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江苏各主要城市特点及其地位

论江苏各主要城市特点及其地位

论江苏各主要城市特点及其地位
论江苏各主要城市特点及其地位

论江苏各主要城市特点及其地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

姓名:袁月

学号:0904210220

首先先让我们了解江苏现有哪些城市及其概况:

从中可以看出江苏的具体行政规划,南京是江苏的省会,其余12个地级市及很多县级市和县。在全国,江苏可以算上是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之一。地处长江淮河下游,历史上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但是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江苏也同样如此。江苏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均,苏南较苏北强很多,所以很多城市都想和苏南靠上边,苏锡常是江苏的经济领头羊,也是我们江苏的骄傲。但是正因为如此,苏南人才会瞧不起苏北人。那我们就来看看每个城市各有哪些缺点。

南京:江苏最大的城市,但是是最没号召力的省会。经济每况愈下,靠吃老本度日。

在长三角的重要地位被杭州取代。在省内被苏州无锡看不起。以语言难听出名,民风土俗,甚至被称为最大的农村。

苏州:江苏最拽的城市,GDP高得吓人。自诩上海后花园。把上海苏州以外的地方一律看作贫困地区。市民以到外资企业当流水线工人为荣,产品连中文标志都不加。为了经济指标疯狂抽取地下水,地表沉降严重。严重缺水,已经无法冠以水乡之名。

无锡:得过“小上海”的封号。凭借GDP张牙舞爪。工业城市,旅游资源靠人工建造但也不可小觑。喜欢跟苏州飙经济,和南京比大小。在环境整治方面会一边唱“太湖美”一边让太湖水发臭。

常州:出了江苏就没人知道的“大城市”。最近正在考虑往特大城市发展。工业基础还不错,另一个有潜力的污染源。因为走不出苏州无锡的阴影,所以特别看不起江北人,但据说快被南通赶上了。

镇江:跟江北基本没什么区别的江南城市,以醋和金山寺出名。体积袖珍,经济总量小。地位相当于南京的一个县,经济相当于苏州一个县,但是喜欢往苏锡常的阵容里挤,常常被苏锡常集体看不起。

扬州:苏北文化的发源地加大本营。经常昧着良心说自己是江南。一天时间就能看完的“历史文化名城”。谣传出美女,其实出修脚师傅搓背工。现在托某领袖的福就开始大兴土木。市民逢人就说,如今我们扬州也是大城市了。

泰州:充其量一个加强版的县城,城市基础建设贻笑大方,居然也想当大城市。经济上刚有点起色到处放卫星,生怕别人不知道。热衷于跟南通争风头,跟扬州抬杠,跟安徽抢胡锦涛。瞎折腾了一阵,知名度还是很低。

南通:地处偏远,人称“难通”,但是沾了上海不少光。最恨被人叫作苏北,GDP达到苏州三分之一后就开始叫别人苏北,恨不得让长江改道。同样喜欢瞎放卫星。刚为了超过省内几个过气城市而沾沾自喜。回头一看连人家烟台都不如了。

盐城:苏北恶名的主要承担者,革命老区。对外开放了十多年,贫困人口还是一大把。海岸线长得吓人,但没有一个像样的港口。市民没见过市面,通了火车比看到恐龙还兴奋。但因为有个把属县进了全国百强而自我感觉特好。

淮安:淮河重灾区。民风半蛮不侉,工业一穷二白。农业倒还不错,喜欢显摆敬爱的总理和洪泽湖的龙虾。还喜欢说自己是长三角城市,但是大多数市民都没见过长江是长的什么模样。

宿迁:贫困地区,靠一瓶洋河一瓶双沟打天下,经济给江苏省垫底。几个属县个个上贫困榜,靠国家接济度日。被人评价为不如西部。大多数省内人都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

连云港:喜欢拉外地人看他海边上几座不伦不类的洋房,县域经济惨不忍睹。旅游资源本来不足为奇,几年时间从江苏最有发展前途的港口,堕落为被贫困包围的花瓶城市。

徐州:山东的弃儿,江苏的养子。大而不当的重工业城市,。以工业污染和治安混乱出名。城市规划完全不成体统。综合竞争力一再下降,煤矿老本吃光。但特别自大,总想自立为王。打出淮海经济区的旗号,但没有人响应。

这些批判正是在鼓励江苏去努力改掉这些缺点,在各个方面成为全国的榜样。但是就像我们不许其他人说他们一点的不好却会对我们的领导说三道四一样,江苏人对外会团结与互相帮助,但是对内就会有比较大的竞争心理。

现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各方面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做出以下全方位的排名。

Gdp排名:苏州6701亿,杭州4781亿,无锡4400亿,南京3775亿,南通2550亿,温州2430亿,常州2200亿,徐州2000亿,盐城1600亿,扬州1580亿,镇江1421亿,泰州1394亿,淮安910亿,连云港750亿,宿迁675亿。

城市综合实力排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基础设施,城市环境,人文历史,文化底韵,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程度,区位辐射,教育实力,科技发展等11个公认指标进行的排名):南京(全国第6),无锡(全国第15),苏州(全国第20),常州(全国第27),徐州(全国第46),镇江(全国第48),扬州(全国第49),,南通(全国第53),连云港(全国第72),泰州(全国第75),盐城(全国第83),宿迁和淮安(100名开外)最有人才战略力的排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南京的48所高校的大学数量可以和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城市相媲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在江苏省内一直傲视群雄,鹤立鸡群。举全省之内,能与这些家喻户晓的大学相抗衡的,唯有苏州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前者是苏州的招牌学府,后者是徐州的镇山法宝。

最具文化和人文底韵的排名

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会都。自古以来就享有盛名,是古代文人骚客必吟诗作赋,激扬文字的江南佳地。其“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名绝不是浪得虚名。南京的文化遗产和人文名胜数不胜数,其文化底韵之深厚,不言而喻。扬州的人文内涵,完美地浓缩在

“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堪称千古名句的古诗当中了。可以说,“诗仙”李白的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将扬州这座古城名邑的无限风韵彰现地淋漓尽致,恰如其分。徐州的刘邦的故乡,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其一脉相承,源远流长的秦汉文化,确实值得人们细细地品味。

排名也就意味着在江苏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也激励着每座城市向着更高的目标去发展。南京就像龙头,要做好表率,经济搞不上去就真的说不过去了。苏锡常等要大力发展教育,怎能让如此富庶之地成为白丁的聚集点呢。苏北地区在经济上要努力,以苏锡常为目标。内部的竞争力会驱使江苏的发展与进步。不就久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现代化的繁荣的文明的省会屹立在中国的东南方!

浅析江苏民歌

浅析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演唱风格与情感体验 摘要: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国内的重要活动中几乎都会演奏江苏民歌《茉莉花》。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源于生活,有着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所选意象突出、鲜明,能使感情很好地表达出来;表现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主题集中;以独特的情节,溶注着浓郁的民族性情,古老而又新鲜;体现了当代人们的审美风尚,反映出中国人民善良、真诚的精神特质。 关键词:《茉莉花》;生命力;意象;民族性情;精神特质 绪论 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钟爱常常表现为一种对审美的主动的渴望。当渴望的审美条件一旦出现,便会情不自禁地欣赏。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8年奥运会徵——“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时,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此时此刻我们所听到的《茉莉花》的乐声,委婉中带着刚劲,细腻中含着激情,飘动中蕴含坚定,相信《茉莉花》的芳香,将飘得更远更广。 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几乎是我们国家在国际国内重要活动中的必奏之歌。小小的一首《茉莉花》竟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它究竟好在哪里?中国传统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首歌体现了中国民歌节奏灵活,旋律婉转悠扬、自由而舒缓的特色。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首清香四溢的《茉莉花》。 1、江苏《茉莉花》的历史与流传 1.1江苏《茉莉花》的历史 江苏《茉莉花》是一首产生于明末清初,流传东北地区及全国各大城市的小调歌曲,距今约有300年的历史。最早的时候叫《鲜花调》,由于第一句是个重叠句,所以又称为《双叠翠》或《双叠词》。十八世纪下半叶传到西方,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剧《图兰多特》中作为公主的主题曲。此歌最早收入我国由贮香主人编辑的《小慧集》中。 江苏《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国作曲家卢梭收入他所编的《音乐辞典》中,此曲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美国等国家,成为中国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江苏《茉莉花》的曲调婉转、流畅、细腻、柔美、淳朴。曲式是由四个乐句构成单部曲式;调式为徴调式。 现代版的《茉莉花》是作曲家何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根据江苏民歌《茉莉花》改编创作的,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茉莉花》。歌词描述了一位姑娘想摘茉莉花,又担心受责骂,被人取笑,又怕伤了茉莉花等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天真可爱纯洁的美好形象,生动而又含蓄地表达

小学音乐_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音乐游戏导入。 1、师:电视机前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音乐课堂,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师:那让老师吹着笛子曲带同学们去江苏旅游吧。师:同学们江苏美不美?生:美。师:那老师要问一问同学们你们在欣赏美丽风景的时候,有没有听出老师吹的笛子乐曲的名字?生:《茉莉花》。 2、师:那电视机前的同学们能不能用LU音哼唱乐曲《茉莉花》中你所熟悉的一句旋律?生: 3、师:同学们哼唱的真动听。老师把这句旋律变化了一下,我看同学们还能不能模唱出来。(师弹钢琴带领学生做发声练习) 师:在我们演唱之前让我们坐直身体,闭上眼睛来深呼吸,闻一闻茉莉花的芳香,把气息吸到我们的腰间,慢慢的吐出LU的声音,如果在吐出LU的声音感觉我们的眉心在震动,然后声音越传越远,同学们随着老师来做一做。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模唱开始。 二、学唱歌曲 1、师:同学们的声音真美,那就让我们随着音乐,来唱一唱这三条旋律吧。

师:唱完旋律,我想问一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背景音乐和我们所唱的旋律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有点像,背景音乐有点复杂,我们的旋律简单,有重复的音。 2、师:同学们听的真仔细。我们的背景音乐的名字也叫《茉莉花》,笛子曲茉莉花的旋律就是从背景音乐的茉莉花演变而来的,那就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个版本的《茉莉花》 3、师:歌曲我们听完了,听完歌曲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听的时候老师对着黑板上的歌词划连音线pf,渐弱记号) 生: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想摘又怕,预期不舍”的爱花惜花之情。 4、老师随着音乐来演唱一遍歌曲,同学们来再次感受少女的这种爱花惜花之情。 (学生随音乐老师做动作) 5、师:让我们用LU音把歌曲演唱一遍。(注意深呼吸,闻一闻茉莉花的花香) 6、师:让我们加上歌词来演唱一遍。 师:在演唱歌曲时讲解,“好一朵茉莉花”要唱的流畅,“香也香不过”、“采一朵”用弹跳短促的。第三句描写的是心理活动,要弱处理,把内心细微的变化表现出来。最后一句“不发芽”可用渐慢、渐弱来处理,慢慢的,要唱出“余香未尽” 的感觉,唱出江南水乡的韵味。 三、拓展学习 1、师:大家都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生:江苏民歌。那大家想不想听一听江苏方言版的茉莉花?听完以后告诉老师你听出哪个字发音不同?

浅谈横县民歌之历史、现状与发展

学院:商学院 班级:财管081班 浅谈横县民歌之历史、现状与发展 引言:茉莉花茶是我国的特有茶叶品种,有着千年独特的茉莉花茶文化。

我的家乡,享有"中国茉莉之乡"美誉的千年古县横县,自2000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茉莉花茶交易会,茉莉花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为提高节日气氛和群众参与度,横县推陈出新、创新办会,在举行花茶交易会将同时举办广西横县茉莉花节,中国国际茉莉花文化节,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努力形成"一会"、"一节"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进一步广泛凝聚各界共识,汇聚各方力量,致力把茉莉花产业和茉莉花文化推向更高更新的台阶。而以茉莉花文化为基础的横县民歌也正书写和演绎着横县人民的精彩纷扬的生活…… 摘要:首先从大体上介绍了横县民歌的历史和现状,进而分析横县民歌和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然后写出针对这横县举办民歌艺术节以把横县民歌发扬光大的这一重要体现。保留优秀艺术的文化传统,最重要措施就是要传承和创新,并提出对横县民歌传承和创新应该持有的态度。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社会的重要体现,也道出横县民歌对茉莉花文化和茉莉花产业的作用。 关键词:横县民歌茉莉文化历史现状传承创新发展 一、横县民歌的发展历史 广西南宁市横县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一个有着2100多年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古邑名县。特别是浩浩江涛、烟波浩渺、九曲龙弯舞腾龙的郁江和美丽的西津湖以及雄伟壮丽的宝华山沉淀横县劳动人民的精神。棠桥、海棠亭、秦观像等古迹,民族歌曲文化大型歌剧《海棠亭》讴歌北宋大词人秦观而更令横县民歌闻名遐迩、风靡传颂。 《海棠亭》以北宋大词人秦观在南宁横州任编管,创办“淮海书院”的史实为依据,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揉进了浪漫温情的爱情元素,讲述了一代词人秦观被贬横州后,在当地百姓的鼓舞与激励下,挥愁明志,创办“淮海书院”,广育桃李,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与拥护,并与壮家女子茉莉相遇相识,结下了一段浪漫的情缘,度过了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日子,展示了“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记得住你”的主题。 《海棠亭》注重本土元素的撷取:舞台上秀丽的山水、茂密的竹林、古朴的亭子、怒放的海棠与如梦如幻的灯光相互勾连,共同营造出《海棠亭》诗意唯美的氛围。音乐曲牌中的山歌元素,戏剧场景中的对歌、舞蹈等也使《海棠亭》在精致唯美之余,具有一股强劲的本土气息,让观众在观看时感到十分亲切。 历史上横县人民田间劳作,家庭对语,出口是歌,喜、怒、笑、骂皆是歌。民间歌瑶在横县比较流行,分布在全县22个乡镇。歌瑶来自百姓或出自歌手,只要有兴趣,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唱,这些歌瑶可分为:劳动歌、堂歌、儿歌、尼度歌、船歌、丧歌、情歌。其中以甘棠戏在原永淳境内最广为流行,深受人民喜

音乐教案《江苏民歌》

音乐教案《江苏民歌》 教具:电子琴竖笛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投影片等教学目的:欣赏一组江苏民歌,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内容情感方面的作用。 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感受江苏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对比分析江苏民歌教学过程(找教案?: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 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 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三说说江苏民歌: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江苏民歌,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江苏民歌。 (学生讲述)四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拔根芦柴花》(听录音)《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五欣赏分析一组江苏民歌。 (老师语言导入)《打麦号子》听录音。 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唱唱扬州三把刀》和《无锡景》听两首歌的录音。 带领学生演唱或演奏这两首歌的旋律。 对比这两首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学习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扬州三把刀》;用吴方言唱《无锡景》。 《搭凉棚》听录音。 启发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体裁特点表现手法歌词风格等。 六表演江苏民歌选段。 分组准备(自选歌曲自定形式)各组汇报。 全体同学演唱《茉莉花》。 七反馈练习(见课本)八小结课堂。 音乐教案《江苏民歌》这一教案

走进江苏民歌《茉莉花》

走进江苏民歌《茉莉花》讲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同走进江苏民歌《茉莉花》。《茉莉花》不仅江苏人民喜爱她,中国人民喜爱她,世界人民更是青睐她。据记载:这首歌在明朝就已流传到国外,几百年间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散发着芳香,传播着友谊。《茉莉花》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她向世界展示出中国文化的和缓、柔美、善意,是和谐世界的和谐之声。《茉莉花》的演绎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就合唱的版本也是琳琅满目。我们的音乐教材第十一册的第四单元采用了杨鸿年老师改编的童声合唱版的《茉莉花》。这是一首复调式的合唱曲,作为普通教学班,要把它学下来并唱好比较困难,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简化旋律、二度创作的方法,在不改变作品的原有风格特点的前提下,即让孩子感受到合唱曲的魅力,又让他们掌握了旋律创作的手法。下面,请随着我一起走入今天的音乐课堂,一同学习江苏民歌《茉莉花》。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播放短片导入,让学生欣赏后谈感想。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非常唯美的视频,请大家欣赏后谈一谈感想。短片中的音乐你熟悉吗?取材于哪首民歌? 师:短片中的音乐取材于江苏民歌《茉莉花》,从画面上我们感受到了茉莉花已经飘香于世界各地,深受国内外友人的喜爱。听着《茉莉花》,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随着这悠扬的笛声心驰神往。茉莉是常绿小灌木,岁岁开花,香气清雅而幽远。让我们随音乐用鼻子来闻一闻,哼一哼。 三、播放《茉莉花》音乐,学生复习歌曲《茉莉花》主旋律,并随着老师的手势做呼吸训练。 1.师:请你想像自己置身茉莉花丛,满园芬芳,深吸气——感觉很香,很享受,气息下沉,保持——徐徐吐出来,呼气。 2.出示大歌片,学生有感情地复习歌曲,演唱后谈谈民歌的特点。

江苏民歌

江苏民歌《茉莉花》 —说课稿(选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学校: 系别: 专业: 课型: 学号: 说课者: 指导老师: 授课对象:

《茉莉花》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是07级音乐系四班的学生陈欣。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唱课《茉莉花》 【设计意图】我在教学过程时,会以新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并把三个突出,即“突出学生参与体验艺 术和活动;突出师生互动,相互补充;突出拓展视野,整合创新”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实现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质整合发展的新课程发展目标。【教材分析】《茉莉花》在全国广泛流传。由于各地的文化风俗,语言风 格不同,有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北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之分,以江苏的《茉莉花》最为著名。今天所说课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从题材上看属于民歌中的小调一类,它以四四拍的结构特点,歌词细腻含蓄的表达方式,五声调式和级进的旋律表现了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音乐风格。感情深厚含蓄,生动地刻画了少女对茉莉花的爱慕与眷恋之情,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的好教材。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是同学们喜欢《茉莉花》 并培养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歌的精神风貌,尊重中国的传统民间文化。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教唱,自唱,合唱,齐唱来学唱此歌曲。3、知识与技能:通过歌唱让学生从中感受江苏民歌的特点,及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感受各地区文化背景,民俗风格上的差异。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本课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完整、流畅、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了解力度记号与旋律线条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学生了解民歌的演唱风格,以及各地区民歌节奏.速度.旋律和情感表现等方面的对比。 【课时】一课时 【教具】钢琴或电子琴、多媒体等。 【教法】提问法.讲授法、欣赏法、教唱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浅析江苏民歌《杨柳青》的艺术特点

浅析江苏民歌《杨柳青》的艺术特点 一、扬州民歌的艺术特色 扬州民歌是江苏民歌的代表之一,它以独特的乡土气息,朗朗上口的旋律而广受欢迎。随着当今社会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扬州民歌也越来越被全国各地的人所熟悉。扬州民歌在扬州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地位。从秦汉时期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扬州民歌都在不断的充实,不断的演变发展。 扬州民歌分为号子、山歌和小调三种题材。和其他民歌一样,扬州民歌的语言通俗易懂,曲调朗朗上口,广为流传。但各地的民歌有其各自不同的特色,扬州民歌有着它独特的艺术特色。首先是它的方言,这是各地民歌都不一样的。方言是民歌的典型特征,有时候我们可以直接从方言来判断一首民歌属于哪个地区。其次是他独特的生活内涵。一首民歌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生活,民歌中很多用词都是和生活紧紧相关的。山区、水乡或者高原地区,他们的生活总会反映在民歌上。扬州是个鱼米之乡,小河特别多,所以扬州的民歌常常得以和水联系在一起,如《拔根芦柴花》、《数鸭蛋》、《撒趟撩在外》等等。 二、《杨柳青》的音乐特点 (一)歌曲简介 《杨柳青》是江苏省扬州市的一首独具特色的民歌,它的旋律明快而又活泼,节奏简短而又跳跃,填词热情洋溢又不乏幽默风趣,是扬州最受欢迎的民歌之一。虽然篇幅较之于一般歌曲来说,稍显简短,但因其独特的乡土气息以及歌曲中所展现出来的农民在乡间快乐劳作的情景而被广泛流传。这首歌具体的创作年份已不得而知,大约是来自清朝,后经多年的改编而成。在民间,当农民们在田里劳作时,这首歌就会成为他们消减疲劳的良方。 (二)音乐技法分析 1.结构分析 以国外的旋律分析法来看,《杨柳青》是一个四个乐句的一段体歌曲,为非方整性结构。前三个乐句都是6个小节,第四乐句只有五个小节。每个乐句稍长于一般歌曲,四个乐句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从其填词来说,《杨柳青》又是一个带有衬腔补充的民间二句体乐段。歌词的内容主要在前两句中,而后两句基本是由衬词组成的,这是民歌独特的形式之一,很多民歌都具有这样的衬词。 2.风格特征分析 《杨柳青》是一首典型的扬州小调,其节奏轻快,运用了很多切分和十六分音符,使歌曲形成了轻快、活泼、的风格特征。而它的唱词运用了大量的衬词,使得整首歌曲在演唱时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特征。此外,该曲是用扬州本地的方言来演唱的,特别具有扬州的乡土气息。配合描写田园风景的歌词,充分体现了这首小调的劳动气息。 三、《杨柳青》的演唱

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艺术魅力

江苏民歌(茉莉花)的艺术魅力 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钟爱常常表现为一种对审美的主动的渴望。当渴望的审美条件一旦出现,人们便会不由自主地观赏。 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上,在1999年中葡两国政府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中国军乐队都演奏了江苏民歌《茉莉花》。1997年江泽民访美、1998年克林顿访华、2000年第6届中国艺术节、2001年上海APEC会议以及2004年张艺谋执导的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8分钟文艺表演,以《茉莉花》为基调的音乐都融入了一个个历史瞬间。世界闻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创作歌剧《图兰朵》时,也选用了中国民谣《茉莉花》的曲调。美国发射的一艘向外太空飞行查找宇宙生命的飞船,搭载许多国家的优美音乐进入太空,《茉莉花》和《梁祝》作为中国的经典名曲入选。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几乎是我们国家在国际国内重要活动中的必奏之歌。小小的一首《茉莉花》竟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它毕竟好在哪里?中国传统民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这首歌表达了中国民歌节奏灵活,旋律婉转悠扬、自由而舒缓的特色。不仅如此,我们还能够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这首清香四溢的《茉莉花》。 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1.美妙声音:从“草根”到经典 2.意象鲜亮:清雅幽远华夏味 3.重章迭句:一唱三叹华夏音 4.适度中和:深厚含蓄华夏情 5.纯真和谐:表达当代审美风尚

《茉莉花》芬芳馥郁、朴实无华,在人们眼里是特别高雅、特别圣洁、特别纯真的美好形象。人们歌颂她的雪白无暇、歌颂她的朴实无华。她代表着人们追求理想,追求纯真和谐的美好愿望,符合创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浓的民族风韵,在朴素的旋律和音乐节奏中凝聚着民族的信仰、盼望和情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茉莉花》既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

谈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33250465.html, 谈中国民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滕文海 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09期 【摘要】和世界各国的民歌一样,中国民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生活实践中逐渐 形成的,大部分民歌不是某个人的创作,往往在最初的简单雏形基础上,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流传演变而相对形成的。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了无数年代和无数人的修改增色,并伴随着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而变化。民歌的特点就是用准确、朴实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思想,无论在幸福的年代还是在黑暗悲惨的年代,民歌都真切地表达着人民的情感,反映着时代的面貌。 【关键词】民歌;特色;演唱风格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119-02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体裁的一种,是人民大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民歌一般属于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融入集体智慧的加工。其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具有较为显性的实用性和功能性,是民族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区相隔越远,民歌的风格音调差距越大,比较接近的地区民歌也存在着大同小异的现象。 各种民歌风格的形成,受到语言、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制约。吴语地区盈盈细语,鱼米之乡水网交叉、小桥流水,生活细致讲究,在民歌里就必然反映出这种典型的江南风格。而中原大地—马平川,黄土地上黄河的波涛奔腾汹涌,语言铿锵有力,民歌的风格就必然是荡气回肠。一般来说,水乡地区的民歌大多比较婉转,平原地区的民歌比较流畅,山区的民歌比较高亢,高原地区的比较嘹亮,草原地区的则往往比较悠扬宽广。在声音方面也同样有鲜明的特色:水乡平原地区的民歌声音比较纤细清亮,也比较柔和,山区的民歌声音比较激昂高亢,高原地区的民歌声音比较清脆挺拔,草原上的民歌则比较自然纯朴。也有一部分中国民歌是某些音乐家根据民间流传的音调创作的,这部分作品虽然不是纯粹的地地道道的民歌,却带有浓郁的民歌风格,在民间广泛传唱后,逐渐变成民歌的—个组成部分,甚至连作者的姓名也会被慢慢地淡忘。譬如龙飞同志的《太湖美》是一首优秀的脍炙人口的民歌风格的歌曲,在一些歌曲集中却被注上是江苏民歌。与其说这是对作者的不够尊重,不如说是一种褒扬,如果某个作曲家的作品已经融化在这个地区的文化民俗之中,成为“民”的一部分,流淌在民俗音乐文化的血液里,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我们应该让学生接触更广泛的民歌,至少要让他们多了解一些,不论是我国的民歌,还是外国的民歌,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财富。培养学生掌握比较广的音乐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地区的民歌特点。

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

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产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继续了解的愿望。 2、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欣赏音乐,由此初步探索中国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同时在感受和体会歌曲情感的基础上尝试创作,体会创作带来的喜悦。 3、感受和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并尝试用柔美的音色、悠长的气息(扬州方言)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教学策略: 1、通过闻“花”、看“花”、听“花”、唱“花”、表演“花”循序渐进地了解茉莉花、感受茉莉花、表现茉莉花,由此培养了学生细致的洞察力与大胆的表现力

和创造力。 2、通过旋律线入手学习歌曲,在学生树立音高概念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 3、通过比较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感受与发现南北民歌的风格差异。 4、在听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在世界上的地位,激发其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与发现江苏民歌的风格,初步了解我国河北、河南、东北各地怡茉莉花为题材创作的歌曲或者诗歌,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向往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和提高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深情朗诵几首古代作家或者是人关于描写、赞美茉莉花的诗歌或者名句,学生听完后回答问题。 2、继续欣赏《茉莉花》,介绍茉莉

花,出示茉莉花的图片。 师:这首乐曲是江苏民歌名叫《茉莉花》,你见过茉莉花吗?有什么特点? 师介绍:茉莉花原产于印尼等国,在宋朝时期传入我国。它洁白无瑕,美丽动人。老师把它的香气带来了,同学们闭着眼睛闻一闻感觉怎样?茉莉花香气芬芳,经常用来熏茶。(出示图片)(二)新授: 1、师范唱:想听老师用当地方言唱一唱吗? 这首歌曲说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爱花惜花) 2、学用方言来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边划旋律线边哼lu。要求:看到小园点唱lu,气息要连贯。观察旋律特点:象小桥流水般委婉。 (2)唱词: 老师演唱加花与不加花的旋律,比较差别。(加了花会更优美) 发现江苏民歌的特点:一字多音显

《江苏民歌》教案

《江苏民歌》教案 课题:江苏民歌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教具:电子琴竖笛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投影片等教学目的:欣赏一组江苏民歌,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内容情感方面的作用。 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感受江苏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教学难点:对比分析江苏民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 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 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三说说江苏民歌: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江苏民歌,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江苏民歌。

(学生讲述)四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拔根芦柴花》(听录音)《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五欣赏分析一组江苏民歌。 (老师语言导入)《打麦号子》听录音。 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唱唱扬州三把刀》和《无锡景》听两首歌的录音。 带领学生演唱或演奏这两首歌的旋律。 对比这两首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学习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扬州三把刀》;用吴方言唱《无锡景》。 《搭凉棚》听录音。 启发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体裁特点表现手法歌词风格等。 六表演江苏民歌选段。 分组准备(自选歌曲自定形式)各组汇报。 全体同学演唱《茉莉花》。 七反馈练习(见课本)八小结课堂。 《江苏民歌》教案这一教案

茉莉花 江苏民歌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音乐课第5课欣赏《茉莉花》 二、教材分析 《茉莉花》是一首流传较广的汉族民歌,是一首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她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茉莉花》原名《鲜花调》,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风格也基本相同,以河北和江苏最为典型。曲调优美流畅,体现江南人文风情的阴柔细腻的特色,具有鲜明个性和极强生命力。 三、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艺术课程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接触经典艺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将抗、高尚的艺术品位,使他们知道艺术在人类发展史上以及在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环境中的价值。本课主要通过欣赏多种版本的《茉莉花》音乐,培养学生对这一民歌中的经典歌曲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对多首江苏民歌的欣赏,培养学生对民族歌曲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茉莉花》歌曲,使学生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2)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五、教学重点 了解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随着主页的打开,传出改编的《茉莉花》音乐。 学生听后,教师提问:这是什么曲子?你知道是由什么音乐改编的吗? 学生回答:《茉莉花》,是由歌曲《茉莉花》改编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次接触《茉莉花》的旋律,对乐曲有个大概的了解] (二)、重点欣赏歌曲,体验《茉莉花》的魅力 1、师生谈话,熟悉茉莉花 2、点击进入“永远的茉莉花”,欣赏歌曲《茉莉花》。 听后交流。 3、了解歌曲的背景。 学生自己点击页面上有关《茉莉花》的“介绍”和“由来”,了解歌曲的背景。 4、跟着歌曲《茉莉花》哼唱旋律。(出示《茉莉花》的歌词) 师:你对《茉莉花》节奏与旋律有什么感觉? (听后交流:节奏密集,旋律优美。) 师:对,那你认为旋律中最好听的是那一句?学生交流 师:老师最喜欢歌曲的第一句,这一句不光动听,也是全曲的主题音乐句,她奠定了全曲的风格。让我们一起唱第一句旋律,并划旋律线,感受一下旋律的优美。 师:旋律线像什么?生交流:像波浪等。 师:这首歌曲每段的第一句都是“好一朵茉莉花”,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全曲,体会其对茉莉花的描述:“香”“白”“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她”,茉莉花花瓣洁白,芳香美丽,引发人纯洁真挚、朴实无华的情感共鸣。 5、再次欣赏《茉莉花》,感受旋律的委婉细腻。 师:同学们,《茉莉花》虽然只是一首江苏民歌,但是随着人们对她的喜爱程度的提高,她在世界乐坛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下面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原汁原味的吴语方言《茉莉花》吧。 [设计意图:对歌曲进行深入欣赏分析,使学生对歌曲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

浅谈江苏民歌_茉莉花_的北方属性_王妮娜

大 众 文 艺 大 2 摘要:文章选取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代表,运用中国自己的音乐分析方法——民族音乐形态学,结合江苏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对长江下游音乐的特色,特别是民歌的交融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试图解释江苏省音乐形态的非单一性,而是既存在首典型的南方风格民歌,也有北方民歌和南北交融风格的民歌。 关键词:江苏;民歌;茉莉花;音乐形态;北方民歌 江苏民歌《茉莉花》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千万人耳熟能详,几乎可以说它是江苏省乃至“全中国最为流行的代表性民歌之一”了。但是一直以来,国内的学术界对这首民歌的歌曲分析、风格属性的定位问题有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基于此,笔者试在本文对过去关于《茉莉花》一歌作梳理,进而对江苏省内此类型的民歌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这也正是本文以《茉莉花》作为江苏省其中一类民歌代表的原因所在。 在体裁分类上,人们一般都把《茉莉花》视为江南小调,认为它是一首“地道的”江南民歌。的确,在音乐的听觉效果上,它和《孟姜女》有着相近的音乐气质:曲调清丽流畅,在旋律上,委婉、华丽,字多腔少——这种旋律特色,正是南方音乐的特点,充满了江南水乡民歌的丰韵;而审视它的乐谱时,也可以看到歌曲的旋律走向以五声音阶的级进为主,显示出的南方民歌的音乐性格。这些都归于歌曲的旋律特点,旋律是一首歌曲的“外衣”,它直接影响着对歌曲的第一判断。但当我们深入到这首民歌的内部形态和歌曲流传过程中,就可以发现,其实《茉莉花》和《孟姜女》却有着大相径庭的地方:《茉莉花》并不是那么“地道”“土生土长”的江南产物。笔者将在下文中分为两部分加以详述。 (1)《茉莉花》的音乐形态以及与北方民歌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对于《茉莉花》一曲结构的问题,国内学者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总体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一为把歌曲定为“起承转合”四句式结构;另一为上下两句式结构。附谱例《茉莉花》: 对于《茉莉花》是否“起承转合”四句式的结构,笔者在这里的意见有所保留。众所周知,在中国音乐结构形态里,四句子“起承转合”曲调常接近于将两个并列的或对称的上下句调式主音作结。如刘正维教授所著的《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一书中,在民族民间音乐的结构特征介绍中,这样写到:“起承转合四句结构。这种结构多分布在南方,它往往是将每句唱词一气呵成地唱完,构成词曲同步的单腔式结构。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是具有对比性的转,第四句是第二名的变化再现,形成起承转合的四句结构。“在袁静芳主编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一书 中,也有这样的解释:“据沙汉昆的研究,起承转合四句体的民歌……第2、4两个乐句结束在相同音高的主音上。”但是在《茉莉花》一歌中,第9小节起引入新材料之后,最后的“合”句并没有再现第二句,也就是“承”句的素材。有新材料并不是把《茉莉花》定为四句体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第四句与第二句的落音并不相同,不能完成“合”句。因此,《茉莉花》是一首在乐句数量上保持了四句,但在结构上是上下两句式。 所以,笔者在这里更为同意把《茉莉花》定为上下两句式的结构。附《茉莉花》的音乐结构图式: A ( a + a' + b ) + B ( c + d ) 徵 徵 宫 商 徵 从上例图式中,我们可以看到,《茉莉花》一歌的上句A停留在宫音上,其中素材a'和b之间形成顶真关系;下句B则在徵音上终止,其中c本身是有新材料,但是与下句的d没有相呼应,终止落音并上相同,并非所谓的“转”句。所以这是一首含有新材料的上下两句式。上下句终止形成四度关系,是一种常见于北方的由宫音支持的徵调式调式结构。宫音支持的徵调式的上句终止与下句终止相比较更为强劲,即上下句终止都强,这是一种粗犷豪放型的徵调式型号,呈现为粗犷、泼辣的气质,而非更为常见的南方性由商音支持的徵调式四句体。 对于上下句终止音所形成的四度关系,我们不难在众多北方民歌中找到它们的身影。例如河北民歌《小白菜》: 从上面具有典型意义的北方民歌的结构分析中,可以看到上下句的终止音皆为上宫下徵,上句终止比下句强,都形成四度关系,此结构和《茉莉花》并无二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小白菜》与《沂蒙山小调》在歌曲的曲式结构上与《茉莉花》更为接近。这三首歌曲都出现了“羽”音的半终止倾向,形成了新材料的引入,但是也同样在最后调式终止音没有对第二句形成再现。所以,尽管在乐句的数量上它们都为四个句子,但在音乐的曲式结构上,它们却是两句体。也就是说以上述3首民歌为代表的北方民歌,可以有力地证明了《茉莉花》一歌“根本意义”上的“北方属性”。与此类同的北方民歌还有许多,在这里笔者不再一一列举了。相反在众多的南方民歌中,则很难发现此类型的结构关系。 (2)《茉莉花》的流传以及与《鲜花调》的关系 《茉莉花》一歌的名字是由于歌曲的第一句歌词“好一朵茉莉花”得名而来的。但是追源溯流,其本身的来源则是《鲜花调》。对于《茉莉花》与《鲜花调》的同宗渊源关系,前人作已多有考证论述,几成定论,由于篇幅原因,本文在这里不作重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最早刊载《茉莉花》歌词的出版物,是由玩花主人选辑、钱德苍增辑的戏曲剧本《缀白裘》。该书第6集卷一《花鼓》一剧其中包含了9首《花鼓曲》,当中《花鼓曲》的前2首为民歌歌词,后7首则搬演《西厢记》的剧词。 到了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清晰的脉络:《茉莉花》 浅谈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北方属性 王妮娜 (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 湖北武汉 430212) 理论研究·音乐

江苏民歌

江苏民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了解江苏民歌特点 2、了解八分休止符,能运用各种形式演唱 3、通过演唱,激发学生对民歌的热爱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并表演,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民歌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并掌握八分休止符时值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师:今天老师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了 (《采红菱》视频) 师: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歌名吗?是哪个地方的民歌? 生:———— 师:这是一首江苏民歌《采红菱》,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二、新授 1、初听 师:今天大家还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江苏民歌《杨柳青》,并且还是用扬州方言演唱的呢,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 (课件)

2、师:听完这首歌心情怎么样?想不想自己表演?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老师先给大家唱一遍歌谱,唱得时候还希望大家帮我一个忙,前排七位同学分别代表七个基本音级(1、2、3、4、5、6、7)。在老师唱得时候,唱到哪个音,哪位同学就站起来。 (师自伴奏演唱歌谱) 师:在老师唱得过程中,大家发现有几位同学没有站起来过? 生:4和7 师:对了,这首歌中始终没有出现“4”和“7”,只出现了“1、2、3、5、6、” 五个音,这样的五个音就构成了中国特有的五声调式。江苏民歌大多数就是以五声调式出现的。 3、师:接下来,听录音伴奏,跟师轻声跟唱,不过这次又有新要求了,先看大屏幕: 1 1 1 0 这个音型出现了几次? 产生了什么情绪? 演唱时应注意什么? 生:四次,愉快、第三个音要短、跳跃 师:非常棒,再听一次,放出你的声音,并在“1 1 1 0”处加上节奏,要把轻快、跳跃的敢接拍出来。 4、学唱歌谱 师:《杨柳青》这首歌是农民在劳动时创造出来的,旋律比较(快),反映了他们(高兴、愉快、期盼)的心情,下面我就完整的演唱一遍歌谱,记得在“1 1 1 0”处加拍节奏。 5、学唱歌词 (一)教唱歌词 A师:春天正是麦苗拔节生长的时候,农民经常会挑担到田里施肥,盼望好收 成,看! (伴奏,师表演挑担,走入学生行列中范唱歌词) B师:你会挑担吗?我们请他上来挑挑担,大家用喊号子的声音“嘿,呦”把 歌曲唱出来加入到他的“挑担”中,好不好? (一个生表演,大家齐拍节奏喊号子) C师:真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挑担来演唱吧

《江苏民歌》

《江苏民歌》 教学目的: 1、欣赏一组江苏民歌,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 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 内容、情感方面的作用。 3、3、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 让学生了解、感受江苏民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江苏民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 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三、说说江苏民歌: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江苏民歌,现在就请大家来说 说你们所知道的江苏民歌。(学生讲述) 四、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 五、欣赏、分析一组江苏民歌。(老师语言导入)

1、《打麦号子》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c、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2、《唱唱扬州三把刀》和《无锡景》 a、听两首歌的录音。 b、带领学生演唱或演奏这两首歌的旋律。 c、对比这两首歌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d、学习用江淮方言唱《唱唱扬州三把刀》;用吴方言唱《无锡景》。 3、《搭凉棚》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体裁特点、表现手法、歌词风格等。 六、表演江苏民歌选 段。 1、分组准备(自选歌曲、自定形式) 2、各组汇报。 3、全体同学演唱《茉莉花》。 七、反馈练习(见课本) 八、小结课堂。

初中音乐:江苏民歌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 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音乐教案 / 初中音乐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江苏民歌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课题: 课型: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 教具:电子琴、竖笛、录音机、录音带、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目的: 1、欣赏一组,了解江苏的地理位置,感受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进一步了解号子、山歌、小调、的体裁特点,体会节奏、旋律在表达作品内容、情感方面的作用。 3、通过听、看、唱、奏、说等多种形式的参与,通过对比、分析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了解、感受,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对比分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 三、说说:上节课我布置同学们回去搜集,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你们所知道的。(学生讲述) 四、听,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月儿弯弯照九州》(教师演唱) 五、欣赏、分析一组。(老师语言导入) 1、《打麦号子》 a、听录音。 b、启发学生分析歌曲的情绪、作用、演唱形式等。 c、教师领,学生合,念说白部分,体会歌曲铿锵的节奏和炽热的感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