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国贸13-1

卢辰

201303101111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服务贸易范围

不断扩大,逐渐由传统的低附加值领域过度到新兴的高附加值领域。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正逐步成为衡量一国国际竞争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在许多国家,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己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动力,在一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由于金融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并且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金融业的发展水平与传统服务业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由于金融业产业基础的薄弱,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也比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民经济发展金融业

目录

1.金融服务贸易

1.1金融服务贸易的概念

1.1.1 服务贸易

1.1.2 金融服务贸易

1.1.3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

1.2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2.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2.1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2.2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评

2.3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基本判定

3.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3.1理论分析

3.1.1要素状况

3.1.2需求要素

3.1.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3.1.4企业组织与战略要素

3.1.5政府政策和机遇要素

3.2实证分析

3.2.1评价指标选取

3.2.2样本数据来源

3.2.3模型建立

3.2.4结果分析

4.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

4.1继续扩大资本规模,提高资产质量及其盈利水平

4.2重视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4.3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业信息化建设

4.4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扩大金融服务需求

4.5协调各产业发展,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

4.6转变经营模式,增强金融系统内在稳定性

4.7发挥政府作用,引导金融服务贸易发展

4.8抓住后金融危机时机,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正文:

1.金融服务贸易

1.1金融服务贸易概念

1.1.1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关于服务贸易的定义是:“服务贸易是指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以自然人的存在提供服务。”

服务部门包括:商业服务,通信服务,建筑及有关工程服务,销售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与社会服务,与旅游有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

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为:(1)跨境交付: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方境内向另一成员方境内消费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指服务提供者在一成员方境内向来自另一成员方的消费者提供服务;(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方境内设立商业机构为消费者提供服务;(4)自然人流动:指一成员方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

的身份进入另一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

1.1.2金融服务贸易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CGATS)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定义可知=:金融服务指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金融服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所有保险及其相关服务、银行和其它金融服务(保险除外)。

金融服务贸易的提供方式和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一样,都是四种: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例如,国内消费者将资金存入国外金融机构即属于跨境交付金融服务贸易;国内消费者到国外旅游使用旅行支票即属于境外消费金融服务贸易;国外金融机构在本国设立办事处等机构即为商业存在金融服务贸易;跨国银行内部的高层管理者进入国内进行管理即属于自然人流动金融服务贸易。

1.1.3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

金融服务竞争力是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某国或某地区金融服务提供者进入国外金融市场上提供金融服务并以此来获得收益的能力。

这种能力体现在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金融服务出口能力,它是指某国或某地区以自己的金融服务产品打入国外金融服务市场并占领国外金融服务市场的能力;其次是金融服务创汇能力,它是指某国或某地区金融服务出口为本国或本地区带来收益的能力;还有就是金融服务福利效应,它是指通过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一方面增加了外汇收入,另一方面能够让居民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产品,从而提

高了居民的福利水平。

2.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2.1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收支手册》,wTo系统编制了有关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统计数据。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统计数据细分为金融服务与保险服务两个科目,基于我国证券业开放有限且贸易数额较小的因素,这一部分数据可以近似认为是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进出口贸易额。因此,本文统一运用WTO统计数据库中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两个科目的数据来反映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发展状况。

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自此国内的金融业和金融服务贸易都实现了快速发展。2001-2012年,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额由3.26亿美元增长到52.15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8.66%。除2002年比2001年下降0.66亿美元,2004年较之2003年下降0.16亿美元外,其他年份的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都处于上升趋势,并于2010年首次突破

30亿美元。从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来看,我国金融服务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期除2009年有小幅下降外,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21.99%。从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来看,2001-2012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整体上虽是呈上升趋势的,但在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中的平均占比不足2.30%。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2008年的金融服务贸易总额在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小,但比2007年的占比有所上升,增幅为0.34%。可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我国在金融服务贸易方面的总体发展规模偏小,且不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2.2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测评

如何准确评价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问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金融服务贸易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学术界对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研究思路主要有:(1)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法,但该方法仅对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做了定性分析,没有定量分析,缺乏一定的说服力;(2) WEF和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它们通过按照各自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将各国的竞争力进行排名,虽然结合使用了定性与定量的指标,但在指标的设计和处理上缺乏合理性,而且WEF和IMD 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侧重点各不相同,往往同一竞争力水平的两个国家采用这两个评价体系测评的结果不同;(3)使用某一个或多个指标来测量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如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简单地通过一系列

定量指标得出的判定结论缺乏一定的权威性,不能全面地评价某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

2.3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基本判定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很弱,在出口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整体存在竞争劣势。所以我们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金融服务业在国际上的发展。

3.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3.1理论分析

3.1.1要素状况

要素状况即生产要素状况,主要包括资本、人力资源和知识技术三个基本要素

(1)资本要素

资本要素对于对于金融服务贸易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规模,主要是由一国在金融服务业上所投入的资本状况、资本规模决定的;其次,相关资料研究表明:金融企业规模越大,其规模经济效应就越明显,而金融企业扩大规模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的一个必要前提条件就是金融企业要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再次,计算机与通讯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对于一国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提高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必须投入大规模的资本;然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在资本上不占有优势,这是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对于提高一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由于金融服务业属于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要想实现金融服务的规模经济效应,离不开人力资本要素的提高,因此,金融服务贸易需要大量储存人力资本,从而逐步降低规模经济的边际成本,以此来提高金融服务竞争实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金融服务贸易竞

争力之所以要强于其他国家,是因为发达国家很好的利用了人力资本的作用,通过人力资本的金融创新能力可以不断的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而获得利润,从而获得其较强的竞争力。发达国家能够获得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并且保持下去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国家大力培育人才,吸引人才,不断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而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金融服务业高级金融人才比较匾乏,导致了我国金融服务产品缺乏创新,加之,对相关金融人才的教育培育力度不够,教育水平也不高,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在金融服务业人力资本上的劣势。

(3)知识技术要素

知识技术要素对于一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也是不

言而喻的。随着知识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高科技的发展,创造出了诸如网络银行等新型的银行服务系统,诸如这类新型服务系统的开发,可以大大的降低一国金融服务企业的商业成本,可以为金融服务贸易活动提供便利,提高了金融服务企业的经营效率,扩大了金融服务企业的经营利润,总体来说,它不但使得劳动成本大幅下降,而且还大

大简化了交易程序,金融服务劳动成本的下降以及金融服务效率的上升,都是一国提升金融服务贸易的先决条件。

3.1.2需求要素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由于企业是根据市场需求来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应用于金融服务部门,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它同样必须要根据市场需求来提供产品与服务,消费者的需求会不断的迫使金融服务企业不断的优化产品,以越来越高的服务产品的质量来满足消费者越来越高的对于金融服务产品的要求,这样的一种迫使机制将有助于金融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提升。

3.1.3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诸如信息技术、电信通讯业等行业的发展对于提升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成本低、高交易效率、低风险、高质量是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高的体现,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通讯网络的完善都是对银行信息化的一种支持,是对金融服务业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一种有力支持。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相关及支持性产业还处于劣势。

3.1.4企业组织与战略要素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理论,企业之间的竞争从长期来看会迫使

企业为了生存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不断创新、采取方法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这种竞争对于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金融服务部门来说,为了不断提高其竞争力,就要求其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并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同时还要进行全面有效

的战略规划。

3.1.5政府政策和机遇要素

政府的相关政策也会影响本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就我国实际情况来讲,例如,金融服务企业进入限制、审批等都要经过政府的行政干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缺乏竞争,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缺乏竞争就会导致企业效率低下。政府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资本渠道的通畅、培育信息等外部金融服务企业不能控制及市场无法自发调节的领域中发挥作用,保持市场的活跃竞争状态。

从目前整个国际形势来看,发展中国家金融服务贸易处于弱势地位,国际上的一些规则、条例等都对发达国家有利,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提升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机遇是时刻存在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提升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机遇。从金融服务企业做起,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大力培养金融相关人才从而提高人力资本素质,提高办事效率、不断降低经营成本,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积极地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扬长避短,为提升我国整体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做好准备。同时,我国全面开放金融服务业,不仅可以让我们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获得新的理念,还可以不断加强国家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从而为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3.2实证分析

3.2.1评价指标选取

由于近几年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增长较为迅速,但同时贸易逆差也在逐渐扩大,这说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总额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进口额的增长,而出口额则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也就是说如果选用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来代表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的研究结果会失真。

3.2.2模型建立

根据阿基米关于竞争力的定义:竞争力即为一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份额及其增长情况。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看出:出口份额占世界出口份额越大,竞争力就越强。

定性考察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六个要素中的十一

项评价指标,从中可以看出,某些经济指标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因此,首先通过计算十一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得到相关系数矩阵,某些指标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如果直接使用这些指标来分析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则必然造成信息的重叠,分析得到的结果有失客观性。而主成分分析法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可以将多项指标简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性指标。

3.2.3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结合所选各项指标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金融服务机构自身来看,生产要素中的金融服务业资本、从业人员素质和技术要素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均具有促进作用,即金融机构资产总额、金融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结构和信息技

术的发展水平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出口呈正相关关系,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有利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优势的积累。

(2)从金融服务业务的需求来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动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增长。

(3)从金融服务业的相关支持产业来看,由于货物贸易和金融服务贸易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货物贸易与金融服务贸易出口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4)随着金融服务机构股份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外资银行的不断引入,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市场集中度会不断降低,金融服务业的竞争度会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结构会不断的优化。

4.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升对策

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起步比较晚,金融服务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金融机构所需要的高级生产要素还需进一步的培育和提高,多角度提出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4.1继续扩大资本规模,提高资产质量及其盈利水平

我国金融机构仍然要加大资本的投入,扩大资本的规模,在保证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的基础上,增强金融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减少负债和增加资本都可以使资本充足率得到提高,但是通过减少负债来提高资本充足率有违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因此,要通过增加自有资本金来保证金融机构资本的充足率。只有当我国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资产质量得到相应的提高,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才

能得以提升。

4.2重视高素质金融人才培养,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虽然我国就业总人数中从事金融服务业的人数所占的比重每年

都在增长,但是综合素质较高的金融人才还是相当贫乏。所以要高度重视金融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从金融人才的培养来说,国家要鼓励相关金融院校改善其专业学科的设置,在专业的设置上要综合考虑外语、法律、贸易、交通与国际金融的融合,立足培养复合型金融人才。另外,要考虑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让金融机构和金融组织参与到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和金融人才的培养计划中来。与此同时,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避免人才的流失,想方设法地吸引和留住人才。因此,企业文化和企业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金融机构要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激发员工的创造性,重视他们,尊重他们,让员工拥有较高的企业责任感和归属感,将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与金融机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员工的团队合作意识,使我国成为真正的人才强国和金融服务贸易大国。

4.3加快信息技术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能够使金融机构降低运营的成本,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加新的盈利点,因此,信息技术可以为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在发展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加强我国金融服务业信息化的建设。目前,我国有些金融机构是独立设计和运营其核心业务系统的,还有

一些是直接从外国购买,成本比较高,系统在维护上也比较困难,所以我国在金融服务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因此,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国金融机构就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标准比较高的信息系统。目前,我国的网上银行和电话银行业务以及网上投保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开发的潜力比较大,因此,要综合考虑并建立起全能的多元化的信息系统,确保金融机构核心资料和敏感数据的安全。此外,我国金融服务业应朝着混业经营模式发展,打破传统的分业经营,整合资源并合理利用,逐步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4.4加快消费结构升级,继续扩大金融服务需求

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分为国内需求和国际需求。当前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在逐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居民消费仍然以实物为主,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还是比较少,主要集中在储蓄、贷款等传统的业务上,消费结构比较单一,而发达国家的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比较高,尤其是保险业务,需求比较多样化。国内消费者对金融服务业务的需求远远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减弱了金融服务的出口能力。所以,要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就要从优化国内消费结构,引导国内消费需求出发,以此促进我国金融服务市场的成长,使之趋于成熟。在满足了国内需求的基础上,我国金融机构需要走向世界,为我国的出口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为国外的金融消费者提供服务,满足外资企业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我国国内金融服务机

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4.5协调各产业发展,支持金融服务业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每个产业之间只有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才会实现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金融服务机构主要提供个人或企业的储蓄贷款服务,或者是单位的资金融通服务。

总的来说,要协调各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金融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提升我国金融服务业在国际上的地位。

4.6转变经营模式,增强金融系统内在稳定性

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客户对金融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股权制度的演变等因素都促使着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彼此之间业务上的交叉与渗透,混业经营成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4.7发挥政府作用,引导金融服务贸易发展

作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政府制定和颁布的法律法规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由于金融服务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政府应当适当扶持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

首先,鼓励股份制银行的建立,吸引外资银行进入我国金融服务市场,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对市场的垄断,建立起多种多样的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使金融服务体系充满活力。抓住发展

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勇于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经营。其次,加强金融等相关法律法规体制的建设,修改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法律法规。

4.8抓住后金融危机时机,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

金融危机中许多国外金融机构遭受迫害,金融市场需要暂时的调整,而我国应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积极主动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中,发挥我国金融机构的作用,赢得发展机遇。在金融危机中,国外许多金融机构宣告破产,我国金融机构可趁机收购,借此以低成本优势进入被收购金融机构所在国,抢占市场资源;或者,直接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在海外金融市场低迷时期,我国金融机构快速进入并提供优质服务,方可培养起一批稳定顾客,从而取得长期发展。

我国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我国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的重点领域由制造业转向了服务业,服务贸易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虽然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各省市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各省市服务贸易竞争力到底处于何种水平?首先以我国整体数据为基础,通过实证的分析方法选出影响中国服务贸易的几个因素,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省市这些指标进行综合测算,将各省市服 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排名,并分析了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标签: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1 我国各地区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国际竞争力这一概念是在国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概念,它是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直接产物。目前普遍接受的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来自WEF,它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为“一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出口数额是能够代表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 上的竞争力的。 从产业的角度看,产品的出口额X是国外收入Y*、出口产品与其竞争性产品的相对价格(Pm/P*)以及替代品的相对价格(Pm/Ps)的函数1。我们假设出口服务产品的替代品的相对价格和国外收入均保持不变,那么根据需求规律,出口额则是出口产品与其竞争性产品的相对价格的单调递减函数。根据市场竞争理论,本国服务出口产品的价格是由成本(C)和利润加成比率(U)决定的,产品的成本(C)主要是由劳动投入成本(w)和人力资本投入成本(r)构成,利润加成比率(U),主要是由市场需求弹性(e)、企业的声誉的无形资产的贴现值(t)和市场竞争结构决定,因此,国内价格的函数表达式为:P=C (w , r) × {1 +U (e ,t ,n)}2。 2 各个因素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假设:现阶段,我国的人力资本、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额、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影响。(1)以金融、通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产业对专业知识、技术的要求更加显著,人力资本对服务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2)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着一国国民收入的多少,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需求空间和基础环境,一国国民收入高,则对服务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会相对提高;(3)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加也得以改善我国资本质量不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一、中国金融服务业进出口现状 金融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而金融服 务贸易也是服务贸易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际收支 平衡表统计中,金融行业的服务贸易进出口分为“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两类。其中,“保险服务”包括所有 货物保险、直接保险(寿险和非寿险)和再保险;“金融服务”则包括所有金融中介服务和其他辅助服务,如信用证佣金和手续费、金融租赁服务、外汇交易服务、商业和消费信贷服务等,大致可归于“银行服务”和“证券服务”两类。 1、金融服务进出口 从进口的情况看,2003年—2008年的6年进口额 分别达到 2.33亿美元、1.38亿美元、1.59亿美元、8.91亿美元、5.57亿美元、5.66亿美元;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40.61%、15.48%、460.00%、37.49%、1.62%。 从出口的情况看,2003年—2008年的6年进口额 分别达到 1.52亿美元、0.94亿美元、1.45亿美元、1.45亿美元、2.31亿美元、3.15亿美元,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38.18%、54.59%、0.13%、59.31%、36.36%。 从总差额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国金融服务的国际 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2003年—2008年的6年进出 口差额分别为-0.81亿美元、-0.44亿美元、-0.14亿美元、-7.46亿美元、-3.26亿美元、-2.15亿美元(见图1)。 图1:2003—— —2008年中国金融业进出口概况统计 数据来源:2003—— —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整理得出 2、保险服务进出口 从进口的情况看,2003年—— —2008年的6年进口 额分别达到45.64亿美元、61.24亿美元、72.00亿美元、88.31亿美元、106.64亿美元、127.43亿美元;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34.16%、17.57%、22.66%、20.76%、19.50%。 从出口的情况看,2003年—、2008年的6年进口 额分别达到 3.13亿美元、3.81亿美元、5.50亿美元、5.48亿美元、9.04亿美元、13.83亿美元,2004年至2008年5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21.74%、44.29%、-0. 23%、64.96%、52.99%。 从总差额的情况看,近年来我国保险的国际服务 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2003年—、2008年的6年进出口差额分别达到42.51亿美元、57.43亿美元、66.50亿美元、82.83亿美元、97.6亿美元、113.6亿美元(见图2)。 图2:2003—— —2008年中国金融业进出口概况统计 数据来源:2003—— —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数据整理得出 二、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存的问题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尽管中国金融行业保持较 快发展,但金融服务贸易还处于初级阶段。其中,保险服务贸易逆差较大且仍在扩大,银行服务贸易和证券 服务贸易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 1、金融服务业整体水平不高,国际竞争力较弱 与当今世界金融强国相比差距很大,发达国家金 融服务业增加值GDP的比重一般在6%左右,我国2005年金融服务业的实际比重大致为 3.4%。2007年中国金融业出口11.34亿美元,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 0.9%,进口112.21亿美元,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 8.7%,处于逆差状态。同期的西方发达国家以美国为 例:出口58.3亿美元,进口18.9亿美元,分别占服务贸 易进出口总额的23.1%和17.9%,处于顺差状态。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保险业的竞争力极强。此外,从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在金融服务贸易上存在着 总量低,结构不合理和市场份额低等问题,这充分反映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文/张武郑磊 实证分析 12 2009.6

中英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英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关理论综述 服务贸易是以服务作为交易标的的一种贸易行为。《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所界定的国际服务贸易是指以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这四种形式进行的各国间的服务交易。该定义已成为有一定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定义为各国接受。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服务部门清单,可以将服务贸易分为12类:商业性服务,销售服务,金融服务,娱乐服务,通讯服务,教育服务,卫生服务,运输服务,建筑服务,环境服务,旅游服务和其他服务。而对于金融服务贸易,国内外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本文将对金融服务贸易国外及国内有代表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GATS与OECD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定义 根据GATS的定义,金融服务贸易是指由一成员国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任何金融性质的服务。它包括两个部分:所有保险和保险相关的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保险除外),其中其他金融服务指证券和金融信息服务。 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对金融服务贸易的定义为由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收入,或者接受付出的支持,包括得到的和付出的直接投资收益(未分配收益和利息);从其他金融投资得到的和付出的收益(得到的和付出的利息和红利);得到的、付出的手续费和佣金。 可见,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对金融服务贸易的界定强调了金融服务贸易交易的提供方,而忽略了金融服务贸易的消费方。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是以此换取其他贸易领域的发展,而且金融服务贸易可以促进本国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的接轨,从而在国际竞争中促进本国金融业的发展。 二、国外对金融服务贸易相关研究 对于金融服务贸易研究,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看法。 列为恩(1996)认为,各种金融服务可以实现五种基本功能:方便商品和劳务的交易;易于风险管理;加速资源流动;获取信息,评估企业和配置资本;提供公司法人治理。同时,更多的相关文献表示,金融中介可以降低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管理成本(戴蒙德1984;威廉森1987)也可以对规模经济产生积极的效应。 莫施里安(Moshirian 1994)认为,金融服务贸易和制造业类似,一些基本要素赋予了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服展,务贸易业也得到飞速发展,中国服务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内服务市场与国际服务市场进一步接轨,服务贸易将在更深层次和更广领域展开,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也会越发的激烈。目前,发达国家的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的这一指标已达到70%至80%,发展国家平均水平为40%,而中国的服务产业占GDP 的比重只有35%。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业终将占一席之地。服务贸易已是影响、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并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问题开始引起关注。 服务贸易是将一个国家所具有的服务品生产能力转变成可贸易的“无形商品”或“无形资产”,转变为贸易的价值形态,以获得增值价值的贸易形势,是占用较少资源实现更多财富的贸易途径。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可促进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迈进步伐。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我国服务贸易现状。 伴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保持了循序发展势头,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事实上,我国的自然资源和初级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为主,并且长期在国际旅游业、海洋运输和建筑业等产业方面都有一定优势,但同时在咨询服务、金融保险和专利及时等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内却还处于竞争的劣势,发展稍显不足。因此,我国虽已发展成为一个贸易大国,但从种种方面看,还不能被称为服务贸易强国。其具体体现如下: 1、服务贸易规模偏小 据WTO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3.4%,随比2005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但仍排名世界第八位,而进口排名也保持第七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比重极不相称。 2、服务贸易差额扩大 在我国服务贸易数量迅速增长的同时,服务贸易的逆差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这些逆差主要存在于运输、保险、专利许可、咨询和电影影像等服务项目中。一直以来,运输业都是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扩大,以及保护知识产权度的加大,我国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业项下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扩大的趋势,逆差的长期存在和扩大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未来的发展。 3、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低 一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都是以劳动和资源禀赋密集型服务贸易为主。虽然近年来新兴服务贸易的比重有所增加,但服务贸易格局仍然呈现低水平发展趋势。我国仍处于服务贸易国际分工中附加值较低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地的现状。 4、管理体制与法律建设不够完善 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对服务业的管理不够统一;法制建设比较滞后,虽然

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湖南师范大学 学年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论文题目: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学生姓名:笑嘻嘻 学号: 2011070606 年级专业: 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指导老师:笑嘻嘻 完成时间: 2011年11月13日

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 11级商学院国贸班笑嘻嘻学号:笑嘻嘻摘要:在国际化日益加深、中国经济强劲崛起的今天,我们应理性审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立足自身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金融服务贸易的水平,改善金融服务贸易的结构,为我国迈向经济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现状与环境,积极思考解决当前我国遇到的困难,提出了个人认为有益于发展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跨境交付商业存在现状建议 一、金融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1.概念:金融服务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金融服务的交易活动和交易的过程。 2.内涵:根据世贸组织的条款,我们可以推定金融服务贸易的内涵包括以下要点: (1)金融服务贸易是商业性的金融服务活动,它排除所有基于公共利益的政府行为,且不管行为主体是国有的或私营的实体; (2)服务的内容涵盖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信息等诸多领域; (3)服务的提供方式为: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 in Financial Services)、国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in Financial Services)、商业

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 in Financial Services)和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Natural persons in Financial Services)。 3.模式:金融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相比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它不仅涉及金融服务产品的移动,而且还要涉及金融服务生产要素的移动。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金融服务贸易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的移动。因此,可以按金融服务在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移动方式来进行分类。按这种分类方式,根据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协定(GATS)可以将金融服务贸易划分为如F四类: (1)分离式国际金融服务贸易 分离式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是指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使用者)不需要在国与国之间移动而实现的金融服务贸易,即一个国家从其境内向另一国境内提供金融服务而产生的金融服务贸易,此类金融服务的跨国境移动,主要是通过电话、电讯、邮电、计算机网络等的传输实现的。由于作为贸易对象的金融服务跨越了国界,故又可称为跨境金融服务贸易。(2)需求者所在地的金融服务贸易 它是指金融服务的提供者转移到金融服务的需求者所在地而产生的国际金融服务贸易,这种金融服务贸易一般要求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在需求者所在国奠定商业存在,建立分支机构,如一家美国银行想要在英国提供某种银行服务,它就必须在英国投资建立银行分支机构。因此,这种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必然伴随着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涉及金融服务业

【开题报告】中英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英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相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开放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根据WTO统计,1980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为3650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到14928亿美元,2008年达到37300亿美元。2000年到2008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率约为16.6%,相比之下,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率较低,约为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一半。 在21世纪前五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平均水平为10.1%,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19.8%,但是整体结构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贸易在2007年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8.3%,知识、智力或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贸易,例如信息、金融、咨询等新兴服务贸易,增速虽然比较快,但竞争力仍然较弱,只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的41.7%。 英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也相当迅速,在世界金融界的地位举足轻重。2003年,金融服务业为英国经济总增加值(GrossValucAdded,相当于GDP减去税收和补贴)贡献了5.3%;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金融服务业出口在2003年为200亿英镑,占英国服务业出口的23%、商品和服务总出口的7.2%,是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最大的贡献者,金融服务业成为英国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英国金融服务业所提供的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占英国就业人数的3.2%;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服务业对英国生产率的提高的作用也非常突出,从1997年到2001年,金融服务业每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6%,而同期英国经济整体只提高了2%。 相对而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还比较落后。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关系到一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2006年,金融服务贸易额只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5.4%,在金融

中英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国际贸易 中英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际货物贸易的增长速度。相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开放国家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根据WTO统计,1980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为3650亿美元,到2000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到14928亿美元,2008年达到37300亿美元。2000年到2008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率约为16.6%,相比之下,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增长率较低,约为服务贸易出口额的一半。 在21世纪前五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增速平均水平为10.1%,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19.8%,但是整体结构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传统的自然资源或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贸易在2007年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8.3%,知识、智力或资本密集型的服务贸易,例如信息、金融、咨询等新兴服务贸易,增速虽然比较快,但竞争力仍然较弱,只占我国服务贸易比重的41.7%。 英国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金融服务贸易发展也相当迅速,在世界金融界的地位举足轻重。2003年,金融服务业为英国经济总增加值(GrossValucAdded,相当于GDP减去税收和补贴)贡献了5.3%;在对外贸易方面,英国金融服务业出口在2003年为200亿英镑,占英国服务业出口的23%、商品和服务总出口的7.2%,是国际收支经常账户最大的贡献者,金融服务业成为英国贸易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英国金融服务业所提供的就业人数超过100万人,占英国就业人数的3.2%;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服务业对英国生产率的提高的作用也非常突出,从1997年到2001年,金融服务业每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6%,而同期英国经济整体只提高了2%。 相对而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还比较落后。金融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关系到一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乃至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2006年,金融服务贸易额只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的 5.4%,在金融服务贸易领域,发达国家具有明显优势。WTO的数据显示,金融服务贸易在我国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远远落后于世界金融服务贸易在其他商业服务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中国作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经贸导刊外资经贸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文杨杰张吉国 摘要:基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比较优势指数和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额虽有所增长,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进出口差额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和世界金融服务贸易的比重都比较小,国际竞争力比较弱。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根据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的定义,金融服务是指由一成员方作为金融服务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所提供的任何有关金融方面的服务。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保险及与保险有关的服务、银行和其他金融性服务,其中其他金融性服务是指证券业和金融服务信息。金融服务贸易可分为四种模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2001—2010年间,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出口额由3.26亿美元增长到30.5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8.24%,2002年比2001年下降6.6亿美元,除2006年有较小幅度的变动外,其他年份都处于增长趋势。在同一时期,我国的金融服务贸易进口额也由27.88亿美元增加到171.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2.36%,2009年比2008年下降12.74亿美元主要 是保险服务进口额下降所致。从金 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来看,除 2009年比2008年略有下降外,其他 年份都在增长,年均增长率为 23.09%,贸易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 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十年来一直处于 逆差状态,并且呈现逐步扩大的态 势,2010年逆差达到最大,为140.84 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金融服务 贸易的进口需求大于出口需求。从 金融服务贸易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额 的比重看,其比重比较低,一直在 4.2%— 5.6%范围内波动,这说明我 国的金融服务行业在进出口规模上 虽有所扩大,但在整个服务行业中仍 然缺乏自身的竞争力。从金融服务 贸易占世界金融服务贸易总额的比 重看,其比重在经历了2002年的微 小下降后,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 此后,2007年又比2006年下降 0.4%。2008年在发生金融危机的情 况下,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占世界金 融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仍呈现明显 的上升趋势,但所占的比重仍然较 小。 二、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 力分析 为了反映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在 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选用显示 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竞争 比较优势指数(CA)和净出口显示性 比较优势指数(NRCA)三个指标,并 选用世界上八个主要经济体2001— 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和其他 国家的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 行比较分析。 (一)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由美国 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于1965年 提出,是指一国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出 口在该国出口总额(包括商品和服务 贸易)中所占比重与世界上该产品或 行业的出口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 比重之比,在金融服务贸易中,用来 反映一国金融服务在世界金融服务 中的竞争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RCA=(X ij/X i)/(X w j/X w) 公式中,X ij 表示i国的金融服务 贸易出口额,X i 表示i国的出口总 额,X w j 表示全世界金融服务贸易的 出口总额,X w 表示全世界的出口总 额。如果一国的RCA>2.5,则表明i 国金融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 争力;1.25≤RCA≤2.5,表明i国金 融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0.8≤RCA≤1.25,则认为i国金融服 务贸易具有平均一般国际竞争力; RCA<0.8,则表明i国金融服务贸易 的国际竞争力较弱。该指数剔除了 国家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 好反映一个国家金融服务出口与世 界平均出口水平相比所具有的相对 优势。 我国2001—2010年的金融服务 2012年11月下51

金融服务贸易

The ?nancial services cultural orientation matrix Deborah Stephenson a ,Steve Worthington b ,1,Rebekah Russell-Bennett a ,? a School of Advertising 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QUT Business School,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risbane,Queensland,Australia b Department of Marketing,Monash University,Melbourne,Australia a r t i c l e i n f o Article history: Received 24October 2011Revised 1June 2012Accepted 3July 2012 Available online 10October 2012Keywords: Financial services Culture Marketing strategies Market entry a b s t r a c t With saturation within domestic marketplaces and increased growth opportunities overseas,many ?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are investing in foreign markets.However,cultural attitudes towards money can present market entry challenges to ?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The industry would therefore bene?t from a strategic model that helps to align ?nancial marketing mixes with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a foreign market.The Financial Services Cultural Orientation (FSCO)Matrix has therefore been designed,with three cultural dimensions identi?ed which in?uence preference for ?nancial products;preference for cash,aversion to debt and savings orientation.Based on a combination of these dimensions and their relative strength within a culture,eight different consumer segments for ?nancial products are identi?ed,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each consumer segment are then proposed.Three cultural clusters from the GLOBE Project House et al.(2002)are used to highlight possible geographic markets for each of these con-sumer segments.In particular,this paper focuses on GLOBE’s Confucian Asia,Southern Asia and Anglo cultural clusters,as these clusters represent the most well established ?nancial markets in the world and the fastest growing ?nancial markets for the future.The FSCO Matrix provides the ?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with an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tool for addressing cross-cultural challenges and developing successful marketing strategies for entry into foreign markets. ó2012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Marketing Academy.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All rights reserved. 1.Introduction Corporations are facing an increasingly global business world (Javidan and House,2002)and Saturation in the domestic market and increased growth opportunities overseas are encouraging many ?nancial service providers to invest in foreign markets.As an example following China’s entry in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2001,major United States (US)and European banks made inroads into the Chinese credit card market as part of their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ir retail banking business (Mollet,2004).With domestic growth stagnating in the early 2000s,Japan Credit Bureau (JCB),the largest credit card brand in Japan,has expanded into Chi-na by forming an alliance with the Bank of China (Mollet,2004).More recently,India has also started to open up its ?nancial sector to foreign investment.Credit Suisse recently received in-principle approval for a banking license in India,with other global players now lined up for entry,including Goldman Sachs,Morgan Stanley,ICBC and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Leahy,2010;The Financial Express,2010). However,entry into a new ?nancial market is challenging,as consumer culture in?uences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speci?c prod-ucts (Solomon et al.,2007).Culture is the accumulation of shared meanings,rituals,norms and traditions among the members of a society and ‘‘consumption choices simply cannot be understood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made:culture is the ‘lens’through which people view products’’(Solomon et al.,2007,p.468).However the whole area of consumer culture theory (CCT)is not,‘a uni?ed,grand theory,nor does it aspire to such nomothetic claims’(Arnould and Thompson,2005).Nonethe-less these authors claim that CCT researchers share a common theoretical orientation towards the study of cultural complexity,that links their research efforts.Furthermore CCT theorists study consumption in its contexts,in order to generate new constructs and theoretical insights.These research aspirations have high-lighted that the ‘real world’for any given consumer,is neither uni?ed,monolithic nor transparently rational.This research ‘lens’then leads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cultural attitudes toward money,present challenges in marketing ?nancial products,within foreign markets. In China,for example,negative perceptions of borrowing through formal channels have created a resistance to bank loans (Worthington,2010).Instead,Chinese consumers prefer to borrow through family and friends and tend to pay cash,even for ‘big ticket’items,such as cars and houses (Worthington,2010).More 1441-3582/$-see front matter ó2012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Marketing Academy.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All rights reserved.https://www.doczj.com/doc/e38369949.html,/10.1016/j.ausmj.2012.07.001 ?Corresponding author.Tel.:+61731382894;fax:+61731381811. E-mail addresses:debluey@https://www.doczj.com/doc/e38369949.html, (D.Stephenson),steve.worthington@https://www.doczj.com/doc/e38369949.html,.au (S.Worthington),Rebekah.bennett@https://www.doczj.com/doc/e38369949.html,.au (R.Russell-Bennett).1 Tel.:+61399032754;fax:+61399032900.

银行业关于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调查

银行业关于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发展情况调查 一、我行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发展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末,虽然金融服务贸易总量正在不断上升,但从金融服务贸易内在结构来看存在着诸多不平衡。首先是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和其他金融服务贸易间的结构不平衡,其次是进出口结构的失衡。 (一)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 整体水平偏低。我行金融支持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炼钢、水泥、船运等比较传统的领域,相对于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尤其是信息服务、专利服务、咨询等新兴服务出口所占比例很低。 (二)服务贸易进出口不平衡。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沿海发达地区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较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相对于内陆有明显的优势。交通银行贵港分行目前未有金融支持服务贸易进出口业务。 (三)积极创新金融服务。目前,我行正在努力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供应链融资、海外并购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融资租赁等业务的建设。鼓励在现有业务范围内加大对服务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并购等业务的支持力度,支持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

引导服务贸易企业积极运用金融、保险等多种政策工具开拓国际市场,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贸易企业在交易所上市、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发行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等。 二、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服务贸易持续逆差, 整体竞争力不足。具体到各行业,传统的劳动力密集行业(如旅游等)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而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如专有权使用费、保险服务等)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二)监管制度不完善。尽管中国金融行业保持较快发展,但金融服务贸易监管还处于初级阶段,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样要规范部分法律。《广告法》与《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在中国的法律中占有较大的使用部分,但是其应用和领域中仍有较大的不足,很多方面需要弥补,从而来增加法律的规范性。因此,多头监管、自律组织弱化、法律配套措施不足、执行法力度不够等缺陷仍是当前金融监管存在的顽疾。、 (三)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内部结构不合理, 整体水平偏低。我行金融支持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炼钢、水泥、船运等比较传统的领域,相对于其他商业服务贸易差距还是比较明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本文着眼于中国近年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额,通过对贸易竞争优势及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的计算,分析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可以看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但正在逐年提高,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本文也分析了影响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最后提出提高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自由化,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逐步兴起,世界经济服务化趋势十分明显。服务贸易正逐步赶上并将最终超过货物贸易居于主导地位。在服务贸易当中,金融服务贸易又因金融业的巨大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备受世人关注。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发展现状 金融服务贸易是指由一成员方的金融服务贸易提供者向另一成员方提供的任何与金融有关的服务①。学术界常用的评价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有: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 (一)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也称TC指数,指一国某一产业或商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it=(EXit-IMit)/(EXit+IMit) 其中,TC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竞争优势指数; EX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出口额; IMit为目标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部门的进口额。 该指数的优点在于作为一个与贸易总额的相对值,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影响,无论进出口绝对值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间是可比的。若TCit大于0,说明该国第t年在服务贸易i 部门具有竞争力,TCit小于0,则该国第t年在i部门不具竞争力。数据的绝对值越大,说明该国该产业竞争力越强(大于0)或越弱(小于0)。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我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整体上依然存在竞争力较弱,结构不合 理等问题。在这种形势下深入研究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贸易结构服务业第三产业贸易对 策 【前言】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 要地位日益显现,服务业占各国GDP 的比重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对我国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一国某产业出口总额与世界同类产业出口总额之比,比值越大则 该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强。2003 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5%,2012 年上升到4.40%,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有一定发展。但我国服务贸易进 口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2003 年和2012 年分别为3.1%和6.8%,由此可见我国服务贸易进 口增长速度高于出口增长速度。与此同时,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远高于我国。因而可判断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不具备较强竞争力。 (2 )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指一国某一产业或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差额与其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比值大于0,说明贸易竞争力较强;小于0,则贸易竞争力较弱。2003 年我国贸易竞争力指数为-0.08,到2012 年下降到-0.19,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呈下降趋势。同期世界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却由2003 年的0.014上升到2012 年的0.025,可见就世界服务贸 易发展整体水平而言,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服务贸易从2003年到2012 年一直处于逆差状态,且逆差金额逐年增加。而同期欧盟和美国等国际服务贸易出口大国一直处于顺差状态,且顺差程度逐年扩大。这种状况说明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不平衡,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弱。 我国发展服务贸易的优势条件 (1)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目前世界经济正复苏发展,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各个领域逐渐转好,世界贸易和跨国 投资等也不断发展,各国纷纷采取刺激经济增长、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等措施以振兴经济,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目录 摘要 (1) 一、金融服务贸易的含义 (1) 二、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及现状分析 (1)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1) (二)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现状分析 (2) 三、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2) (一)市场占有率分析 (2)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3) 四、我国金融服务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5)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5) (二)金融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5) (三)人力资本供给不足,流失加剧 (5) (四)信息技术相对落后 (6) (五) 经营模式阻碍发展规模 (6) (六)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技术含量不高 (6) (七)外资金融机构的类型结构不合理 (6) 五、提升中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6) (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7) (二)增强创新能力 (7) (三)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7) (四)提升金融服务业的信息技术水平 (7) (五) 加快创新多元化金融产品 (7) (六)加强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监管 (8)

(七)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 (8) 六、结论 (8) 参考文献 (9) Abstract (10)

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了我国目前金融服务贸易的现状及国际竞争力水平,并就如何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产业内贸易指数 一、金融服务贸易的含义 金融服务贸易是指发生在国家与国家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金融服务的交易活动和交易的过程,是一种商业性的金融服务活动,它排除所有基于公共利益的政府行为,且不管行为主体是国有的或私营的实体,服务的内容涵盖银行、保险、证券、金融信息等领域,服务的提供方式为:跨境提供、国外消费、商业存在和人员流动[1]。 二、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及现状分析 (一)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特点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商品、资金、人才和信息的跨国流动成为连接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也被提上日程,不少国家相继不同程度地开放了本国金融服务贸易市场。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伴随着整个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而向前推进。尽管现阶段并未达到金融市场要素与结构的全方位国际化,但是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也是不可逆转的。如果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12 月)为界限,我国金融体系的开放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加入WTO 之前的金融对外开放,我国的主要工作是为引进外资服务,主要是银行服务的开放。第二个阶段是加入WTO之后,中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