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重点

中国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重点

中国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重点
中国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重点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项突破测试卷(含解析):中国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年7月新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广大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极大提高,带来这一变化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人民公社

C.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

2.(2012年5月北京市朝阳区二模)观察图5,与造成1949--1957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原因无关的选项是()

A.新生政权建立和巩固

B.实行全国土地改革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

3.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是

A.创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4.(2012安徽)邓小平曾将一张飞乐音响公司股票作为礼物赠送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尔霖。依据图5中的信息判断,当时的中国

①已经出现了股份制企业

②开始建立股票交易市场

③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

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5.(2011年11月福州三中月考25题)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粮补机补肥补助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

6.(2012年10月汕尾市高三摸底)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推行了土地改革B.组织了人民公社

C.实施了“一五”计划D.发动了“大跃进”

7.(2012年11月广东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下表主要反映了

新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

A.建国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B.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协调发展

C.一五计划钢产量的增加得益于武汉钢铁公司的建立

D.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已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8.(2011年10月惠州市调研18题)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58年始,中国的媒体上出现了大量的“卫星”字眼,其意在于

A.祝贺盟友苏联取得的伟大成就B.庆贺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代指全国各地上报的工农业高产量D.要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竞争

9.(2012年辽宁沈阳四校阶段测试)1957年陈云作了题为《建设规模要和国力相适应》的讲话。他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和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错的是()

A.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B.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10.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里的“伟大转折”主要是指本次全会

A.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B.明确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前的“动摇”最突出的表现是()A.偏离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B.放弃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D.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2.(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28题)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

C.思想上拨乱反正 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13.(江苏省盐城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粮食流

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后,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至此,长期以来被告的票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材料表明我国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B.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C.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 D.产品分配方式的变化

14.(2012年5月南平市高三质检)20世纪90年代,外电评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一时期,世界看到中国()

A.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B.确立改革开放的政策

C.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5.(2012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据统计,到195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总额比1949年12月增加了12倍以上。这反映新中国

A.迅速实现经济稳定

B.经济状况根本好转

C.合理调整了工商业

D.人民收入迅速增加

二、非选择题

16.(2012年河南高中)阅读下列四段文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这是一次由外交失败引发的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挺身而出的青年学生唤起了广大民众的责任感和爱国心,中国的民主革命由此揭开了新篇章,90多年来,由这次运动昭示的爱国主义早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②这是一个开创中国历史新纪元的重大事件,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全世界的庄严宣告,标志着中国从此结束了一百多年的屈辱,开始了真正主权独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③“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奇迹般的崛起座座城,神话般的聚起座座金山,…..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紫千红的春天。”

④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世纪,迎来新千年。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终于重新跨进了祖国温暖的家门,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

(1)请按先后顺序写出上面四段文字所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

(2)上边哪一段文字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属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外交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只写出序号)请再举出这一时期同类性质的外交成就一项。(3分)17.(2012年11月郑州市五校高三期中)(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嘛!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

———转引自浣志华祭《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

问题:

(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2分)

(2)建国后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4分)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中国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所以应该选择D。3.B 4.B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结合教材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建立股票交易市场是在90年代初,排除②,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十四大之后,排除③。

5.A 6.C

解析: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只占26.6%,重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毛泽东同志针对这种情况形象地说出材料中的一段话。从1953年起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A项土改始于1950年,在全国新解放区展开;BD两项在1958年发动,反映了党和国家要求迅速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在实际探索过程中,由于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严重困难。故选C项。

7.A

解析:本题考察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上表中,钢产量、机床产量属于重工业的产业,而食品加工、纺织业、棉花产业等属于轻工业,因此选A项。一五计划是指1953年至1957年,武汉钢铁公司1958年成立,但应是鞍山公铁公司属于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D项从材料的表格中看不出来。

8.C 9.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我国1956年八大经济建设方针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

史实1956年底中共八大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为完成建立工业国的目标提出了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既要反对保守,又要反对冒进。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就开始左倾冒进,违背了八大的科学论断。所以此题应该选择D。

10.D

解析:“伟大转折”是指由过去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1.A

解析:改革开放以前以阶级斗争为纲,偏离了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12.A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1956年的中共八大制订了综合平衡稳步发展的经济方针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在根本目的上体现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13.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是指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各方面,都是由政府或财团事先进行计划。因此它属于经济管理体制。

14.A 15.A

解析:注意选项中的用词,“根本”、“调整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行恢复经济中,到1952年,我国经济状况才取得根本好转,故B不正确;同样,到1952年才合理调整了工商业,C也不正确;而人民收入迅速增加,也不符合史实,因为当时我国刚刚建国,在恢复国民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是对为了实现、物价和经济的稳定为主,人民收入水平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故D错误。正确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

16.(1)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澳门回归祖国(中国恢复对澳门的行使主权)。(每点1分,共4分)

(2)④(1分);香港回归祖国(中国恢复对香港的行使主权)。(2分)

17.(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的中国式革命道路是:以农村包围城市,走一条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2分)

(2)①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的运动有: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文化大革命运动(4分)(任意2点即可得4分)

②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急于求成,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脱离实际,犯了“左”倾错误。(4分)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含解析

中国现代史检测试题 (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D.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解析:C 《共同纲领》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八二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两者性质并不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依法治国”,故B项错误;题干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说明“八二宪法”有利于保证改革的稳定进行,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市场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 2.在世界上142个有成文宪法的国家中,97个规定相关国家公职人员必须宣誓拥护或效忠宪法。2016年2月2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民大会堂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宣誓台前,领誓人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在国徽下庄严宣读誓词。全国人大规定这一制度体现了( ) A.人民主权 B.依法治国 C.以史为鉴 D.从严治党 解析:B 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宪法宣誓,表明了宪法的根本大法的地位,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故答案为B项。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蒋介石曾责问日本右翼元老石井道:“日本豢养‘台独’,还允许他们成立临时政府,不是欺人太甚嘛!”之后,他指示台湾当局相关负责人和媒体发表谈话或刊发文章,揭露和谴责日本政府及其右翼政客支持“台独”、制造“两个中国”之行径。这表明蒋介石( ) A.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 B.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 C.承认新中国地位 D.坚持一个中国论 解析:D 材料中无法看出蒋介石倾向与中国共产党和解,故A项错误;其反对“台独”并不意味着其希望台湾与大陆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看出其承认新中国的地位,故C项错误;蒋介石反对“台独”和“两个中国”都是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反映,故D项正确。 4.(2017·云南昆明质检)江涌在《从对立到统一,中国世界观剧变》中指出,中国“世界观”的发展与变化在20世纪70年代突出表现为“走向开放,迈进国际大家庭”。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推行务实外交理念 B.积极建构区域组织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第一章金融制度的建立 1、银行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2、清算制度的建立 3、股票市场的形成 4、南海泡沫事件 金融:资金融通 金融革命:17世纪末18世纪初,欧洲银行制度、结算制度、证券交易市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 一、硬币缺乏——对信用工具的需求 资金分配和使用不均衡——产生信贷业务 信用工具和信贷业务的发展——近代银行制度的结算制度 发展原因: 1、金银复本位制 2、货币量增长推动了贸易的发展磨损和贮藏的损失人口的增加新兴工业发展与 东方贸易逆差 3、17世纪20年代欧洲采银业萧条 4、货币短缺 二、商业银行的借贷业务 大宗借贷业务经常发生在民间金融家和政府之间 近代政府面临突发性货币匮乏,因货币缺乏,私人借贷普遍存在。由于对贷款的广泛需求,出现早期“商业银行家”(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商业银行发展困难,破产的很多,社会上对放债人存有敌意,银行家经营无力,直到利率革命出现,缓解危机。) 利率革命是近代金融制度建立的关键一步 汇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书面承诺 支票:信用工具意大利首先采用转让支票的国家 荷兰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结算中心 18世纪伦敦挑战阿姆斯特丹 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瑞典国家银行——中央银行 Be lombard street to a china orange. 英国金融界比喻“悬殊极大,十拿九稳” “华尔街2号”伦敦证券交易所 17中叶正式的股票交易市场出现了 南海泡沫——近代首次金融危机 近代金融制度建立伊始,不完善,不稳定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1、密西西比泡沫 2、郁金香狂热——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 第二章工业革命的准备 一、市场制度的创新 农村:圈地运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 二、竞争有序化 限制过度竞争,建立规则竞争 三、政府行为的界定 政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保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限制经济活力

中国近代史专题

一、填空题 1.()年11月,《上海租地章程》议定,租界制度由此产生。 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的主张,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3.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城市管理方面一度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制度。 4.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方式主要有官办、管商合办和()。 5.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行省,以()为第一任巡抚。 6.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最重要的著作是( ),该书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思想。 7.1900年,唐才常等人在华中一带发动了以“勤王”相号召的()。 8.()是近代史中国第一个通行全国的学制。 9.1903年夏发生了震动一时的(),章炳麟、邹容先后入狱。 10.由()担任总理的内阁被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 1.()代表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黄埔条约》等中国最早的一批不平等条约。 2.1853年10月起,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开始实行(),该制度阻碍可商品经济的发展。 3.镇压太平天国后,清军军制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防军和()。 4.()年后,经容闳等人建议,清政府派出了第一批留美幼童。 5.1894年11月,日军进攻旅顺,守将中只有()一人积极率部抗敌。 6.强学会成立后,传教士李提摩太就中国政治改革想光储皇帝提出了名为()的意见书。 7.义和团的基层组织是()。 8.清末新政中,清政府宣布从()年起,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9.夏曾佑在190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近代史教科书——()。 10.1913年5月,共产党、统一党和民主党在袁世凯的示意下合并组成了()。 二、判断题 1.里金制度分为两种,一种行商的交易税,一是坐商的货物通过税。该制度的实行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崇厚是近代史中国第一个正式出使西方的官员。() 3.19世纪60、70年代,赫德先后向清政府呈递了《新议略论》、《局外旁观论》、《条陈海防章程》,对清政府施加政治影响。() 4.1872年8月,第一批留美幼童120人赶美留学。() 5.中法战争对晚清政局产生重大影响,慈禧借故前线作战失败,将恭亲王逐出权力中枢,从此军机处的实际权力 掌握在醇亲王及其心腹孙毓汶手中。() 6.租借地制度是由通商口岸制度发展而来的一种特殊制度攫取租借地,其主要目的在于取得具有军事意义的港口,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扩张的根据地。() 7.义和团运动期间,沙俄制造了海蓝惨案、江东六十四屯惨案等一系列屠杀中国居民的事件。()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专项训练100题

中国近代史选择题100题 1.“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远从印度运将来……将一座好神州化作烟世界。一方好田地,尽把罂粟栽。一个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把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这首民间歌谣反映的社会问题最早出现于() A.清朝前期B.晚清时期C.义和团运动时期D.民国时期 2.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开放了十余个通商口岸,放弃了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一部。该时期英国侵华的本质意图应是() A.掠夺中华无所不有的财富,积累原始资本B.打开中国大门,使其成为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C.把中国变成英国最大的海外殖民地D.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并使之合法化 3.1840—1860年英国连续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动力来自于() A.资本主义制度B.资本主义本质C.工业革命D.第二次工业革命 4.清朝一位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和重重勒索。他气愤地说:“朝廷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自由通航,不受盘索,而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船为什么就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都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这件事你认为最早应发生在哪次战争以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中日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两次鸦片战争对英国而言都是侵略战争,对中国而言都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但最终结局是非正义的一方战胜了正义的一方,这说明() ①社会制度先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条件之一②战争的性质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惟一因素③英勇无畏的精神不能完全抵抗先进的军事技术④战争结局与指挥者的素质直接有关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 6.明治天皇即位之初,就在《御笔信》中扬言要“继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他的这种野心产生的根源是() A.日本具有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B.长期闭关锁国使日本对世界缺乏正确了解,盲目自大 C.中国、印度等亚洲传统强国正在迅速陨落D.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7.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对台湾问题的立场和看法时,引用了一百多年前台湾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丘逢甲这首诗应创作于1896年②温总理借这首诗表达了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有感

读《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后有感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写1840鸦片战争到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著作。其主要内容有前言写了海盗掳掠和所谓“闭关自守”和所谓贸易自由和两次鸦片战争,第一章是介绍40年代初至70年代初西方入侵者对中国政治上的间接统治和经济上的暴力强制。如西方入侵者在中国的行动方式一般、为所欲为的海陆掳掠、惨绝人寰的“苦力”贸易、畅通无阻的鸦片走私和合法商品的走私漏税等。第二章是介绍农民大起义时期的经济形势。如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太平天国为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所采取的财政经济措施。第三章写了农民大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的政策措施。如清政府强化封建统治和维护地主产权的政策等。第四章是介绍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国际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形势和中国经济半殖民地性的加深。第五章写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民用企业的产生及其和内外势力的联系和矛盾。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一本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深刻的著作。读完后给我了很大的震撼。首先,打开此书,就被书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所感染。这种爱国主义激情没有任何偏狭之处,它完全是以全面、丰富的史实为基础。作者对伟大祖国备受外国侵略势力欺凌、侮辱无比愤恨,无情地揭露了外国侵略者凶残、卑鄙、毒辣的嘴脸。武装侵略、武力恫吓、通过条约掠取特权、在签约过程中玩弄花招、得寸进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无忌、极其凶残地凌辱、残害中国人民,等等。任何一个不怀偏见的中国人在读了这些后,都会加深对外国侵略势力的仇恨及其本质的认识,同时也会加深对伟大祖国命运的关切。再次。此书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拓展了我对知识认识广度和深度。比如我对两次鸦片战争性质认识的变化,以前是我认为就是列强的侵略战争,但看了此书后,我知道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有许多外国侵略势力的走私、鸦片贸易、苦力贸易等而且这些外国侵略者的侵略活动也是论述鸦片战争性质的证据。所以我就认识到两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直接间接地对殖民地征服和掳掠的战争”。

中国经济史综述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经济史是经济学这一门学科的历史,它是对经济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一个完整记录。对于学习经济学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必要学习中国经济史。鉴于中国经济史对于学习经济的重要性,而《中国经济史研究》是关于中国经济史的一本核心期刊,本文将对该期刊的2011年4月期文献进行综述,使读者了解中国经济史的研究趋势,以此为中国经济史的学者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中国经济史;期刊;综述 一.前言 《中国经济史研究》创刊于1986年,季刊。《中国经济史研究》是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主办、经济研究杂志社出版的专业性刊物。该刊物以马列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百家争鸣的方针,刊登有关经济史的理论论著,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史的论著,中外比较经济史研究论著,中国经济史的专题研究资料,中外经济史著作的评介,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的报导,并适当刊登中国经济思想史方面的论著等。《中国经济史研究》坚持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材料、新问题即“四新”原则取舍文章,为学术界新老作者提供发表论文的园地。编辑部加强规范化建设,实行匿名审稿,责任编辑对主编负责制。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主要栏目有:“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中国现代经济史”、“中外比较经济史”、“国内外中国经济史研究动态”、“经济思想史研究”、“港台经济研究”、“民族经济”、“西部开发”、“理论探讨”、“专题评论”、“学人与学术”、“论著评介”、“青年论坛”、“读史札记”等。 二.《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年4月期研究进展 1.对经济史类著作的评介 李肖[1]运用列举法对《建国初期中苏农业科学技术合作研究》做出了评价,赞扬了它填补空白、利用新资料和研究方法、多视角评书的优点,也指出了其在资料引用方面的不足。王

2008年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串讲

有几条主线可以自己整理整理。 总的时间线: 鸦片战争前(1840以前) 两次鸦片战争(1840第一次,《南京条约》;1856第二次《北京条约》;太平天国;近代工业的产生) 甲午战争(1894年,《马关条约》,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资本主义短暂繁荣,1914-1921黄金时期) 国民党掌权(1921-1931[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据地的建立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1931-1945日侵华[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1937-1942私人经济的短暂发展;根据地经济的发展]====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对中国经济的独占;国民党国家资本的急剧膨胀并最终破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大并最终取得胜利]) 关于土地: 封建所有制:土地所有者:地主,国家和自耕农;《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土地公有,绝对平均主义。历史上农民革命提出的唯一完整的农民小生产者的革命纲领和社会方案。 乌托邦农村中资本主义经营的出现:富农经济,经营地主,农牧垦公司抗战前,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肯定农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权利,标志土地革命路线基本形成: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抗战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大生产与农业合作运动。 解放战争时期,《五四指示》,土地改革风起云涌开展;《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另外,还有:关于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关于国民党经济政策的三个阶段(1927-37,开始阶段,呈上升,重点词汇是统一,促进。37-45抗日,一方面继续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另一方面战时经济;1945-49,美国、掠夺接收、破灭),都是可以拎出来理一理的。 简单就这么点内容,其实重要的应该自已来整理,以此也可以强化记忆。这一科很有意思的,不像其他科目那样枯燥。部分内容可以结合毛泽东思想考虑。 还有零碎的一点,书上有很多零碎的内容,如什么烟草、大米什么的主要产区在哪啦,等等之类的,按理说经济作物主产区应该掌握的,考试时也往往会考到,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

中国经济史考试重点难点 名词解释: 1财政: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及稳定和发展职能。 2自然经济:一家一户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给自足个体小农经济:是最典型的自然经济,它把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男耕女织,以织肋耕,不仅能够满足个体家庭维持生存的最低级,最基本的需要,而且也使之与市场的联系降到最低限度 3行商制度:中国政府不直接同外国商人从事贸易活动,使用行商制度,其业务主要是垄断对外贸易,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购外商所需货物,划定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保证交纳外商进出口船钞和货物税,代理政府管束外国商人的行动,传达政府对外商的政令,办理政府与外商的一切交涉事宜 4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 5废两改元:1932年7月,国民党政府进行的币制改革,废除银两制度,实行银远制度 6四行二局:是国家金融体系的核心,四行是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两局是邮政储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 7.经济统制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 8.南三行: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出现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被称为南三行是实力雄厚的银行资本集团 9洋行近代外商在中国从事贸易的代理行号 10平准中国封建社会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一种经济措施 11资本输出“资本输出”是资本主义发展高级阶段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 12 法币政策:亦称“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实施的废止银本位制,实行经币制度的币制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有:统一货币发行权,规定法币准备金,实行白银国有,确定法币对外币的汇率,推行新辅币。 13经营地主:是旧中国农村经济中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经营形式,即一些较多土地的地主,用部分土地雇工经营。它与旧式富农的区别是本人不参加劳动,由管家代为经营,其封建性比旧式富农更严重。是由封建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农业经济过渡的一种形式。

高考中国近代经济史总结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与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表现: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①鸦片战争后,洋纱洋布先后输入东南沿海,取代了中国的土纱土布,,使得耕织分离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使得丝、茶商品化。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的瓦解,从根本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 2.洋务运动 背景: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即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起止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内容:①“自强”,19世纪60年代,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代表: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 ②“求富”,7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为军事工业解决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重要代表: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③海防方面:从70年代开始,初步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④教育方面:创办新式学堂(代表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派遣留学生 失败的标志: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作用:引进了西方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在洋务派的倡导下出现了,它们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的封建经济瓦解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失败的根本原因:只引进西方的技术,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本身 3.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因:受到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吸引以及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诱导 诞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分布:主要在东南沿海地区 代表: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影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在中国产生了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①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成果: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分布上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2.短暂春天——空前迅速发展,但是时间短暂 时间:1912——1919年 原因:①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抵制洋货,提倡国货)。④一战爆发,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外部条件)。

中国经济史课后题答案复习资料

第一章古代社会的资源、环境与生产方式 一、试述中国古代资源禀赋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 资源禀赋包括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两部分。 【土地资源的特点】 优势:我国土壤特征各异,植物品种繁多。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种类丰富产品。 劣势:(导致传统农业规模小、脆弱) (1)可利用的土地面积小,耕地和人口矛盾突出。 (2)土壤种类繁多,但有良好蓄水性和可耕性的土地较少。 (3)气候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 【矿产资源的特点】 我国国土广,矿产资源的总量大、种类多。但是我国矿产资源也存在两个缺陷: 一是富矿少,贫矿多。 二是单一矿少、矿产资源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不充分,“风水说”观念对矿产资源开采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在古代社会,以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这种生产方式被延续下来、不断强化,成为中国古代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基础。 三、试述影响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主要因素。 1、小农家庭的规模及贫困状况 汉后,小农经济普遍是贫困的五口之家,产品除消费交换外所剩无多,不足应付家庭正常支出外的需求。 2、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 为了维持生存,小农在生活和农业生产投入上都尽量减少开支。 3、农业的高剥削率 历史上赋税绝对值连增,赋税在多数时期一直维持在30%以上的高水平。 4、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 中国古代小农生存状况窘迫,不得不依赖于种桑、饲养畜禽、果菜水果等副业。 第二章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经济 二、分析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缓慢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土地所有制结构】 (1)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土地所有制形式,也是发展最充分、最典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中国现代史专题参考书目

中国现代史专题参考书目: 1、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刘为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出版社出版发行,1989年7月版。 2、费正清、费维恺著,刘敬坤、李宝鸿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3、詹姆斯·R·汤森和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4、 [以]S·N·艾森斯塔特著,陈育国、张旅平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 5、费正清著,谢亮生、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6、李立志著《变迁与重建:1949~1956年的中国社会》,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7、杨会清著《中国苏维埃运动中的动员模式研究(1927~1937)》,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 8、关海庭主编《20世纪中国政治发展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9、徐彬著,《前进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研究(1922~1966)》,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0、吴忠民著《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东方出版社1999年5月版。 11、张亦工:《第一届国会的建立及阶级结构》历史研究 84、6 12、黄武、何磊《北洋时期议会制度评述》政治学研究 86、1 13、曾宪林:《论武汉国民政府的性质》近代史研究 82、1 14、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 15、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6、钱端升:《民国政制史》 17、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考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题库(简答、名词解释) 简答: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的对外贸易政策 1.限定通商口岸从事对外贸易 2.对进出口货物也实行严格的限制 3.对于外国来华贸易的商人,政府也对他们的活动加以种种限制 4.从事对外贸易的机构是中国政府特许设立的商行 北京条约及内内容 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侵略者交换天津条约和订立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公使驻京 2.开放新口岸 3.内江通商 4.内地传教 5.控制海关 6.掠卖华工合法化 7.鸦片贸易合法化 买办的产生与作用 买办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产生的,最初是指那些被外国洋行雇佣的中国代理人。买办从产生之初就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为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经济侵略服务的 作用:买办不仅是起着媒介和经纪人的作用,而且一步步地发展为经销和承购,包购包销,买办按照洋行规定的数量和期限,完成购销任务。而买办为了洋行和自身的利益,则在全国组织起一个推销外国工业产品,收购中国土产的商业收购与销售网络 通商口岸城市集中体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的特点 1.这些口岸城市为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的据点 2.其次西方列强在这些口岸城市设立租界,取得治外法权,成为国中之国 3.再次,西方列强在通商口岸城市投资设厂,兴办各种实业,直接渗入到中国的经济生活之中,并逐步取得垄断和独占地位 4.最后,殖民地经济生活方式的盛行,是通商口岸城市经济的一大特色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 1.在土地制度方面,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2.在社会生产方面,他极为赞赏的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并据以设计理想社会的生产形式 3.洪秀全提倡男女平等,特别是经济生活中主张妇女享有平等,独产的地位 4.在对外关系方面,洪秀全反对闭自守局限性:洪秀全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历史农民起义运动经济思想的最高体现。但是他不可避免地还有小生产者的封建落后性,推行绝对平均主义,禁欲主义和军事化的社会生活是注定行不通的。这都反映出他经济思想的乌托邦性质 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特点 1.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经济扩张,改变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轨迹,刺激并推动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增长 2.适应近代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3.地主,官僚,商人,买办及少数华侨的货币财富开始投资创办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提供了最初的货币财富 4.在十分不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中,清政府在创办近代工业,进行资本积累中曾经起过不可替代的作用 清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的封建性 1.清政府创办的企业是为巩固清政府封建统治出发的 2.清政府创办的这些企业实权均操在少数洋务派官僚买办之手 3.清政府创办的企业通过政权往往对一些行业和部门实行垄断经营,并享有特权 4.清政府创办的这些民用企业和军事工业具有浓厚的买办性 实力雄厚的外国资本在华投资的主要特点 1.外国在华投资的主要领域是贸易,金融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的部门 2.外国在华工业投资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中国的长远的经济发展,而是为了西方列强更好地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和掠夺 3.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利润丰厚的经济部门,如银行,航运等行业 4.外国在华投资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通商口岸,而投资在内地则极为罕见 辛丑条约对中国的经济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首先,如此巨大的战争赔偿几乎成了套在中国政府头上的沉重枷锁,从此之后这个政府只有对外国俯首贴耳,再也不能在外国列强面前"胡作非为" 2.其次,条约规实,允许外国在中国驻扎军队,这是对中国国家主权的空前危害 3.再次,外国侵华势力压迫清政府对统治集团进行清洗,所有反对与外国建立各种政府经济关系,支持义和团的人都遭到清洗 善后大借款 1913年袁世凯政府以办理善后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筹措的借款借款总额2500万英镑,实际到手760W,而规定47年还清的本息竟达6789.36 W.合同规定,以中国盐务收入的全数,关税中除应付款项外的余款,再加上直隶,山东,河南,江苏等省所指定的中央税款,充当此次借款的担保。合同还规定,中国必须聘请外国人掌管盐税征收事务。 至此,中国盐税大权完全落到外国人手里 国民北京政府为鼓励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了哪些新措施 1.中央政府设工商部,下设矿务,工务,商务三司 2.颁布一些保护工矿业发展的法规

2013初中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一)同步训练

2013初中历史复习中国现代史(一)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 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 2.下列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共同纲领》B.《人权宣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美国1787年宪法 3.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A.20年B.28年 C. 38年D.60年 4.我国正在进行“十二五计划”建设,你知道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吗?() 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集中力量发展轻工业D.进行三大改造 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说:“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理由是() A.通过了《共同纲领》B.确立了土地改革的路线 C.公布了“一五计划”D.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右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

7.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做出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战略决策 C.提出了与时俱进 D.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9.右图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断增长的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逐步开展B.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兴起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实行10.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 )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1.“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

中国经济史名词解释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建立后,为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作诸侯,建立诸侯国,并规定了诸侯享有的权力和对周王应尽的义务。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为世袭。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其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它是一种权力继承制度。其将权力继承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解决贵族间的矛盾,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继承问题而发生内乱。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因此二者共同强调的当然是血缘关系了,没有血缘关系也就不会对其分封。 (一)。前提。武王伐纣,西周建立。(二)。目的:巩固周的统治,以藩屏周。 (三)。内容:1.周天子将土地封给: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周天子 2.被分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纳贡,提供军赋力役。3被分封诸侯有权在诸侯国内实行再分封。在诸侯国内可设官员,建立武装,征赋役。(四)。主要封国:主要王族:燕鲁功臣:齐先代贵族:宋 (五)作用:1:起初起到加强统治,稳定秩序的作用(周享国800年) 2:后期:诸侯争霸,王权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是西周时的土地制度。国家在修筑水渠和道路时把土地划分为许多“井”字形方块,故称为井田。井田制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亦即属于周王,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把土地分赐给各级贵族,让他们世代享用。他们只有享用权而无所有权,所以不准转让和买卖。为了充分发挥地力,并规定了定期“换土易居”的分配制度。西周的井田制根据剥削对象的不同,有两种不同的区划,一种是“十夫有沟”,即国中平民的份地。其收入要上缴国家十分之一,作为贡税,以充军赋。另一种是“九夫为井”,即国家将方里土地按井字形划为九区,中一区为公田,余八区为私田分授八夫;公田由八夫助耕,收获全部缴给领主。男子成年受田,老死还田。井田制度是奴隶制国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我国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开始实行于商朝,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贡赋。从生产方式上,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私田。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随之而来的是新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方式的出现,导致了井田制的崩溃 世卿世禄卿是古代高级官吏的称呼。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世袭卿位和禄田的制度在古代曾十分盛行,世卿世禄制的废除是商鞅变法[1]的时候 1、“使黔首自实田”:秦统一后,为了统一征收全国田税,秦始皇“使黔首自实田”。“黔首”是指官吏以外的居民,即让这些百姓向封建国家呈报他们占有的土地数量,政府根据土地数额向他们征收赋税。它标志着从春秋战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来源,是巩固统一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一项重要措施。 2、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朝丞相李斯主张把除秦国史书以外的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缴烧毁;以后敢谈这些书的处死,是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次年,秦始皇下令把460多个骂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扼杀了春秋以来“百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

中国现代史综合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75分 一、选择题(15×2=30分,在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A)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 C.澳门回归 D.改革开放 2.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A)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3.1954年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他亲历的活动是( D) A.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B.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C.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60多年前,作家魏巍发表过一篇充满激情、脍炙人口的文章——《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作者看来,“最可爱的人”是( B) A.中国工农红军 B.中国人民志愿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 D.八路军、新四军 5.新中国建设中有无数个“第一”,下列各项“第一”中,哪一项不是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 D) A.第一辆国产汽车下线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 D.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6.如图反映当时中国正处于( B)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7.下列各项,与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无关的是( D) A.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B.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C.急于求成 D.苏联撕毁合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8.如图的宣传画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C)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

中考历史选择题专练《中国现代史》 班级:姓名: 1.在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A.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D.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 2.图2和图3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两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 件,这两件历史事件之间历经了() A.20年 B.28年 C.38年 D.60年 3.在中国人民革命过程中,以和平方式解放的地方有() ①南京②北平③西藏④上海 A. ①②③④ B. ③④ C. ②③ D. ②③④ 4.右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5.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他们是() ①黄继光②焦裕禄③邱少云④杨靖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下面的表格反映了建国以后农村的变化历程,其中所有制仍然是私有制的是() 7.温家宝总理在《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中国今天远没有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哪两个事件有关()A.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二大 B.54年宪法的颁布中共十四大 C.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共十三大 D.54年宪法的颁布中共十五大

8.“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 9.随着港台歌曲传入的逐渐增多,大陆与港澳台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根据下列有关港澳台的三幅图片,为它们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A.统一大业最终完成 B.百年耻辱最终洗刷 C.一国两制全部实现 D.一国两制方针指引 10.读“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 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 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回眸中共走过的90年足迹,有一些城市永载史册,我们选择南昌、遵义、深圳的理由分别是() ①中共成立之地②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③人民军队的创建之地④指明长征的正确航向,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①③②B.②③④ C.③④② D.①②④ 12.照片,能记载历史的瞬间;照片,能记录成长的足迹……下面两幅照片,成功记录了共和国成长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是()A.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和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承办亚太 经合组织会议 13.右图是根据苏州市某县上报的水稻亩产量数据制作的柱 形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远高于其它年份。对此,你 的正确判断是() A.水稻生产实现大丰收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中国经济史期末知识整理 1.经济史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1.历史归纳法。 2、计量分析 3.抽象演绎法 4.系统分析法 5.区域与比较经济史研究 6、社会学方法。 2.气候变化(P9) 从公元前3000年以来,经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公元前3000——1100年,夏商及以前时期,黄河流域有象、犀牛、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平均比现在高2°C。 2.第一个寒冷期:公元前1100——公元8世纪,西周时期,“江、汉俱冻”,现在江汉不冻。“驱虎豹犀象而远之”。气候寒冷,热带动物退出中原。 3.第二个温暖期:公元前8世纪中叶——公元5世纪,春秋时期。 4.第二个寒冷期:战国、汉初。 5.第三个温暖期:西汉中期至东汉末年。 6.第三个寒冷期:魏晋南北朝至盛唐。 7. 第四个温暖期:宋元时期。 8. 第四个寒冷期:元后期至清末。 总趋势逐步变冷。农牧业靠天吃饭,气候对经济影响大。 3 、气候变迁的影响 随着气候的变化,天然植被地区逐渐缩减,栽培植物替代了天然植被。最早是黄河流域,魏晋以后延展至长江流域,唐宋以后扩大到珠江、闽江流域。明清时期扩大到东南沿角岛屿、西南山地丘陵、东北、内蒙、新疆等地。 3.生态环境的变迁(p11) 1 、自然环境的变化 森林带分布及其变化 荒漠带分布及其变化 2 、生态环境的破坏 (1)人类活动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4. 黄河流域经历的三次破坏:(p11) 第一次,秦汉时期实行“实关中”政策; 第二次,唐宋时期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实行戍边政策; 第三次,明清时期的政策导致无限制的开发,如明初的“开中法”,清朝解除不准耕垦的禁令等 (2)人类活动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人口从放、北方迁往南方,江南地区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人口中心,人口的过度增长和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 5.我国人口发展的四个阶段(p16) (最多时达到2000万人)阶段一,从夏商到秦末的1900多年是我国人口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浙江2014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00138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试题 课程代码:001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是 A.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结构 B.传统经济结构 C.现代经济结构 D.二元经济结构 2.《南京条约》规定中国赔款共计 A.6000万银元 B.1650万银元 C.2100万银元 D.20000万银元 3.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谋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纲领的是 A.孙中山 B.洪秀全 C.洪仁玕 D.梁启超 4.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殖民机构之一是 A.满洲拓殖股份公司 B.日本农业合资公司 C.满洲农业开发公司 D.南满铁道株式会社 5.中国私人资本最早投资兴办的近代机器工业是 A.食品工业 B.烟草业 C.缫丝业 D.棉纺织业 6.中国封建城市向近代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城市发展与繁荣有着重要影响的是 A.工矿业的发展 B.通商口岸的发展 C.对外贸易的发展 D.商业的发展 7.根据地最早的一家银行是建于1929年的

A.茨坪百姓银行 B.中国人民银行 C.东固平民银行 D.中国农民银行 8.“为复兴中国而输入中国的一切美国物资,均免除‘由正常商务途径而输入之类似物资所征收之关税、浚港捐及其他捐税’”,这一规定出现在 A.《关于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之换文》 B.《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关于美利坚合众国经济援助中国人民之协定》 D.《空中运输协定》 9.中国的通商口岸地的经济集中体现了 A.封建特点 B.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 C.资本主义特点 D.殖民地特点 10.洋务派后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 A.梁启超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11.清政府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是 A.江南制造局 B.金陵制造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枪炮厂 12.承认外国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的“合法性”的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朴茨茅斯和约》 13.创办福州船政局的人是 A.梁启超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李鸿章 14.美国因未能参与瓜分中国而提出的政策是 A.门户开放 B.门罗政策 C.利益均沾 D.绥靖政策 15.西方列强在华进行经济扩张和经济掠夺活动的主要组织机构是 A.买办 B.外国洋行 C.投资兴办的企业 D.军阀 16.日本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增长最快,其投资产业主要是 A.船舶修造业 B.纺织工业 C.金融业 D.榨油业 17.1909年被日本收归满铁的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煤矿和油母页岩矿是 A.抚顺煤矿 B.开滦煤矿 C.本溪湖煤矿 D.临城煤矿 18.《马关条约》使日本获得了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得到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