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完整版)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完整版)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完整版)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

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安全科学的定义(现在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安全三要素)

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关系)

“0123”安全管理模式(略)

安全观的定义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

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

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安全价值的定义

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寿命周期: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施、

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投资:整个安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投资的总和。

?安全功能分析

?从研究安全功能入手找出实现所需必要功能的最

优方案。

?目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大安全观的含义及其树立的必要性

1.含义:人们习惯将安全技术称为安全。如果将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就形成生产、生活、生

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这就是科学的大安全观。

2、(为什么)树立大安全观的必要性:

?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文明的标志;

?现实情况不容乐观;

?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战略之策树立新世纪的大安全观,是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人类对安全的认识扩

展到各个领域。

3、大安全观的目的:就是动员全社会、全民族、各行各业、上上下下,通过对安全减灾的国家战略和系统工程,不仅要保证国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更为了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稳定。

安全的定义:(记一个即可)

定义1: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感到有保障的事物存在与变化状态。

定义2: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定义3: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没有引起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定义4:安全是指不因人、机、环境的互相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

安全与事故的关系

?对立统一、相互依存

安全与事故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既有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才需要安全,有了安全的保证,才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某一安全性在特定条件下是安全的,但在其他条件下就不一定会是安全的,甚至可能很危险。绝对的安全(100%的安全性)是很难的,甚至不可能达到,但却是社会和人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事故隐患的概念

指人的活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或者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者经济损失的潜在危险。

事故的基本特征

(1)事故的因果性

?事故是许多互为因果的因素连续发生的结果。

?事故的因果性决定了事故的必然性。

(2)事故的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

?偶然性:随机事件,较难预测(时间、地点、状况、后果)

?必然性:来自于因果性,了解事故的因果关系,可以发现规律。

?规律性:既然有必然性,就有规律可循。

?由于偶然性,因此规律性较难掌握,但用一定的手段可找

出近似规律、主要关系。

?从偶然性中找出必然性,认识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预防为主的

科学依据

(3)事故的潜在性、再现性、预测性和复杂性

?潜在性:隐患或潜在危险是早已经存在的,只是未重视未发现

?再现性:不采取措施,不消除因将再现该结果

?预测性:通过总结、认识,并用先进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可预测。

?复杂性:事故的发生取决于人(总体)-机(对象)-环境(条件)的关系,因而具有复杂性。

事故发展的三个阶段:

?孕育阶段:最初阶段,处于无形状态,能感觉事故存在,但不知具体形式。

?生长阶段:隐患阶段,由于基础原因的存在,出现管理缺陷,不安全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得以发生,但仍然处于萌芽

状态,能感觉事故的具体形式。

?损失阶段:伤亡和损失阶段,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

事故的概念

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人的原因:(举例)

8种不安全行为:

①未经许可进行操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②冒险作业或高速操作;

③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

④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操作或违章作业;

⑤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

⑥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⑦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

⑧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引起这些不安全行为7个主要原因:

①缺乏安全知识和经验,或不知道有危险;

②生理缺陷或生病、迟钝、忧伤、体力不足;

③过度疲劳、睡眠不足;

④注意力不集中,操作时心不在焉;

⑤劳动态度不端正;

⑥酒醉;

⑦不懂装懂,满不在乎。

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事故能不能发生,不仅取决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可靠性,还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物质条件的限制,因此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最根本措施是:设法使系统达到本质安全化,使系统中的人、物、环境和管理安全化。

要达到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可采取以下综合措施: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降低危险因素的感度;

?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减少人为失误;

?加强监督及检查.

安全目标管理

1.定义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2.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制定总目标——划分、下放——实现——考核。

总结

PDCA循环方式(略)

系统的定义: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在解决安全问题采用的方法:

1)工程逻辑

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用逻辑学与哲学的一般思维方法进行系统地探讨和应用,同时把符号逻辑作为重要内容;采用布尔代数,关系代数,决策研究,数学函数等。

2)工程分析

运用基本理论(如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系统地有步骤地解决各类工程问题。采取的步骤:弄清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实施,分析,总结。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正确地运用数学方法。

3)统计理论和概率论

系统工程具有数学特点,例如:系统的输入量与输出量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需要采用统计理论与概率论来处理所遇到的数学问题。

4)运筹学

运筹学是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技术内容与数学基础。运筹学指有目标地、定量地作出决策,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使系统达到最优化。运筹学的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排队论、决策论、优选法等。

5)现代安全管理理论与原则

常见的安全教育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练习与复习法、研讨法、宣传娱乐法等。

三级教育

?入厂(矿)教育;

?车间(区队)教育;

?岗位教育

安全文化的概念

简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文化的四个层次

安全物质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价值文化

企业安全文化定义

是指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中,为保护身心安全与健康所创造的有关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有如下十类模式:宣传建设、教育建设、管理建设、竞赛活动、科技建设、日常活动、检查活动、报告活动、评价表彰活动。

每种模式可采用定期组织操作或非定期组织操作的方式进行。若定期组织操作,它就可能成为安全宣传月、安全教育月、安全管理(法制)月、安全活动月、安全科技月、安全检查月、安全总结月等。若非定期组织操作,每一种模式就可能成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须常抓不懈。

公共安全文化

公共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社区安全文化、交通安全文化、消防安全文化、休闲娱乐安全文化和保健安全文化。

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安全工作回顾及内容

?基本建立和健全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在一些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已经实现了和国际通行做法接轨;

?逐步形成了将“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的良好气氛。

?当前我国安全工作的概况

?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安全生产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事故频率高、伤亡人数多、经济损失大,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国际形象产

生不良影响。

?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3点)

?广大人民群众对减少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迫切需要与落后的安全生产状况之间的矛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价值观的变化,特别是独生子女步入就业队伍,职工及其家属对伤亡和职业危害的

心理承受能力不堪重负。

?严重的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给人民群众安全健康造成重大损害,影响经济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甚至产生不

良的国际影响。

我国企业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安全监察、行业安全管理、群众安全监督相结合”。

安全与生产的辨证关系

?生产必须安全;

?安全促进生产。

安全经济学的内涵

?定义:

安全经济学既是一门经济学,又是一门以安全工程技术活动为特定应用领域的应用学科,是研究安全活动与经济规律的学科,它以经济学科理论为基础,以安全领域为阵地,为安全经济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内涵:

?研究对象是安全的经济形式与条件;

?目的是实现人、技术、环境三者的最佳效益;

?安全经济学目的是通过控制&调整人类活动来实

现的

安全经济学的基本术语

?经济

指社会生产、再生产和节约以及收益、价值等。通常用实物、人员劳动时间、货币来进行计量。

?效用

从消费某种物品或服务中所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用处或满足。

效用是一种简单的分析结构,它可以被用来解释有理性的消费者如何把他们有限的收入分配在能给他们带来满足或实用的各种物品

或服务上。

?效率

指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之比,即劳动消耗与成果之比。

提高效率的目的是以一定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或以较小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

效率计算式:效率=(产出量/投入量)×100%

?经济效率

指经济系统输出的经济能量和经济物质与输入的经济能量和经济物质之比。一般用实物、劳动时间和货币为计量单位。

通常用“投入产出比”、“所得与所费之比”或“效果与劳动消耗之比”来衡量经济效率。

?效益(经济效益)

指事物对社会产生的效果和利益。

效益=(产出量—投入量)/产出量×100%

?安全效益

安全收益和安全投入之比,反映安全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是安全决策重要的指标。

?效果

指劳动或活动实际产出与期望产出的比较,反映实际效果相对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

效果=(实际产出量/应有产出量)× 100%

?经济学

指研究生产、消耗以及完成生产、消费、交换与分配的形式和条件的科学;安全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范畴。

?安全成本

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包括实现某一安全功能所支付的直接和间接的费用。

?安全投资

指为实现安全活动所投入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

?安全收益(产出)

即安全产出,其具有潜伏性、间接性、延时性、迟效性等特点。

安全经济指标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安全投入指标

?安全后果指标

?安全效益指标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

安全投资及其作用

?定义

投资安全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也称安全资源。常见的安全投资:

?安全专职人员的配备

?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的投入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及改造的投入

?安全教育及培训的花费

?个体劳动保护及保健费用

?事故援救及预防

?事故伤亡人员的救治花费等

?安全投资的意义及作用

?揭示掌握安全投资的规律,促进安全工作、劳动保护事业以及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

?安全投资是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提高安全资源利用率和安全经济效益的前提。

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安全投资绝对量和相对量的主要因素;

?政治因素对安全投资的制约

?科学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

?生产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

提高安全效益的基本途径

?提高安全水平;

?节约安全投资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降低安全消耗从以下方面入手:

?合理分配安全投资;

?保证应有安全水平的条件下,降低安全劳动力消耗;

?降低安全生产的物化劳动消耗

提高安全效益要从各领域、各方面入手:

?重视安全的科学技术研究;

?提高安全技术实施的科学设计水平;

?严格安全技术的建造和运作程序;

?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思考题:

一、解释以下名词

本质安全化;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

二、简述题

1.目前对“安全科学”的定义;

2.安全科学的本质特征?

3.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或安全三要素;

4.请列出对安全认识的四个阶段。

5.何为“0123”安全管理模式?

6.何谓安全观?

7.什么是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

8.提高安全价值可采取哪些途径?

9.什么是大安全观?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大安全观?

10.为什么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

11.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2.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施?

13.简述安全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14.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哪些?

15.何为PDCA循环方式?

16.何谓系统方法?系统应当具有哪些属性?

17.安全教育中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18.安全教育中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19.安全经济有何特点?研究安全经济可采用哪些基本方法?

20.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有哪些?

21.普及大众安全文化的重点有哪些?

22.试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体系与模式。

23.我国企业安全管理体制是什么?

24.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精选-金融学原理_彭兴韵_课后答案[1-24章]

《金融学》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货币的流动性结构:流动性高的货币和流动性低的货币之间的比率 2.直接融资:货币资金需求方通过金融市场与货币资金供给方直接发生信用关系 3.货币时间价值: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持有的等量的货币具 有更高的价值。货币的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 4.年金:一系列均等的现金流或付款称为年金。最现实的例子包括:零存整取、均等偿付的住 宅抵押贷款、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 5.系统性风险: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的资产都面临的风险, 不可通过投资组合来分散 6.财务杠杆:通过债务融资,在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会增加权益性融资的回报率。 7.表外业务:是指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所反映的、但会影响银行所能取得的利润的营业收入 和利润的业务。分为广义的表外业务和狭义的表外业务。 8.缺口:是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 9.贷款五级分类法:把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 10.可转换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条件和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该 公司普通股的债券。 11.市盈率:市盈率是指股票的市场价格与当期的每股收益之间的比率。 12.市场过度反应:是指某一事件引起股票价格剧烈波动,超过预期的理论水平,然后再以反向 修正的形式回归到其应有的价位上来的现象。 13.回购:债券一方以协议价格在双方约定的日期向另一方卖出债券,同时约定在未来的某一天 按约定价格从后者那里买回这些债券的协议。 14.贴现:票据的持有人在需要资金时,将其持有的未到期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利息后将 余款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15.汇率:一种货币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即以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16.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两种货币 之间的汇率。 17.期权:事先以较小的代价购买一种在未来规定的时间内以某一确定价格买入或卖出某种金融 工具的权利。 18.掉期:在买进某种外汇的同时,卖出金额相同的这种货币,但买入和卖出的交割日期不同, 但数量完全相同的同一种外汇。 19.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可以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的货币, MB(基础货币)=C(流通中的货币)+R(银行体系准备金总额) 20.货币乘数:表示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变动的倍数 21.利率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包括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 22.利率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不同期限债券的利率之间的关系 23.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过程 24.消费价格指数:根据具有代表性的家庭的消费开支所编制的物价指数 25.一价定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同样的商品无论在哪里生产,在世界各地以同一货币表示的 价格都应该是相同的 26.购买力平价:根据一价定律,两国货币间的汇率就取决于两国同类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27.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央利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手段指标变量后,达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的过程 28.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并进 一步影响货币供应量的行为

(完整word版)安全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安全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安全文化: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 为保障身心健康安全而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质财富和 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 安全价值:安全价值是一种利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 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通 过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 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 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经济技术方法。 事故: 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一个或一系列非计划的 可导致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财 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的事件。 安全潜力势: 指事物达到安全最佳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大小和趋势 潜势力越大说明事物 从现在的状态发展到安全最佳状态的能力越大 可能性越强。 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 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 物质单元。 风险:是对人是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 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 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R=PV 式中 P 为风险出现的概率 V 为危及势的量度值。 安全科学:研究事物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本质安全化:是从一开始就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 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 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安全评价: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 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 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 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严重度 制定预防措施 和管理决策的工程。 固有危险度: 指一个生产系统 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 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 其设备及 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 二、简答 1.采取哪些综合措施可达到本质安 全 答 一、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选用可靠的工艺技术 降低危险 因素的感度 3.提高系统抗灾能力 4.减少人为失误 5..将强监督管理 二、降低事故严重度的措 施 1.限制能量或分散风险 2.防止能量逸散的措施 3.加装缓冲能量的装置 4.避免人身伤亡的措施 2.安全科学研究对象及范畴 主要研究内容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答 对象 人、机、环。 范畴 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安全工程 与技术、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 研究内容 安全观、安全认识论、安全方法论、安全生理 与心理、安全社会原理、安全经济原理。 安全规律的三种形式 生存规律、构成规律、发 展变化规律。

最新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安全科学的定义(现在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关系) “0123”安全管理模式(略) 安全观的定义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 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 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安全价值的定义: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寿命周期: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 施、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投资:整个安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投资的总和。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点

1 运用弹性理论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当粮食大幅增产后,农民为了卖掉手中的粮食,只能竞相降价。但是由于粮食需求缺少弹性,只有在农民大幅降低粮价后才能将手中的粮食卖出,这就意味着,在粮食丰收时往往粮价要大幅下跌。如果出现粮价下跌的百分比超过粮食增产的百分比,则就出现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状况,这就是“谷贱伤农”。 2 (1) 等产量线的含义,[没有] 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 (2 ) 等产量线的特征 第一,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其斜率为负值。这就表明,在生产者的资源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达到相同的产量,在增加一种生产要素时,必须减少另一种生产要素。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增加,是资源既定时无法实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减少,不能保持相等的产量水平。 第二,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等产量线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等产量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第三,在同一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因为在交点上两条等产量线代表了相同的产量水平,与第二个特征相矛盾。 第四,等产量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线。这是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3.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 第一,因为完全竞争本身假定生产有利消费者具有完全的信息或知识,市场上的产品是无差异的,所以厂商无需做广告,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得利润减少甚至亏损。第二,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他能根据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生产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做广告。4.什么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这一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 5 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具体目标。 答: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 充分就业。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

安全学原理题库(含答案)教学内容

安全学原理题库(含答 案)

安全学原理试题 一、解释 安全投资:是指对安全活动所做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概率的度量,通常记为R. 掩蔽效应: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安全成本:是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衡量安全活动的重要尺度。 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它反映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所依据 的重要指标之一。 安全: 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安全科学: 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工伤事故 :一般的人身伤亡事故又称工伤事故,它是企业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制使身体受到伤 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管理各种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一门科学,是指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综合,已达到全系统的最优效率。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需要阐明几点: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条件、规定的功能、能力。 群体:是指俩人或俩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正式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组织建立的群体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 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动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 二、填空题 1. 安全三要素是人、物、人与物。

安全学原理总结

安全观 1.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2.安全: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因素危害的存在状态及保障条件。 3.人们对安全的认识:(1)从前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安全是人类生存、 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条件(2)从安全与事故的相对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发生事故的环境。安全等于无事故,安全是指人身没有伤害、设备没有损坏、财产没有损失的状态(3)从安全与事故之间的联系中认识到,安全系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4)1.安全是之人的身心而言,不仅仅是人的躯体不上、不死、不病,而要保障人的心理、生理的安全与健康。2安全设计的范围超出了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的时空领域,拓展到人能进行活动的一切领域,可以延伸到人能生活,生存的一切地方。3人们随着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的程度不通过,对安全需求的水平与质量页不同(5)从安全的存在中认识到,安全是一种状态。 4.生产安全的本质:生产时间符合生产规律的规律活动,具有安全必然性,它通过总结安全生 产的历史经验教训,联系生产时间,遵循生产规律,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实施加以确认。 5.安全的规律:狭义安全规律与广义安全规律。安全科学讲的是广义的安全规律,它具有安全 的必然性,及安全的根本规律。分三大类安全规律;(1)生存规律:指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具有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2)构成规律:指能构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因素,各自内在与系那个湖之间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3)发展变化规律:指安全从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之后,经过理性升华,变成了符合预防、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 6.安全第一原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安全方针。 7.安全价值: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同过对安全措 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8.安全价值内容:(1)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2)安全功能分析(3)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4) 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 9.安全价值的观念:(1)安全的战略观念(2)安全的市场观念(3)安全的竞争观念(4)安 全的服务观念(5)安全的素质观念(6)安全的开发观念(7)安全的信息观念 10.大安全观:以生产领域为主的技术安全扩展到生活安全与生存安全领域,形成生产、生活、 生存的大安全,将仅由科技人员具备的安全意识提高到全民的安全意识。 11.大安全观的目的:动员全社会、全民族、各行各业、上上下下,通过安全减灾的国家战略和 系统工程,不仅要保证实现国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更为了追求人类的安全生存、社会的和谐、稳定 12.科学大安全观的内容:(1)树立“人人要安全,安全为人人”的全民安全意识(2)树立全 民安全文化素质的教育观(3)坚持科教减灾的科学馆(4)树立发展科学减灾的信息观(5)树立综合减灾的决策管理观 13.大安全学科体系仍需要建立的观点和概念:(1)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仍需要完善(2)安全科 学技术应考虑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3)灾害科学应把自然的和人为的灾害作为研究对象(4)环境科学与安全科学及减灾科学本质存在着协同和交叉(5)安全、减灾、环保的工程技术层次有公用共享的基础(6)保护人类的身心安全与健康是共同的目标(7)大安全学科框架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经济学原理知识整理 模块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项目一认知经济学基础 知识——带你步入经济学殿堂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 2、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是指人类的欲望或需要是无穷的。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 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3、物品:自由物品、经济物品、有害物品。 4、自由物品: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就能够得到的有用物品。 5、经济物品也叫稀缺物品,是指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得到的有用 物品。特点:有用性;人们获得时通常都要花费代价;经济物品相对于自 由物品来说一定是稀缺的;价格为正。 6、有害物品:人类必须付出相应代价才能够消除的物品,它来源于人们的经 济活动或其他活动,或是大自然的力量留下来的灾害。 7、稀缺性:经济物品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 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中通常所说的稀缺性。 8、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人们生 产的所有区域。从历史上来看,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从世界各地来看,稀缺性存在于所有人类活动的区域。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 面临着稀缺性的问题,只不过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所以,稀缺性是人类 社会永恒的问题。 9、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也就是说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 资源也是稀缺的。 10、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产品的最大 产量(产值)。(一种资源用来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实质上是指选择的代价,即“选择成本” 。 11、生产可能性:一定的资源条件下,利用现有的资源可能生产的最大产量组 合。 12、生产可能性曲线:主要用来考察一个国家应该怎样分配其相对稀缺的生产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及答案

安全系统工程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安全系统与安全有关的影响因素构成了安全系统。因为与安全有关的因素纷繁交错,所以安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很难找到一个因素数及其相关性如此复杂的能与之相比的系统。由于安全系统中各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多数有一定灰度,所以安全系统是灰色系统。安全系统是通过客体的能量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入一流出的非线性变化趋势,确认安全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安全系统具有开放性特点。 2.径集:在事故树中, 当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时, 顶事件肯定不会发生。然而, 顶事件不发生常常并不要求所有基本事件都不发生, 而只要某些基本事件不发生顶事件就不会发生。这些不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径集, 也称通集或路集。在同一事故树中, 不包含其他径集的径集称为最小径集。 3.割集:在事故树中,我们把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割集,也称截集或截止集。一个事故树中的割集一般不止一个,在这些割集中,凡不包含其他割集的,叫做最小割集。4.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FTA) 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5.决策:决策指人们在求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以对事物发展规律及主客观条件的认识为依据,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佳(满意)准则和行动方案而进行的活动。决策通常有广义、一般和狭义的三种解释。决策的广义解释包括抉择准备、方案优选和方案实施等全过程。一般含义的决策解释是人们按照某个(些) 准则在若干备选方案中的选择,它只包括准备和选择两个阶段的活动。狭义的决策就是作决定,就指抉择。 6.系统工程: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现代科学技术为研究手段,以系统最佳化为研究目标的科学技术。 7.最小径集 8.最小割集 9.故障和故障类型 10.事故树分析事故树分析(FTA) 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以达到预测与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综合题 1.道化学指数评价法的原理。(简答题,11分) 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评价法是以工艺过程中物料的火灾、爆炸潜在危险性为基础,结合工艺条件、物料量等因素求取火灾、爆炸指数,进而可求经济损失的大小,以经济损失评价生产装置的安全性。评价中定量的依据是以往事故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的状况。 2.安全决策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简答题,11分) 根据决策系统的约束性与随机性原理,可分为确定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在一种已知的完全确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满足目标要求的最优方案。非确定型决策:当决策问题有两种以上自然状态,哪种可能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此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非确

安全学原理课后答案(1)

1、目前人们对安全认识有哪几种类型 人们对安全的认识: 安全是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安全是没有危险、不发生事故 安全是可以接受的危险 安全不仅指生命,还包括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 安全是一种良好的存在状态 2、安全规律具有哪几种形式 规律——客观事物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狭义安全规律——某一领域或系统中的安全规律 广义安全规律——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的安全规律 1、安全的生存规律 指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中、具有与自然界生存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相依而生的自然属性。 2、安全的构成规律 指构成自然界的人类社会客观事物规律运动的诸要素,各自内在与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 生产安全规律的五种构成要素: 劳动者 劳动手段 劳动对象 劳动时间 劳动空间 3、安全的发展变化规律 是指安全从与隐患、事故的对立统一中分离出来之后,经过理性升华,变成了符合预防和控制事故规律的产物,以其具有的规律性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按客观规律发展。 3.为什么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战略方针 安全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之一没有安全就没有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这是安全第一思想的客观基础,安全第一是我国企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应当自始自终贯彻的安全生产方针,体现在: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交通运输和其他有关部门生产,设计过程中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真正树立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在组织指挥和进行生产活动中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来考虑,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完成生产计划的前提条件和头等大事来抓。安全第一是指我国各级政府一切生产建设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时时处处都应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生产中个环节都要坚持安全第一,每一项生产中都应该首先考虑安全因素,经常地检查隐患,找问题,自觉形成一套预防事故保证安全的制度,以保证职工的安全与健康,保证生产长期的安全的进行。

安全学原理 北科大 期末复习总结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风险的状态。 危害:可能带来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或事故隐患。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风险:特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职业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也称危险度评价和安全评价。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害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事故隐患: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上的缺陷。 系统安全:指在系统使用的期限内,应用安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并排除系统要素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灾害的潜在危险。 劳动保护:只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采取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来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和行为,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职业安全卫生:以保障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以及再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安全信息:安全活动所以来的资源,按安全事物在时间和空间定性或定量的表达。一次:生产过程中的人机环境客观安全性。二次:法规,条例政策安全科学理论总结分析报告等。 安全收益:安全产出。具有潜伏性,间接性,延长性,迟效性特点。 安全目标管理:在一定时期内,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的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未达到这一目标制订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职业健康管理体系: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管理体系。 绩效测量: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活动和结果的测量。 可承受风险:是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已将危害性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 四同时: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为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事故致因理论:是用来阐明事故的成因,始末过程和事故后果,以便对事故的发生,发展进行明确的分析,是从最早的单因素理论,发展到不断增多的复杂因素的系统理论。 安全人机学原理:从安全学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的或者临时的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科学四要素:人,物,人物的关系,信息。 安全生产中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 人的原因:工人,管理干部,事故现场的在场人员和有关人员。注意力分散,忽视安全警告,不安全的工作,危险作业,高速作业。是重要致因。 物的原因: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装置结构,材料不良,零件磨损老化危险物有害物的存在安全防护装置失灵防护用具失灵。 管理的原因:技术缺陷,劳动组织不合理,错误、缺乏检查指导,教育培训不够,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2016北师行管考研唐任伍《经济学原理》核心讲义,

第1章导论 本章节包括4个大知识点,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和经济学研究方法。其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经济学的定义和作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帕累托最优,经济学教会了我们什么。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阅读教材,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而后分析教材的例题知道怎么去掌握重要知识点,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就能熟悉相应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1.1本章知识点串讲 【知识点1】经济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配置稀缺资源使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无限欲望的 科学。 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经济组织的这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 产 【知识点2】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有效方式(名师注:相当重要) 市场机制的运行基础: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它的作用: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得同样简单明了,他把价格在经济的作用简要归 纳为:第一,传递情报;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作者观点: 1.市场价格能传递信息。从消费的角度而言,市场价格提供了重要信息从生产的角度说,市场价格提供了消费者对每种商品评价的最新信息。市场价格也为生产过程中豺资源 或要素的使用提供重要信息。 2.市场价格能协调人们的行为。 3.市场价格能提供有效激励。 4.市场价格能保证良好的市场秩序。总之,价格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通过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调节,最终会使需求与供给相等。当需求等于供给时,消费者的欲望得到了满足,生产者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价格机制分配于各种用途,使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最大 化得以实现,这种配置就是最优状态。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又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意大利经济学维弗雷多·帕雷托(Vilfredo Pareto)提出来的,用来评价资源使用和配置是否有效率,是资源

消防安全管理学课后练习答案

消防安全管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属于消防安全管理主体的是人民政府、社会单位、群众自治组织、公安机关、主管部门。不属于消防安全管理主体的是自然人。 2、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 二、填空题 1、我国消防安全管理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2、消防标准根据制定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类。 三、简答题 1、简述消防安全管理的客体范围:消防安全管理的客体是指在消防安全管理中与消防管理主体相对应的处于被管理地位的单位和个人。主要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自然人。 2、简述消防安全管理法律体系的内容包括:宪法、法律、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四、论述题 结合实践,分析论述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基本原则和内在精神,是各管理主体在消防安全管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准则。结合消防安全管理实践和《消防法》中关于我国消防工作基本原则的规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一是方向性原则,是指为了达到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总目标,在政策和业务上应该遵循的指导方针。业务上的方向性原则是指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二是法制性原则,是指消防安全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防止随意性。法制性原则要求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主体和相对人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消防安全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三是责任性原则,是指所有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都应当为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务承担责任。在消防安全管理中,责任性原则具体体现在“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的责任追究上。四是社会化原则,社会消防主体整体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社会全体成员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这一点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必须实现社会化原则。五是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消防安全管理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消防安全特点实施有效管理,高效管理。六是综合管理原则,消防安全管理在其管理主体、管理手段、管理内容上均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质。 第二章消防安全管理理论与方法 一、单选题 1、在消防安全中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属于经济方法。 2、消防中介技术服务属于社会化手段。 3、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连锁理论,并认为安全管理的中心就是移去第三块骨牌,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 4、根据预防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火灾具有偶然性,要预防火灾是不可能的,只能着手与灭。说法正确的是:一我们可以寻找引起火灾的本质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控制,达到预防火灾的目的;二火灾虽然是可以预防的,但火灾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火灾,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三火灾的发生时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锁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诱发火灾的因素

安全管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整理

安全管理学总结 第一章概论 本章学习重点是第二节、第三节。重点掌握:1、管理的基本原理2、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本章学习的难点内容是第三节;难点是安全管理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其在安全科学体系中的任务 (1)安全的定义及概念 1. 安全的定义(任选一个) 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2. 安全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安全体现三个方面):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影响周期长 3. 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①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通常是指影响作业场所内员工、临时工、合同工、外来人员和其他人员安全与健康的条件和因素。 ②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健康、设备完好无损及生产顺利进行。安全生产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③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二者从概念上看是有所不同的,但在内容上有所交叉:安全生产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必须保证企业员工的安全、健康和企业的财产不受损失。劳动保护是站在政府的立场上,强调为劳动者提供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保障、属于劳动者权益的范畴。(简述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异同点) 4. 安全、安全性与系统安全 ①安全:保护,主要指职业安全、意外伤害、家庭安全等安全问题(安全科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领域);Security:保卫,主要涉及国家安全、刑事犯罪、防抢防盗等安全问题。 ②安全性:安全性是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 ③系统安全:在系统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和成 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 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 5. 系统可靠,是否一定安全?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在使用期限内实现规定性能的可能程度。可靠性技术的核心是失效分析,安全性技术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系统可靠不一定安全。 (2)管理科学及基本概念 6. 管理的定义:是为实现预定目标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 7.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弹性原理 ①系统原理----系统分析内容包括(选择):①系统界定;②系统要素;③系统结构;④系统功能;⑤系统联系;⑥系统目标;⑦系统变革。 ---系统原理的基本原则:(1)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的主要含义)(2)反馈原则(正反馈、负反馈)(3)封闭原则(4)动态相关性原则 ②人本原理---人本原理的基本原则: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 ----动力原则基本动力有三类:物质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信息动力则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 激励原则中人发挥其积极性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内在动力,指人本身具有的奋斗精神;外在压力,指外部施加于人的某种力量;吸引力,指那些能够使人产生兴趣和爱好的某种力

安全学原理题库

安全学原理题库 一、解释安全投资:是指对安全活动所做出的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总和。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概率的度量,通常记为R、掩蔽效应:一个声音被另一个声音所掩盖的现象,称为掩蔽。一个声音的听阈因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而提高的效应,称为掩蔽效应安全成本:是指实现安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它是衡量安全活动的重要尺度。 安全效益:安全收益与安全投入的比较。它反映安全投入的关系,是安全经济决策所依据的重要指标之一。 安全: 是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安全科学: 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工伤事故 :一般的人身伤亡事故又称工伤事故,它是企业职工为了生产和工作,在生产时间和生产活动区域内,由于受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或虽然不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但由于企业的环境、设备或劳动条件等不良影响,制使身体受到伤害,暂时地或长期地丧失劳动能力的事故。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互相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科学方法组织管理各种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和使用的一门科学,是指系统所有组成部分的综合,已达到全系统的最优效率。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需要阐明几点: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条件、规定的功能、能力。群体:是指俩人或俩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正式群体: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组织建立的群体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为全体员工所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需要: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动机: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

安全学原理复习重点

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安全达到本部门当代的基本要求。说明:本质安全化是相对的。 3、重大危险源: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存储危险物质,其数量大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危险物质单元。 4、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5、固有危险度:造成灾害的危险程度。 6、危险物质:化学、物理及生物作用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的物质。 安全科学的定义(现在的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与危险影响因素及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构成安全整体的组成部分(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关系) “0123”安全管理模式(略) 安全观的定义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围绕着如何确认和维护安全利益所形成的对安全问题的主观认识。 安全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理的具体含义 ?安全第一 是在进行工业生产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作头等大事来做好。必须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道理。 ?预防为主 掌握工业伤亡事故发生和预防规律,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预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们,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者关系 “安全第一”和“预防为主”两者相辅相成。组织生产时,优先考虑安全,安全和生产矛盾时,须先解决安全问题;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预防,活动初就要考虑安全措施。 安全价值的定义:是一种运用价值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依靠集体智慧和有组织的活动,通过对某些安全措施进行安全功能分析,力图用最低的安全寿命周期投资,实现必要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安全价值的安全技术经济方法。 提高安全价值的主要内容有四点 ?降低安全寿命周期投资 ?安全寿命周期:从安全措施的构思、设计、实施、 使用、到基本失效的过程。 ?投资:整个安全寿命周期各个阶段投资的总和。

经济学重点总复习1.0

第一讲导论 第一讲重要内容回顾 1、稀缺性定义:人类需要超过现实的生产能力。 经济学产生的根源—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而引发的选择的必要性。 2、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3、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练习题 1、经济学最好的定义是对( A )的研究 A.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 B.如何按最盈利的方式经营企业 C.如何预测通货膨胀、失业和股票价格 D.政府如何可以制止不受制约的利己所带来的危害 2、你去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C) A.门票的价格 B.门票的价格加上你在电影院购买汽水和爆米花的费用 C.去看电影所需要的所有现金支出加上你的时间的价值 D.只要你享受了电影并认为使用的时间和金钱是值得的,就为零 3、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是指(B) A.企业家以消费者的支出为代价而获取利润的不易察觉而隐蔽的方法。 B.尽管市场参与者是利己的,但自由市场仍能达到合意结果的能力。 C.即使消费者没有意识到管制,但政府管制仍然可以有利于消费者的能力。 D.生产者或消费者在不受管制的市场上给无关旁观者带来成本的方式。 4、政府可能为了( D )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保护产权 B.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 C.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 D.以上全对 第二讲均衡价格理论 第二讲重要内容回顾 (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 1、需求的定义: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 ①商品本身的价格。 反向变化关系- 需求定理 ②收入(income) -- 正常物品(normal good) --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 ③相关物品的价格。 -互补品( complements ) PA↑→ QA↓→ QB↓ -替代品( substitutes ) PA↓→ QA↑→ QB↓ ④爱好(偏好)( preference )。⑤预 期(预测)( expectation )。

网络安全课后简答题部分参考答案

第1章网络安全概述与环境配置 1. 网络攻击和防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答:攻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监听:自己不主动去攻击别人,而是在计算机上设置一个程序去监听目标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通信的数据。 (2)网络扫描:利用程序去扫描目标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目的是发现漏洞,为入侵该计算机做准备。 (3)网络入侵:当探测发现对方存在漏洞后,入侵到目标计算机获取信息。 (4)网络后门:成功入侵目标计算机后,为了实现对“战利品”的长期控制,在目标计算机中种植木马等后门。 (5)网络隐身:入侵完毕退出目标计算机后,将自己入侵的痕迹清除,从而防止被对方管理员发现。 防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操作系统和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操作系统是网络安全的关键。 (2)加密技术:为了防止被监听和数据被盗取,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加密。 (3)防火墙技术:利用防火墙,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限制,从而防止被入侵。 (4)入侵检测:如果网络防线最终被攻破,需要及时发出被入侵的警报。 (5)网络安全协议:保证传输的数据不被截获和监听。 2. 从层次上,网络安全可以分成哪几层?每层有什么特点? 答: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4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和联网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5个方面:防盗,防火,防静电,防雷击和防电磁泄漏。 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来实现。 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必须能区分用户,以便防止相互干扰。操作系统不允许一个用户修改由另一个账户产生的数据。 联网安全通过访问控制服务和通信安全服务两方面的安全服务来达到。(1)访问控制服务:用来保护计算机和联网资源不被非授权使用。(2)通信安全服务:用来认证数据机要性与完整性,以及各通信的可信赖性。 第2章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1. 简述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答: 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ISO)制定的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