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

(公元220年—581年)

重点、难点:

一、《新律》、《泰始律》、《北齐律》等各个时期的重要立法成就;

二、法律形式、法典体例及刑罚制度的发展完善;

三、法律内容进一步儒家化的主要表现;

四、官僚贵族特权法的进一步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各个割据政权长期分裂、对峙、战乱的时期,也是各个民族之间相互斗争、相互学习、最终走向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为了在动乱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各个政权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纷纷进行改革,其法律制度也多有创新,为隋唐时期法制的成熟完备创造了条件。而自西汉中期开始的法律儒家化,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深入发展,从而直接影响着后世的法制发展。

一、立法概况

(一)法制指导思想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总的发展趋势是沿着汉朝确立的“德主刑辅”思想继续推进法律的儒家化,进一步引礼人律。

东汉末年,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明确提出:“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主张兼采法家与儒家治国策略而礼刑并用,根据社会形势的治乱变化而有所侧重。

两晋时期,由于门阀士族统治的发展,儒家“礼有等差”的思想更适合他们的政治需要,积极地引礼入律,促进了法律的进一步儒家化,

南北朝时期,南朝法律思想一遵西晋,宣扬礼教,建树不大;北朝虽多为少数民族建国,但入主中原后,很快接受儒家思想,深受汉晋法律文化的影响,很快确立了以德礼为主的法制指导思想,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

(二)主要立法活动

1、三国时期的立法

三国时期,魏、蜀、吴政权均各自立法,其中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的律是《魏律》。由于它是对汉律的改革,故当时称为《新律》;为了同北朝的魏律相区别,通常称作《曹魏律》。

法律繁多庞杂是秦汉早期法律的突出特点之一。魏明帝曹睿即位后,于太和三年(229年)下诏改定刑制,作《新律》18篇。其篇名分别是:刑名、盗律、劫略、贼律、诈律、毁亡、告劾、系讯、断狱、请赇、兴擅、乏留、惊事、偿赃、户律、捕律、杂律、免坐。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以汉朝正统继承者自居,因而基本是恢复和沿用汉律。不过,在诸葛亮的主持下,也制定了《蜀科》,作为国家的基本法律。此外,还制订有《法检》、《科令》、《军令》等法规,但未传下来。《三国志》作者陈寿称赞诸葛亮治蜀,“立法施度,整理

戎旅”,“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并评论他“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见诸葛亮以法治蜀成就显然。

东吴政权也是以沿用汉律为主。它曾两次修订法律:一是黄武五年(226年),陆逊认为法律过重,“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孙权采纳了部分建议,“令有司尽写科条”,进行“损益”;二是嘉禾三年(234年),孙权鉴于“年谷不丰,颇有盗贼,乃表定科令,所以防御,甚得止奸之要”。可见这次修律主要是加强对“盗贼”的镇压。关于这两次修律的具体内容,史书没有记载。但东吴政权的刑法严峻,刑罚残酷,是其基本特点。

2、两晋时期的立法

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下诏颁行《晋律》,又称《泰始律》。《晋律》对汉魏法律进行改革,进一步精简法律条文,形成了20篇620条的内容结构。其篇名是:刑名、法例、盗律、贼律、诈伪、请赇、告劾、捕律、系讯、断狱、杂律、户律、兴律、毁亡、卫宫、水火、厩牧、关市、违制、诸侯。

由于《晋律》言辞简约,实施中难免产生歧义,当时的著名律学家张斐和杜预分别为律作注,“兼采汉世律家诸说之长,期于折衷至当”,总结了历代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的经验。经晋武帝批准,下诏颁行天下,与《晋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经张杜二人注解后的《晋律》,也被径称为“张杜律”。

东晋一代,继续沿用“张杜律”,未进行新的立法活动。

3、南北朝时期的立法

(1)南朝的立法

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基本仍以“张杜律”为立法的蓝本,并未进行实质性改革。

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曾“改定制令”。三年后又下诏,“详省律令,思存利民”。但“改定”、“详省”的具体内容不详。

齐武帝永明年间,曾制定一部《永明律》。但它仅仅是将张斐、杜预二人的注释“集为一书”,而且并未真正付诸施行。近代学者程树德评论道:“宋齐均沿用晋律,南齐武帝尝欲令王植删正张杜旧律,事未施行。《唐志》有宗躬《齐永明律》八卷,盖亦不过考证旧注,实未定律也。”《唐六典》卷六《尚书刑部》注文也说:“宋及南齐,律之篇目及刑名之制略同晋氏,唯赎罪绢兼用之。”

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命蔡法度等人制定了《梁律》20篇,即刑名、法例、盗劫、贼叛、诈伪、受赇、告劾、讨捕、系讯、断狱、杂律、户律、擅兴、毁亡、卫宫、水火、仓库、厩律、关市、违制。但它完全是参照《永明律》修订的,内容仍与《晋律》大体相同。

陈武帝即位后,又命尚书删定郎范泉等制定《陈律》30卷,但它“采酌前代,条流冗杂,纲目虽多,博而非要。其制唯重清议禁锢之科”。可见《陈律》并无多大建树。

(2)北朝的立法

南朝各代统治者因循守旧,缺乏改革进取精神,而北朝各代掌权者多为北方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他们为求生存而锐意革新,汲取比较先进的中原汉族文化思想与各种规章制度,从而造就了南北法律制度的分歧与差异。程树德曾十分中肯地评论道:“自晋氏失驭,海内分裂,江左以清谈相尚,不崇名法。故其时中原律学,衰于南而盛于北。北朝自魏而齐而隋而唐,寻流溯源,自成一系,而南朝则与陈氏之亡而俱斩。窃尝推求其故,而知南朝诸律,实远逊北朝,其泯焉澌灭,盖有非偶然者。”并断言:“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

公元386年,鲜卑族首领拓跋珪正式建立北魏政权。“魏初,礼俗纯朴,刑禁疏简”,“无囹圄考讯之法,诸犯罪者皆临时决遣”。拓跋珪“患前代刑网峻密,乃命三公郎王德除其法

之酷切于民者,约定科令,大崇简易”,拉开了北魏立法修律的序幕。此后,历经一个多世纪的频繁修律活动,至孝文帝在位(471年—499年)期间,终于产生了《北魏律》,又称《后魏律》。它上承汉魏法律,“综合比较,取精用宏”,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人程树德评曰:“唐宋以来相沿之律,皆属北系,而寻流溯源,又当以元魏之律为北系诸律之嚆矢。”《北魏律》共20篇,唐朝即已失传。根据《魏书》、《通典》、《唐律疏议》等记载,其可考篇目仅有15篇:刑名、法例、宫卫、违制、户律、厩牧、擅兴、贼律、盗律、斗律、系讯、诈伪、杂律、捕亡、断狱。

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两个政权。东魏孝静帝天平年间(534—537年),下诏“群臣于麟趾阁议定新制”,兴和三年(541年)颁布实施,史称《麟趾格》。西魏大统元年(535年),也着手制定新律。至大统十年,以三十六条新制“为中兴永式,乃命尚书苏绰更损益之,总为五卷,班于天下”,是为《大统式》。

天保元年(550年),东魏为北齐所取代。北齐政权认为《麟趾格》不够完善,又历时十余年制定《齐律》,于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完成,史称《北齐律》。它共有12篇949条,其篇目为: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北齐律》是当时具有最高水准的封建法典,在中国古代法典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对隋唐立法具有重大影响。程树德也认为:“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尤以齐律为最。”

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取代。北周武帝保定三年(563年),“初颁新律”,即《大律》。它共有25篇1 537条,各篇篇名为:刑名、法例、祀享、朝会、婚姻、户禁、水火、兴缮、卫宫、市廛、斗兢、劫盗、贼叛、毁亡、违制、关津、诸侯、厩牧、杂犯、诈伪、请求、告言、逃亡、系讯、断狱。由于北周统治者企图恢复西周古制,机械地模仿《周礼》,使得这部《大律》条目繁多,同《北齐律》相比,“烦而不要”。程树德也批评它“陷于矫枉过正之失”,“削足适履,左支右绌”;“今古杂糅,礼律凌乱,无足道者”。因此,隋文帝制定隋律时,“独采北齐而不袭周制”,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法律形式的发展

汉朝法律表现形式主要是律、令、科、比,但对律与令等法律形式的关系尚无明确界定。所以,当时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的说法。令既是律的补充,也是修订旧律或制定新律的渊源。有一些律也可以称为令,如《除钱律》、《除挟书律》,也称为《除钱令》、《除挟书令》。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表现形式多样化,以律为主,辅之以令、科、比、格、式等。东汉后期以来,私人注律蜂起,推动律学发展,也对各种法律形式的内涵予以初步划分。至西晋时,律与令的概念有了严格的区分。杜预《律序》说:“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违令有罪则入律”。可见,律是相对稳定的刑事性成文法典,主要作用是惩罚犯罪,维持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社会秩序;令的含义则不同于汉朝,不再是指皇帝的诏令,而是国家关于礼仪典章教化方面的临时规定,仅仅是对律的补充。

科亦是对律的补充。三国时代前期,魏、蜀、吴都曾沿袭汉律,但又感到汉律已不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多制科以补其不足。南朝梁、陈科制繁杂,多达三十多卷。北魏则以格代科,东魏亦有《麟趾格》。但这里的格同科一样,具有刑事单行法规性质,不同于隋唐时期作为行政法规的格,因而逐渐失去独立存在的价值。至隋唐时期,科的内容为律所吸收,不再通行。

比即汉朝的决事比,在司法实践中也逐步完善,为唐律“诸断罪而无正条”规定,“举重以明轻”或“举轻以明重”原则的产生积累了经验。

式首见于汉朝的品式章程。西魏的《大统式》首创式的编纂先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承汉朝的律、令、科、比,又增加格、式,为隋唐时期律、令、格、式法律形式的定型开了先河。

二、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

(一)魏晋北朝的律学成就

1、法典编纂技术的成熟完善

中国古代成文法典的编纂,奠定于战国李悝的《法经》,秦汉两代又有很大发展。但当时法律形式繁多,法律条文冗杂,或有所重复,或有所缺漏,法典体例也不尽科学完善。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近四个世纪里,各个割据政权为在群雄竞争的环境下求得生存与发展,不断总结调整统治策略与统治手段,其中也包括对法律的改革,从而使法律制度出现很多突破性的进展。

曹魏《新律》在继承汉律的基础上,对法律内容和法典体例进行了较大的改革:第一是删繁就简,“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使法律内容大为精简。与此同时,增加了一些必要的新篇目。如汉《九章律》中的《盗律》有劫略、恐吓等内容,并非属于盗罪行为,《新律》将其分出,增加了一篇《劫略律》;《九章律》中的《贼律》有欺谩、矫制、诈伪等内容,《囚律》有诈伪生死的规定,《令丙》中也有诈自复免等内容,其重复设置繁而不当,《新律》将其统一起来,增加了《诈伪律》一篇。经过这一改革,克服了旧律“篇少而文荒,文荒则事寡,事寡则罪漏”的问题。第二,调整法典体例结构,将《九章律》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法典首篇,突出其以总则性质统帅全律的地位。这一变动得到西晋、北魏等立法的肯定,为《北齐律》中《名例律》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三,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使儒家“礼有等差”的思想变成法律原则。通过这些改革,使中国古代法典的制定增加了系统性和科学性。

《晋律》与《魏律》相比,首先在《刑名》篇后增加了《法例》篇,共同构成法典的总则部分,丰富了总则的内容。其次是对分则部分也进行了重新编排。特别是出于调整日益频繁的贸易活动、规范交通往来、封邦建国及预防水火灾害的需要,《晋律》增设了《关市》、《水火》、《诸侯》三篇新的内容。其三是精简了律令辞章。汉末法律繁杂,“凡断罪所当由用者,合二万六千二百七十二条,七百七十三万二千二百余言,言数益繁,览者益难”。《晋律》则精简为126 000字,故其以“刑宽禁简”而著称。此外,《晋律》还将武帝批准的张斐、杜预的晋律注附于律文之后,形成法律注释附律的新体例,便于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和司法官员的使用。

《北齐律》将篇章结构压缩为12篇,体例内容更为精练;将《刑名》、《法例》两篇合为《名例》一篇,进一步突出了其总则性质和作用。《名例律》的创立,亦为后世历代立法所继承。即使《大明律》将法典结构更改为七篇,也仍然保留了《名例律》居于全律首篇的总则地位。

2、法律注释成就突出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对一些法律术语作出过自己的解释。例如:针对《左传》昭公十四年引《夏书》收录的“昏、墨、贼,杀,皋陶之刑”的规定,晋国的叔向即作出解释:“己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战国李悝制定的《法经》贯穿了“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原则,而针对“盗贼”罪的含义,荀子也作出过“窃货曰盗,害良曰贼”的解释。这些解释对于人们理解和执行法律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一些经学家纷纷以儒家经典和儒学思想说经解律,但都是私家以个人之见解律,彼此差异甚大,不利于法的统一,更不利于司法机关的执法。司法实践要求对法律有统一的、权威的解释。于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陆续涌现出一大批律学家。如曹魏时期的刘劭、陈群、钟繇、王郎,西晋的张斐、杜预,南齐的王植之,南陈的王冲、殷不害,北魏的羊祉,北齐的封述,

北周的徐招等。其中以张斐、杜预对晋律的注释成就最为突出。

杜预(222年—284年)“与车骑将军贾充等定律令,既成,预为之注解”,上奏于朝廷。他首先解释了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法者,盖绳墨之断例,非穷理尽性之书也。故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例直易见,禁简难犯。易见则人知所避,难犯则几于刑厝。”基于这一认识,他对《晋律》进行了全面解释:“今所注皆网罗法意,格之以名分。使用之者执名例以审趣舍,伸绳墨之直,去析薪之理也。”在他看来,只有通过对律的注释,了解法的精神,明确律文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地适用法律和依法断案。

张斐以廷尉明法掾的身份为《晋律》作注,首先详细阐明了具有总则性质的“刑名”篇的作用:“‘刑名’所以经略罪法之轻重,正加减之等差,明发众篇之多义,补其章条之不足,较举上下纲领。”接着,又通过注释揭示了《晋律》各篇的含义,弥补了条目的疏漏,并对一些法律概念作出解释,使之明确化、严密化。《隋书·经籍志二》记载有张斐《汉晋律序注》1卷、《杂律解》21卷,但皆已失传。不过,《晋书·刑法志》摘引了张斐所上“进律表”的部分内容,其中对立法原则、律文适用等作了说明,并对故、失、谩、诈、不敬、斗、戏、贼、过失、不道、恶逆、戕、造意、谋、率、强、略、群、盗、赃等20个法律术语作出了解释,其中不少解释是非常准确、精辟的。如“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违忠欺上谓之谩”,“背信藏巧谓之诈”,“二人对议谓之谋”,“取非其物谓之盗”等。显然,注释者注意到,在具体案件中,行为人行为的主观动机的状态是有区别的。对其作出准确的界定,对于区分罪与非罪以及此罪与彼罪都很有现实意义,对于中国古代注释法学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后来长孙无忌等人对唐律的疏议,更是从中受到启发。

(二)刑罚制度的重大变化

1、刑罚体系的改革

在汉朝刑制改革的基础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刑罚制度又有了进一步的改革,总的趋势是刑罚渐轻。

汉末曹魏以来,曾对是否恢复肉刑开展了激烈的争论。早在曹操在世时,就曾商议是否恢复肉刑,御史中丞陈群认为:汉朝“除肉刑而增加笞,本兴仁恻而死者更众,所谓名轻而实重者也。名轻则易犯,实重则伤民”;“若用古刑,使淫者下蚕室,盗者刖其足,则永无淫放穿窬之奸矣”,主张恢复肉刑。但大司农郎中令王修“以为未可行”,得到曹操的采纳。明帝修订《新律》时力排众议,仍然拒绝恢复肉刑,最终设立死、髡、完、作、赎、罚金与杂抵罪七种刑名三十七等。据程树德考证,曹魏政权死刑分为三等,即枭首、腰斩、弃市;髡刑与徒刑结合使用,从五年至二年分为四等;完刑分为三等;作为劳役刑的作刑也分为三等;赎刑分为十一等,“罪非殊死,听赎各有差”;罚金分为六等;杂抵罪分为七等。但完、作、赎刑的等级具体如何划分,以及杂抵罪具体内容,已“不可考”。实际上,作刑与徒刑没有什么区别,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徒刑犯人也是要服劳役的,而服作刑的犯人首先必须限制其人身自由。

晋律简化曹魏的刑罚种类,取消完、作两种刑名,采用死、髡、赎、罚金、杂抵罪五种。其中死刑分为枭首、斩、弃市三等,髡刑仍为四等,赎刑与罚金各为五等,杂抵罪所分等级不详。

南朝宋齐两代沿用晋律。但自刘宋政权起,广泛使用“流徙”刑,即将罪犯流放到边远地区。如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年),“前乐山县侯萧正则有罪流徙”。梁律将死刑分为枭首、弃市二等,并使用鞭杖刑,分为二百、一百、五十、三十、二十、一十等六个等级。陈律基本沿用梁律的刑罚制度。

北朝初步确定封建“五刑”制度。北魏采用死、流、徒、鞭、杖等五刑;北齐基本沿袭,只是将徒刑称为“刑罪”;北周则改为由轻至重排列,即杖、鞭、徒、流、死,相对较为科

学,体现了轻刑思想。

这一时期刑罚种类的变化,是对西汉文景时期以废除肉刑为主要内容的刑制改革的继承和发展,为隋唐时期封建制五刑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时期,把流刑作为死刑的一种宽贷措施。北周把流刑分为五等,每等以五百里为差,分别为距都城二千五百里至四千五百里,同时要施加鞭刑。这为流刑取代宫刑、最终废除这一最残酷的肉刑创造了条件。

2、宫刑与斩右趾刑的废除

宫刑是奴隶制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残酷肉刑,它的存在有两个作用:一是对罪行严重应当处以宫刑者给予制裁;二是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非杀不可者改处宫刑,起到代死之刑的作用。西汉文帝废除肉刑时,曾废除宫刑,但由于当时没有找到可以作为代死之刑的新刑种,景帝即位后又将其恢复。流刑正式列入刑律,为宫刑的废除提供了一种代用刑。至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下诏禁止宫刑:“自今应宫刑者,直没官,勿刑。”北齐天统五年(569年),也诏令废止宫刑:“应宫刑者普免为官口。”自此,结束了长期使用宫刑的历史。

西汉文景时期改革刑制后,斩右趾刑并未真正废除。至魏晋南北朝时,斩右趾不仅从刑罚制度上废除了,在司法实践中也不再使用。

3、族刑连坐范围的缩小

封建社会实行一人犯罪株连全家的连坐原则。如秦汉时的夷三族,对犯反逆大罪者,不仅本人往往处以具五刑的酷刑,而且家庭成员和社会关系中属于父族、母族、妻族的人员也要处死。曹魏《新律》修改汉律的“贼律”内容,规定:“但以言语及犯宗庙园陵,谓之大逆无道,要(腰)斩,家属从坐,不及祖父母、孙。”此后不再隔代株连。

曹魏前期有“犯大逆者诛及已出之女”的规定,“父母有罪,追刑已出之女;夫党见诛,又有随姓之戮。一人之身,内外受辟”。针对这种“男不得罪于他族,而女独婴戮于二门”的不公平现象,司隶校尉何曾建议:“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既醮之妇,从夫家之罚。宜改旧科,以为永制。”得到采纳,“于是有诏改定律令”。这是最早的关于连坐刑不株连已出嫁女的法律规定。

北魏原有“门诛”刑,亦称“门房之诛”,凡犯大逆罪者,全家不分男女老少,满门抄斩。太武帝年间(428年—431年),改为“大逆不道腰斩,诛其同籍,年十四已下腐刑,女子没县官”。孝文帝延兴四年(474年),下诏规定:“自今以后,非谋反、大逆、干纪、外奔,罪止其身而已”,“罢门房之诛”。太和五年(481年)再次下诏,又对“族诛”刑的株连范围加以限制:“其五族者,降止同祖;三族,止一门;门诛,止身。”

南朝梁律仍有连坐刑的规定,但对株连范围也有一定限制:“其谋反、降叛、大逆已上皆斩。父子同产男,无少长,皆弃市。母妻姊妹及应从坐弃市者,妻子女妾同补奚官为奴婢,赀财没官。”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又下诏:“自今犯罪,非大逆,父母、祖父母勿坐。”

总之,株连范围的不断缩小,是这一历史时期刑法发展的总趋势。

(三)官僚特权的法律化

1、“八议”入律

曹魏政权制定《新律》时,将周礼中的“八辟”改为“八议”,正式列入法典。这一制度规定,贵族官僚中的八种特权人物违法犯罪,司法机关不得按正常程序审判,必须”皆先奏请,议其所犯”,“故曰八议”。所谓“奏请”,即将他们所犯罪行及其应“议”理由上报皇帝,由皇帝直接裁决,或召集公卿进行评议,根据被议者的地位、身份、功业及其同皇室的关系,给予免除或减轻处罚。但是,“犯十恶者,不用此律”。这八种人物是:亲(皇亲国戚)、故(皇帝故旧)、贤(有封建德行与影响的人)、能(有大才能的人)、功(有大功勋的人)、贵(高级权贵)、勤(为国家或君主勤劳服务的人)、宾(前朝皇室宗亲)。曹魏时袁侃违法,许允对他说:“卿,功臣之子,法应八议,不忧死也。”可见作为功臣之子,即便犯死罪,

亦有可能免除。这是周礼“礼有等差”原则入律的集中表现,是西汉开始的法律儒家化的深入发展,此后成为历代封建法律的重要内容。程树德曾经指出:“按《唐六典》注,八议自魏、晋、宋、齐、梁、陈、后魏、北齐、后周及隋皆载于律,是八议入律,始于魏也。”

2、“官当”制度

“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罪刑的一种特权制度,最初始于西晋。在封建官僚贵族中,能够享受到八议待遇的毕竟是少数人。为了使更多的官僚享有法律特权,《晋律》在沿用“八议”制度的同时即规定,有官职的人犯罪,可以“除名”或“免官”的处分折抵三年有期徒刑。“官当”成为正式制度,始于北朝的《北魏律》与南朝的《陈律》。《北魏律》规定:“五等列爵及在官品令从第五,以阶当刑二岁;免官者,三载之后听仕,降先阶一等。”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每一等级,从五品以上官员的每一官阶,都可以折抵二年徒刑;因此而被免官者,三年后还可按原官阶降一级叙用。《陈律》进一步规定:“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并居作。其三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一年赎。若公坐过误,罚金。其二岁刑,有官者,赎论。一岁刑,无官亦赎论。”使“官当”制度更为完善。这一制度的形成,表明封建特权法的进一步发展。

3、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始创于曹魏时期。汉末延康元年(220年),魏王曹丕正式称帝前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在各郡设小中正官,各州设大中正官,主要由“本处人任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的中央官员担任。他们根据出身家世、道德行状、才能高低等标准,将本地人物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品级,供吏部选官用人时作为参考。“中正”的本意是正直、忠直,当然首先是要忠君。这一制度在两晋南北朝时期普遍实行。但在实际品评的过程中,掌权的中正官越来越注重被品评者的出身家世,逐渐出现了“计资定品”,“唯以居位为贵”的倾向,最终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国家政权长期被世族豪门所把持,不利于人才的破格录用。至隋文帝时,九品官人法被废除,以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之。

4、品官占田制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颁行《户调式》,其中的品官占田法规定了各级官僚贵族可以按照各自的官品高低占有免税土地和免役人口的经济特权。一品官可占有五十顷土地,以下每级递减五顷,最低的九品官仍可占有十顷。同时,还可以荫庇九族至三世亲属,占有三名至一名衣食客和五十户至一户佃客。这些依法占有的土地是免税的,所荫庇的亲属及拥有的佃客等人口是免向国家服役的。官僚贵族还可以超出这个幅度占有土地和人口,只不过须向国家纳税和服役而已。

“八议”和“官当”制度是为官僚贵族提供法律上的特权,九品官人法是给他们提供政治上的特权,品官占田制是从经济上维护他们的特权。可见,地主阶级一旦巩固起他们的政权,就会用更全面的特权制度取代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制度,他们已将登上历史舞台之初提出的“刑无等级”的口号彻底抛弃了。

(四)罪刑标准的进一步儒家化

1、“准五服以制罪”的确立

《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制度。这是“三纲”中“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对量刑原则的直接影响。“服制”本是中国古代以丧服为标志,规定亲属之间亲疏远近的一种制度。它把亲属分为五等,故称五服:斩衰亲,服丧三年,着不缝边的极粗生麻布丧服;齐衰亲,服丧一年或一年以下,着缝边的次等生粗麻布丧服;大功亲,服丧九个月,着粗熟麻布丧服;小功亲,服丧五个月,着稍粗布丧服;缌麻亲,服丧三个月,着细熟布丧服。服制不仅确定继承与赡养等权利义务关系,而且也确定了亲属相犯时刑罚轻重施用的原则。根

据“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在刑法适用上,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罚愈轻,以卑犯尊处罚愈重;服制愈远,以尊犯卑处罚变重,以卑犯尊处罚变轻。这一制度的确立,是封建法律进一步儒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影响直至明清。

2、“存留养亲”原则的实施

在血缘亲属关系方面,儒家提倡孝道,要求为人之子对父母尊长尽养老送终之责。为此,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做出相应的让步规定,对于非“十恶”大罪的犯人,允许通过上请程序从宽处罚,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执行,以保证其父母尊长有人养老送终,待老人去世后再按规定处置。如北魏法律规定:“诸犯死,若祖父母、父母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不在原赦之例。”这是针对只有独子的老人规定的“存留养亲”制度。

3、“重罪十条”的产生

在长期的司法镇压实践中,统治阶级发现,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各种犯罪对其危害是有差别的。历代统治者都重惩造反、叛逆、杀人、越货等严重威胁封建政权安危和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如汉律有“不道”、“不孝”、“不敬”、“犯上”等罪名;曹魏法律也有“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的规定。为了将专政的锋芒准确地指向危害更大的犯罪,警示人们不要触犯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北齐律》首次集中规定了从严惩处的“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即犯有“重罪十条”之一者,不享受“八议”及以钱赎罪的宽宥待遇。这十条重罪是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它是根据儒家三纲原则确定的,凡是违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严重行为都列入其中。因此,重罪十条的产生,是法律进一步儒家化的重要表现。

三、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关的新变化

1、大理寺与律博士的出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央司法机关的设置基本沿袭汉制,许多政权仍以廷尉作为最高审判机构,但也有个别政权发生了一些变化。例如:三国时期的吴国曾设置大理。北魏初年,保留鲜卑旧俗,“复置四部大人,坐王庭决辞讼”;太武帝时,“置中都大官、外都大官、都坐大官,皆掌折狱,谓之三都;入主中原后,仿效魏晋制度,改置廷尉寺。北周则模仿西周制度,设秋官大司寇。特别是北齐改廷尉为大理寺,并扩大机构,增加人员,对后世影响最大。隋、唐、宋三朝均以大理寺为中央审判机关,明、清两代也以大理寺为审判复核机关。

此外,自魏明帝时起,还在廷尉中始设律博士一职,负责教授法律,培养司法官员,成为我国最早设置的专门从事法律教育的官员。西晋以后继续沿袭这项制度,北齐时又由原来的一人增置为四人,并为后世各代所继承发展。

2、中央司法行政机关的形成

西汉成帝始置五曹尚书,以“三公曹主断狱”。东汉光武帝置六曹,改以“二千石曹主辞讼事”。西晋时期,“复以三公尚书掌刑狱”。南朝刘宋时期,“三公比部皆主法制,又置都官尚书,主军事、刑狱”。齐、梁、陈及北魏时期,均置都官尚书。北齐以尚书省“六尚书分统列曹”,其中殿中尚书所统三公曹,掌“诸曹囚帐、断罪”等事;都官尚书所统比部曹,“掌诏书律令勾检等事”。这些设在行政机关内兼掌司法行政与刑狱的机构,就是后来隋唐刑部的前身。他们与中央专职审判机关既相互分工,又密切配合,并互相监督制约,逐步分解了秦汉廷尉的职责,加强了皇帝对中央司法权的控制。

3、地方司法机关的变化

地方行政机关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仍由各级行政长官兼理司法审判事务。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新特点

曹魏《新律》总结历代立法和诉讼审判工作的经验,首次创制“告劾”、“系讯”、“断狱”等程序法性质的独立篇目。在告劾方面,仍禁止子孙控告父母或祖父母,违者要被处死。但父母、祖父母可以控告子孙不孝或违反教令,甚至可以要求官府对其处死。这是法律进一步儒家化的表现。其次,魏律仍严禁诬告,继续实行诬告反坐。此后的两晋、北魏及北齐律亦有诬告反坐的规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权加强了皇帝对司法审判权的控制,他们除频繁地直接参与或干预司法审判活动外,还建立了直诉制度。从晋武帝时起,开始在朝堂外悬置登闻鼓,允许百姓击鼓鸣冤,直接向中央申诉。此外,这一时期继续实行死刑上报复核制度,以加强皇帝对重大案件的检验审批。

在审理案件时,允许用刑讯逼取口供。据南朝《梁律》规定,除用鞭杖责打逼供外,还对不如实招供者实行“测罚”,即测度情节,以饥饿惩罚逼取口供。其方法是:“断食三日,听家人进粥二升。女及老小,一百五十刻乃与粥,满千刻止。”《陈律》又创立了“测立”之法,其方法是:“有赃验显然而不款,则上测立。立测者,以土为垛,高一尺,上圆,劣容囚两足立。鞭二十,笞三十讫,著两械及杻,上垛。一上测七刻,日再上。三七日上测,七日一行鞭。凡经杖,合一百五十,得度不承者,免死。”北魏也发明了强迫被告戴重枷的刑讯逼供之法。

思考题:

1.《魏律》、《晋律》、《北齐律》的立法成就。

2.“张杜律”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刑法适用制度的发展变化。

4.试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运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常用的学习方法。阅读下表中的相关史实,你认为空缺处应该填写的是() 战役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意义 ①200年曹操和袁绍曹操以少胜多获胜基本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获胜② A.①官渡之战②全国趋向统一 B.①淝水之战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C.①淝水之战②前秦统一北方 D.①官渡之战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理解。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和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解答】公元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之后曹操率军北渡黄河,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区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知识点。 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通过研读右图,你能判断它反映了()

A.巨鹿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分析】本题以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官渡之战。 【解答】200年,袁绍和曹操之间展开了官渡之战,曹操偷袭乌巢,用计火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官渡之战的相关史实。 3.公元207年,曹操写道:“…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是指()A.打败袁绍B.统一全国C.镇压张角D.复兴汉室 【分析】本题考查了曹操的志向。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解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两句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全国的豪情壮志。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三国鼎立的有关诗句与知识的理解能力。 4.2017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大剧院十周年戏曲邀请展的舞台上,迎来大剧院首部原创京剧《赤壁》,再次以磅礴的气势重现赤壁之战的历史风云。在这一戏剧舞台中可以看到的场景是() A.袁绍大战曹操B.周瑜大败诸葛亮 C.火烧曹营D.曹丕称帝 【分析】本题考查赤壁之战。208年赤壁之战爆发,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元气大伤,狼狈退回北方,从而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解答】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想要统一全国,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展开大战,孙刘联军采用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元气大伤,狼狈退回北方,从而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故从京剧《赤壁》看到的情景是火烧曹营。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赤壁之战的历史影响的理解和记忆,要根据赤壁之战的结果及历史影响作答。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16课三国鼎立 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一、官渡之战 1、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概况: (1)时间:公元200年(2)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4)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 (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2)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 (3)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曹操 二、赤壁之战 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2、概况: (1)时间:公元208年(2)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3、曹操失败的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曹操骄傲轻敌;(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启示: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数万口。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1) 220 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2) 221 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3) 222 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一览表

《中国古代文学史概论作业》魏晋南北朝诗歌文学一览表 文学时期代表人 物 代表作品特点 建安文学三曹: 曹操、 曹丕、 曹植; 七子: 孔融、 陈琳、 王桀、 徐干、 阮瑀、 刘桢、 应玚 蔡琰 诗歌 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 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 已经初步成熟。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 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 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 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 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 "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 视。 辞赋 "七子"写了大量的小赋,他们在张衡、蔡邕等已经取 得的成就基础上,为小赋的进一步繁荣作出了贡献。"七子 "的小赋有三点值得注意: ①取材范围更加扩大,题材的普通化、日常化进一步 冲淡了过去大赋的贵族性质; ②反映社会现实的功能更趋加强,直接描写政治事件 的作品有所增多; ③抒情色彩愈益浓厚。对于"七子"的赋,曹丕在《典 论·论文》中曾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刘勰在《文心雕 龙·诠赋》中也表示了同样的意见,还特别认为王粲、徐 干二人是曹魏一代的"赋首",说他们可与宋玉、司马相如、 左思、潘岳等并列。 散文孔融的章表,陈琳、阮瑀的书记,徐干、王粲的论说 文,在当时都能独树一帜。它们的共同优点就是曹丕所说 的"文以气为主"(《典论·论文》),贯注了作者独特的气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从黄 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大 约五十年时间。在东汉末群雄 并峙逐鹿中原的争夺兼并中, 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 并吸引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 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 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 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 的产物。“世积乱离,风衰俗 怨”的时代特征,建安文人开 阔博大的胸襟、追求理想的远 大抱负、积极通脱的人生态 度,直抒胸臆、质朴刚健的抒 情风格,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 有的梗概多气、慷慨悲凉的风 貌。为中国诗歌开创了一个新 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 骨”这一诗歌美学风范。 建安时期是文学的自觉 时期,建安文学中所反映的人 在社会角色义务之外,还有个 人的情趣,爱好,公共的社会 生活之外还有私人的日常生 活。建安文学是充分展示个体 生命的文学,它充分展示着伟 大的生命精神,具有恒久的魅 力和价值.。 东汉王朝恢复,曹操便制 订了“外定武功,内兴文学” 的治国方针。曹操在逐个消灭

中国法制史考研题库【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圣才出品】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魏《新律》、西晋《泰始律》及北朝《齐律》的立法成就。 答:(1)《新律》的立法成就 《新律》虽属“删约旧科,傍采汉律”而成,但与汉代旧律相比,所进行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立法成就。 ①第一项改革内容是改《具律》第六为《刑名》第一。李悝编撰《法经》时,《具法》位居第六篇,这次制定《新律》,将《具律》提前,置于全律篇首,并改为《刑名》,解决了原来的“罪条例既不在始,又不在终,非篇章之义”的弊端,突出了法典“总则”的性质与地位,并且使之名副其实,堪称我国古代法典篇章体例结构的重大创新。 ②第二项改革内容是精简“旁章科令”,增加法典篇目。这次制定《新律》时,大量剔除“不宜复以为法”的内容,分门别类编成《州郡令》等单行法规,而把基本法典的篇目及其内容重新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合并,最终编成《新律》十八篇。经过这次大规模的修订法律活动,大大扩充了基本法典的篇目与内容,使新的律令体系“于正律九篇为增,于旁章科令为省”,克服了原来国家基本法典“篇少则文荒,文荒则事寡,事寡则罪漏”的缺陷,既突出了基本法典的主导地位,也使其篇目分类更为系统、条理、规范,推动了立法技术的进步。 ③第三项改革内容是明令废止旧刑罚体系,确立新五刑制度。在制定《新律》的过程中,曹魏政权按照刑罚制度的实际需要,“改汉旧律不行于魏者皆除之,更依古义制为五刑”,正式规定于第一篇《刑名》中,“以为律首”。这项刑罚体系的改革,在墨、劓、剕、宫、大辟之类的旧五刑制度之外,首次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新五刑制度。它共有七种刑名三十七等,包括死刑三等、髡刑四等、完刑与作刑各三等、赎刑十一等、罚金六等、杂抵罪七等。其中的

汇总三国两晋文学作品及作者

三国两晋文学 作品及作者 整理人尼克

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填空 1.曹操的《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写出了大海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2.曹丕所作的《____》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对后代歌行体诗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3.钟嵘在《诗品》中评价曹植的诗为“____,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 4.诗歌以“游仙”名篇始于____。 5.曹丕在《____》中称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玚、刘桢为“七子”。 6.魏晋南北朝诗歌以建安时期的创作最为辉煌,其中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女诗人____。 7.蔡琰的《____》重点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遭遇,从中可以看出汉末战乱中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不幸命运。 8.王粲的代表诗作是《____》三首,尤以第一首最为著名,其中有“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诗句。 9.王粲的诗歌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称许他为____。 10.阮籍的代表作是《____》八十二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 参考答案: 1.步出夏门行·观沧海2.燕歌行3.骨气奇高4.曹植5.典论.论文6.蔡琰7.悲愤诗8.七哀诗9.七子之冠冕10.咏怀诗 11.嵇康散文的代表作《____》中,记载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 12.嵇康的诗歌以四言成就较高,其中《____》自述平生的遭遇和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 13.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西晋诗风,其中____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 14.西晋太康时期涌现了大批作家,著名的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其中“一左”即____。 15.左思的《____》八首,开创了咏史诗借咏史以咏怀的新路,成为后代诗人效法的范例,这是他对中国诗歌的独特贡献。 16.陆机的《____》十二首,基本上都是拟《古诗十九首》的,在内容上皆沿袭原题,格调上变朴素为文雅,显示出诗歌文人化的倾向。 17.由西晋末到晋室南渡之际兴起了____诗,这种诗几乎统治了整个东晋时期的诗坛。 18.兰亭之会共成诗37首,编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撰写了一篇《____》,此序文笔清新疏朗,情韵绵延,是一篇广为传诵的优美散文。 19.陶渊明的作品在生前流传不广,梁代的____加以搜集整理,编了《陶渊明集》。 20.____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魏晋诗歌在他那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 (220年——589年) o三国两晋南北朝在中国法律发展史上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处于重要的过渡阶段。 o这一时期立法活动频繁,律学发达,法典编撰水平和立法技术均有很大提高。 o就法律内容而言,这一时期的法律以“礼法合流”为主要特点,确定了一系列反映儒家伦理精神的法律原则和制度,从而基本完成了中国传统法律儒家化的进程,为中华法系在隋唐时期的发展与最终成熟奠定了基础。 第一节立法概况与法律成就 一、主要立法 这一时期立法活动频繁,形成了每一新朝代在建立时即制定新法典颁行天下的惯例。 但就主要立法成就而言,主要有: 曹魏《新律》西晋《泰始律》 北魏《北魏律》北齐《北齐律》 二、主要法律成就 (一)法律形式日渐规范化 由于律学的发展进步,封建法律形式逐渐趋于规范,已由汉代的律、令、科、比逐渐向律、令、格、式过渡。 律、令与格、式并行,开隋唐律、令、格、式并行的先河。 (二)法典体例结构增强了科学性 改具律为名例律,置于律首,使其在整个法典中起“纲领”的作用。 法典篇目设置更趋合理,法律条文简要得体。 (三)律典注解诠释取得空前成就 法律解释更加系统全面。法律概念、名词、术语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区分更为明确。 (四)刑罚制度不断改革进步 肉刑逐渐废止,族刑连坐范围不断缩小,封建制五刑(笞、杖、徒、流、死)初步形成。 第二节法律内容的儒家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贵族、官僚、大地主三位一体的门阀士族地主操纵和掌握的封建政权,在法律制度上,也充分体现了为官僚贵族统治服务的特点。 同时,在汉代引礼入律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法律进一步发展了礼法的密切结合或者说法律进一步儒家化的特点。 一、“八议”入律 八议:指八种封建权贵犯罪须经特别审议并享受减免刑罚的制度。 八种人为: 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源于西周的“八辟”,秦自商鞅变法后废止,汉改称“八议”,三国魏新律正式入律,沿用至清。 二、“官当”制度的确立 ——封建时代以官爵抵罪的制度。 ——源于《晋律》,《陈律》中正式出现“官当”一词,沿用至宋。 ——“官当”制是“八议”制的延伸和扩大,是维护整个地主官僚阶级利益的法定特权。 三、“重罪十条”的确立 *《北齐律》首次规定“重罪十条”: 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 意义: 明确了法律重点打击的对象,增加了刑律的威慑与镇压作用,使得封建礼教与法律进一步融合,这是自汉朝开始的以儒家思想改造法律的继续。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及答案)

【常考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辞海》说,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它始于汉末,通行至现代,长盛不衰。这一字体的创立者是( ) A.钟繇B.胡昭C.王羲之D.王献之 2.下列历史人物中不属于三国时期人物的是() A.刘备B.孙权C.曹操D.曹丕 3.小明在查资料时发现有一个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皇帝把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你认为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A.三国时期 B.两晋时期 C.南北朝时期 D.元朝时期 4.迁都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单)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统一黄河流域 B.开发江南经济 C.笼络守旧势力 D.学习先进文化 5.据《齐民要术》所载北魏时期的86个谷类品种中,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免虫”、“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 A.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B.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 C.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D.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7.“自东汉末年以来,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逃往战争较少、相对安定的南方,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材料表明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有() 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去先进技术②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③南方统治者的重视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8.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此战”指的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兵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兵器 一、刀剑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冶炼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冷兵器的质量有很大的改进。三国时期的锻造技术已相当高。诸葛亮令巧匠蒲元造刀三千口,“以竹筒密纳铁珠满中,举刀断之,应手虚落,若薙水刍,称绝当世,因曰神刀”(《诸葛亮集》卷四引《诸葛亮别传》)。曹操作“百辟刀”(《曹操集·百辟刀令》)乃百炼精钢,能“陆斩犀革,水断龙舟”(曹植《宝刀赋》),锋利无比。孙权“作千口剑、万口刀..皆是南钢越炭作之。”(《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陶弘景《刀剑录》)。北齐綦母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挺,数宿则成刚。以柔铁为刀脊,浴以五牲之溺,淬以五牲之脂,斩甲过三十札”(《北齐书·方技传》)。 二、铠甲 三国两晋以来,铁铠甲数量质量均有提高。首先是门类增多。曹植《先帝赐臣铠表》言及黑光铠、明光铠、两当铠、马铠等等。铠甲的防护部位日益增大。三国初的马铠,由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鞍蹬(《中国军事史》第一卷《兵器)第二章)构成,形制相当完备,除四足外,全身其余部分均在铠甲的防护之中。铠甲的坚硬度增强。刘宋时官造“诸葛亮筩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宋书·殷孝祖传》)。此铠是否沿用诸葛亮“五折刚铠”(《诸葛亮集》卷二《作刚铠教》)的制法,已难知其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铠甲多由官造。《隋书·刑法志》言南朝齐梁刑制,“劫身皆斩,妻子补兵。遇赦降死者,■面为劫字,髠钳、补冶、锁士终身”。冶、锁士专为朝廷造兵器甲仗。私家亦可自造衣甲。《晋书·祖逖传》:“(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凛,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招募。”于是逖“屯于江阴,起冶铸兵器”。 三、抛射兵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抛射兵器也获得显著的发展。诸葛亮“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魏氏春秋》)。“矢长八寸”指的是箭链长度,“十矢俱发”指齐射而非连发。只有齐射,才能构成密集火力,对敌骑兵部队大量杀伤。1964 年成都郸县出土蜀汉景耀四年(261)制弩机一张,机上铭文注明开弓拉力为“十石,”据考定为诸葛亮连弩弩机。“十石”之力,合今五百三十四点六市斤,非一般人力所能开弓。连弩有如此劲力,开弓不易,若单发显然大大慢于一般弩箭的发射速度。按汉代“六石”弩射程为二百六十米,“十石”弩当射得更远,这就提高了弓弩抗御骑兵的能力。诸葛亮连弩已是机巧非凡,而魏马钧见之,日:“巧则巧矣,未尽善也’,并说改进之“可令加五倍”(《三国志·魏志·方技传》裴松之补注)。晋宋时称穿透力极强的弓弩为“万钧神弩”。东晋末刘裕破卢循,“军中多万钧神弩,所至无不摧陷”(《宋书·武帝纪》)。南齐末,杨公则攻东昏侯,“城中遥见麾盖,纵神锋弩射之,矢贯胡床,左右皆失色”(《梁书·杨公则传》)。 曹操善用“发石车”。官渡之战,曹军坚守营垒,“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三国志·魏志·袁绍传》)。马钧研究发石车并加以改进,“欲作一轮,县大石数十,以机鼓轮为常,则以断县石飞击敌城,使首尾电至。尝试以车轮县瓴甓数十,飞之数百步矣”(《三国志·魏志·方技传》裴松之补注)。马钧对发石车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抛射兵器的威力,但未获统治者采纳。南朝称抛石器为“拍”,称发石车为”拍车”。《陈书·黄法■传》:“(太建)五年,大举北伐..于是乃为拍车及步舰,竖拍以逼历阳。”《南史·黄法■传》作“抛车”,拍抛一音之转。船上置拍,称“拍舰”。《陈书·徐世谱传》:“侯景之乱..世谱乃别造楼船、拍舰、火舫、水车以益军势。”临海王光大元年(567),淳于量、吴明彻破华皎,“募军中小舰,多赏金银,令先出当贼大舰,受其拍。贼舰发拍皆尽,然后官军以大舰拍之,贼舰皆碎,没于中流”(《陈书·华皎传》)。陈将程灵洗击周,”灵洗引大舰临城发拍,击楼堞皆碎”(《资治通鉴》卷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 【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历史趋势: 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江南逐步开发,民族交融趋势不断加强。】 )官渡,赤壁之战都是东汉末年战役,战争中都用火攻情节;淝水之战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以少胜多战役; 2)都是以少胜多战役;失败方领导都犯了骄傲自大的错误。 3)战役都改变了当时政治格局或对政治形势产生巨大影响。 胜败原因:官渡之战:曹操壮大势力: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善于用人;经济:发展生产,屯田垦荒;军事:战术得当;袁绍:骄傲自大 赤壁之战:曹操:北方士兵,流行疾病,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自大;孙刘:联合作战,战略得当。根本:统一条件不成熟 淝水之战:前秦民族矛盾严重(最主要)军心离散;苻坚骄傲轻敌,指挥失误;东晋:将相意见一致,坚决抵抗士气高昂;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二政权更替: 一)三国鼎立与结束: 1、三国鼎立: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三国开始),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吴王,229年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正式形成。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军阀割据到西晋统一的过度,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进步。(北方发展生产,吴国造船业发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是大陆与台湾最早联系。蜀国诸葛亮治蜀,发展西南。) 2、西晋建立统一:266年,西晋建立。司马炎在洛阳称帝,即晋武帝。280年,灭吴,统一全国。统治腐朽,实行分封制,引发八王之乱,致使西晋衰亡。二)东晋与十六国 1、316年匈奴人灭掉西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北伐得不到政府支持,缺乏后援,最终失败。420年,东晋灭亡。 2十六国时期:4时期初至5世纪前期,黄河流域政权连同西南成汉,合称中国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期间有氐族人建立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任用王猛改革,缓和了民族关系,存进了民族融合。 三)南北朝对峙: 1南朝:420年—589年,江南地区先后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其中,宋疆域最大;自梁武帝萧衍后,南朝实力明显劣于北朝。589年,隋灭陈,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带答案)(4)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试卷(带答案)(4) 一、选择题 1.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 2.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初中历史学习的目标之一,请判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公元3世纪的是 A.禹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 B.苻坚于383年发动淝水之战 C.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 D.西晋于280年灭掉吴统一全国。 3.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古称金陵,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下列哪些政权曾在此建都 ①东吴 ②西晋 ③东晋 ④南朝·宋 ⑤南朝·陈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4.沂南县是诸葛亮的家乡,2018年5月第九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隆重纪念诸葛亮,杜甫诗称赞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以下不是诸葛亮的历史功绩是 A.联吴抗曹B.三顾茅庐C.创造八阵图D.淝水之战 5.下列砖画山上于甘市嘉格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面可以用来直接研究图法制作系惯与烙饼 A.江南开发

B.民族交融 C.政权并立 D.经济重心南移 6.以下示意图反映出() 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C.统一趋势不断加强D.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7.“不是英雄不读三国,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是林俊杰歌曲《曹操》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曹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洛阳称帝B.实行屯田C.统一北方D.招揽人才 8.“据北魏均田制的规定,太守有十顷职分田,做过太守的贾思鳃应该有大片土地,在口口口口的记载中,他还养过200只羊,作为一个农场主,贾思鳃有车富的种植和经营经验。“口口口口”应为() A.《兰亭集序》B.《齐民要术》C.《洛神赋图》D.《女史箴图》9.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以下属于农业方面的是 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②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③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技术④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造型风格与外来佛教艺术结合的突出表现是() A.兰亭书法B.阎立本画作C.龙门石窟D.赵州石拱桥11.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推算《大明历》时,必须对天体运行规律进行精细的推算。下列成就对他创制新历法产生重要作用的是( ) A.设计制造指南车B.设计制造千里船 C.编著《缀术》D.精确计算圆周率 12.以下是某部古文献的部分目录和内容,这部文献最有可能是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二 教案示例之二 第27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二) ——诗歌的发展和艺术的大放光彩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吴家哲 (一)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①建安诗人的代表人物曹操、曹植和王粲;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②南北方民歌的特点及北方民歌的代表作;③书法家钟繇和王羲之;④大画家顾恺之;⑤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2.要求学生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文学艺术方面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具有各民族的特色。这些文学艺术的成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3.通过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的教学,培养学生从文学艺术中了解历史,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鉴赏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请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哪几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无神论者是谁?他写了《神灭论》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导入新课 这一课继续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内容是文学艺术及其成就。 3.讲授新课 一、建安诗人和陶渊明 (1)建安诗人 “建安”是汉献帝刘协被曹操迎到许昌后使用的一个年号。建安年间(公元196—220

年),曹操实际掌握着东汉政权。曹操死后,其子曹丕代汉自立。“建安文学”即指汉末到魏初这一时期的文学。 建安时代的前期,社会动乱不止。曹操统一北方后,社会比较安定,曹操父子都是文学家,提倡文学,爱护文人,为文人自由创作提供了条件。 建安诗人最著名的是三曹、七子。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他们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其中曹操、曹植的文学成就较高。七子是指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幹、陈琳、应玚。其中成就最高的是王粲。 建安文学以诗为主,有不少作品从汉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誉这些作品的风格。这些诗篇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这是因为建安诗人,大都经历过汉末长期战乱,比如曹操本人就是乱世英雄,他大半生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对社会的情状了如指掌;曹植长期随父转战,从小生活在军队中;七子中的许多人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都目睹过广阔的社会画面,才会写出风格悲凉慷慨的诗篇,写出军阀混战造成的恶果。例如曹操的《蒿里行》写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植在《送应氏》中写了“中原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王粲的《七哀诗》写道:“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读了这些诗篇,令人毛骨悚然。正如诗人当时说的:“见此崩五内”,“气结不能言”“喟然伤心肝”。我们应当把这些名句看作史诗。不过,我们不能把建安诗人仅仅看作是时代的悲歌者,还应当看到他们是国家统一的热烈追求者,他们哀其不幸,怒而奋争。曹操的《龟虽寿》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最能表达他的心志。曹植在《白马篇》中描写了一个青年战士的高尚精神,他写道:“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妻与子。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后两句可以说是曹植本人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曹丕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写的《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七言诗。从内容上看,是描写一个女子在深秋月夜怀念远出不归的丈夫,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征发徭役、兵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2)女诗人蔡文姬 蔡文姬,原名琰。文学家蔡邕之女。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博学多才,是著名女诗人,又有音乐才能。初嫁河东卫仲道,夫亡归母家。东汉末年大乱,她被匈奴人所虏,嫁匈奴左贤王。居匈奴12年。曹操与蔡邕相好,就派遣使者以金璧赎回。蔡琰回归之后,作《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叙述了她的不幸遭遇,表达了希望早日结束战争的愿望,她写道:“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 蔡文姬的不幸命运,代表了当时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她的诗同样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 (3)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原名潜(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他曾三次出仕,三次归隐。这是他看不惯官场的黑暗,看不惯门阀制度的霸道。比如他最后当彭泽县令时,一位督察官要到该县,事先通知他要做好各种迎接准备。陶渊明知道这是督察官要求他卑躬屈膝,阿谀奉承,他不堪忍受这种人格的侮辱,愤然地说,我岂能为五斗米

《中国美术史》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填空 1.曹不兴是(吴)国画家,画屏风有(点墨成蝇)之说,善画(佛像),画大象有(心敏手运,须臾立成)之说。 2.西晋卫协的绘画趋向(精细)和注意(风范气韵)的追求。 3.陆探微的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形象,他是(五)世纪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善画(宗教画)(名士肖像画)(风俗故事画),系(刘宋)时期的画家。 4.张僧繇yáo绘画用笔风格是(疏体线描),“笔才一二,象以应焉”,创佛教艺术中的(张家祥),吸收外来画法(南京一乘寺的凹凸花),活跃于(肖梁)时期。 5.曹仲达来自中亚曹国,是(北齐)时期的画家,善画梵像,宗教艺术中创(曹家祥),“其体稠叠而衣纹紧窄”被称为(曹衣出水)。 6.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著有(画品录),谢赫提出绘画的作用是(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六法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7.戴逵是与(顾恺之)同一时期的画家赫雕塑家,他是首创(中国是佛像)的雕塑家。 8.戴逵把(脱胎漆器)的工艺技术运用于雕塑方面,创造了(夹纻zhù)形象,克服了造型尺寸增大而重量加重的矛盾。 9.(洛神赋图)取材于曹植的诗篇。 10.提出以形写神的画家是(顾恺之)。 11.西晋有最高水平的画家是(卫协)。 12.人物画创秀骨清相的画家是(陆探微)。 13.被称为“笔才一二,象以应焉”的画家是(张僧繇)。 14.佛教画创“曹衣出水”的画家是(曹仲达)。 15.六法处于(谢赫)。 16.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的(七贤图)画像砖,刻画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 17.江苏丹阳南朝墓出土的(羽人戏龙)等画像砖。 18.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漆画)中的(孝子列女)在题材上与顾恺之的《女史箴 第9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四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第三单元第二、三课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主要特征和表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佛教的传播和反佛教的斗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建安文学、陶渊明与田园诗、南北朝时期的民歌《采桑度》、《敕勒歌》和《木兰辞》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绘画、书法、雕刻等方面的成就。 2.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魏晋南北朝我国文化发展的原因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政治、经济对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2)通过魏晋南北朝佛教兴盛对经济的破坏作用,使学生认识宗教的双重作用。(3)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分析,认识当时我国的一些科学家在勤奋钻研的基础上,取得了领先于世界的成就。从而树立努力勤奋刻苦学习的信念。 3.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本节的教育与教学,培养学生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的理解能力。 (2)培养与提高学生紧扣时代特征,抓住历史现象的关键,对复杂的历史现象进行概括的综合能力。 (3)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鉴赏能力与文化素质。 重点难点 1.重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数学、农学和地理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道教、佛教及其反佛教的斗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建安文学、陶渊明与田园诗、民歌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书法、绘画和雕刻等。 2.难点: (1)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和特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兴盛的原因和危害。 教学方法 1.归纳法;2.阅读指导法;3.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思考: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有哪些? 学生回答:(1)江南经济开发,北方发展相对缓慢。(2)庄园经济占居主要地位,寺院经济膨胀。(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的文化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那么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文化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然后回答相关内容。结合前面我们分析文化发展的原因的基本模式:(1)政治因素;(2)经济因素;(3)民族因素;(4)历史因素;(5)中外交流因素;(6)人民群众的因素等。然后分析出: (1)原因: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②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③外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它的文化的内涵。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第六章 宋辽金)【圣才出品】

第四章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概念题 1.张杜律 答:“张杜律”是曹魏时期《晋律》的又一称谓。曹魏末年,晋王司马昭即命贾充、羊祜、杜预、裴楷等人以汉、魏律为基础,修定律令。历时四年,至晋武帝司马炎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完成,次年颁行全国,史称《晋律》或《泰始律》。该律又经张斐、杜预作注释,为晋武帝首肯“诏班天下”,与律文同具法律效力,故后人把张、杜的注解与《晋律》视为一体,又称《晋律》为“张杜律”。这一形式成为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律疏并行的先河。《晋律》共二十篇,六百二十条,二万七千六百五十七字。《晋律》为东晋、宋、齐沿用,至南朝梁武帝改律共承用达二百三十五年,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行世最久的一部法典,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促进了封建法律和律学的发展。 2.《北齐律》(青岛大学2011年研) 答:《北齐律》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一部重要法典。公元550年,东魏权臣高洋自立为帝,改东魏为北齐。初沿用《麟趾格》,至武成帝河清三年(公元564年)在封述等人主持下,以《北魏律》为蓝本,校正古今,锐意创新,省并篇名,务存清约,编定成《北齐律》十二篇,九百四十九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对隋唐法典影响最直接的一部法典。在体例上,《北齐律》把“刑名”、“法例”合为一篇,称为“名例”,仍置于全律之首,作为总则统率其余ll篇(即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厩牧、杂律)。《北齐律》以“法令明审,科条简要”著称。上承汉魏律之精神,下启隋唐律之先河,成为隋唐法典的蓝本。近人程树德说:“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尤以齐律

为最。” 3.九品中正制 答:九品官人之法是魏文帝黄初元年采纳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定的,九品中正制创始于魏,沿用至宋、齐、梁、陈各代。规定郡设小中正官,州设大中正官。中正官的职责是依照家世、才能、德行、将辖区内的士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由小中正将品评结果申报大中正,再经大中正申报司徒,最后由中央按品第高下任官。这一制度的实行,巩固了大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形成起来的士族制度,保障了士族垄断政治统治权的特殊地位。但由于“九品”之分标准不确定,凭中正官的主观臆断,再加上请托、权势、裙带关系等影响,不但造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势,使士族与庶族相隔天壤,矛盾愈益加深,且弊端丛生,贿赂公行,加速了士族、官员的腐化。 4.重罪十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 答:“重罪十条”首先正式规定于《北齐律》中,是为加强镇压危害封建专制统治和违反伦理纲常的行为而设。此“重罪十条”即后世法典中之“十恶”,即将直接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最严重的十种犯罪置于律首。这十条是:“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北齐律》所定“重罪十条”,则从更广泛的意义上予以概括,包罗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各个方面,进一步把礼法结合起来,强化了对君权、父权、夫权的维护。隋唐律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十恶”定制,并为宋、元、明、清历代所承袭。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第17课 三国鼎立 【目标要求】 1.记住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结果。分析理解两次战役的特点及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 2.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建立时间,国号和都城;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过程、影响; 3.认识曹操统一北方以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乱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因此是历史的进步。 【课堂热身】 活动1:初读正文、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活动2:组内交流、检查、质疑; 探究一、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学生自由阅读教材101-104页内容: 1.归纳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东汉末著名的军阀有哪些?这些军阀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彼此长期混战。人民渴望早日结束战乱,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那么,是谁顺应历三国鼎 立局面 的形成 1. 魏:______年,曹操病逝,他的儿子_________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魏,建都_______。 2. 蜀:_____年,_______在________称帝,国号汉,历史上叫做蜀汉或________。 3. 吴:_______年,_____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_________。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 1. 时间: ______年 2.交战双方: ________、______ 组成联军与________; 3.结果、特点:___________ 4.影响: 交战双方局面实 际形成; 赤壁之战 北方走向统一 1. 背景: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众多军阀割据一方,其中著名的有_____、______等; 2.战争: ______年,袁绍与_______在官渡对垒。曹军以少胜多。官渡之战后几年,曹操___________。 三国鼎立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工艺美术鉴赏 1.魏晋南北朝玉石艺术 魏晋南北朝是玉器发展的低潮期,对这一时期遗物的考古发掘,发现的玉器很少,其中很多器物的风格同汉代一致,可能是汉代遗玉;新的玉器品种和新的类型,只是个别现象。因此,玉器总体面貌,表现为仅是汉代玉器的延续,总量大减,且少有创新品类出现;甚至“真玉”作品相对有减,代之以滑石、绿松石、青金石等的雕刻。这些都表现出此时期属玉器发展史上的低潮期。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三国曹魏时起朝廷明令禁止厚葬。以往以玉器作为葬礼的做法受到限制;战争连绵不绝,交通不畅,玉材来源受阻,数量不足,动摇了玉器制作的物质基础;魏晋时期玄风大盛,贵族、上大夫着力突破传统礼教的樊篱致使礼仪玉器制作很少;佛教文化及其艺术品异军突起,大量佛像石刻如云冈、龙门石窟之兴建,可能吸引去众多的玉器工匠,而影响玉器的创作;道教推崇“食玉”很多玉料被食用而遭浪费。但这个时期出品的玉石瑞兽最富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品格极高,成为中国传统雕塑史及玉器史的光辉篇章。 从中国艺术发展上看,社会战乱除了是文化艺术相对停滞的原因外相反地,也会促使艺术之树结出奇花异果。因为,只有超凡超常的作品,才好反映时代风云与脉搏。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思想,受社会战乱的影响,艺术风格上常强调直观的描绘(刻),不尚深造的作风以及浅直的表现手法与率真的情感抒发,完全表现了时代的雄拔之

风,世人的骁能之气。故此玉石瑞兽才以雄健有力的线条,来表现它们傲骨不屈、高风跨俗的社会精神风貌。但是尽管如此,玉兽们还是被归入“瑞意”之中、作为吉祥文化的象征物加以褒扬,这仍是汉代玉器在神话宗教基础上的吉祥文化的遗泽。 魏晋南北朝从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369年间共有30余个王朝在这个阶段存在。其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纷起,政权更替频繁。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玉文化的发展受到了抑制,从汉代玉器的辉煌期进入到了玉器发展的低潮期。中国玉器发展史也从此告别了“王玉时代”,玉器逐渐以装饰玉、实用赏玩玉为主,并走进了商品流通领域。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连绵不绝,交通不畅,玉材来源受阻,数量不足,动摇了玉器制作的物质基础。《北史西域》记载:“于阗国,在月末西北,葱岭之北200余里,东去鄯善千五百里,南去女儿国三千里,城东30里有首拔河,中出玉石。”《梁书诸夷》“渴盘陀国,于阗以西小国,产金、玉,王姓葛沙氏。”。文献中所记载的于阗国,渴盘陀国都是盛产优质玉料的地区,可是连年的战争,玉石之路小国林立,致使“昆仑玉不能至矣。”大量的优质的玉料无法运到内地,造成玉料紧俏。所以这一时期的玉器材质除了有部分和田玉,更多是地方玉、玛瑙、琥珀、滑石、绿松石、青金石等。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第六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 教学要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法律制度日趋成熟,封建法学理论日趋完善,并在儒家思想被定为一尊的基础上,把封建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推向新的发展阶段。通过本章教学,要求同学重点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内容及结构体例方面的变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家伦常法制化的表现,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司法机关的沿革与变化。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共约370年。自东汉以后,先后经历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及西晋约50年的短暂统一,后因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地区,形成了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北朝自北魏始,经东魏、西魏至北齐、北周,南朝则由宋、齐、梁、陈四朝相继,最终由隋先取代北周、后灭南陈,重新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在此期间,各种矛盾交织,社会动荡不安,民族文化融合,政权更替频繁,法律思想活跃,封建律学获得极大发展。 重点问题: 1、各封建王朝的主要立法活动及其成果 2、法律形式的发展 3、封建律学的发展与立法技术的提高 4、封建特权法律制度的发展 5、“重罪十条”的确立及其影响 6、“五服制罪”原则的形成 7、封建刑罚制度的发展 8、司法机关及诉讼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制概况 一、主要立法活动及其成 (一)曹魏“新律” 1、魏武帝曹操在位时,除了制定《甲子科》外,基本上沿用秦汉旧律。 2、魏明帝即位后,诏令尚书陈群等人参酌汉律,制定了《魏律》十八篇,史称曹魏“新律”,于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十月颁行。 4、“新律”成就: (1)在法典体例上,把“具律”改为“刑名”,首次置于全律之首。 (2)首次将“八议”制度明确写入法典。 (3)在内容上,在《九章律》基础上又增加诈伪、断狱等九篇。 (4)改订了刑罚制度,减轻了某些刑罚。 5、除魏国以外,蜀国和吴国也进行过立法活动,如蜀国曾制定“蜀科”,丞相诸葛亮曾为蜀国拟定了科令、军令等一系列法律令。 (二)西晋的《晋律》 1、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正式颁行天下,史称“泰始律”。 2、晋律完成后,著名律学家张斐、杜预为之作注,经晋武帝批准一并颁行,注解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后人把张、杜的注解与《晋律》视为一体,称之为“张杜律”。 3、《晋律》在形式和内容上又有了新的重大发展: (1)体例更严谨,结构更合理,增加“法例”。 (2)内容上进一步纳礼入律,“准五服以制罪” (3)文字简约,法律概念进一步规范化。 ?《晋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惟一颁行全国的法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