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测量技术报告

煤矿测量技术报告

煤矿测量技术报告
煤矿测量技术报告

煤矿测量技术报告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Xxx煤业有限公司

新建矿井地面及井下控制测量项目

技术报告

Xxxx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3月

目录

二、附件

1控制点成果表

2测绘资质复印件

Xxxx煤业有限公司

新建矿井地面及井下控制测量项目

技术报告

一、文字叙述

1概述

1.1项目来源

xxxx煤业有限公司,是以xxxxxx煤业有限公司作为主体企业对xxxxxxxx等6座煤矿进行了兼并重组整合,批准开采3#、15#煤层,井田面积12.0062km2?,矿井能力1200kt/a。

为了尽早达到设计年产量,保证新建重组矿井顺利进行建设生产,保证新建主斜井、副平硐与回风立井顺利贯通,xxxxx煤业有限公司委托xxxxx 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承担庄子河煤矿矿井地面及井下控制测量项目。

1.2任务内容及完成情况

1.2.1此项目的主要内容

1、地面GPS控制网建立:主、副井工业广场新埋设3座GPS近井点,

新建回风井周围视野开阔的地方埋设2座GPS近井点,以供矿井测

量施工利用,为保证本期测量成果与矿区原有测量资料一致,新埋

设近井点应与矿区的测量控制点(至少2个点)进行联测,构成E

级GPS控制网。

2、地面高程控制:控制点间需进行四等三角高程联测。

3、回风立井联系测量:为了井下巷道能准确贯通,要对回风立井进行

定向联系测量,包括地面坐标和高程导入,以及井下陀螺定向测

量。

4、井下导线测量:通过主、副斜井对煤矿井下施测首级控制,导线等

级为7″,建立井下基本控制系统。巷道包括主斜井、主运输大巷及井底车场、副平硐及辅助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等。

5、贯通精度要求:确保回风大巷、主运输大巷、辅助运输大巷顺利贯

通,依据煤矿测量规程,保证贯通精度为水平方向误差在±0.3米

内,竖直方向误差在±0.2米内;

1.2.2任务完成情况

1、地面GPS控制网建立:新埋GPS近井点6座,共测量主、副井工业

广场及

回风立井周围控制点9座。

2、在主、副井近井点和西风井控制点间施测控制点间进行三角高程联

测,导线

长8.2公里。

3、井下联系测量及井下基本控制系统:在回风立井进行定向联系测

量,在西风进行钢丝坐标投点和量高程导入,并用陀螺全站仪精

确测定井下导线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并主斜井和副平硐、回风大

巷建立里7″基本导线控制系统。

4、主斜井及胶带运输大巷施测一级导线累计长度3494米(往返观

测),副平硐及辅助运输巷施测一级导线累计长度2882米(往返

观测),回风大巷施测一级导线累计长度3190米(往返观测)。

5、巷道贯通:目前主斜井、副平硐、西风井已经实现顺利贯通,贯通

精度优于规范及设计贯通误差要求。

2作业区自然地理与已有资料情况

2.1自然地理和交通情况

xxxx有限公司井田位于xxxxxx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长治县西火镇管辖。地理坐标为:

东经:113°07′29″~113°11′36″

北纬:35°52′18″~35°55′18″

气候属寒温半干燥区,年均气温9℃,一月零下6.2℃,七月22.9℃,年降雨量411毫米,霜冻期十月上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60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小。县境内地表水年径流量8693万立方米,河流由东南向西北注入浊漳河,属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储采量5950万立方米。土地肥沃,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素有“煤海铁府麻乡”之美誉。

2.2已有资料收集及分析利用

通过资料收集,测区附近有xxx省煤炭地质114队2011年1月施测的“横河”(C级点)、“梁家庄”(D级点),点位和标志保存完好,其成果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3度带投影,1985国家高程基准。另外,在庄子河煤矿周边有地质勘查E级控制点2个:J001和J005,起算于上述C、D级GPS控制点,平面成果属1980西安坐标系,高程成果属1985国家高程基准。

本次E级GPS控制网测量采用上述C、D级GPS点作为起算依据,联测J001和J005作为精度检核。

3引用文件

(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3)《煤矿测量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89.01

(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主要技术指标

4.1采用的坐标系统

4.1.1平面坐标系统

本期测量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6°带高斯正形投影,中央子午线采用111°。

4.1.2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成果。

4.1.3测量成果精度要求

a.地面控制系统:

b.三角高程测量:

c.井下基本控制测量:

5投入人员及仪器设备

为保证本期地面测量成果的精度和进度,我公司投入的技术人员和设备见下表:

6地面E级GPS近井点控制测量

6.1GPS控制网外业观测

1.近井点布设

此次近井点新埋设点6座,利用原有矿区控制点3座,由矿区施工测量技术人员配合协作,为了避免对GPS信号产生多路径差的影响,点位四周都比较开阔,视野开阔,通视良好。

a.由于矿井正在建设,为了控制点能长久保存,便于利用,在矿区附近

的山丘上,且有人行小路容易到达的地方上,采用混凝土现场浇灌方式制作,标石中间使用不锈钢标志,标志中心刻有精细、清晰的十字丝。

b.新埋设的近井控制点按GE01、GE02…流水编号。

2.E级GPS观测实施

测量外业使用5台套南方灵锐双频GPS接收机进行作业,仪器标称精度3mm+1ppm,且均在检定有效期内。仪器高精确测量,对中误差不大于2mm,天线量高量测三个方向,测前测后各量一次,取位至0.001米。

作业时间采用世界协调时(UTC),外业数据采集指标按下表执行。

E级GPS测量基本技术规定

外业观测时,根据设计GPS 网图,GPS 网外业采用边连接方式,对地面E 级GPS 近井点进行观测。

测前对光学对点器进行校正,对中误差不大于2mm ,天线量高量测三个方向,测前测后各量一次,取位至0.001米。

在矿区作业期间,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的健康卫星有24颗,没发现卫星轨道调整变动情况,每天24小时内在测区最少能接收6

颗,最多时能接收11颗卫星的信号,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 )在各个观测时段中都很好,满足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6.2E 级GPS 测量精度指标

E 级GPS 控制点的平面和高程测量精度要求见下表

6.3GPS数据质量检核

为了评估外业观测成果质量,保证外业成果达到相应精度,外业观测后及时对当天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检核。数据处理采用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包Gpsadj4.5。根据计算机处理输出的基线质量摘要,对基线方差比(Ratio),中误差(Rms)、重复极限、环闭合差等进行检核。

整个GPS网中共检验同步环30个,坐标分量绝对值最大为:△x=2mm,△y=8mm,△z=3mm。检验异步环24个,坐标分量绝对值最大为:△x=3mm,△y=8mm,△z=9mm,各个检核项精度良好,达到并优于规范要求。

6.4GPS控制网数据平差

6.4.1GPS网无约束平差

在GPS数据质量检核符合要求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无约束平差。无约束平差后三维自由网平差单位权中误差:0.017m,满足规范要求。各项精度见下表:

表5-3

上面数据表明,本次测量整个GPS网内符合精度良好。

6.4.2GPS网约束平差及精度

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观测量,在西安80坐标系中进行三维约束平差。

平面二维平差后单位权中误差0.0003m,基线最大相对中误差:1/9万,最大点位中误差为1.0mm。

高程计算采用J001和GE05两个点的三角高程作为起算点,进行GPS拟合,推算各个近井点GPS高程,平差后高程中误差为±0.8mm。

本期GPS控制测量精度高于《GPS测量规范》要求。

6.5近井点三角高程测量

6.5.1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及要求

由于矿区为高山丘陵地形,施测四等水准极为不便,故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来测定近井点高程。控制点高程和起算点高程布设成三角高程闭合导线形式,采用J001的高程作为整个三角高程闭合导线的起点高程。

三角高程测量采用对向观测,外业技术要求按下表进行。

6.5.2三角高程测量平差计算及精度

本次矿井地面三角高程从控制点J001开始,从东往西,从南往北依次架站观测。最后观测至控制点J001点,三角高程导线闭合差为1.2cm。导线精度均满足并高于规范要求。

7.矿井联系测量

7.1地面连接导线

回风立井工业广场的三个E级GPS近井点“GE04”、“GE05”、

“GE06”之间相互通视,但由于井口四周围墙、设备的阻挡,均不能直接与钢丝投点位置通视,故在井口附近设置连接导线点“L1”。

将全站仪架设在“GE05”点上,以“GE06”点为定向方向,“GE04”为检查方向,观测连接导线点“L1”,再从“L1”测至“钢丝”。按5″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测回,四次测距,计算得到“钢丝”平面坐标,同时从“L1”上观测计算得到“钢丝”点的三角高程。

GE05

GE06d

L1

回风立井井口悬挂钢丝点

7.2坐标投点

本次回风立井平面坐标导入采用直径φ1mm的高强度的碳素弹簧钢丝作为投点用钢丝,悬挂60kg的重跎,将垂球置于盛满水的大水桶中,投点时将手摇绞车直接固定在井筒外固定物体上,投点设备及安装见右图所示。

井口通过滑轮和定点板下放钢丝并下检验

圈以检查确定钢丝与井壁,井筒设备之间有无

接触阻碍。

井下钢丝悬挂50kg的重砣,重砣放到盛

有水和锯末作为稳定液的水桶中,待钢丝基本

稳定后井上下同时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井下

测量时,将全站仪架设在井下基点“F1”上,测量“F1”至钢丝的距离及“钢丝”和基点“F2”角度,距离测量三次,角度观测两个测回。

7.3高程导入

回风立井深约65米,采用全站仪激光测

距进行高程导入测量。首先在井底架设全站

仪,整平后将全站仪竖角调至零度,打开全

站仪的激光。此时井上人员开始寻找激光投

射到井口的位置,找到位置后将三棱镜镜头

向下伸直激光束上,并固定了三棱镜,使三

棱镜底部保持水平,通知井下仪器操作人员

测距。井上人员在三棱镜和近井点“L1”中

间架设水准仪,在“L1”上立水准尺,测出

三棱镜底部和“L1”的高差。井下仪器操作

者向上测得仪器与三棱镜的高差,为确保数据可用并符合精度要求,本次共重复独立测量四次,互差最大为3mm,满足规范要求。

测出高差后,使用全站仪测出与架在基点“F1”上仪器的仪器高,检查各项数据均不超限后即完成本次高程导入的作业。

7.4井下初始边陀螺定向测量

测量方法:陀螺定向使用索佳GP3130R3陀螺全站仪采用跟踪逆转点法测量,每测回连续跟踪5个以上逆转点,精确测定定向边陀螺北方向值。

测量程序:采用2-2-2程序,即下井前在地面已知边测定仪器常数2次,下井后在待定边独立测量陀螺方位角2次,升井后再次在已知边测量2次仪器常数,定向测量独立进行两次。回风立井测定仪器常数的已知边为地面的“L1—GE05”边,井下定向边为“F1—F2”边。

a.地面观测时,仪器、三脚架和电源部份避免阳光直射;井下测量时采用大块木板对陀螺仪进行遮挡,使巷道风力减至最小程度。

b.仪器严格整平,观测过程中管水准气泡偏离均不超过0.5格。每次测量后,由一个测回转到下一个测回观测前,停止陀螺转动10—15min,重新安置陀螺仪、整平和对中仪器,并使度盘位置变换180°/n(n为测回次数);

c.相邻摆动中值互差和相隔摆动中值互差均小于规范允许误差35″和55″;d.一测回的测前、测后方向值互差均小于规程允许的±10″。

e.采用跟踪逆转点法观测,连续观测五个以上逆转点,计算三个以上陀螺摆动中值。

f.陀螺全站仪的悬挂带零位测前测后分别测量一次,最大为±0.35格,较差最大为±0.05格,小于规程规定的±0.5格和0.2格。井上下零位变化小于0.1格,计算时可不加入零位改正。

根据井上陀螺定向测量,计算出仪器平均常数△=T-T

,再利用公式α

+△-γ计算井下定向边的坐标方位角,其中γ=△L×sinB(L为陀螺仪=T

所在位置的经差,B为纬度)。西风井起始边“F1-F2”坐标方位角为356°32′18″。

井下起始定向边精度满足规范要求,成果可靠。

8井下基础控制导线测量

8.1井下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实施技术要求

井下导线采用防爆全站仪按7〞导线精度施测,水平角观测两个测回,边长观测两个测回,垂直角一个测回,并进行往返观测。边长测量时一测回内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单程测回间较差不大于15mm,往测、返测边长换算为水平距离后的互差,不大于边长的1∕6000。观测技术要求按下表执行:

井下导线观测技术指标

(2)井下导线测量

井下导线以支导线形式向掘进方向施测,由于巷道贯通距离较长,为了加强导线控制,提高精度,在西风立井回风大巷加测了陀螺边“F10-

F12”。

回风立井基本导线从“钢丝”点起算,陀螺定向边“F1--F2”为起算边,导线以支导线形式直至贯通。

主斜井、副平硐基本导线从以近井点“GE03”起算,以“GE03-GE04”方位角为起始方位角,支导线形式向掘进方向施测,贯通后形成闭合导线。8.2井下高程测量

本次井下高程测量,均采用三角高程测量,回风立井以井下基点“F1”高程起算,主斜井、副平硐以近井点“GE03”高程起算,观测时垂直角采用中丝观测1个测回,并往返观测。仪器高和觇标高在开始前和结束后用钢尺各测量一次,两次丈量的互差不大于3mm,取其平均值作为丈量结果;相邻

两点往返测高差的互差均不大于10mm+0.3mm×τ(τ为导线水平边长,以m 为单位)。

8.3导线贯通测量精度

(1)主斜井、副平硐贯通导线全长1656.1m,贯通精度如下:

导线平面纵坐标闭合差:Fx=-4.5cm;

导线横坐标闭合差:Fy=0.4cm;

导线相对闭合差:1/36412.1;

导线高程闭合差:-1.3cm;

方位角闭合差(秒):-26.0;

(2)主斜井、副平硐二次贯通平差导线长度:2088.6m,贯通精度如下:导线纵坐标闭合差:Fx=-1.2cm

导线横坐标闭合差:Fy=0.1cm

导线相对闭合差:1/180810.3

导线高程闭合差:7.1cm

回风立井,贯通导向长度1520米,平面贯通精度为:12cm,高程贯通精度为8cm。三次贯通平面贯通精度均小于要求贯通误差0.30m,高程贯通精高小于要求贯通误差0.20m,实现了高精度贯通。

9质量检查与验收

外业和内业测量成果检查验收是保证测量成果符合规范和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成果质量,满足本期测量目的的前提,严格执行二级检查(过程检查、最终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在作业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做到事前指导、中间检查、事后验收三个基本环节:各种观测手簿要经作业组两人检查后及时交技术检查员和计算员逐一检查,重要的观测手簿和计算资料在电算时输入数据和打印成果后亦经认真核对和分析比较,确保最终成果正确无误。井下导线测完后,小组间要作了100%互检,然后交内业质量检查员和计算员进行检查,每次检查都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采取责任到人的方式对所完成的作业质量负责,以保证测量成果质量真实可靠。本次测量成果资料检查结果为:起算数据、数据后处理结果正确无误,测量各项精度指标都达到了规范要求,本期测量成果资料装订整齐、美观。

10本期测量提交成果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公路工程测量方法总结 一、常用计算公式和常用命令 1、已知A(X1,Y1)、B(X2,Y2)、C(X3,Y3)三点,求圆心O点坐标(X,Y)。 Y= ((X32+ Y32- X22- Y22)/(2X3-2X2) -(X22+ Y22- X12- Y12)/(2X2-2X1))/((Y1- Y2)/(X2-X1)-(Y2- Y3)/(X3-X2)) X=(X22+ Y22-2Y2Y- X12- Y12+2Y1Y)/(2X2-2X1) 结论:(X1-X) 2 +(Y1-Y) 2=(X2-X) 2 +(Y2- Y) 2=(X3-X) 2 +(Y3- Y) 2 2、三角形面积计算: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A、B、C,求三角形面积S。 D=(A+B+C)/2 S=√(D*(D-A)*(D-B)*(D-C))。 3、已知两条直线方位角和两条直线上任一点坐标,求交点坐标O(X,Y)。【直线MN,方 位角F、N点坐标(X1,Y1);直线HP:方位角E、H点坐标(X2,Y2)】。 交点O坐标:X=(X2*tan E- X1*tan F- Y2+Y1)/(tan E-tan F) Y= X*tan F- X1* tan F+ Y1 4、已知路基设计标高A、计算填土高程B、上次填土高程或原地面高程(基本为直线)C、 路基设计宽度L和边坡坡度为i,标高B到标高C的填土面积S。 S=((2A-B-C)*i+L)*(B-C) 5、缓和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L为缓和曲线总长、 Z为起算切线方位角(即ZH或HZ点所在直线上的方位角)、D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H或HZ点坐标】 A=K-D W=A-A5/(40R2L2) (数学坐标X) E=A3/(6RL)-A7/(336R3L3) (数学坐标Y) X= X1+W cos Z-E sin Z Y= Y1+W sin Z+E cos Z C=A-A5/(90R2L2) 【(C为弦长,A为计算点到起算点的缓曲线弧长,L为缓和曲线全长),由于A5/(90R2L2)此值为微量,可以把C约等于A,得A=C+C5/(90R2L2) 】 F"FWJ"=Z+90*A2/(RLπ)为偏角(计算点的切线方位角)(F"FWJ":在CASIOfx-4800 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显示出来,在CASIOfx-4850计算器中将F值赋给FWJ并 显示出来为:"FWJ":F)。 6、圆曲线坐标计算公式:【R为圆曲线半径(右偏为正,反之为负)、Z为起算方位角、D 为起算点桩号、(X1,Y1)为ZY或YZ点坐标】 L=K-D【(计算点到起算点的弧长,D为起点桩号),弧长另一计算公式:L=Raπ/180 】

控制测量实验报告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姓名:邸凯 院系:资源工程学院 专业:测绘工程一班 学号:2011092549 实习地点:厦门海沧区 指导教师:高鹏 2014年12月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2011092549 11资源测绘(1)班邸凯 一.实习单位:福建省地质测绘院厦门分院 二.实习项目:中共厦门市委党校迁建工程 三.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厦门市海沧区天竺山西路,起算控制点引用厦门市测绘与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2006年布设的I级导线点,经检测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可作为本项目起算控制点;坐标系为92厦门坐标系,高程系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四.实习时间:2014年12月 五.实习地点:厦门市海沧区天竺山西路71号 六.小组成员:苏景坤周三平廖旭辉邸凯王志斌七.技术指导:苏景坤 八.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控制网的布设方法及三、四等控制测量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 2.对野外观测成果的整理、检查和计算。掌握用测量平差理论处理控制测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九.实习设备: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DS3型微倾式水准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等。

十.实习内容: 1.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2.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3. 控制网平差与精度计算。 十一.实习步骤: 1.高程控制网 1.1布设 1.1.1根据提供的高级控制点资料,到测区实地现场勘察。了解高级控制点标志的完好情况,核对地形图的准确性,初步考虑导线的布设形式。 1.1.2在本测区范围内,综合考虑测区内高级控制点的数量、分布及地形条件等情况,根据技术要求,确定导线布设形式及点的位置,用铅笔标于图上并编号。绘制出注有高级控制点和导线点点位的导线设计略图. 1.2四等水准测量: 1.1使用DS3水准仪水准测量: 1.1.1观测 (1)根据设计好的导线路线,结合实地情况布设水准路线,采用四等水准测量观测程序进行,使用双面尺法观测。 (2)在进行观测时,将仪器大致架设在两尺的中点处,每次中丝读数之前,按一下水准仪上的自动安平按钮,读出中丝和视距丝(上丝、下丝)读数。

工程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工程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没有航向的船,永远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没有目标的工作,永远也无法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要从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得到提升。下面是的工程测量技术总结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帮助到大家。 一、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根本 没有理论基础,我们就不能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进行测量实习前,这学期张老师经过对理论知识精细的讲解,我们踏踏实实的学习态度,致使我们很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对于学习建筑工程技术这一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更应当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 无人不知“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就是实践。《建筑工程测量》是这样,其它的还是如此。我们不能纸上谈兵,必须树立起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根本这一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明确目标制定计划 没有航向的船,永远也无法到达成功的彼岸。当然,没有目标的工作,永远也无法品尝成功的喜悦,所以我们这次测量实习首先明确了我们的目标。我们这次为期十天的测量实习的内容主要有三项,地形图测绘、建筑物放样、道路圆曲线测设。明确了目标,就应当为之拼搏。我们可不能盲目地拼搏,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我们在进行测量实习初就对测量实习的进程做了相关计划。终于让我们少走了许多曲折之路。比如,我们每天实习都有不同的内容和任务,那么我们准备仪器时就只带需要的仪器,而并非劳神、费力全都带到实习场地。虽然这是在实习期间的亲身体验,我们却对此受益终生。 三、树立起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我们《建筑工程测量》实习并非单枪匹马就能完成任务,必须由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比如,在进行碎部点的测量时,在同一时间我们需要立尺人员立足、观测人员读取数据、记录人员记录数据、绘图人员绘制草图等。为此,我们需要让组员们树立起团结协作的意识,早日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由此,我真的领悟到了“人心齐,泰山移。”的内涵了,正如抗日战争时期,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没有统一战线的形成,也许抗日战争将会持续更长时间。如果我们这次测量实习没有组员齐心协力地奋进,我们也根本不可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实习任务。因此,团结协作是我们必然要做出的选择。 四、老师指导同学探讨 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离不开同学们的相互学习和探讨,更离不开张老师顶着烈日不畏艰辛仔细、耐心给我们的正确指导。让我们才茅塞顿开,思维也更加开阔,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吃苦耐劳自强不息 大家都明白一点,我们学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以后的工作地方一般大多是室外露天工作,遇到风吹日晒是再所难免。正如我

概述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新进展

概述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7-11-10T14:11:24.4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作者:李林[导读] 由于我国的对于矿山测量无论在设备、人员的技术等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需要加强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与改革。 河南省春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作为矿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大国,我国主要通过对矿山的开采来获得相关的矿物资源。精准、高效的矿山测量系统,有助于矿山企业设计合理的矿山资源开发方案,实现对矿山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测量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面临当前我国矿山业发展的现状,由于我国的对于矿山测量无论在设备、人员的技术等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因此需要加强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与改革。 关键词:矿山测量技术;内容;新进展 1.矿山测量的基本内容 矿山测量技术有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一是测量技术,二是测量的工具,它们的发展与矿物的挖掘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矿区中矿体分布的情况也属于矿山测量工作范畴内,通过对于矿体的研究以便了解矿山中的资源含量,从而便于开展矿山的工作内容。对矿山进行仔细测量后,要对地形有所掌握,有利于矿物的勘探和工程建筑的设置,了解了矿区的地形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地区都要有所标记,对矿物的使用和开发上将会更有效率,能够确保矿区工作的稳定性,丰富矿区工作的技术内容,通过了解矿石在不同情况下的形态和构造,分析矿区中重要的空间数据,使得矿山测量工作的技术措施更为保险。矿山测量工作的内容量很大,对于矿区的开采、整理资源以及大量的矿石封闭要进行得十分透彻。在矿山测量中,各类的矿产资源以及各种开发方式都不影响测量矿山的主旨,矿区整体形状的构造、设计矿区内部的方案、矿山的资源总量和对矿石不断改变的了解,都是矿山测量工作的具体内容,在实施到各个分项目中的一些误差是避免不了的,但是测量矿山的根本意义并不会改变。通过对矿山测量的使用了解到,我国的测量技术与相关测量设施过于传统,对于符合先进科学技术的测量设施还比较欠缺,在引进测量技术和先进工具时,要时刻考虑到它是否智能工作以及是否自动运行。在今天,矿山测量的工作人员收入并不高,为了使矿山测量工作顺利实施,调动工作的积极性,要对测量人员进行适当的奖金补偿和改善生活的条件,加强测量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信心,对于发展矿山测量技术的未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我国矿山测量技术存在的问题 2.1对于矿山测量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传统的思想,普遍认为矿山测量工作者环境艰苦、工作地位相对较低,对于矿山工作的测量技术这项工作认识不够全面。矿山的测量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工作,实现准确的测量关系到矿山的生产运营以及安全生产。矿山的测量与矿山的安全息息相关,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于矿山企业重视生产,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忽视了矿山企业中的辅助部门,造成对矿山测量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不高,没能意识到矿山的测量技术对后续企业的发展所带的影响。由于一些企业对矿山测量技术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矿山测量工作者的收入与付出往往不成比例,相关的福利、待遇低,造成人才的流失,大量的技术人员选则了转岗、转行,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矿山测量技术人才的发展,造成矿山测量的技术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2矿山测量的新技术应用不够 针对矿山控制网的铺设,对开采地形图的测量描绘、对矿井贯通的测量以及对矿山形变的测量在国外都有较为先进的测量方法与手段,但是针对我国大部分的矿山企业,往往仍然采用传统的测量手段,对于引进的新技术,由于测量人员的水平限制,对于新技术的掌握程度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操作的人员没有能够全面掌握设备测量步骤与技巧,仅仅通过个人感觉或者过去的经验进行测量,从而给测量带来了偏差,影响测量的精准度。同时也会产生新的技术设备测量准确性还到不到传统技术的水平。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造成新的技术在矿山的测量部门难以推广与应用,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矿山开采事业的发展进程。 2.3矿山测量技术不完善 目前我国矿山测量技术有待于进一步高,需要不断地对现有的技术进行完善与创新。目前我国使用的较为先进的矿山测量装置也与国外的先进设备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技术上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针对一些专家学者对矿山的测量技术的研究力度不够,不能准确反映出当前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及的一些技术手段,没有我国的矿山开采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缺乏针对性,在实际的生产中应用性不是很强。 3.对于我国矿山测量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3.1尊重技术人才,引入人才创新竞争机制 矿企发展的百年大计,需要以人为本。在企业中,要形成良好的尊重测量技术人员的工作氛围,根据个人测量能力的高低,业绩的好坏进行职称的评定及薪酬的调节。任何情况下,只要有竞争的存在,总会有高低胜负的差别。在竞争机制下管理矿山测量人员,对干部的任命实行能者居之的竞争制度。从矿产企业的长远利益来看,测量技术人员之间的竞争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它主要表现出竞争的积极一面,有助于测量技术人员认识到自己的独特价值,增加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在竞争中认识到团体意识的重要,通过对先进人物和事迹的表彰,使他们获得来自企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摆脱工作单调乏味的困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但是,在通过竞争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同时,也必须防止竞争过度,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在方法上,可以给技术员工建立档案,积极的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在竞争中取得的成功和失败,从中发现差距。 3.2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 我国矿山测量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测量设备的更新换代,目前,我国矿山测量仪器正朝着小型化,高灵敏度、高准确率、多功能、智能化及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另外,仪器的智能化与数字化使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得到大大的降低,测量数据准确度却得到提高。在国外,先进的测绘技术已经同矿山测量技术相衔接,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当前我国的矿山测量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国外的技术水平,我们必须实现从矿山地理信息系统的采集、存储、处理、交换、管理以及成图等全部自动化过程。 3.3矿山仪器设备的开发方向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 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 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 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 三、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 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 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

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

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 建设单位:xxxxxxxxxx 项目名称:xxxxxxx 编制人:xxx 审核人:xxx 审定人:xxx 测绘单位:xxxxx xx年xx月xx日

目录 一、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 二、放线点成果表 三、用地界址坐标表 四、放线成果数值对比表 五、放线测量记录表

建设工程规划放线测量技术报告 一、项目名称:xx 二、坐落地点: xxx 三、工程概况: 受xxx委托,我单位承担上述建设项目工程的规划放线测量工作,现已完成。 四、作业依据: 1、《城市测量规划》CJJ/T8-2011;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73-2010; 4、《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5、经县住建局审查通过的规划总平面图。

五、平面控制 1、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 2、所有仪器:华测GPS型号X90F 仪器号:053395 3、导线布设方法:GPS动态测量控制点,相对精度达到二级导线点标准。 六、高程控制 1、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高程2010年成果。 2、起算依据:采用柘荣县地籍调查城区1:500全数字地形图高等级GPS控制点。 七、成图方法、 根据甲方提供的资料,在微机上利用北京威远图SV300数字化成图系统成图,成图比例尺1:500<见后附图>。规划放线图电子文件类型为AutoCAD 2000 图形(*.dwg)。 八、放线说明: 根据甲方提供的xxxx建筑物坐标进行规划放线。 九、质量结论

规划放线后,经检查人员重新对放线点进行检查,点位精度达到行业标准和相关要求,产品质量合格,可以交付甲方。 十、使用须知 本产品交付建设单位后,建设单位的依据本产品在完成施工放样之后,开工之前,须经福建省宁德市水利电力工程局进行规划验测,验测该建设项目施工方放样位置的准确性,难测成果数据报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进行验线和审查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检查:xx 审核:xx (测绘单位名称) xx年xx月xx日

测量技术报告

目录

1. 工程概况 任务情况 2017年01月22日,受市政分院委托,勘测分院承接了益阳东部新区鱼形山路(内环路-G319)道路工程测量任务。 测量任务按市政分院提供的:“测量技术要求”实施。测量工作内容包括: (1)控制测量 (2)1:1000数字化带状地形图测量(修补测) (3)纵横断面测量 测区概况 测区位于益阳市东部新区G319国道与内环路之间,交通便利,地形较简单,已有成型的道路,通往鱼形山水库风景区,其中石长铁路贯穿测区,通视通行条件较好。 完成工作量 本项工程自2017年01月22日开工至2017年02月03日完工。整个工程分为以下六个阶段:生产准备、方案设计、外业观测、外业检查、资料整理加工等。本项目完成的工作量如下。 (1)控制测量3点; (2)1:1000数字化带状地形图测量公里; (3)纵断面公里;

(4)横断面公里; 2.人员及设备配置 工程投入的主要技术力量工程师1人,技术员3人。 开工前和工程进行中,组织项目组人员对和本项目相关的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施测方案和有关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本项目实施时采用的GPS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全部经过了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检测,且都在有效使用期内。 本项目投入的测量仪器设备见下表。 本项目投入的测量仪器设备一览表 3. 执行的技术标准及规范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1:2001:2000地形图图式》GB/; (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

4. 本工程采用的坐标系及高程系 平面采用西安80坐标系,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由施工方提供)。 5. 已有测量资料的检测和利用 图件资料 由市政分院院提供的1:1000地形图该图件作为本工程踏勘、选点用图,并从图上获取线路中线概略位置。 控制资料 起算控制点为施工方提供的控制点,点号分别为P01、P02、P03。经现场踏勘,保存完好。 高程起算点为P01、P02、P03。 以上控制点坐标成果属西安80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2°30′),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检测结果表明,上述控制点成果可靠,可作为本项目的起算数据。6. 控制点的选点与埋石 控制点的布设要为后续工作和施工服务,因此控制点尽量选不易被破坏,地势开阔、地层稳固的位置。在保证每个控制点至少有一个通视方向的前提下,尽量使控制点在测区均匀分布。控制点埋设采用钻孔打入测量标志形式。钻孔法主要用于水泥路面控制点埋设。

测绘成果质量检验报告(工程测量).docx

测绘成果质量 检验报告X 测质检( 2014)第(档案室填写)号 委托单位: XX 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成果名称:高新区1:500地形图 生产单位: XX 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测绘大队 检验类别:地形测量 XX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2014 年 4 月 8 日

成果名称高新区 1:500 地形图生产日期2014 年 3 月 --2014年 4 月 解放路 xxx 号 生产单位XX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测绘大队地址 委托单位XX测绘科技有限公司地址解放路 xxx 号 批量50 幅样本数量15 幅 样本状态正常抽样者(至少两人) 抽样日期2014 年 4 月 7 日抽样地点高新区数码广场 CJJ73-2010X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CH/T2009-2010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JJ/T8-2011 《城市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检验依据GB/ 《 1:500 、 1:1000 、 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1831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大连高新区1:500 地形图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 按实际检验内容列出检验参数,如数学精度、属性精度、地理精度、整饰精度和附件 精度等。 1、图根点点位中误差≤图上,高程中误差:平地≤1/10 × H、丘陵地≤ 1/8 × H、山检验参数 地、高山地1/6 × H( H 为基本等高距) 2、地物间距离与检测之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经内外业检查,样本成果质量良好,由此判定该项工程成果符合规范图式要求,可以 利用。(正常、完整或缺陷描述) 检验结论 [加盖检验单位公章] 年月日 备注 编制:(质检人员)审核:(测绘大队) 批准:(总工)批准日期:年月日批准人职务: XX测绘科技有限公司

工程测量技术报告(检测)

工程测量技术报告(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系、专业: 班组: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钟赟、龙玉虎 2011年月日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峨 眉 校 区 ·四川峨眉·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实习任务介绍,已知点坐标及高程等。 第2章施工测量方案 2.1平面控制测量 导线形式,等级,限差要求,布点方法,仪器选用,仪器检校等(附上检校表格)。 2.2高程控制测量 路线形式,等级,限差要求,布点方法,仪器选用,仪器检校等(附上检校表格)。 2.3控制测量检核 通过与小组的导线或水准点联测,计算出指定点的平面坐标或高程。相关数据附表。 2.4 桥墩施工放样 主点、桥墩放样方法,精度要求,仪器选用,放样成果检核等。 2.5施工管理 施工测量时间计划表,人员安排,仪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等。 第3章施工测量成果 3.1平面控制测量成果 导线坐标计算表,导线布点图。 3.2高程控制测量成果 水准测量计算表。 3.3桥墩施工放样成果 曲线计算成果,桥墩放样计算成果。 第4章施工测量技术总结 4.1项目技术总结(包括对整个项目的总结,以及有待改进的地方等)。 4.2个人实习总结(包括个人体会,收获以及对实习的建议等)。

1.工程概况 1.1实习任务介绍 本次实习采用小组制度,将7-8人归入一个小组,并在十余天内完成导线控制,桥墩测设等任务,实习内容与步骤为 (1)前半时间用于导线测量,即完成后期测试所需的导线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2)后半期将平面控制点测量资料汇总并整理,进行校核,并将每点进行误差分配或重测直至精度符合要求 (3)最后选出两个通视良好,并且视野开阔的导线控制点作为放样的基础,以此进行偏角法放样 1.2 已知量 高程已知点 H02 500.0000 H20 504.6987 平面控制点 H07 3272750.503 470866.830 H09 3272839.894 470915.913 H10 3272837.751 470916.947 H11 3272842.865 470915.670

水准测量成果书报告

新建贵阳枢纽西南环站前一标 水准控制测量成果书 编号: 版本号: 修改状态: 编制: 复核: 审核: 有效状态: 中国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3月5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水准测量人员安排 四、水准测量仪器 五、水准点标注 六、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 七、测量结论 八、附件 1、三等水准测量高程计算表; 2、高程点的平面布置图 3、天宝DINI03仪器校准证书。 中国中铁四局贵阳枢纽西南环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贵阳市境内,新建正线里程D1K0+950~D4K4+700,北起龙洞堡片区的小碧线路所,南至小碧乡马寨村,先后跨鱼梁河,贵新高速,客车外绕线,贵都高速,线路长3.838km;另马寨联络左、右线里程LZD1K0+000~LZD1K1+、LYDK0+000~LYDK1+,线路长2.93km。 二、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 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91; 3.有关铁路工程测量的参考资料。 三、水准测量人员安排 四、水准测量仪器 水准点高程测量使用天宝DINI03型仪器,水准尺采用2m因瓦尺;参加本次复测的水准仪使用前均送有效仪器检定单位进行了检定,并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限内。 作业前对水准仪的水准器、水准管轴、十字丝及水准标尺等均进行了检校,并在每次架设过程中均进行检查,其状态良好。 作业中,水准仪安置严格精平,因瓦尺均保持气泡居中。 使用的仪器设备 五、水准点标注 根据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所交的《水准点表》上水准点及施工调查资料,我部于2014年2月22日至3月2日对管段内加密的水准点进行了测量,以满足水准贯通复测及现场施工需要。加密水准点均匀分布于路线两侧,部分水准点与导线点共用,均采用混凝土钢筋桩标注。 六、水准测量方法及要求

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分析

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分析 摘要:矿山测量工作是岩金矿山及煤矿生产中的基础性工作,贯穿整个矿山生产的全过程。本文在测绘技术发生巨大变革的前提下,阐述了矿山测量中采用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探讨了矿山测量的理论发展,分析了基于3S技术进行采矿地质灾害监测。而支持一个国家向前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科技,更重要的是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矿产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本文就矿山测量技术的创新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技术概况;技术创新;技术应用 引言: 矿山测量工作是贯穿岩金矿山及煤矿从建立到废弃始终的重要基础工作,从建矿初期的地形图测绘、矿界测绘、地质勘探钻孔放样,到投产后的定位、定向联系测量、指示巷道掘进的中腰线给定测量、贯通测量、开采沉陷预计等工作,再到各种矿山基础图件的测制、矿山采矿地质灾害的监测等,直至矿山开采完毕,矿山废弃时仍须将全套的矿山测量图纸等基础资料转交有关单位长期保存。因此,各项测量技术在矿山生产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部分大型的矿山企业已初步建立了“数字矿山”系统,并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围绕“数字矿山”的建立,矿山测量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技术体系已很难保证该系统的建立与运行,以传感器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低空遥感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测绘技术应用其中。这些发展,都为矿山测量技术的革新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在进行矿山建设和生产的过程中,矿山测量是非常关键的工作,科学合理的测量技术与成果都会推动矿山的生产发展。在现在测绘技术在逐渐出现创新的阶段,矿山的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也不断地出现了新突破,但是在技术逐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追踪,也同样面对着一些问题,处在关键的发展时期内。因此,测量工作人员就一定要负责好自己的工作,对矿山的测量技术实行新的理解与探索,根据现在发展的兴衰,对测量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行了深入的探究,来推动矿山的测量技术发展。 一、矿山测量技术的介绍 矿山测量技术是一种交叉性的学科,它的发展包括了三种要求:仪器和测绘技术的发展要求,矿业项目与采矿方面的技术发展要求,以及别的学科领域发展的要求,如经济学、地质学、数理学等。在国际上对矿山的测量技术是这样定义的:矿山的权益调查与研究和其有关的活动,矿山图纸的绘制以及矿山的测量计算、测量的实施和记录,对一些影响到地下岩层采矿的活动进行分析,并测定它的影响程度,调查矿床的储存量以及对矿山项目建设活动的规划等。 1.1矿山测量的任务不再是单纯的指示巷道掘进与贯通测量,也不再是地面的地形测量,还应加强对地下资源开采的监督,积极开展矿区环境监测和土地复

市政道路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 编制依据 1.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设计文件。 2.业主提供《控制点成果文件》 3.业主提供的原始地貌数据 二. 本工程执行主要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GB50268-2008) 土方开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201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第二章工程概述 一. 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西咸新区西北部的空港新城内,西安咸阳机场西北边,沿线地形总体南低北高,地表附着物基本为果园及部分农田、建筑物,地貌单元属渭河北岸黄土塬,为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Ⅲ级(严重),地下水埋藏较深,季节性冻土标准冻结深度小于0.6米,地震基本烈度8度。 包含园区十路、A-5大道、园区大道三条市政道路。 园区十路位于北杜镇,等级为城市支干道,南北走向,本次修建范围自A-5路至园区二路,修建长度1623.657m,设计车速40km/h,道路采用四幅路设计,双向4车道。 A-5路(园区大道—园区十一路)市政工程等级为城市支路,东西走向,本次修建范围自园区大道至第五大道,修建长度935.019m,设计车速40km/h,道路采用四幅路设计,双向6车道。 园区大道(A-5路—园区南大道)市政工程等级为城市主干道,南北走向,本次修建范围自A-5路至园区南大道,修建长度291.5m,设计车速50km/h,道路采用四

幅路设计,双向6车道。 二. 工程范围及规模 本工程挖方约21万m3,填方约11万m3,清表约3.6万m3。 第三章测量部署 一. 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建以总工(技术负责人)为总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为负责人,各施工队成立现场测量小组的管理模式,用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测量的测量放样。 二. 测量仪器的配备 本标段工程包括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及附属工程。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作为主要测量控制仪器,配备的主要仪器如下: 三.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1.施测原则 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局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GPS静态控制测量网平差报告

FJ -3 工程测量技术交流群18874248 省道S 229南坑至源头段 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GPS 静态控制测量 网平差报告 萍 乡 公 路 勘 察 设 计 院 二○一一年九月 目 录 一、 GPS 控制点成果表…………………………………………1 二、 GPS 控制点网示意图………………………………………1 三、 GPS 控制网平差报告……………………………………1~4

一、G PS控制点成果表 二、GPS控制点网示意图 三、GPS控制网平差报告 1 坐标系统 1.1 坐标系统名称 Beijing54 1.2 基准参数

1.3 投影参数 M0 =1.00000000 投影比率 H = 0.0000 投影高 Bm =0投影面的平均纬度 B0 =0:00:00.00N 原点纬度 L0 =113:50:00.00E 中央子午线 N0 =0.0000 北向加常数 E0 =500000.0000 东向加常数 回到顶部 2 三维无约束平差2.1 平差参数 2.2 基线向量及改正数 2.3 τ(Tau)检验表 2.4 τ(Tau)检验直方图

2.5 自由网平差坐标 回到顶部 3 二维约束平差 3.1 平差参数 3.2 平面距离平差值 3.3 平面坐标 ***** 回到顶部

4 高程拟合 4.1 平差参数 4.2 高程拟合坐标 240.7246 回到顶部 5 基线闭合差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2->G3.242A 99.9 0.0062 -2063.4456 -1777.5444 1294.6074 3015.539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76ppm EX = 0.0043 EY = -0.0043 EZ = -0.0026 8706.0493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2->G4.242B 99.9 0.0072 -4060.9524 -3093.9755 2049.7944 5501.424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48ppm EX = -0.0041 EY = 0.0051 EZ = 0.0010 13683.0814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G1->G2.242A 99.9 0.0077 -1046.7333 -648.5635 534.7004 1342.4566 G2->GD1.242X 99.9 0.0065 1554.7134 -896.8104 2732.5118 3269.2543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80ppm EX = -0.0048 EY = 0.0042 EZ = 0.0017 8261.4927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3->G4.242B 99.9 0.0063 -1997.5067 -1316.4322 755.1870 2508.6519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12ppm EX = -0.0003 EY = 0.0004 EZ = 0.0015 13695.9047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3->GD1.242X 99.9 0.0071 3618.1569 880.7382 1437.9069 3991.7835 G1->G3.242A 99.9 0.0068 -3110.1745 -2426.1123 1829.3052 4348.0529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42ppm EX = 0.0026 EY = -0.0040 EZ = -0.0015 11989.6182 Baseline Type rms dx dy dz distance ------------------------------------------------------------------------------------------- G4->GD1.242X 99.9 0.0073 5615.6650 2197.1667 682.7190 6068.7182 G1->G4.242B 65.6 0.0072 -5107.6816 -3742.5441 2584.4937 6839.1999 G1->GD1.242X 99.9 0.0087 507.9850 -1545.3781 3267.2106 3649.7818 ------------------------------------------------------------------------------------------- 同步环( 3 baselines) 相对误差= 0.16ppm EX = 0.0015 EY = -0.0007 EZ = -0.0022 16557.6999

测绘技术总结报告书

测绘技术总结报告书 实习名称: 地点: 起止日期: 班级: 组号: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马玉晓工程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前言 实习目的:工程测量是测量学教学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和实验中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必要环节。通过 测量学实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吃苦耐 劳的劳动态度以及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通过测量教学实习可以 将已学过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综合起来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不仅可以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和实验环节所学的理 论知识,系统的掌握测量仪器操作,施测计算,地形图绘制的基 本技能,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还可以了解 基本测绘工

作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业务组织能力和实践方面得到锻炼,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任务和要求 1、熟练使用常规测量仪器和工具,要求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水准仪、经纬仪的技术操作。 2、能独立组织与实施导线测量、普通水准测量,观测值和成果均符合精度要求。 3、能熟练用经纬仪测绘法测绘大比例地形图。 4、能进行道路纵、横断面测量,并能够绘制道路纵横断面图。 5、能场地平整的测量工作,并计算工程土方量。 6、能运用极坐标法计算放样元素,并运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点位放样。 7、高程测设。 三、实习组织 实习期间的组织工作应由主讲教师全面负责,每班除主讲教师外,还应配备2~3位辅导教师,共同担任实习期间的辅导工作。 实习工作按小组进行,设组长1人,负责组内实习分工和仪器管理。负责借还和保管本组的仪器设备,负责本组实习,监督考勤工作,保管本组的测量成果资料。 实习过程中各组要在组长的统一指挥下,分工协作,每项工作要求由组员轮流担任,不要单纯追求进

矿山测量技术设计书

深圳市鹏茜国家矿山公园地下矿山现状测量 技术设计书 1 项目名称、项目地点、内容及实施单位 1.1 项目名称:深圳市鹏茜国家矿山公园地下矿山现状测量 1.2 项目地点:深圳市坪山区汤坑村 1.3 项目内容: 1、地面1:500地形测量; 2、地下矿洞1:500现状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40米); 3、地下矿洞1:500现状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90米); 1.4 实施单位:深圳市地籍测绘大队 2 测区概况 2.1 测区位置 我队受甲方委托,拟对深圳市鹏茜国家矿山公园地下矿山实施现状地形和断面测量。 鹏茜国家矿山公园(筹建),位于深圳市坪山区汤坑社区,是由深圳珠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07年投资5500万元全面收购鹏茜矿业公司准备开发的旅游项目。该矿是因开采大理石矿而形成的矿区遗迹,整个矿区分为地表层面、地下40米水平、地下90米水平共3个部分,地面工业广场占地面积约1.7万平方米,地下可用空间超过100万立方米,冬暖夏凉,常年气温保持在21-22摄氏度之间,在全国首批国家矿山公园评审中,鹏茜矿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得了“国家矿山公园”的资格,是深圳市稀有的旅游资源。 地下矿井范围北至金碧路,南至横坪公路,东至旭升鞋业公司,西到赤子香路,地下巷道长度约10公里。 地面范围北至金碧路,南至坪山河桥以南约100米,东至鹏茜矿业公司东面围墙外约25米,西到坪山育才中学围墙西南角,面积约0.1平方公里,详细测量范围见附图一。

深圳市鹏茜国家矿山公园位置如图一。 2.2 地理概况 测区内地面建筑物较多,植被稀少,南北和西面是市政公路,交通便利;地下有两个采矿层,有东西两个斜井相通,各层有独立的工作竖井,矿道走向较复杂,多支巷,不便于通视,作业难度较大。巷道平坦,地面干爽,便于通行,主巷道大部分有可用的固定照明设备。原有东西两个通风口,东通风口因铁爬梯损坏,已不能通行,除两个工作竖井外,仅有西通风口一个逃生口,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图一 3 已有成果资料分析及利用 测区内现有资料: 1、深圳市国土和规划资源委员会提供的一级导线点I-256、I-812和DGY1-281三个,二等水准点一个,点号为II横坪5,高程57.234米,经实地调查,其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本次测量的首级控制的起算数据; 2、深圳市国土和规划资源委员会提供的部分1:1000地形图(2006年修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