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实证研究_以珊溪水利枢纽为例_杨东进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实证研究_以珊溪水利枢纽为例_杨东进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实证研究_以珊溪水利枢纽为例_杨东进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实证研究_以珊溪水利枢纽为例_杨东进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实证研究-以珊溪

水利枢纽为例

杨东进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以浙江省温州珊溪水利枢纽水源保护区为典型实例,分析了建立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的必要性,从7个方面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珊溪水利枢纽水源保护区生态经济补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实施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非常必要,应从水权使用权损失、发展权损失等方面进行,以水资源附加费的形式筹集生态经济补偿资金,并合理使用分配.

关键词: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TV-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36X(2008)04-0059-005

Shanxi Wa ter Conservancy H in ge-demonstr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Head water

YA NG Dong-jin

(Zhe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College,Hangzhou310018,China)

A bstract:The head wate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odel i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zone is demonstrated in the paper based on the typ-ical case of Shanxi Water Conservancy Hinge.The compensatory fund can be collected in the form of supplementary char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distributed reas onably in water right access and resources development access.

Key words:headwater;ecological compensation;demonstration

0 引 言

浙江省水源地大都分布在山地丘陵区,一方面该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较重,另一方面其产业政策和经济发展因此受到限制,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的相对不平衡.同时,由于环境资源的价值未被充分认识,加上信息不完全及估价困难等技术因素,其生态和社会效益未能得到合理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当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性的发挥,成为生态脆弱一经济落后一特殊价值三位一体的特殊区域.

随着生态环境和资源价值观日渐形成,社会各界对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相互统一的呼声日益强烈,尤其是处于重要生态功能区的政府和群众,普遍希望通过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以生态促经济”的和谐发展目标.

收稿日期:2008-09-28

作者简介:杨东进(1958-),男,陕西礼泉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1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内涵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是指以保护、恢复水源地水资源、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以水资源保护、治理、恢复为主要内容,以法律为保障,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水资源保护受益者对水资源保护者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合理补偿的一种水资源管理方式.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主要是对生态贡献者的实际投入及因保护生态补偿而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主要可分为3类:(1)实际投入,包括水源地使用价值的投入、集雨林经营投入、水源地投入、管护投入、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其他投入等.(2)实际损失,包括因保护水源生态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损失、退耕还林损失、企业搬迁、拆迁损失.(3)机会损失,主要指水资源供给者为维护水源地生态而损失的投资、开发、和经营损失.

2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理论模型

2.1 水权和水权损失补偿

当上游地区是以节约自身水权来满足下游需要

 第20卷 第4期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Vol.20 No.4 2008年12月J.Zhejiang Wat.Cons&Hydr.College Dec.2008

时,下游地区应该对上游进行补偿,水资源使用权损失补偿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V1=Q×p

其中:V1—水资源使用权损失补偿费用;

Q—水源保护区转让的水资源量;

p—单位水资源的工程水价.

2.2 发展权和发展权损失补偿

出于对水源地保护的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必然对水源保护区产业发展做出种种限制,严重制约了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对上游发展权的损失予以一定补偿.可以参照与水源保护区同类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县市的人均GDP与水源保护区的人均GDP收入之间的差额估算因水源保护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用公式表示如下[1]:

V2=(PG c-PG s)×r×R s

其中:V21为因保护水源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PG c为参照地区的人均GDP;PG s为水源保护区内的人均GDP;R为水源保护区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R s为水源保护区内的人口.

2.3 排污权和排污权损失补偿

为了保护水源,水源保护区内的一些污染企业面临搬迁、关闭,一些水库限制发展水库养殖业等,对此,国家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补偿.用公式表示如下: V3=∑a

其中:V3为因水源保护而发生的拆迁、限制等直接费用补偿;a为各种取缔、拆迁补偿费用.

2.4 提高水环境质量标准费用补偿

一般来说,水源保护区为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需要对两种污染源进行治理:一方面是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另一方面是城乡污水处理,即:

V4=V41+V42

其中:V4为提高水源保护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而发生的年费用;V41为水源保护区城乡生活污水处理的年费用;V42为水源保护区污水处理的年费用.

2.4.1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用补偿模型

为了保护水源,需要在水源保护区建立垃圾收集站处理水源库区周围村镇居民生活垃圾,因此,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用包括垃圾收集站建设以及每年营运费用.模型如下:

V41=γ1C1+M1 其中:γ1为折旧系数,垃圾处理站一般使用年限在20年左右,且无残值,故一般可取0.05;C1为垃圾处理站基建投资,万元;M1为垃圾处理站年运行费用,万元.

2.4.2 工矿企业污水处理费用补偿模型

提高工矿企业污水、废水排放标准的费用即工矿企业为达到新标准而提高污水处理标准的费用,包括污水处理设备购置及更新的费用、污水处理新技术应用的费用等.模型如下[2]:

V42=γ2C2+M2

其中:M2=q废水×f d2;

γ2为折旧系数,污水处理设备一般使用年限在10~20年,净残值较小,可以忽略,故一般可取0.05~0.1;C2为污水处理设备投资;M2为工矿企业为提高污水处理标准而增加的年运行费用;q废水为水源保护区内工矿企业产生废水、污水量,万t;f d2为为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单位工矿企业废水、污水处理费用额外增加费用,元/t.

2.5 退耕还林损失补偿

为了提高水质,一些地方实行了退耕还林,由此造成了相应损失,对此损失进行适当补偿.主要是对因土地用途改变产生的机会成本的补偿,模型如下: V5=a生态林×f

其中:V5为退耕还林损失补偿额;a生态林为退耕还林面积;f为单位耕地面积损失额

2.6 生态林管护费用补偿模型

生态林管护费用模型的建立采用费用分析法,将营林每年的各项费用进行累加,计算出总的营林成本,用公式表示如下:

V6=a生态林c

其中:V6为生态林管护费用;a生态林为生态公益林用地面积;c为单位生态公益林维护管理费用. 2.7 水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成本补偿

为了保护水源,需对水源保护区的水质与水量进行监测保护等.可以用如下模型表示[2]:

V7=γ3C3+M3

其中:M3=M31+M32

γ3为折旧系数,水质监测设备一般使用年限在10年左右,净残值较小,可以忽略,故一般可取0.1;C3为水质监测设备投资;M3为水质监测年运行费用.

 60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第20卷

3 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生态补偿体制

3.1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珊溪水利枢纽位于浙江省温州市境内的飞云江干流中游河段,由珊溪、赵山渡两个坝址联合组成,两坝址相距33km,前者称珊溪水库工程,后者称赵山渡引水工程.该工程以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发电、防洪等综合效益.

珊溪水利枢纽工程于1994年1月通过项目建议书,1994年11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1996年9月进行“三通一平”,并于年底完成施工供电线路和左岸沿江公路建设,1997年导流洞开工,1997年11月1日完成大江截流,2000年5月12日下闸蓄水,2000年6月28日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建成.工程总工期5年,发电工期3.5年.2003年4月通过了浙江省人民政府组织的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初步验收.

珊溪水库是飞云江干流控制性大型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42m,相应库容12.91亿m3;水电站装机200MW,多年平均发电量3.55亿kW·h.珊溪水库具有高坝大库、拦洪削峰、调节水量的特点,并可水力发电,为电网调峰提供电源.发电尾水通过下游引水工程和反调节水库,可以连续不断地向温州市沿海平原水网自流供水,为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提供水源.珊溪水库以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发电和防洪等效益.珊溪水库运行以来,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665hm2;为温州市等城镇提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年可供水量(P=95%)13.4亿m3,2010年引用水量(P =90%)7.3亿m3,可满足温州市近期、远景用水之需.工程的运行,使飞云江中下游沿岸农田和村庄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沿岸集镇提高到20年一遇,防洪保护农田1.167hm2,人口25万人.水电厂发电向温州电网提供电力,缓解温州市的电力供需矛盾,提高供电保证率,为温州市和泰顺、文成、平阳、苍南4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提供调峰电源,并与浙江电网联结.工程还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可使供水区河网水质得到改善,将由V类水提高到Ⅲ类水,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健康.

3.2 水源地生态补偿实证研究

3.2.1 水权和使用权损失补偿

在珊溪水利枢纽工程保护区内,目前水资源使用充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使用没有以减少上游水资源的使用权为代价,故对此部分,可暂不考虑予以补偿.当发展到今后下游水资源的使用是以牺牲水源保护区水资源使用权为代价时,可以再行考虑对水权损失予以补偿.即V1=0.

3.2.2 发展权和发展权损失补偿

选取最初发展条件相似的景宁县作为补偿标准,水源保护区2006年末总人口为50.68万人,根据表1浙江省统计局《2006年浙江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3],计算出水源保护区因发展权受限制产生的补偿额.

补偿额=(0.90-0.64)×9.80%×50.68×10000 =12913.26万元.

表1 2006年水源保护区与参照县收入情况表

项目水源保护区参照县市(景宁)

GDP/亿元 45.51 15.65人均GDP/(万元/人)0.640.90财政收入/亿元4.462.37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9.8015.14

3.2.3 排污权和排污权损失补偿

目前,在珊溪水利枢纽保护区范围内,还未有因保护水源而发生企业搬迁、关闭、限制水库养殖等活动,因此,因排污权受到限制而产生的搬迁、关闭等损失不需考虑,即V3=0.

3.2.4 提高水环境质量标准费用补偿

3.2.

4.1 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用补偿模型

(1)垃圾处理设施投资补偿

为了对城乡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珊溪水源保护区需要建立大□、珊溪、巨屿等11各生活垃圾处理站,服务人口33万人,共需投资4848万元,服务年限为20年1).据此可以算出投资的年折旧费用为γ1C1=0.05×4848=240.9万元.

(2)生活垃圾日常处理费用补偿

生活垃圾日常收集、填埋等费用因为无确切数据,可以参照目前很多城市实施的每月生活垃圾处理费乘以人口得到生活垃圾日常处理费用补偿额.目前,水源保护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服务人口约为33万人1),目前已经实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的温州市规定,市区内所有单位、从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都要缴纳生活垃圾处理费,每人每月3元1),据此我们可以估算垃圾收集点建成后,每年运行成本为=33×3×12=1188

1)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源保护规划报告[R].2003.

 第4期杨东进: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实证研究-以珊溪水利枢纽为例61 

万元,故M1=1188万元.

根据以上两部分的计算,可得出为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费用补偿金额为:

V41=γ1C1+M1=240.9+1188=1428.9万元3.2.4.2 工矿企业污水处理费用补偿模型

根据库区污染源预测,如不加以控制和治理,水源保护区入库污染物将提高,因此必须根据现状污染源特点和发展预测,以兴建城镇污水处理厂为主要手段,工业肥水和生活污水由污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以使水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步发展.为此,珊溪水利枢纽水源保护区应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工程,污水处理工程拟分两期实施,一期服务人口为14.16万人,二期服务人口为25.3万人1),污水处理费用补偿主要包括污水处理设备购置及更新的费用、污水处理日常维护费用等.建立模型如下:

V42=γ2C2+M2

其中:M2=q废水×f d2;

γ2—折旧系数,污水处理设备一般使用年限在20年左右,净残值较小,可以忽略,故一般可取0.05;

C2—污水处理设备投资;

M2—污水处理日常年运行费用;

q废水—废水、污水量,万t;

f d2—单位废水、污水处理费用,元/t.

根据预测,珊溪水库水源保护区污水处理设施共需投资7246.43万元1),则可以计算出年折旧费用为=0.05×7246.43=362.32万元.

根据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省“十一五”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估计的全省2005年污水处理成本一般在0.5~1.0元/t,取平均值0.75元/t作为单位污水处理成本,根据预测,2010年时珊溪水源保护区的污水量为4.078万t/日,据此,计算出污水年处理费用=4.078×365×0.75=1116.35万元1).

以上两项污水处理费用合计V42=γ2C2+M2= 362.32+1116.35万元

则V4=V41+V42=1428.9+1116.35=2545.25万元

3.2.5 退耕还林损失补偿

珊溪水利枢纽水源地需要对250以上的坡地实行退耕还林政策,流域内需退耕还林的面积达到0.867万km21),按每亩耕地年纯收入300元计算,则每年需补偿:

V5=0.867×15×300=3900万元.

3.2.6 生态林管护费用补偿模型

2004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列入重点生态公益林,按每亩8元的标准给予补偿,2006年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10元,2007年补偿标准再次提高到每亩12元,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总面积为45770km2,据此,得出生态林维护管理费用为: V6=12×45770×15/10000=823.86万元. 3.2.7 水环境保护的直接投入成本补偿

目前,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源保护区的水质进行日常检测将采取委托方式由其他单位进行检测,因此,不需要进行检测设备投资,只需每年支付一定的检测费用,这项费用估计为每年15万元1),即:

V7=γ3C3+M3=0+15=15万元.

3.2.8 每年应给予水源保护区的补偿金额合计

根据以上7部分的计算,可以计算出每年应给予珊溪水利枢纽水源保护区总补偿金额为:

V总补=V1+V2+V3+V4+V5+V6+V7=0+ 12913.26+0+2545.25+3900+823.86+15= 20197.37万元

对于这些补偿资金,由于部分补偿资金国家已有专项资金进行了考虑.在考虑补偿时,就需要扣除这些进行了补偿的部分.

(1)提高水环境质量标准费用补偿

目前,浙江省市两级已经对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费用资金作出了专项补偿,省市每年投入3000万元,共投入6年.因此V4部分可以不用再进行补偿.

(2)退耕还林损失补偿

2002年12月25日国务院颁布《退耕还林条例》,政府政策规定,每退一亩耕地,补助粮食100kg(北方地区)或者150kg(南方地区),另加50元种苗费和20元补贴,粮食和现金的补助年限,先按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计算,到期后可根据农民实际收入情况,需要补助多少年再继续补助多少年.后来把补助粮食改为现金(按当地市场价折算).这样折算下来,每亩大约补助200多元,与前面估算的每亩耕地纯收入相差不大.因此这部分可以不用再进行补偿.

(3)生态公益林管护费用补偿

《浙江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生态公益

 62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第20卷

林的资金投入.有国家重点生态公益林和省重点生态公益林的县(市、区)应按规定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逐步建立、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对纳入重点生态公益林管理并达到重点生态公益林建设要求的森林资源、林木投资经营者给予一定的补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补助范围、标准和对象及使用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林业厅另行制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人员经费及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根据国家和省重点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的标准要求,泰顺县、文成县把珊溪水库区周围的森林界定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面积为45770hm2.200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对列入重点生态公益林,按每亩8元的标准给予补偿,2006年补偿标准提高到每亩10元,2007年补偿标准再次提高到每亩12元,应给珊溪水利枢纽水源保护区生态公益林补偿额为823.86万元,对于此部分,因为已有专项资金补偿,因此可以不予另作补偿.

在考虑前面3项专项补偿后,还需对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水源保护区作出净补偿的金额:

V净补=V总补-V4-V5-V6=20197.37-2545.25-3900-823.86=12928.26万元

这部分补偿资金仍需要在文成与泰顺两地进行分摊,分摊按照水源保护区的集雨面积进行分配比较合理.文成县集雨面积为1213.28km2,泰顺县集雨面积为864.3km2,因此,文成应分得补偿资金为7549.94万元,泰顺应分得补偿资金为5378.32万元.

3.2.9 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资金的筹集与使用

水资源使用主要是3个方面:城市生活用水、城市工业用水、灌溉农业用水.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由珊溪水库和赵山渡引水工程两部分组成,是一个以灌溉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发电和防洪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根据《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2),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年可供水量(P=90%)可达到7.3亿t,其中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向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供水量为6.53亿t,农业灌溉用水量为0.77.水资源保护补偿费用应按照可供水量进行分摊,因为如按目前实际供水

2)珊溪水利枢纽管理局.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R]. 2003.量分摊,将使得下游地区承担了未享受到因水资源保护带来的效益,有违公平合理原则,而按照可供水量分摊,将有利于平衡水资源保护方和受益方之间的利益.

对农业用水,由于农业灌溉经济效益低,难以收集补偿费用,这部分补偿费用全部可由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即公共财政应直接转移支付金额为1363.67万元(12928.26×0.77/7.3).

对于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可以采用水资源附加费的形式附加到水费中.单位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水源地补偿费用为:

p水补=V/Q=(12928.26-1363.67)/65300≈0.1771元/t.

对分摊到工业用水的水源地补偿费可按0.1771元/t直接附加到水费中,对城镇生活用水,依照准公共产品的性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费可按适当的比例添加到水费中,其余部分由财政负担.

据此可以计算出应分摊到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上的水源地补偿费为:V S=0.1771×65300=11564.59万元.

以上筹集的水资源保护资金应由水源地保护专门机构统一负责保管分配,用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农业灌溉方式、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土流失治理费用补贴、水质检测费用支付等.

4 结 语

实施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应从水权使用权损失、发展权损失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应以水资源附加费的形式筹集生态经济补偿资金,补偿资金应进行合理使用分配.

参考文献:

[1] 阮本清.首都圈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2] 王艳霞.岗南水源保护区生态经济损益模型与补偿方法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04.

[3] 浙江省统计局.2006年浙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第4期杨东进:水源地生态经济补偿实证研究-以珊溪水利枢纽为例63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及建议

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研究及建议 摘要: 多年来,我国北方草地生态主要由于超载的人口,加上不适宜的追求眼前利益的政策引导,滥垦、滥牧、滥采、滥伐,造成大面积的草地退化、沙化,生态环境恶化。文章阐释了草地沙漠化的成因、现状;提出了必须由国家高度重视治理、全民行动、长期坚持治理才能解决草地生态问题及遵循客观规律保护建设利用草地,恢复自然生态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草原生态;恢复;草地沙化 草原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全球草原总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3。草原是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但却养育了全球近1/3的人口,人们的食物结构中有11.5%来自草原。同时,草原又具有保护陆地生态环境多样性、减少沙尘危害、减少水患、调节气候等多种生态功能。但是,在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干扰以及近年来气候变暖的影响下,全球有近一半的草原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草原退化已成为当今全球的重要生态环境问题。 1 草原沙化原因及现状 1.1 草原沙化是自然现象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 草原是介于荒漠与夏绿阔叶林带之间的地区,草原上的植物属于夏绿旱生性草本群落类型。草原气候的特点在于比夏绿阔叶林带干旱,但比荒漠要湿润。如果气候持续比原来更加干旱时草原便向荒漠过渡,这就是荒漠化的过程。沙漠化是一个环境退化现象。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有的一直处于裸露状态,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即是如此。另一类沙漠,主要是平沙地,被后来出现的黄土层和土壤层所覆盖,处于潜伏状态。这种被埋藏在地表以下的粉沙,被称作“古风成沙”。由于人类将森林伐尽,将野草烧光,其结果是将地表土搞得支离破碎,在表层土薄的地方,地下潜伏的粉沙便暴露出来。由于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季风强烈,地下暴露的粉沙便四处吹扬,形成地表沙层,聚起沙丘。于是原先的草地、耕地变成了现在的沙漠。中国北方的许多沙漠都是人造沙漠,如毛乌苏沙地、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等。人造沙漠在世界其他国家也存在,在非洲、美洲分布广泛。草地的沙漠化使大气侯变得干燥,土地滋生能力

浅谈水源地水资源涵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浅谈水源地水资源涵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发表时间:2018-07-24T10:18:30.90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7期作者:蒋小林[导读] 近年来,全国各地随着社会经济大开发、农业大发展 蒋小林重庆市梁平区竹丰水库管理处重庆市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随着社会经济大开发、农业大发展,而忽视饮用水源地的管理保护,加上水源地周围农家生活水和农田施肥氮磷等排放总量的持续增加,水质状况逐渐有恶化的趋势。优化了库周的生态系统,对水库水质及水环境进行了保护,有效遏制了库周居民生活对水库水质造成的影响,努力达到人类活动与自然和谐统一。关键词:水资源涵养与水生态修复;优化生态系统;保护水环境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 1概况与现状盐井口水库位于长江水系高滩河右支七间河的上游,地理位置为东经107°32′,北纬30°7′。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集水面积54.6km2,主河道长22.4km,河道综合平均比降25.9‰,区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1281.9mm。水库下游为梁平区重要的工业区和产粮区,担负着下游3个乡镇、渝万高速公路、318国道以及重庆至东部山区几个县的交通公路、乡镇厂矿、企事业单位防洪保安任务及工业和生活供水任务,实际供水人口8.2万人。 随着水库流域范围内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水源地的保护反而不断下降,同时传统的农业耕作加剧了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水环境质量现状与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极不协调,也给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2水资源涵养与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2.1地质地貌 水库流域属低山丘陵区,海拔在470m-1100m之间,位于渝东褶皱带明月峡背斜东南翼。流域地处梁平著名的竹山,有百里竹海的美名,植被条件较好,水土流失较轻。地层稳定,无断裂构造破碎带和滑坡与大的崩塌,地震基本烈度小于VI度。工程区土壤多样,土地利用率较高,农耕较发达,耕地集中,主要种植红薯、小麦、玉米、油菜等,土层厚薄及肥力差异较大,生物种群一般,分布地差别悬殊,并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水库所在区域环境状况较好,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光热条件好,区域地质条件亦较好。 2.2设计理念 实行生态涵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新时代水利人的责任与面临的挑战。库滨植被带对拦截径流中的固体颗粒、吸收营养盐、减少入库污染负荷有重要作用,对水库周围的水文、地貌、生态具有较大的影响,在涵养水源、改善水质与水环境、保持水土、隔离和绿化景观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2.3工程建设 水库水源地水资源涵养及生态修复工程分为库滨植被带工程、水源涵养林工程、自然湿地工程、生态廊道工程、生态沟渠工程、农村院落水污染防治工程、宣传公示牌工程等7项。 2.3.1库滨植被带 该水库的库滨植被带主要为乔木-灌木方式,灌木较多的采用带刺植物蔷薇、火棘等,栽植后通过2-3年的生长,植被带可避免水土流失、阻隔农药化肥污染源进入水体,达到涵养水源、生态修复的效果,同时带刺灌木可阻止人畜进入水库,避免人畜对于水库水质的直接污染。水库库滨植被带位于水库与库岸公路之间的区域,成带状分布,分6个区段。 A区段,因区域内部分植被生长较好,库滨植被带工程对于此区域予以保护,采用补种乔木。配置植物以乔-灌-草结合方式,主要种植了桂花、水杉、垂柳等植物,注重隔离、修复涵养和景观相结合布置。 B区段,由于公路改建工程和滑坡等的影响,该区域内大部分植被覆盖率低,采用种植香樟、水杉、垂柳、火棘等植物进行植被恢复。 C区段,主要种植火棘、水杉、香樟等植物形成乔灌隔离涵养植被带。 D区段,由于公路改建工程造成此区域现状为裸地,无植被覆盖。采用以乔-灌结合的方式进行进行植被重构,乔木主要种植垂柳、水杉、香樟,小乔木紫薇,灌木选择蔷薇等。 E区段,工程区域位于水库和道路间的狭长地带,坡度较大,有少量的原生植被。配置植物以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进行,乔木主要种植垂柳、水杉、桂花和香樟,灌木选择云南黄素馨和蔷薇,临水湿生区种植美人蕉。 F区段,位于水库和道路间的狭长地带,该区域靠近水库一侧种植水杉、垂柳和美人蕉,靠公路一侧种植桂花和火棘。 2.3.2水源涵养林 水源涵养林是以改善水质、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垂柳、柚子、水杉、天竺桂、桂花、蔷薇、云南黄素馨。水库水源涵养林主要分布在A区和F区,A区水源涵养林所在地由于农业开垦、雨水冲刷和坡度较大等原因导致此区域有滑坡现象,但该区域土地经营权属于当地农民,因此设计采用栽植果树柚子树的方式进行水源涵养,靠水库一侧种植一排垂;F区内水源涵养林位于废弃厂矿和水库间的区域,种植垂柳、天竺桂、桂花、水杉等乔木,沿水库一侧乔木下层种植带状种植蔷薇和云南黄素馨。 2.3.3自然湿地 自然湿地利用湿地植物庞大的根系系统达到对污染物特别是N、P等进行吸收。对于水库库周居民集中的区域,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集中,且原为滩涂的地方建设自然湿地工程。使水库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经自然湿地处理后再进入水库,以达到保护水质的目的。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区作为我省战略定位之一,要求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地,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容,也是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基础保障。 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 受降雨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全年80%的降水集中在6至8月份),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等条件制约,我市区域性缺水情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同时,在“海岛型”水系和北部山脉地势影响下,我市河流流域围小,河流短小且湍急,饮用水水库只能依靠水源地保护区进行调节才能形成有效蓄水。因此,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地以维护城市供水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国游客大量增加,对用水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市旅游接待人数从**年的**万人增加到**年的**万人,全市城市用水量已近**万吨/日。对于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市,保障饮用水供应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加快,我市饮用水水源正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保护环境,需要我们立足长远,科学谋划可持续利用饮用水

资源,实现水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饮用水水源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市**等五宗饮用水水库已经省政府批准划定了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km2,其中:一级保护区**km2,二级保护区**km2,准保护区**km2。但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污染局面复杂 我市水源地周边相当部分是重要的农业耕作区及经济作物种植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以及农业的粗放管理,促使其土壤中的人工化学物质含量增加,而化学残留物随雨水或径流汇入水库,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对水库构成面源污染威胁。除面源污染外,水源地还面临着无序开发工业、旅游等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复杂的污染局面。**水库上游**农场橡胶厂年产胶3000吨,其产生废水的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浓度(352mg/L)超出排放标准3倍以上,而未经严格处理的污水通过径流、地层渗透等方式汇入水库,影响了水库水质。**高尔夫球场建在**水库**平方公里的集雨围,并紧贴水库一级保护区,在生态防护和排水治污设施未完备的情况下,该项目的实施势必影响**水库供水安全。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我市水源地周边村庄排水多为地表漫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以及垃圾随意堆放、就地填埋等现象随处可见。水源保护围极其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未经处理的污水就近排入沟渠、河道、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_六年级作文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 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身边生态环境的变化大连一面靠山,三面环海。是国家首批“环保模范城市”,又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500佳”。这里气候宜人、四季分明、环境优美,是很多外地小朋友向往的地方。 还有金石滩、旅顺口、冰屿沟等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也盛产樱桃、苹果、桃子等特色水果,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城市。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连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各种变化。这些变化,我觉得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记得前几年我居住的开发区街道上车辆非常少,楼房也不多。 但现在街里塞满了各种车辆,到处大兴土木,高楼林立。生活方便了,但道路拥挤了,树木减少了,空气中充满了二氧化碳的味道,让人嗓子不舒服。工厂也多了,海水变污浊了,因为工厂的污水只能排到大海里去。我担心总有一天海里再也看不到一条鱼。 本应是鲜花怒放的美丽7月,大连却迎来了一场灾难。有家石油企业的输油管道爆炸了,好多原油流进了大海。天空的一边被黑烟笼罩,我在家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让人头混脑涨,窗户都不敢开着。我们全家最喜欢去纳凉的丽娇湾和金沙滩再也不能去了,海边一道道黑色的油迹,被草垫子吸附着,海水变黑散发着讨厌的味道,真是触目惊心,让人心痛!什么时候能变回原来的样子啊?我要从做小事情开始,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做点贡 第1页共2页

献。 比如少坐汽车多走路;拒绝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不使用塑料袋;尽量不使用空调,不乱丢垃圾。积极参加种树活动,不践踏草坪;在学校也节约用水、节约用纸。我希望我们快点长大,好好学习,能够做出马上让空气清新,海水洁净的神奇发明,望让我的家园永远美丽、干净。大连开发区松林小学5年4班郑佳豪 第2页共2页

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生态研究

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的生态研究 一、研究草原生态恢复的重要性 草原资源是我国生态系统中天然形成的最有价值的生态屏障,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流失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另外,它的生态功能也表现在调节气候、改良土壤、增肥地力、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等方面。 草原是蒙古民族生命之根,对游牧民族来说,草原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他们生存的根本,蒙古民族关于保护爱护土地、草原的思想意识、法律法规及其贡献等都来自于蒙古民族把草原看成其生命之根的优良传统。草原生态恢复有利于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草原、植被是五畜的食物来源,从而只有草原生态得以恢复才能为五畜提供足够的食物,草原畜牧业才得以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的恢复给游牧经济提供存在和发展的空间,而作为经济基础的游牧经济的发展则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游牧文化提供和奠定了存在和发展的坚定基础。因此可以说,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对于保护和发展蒙古民族传统游牧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但是,由于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地势高,土壤多呈沙性,沙源丰富,易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再加上多年来的超载过牧,我国的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目前我国90%的可利用草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沙化、退化和盐渍化的草原面积已经达到了1.35亿hm,出现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水位下降甚至断流、湖泊干涸、水旱灾害频繁发生以及沙尘暴次数增加等现象。草原生态“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生态系统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退化,使人类陷入了自身导演的生态困境之中,已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不仅使草原地区及其屏障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且更直接的影响是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甚至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天然草地畜牧业是西部草原地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牧区经济发展主要靠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使广大牧民丧失了基本生产生活资料,使得生物生产力降

某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估报告

工程号: xx内子口水库水生态修复工程 初步设计 评估报告 二○一一年十一月1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 (2)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3)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 四、水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3) (一)水源涵养林 (4) (二)人工湿地 (4) (三)生态浮床 (5) 五、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 (一)投资估算内容 (5) (二)投资估算额.........................................5六工程效益 (6) 七、其他 (6) (一)编制依据 (6) (二)项目组织管理 (7)

八、结论与建议 (7) (一)评估结论 (7) (二)建议...............................................8附表1项目投资估算评估对照表. (92) 一、项目概况 内子口水库位于南岸区广阳镇银湖村,工程所在河流属长江水系小溪河支流。地理位置是东经106°45′12″,北纬29°34′00″。 内子口水库是一座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有场镇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的小 (一)型xx水库。工程于 1958年1月动工修建,于 1963年6月完工。工程建好后又于 1964年3月至12月进行整治,并于 1973年9月至 1978年12月对工程进行扩建。水库总库容 149."15万m3,死库容 3."07万m3,xx库容 122."93万m 3。"xx坝型为均质土坝,现有坝高 15."18m,坝顶高程 329."68m,设计洪水位32 8."98m,正常高水位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三篇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三篇 篇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防治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障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辖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辖区内所有集中式供水的饮用地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水源地(以下简称饮用水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 第三条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并具体落实。 第四条保护区划分为一、二级保护区,其中:一级保护区:自取水点起,上游50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500米的陆域范围,包括范围内所有支流的全部水域及两岸纵深各500米的陆域。二级保护区:自一级保护区上游界起上溯10000米或水源点上游的水域,河岸两侧纵深各1000米的陆域范围,包括范围内所有支流的全部水域及两岸纵深各500米的陆域。 第五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中,一级保护区的饮用水质必须符合《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必须符合《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必须符合(GB/T14848)Ⅲ类水质标准。 第六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实行全面规划,统一管理,分工负责,以防

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保证饮用水安全为重点,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目标,坚持饮用水水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统一。 第七条进入或居住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的规定,切实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和改善水质。 第八条任何单位或个人对污染、破坏饮用水水源地的行为,有控告、检举的权利,并有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义务。 第二章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第九条已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由水利部门组织设定界碑或界桩。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擅自改变保护标志和界桩。 第十条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从事网箱养殖、拦网养殖、投饵养殖、捕捞作业; (二)使用燃油机动船; (三)开山采石、采矿; (四)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用品; (五)经营向水域排污的餐饮、娱乐业; (六)施用化肥,使用高浓度、高残留农药; (七)建设畜禽养殖场以及敞养、放养畜禽; (八)向水体排放污水; (九)排放生活垃圾,倾倒、堆放、填埋其它固体废物; (十)毁林开荒、烧山开荒、破坏植被和非更新性砍伐水源林、护岸林等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行为(必须根除森林病虫害及因防火需要的除外);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教师教育学院应晓波22100610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生态环境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气候的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涵盖了人类的战争,人口增长,人类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国对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气候的了解及其及气候变化(侧重于气温)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的影响分析,还加上对人类战争,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了解和分析,明确人类只有约束自己的行为,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模式,才能实现人类的更好的生活与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的观点。 前言: 随着人类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我们与生态环境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人类影响生态环境的能力也越来越显著,生态的环境在近些年来遭受我们广泛的破坏。森林植被锐减、不少物种灭绝、淡水资源短缺、绿野变为沙漠、环境趋于恶化。这不是局部事件而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只是存在区域差异而已。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成为人类力图与环境合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抉择,也应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念与责任。那么就人与生态环境这一话题,在下面的文章中,我将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就这一问题做一些分析。 正文: 自地球诞生以来就有了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这一变化可大致归因于各种物理、化学以及后来才出现的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人类出现之后,各种自然的与人为的因素共同塑造和改变着生态环境,后者逐渐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力在现代社会愈益显现。在生态环境自身演变的历史上,人类既有可能是幸运儿,也有可能是受害者。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因子,人类在利用、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同时反馈于人类——既有可能报答、施惠于万物之灵,也会对灾难的始作俑者施以报复。为了更好地认识当今的环境状况则需要追溯其发展变化的历史,而人类社会的历史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史;因此,无论是基于现实的还是历史的,生态环境探究都有理由回顾历史。 一、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研究结果 竺文认为:仰韶和殷墟时代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高于当代2℃;周朝早期寒冷,春秋时期变暖,这一温和气候一直持续至西汉;东汉趋于寒冷,并延续至南北朝;隋唐至11世纪初气候温暖;12世纪初气候转寒并延至14世纪,其中13世纪初、中期存在短暂温暖;15至19世纪气候寒冷,其中17与19世纪更为寒冷;近5 000年来最低温度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1200和1700年,气温摆动范围1—2℃;在400至800年期间内,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①而后,王绍武、于希贤、满志敏、王子今等诸多科学家对竺可桢的观点进行的修正和完善。1988年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1年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20世纪全球平均地

菱角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BEOFAN 江汉区菱角湖 耕水技术生态修复工程 方 案 设 计 珠海风光耕水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2009年7月

、总说明 (1) 1.1 工程名称 (1) 1.2工程地址 (1) 1.3工程主管部门 (1) 1.4设计依据 (1) 1.5设计原则 (3) 1.6设计范围 (3) 1.7 工程目标 (4) 1.8工程期限 (4) 1.9工程投资估算 (4) 、基本概况 (5) 2.1气候特征 (6) 2.2水环境现状 (7) 2.2.1菱角湖水功能区划 (8) 2.2.2水质现状 (8) 三、方案设计 (9) 3.1工艺方案的确定 (9) 3.2构建湖水造流工程 (9) 3.3完善外源污染控制工程 (11) 3.4构建高效净水景观型漂浮湿地 (12) 3.5构建健康湖泊生态系统 (12) 3.6建立湖泊生态系统长效管理系统 (13) 3.6.1建立管理机构 (14) 3.6.2制订菱角湖保护条例 (14) 3.6.3生态环境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14) 3.6.4突发污染负荷冲击应急处理方案 (16) 四、工程投资估算 (18) 4.1编制依据 (18) 4.2工程投资说明 (18) 4.3工程投资估算表 (19) 4.4投资估算清单 (20)

亠、总说明 1.1工程名称 江汉菱角湖水体生态修复工程 1.2工程地址 武汉市江汉区菱角湖 1.3工程主管部门 江汉区水务局 1.4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 (4) 《湖北省水功能区划》,(鄂政函〔2003〕101号); (5) 《室外排水设计规划》,(GB50014-2006 ; (6) 《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2002年; (7)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

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经验借鉴

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城市水源地对于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水源地的水质与水量,世界各国对城 市水源地周边的工业生产普遍进行了严格限制,同时对水源 地居民因生态保护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国内福建、浙 江等省也对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 究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经验,对于我省加强生 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外建立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成功范例 1、美国纽约市政府饮用水源补偿计划。美国是个高度崇尚市场经济的国家。为加大水源涵养地农民对水土保持的 积极性,美国在水源地保护方面建立了以水权交易制度为主 要手段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建立上下游之间或水源涵养地 与清洁水使用者之间的环境产权交易市场,来解决上下游公 民之间的利益矛盾。如纽约市90%的饮用水来自于离该市200公里的特拉华州的乡村,那儿有7.7万人和350多个奶牛场。1989年美国颁布了一项新的法律,规定饮用水要么 经过过滤,要么实施微生物含量最小化的水域管理计划。建 立新的过滤厂纽约市需要花费70至90亿美元,为了避免这笔庞大的花费,1992年纽约市政府与水源地农民和森林所

有者达成生态补偿协议。协议规定,采用最佳生产模式(不 破坏水源水质)的奶农和森林经营者可以获得400万美元的补偿金,而这些钱足以弥补他们的额外生产成本;同时,纽 约市政府还向改进和重建城市污水处理厂、改进供水设备或 者大坝的人支付 4.7亿美元的补偿。尽管这是一个自愿参加 的协议,但由于较好地考虑了水源保护者的利益,因此超过 85%的农民和水源环境相关方参加该计划并领取了补偿金, 使该计划取得了全面成功。 2、法国威泰尔矿泉水公司水源地保护项目。20世纪80年代,位于法国东北部的莱茵河-默兹河流域水源质量受到当地农业活动的严重威胁,依赖该地区干净水源制作天然矿泉 水的公司不得不做出选择,要么设立过滤工厂,要么迁移到 新的水源地,而威泰尔矿泉水公司采取了保护原有水源地的 方法来减少成本。威泰尔公司通过向农民支付费用,要求农 民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包括减少和改进奶牛养殖业、改进对 牲畜粪便的处理方法、放弃种植谷物和使用农药化肥以及在 流域内植树造林等措施,以确保水源质量不被影响。为了实 现这一目标,威泰尔公司投资约900万美元在水源区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购买了1500公顷农业土地,将土地使用权无偿 返还给那些愿意改进土地经营措施的农户;与40多个愿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农场主(总土地面积为1万公顷)以每公顷土地320美元(连续7年)的价格签订18~30年的生

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

我们都知道人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哺育人类的父亲,而水源是哺育我们的母亲。肥沃的土地让当地的人民收益,贫瘠的土地让周围的人民饱受痛苦。而随着人们对于土地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很多土地已经不复当初的肥沃。不仅长不出植物,而且导致种种地质灾害的频发。所以近年来我国一直对于环境破坏的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因为使用了新型的复绿技术也出现了一定的成效:三亚红树林生态公园,上海天马山世贸深坑酒店,唐山深坑公园,呼伦贝尔大草原覆绿项目等等。但是大家在感叹这些生态项目成功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他们是用何种方法“妙手回春”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可以说生态修复的解决办法很多,除了我们常见的除了矿山生态修复以外,土地修复的范围非常广,比如盐碱地的生态修复。但是,有些地方提倡生态修复,但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做的是生态修复工作,实际上却在破坏生态。所以我们要遵循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客土喷播技 客土喷播技术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喷播技术,是以团粒剂让客土形成团粒化机构,加筋纤维在其中起到类似根茎的网络加筋作用,从而造就一定厚度的具有耐水性、风侵蚀,牢固透风。与自然表土类似。喷播基材是保证喷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把东南喷播木纤维和其他基材

一起混合,而使用原木纤维的好处就在于它的保水性。贫瘠的表面也可以较好的解决。 2、SPF喷播技术(东南喷播木纤维) SPF喷播技术是热处理植物纤维无土喷播薄层基质材料,喷播后可以长久持绿,在喷播一周后开始逐步自行降解转化为有机肥,帮助植物后期的自行生长。目前SPF复绿已广泛用于国内外的矿山修复、边坡绿化、土壤改良、固废覆绿等生态修复技术。 东南生态修复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矿山修复、边坡绿化、土壤改良、固废覆绿领域的材料及施工工艺的研发、改良与推广。公司于2010年引进德国ANDRITZ生产线,现喷播木纤维年产能可达6万吨。公司目前拥有专家、工程师21名,配套大、中、小型施工队120多家,专业提供从勘察、设计、施工及养护的整体绿化方案。其自主研发的专利产品-喷播木纤维,填补国内喷播领域的空白;自主研发的SPF复绿工艺,既有效解决生态修复领域“快速复绿、永久持绿”的难题,也解决了“成本更低、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的市场要求。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

附件 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 遥感调查与评估项目通报表扬集体和个人名单 一、通报表扬集体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辽宁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 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3—

湖北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农村环境保护处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环境生态研究所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处 云南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 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保护处 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所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环境监测室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自然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信息技术研究团队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生态与农村环境规划部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生态环境遥感部 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运行管理部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4—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系统评价与规划研究组 中科院地理学与资源科学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科研计划处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数字农业研究室 二、通报表扬个人 李鹏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水和生态环境管理处 姜磊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刘春兰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张征云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郭健天津市环境规划院 岳昂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 王伟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万宝春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霄宇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李光毅山西省环境保护厅自然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处 党晋华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马晓勇山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苏金华内蒙古自治区排污权交易管理中心 布仁图雅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生态监测室 —5—

恢复植被方案(知识材料)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呼和扎和小队街巷硬化工程 草原植被恢复方案 鄂尔多斯市泰发祥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呼和扎和小队 街巷硬化工程项目部 2016年4月28日

一、概况 1、自然环境 该项目位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境内,地势平坦,起伏不大,土壤成分以钙土为主,部分地区也有不少风积沙,自然区划VI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植被以野生植物为主,稀疏、低矮,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地方。 2、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呼和扎和小队街巷硬化工程,全长24.369公里,拌合站占用草地约20亩,取土场占地约3亩,工程完工后,应采取草原植被恢复工程。 二、生态影响 1、生态影响分析 该工程拌合站场地内原主要植被为锦鸡儿、针矛、沙蒿及部分草本植物,生态环境质量较差,土地风化严 重,植被退化。项目施工期拌合站场地将全部清除原有 植被,平整场地。这将造成草原植被破坏,同时项目建 设将破坏和改变原有地貌,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很 大影响。 2、生态影响防治措施

(1)合理规划和设计 使项目对草原的临时占用达到最少程度,拌合站要合理规划设备、储料场及进场道路的位置, 达到节约用地的目的。 (2)施工阶段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施工范围严格控制在规划范围内,防止施工机械对草原植 被的扰动破坏;加强对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教育, 要重视草原防火工作;注意卫生,控制扬尘、上 垃圾和建筑垃圾对周边草场的污染。 (3)施工结束 对临时占用草原采取植被恢复措施和相应的绿化,以减少风化沙发面积,降低项目建设对区 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总之,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环评文件要求实施,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文明施工,尽量少破 坏原生植被。 三、植被恢复及绿化措施 1、管理措施 通过工程建设单位自身教育宣传,增强广大员工自觉维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意识,同时通过草原监理机构的

水库河道整治工程 库区生态保护工程以及水环境修复工程方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项目背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指导思想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基本原则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编制依据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实施范围及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2水环境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项目区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口水库概况 .................................................................. 错误!未指定书签。3问题诊断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目标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存在问题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现状评价 ........................................................................ 错误!未指定书签。4绩效目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生态环境效益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投融资效率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管理效力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社会效应目标与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5技术路线与措施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河道整治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库区生态保护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 5.3水环境修复工程 ............................................................ 错误!未指定书签。6效益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社会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经济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生态环境效益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根据市政府关于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X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实施方案》要求,X年12月底前,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96%以上;X年至X年,建立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应急处置、技术管理体系。 二、主要任务 (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 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规定的Ⅱ类或优于Ⅱ类标准,水质补充和特定项目要达到该标准规定的限值要求;二级保护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规定的Ⅲ类或优于Ⅲ类标准,并保证流入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一级保护区水质标准要求;准保护区的水质应保证流入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满足二级保护区水质标准要求。 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包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水质各项指标不得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规定的Ⅲ类标准。 (二)开展保护区勘界,规范保护区建设

X年12月底前,各县(区)要勘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走向和实地拐点坐标,核定保护区边界,绘制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边界矢量图和图集,作为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X年6月底前,各县(区)要对保护区内有道路交通穿越的地表水和潜水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建设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等设施;对穿越保护区的输油、输气管道采取防泄漏措施,必要时设置事故导流槽。X 年9月底前,各县(区)要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识、标志和隔离防护工程建设;各乡镇要于X年12月底之前完成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识、标志和隔离防护工程建设。 (三)加强保护区环境监督管理 各县(区)要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技术要求》(HJ/T773-X),加强保护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关闭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关闭或拆除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全面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网箱等水产养殖及旅游等可能污染饮用水水体的违法行为;拆除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违法建筑;关闭或拆除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可能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企业;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从事畜禽养殖、网箱等水产养殖及旅游等活动,要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污染饮用水水体。X年12月底前,对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单位,由当地政府(管委会)责令拆除或关闭;对二级保护区内可能导致保护区水体污染的排污单位,制定综合整治计划,确需取缔、关闭、搬迁的,由当地政府(管委会)依法整治到位。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系统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 刘培斌(北京市水务局) 摘要: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的经验,在于有明确的思路、系统的规划和具体的实践举措,针对北京水源地现状及问题,介绍了北京形成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的思路、原则和措施。 关健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 做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是确保饮水安全和健康生活质量的首要条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首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必要前提。近几年来,因水源污染导致群众健康受到危害的事件时有发生,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与管理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排污总量与环境容量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环境事件增多,水源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一、北京市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及问题 北京的饮用水水源有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官厅水库、永定河、京密引水渠等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饮用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根据供水对象分为城区供水和郊区供水,供水的重点在城区,郊区是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也是水源保护的重点和难点。截至2005年,用作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机井5099眼,大口井587眼,小型水库2座,截泉截流130处。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水源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水源保护区上游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养殖粪污大量排放,水源保护区内水源涵养能力不足,面源污染较严重。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污水和雨水排放系统还不完善,村庄排水多为地表漫流,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水冲厕所普及率不足20%,垃圾随意堆放、就地填埋。水源防护区内902个村庄3.5万m3/d污水没有处理,污水处理率低,未经处理的污水就近排人沟渠、河道、渗坑、渗井,对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造成影响。 三是农村水源区域管理缺位。在水源保护区附近存在非法开矿、建厂、建度假村、挖沙取石等现象。农村企业污染缺乏有效治理,租赁农村土地的企业,管理比较混乱,村庄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部分企业急功近利,污染严重。 四是饮用水水源地立法工作滞后,监督管理和执法力度不够。仍存在向水源保护区随意倾倒垃圾、排放污水等现象,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因不想多支付运行成本而间断运行,甚至有的污水不加处理就直接排出,违法成本远低于处理成本,缺乏严格管理制度、保护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 五是需进一步完善水源地保护与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水源区污染治理的生态、环境与经济补偿机制。农村地区多为单村供水,在本村打井取水,长期的卫生习惯及基础设施的缺失,对饮用水水质造成威胁。 另外部分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行,建设与运行管护资金不足。 六是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守法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水源地保护的总体思路与原则 1.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小流域污染综合防治为重点,统筹污染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管理,统筹区域与流域管理,统筹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统筹流域上下游,依靠科技进步,完善环境法制,强化监管制度,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宣传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水源地保护问题。大力发展循环水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 2.水源地保护原则 ①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协调,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在全面普查饮用水水源地状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