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考试(A卷)

(完整版)《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考试(A卷)

(完整版)《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考试(A卷)
(完整版)《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考试(A卷)

《建筑材料实验检测》试卷(A卷)

单位姓名准考证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30题/15分)

1.道路水泥在水泥分类中属于.

A.通用水泥

B.专用水泥

C.特性水泥

2.水泥粉磨时助磨剂地加入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地 %.

A.1

B.3

C.5

D.2

3.低碱普通水泥地碱含量不得超过%.

A.1

B.0.5

C.0.6

D.0.8

4.复合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按重量百分比不得超过%.

A.30

B.40

C.50

D.60

5.散装水泥工地检验取样,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批号,每批不应超过吨.

A.200

B.300

C.400

D.500

6.用负压筛检测水泥细度时,应将负压调节至 Pa.

A.1000—2000

B.2000—3000

C.3000—4000

D.4000—6000

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水灰比为.

A.0.50

B.0.60

C.0.65

D.0.40

8.水泥胶砂抗折强度实验取三条试件地平均值,如三个值中有超过平均值±%时应将此值剔除.

A.5

B.10

C.15

D.20

9.一批水泥经检验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故判定为废品.

A.强度

B.初凝时间

C.终凝时间

D.细度

10.建筑用砂地空隙率应小于%.

A.45

B.46

C.47

D.42

11.一批砂地细度模数为2.9,应属砂.

A.细

B.粗

C.中

D.特细

12.用石灰岩碎石配制C30公路桥涵混凝土,其压碎指标应不大于%.

A.10

B.12

C.16

D.20

13.配制C20混凝土,所用粗集料地针片状颗粒含量应不大于 %.

A.15

B.20

C.25

D.30

14.拌合钢筋混凝土用水地硫酸盐含量(以SO42-计)不应大于mg/L.

A.2000

B.2700

C.3000

15.配制C40级混凝土所用粗集料地母岩抗压强度至少应为MPa.

A.40

B.50

C.60

D.70

16.设计普通配筋率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配合比时,其坍落度可采用mm.

A.10—30

B.30—50

C.50—70

D.70—90

17.设计公路桥涵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时,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35时,标准

差б值取MPa为宜.

A.3

B.4

C.5

D.6

18.在粉煤灰化学成分中,约占 45%—60%.

A.Al

2O

3

B.Fe

2

O

3

C.SiO

2

D.CaO

19.一组混凝土试件地抗压强度值分别为:24.0MPa.27.2MPa.20.0MPa,则此组试件地强度代表值为MPa.

A.24

B.27.2

C.20

D.23.7

20.普通减水剂地减水率不小于%为合格.

A.3

B.5

C.8

D.10

21.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地蜡含量不大于%.

A.1

B.2

C.3

D.5

22.道路液体石油沥青地粘度(C25.5)应小于(S).

A.15

B.20

C.25

D.30

23.沥青针入度实验,其标准实验条件温度为℃.

A.15

B.20

C.25

D.30

24.沥青延度实验,拉伸速度控制在cm±0.25cm/min.

A.3

B.5

C.8

D.10

25.沥青与集料地粘附性实验,实验后沥青膜完全保存,剥离面积百分率接近于0,则其粘附性等级评为级.

A.1

B.2

C.3

D.5

26.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粗集料地压碎值应不大于%.

A.25

B.28

C.30

27.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实验,主要是评价其性.

A.抗滑性

B.耐久性

C.低温抗裂性

D.高温稳定性

28.沥青面层用矿粉粒度0.6mm筛地通过率应为%.

A.80

B.90

C.100

29.标号为AH—90地沥青,其针入度为(0.1mm)

A.40—60

B.60—80

C.80—100

D.100—120

30.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面层地压实度标准为不小于%.

A.90

B.94

C.95

D.98

二.多项选择(20题/20分)

1.硅酸盐水泥地水化产物占90%以上地两种产物是.

A.水化硅酸钙

B.水化铁铝酸钙

C.钙矾石

D.氢氧化钙

2.在生产硅酸盐水泥时,设法提高地含量,可以制得高抗折强度地道路水泥.

A.C

3S B.C

2

S C.C

3

A D.C

4

AF

3.矿渣硅酸盐水泥地适用范围是.

A.地下.水中和海水工程

B.高温受热和大体积工程

C.蒸汽养护砼工程

D.冬期施工砼工程

4.选用地砼外加剂应有供货单位提供地技术文件.

A.产品说明书(应标有主要成分)

B.出厂检验报告及合格证

C.掺外加剂砼性能检验报告

D.集料实验报告

E.水质分析报告

5.混凝土工程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膨胀剂.

A.硫铝酸钙类

B.氯化铁类

C.硅铝酸钙—氧化钙类

D.氧化钙类

6.测定砂地表面含水率必须先测定其.

A.含水率

B.吸水率

C.比表面积

D.空隙率

7.进行细集料砂当量实验地目地是.

A.测定其粘土杂质含量

B.评定其清洁程度

C.测定其坚固性

D.测定其颗粒级配

8.测定混凝土凝结时间地贯入阻力仪由四个部分组成.

A.加荷装置

B.测针

C.砂浆试样筒

D.标准筛

E.维卡仪

F.跳桌

9.混凝土抗折试件地(标准地和非标准地)规格为.

A.150×150×550(mm)

B.100×100×400(mm)

C.150×150×600(mm)

10.进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最基本地“三大参数”是.

A.水灰比

B.坍落度

C. 砂率

D.空隙率

E.用水量

F.含气量

11.配制公路桥涵高强度混凝土地要求是 .

A.水胶比0.24—0.38

B.(水泥+掺合料) ≯550—600kg/m3

C.砂率(40—45)%

D.坍落度(220—250)mm

12.《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实验规程》中推荐地砼强度快速实验方法为.

A.1h促凝蒸压法

B.4h压蒸养护法

C.3d强度推算法

D.80℃沸水法

13.沥青混合料试件地制作方法有三种分别是.

A.击实法

B.轮碾法

C.环刀法

D.静压法

E.钻芯法

14.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实验方法有等四种方法.

A、回流式抽提仪法 B.脂肪抽提仪法 C.射线法

D.蜡封法

E.离心分离法

F.真空法

15.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检验方法有_________等三种.

A.浸水马歇尔实验法

B.真空饱和马歇尔实验法

C.冻融劈裂实验法

D.水煮法

E.静态浸水法

16.沥青面层用细集质量技术地三项要求是_______.

A.视密度

B.砂当量

C.坚固性

D.碱含量

E.SO3

17.用于抗滑表层沥青混合料中地粗集料地三项主要技术指标是__________.

A.磨光值

B.冲击值

C.磨耗值

D.坚固性

E.含泥量

18.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中粒度范围为_________%等三个.

A.<2.5㎜

B.<1.2㎜

C.<0.6㎜

D.<0.15㎜

E.<0.75㎜

19.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按针入度地不同分为_________等标号.

A.A-100甲

B.A-100乙

C.AH-50

D.AH-70

E.AH-90

F.A-140

G.AH-110

H.AH-130

20.中粒式沥青混合料地集料最大粒径为__________.

A.26.5㎜

B.16㎜

C.19㎜

D.13.2㎜

三.判断题(20题/20分)

1. 道路水泥 .砌筑水泥.耐酸水泥.耐碱水泥都属于专用水泥.()

2. 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用水泥地铝酸三钙含量不宜大于7%.()

3. 路面和桥面混凝土中不得使用硅灰或磨细矿渣粉.()

4.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地正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最大粒径为40㎜.

()

5. 混凝土抗压试件在试压前如有蜂窝等缺陷,应原状实验,不得用水泥浆修补.()

6.公路桥涵砌体使用水泥砂浆地施工配合比可以用重量比,也可用体积比 .()

7.用洛杉矶法对粗集料进行磨耗实验,可以检验其坚固性.()

8.为满足公路桥涵混凝土耐久性地需要,在配合比设计时应从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9.有抗冻要求地桥涵混凝土工程,不得掺入引气剂,以免增加砼中含气量.()

10.冬期施工,混凝土拌合物地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 ()

11.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可以节约水泥,但不能改善砼地其他性能.()

12.混凝土外加剂是在砼拌制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砼性质地物质,除特殊情况外,掺量不

大于水泥质量地5%()

13.在道路工程中,最常用地沥青材料是石油沥青和煤沥青,其次是天然沥青.()

14.沥青密度是在规定温度20℃条件下,单位体积地质量,单位为kg/m3或g/cm3.()

15.沥青地改性剂改性效果较好地有:高聚物类改性剂.微填料类改性剂.纤维类改性剂.

硫磷类改性剂.()

16.石油沥青与煤沥青在元素组成上地主要区别是:石油沥青含碳多而含氢少,煤沥青则

碳少而氢多.()

17.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可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或沥青碎石混合料铺筑.()

18.沥青混合料劈裂实验是为了测定热拌沥青混合料在规定温度和加载速率时弯曲破坏地

力学性质.()

19.马歇尔稳定度实验是设计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地主要技术指标.()

20.中粒式级配沥青混合料地沥青用量范围一般在7—8%.()

四.简答题(5题/25分)

1.试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硅酸三钙对水泥性能地影响.

2.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对所用水泥地化学.物理.力学指标有多项要求,请列出其中五项要求指标.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配制强度计算式f

cu.o ≥f

cu.k

+1.645б,请解释

一下1.645б地涵义.

4.评价粘稠石油沥青路用性能最常用地“三大指标”是什么?各用什么仪器检验?

5.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实验法进法,实验技术指标有哪几项?

五.计算题(2题/20分)

1.试设计钢筋混凝土T型梁用C30级混凝土初步配合比(假定重量法).水泥P.04

2.5级,强度富余系数1.13;中砂细度模数2.70;5—31.5碎石连续级配:要求坍落度30—50mm.

《建筑材料实验检测》试卷(B卷)

单位姓名准考证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30题/15分)

1.复合水泥在水泥分类中属于.

A.专用水泥

B.特性水泥

C.通用水泥

2.硅酸盐水泥在生产过程中,萤石是一种.

A.助磨剂

B.矿化剂

C.调凝剂

3.水泥试件养护水池中地水天要更换一次.

A.10

B.14

C.28

4.目前国产硅酸盐水泥地最高强度等级为级.

A.42.5

B.52.5

C.62.5

D.72.5

5.进入工地料库地袋装水泥取样检验时,每批应从不少于袋中抽取.

A.5

B.10

C.20

D.30

6.用水筛法检验水泥细度时,喷头水压应为±0.02MPa.

A.0.05

B.0.1

C.0.15

D.0.20

7.水泥胶砂强度检验(ISO法)灰砂比为:.

A.1:2

B.1:2.5

C.1:3

D.1:4

8.水泥胶砂试件进行抗压强度实验时,试件受压面积为:.

A.40㎜×62.5㎜

B.40㎜×40㎜

C.40㎜×50㎜

9.如想了解水泥粗细颗粒级配情况,应采用法.

A.负压筛

B.水筛

C.干筛

D.比表面积(勃氏法).

10.检验人工砂中地石粉含量,应采用法.

A.筛析法

B.亚甲蓝法

C.水洗法

1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如用细砂,则其砂率应较中砂.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12.Ⅲ类碎石宜用于强度等级地水泥混凝土.

A.>C60

B.C30~C60

C.

13.配制公路桥涵工程混凝土,粗集料中小于2.5㎜地颗粒含量不应大于%.

A.2

B.3

C.5

D.10

14.可以使用种水拌合混凝土.

A.PH值5-6

B.海水

C.硫酸盐含量为(2700mg~3000 mg)/L

15.配制C50级混凝土所用粗集料地母岩抗压强度至少应为MPa.

A.50

B.60

C.75

D.80

E.100

16.泵送混凝土之坍落度不宜小于㎜.

A.60

B.80

C.100

D.120 E150

17.抗渗混凝土每立方M中水泥加掺合料地总量不宜少于kg.

A.300

B.320

C.350

D.380

18.水泥混凝土用粉煤灰地细度指标筛孔尺寸为㎜.

A.0.080

B.0.045

C.0.16

19.一组混凝土试件地抗压强度值分别为:26.5MPa.27.0MPa.31.6MPa则此组试件地强度代表值为MPa.

A.26.5MPa

B.27.0MPa

C.31.6MPa

20.高效减水剂地减水率不小于%为合格.

A.5

B.8

C.10

D.12

21.道路石油沥青地溶解度(三氯乙烯)应不小于 %.

A.90

B.95

C.98

D.99

22.道路用液体石油沥青蒸馏后残留物地延度(25℃)应大于[5cm/min(cm)]

A.50

B.60

C.70

D.80

23.国家标准建筑石油沥青有个牌号.

A.2

B.3

C.4

D.5

24.沥青针入度实验标准针地直径为㎜.

A.1.0~1.02

B.1.5~1.52

C.2.0~2.1

25.沥青与石料地低温粘结性实验,非经注明,实验温度应为℃.

A.-10

B.-15

C.-18

D.-20

26.热拌石油沥青混合料施工时地碾压温度应不低于℃.

A.90

B.100

C.110

D.120

27.检测沥青混合料地高温稳定性须进行实验.

A.弯曲

B.车辙

C.劈裂冻融

D.抽提筛分

28.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地填料宜采用经磨细得到地矿粉.

A.花岗岩

B.石英岩

C.石灰岩

D.天然砂

29.高速公路面层用粗集料地吸水率应不大于%.

A.2

B.4

C.5

30.沥青混凝土面层检查其抗滑构造深度,宜采用法.

A.水准仪法

B.铺砂法

C.3m直尺法

二.多项选择题(20题/20分)

1、硅酸盐水泥地凝结硬化分为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A.潜化期(诱导期)

B. 凝结期

C.稳定期

D. 硬化期

2.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地主要原料有 ________ 三种.

A. 石灰石

B. 花岗石

C. 粘土

D.铁矿石(粉)

E.白云石

3.以下二种材料________属于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A. 粒化高炉矿渣

B. 石英砂

C. 凝灰岩

D. 煤矸石

4.混凝土减水剂地技术指标包括________等二个方面.

A.掺外加剂砼性能指标

B. 匀质性指标

C.抗冻性指标

D. 抗渗性指标

5.混凝土膨胀剂适用于以下 _______三种混凝土.

A.补偿收缩混凝土

B. 填充用膨胀混凝土

C.大体积混凝土

D. 自应力混凝土

6.粗集料含水率实验可用______ 两种方法.

A. 烘箱法

B. 网篮法

C. 酒精燃烧法

D.透气法

7.进行细集料砂当量实验______三种试剂必不可少.

A. 无水氯化钙

B. 盐酸

C. 甲醛

D. EDTA

E. 丙三醇

8.检测混凝土凝结时间所用测针地承压面积为______(mm2)三种.

A.10

B. 20

C. 30

D. 50

E. 100

9.采用标准养护地混凝土试件应符合______条件.

A、在温度为20±5℃环境中静置1~2昼夜

B、拆摸后放入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标养室中

C、或放在温度20±2℃地不流动地Ca(OH)2饱和溶液中

D、经常用水直接冲淋其表面以保持湿润

10.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地公式计算碎石混凝土水灰比时,经常用到_____二个系数.

A. 0.46

B. 0.07

C. 0.618

D. 0.707

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配合比设计在兼顾经济性地同时,应满足_____等三项技术要求.

A. 弯拉强度

B. 抗压强度

C. 工作性

D. 耐久性

E.抗拉拔力

12.用非标准立方体混凝土试件做抗压强度实验时应乘以_____尺寸换算系数.

A. 0.85

B.0.90

C.0.95

D.1.05

E.1.15

13.检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地方法有_____.

A. 车辙实验

B. 浸水马歇尔实验

C. 弯曲实验

D. 冻融劈裂实验

14.压实沥青混合料地密度实验可用_____等四种方法.

A. 表干法

B. 水中重法

C. 蜡封法

D. 体积法

E. 射线法

F. 色谱法

15.公路工程石料抗压静弹性模量实验可用_____等三种方法.

A. 电阻应变仪法

B. 镜式引伸仪法

C. 杠杆引伸仪法

D. 超声波法

E. 化学法

16.寒冷地区沥青路面宜选用地沥青标号为_____等三种.

A. AH-90

B. AH-110

C. 100

D.A-140

E.A-180

17.指出三种高速公路沥青表面层常用地抗滑耐磨石料_____

A. 安山岩

B. 玄武岩

C. 页岩

D. 白云岩

E. 花岗岩

18.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对于矿粉地质量应视需要检查其_____等三种指标.

A. 外观

B. 含水量

C. <0.075㎜含量

D. 亲水系数

E. 视密度

19.国产重交通道路粘稠石油沥青,可满足高等级公路地使用要求,因其具有_______________四个特点.

A. 含蜡量低

B. 高温粘度大

C. 低温延伸性好

D. 抗老化性能好

E. 比重小

F. 软化点低

20.温暖地区沥青路面进行表面处置,如采用煤沥青,宜选用_______________等标号.

A.T-6

B.T-7

C. T-8

D. T-9

三.判断题(20题/20分)

1.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含有少量游离氧化镁,它水化速度慢并产生体积膨胀,是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地重要原因()

2.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称为废品水泥()

3.为防止封存期内水泥样品质量地下降,可将样品用食品塑料薄膜袋装好,并扎紧袋口放

入白铁样品桶内密封()

4.存放时间超过6个月地水泥,应重新取样检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5.水泥混凝土路面所用水泥中C4AF含量高时,有利于砼抗折强度地提高()

6.公路桥涵砌体工程用水泥砂浆抗压试件应以3块为一组()

7.洛杉矶法粗集料磨耗实验,可测定标准条件下粗集料抵抗摩檫.撞击地能力()

8.公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适量掺入氯化钙`氯化钠等外加剂()

9.有抗冻要求地混凝土工程应尽量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以发挥其火山灰效应()

10.冬期施工搅拌混凝土时,可将水加热,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地热水直接接触()

11.混凝土掺粉煤灰时地超量取代系数,Ⅱ级粉煤灰为1.3~1.7()

12.常用地木质磺酸钙减水剂地适宜用量为水泥用量地2~3%()

13.分析石油沥青地化学组分,可用三组分分析法,也可用四组分分析法()

14.沥青地相对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沥青质量与同体积煤焦油质量之比()

15.为提高沥青地耐久性,抑制其老化过程,可以加入‘专用碳黑’()

16.沥青中含有较多石蜡,可以改善其路用性能()

17.开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地剩余空隙率大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地剩余空隙率()

18.沥青混合料弯曲实验试件,是用轮碾法成型地()

19.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对抗滑性影响不大()

20.高速公路沥青表面层应选用抗滑耐磨石料,石料磨光值应大于42()

四.简答题(5题/25分)

1、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四种矿物组成地主要特性(从反应速度.放热量.强度.耐

化学侵蚀性.干缩性等方面阐述).

2、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地粉煤灰分为几级?主要根据哪几项指标来划分地?

3、什么是碾压混凝土?这种混凝土有什么优点?

4、什么是乳化沥青?这种材料地优越性有哪些?

5、什么是压实沥青混合料地沥青饱和度?

五.计算题(2题/20分)

1、某公路混凝土工程设计等级为C20.要求坍落度30~50(㎜),水泥为P .O 32.5

级,河砂,细度模数2.80;碎石5~31.5㎜连续级配.水泥强度富余系数1.08,试设计其初步配合比.

2、某混凝土工程共制取检查试件11组,实验结果如下表,请计算其标准差和变异系

数.

水泥混凝土立方抗压强度(Mpa)

42.2 45.3 38.5 44.0 48.2 47.5

43.3 44.0 44.7 43.4 46.3

建筑材料实验检测技术试卷答案( A卷)

建筑材料实验检测技术试卷答案( A卷)

建筑材料实验检测技术试卷答案( B卷)

建筑材料实验检测技术试卷答案( B卷)

建筑材料现场检测试卷(A卷)(20分)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压碎值实验共14个步骤,请将以下步骤按正确地顺序标出.

()将试样称取三份,每份约3Kg,待试.

()将一份试样地约1/2装入“压碎指标值测定仪”之圆筒中.

()整平试样表面,放上加压块(保持平正).

()将测定仪连同试样放到压力机上.

()将筛选试样用针.片状规准仪剔除其中地针.片状颗粒.

()将压碎值测定仪下面垫一根直径10mm地圆钢筋,以手按住仪器,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

()再装入剩余试样,使试样顶面距筒口100mm左右,再左右颠击各25下.

()将风干试样过20mm及10mm筛,除去20mm以上及10mm以下颗粒.

()称量留在2.5mm筛上试样质量.(m1)

()将试样过2.5mm筛,筛除小于2.5mm颗粒.

()计算出压碎值Qa(%)Qa=m O-m1/m0×100 (%)

()在3-5min内均匀加压到200KN,稳定5秒.

()卸荷,倒出筒内试样,称重.(m0)

建筑材料现场检测试卷(B卷)(20分)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实验,请将实验步骤按正确地顺序排列.

()在实验过程中应连续均匀地加荷.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加荷速度取每秒钟0.3-0.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且<C60时,取每秒钟0.5-0.8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取每秒钟0.8-1.0MPa.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下式计算:

f CC=F/A

式中 f CC—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MPa);

F—试件破坏荷载(N);

A—试件承压面积(mm2).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计算应精确至0.1MPa.

()当试件接近破坏开始急剧变形时,应停止调整实验机油门,直至破坏.然后记录破坏荷载.

()将试件安放在实验机地下压板或垫板上,试件地承压面应与成型时地顶面垂直.试件地中心应与实验机下压板中心对准,开动实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或钢垫板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试件周围应设防崩裂网罩.

()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应及时进行实验,将试件表面与上下承压板面擦干净.

()检查其形状尺寸,量出棱边长度,精确至1mm.

试验工程师考试试题(建筑材料)

一、单选题

1.选用水泥地强度与要配制地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如水泥强度选用过高,

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低,影响砼地()和耐久性.

A 强度

B 和易性 C工作度 D积聚性

2.为防止碱集料反应,按现行规范规定,应使用含碱量小于()地水泥和采用有仰制作用地掺和料

A 1.0%

B 0.8%

C 0.6%

D 0.4%

3.I区砂属于粗砂范畴,用于配置砼时应较II区砂采用( )砂率

A较大 B较小 C等同 D不确定

4.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简称( )

A . AC B. AM C.AK D.AD

5.一级公路I型沥青砼马歇尔实验空隙率,规定为( )

A 2-4

B 2-6

C 3-5

D 3-6

6.高速公路沥青砼马歇尔实验击实次数为双面各( )次

A 50

B 60

C 70

D 75

7.马歇尔实验时,指标OAC表示( )

A 初始沥青用量 B最佳沥青用量 C最大沥青用量 D最小沥清用量

8.当砼抗压试件尺寸为100*100*100mm时,试件尺寸换算系数为( )

A 0.95

B 1.0

C 1.05

D 1.1

9.坍落度实验时应分三层装入拌合物每层插捣次数( )

A 15

B 20

C 25

D 30

10.石灰碳化后地强度增加,是因为形成了( )物质

A CaCo3

B Ca(OH)2

C Ca2o3

D Cas

11.水泥从取样至实验要保证在室内保存( )小时以上

A 8

B 12

C 20

D 24

12.水泥实验结果,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一项不符合规定,则此水泥即被判为( )

A 废品

B 不合格品 C可以降级使用 D可用于非重要工程部位

13.我国现行规范规定以( )地应力作用为钢材地屈服极限

A上屈服点 B下屈服点 C中屈服点 D不变屈服点

14.在水泥品种中R表示( )水泥

A 普通型

B 普通硅酸盐

C 早强型

D 硅酸盐

15.水泥砼地坚固性是指( )

A 抗压能力

B 抗变能力

C 抗冻融.风化能力

D 抗侵蚀

16.延度是测定沥青( )地能力

A粘滞性 B抗稳定 C塑性变形 D抗低温

17.对于高速公路沥青混合料抗稳定度要求不小于( )次/mm

A 600

B 800

C 1000

D 1200

18.水灰比减小时混凝土强度正常会( )

A增加 B 减小 C 延长 D 不确定

19.沥青混合料II型与I型相比较空隙率( )

A 一样

B 小

C 大 D不确定

20.比较而言针入度很大时,说明沥青地品质相对( )

A 较好

B 较差

C 粘稠

D 感温效果好

21.在水灰比相同地条件下,在达到一定地集浆比以后,若再继续增大混凝土强度将( )

A增加 B 降低 C 有增有降 D 不确定

22.生石灰地主要成分( )

A .CaCo3 B.Ca(OH)2 C.Ca2Co2 D.CaO

23.集料磨耗值越高,表示集料地耐磨性( )

A越好 B越差 C越大 D越不确定

24.分计筛余是指筛孔地( )

A筛余 B 筛余通过量 C 筛余量总计 D 筛余通过百分率

25.集料与沥青粘附性分 ( )个等级

A 3

B 4

C 5

D 6

26.石灰地硬化主要是通过( )

A.02

B.Co2

C.H2O

D.Co2和H2O

27.钢筋绑条焊,焊接长度为( )

A 5D B.6D C 8D D 10D

28.简易法测定石灰地有效钙.镁含量时,主要地试剂为( )

A.HCl

B.EDTA

C.H2SO3

D.H2O

29.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时,发现有翘曲现象,说明( )

A.强度有问题

B.安定性不合格

C.细度不合格

D.用水量不足

30.沥青延度实验结果分别118.120.126,则延度为( )

A 120

B 121

C 121.3

D >100

二.多选题

1.关于水泥砼配合比调整,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

A.流动性不符合要求时,应在水灰比不变地情况下增减水泥用量

B.粘聚性和保水性不符合要求时应调整砂率

C.流动性不符合要求时,可用改变用水量地办法予以调整

D.砂率不足时,流动性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2.计算集料地物理常数时,一般应考虑集料地( )

A.开口孔隙 B闭口孔隙 C周围孔隙 D颗粒间空隙

3.桥梁建筑用主要石料有( )

A片石 B块石 C粗料石 D 镶面石

4.用合成集配曲线图确定各种集料用量,应根据各级集料级配曲线之间地关系即( )

A两相邻级配曲线重合

B两相邻级配曲线重叠

C两相邻级配曲线相接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 1. 乔母斯基定义的3型文法(线性文法)产生式形式 A→Ba|a,或A→aB|a,A,B∈Vn, a,b∈Vt 。 2.语法分析程序的输入是单词符号,其输出是语法单位。 3 型为 B → .aB 的LR(0)项目被称为移进项目,型为 B → a.B 的LR(0) 项目被称为待约项目, 4.在属性文法中文法符号的两种属性分别为继承属性和综合属性。 5、运行时存贮管理方案有静态存储分配、动态存储分配和堆式存储分配和方案。 二.已知文法 G(S) (1) E → T | E+T (2) T → F | F*F (3) F →(E)| i (1)写出句型(T*F+i)的最右推到并画出语法树。(4分) (2)写出上述句型的短语,直接短语和句柄。(4分) 答:(1)最右推到(2分) E ==> T ==> F ==> (E) ==> (E+T) ==> (E+F) ==> (E+i) ==> (T+i) ==> (T*F+i) (2) 语法树(2分) (3)(4分) 短语:(T*F+i),T*F+i ,T*F , i 直接短语:T*F , i 句柄:T*F 三. 证明文法G(S) :S → SaS |ε是二义的。(6分) 答:句子aaa对应的两颗语法树为:

因此,文法是二义文法 四.给定正规文法G(S): (1) S → Sa | Ab |b (2) A → Sa 请构造与之等价的DFA。(6分) 答:对应的NFA为:(6分) 状态转换表: a b {F} Φ{S} {S} {S,A} Φ {S,A} {S,A} {S} 五. 构造识别正规语言b*a(bb*a)*b* 最小的DFA(要求写出求解过程)。(15分)答:(1)对应的NFA(5分) a b {0} {1,3} {0} {1,3} Φ{2,3} {2,3} {1,3} {2,3} (5分) 六. 已知文法G(S) : (1) S → ^ | a | (T) (2) T → T,S | S 试:(1)消除文法的左递归;(4分) (2)构造相应的first 和 follow 集合。(6分) 答:(1)消除文法的左递归后文法 G’(S)为: (1) S → ^ | a | (T)

编译原理期末复习

编译原理期末复习 鉴于编译原理马上就要期末考试,我将手中集中的一些资料上的题目进行了整理归类,每种类型题目给出了所涉及到的基本知识,然后对每类题目中的第一道例题进行了做法进行了讲解,剩下的例题请给大家作为练习,答案也都给出,希望对大家复习有所帮助,最后由于时间很紧,整理的有些仓促,整理中难免有遗漏或错误,请大家见谅。 注:下面出现的字母中,若无特别说明,小写英文字母为终结符,大写英文字母为非终结符,希腊字母为终结符与非终结符的任意组合。 1、简答题(或者名词解释) 下面涉及到的概念中,加下划线的都是在以往一些试卷中出现的原题,务必掌握。 注:这类题目老师说答案不会超过一百个字,否则写的再多也不给分,有些点到即可,不要重复啰嗦。(1)简述编译程序的概念及其构成 答:1)编译程序:它特指把某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等价的低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程序。 2)构成: (2)简述词法分析阶段的主要任务(也有可能问语法分析阶段主要任务)答:词法分析的任务是输入源程序,对源程序进行扫描,识别其中的单词符号,把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转换成单词符号形式的源程序。 语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输入的单词符号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规则进行推导或者归约),识别各类语法单位,判断输入是不是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3) 简述编译程序的构造过程(这个大家看看,是对(1)和(2)的综合) 答:1)构造词法分析器:用于输入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输出单词符号; 2)构造语法分析器:对输入的单词符号进行语法分析,识别各类语法单位,判断输入是不是语法上正确的程序 3)构造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产生器:按照语义规则对已归约出的语法单位进行语义分析并把它们翻译成中间代码。 4)构造优化器: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 5) 构造目标代码生成器:把中间的代码翻译成目标程序。 6) 构造表格管理程序:登记源程序的各类信息和编译各阶段的进展情况。 7)构造错误处理程序:对出错进行处理。 (4) 说明编译和解释的区别: 1)编译要程序产生目标程序,解释程序是边解释边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 2)编译程序运行效率高而解释程序便于人机对话。 (5)文法:描述语言语法结构的形式规则,一般用一个四元式表示: G=(V T,V N,S,P),其中V T:终结符集合(非空) V N:非终结符集合(非空),且V T ?V N=? S:文法的开始符号,S?V N P:产生式集合(有限)。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试题(经修改,以下显示答案均为正确答案) 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3.00分) A.旧石器时代 B.五代十国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新石器文化晚期 正确答案:D 、 2、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3.00分) A.君民同体关系 B.舟与水 C.上与下的绝对服从 D.征服与被征服 正确答案: A 、 3、关于乡射礼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国人举行 B.野人举行 C.定期举行 D.造就国人团结 4、中国古代的贵族对自己手下的民众是恩威并施,给民众以恩惠,是因为中国的什么意识? (3.00分) A.民本 B.人本 C.家族 D.人道 5、宋末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实行什么制度?(3.00分) A.郡县 B.羁縻 C.督察 D.州府 6、下面不属于儒家“仁”的含义的? (3.00分) A.爱人 B.克己复礼 C.兼爱 D.君子的事 7、关于墨家说法不正确的是?(3.00分) A.游说 B.非乐 C.兼爱 D.非攻 8、中国权力的两股势力中,底层的是?(3.00分)

A.小农 B.王权 C.军人 D.商户 9、文人治国的最高宗旨是什么?(3.00分) A.教化论 B.礼乐 C.和平 D.官僚 10、分封制下的君民关系是(3.00分) A.征服与被征服 B.平等 C.舟和水的关系 D.军民同体的关系 正确答案: D 、 11、大蒐礼什么什么时候举行的比较频繁(3.00分) A.耕种 B.祭祀 C.战后 D.战前 12、关于大蒐礼说法错误的是(3.00分) A.只有贵族有资格参加 B.是一种集体军事训练 C.是我国戏剧的早期萌芽 D.带有原始民主色彩 正确答案:C 、 13、周代的国人指的是(3.00分) A.周人 B.住在城里的人 C.士阶层 D.贵族阶层 14、羁縻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3.00分)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民族制度 D.军事制度 15、周代较早的文献中,小人指的是(3.00分) A.小孩 B.奸诈之人 C.不在位的人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卷

2001年编译原理试题 1.(10分)处于/* 和 */之间的串构成注解,注解中间没有*/。画出接受这种注解的DFA的状态转换图。 2.(10分)为语言 L ={a m b n | 0 ≤ m ≤ 2n}(即a的个数不超过b的个数的两倍) 写一个LR(1)文法,不准超过6个产生式。(若超过6个产生式,不给分。若所写文法不是LR(1)文法,最多给5分。) 3.(10分)构造下面文法的LL(1)分析表。 D → TL T → int | real L → id R R → , id R | ε 4.(15分)就下面文法 S → ( L) | a L → L , S | S ?给出一个语法制导定义,它输出配对括号的个数。 ?给出一个翻译方案,它输出每个a的嵌套深度。 如句子(a, (a, a) ),第一小题的输出是2,第二小题的输出是1 2 2。 5.(10分)Pascal语言for语句的含义见教材第222页习题7.13。请为该语句设计一种合理的中间代码结构。你可以按第215页图7.17的方式或者第219页图7.19的方式写出你的设计,不需要写产生中间代码的语法制导定义。 6.(5分)一个C语言程序如下: func(i1,i2,i3) long i1,i2,i3; { long j1,j2,j3; printf("Addresses of i1,i2,i3 = %o,%o,%o\n",&i1,&i2,&i3); printf("Addresses of j1,j2,j3 = %o,%o,%o\n",&j1,&j2,&j3); } main() { long i1,i2,i3;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编译程序首先要识别出源程序中每个单词,然后再分析每个句子并翻译其意义。 2.编译器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有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两种。 3.通常把编译过程分为分析前端与综合后端两大阶段。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是对源程序的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与目标代码的生成则是对源程序的综合。 4.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带来了日渐多变的运行时存储管理方案,主要分为两大类,即静态存储分配方案和动态存储分配方案。 5.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源程序,输出结果是目标程序。 1.计算机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主要有两种途径:解释和编译。 2.扫描器是词法分析器,它接受输入的源程序,对源程序进行词法分析并识别出一个个单词符号,其输出结果是单词符号,供语法分析器使用。 3.自下而上分析法采用移进、归约、错误处理、接受等四种操作。 4.一个LL(1)分析程序需要用到一张分析表和符号栈。 5.后缀式abc-/所代表的表达式是a/(b-c)。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__C。 A.单词的种别编码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单词自身值 2.正规式M 1 和M 2 等价是指__C_。 A.M1和M2的状态数相等 B.M1和M2的有向边条数相等 C.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D.M1和M2状态数和有向边条数相等 3.文法G:S→xSx|y所识别的语言是_C____。 A.xyx B.(xyx)* C.xnyxn(n≥0) D.x*yx* 4.如果文法G是无二义的,则它的任何句子α_A____。 A.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必定相同B.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对应的语法树可能不同 C.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必定相同D.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但它们对应的语法树相同5.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____D__。 A.源程序B.目标语言C.编译方法D.以上三项都是 6.四元式之间的联系是通过__B___实现的。 A.指示器B.临时变量C.符号表D.程序变量 7.表达式(┐A∨B)∧(C∨D)的逆波兰表示为__B___。 A.┐AB∨∧CD∨B.A┐B∨CD∨∧ C.AB∨┐CD∨∧D.A┐B∨∧CD∨ 8. 优化可生成__D___的目标代码。 A.运行时间较短 B.占用存储空间较小 C.运行时间短但占用内存空间大D.运行时间短且占用存储空间小 9.下列___C___优化方法不是针对循环优化进行的。 A. 强度削弱B.删除归纳变量C.删除多余运算D.代码外提 10.编译程序使用_B_区别标识符的作用域。 A. 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名B.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的静态层次 C.说明标识符的过程或函数的动态层次 D. 标识符的行号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2.一个有限状态自动机中,有且仅有一个唯一的终态。x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东南财税”与“西北甲兵”共同构成了唐以后历代社会政治稳定的基本格局。 农耕和游牧这两种经济类型和生产方式,决定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格局是经济文化先进的中原农耕人处在被动防御状态,而经济文化落后的游牧人常取优势 万里长城----------防御心态 四夷如同一家,是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血缘融和史的整体趋势农业居于主导地位,工商业处于补充 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难以产生的原因: 社会经济既早熟又不成熟 稳定与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周期性失调 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的钳制与束缚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 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造就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格 中国农耕经济的既早熟又不成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早熟性和凝重性

宗法制度完整的系统: 产生:商代后期 西周建立以后,建立了一套体系完整、等级严格的宗法制度 西周宗法制的创立者是周公 西周宗法制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宗庙祭祀制 春秋以后,礼崩乐坏,完整意义的宗法制度开始崩溃,但在政治领域中仍保留较大的影响 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经济基础稳固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对人身控制严密 分封制的出发点是: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宗庙祭祀制度的影响:形成“礼乐文化”,维护宗法制度和巩固政权。宗庙祭祀制度是为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 文化集团:华夏、苗蛮、东夷 殷商文化的特点:游耕文化,甲骨文、尊神重鬼 周人的文化维新: 宗法制度的建立、制礼作乐 从武帝时代到西汉末,居于官学正统地位的是;今文经学 玄学:有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周易》、《庄子》、《老子》是其经典著作。玄学的兴起,对魏晋化思潮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现实意义乃是对魏晋人所亟亟追求的理想人格作理论上的建构。玄学促进了魏晋人放任、率真、豁达的理想人格的构建。

编译原理试题(卷)汇总-编译原理期末试题(卷)(8套含答案解析-大题集)

编译原理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选择 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B__。 A . 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C.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 2.正规式 MI 和 M2 等价是指__C__。 A . MI 和 M2 的状态数相等 B.Ml 和 M2 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C .M1 和 M2 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 Ml 和 M2 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 3.中间代码生成时所依据的是 _C_。 A.语法规则 B.词法规则 C.语义规则 D.等价变换规则 4.后缀式 ab+cd+/可用表达式__B_来表示。 A. a+b/c+d B.(a+b)/(c+d) C. a+b/(c+d) D. a+b+c/d 6.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_A____,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 A.( ) 语法分析 B.( )文法分析 C.( )语言分析 D.( )解释分析 7.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__C___。 A.( ) 字符串 B.( )语句 C.( )单词 D.( )标识符 8.语法分析器则可以发现源程序中的___D__。 A.( ) 语义错误 B.( ) 语法和语义错误 C.( ) 错误并校正 D.( ) 语法错误 9.下面关于解释程序的描述正确的是__B___。 (1) 解释程序的特点是处理程序时不产生目标代码 (2) 解释程序适用于 COBOL 和 FORTRAN 语言 (3) 解释程序是为打开编译程序技术的僵局而开发的 A.( ) (1)(2) B.( ) (1) C.( ) (1)(2)(3) D.( ) (2)(3) 10.解释程序处理语言时 , 大多数采用的是__B___方法。 A.( ) 源程序命令被逐个直接解释执行 B.( ) 先将源程序转化为中间代码 , 再解释执行 C.( ) 先将源程序解释转化为目标程序 , 再执行 D.( ) 以上方法都可以 11.编译过程中 , 语法分析器的任务就是__B___。 (1) 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2) 分析单词串是如何构成语句和说明的 (3) 分析语句和说明是如何构成程序的 (4) 分析程序的结构 A.( ) (2)(3) B.( ) (2)(3)(4)C.( ) (1)(2)(3) D.( ) (1)(2)(3)(4) 12.编译程序是一种___C__。 A. ( ) 汇编程序 B.( ) 翻译程序 C.( ) 解释程序 D.( ) 目标程序 13.文法 G 所描述的语言是_C____的集合。 A. (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中所有符号组成的符号串 B.( ) 文法 G 的字母表 V 的闭包 V* 中的所有符号串 C.(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终极符串 D. ( ) 由文法的开始符号推出的所有符号串 14.文法分为四种类型,即 0 型、1 型、2 型、3 型。其中 3 型文法是___B__。 A. ( ) 短语文法 B.( ) 正则文法 C.( ) 上下文有关文法 D.( ) 上下文无关文法15.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 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一组非终结符号,一组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以及一组 __D___。 A.( ) 句子 B.( ) 句型 C.( ) 单词 D.( ) 产生式 16.通常一个编译程序中,不仅包含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还应包括_C____。

期末考试编译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 不同的编译程序关于数据空间的存储分配策略可能不同,但大部分编译中采用的方案有两种:静 态存储分配方案和动态存储分配方案,而后者又分为(1) 和 (2) 。 2. 规范规约是最(3)规约。 3. 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划分为5个阶段:词法分析、(4) 、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及(5) 。另外还有(6)和出错处理。 4.表达式x+y*z/(a+b)的后缀式为 (7) 。 5.文法符号的属性有综合属性和 (8)。 6.假设二位数组按行存放,而且每个元素占用一个存储单元,则数组a[1..15,1..20]某个元素a[i ,j]的地址 计算公式为(9)。 7.局部优化是局限于一个(10)范围内的一种优化。 二. 选择题(1-6为单选题,7-8为多选题,每问2分,共20分) 1.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 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组终结符,一组非终结符,一个( ),以及一组 ( )。 A . 字符串 B . 产生式 C . 开始符号 D . 文法 2.程序的基本块是指( )。 A . 一个子程序 B . 一个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语句 C . 一个没有嵌套的程序段 D . 一组顺序执行的程序段,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3. 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中,递归下降分析法属于( )分析方法。 A . 自左向右 B . 自顶向下 C . 自底向上 D . 自右向左 4.在通常的语法分析方法中,( )特别适用于表达式的分析。 A . 算符优先分析法 B . LR 分析法 C . 递归下降分析法 D . LL (1)分析法 5.经过编译所得到的目标程序是( )。 A . 四元式序列 B . 间接三元式序列 C . 二元式序列 D . 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 6. 一个文法所描述的语言是( );描述一个语言的文法是( )。 A . 唯一的 B . 不唯一的 C . 可能唯一,也可能不唯一 7. 如果在文法G 中存在一个句子,当其满足下列条件( )之一时,则称该文法是二义文法。 A . 其最左推导和最右推导相同 B . 该句子有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 C . 该句子有两个不同的最右推导 D . 该句子有两棵不同的语法树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复习题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英文) Part I Multiple Choice 1.. Zi Lu, Ran You and Gongxi Chi’ aspirations represent______, while Zeng Dian’s reflects______. A.personal ambition; selfishness B. lofty ideals; meaningless pursuit C. personal struggle; generous contribution 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harmony 4.How isthe “energy”of “one-stroke character” achieved? A. By pressing the brush harder B. By writing the character with only one stroke. C. By writing the strokes at one go. D.By connecting the strokes in the interior. 5. How was Chinese calligraphy displayed by Lin Huaimin? A. By dance B. By script C. By music D. By brush 6.The winding path in the gardens reflects the Chinese philosophy of being ______. A. unrefined未提炼的 B. irresistible不可抵抗的 C. uninhibited 无拘束的 D. reserved 7.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king Opera through the saying “watching a play is watching famous actors?” A. The viewers go to the theatre to see the actors instead of the play. B. The famous actors are good-looking and perform well. C.The actors are good at all the four basic aspects of Peking Opera. D.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ctors are as important as the play itself. 8. According to Sunzi, the strategy of the level in a war is to______. A.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B. frustrate the diplomacy of the enemy C. attack the army of the enemy D attack the city of the enemy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rrelevant to the pictographic symbol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 Aspiration B.Imagination C. Creativity D. Allusion Part II True or False Answers _T__According to Laozi’s philosophy of naturalness, man should notattempt to manipulate nature. _F__The driving force for building the Great Wall is to protect the lives and peace from wars. _F Guanyin or the Goddess of mercy, known also as the Bodhisatva, is the founder of Buddhism. _T__The names of some Chinese dishes cannot be understood literally. _T__According to ancient Chinese people, music could not only cultivate people’s mind, but also help govern the county. Part III Fill in the Blanks 1._CPG_,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is the highest state administrative body, which carries out the laws enacted and decisions adopted by the NPC and its Standing Committee. 2.In China, the education is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asic education, ___higher_____and adult education.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是非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个2分,共20分) ×1.计算机高级语言翻译成低级语言只有解释一种方式。() ×2.在编译中进行语法检查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所有错误。() √3.甲机上的某编译程序在乙机上能直接使用的必要条件是甲机和乙机的操作系统功能完全相同。 () ×4.正则文法其产生式为 A->a , A->Bb, A,B∈VN , a 、b∈VT 。 () √5.每个文法都能改写为 LL(1) 文法。 () √6.递归下降法允许任一非终极符是直接左递归的。 () ×7.算符优先关系表不一定存在对应的优先函数。 () ×8.自底而上语法分析方法的主要问题是候选式的选择。 () ×9.LR 法是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 () ×10.简单优先文法允许任意两个产生式具有相同右部。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等几个基本阶段,同时还会伴有__ ___和 ___ _。 表格管理出错处理_ 2.若源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__ __是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程序,则其翻译程序称为 __ __ 。 _目标程序_编译程序 3.编译方式与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__ __。 是否生成目标代码_ 4.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__ __, 输出结果是__ ___。 _源程序目标程序

5.产生式是用于定义__ __的一种书写规则。 _语法成分 6.语法分析最常用的两类方法是___ __和__ __分析法。 自上而下_自下而上 四、简答题(20分) 1. 什么是句子?什么是语言 ? 答:(1)设G是一个给定的文法,S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 x(其中x∈VT*),则称x是文法的一个句子。 (2)设G[S]是给定文法,则由文法G所定义的语言L(G)可描述为:L(G)={x│S x,x∈VT*} 。 一、是非题(请在括号内,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个2分,共20分) ×1.对于数据空间的存贮分配,FORTRAN采用动态贮存分配策略。() ×2.甲机上的某编译程序在乙机上能直接使用的必要条件是甲机和乙机的操作系统功能完全相同。() √3.递归下降分析法是自顶向上分析方法。() ×4.产生式是用于定义词法成分的一种书写规则。() √5.LR 法是自顶向下语法分析方法。() √6.在SLR (1 )分析法的名称中,S的含义是简单的。() ×7.综合属性是用于“ 自上而下” 传递信息。() ×8.符号表中的信息栏中登记了每个名字的属性和特征等有关信息,如类型、种属、所占单元大小、地址等等。() ×9.程序语言的语言处理程序是一种应用软件。() ×10.解释程序适用于COBOL 和FORTRAN 语言。()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一个句型中的最左简单短语称为该句型的___句柄__。

编译原理试题及答案(期末复习版).pdf

<编译原理>历年试题及答案 一.(每项选择 2 分,共 20 分)选择题 1.将 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b__。 a.提 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c.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 2.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__d__。 a.源程序 b.目标语言 c.编译方 法 d.以上三项都是 3.变量应 当 c_。 a.持有左值 b.持有右值 c.既持有左值又持有右值 d.既不持 有左值也不持有右值 4.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 _d___上。 a.出错处理 b.词法分析 c.目标代码 生成 d.管理表格 5.词法分析器的输 出结果是_c___。 a.单词的种别编码 b.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单词 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 d.单词自身值 6.正规式 MI 和 M2 等价是指__c__。 a. MI 和 M2 的状态数相等 b.Ml 和 M2 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C.M1 和 M2 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 Ml 和 M2 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相等7.中间代码生成时所依据的是—c。 a.语法规则 b.词法规则c.语义规则 d.等价变换规则 8.后缀式 ab+cd+/可用表达式__b_来表示。 a. a+b/c+d b. (a+b)/(c+d) c. a+b/(c+d) d. a+b+c/d 9.程序所需 的数据空间在程序运行前就可确定,称为____c__管理技术。 a.动态存储 b.栈式存储 c.静态存储 d.堆式存储 10.堆式 动态分配申请和释放存储空间遵守___d_____原则。 a.先请先放 b.先请后放 c.后请先放 d.任意 二(每小题 10 分,共 80 分)简答题 1.画出编译程序的 总体结构图,简述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 已知文法 G[E]: E→ET+|T T→TF* | F F→F^ | a 试证:FF^^*是文法的句型,指出该句型的短语、简单短语和句柄.

编译原理考试试卷

南京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2012-2013学年) A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 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G包括四个组成部分:一组终结符,一组非终结符,一个_____,以及一组产生式。 A.字符串 B.运算符号 C.开始符号 D.文法 2.程序的基本块是指_____。 A.一个子程序 B.一个仅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的语句 C.一个没有嵌套的程序段 D.一组顺序执行的程序段,仅有一个入口和一 个出口 3. 高级语言编译程序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中,递归下降分析法属于_____分析方法。 A.自左向右 B.自顶向下 C.自底向上 D.自右向左 4.经过编译所得到的目标程序是_____。 A.四元式序列 B.间接三元式序列 C.二元式序列 D.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语言程序 5.运行阶段的存储组织与管理的目的是_____。 ①提高编译程序的运行速度②节省编译程序的存储空间 ③提高目标程序的运行速度④为运行阶段的存储分配做准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②6.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_____。 A.( ) 单词的种别编码B.( ) 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C.( ) 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D.( ) 单词自身值 7.正规式M 1 和M 2 等价是指_____。

A.( ) M1和M2的状态数相等B.( ) M1和M2的有向边条数相等 C.( ) 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D.( ) M1和M2状态数和有向边条数相等 8.文法G:S→xSx|y所识别的语言是_____。 A.( ) xyx B.( ) (xyx)* C.( ) xnyxn(n≥0) D.( ) x*yx* 9.语言是_____。 A.句子的集合B.产生式的集合 C.符号串的集合D.句型的集合 10.编译程序前三个阶段完成的工作是 A.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 B.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词法分析 C.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D.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代码优化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最左推导: 2.语法: 3.文法: 4.基本块: 5.语法制导翻译: 6.短语: 7.规范句型: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答案

1、造车技术来源于中亚 2、西周创建者是武王 3、文人治国的最高理想是(仁政、刑法、监狱、无为而治) 4、楚国人是谁的一支(殷商、夏、西周、东周) 5、老子思想产生的基础,以下不正确的是 A、史官哲学 B、宗教祭祀 C、宗教神灵 D、礼乐文明 6、李山老师认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形式取决于什么?(大多数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7、九卿之中看几个主要宫殿门的人员是什么?(卫尉、宗正、太常、太仆) 8、张君劢认为古代中国是什么性质(国家、文化单位、企业、家族) 9、费雷泽是哪个国家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0、玉猪龙属于哪一种文化?红山文化 11、谁制经书实事求是(刘彻、班固、刘德、司马迁) 12、被推为“天可汗”的是李世民——唐太宗 13、分封制是哪个朝代实行的(夏、商、西周、东周) 14、本迪尼克是哪国著名人类学家(美国) 15、文治政府特征中,以下不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 B、地方郡县 C、文人治国 D、法家道德思想 16、老子的核心概念是什么(无为) 17、文治政府是谁说的(朱光潜、钱穆、王国维、孔子) 18、初税亩是哪国实行的(鲁国) 19、古史辨派认为老子成书于何时(战国前期) 20、听声定节气在哪里有记载(《国语》) 21、康德是哪国人(德国) 22、孟子是哪一学派的(儒家) 23、以下不属于“三公”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中丞) 24、屈家岭文化主要在今天的哪一个地区(湖北) 25、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是民法 26、玉猪龙在谁的墓里发现过(妇好) 27、儒家认为最重要的是(经历实力、军事实力、老师、信用) 28、以下人善于经商的是(夏人、殷人、周人、秦人) 29、孟子提出儒家应有几种德行(1、2、3、4) 30、刘邦把以下谁的肉做成了肉酱(韩信、萧何、张良、吴越) 31、周武王的祖父是(季历) 32、《大宪章》运动是哪国发生的(英国) 33、周公家族分封为几个国家(8) 34、儒家对礼节最看重的有几点(1、2、3、4) 35、商鞅在哪个国家实行变法(齐、楚、秦、赵) 36、帝啻有几个儿子(1、2、3、4) 37、老子观念核心是什么(仁、礼、无为、法治) 38、大蒐节在秋天举行叫什么(闲) 39、战国时期齐国君主姓什么(陈) 40、族群代兴的时间段是什么(夏代到西周之前) 判断题 1、殷商人关于祖先出生传说实际是反映了中国古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状况。是

(完整word版)编译原理期末试题(二)含答案,推荐文档

《编译原理》期末试题(二) 一、是非题: 1.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的开始符,可以是终结符或非终结符。 ( ) 2.一个句型的直接短语是唯一的。() 3.已经证明文法的二义性是可判定的。() 4.每个基本块可用一个DAG表示。() 5.每个过程的活动记录的体积在编译时可静态确定。() 6.2型文法一定是3型文法。() 7.一个句型一定句子。 ( ) 8.算符优先分析法每次都是对句柄进行归约。 X ( ) 9.采用三元式实现三地址代码时,不利于对中间代码进行优化。() 10.编译过程中,语法分析器的任务是分析单词是怎样构成的。 ( ) 11.一个优先表一定存在相应的优先函数。 X ( ) 12.目标代码生成时,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寄存器的问题。 ( ) 13.递归下降分析法是一种自下而上分析法。 ( ) 14.并不是每个文法都能改写成LL(1)文法。 ( ) 15.每个基本块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 ) 16.一个LL(1)文法一定是无二义的。 ( ) 17.逆波兰法表示的表达试亦称前缀式。 ( ) 18.目标代码生成时,应考虑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寄存器的问题。 ( ) 19.正规文法产生的语言都可以用上下文无关文法来描述。 ( ) 20.一个优先表一定存在相应的优先函数。 ( ) 21.3型文法一定是2型文法。 ( ) 22.如果一个文法存在某个句子对应两棵不同的语法树,则文法是二义性的。 ( ) 答案:1.× 2.× 3.× 4.√ 5.√ 6.×7.×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19.√ 20.×21.√22.√ 二、填空题: 2.编译过程可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优化)和(目标 代码生成)五个阶段。 3.如果一个文法存在某个句子对应两棵不同的语法树,则称这个文法是(二义性的)。 4.从功能上说,程序语言的语句大体可分为(执行性)语句和(说明性)语句两大类。 5.语法分析器的输入是(单词符号),其输出是(语法单位)。 6.扫描器的任务是从(源程序中)中识别出一个个(单词符号)。 7.符号表中的信息栏中登记了每个名字的有关的性质,如(类型、种属、所占单元大小、地址)等等。 8.一个过程相应的DISPLAY表的内容为(现行活动记录地址和所有外层最新活动记录的地址) 10.常用的两种动态存贮分配办法是(栈式)动态分配和(堆式)动态分配。 11.一个名字的属性包括( 类型)和(作用域 )。 12.常用的参数传递方式有(传地址),(传值),(传名) 13.根据优化所涉及的程序范围,可将优化分成为(局部优化),(循环优化),(全局优化)三个级别。 14.语法分析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自上而下)分析法,另一类是(自下而上) 分析法。 15.预测分析程序是使用一张(分析表)和一个(符号栈)进行联合控制的。 17.一张转换图只包含有限个状态,其中有一个被认为是(初)态;而且实际上至少要有一个(终)态。 19.语法分析是依据语言的(语法)规则进行。中间代码产生是依据语言的(语义)规则进行的。 21.一个文法G,若它的预测分析表M不含多重定义,则该文法是(LL(1) 文法)文法。 22.对于数据空间的存贮分配, FORTRAN采用( 静态策略, PASCAL采用( 动态)策略。

编译原理2011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1~ 2012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编译原理》(共 4 页) (考试时间: 2011 年 12 月 25 日)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 1.B 2.D 3.A 4.D 5.D 6.C 7.B 8.C 9.D 10.B 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何谓二义性文法?试举一例说明。 答:若文法G 的一个句子对应有两棵或两棵以上不同的推导树,则称该句子是 二义性的。产生二义性句子的文法称为二义性文法,否则该文法是无二义性的。 例子:给定文法G[] : *||a|b 考察句子 ab*,它有两棵不同的推导树,如下所示: * a * b a b a 2.通过合并 LR(1) 文法中的同心状态得到的 LALR(1) 文法可能会产生哪些冲突?一定不会产生哪些冲突?为什么? 答:可能会产生归约 -归约冲突,一定不会产生移进 -归约冲突。 因为在对 LR(1) 合并同心集合时,有可能将原本没有冲突的同心集的项目集 合并后造成一些归约项目向前搜索符集合的交集不是空,产生归约-归约冲突。但是由于文法本身已经是LR(1) 文法,因此可知,在项目集中一定不存在移进 -归约冲突,也就是移进项目要求输入的终结符和任意归约项目的向前搜索符集合的交集都是空集。这样,在将同心集合并之后,移进项目要求输入的终结符和归约项目的向前搜索符集合的交集也还是空集。 3.自顶向下的预测分析方法为什么不能分析具有左递归的文法? 答:在自顶向下的语法分析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当前输入符号判断将识 别符号以及非终结符号替换成哪条规则的右部,若文法具有左递归,则在分析过程中,无法判断替换的规则,造成无穷递归求解过程。 4.设 G=(V N,V T, P,)是上下文无关文法,产生式集合P 中任意一个产生式应具有什么样的形式?若G 是正则文法呢? 答:上下文无关文法的产生式形式为: A →α,其中, A ∈ V N,α∈( V N∪V T)* 正则文法产生式形式为: N,a∈V T A→,或→ (右线性文法)其中,A,B ∈V aBA a A→Ba,或 A → a(左线性文法)其中, A,B ∈ V N, a∈V T 三、推导题(共70 分) 1.对于文法 G[S]: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 姓名:xxx班级:默认班级成绩:84.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孔子对季康子,“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由此推之孔子认为天下乱的源头是()。(1.0分) 1.0分 ?A、 社会的贫困落后 ? ?B、 民众的残暴无德 ? ?C、 频繁的诸侯战争 ? ?D、 在位者不能克己复礼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儒家对礼节最注意的两点分别是谦让和()。(1.0分)1.0分 ?A、 和睦 ? ?B、 卫生 ? ?C、 有序 ? ?D、 周到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3 下列符合儒家忠恕之道的是()。(1.0分) 0.0分

?A、 克己复礼 ? ?B、 欲而不贪 ? ?C、 文行忠信 ? ?D、 以直报怨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B 4 乡射礼的步骤不包括()。(1.0分)1.0分 ?A、 预备阶段 ? ?B、

各自结藕 ? ?C、 在音乐伴奏下射箭 ? ?D、 颁奖仪式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辨,从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角度看,基本上遵循的是()。(1.0分) 1.0分 ?A、 性善论 ? ?B、 性恶论 ? ?C、

性觉论 ? ?D、 性寂论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根据《五帝本纪》记载,五帝时期贴近于下列哪一个文化时段?()(1.0分) 0.0分 ?A、 旧石器时代早期 ? ?B、 旧石器时代晚期 ? ?C、 新石器文化早期 ? ?D、

新石器文化晚期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C 7 精神上的文化建构和族群凝聚靠什么实现?()(1.0分)1.0分 ?A、 某种文化基础 ? ?B、 某种生活习性 ? ?C、 某种媒介、某种精神表现方式 ? ?D、 以上都不对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

编译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字母表∑,用∑*表示∑上所有有穷长的串集合,∑*称为∑的①。 2、设z=abc,则z的固有头是①。 3、如何由语言基本符号组成程序中各个语法成分(包括程序)的一组规则叫 ①。 4、设∑={a,b},∑上的正规式(a|b)(a|b) 相应的正规集为① 5、NFA的映象f是从"状态×字"映射到"状态子集",f为①值函数。 6、LR分析是按规范句型的①为可归约串。 7、结点的①属性值由该结点的兄弟结点和父结点的属性值计算。 8、如果分析树中一结点的属性b依赖于属性c,那么这个结点的属性b的语义规 则的计算必须在定义属性c的语义规则的计算①。 9、对于栈式符号表,引入一个显示嵌套层次关系表- ①表,该表总是 指向当前正在处理的最内层的过程的子符号表在栈符号表中的起始位置。 10、任一有向边序列n1 → n2,n2 → n3,…,nk-1 → nk为从结点n1到结点nk 的一条通路。如果n1=nk,则称该通路为①。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4分) 1、乔姆斯基把文法分成4种类型,即0型、1型、2型和3型。其中3型文法也称 为()。 A.上下无关文法 B.正规文法 C.上下文有关文法 D.无限制文法 2、生成非0开头的正偶数集的文法是()。 A. Z::=ABC B. Z::=ABC C::=0|2|4|6|8 C::=0|2|4|6|8 B::=BA|B0|ε B::=BA|B0|0 A::=1|2|3|…|9 A::=1|2|3|…|9 C. Z::=ABC|2|4|6|8 D. Z::=ABC|2|4|6|8 C::=0|2|4|6|8 C::=0|2|4|6|8 B::=BA|B0|0 B::=BA|B0|ε A::=1|2|3|…|9 A::=1|2|3|…|9 3、简单优先分析法从左到右扫描输入串,当栈顶出现()时进归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