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政治《毛中特》历年真题

考研政治《毛中特》历年真题

考研政治《毛中特》历年真题
考研政治《毛中特》历年真题

第一章

【2007年】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

B、遵义会议

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D、党的七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六届六中全会内容的掌握。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口号,号召全党学习马、恩、列、斯的理论,并应用到中国的实际斗争中去。因此,备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答案。备选项A党的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B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在党内的实际地位并独立自主解决了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D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因此备选项ABD不符合题干要求,不是本题正确答案。

【2010年】9.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瞿秋白

【答案】B

【解析】李大钊被称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第一人”

【1999年理】9.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

A.深刻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B.鲜明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

C.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答案】D

【解析】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可见选项D正确。

A项是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巡讲话”中作出的,B项是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C项是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作出的,均不符合题意。【1999文】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

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一切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因此选项D正确。A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的一个重大关系,B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C项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均不符合题意。

【1996年文】16、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E、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答案】D

【2005年】1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中,所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只有搞清这个问题,才能确定中国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2003年】14.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执政为民

【答案】D

【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的说法,科学地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的简单表述:A项是核心,B项是立国之本,C项是强国之路。

【2004年】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阶级性

D、坚持与时俱进

【答案】D

【解析】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2004年】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C

【解析】胡锦涛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007年】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

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

【答案】D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知识点。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D。【2009年】11.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发展

【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本部分附题(多选):

【2010年】21.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中国化的原因在于:

A、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B、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相融性

C、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

D、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现实发展模式

【答案】ABC

【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地要求运用它的国家能够本着扬弃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恰好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所以A项正确;自由、公正、平等、正义等普世价值观蕴含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精神之内,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也同样包含这些价值观念,二者在核心层面上有共通之处,从而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文化基础,所以B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被引进中国,是因为其科学思想能够作为中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路,但是中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中国各项事业要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指导的原则下,结合本国实际来进行实践,所以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有了实践基础,C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为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并不能为任何一个国家提供现实的发展模式,因为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中国同样如此,所以D 项错误。

【2011年】21 在社会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一脉相承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

C、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

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答案】AC

【解析】这道题的正确答案是AC。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共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很容易就可以选出来。C项也正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所以两者都具有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毛泽东思想主要是中国的革命问题,并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主要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B项不对,D选项是邓小平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不应该选。【2003年】2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答案】ADE

【解析】本题考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江泽民在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

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选项B、C仅是毛泽东思想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与邓小平理论无关,因而是错误的。

【2008年】3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改革开放的战略方针

【答案】AC

【解析】本题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考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内容的记忆。【2008年】2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做出系统概括和阐述的党的文献有: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刘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C、邓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答案】BD

【解析】本题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对毛泽东思想有两次概括:第一次是 1945 年中共七大的决议和刘少奇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第二次是 1987 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两者既有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又有在新时期根据新情况做出的新认识,新判断。至于 A、C 是干扰项。A项是 1945 年中共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总结了党自 1921 年产生以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尤其是 1931 年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是非,肯定了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为中共七大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邓小平在八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未提“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故 AC 应排除。本题历史性较强,考生需了解有关历史背景知识。

【2008年】2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建设现代化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答案】ACD

【解析】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综合性试题,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属于新观点试题,考查记忆。报告指出:“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正确选项是 A、C、D。

【1998年文】15、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其中有A.关于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思想 B.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C.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D.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E.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思想

【答案】BCDE

【解析】本题考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了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就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这次谈话科学地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选项B、C、D、E均为南方谈话中阐述的重要思想。A项是邓小平于1980年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与题干规定的时间不符。

【2001年文】24.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E.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答案】ACDE

【解析】本题考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与时代意义。党的十五大指出: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

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因此选项A、C、D、E正确。

【2001年文】28.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

A.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 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答案】ADE

【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要把自己“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这样的党”的重大问题,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纲领。

【2006年】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答案】AC

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二章的内容,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试题来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故选项A、C属正确选项,而B、D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不选。

【2007年】20.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答案】ABC

【解析】这道不定项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和确认。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主要在于他的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物,而是指活生生

的、具体的、现实的人(A项),它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个人”而存在着(C项);由此构成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B项)。这样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是指“具体的现实的人”,是“作为个体的个人”而存在着,它又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指社会全体成员(D项)。因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个特殊规定,不能包括也不可能包括敌对分子和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那些社会成员。该题也是考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考点,没有太大的难度,是应该得分的一道题。如果丢分的话,会出现在C项和D项上。有的考生会是由于漏选C项或多选D项而失去这2分。发生这些情况,都是因为对基本理论掌握的不扎实、不全面、不灵活所造成的。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BC三项。

【2003年】26.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

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E、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答案】ABCDE

【解析】邓小平曾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指出:“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把握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就能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落实,使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巩固,使强国富民的要求不断得到实现“。

【2005年】30、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

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

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答案】ABCD

【2008年】2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第二章

【2009年】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只是实事求是,不包括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故只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有理论的精髓, ABD不符合题意。

【2002年理】8.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形成。

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主要是针对中共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文中强调“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反对脱离实际的‘唯书’、‘唯上’的本本主义,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强调“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些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据此分析,选项B

才是正确答案。

选项A是出自《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C项是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D项是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的思想。

【1993年文】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目的与性质问题。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运用有关原理,认识、分析或评价某些社会历史现象。“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着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局面;但是,纠正“文革”错误的工作却遇到了阻力,国民经济建设也处于徘徊中前进的不良局面。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十年“文革”造成的思想混乱未能清除,二是当时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职务的华国锋的指导思想仍是继续“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并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表明,如何纠正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严重错误,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便是为解决这一任务而发起的。这一讨论,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是建国以来、也是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整风以来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它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是为了打破精神枷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后者又进一步解决了党的组织路线问题、政治路线问题。至于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则是在十二大上解决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革命史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考生理应认真理解,准确把握,这是正确作答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1996年理】17.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的毛泽东思想

的活的灵魂有

A、阶级分析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调查研究 E.独立自主

【答案】B、C、E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准确识记。B、C、E三项是毛泽东思想的

活的灵魂,它贯穿在A、D二项中。A、D二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方法,不属于正确选项。

【2004年】2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E.机会主义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所谓学风问题,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问题,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毛泽东在20世纪40年代延安整风时期,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和文章,对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作了深刻阐述,严厉批评了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的错误倾向,指出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和C。

选项A属于政策性错误,D项和E项属于策略性错误,都不是学风问题。

【2000年文】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历史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因此,我们说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B正确。

选项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项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D项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2003年】15.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答案】A

【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C项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D项对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

【2005年】24、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点: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006年】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答案】D

【解析】本题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三章的内容,考查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基本要求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创新。有关创新的观点出自中共十六大报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故选项D是正确的。本题属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对于此题只要是懂得哲学中关于精神、意识、理论的先导作用的道理就会做对此题。这一考题贯彻和体现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着力自主创新”的精神。

第三章

【2009年】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

【答案】C

【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党的这一思想路线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邓小平把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江泽民又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只是实事求是,不包括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故只有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所有理论的精髓, ABD不符合题意。

【2002年理】8.1930年5月,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

A、论证了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B、孕育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的思想

C、提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

D、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形成。

1930年5月毛泽东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主要是针对中共党内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文中强调“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反对脱离实际的‘唯书’、‘唯上’的本本主义,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强调“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些基本形成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据此分析,选项B 才是正确答案。

选项A是出自《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C项是1938年9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D项是1939年10月《<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的思想。

【1993年文】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

A、组织路线问题

B、思想路线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

【答案】B

【解析】本题属中国革命史。考查内容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目的与性质问题。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运用有关原理,认识、分析或评价某些社会历史现象。“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着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局面;但是,纠正“文革”错误的工作却遇到了阻力,国民经济建设也处于徘徊中前进的不良局面。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十年“文革”造成的思想混乱未能清除,二是当时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职务的华国锋的指导思想仍是继续“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并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表明,如何纠正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严重错误,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便是为解决这一任务而发起的。这一讨论,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是建国以来、也是中国共产党自延安整风以来的一次影响深远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它是为了解决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是为了打破精神枷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后者又进一步解决了党的组织路线问题、政治路线问题。至于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问题,则是在十二大上解决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革命史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考生理应认真理解,准确把握,这是正确作答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1996年理】17.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概括的毛泽东思想

的活的灵魂有

A、阶级分析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调查研究 E.独立自主

【答案】B、C、E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对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准确识记。B、C、E三项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它贯穿在A、D二项中。A、D二项是毛泽东思想的具体方法,不属于正确选项。

【2004年】2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E.机会主义

【答案】BC

【解析】本题考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

所谓学风问题,就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问题,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毛泽东在20世纪40

年代延安整风时期,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和文章,对中国共产党人应该具有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问题作了深刻阐述,严厉批评了在这个根本性问题上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的错误倾向,指出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和C。

选项A属于政策性错误,D项和E项属于策略性错误,都不是学风问题。

【2000年文】10.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三个有利于”标准

【答案】B

【解析】本题考点: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地解放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历史性飞跃,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观点,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因此,我们说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B正确。

选项A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项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D项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2003年】15.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答案】A

【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C项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D项对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具有决定性意义。

【2005年】24、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注重协调性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点: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

江泽民同志强调,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006年】1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答案】D

【解析】本题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三章的内容,考查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基本要求的一个内容,就是要创新。有关创新的观点出自中共十六大报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故选项D是正确的。本题属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对于此题只要是懂得哲学中关于精神、意识、理论的先导作用的道理就会做对此题。这一考题贯彻和体现了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着力自主创新”的精神。

第四章

【1992年文】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没收官僚资本

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考查目标是要求考生准确地再认有关历史知识。建国之前,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在工矿企业生产中占有绝对优势,居于垄断地位,而且是旧中国腐朽统治的经济基础,必须予以没收。因此,把官僚资本企业收归国家所有,便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由此可以牢牢掌握住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准备条件,奠定基础。当时,党和政府对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残存于中国大陆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管制、征购、

征用、代理等措施,陆续转为国有,使其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部分,但是,这部分与官僚资本相比,并不是“主要途径”。至于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则是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才开始进行的,并且也不是比官僚资本更“主要”的途径;而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只是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措施,而非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途径,更难称得上“主要途径”。故此,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994年理】6.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答案】C

【1995年理】1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成份有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公私合营经济

D、个体经济

E、资本主义经济【答案】ABCDE

【解析】我国过渡时期存在着以国有经济为领导力量的多种经济成分,五个答案都对。 【1997年理】18.50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租凭承包

E、公私合营

【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点:过渡时期我国对民族资本的改造措施。50年代,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采用了多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和经销代销属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通过些形式,最终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完成了改造。因此选项A、B、C、E正确。D项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中实行的经营形式,与题意不符。

【2001年理】2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

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

E、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点:过渡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

选项A说明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B项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E项是改造的过渡形式,都是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选项C是60年代才有的,D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正式提出的,而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是在50年代。C、D两项不正确。

【2002年理】9.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政策。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从一系列由高级到低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低级形式包括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委托经销代销等方式;高级形式就是公私合营,它又分为个别行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公私合营企业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方针,在利润上实行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和资本家红利各占1/4的“四马分肥”政策。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都只是公私合营企业多体现的方针,而非利润分配政策。【2004年】9.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答案】C

【解析】本题考点:过渡时期对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基本形式及其性质。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几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各阶段的性质各不相同:土地等生产资料仍属于农民个体所有的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以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为特点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土地等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的高级社具有完全社会主义的性质。可见正确答案为选项C。

【2006年】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标志问题。中华人同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了基本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故A、B、D均是正确答案。C则完全可以排除,因为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才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08年】10.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A、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关于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经验问题。1953年-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与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相类似的途径与方式,包括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及合作化的途径等,故选D。如果考生对此题目的答案没有把握,采取排除法也可,ABC项均是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经验内容,自当排除。

【2009年】28.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ABD

【解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优势,成为中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解放了被束缚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受剥削的境遇,成为掌握国家生产资料的主人,实现了真正的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于的过渡,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D。

【2010年】22.1952年党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把实现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设想,由建国之初的“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改变为“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逐步过渡”,这一改变的原因和条件是: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不断增长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限制

B、为了确定我国工业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C、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D、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答案】ABD

【解析】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2年时,国民经济基本得到恢复,国内环境的改善以及国际的环境的变化,促使新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转变,并初步确立了走社会主义方向的工业化建设之路,在实践中,存在大量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由于其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需要对其加以改造,此外,工业化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原料,必须通过提高个体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水平来获取,因此,改造成为必然,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也就是三大改造初步完成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才取得重大成就。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BD

【2011年】29、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化道路,成功地实现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历史经验主要有

A、国家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发展农业经济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在土地改革后不答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D、采取从互助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的逐渐过渡形式

【解析】这道题目的答案是 BCD,A项是不对的,因为在社会主义改造进行的时候,中国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无力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来发展农业经济,而只是对农村的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BCD选项由大纲解析第101也的内容即可以选出来。

第五章

【1994年理】1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B、人民当家作主,成为社会的主人

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开放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答案】D

【1998年文】4.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