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填空词汇汇总·易混淆词2

逻辑填空词汇汇总·易混淆词2

逻辑填空词汇汇总·易混淆词2
逻辑填空词汇汇总·易混淆词2

74.推脱VS推托

推脱:“脱”即摆脱、开脱。推脱侧重指将与自己相关的事情或责任推卸,使之与自己无关。推托:“托”即托词,拒绝。推托侧重指婉言谢绝,后面常带有托词或拒绝的原因,多指推托自己不愿意做的事。【误用】按照上级指示我们来你单位领取材料”你们的保管员却相互推托,支吾搪塞,造成我们工作进度的延误,希望这种情况能够及时得到解决。

【纠错】该句中的“推托”应该是“推脱”,因为作为“保管员”发放材料是其责任,而并非是他不愿做的事情,因此

用“推托”不妥,应该改为“推脱”。

75.辛酸VS心酸

辛酸:“辛”即辛苦。辛酸侧重指对生活状态及经历的一种描写,经过某种辛劳酸楚的历程。

心酸:“心”即心情。侧重指内心感受,心中悲痛难过。

【误用】作为“房奴”一年到头不得不为各种各样的开销精打细算以支付高额的按揭利息,这些心酸又有谁能够设身处地体会?

【纠错】句中的“心酸”改为“辛酸”更妥。句中想表达“房奴”生活状态的艰辛与不易,因此用“辛酸”更为恰当。

76.学历vs学力

学历:“历”即经历,学历侧重指曾经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等的学习经历。

学力:“力”即能力。学力侧重指学习所达到的能力。

【误用】一九五一年秦观属抱着改造沙漠、绿化祖国的思想,以同等学历考入西北农学院林学系,是该届仅有的两名女生之一。

【纠错】句中的“学历”应该改为“学力”。因为秦观属并不具有相同的学历,而是具有了相当的学习能力,所以才考上了西北农学院林学系。

77.沿用vs延用

沿用:“沿”即沿袭。沿用侧重指沿袭使用、继续使用(以前的方法、制度、法令等)。延用:“延”即延期、延误。延用侧重指延迟使用,延期使用。【误用】“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几百年来技工们一直延用这个方法造出大量的纸张。

【纠错】句中“造纸术”的方法经历的几百年,表达长期保留下来之意,所以应该将“延用”改为“沿用”。

78.引见vs引荐

引见:“见”即见面。引见侧重指由第三者引导相见,使彼此认识。引荐:“荐”即推荐。引荐侧重指介绍并推荐。

【误用】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我都看在眼里,这次由我引见他一定能顺利晋升。

【纠错】句中“引见”应该换为“引荐”,因为该句想强调经过推荐使其晋升之意,因此应该改为“引荐”。

79.盈利vs营利

盈利:“盈”即多余。盈利侧重指获得利润,表示利润已经得到。营利:“营”即经营。营利侧重指谋求利润或利益,表示利润尚未得到。【误用】财政部近日下发通知规定,行政机关主动提供政府公开信息,不得收费盈利。

【纠错】句中“盈利”应该换成“营利”,因为要表达不得

收取费用、追求利益之意,因此应该使用“营利”。

80.郑重vs慎重

郑重:“郑”严肃认真。郑重侧重指对事情态度认真严肃,与随便相对。通常与声明、宣布等词搭配。

慎重:“慎”即谨慎。慎重侧重指对事情态度谨慎小心,与轻率相对。通常与态度、处理等词搭配。

【误用】这件事情关系重大,我们还应该再郑重考虑一下,过几天再

予以回复。

【纠错】句中“郑重”应改为“慎重”,句子想表达对这个问题需要再仔细小心地考虑,因此应该用“慎重”。

六、词语的音近义异

音近义异是指在汉语中有一些语音相同相近而意义又相差不大的词语。由于音同音近,所以容易造成在使用时的错误与混淆,也正因如此成为了选词填空考查的重点。

考生在平时复习以及考场作答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音近义异词的准确把握,可以根据以上介绍的一系列方法进行辨别。

比如利用字形进行区分、利用搭配对象进行区分等等。通过不同的区分方法明确词语的准确含义,才能够在作答过程中顺利排查确定选项。例如利用字形进行区分,“融化”和“溶化”都具有“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的基本意义,而且读音相同。但是通过分析两者的不同用字,可以发现“融”字由“鬲”构成,表示的是与一种用火加热的器具有关的动作;“溶”字由“水”构成,表示的是与水有关的动作。因此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在句子“不管金属、木头或塑胶,任何东西她一碰就______”中,“金属、木头或塑胶”并没有与水发生作用,而只是自身由于外部条件不同而出现了变化,所以应该使用“融化”。

再如“琢磨”和“捉摸”两者意义上存在较大差别,而只是语音相同。“琢”含有构件“王”,表示的是“玉器”,所以词义与雕琢玉器有关,最初表示细细雕琢器物的一个动作,后指反复思索,仔细考虑;而“捉摸”则表示“揣测”这样的心里动作。因此在句子“她可真是个难以______的人”中,所选用的应该是“捉摸”,表示心里无法确定的一种动作情态。

81.暴发vs爆发

暴发:指突然得势或者发财,也指洪水突然难以控制。使用范围较窄,

一般只用于形容洪水、发财、得势等方面。

爆发:本意指火山内部岩浆冲破地壳向外喷发,比喻突然发生、突然发作。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火山、雷电、地震、火势以及大事件、大举动、大声音等。

【误用】在这一地区曾经一度山洪爆发,造成公路被毁,交通中断。【纠错】这里是用来形容突然发生的洪水的,因此不应该用“爆发”,而要用“暴发”。

82.篡改vs窜改

篡改:指故意改动原文或歪曲事实,一般接较大的事物或事件,如“篡改历史”、“篡改事实”等,侧重指用假的、错误的东西去取代真的、正确的东西。

窜改:指改动文字、记录、文件等,如“窜改原文”、“窜改古书”等,侧重指对原来的东西进行错误的改动和变更。

【误用】日本政府窜改历史教科书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愤慨。【纠错】这里改动的对象实际上是“历史”,为较大的事件,表达日本用假的东西试图掩盖事实真相之意,冈此应该用“篡改”,而不是“窜改”。

83.反映vs反应

反映:指客观事物作用于人所引起的思维认识过程,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

反应:指由刺激引起的一切活动,包括意见、态度或行动。

【误用】鉴于莲必治注射液有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的风险,并且是产品说明书中未提示的新发现的不良反映,因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要求生产企业修改说明书的同时,提醒临床医生严格掌握适应症。

【纠错】句中“反映”属于“反应”的误用。句子想表达由药品刺激所引起对人体有害的现象,并非客观事实的实质体现,因此不应该使

用“反映”,而应该使用“反应”。

84.肤浅vs浮浅

肤浅:多指学识等浅薄,不深厚,理解不透彻。

浮浅:多指思想作风、文章风格等不切实际、流于浅薄。【误用】这篇小说文笔倒还不错,就是所表达的思想比较肤浅。

【纠错】根据第一句话的意思,句中论述的是“思想”的不切实际,不是指其有多么的浅薄,所以在此应该使用“浮浅”,才能正确表达意思。

85.抚养vs扶养

抚养:侧重长辈对晚辈的养育,多指抚养孩子;

扶养:是一般性的养活、养育,用于各种“养”的关系的人之间,如“夫妻双方相互扶养”等。【误用】老张在唐山大地震之后抚养了一位失去了子女的老人,收养了两个孤儿。

【纠错】文中的“老人”应该是“老张”的平辈或长辈,使用“抚养”是在长晚辈之间,在此使用十分不恰当,应该改为“扶养”。86.灌注vs贯注

灌注:指注人、浇进(液体,包括比喻性的心血、知识、思想等),也比喻精神集中。贯注:指精神集中,也指说话或行文语言连贯。【误用】这几年的求学经历,在他的大脑里贯注了许多新的知识和理念。

【纠错】这里的“贯注”是误用,句中想表达“新知识”注入他大脑的意思,而用“贯注”则只表示精神集中,所以应

该改为“灌注”,表达的是比喻性的“注人”之意。

87.检查vs检察

检查:指认真查看,找出缺点、错误,并追究其根源。检察:指审查被检举的事实,多用于司法机关。

【误用】公安机关已经决定对他的情况进行立案检查。【纠错】句

中的“检查”应该换为“检察”,既然已经“立案”,就是接受了检举的意思,因此要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检察”,而不是“检查”。88.界限vs界线

界限:指抽象意义上的尽头、限度,不能用“界线”替换。界线:指两个地区或不同类型事物的分界,多指具体事物。【误用】历史告诉我们:法西斯主义者的野心是没有界线的。

【纠错】这里“界线”属于误用。“野心”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侧重表达野心的膨胀没有限度。因此这一意思不能用表示具体分界的“界线”表达,应该换为“界限”。

89.启示vs启事

启示:指启发、指示、引导。常用于揭示事物的道理,让人有所认识、提高。

启事:是一种公告性的应用文体,为了声明某事或说明某一问题而刊登在报刊或贴在墙上的文字。

【误用】不知是谁又在墙上贴出了寻物启示,我们这地方总是丢东西,治安情况很差,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纠错】“寻物启示”用词不当。“启示”只是一种道理的揭示,不能表达一种文体。既然贴在墙上,一定是“启事”。

90.起用vs启用

起用:有两个意思,一是重新任用已经退职或免职的官员;二是提拔任用新人。对象常指人。

启用:指开始使用,对象通常指物。

【误用】2008年首都机场新建的3号航站楼开始起用。【纠错】这一句中的“起用”应该改为“启用”,因为宾语是“3号航站楼”,表示开始使用之意,因此应该改为“启用”。

91.清净vs清静

清净:指没有纷扰,不受外物烦扰。多用来形容人的内心。清静:

指安静、平静;不嘈杂、不喧嚣。多用来形容环境。

【误用】离开了世俗的纷扰,离开了利益的纷争,人的内心会逐渐归于清静。

【纠错】这一句子中的“清静”应该改为“清净”,意思是没有人打扰,而不是不再嘈杂。

92.驱除vs祛除

驱除:赶走,除掉之意,多指蚊虫、敌人等的具体事物。祛除:侧重使去除、去掉之意。多指疾病、恐惧、鬼神等的抽象事物。

【误用】经过众多专家的会诊,李师长的头风病终于被驱除了。【纠错】根据句意可知是将疾病治好,因此不应该用“驱除”,

而应该用“祛除”与之搭配。

93.融化vs溶化

融化:指固体(冰、霜等)因为受热达到一定温度而变成液体,需要以温度为条件。

溶化:指固体物质在溶液中化开,需要以溶液为条件。

【误用】生活常识告诉我们食盐能够在水中融化。【纠错】“食盐”遇水才化,需要以溶液为条件,而并非因为加热才变为液体,因此在句中应该使用“溶化”一词。

94.声明vs申明

声明:指公开表态或说明事实真相。申明:指郑重地说明,侧重较为正式、严肃地强调解释说明。【误用】为了避免误解,我需要再一次声明我的意见。【纠错】句中提到“再一次声明”意思是已经表态需要重申,因此应该将“声明”改为“申明”。

95.退化vs蜕化

退化:指生物体的某部分器官在进化过程中全部消失或部分残留,泛指事物由好变坏,由优变劣。

蜕化:指昆虫的幼虫经过脱皮以后增大形体,变为另外一种形态,也

比喻腐化堕落。

【误用】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卑斯白山羊的品质正在逐步蜕化。【纠错】句中说的是山羊的品质由优转劣,而并非蜕皮变化。

97.休养vs修养

休养:指休息、调养。

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造诣与水平。【误用】他最近工作压力过大,身体状况急剧下降,家人都劝他能够修养一段时间。【纠错】句中“修养”应该换为“休养”,由于压力过大身体状况下降,因此应该休息调养,即“休养”的意思。

98.淹没vs湮没

淹没:指大水漫过、盖过,通常指水。

湮没:指,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埋没,通常指时间。

【误用】如果没有文字的记载,人类将会有多少文化成果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纠错】句中“淹没”是“湮没”的误用。该句想表达如果没有文字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成果会无法保存而被埋没,侧重强调“时间”的概念而并非“水”,因此应该改

为“湮没”。

99.一起vs一齐

一起:强调的是“一同”,侧重指动作、事情发生在同一个场所。

一齐:强调的是“同时”,侧重指时间上的共同性。

【误用】他是我的挚友,上学时我们就是非常要好的朋友,毕业以后又在同一家公司一齐工作。【纠错】句中强调的是两个人在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场所工作,因此不应该用“一齐”,而应该改为“一起”。100.原形vs原型

原形:指原来的形态、本来的面目。原型:指文学艺术作品中所塑

造的人物形象或事件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原始人物或事件,是事物的所指。

【误用】我们刚才采访见到的妇女主任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角的原形。

【纠错】句中表达的是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原始人物,所以应该用“原型”一词。

101.侦察vs侦查

侦察:指了解敌方的情况。

侦查:指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的调查行动。

【误用】为了了解对手的情况,球队专门派了一名助理教练去对方训练场地侦查情况。

【纠错】句中的“侦查”属于误用,应该改为“侦察”,意思是了解对手敌方的情况。

102.琢磨vs捉摸

琢磨:指反复思索,仔细考虑。

捉摸:指揣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式中。

【误用】近日来社区内连续发生盗窃案,我们今天开会的目的就是要好好捉摸一下应对的措施。【纠错】句中“捉摸”应该换为“琢磨”,表达反复思考,仔细考虑的意思。

103.作客vs做客

作客:意思是旅居异地他乡。

做客:意思是以客人的身份探访别人。

【误用】做客他乡的滋味一言难尽,很多归国的华侨感慨良多,只有回到祖国才有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纠错】句中的“做客”应该改为“作客”,意思是在异地他乡旅居生活,而并非到异地他乡探访亲友。

七、词语的词性功能

词性功能是指不同词性的词,意义可能相同,但在承担句子成分时的功能却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就是词性功能的不同。

考生在区分不同词性功能的词语时,要掌握它们在句中出现的位置,依靠不同的位置确定它所应该具有的词性功能。

例如“金”和“金子”在意义上几乎一样,但是“金子”是名词,主要在旬中做主语或宾语,如“金子是很值钱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金”是形容词,主要语法功能

是做定语来修饰名词,如“她有一头漂亮的金发”、“河面上浮动着一层金光”。

又如“聪明”和“智慧”都有“智商高、智力发达”的意思,但是“聪明”是形容词,可以与“很”搭配,常常在句子中做定语或谓语,如“他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很聪明”等;而“智慧”则是名词,在句中常常做主语或宾语,如“她那美丽的大眼睛里充满了智慧”。再如“阻碍”是动词,而“障碍”则是名词,因此我们说“陈旧的思想观念阻碍了这座老工业化城市的发展”,而不能使用“障碍”。词性功能的辨析在选词填空中时有出现,因此考生要注意在作答过程中辨别词汇之间的词性区别及承担的不同成分,从而更加准确地判定答案所在。

104.互相vs相互

互相: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

相互:形容词,可以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此时和“互相”的意思基本一致,也可以作定语修饰名词,表示两相对应的、彼此的。

【误用】这两种化学物质发生互相作用后,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并散发大量的热量。

【纠错】句中“互相”属于误用,由于其处于定语的位置上修饰“作用”,因此应该用形容词性的“相互”一词,改为“相互作用”。105.连续vs陆续

连续:指一个接着一个,连接紧密均衡。动词,通常做谓语,不可重叠。

陆续:指动作不是同时发生。副词,通常做状语,可以重叠为“陆陆续续”。

【误用】这条路上连续发生了几起抢劫案件。

【纠错】句中“连续”处于状语位置,显然是错误地代替了“陆续”,根据句子可知不可能是一个接一个紧密均衡地发生,所以应该用副词性的“陆续”来修饰“发生”句子才正确。

106.难免vs不免

难免:指很难避免,有一定、必然的意思。形容词兼副词,后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加“的”修饰名词。

不免:指避免不了,因为某种原冈导致的结果。只能做副词,后面一定是动词或形容词。

【误用】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难免想起许多往事。

【纠错】句中要表达的是“免不了”的意思,用副词来修饰其后的动词,所以用“不免”更妥。

107.时髦vs时尚

时髦:指新颖人时,形容词。

时尚:指一时的风尚,名词。

【误用】追求成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髦,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更想以老到、成熟的向孔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纠错】文中显然要求填人一个名词性的客观存在,所以选择“时尚”才能是表达准确。而“时髦”是形容词性,在文中不能存在于“一种”之后。

108.统一vs同一

统一:动词,表示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为一致;也可用作形容词,

表示一致的、单一的、整体的。

同一:是形容词,表示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与“统一”意思一致。但不能作动词使用。

【误用】大家同一了意见,决定派我去邻队进行访问考查。

【纠错】句中“同一”处在谓语动词的位置是错误的,因为“同一”不具有动词性不能单独做谓语,因此应该改为“统一”。

词表(二)关联词辨斩与误用

关联词近年来一直是中央国家机关及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中的考查重点,不仅体现在选词填空的题目当中,更渗透在片段阅读、篇章阅读之中。因此熟练掌握关联词的搭配并深刻把握不同关联词引导的不同类型的复句关系,对广大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我们将关联词的搭配及误用总结成词表的形式,希望考生由此可以系统掌握关联词的搭配及用法。

1.别说vs别看

别说:意思是不用说、不要说,作为关联词语时表示递进关系。

别看:意思是不要看,作为关联词语时表示转折关系。

【误用】别说小李是厨师,这个菜他也一样不会做。

【纠错】句中“小李是厨师”和“这个菜他也一样不会做”之间存在着一种转折关系,表明虽是厨师,但也有不会做的菜,冈此应将表示递进关系的“别说”改成“别看”。

2.不但...而且vs除了....(以)外

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的固定搭配。除了....(以)外:表示排除的固定搭配。

【误用】这种新兴的疗法不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外,而且在治疗心脑皿管疾病等方面也卓有成效。

【纠错】句中“外”明显是杂糅成分,应该删掉。

3.不单是vs而是

不单是:表示递进关系,常常和“还是”“而且是”搭配。

而是:表示相反相对的并列关系,否定前者选择后者,一般与“不是”搭配,组合成“不是??而是??”结构。

【误用】在内蒙人民心中,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昭群墓也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纪念塔。

【纠错】句中说“昭君不是人物”、“昭君墓不是坟墓”显然是错误的,作者的意思是“昭君不仅是一个人物”、“昭君墓不单是一个坟墓”,因此应该把“不是??而是??”改成“不单/仅/只是??而且是??”。4.不管vs尽管

不管:表示一种假设条件,后面一般有表示不确定范围或选择的词语。尽管:表示一种让步条件,不要求后面有表示范围或选择的词语。【误用】不管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没有完成任务。

【纠错】句中“尽了最大的努力”和“完成任务”之间表示的是一种让步关系,所以正确的关联词应该是“尽管”。 5.从而vs进而

从而:表示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进而:表示递进关系。

【误用】我们在对某些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后,从而应该思考教育方面更深层次的问题。

【纠错】这里的“从而”是“进而”的误用,句中想表示递进关系,而并非因果关系。

6.除非vs除了除非:连词,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与“才”、“否则”、“不然”等组合成关联词组。

除了:介词,表示所说的不计算在内,与还、也等词连用时表示在什么之外还有别的,与“就是”连用,表示不是这样就那样。

【误用】进山只有一条路,他之外没人认识。除了他肯答应领我们进

山,否则我们进去了也是去白白送死。

【纠错】句中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明显的条件关系,并且所带条件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不应该用“除了”,而要换成“除非”。

高中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100条 1、牟取?谋取:“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2、勾通?沟通:“勾通”指暗中串通,相互勾结,贬义词。而“沟通”指两方能够通连。 3、定金?订金:“定金”指为了保证成交,预先支付的一部分钱。而“订金”指购买之前约定的价格。 4、预定?预订:“预定”指预先规定或约定。而“预订”指预先订购。 5、作客?做客:“作客”指离开故乡,寄居在别处。而“做客”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 6、质疑?置疑:“质疑”指提出疑问。而“置疑”指怀疑,一般用于否定的意义。 7、义气?意气:“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兄弟朋友的感情。而“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的情绪。 8、本义?本意:“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而“本意”指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9、功夫?工夫:“功夫”指①本领、造诣;②同“工夫”。而“工夫”指①占用的时间; ②空闲时间;③指时候。另外,“功夫”除用于“本领、造诣”之意外,可与“工夫”通用。 10、不齿?不耻:“不齿”指不愿意提到,表示鄙视。“不耻”意思是“不以……为耻”,“不认为……是可耻的”。二者表意正好相反。 11、巨变?剧变:“巨变”指的是巨大的变化,而“剧变”指剧烈的变化。 1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包括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一种治理社会的制度和方法。而法治:①先秦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依法治国;②根据法律治理国家。 13、自诩?自许:“自诩”指自夸,贬义词。而自许指以某种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褒义词。 14、勉励?勉力:勉励,劝人努力。而“勉力”指努力去做。 15、处世?处事:“处世”泛指在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而“处事”指处理事务。 16、形迹?行迹:“形迹”指①举动和神色;②痕迹、迹象;③指礼貌,如“不拘形迹”。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 17、原形?原型:“原形”指原来的形状,本来的真实面目,常含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艺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18、年轻?年青:“年轻”指①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②指事业学问的开创的时间不长。而“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 19、连播?联播:“连播”指连续播出(节目)。而“联播”指同时转播其他电视台或电台的节目。 20、终止?中止:“终止”指结束,停止。而“中止”指因故中途停止。 21、捉摸?琢磨:“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22、妨害?妨碍:“妨害”指有害于。而“妨碍”指阻碍,不能顺利进行。 23、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而“变幻”指无规则地改变,令人捉摸不定。 24、供品?贡品:“供品”指供奉神佛祖宗用的瓜果酒食等。而“贡品”指古代属国或本国臣民献给帝王的礼物。 25、淹没?湮没:“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而“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公文技巧】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

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 一、“机制”“体制”“制度”的区别与用法 “机制”“体制”和“制度”都是多义词,在涉及社会生活时,它们有一个义项意思比较接近,在使用时需要辨析。 “机制”可用来表示“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例如: 1.他们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2.在继续完善荒山租赁承包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非公有制造林绿化的新机制。 3.这个村的实践说明,让群众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民主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4.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基金管理预测和预警报告制度。 5.这件事也反映出市政府危机事件反应机制尚不够迅速、灵活、高效。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机制”所指,都跟某种“作用”有关。可以说,“机制”多用来指起某种作用的系统;或者说,指某种成系统的作用。 “体制”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工作部署的制度”。例如: 1.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我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以确保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 3.我们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4.这家医院为全市医疗体制改革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5.许多同志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并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体制”指某方面的机构设置和运作。 “制度”可用来指“在某方面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例如:

1.要严肃财经纪律、健全财会制度、加强人员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强化监督检查。 2.“黄金周”休假制度,对我市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 3.该企业在劳动用工上,实施了全员竞争上岗和下岗分流制度。 4.商家在对消费者承诺的同时,进一步严格内部员工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5.要加快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制度”指办事规章或行动准则。 总的来说,如果侧重于指起某种作用的系统,或者说,侧重于指某种成系统的作用,宜用“机制”;如果侧重于指某个领域的机构设置和运作,宜用“体制”;如果侧重于指某方面的规定、规程、规章或行动准则,宜用“制度”。〔杜永道(文章摘自《秘书工作》杂志2015年第4期)〕 二、“有关”与“相关”的使用区别 有位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问,“有关部门”“有关情况”跟“相关部门”“相关情况”有什么不同。 “有关”跟“相关”的意思有所不同。 “有关”表示“有关系”。做定语时表示“有关系的”或“涉及的”。例如:1.请刘秘书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约来,星期三谈一次。 2.对这个问题,有关方面现在都反馈了信息,我明天汇总后把材料交给办公室。 3.请将这个规定尽快通知有关人员,让他们提前作好准备。 4.下面请张秘书把有关情况介绍一下。 “相关”则表示“彼此关联”或“互相牵涉”。例如: 1.各兄弟民族休戚相关,互相帮助,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 2.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3.这几年,山脚下两个村子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4.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有关”往往是说某事物涉及的多个方面。而“相关”则是说两个方面的事物互相关涉。也就是说,“有关”所说的,常是某事物对其他事物“单向”的关涉,而且关涉的常是多个事物;“相关”所说的,常是某事物跟另一个或另一方面事物相互关涉,即关涉是“双向”的。因此,宜说“这

小升初语文期末复习易错易混词语

2010年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四) 一、字词积累 1、看拼音写汉字 zhù dǐng jìxiá ( )立( )盛发( ) 话( )子 ( )扎( )撞( )静直( )市 ( )下酩( ) ( )宿应接不( ) 2、填字组成语或短语。 ( )然泪下( )然发动进攻( )然若揭 ( )然悔悟( )然若失( )然无声 3、填写首尾的成语 精( )( )精神( )( )神痛( )( )痛 贼( )( )贼举( )( )举防( )( )防 4、写出4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主人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用"√"表示。 (1)好逸恶劳--穷凶极恶( ) (2)满腔热情--装腔作势( ) (3)欲速不达--速战速决( ) (4)明察秋毫--毫不动摇( ) 6、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炮火连天伶牙俐齿口是心非 B.一日三秋怒发冲冠一发千钧肝肠寸断 C.草木皆兵何乐不为如梦初醒色厉内荏 D.如虎添翼口若悬河旁若无人呆若木鸡 7、依据句意依次填入关联词语。 ( )只站在水边,光是一阵子呆着,再发一阵子空想,( )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然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 )没有好处。 二、综合运用 1、补充下列名言警句诗句。

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 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 兼听则明,________________。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_。 2、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油蛉在这里不停的叫,蟋蟀们也在这里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原句上改错。 在各门攻课中,语言是我最感兴致的。其他的数学、自然、社会、英语就学得差劲了。老师对我进行了严格的批评,并鼓舞我要认真仔细地学好各门课,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有了提高。 4、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初中常见易混淆词用法辨析教学文案

初中易混淆词用法(考点+重点)辨析 (1)“Why not+动词原形+…?”(干嘛不……?)是简略句,完全形式是:Why don’t you +动词原形+…?如:Why not go and have a look?(干嘛不去看看?)/ Why not try it once again?(为什么不再试试?) (2) seem(好象)的用法:记住几个结构:①sb./sth. + seem + (to be+)形容词+…;②sb./sth. + seem + like +…;③sb/sth + seem + to (do);④It seems that + 从句。如:He seemed (to be) very happy when he was called by the headmaster. (被校长叫到名字时他好象很开心) / It seems that nobody else could do such a foolish thing except Jim. (除了吉姆好象没有什么人会做出如此愚蠢的事情来) (3)be afraid(害怕)的用法:记住几个结构:①be afraid of sth; be afraid of (doing); ②be afraid to (do); ③be afraid that+从句。如:She is a little afraid of snakes.(她有点怕蛇)/ Don’t be so afraid to stay at home alone at night.(别害怕晚上一个人在家)/ I’m afraid that somebody will take his place because of his serious mistakes.(恐怕有人要取代他了,因为他犯了那么大的错误) (4) be sorry(抱歉)的用法:记住几个结构:①be sorry for (sth); ②be sorry for (doing sth); ③be sorry to (do); ④be sorry that+从句。如:I am very sorry for keeping you waiting so long.(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I am sorry to trouble you.(对不起,麻烦你了)/ I am sorry (that) he isn’t here at the moment.(恐怕他现在不在) (5)be sure (确信)的用法:记住几个结构:①be sure of (sth); ②be sure to(do); ③be sure that+从句。如:She told me many times that she was sure to come.(她给我讲过多次她一定会来的) / Are you sure of your answer?Maybe it’s wrong.(你对你的答案有把握吗?也许是错的。)/ I am sure that Dad will help me with the job.(我确信爸爸会帮着我做这件事情的) (6) make与do的用法:一般情况下表示进行活动或者做工作用do,表示创造建构某事物用make.如:I don’t know what to do.(我不知道该干什么)/ I’m not going to do any work.(我不准备做什么)/ My father and I once made a boat.(我和我爸曾经做过一只船) 此外还要记住一些固定说法:do good / harm / business / one’s best / a favour…… make a decision / an effort / a mistake / a noise / a phone call / money / war / the bed / sure,...

福建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易混词语汇总

逻辑填空是公务员考试的常考题型,其中实词是重要考点。在考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易混词需要辨析,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将一些易混词汇列举出来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爱护爱惜】 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伤害的意思。如“爱护公物”。 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如“爱惜粮食” 【安置安顿安排】 安置:重在“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对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如“安置人员”、“安置行李”等。 安顿:重在“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如“安顿住处”等 安排:重在“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如“安排任务”等。 【包含饱含包涵】 三者都有含有的意思,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不同。 包含:仅指里边含有,如“这句话包含好几层意思”。 饱含:指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饱含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包涵:指客套话请人原谅,如“唱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爆发暴发】

爆发:①指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外迸出,如“火山爆发”;②指通过外部冲突而发生的质变,如“爆发革命”;③指力量、情绪等忽然发作,或事变突然发生,如“会场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暴发:①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②指突然发财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变换变幻】 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 变换:指事物的一定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如“变换一下位置”。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的事物,如“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不耻不齿】 不齿:是不愿意提到的意思,如“出卖师友者,君子不齿”。 不耻:是不感到羞耻的意思,如“身居显位,却有如此贪心,别人尚羞,他自己却不耻”。 【部署布置】 二者都与安排有关事情有关。 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地安排配置,如“指挥员的正确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 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作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如“布置工作”,“布置任务”。

四级考试常见易混淆词语归纳

四级考试常见易混淆词语归纳 advice (n.) 忠告,建议 advise ( v. ) 向……建议,忠告 adapt (v.) 适应,适合;改编,改写 adopt (v.) 采纳,通过;收养 affect (v.) 影响;感动 effect (n.) (v.) 影响,作用,结果;效果;产生,招致 angel (n.) 天使 angle (n.) 解,角度;方面;观点 all together (短语)一起,一道 altogether (adv.) 全部地,完全;总共;总之 assure 使放心,使确信;保证,担保;保险 ensure ( v. ) 确保,保证 insure (v.) 保险,给……保险;保证 注:assure强调"肯定地保证,试图使人相信",常用于assure sb. of sth.或assure sb.that(从句)中,在当"保证得到、保险"讲时,等于ensure 和insure。 ensure的意思是肯定、确信某事,常用于ensure sth.或ensure sb. that结构中。insure最主要的意思是"保险,投保"。 clash (v.) 碰撞;(n.) 碰撞声 crash 摔坏;坠毁;失败; (n.) 失败,瓦解;爆炸声,撞击声 comprise (v.) 包括,包含,构成 compose (v.) 组成,构成;创作 试比较: The United States comprises 50 states.(包括) The committee comprise seven members.(由……组成) Our party is composed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由……组成) Water is composed of hydrogen and oxygen.(由……构成) compliment (v.) 称赞,恭维;( n. ) 问好,致意,赞扬 complement (v.) 补充;( n. ) 补语 consciousness (n.) 意识,觉悟,自觉 conscience (n.) 良心,良知 considerable (adj.) 相当大(多)的,可观的;值得考虑的 considerate (adj.) 考虑周到的,体谅人的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词 (括号外为使用正确的词) 1 草菅(管)人命打蜡(腊)啰(罗)唆改弦更张(章) 2 萎靡(糜)不振脉搏(博)猩(腥)红寸草春晖(辉) 3 滥竽(芋)充数追溯(朔)赃(脏)款洁白无瑕(暇) 4 床笫(第)之私杀戮(戳)旋(弦)律趋之若鹜(骛) 5 甘拜(败)下风沉湎(缅)青(亲)睐再接再厉(励) 6 一筹(愁)莫展迁徙(徒)宣(渲)泄悬梁刺股(骨) 7 鼎力(立)相助九霄(宵)平(凭)添竭泽而渔(鱼) 8 出其(奇)不意松弛(驰)赝(膺)品天翻地覆(复) 9 饮鸩(鸠)止渴气概(慨)蘸(醮)水不能自已(己) 10 有恃(持)无恐粗犷(旷)蛰(蜇)伏微言大义(意) 11 额手(首)称庆发轫(韧)妨(防)碍川(穿)流不息 12 不胫(径)而走精粹(萃)瘙(搔)痒病炙(灸)手可热 13 走投(头)无路凑合(和)坐(做)月子刎(吻)颈之交 14 一鼓(股)作气寒暄(喧)度(渡)假村矫(娇)揉造作 15 美轮(仑)美奂修葺(茸)舶(泊)来品脍(烩)炙人口 16 旁征(证)博引膨胀(涨)明(名)信片疾(急)风劲草 17 迫不及(急)待编纂(篡)流线型(形)呕(沤)心沥血 18 金榜题(提)名装帧(祯)挖墙脚(角)墨(默)守成规18 食不果(裹)腹坐镇(阵)捉迷(谜)藏罄(磬)竹难书 20 不落窠(巢)臼浩渺(缈)老两(俩)口一如既(继)往 21 蛛丝马(蚂)迹痉挛(孪)大拇(姆)指理屈词(辞)穷 22 名门望(旺)族水龙(笼)头声名鹊(雀)起人情世(事)故

1.哀(唉)声叹气 2.按(安)装 3.金壁(碧)辉煌 4.针贬(砭) 5.惨(残)忍 6.璀灿(璨) 7.检察(查)作业 8.为人所不耻(齿) 9.一愁(筹)莫展 10.精萃(粹) 11.看的(得)上眼12.提心掉(吊)胆13.迭(跌)宕起伏 14.重迭(叠) 15.渡(度)假村16.防犯(范) 17.防(妨)碍 18.入不付(敷)出19.扶(抚)慰20.一幅(副)对联21.重蹈复(覆)辙 22.竹杆(竿) 23.卑恭(躬)屈膝24.鬼斧神功(工) 25.勾(沟)通信息 26.悬梁刺骨(股) 27.全神灌(贯)注28.贵(桂)冠29.貌和(合)神离 30.迫不急(及)待31.挖墙角(脚) 32.不径(胫)而走33.巨(剧)烈 34.中恳(肯) 35.馈(匮)乏36.兰(蓝)天37.泛烂(滥)成灾38.发楞(愣) 39.变本加利(厉) 40.再接再励(厉) 41.鼎立(力)相助42.权利(力)斗争 43.厉(利)害关系44.姐妹俩(两)个45.了(瞭)望46.假期邻(临)近 47.另(零)乱48.年令(龄) 49.罗(啰)唆50.蛛丝蚂(马)迹 51.揭开迷(谜)底52.神密(秘) 53.观摹(摩) 54.磨(摩)肩接踵 55.买那(哪)个好呢56.批(披)露57.水蒸汽(气) 58.欠(歉)收 59.亲(青)睐60.一肚子委曲(屈) 61.鸦鹊(雀)无声62.冰雪熔(融)化 63.水乳交溶(融) 64.垂头伤(丧)气65.善(擅)自处理66.伸(申)请 67.出身(生)在晚上68.寻物启示(事) 69.受(授)予奖状70.金榜提(题)名 71.品位(味)老师的话72.情况相象(像) 73.肖(萧)条74.歪风斜(邪)气 75.模形(型) 76.反醒(省) 77.生活必须(需)品78.弦(旋)律79.眩(炫)耀 80.报仇血(雪)恨81.循(徇)私舞弊82.天崖(涯)海角83.沿(延)伸 84.流光异(溢)彩85.心心相映(印) 86.反应(映)意见87.生死悠(攸)关 88.记忆尤(犹)新89.怨天忧(尤)人90.始终不逾(渝) 91.世外桃园(源) 92.渊(源)远流长93.震(振)奋人心94.截止(至)年底95.因地治(制)宜 96.置(质)疑的勇气97.德高望众(重) 98.九洲(州)大地 99.化妆(装)成乞丐100.乘座(坐)火车

常用易错易混淆词

常用易错易混词 A 唉(哀)声叹气 暮霭(蔼) 和蔼(霭) 安(按)排 安(按)装 黯(安)然 桀骜(傲)不驯 遨(翱)游 暗(黯)无天日 B 舶(泊)来品 酒吧(巴) 飞扬跋(拔)扈甘拜(败)下风略见一斑(般)磕磕绊绊(拌)班(搬)门弄斧自暴(抱)自弃 暴(爆)发户 炮(爆)牛肉奴颜婢(卑)膝勇气倍(备)增关怀备(倍)至并行不悖(背)

金碧(壁)辉煌完璧(壁)归赵 凋敝(蔽) 刚愎(復)自用原形毕(必)露 裨(俾)益 心胸褊(偏)狭针砭(贬)时弊辨(辩)证施治辩(辨)证法明辨(辩)是非 辨(辩)析 治标(表)不治本濒(频)临 赌博(搏) 脉搏(博、膊)按部(步)就班战略部(布)署 暴(爆)乱 山洪暴(爆)发 暴(爆)躁 锋芒毕(必)露 舞弊(敝) 彬彬(杉杉)有礼 C 璀璨(灿) 粲(灿)然一笑

察(查)言观色检察(查)院 河汊(叉) 惊诧(咤) 一刹(霎)那兴高采(彩)烈听信谗(馋)言万古长(常)青好景不长(常)杀人偿(尝)命瞠(膛)目结舌墨守成(陈)规 松弛(驰) 不齿(耻)于人类忧心忡忡(冲)一筹(愁)莫展相形见绌(拙)汆(氽)丸子 串(窜)门 川(穿)流不息吹毛求疵(刺)催(摧)化剂 精粹(萃) 张灯结彩(采)丰富多彩(采) 喝彩(采) 出类拔萃(粹)措(错)手不及

D 戴(带)罪立功披星戴(带)月以逸待(代)劳代责无旁贷(代)虎视眈眈(耽)殚(惮)精竭虑挡(当)车工 挡(档)位 大排档(挡) 搭档(扫) 马镫(蹬) 中流砥(抵)柱 真谛(缔) 玷(沾)污 沽名钓(钩)誉 间谍(牒) 大名鼎鼎(顶) 装订(钉) 纱锭(绽) 度(渡)假 渡(度)河 重叠(迭) 爱戴(带) 拥戴(带) 调(吊)虎离山独当(挡)一面 F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三)_高中生

语文易混淆词语辨析(三) 71、窝里斗:指家庭或团体内部发生争斗和冲突。 72、大水冲了龙王庙:比喻自家人损害自家人的利益。 73、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 74、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原指军人平时受国家培养,一旦国家急需,就要奋力报效。现也泛指平时长期勤奋训练,在关键的时候就能发挥作用。 75、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76、东方不亮西方亮:表示尚有选择的空间。 7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喻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对策。 78、赶鸭子上架:比喻被迫去做不得已的,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79、高不成低不就:指在选择事物或选择配偶时,好的得不到,差

的又不合心意。 80、一锤子买卖:一次性的交易,多指不法商贩的行为,含贬义。 81、有眼不识泰山:比喻浅陋无知,认不出有地位有能耐的人。 82、宰相肚里能撑船:比喻人有度量,能容忍、原谅别人。 83、台柱子:比喻集体中的骨干。 84、过五关斩六将:比喻曾经值得骄傲的业绩,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85、好了伤疤忘了痛:比喻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 86、海水不可斗量:比喻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加以低估。 87、恨铁不成钢:恨某人不争气,不成材。 88、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的思想。

89、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比喻态度强硬,要求强烈的单位或下属能得到更多的照顾。 90、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原指精彩的舞台表演需要长期艰苦的排练,也泛指各方面的成果都要靠艰辛的训练、准备才能取得。 91、听风就是雨:刚听到一点风声就信以为真。 92、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93、乱点鸳鸯谱:形容瞎指挥,胡乱凑合。 94、摸着石头过河:比喻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95、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或专做跑腿、服务性工作;或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96、七大姑八大姨:泛指各种各样的女性亲戚。 97、人怕出名猪怕壮:人太出名了会招来麻烦,也指人为了保住名位而变得保守。

高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分类积累

必备知识清单 常考易错成语分类积累 一、比喻事物真、假,人好、坏混杂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 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不指物。 泥沙俱下:不同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泥沙俱下只用于人。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侧重于人的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只能指人。 二、形容书法或文章 天马行空:诗文书法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可用于自谦之词。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与司空见惯类似,后不加宾语。 率尔成章:形容写文章粗陋草率。 淋漓尽致:文章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连篇累牍:文词冗长,叙述篇幅很多。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矮小而精明能干,也形容文章篇幅不长而有力。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丰富明快,连续不断,也形容才思充沛。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悲惨动人,常误用为文章写得不好。 三、形容建筑物或器物或技艺 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技艺精巧。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巧妙高超,只用于人工制造。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漂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结构奇巧,也形容人聪明伶俐。 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好了要求更好。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社会地位,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用于夫妻,情人,男女之间 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相互敬重。 破镜重圆:指夫妻分散或破裂后重新团圆。 琴瑟之好:比喻夫妇感情好。 青梅竹马:男女幼时亲密无间。 碧海青天:形容女子对爱情坚贞。 五、一般用于坏事 长此以往:一般用于坏事,并且指以后要发生的。 无独有偶:不止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常用于坏事。 在劫难逃:旧时指注定要遭受某种灾祸,现指坏事情一定要发生。 趋之若鹜: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如蚁附膻:追逐不好的事物。同如蝇逐臭。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多用于不好的事物。 摧枯拉朽:迅速地摧毁腐朽势力。 六、易望文生义

常用易混淆动词形容词副词

常用但易混淆的动词/形容词/副词一、动词 conduct v.引导,行为,指挥; n.行为,举止 gratify = satisfy 使满足 impact 告知 inhibit 禁止,抑制 prevailing 流行 devise [d?'va?z]vt. 设计;想出;发明; 区别:device n. 装置;策略;图案elaborate v.精心制作;a.精心的 elaborately adv.精心地 bask 晒太阳,取暖 manipulate 操纵 instance v.引以为证;n.例证illustrate 阐明,举例说明 clarify 阐明,澄清 indicate 指出,表明 emphasize 强调,着重highlight modify 使改善,改进,修改,更改 comment 发表评论,发表意见demonstrate 展示,证明 involve 包含,牵涉,使陷于deposite v.衬垫;n.存款 compact 使紧凑,使简洁 interlock 连结 slide 滑动 integrate v.+n.+a.使完整,整合的,一体化disintegrate 使分解,使碎裂 offset 抵消 reject 拒绝,排斥compromise 危害,妥协,让步 perish 消亡,死亡,毁灭eliminate 消除,排除 decline 下降,衰退 compress 压缩,压紧 estimate 估计,估算 lock up 冻结,锁定 relocate 重新安置,迁移 draw away 移开,拉开,引开 drag 拖,拉 draw 拉,拖 deflect 使偏,打歪;画,拉,吸引

新编初一英语上册常考易混淆词汇辨析大全

新编初一英语上册常考易混淆词汇辨析大全题一:many/much little/a little few/a few 1. How _______ friends do you have? 2. How _____ water is there in the bottle? 3. ______ people can do it because it’s too dangerous. 4. This question is a little difficult so only _________ students can answer it. 5. There is ________milk. Will you please buy some? 6. I have ________ money and I can buy an ice cream. 题二:on/above/over 1. The plane is flying _______ the clouds. 2. Spread(铺开) the tablecloth ______ the table. 3. The book is _________ the desk. 4. There is no bridge ______ the river. How can we get across? 题三:among /between/in the middle of 1. I’m standing ________ a house and a big tree. 2. There is a bus stop ____________the road. 3. My mother is standing _________ the people over there. 题四:any/some 1. ---Do you have _________ new books? ---No, I don’t have ________./Yes, I have ________. 2. You can come at ______ time. I’m free all day.

初中易混淆词语专项练习

易混词语填空专练 1. a/an/the A. There's "u" and ___ "s" in ____ word "us". B. There is ____ young man and ____ old man in the photo. ______ old man is ____ young man's father. 2. one/ones A. I don't like this skirt. Show me that __ . B. The new skirts are mine. The old ___ are yours. 3. by/with/in/use A. Jay can sing the song ___ either Chinese or English. How great! B. I won't believe it until I see it ___ my own eyes. C. We usually ___ a ruler to draw a straight line. D. Miss Zhao goes to work ____ bike. 4. put on/wear/in/dress A. The twins don't always __ the same clothes, B. The woman ___ a red hat is our new English leacher. C. It's very cold today. Please ____ more clothes when you go out. D. Mother is _____ my baby sister now. 5. a lot/a lot of/many/much A. I like eating oranges ___ , so there are always oranges at my home. B. There are so _____ people that I cannot count them. C. ___ people think living in China is ____ better than living in Japan. D. I've learned ___ from him. 6. look for/find/find out A. Please try to __ who stole the computer. B. Please help me ___ my mobile phone, I can't _____ it. 7. look/read/see/watch A. __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_____ in it? B. I'll ___ a book instead of _____ TV tonight. 8. and/or/with A. "There is no air ___ no water on the moon."means "There is no air ______ water on the moon." B. "The boy ___ his parents go to Hong Kong every year." means "The boy ____ his parents goes to Hong Kong every year." 9. also/too A. I was at her birlhday party, and he was ____ there. B. Andy Law is a famous actor. He's a good singer, 10. take/bring/carry/get A. The woman was ___ a big bag. Let's help her. B. Next lime when you come, ____ me the book,please. C. Who's ___ away today's newspaper?. I haven't read it yet.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

100个常见易错易混字(括号外为使用正确的词)

高考必备通假字: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3\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5\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7\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8\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9\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0\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11\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12\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13\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14\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5\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16\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17\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8\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19\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20\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21\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22\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高考语文最常见的15个多音字 1.暴 [暴bào]暴动、暴怒;暴君、暴殄天物;暴躁、暴跳如雷;自暴自弃;暴虎冯河。 [曝(暴)pù]曝晒、一曝十寒、曝露。 2.辟 [辟pì]开天辟地、另辟蹊径;辟除、辟谣;精辟、透辟。大辟(古代指死刑)、辟言不信(不听信合乎法度的话)。 [辟bì]复辟;辟邪。 3.裨 [裨bì]裨补、大有裨益、无裨于事。 [裨pí]偏裨、裨将。 4.背 [背bai]舌背;手背、墨透纸背、背水一战、背井离乡、背诵、背叛、背道而驰;背时、背静、耳背。 [背bēi]背负、背枪、背篓、背小孩;背债、背包袱、背黑锅。 5.艾 [艾ài]方兴未艾;少艾(年轻漂亮的人)。 [艾yì]自怨自艾;惩艾。 6.拗 [拗niù]执拗、拗脾气。[拗ào]违拗、拗口令。 [拗ǎo]拗断。

高考常见易混词汇

高考常见易混词汇/短语辨析 第?一组:适合;适应 adapt; fit; match; suit !.adapt [change; make more suitable] 使适合;使适应 adapt to / for sth. They quickly adapted to the climate in the high mountain there. "fit [be the right; shape and size for] 使适合;符合;与…相?一致 1.指?大?小、规格?一致 2.指形状、尺?寸、?行行为?一致 3.环境的适应 The coat fits me very well. The punishment must always fit the crime. #match [fit or suit] 与…相配;与…相称 多指?大?小、?色调、形状、样式相配 Your white shirt matches your blue trousers. $suit [meet the needs of; right for] 适应;合乎…的要求

多指要求、颜?色、款式、?口味等合适 The writer’s style of writing suits the masses. 练习: The picture ______ the story. We should ______ ourselves to the new environment. No dish ______ all tastes. The shoes don’t ______ me. 第?二组:上升;升?高 arise; raise; rise; lift !arise [come into existence] 发?生;出现;产?生 vi. 事物出现/发?生 Another quarrel has arisen again. Smoking is arising slowly. "raise [cause to rise] 使...上升;培养;种植;饲养;召集 vt. 把某物由低处向?高处移动 We must raise our level of life. #rise [go or come up or higher; appear] 上升;上涨;起床 vi.

易混淆词语

易混淆词组 1) a big time:尽兴,高兴的时刻 e.g. I had a big time there. the big time:第一流,最高级 e.g. Don’t worry, you are in the big time now. 2) according to:按照,根据 e.g. They were commended or criticized according to their work. according as:随……而定 e.g. The thermometer rises or falls according as the air is hot or cold. 3) admit to:承认 e.g. I have to admit to a dislike for modern music. admit sb.(in) to:允许某人进入某地或加入某组织、行业 e.g. They have admitted me into their club. 4) all for:完全赞成 e.g. I am all for holding a meeting to discuss it. for all:尽管 e.g. They could not open the box for all their forces. 5) all in all:总的说来 e.g. All in all, it is a success. all in:疲倦,筋疲力尽 e.g. He was all in, but he stuck it out. 6) as it is (was):照目前的情况来看 e.g. As it is, we shall be able to complete our task in time. as it were:可以说,姑且这样说 e.g. He is, as it were, a walking dictionary. 7) as much as:几乎,实际上 e.g. By running away he as much as admitted that he had taken the money. as much…as:与……一样多 e.g. It is as much our responsibility as yours. 8) as well:也,还是……为好 e.g. He gave me advice, and money as well. Since you have begun to do it, you may as well finish it. as well as:不仅……而且,除……之外 e.g. With television, we see a picture as well as hearing sound. Small towns as well as big cities are being rapidly industrialized. 9) at one time从前某个时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