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原理作业习题与答案_1209学生

计算机原理作业习题与答案_1209学生

计算机原理作业习题与答案_1209学生
计算机原理作业习题与答案_1209学生

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3.若用MB作为PC机主存容量的计量单位,1MB等于( )字节。

A、210个字节

B、220个字节

C、230个字节

D、240个字节4.运算器在执行两个用补码表示的整数加法时,判断其是否溢出的规则为( )。

A、两个整数相加,若最高位(符号位)有进位,则一定发生溢出

B、两个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为0,则一定发生溢出

C、两个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为1,则一定发生溢出

D、两个同号的整数相加,若结果的符号位与加数的符号位相反,则一定发生溢出

5.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 )。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D、函数运算6.运算器由很多部件组成,其核心部分是( )。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单元

C、累加器

D、多路开关

7.在一般的微处理器中,( )包含在CPU中。

A、内存

B、输入/输出单元

C、磁盘驱动器

D、算术逻辑单元9.若某数据段位于存储区38000H~47FFFH,则该数据段的段基址为()。

A、38000H

B、47FFFH

C、3000H

D、3800H

10.程序设计中所使用的地址是()。

A、逻辑地址

B、有效地址

C、物理地址

D、段基址

11.80X86执行程序时,对存储器进行访问时,物理地址可由()组合产生。

A、SS和IP

B、CS和IP

C、DS和IP

D、CS和BP 12.某处理器与内存进行数据交换的外部数据总线为32位,它属于()。

A、8位处理器

B、16位处理器

C、32位处理器

D、64位处理器13.在堆栈操作中,隐含使用的通用寄存器是()。

A、AX

B、BX

C、SI

D、SP

14.主要决定微机性能的是()

A、CPU

B、耗电量

C、质量

D、价格

15.十进制负数–38的八位二进制补码是()

A、01011011B

B、11011010B

C、11011011B

D、01011010B

16.若某台微型计算机的型号是奔四800,则其中800的含义是()

A、CPU中有800个寄存器

B、CPU中有800个运算器

C、该微机的内存为800MB

D、时钟频率为800MHZ 17.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取,处理和传送都是以()形式进行。

A、EBCDIC码

B、ASCII码

C、十六进制编码

D、二进制编码

18.16位PC机中整数的有效范围是()

A、- 32768―32767

B、- 32767―32767

C、0―65535

D、- 32768―32767或0―65535 19.在()表示中,二进制数11111111B表示十进制数–1

A、原码

B、反码

C、补码

D、BCD码20.用8位的二进制数的补码形式表示一个带符号数,它能表示的整数范围是()

A、-127—+127

B、-128—+128

C、-127—+128

D、-128—+127

21.计算机中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为()

A、CPU

B、ALU

C、主机

D、ENIAC

22.32位的个人计算机,一个字节(Byte)由()位(bit)组成。

A、4

B、8

C、16

D、32

24.从功能上,8086的CPU由()两部分组成。

A、SP、ALU

B、控制器、FLAGS

C、EU、BIU

D、EU、ALU 25.标志寄存器FLAGS中存放两类标志,即()。

A、符号标志、溢出标志

B、控制标志、状态标志

C、方向标志、进位标志

D、零标志、奇偶标志

26.若AL=3BH,AH=7DH,则AL和AH中的内容相加后,标志CF、SF和OF 的状态分别是()。

A、0、1、1

B、1、1、1

C、0、0、0

D、1、1、0 27.若AL=3BH,AH=7DH,则AL和AH中的内容相减后,标志CF、AF和PF 的状态分别是()。

A、0、0、1

B、1、1、1

C、0、1、0

D、1、0、0

28.下列有关指令指针寄存器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IP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在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

B、IP存放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在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

C、IP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在存储器中的物理地址

D、IP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在存储器中的段地址

29.最小模式时,当M/IO-----为低电平时,表示CPU正在对()进行访问。

A、存储器

B、I/O端口

C、外部存储器

D、EPROM

----------的叙述正确的是()

30.下面有关MN/MX

A、是工作模式选择信号,由CPU产生,为高电平时CPU工作在最小模式,为低电平时,CPU工作在最大模式

B、是工作模式选择信号,由CPU产生,为低电平时CPU工作在最小模式,为高电平时,CPU工作在最大模式

C、是工作模式选择信号,由外部输入,为低电平时CPU工作在最小模式,为高电平时,CPU工作在最大模式

D、是工作模式选择信号,由外部输入,为高电平时CPU工作在最小模式,为低电平时,CPU工作在最大模式

31.某CPU的主频为250MHZ,则它的时钟周期为()

A、250ns

B、50ns

C、40ns

D、4ns

32.如果访问存储器时使用BP寻址,则默认的段寄存器是()

A、CS

B、ES

C、DS

D、SS

33.某单元在数据段中,已知DS=1000H,偏移地址为1200H,则它的物理地址为()

A、10000H

B、11200H

C、12100H

D、13000H

34.某系统中,已知SS=2360H,SP=0800H,若将20H个字节的数据入栈,则SP的内容为()

A、0780H

B、0820H

C、23E20H

D、07E0H

35.某系统中,已知建立堆栈时SS=2360H,SP=0800H,经过一段时间后,SP的内容变为0700H,则堆栈中有多少个字的数据()

A、80H

B、50H

C、100

D、100H

36.设某一个单元的物理地址是54321H,则正确的逻辑地址表示为()

A、4321H:50000H

B、54320H:1H

C、5430H:0021H

D、

5432H:00001H

37.如果一个程序在执行前CS=1000H,IP=2000H,该程序的起始地址是()

A、3000H

B、12000H

C、21000H

D、1000H

38.如果一个堆栈从地址1250H:0100H开始,SP=0050,则SS的段地址是()

A、12600H

B、1260H

C、1265H

D、125BH

39.若已知[X]补=11101011B,[Y]补=01001010B,则[X –Y ]补=

()

A、10100001B

B、11011111B

C、10100000B

D、溢出

二、判断题

3.若一个数据块的起始地址为20A0H:0F6H,则该数据块起始地址的实际地址是21B60H。

4.SP的内容可以不指向堆栈的栈顶。

5.寄存器寻址其运算速度较低。

6.字长是描述CPU数据总线宽度的指标。

7.计算机的堆栈是一种特殊的数据存储区,数据存取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8.当运算结果各位全部为零时,标志ZF=0。

9.逻辑地址不是物理地址,但它是唯一的。

三、填空题

1.计算机是通过( )、( )、( )总线把各个部件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

2.8086的数据总线是( )位,地址总线是( )位。

3.PC机主存储器中的基本存储单元的长度是( )。

4.80486可访问8位、( )、和( )、()位的寄存器。5.在微处理器的实地址方式下,段寄存器的作用是( )。

6.若一个数中含有3个“1”,则其奇偶标志为( )。

9.程序设计中使用的地址称为( ),而CPU对存储器单元进行操作时使用的地址称为()。

12.微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中,字长是指( )。

13.微型计算机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

14.上电复位时,若CPU的CS=0FFFFH,IP=0000H,则第一条指令从()H方取

15.8088与外部交换数据的总线宽度是位,与寄存器组之间的数据总线宽度是位,EU内部总线宽度是位。

16.设AL=80H,AH=83H,AL和AH中的内容相加后,CF= ,

OF= ,ZF= ,PF= ,AF= ,SF= 。

17.8086/8088将整个存储空间划分为许多逻辑段,每个逻辑段容量在以内,各个逻辑段相互重叠。

18.8086/8088中,某单元只能有一个地址,但可以有多个

地址。

19.如果对堆栈进行操作,则段基址来源于,偏移地址来源

于。

20.某存储单元物理地址为32413H,则相对于段地址为3000H,其偏移地址为,若,它的偏移地址是1003H,则其段地址为。21.在8086/8088系统中,所有读写存储器或I/O端口操作都是由

通过系统总线完成的。

四、简答题

1.简述EU和BIU的主要功能?

2.8086和8088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D 2.C 3.B 4.D 5.C 6.B

7.D 8.C 9.D 10.A 11.B 12.C

13.D 14.A 15.B 16.D 17.D 18.D

19.C 20.D 21.A 22.B 23.A 24.C

25.B 26.A 27. B 28.B 29.B 30.C

31.D 32.D 33.B 34.D 35.A 36.C

37.B 38.B 39.A

二、判断题

1.×2.×3.×4.×5.×6.√7.×8.×9.×

三、填空题

1.地址;数据;控制

2.16,20

3.字节

4.16,32

5.存放段基址

6.1

8.SS,SP

9.逻辑地址,物理地址

10.外存

11.寄存器

12.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位数

13.软件,硬件

14.FFFF0H

15.8、8、16

16.1,1,0,1,0,0

17.64KB、可以

18.物理,逻辑

19.SS、SP

20.2413H、3141H

21.BIU(总线接口单元)

第2章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选择题

1.指令ADD CX,55H[BP]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 )。

(A) 寄存器寻址(B) 直接寻址(C) 寄存器间接寻址(D) 寄存器相对寻址

2.设(SS)=3300H,(SP)=1140H,在堆栈中压入5个字数据后,又弹出两个字数据,则(SP)=( ) 。

(A) 113AH (B) 114AH (C) 1144H (D) 1140H

3.若SI=0053H,BP=0054H,执行SUB SI,BP后,则( )。

(A) CF=0,OF=0 (B) CF=0,OF=1 (C) CF=1,OF=0 (D) CF=1,OF=1

4.已知(BP)=0100H,(DS)=7000H,(SS)=8000H,(80100H)=24H,

(80101H)=5AH,(70100H)=01H,(70101H)=02H,指令MOV BX,[BP]执行后,(BX)=( ) 。

(A) 0102H (B) 0201H (C) 245AH (D) 5A24H

7.下列四条指令都可用来使累加器清"0",但其中不能清"进位"位的是( ) 。(A) XOR AL,AL (B) AND AL,0 (C) MOV AL,0 (D) SUB AL,AL

8.若(AX)=96H,(BX)=65H,依次执行ADD AX,BX指令和DAA指令后,(AL)=( )。

(A) 0FBH (B) 01H (C) 61H (D) 0BH

9.下列能使CF标志置1的指令是( ) 。

(A) CMC (B) CLC (C) STC (D) CLD

10.MOV AX,[BP+SI]隐含使用的段寄存器是( )。

(A) CS (B) DS (C) ES (D) SS

11.设AL=7FH,要使AL=80H,应使用下列哪一条指令( )。

(A) AND AL,80H (B) OR AL,80H (C) XOR AL,80H (D) NOT AL

12.在执行十进制调整指令DAA,DAS之前必须将结果存放于( )中。

(A) AX (B) AH (C) AL (D) BL

13.下列指令执行后影响标志位的是( ) 。

(A) MOV (B) PUSH (C) ADD (D) XCHG

14.唯一能对应存储单元的地址是( )。

(A) 物理地址(B) 端口地址(C) 有效地址(D) 逻辑地址

15.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语言是( )。

(A) 机器语言(B) 汇编语言(C) 高级语言(D) 程序设计语言

16.需采用先进后出原则操作的存储区是( )。

(A) 寄存器组(B) 地址缓冲器(C) 数据寄存器(D) 堆栈区

17.寄存器SP用于对( )的操作。

(A) 空闲单元(B) 堆栈单元(C) 数据单元(D) 指令单元

18.若(BX)=1000H,(DS)=2000H,(21000H)=12H,(21001H)=34H,执行LEA SI,[BX]指令后,SI寄存器的内容是( )。

(A) 1234H (B) 3412H (C) 1000H (D)0010H

19.若(AL)=80H,执行NEG AL指令后,CF和OF标志位的状态分别为( )。(A) 0和0 (B) 0和1 (C) 1和0 (D) 1和1

20.若要完成(AX)*7/2运算,则在下列四条指令之后添加( )指令。MOV BX,AX ;MOV CL,3 ;SAL AX,CL ;SUB AX,BX( ) 。

(A) ROR AX,1 (B)SAL AX,1 (C)SAR AX,1 (D)DIV AX,2

21.在保护模式下,代码段的段基址存在于( )中。

(A) 段选择符(B) 指令指针寄存器(C) 段寄存器(D) 段描述符

22.查表指令XLAT规定,待查表的首址应存入( )中。

(A) BP (B) SI (C) DI (D) BX

23.将要取的某一条指令的偏移地址由( )提供。

(A) SI (B) BP (C) SP (D) IP

24.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在( )中。

(A) 通用寄存器(B) 堆栈(C) 主存单元(D) 段寄存器

25.运算型指令的寻址和转移型指令的寻址,其不同点在于( )。

(A) 前者取操作数,后者决定程序的转移地址

(B) 后者取操作数,前者决定程序的转移地址

(C) 两者都是取操作数(D) 两者都是决定程序的转移地址

26.JMP WORD PTR [DI]是( )。

(A) 段内间接转移(B) 段间间接转移(C) 段内直接转移(D) 段间直接转移27.INC指令不影响( )标志。

(A) OF (B) CF (C) SF (D) ZF

28.逻辑移位指令SHL用于( )。

(A) 带符号数乘2 (B) 带符号数除2 (C) 无符号数乘2 (D) 无符号数除2 29.算术移位指令SAR用于( )。

(A) 带符号数乘2 (B) 带符号数除2 (C) 无符号数乘2 (D) 无符号数除2 30.下列指令中,有语法错误的是( )。

(A) MOV [SI],AX (B) IN AL,DX

(C) XOR AX,1234H (D) OUT 210H,AL

31.在下列伪指令中定义字变量的是( )。

(A) DD (B) DW (C) DQ (D) DT

32.下列指令中,能使AL的内容固定为偶数的是( )。

(A) ADD AL,01 H (B) OR AL,0FEH (C) AND AL,0FEH (D) XOR AL,0FEH 33.改变( )寄存器的值,可改变堆栈中栈顶元素的位置。

(A) BP (B) IP (C) SP (D) BX

34.加减类运算指令对标志位的状态( )。

(A) 有影响(B) 部分影响(C) 无影响(D) 任意

35.当AH=( )时,执行INT 21H指令可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字符。

(A) 01H (B) 02H (C) 09H (D) 0AH

36.已知VAR DW 1,2,$+2,5,6 若汇编时VAR分配的偏移地址是2010和,则汇编后2014H单元的内容是( )。

(A) 6H (B) 14H (C) 5H (D) 16H

37.若某数据段位于存储区68000H~7FFFFH,则该数据段的段基址是( )。(A) 68000H (B) 7FFFFH (C) 6000H (D) 6800H

38.SP的作用是用来指示()。

(A) 栈顶元素的有效地址(B) 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C) 下一条要取的指令的地址(D) 栈底元素的有效地址

39.在数据传送指令执行过程中,不能直接与立即数进行传送的是()。

(A)通用寄存器(B)段寄存器(C)存储器(D)通用寄存器和存储器

40.转移类指令对标志位的状态()。

(A)有影响(B)部分影响(C)无影响(D)随意

41.欲从存储单元取某操作数,可采用()。

(A) 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B) 立即寻址、直接寻址

(C) 立即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D) 寄存器间接寻址、直接寻址

42.在指令MOV AX,0 执行后,CPU状态标志位ZF的取值()。

(A)为0 (B)为1 (C)不确定(D)不改变

43.已知AL=10010111H,BL=00010101H,执行ADD AL,BL指令后,OF、SF、CF、ZF标志的状态为()。

(A) 1、0、1、1 (B)1、1、0、0 (C)0、0、1、1 (D) 0、1、0、1

44.下列指令中,错误的是()。

(A) MOV BX,OFFSET BUF (B) LEA SI,BUF

(C) LEA DI,OFFSET BUF (D) MOV BP,SEG BUF

45.输入/输出指令对标志位的状态()。

(A)有影响(B)部分影响(C)无影响(D)任意

4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汇编语言仅由指令性语句组成

(B) 汇编语言包括指令性语句和伪指令语句

(C) 指令性语句和伪指令语句的格式是完全相同的

(D) 指令性语句和伪指令语句需经汇编程序翻译成机器代码后才能执行

47.下列指令中不属于逻辑运算指令的是()。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附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 1. 8086和8088的引脚信号中, D 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引脚。 A.CLK B.INTR C.NMI D.ALE 2. 下面的哪项是有效标识符: B A . 4LOOP: B. DELAYIS: C. MAIN A/B: D. GAMA$1: 3. 如图所示的三态输出电路,当 A 时,V B≈V DD。 A. E(ENABLE)=1, A=1 B. E(ENABLE)=1, A=0 C. E(ENABLE)=0, A=1 D. E(ENABLE)=0, A=0 4. 设(SS)=2000H,(SP)=0100H,(AX)=2107H,则执行指令PUSH AX 后,存放数据21H的物理地址是 D 。 A. 20102H B. 20101H C. 200FEH D. 200FFH 5. 汇编语言中,为了便于对变量的访问, 它常常以变量名的形式出现在程序中, 可以认为它是存放数据存储单元的 A 。 A.符号地址B.物理地址C.偏移地址D.逻辑地址 6.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 A 。 A. CX B. BX C. BP D. DI (C)7. 执行下列程序段: MOV AX,0 MOV BX,1 MOV CX,100 AA:ADD AX,BX INC BX LOOP AA HLT 执行后的结果:(AX)= ,(BX)= 。 A. 5050,99 B. 2500,100 C. 5050,101 D. 2550,102 8. 假设V1和V2是用DW定义的变量,下列指令中正确的是 A 。 A.MOV V1, 20H B.MOV V1, V2 C.MOV AL, V1 D.MOV 2000H, V2 9. – 49D的二进制补码为 A 。

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1.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至少列出三种) 答:常用打开控制面板的方法:1)点开始,选择控制面板打开;2)打开我的电脑,选择控制面板;3)点开始运行,输入命令control,回车打开控制面板。 2. 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异同点? 答:计算机存储器是记忆部件,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中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可以分为:内部存储器、外部存储器。 外存一般用于掉电存储,比如软盘、硬盘、CD/DVD/U盘,移动硬盘等。可以存储程序代码或用户数据资料等。 主要区别在于:1)速度不同2)容量不同3)成本不同4)易失性不同。 3. 简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答: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是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预先要把指挥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贮器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4. 如何设置远程桌面连接,请写出具体过程? 答:首先,远程访问有一定的风险,所以一定要设置好服务器用户的权限。建立远程访问用户;到用户属性下面设置用户的权限。设置服务器远程连接参数,右键点击“我的电脑”,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系统属性窗口中选择“远程”,弹出远程参数设置窗口;把“启用这台计算机上的远程桌面”打上勾,并点击“选择远程用户”,选择刚新建的远程访问用户添加到访问窗口里面,点击确定即可。 5.将以下素材按要求排版。 (1)设置第一段首字下沉。 (2)将第一段(除首字)字体设置为“楷体”,字号设置为“四号”。 (3)将第二段字体设置为“方正舒体”,字号设置为“小四号”,加单横线下划线。 材: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素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第四章作业及答案(学生版)

习题4-1 1. 设随机变量 求()E X ;E (2-3 X ); 2()E X ;2(35)E X +. 解 -0.2;2.6;2.8;13.4 2. 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 ,0,()0, 0.x e x f x x -?>?=???≤ 求X e Z X Y 22-==和的数学期望. 解 2, 1 3 .. 3. 游客乘电梯从底层到电视塔顶观光, 电梯于每个整点的第5分钟、第25分钟和第55分钟从底层起行. 假设一游客在早八点的第X 分钟到达底层侯梯处, 且X 在区间[0, 60]上服从均匀分布. 求该游客等候电梯时间的数学期望. 解 记Y 为游客等候电梯的时间,则 5,05, 25,525,()55,2555,65,5560. X X X X Y g X X X X X -<-<==-<-

最新微型计算机原理答案(1)

微型计算机原理答案 (1)

微型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参考答案 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慨论 一、选择填空题 1.B 2.B 3.D 4.C 5.C 6.A 7.A 8.A 9.C 10.B 11.D 1.分析: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系统是微机三个层次的底层和最高层。 3.分析:此题是求最小值,所以必定是负数,符号位为1。补码负数的特点 是数值位对应的真值越小,其绝对值越大,即负得越多,真值越小。所 以,由4个1和4个0组成的补码数中,真值最小的补码数为:10000111,即真值为:-121。 4.分析: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每条指令的操作步骤由执行一个微操作序列完成,每个微操作对应一条微指令。所以,A、B均不合题意。 5. 分析:计算机运算的“溢出”与操作数的存储格式(或表示方式)有关,只 有C含有题意。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类型的数据,无论定点数还是浮点数,其存储格式一旦确定,它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有限的。 6. 分析: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的地址,而指令是预存在存 储器中的,所以它的位数取决于存储器的容量。 7. 分析:有符号补码数的扩展,是用符号位充填高位,其真值保持不变。 9. 分析:无论是具有还是不具有指令流水线结构的CPU,其指令的执行时 间主要取决于CPU的时钟周期。

10. 分析:程序设计语言有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个层次。机器 语言和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编程语言,统称为低级语言。高级语言不依赖于具体机器,它是采用接近于习惯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编写程序。机器语言程序是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程序,而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则是计算机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需对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程序进行加工处理生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这一加工处理过程分别叫作汇编和编译。 11.分析:Cache存储器常采用高速SRAM,存取速度快,在CPU与内存间设置这样的存储器可以保证CPU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与内存打交道。 二、对错判断题 1.× 2.√ 3.√ 4.× 1.分析:指令操作码需显式给出,但操作数可以是显式的也可以是隐含的。 4.分析:运算和控制功能是任何微机处理器必不可少的功能。存储功能也 是微机处理器的功能之一,但不是必备的功能,如单片机有存储功能, 高档微机80486、80586也含一定数量的Cache存储器具有存储功能。三、填空题 1.程序计数器、字节数、转移指令、调用指令、中断指令 分析:计算机每读一条指令,总是自动调整程序计数器到下一条指令的存放地址,只有遇到控制转移类指令,才会改变指令的执行顺序。 2.数据传送与交换指令、算术与逻辑类指令、程序控制类指令

微机原理-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含3套试卷)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白处) 1.8086CPU通过(1 )控制线来区分是存储器访问,还是I/O访问,当CPU执行IN AL,DX 指令时,该信号线为(2 )电平。 (1) A. M/ B. C. ALE D. N/ (2) A. 高 B. 低 C. ECL D. CMOS 2.n+1位有符号数x的补码表示范围为()。 A. -2n < x < 2n B. -2n ≤ x ≤ 2n -1 C. -2n -1 ≤ x ≤ 2n-1 D. -2n < x ≤ 2n 3.若要使寄存器AL中的高4位不变,低4位为0,所用指令为()。 A. AND AL, 0FH B. AND AL, 0FOH C. OR AL, 0FH D. OR AL 0FOH 4.下列MOV指令中,不正确的指令是()。 A. MOV AX, BX B. MOV AX, [BX] C. MOV AX, CX D. MOV AX, [CX] 5.中断指令INT 17H的中断服务程序的入口地址放在中断向量表地址()开始的4个存贮单元内。 A. 00017H B. 00068H C. 0005CH D. 0005EH 6.条件转移指令JNE的条件是()。 A. CF=0 B. CF=1 C. ZF=0 D. ZF=1 7. 在8086/8088 CPU中,一个最基本的总线读写周期由(1 )时钟周期(T状态)组成,在T1状态,CPU往总线上发(2 )信息。 ⑴ A. 1个 B. 2个 C. 4个 D. 6个

⑵ A. 数据 B . 地址 C. 状态 D. 其它 8. 8086有两种工作模式, 最小模式的特点是(1 ),最大模式的特点是(2 )。 ⑴ A. CPU提供全部控制信号 B. 由编程进行模式设定 C. 不需要8286收发器 D. 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 ⑵ A. M/ 引脚可直接引用 B. 由编程进行模式设定 C. 需要总线控制器8288 D. 适用于单一处理机系统 9.在8086微机系统的RAM 存储单元器0000H:002CH开始依次存放23H,0FFH,00H,和0F0H四个字节,该向量对应的中断号是( )。 A. 0AH B. 0BH C. 0CH D. 0DH 10.真值超出机器数表示范围称为溢出,,此时标志寄存器中的( )位被置位 A. OF B AF C PF D CF 11.8086 系统中内存储器地址空间为1M,而在进行I/O读写是,有效的地址线是( ) A . 高16位 B. 低16位 C. 高8位 D. 低8位 12.8086 CPU中段寄存器用来存放( ) A. 存储器的物理地址 B. 存储器的逻辑地址 C. 存储器的段基值 D. 存储器的起始地址 13.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的中断服务寄存器ISR用于( ) A.记忆正在处理中的中断 B. 存放从外设来的中断请求信号 C.允许向CPU发中断请求 D.禁止向CPU发中断请求 14.8253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的计数范围是( ) A. 0-255 B. 1-256 C. 0-65535 D. 1-65536 15. 在8086中,(BX)=8282H,且题中指令已在队列中,则执行INC [BX]指令需要的总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平时作业一 (注意:请独立完成作业,若作业为雷同将有可能被评为0分。为保证特殊字符的准确识别,如您的作业需要用到“ √ 或× ”的字符,请您直接在答题处复制。)1、解释下列概念: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总线复用、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答:(1)总线宽度:指的是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的二进制位(bit)数; (2)总线带宽:指的是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是兆字节每秒(MB/s),这是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总线带宽越宽,传输效率也就越高; (3)总线复用:指既传送地址信息,又传送数据信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完成传送地址和传送数据的任务; (4)总线的主设备(主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拥有总线控制权的设备(模块); (5)总线的从设备(从模块):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配合主设备完成数据传输的设备(模块),它只能被动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 (6)总线的传输周期:指总线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 (7)总线的通信控制:指总线传输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置方式。 2、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种,分别有: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制方式。 (1)同步控制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 特点: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来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2)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特点: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了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3)联合控制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结合的方式; 特点:一种情况是,大部分操作序列安排在固定的集齐周期中,对某些时间难以确定的操作则以执行部件的“回答”信号作为本次操作的结束。另一种情况是,及其周期的节拍脉冲数固定,但各条指令周期的集齐周期数不固定。 3、什么是微指令和微操作?微程序和机器指令有何关系?微程序和程序之间有何关系? 答:(1)微指令:是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完成某个基本微操作的命令,是微程序级的命令,属于硬件; (2)微操作是指计算机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解的操作; (3)微程序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每一条机器指令都对应一个微程序; (4)微程序和程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微程序是由微指令组成的,用于描述机器指令,实际上是机器指令的实时解释器,微程序是由计算机的设计者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的,一般不提供给用户;程序是由机器指令组成的,由程序员事先编制好并存放在主存放器中; 4、外部设备在系统中如何编址,如何与主机连接? 答:通常根据与存储器地址的关系,有两种编址方式。 (1)统一编址:指外设接口中的I/O寄存器和主存单元一样看待,将它们和主存单元组合在一起编排地址;或者说,将主存的一部分地址空间用作I/O地址空间。这样就可以用访问主存的指令去访问外设的某个寄存器,因而也就不需要专门的I/O指令,可以简化CPU的设计;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作业答案版)

高三语文强化训练专题(高考专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认真阅读文本,理解作者观点,再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B项,“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表述不准,原文是“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料”。 C项,“最能彰显现代地理学的科学特征”于文无据,原文是“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D项,“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错误,原文只是用城市的形成和演变作为例证,并没有说“地理环境由自然环境和城市环境构成”。故选A。 2. 【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对比分析,找出正确答案。 C项,“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错误,原文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并没有说哪个是主要原因。故选C。 3. 【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D项,由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可知,ABC正确,由“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可知,D项不属于沿革地理。故选D。 4. ①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分支学科,②具有时空结合的特征,③以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产生,形成及其演化的过程为研究对象,④探寻这些现象产生、形成及其演化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4题详解】本题考查下定义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找到种差和属差,然后根据被定义对象辨别助词,突出被定义项的性质和特征,最后按照“……是……”的句式整合作答。 首先筛选出有效信息:“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历史地理学把空间和时间结合起来的特征,体现了发生学原理的应用,意味着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关系的研究,要从产生、形成、演变的过程来探寻其规律,这是近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然后找到主谓宾,即历史地理学是学科。再将有效信息整合,用“……是……”的句式作答。 5. ①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②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③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原文,结合文章内容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思路。在划分层次时重点关注观点句,看段落中是否有分论点。 第一段,分析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第二段,以《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为例,介绍历史地理学,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 第三、四段,介绍沿革地理产生的原因和发展情况。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学年第学期微机原理及应用(A)课程试卷 卷16 班级姓名得分任课教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18分) 1、DMAC向CPU发出请求信号,CPU响应并交出总线控制权后将( )。 ?反复执行空操作,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暂停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保持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等待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2、有一个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要求10ms进行一次数据采集,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及显示输出,应 采用的数据传送方式为()。 ?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 ?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3、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由串行变并行,或由并行变串行的转换可通过()来实现。 ?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 D触发器 4、8088 CPU输入/输出指令可寻址外设端口的数量最大可达()个。 ?128 ? 256 ? 16K ? 64K 5、CPU响应中断后,通过()完成断点的保护。 ?执行开中断指令?执行关中断指令 ?执行PUSH指令?内部自动操作 6、并行接口芯片8255A具有双向数据传送功能的端口是()。 ? PA口?PB口? PC口?控制口 7、8088CPU处理动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 ?指令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总线周期 8.堆栈是内存中()。 ?先进先出的ROM区域?后进先出的ROM区域 ?先进先出的RAM区域?后进先出的RAM区域 9、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RS-232C实质上是一种()。 ?串行接口芯片?串行通信规程(协议)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系统总线标准 5--1 10、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是由()芯片组成。 ? SRAM ? DRAM ? ROM ? EPROM 11、鼠标器是一种()。 ?手持式的作图部件?手持式的光学字符识别设备 ?手持式的座标定位部件?手持式扫描器 12、传送速度单位“bps”的含义是()。 ? bytes per second ? bits per second ? baud per second ? billion bytes per secon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作业答案学生版

作业答案学生版

1-1、铁磁材料具有哪三种性质? 答:铁磁材料具有“高导磁率”、“磁饱和”以及“磁滞和剩磁”等三种性质。 1-2、交、直流接触器电磁机构有什么不同点? 答: (1)铁心构造方面的不同:交流电磁铁的铁心由硅钢片叠压而成,且一般有短路环; 交流电磁铁为了减少涡流损耗,铁心的应该由片间涂有绝缘材料的硅钢片叠压而成。 此外为了避免铁心中因磁通过零而出现的吸力为零,从而出现衔铁振动现象,交流电磁铁的铁心一般设有短路环。 直流电磁铁的铁心一般由整块铸铁制成,且不设短路环。而直流电磁铁因为稳定运行时不会产生涡流损耗,为了简化工艺等,铁心通常由整块铸铁制成。直流电磁铁铁心产生的吸力恒定不变,因此不需要设置短路环。 (2)线圈结构方面的不同: 交流电磁铁线圈是带骨架的“矮胖形”线圈,线径粗,匝数少;直流电磁铁线圈是不带骨架的“细长形”线圈,线径细,匝数多。 (3)工作原理方面存在的差异: 交流电磁铁是恒磁通型的, 对于交流电磁铁,只要电源电压和频率不变,因为U≈E=4.44NfΦ,其磁通基本不变,因此不管衔铁是否吸合,电磁铁产生的吸力基本保持不变。 直流电磁铁是恒磁势型的。

对于直流电磁铁,要电源电压不变,,推出电流I=U/R=常数,所以是恒磁势型 1-3、交流接触器为什么要用短路环? 答:交流接触器用短路环是为了避免衔铁的振动。交流接触器的线圈通过的是交流电流,在铁心中产生的是交变磁通。在一个周期内,交流电流和交变磁通都有两个瞬时值为零的“过零点”。在“过零点”瞬间,铁心产生的电磁吸力为零。在“过零点”衔铁就会出现振动。短路环是用良导体焊接成的,将铁心的一部分套住。接触器工作时产生的交变磁通也通过被短路环套住的部分铁心,且在短路环中感应电动势,产生电流。短路环中的电流也会产生磁通,避免铁心两部分产生的磁通同时为零,从而避免衔铁的振动的。 1-11、交流接触器衔铁卡住为什么会烧毁线圈? 答:交流电磁铁是恒磁通型的,只要电源电压和频率不变,因为U≈E=4.44NfΦ,其磁通基本不变,因此不管衔铁是否吸合,电磁铁产生的吸力基本保持不变。 但是,衔铁吸合前,磁路的磁阻大,线圈通过的电流大; 衔铁吸合后,磁路的磁阻小,线圈通过的电流小 若接触器工作时交流电磁铁的衔铁卡住,将使线圈一直保持较大的电流,产生的铜损耗增加,很容易使线圈因过热而烧毁。 第2章变压器 2-1、额定电压为110/24V变压器,若将原边绕组接于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

李伯成《微机原理》习题第一章 本章作业参考书目: ①薛钧义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Intel 80X86系列》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②陆一倩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十六位微型机)》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第四版 ③王永山等编《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1.1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X=10010110B= 1*27+0*26+0*25+1*24+0*23+1*22+1*21 +0*21 =128D+0D+0D+16D+0D+0D+4D+2D=150D X=101101100B =1*28+0*27+1*26+1*25+0*24+1*23+1*22+0*21+0*20 =256D+0D+64D+32D+0D+16D+4D+0D=364D X=1101101B= 1*26+1*25+0*24+1*23+1*22+0*21 +1*20 =64D+32D+0D+8D+4D+0D+1D=109D 1.2 将下列二进制小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X=0.00111B= 0*2-1+0*2-2+1*2-3+1*2-4+1*2-5= 0D+0D+0.125D+0.0625D+0.03125D=0.21875D (2) X=0.11011B= 1*2-1+1*2-2+0*2-3+1*2-4+1*2-5= 0.5D+0.25D+0D+0.0625D+0.03125D=0.84375D (3) X=0.101101B= 1*2-1+0*2-2+1*2-3+1*2-4+0*2-5+1*2-6= 0.5D+0D+0.125D+0.0625D+0D+0.015625D=0.703125D 1.3 将下列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254D=11111110B (2)X=1039D=10000001111B (3)X=141D=10001101B 1.4 将下列十进制小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X=0.75D=0.11B (2) X=0.102 D=0.0001101B (3) X=0.6667D=0.101010101B 1.5 将下列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1) 100.25D= 0110 0100.01H (2) 680.75D= 0010 1010 1000.11B 1.6 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 (1) X=1001101.1011B =77.6875D

微机原理试题集题库(带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习题集库 (2) 一、填空 (2) 二、单项选择题 (8) 三、程序分析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2) 四、判断题(在对的后面画√,错的后面画×): (34) 五:分析判断题(判断对错,并指出错误原因) (42) 六、简答题: (45) 七、程序题 (51) 八、接口芯片的综合编程题 (66) (一)8255A (66) (二)8259A (72) (三). 其它端口编程题 (75)

微机原理及应用习题集库 (请认真复习4、5、7、10、11章后的习题) 一、填空 1.87的原码是 0101 0111B=57H ,补码是 01010111B ,反码 01010111B 。 2.SP总是指向栈顶,若原先SP=2000H,SS=2000H,问CPU执行指令PUSH AX 后,AL内容压入物理地址为 21FFEH 存储单元中,AH内容压入物理地址为 21FFFH 存储单元中。 3.以BX基址寻址,约定的段寄存器是 DS ,以BP基址寻址,约定的段寄存 器是 SS ,变址寻址约定的段寄存器是 DS 。 4.假设某个字的值是1234H,其低位字节地址是20H,高位字节地址是21H,那么 该字地址是 20H 。 5.8086/8088的状态标志有 6(SF、PF、AF、OF、ZF、CF)个。8086/8088系统中,存储器是分段的,每段最大长度是 64K 字节,段内偏移地址从 0000H 到 FFFFH 。 6、CPU访问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时,通常在 T3状态去检测READY ,一旦检测

到READY无效,就在其后插入一个 T w周期。 7、汇编语言源程序中的语句有三种类型,它们是指令语句,伪指令 语句,宏指令语句。 8、、8086CPU寻址外设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寻址方式,另一种是间 接寻址方式。 9、CPU与外设之间的连接部件称为 I/O接口,它的基本功能是在 CPU与外设之间起缓冲作用。 10、C PU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的时间称(),它通常用若干个() 来表示,而后者又包括若干个()。 ①指令周期②机器周期③时钟周期 答:1-2-3 14、数据的输入/输出指的是CPU与 I/O接口进行数据交换。 15.已知X= -120,则X的原码(用八位二进制表示)是____________,补码(用八位二进制表示)是____________。 16、8088中的指令INT n用(N )指定中断类型。 17、8088的ALE引脚的作用是(地址锁存允许)。 18.一片8255A端口A有( 3 )种工作方式,端口B有( 2 )种工作方式。 19.当8255A口工作在方式1输出时,A口输入信号联络线的名称是 IBF ,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平时作业

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以及各阶段所采用的元器件和主要特点、作用。 答: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如下四代:第一代(1946-1957)电子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以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主要作用: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1958年~1963年)是晶体管计算机,主要特点:主要元件由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主要作用: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第三代(1964年~1971年)是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这种电路器件是把几十或几百个独立的电子元件集中做在一块几平方毫米的硅芯片上。主要作用:文字、图像、通信;第四代(1971年~至今)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主要特点: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有的甚至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硅半导体芯片上集成1000到10万个电子器件。主要作用:社会各领域。 2、简述冯.诺依曼原理的基本内容。 答:a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b将指令和数据顺序都存放在存储器中; c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3、简述启动控制面板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依次单击“开始”- - “控制面板”菜单;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二、双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打开【我的电脑】;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三、右击桌面“我的电脑”图标,或右击“开始”,单击“资源管理器”菜单,打开【资源管理器】;单击左侧的“控制面板”,打开【控制面板】; 方法四、打开【运行】,输入“”,确定打开【控制面板】; 4、什么是存储器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之间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答:存储器是用来保存程序和数据,以及运算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的记忆装置。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分为内部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中存放将要执行的指令和运算数据,容量较小,但存取速度快。断电时内存中存放的信息会丢失,只是用来暂时存放数据或程序。内存就像一块可以反复擦写的黑板,它的内容可以改变,是一个可重用的资源。 外部存储器容量大、成本低、存取速度慢,用来存放需要长期保存的程序和数据,当存放在外存中的程序和数据需要处理时,必须先将它们读到内存中,才能进行处理。特点是断电时存放的信息不会丢失。如软盘、硬盘、光盘、磁带均属于外存。注意之处:内存是暂时保存数据,而外存是长期保存,存取速度比内存慢。 5、在Word2010中,如何为文件设置密码 答:步骤如下: 1) 单击“Office 按钮”Office 按钮,指向“准备”,然后单击“加密文档”。 2) 在“加密文档”对话框的“密码”框中,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3) 在“确认密码”对话框的“重新输入密码”框中,再次键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 4) 若要保存密码,请保存文件。 6、在Excel2010中,当输入或更改数据时,会影响到所有选中的工作,那么该如何选择工作表请分类说明。 答:说明如下: 1) 按住shift选中工作表,然后输入和修改,会更改所有工作表 2) 因为公式跨表引用,影响到所有工作表 3) 使用定义名称的引用,影响工作表 4) 因为宏的使用,影响工作表 5) 因为obdc源的变更,影响工作表 7、 PowerPoint2010有几种视图模式简述每种视图模式的作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后答案

微机原理 第一章 1.计算机按其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被分为哪几代?微型计算机是哪一代计算机的分支? 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的分支。 2. 简述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 答:冯·诺伊曼基本设计思想为: ①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②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③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 3.微型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 微机系统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借口,软件包括软件系统和应用软件。 6.何谓总线?有哪几类?作用如何? 答:总线是计算机中各功能部件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据所传送的信息的内容与作用不同,总线可分为三类: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这三类总线作用为计算机各功能部件间传送地址、数据、控制信息的。 8.存储器读写操作的不同点? 答:①读操作:由CPU发出的读命令控制。 写操作:由CPU发出的写命令控制。 ②读操作:把数据从内存中读出来,放到DB上。 写操作:把DB上的内容,写入到存储器中。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数值和编码 1、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和十六进制 (1) 129.75=1000 0001.11B=81.CH(2) 218.8125=1101 1010.1101B=DA.DH (3) 15.625=1111.101B=F.AH(4) 47.15625=10 1111.0010 1B=2F.28 H 2、将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1) 111010 B=58 =3A H(2) 1011 1100.111B= 188.875= BC.E H (3) 0.1101 1B=0.84375 =0.D8H(4) 11110.01 B=30.25 =1E.4H 3、完成下列二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 (1) 1001.11+100.01=1110.00(2) 1101010110.1001-01100001.0011=01110101.0110 (3) 00111101+10111011=11111000 (4) 01011101.0110-101101.1011=101111.1011 4、完成下列十六进制数的加减法运算 (1) 745CH+56DFH=D14B H (2) ABF.8H-EF6.AH=9C28.E H (3) 12AB.F7+3CD.05=1678 .FC H(4) 6F01H-EFD8H=7F29 H 5、计算下列表达式的值 (1) 128.8125+10110101.1011B+1F.2H=101010101.1010B (2) 287.68-10101010.11H+8E.EH=103.CEH (3) 18.9+1010.1101B+12.6H-1011.1001=36.525 6、选取字长n为8位和16位两种情况,求下列十进制数的补码。 (1) X=-33的补码:1101 1111,1111111111011111 (2) Y=+33的补码:0010 0001, 0000 0000 0010 0001 (3) Z=-128的补码:1000 0000,1111 1111 1000 0000 (4) N=+127的补码:0111 1111,0000 0000 0111 1111 (5) A=-65的补码:1011 1111,1111 1111 1011 1111 (6) B=+65的补码:0100 0001, 0000 0000 0100 0001 (7) C=-96的补码:1010 0000, 1111 1111 1010 0000 (8) D=+96的补码:0110 0000, 0000 0000 0110 0000 7、写出下列用补码表示的二进制数的真值 (1) [X]补=1000 0000 0000 0000 H X=-1000 0000 0000 0000 H=-32768 (2) [Y]补=0000 0001 0000 0001 H Y=+0000 0001 0000 0001 H=+257 (3) [Z]补=1111 1110 1010 0101 H Z=-0000 0001 0101 1011 H=-347 (4) [A]补=0000 0010 0101 0111 H A=+0000 0010 0101 0111 H=+599 8、设机器字长为8位,最高位为符号位,试对下列格式进行二进制补码运算,并判断结果是否溢出。 (1) 43+8 ∵ [43]补=00101011B,[8]补=00001000B ∴[43] 补+[8] 补 =00101011B+00001000B=00110011B=33H 00101011B +00001000B 00110011B ∵ C S=0,C D=0,OF=C S⊕C D=0⊕0=0 ∴无溢出 (1) 43+8 33H (无溢出)(2) -52+7D3 H(无溢出)

01-华南理工网络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一次作业

提交方式:附件 1、解释下列概念:总线宽度、总线带宽、总线复用、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的 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的传输周期和总线的通信控制。 答: ●总线宽度:地址总线的宽度指总线能够直接访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范围,数据总线的宽 度指访问一次存储器或外设时能够交换数据的位数。 ●总线带宽:是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它定义为总线本身多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 单位是兆字节每秒(MB/s)。 ●总线复用:既传送地址信息,又传送数据信息,在不同的时间间隔中完成传送地址和传 送数据的任务。 ●总线的主设备(或主模块):总线传输期间对总线有控制权的设备(模块)。 ●总线的从设备(或从模块):总线传输期间对总线没有控制权的设备(模块),只能被动 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 ●总线的传输周期:总线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 ●总线的通信控制:总线传输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置方式。 2、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控制器有同步控制、异步控制、联合控制三种方式,各自特点如下: a)同步控制是在任何情况下,已定的指令在执行时所需的机器周期数和时钟周期数都 是固定不变的。 b)异步控制的特点是,每条指令、每个操作控制信号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用这种方式形成的操作控制序列没有固定的CPU周期数和严格的时钟周期与之同 步。 c)联合控制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结合的方式。一种情况是,大部分操作序列安排在 固定的机器周期中,对某些时间难以确定的操作则以执行部件的“回答”信号作为 本次操作的结束。另一种情况是,机器周期的节拍脉冲数固定,但各条指令周期的 机器周期数不固定。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库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 1.数制转换 A)125D=(0111 1101 )B =(175 )O=(7D )H=(0001 0010 0101 )BCD B)10110110B=(182 )D =(266)O=(B6 )H=(0001 1000 0010)BCD 2.下述机器数形式可表示的数值范围是(请用十进制形式写出):单字节无符号整数0~ 255 ;单字节有符号整数-127 ~127 。 (注:微型计算机的有符号整数机器码采用补码表示,单字节有符号整数的范围为-128~+127。)3.完成下列各式补码式的运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设置标志位SF、ZF、CF、OF。指出运算结果 有效否。 A)00101101+10011100=11001001B SF=1 ZF=0 CF=0 OF=0 B)11011101+10110011=10010000B SF=1 ZF=0 CF=1 OF=0 4.十六进制数2B.4H转换为二进制数是_0010 1011.0100B ,转换为十进制数是_43.25。 5.在浮点加法运算中,在尾数求和之前,一般需要操作,求和之后还需要进行和 舍入等步骤。 6.三态门有三种输出状态:低电平、高电平、高阻态状态。 7.字符“A”的ASCII码为41H,因而字符“E”的ASCII码为45H ,前面加上偶 校验位后代码为。 8.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称为机器数。 9.在计算机中,无符号书最常用于表示。 10.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等。 11.在计算机中浮点数的表示形式有整数和小数两部分组成。 12.微处理器中对每个字所包含的二进制位数叫字节。 13.MISP是微处理的主要指标之一,它表示微处理器在1秒钟内可执行多少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考试必备)

一、选择题(20分,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编号填写在该题空白处,每题2分) 1.指令MOV DX,[BX]的寻址方式是 D 。 (A)立即寻址(B)直接寻址(C)寄存器寻址(D)寄存器间接寻址2.若AL的内容为3FH,执行SHL AL,1指令后,AL的内容为 A 。 (A)7EH (B)1FH (C)9FH (D)7FH 解析:shl al ,1 即目的操作数各位左移一次,移动一次,相当于将目的操作数乘以2。3fh=63 63*2=126 126=7eh 故选A 3.属于在工作中需定时刷新的存储器的芯片是 B 。 (A)SRAM (B)DRAM (C)EEPROM (D)EPROM 4.某EPROM芯片上有19条地址线A 0~A 18 ,它的容量为 C 。 (A)128K (B)256K (C)512K (D)1024K 5.8086/8088CPU的SP寄存器是多少位的寄存器 B 。 (A)8位(B)16位(C)24位(D)32位 6.在STOSB指令执行的时候,隐含着寄存器的内容作为操作数的偏移地址, 该寄存器是 D 。 (A)SP (B)BX (C)SI (D)DI 解析:stos数据串存储指令功能:将累加器al或ah中的一个字或字节,传送到附加段中以di为目标指针的目的串中,同时修改di,以指向串中的下一个单元。 7.8255工作在方式0时,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C 。 (A)A口输入无锁存能力(B)A、B口输出有锁存能力 (C)C口输入有锁存能力(D)A、B、C三个口输出均有锁存能力 解析:对于方式0,规定输出信号可以被锁存,输入不能锁存 8.采用DMA方式来实现输入输出是因为它 A 。 (A)速度最快(B)CPU可不参与操作(C)实现起来比较容易(D)能对突发事件做出实时响应 9.工作在最小模式下,8086/8088CPU芯片中,将地址信号锁存的信号是 C 。 (A)DT/R (B)DEN (C)ALE (D)AEN 10.在LOOP指令执行的时候,隐含着对计数器减1的操作,该计数器是用寄存 器 C 。 (A)AX (B)BX (C)CX (D)DX 解析:loop:循环指令。指令执行前必须事先见重复次数放在cx寄存器中,每执行一次loop指令,cx自动减1。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两个无符号数相等,该两数相减后ZF标志= 1 。解析:zf: 全零标志位。本次运算结果为0时,zf=1,否则zf=0。 2.执行LODSB后,SI的内容较该指令执行前增加1,说明DF =。 3.DMA控制器8237共有个相互独立的DMA通道。 4.8086/8088断点中断的向量码是 03H 。 5.利用8253产生对称的方波,应用其工作方式 3 。解析:8253 的工作方式3为方波发生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