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徜徉于整体构思与细节描写之间

徜徉于整体构思与细节描写之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42742135.html,

徜徉于整体构思与细节描写之间

作者:成建萍

来源:《江西教育C》2016年第03期

进入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关注的重点已经从中年级的句段向篇章过渡。而习作教学,教师也应该进一步拓展视野,将学生关注的视角逐步向文本结构与篇章的构思引入。但这并不意味着习作就完全停留于高处不胜寒的整体轮廓,而将深入文本表达细节的遣词造句、具体描写抛之脑后。因此,高年级教师就要处理好细节表达与整体构思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习作既有内容具体的饱和度,又有结构紧凑的张力感。因此本文提出:要深入细节,指导观察;由此及彼,指导整合;由段到篇,指导构思,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效益。

一、深入细节,指导观察

观察能力是生命个体生存于社会的重要能力,更是推动学生习作水平的原动力。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借助各种契机,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只有深入观察,学生的表达才能真正走向精致与细腻。

有一篇以“秋天的树叶”为题材的习作,更是需要学生观察的全程投入。因此,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具有个性的树叶。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初步观察体验的基础上,集众人智慧,交流认为值得观察的方面。学生在初步体验之后,提出了颜色、外形、手感等方面的问题。显然,这种观察仅仅止步于对观察事物整体性的轮廓感知,并没有真正深入其中。因此,教师再度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从而在颜色中感受叶子的渐变以及正反面的不同色彩,更将外形细分至叶柄、叶片、叶茎等内容……当这些观察的项目逐一罗列在黑板上时,不少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一片小小的树叶居然可以看到这么多东西!

正是教师引领学生的细致观察,才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于观察的认知,夯实了学生对树叶的感知渠道,为之后习作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二、由此及彼,指导整合

观察是基础,表达才是真正的目的。面对教师板书的众多观察细节,教师给予了学生自由而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但之后学生结合观察所得进行的言语表达却常常难以令人满意。学生在写作中要么追求完整,什么都要涉及;要么就是生硬无比,如同机械地回答问题。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曾经指出: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并不在于帮助他们形成过多的表达素材,而在于给予他们合理整合、科学罗列这些素材的方法。

鉴于此,教师转而采用“先口头,再动笔”的方式引领学生对语言内容进行整体性加工。在此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准备说话之前,必须明确两点要求:1.不仅要描述自己观察所得,还要将观察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感受与想象;2.结合自身观察的叶子特点,有序地删减一些内容,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