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船舶用锚的计算和船舶阻力计算

船舶用锚的计算和船舶阻力计算

船舶用锚的计算和船舶阻力计算
船舶用锚的计算和船舶阻力计算

船舶用锚的计算和船舶

阻力计算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一、用锚的计算

锚的系留力:P=W

a λ

a

+W

c

λ

c

L

1

P―――系留力。是锚抓力与锚链摩擦力的和(9.81N)

W

a

―――锚在水中的重量。即锚在空气中重量×0.876(Kg) Wc―――锚链每米长在水中的重量(Kg)

L

1

―――锚链卧底部分的长度(m)

λ

a λ

c

―――锚的抓力系数和锚链的摩擦系数

霍尔锚的λ

a λ

c

锚的抓重比(海军锚/霍尔锚)

锚的系留力也可用经验公式估算:

P=W

1H

a

+WH

c

L

1

W

1

―――锚重(Kg)

H

a

―――锚的抓重比(见表)

W―――锚链每米的重量(Kg/m)

H

c

―――锚链摩擦系数取1.5-1.1

二、锚链出链长度估算

1、正常天气,一般不少于下表

2、在急流区,出链长度不一般不少于表值

3、在风速30m/s(11级)风眩角为300时出链长度值

如链长小于5-6倍水深时,锚的抓力将因锚爪的切泥角小而变小,水面以下的链长的水深倍数与锚爪切泥角见表

三、八字锚与单锚的锚泊系留力的比值:见表

如图:

四、航运船舶

1、锚重的估算:

每个首锚重量一般可用以下公式估算:

W=KD2/3(Kg)

K―――系数。霍尔锚取6-8,海军锚取5-7

D―――船舶的排水量(t)

2、锚链尺寸估算:

d=KD1/3或d=CW1/2或d=W1/2

d―――锚链直径(mm)

K―――系数。可取2.85-3.25

C―――系数。可取0.3-0.37

3、每节锚链重量估算:

Q=Kd2(Kg)

K―――系数。有档链取0.5375,无档链取0.5625

4、锚链强度估算:

R=Kd2g(N)

K―――系数。有档链取56,无档链取38

g―――9.81(m/s2)

5、每节锚链环数估算:

M=6250/d

M―――每节锚链环数,取整数的单数(个)

五、工程船舶

以海军锚和锚缆计算

1、锚重:

船首边两只,每只锚重量按下式计算:

W=K(A+15BT)(Kg)

W―――锚重

A―――满载吃水线以上各部分在船中纵剖面上的投影面积(m2)

B、T―――分别为船舶宽度与吃水(m)

K―――系数。见表

锚重系数K值:

船尾边锚两只,其重量应不小于0.8倍首边锚的重量

2、锚缆

锚缆的有效使用长度,应不小于5倍船长,锚缆的配备见表:

锚缆配备表

六、船舶的阻力

影响被拖船舶阻力的主要因素为船速、船型和外界条件。在船型和外界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船舶的阻力仅与航速有关,其计算方法如下:

1、运输型船舶阻力

运输型船舶阻力,其组成阻力可按表所列公式计算。

2、方箱型和简易型船舶阻力

①、按阻力的组成计算

对于方箱型和简易型的各类工程船舶的阻力,可分别计算其摩擦阻力和风压、流压等主要阻力后,相加取得。其具体计算公式见有关公式。

②、按通用公式估算

各类型工程船舶的阻力,可用下列公式估算:

R=fΩv1.83+φAV n

式中:f―――摩擦阻力系数,可按弗汝德摩擦阻力系数表选取,通常在0.14-0.17之间。

Ω―――湿面积(m2)

A―――浸水部分船中剖面面积(m2)

V―――航速(m/s)

φ、n―――分别为剩余阻力系数和剩余阻力速度指数,可按下表选取。

表中:V ――船速(m/s ),F r ――弗汝德数,F r =V/(gL)1/2

其中:L ――船长,g ――9.81

③、 实测船速求其阻力

在实际拖航中,以实测的航速V ,可用以下公式计算被拖船舶的阻力: R=(75N b ηc ηp -R t V)/V

式中:R ―――被拖船舶阻力(kg )

R t ―――拖轮的阻力(kg ),按T=R t =75N b ηc ηp /V 求得。 V ―――船速(m/s ) N b ―――制动功率(HP )

ηc ―――轴系传动效率,一般为0.95-0.97

ηp ―――推进效率,一般为0.5-0.65

对于以实测船速算出的被拖船舶阻力,应作为船舶资料存档备用。

七、“港渝1号”的阻力计算

1、“港渝1号”水流阻力R 水按下式计算:

R 水=(fsV 2+ψA 1V 2)×10-2(KN) 式中:f —铁驳摩阻力系数,取f=0.17

S —船舶浸水面积S=L (2T+0.85B )=1132.875 m 2

L —船舶长度(75m)

T —吃水(1.9m,保证干舷高度为1.5m ) B —船宽(13.3m )

Ψ—阻力系数,方头船取Ψ=10

A 1—船舶在垂直水流方向的投影面积 A 1=TB=1.9×13.3=25.27m 2 V —计算流速V=2m/s

R 水=(fSV 2

+ΨA 1V 2

)×10-2

=(0.17×1132.875×22+10×25.27×22)×10-2 =(770.355+1010.8)×10-2

=17.8KN

2、“港渝1号”的风阻力

R 风=K 1K Z1W 0 F 1+K 2K Z2W 0F 2

K 1=1.0―――船体风载体型系数 K Z1=1.0―――船体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F 1—1艘导向船的挡风K Z1=1.0面积 F 1=1.5×13.3=19.95m 2

K 2—导向船上联结梁、变电所、桅杆吊等的风载体型系数,综合取0.5。 K Z2—上项设施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综合取K Z2=1.15。(按离地面15m 高

计)

F 2—上项设施挡风面积估算为100m 2

W 0―――基本风压,W 0=V 2/1600=0.4KN/m 2(V 风速,单位m/s,取?级风)

(W 0=V 2/1600的推算见D 盘-华能电厂-船舶-风压计算,)

R 风=1.0×1.0×0.4×19.95+0.5×1.15×0.4×100 =30.98KN

综上,“港渝1号”在水流为2m/s,风速在9级20.8-24.4m/s,阻力

R=R 水+R 风

=17.8KN+30.98KN

=48.78KN

八、初稳性高度

吊起装载法:如图

吊起装载时有下列关系式:

/(DsinA)

GM=M

k

式中:M

―――横倾力矩,M=P(B/2+R),其中:P、B、R分别为装载(t)、船宽

k

(m)、吊杆眩外跨距(m)

A―――驳船横倾角,经实测得。

D―――驳船排水量(t),以平均吃水查静水力曲线取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