条主义的简明信条去产生巨大的效应,相对说来是不难的。然而,就我而言,我相信人类所需要的并不是简明或教条。我也不会真诚相信只涉及局部或局限的人类生活的任何片面学说。有人认为:社会制度决定一切;良好的社会制度势必迎来千禧之年。然而,也有人认为:转变心态才是必要的;相比之下,社会制度无关紧要。我不能接受任何一种观点。社会制度造就杰出人物,杰出人物改变社会制度,这两者的改革必须齐驱并进。如果个人想要适度保持他们应有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就千万不可强迫他们全部进入一种刻板的模式;换言之,不可把他们训练成一支军队。多样性尽管杜绝了对单一信条的普遍接受,但却很有必要。然而,在困难时期灌输这样的教条尤为艰难。直到从悲惨的经历中吸取到惨痛的教训时,也许这才会有成效。

我的工作已接近尾声,对其整体回顾的时刻已经来临。我的成功达到什么程度?失败又达到什么程度?早期时代,我就把自己奉献给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大约75年前,在三月寒冷的阳光下,我独自走在冰雪消融的迪厄加廷,并决定写两套丛书:抽象的那套逐渐变得更为具体;具体的那套逐渐变得更为抽象。这两套丛书综合了纯理论与实用社会哲学的观点,演绎得非常成功,一直深受欢迎和赞扬,并且影响了许多人的思想(只是结尾的综述不太令人满意,它使我至今仍不愿承认自己就是这两套书的作者)。从这个范围来说,我成功了。

然而,成功的背后定然有两种失败:外在的失败和内在的失败。

先谈外在的失败:迪厄加廷已变成荒漠;我在那个三月的清晨进入此地所穿越的勃兰登堡. 托,如今已变成两个敌对帝国的边界。这两个帝国正隔着边界怒视对方,狰狞地策划着毁灭人类的计划。自由已被视为缺点,忍耐已被迫穿上背叛的外衣。旧的理念被判定为无关紧要,毫不苛求的学说得不到尊重。

内在的失败虽然对于世界微不足道,却把我的精神生活变成一场无休止的战争。我开始有点儿虔诚地相信柏拉图的永恒世界,在这个永恒的世界里,数学就像《理想国》的最后诗篇一样灿烂美丽。我得出的结论是:永恒世界是微不足道的,惟有数学才是用不同词汇描述相同事物的一门艺术。我开始相信:自由勇敢的爱情可以取代战争征服世界。我开始支持激烈而恐怖的战争。在这些方面我有过失败。

然而,在失败的重压之下,我仍然清楚地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是成功的。我或许曾错误地领悟了真理,但我坚信真理是存在的,而且值得我们去效忠。我或许曾认为,通往人类自由幸福世界的道路比实际的更短,但我坚信,这样的世界不但可能会来临,而且值得我们满怀希望去早日实现。我一直生活在对希望的追求之中,这既是我个人的希望,又是对社会的希望。我个人的希望是:去关注崇高之事,关注美好之事,关注高雅之事;让片刻的顿悟为更平凡的岁月平添智慧。我对社会的希望是:展望我们即将要创建这样的社会,在那里,个人可以自由发展,而仇恨、贪婪和嫉妒将会因缺乏养料而死亡。这些东西我是相信的,世界尽管充满了恐怖,但却不会使我动摇。

(雍毅译)

Key to Additional Work

I. Idiom Studies

1. have your cake and eat it

2. looks as if butter wouldn’t melt in his mouth

3. buttering both sides of his bread

4. egg on his face

5. crying over spilt milk

6. pour oil on troubled waters

7. eat humble pie

8. sugar the pill

9. make a meal of it

10.save your breath to cool your porridge

II. V ocabulary Expansion

1. A

2.C

3.A

4.B

5.B

6. A

7.D

8.B

9. C 10.D

Translation of Further Reading

八十漫谈

马尔科姆·考利

即使不满80岁的老年人,也可能会再次经历类似青春期那样的危机。或许他在中年时也曾有过危机,即男性或女性更年期,但在成年生活的其它阶段,他觉得自己一切理应如此:有天资,也有缺陷。如今,照镜子的时候,他会问自己,“这难道是我吗?”,要么就是连镜子都不敢去照,因为看到镜中自己那幅模样,他会很伤心——皮肉松垂、满脸皱纹。他重新装扮一番,应邀在一台需要即兴表演的戏中扮演一个新的角色。安德勒·盖德,即那位长寿作家,曾在日记中写道:“我心仍旧年轻,始终有种演戏的感觉,我所扮演的角色的确才70岁;力不从心使我想到自己的实际年龄,这恰似提词员一般,在我有迷途倾向之时,给予我提示。于是,就像我希望成为的那位出色演员一样,我又重新进入角色,并为自己的成功表演而感到自豪。”

在新的角色当中,老人将会发现:他会受到新的邪恶的诱惑,会得到新的(鲜为人知的)补偿,也可能会养成新的优良品德。重要的是,他会英勇顽强、不屈不挠地面对时间老人。令人钦佩的是,舰船沉没之时,所有舰旗仍在飘扬,船长仍在舰楼之上。

老年人的恶习包括贪婪、邋遢和虚荣。虚荣的最终表现形式就是渴望受人爱戴或只是被人羡慕。贪婪位居此三大恶习之首。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老年人(男人和女人一样),在花钱无望,甚至后继无人时,还硬要攒钱?他们吃最便宜的食物,从不添置衣物,负担得起更好的寓所,却仍住单间。也许是因为他们把金钱视为一种势力。当其它势力逐渐减弱之时,他们看着钱一天天多起来,从中得到一种慰籍。我们不知看到过多少这样的报道!——有人发现茅舍里死了一位老人,躺在床垫上,床垫里几乎塞满了存折和股票单据。这种无法消除的症状被我们家的人称之为“存折综合症”。

邋遢,我们称之为“朗利·科利厄综合症”。需要说明的是,朗利·科利厄曾经是一位钢琴演奏家,他曾和70岁的兄弟孤零零地住在第五大街北部的一所褐沙石房子里。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地段后来变成了贫民区。朗利的兄弟荷马曾做过海事法庭的律师,但后来双目失明,近乎瘫痪;朗利弹琴给他听,还喂他吃面包和桔子,以为这样可使荷马恢复视力。他从来不把每天的报纸扔掉,因为他说荷马可能想看那些报纸。此外,他还积攒了其它一些东西,整个房子从屋顶到地下室全部堆满了杂物。大厅的两旁摆放着捆好的报纸,只剩下狭窄的几条过道。在这些过道里,朗利设置了抓夜盗的陷阱。

1947年3月21日,一位匿名者打电话报告警方说,在科利厄府发现了一具尸体。警察撞开正门后,发现大厅无法通过,便把梯子搭到二楼的一扇窗户上。窗后,只见荷马身着睡衣躺在地上,他已经饿死了。朗利已不知去向。警察被耽搁了一会儿之后才撞开了地下室,从屋顶上凿了一个窟窿,开始把房子里上上下下的废旧杂物往外清理。他们花了18天的时间,才发现朗利的那具已被老鼠咬烂的尸体。他掉进了自己亲手设置的陷阱,正好死在荷马屋门外的过道。到那时为止,警察已经收集了120吨重的垃圾,后来被卫生局运走,其中除报纸之外,还包括14架三角钢琴和被拆零的T型“福特”牌汽车部件。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老人积攒废旧杂物?虽说规模不及朗利·科利厄那样大,但也大得令人吃惊?他们的桌上堆满了杂物,写字台的抽屉里塞满了杂物,壁橱里的挂衣竿也被多年未穿的沉甸甸的衣物压弯了。我想这种乱堆东西的习惯,不完全是因为懒散,也是因为他们觉得凡是曾经用过的东西就应该保存,其中包括自己的身体。有的老年人(尽管为数不多)担心自己会像朗利·科利厄兄弟那样,于是便拼命保持整洁。他们把自己的工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可他们永远再也不会使用这些工具;他们把每张纸头都按字母表顺序归类。其过度整洁最终变成老者之另一恶习(尽管这种恶习不太严重)。

老年人爱慕虚荣的缺点比较容易解释,也更容易得到谅解。他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渴望别人赏识自己的过去:绝色佳人、运动员、士兵、学者。自古美女多磨难。她们把自己20岁时的肖像挂在墙上,大肆涂脂、抹粉、染发去极力效仿昔日的自己。她们怀有一颗年轻的心,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在展示自己的原本。昔日的运动员会把自己的银杯摆在书架上,每年擦亮一次。也许印有字母的运动衫还包装好放在衣柜抽屉里。我仍记得有天晚上一位已退役的运动员请客吃饭时,想找到自己那件运动衫的情景。“哦,那个破东西嘛,里面生了蛾子,我把它扔掉了。”那位运动员听到妻子这番话后,闷闷不乐。客人们也就早早地告辞了。

渴望得到赏识,在交谈中通常表现为大言不惭的自夸。于是,杰出的内科医生在94岁退休时,会漫不经心地

者们(或者某个资深学者)会在书信中抱怨说:“我年近70,越发渴望获得荣誉。奖章、名誉学位等等,诸如此类的东西,只是在大学教师中以交换的形式传来传去(学位服的垂布一条盖过一条)”。要么,他们就是牢骚满腹地说:“比尔·安德伍德有10个名誉博士学位,我却只有3个。为什么他们不选我当……?”。他们会提到某个学会的名称。对荣誉的追逐,虽然会导致像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晚年时那样的嫉妒心理和畸形性格,但这种激情并没有什么害处。况且,荣誉不值多少钱。为什么老年人就不该多享有几份盛誉呢?

受到崇拜和赞赏,尤其是年轻人的崇拜和赞赏,对于幸运的(但并不总是最值得人们的崇拜和赞赏的)老年人来说,如同享受秋收般的喜悦。西塞罗在他著名的论文《论老者》中评述道:“老人身边围着热情洋溢的年轻人,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看似微不足道的客套性关心是一种荣幸,比如,清晨接到一个电话,有人追逐,享有优先权,有人向你起身致意、陪你进出论坛会等等……身体的快乐哪能比得上影响力?”然而,许多老年人也享受身心的快乐。

在这些快乐中,有一些快乐让年轻人难以欣赏。其中有一种快乐仅仅是静坐而已,就像一条蛇盘踞在晒暖的石头上一样,有一种早年未曾有过的美滋滋的懒散之感。一片树叶飘落下来;云朵悠悠飘过天际。此时此刻,那老者已彻底放松,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活生生的一部分,血液在血管中流淌。对他来说,未来并不存在。他想(如果他竟然还在思想的话):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仍是一场彼此效忠又彼此对抗的战争,而他此时已用不着去赢或去输。与其说,战争与他无关,到不如说,他身处战场之外,仿佛他已穿上某个小中立国(或许是列支敦士登国,或许是安道尔国)的制服。他看到远处一些士兵(男兵或女兵)正在冲锋陷阵——他们最多只能得到一份长篇大论的讣告书,可为什么还要顽强战斗?而他却可以观看掠夺和挖眼的场面,可以听到狂喜的叫喊声,伤病员痛苦的呻吟声。此时此刻,他感到十分安全,因为没有人会暗中袭击他。

老年人除了在阳光下打盹,享受极乐世界般的境界之外,还可以在身体方面得到其它补偿。他们最简单的一些需要变成了满足快乐。有人问养老院的一位老妇人究竟喜欢做什么时,她的回答就是一个字:“吃”。她也许一直是许多同伴的代言人。养老院里的一日三餐,尽管做得很差,总是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这些领抚恤金者的元气在指定的时间正得到补充;这时,他们可以一边继续去静思默想或看电视,一边盼望着吃下一顿饭。他们也希望能睡上一觉,睡觉无疑已成为一种快乐,而不像以前那样只不过是停止活动。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靠人照料的老年人。有的老年人凶猛地捍卫着自己的独立性,还有的老年人尽管遭受孤独和贫困的折磨,但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他们不但可从访友或聚会中得到欣慰,还可以有记忆中的伴侣。有些老年人双手停歇的时候最忙碌,许多老年人头脑中常常会闪现出一连串的人物、形象、妙语和熟悉的旋律。对有些老年人来说,这一连串的东西自童年时起,至今不忘,现在的感受更加强烈;这条线把他们的现在和过去联接在一起。有时,他们与亡友进行无声的交谈,这种交谈比口头交谈更轻松(好处往往也更多)。独居的老年人如果没有精神寄托,就会借酒消愁。从街坊四邻的闲言碎语中,我应该能判断得出,波士顿和圣地亚哥两地的郊外到处都有偷偷酗酒的寡妇。其中有一个寡妇(也是我的一位老朋友)被迫从公寓搬到了退休老人收容所。她在储藏室里留下了满地的威士忌酒瓶,却这样对人解释说:“哦,那些空酒瓶嘛!是以前的房客留下来的。”

对老年人最大的诱惑既不是威士忌也不是雪利料酒,而仅仅是放弃。这种放弃不同于坦然自若地承认自己体弱多病,而是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东西。老年人经常强词夺理地找出一些身体方面或道义方面的理由。他们不但遭受各种病痛的折磨,而且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对社会已经没有责任。家人和邻里从不向他们请教问题,他们说的话,没有人真正去听,也没有人特意去拜访他们。我们发现,老年痴呆症即使有所好转,也没有多少人能完全康复。如果病情没有好转,老年人可能会认定一切努力都徒劳无益。我很同情他们的处境,不过,我所羡慕的人却是那些把年老问题当作一系列挑战去接受的老年人。

对于这种人来说,每一次老化都是一个需要智胜的敌人,一个需要用毅力去克服的障碍。他们享受每一次小小的战胜自我的喜悦,有时也会获得巨大的成功。雷诺阿就曾是这样一种人。他因患关节炎而致残以后,多年来他一直惊人地坚持作画;画笔是绑在手臂上的。他这样说道“你无需用手,照样可以做画”。戈雅也是一位压不跨的人。他在72岁时,以西班牙宫廷官职画师的身份退休,并决定只为自己做画。他的晚年正逢著名的“黑色绘画”时期,他任凭自己的想象力驰骋于这种绘画之中(当时也是“平板印刷画”时期,这在当时还是一种新的技法)。78岁那年,他摆脱了西班牙恐怖势力的统治,逃往波尔多。他两耳失聪且视力逐渐下降;为了做画,他只好戴几副眼镜,一副摞一副,还要借助放大镜;然而,他以一种全新的风格创作了杰出的作品。80岁的时候,他画了一幅满头白发、胡须掩面、拄着双拐的老翁的素描,并题有“我仍在学习”几个字。

乔凡尼·帕帕尼在几乎双目失明的时候曾经说过:“我宁愿去死,也不愿当个傻瓜”。他写完60部书(其中包

活动。他的左腿失去了活动能力,后来十指也不能活动,以致无法握笔。由他口述进行的(尽管永远无法完成的)那两本巨著的写作过程,进展十分缓慢;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临终前,他说话的声音已变得含糊不清,只好用敲击桌子的方式,暗示别人某个单词是字母表中哪几个字母拼写成的。但愿人们无需去面临这样的英勇举动。

“八十岁了!”,伟大的天主教诗人保罗·克洛岱尔曾在日记中写到,“眼瞎了,耳聋了,牙掉了,腿瘸了,气没了!没有这些东西,但要说要做的时候,我们照样可以惊天动地!”

(雍毅译)

Unit Six

III. Vocabulary

A

1. rued

2. high-strung

3. banal

4. feign

5. irrevocable

6. mirth

7. exuded

8. belligerence

9. disowned 10. mumbled

B.

1. languished

2. garnered

3. requisite

4. renowned

5. infuriate

6. shamefaced

7. sequel

8. dotty

9. interminable 10. sedulous

C.

1. B

2.A

3.B

4.A

5.D

6. C

7.C

8. A

9.A 10.C

IV. Cloze

experience 2. in 3. that 4. general 5. with

though(as) 7. from 8. where 9.thought 10. aware

how 12. scheme 13. only 14. prepared 15. prepared

worse 17. down 18. others 19. nobody’s20. down

V. Translation

A.

最让人愤怒的谈话就是做父母的明显要从感情上全部包揽,寻找一个决定性的、确定未来职业的时刻。这些人都认为让孩子获准进入一流的大学,就安全了,给孩子提供了一张通往成功的不可撤销的护照,保证一辈子财运亨通,不会中断。像这些社会地位向上流动的傻瓜家长们在宣告自己孩子的目标、庆贺自己干了件好事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流露出一副普鲁士似的好战,无声地奚落了那些不是很有天赋孩子们的家长。对他们来说,抚养孩子最艰难的部分完成了。中学上完后,上了合适的预备学校,交上正当的朋友,签名参加合适的活动,现在又上了合适的学校。嗨,现在我们可以离开这儿了,搬到托斯卡纳区享受去。

但是,现实生活并不是停止在17岁。或21岁。实际生活中,有些孩子受到了最好的教育,但是仍然把事情弄得很糟糕。我自己的这行职业中,就有许多人上了很好的学校,但结果职业却很不理想(他们本应该就是宣传品;可是隔壁房间里响起的电话不是,而且永远都不会是普利策委员会打来的)。那些最有可能成功的男孩女孩中,有些结果不是靠政府福利生活,就是沦落在贫民区。这时,他们需要父母的投入或者现金。父母的责任并不因为孩子离开了,就可以了结了,父母的责任永远不会终止。这就是为什么大自然赋予你这种工作。

B.

In China, a large number of parents spare no efforts to work for selecting a better school for their children, and even spend a large sum of money as long as their children can go to the key schools. The same case also occurs in Britain. Although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key public schools and non-key public schools, ye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in each school is of great difference. Therefore, the parents also leave no stones unturned in order to find a better school for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第一册课文翻译

Unit1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1 下午好!作为校长,我非常自豪地欢迎你们来到这所大学。你们所取得的成就是你们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你们的父母和老师们多年努力的结果。在这所大学里,我们承诺 将使你们学有所成。 2 在欢迎你们到来的这一刻,我想起自己高中毕业时的情景,还有妈妈为我和爸爸拍的合影。妈妈吩咐我们:“姿势自然点。” “等一等 , ”爸爸说,“把我递给他闹钟的情景拍下来。” 在大学期间,那个闹钟每天早晨叫醒我。至今它还放在我办公室的桌子上。 3 让我来告诉你们, 一些你们未必预料得到的事情。你们将会怀念以前的生活习惯,怀念父母曾经提醒你们要刻苦学习、取得佳绩。你们可能因为高中生活终于结束而喜极而泣,你 们的父母也可能因为终于不用再给你们洗衣服而喜极而泣!但是要记住:未来是建立在过 去扎实的基础上的。 4 对你们而言,接下来的四年将会是无与伦比的一段时光。在这里,你们拥有丰富的资源: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趣的学生,有学识渊博又充满爱心的老师,有综合性图书馆,有完备的运动设施,还有针对不同兴趣的学生社团——从文科社团到理科社团、到社区服务等等。你们将自由地探索、学习新科目。你们要学着习惯点灯熬油,学着结交充满魅力的人,学着 去追求新的爱好。我想鼓励你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经历,并用你们的干劲和热情去收获 这一机会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5 有这么多课程可供选择,你可能会不知所措。你不可能选修所有的课程,但是要尽可能 体验更多的课程!大学里有很多事情可做可学,每件事情都会为你提供不同视角来审视世 界。如果我只能给你们一条选课建议的话,那就是:挑战自己!不要认为你早就了解自己对什么样的领域最感兴趣。选择一些你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的课程。这样,你不仅会变得更加博学,而且更有可能发现一个你未曾想到的、能成就你未来的爱好。一个绝佳的例子就是时装设计师王薇薇,她最初学的是艺术史。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薇薇把艺术史研究和对时装的热爱结合起来,并将其转化为对设计的热情,从而使她成为全球闻名的设计师。 6 在大学里,一下子拥有这么多新鲜体验可能不会总是令人愉快的。在你的宿舍楼里,住在你 隔壁寝室的同学可能会反复播放同一首歌,令你头痛欲裂!你可能喜欢早起,而你的室友 却是个夜猫子!尽管如此,你和你的室友仍然可能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如果有些新的经历让你感觉不那么舒心,不要担心。我保证快乐的经历会多于不快的经历。而且我保证几乎所有这些经历都会给你带来宝贵的经验教训,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带着热切的目光和欢乐的心情,勇敢向前去拥抱这些新的体验吧! 7 我们相信,你们的自我发现之旅和对爱好的寻求带给你们的将不仅仅是个人的进步。我们相信,当你们成为我们的学者群体中的一员时,你们很快就会认识到,大学不仅提供大量自我充实的机会,同时也带来了责任。一位智者说过:“教育代代相传,它就是社会的灵魂。”你们是你们家庭辛勤劳动成果的传承者,也是无数前辈辛勤劳动成果的传承者。他们积累了知识,并把知识传递给你们,而这些知识正是你们取得成功所必需的。现在轮到你们了。你们会获取什么样的知识?你们会发现什么样的兴趣爱好?你们怎样做才能为你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强大昌盛的未来? 8 我们很高兴能为你们人生旅途中这一重大阶段开启大门。我们很高兴你们将获得许多机会,也很高兴你们将作为社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公民承担起应有的责任。欢迎你们!

英语课后翻译答案新

U n i t1 1. 任何年满18岁的人都有资格投票。(be eligible to, vote) Anyone over the age of 18 is eligible to vote. 2. 每学期开学前,这些奖学金的申请表格就会由学校发给每一个学生。(apply for, scholarship) A form to apply for these scholarships is sent by the university to every student before the start of every semester. 3. 遵照医生的建议,我决定戒烟。(on the advice of) On the advice of my doctor, I decided to give up smoking. 4. 公园位于县城的正中央。(be located in) The park is located right in the center of town. 5. 这所大学提供了我们所需的所有材料和设备。(facilities) The university provides all the materials and facilities we desire. 1. 他们花了多年的时间寻找内心的平静,但是收效甚微。(search for) They spent many years searching for peace of mind, but with little success. 2. 这种新药的成功研制已经使许多疾病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答案及课本翻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 第一单元 1. charge 2. convention 3. efficient 4. obtain 5. competent 6. asessing 7. fulfill 8. conducting 9. consequently 10. significance IV. 1. behind 2. at 3. in 5. to 6. to 10. for V. 1. L 2. C 4. N 5. O 7. E 10. K Word Building VI. 2. attraction 3. appointment 5. civilization 11. acquisition VII. 4. considerable 5. remarkable Sentence Structure VIII. less can he write English articles less can he manage a big company less could he carry it upstairs less have I spoken to him less to read a lot outside of it IX. meals at home can cost as little as two or three dollars, whereas eating out at a restaurant is always more expensive. thought she was rather proud,whereas in fact she was just very shy. have never done anything for them, whereas they have done so much for us. prefers to stay for another week, whereas her husband prefers to leave immediately. praise him highly,whereas others put him down severely. Translation X. wouldn't take a drink, much less could she stay for dinner. thought I was lying to him,whereas I was telling the truth. do you account for the fact that you have been late every day this week increase in their profits is due partly to their new market strategy. measures are likely to result in the improvement of work efficiency. have already poured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into the project, so we have to carry on. XI. 1.我认为他不会抢劫,更不用说暴力抢劫了. 2.男工平均工资每小时10美元,而女工才每小时7美元. 3.自然界的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影响. 4.期终考试迫在眉睫,你最好多花点时间看书. 5.有趣的是,消费者发现越来越难以辨别某些品牌的原产国.其部分原因来自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部分原因是由于产地的变化. 6.最近一次调查表明,妇女占总劳动力的40%.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U2R2

How empathy unfolds 同感是怎样表露的 1 The moment Hope, just nine months old, saw another baby fall, tears welled up in her own eyes and she crawled off to be comforted by her mother, as though it were she who had been hurt. And 15-month-old Michael went to get his own teddy bear for his crying friend Paul; when Paul kept crying, Michael retrieved Paul's security blanket for him. Both these small acts of sympathy and caring were observed by mothers trained to record such incidents of empathy in ac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the roots of empathy can be traced to infancy. Virtually from the day they are born infants are upset when they hear another infant crying – a response some see as the earliest precursor of empathy. 霍普才九个月大,一见到另一个婴儿摔倒,泪水就涌了出来。她爬到妈妈身边寻求安慰,就好像是她自己摔疼了。15个月大的迈克尔把自己的玩具熊拿来给正在大哭的朋友保罗;保罗不停地大哭的时候,迈克尔替保罗捡回他的安乐毯。这些小小的表示同情和关爱的举动都是接受过记录同感行为训练的母亲们观察到的。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感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的婴儿期。实际上,从出生的那天起,婴儿在听到其他婴儿哭闹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安——有些人认为这种反应是同感的最初先兆。 2 Developmental psychologists have found that infants feel sympathetic distress even before they fully realize that they exist apart from other people. Even a few months after birth, infants react to a disturbance in those around them as though it were their own, crying when they see another child's tears. By one year or so, they start to realize the misery is not their own but someone else's, though they still seem confused over what to do about it. In research by Martin L. Hoffman at New York University, for example, a oneyear-old brought his own mother over to comfort a crying friend, ignoring the friend's mother, who was also in the room. This confusion is seen too when one-year-olds imitate the distress of someone else, possibly to better comprehend what they are feeling; for example, if another baby hurts her fingers, a one-year-old might put her own fingers in her mouth to see if she hurts, too. On seeing his mother cry, one baby wiped his own eyes, though they had no tears. 成长心理学家发现,甚至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独立于其他人而存在之前,婴儿就感受到了同情的苦恼。甚至在出生后几个月,婴儿就会对周围人的烦躁不安做出反应,就好像他们自己的烦躁不安一样,看到别的孩子哭也跟着哭。到了一岁左右,他们开始意识到痛苦不是他们的,而是别人的,可是他们对这样的事情似乎还是感到不知所措。例如,在纽约大学的马丁·L.霍夫曼所做的一项研究中,一个一岁的孩子把自己的妈妈拉过来安慰哭闹的朋友,却忽视了同在一室的朋友的妈妈。这样的困惑在其他一岁大的孩子身上也能看到,他们模仿别的孩子的痛苦,也许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感受。例如,如果别的婴儿伤了手指,一个一岁大的孩子就会把自己的手指放进嘴里,看看自己是否也感觉到痛。看到自己的妈妈哭,婴儿即使没有眼泪,也会擦拭自己的眼睛。 3 Such motor mimicry, as it is called, is the original technical sense of the word empathy as it was first used in the 1920s by E. B. Titchener, an American psychologist. Titchener's theory was that empathy stemmed from a sort of physical imitation of the distress of another, which then evokes the same feelings in oneself. He sought a word that would be distinct from sympathy, which can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3 课文翻译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 3 课文翻译.txt39人生旅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逆境失意会经常伴随着我们,但人性的光辉往往在不如意中才显示出来,希望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巨大的无形的动力。40奉献是爱心,勇于付出,你一定会收到意外之外的馈赠。第一单元 a 我哥哥吉米出生时遇上难产,因为缺氧导致大脑受损。两年后,我出生了。 从此以后,我的生活便围绕我哥哥转。 伴随我成长的,是“到外面去玩,把你哥哥也带上。” 不带上他,我是哪里也去不了的。因此,我怂恿邻居的孩子到我家来,尽情地玩孩子们玩的游戏。 我母亲教吉米学习日常自理,比如刷牙或系皮带什么的。 我父亲宅心仁厚,他的耐心和理解使一家人心贴着心。 我则负责外面的事,找到那些欺负我哥哥的孩子们的父母,告他们的状,为我哥哥讨回公道。 父亲和吉米形影不离。 他们一道吃早饭,平时每天早上一道开车去海军航运中心,他们都在那里工作,吉米在那搬卸标有彩色代号的箱子。 晚饭后,他们一道交谈,玩游戏,直到深夜。 他们甚至用口哨吹相同的曲调。 所以,父亲1991年因心脏病去世时,吉米几乎崩溃了,尽管他尽量不表现出来。 他就是不能相信父亲去世这一事实。 通常,他是一个令人愉快的人,现在却一言不发,无论说多少话都不能透过他木然的脸部表情了解他的心事。 我雇了一个人和他住在一起,开车送他去上班。然而,不管我怎么努力地维持原状,吉米还是认为他熟悉的世界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我问他:“你是不是想念爸爸?” 他的嘴唇颤抖了几下,然后问我:“你怎么看,玛格丽特?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接着,我俩都流下了眼泪。 六个月后,母亲因肺癌去世,剩下我一人来照顾吉米。 吉米不能马上适应去上班时没有父亲陪着,因此搬来纽约和我一起住了一段时间。 我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他好像适应得很好。 但吉米依然想住在我父母的房子里,继续干他原来的工作。我答应把他送回去。 此事最后做成了。 如今,他在那里生活了11年,在许多人的照料下,同时依靠自己生活得有声有色。 他已成了邻里间不可或缺的人物。 如果你有邮件要收,或有狗要遛,他就是你所要的人。 当然,母亲的话没错:可以有一个家,既能容纳他的缺陷又能装下我的雄心。 事实上,关照像吉米这样一个深爱又感激我的人,更加丰富了我的生活,其他任何东西都不能与之相比。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含textB)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 UNIT 1 “我原谅你” 1、并非只有婚姻关系才需要宽恕。我们与子女、朋友、同事、邻居,甚至陌生人相处时同样需要宽恕。事实上,没有宽恕的氧气,任何人际关系都无从维系。宽恕并不是脾气好的人们才拥有的特质;它是所有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 2、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受伤太深、次数太多,无法宽恕。可耐人寻味的是,恰恰是被伤得最深的人,才真正需要宽恕别人,原因很简单:仇恨就像癌症,会毁掉宿主。如果不尽快铲除,它就会生根发芽,使那些执意仇恨无法释怀的人受伤甚至死亡。 3、因为事实是,除非我们能宽恕他人,否则就永远无法恢复。伤口会继续溃烂,永不愈合。中国有句古谚,“复仇者必自绝”。 4、对有些人来说,宽恕他人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从何做起。首先你要接受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宽恕他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实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也许是最难做到的。 5、被伤害的是我们,却还要宽恕他人,这似乎毫无公平可言,然而这正是宽恕的关键所在。 6、“宽恕并忘记”,这句俗话谁都会脱口而出,但实际上既简单又肤浅。一则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二则它完全偏离了宽恕的真正含义。生活中最需要宽恕的事正是那些无法忘记的事。我们不应把这些事掩饰起来,而需记住它们,并有意不因此对做过这些事的人怀有成见,然后继续生活。 7、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会感到:宽恕别人,一开始会相对容易些,难的是每次你看到那个人,与他谈话,甚至只是想起他之后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真正的宽恕不是一劳永逸之举,而是持久的情感面对。 8、等待越久,宽恕就越难。实际上,时间不会愈合伤口,只会让愤懑和仇恨更长时间地吞噬你的内心。如果要等待“适当的时候”,你也许永远都找不到机会。 9、开始运用宽恕的艺术之前,你先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有多少人在特定的场合下是完全无辜的呢? 10、几年前,我和妻子买了一件便宜家具。最初几个月,它蒙蔽了所有人——美观、实用、人见人爱。我们认为它太适合我们家了。可时间一长,表面薄层的边角部分开始慢慢脱落。再也没有当初的效果了,不过至少它现在是以真实面目示人!事实是,不管喜欢不喜欢,在漂亮的表层下,我们都只是刨花板。因此,在我们评判别人之前,明智的做法是先在镜子里认真审视自己。我们越是审视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便越愿意也越能够宽恕他人的缺点,宽恕得越多,也就越能体会到真正的满足。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一册课文翻译

读写教程01课文翻译 Unit01 TestA 奔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1 下午好!作为校长,我非常自豪地欢迎你们来到这所大学。你们所取得的成就是你们自己多年努力的结果,也是你们的父母和老师们多年努力的结果。在这所大学里,我们承诺将使你们学有所成。 2 在欢迎你们到来的这一刻,我想起自己高中毕业时的情景,还有妈妈为我和爸爸拍的合影。妈妈吩咐我们:“姿势自然点。”“等一等,”爸爸说,“把我递给他闹钟的情景拍下来。”在大学期间,那个闹钟每天早晨叫醒我。至今它还放在我办公室的桌子上。 3 让我来告诉你们一些你们未必预料得到的事情。你们将会怀念以前的生活习惯,怀念父母曾经提醒你们要刻苦学习、取得佳绩。你们可能因为高中生活终于结束而喜极而泣,你们的父母也可能因为终于不用再给你们洗衣服而喜极而泣!但是要记住:未来是建立在过去扎实的基础上的。 4 对你们而言,接下来的四年将会是无与伦比的一段时光。在这里,你们拥有丰富的资源: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有趣的学生,有学识渊博又充满爱心的老师,有综合性图书馆,有完备的运动设施,还有针对不同兴趣的学生社团——从文科社团到理科社团、到社区服务等等。你们将自由地探索、学习新科目。你们要学着习惯点灯熬油,学着结交充满魅力的人,学着去追求新的爱好。我想鼓励你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经历,并用你们的干劲和热情去收获这一机会所带来的丰硕成果。 5 有这么多课程可供选择,你可能会不知所措。你不可能选修所有的课程,但是要尽可能体验更多的课程!大学里有很多事情可做可学,每件事情都会为你提供不同视角来审视世界。如果我只能给你们一条选课建议的话,那就是:挑战自己!不要认为你早就了解自己对什么样的领域最感兴趣。选择一些你从未接触过的领域的课程。这样,你不仅会变得更加博学,而且更有可能发现一个你未曾想到的、能成就你未来的爱好。一个绝佳的例子就是时装设计师王薇薇,她最初学的是艺术史。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薇薇把艺术史研究和对时装的热爱结合起来,并将其转化为对设计的热情,从而使她成为全球闻名的设计师。 6 在大学里,一下子拥有这么多新鲜体验可能不会总是令人愉快的。在你的宿舍楼里,住在你隔壁寝室的同学可能会反复播放同一首歌,令你头痛欲裂!你可能喜欢早起,而你的室友却是个夜猫子!尽管如此,你和你的室友仍然可能成为最要好的朋友。如果有些新的经历让你感觉不那么舒心,不要担心。我保证快乐的经历会多于不快的经历。而且我保证几乎所有这些经历都会给你带来宝贵的经验教训,从而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带着热切的目光和欢乐的心情,去拥抱这些新的体验吧! 7 我们相信,你们的自我发现之旅和对爱好的寻求带给你们的将不仅仅是个人的进步。我们相信,当你们成为我们的学者群体中的一员时,你们很快就会认识到,大学不仅提供大量

英语课后翻译答案

Unit1 1、任何年满18岁得人都有资格投票。(be eligible to, vote) Anyone over the age of 18 is eligible to vote、 2、每学期开学前,这些奖学金得申请表格就会由学校发给每一个学生。(apply for, scholarship) A form to apply for these scholarships is sent by the university to every student before the start of every semester、 3、遵照医生得建议,我决定戒烟。(on the advice of) On the advice of my doctor, I decided to give up smoking、 4、公园位于县城得正中央。(be located in) The park is located right in the center of town、 5、这所大学提供了我们所需得所有材料与设备。(facilities) The university provides all the materials and facilities we desire、 1、她们花了多年得时间寻找内心得平静,但就是收效甚微。(search for) They spent many years searching for peace of mind, but with little success、 2、这种新药得成功研制已经使许多疾病得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得变革。(revolutionize)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the new drug has revolutionized the treatment of many diseases、 3、由于这个国家得经济不景气,这家公司濒于破产。(on the edge of) The company is on the edge of bankruptcy due to the economic depression in the country、 4、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了一名护士。她认为护士这一职业可能很有发展前途。(rewarding) He became a nurse after college、He thought nursing could be a very rewarding career、 5、她像往常一样在文件上签了名。(just as) He signed his name on the paper just as he has always done it、 Unit2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

陌生人的善意 1. 一年夏天,我从家乡加利福尼亚州的塔霍城开车前往新奥尔良。在沙漠深处,我碰到一个年轻人站在路旁。他一只手打出拇指向外的手势,另一只手里拿着一个汽油罐。我直接从他身边开过去了。别人会停下来的,我想。再说,那汽油罐只是个让车停下、好抢劫司机的幌子而已。在这个国家,曾有那么一段时间,你要是对需要帮助的人置之不理,大家会认为你是混蛋,而如今你要是帮了你就是笨蛋。到处潜伏着犯罪团伙、吸毒上瘾者、杀人犯、强奸犯、盗窃犯还有劫车犯,为什么要冒险呢?“我不想卷进去”已经成为全国性的信条。 2. 开过了几个州以后,我还在想着那个想搭便车的人。把他一个人留在沙漠中倒并没有让我有多么不安。让我不安的是,我多么轻易地就做出了这个决定。我甚至根本没把脚从油门上抬起来。我很想知道,现在还有人会停车吗? 3. 我想到我此行的目的地——新奥尔良。那里是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剧作《欲望号街车》的背景地。我回想起布兰奇·杜波依斯的名句:“我总是依赖陌生人的善意。” 4. 陌生人的善意。听起来好怪。如今这年头还有谁能指望陌生人的善意吗? 5. 要验证这一点,一个办法是一个人从东海岸旅行到西海岸,不带一分钱,完全依靠美国同胞的善意。他会发现一个什么样的美国?谁会给他饭吃、让他歇脚、捎他一程呢? 6. 这个念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但谁会这么不切实际、愿意去尝试这样一次旅行呢?好吧,我想,那不如我来试试? 7. 满37岁那个星期,我意识到我这辈子还从没冒过什么险呢。所以我决定来个观念的跨越,美洲大陆那么宽——从太平洋去大西洋,不带一分钱。要是有人给我钱,我会拒绝。我只接受搭顺风车、提供食物和让我歇脚的帮助。这将是穿越这片金钱至上的土地上一次无钱的旅行。我的最终目的地是北卡罗来纳州的“恐惧角”(即开普菲尔),它象征着我沿途必须克服的所有恐惧。 8. 1994年9月6日,我早早起床,背起一个50磅重的包,朝金门桥走去。我从背包里拿出一个牌子,向过路的车辆展示我的目的地:“美利坚”。 9. 司机们隔着挡风玻璃念出这个词,然后笑了。两个女人骑自行车经过。“有点含混,”其中一个说。一名带有德国口音的年轻男士走上前来问,“你这个‘美利坚’在哪儿?”10. 实际上,整整六个星期的时间里我试图找出答案。我搭了82次便车,行程4223英里,穿越了14个州。在旅途中,我发现其他人跟我一样有担心。人们总是在警告我当心别的某个地方。在蒙大拿州,他们叫我留神怀俄明州的牛仔,而在内布拉斯加州,人们提醒我说艾奥瓦州的人可不如他们友好。 11. 然而,在我所去的每个州,我都受到了友善的对待。我诧异于美国人执意帮助陌生人的能力,甚至于在看来与自己的最大利益相冲突时他们也绝不袖手旁观。有一天,在内布拉斯加,一辆四门小轿车在路肩停下。我走到车窗边,看到两位穿着节日盛装的瘦小老妇人。12. “我知道这年头不该带搭便车的,但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不停车感觉真不好。”自称“维”的司机说。她和姐姐海伦是去内布拉斯加的安斯沃思看眼疾的。 13. 她们为我停了车,我都不知道是该亲吻她们呢还是该责备她们。这个女人是在告诉我,她宁肯冒生命危险也不愿意因为没为一个站在路边的陌生人停车而感到内疚。她们在一个高速路口把我放下时,我望着维。我们俩异口同声地说,“小心。” 14. 有一次我在雨中没能搭上便车。一名长途卡车司机停了车,他把刹车踩得那么重,车子都在草地路肩上滑行了一段。司机告诉我他有一次被搭便车的人持刀抢劫了。“但我不愿意看到有人在雨里站着。”他补充说,“现在大家都没有良心了。” 15. 然而,我发现,总体而言,人们还是挺有同情心的。艾奥瓦州一对中年夫妇为了帮我找宿营地领着我走了一个小时。在南达科他州,一个女人让我在她家住了一晚之后递给我两张

大学学术英语读写教程 下册 课文翻译

WHAT IS STRESS The term stress has been defined in several different ways. sometimes the term is applied to stimuli or events in our environment that mak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demands on us, and sometimes it is applied to our emotional and physical reactions to such stimuli. in this discussion, we will refer to the environmental stimuli or events as stressors and to the emotional and physical reactions as stress. 压力这个词已经有几种不同的定义。有时候这个术语适用于我们环境中的刺激或事件,这些刺激或事件会对我们产生身体和情感方面的要求,有时也适用于我们对这种刺激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在这个讨论中,我们将环境刺激或事件称为压力,并将情绪和身体上的反应称为压力。 Many sorts of events be stressors, including disasters, such as hurricanes or tornadoes; major life events, such as divorce or the loss of a job; and daily hassles, such as having to wait in line at the supermarket when you need to be somewhere else in 10 minutes. What all this events have in common is that they interfere with or threat our accustomed way of life. when we encounter such stressors, we must pull together our mental and physic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hallenge. How well we succeed in doing so will determine how serious a toll the stress will take on our mental and physical well-being. 许多事件都是压力源,包括灾难,如飓风或龙卷风; 重大生活事件,如离婚或失业; 每天都有麻烦,比如当你要在10分钟内到别的地方去却不得不在超市排队等。所有这些事件都有共同之处,就是它们干涉或威胁我们习惯的生活方式。当我们遇到这样的压力时,我们必须整合我们的精神和物质资源来应对挑战。我们如何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将决定压力对我们身心健康将产生多大的影响。 Reacting to stressors The Canadian physiologist Hans Seyle has been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 on stress. Seyle proposed that both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react to any stressor in three stages,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the first stage, when the person or animal becomes aware of the stressor is the alarm reaction. In this stage the organism becomes highly alert and aroused, energized by a burst of epinephrine. After the alarm reaction comes the stage of resistance , as the organism tries to adapt to the stressful stimulus or to escape from it. If these efforts are successful, the state of the organism returns to normal. If the organism cannot adapt to the continuing stress, however, it enters a stage of exhaustion or collapse. 加拿大生理学家Hans Seyle在压力方面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作家。塞尔提出,人类和其他动物在三个阶段对任何压力源作出反应,统称为一般适应综合症。第一阶段,当人或动物意识到应激源时,就是警报反应。在这个阶段,机体变得高度警觉和激起,并被一阵肾上腺素所激发。当警报反应进入抵抗阶段后,机体试图适应压力刺激或逃避压力。如果这些努力成功,机体的状态就会恢复正常。然而,如果生物体不能适应持续的压力,它就进入衰竭或崩溃的阶段。 Seyle developed his model of the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as a result of research with rats and other animals. In rats, certain stressors, such as painful tail-pulling consistently led to the same sorts of stress reactions in humans, however, it is harder to predict what will be stressful to a particular person at a particular time. subjective person's the on depends stressful be will stimulus particular a Whether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后习题翻译答案

新视野大学英语课后习 题翻译答案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2 1至7单元课后翻译答案总结 IA:她连水都不愿意喝一口,更别提留下来吃饭了。 She wouldn’t take a drink , much less would she stay for dinner. 他认为我在对他说谎,但实际上我讲的是实话。 He thought I was lying to him , whereas I was telling the truth. 这个星期你每天都迟到,对此你怎样解释 How do you account for the fact you have been late every day this week 他们利润增长的部分原因是采用了新的市场策略。 The increase in their profits is due to their new market strategy. 这样的措施很可能会带来工作效率得提高。 Such measures are likely to result in the improvement of work efficiency.

我们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我们 只能继续。 We have already poured a lot of time and energy into the project , so we have to carry on. IIA: 尽管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他父母也从不溺爱她。 Despite the fact that she is the only child in the family , her parents never baby her . 迈克没来参加昨晚的聚会,也没有给我打电话作任何解 释。 Mike didn’t come to the party last night , nor did he call me to give an explanation. 坐在他旁边的那个人确实发表过一些小说,但绝不是什么 大作家。 The man sitting next to him did publish some novels , but he is by no means a great writer. 他对足球不感兴趣,也从不关心谁输谁赢。 He is not interested in football and is indifferent to who wins or loses.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二册课文翻译(全册)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二册读写课文翻译 Unit 1 Text A 一堂难忘的英语课 1 如果我是唯一一个还在纠正小孩英语的家长,那么我儿子也许是对的。对他而言,我是一个乏味的怪物:一个他不得不听其教诲的父亲,一个还沉湎于语法规则的人,对此我儿子似乎颇为反感。 2 我觉得我是在最近偶遇我以前的一位学生时,才开始对这个问题认真起来的。这个学生刚从欧洲旅游回来。我满怀着诚挚期待问她:“欧洲之行如何?” 3 她点了三四下头,绞尽脑汁,苦苦寻找恰当的词语,然后惊呼:“真是,哇!” 4 没了。所有希腊文明和罗马建筑的辉煌居然囊括于一个浓缩的、不完整的语句之中!我的学生以“哇!”来表示她的惊叹,我只能以摇头表达比之更强烈的忧虑。 5 关于正确使用英语能力下降的问题,有许多不同的故事。学生的确本应该能够区分诸如their/there/they're之间的不同,或区别complimentary 跟complementary之间显而易见的差异。由于这些知识缺陷,他们承受着大部分不该承受的批评和指责,因为舆论认为他们应该学得更好。 6 学生并不笨,他们只是被周围所看到和听到的语言误导了。举例来说,杂货店的指示牌会把他们引向stationary(静止处),虽然便笺本、相册、和笔记本等真正的stationery(文具用品)并没有被钉在那儿。朋友和亲人常宣称They've just ate。实际上,他们应该说They've just eaten。因此,批评学生不合乎情理。 7 对这种缺乏语言功底而引起的负面指责应归咎于我们的学校。学校应对英语熟练程度制定出更高的标准。可相反,学校只教零星的语法,高级词汇更是少之又少。还有就是,学校的年轻教师显然缺乏这些重要的语言结构方面的知识,因为他们过去也没接触过。学校有责任教会年轻人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可他们并没把语言的基本框架——准确的语法和恰当的词汇——充分地传授给学生。

新世纪综合教程2 何兆熊课文(unit1-10)翻译

1- We’ve been hit Adam Mayblum 过去很享受看着暴风雨抽打他办公室窗户的场景:你认为这就是权力吗?Mayblum 可能会讥笑。我在世界贸易中心的87楼。这就是权力。百叶窗上的拉绳看起来像在轻轻地摇晃,但它只是一种假象。虽然它是在距离地面1,040 英尺的高空中,但是世贸中心还是相当稳固的。 在9 月的那个早上,当Mayblum感觉到毁灭性的隆隆声时,他瞥了一眼拉绳。他们被疯狂坠入 3 英尺的任一方向。 那天早上,有数千人将被卷入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Mayblum也是其中的一员。尽管多达25,000人找到了他们安全逃生的方式,但另外的5,000 人却没有逃脱得了这场灾难。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死攸关的是此时此刻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不仅是哪幢楼,哪一层,更重要的是在大楼的哪个角落。 对于有些人来说,选择使用哪一个楼梯是最基本的。其他人所面对的则是终极的道德困境:拯救自己,还是拯救他人。 在名为戴维斯的金融服务公司里,Adam Mayblum 办公室内的混乱持续了几秒钟。他知道他需要逃离那里。 他把T恤撕成碎片,浸泡在水中,并分发给同事,用来捂住他们的脸。其中:有一个是戴维斯的首席交易员---哈里·拉莫斯。Mayblum 曾与拉莫斯断断续续一起工作了14 年之久。 当他在楼梯上急速奔跑时,火花溅在了他的脚踝上。当他冲下一段楼梯之后,他才意识到他的贸易伙伴,朱红还落在后面。他又跑上楼,此时这个地方充满了烟和燃烧的喷气燃料。 看不到朱红的影子。Mayblum又冲下楼梯,成功到达了78 楼,这里恰好是有一部电梯和一个楼梯的中转大厅。他看到了一个令人放心的景象,拉莫斯已经淌进混乱的场面中,协助恐慌的工人转到安全的楼梯间。 Mayblum继续往下跑,他小腿的肌肉因抽筋而收缩。在53层。他碰见了一个身材粗壮的男人,他的腿无法移动了。 “你想自己过来,还是你想要我们来帮助你?”Mayblum大声喊道。 这个男的说自己需要帮助,Adam Mayblum 答应了。 在噪声、烟气和火花中,Mayblum 没有意识到他的朋友朱红一直紧跟在他后面的那个楼梯间里。当朱红到53楼的时候,他碰见了哈里·拉莫斯。此时拉莫斯停下来去帮助之前Mayblum碰见的那个身材粗壮的男人。“让我帮你吧。”朱红说到。 随后,拉莫斯和朱红一起帮助这个男人下了台阶去到了有电梯的地方。 “不要乘电梯,”一个港务局官员尖叫到。 朱红和拉莫斯尝试着将一份杂志用电梯送下去以测试它的安全性。但是当他们按了“向下”的按钮时,电梯门却无法关闭。所以朱红决定亲身试验。 他走进电梯,电梯门随后关上了。 朱红乘着电梯到了44楼---另一个中转大厅。到目前为止,一切皆好。他按下了“52”,回到了上面,准备带着他们一起乘电梯下去。 在44楼,朱红和拉莫斯一起帮助那个男人到了那个会带他们一起下去的电梯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