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公报,社评

大公报,社评

大公报,社评
大公报,社评

《大公报》社评(1934年11月23日~30日共七天的)

《匪区之追击与清理》

【《大公报》;1934年11月23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三,夏历甲戍年十月十七);星期五;第123本,第324页;第二版】

近来剿匪工作,已集中于追击与清理。追击方面,重心在于湖南;清理之事,则江西福建,均在积极进行之中,而江西匪化最深之宁都,石城,兴国,瑞金,雩都,会昌六县,行将划为特区治理,尤征当轴重视清理工作不在追击军事之下,吾人于此,愿更贡献所见,或可供万一之参考。

查赣匪之终必突围西窜,早在识者意计之中。本年六月,何X(看不清)特作广州之游,最大任务,即为晤商粤桂军事领袖,预谋赣匪脱围后共同堵截之方略,此系一公关秘书,至今尽可复按。自八月萧克股匪,突出赣南,赣西以进湘南,间道入黔,卒抵川黔边境,达到其会合贺龙之目的。世人因是对于湘粤军之能否截击共匪主力窜往湘川,重恢疑问。迨十月下旬,赣匪主力,逐渐自赣县上游,出南路军防地之信丰,南康,大庾等处,进陷崇义,十一月一日复窜达湘边汝城,经湘军迎击,幸未得逞,乃又回窜粤边,绕道以入湘之宜章临武而据之。窥其意殆欲经郴州耒阳宝庆武冈。突出湘西,以入川黔,幸而国军兵力甚厚,宜章临武,先后经湘粤各部队收复。本月十六七日李宗仁白崇禧复赴湘桂边布置防务,预料此次赣匪主力,不易循萧克故道,远走黔川,然而所可虑者,国军现在皆以全力布防湘南,而萧贺合股以后,虽一度进陷四川之酉阳,随即弃去,移师湘西,突入永顺,其地距辰沅仅二百数里,故昨日外讯,湘西外国教士,已奉有警戒命令,准备避难;抑贺龙之于湘西,纵横出入,不计次数,现在合萧贺之力,固不难走慈庸以窥常德,威胁长沙,脱曰不然,顿兵湘西,亦足以在可虑也。吾人犹忆萧匪脱围以后,国军尾追,捷报迭至,结果则萧贺卒合,损失甚微,即最近进陷四川酉阳,亦属川军放弃。据闻匪军未到酉城前数日,驻军田部一带,幸另一部队之旅长达某闻警驰援,萧贺乃仓皇退出,而田部竟贪功诳报,克服酉阳,实则真相恰得其反,驻军如此,匪祸焉得不烈?以此为例,则湘西陈渠珍之惟知养兵害民,无力剿匪,又正与不肖川军之经过,即不啻为铁的事实之说明。政府

今日对于剿匪之追击,如仅知侧重湘南,粤桂两省仅求送匪出境,则湘西之贺萧,得地利人事之便,足以破坏政府也。

对于收复匪区之清理工作,重要与追剿相等,而困难则更过之,盖追剿之事,只须计划周密,则土共之搜捕,灾民之救济,秩序之恢复,思想之纠正,在在需欤,事事缺人,实较用兵作战,艰苦不止倍蓰。吾人试观鄂豫边区,平定已历多时,而清理迄未就绪,方在用兵期间,民在倒悬,人心振奋,工作易于督进,政令不难推行,一旦完全收复,则工作难免不由紧张而松懈,人心难免不由希望而缺望,加以土共种子,播在民间,错误思想,牢不可破,善后办法稍有适当,则求全之毁,失望之声,立可传遍民间,重为政府之累。吾人因是主张,对于收复匪区,概宜特别治理,不仅闽赣如此,即收复数年之豫鄂皖匪区,亦宜重加治理,或就山川险要,另划省区,或按地方情形,直隶南昌行营指导,要之非多用干练人才许令便宜行事,同时于财政特予辅助,则清理工作,断难有济,且亦无以收复匪区之百战将士也,愿当轴其深念之!

《覃振氏改革司法意见》

【《大公报》;1934年11月24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夏历甲戍年十月十八);星期六;第123本,第338页;第二版】

近年各方面对司法改革,颇多注意,除法院编制法已经修正为三级三审制,准备实施外,关于法典则民法已全部公布施行,刑法亦将作最后决定,民刑诉讼法亦正同时改革,方在立法院审议之中,其他如法医人才之养成,法曹风纪之肃正,新旧监狱之整顿等等,皆经主管院部努力进行,迭见文报。最近司法院居院长兼管司法行政部务,发表通令,内容虽涉空泛,辞多剀切动人,而该院副院长覃振氏奉派出洋考察司法,于二十二日回抵南京,过沪之时,曾以书面具述其改革司法之具体案。查中国旧日以德化礼治为最高理想,故轻视法制。自清季取法日本,改革法律,实则大率沿袭大陆诸国之成文法规,手续繁重,条教复杂,幸而法官登庸,限制綦严,人品较为整齐,究视行政机关之罪恶为少,所惜者法律与社会不相合,人才与职责不相应,而环境所囿,亦往往阻碍司法权力之运用,以致法院威信,迄未充分树立,转以办事稽滞,为世诟病。平心论之,司法固应改良,而方策亟须检讨。今姑以谭振氏所举各项言之:(一)组织法律改造委员

会之议,吾人亦认为有必要。良以法律不能纯为理想的产物,而须有事实作为背景,具历史的渊源,一经制定,且非假以相当时日,不能范成国民的法律意识,而予以强制推行之力量,是故各国民刑法典,决不轻于改动,法院组织亦不妄事变更,今如罗致法曹界经验宏富之人才,会同新旧法学专家,融合中外,针对现实,作改革法律之重大研究,非有绝对自信,不宜轻于提案改造。此等机关,重在调查研究,具有悠久性质,殊无碍现行法制之施行也。(二)修改民刑诉讼法,已在进行,其目标亦在缩短诉讼时间,节省诉讼费用,惟此两事是否仅赖修改诉讼法即可办到,吾人不能无疑。(三)试办陪审制度,此为国民参与司法之一种组织,日本年来试行,并无良果,中国一般社会能否善用此权,不致转碍审判之进行,实是问题。(四)提高法官待遇,此点吾人完全赞同,惟中国现在各地法官,实领俸给,并不一致,窃意第一步宜使法官俸额,按照官等,归于一致,保障其不折不欠,第二步方可言及提高待遇。(五)试办巡回审判,此事吾人相当赞成,查甘肃近年已经试办,亟应调查实况,从长研究。(六)法官服帽之改正,此属末节,只须服色划一,庄严郑重,任何改正,均无不可。(七)限制律师资格,此事吾人极端赞成。近年律师开业太易,品流太滥,早应取缔,今后宜一面严限律师资格,一面尊崇律师待遇,凡执行辩护职务,满若干年者,得任为高级法官,利其经验,使掌审判,此外社会其他公职,亦可对律师特别优待,俾老成干练之法律人才,在社会多得显露头角之机会。(八)酌采流刑,此事实行困难,且易滋流弊,吾人未敢苟同。(九)监狱整理,此亦应办之事,惟新式监狱,每嫌费用过巨,吾人主张就各地已有之旧监狱,尽量改良,首当合乎卫生,便于戒护,不必多造新监,重增国家负担。以上系就覃氏意见,请略述之,并请国人参考。

一,中国之司法之为世人诟病,一为人的关系,一为法的关系。盖缘立法之人,不尽明了立法的对象之实况,以致规定条文,常与事实相疵谬。如商业关系之立法,每由不明商场情形者杜撰,自无怪乎扦格难行,反为司法之累,其实此事固政府之过,而商界本身,轻视法律,不知预先研究,或要求参加意见,殆亦不能无过焉。今后欲求司法有效率,法律有威信,必须各界民众,咸知重视法律,各就业务地位,注意研讨,促成妥善合用之法规。至于法官则来自学校,只知理论,苟无折狱之天才,或具丰富之常识,则听断之际,自难洞澈情伪。吾人主张今后

法律教育,必须改良,教授人选,务取严格,与其一味贯注理论,生吞活剥,不如采取法庭判例,用为讲授之研究,庶令学生了解有素,一旦身当冲,不致茫然无所措手。再于训练新法官时,侧重讼诉实习,一如医生之临床试验,则一经受命决狱,已具相当能力。法官既好,则司法信用,自亦随以增进。

二,司法不过国家权力行使之一部,虽曰法权独立,初非与其他政治机关,或一般社会相隔绝,如素行之调查,证据之搜罗,邢余之感化,在在与行政尤其警政机关,社会团体,有密切关系。中国法院,向感孤立,今后非与政府各机关及整个的社会组织,打成一片,不能发挥司法效率,补充法院职能,此事固须法界善后联络,亦须各方面好意扶持。

三,中国司法效率固不佳良,而最令人遗憾者更在法官精神萎靡,缺乏振作,如检察官本系代表国家,主持正义,乃于检举犯罪之法定职权,多年来几等放弃,此外审判官之能公正勇毅,执法不阿者,亦不多见,法院之缺乏信用,此亦一因。吾人以为政府既一面整顿法界之风纪,一面更应奖励进司法官守正强项之风节,苟有少数骨鲠非常之士,拥护司法独立之精神,则法曹声威,必为一振,此点窃望司法界努力,更望政府从而为之优容涵养也。

以上三原则,果能办到,则司法改革,基础树立,覃氏所提各项,不难二实现,原热心拥护司法独立者,其善图之。

星期论文:《政府与提倡道德》

【《大公报》;1934年11月25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五,夏历甲戍年十月十九);星期日;第123本,第368页;第二版】

政府应不应该利用他的特殊凭借,去提倡他所认为道德的,本是一件向来有争论的事。除去极端的自由论者和宗法主义的国家,大约都取一种中间之路。不过,在欧洲的这个争执是有一个明显的体态的,即是政治与宗教之关系,即二者之间分合的程度,在中国则以本无所谓“建置的教会”及宗教义之故,所以凡是政府所提倡的道德,每每不外下列两事:其一,宗法时代的仪文及其相关联物事,其二,法律所应当制裁而在中国则不能制裁的,转去乞灵于所谓道德,就前一项看,每似无知之表见,就后一项看,更觉无聊了。所以自民国成立以来,每次政府在

那里制礼作乐,太息于世道人心之日下,而以一纸空文提倡道德,不特在正面所得结果直等于零,且在旁面适足以助威伪善与虚饰之增长而已。

政治责任与道德本是一个大题目,在这样一篇短文中我不能将纲领说得明白。现在但举出几点来讨论。

第一,近代国家决不能以宗法主义为建设国家组织社会之大原则。故凡宗法制度所谓道德之崩溃,每是新时代之国家新时代之经济所形成,正不必过为忧虑。在这些地方,政府只好任时代之自然演进。例如女子的贞操,本可不必成为道德问题,其所以成为道德问题者,本是男权社会所造成。这件“道德”,要依女子的经济地位之变动逐渐改化的。又如女子对于父母的独立性,近二十年来再都市大大改变了,在乡村尚不曾有实质的改变。这个对映,明显得经济变动为道德变动之原因。道德变动之类乎此者,既非政府的力量所能左右,更非具有近代社会学知识者所应痛心。

第二,所谓公德与私德之分,本是一个绝对不通的流行观念。设如所谓德者,其作用不及本人一身之外,这简直和一个人的饮食衣服居处的习惯一样,只要不扰乱到别人,便只是他个人的癖性,其中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设如所谓德者,其作用固及于本人一身之外,这便是与公众有关的事了,这便是公德了。以前的中国社会,本以家为组织单位,所谓国家者,不过是运用征服全能之上层绳索,所以在家庭中之孝弟,在朋友间之忠信,是道德系统之重心,而为公忘私,为国忘己,虽未一般作道德论者所提倡,且为不少理想家所实践,终不成为民众心理上道德之重心。所以损己而服公,在西方富有国民训练的民族中,行之甚易,而损公益己,在我们这样缺少家族以外之锻炼之社会中,改之甚难。我们所缺少者,是近代国民之必要的公德素养,包括着为国家送自己的性命在内。认清这一点,则政府与其费许多口舌,提倡些社会习俗中的道德,毋宁利用政治的及法律的权能,陶冶国民的公德。这话即等去说,用政治屏斥一切危害公德的,用法律干涉一切破坏公德的。欧美先进国家之国民训练,本是经过一个长期的政治与法律的陶冶,陶冶既成,才能以畏法为向义之门,以服公为克己之路。

即如“礼义廉耻”的口号,在上位者登高一呼,自然有无量在下位者四面一应。应自应,而无礼,不义,鲜廉,寡耻,未必一一仍旧。尤其大的患害是一般原来鲜廉寡耻者,作此等呼号不已,仿佛此处在这呼号之下,仿佛他也不算真的鲜廉

寡耻者,这直不啻为此辈添一层护符。所以在位者若真的想提倡礼义廉耻,口号是没用的,只有自己做个榜样,把自己所能支配的无礼,不义,鲜廉,寡耻之徒,一举网尽弃之。古来有句格言,“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书匠的作用还是如此,何况还用政治之权能者?政府真的想提倡德义,只好先作一个澄清自己的榜样,也只须这么一个榜样,就够了。

第三,中国人所缺乏者,是国民训练,不是抽象道德名词。抽象道德名词有时自然也很有用处,抽象名词之训练自然也可以在千百个口头禅中得到十一之忠实信行者。但这个究竟不能普及于大众,且在锻炼有效时分意识上总带些意气性,在躬行上不易于有方法。即如宋明晚年之理学,正是一个抽象道德观念之锻炼,甚效力固能使若干理想家为民族牺牲性命。然而史书与大众差少若干,而且这些理想家在举动上又是乱来的。现在不需要过于凌空的东西,而绝对需要坚实的普遍的国民训练,不需要道德的口号,而需要以法律及政治“纳民于轨物”之劳作。请先谈法律。古来所谓刑礼之不合,本是一种社会的畸形现象,而主张刑礼异趋者,又每是些懒用逻辑的坚儒。柳宗元只得透彻,他说:“其本则合,其用则异。”看他那篇驳复书议之所论,真能一扫礼刑二元论者之误谬。然则政府若果在人民的道德上有兴趣,正应以法律陶冶民德。在立法上固应引进若干反宗法部落的,公民契约的,近代思想(这层颇能办到些),在执法上尤应养成服公从义的习惯,是是非非的良心(这层上却是毫无成绩)。须知法律即是秩叙(应该是“序”?原文照搬。),即是训练,这是自罗马以来一切有成的国家的标准。国民的训练者不是元首,不是辅相,不是大将军,而是公正的法官,这是英美法德诸国的历史事实。若凭借法律的陶冶,将来的中国人公心发达,能做到“其子攘羊而父证之,”中国乃真的超越苏拉时代的罗马,而是一个十足的近代国家了。

请再谈政治在陶冶民德上的效能。孟子说:“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这话在现在啊可能了自然太简单些,然凭借居高临下的地位者,时机好,运用巧,有时真能移转风气。不过,若想行得通,必先自己做个榜样,即孟子所谓“帅天下”,决没有自己向东,劝人向西,而人肯听的。现在若以政治的力量提倡民德,真有好多事可以做,爱国心,服务心,廉洁的行谊,忧勤的劳作,一切等等,数不尽的。只是这些好东西又都不是空口劝人便能做到的,必须自己立个榜样。以我所见,自北平至南京,是不是有开代的气象,我愧

不敢说。我只见天下熙熙,天下攘攘,若不想到国难之深,民困之极,只见到公务机关汽车之多,公务人员应酬之繁,外宾招待之周,不相干的事计书的得意,也真够太平景象了。如此的政治榜样,是能锻炼人民道德的吗?如果一而如此“帅天下”,一面又以制礼作乐,昭显德化,我恐所增进者,转是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耳。

《论教育与职业》

【《大公报》;1934年11月26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六,夏历甲戍年十月二十;星期一;第123本,第368页;第二版】

全国考铨会议方闭幕不久,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又将于十二月一日在京开会。新成立的学术工作咨询处也正在加紧进行介绍职业。教育与职业的关系,目前也很可以算为绞尽脑汁的问题之一了。现在我们提出几项意见,供国人参考。

从枞的方面看,我国使用教育实有最早的历史。前清同治五年便已创设福建船政学堂;到了光绪朝,天津及上海的电报学堂,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湖北矿务局的矿业学堂工程学堂等校相继创立。这时的整个教育哲学,完全凝聚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内。实业教育之后便有职业教育的运动,近年来生产教育的呼声有甚嚣尘上。教育部并已明定提倡实科,贬抑文法的政策。日前考铨会议闭幕宣言中也主张自国民二十七年起,专科以上学校的考试由政府主持。目的盖均在使用学能致用。这种趋势如说得过火些,便颇有以教育为方法,以饭碗有目标的榜样。

从横的一方面看,应用教育与文哲相较,所占的比例也已算不小。据去年所得到的,二十年度专科以上学生,分科数目字看,工科占百分之九点三,理科占八点九,医占四点一,农占三点二,商占四点九,教育占九点六,法政占三十七点二,文艺占二十二点六。法政科中有许多学法律,外交,国际法,银行学等极切实用科目的,又占大半。所以纯习文史哲学的,并不见占全体学生中大多数。中小学文实界限不很清晰,但中小阶级的职业学校也颇不在少数。

应用教育政策,在大体上自然还需要继续推进的。不过有几种问题,我们也不能不预先加以考虑。不然日后便会有流弊产生的。

关于提倡实用科学的方法,我们已屡加论列。我们曾指出,实用科学教育最不可使之“学徒化”。藉着科学教育,使中国人能捉到科学精神,养成科学头脑,方是我们最后的目标。科学所赐给人类的技巧与力量,唯有用间接的方法才能得到,若只以近视的眼光,采取急于图功的手段,则我们唯有永远瞠乎西人之后,望尘莫及。

以考试登进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也不应采取狭隘的政策。考铨制度如能竖立起来,本可以铲除贪污,可以增加效率,而更可以解决职业问题。据统计,英,法,德各国政府所雇用的员工,全在一百四十万以上,美国合计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所用员工,数目在二百万以上。在英国,被政府雇用的人,几占全国有职业者的十分之一;在法国,占十四分之一。现在我国政府公务人员,几乎全是由牍荐,援引而来,其中才称其职的固然未见得没有,但尸位素餐,蔽塞贤路的却仍是不少。所以目前若过能做到淘汰无能,使能者得其职的地步,则大中毕业学生的职业问题,敢谓可以解决。

但是考试政策究竟应该怎样决定呢?我们认为以考试开辟职业之路可,为职业去准备考试则不可。换言之,整个的教育目标,须依整个的中国问题来决定;而考试文官的政策,这应为较“自由”的,较宽汛的。英国六七十年来,依麦考莱的原则,始终采取这种较“自由”的政策。文官公开竞争考试,只考验一般的知识水准。新员任职后再加以训练,结果莫不良好。英国能得到世上最好的文官制度,他所采的考试方法,与有功焉。这种政策实有理由。第一,少年在大学时可以自由地发展个性,毕业之后,如应政府考试而失败,仍有其他活路,而不致所学全成浪费。这实是为社会保留推动力的一个最好方法。政府一方面既可以选拔自己所需要的才能,一方面又可以避免霸占教育的弊病。第二,较高级的事务官吏,也很需要有见识,有本领的人才,所以也必须到均衡的发展。他们处理事务,时常需要适应能力,创造天才,而这些全是不能预授的。因之,低级的机械的员工可以划定时间,加以死板训练;而上层事务官员则必须先受自由式的教育,养成高度的适应性方足胜任。这同时也应该是整个教育的目标。应该牛津剑桥的学生所以能出人头地者,便由于先已养成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应英国文官考试虽在急于求得专门人才,反常能得到优秀的份子。

要之,职业,考铨,与教育,当然须取的极密切的联络。但教育却须有他更远,

更大,更完整的目标,和历史的与民族的使命。他同时自然也该增加个人谋生的能力,提高全国生产的力量,但无论如何,教育不该弄成解决职业的手段!

《英日妥协声中之英国》

【《大公报》;1934年11月27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夏历甲戍年十月廿一);星期二;第123本,第382页;第二版】

由目前之伦敦海军谈判,世论多有英日同盟行将复活之虑,吾人曾于本月二十日社评“英国态度与远东大局”文中,就远东利害观点上,指出英日妥协之非不可能,俾国人晓然于三国谈判并非与我漠不相关,而宜知所戒备。观近一星期来之伦敦谈判,情势依然暗淡,英日妥协之谣仍飞腾于国际间。日前英枢密大臣包尔温氏在格拉斯哥演说远东问题,谓“使余一日在政府中居负责之地位,在英国得悉美国之意向前,则余决不核准实用海军参加任何地方发生之任何战争。”自系为辟此种谣传而发。又据日前伦敦电讯,英外相西门向日代表松平表示,“在成立之海军或其他协定中,必须考虑中国之利益。”实为当然之义。英日妥协之说,本为世人之一种疑虑,以中国所处之地位,尤为关切。然国际关系每视目前利害为转移,吾人固不信英日之终必妥协,亦不敢因包尔温西门二氏之言而释其疑虑。吾人除望英国坚持正宜公道外,茲更就英国本身之利害,一论英日妥协之不智。

英日同盟复活之说,揆厥由来,基于目前利害者半,基于历史感情者亦半。英日两国过去曾有继续十年之同盟关系,至今犹为两国部分人士所歌颂,茲当日本寡助英国踌躇之际,此说因以复起。然试检过去英日同盟之历史,曾造成一气吞全宇之日本,英国所得之利益均不出消极的范围。一九零二年之第一次同盟缔结甫二年,日俄战争即起,日本曾以同盟之威力战胜强俄,租旅大,攫满铁,割库页半岛,大树侵略中国之基。至于英国方面所得之利益,只消极的打消俄法同盟之威胁,远东利益略事稳定而已。此次盟约第一条,赫然规定“两缔约国承认中国与朝鲜之独立,声明两缔约国在中国及朝鲜境内绝无侵略的趋向。”其结果如何?日本不特积极侵略中国,且对朝鲜四其并吞之谋。及一九零五年二次同盟,英国只消极的求印度之安全,日本则将朝鲜并为己有,并进一步的垄断中国之东

北。英美曾拟共同投资建筑新法(新民屯到法库门)铁路,而为日本打消。盖英日盟约中虽有“机会均等”之规定,日本则已视同具文,而以中国之东三省为其禁脔矣。及一九一一年三次盟约告成,越三年欧洲大战爆发,日本虽以英日同盟之名义参战,而其真正的的在攫夺远东霸权。夺青岛,占山东,对中国提出有名之二十一条要求,并进而要挟英国承认其割让山东及南洋群岛之领土权。此以往英日同盟之历史也。就此一本历史账加以清算,则英日两国各何所得,岂不了然?此段历史,只见日本之称霸远东,而英国在远东方面之利益固有退无进也。英文京津泰晤士报近有一社评,谓英日同盟曾保障朝鲜独立,卒被日本吞并,认为英相沙立斯百瑞(Salishbuy)受日本之骗。信哉,英日同盟之为一大骗局也。

就以往而测现在,其势尤显。以往日本尚戴一“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之假面,今则赤裸裸的标揭亚洲门罗主义”。即使英日妥协之后,英国能在日本霸权之下,获得不侵印度之允诺,以及在中国市场内分其呼余,主奴不分,业已显然,更安知日本不作再度之变局乎?譬如关于伪国问题,进来英国一部论者颇为日本张目,其谓“吾人佯以为满洲国不存在之举,将再维持许久耶?”斯真愚蠢之至。盖所谓“满洲国”者,非世人以为不存在,乃本无共物,而日本佯以为其存在也。朝鲜昔本未曾独立,乃日本佯以为其独立也,而最后日本吞并以去。今日之事,较昔尤显。英国果追随日本之后,承认其傀儡,更进一步垄断全华,摒美挤俄乎?则其受骗必较以往为尤甚。试思日本之“亚洲门罗主义”实现后,勿谓远东利益,苏彝士运河以东尚有英国之立足之地乎?世人对以往英日之关系,每言日本为英国远东之守门犬。实则此犬既曾饱吞门内肉,且将昂首以噬其豢主。史实如此,以英国人之明,度能洞察也。

《国联最近之两种侧面工作》

【《大公报》;1934年11月28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夏历甲戍年十月廿二);星期三;第123本,第396页;第二版】

国联之本来的存在理由,在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最大多数国家所需要之国际和平,其本来的正面工作应为调处国际纷争,减缩各国军备竞争及筹谋国际经济协进方法,此征诸国联规约及其十余年来之工作史而深信不疑者。然不幸因战后

各国国力之发展工作不均等,致国联正面工作迟迟不进,国际纷争调处工作则徒具形式,裁军方面则议论多而结果少,经济方面工作亦有名无实;迨一九二九年之世界恐慌发生,使世界各强国不得不采用以邻为壑的集团经济政策及集团政治政策,国联正面工作益难生效,其极。遂依日本之因中日纷争事件宣告退盟而使国联调处国际纷争之工作几近停顿,依德国之因平等军备权要求不遂事件宣告退出而使国联之裁军工作在事实上几于无法进展,国联于是乃几于无正面工作可言矣。然国联既为俨然存在之物,自不能不相当的表面活动,故在无法进行正面工作之时仍须努力其侧面工作。茲所谓侧面工作者,盖指一切虽不能积极的改善国际情势,而最少限度尚能防止国际情势恶化之种种工作而言,如最近在国联裁军曾讨论中之统制军火制造贸易案,及正向国联提案之取缔政治逋逃之新例案,即其最显著之二例也。吾人在国联已变成欧洲国联之今日以前,固早已希望国人不存在依赖国联之心,然同时亦希望在中国国力未有进一步的充实以前,国际巨变不遽发生,对于国联之侧面工作,仍觉有注视之必要,请就上述最近之二事,一抒己见。

关于最近在国联裁军委员会,由美代表提出之统制军火制造及贸易案及英外相在下院所述之英国赞成军火国际贸易之意见,已详见本月本报,读者当能忆及,茲不赘述。以吾人所见,无论其谓统制军火之制造及贸易或仅为军火之贸易统制,此种工作对于打过或工业进步之国,除可依此相当的限制其在出卖旧式军火以添购最新式军火的过程上图之利益外,殆无真正的裁军之意义,盖一则今日国际战争上必需之军火数量巨大,其依赖于平时制造者远不及其依赖于战事工业之临时添造者之多,故对工业发达之大国而言平时统制军火之制造贸易,几于毫无意义;二则最近军火本身之构成日益精密化,机械化,因而其制造亦表面上受凡尔赛和约之限制,实则其军火之制造反较大战前为丰富(参看本月二十一日外电所传法国军事预算报告书),即其明证也。然从另一方面看,此种军火统制案对于小国或工业不发达之国,却极有意义,因此等小国或工业落后国大抵为政治上之被压迫国,往往思利用外来军火之输出以达经济上及政治上之目的者,故小国间之纷争乃大国间纷争之起点,往往由于国际军火贸易之扩大,且国际军火之输出入,易于监视,不似工业国国内军火制造之难于监察,故国际军火贸易统制案果能成立,亦未始非消除的防止国际情势急速恶化之一道也。

其次,制定取缔国际政治逋逃之新例案,现方在犹匈二国代表之提议中,其详虽不得而知,然证以欧洲各国对马赛惨案责任问题之非常注意,可知今后为避免小国间之无益纠纷计,国联之各主要大国必将于国际法通例上所谓避难权(Right of Asylum)之外,规定一种限制小国或好战国在国际政治上蠢动之方法,因国联内各大国虽不必真正酷爱国际和平而反对战争,然被动的不合时机的战争,却为以维持现状为利各国所最不喜者,故在国联共同设法取缔国际政治逋逃,殆亦不失为防止国际情势急速恶化之一道也。

国联最近之二种侧面工作在全般国际情势紧张中,能否发生若干阻止的效力,在目前虽尚难逆料,然从中国之立场言之,自当希望二案之成立,并希望其发生相当效果;盖不但如上所述,在中国实力未有进一步的充实以前,原则上应希望国际现状之维持,而且此二案本身于中国有利也。共同取缔国际政治逋逃之有利,可于前一二年所谓便衣队暴动事件见之,不待多言。即国际军火制造及贸易之统制亦未尝无利,因中国军火制造工业必因此而具独立自主之实,且不买国际战争上毫无用处之旧式军火,亦避免国民经济上入超增之一道也。

《汪蒋感电之重要意义》

【《大公报》;1934年11月29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九,夏历甲戍年十月廿三);星期四;第123本,第410页;第二版】

汪蒋两党轴二十七日通电全国,声称将建议于五中全会,制定中央地方权责,以期消除隔阂,分工合作。原文列举均权制之纲要五项,合理而又切近事实,其易为国人所赞同,殊毋待论。吾人尤注意者为最后所述之(一)国内问题取决于政治,不取决于武力;(二)人民及社会团体间依法享有言论结社之自由,但是不以武力及暴动为背景,则政府必当予以保障而不加以限制。又谓:“中国今日之环境与时代,实无产生义俄政制之必要与可能”,以上两点,意义重要,直在前列五项纲要之上。用抒所感,以质国人。

(一)时代之势力,任何人不能否认。自九一八以后,国难严重,冠绝古今,然因此刺激所产生之种种进步,实不在少;尤以有志军人之精神振奋,各地建设工作之紧张,国民希望团结之迫切,民众关怀政治之热烈,类多信而有征。此际

如有人为,犹欲远追封建军阀之陈迹,妄思割据称雄,或师腐败政客之故技,企图阴谋造乱,是皆逆乎时代之潮流,断断不能为国民所容许;盖国势虽难,事实昭示,在野者抨击当局,虽若振振有辞,而易地以处,决不能予人以彼善于此之信赖。况乎黄台之瓜,不堪再摘,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汪蒋通电所谓“国内问题,取决于政治,不取决于武力”者,岂止重要当局,有此抱负,而乱极思治,抑亦天声民意之所寄托。易辞言之,内乱两字,已为时代潮流冲刷以去,今后无论中央地方,苟再有迷信武力,轻举内乱者,国民将共弃之,可断言也。(二)以党治国,诚为党国要人不易之主张,然而其道在根据党义,促进救国,初非所谓“袭党专政之虚伪,强为形式上之整齐划一”者,只以过去数年,共党崇信暴动,专务破坏,悬无产专政之玄想,为毁产杀人之勾当,摧残整个民族之元气,转以打倒世界帝国主义相号召,于理则自相矛盾,于国则有害无利。当轴以攘外必先安内,建设必先剿匪,援大刑用甲兵之义,动员数省,清剿赤匪;同时为安定后方预杜扰乱起见,对于结社言论之法定自由,不免加以限制,甚至缇骑四出,学府撼动,新闻统制,动辄的咎。惟既在非常时期,往往须过正才能矫枉,在当轴实逼處此,自具苦衷,在民间顾全大局,亦只好须臾忍痛,要其事之不可以久,理则然也。现在剿匪军事,各處已近尾声,赣闽两省,业入绥靖阶段,通权达变之期渐过,则恢复法律常态,实为愈干愈善。吾人以为汪蒋两公既已保障人民及社会团体间法律上结社及言论自由为言,窃望其焕发德意,立见施行,通令全国,清理以往之党狱,矜恤思想之犯罪;对于现在将来,更须饬知军宪党警各机关,慎重逮捕拘押,恢宏政府宽大之政策。凡非以武力及暴动为背景之政治结社,与理论研讨,应当核查情形,或明示优容,或善为纠正,要使青年思想,自动入于健全之途,有志之士,咸怀机会均等之望,不平之气荡然,则和煦之风遍起,其于消除内乱,促进建设,作用无形而功效奇伟,转捩之机,全视领袖人物之运用如何。吾人切马中枢政军两党轴,坐而言即能起而行,速以具体办法,洗净社会间阴霾之气,同时改良政治,痛惩贪污,一新国民之视听,则反动思想,破坏议论,无所凭藉也。

(三)中国这个国家,本属世界古今中外所未有,其最大异点为经济居于次殖民地的位置,政治则受不平等条约之钳制,无自由之主权,因是资本主义,不能形成,独立国家,资格欠缺,加以国老,地大,人众,任何改革,都感觉运掉不

易。以是苏联之本为帝国主义国家,德义之各有资本阶级基础者,原不可以相提并论。试观苏俄能以一纸宣言,取消国际债劵,中国则并合法的税率,亦不能推行于本国领土的外国租界之内;法义能以资本家或中产阶级的职业组合为建设中心,而中国则根本没有能负建国责任之坚实的经济组织,此等痛苦,为世界任何国家所未尝有,是以任何主义,一到中国,概成“此路不通”。汪蒋电中所谓“中国无产生义俄政制之必要与可能”者,确系依据事实立言,殊非文饰之官话,盖中国之不能容有左倾或右倾的独裁者存在,乃国际的国内的实际形势使然也。就以上观点论断,汪蒋感电末段所述,实非无意义之声明。吾人以为中国今日,外有贪欲无厌之强邻,内处破产委顿之境地,独裁制固不能仿行,议会制亦无由建立,唯一办法,只有要求党国要人,体念国民意思,相爱相谅,团结一致,先求保全国脉,度此难关,培养国力,以图建设。在现状之下,如有人政见不同,地位孤立,设非曲循多数,即应退处旁观,要以力避内乱,保存元气为唯一鹄的,而在当轴负责任者,更应矢敬矢诚,忍耐负重,不必忌求全之毁,惟当尽感格之诚,不必恶声之辩,惟当以事实做证明。吾人敢信,今之中国国民积极的虽不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消极的已能为是非之叛,当轴者但能尽责诸公注意。

《今后之军事与政治》

【《大公报》;1934年11月30日(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三十,夏历甲戍年十月廿四);星期四;第123本,第424页;第二版】

连日长衡电讯,西路各军追击匪部,甚为得力。依吾人所得消息,综合参证,窜湘残匪,当有八九万人,按匪军三人一枪之例测之,所有枪械当犹有不下二三万支,如鼠窜出者全系匪军主力,则枪械尚不止次数,故追击之举,仍极为重要。更进一步言之:赤匪经国军五次大围剿,结果突围而出者依然有如是之多,则吾人祝捷庆慰之余,殆不能无美中不足之憾也。再从他方面观察:小股赣匪分窜皖浙者,亦颇以地方以不安;最著者如罗炳辉之突扰皖南,与夫浙省遂安前日之忽传警报,于此知赣闽两省与其邻近省区之搜索余孽,同为不可忽视之工作,良以巨憝虽去而土共遍地,随时可以坐大,在在可以煽乱,非通加剪除,危机终仍存在,此今后军事善后所应周密将事者也。又如鄂豫皖三省边区,或早报肃清,或

仅存散匪,然按之实际,股匪潜伏,伺隙而动,数月以来,不时见报。幸经上月蒋委员长在汉,对此方面军事重加以规画。另行配备,主剿主追,分工合作,最近上官云相迭有捷报,足为已在积极搜剿之证。吾人今日姑置大股赤匪窜入川黔之大问题不论,仅就湘赣闽鄂豫皖浙七省剿匪善后观察,在相当时期内,恐仍需要当轴之劳心焦思,缜密擘划,持以毅力,始可望彻底肃清。吾人因是唤起中央地方军事当局之注意,幸勿认为军事已了,毋宁更应争此最后一着,除恶务尽,以竞全功。抑近年来蒋委员长好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之说,督励剿匪进行,实则闽赣剿匪之能得如此效果,依旧得力于军事者多,盖戎马倥偬之会,许多政治改革,形隔势禁,究难如意推进。惟今后肃清残匪,策划善后,则绝对须置重政治工作,且在用兵时期,政治既难奏效,人才极难得,今军事告一结束,行将偃武修文,舞台一转,正为政治人才显露头角之机会,甚望当中央及地方负责长官,务须认清时代需要,妙选人才,参与省政,期于一新局面,焕发德政,使地方劫后余生,人人抱苏生之感,则民情丕变,万众同心,肃清工作,更易彻底,而建设上种种困难,亦不难迎刃而解。吾人敢言: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之策略,自今以往,在剿匪善后各省,乃正应严格执行,此尤望当局切实和注意也。

不特此也,政治工作,乃事实而非理想,非履践笃实,著之行事,不足以邀民众之信赖。近年政界积习,好用宣传,坐言不能行,转使政府信用,扫地垂尽。吾人以为年来东南西北各省,交通建设,确有进境,政治设施,亦多改造,特就全局着眼,则局部的改良进步,殊无大补于迫在眉睫之国难。现在各省匪患,既已减轻,则政治改革,尤应脚踏实地,放手做去,求达最高效率,故吾人以为政府尔后宜更以全力造成簇崭新的湘,鄂,豫,苏,皖,赣,使可当民族复兴之础石而无愧,且亦必如此,然后三四年间剿匪之牺牲为不虚,多年来革命之宣传为有据。抑更有进者,依据汪蒋两氏感电,“国内问题取决于政治,不取决于武力。”所望于中央与各省者,在于“清除隔阂,分工合作。”是则今后自中央以至地方,自当聚精会神,争先改良政治,以除旧布新之实际成绩,竞夺民众信赖之锦标;果尔则竞争立鹄的,精力各有寄托,所谓以武力解决国内问题者,不但社会唾弃,认为不合时宜,即当事者自身,亦将与会索然,不肯为此背逆潮流之笨伯,是则目前以政治谋匪患之彻底肃清者,寝假更可以政治策国家之真正统一。此中利害得失,洞若观火,只须各方有力者X(查不出来)然于国难之严重,憧然于责任

之巨大,一转念间,即可入于和平竞进之途,而今日实其无上之良机,此则尤望中枢当局,依据感电精神,以全力埋头整理中央及东南西北政治,示天下以无争,则安内即以攘外,剿匪即以建设,国家新命运,于焉讬之矣!宁止造福地方而已哉?

大公报

●政府注意防疫 政府近据外人报告,绥远城所属之萨拉齐地方发现传染疫症,闻已由内务部电绥远蔡都统转饬调查,严防传播,尚未得复。一面并由内务部商同交通部,派京绥铁路局西医驰往丰镇一带调查有无疫气流行之事,俾资防范。云 《大公报》紧要新闻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西报对于疫瘟之警告 京津泰晤士报二十七日北京通信云据萨拉齐十二月二十三日来电,该处附近各村中已发生疫疠矣。报文曰:“此间瘟疫已见附近各村,颇形猖獗,似传播甚速。乞赐援丰,务请电示防止方法。”云云 据记者所知,至昨日止,并未有何举动以防遏此项可畏疾病之进行,此病已经进行至于一百五十英里之遥。今既无法阻止住居传染、地方之民旅行往来,则此疫传拨全国乃意中事,耳目下应行之。第一件事即截断该处与张家口之交通,然以某种原因未能照行,于是此项厉疾将传至张家口,再由张家口遍布于中国之北部,并及于蒙古、满洲焉。欲遏止此种残害人命之疾疠不使蔓延,惟有速行扑灭之一道,且必大举以扑灭之。适用科学上最新之方法,佐以严厉之手段。凡有防止疫疾蔓延所发之规条,有拒不遵守者,须加以重。每一区域已发现疫疾者,即应禁绝出入,所有居民不准前往他处也。 记者尝极力刺探政府所采取之方针如何,顾至今毫无效果,实则以予所知,政府殆未尝有所举动耳。(本报记者按政府已有所举动,具见北京通信)吾人以为距今七年前东三省及中国北部,因疫疾勃发所损人命之众,当足以警醒。当道知此种瘟疫其利害为何如,其传播之速又何如,既明乎。此则一闻瘟疫发现消息,自应迅派专家前赴各该地点,立即施行禁绝往来之法。苟非然者,政府将遭遇一种局面,不得不糜费数百万之金钱,牺牲国家数十万之生灵矣。夫政府接到警报漠然无动,又不迅即实行预防之方法,其结果必致全国起,而令政府负大伤,生灵糜费,国库之责任。今者死亡之数日见增多,若非按照医学(此字不清)理,且持以决心速力者,则此次因疫死亡之人数不久必数倍于中国自共和建设以来,因屡次革命、变乱而伤亡之人数矣。 当局之漠视灾厉,实为犯罪行为。假使此瘟疫延至吾人所引为惴恐之程度,则政府自总统以下均当负其咎责。盖中外人士警报纷至,势局之重要已呈明于官吏之眼前,然而若辈置若无闻,对于今日之大患初不加以注意也。

史上最牛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申报书

史上最优秀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标申报书 (2014年最新版) 课题名称新记《大公报》再研究——以“蒋介石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0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2页,不能加页) 一、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在新闻史研究中,个案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近代中国新闻史上众多的报刊中,新记《大公报》(以下简称《大公报》)乃是最受学界重视的个案之一,自50年代至今,已经有了颇为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史料的局限和历史观的影响,当前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历史研究,首重材料。1997年2月,“蒋介石档案”(以下简称“蒋档”)在台北对外开放,该档案集合了从1923年至1975年间与蒋及其重要官员、幕僚有关的电文、信函、记录等文件共计273000件,为近代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但遗憾的是,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这些材料仍未能引起大陆新闻史研究者的充分重视。据申请人统计,“蒋档”中与《大公报》有关的文件有数百份之多,时间跨度从1929年到1948年,基本涵盖了整个《大公报》的全部时期。我们认为,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档案史料对《大公报》进行再研究,具有以下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1.对于《大公报》研究的价值:长期以来,缺乏第一手材料导致了对于《大公报》历史上许多重大问题的评价存在一定的误解和误区。引入档案文献,结合原有的材料进行再研究,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原貌,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大公报》的历史地位。比如,申请人以“蒋档”材料为依据,对于该报申请20万美元官价外汇事件、在“飞机洋狗事件”中的表现以及在“九一八”前后的言论倾向是否是接受了蒋的指示等该报历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已经发表于《新闻与传播研究》及《国际新闻界》等学术杂志上,澄清了前人的误解和误区。 2.对新闻史学研究的价值:档案文献对于新闻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如前所述,“蒋档”的材料尚未能引起新闻史学界的足够重视,相关研究在新闻史学界并不多见。我们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引起新闻史学界对于档案文献的重视,从而进一步推动新闻史学研究的进展。 3.对于新闻理论研究的价值:建国以来,大陆学界对于《大公报》的评价经历了一个从全面否定到毁誉参半再到全面肯定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新闻理论的传入,“独立报业”、“新闻专业主义”等观点在我国影响甚广,而《大公报》作为近代史上一家有重大影响的民营报纸,则恰可以成为这些理论的最好例证,所以近年来《大公报》几乎成为了“独立”、“公正”、“不党不私”的代名词。但是,从“蒋档”中的材料来看,该报与蒋政府一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蒋对该报的言论方针屡有指示,该报在经营上也颇得政府关照。所以我们认为,在当前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历史大背景下,理清该报与政府的关系,对于探讨新闻事业与政府的关系、应当如何看待“独立报业”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界对于《大公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新闻史领域的研究,如德国学者Mohr 于1972年所作的《现代中国报业史》中,便有专门介绍该报的内容;其二是近代史领域的研究,如《剑桥中华民国史》等著作中,都将该报作为重要的史料来源,特别是胡素珊教授所著的《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中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胡将该报作为内战期间国统区民间舆论的代表,大量引用其社评、新闻等内容,用以说明当时国统区的舆论倾向,并认为在张主政时期,虽然“该报声名远播……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报宣称的‘不党’……是无可怀疑的。”王接手后,虽然该报“获得了更大的独立性”,“但在内战期间,该报还是为政府在某些问题上的立场摇唇鼓舌”。总的来看,国外相关研究多停留在史料引述及评论阶段,缺少对该报自身系统化的研究。

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试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试题(第一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5小题,15分) 1、中国新闻史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关于邸报的产生,“周朝说”的代表者是________。 3、宋代统治者主要是通过“______制度”来控制邸报的内容。 4、小报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最早的_________________报纸。 5、《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称,“________________为根本要务”。 6、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在北方的舆论重镇是《__________》。 7、《_______》的创刊,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活动进入到利用新闻媒介的阶段。 8、1918年11月,________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等两篇文章,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9、1920年8月,《新青年》杂志由同人刊物改组为_____________。 10、1925年6月,________组织出版了《诚言》,专门制造谣言。 11、古田会议后,中共中央军委规定,各军办一种《________》。 12、30年代初期,农村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影响最大的是______。 13、30年代中后期,鲁迅利用《申报》副刊《_________》发表了大量杂文。 14、_______年10月,国民党政府被迫宣布废除新闻检查制度。 15、1947年3月后,新华社分东渡黄河部分,称“_________”。 二、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划?,错误答案后划?,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中国古代报刊从唐代到辛亥革命,存在1000多年。() 2、太平天国后期,洪仁干提出了创办“新闻馆”的主张。() 3、《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4、外国传教士报刊一直热衷于“阐发基督教义”。() 5、《昭文新报》是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近代化报刊。() 6、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发行小册子完全是为了“排满”。() 7、“暂行报律”风波暴露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虚伪性。() 8、《新青年》杂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和大本营。() 9、《中国报学史》是关于中国新闻事业史最早的著作。() 10、受陈独秀影响,《向导》周报一度对北伐持反对态度。() 三、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填空,每小题1分,共15小题,15分) 1、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第二个阶段是___________年。 A 1927-1949; B 1949-1966; C 1949-1978 2、太平天国革命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________。 A木铎;B墙报; C 教会报刊 3、外国人在华最早创办的近代化中文报刊是________。 A《察世俗每月统计传》;B《澳门新闻纸》

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

大公报“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唯一一家拥有百年报龄的报纸。1941年,大公报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授予“最佳新闻事业服务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唯一获得国际荣誉的报纸。大公报之所以能受到国内外新闻界的重视,离不开其先进的办报方针。 从创刊者英敛之把报名中的“大”和“公”两字解释为“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并以此作为办报宗旨,到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提出“四不”方针,大公报坚守“文人论政,商业经营”原则,力图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服务于社会。笔者认为,“四不”方针蕴涵着新闻专业主义精神,这是促使新记大公报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因素。 “四不”方针与新闻专业主义 1926年,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复办大公报。当时中国报业的状况是:“报业之厄运,至今日而极矣!军权压力,重逾万钩;言论自由,不绝一线。而全国战兴,百业俱敝,报纸营业遂亦大难。通观国中,除三数社外,大抵呻吟憔悴于权力、财力两重压之下,发发不可终日。” 但张季鸾仍坚持认为:“报业天职,应绝对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随时为国民贡献正确实用之知识,以稗益国家。业言论者,宜不媚强御,亦不阿群众。”于是,大公报在复刊之日发表了《本社同人之志趣》。这篇文章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所谓“不党”,是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所谓“不卖”是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所谓“不私”,是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所谓“不盲”,是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 “四不”方针的提出与新记大公报创办者秉承的办报思想分不开。张季鸾曾在1939年5月5日大公报香港版评论《抗战与报人》中写道:“中国报人本来以英美式的自由主义为理想,是自由职业者的一门。其信仰是言论自由,而职业独立。对政治,贵敢言;对新闻,贵争快。从消极地说,是反统制,反干涉。”吴鼎昌也曾表示:“我们办报是为新闻的——我们办的这张报纸是毫无目标,如果说有目标的话那就是为新闻而新闻,要真心做人民的喉舌。我们不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办报,更不是为了某一派别而办报,也绝不为某一个人而办报,我们是为了人民全体的利益而办报。” 可见,大公报是信奉自由主义、坚持不偏不倚的立场以求生存与发展。 大公报“四不”方针所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与西方新闻界以客观性、真实性、自由性、独立性为特征的新闻追求有意识共通之处,这正是今天所谓“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新闻史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它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从而服务于全体人民。 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倾向还体现在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不仅为大公报设立了专门词条,还为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等12位大公报人设了专门的人物词条。近代以来,有幸作为人物词条入选这部国家级百科全书的新闻工作者仅有108名,而大公报竟占了1/9。正是这些人才使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在新闻实践中得以贯彻。 “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实践 在国家动荡不安的年代,大公报“四不”方针的新闻专业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两点。首先表现为政治上的客观公正报道。国共两党对峙时,大公报既骂过国民党也骂过共产党,既帮过国民党也帮过共产党。但它的新闻报道与评论都是基于自己民间报纸的独立立场,至于帮了谁骂了谁那只能说是客观上起到的作用。 大公报给国民党帮过忙。从大革命后期帮起,“清共”和“分共”的时候帮过,攻打苏区的时候帮过,“九一八”事变前后帮过,西安事变前后帮过,抗日战争时期帮过,解放战争开始的一段时间也帮过。一般来说,拥蒋反共就是帮国民党的忙。但大公报也帮过共产党的忙。大公报第一个派记者到苏联采访、向中国读者介绍建设中的苏联的真实情况;第一个派记者去边区、向全国人民报道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的真实情况和边区建设情况。

大公报简介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49年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1902年( 壬寅年)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办,是中国迄今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1936年4月10日上海版发刊,1966年9月10日停刊。版本包括:泰兴《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天津《大公报》、上海《大公报》,《大公报》一度支持过国民党的内战政策,1948年后因立场有所改变受到当局迫害,重庆版一度被强行接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公报》重庆版、上海版先后停刊。天津版改名《进步日报》,旋又恢复原名,迁至北京出版,主要报导财政经济和国际问题,1966年9月10日停刊。香港版出版至今。2013年4月18日香港大公报刊登的《北京的哥奇遇:习总书记坐上了我的车》一文,经核实,此报道为虚假新闻。 清末﹑民国时期著名日报之一。1902年6月17日满族正红旗人英华在天 津法租界创刊保皇派报纸,创办人英敛之﹐富商王祝三(郅隆)为主要经济资助人。该报有代派处65个,除国内大中城市外,在南洋、美洲、日本等地也有代销点。日印四、五千份,是当时华北地区一份最引人注意的大型报纸。主要股东有资本家柴天庞、王郅隆、朱志尧、北京天主教堂主教樊国梁、法国公使鲍渥、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严复等。该报除在政治上持保皇立宪立场外,并带有封建买办色彩。自言敢于揭露和攻击清政府的一些弊政,"替穷苦大众说话",注意反映下层社会的疾苦。因主张变法维新﹐《大公报》遂在北方言论界初露头角。《大公报》突出新闻特性﹐编排醒目美观﹐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社评﹐力求言之有物﹐见解独特﹐对时政有所批评﹐很快名闻国内﹐《大公报》也一跃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报纸和舆论界的代表之一。 1927年以后﹐《大公报》总体上对国民党持支持态度。“九.一八”事变后﹐ 随着日本侵略的加紧﹐《大公报》主张抗日﹐并发表了著名记者范长江的西北通讯﹐首次披露了红军长征情况。为了应变﹐《大公报》开始筹备南方各版﹐1936年4月10日上海版发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公报》天津版于7月底停刊﹐上海版12月13日停刊。《大公报》同仁分赴各地办报﹐先后有汉口版﹑香港 版﹑桂林版﹐最重要的重庆版自1938年12月1日起出版﹐销售量最高近十万

【2019年整理】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资格考试模拟精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是( B 邸报) 2、小报在南宋时期风行并扩散到京外地区,时人隐称为“( A、新闻)”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创办地点和时间是(C、1815年8月5日马六甲) 4、我国第一部新闻采访学专著《实际应用新闻学》的作者是(B、邵飘萍)。 5、五四运动时期创办于北京的一份时事政治性周报是(D《每周评论》) 6、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中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其创办的刊物是 A、《新闻周刊》 7、《向导》中国共产党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其创办时间为(A、1922年9月) 8、邹韬奋创办的日报是在香港创办的(D、《生活日报》) 9、《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的作者是(C、史沫特莱) 10、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共在全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张党报是D《新华日报》 二、多项选择题 1、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也被别称为(A\B\C\D) A 邸钞、 B、朝报、 C 进奏院状 D 除目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人为(A\B )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司 D、梁发 3、中共建党后,陈独秀领导创办的党的机关报有(A\B\C) A、《向导》周报、 B、《前锋》月刊 C、《新青年》季刊 D、《共产党》月刊 4、李大钊揭开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宣传,其早期代表作是(A\C\D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B《劳动节专刊》 C、《庶民的性利》 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5、中国人自著第一部新闻学专著是(C )写的(A ) A、《新闻学》 B、《实际应用新闻学》 C、徐宝璜 D、戈公振 6、“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是(B )在(C )文章中的话 A、李大钊 B、毛泽东、C 《《政治周报》发刊理由》 D、《我们关于最近时局的态度》 7、《热血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时期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中共第一种日报。其主编是(A ),副刊是(C ) A、瞿秋白 B、蔡和森 C、呼声 D、鼓吹录 8、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 A),它由中国早期的无线电专家(B )主持建立。其呼号为XOH, A、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 B、刘瀚 C、奥斯邦 D、“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9、国民党在20到30年代建立起的主要媒体有(A )(C )( D) A、《中央日报》 B、《中国日报》 C、中央广播电台 D、中央通讯社 10、人民日报诞生于(A )的河北省平山县,当时作为中共中央华北局的机关报,由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人民日报迁至北平(今北京)。 A、1948年6月15日、1949年3月; B、1945年10月1日,1949年10月1日 C、1947年6月15日,1949年3月, D、1948年6月15日,1949年10月 三、简答题 1、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办报经历。 答: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年甲午战败后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任《时务报》总撰述,大力鼓吹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先后创办并主编了《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主张保皇立宪。在维新运动中其主要的贡献是主持《时务报》。《时务报》是清末维新派的重要言论机关

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事件 1.《苏报案》性质:是清王朝勾结帝国主义势力迫害革命报刊和报人的事件。P97—P99 起因:1903年5月,陈范聘请章士钊、章太炎为主笔和撰稿人,发表了许多鼓吹反清的言论,其中以关于邹容“革命军”宣传以及章太炎《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影响最大。这些文章的发表,引起了清政府的仇恨。 经过,结果:1903.7,清政府以《苏报》刊载了反清文章和章太炎、邹容抵毁清政府为由通过上海租界捕房逮捕了苏报的一些负责人,主编章士钊等事先逃走,章太炎等人被捕,邹容自行投案,苏报馆被查封,经过十个月的审讯,租界当局判处章太炎监禁3年,邹容监禁2年,《苏报》永远停刊。 意义:这件轰动一时的案件,通过传媒的广泛报道,极大地扩大了革命的影响,让更多的中国人懂得了中国必须革命的道理,从而大涨了革命者的志气,大灭了清政府的威风。 2.《民报》与《新民丛报》的论战 P106 性质:是辛亥革命前夕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命运的政治大论战。一次引导革命群众从改良主义迷雾中醒悟过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内容:1.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王朝,简单地说是革命,还是保皇?这是论战的中心。 2.是实行民主主共和制还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3.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要不要平均地权。 经过、结果:《论战》在1905年至1907年间达到高潮,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民报》方面参战的主要有汪精卫、胡汉民、章太炎等,《新民丛报》方面披挂上阵的主要是梁启超,梁启超尽管威风不减,无奈大方向错了,终于改变不了被动,失败的局面。1907年11月,江河日下的《新民丛报》宣告停刊,论战终以革命派取得显赫胜利,改良派惨遭失败而结束。 意义:首先,革命派击退了保皇派的进攻,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辛亥革命做了思想上和舆论上的准备;其次,培养和锻炼了革命骨干,为辛亥革命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再次,革命派通过论战,扩大了舆论阵地。 3.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P154—P155 性质:是“五四”运动前后,报刊上开展的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右翼”思想的论战。 过程、结果:1919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以“反对空谈”为名,反对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社会革命。面对胡适的挑战,李大钊写了《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1920年1月,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由经济上解释近代中国思想变动的原因》一文,针锋相对地表明了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决心。

《申报》《大公报》比较分析

《大公报》与《申报》的新闻理念分析 《大公报》与《申报》是近代中国最有代表性的两大报纸。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百年老报《大公报》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侧影,它以一张民营报纸的超然姿态,秉持民间立场,祈望以新闻舆论影响中国社会进程,并由此形成自己的办报风格,其中尤以“文人论政”最为典型。同样是百年老报的《申报》其办报实践较为明显地体现了自由主义及新闻专业主义新闻理念。文人论证与新闻专业理念看似不同,但都是发挥报纸舆论监督作用的重要手段,其目的都是启迪民智,监督政府从而使社会更加民主繁荣。这对今天的报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大公报》的文人论证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时代始于1895年,此时的中国社会发生诸多方面的制度性突破,其中现代报业的兴起是一个标志性的大事。《大公报》适逢其时,于1902年6月17日创办于天津,直接参与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大公报》并不以简单发布“消息”为满足,它始终抱有一理想,即“形成真正之舆论”,而真正的舆论,必须“集全国最高智识之权威,而辩论,而研究之;最后锻炼而成之结晶体,始为舆论。”《大公报》践履这一理想的手段之一,就是倡导“文人论政”。所谓的“文人论证”,《大公报》在1940年5月10日的社评里道出其中精义:“今日中国知识文化中心之一的上层知识分子,必须脱去沉默旁观态度,坚握当前的政治责任,发为声音,造成独立健全的舆论,方能与政治相辅相成,并轨前进”,这段话提示《大公报》追求两方面的主张:第一,文人(知识分子)的社会良知感;第二,舆论的独立健全。第一方面指示,《大公报》以文人的社会参与为舆论基础,而实际也形成一个文人圈子为其提供舆论资源;第二方面指示,《大公报》始终怀抱新闻自由主义期待,而实际上这种期待尽管略显尴尬,但毕竟造就了它的舆论品格,使其享誉报林。 2、《申报》的自由主义与新闻专业主义 在早期的新闻学中,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是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许多报刊和报人都积极主张。《申报》也是积极提倡者。在《上海日报之事》中提出,西人“不患人之多言,而特患人之不言,是以博采舆论以见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则行之,其所善者则改之,故每遇可行可止之事,得以抒所见闻,直陈议论。”在《论日本禁止新报》中,严厉批评日本政府禁止新报的错误,指出“自古饰非拒谏之君,每多无好下场者,日本君臣岂不闻之”,日政府限制新闻自由是助纣为虐,“闻其禁止日报之故,日报指其瑕疵吁,亦何其不容人言耶?”在《申报》因报道“杨月楼”事件受到牵连时,感慨道“因一时之时论两不相合,而欲使中国公论之报尽归诸各官私论之言,此行也,不但背于众理,而亦失舆论之公矣!” 申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保守方针, 积极促成民主。1931年日军占领东三省以后,《申报》改变了言论不触及时弊的保守态度, 发表评论抨击国民党不抵抗政策;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 一致对外; 主张国民党改变“剿共”的政策等等。 2时评针贬时弊, 副刊健康向上。同样是抗战时期全国民众发出了抗日的呼声, 并各自采取了自发的行动。《申报》则站在广大民众的立场, 对他们的抗日热情予以肯定, 并加以理性的指导。《申报》团结民众鼓舞士气,起到了社会的解压阀和润滑剂的作用, 充分体现了其社会责任感和专业主义意识。而副刊《自由谈》的革新, 更是让《申报》的杂文一度成为辉煌。改版后的《自由谈》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的随笔、杂谈成为主要内容。鲁迅撰写的杂文成为《自由谈》的一面旗帜。 两家报纸经过百年历程秉承的新闻理念,对如今的报业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报纸应该时刻谨记自身的社会责任,为公众和社会负责。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道德建设,报道新闻

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读书笔记(1)

自考“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读书笔记(1) -自考串讲笔记 I 新闻作品研究概论部分 第一章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 1、研究新闻作品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要有正确的知道思想; 二、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掌握新闻作品特点; 四、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五、将新闻作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加以考察。 2、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作为社会现实最新反映的新闻作品,其报道内容繁杂多样。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新闻作品研究者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对研究新闻作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是我们在研究和评析新闻作品时保持清醒的头脑,给读者阅读新闻作品以正确的引导。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那么我们分析、研究新闻作品,就会迷失方向,难以对新闻作品

作出正确恰当的认识和评价。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贵在深刻理解和善于应用。我们在研究新闻作品时,必须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新闻作品和新闻工作者的采写实践进行认真的分析思考。要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 3、如何做到“坚持实事求是”? 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严格地以客观事物为依据,从新闻作品的实际出发。无论是对新闻作品内容的分析,还是对新闻报道表现形式的评判;无论是对记者采写实践的考察,还是对作品社会效果的认识,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新问作品的实际出发,研究者还必须努力克服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不能迎合别人的意图,随声附和,陷入盲从,不能搞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以主观框框代替对新闻作品的客观分析。 4、新闻作品的特点? 一、就新闻作品的内容而言:①真实;②新鲜;③迅速及时;④具有重要性。 二、在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上: ①新闻语言的客观性; ②新闻语言必须简练、通俗、生动,易于群众接受;

新闻评论考试主要内容

第一章:新闻评论概述 1 新闻评论的定义: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丁法章在《新闻评论教程》中的定义) 所谓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和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发表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新闻评论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文字、或声音、或音像结合、或图文并茂,在新闻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赵振宇在《现代新闻评论》中的定义) 2 新闻报道与评论的区别:反映内容方面:新闻评论反映意见性信息(主观),求异不求同,新闻报道反映事实性信息(客观),求同不求异。写作目的方面:新闻评论宣传主张、观点,新闻报道传播事实信息。表达方式方面:新闻评论议论为主,讲究判断、推理的逻辑性,新闻报道记叙为主,用事实说话。 3.评论的特点:(一)论题的新闻性。第一层含义,先有新闻再有评论,评论以新闻为依托,新闻要具有时效性和新闻价值。第二层含义,针对现实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的某一个迫切问题、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二)论理的思想性。包含三 层意思:新闻评论贵在说“理”、说什么样的“理” 、怎样说“理” 。(三)论说的公众性。新闻评论从内容到形式,从论题到论理,从语言到文风都要面向最大多数的公众,具有广泛的公众性、公益性。首先,论题来自公众,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其次,评论的立论客观、公允、为民代言,真正成为受众利益的代表者,正群舆论的传播者和引导者。第三,评论的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也应当以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尽量照顾他们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第四,评论的公众性还表现为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第二章:新闻评论的发展历程(选择题) 徐铸成《漫谈新闻和新闻评论》 ?新闻这一行,如果也要从历史上找开山祖师爷,那么“司马迁和司马光应是我们的祖师爷,而王船山则是新闻评论家 杰出的代表。 ?司马迁著《史记》,在每篇“本纪”、“世家”、“列传”的后面,写一段“太史公曰”,对此人此事作简要概括的评议,“这 也可说是为后代的史论、新闻评论开创了先例,树立了典范”。 ?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在紧要处写上一段“臣光曰”,发挥了史论——旧闻评论的传统。 ?王船山写《谈通鉴论》,就《资治通鉴》所载的重要史事,逐条加以评论,篇篇都有新见解,内容精辟,文字简洁, 为史论增一异彩。 新闻评论源起: ?在我国,唐朝就出现了被称为《邸报》的报纸,但由于封建专制下没有言论自由,所以其算不上现代意义上的报纸, 更谈不上新闻评论的体裁。 ?进入19世纪后,1815年出现了最早的以我国文字刊行的《马六甲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开始登载论说,可以看作我 国报刊言论的发端。 ?新闻评论在报纸上地位的真正确立,是在19世纪70年代我国民间报纸勃兴以后。 以政论为主的报纸评论时期(1874—1894)主要代表人物: 王韬(1828~1897):我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奠基人,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办的第一份政论型报纸。他撰写的100多篇政论,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力主变法的政治观点。办报立言。 早期时评及其特色:时评:以议论时事为主的评论,最初专指时事短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报刊时评开始出现。1904年创刊的《时报》,专门设置《时评》专栏,所发评论注意与当天重大新闻相配合,篇幅短小,时效性强,一日数篇,分版设置。时评成为《时报》的一大特点,是新闻评论演进为独立新闻体裁的重要标志。与政论相比,时评更注意新闻性,因此更接近于今天的新闻评论。 张季鸾(1888~1942),中国新闻家,政论家。1926年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主笔)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1941年9月6日病逝于重庆。张季鸾在主持《大公报》笔政后,先声夺人,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 邹韬奋:邹韬奋从1926年接办《生活周刊》到1944年逝世。《生活周刊》从第2卷第47期起,开辟了“小言论”专栏,每期一篇或几篇,大部分由邹韬奋亲自执笔。邹韬奋小言论的特点是善于抓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说群众想说的话,往往从一件具体事出发,采取谈家常的方式,评它三五百字,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简单干脆,明白晓畅,既生动活泼又有战斗性,很适合群众阅

大公报

大公报 评价: 《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创刊于1902年。它是一种民间报纸,在历次政治事件中都有明显的观点和态度。它的政论闻名报界,其社论是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史料。一百多年来,《大公报》以“坚持宣传正义声音”为宗旨,以立论中肯、报道详实为特色,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声誉。 历史: 清末,由英敛之于1902年6月17日在天津法租界创办。其办报宗旨是“开风气,牗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英敛之主持《大公报》十年,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变法维新,以敢议论朝政,反对袁世凯著称,成为华北地区引人注目的大型日报。 民国,王郅隆接收了《大公报》,之后聘请胡政之担任主笔兼经理,随后他就对《大公报》的版面进行了改革。新文化运动期间,胡政之在主政时掌管言论,在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 1926年—1949年期间是大公报最辉煌的时期,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最为出名。张季鸾、胡政之等优秀报 行,《大公报》正式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 抗战时期,七七事变后,天津、上海相继陷落。《大公报》力主抗战,表示“一不投降,二不受辱”,天津版、上海版分别于1937年8月5日、12月14日停刊。 1941年4月,《大公报》收到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来函,被认为是“《大公报》刊行悠久,代表中国报纸。”“在中国遭遇国内外严重局势之长时期中,《大公报》对于国内新闻与国际之报道,始终充实而精粹,其勇敢而锋利之社评影响于国内舆论者至巨。”“《大公报》自创办以来之奋斗史,已在中国新闻史上放一异彩,迄无可以颉颃者。”这是中国报纸第一次获得最佳报纸称号(密苏里新闻学院奖是新闻界内很高的荣誉,先前亚洲只有日本的《朝日新闻》和印度的《时报》得到过这个殊荣)。当日重庆新闻界隆重集会,以示庆贺;《大公报》发表《本社同人的声明》,概括《大公报》的成功经验为“文人论政”和“商业经营”。 二次国共内战时期 抗战胜利后,《大公报》着手停刊各版的复刊工作。1945年11月1日、12月1日,上海版和天津版相继复刊。1946年元旦,在上海成立大公报社总管理

大公报

大公报 大公报是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1902年由英敛之在天津创办,是中国迄今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1902年6月17日满族正红旗人英华在天津法租界创刊保皇派报纸,创办人英敛之,富商王祝三(郅隆)为主要经济资助人。该报有代派处65个,除国内大中城市外,在南洋、美洲、日本等地也有代销点。日印四、五千份,是当时华北地区一份最引人注意的大型报纸。主要股东有资本家柴天庞、王郅隆、朱志尧、北京天主教堂主教樊国梁、法国公使鲍渥、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总办严复等。该报除在政治上持保皇立宪立场外,并带有封建买办色彩。自言敢于揭露和攻击清政府的一些弊政,“替穷苦大众说话”,注意反映下层社会的疾苦。英华主张变法维新,《大公报》遂在北方言论界初露头角。《大公报》突出新闻特性,编排醒目美观,注重培养人才。尤其是社评,力求言之有物,见解独特,对时政有所批评,很快名闻国内,《大公报》也一跃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报纸和舆论界的代表之一。1927年以后,《大公报》总体上对国民党持支持态度。“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侵略的加紧,《大公报》主张抗日,并发表了著名记者范长江的西北通讯,首次披露了红军长征情况。为了应变,《大公报》开始筹备南方各版,1936年4月10日上海版发刊。 大公报桂林馆合照二排左4胡政之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公报》天津版于7月底停刊,上海版12月13日停刊。《大公报》同人分赴各地办报,先后有汉口版﹑香港版﹑桂林版,最重要的重庆版自1938年12月1日起出版,销售额最高近十万份。它坚持抗日立场,鼓舞民心士气,对抗战起到了一定作用。1941年4月被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选为当年最佳外国报纸,获荣誉奖章。1941年9月6日张季鸾逝世,王芸生接任总编辑,曹谷冰﹑金诚夫﹑徐铸成等领导《大公报》。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历年真题1999-2006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历年真题(整理版:1999- 2006年) 新闻传播综合:新闻学概论 1、 名词解释 1.宣传 2.报团 3.新闻价值 4.新闻自由 5.受众 6.新闻线索 2、 简答题 (99)1.新闻与历史的异同 2.新闻记者是不是“无冕之王”? 3.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4.正面宣传负效应的表现 (00)1.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起源观 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 3.利用新闻报道进行宣传通常采用的哪些方法? 4.以科索沃战争期间美国主流媒体对南联盟的报道看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实质 (01)1.新闻典型及其特点 2.为什么接近性是很重要的新闻规律? 3.在新闻报道中,事实选择如何体现阶级倾向性? 4.如何理解新闻的服务性功能? (02)1.为什么必须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2.简述舆论引导的权威性 3.简述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显著性 4.杰斐逊的新闻自由思想概述 (03)1.信息传播起源于人类的本能的观点为什么站不住脚? 2.用图解政策的做法进行新闻宣传有什么害处? 3.新闻自由为什么说是一个阶级概念? 4.舆论引导如何分析舆论引导对象?

(04)1.什么是舆论?舆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什么是新闻敏感?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05)1.大众传媒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媒介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06)1.什么是舆论?舆论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2.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是什么? 3.为什么说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4.怎样避免批评报道对被批评者的重大伤害? 3、 论述题 (99)1.新闻业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新闻工作者的大局意识 3.新闻传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00)1.从庆祝建国50周年的新闻宣传看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2.西方传播学中关于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成果概述 (01)1.仅从报道内容分析,你认为什么样的新闻是好新闻? 2.概述弥尔顿“出版自由”理论的内涵,目前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 (02)1.新闻批评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2.传播方式漫谈:从“点到点”传播到“点到面”传播再到“点到点”传播 (03)联合实际谈谈新闻与政治宣传的关系 (04)1.为什么说在当代社会新闻传播对某种社会舆论的形成常常发挥主导作用?请联系实际(近几年来某个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加以论述)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联系实际谈谈典型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05)为什么说广播频率和电视频道专业化是当今时代广播电视事业发

百年《大公报》

百年《大公报》 1选题缘起 在中国报业史上,名噪一时的报纸犹如过江之鲫,但能历经百年而不衰,见证中国近现代复杂多变的历史,始终保持其宗旨、风格如一者,唯《大公报》是也,堪称中国报业史上的奇迹。《大公报》自1902年6月17日创刊,至2012年已整整走过110年的风华。在历史上,这份报纸发挥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报业人才,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是中国历史上除了古代的封建官报以外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也是中国新闻史和全球华文传媒史上唯一拥有百岁高龄的报纸”①。其历史价值怎样,功过是非如何,早已成为新闻史学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2《大公报》的历史及现状 从清末的保皇派党派报纸、北洋政府时期的“安福喉舌”、新记公司“四不主义”的资产阶级商业大报以及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直至延续在香港出版,《大公报》110年的发展历史可谓中国报业的缩影。《大公报》以“忘我之为大”的“大”字,“无私之为公”的“公”字作为报名,自出版起,即负敢言之名,指摘权贵,激评地方时弊为己任。1926年确定社训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力图办成“文人论政”的报纸。 《大公报》的百年历史大体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2.1英敛之时期 1902年,由英敛之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张报纸《大公报》诞生了。在创刊号上,英敛之发表了《大公报序》,宣布“大公”之含义,寄希望于“扩大公无我之怀”。确立办报宗旨为:“报之宗旨,在开风气,牖民智;挹彼欧西学术,启我同胞聪明。”由此,《大公报》确立了自己的言论立场:以公正之心来启迪百姓,评击时弊。英敛之主持《大公报》达十年之久,注意积极宣传改良新思想,新潮流,着力探讨救国救民之道,注重报纸本身的改革和创新。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中著文说:“天津《大公报》有特色,有新论,实可称报纸进步之一级。”② 2.2王郅隆时期 1916年,王郅隆买下《大公报》,重组人手续办《大公报》,聘请胡政之为主笔兼经理。在这一时期,胡政之对《大公报》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如加强国际新闻报道,普及世界知识,更新版面等。这些举措让《大公报》逐渐摆脱以“论”为主的格调,拓展了《大公报》作为传媒的社会功能,热心传播新思潮,号召知识分子献言献策。王郅隆时期的《大公报》不幸沦为“安福系的机关报”,背离了大多数民众的意愿,令读者对其产生反感。王郅隆时期也成为“是最缺乏民主独立精神的一个时期”,“同时也是经营管理的低谷,创下发行最低的记录”③。 2.3新记《大公报》时期 1926年至1945年为新记《大公报》时期。④1926年夏,胡政之、张季鸾、吴鼎昌成立了“大公报社新记公司”,《大公报》进入了它生命中最为辉煌的年代。此时,《大公报》明确提出了“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办报方针,“四

4月全国中国新闻事业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新闻事业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5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新闻”概念的出现是在(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出现在(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3.人们把报纸和新闻联系起来的最早记录出现在( )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4.《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主编是( ) A.马礼逊 B.米怜 C.麦都思 D.吉德 5.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 ) A.《天下新闻》 B.《各国消息》 C.《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D.《蜜蜂华报》 6.中国人创办的最早的中文近代报纸是( ) A.《明报》 B.《邸报》 C.《京报》 D.《昭文新报》 7.我国第一部报刊政论文集是( ) A.《海国图志》 B.《盛世危言》 C.《弢园文录外编》 D.《国闻汇编》 8.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 ) A.《中外纪闻》 B.《强学报》 C.《时务报》 D.《国闻报》 9.在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出色的报刊活动家是( ) A.王韬 B.康有为 C.梁启超 D.徐勤 10.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是( ) A.《中国日报》 B.《二十世纪之支那》 C.《开智录》 D.《民报》 11.1900年,胡璋把他创办的《苏报》出售给了(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章士钊 D.陈范 12.“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条款第一次载入的中国国家根本大法是( ) A.《大清报律》 B.《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 C.南京临时政府的《暂行报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五四”时期的《新青年》杂志,创刊时名为( ) A.《中国青年》 B.《青年杂志》 C.《新青年》 D.《新青年杂志》 14.《新青年》第2卷第5号刊载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作者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李大钊 15.毛泽东早年写的长篇政论《民众的大联合》曾连载于( ) A.《劳动界》 B.《劳动音》 C.《每周评论》 D.《湘江评论》 16.1921年2月到1922年2月间,周恩来采写的旅欧通信连载于天津( )

《新华日报》1940’社论选集

《新华日报》1940’社论选读 記者風格:威武不屈、秉筆直書! 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董狐直笔,赵盾胆寒。这是天地的正气,也可以说就是代表了舆论的力量。如果我们要为中国记者从自己历史中找寻优良的传统,怕首先就应举出这样的风格,作为我们记者的圭臬。 古之史官,固然不能就等于今日的新闻记者,其间有着很大的距离。但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原也不只是垂诸竹帛,留诸后代作为殷鉴,对当时的行政当轴亦发生了很大制裁作用;说古时的史官和今日的新闻记者,在精神上自也有其一脉相承之处,并不为过。因此,我们觉得,在今天纪念记者节的时候,提出董狐那样大义凛然、威武不能屈的风格,来作为我们中国史上新闻记者的优良传统,是颇为适当的。 “为人民喉舌”,这是每一个新闻记者所用以自负的。然而,要真能负得起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号,就得象董狐那样,紧握住自己这一管直笔,作真理的信徒、人民的忠仆。一方面,凡是真理要求我们说、要求我们写的,就决不放弃、决不迟疑的给说出来、写出来。另一方面,凡不合真实和违反民意的东西,就不管有多大的强力在后面紧迫着或在前面诱惑着,我们也必须有勇气、有毅力把它抛弃,决不轻着一字。直者,直道而行也;有是有、无是无,白是白、黑是黑,不容有丝毫的假借,也不容有丝毫的含糊。今天,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应当是我们的机会来作一次清夜扪心、检讨一下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曾否对董狐那枝直笔松过乃至放弃过?是否对得起真理、对得起人民? 过去的一年是六年抗战中最艰苦的一年,也是我们为抗战服务的新闻工作者最艰苦的一年。反躬自问,一年来我们对抗战确也尽了不少的力量,对于抗战事业既忠既勇的言行,不问其出自前线或后方,都曾为之报道消息、发扬光辉;对于抗战不利的事实和言论,也曾予以揭发,予以斥责。然而,讲到直笔,讲到忠于真理、忠于人民,就未免有些汗颜(遵检一段)。这种风气的形成,固然在客观方面有其重大的原因,不能把这责任全部推到记者肩上;诚如同月二十九日《新民报》“先得纠正空气”一文所指出,“在一切问题之先,是‘说话’这一件人民的基本权利,要有确定界限以内的把握”。故要纠正这种风气,就“还有一种‘空气’,似乎先须纠正。”但是,显然的,不能说记者本身对这种风气就没有责任。我们觉得,应当纠正的,怕不只是重外轻内的风气,怕还有较此更甚而更为新闻记者自己引以内疚的。间尝省察,养成此种于记者风格尚多未合之处的,除客观“空气”外,在记者本身,要有一种应予纠正的观念,即对于宣传一词的了解是也。 新闻记者应当为抗战建国的国策努力宣传,向国外宣传、向民众宣传,这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但今天宣传一词已在广大的读者之间造成一种不良的印象,常常可以听到象“这是宣传,尽可不去理它”这一类对报章杂志的批评。而记者自身,对这种批评也竟习以为常,毫不怪异。这是说明一般社会都已把宣传一词,当做说话不真、记事不实来了解,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