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找规律》课堂实录_贲友林

《找规律》课堂实录_贲友林

《找规律》课堂实录_贲友林
《找规律》课堂实录_贲友林

找规律——一一间隔

执教:王海霞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感受、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的数学规律,能联系发现的规律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培养发现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过程预设:

课前准备,打开练习本,拿出一枝笔,准备好的示意老师。

可以上课了吗?

一创设教学情景,初步感知规律

1、引出规律

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画几个图形,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上来来画。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画。

开始:圆、三角形、圆、三角形、圆、三角形、

问:是圆多还是三角形多?继续画。

问:学生再画,好,暂停,前面我说你画,后面我没说你怎么也懂得画什么?说说为什么?(圆和三角形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问:能具体说说是什么规律吗?

(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就这样排列下去)

2、间隔排列

师:看这组图形,两个圆之间是一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之间又隔了一个圆,我们可以说圆和三角形是间隔排列的。板书:间隔排列)3、一一对应

师:同学们继续往下画。如果我不说停你们就这样一直画下去。能想个办法来表示吗?

生:画个省略号。

师:对,用省略号表示。

师:这省略号的意思,你明白吗?(表示有无数个圆和三角形)

……

师:再补上两个。圆有多少个,你能数的出来吗?三角形呢?

师:圆有多少个不知道,三角形也不知道。圆和三角形的个数哪个多呢?(一样多)数不出来,你怎么知道一样多呢?(让学生指着图讲,边讲边用粉笔做上记号,让同学们能听懂看懂。有一个圆就有一个三角形。)

……

师:用弧线表示。在数学上我们把圆和三角形铁这种排列叫做“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相等的。

老师再画一个圆,现在谁多呢?为什么

师:最后一个圆形没有对应的三角形。

我们再来看这个图形,数一数圆有多少个?三角形有多少?你又发现了什么?(排在两端的物体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一个。反过来说,排在中间的物体比排在两端的物体少一个。)

小结:好,同学们,现在我们再来看这张图形,我想和十分钟前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原来我们知道它们排列是有规律的,现在我们知道这样排列的规律叫做间隔排列的规律,而且我们看出圆和三角形是一一对应的。当看到这张图形的时候,我们知道圆的个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是一样多的,这样呢?圆的个数比三角形的个数多一个,因为圆没有对应的一个三角形。

二知识迁移,进一步探索规律

1.出示教科书主题图。

师:观察:在这幅图上你能找出间隔排列的物体吗?

生:……

师:前面有同学说过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我们一起来看着图一起读一读,兔子和蘑菇是不是间隔排列的。

生读:兔子-蘑菇-兔子-蘑菇……

师:很有节奏,兔子和蘑菇是间隔排列的是吗?看到间隔排列你想到一一对应,那兔子和蘑菇谁多呢?还是一样多呢?

生:兔子多。

师:老师希望能听到兔子比谁多?多多少?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

师:柱子和网是间隔排列的,手帕和夹子也是间隔排列的,那么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同桌互相说一说,等一下我们一起汇报交流。生:柱子比网子多,因为柱子和网是一一对应的,最后多出一根柱子,柱子没有对应的网子。柱子比网子多1个。

生:手帕和夹子……

2.思考、讨论、交流(辅以画图说明)。

用〇代替兔子,用△代替蘑菇

师:我们继续来看这幅图(夹子和手帕),这个圆表示什么?三角形呢?一看就明白了,这前面一一对应,这个圆没有对应的三角形,夹子比手帕多1个。

师:(兔子和蘑菇)这里的圆形和三角形分别表示什么?同上

师:(柱子和网)同上

3.把三幅示意图合并成一幅图。

师:咱们可以把把三幅图合并成一幅图。用圆表示夹子、兔子、柱子。用三角形表示手帕、蘑菇、网子。演示合并。

师:看中间这幅图形,圆表示的物体和三角形表示的物体,它们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它们是一一对应的,个数是相等的。)如果后面还

有一个圆形表示的物体。那么这时候圆表示的物体比三角形表示的物体多1个。

师:现在再来看这幅图,又有不同的想法了。现在的圆形和三角形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物体,这两种物体是间隔排列的。

4、课件演示:上面图中的三角形渐渐隐去。

师:再来看这幅图,又有变化了。(三角形变没了)只剩下一种物体了。不过物体和物体之间又出现了空的间隔,那么物体和物体之间的间隔数有什么关系?(物体的个数比间隔数多一个)为什么?(因为最后一个物体没对应的间隔)

三解决问题,拓展练习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间隔排列的物体呢?(教室的桌子)

出示:电线杆和广告牌,学生读题。

马路一边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一共有多少个广告牌?

师:想像一下,我们就站在路边,我走到第一根电线杆,接下去是和它对应的第一个广告牌,接下去到第二根电线杆,……第三根电线杆……就这样走下去,我走到第24根电线杆,……,我走到第25根电线杆,对应的是?

师:电线杆25根,广告牌多少个?

出示:烤香肠箱。

师:这一排有多少根香肠?数不清,就不用数了。你希望告诉你什么,你就知道有多少根香肠了?(转筒有11根)

出示:下面的12个圆圈表示12个男生,现在要在两个男生中间插一个女生,一共可以插几个女生?

师:慢慢变成一个圆形,现在可以插几个女生?为什么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请学生到屏幕前来说。(头尾两个出现了一个间隔,又可以插进一个女生。)

师:看着这个图形,你想到了生活中常见的哪种物体?提示:1234……12个数围起来。

师:钟面上有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12个大格。这12个大格之间有几个间隔?

师:也就是说,两种物体间隔排成一周,这两种物体的个数(相同)。师:看看我们的手,能找到间隔排列的规律吗?5个手指,4个间隔。两只手,几个间隔?9个间隔,怎么做?还可能几个间隔?

师:你的思考让你有了新的收获。

四、回顾与反思。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间隔排列的规律,知道了什么叫一一对应。

《找规律》教学案例

《找规律》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水彩笔、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前后左右前后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摸摸鼻子摸摸耳朵,摸摸鼻子摸摸耳朵……(一生边说边做)(听课的老师学生都笑了。执教教师认真的跟着做起来,其他学生虽然觉得好笑,也跟着做起来。)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争先恐后的说“我”“我”,教师又叫了一名学生进行展示。) 师:象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小猪笨笨开了一个水果店,为了开业时就吸引更多的顾客,就把水果店周围装饰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

找规律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 日常的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学生在生活中对有规律的事物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而这节课的目的是希望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索事物的规律,《找规律》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 一、合理情境与恰当活动让学生兴趣盎然 为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把孩子人最喜爱的卡通人物熊大和熊二引入课堂,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设定了一个情境,让熊大和熊二邀请大家去参加他们的六一节party。来到熊大熊二家参加party的那一天,配上熟悉的“快乐的节日”主题歌,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讨论发现规律。整节课都以“庆祝六一”儿童节、参加联欢会为主线进行设计,通过“猜彩旗的颜色”、“开密码锁”“吃水果”等活动,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学习。 可以说,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只要老师肯动脑筋,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二、问题探究与自主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 课改要求教师应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而进一步转向关注“人”的发展。为了能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层次,并在与同伴交流中获得进步。在集体备课时,我认真听取组内经验丰富的教师们的建议,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尽量做到以学生为本,为主体,教师只做适当的引导。我在设计的过程中让学生在非常形象的电脑演示过程中体会到规律不但可以从左往右找,也可以从右往左找,还可以从不同的起点找,等等。用不同的方法找出来,防止思维的定势,使学生的认识趋向全面。这样就提高了难度,挖深了教材,既提高了知识的难度,也避免了学生觉得例题枯燥无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个案例从主题图------学生熟悉的举行六一节party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问题,有利于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还有在学生掌握初步的规律之后,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寻找生活中的规律现象,让学生在举例中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美和作用,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所以我在教学中,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参与观察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我根据问题和练习的难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答;让不同层次且有代表性的学生作自我评价;也走进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在体验与理解数学方面的个体差异,发现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

找规律公开课教案

找规律 建设中心小学肖燕萍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指名接龙) 师:其他同学会接吗?全班一起接一次吧!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同学们打算庆祝一下,开个联欢会,你们看他

们布置的教室多漂亮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彩旗、小花、灯笼。 师:那么彩旗,小花,灯笼的排列有规律吗? 2.引导探究:(彩旗的规律) 师:现在我们就先来研究彩旗排列的规律。(点击彩旗图) 师: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这组彩旗,想一想这组彩旗是怎么排列的。 生:红黄红黄红黄 师:那一红一黄出现了几次? 生:4次。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是不是出现了4次呢?(课件演示一组一组圈起来边演示边说:一次,两次……) 师:像彩旗这样按照一红一黄重复出现(板书:重复出现)了3次或者3次以上,我们就说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课件出示、全班读一读) 师:(课件出示彩旗是按照……)现在全班一起说一说彩旗排列的规律。彩旗是按照一红一黄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师引导学生看板书。 师:彩旗排列的规律找到了,那彩花、灯笼又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呢? 3.分组讨论,合作探究小花和灯笼的规律。 师:接下来请1、2两组的同学寻找彩花排列的规律,3、4两组的同学寻找灯笼排列的规律。 师: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投影) 小组合作要求:(教师读) (1)给彩花或灯笼分一分圈一圈。 (2)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好!小组合作开始。 (3).交流反馈:(切换投影仪) 师:谁能说说彩花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师:好!请你代表你们小组上来说说彩花排列的规律。 生:彩花是按照一红一紫的规律排列的。 师:哪个小组再来说一说? 生:彩花是按照一红一紫重复出现的规律排列的。 师:嗯!你说的真好。请坐。你们听清楚他的回答了吗?谁能再说一遍彩花排列的规律。

语文《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与反思

语文《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作者饱含深情的回忆了对阅读的热爱,将酷爱读书这种感情贯穿始终。看“香烟人”,看连环画,看大部头小说…正是酷爱读书,在书中不断汲取营养,才使得作者成长为一个卓越的作家。本篇教材排在一单元之末,对整个单元的阅读体系和写作特色是个很好的回顾和总结。我在教学中着重尝试引导学生赏析了本文的写作特色,收到颇好的效果。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积累本课词语. 教学片段1: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我的”长生果”

师:”长生果”指什么? 生:吃了长生不老的那种果子。 师:在课文中指什么? 生:指书籍。 师:这里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齐答)比喻。 师:作者把书籍比作长生果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书籍在作者的成长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师:那么围绕我的”长生果”,课文写了我小时候读书的几次经历? 生:三次.第一次是我看”香烟人”,第二次是我看连环画;第三次是我到小镇图书馆看书.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教学反思]:课题解疑,设问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由易到难,了解书籍和长生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全文奠定了基础;理清的写作思路,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清晰的把握课文.

教学片段2: 师: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它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它的写作特点可以说是对整个单元的回顾和总结。它的写作特色1、文辞优美,善用比喻,遣词准确。(板书) 师:我先举两个例子。例一:课文第2自然段:象蜂蝶飞过花丛,象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形象的表达了作者读书的那种愉悦之情。例2:象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个比喻的妙,“嵌”字用的好!一个嵌字,将月亮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恬美的感觉。那么你们觉得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句优美,能否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生:我喜欢第9自然段。朗诵:(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设计典范

盛新凤教学设计——《去年的树》 浙江省湖州师范附属小学盛新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读通课文,品味重点词句。会入情入境地演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多元交流、多向对话。学会把课文读薄、读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的。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对话的过程。在对话过程中,要注意对话环境平等化、对话方式多样化、对话主题深刻化、对话结果个性化。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与教师价值观的导向要有机统一。 流程设计 一、媒体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媒体课件:听,一只美丽的小鸟坐在大树上,正动情地为他的好朋友──大树唱歌,大树摇曳着茂盛的枝叶,正入神地听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呀!围绕这只美丽的小鸟和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我们来读一个美丽的故事。 2.揭题:去年的树。 二、初读课文、多元对话 1.请大家尽情地读读课文,与课文交流、对话。 2.交流初读心得。 读到现在你有什么想说的了?你的收获,你的疑问,你的感受等等,都可以说。 A 为什么要唱起去年唱过的歌?题目为什么用“去年的树”?等等。 B 疑问:破折号的意思,为什么用“落”? C 感受:为小鸟的友情、诚信感动,为人类的乱砍滥伐愤慨,为大树的牺牲精神感动等。 (着重引导A。)收获:根据课后问题提示,说出课文大概内容。归纳把书读薄的方法。词语:煤油灯(词义:实物演示)、伐木人(词义:伐即砍。在本子上写一个“伐”字)、融(字形、字音)。 3.小结:同学们初次与课文亲密接触,就有这么大的收获。 三、演读课文,倾心对话 (一)让我们走进课文,继续深入地读书。也许你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你的感受还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课文中多次写到了小鸟和大树是好朋友,你能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吗? 1.……是好朋友。 2.……又来找他的好朋友大树了。 3 ……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 那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确实是好朋友?读读书,把这些重要的词句画下来。 (二)交流。 1.“天天……”一句。 真是朝夕相处,令人羡慕啊!读。

《找规律》教学案例

《找规律》教学设计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汤永娟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页~60页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盒,魔盒里有各种颜色的珠子。它神奇在哪儿呢?只要你说一个变,就能真的变出一个。 (教师和学生互动游戏) 明确:红、蓝、黄;红、蓝、黄,这样3个一组反复出现。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生活中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 1.观察情境图,找规律。 提问: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明确:都是有规律地反复排列着。 2.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提问:先看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学习提示: (1)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独立解决后,再阅读书本第59页,看看你想到了其中的几种? 3.集体交流,明确方法。

(1)画图的策略。 (2)列举的策略。 (3)计算的策略。 4.变式练习,优化方法。 谈话:老师总觉得这样一蓝一红的摆放,好像有点儿单调,如果这样摆,更好看了吧!(课件出示蓝花、红花、紫花每3盆一组)用你喜欢的方法判断一下第17盆什么颜色? 提问:这么多同学都选用了计算的方法,能说说理由吗?第19盆、第21盆呢? 引导:第17盆、19盆都是根据余数判断的,那21盆没有余数了该怎么判断?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提问:照这样排下去,左起第25盏彩灯是什么颜色?第23面彩旗呢? 明确:彩旗每4面一组,所以除以4。 小结四年级开始学习的“找规律”,欣赏大自然中的规律。 2.拓展练习。 提问:请看人行道上的红绿灯,绿灯30秒,红灯20秒,这里有什么规律? 引导:现在开始跳绿灯,爸爸还有2分钟才能到达路口,爸爸到达时会遇到什么灯? 四、创造规律。 1.老师摆,学生找。 谈话:让我们一起用围棋来创造规律,老师先来创造一个。 出示:○●●○●●○●● 提问:你知道是什么规律?第32枚是白子还是黑子? 2.同桌合作,自主创造。 引导:同桌合作创造规律,相互说说什么规律,并判断第32枚是白子还是黑子。 3.按要求摆棋子。 启发:如果老师要求第32枚一定得是白子,想一想该设计怎样的规律?

贲友林教学实录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教学实录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贲友林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把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感受数学定义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认识 1、定性把握 师:这是一张长方形的照片,是谁? 生:贲老师。 师:太小了,看不清楚。 演示:将一张长方形照片(图①)长边拉长(图②)? 生:变胖。 师:宽边拉长(图③)? 生:偏瘦。 师:长边与宽边都按相同倍数拉长(图④)。 辨析:三幅图中,只有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呢?为什么? 生1:第4幅。因为边同时放大。 生2:第2幅太扁,第3幅太高,只有第4幅是按比例的。 生3:第4幅宽扩大多少倍,宽也扩大多少倍,它们同时扩大。 师:这次长也放大,宽也放大,你觉得是放大吗? 生:不对,长和宽一定要扩大相同的倍数。 师:短短的时间,我们就认识了放大。(板书:放大) 认识:长方形放大时,长、宽都要放大相同的倍数。 2、定量刻画 思考:通过刚才的辨析,我们认识到图④是图①放大后的图形。再看图①与图④,图④是放大了,放多大呢?我们怎样表述呢? 出示图①(2厘米,3厘米)、图④(4厘米,6厘米)的有关尺寸。 师:图1是怎么放大到图4的?能用我们学过的比来说一说? 生:扩大2倍。 师:按几比几放大成图4? 生1:按1:2来放大的。 师:有没有第二种想法? 生2:1:4. 生3:2:1. 师:有没有第四种声音? 生4:4:1. 师:有可能四种都对吗?我们不妨验证一下,可以请教不说话的老师,拿出老师发给你的阅读材料,先自学圈出比较重要的内容,等会儿再交流。 师:看好后有想法了吗?我把这句话摘录了下来: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盛新凤教学实录──《燕子专列》_教案教学设计

盛新凤教学实录──《燕子专列》 本文是关于盛新凤教学实录──《燕子专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第一课时 (课前)师:盛老师跟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个小女孩。(音乐响起,展示图片)这个小女孩呀,她叫迪莎。她经常喜欢跟野生动物生活在一起玩。大象啊,狮子呀,这些野生动物甚至连蛇都是她的好朋友。这就是她和野生动物在一起的时候留下的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你看,这小东西爬到她的背上,她都不怕。大青蛙,这样跟她零距离地接触。她还把大象称作哥哥呢!小狮子正吮吸着她的拇指,睡得正香。在跟动物接触的过程中呀,她感觉到动物来自好人这边。刚才这一幅幅美丽的照片是不是向我们传递了一份非常美好的情感啊?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是呀,我看到这样的照片心里也感到特别舒服。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么美好的情感氛围当中走进今天的课堂,好吗?上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会唱《小燕子》这首歌吗?会唱的小朋友举一下手。哦,有些同学会唱有些同学不会唱,没事儿,咱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唱。 生:(和着音乐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告诉你……” 师:同学们,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会不会让我们想起这样的情景──这是咱们学过的《燕子》当中的一段话,咱们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五彩夺目的春天。一群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师:是啊,小燕子的到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然而,就是这么一群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的小燕子,在欧洲的瑞士却遇到了麻烦。这样吧,咱们先看着屏幕,读一读这段话。第一次读的时候,把这段话读通顺,读流利。自个快速地读,好吗?来,开始读吧! 生:自由读屏幕上一段话──“这年春天,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思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及思路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8页--89页例1、例2、例3,以及课后的“做一做”和练习十六1、2题。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水彩笔、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前后左右前后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生:摸摸鼻子摸摸耳朵,摸摸鼻子摸摸耳朵……(一生边说边做) (听课的老师学生都笑了。执教教师认真的跟着做起来,其他学生虽然觉得好笑,也跟着做起来。)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都争先恐后的说“我”“我”,教师又叫了一名学生进行展示。) 师:象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找规律教学设计(1)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这个游戏可以考察你的小眼睛好使不好使。准备好了吗?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你来接。他接得对吗? 生:对! (找两名学生接) 师:大家一起接。 师:同学们的小脑瓜转的真快,老师有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 (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同学们的小脑瓜转的真快,老师有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游乐园图片

教师公开课《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教学设计 ——太平中心校美通小学教师冯雷鸣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会规律。 1、今天,冯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呢?猜一猜,接下来的图片会是什么?这么厉害!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谁愿意来说一说? 2、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找规律》,请

同学们伸出小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一、新授例1. (一)出示例1 主题图,观察主题图。 1、同学们,规律王国要举办歌舞晚会!请同学们,火眼金睛仔细观察,晚会现场那些事物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呢? 2、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你们找到的这些有规律的事物吧! (二)认识规律,会找规律。 1、请仔细观察小旗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如果老师想把小旗分组圈起来,你要这么分组呢? 3、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说:小旗的规律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出现。 4、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你更喜欢哪种来描述小旗的排列规律呢? 5、那谁来说一说,小旗的规律是什么?(2名指名提问)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旗的规律是? 6、我们再来看看美丽的小花吧!谁发现了小花的排列规律是什么? (生汇报,引导说完整话,指名汇报,齐说,相应板书:一组重复出现)7、我们再来看看,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也有类似的规律吗?别忘记我们

贲友林读后感张卫丽

“读”与“思” 东门小学张卫丽 近来读了贲老师的几篇课堂教学手记,读完后大脑某个角落的思维在不由自主的进行着激烈的碰撞,我知道那是对同行教学的欣赏与钦慕,对自我教学的审视与反思,在思考中我又多了一些感悟。 感悟一: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知、情、能三合一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以知识为目的,把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在很长时间内大部分的随堂课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自教育改革以来,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在几年前我对三维教学目标有了新的思考,尝试着将情感目标融入自己的日常教学,也寻求了一些改变,如:在课堂中使用一些轻松幽默的语言,创设一些有趣或者和生活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学习数学知识,但就教学效果而言,有改善但并不是十分显著,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感受到这不是我想要的那种效果。拜读了贲老师的几个案例后,不自觉地为他的教育思想所吸引,也使我感受到自己理解的情感目标还是浅了。情感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有用,更应该说的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本身的内在美,为数学的力量所吸引。例如:在“数学教学:师生智慧的对话”这个案例中,刘慧娴和孙文出现了和别人与众不同的算法,贲老师不仅让二人在同学面前阐述了自己的算法,还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写成文章投给《小学生数学报》,结果他们两个的文章被刊登在《小学生数学报》上,全国的众多小学生分享了

他们的发现。这不仅是对两个孩子一个多大的鼓励与肯定,更是对班里其他孩子的示范与促进。如此的课堂教学,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锤炼了思维,锻炼了能力,又激发了孩子们内心对数学的喜爱之情。知、情、行三合一,不是互相割裂的,他们是相互促进的。 感悟二:阅读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在现在的随堂课里也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这些学习方式的使用,拜读了贲老师的“长城有多长”这个案例后,使我深刻感受到教学的艺术和魅力。类似这个案例,我也在教学中遇到过,只不过是把长城换成了长江,我和贲老师在处理这一课堂中的情况的不同点是:贲老师在课堂中评讲过后还让学生再继续查找资料,以弄清和长城有关的知识点,增进了解;而我则没有让学生查找资料。那不同的两种处理方式,也引起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贲老师的学生因为课外查找资料,而在班里掀起了一波波研讨长城的学潮,孩子们对长城的长度及相关知识了解的更清楚,对数学更加的热爱,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这样的现象又是我们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反观我的教学,因为和贲老师的差别,我发现在后期的知识反馈中,一小部分学困生还是没有掌握。对比两种教学,我感悟到:阅读,也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对数学学科的认识。 感悟三:读书——让人充满智慧 贲老师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一个个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那么他

——《找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案例 个性在互动的学习中得到张扬 ——《找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晴朗的星期三上午,第二节是一(1)班的数学课,清脆的铃声刚落地,我已经满面春风地走进了教室,孩子们稚嫩的问好声使我平添了许多信心。于是,我满怀激情的和孩子们进入了角色,开始了本节“找规律”的认知学习。 在优美的情境里,我慢慢的诱导着孩子们感知、理解规律并逐渐向“规律”靠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出来,他们不再满足于我的讲解,都急着要动手操作,于是,我们就一起去“创造”规律。为了使他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我先吊吊他们的胃口:“孩子们,通过你们的认真观察、主动思考,不但知道了什么是规律,而且还找到生活中那么多的规律,你们太棒了。那么你们能不能说说,规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有什么作用呢?” 我简单的一句话就使孩子们的表现欲望蠢蠢欲动。我又示意他们先在小组里小试牛刀,然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大显身手。只听小可爱师亦凡说到:我们穿着带有规律的衣服很漂亮。又闻调皮鬼胡明泽接着发言:我们家的地板铺的很有规律,花纹很好看。还有那胖墩墩的陈鹏的发言更是我感到惊讶,他说:爸爸的大书柜里的书摆放的很有规律,我的书找起来很方便。哎呀,太多了,太好了,没想到孩子们精彩的发言、别致的选择,都是如此的让人吃惊。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叮叮当当的响声中,开始了他们的创造,我走下课堂,融入到孩子们当中去,不时的被他们的创作所吸引,绊住了我的脚步也绊住了我的目光,真使我大开眼界:色彩鲜艳、造型奇特、图案精美、摆放别致的一条条规律都体现了孩子们的聪明才智。在最后的展示过程中,我还用这样一个“哪一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认为最好的作品拿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的问题,培养学生互动的学习意识。在孩子们的讨论中,一个个小小设计师带着自己的作品上来进行展示演说: “我是按一个青苹果、两个黄鸭梨、三朵小红花的规律排列的”。 “我是按一个粉红色的正方体、一个黄色的正方形、一个绿色的三角形、一个大红色的圆形的规律排列的。” “我是按两颗红色的五角星、黄色的两朵花、一根绿色的小棒的规律排列的。” …… 通过他们自信的神情,看出了他们真正理解了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从中我体会到老师不能画地为牢,要能够创设出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才能取得双赢的教学效果。 【反思】 一、经历《找规律》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我颇感满意的是教学设计上比较的细腻和全面。既考虑到知识完成的自然和丰满,也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情趣;既突出了数学学习的活动性,也渗透了数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既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体现了数学自身的价值;

找规律教案 (1)

第7单元找规律 第1课时找规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那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做“动作接龙”,老师先来做,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做的,(拍手,拍手,跺脚)你们能猜一猜接下来该做什么吗? 师:你们真聪明,下面再看老师做一次。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出示例1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生1:新年要到了,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 生2: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生3: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放的? 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对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今天我们就来找其中的规律。(出示课题) 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认识彩旗图的规律。 课件演示:彩旗一面一面地闪动。 师: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1、3、5、7、9……面旗子的颜色一样,第2、4、6、8、10……面旗子的颜色一样。 生2: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生3:小旗的规律是1面黄色、1面红色,又1面黄色、1面红色重复出现的。 生4:小旗的规律是按照“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彩旗图的规律是按“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猜一猜,最后面这面没有涂色的旗会是什么颜色?

《找规律》教案(公开课)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学生能发现图形形状及颜色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以及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通过游戏,认识“重复”并揭题 1. 而且不断地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板书:“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补充板书:找规律)二、初步感知规律 师:再过两们星期就是六一节了,小朋友们把教室布置得可真漂亮呀!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它们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的排列的。我们一起来找找它们的排列规律吧。 1、课件逐步出示主题图 自学指导 1、观察提问:说说你们从图中都看到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2、图中的物品它们是不是乱摆乱放的,是有什么顺序的排列的? 3、如果继续摆下去,应该是什么? (先观察,再组内说一说) 2、 (1)、彩旗 师:会场的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好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谁来指指? 师:红黄两个一组,你是怎么找出来的?(后面接着也是红黄,跟着学生说接着圈) 师:这里谁在重复?你怎么知道它在重复? 师:是的,红黄两个一组重复排列。

师:谁来猜一猜最后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师: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2)、小花是怎样排列的? (3)、灯笼是怎样排列的? (4)小朋友的队伍是怎样出现的? 3、小结: 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 三,应用规律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学生排列的规律,接下来我们进行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吗? 智力闯关 (一)猜一猜,接下来是谁?(出示课件,让学生回答规律是什么,下一个是什么) 师:比一比,第一组和第二组的规律有什么不用? 总结: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二)★背后藏着谁?(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表现很不错,接下来我们来闯第二关。 (三)书中89页练习二十的第一题。 (四)师:划去不符合规律的图形和文字,圈出正确的。 (五)按规律涂色(小小设计师) 师: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是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那你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呢? 1、涂一涂 师:请同学们完成练习纸。看哪个小组创造出来的规律又特别又漂亮。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认识年月日贲友林课堂实录

认识年、月、日 特级教师贲友林课堂实录 师:课前老师已经发一张纸给了大家,知不知道今天谁上课 生:贲老师 师:你们老师还跟你们说了什么? 生:贲老师要给我们上年月日这节课。 师:是我一个人上吗? 生:还有同学们 师:你能用“和”连贯的说一下嘛? 生:贲老师和我们一起上年月日这节课(掌声) 师:老师有没有跟你们说要认真听讲呀 生:说了 师:那听谁讲呢 生:贲老师 师:只听贲老师讲吗? 生:听贲老师和同学们讲。(掌声) 师:他的意思是既要听老师讲还要听谁讲? 生:同学 师:听讲就是要先听后讲,同学讲完后,发现他讲的不完整,你怎么做 生:补充 师:讲的不对,你怎样 生:修改 师:讲的特别好 生:鼓掌 师:把课前准备的材料拿出来,学号有吗 生:有 师:把学号写在上面。 师:上课, 在黑板上写2016.10.14 师:猜一猜我在黑板上写的是什么 生:2016年10月14日 师:对不对,其实贲老师写的正是今天的日期,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 生:年月日 师:说道年月日,马上想到我们已经学过了与时间有关的单位有 生:时分秒 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下材料,第一题 生:关于年月日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 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一下,每组同学把掌声送给举手的同学,先把手放下来,谁来讲,我们抽学号,行不行。 生:行 师:学号有下面的老师来抽 师:23 师:好,邀请23号同学吴思瑶,在他交流之后,发现还有不一样的怎么办

生:补充 生:我知道一年有12个月,1个月有4个星期,一个月有31天、30、29、28天,一年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有1、3、5、7、8、10、12月,小月有2、4、6、9、11这几个月,一天有24个小时。 生:我要给他补充一下,2月是28天的是平年,2月是29天的是闰年,2月不是小月也不是大月。 师:闰年的闰怎么写 生:门里面加个王 生:我来补充,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生:他里面有一个错误,二月不是小月 生:我知道1个月有4个星期,应该还有一个,零2天 生:我发现了一个错误,一个月可能有31、30、29、28天你表达的不清楚 生:我觉得有一点错误,一年有12个月,也可能有13个月 生:我知道各月是怎么计算的一月大,二月平 生:一年有366天或者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每年还增加5小时48分46秒 师:看来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我们先说到这,先欢送吴思瑶,掌声 师:年月日的知识太多了今天我们只学这些,刚才说的一些有的书上都有,有的还说的不太准确,今天这届课我们学习年月日,来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例如一年有多少个月 生:12 师:看大屏幕,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生:2016 师:横着看,一行几个月 生:3个 师:几行 生:4行 师:一共几个月 生:12 师:还记得刚才有个学生说一年有几个月 生13 师:怎么一年还会有13个月呢,我们留有下课去找资料,好不好 生:好 师:再看月和日之间的关系,大家说我来写 生:一个月有31天或30天或29天或28天 师:一个月31天,这个月叫 生:大月 师指着二月 生:29天是闰月 生:闰年二月 师:小月有多少天 生:30天 师:28天的是 生:平年2月

支玉恒老师的个性化教学谈

小学语文新教材解析及精品课展示研讨会学习汇报材料 定边县第二小学陈秀霞 望能够跟大家新课改所倡导的理想课堂,一直是我们所神往的课堂境界。2013年11月23日——24日,我们语文组一行四人很荣幸的在西安东郊康乐路华山俱乐部认真观摩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戴建荣、周益明、贾峰、支玉恒、盛新凤的精品课展示并听取了学术报告,受益匪浅。在这里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是后两位专家的课例。也谈不上是什么响当当的汇报,其实就是把名师的课例盗版一下吧,水平不高,大家就将就着听听。 支玉恒老先生是小语界四大天王之一!他四十岁时才由体育改教语文,却也因此创造了小语界的奇迹!大器晚成的他孜孜不倦地耕耘在小学语文的沃土上,书写着一场又一场奇迹! 74岁的他仍然神采奕奕,仍然是亲切幽默的!24日上午是支玉恒老先生的一节习作课,题目是——“个性化表达”。(这是一幅看图作文)。 教学的大概流程如下: 明确目标:本节课的习作内容是个性化表达。 板书课题。

首先以什么叫“个性化表达”?入手,学生七嘴八舌,畅所欲言,在支老先生或摇头,或但笑不语,或用眼神肯定的动作中,学生对第一次见面的老师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接下来的环节奠定了基础! 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扣错扣子、剪衣服等,总结出道理:粗心大意、马虎、糊涂、遇事不考虑。 在指导写作时,支老先生结合今天的看图作文主题,让学生进行了充分的想象,想象事件、还可以想象周围看他的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经过交流,孩子们总结出:同一件事,同一个人物,只要你进行了不同的心理、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你的表达肯定是个性化的,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接着又启发学生,你打算从哪幅图来写?孩子们有的说最后一幅图,有的说第一幅图,有的说第三幅图,老师都给予了肯定,并总结出顺叙、倒叙、插叙、这三种写作方法。到这里,学生心中对于这篇习作的草稿心中已有了大致雏形,但支老先生仍然循循善诱——你想让主人公去干嘛?想象他干什么去了、想象干什么事最有意思、越有趣文章就会写得越生动,学生的兴致一下子上来了,去相亲,去走秀,去开会,去上公开课、当交警、当服务员、去公司上班、参加宴会、上街买衣服、演讲穿戴、会见上司、跟女友约会、参加记者招待会、当模特……还有干什么最有趣?支老先生提示去见丈母娘,丈母娘对女婿最挑剔,从学生的表述中感受的真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找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和圆形卡片各10个。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新增内容,它蕴涵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最基础的知识之一。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规律”一词很难理解,理论的解释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徒劳无功的,但生活中却处处存在着规律,学生也时刻接触着规律,因而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身边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猜测、操作、欣赏等数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着的简单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体验数学的有序美。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猜测、操作、交流、探索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规律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动作接龙”,看谁听得最认真,反应最快。 (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2)动作:击掌击掌拍肩拍肩击掌击掌拍肩拍肩击掌击掌拍肩拍肩师示范,抽生上来接着做;学生编动作,其他学生接着做下去。 问:你们是怎么想到后面的动作的呢?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出现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二字)生活中到处都有规律,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1)(出示小花图):这里的小花还没装饰完呢?需要大家帮帮忙,谁能想出,红色的小花后面应该摆什么颜色的小花呢?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呢?那如果让你给小花分分组,好把小

《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读书心得800字

《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读书心得 800字 导读:读书笔记《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读书心得8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贲友林与学为中心数学课堂》读书心得800字: 这本书第一章说了贲老师的成长之路,他立志做一位有思想的教师,从最初的合格老师到优秀老师再到有思想的老师,贲老师一直在努力,独立写教案,设计课堂,设计自己,每天记录课堂,写教学手记,贲老师用他自己的每一段教学经验告诉我,教学之路要不断给自己新目标,做一位时刻有思想的老师,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在学习,教师的教是否支持了学生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超越自我。 贲老师主张构建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更有准备地学,在课堂学习之前,尝试“小研究”的方式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感受与预学,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并带着困惑进入课堂学习,书中也详细介绍了“小研究”如何设计内容,设计练习,复习课以及设计原则,从学生角度出发设计,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互动,贲老师的课堂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在场”,师生平等,关注每一位学生是否思维参与,是否深度参与,教师要还给学生充分交流言说的机会,学生以研究的心态对待学习内容,这样的课堂是生动的,有思考的,教

师退到幕后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上交流思考,服务促进学生的学。 贲老师还有一个亮点,他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后练习,为了练而练的目的,他的练习时研究性的练习,把练习过程的控制权向学生转移(学生选题,学生改题,学生编题),作业成为了学生展现各自想法的平台,爱上作业,不是负担,所有学生参与作业中,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练习更有意思,更有思考,学生学起来也没有累赘。读后感·书中有许多贲老师的课堂案例,他用自己的每一节课向我表明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课堂教师怎么做,学生是怎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思考的,每一节课都有思想的碰撞,意外的收获,学生的想法,创造力让我们更有动力和他们一起努力下去,超越自我,改变自我。 贲老师的数学课堂是学为中心,生动有思考的,希望新手上路的我能借鉴他的经验不断努力,从合格老师一步一步进阶,他多年的探索源于他不断的思考和追寻中,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懈努力,以他为方向脚踏实地教书育人。作者:夏明月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